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人演说精品

_3 杜鲁门(现代)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总共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最终才确定用钨丝来做灯丝,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法国作家小仲马,不靠其父之名气,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报社寄稿,却都被报社退了回来,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仍继续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试想,如果祖冲之苦于那繁琐的计算、屡次的失败,而选择了放弃,他能有这一番成就吗?如果爱迪生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灰心失望,不再继续做实验,他能有2000项发明创造,从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吗?如果小仲马忍受不了一次次退稿的打击,不再继续写作,会有《茶花女》这部著作问世吗?
  由此可见,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大胆地正视它、面对它。罗曼o罗兰说得好:"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是啊,人生犹如一条河,"河道有宽也有浅,河水有涨也有落," 我们航行在河上,一路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大风暴雨、惊涛骇浪是难免的。虽然我们的掌舵技术还不高超,但也要拼一拼,搏一搏。一次次的失败,就应一次次"擦干泪,不要哭","直挂云帆济沧海。" 霍奇斯曾说:"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当你冲破"黑暗",看到"朝霞";当你走完一路的坎坎坷坷,到达胜利的中点时,蓦然回首,你会发觉自己的心变得如此坚强,生命如此充实,这难道不是挫折对我们的磨练吗?
  朋友们,当你面对挫折时,不要低头,不要丧气,昂起头,挺起胸,用"希 望"与"勇气"去战胜它,铸造一个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盖茨开发者成功之路演讲
  早上好!
  今天我到这儿来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软件业在未来十年的远景。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全球软件开发正在经历迅速的变化,同时,我也想特别指出,这些骤变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机会。
  微软对于计算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公司。我们认为计算应该是低成本的。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大的软件工业能够开发很多的应用,并且这些应用的价格应该是很合理的,这一模式当然在过去已经被证明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在全球,计算机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手段,同时,它也是人们之间进行通讯的最好工具。在中国,因为个人电脑的成本比较低廉,计算机市场正在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而其中大部分电脑是由中国本地的厂商制造出来的。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是要极大地扩展中国在软件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包括开发中国企业自己的应用程序,以便使中国企业获得成功,并从中脱颖而出一批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本地公司。在这方面,微软有一个强有力的承诺,那就是通过跟你们分享Windows平台上的经验,帮助你们取得成功,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软件业在个人电脑出现以后,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发展。软件业发展之初,全球只有几百家软件公司,他们的产品比较少,价格比较高。然而,在过去二十年当中,涌现出了几十万家软件公司,他们开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多种多样的产品,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因此实际上,软件驱动了人们对技术的使用,软件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功不可没。
  过去几年来,有人开始问,软件是不是已经穷尽了它的潜力,是不是还能够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我的答案非常简单:我们其实才刚刚开始计划,刚刚开始来探求软件的巨大潜力。过去二十年软件方面的工作与今后十年软件所能够做的工作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为了尽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进展,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同时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教育、模板、工具,以便能够人尽其用。
  微软本身为了保持其领先地位,一直在采用最新的开发方法。我们总是愿意抛弃旧的方式,创造新的方法。这方面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在80年代,我们把公司前途的赌注放在了图形界面上。当时,很多人认为老的界面非常完美,但是我们知道图形界面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所有的开发工作都采用了那个方法,所有的开发都围绕着Windows进行。在随后的五年当中,我们的方法被证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人们也许开始反思: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争议,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的人对图形界面的重要性提出了质疑。
  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另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和我刚刚提到的那个过渡非常相似,这种转型的关键在于:软件将使不同的计算机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将与我们过去五六年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大不相同。今天,互联网的一切实际上是都是围绕html展开的,我们用浏览器来找一个网页,来看一看那个网页上的资源,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它的局限性非常大 -- 用户一次只能看一个网页,他们自己不能够做任何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只是读一些信息。如果你想把不同的数据组合起来,那么其中的手工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剪贴、粘贴,然后把网页上的数据粘贴汇集到微软excel上。如果你想把这些数据汇总起来与大家共享,就没有特别现成的方法。
  当然,html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准,这就是微软推动的一个新的标准 -- XML。我今天要讲很多关于XML 的内容,因为在技术层面上,XML是下一代产品的关键组成因素。微软的.Net战略是依存于XML的,就象我们以前的产品依赖于图形界面一样。微软将把XML变成整个业界的标准,而微软.Net战略的实施会成为最好的XML的实施案例,就象过去Windows是图形用户界面最好的实施案例一样,.Net战略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Net之前,软件是围绕一个系统写的,我们当时是考虑一个系统而不是考虑用户来写软件的。如果用户换一台PC的话,他们要做很多的工作才能把他们的文档、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的信息转到另一台PC上;如果他们想用另外一种终端工作,比如一种先进的电话或者手持便携设备,他们要运行一些协同软件以便让这两种不同的装置一起工作;如果用户想通信的话,他们可能用不同的电子邮件系统 -- 不同的装置会有不同的电子邮件系统,要由用户来把这些不同的东西结合到一起。
  但是.Net的出发点是:我们不能够把系统当作关键因素,诚然,会有不同的系统,但是它们应该能够自然地在一起工作。所以,我们把用户看作是这个理念的中心,在服务器层面,我们不把某个应用单纯地看作是在一种服务器上的一种应用,我们认为这个应用可以用很多的服务器,并且能够自动地利用多个服务器带来的扩展的、更强的功能。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了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和可靠性会超越大型机时代或者是UNIX时代的最好的应用,它所带来的巨大的可扩展性使得我们有很大的余地,这样,我们只要不断把新系统加进来就可以了,我们就有了更大的能力。在一些地方,这已经成为现实,比如说为Windows平台设置的用于交易的TPCC基准,它的功效更为强大,同时性能价格比更加优越。因此,.Net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它是编程方面的巨大变化,也是用户界面的一个巨大变化,它使用户界面变得更加自然,它也使服务器有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服务器使编程更为容易。
  所以,其实我们下了一些赌注,我们对这些赌注非常有信心。首先XML会成为新的标准,XML能够使各种程序在互联网上协同运行、互相沟通,任何终端装置的智能都能被充分利用。有了XML标准,两个从未没过面的人写的程序也能够协同工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有人要买你的货,以前处理订单的复杂过程 -- 跟踪整个货运过程、作货物质量和价格变化跟踪等复杂的状况,都可以用先进的XML标准,提高效率。
  第二个赌注就是人们会利用新的工具,比如说Visual Studio.Net 这样的的新工具来写一些应用,这些应用能够以新的方式来运行,这些新的应用增强、升级更加容易,因为XML使得软件的结构组建来得更加简单,因为XML使过去要写的很多编码不再必要。很多为网站写的应用会更好,其实人们真的希望能够更快地建设网站,让网站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且能够支持XML,他们使用这些新的工具获益匪浅。
  最后一个赌注就是我们可以让用户界面更加自然。就是说你坐在那儿浏览信息的时候,你不仅能够使用键盘,你还能够使用一支笔来手写,也就是说有手写识别的功能。你还可能用声音来操作,就是说电脑有语音识别系统,你所需要的信息将展示在屏幕上,并且分辨率极高,使得屏幕的可读性非常强,即使是一个比较长的电子邮件也不需要打印,这种用户体验对于扩展PC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完全采用数字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是.Net战略所推动的。
  我想给大家讲讲XML的背景。XML实际上来源于XTML的一个结构性的文件。早在1996年,微软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和一些其它公司举行的标准会议上说,让我们把这一些总体化。我们不要单谈文件,我们应该谈任何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比较丰富的。当然在正常的数据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使用Tabular形式的,当然这种方法对于适合这种格式的数据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它的灵活性不够。过去计算机界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说应该有一种更灵活的数据模型,人们在对象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有信心,我们相信这种XML的方法可以在数据库的核心部分加以使用。XML是一个深刻的变化,虽然你不可以用现有的应用,把XML放到它的周围来使用,但是XML的所有好处只有当人们从零开始来使用它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在某些系统上建立XML的一个层,就会给其它的系统建立崭新的系统。
  对于微软本身而言,我们运用我们的操作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Office应用,在上面做一些基础设计上的推动,以促进对XML的需求。对于数据库来说,这就意味着XML在中心,而不光光是表格。对于微软Office来说,它意味着象Excel这样的产品能够理解XML的设计,所以当人们在做预测和规划的话,他们就不是单纯地在表格中做剪贴和粘贴,相反,统计表格理解不同大小、不同形式的方案。因此XML涉及到微软的很多工作,这就是为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赌注。
  我们大概是在三年多以前开始迈上条路的,我们建立了Visual Studio.Net,之后几个月我们把它推向了市场,我们对它的设计是围绕XML来进行的,我们接触了标准制定委员会,也邀请其它公司参加进来。在过去的几年当中,XML的势头有了巨大的增长,实际上我可以说,毫无疑问,这会成为所有计算机系统的唯一的新方法。我想说,XML确实能够跨系统工作,微软极力把它建立成为标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业界受益,而微软将通过提供最好的性价比的平台来参与竞争。
  当然XML的互操作性就意味着即使有人在过去没有用过我们的平台,在新的应用环境下,他们也可以运用我们的平台和其它的设备顺利协同工作,这样能够让人们以演变式的方式来往前走。在现有的层的标准当中,XML是最高一层的,这是第七层协议上的应用,它是在所有的其它标准之上的,因此下面一层的TCP/IP等等都是在下面。如果你确实想发送一个演讲的数据的话,XML能够支持,但是对于互联网的编程来说,我们有两个交换程序数据,我们在这方面专门使用XML。我们正将所有有关XML的标准展现给大家。确实有许多与此相关的缩写,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能够让这些新的应用出现、使用。对我们来说,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就是Visual Studio.Net的正式出货,实际上数据时代所建立的应用已经是很让人惊奇的。为了确认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我们进行了一些比赛、调研,来看人们是怎么使用XML的,事实表明,人们对XML的反馈还是非常积极的。
  XML是一种格式,它让数据容易理解,它让数据具有灵活性。比如说,你想销售某个产品。并不是所有卖某类产品的人都用同样的表格格式来说明产品,他们可能有不同的选择。XML能够让产品说明的共同部分匹配起来,而所有产品的独特特征也能够包括进来,这就说明为什么它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前,系统集成商写的很多的编码只是把一个系统的数据跟另一个系统的数据联结起来,现在这个数据有了这种自我说明、容易理解的方案,我们就不需要很多刚才说到的编码了,系统集成商以前写编码的许多精力都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发现、数据挖掘、提高数据可靠性,降低建立这些系统的成本。
  微软一直都支持追求最好性价比的想法。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可以享受这些好处,并且可以建立低廉、渗透性非常高、灵活的服务器,而在过去,只有非常昂贵的服务器才有这些特点。
  我们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用XML服务的应用。我把其中的一些合作伙伴列到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势头是不断增强的,所有生产应用软件的公司都认为需要采用新的XML的方法。微软在推动XML方面是首屈一指的公司,其它有一些大公司,如IBM,也在参与、应用这个标准。我们确实有自己的实施方案在市场上存在,我们也为其他基于XML的系统在互操作性方面提供测试。
  过去,许多大学里的人很希望看到这方面的进展,看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观看文件和图像的工具。今天,人们惊奇地看到,一切正以极快的速度发生。
  实际上,.Net的实施包括在客户机、个人电脑、在小屏幕设备上,如PDA和电话上运行的代码,.Net包括了服务器的概念,这些服务器能够执行丰富的存贮任务。同时,.Net也包括了服务的概念,这些服务是在互联网上实时提供的,我们把它叫做服务。比如说,你想确定某人的身份,怎么做到呢,必须有这么一个永远运行的程序,这个确认的服务就叫护照。同样,如果你需要与别人共享文件,或者你想备份信息,我们不想专门设一个专门的服务器,所以微软围绕.Net建立了一些服务,我们自己提供这些服务,其它公司也可以提供这些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在互联网上随时运行。所以在互联网上,不管是股价、还是商业的预测,很多人都在发布网络服务,这是一种商业模式,有时候这些网上服务是免费的。所以,实际上,服务器和服务都是在同样的架构上建立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微软参与中国的市场很长时间了,我们不断进行投资,这不仅仅是投资的数额问题,这是一个基本愿望的问题。我们希望中国的软件设计人员能够真正成为同业领先者,而不会与其国际同行有太大差距。我们工作的意愿还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处于以上的良好愿望,我们在北京的研究人员同全国的许多大学都在进行合作。但是,我们开始讨论如何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将软件设计的方法传播给更多中国领先的软件公司。我们设计了一个项目,叫Architect 2000,就是要在中国培训两千个中国的软件设计师,告诉他们设计软件的方法、怎么主持项目、怎么把项目分成不同的部分,以确保能够进行局部和系统的测试,最后当它们凑在一起时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应用。教室培训只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我们还有一些在线的社区,能够提供持断的支持,来确保这些最新的设计方法为让大家所熟悉,最终使这2000个设计师取得成功。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把这种理念和方法再传播给别人,对中国软件设计结构和软件设计经验产生更宽广的影响。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项目,这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我刚才提到,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尝试看开发人员是否对.Net这种新方法感兴趣。在亚洲,我们组织了一个竞赛,从各个国家选出最好的有关.Net的工作。昨天,我在汉城给选出的亚洲最好的.Net应用颁奖,我非常高兴地了解到,中国获得了这个竞赛的大奖。实际上,我们有一些参赛的应用非常不错,前三名都是非常好的例证,证明我们为什么对.Net如此感兴趣。今天,前三名获奖的小组组长有两个会来给大家做演示。现在,我们请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给我们做演示。
  演示:.Net在企业工商登记中的应用(略)。
  下面我们有请南开大学的小组给我们演示。
  演示:.Net在网上智能订书中的应用(略)。
  大家都看到了这些激动人心的事情。首先,这些开发人员的热忱和能力不断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些应用使我们看到为什么XML是很重要的。XML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灵活性,使我们可以把应用分成不同的服务,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使用这些应用。它并不要求大家非得搞一个单一的界面,实际上从每一个界面进入都会获得丰富的功能,所以我希望这些开发小组会传播我们的XML和它能带来好处。
  我再介绍一下未来人们会如何使用PC,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我是首席软件设计师,这个职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技术的发展,理解我们的用户想看到什么新东西,看软件怎样可能把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我们以前的工作都是如此,不管是个人电脑还是微软Office,不管是新的东西,比如说Pocket PC、极顶盒游戏等等。
  微软本身是不生产硬件的,我们只是跟踪硬件发展的情况。硬件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做的,象英特尔公司,他们生产更快的微处理器,象存贮公司,它们在不断提高存贮的能力,象光纤公司,他们要迅速提高信息在光纤上的传递速度。这些硬件的发展给软件提供了机会,每过几年,都可以让软件有一个新的提升。实际上,我觉得硬件的发展可以提供软件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新的液晶显示屏,它的分辨率已经让你阅读起来感觉非常舒服了,这样就不用看纸质的书了。硬件商也给无线网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现在,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起11兆的传输能力,每分钟的通信成本也很低。在全球,每个商业单位、每个酒店、每个机场 -- 所有人们花很多时间的地方都会提供这种传输能力,任何便携机都会有内置的上网功能,从而获得高速链接。
  我们认为,硬件商目前最难做的事情就是把宽带接入到家庭中去。宽带技术在每个国家,包括中国,发展都很快,但是宽带在家庭的应用还是比较慢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宽带在韩国、日本,还有其它一些国家的实质性进展,但是要让绝大多数人都用宽带上网,我觉得还要五到十年,这其中有价格的问题。微软作为推动宽带发展的公司之一要促进这方面的需求。
  未来,硬件创造的奇迹会将我们带向何方?未来十年,我感觉应该是数字时代,也就是说大家会真正理解到:数字的方式是做事最好的方式。我会讲介绍一下未来个人电脑的使用方式和现在完全不同。
  首先是能够提高生产力的软件。大家会说,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事实上,我们的进展还不够大。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提高生产力的软件做商业计划、跟踪客户活动,但我们可以做得比现在好得多。使用未来提高生产力的软件,如果你想共享信息,你可以确切地控制把这个信息跟谁共享。大家不用学习Office的不同模式,而是使用一套统一的命令程序,所以他们不会感觉说他们在使用不同的应用。
  语音识别和手写识别也应该有很大的改进,从而提高生产力软件的功能。我们可以有一台便携机,电池寿命很长、无线通信效果也不错,还有一个高清晰度的屏幕。我们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使屏幕阅读舒服一点,可以做到无论读电子邮件还是百科全书,都不用再靠纸介质的书了。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要改善数据的形态,不然的话,绝大多数用户收到较长的文件都会把它打印出来。只要计算机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要让人们长时间看屏幕是很疲倦的事。如果我们改善数据的形态,可以将它随时输出到便携设备中,象看一本书或杂志一样随时阅读,人们就不会分神,老是去注意阅读过程中机器的因素。有了这种便携设备,我们就可以把各种文件带到会议上,在文件上批注,开完会以后可以再来看笔记、与别人共享。
  现在我来谈谈通信。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和信息传输、可视会议等,实际上都是在考虑把个人电脑提升作为一种通信装置。这方面的增长是爆炸性的增长。在和别人进行沟通时,人们不光希望只有声音的交流,他们也希望在屏幕上为对方展示文件,可以调出一个预算表、一个名单、一份图纸,或者调出正在讨论的有关信息。没有什么理由说我们在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不能把电话和屏幕连接起来。我们完全可以有一个单一的界面,普通用户可以用它看到日程安排,商业用户可以用它看价格,可以在上面指向正在讨论的账单来看一看哪一方面有分歧。因此,这个屏幕在所有的通信方面的作用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们做的一切就是,我们不想迫使人们必须有不同的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我们希望不同的装置能够相互通信。今天,实际上用户经常被他们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打断,而这些不一定是至关重要的事。因此,我们想把所有的地址都合并成一个地址,让用户自己控制他想注意哪个电子邮件、哪条信息,这样他们的时间和宝贵资源就可以用在刀刃上。这样电子邮件的整体体验将会非常不同,电子邮件与即时聊天和信息传递之间的界限会消失,人可以作为主导。
  再以会议为例,人们可以有360度的摄像机来录制会议,然后把它放到网上,没有亲自参加会议的人可以看到会议的情况。这在今后会很常见,人们可以远程参加会议,极大地提高会议的效率。
  当然,许多互联网的许多梦想,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等商业解决方案还没有完全实现。有人说,这些问题很快会解决。但是,要使电子商务取得成功,就必须使用XML的解决方案。因此,政府的应用也会使用这种方法、企业想在全球进行销售也会采用XML的方法,厂商想找到更多供货商或更好的价格、跟踪客户的满意度等,所有这些使市场经济更好运作的努力都会使用XML应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建立音乐文档,不是用CD或唱片,而是采用数据的形式,将会变得很普通,操作也更简便,你能用随身的任何装置来得到这些东西,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编辑它;如果你的朋友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给他发一个样本,如果他实在喜欢,你们可以通过在线交易买卖。图片、音乐、电影都会变成数字的形式,人们那时就会感到奇怪,以前为什么要用唱片这种非常繁琐的东西。届时,你如果把图片发送给朋友,你还可以描述一下当时拍照的情况,而不仅发送图形本身。
  在起居室里,我们可以改善电视体验。人们不一定必须在特定时间看特定节目,我们可以帮助随时选择他们看想看的节目。我们也可以用三维图像让人们玩交互式游戏,这些游戏的效果比目前的要好上百倍,这样不仅年轻的男孩喜欢玩游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玩游戏,游戏也可以履行一些教育方面的功能。在这方面,电视也是比较符合XML范畴的,我们也可以用XML来提高电视的应用范畴。我们目前的X-box就是未来产品前奏曲。
  我们认为这些装置能够互相补充。全屏幕的装置能够成为所有装置的中心装置。我们认为键盘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除了键盘以外,还会有其他的装置来帮助人们从系统当中获得新信息。我们认为中央化的系统中的方法和对等的方法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因此,它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不同的用户体验。微软也会建立一些展示性的应用,Microsoft Office可能是这些应用当中最重要的应用,它能够展示什么是XML、工作流是怎样的,它能够使用什么样的工作流。
  我们必须保证所有的这一切使用起来都非常简便。通过语音和手写识别技术,然后通过提高它们的可靠性,人们就不会再害怕使用这些设备了。如果你在使用电脑时遇到问题的话,你就可以很快给微软提供反馈,然后我们来看你的问题,对它进行分析,如果是软件存在共同的问题的话,在这个问题影响到其他人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通知所有用户,这样就不会有几百万人同时碰到同样的问题。
  微软正在进行大量的投资,事实上,我们长时间以来一直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投资,我们大概在十年以前就开始这样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比如说语音识别技术将成为一种主流技术。我们的长期承诺就是为IT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我想说,这里确实是有一个很大的、全球性机会。现在非常缺乏软件方面的技能,每个国家都应该发展这些技能,来满足一个国家内部应用方面的需求,并且应该有能力向其他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
  中国在其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是人们在教育投入多少精力和多大兴趣。今后十年,如果中国的软件技能有所增加、软件公司和软件工作人员能够大幅度增加,中国的发展会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快。你们优势是,你们的开端是从头开始的,没有旧时代的负担,你们一开始就可以采用最新的办法。微软可以做很多事情来给你们提供帮助,保证大家都能够获得有关的信息和机会。我们认为我们在这方面有责任,也应该承担责任,其中一部分的责任也反映到了我们在中国所作的承诺上。现在我们在中国已经有800多人了,工作人员的数量还会有很大的增加。这样,我们的人员既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也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
  我希望大家通过我今天的讲话了解到我们有什么样的热情。我一开始是工程师,并不是搞软件的,我之所以开办一家软件公司是因为我喜欢软件,我也知道大家过去有一段时间要坐下来写很多的码来保证软件没有bug。我们已经改进了各种工具,帮助成千上万的开发人员做很好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也会影响到上千万、上亿的用户,因此把个人电脑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想法实际上是革命性的,它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我们实际上在这方面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着和在座的所有人进行合作,来抓住这一新的机会!
  非常感谢!
做好公众演说的秘诀
  有很多人请教我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演说费这么高?事实上我演说费这么高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很会讲,而是因为我在讲我所做的事情。譬如说我教大家要作详细的计划,我自己就作详细的计划;我告诉大家目标设定的方法,我自己也会去做,同时会产生一些很惊人的效果。所以我所讲的都是我在做的一些事情。
  不要去背一大堆的演讲稿,不要听一大堆故事搜集起来就开始讲故事,你必须要亲自去实践你所讲的内容,而且得到成效,这时候你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有力的,别人不相信你也不行,因为他做不到,只有你做得到。所以公众演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必须说你所做的,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你公众演说的目的,不外乎要帮助别人,造福人群,以这样的心态来演说的话,演说一定会做得非常好。同时在你演讲之前一定要把你的大纲列出来。我建议你每一场演说假如是一小时的话,至少列十个你认为对顾客最有帮助的观念。以这样的想法来演说的话,顾客会觉得非常的好,而且听众会感受到真正对他们有所帮助,所以你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很有意义。
  公众演说的关键,也就是公从演说的信念是:
  一、 学会做一个快乐讲师,以快乐贯穿全场。
  1、 懂得心理学NAC;
  2、 坚定的信念;
  3、 运用潜意识的能力;
  4、 情绪和体能管理能力。
  二、 开场用问的方式,用扩散式、开放式提问,而答案必须是Yes,Yes,Yes。
  三、 要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演讲稿。设计演讲稿的要点是:一个主题,十个十分钟,三个故事。
  四、 对听众的充分了解,让所有的听众都参与进来,增加会场的磁场,利用人体磁场和宇宙磁场。增加磁场的方法:
  1、 多接近大自然;
  2、 深呼吸,一四二呼吸法;
  3、 多吃蔬菜;
  4、 一天洗澡两次;
  5、 戴水晶;
  6、 要补充矿物质。
  五、 演说内容都是事实,内容轻松幽默,整场都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听众想听的话,以观众喜欢的方式来讲。
  六、 演说要有层次感,脉络清楚,以五个W统领全场。
  七、 形象。好的形象是一封好的介绍信,稳重、有活力、穿对比色服装。
  八、 差异化。演讲的内容、技巧、态度差异化。肢体动作是一种思想的反应。讲师动作的三个关键:
  1、 从简单到复杂;
  2、 符合音乐和节奏;
  3、 动作要创新。
Shall We Choose Death?(伯特兰.罗素)
  SHALL WE CHOOSE DEATH?
  Bertrand Russell
  December 30, 1954
  I am speaking not as a Briton, not as a European, not as a member of a western democracy, but as a human being, a member of the species Man, whose continued existence is in doubt. The world is full of conflicts: Jews and Arabs; Indians and Pakistanis; white men and Negroes in Africa; and, overshadowing all minor conflicts, the titanic struggle between communism and anticommunism.
  Almost everybody who is politically conscious has strong feelings about one or more of these issues; but I want you, if you can, to set aside such feelings for the moment and consider yourself only as a member of a biological species which has had a remarkable history and whose disappearance none of us can desire. I shall try to say no single word which should appeal to one group rather than to another. All, equally, are in peril, and, if the peril is understood, there is hope that they may collectively avert it. We have to learn to think in a new way. We have to learn to ask ourselves not what steps can be taken to give military victory to whatever group we prefer, for there no longer are such steps. The question we have to ask ourselves is: What steps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a military contest of which the issue must be disastrous to all sides?
  The general public, and even many men in positions of authority, have not realized what would be involved in a war with hydrogen bombs. The general public still thinks in terms of the obliteration of cities. 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new bombs ar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old and that, while one atomic bomb could obliterate Hiroshima, one hydrogen bomb could obliterate the largest cities such as London, New York, and Moscow. No doubt in a hydrogen-bomb war great cities would be obliterated. But this is one of the minor disasters that would have to be faced. If everybody in London, New York, and Moscow were exterminated, the world might, in the course of a few centuries, recover from the blow. But we now know, especially since the Bikini test, that hydrogen bombs can gradually spread destruction over a much wider area than had been supposed. It is stated on very good authority that a bomb can now be manufactured which will be 25,000 times as powerful as that which destroyed Hiroshima. Such a bomb, if exploded near the ground or under water, sends radioactive particles into the upper air. They sink gradually and reach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e form of a deadly dust or rain. It was this dust which infected the Japanese fishermen and their catch of fish although they were outside what American experts believed to be the danger zone. No one knows how widely such lethal radioactive particles might be diffused, but the best authorities are unanimous in saying that a war with hydrogen bombs is quite likely to put an end to the human race. It is feared that if many hydrogen bombs are used there will be universal death - sudden only for a fortunate minority, but for the majority a slow torture of disease and disintegration...
  Here, then, is the problem which I present to you, stark and dreadful and inescapable: Shall we put an end to the human race1 or shall mankind renounce war? People will not face this alternative because it is so difficult to abolish war. The abolition of war will demand distasteful limitations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But what perhaps impedes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s that the term mankind feels vague and abstract. People scarcely realize in imagination that the danger is to themselve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grandchildren, and not only to a dimly apprehended humanity And so they hope that perhaps war may be allowed to continue provided modern weapons are prohibited. I am afraid this hope is illusory. Whatever agreements not to use hydrogen bombs had been reached in time of peace, they would no longer be considered binding in time of war, and both sides would set to work to manufacture hydrogen bombs as soon as war broke out, for if one side manufactured the bombs and the other did not, the side that manufactured them would inevitably be victorious...
  As geological time is reckoned, Man has so far existed only for a very short period one million years at the most. What he has achieved,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st 6,000 years, is something utterly new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smos, so far at least as we are acquainted with it. For countless ages the sun rose and set, the moon waxed and waned, the stars shone in the night, but it was only with the coming of Man that these things were understood. In the great world of astronomy and in the little world of the atom, Man has unveiled secrets which might have been thought undiscoverable. In art and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some men have shown a sublimity of feeling which makes the species worth preserving. Is all this to end in trivial horror because so few are able to think of Man rather than of this or that group of men? Is our race so destitute of wisdom, so incapable of impartial love, so blind even to the simplest dictates of self-preservation, that the last proof of its silly cleverness is to be the extermination of all life on our planet? - for it will be not only men who will perish, but also the animals, whom no one can accuse of communism or anticommunism.
  I cannot believe that this is to be the end. I would have men forget their quarrels for a moment and reflect that, if they will allow themselves to survive,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expect the triumphs of the future to exceed immeasurably the triumphs of the past. There lies before us, if we choose, continual progress in happiness, knowledge, and wisdom. Shall we, instead, choose death, because we cannot forget our quarrels? I appeal, as a human being to human beings: remember your humanity, and forget the rest. If you can do so, the way lies open to a new Paradise; if you cannot, nothing lies before you but universal death.
肯尼迪的就职演说
  John F. Kennedy INAUGURAL ADDRESS
  FRIDAY, JANUARY 20, 1961
  Vice President Johnson, Mr. Speaker, Mr. Chief Justice, President Eisenhower, Vice President Nixon, President Truman, reverend clergy, fellow citizens, we observe today not a victory of party, but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symbolizing an end, as well as a beginning--signifying renewal, as well as change. For I have sworn I before you and Almighty God the same solemn oath our forebears l prescribed nearly a century and three quarters ago.
  The world is very different now. For man holds in his mortal hands the power to abolish all forms of human poverty and all forms of human life. And yet the same revolutionary beliefs for which our forebears fought are still at issue around the globe--the belief that the rights of man come not from the generosity of the state, but from the hand of God.
  We dare not forget today that we are the heirs of that first revolution. Let the word go forth from this time and place, to friend and foe alike, that the torch has been passe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born in this century, tempered by war, disciplined by a hard and bitter peace, proud of our ancient heritage--and unwilling to witness or permit the slow undoing of those human rights to which this Nation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and to which we are committed today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
  Let every nation know, whether it wishes us well or ill, that we shall pay any price, bear any burden, meet any hardship, support any friend, oppose any foe, in order to assure the survival and the success of liberty.
  This much we pledge--and more.
  To those old allies whos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origins we share, we pledge the loyalty of faithful friends. United, there is little we cannot do in a host of cooperative ventures. Divided, there is little we can do--for we dare not meet a powerful challenge at odds and split asunder.
  To those new States whom we welcome to the ranks of the free, we pledge our word that one form of colonial control shall not have passed away merely to be replaced by a far more iron tyranny. We shall not always expect to find them supporting our view. But we shall always hope to find them strongly supporting their own freedom--and to remember that, in the past, those who foolishly sought power by riding the back of the tiger ended up inside.
  To those peoples in the huts and villages across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for whatever period is required--not because the Communists may be doing it, not because we seek their votes, but because it is right.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To our sister republics south of our border, we offer a special pledge--to convert our good words into good deeds--in a new alliance for progress--to assist free men and free governments in casting off the chains of poverty. But this peaceful revolution of hope cannot become the prey of hostile powers. Let all our neighbors know that we shall join with them to oppose aggression or subversion anywhere in the Americas. And let every other power know that this Hemisphere intends to remain the master of its own house.
  To that world assembly of sovereign states, the United Nations, our last best hope in an age where the instruments of war have far outpaced the instruments of peace, we renew our pledge of support--to prevent it from becoming merely a forum for invective--to strengthen its shield of the new and the weak--and to enlarge the area in which its writ may run.
  Finally, to those nations who would make themselves our adversary, we offer not a pledge but a request: that both sides begin anew the quest for peace, before the dark powers of destruction unleashed by science engulf all humanity in planned or accidental self-destruction.
  We dare not tempt them with weakness. For only when our arms are sufficient beyond doubt can we be certain beyond doubt that they will never be employed.
  But neither can two great and powerful groups of nations take comfort from our present course--both sides overburdened by the cost of modern weapons, both rightly alarmed by the steady spread of the deadly atom, yet both racing to alter that uncertain balance of terror that stays the hand of mankinds final war.
  So let us begin anew--remembering on both sides that civility is not a sign of weakness, and sincerity is always subject to proof. 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
  Let both sides explore what problems unite us instead of belaboring those problems which divide us.
  Let both sides, for the first time, formulate serious and precise proposals for the inspection and control of arms--and bring the absolute power to destroy other nations under the absolute control of all nations.
  Let both sides seek to invoke the wonders of science instead of its terrors. Together let us explore the stars, conquer the deserts, eradicate disease, tap the ocean depths, and encourage the arts and commerce.
  Let both sides unite to heed in all corners of the earth the command of Isaiah--to "undo the heavy burdens ... and to let the oppressed go free."
  And if a beachhead of cooperation may push back the jungle of suspicion, let both sides join in creating a new endeavor, not a new balance of power, but a new world of law, where the strong are just and the weak secure and the peace preserved.
  All this will not be finished in the first 100 days. Nor will it be finished in the first 1,000 days, nor in the life of this Administration, nor even perhaps in our lifetime on this planet. But let us begin.
  In your hands, my fellow citizens, more than in mine, will rest the final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course. Since this country was founded, each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has been summoned to give testimony to its national loyalty. The graves of young American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service surround the globe.
  Now the trumpet summons us again--not as a call to bear arms, though arms we need; not as a call to battle, though embattled we are--but a call to bear the burden of a long twilight struggle, year in and year out, "rejoicing in hope, patient in tribulation"--a struggle against the common enemies of man: tyranny, poverty, disease, and war itself.
  Can we forge against these enemies a grand and global alliance,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that can assure a more fruitful life for all mankind? Will you join in that historic effor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world, only a few generations have been granted the role of defending freedom in its hour of maximum danger. I do not shank from this responsibility--I welcome it. I do not believe that any of us would exchange places with any other people or any other generation. The energy, the faith, the devotion which we bring to this endeavor will light our country and all who serve it--and the glow from that fire can truly light the world.
  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 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
  Finally, whether you are citizens of America or citizens of the world, ask of us the same high standards of strength and sacrifice which we ask of you. With a good conscience our only sure reward, with history the final judge of our deeds, let us go forth to lead the land we love, asking His blessing and His help, but knowing that here on earth Gods work must truly be our own.
李嘉诚---奉獻的藝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EMBA教授、同学们:
  多谢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
  很多时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得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飘流不定,正确的坐标可让我们在保持真我的同时,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挥洒自如;在不同的崗位上拥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樂更精彩。
  不知从那时开始,「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等级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几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经济的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所说从商人士「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资源互通有无、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资本运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等正面的评价,曲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的行列里,也确实不乏满脑袋只知道赚钱,甚至在道德上有所亏欠亦在所不惜,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亦有一些企业只懂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寻找灰色地带。更多商人却知道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范蠡与富蘭克林
  从小我就很喜欢听故事,从别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领悟。当然,这不只限于名人或历史人物,我们周遭的各人各事言行举止,常常会带来启发,在商言商,有些时候,更会带来巨利的机会。洛克菲勒(Rockefeller) 与擦鞋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当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溃前,一个街边擦鞋童替洛克菲勒擦鞋时,给予他一项炒卖股票的所谓秘密消息,当时洛克菲勒领悟到当擦鞋童亦参与股票市场时,便可能是应该离场的时候,他随即将股票兑现,此举令他得以保存财富。
  范蠡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了他传世的主轴,说尽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第一位货殖专家,他曾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仅工于谋略,还有渊博及系统化的经济思想,而且他本人亦凭借其经济智慧赢得了巨大的财富。老实说,现代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中也有记载。范蠡「积着之理」目的是务求货物完好,没有滞留的货币和资金,容易变坏的货物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做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它物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才是治国之道,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要了解货物,就要明白何时出现需求」,「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在变化万千的经济现象之中。
  我觉得范蠡一生可算无憾,有文种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艰难,共渡辰光的伴侣,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护终生。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时候,自己要担当什么角色,而且都这么出色,这么诚恳有节。勾践败国,范蠡侍于身后,不被夫差力邀招揽所动。
  「寡人曾闻:『贤妇不嫁破落之家,名士不仕灭绝之国』。如今勾践无道,国家将亡,君臣沦为奴仆,羁于一室,先生不觉可耻吗?先生如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赦免先生之罪,委以重任。」
  范蠡委婉推辞说:「臣闻:亡国之君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贱臣在越不能辅佐勾践行善政,以致得罪大王。今侥幸不死,入吴养马扫地,贱臣已很满足,哪里还敢奢望富贵呢?」
  范蠡助勾践复国后,又看透时局, 离越赴齐,变名更姓为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国人见范蠡贤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却相信「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散其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怀带少数财物,离开齐到了陶,再次变易姓名,自称为陶朱公。
  他继续从商,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迁徙,皆有英名。
  书中没有记载范蠡终归是否无憾。我们的中国心有很多包袱,自我概念未能完善发展。范蠡没有日记,没有回忆录;只有他行动的记录,故无法分析他的心态。他历尽艰辛协助勾践复国,又看透勾践不仁不义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却又害怕制度;他雄才伟略,但又厌倦社会的争辩和无理;他成就伟大,却深刻体会到世间上最强最有杀伤力的情绪是妒忌,范蠡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抗拒?(不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抗拒)
  说完我国著名历史人物范蠡,我想谈一谈一个美国的伟人。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简单刻上「富兰克林,印刷工人」。他是个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学家、商家,发明家和音乐家,闻名于世,像他这样在各方面都展现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见的。
  富兰克林1706年生于波士顿,家境清贫,没有接受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教育,他一直努力弥补这一遗憾,完全是靠自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他12岁当印刷学徒,1730年接办宾州公报,期间,他《可怜李察的日记》一纸风行,成为除圣经外最畅销的书。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从事印刷事业,刊行历书,出版报纸,为政府印刷纸币,实业上获得了很大成功。富兰克林超越年龄的智慧,对别人的关心,健全的思维,富于美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和能力很快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后来,居民们推举富兰克林担任该地区许多重要职务。他曾经立下志愿,凡是对公众有益的事情,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努力承担。自1748年始,他开展了不同的公共项目,包括建立图书馆、学校、医院等等。
  富兰克林是一个很积极的人,通过出版,他不断吸收学习,通过科研来满足他对自然的好奇。做好事、做好人是驱动富兰克林终生的核心思想,他极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于社会,或有用于社会,身体力行为后人谋取幸福。
  他名成利就后不忘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在他「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 (Advice to a Young Tradesman)文章内他很實際的名句「Time is money,credit is money」,将时间和誠信作為錢能生錢(Money begets money)可量化的投資,在「財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一文内, 富兰克林清楚簡單地说明, 勤奋、小心、俭朴、稳健是致富之核心態度。勤奋为他带来财富,俭朴让他保存产业。富兰克林十三个人生信条他都写得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很受当时人们的欢迎,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幾乎全可作为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曾出使法国,争取法国的支持。他的杰出工作,赢得了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直到83岁高龄,他才辞去一切公务。制宪会议一开始,德高望重的富兰克林就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1787年5月25日那天,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代表团提议由华盛顿担任大会主席,并得到了一致同意。虽然那天富兰克林因故没有出席,可是提名华盛顿将军的,却是富兰克林本人。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麦迪逊在他的笔记里写道:「这项提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实为一种特殊礼遇,因为富兰克林博士一直被认为是唯一可与华盛顿竞争的人。」此时的富兰克林已经81岁。虽然年事已高,富兰克林坚持留给制宪会议的绝非是名誉高位,而是胸襟、智慧和爱国精神。
  1790年,这位为教育,科学、为公务献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静地与世长辞。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美国人民称他为「伟大的公民」,历代世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人类历史碑上永远会铭刻着富兰克林的名字。
  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们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人生的坐标完全不同。范蠡只想过他自己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就如他们从商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成果却有天渊之别;范蠡赠给邻居,富林克林用于建造社会能力(Capacity building),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动力和冲劲。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心的人才可以带动社会进步。
  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着中国历史从来未见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设持续开放及法治的社会,拥抱经济动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尽管未尽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值观,只能以「无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在今天,停滞的思想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这不是要弃旧立新,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而是要鼓励传统的更生力,使中国文化更适用于层次多元的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懂得比较历史,观察现在和梦想未来。从商的人,应更积极、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会,才可为稳定、自由的原则赋予真正的意义。尽管没有外在要求,我们要愿意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和机会,各适其适。最近我阅到一段故事《三等车票》,在印度一位善心的富孀,临终遗愿要将她的金钱,留给同村的贫困小孩分批搭乘三等火车,让他们有机会见识自己的国家,增长知识之余,更可体会世界的转变和希望。「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这不知道是谁说的话,但我觉得适用于个人和国家。
  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兴,我不仅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第三个儿子。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作出贡献;希望大家抱着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谢谢大家。
  二○○四年六月廿八日
西雅图酋长的演说
  在我的人民看来,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山坡,每一条山谷,每一块平原和树林都由于一些在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里的悲伤或愉快的事件,而变成了圣地。
  西雅图酋长是濒临太平洋的西北地区六个印第安部落的酋长。1854年12月,他对包括准州州长,白人移民和大约一千名印第安人在内的集会发表演说。他的讲话是针对州长伊萨克.艾.史蒂文斯的史蒂文斯州长刚从华盛顿特区来,带来了购买印第安人土地,设置印第安人保护区的指示。在后来成为西雅图市的地方,酋长发表了人们称之为“葬礼演说”或者说是“天鹅临终之歌”的演说。他表示他接受联邦政府的提议,不发动战争以反抗在力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政府,因为那是注定要失败的。早期历史常常反复刊载移民与印第安人之间的骇人听闻的战事。但是,当大多数印第安人部落被驱赶到西部,被驯化或被摧残之后,印第安人成了人们同情或感伤的对象,成了“进步”或者命定说的不可避免的受害者。西雅图酋长的演说一再被重印,不是为了感伤的看待他为之辩护的人们,而是因为他动人的描述了红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差异。下文再现了西雅图酋长的演说。该文系亨利.阿.史密斯博士所作。他在1854年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中,是西雅图酋长的翻译。
  ……说不清有多少世纪了,苍天为我的人民洒下了多少动情的泪水,它在我们看来是永恒不变的,但却可能要变了。今天晴空万里,明天却可能乌云密布,不过,我的话却像那些星星,永世不变。如同日落日出,四季周而复始是不容置疑的一样,西雅图酋长说的一切,华盛顿的大首领同样也无需置疑。白人头领说,华盛顿的大首领向我们表示友谊和善意。这是他的好意,因为我们知道,他根本无需我们以友谊作为回报。他们人多,多得就像那覆盖着广阔草原的青草。我的人民人少力薄,就像风暴肆虐后零星留在平原上的树木。白人大首领,我姑且认为他是善良的首领,捎信给我们,说他希望购买我们的土地,不过愿意允许我们拥有足够我们安逸生活的土地。这看来的确是公正的,甚至是慷慨的,因为红种人不再拥有他必须尊重的权利了;这可能也是明智的,因为我们已不再需要辽阔的乡土了。
  我们的人民曾一度像大风搅乱的大海覆盖着的布满贝壳的海床一样覆盖着这片土地,但是,那时代早已同庞大的部落一道成为过去,而那些部落现在只不过是一桩令人忧伤的回忆。我不想细述或哀悼我们不合时宜的衰败;我也不想斥责那些加速了我们衰败过程的白脸兄弟,因为我们对此可能也有责任。
  青年是容易感情冲动的。当我们的年轻人对某些真正的或臆想的冤屈而气愤的时候,他们用黑颜料来改变他们的面容。这表明他们的心是黑的。他们常常是残暴冷酷的,我们年迈的老头子和老太婆无法约束他们,事情向来如此。当白人最初将我们的祖先往西赶时,情况就是这样。不过,让我们希望我们之间的敌意永远别再复生。我们将失去一切,而一无所获。年轻人又琢磨着报仇,即使牺牲他们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但是,那些在战时留在家中的老年人,那些将失去儿子的母亲比较明智些,他们不会答应的。
  我们在华盛顿的慈父——因为我姑且承认他现在是我们的父亲,也是你们的父亲,既然乔治国王已经将他的边界往北移了——我们伟大的慈父捎信给我们,表示如果我们按照他说的话办,他就保护我们。他英勇的战士对我们来说,将成为严阵以待的铜墙铁壁,而他们那顶呱呱的战舰将遍布我们的港口,这样,我们北方的宿敌——海达斯和茨姆先斯部落就不能吓唬我们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了。那么,实际上他将成为我们的父亲,而我们将成为他的孩子吗?这可能吗?你们的上帝不是我们的上帝!你们的上帝疼爱你们的人民,但却憎恨我的人民。你们的上帝用他有力的胳臂疼爱的搂着白人,保护他,像父亲领着幼儿一样手把手的领着他——但是,他却遗忘了他的红种子女——如果他们真是他的子女的话。我们的上帝是伟大的神灵,但他似乎也遗忘了我们。你们的上帝是你们的人口日益增长,很快他们就将充斥整个大地。而我们的人口,却像迅速退去而且永不再涨的潮水一样,越来越少。白人的上帝不可能疼爱我们的人民,不然他就会保护他们的。他们就像无依无靠的婴儿。这样,我们怎么能成为兄弟呢?你们的上帝怎么会成为我们的上帝呢?你们的上帝怎么会再现我们的繁盛,唤醒我们心中要求重新强大起来的梦想呢?如果说我们同有一位天国之父,那么他一定是偏心的——因为他只看望他的白人子女。我们从未见过他。他赋予你们法律,可是对他的红种子女却没有片言只语,尽管他的这些子女曾人丁兴旺,一度充斥这片广袤的大陆,就像繁星充斥了太空一样。不!我们是两个不同的种族,起源不同,命运也不同。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祖先的骨灰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他们安息之场所是圣地。你们远离祖先的墓地漫游,并且似乎毫无任何遗憾的感觉。你们的宗教是你们的上帝用他铁一般的手指,书写在石碑上,这样你们就不会遗忘。红种人永远无法理解,也无法记住你们的宗教。我们的宗教是我们祖先的传统——是伟大神灵在深夜庄严的时刻交给我们老人的梦想。是我们酋长心中的幻象我们的宗教就写在我们人民的心中。
  你们的死者一旦迈进坟墓的门坎,便远游星际,不再钟爱你们,不再钟爱养育了他们的故土。他们很快便被遗忘,也永远不再回返。我们的死者永远不会忘却那给予他们身心的美丽家园。他们依旧留恋那碧绿的山谷,潺潺的流水,巍巍的丛山,与世隔绝的溪谷,镶着翠绿堤岸的湖泊和海湾。他们甚至柔情脉脉的思慕那些仍然活在世间的心中寂寞的人们,常常从欢乐的狩猎场抽身回来探望、指引、抚问和安慰他们。
  昼夜不能同在。红种人一向在白种人来临时遁去,就像晨雾在晨曦前逃逸一样。
  不过,你们的建议看来还公平。我想,我的人民会接受,并且将退到你们为我们提供的保护区内。那时,我们就将分别生活在和平之中,因为白人大首领的话似乎就是那冥冥无知的自然对我的人民说的一样。
  我们余生在何处度过没有多大关系。反正所剩的时日也不多了。印第安人的夜看来是漆黑一片。地平线上连颗希望之星都没有。凄风在远处呻吟。冷酷无情的命运看来是跟定了红种人的足迹。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听到凶残的杀手逼进的脚步声。他木然的准备迎接死亡,就像受伤的母鹿听到猎人逼进的脚步声时一样。
  再过几个月,再过几个冬天——昔日在伟大神灵庇佑下,驰骋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或安居在幸福家园的强大主人们,到头来将连一个在坟头哀悼的后人都不会留下——那是一度曾比你们更强大、更有希望的民族的坟冢啊。不过,为什么我要对我的人民过早夭折的命运哀悼呢?一个部落取代另一个部落,一个民族取代另一个民族,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接一浪。这就是自然的法则,悔恨是无济于事的。你们衰败的时日也许还很遥远,但是他它始终会到来,因为即使白人与他的上帝一道漫步、交谈,有如朋友,白人也逃脱不了相同的命运。我们最终可能成为兄弟。我们等着瞧。
  我们将考虑你们的建议,一旦我们作出了决定,便会通知你们。不过,倘若我们接受了你们的建议,此时此地我要提出这个条件,我们将有权不受干扰的祭扫我们祖先、朋友和子女的坟墓。在我的人民看来,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山坡,每一条山谷,每一块平原和树林都由于一些在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里的悲伤或愉快的事件,而变成了圣地。岩石貌似麻木、毫无生气,但却在那阳光普照的静悄悄的海岸边淌着汗水,颤栗着回想起那些与我的人民联系在一起的动人往事;那片就在你们脚底下的沙土响应他们脚步比起响应你们脚步来,要带着更多的爱与情,因为它饱含着我们祖先的鲜血,而我们赤裸的双足能感觉的它满怀同情的爱抚。我们逝去的勇士、慈祥的母亲、欢快的少年,甚至还有孩童,他们曾在这儿生活,曾在这儿庆祝过短暂的时光,他们将热爱这些幽暗僻静的地方。当潮汐平息时,他们在这儿迎候返乡人的身影。倘若最后一位红种人也泯灭了,关于我们的部落的回忆将成为白人之间的传说。这些海岸将充满我们部落中冥冥不可见的死者,当你们孩子的孩子以为他们是独自呆在田野上、商店里、店铺里、公路上或者寂静无径的树林里时,他们却并不孤单。在这地球上,没有僻静的地方。深夜,当你们的城市、乡村的街道寂静无声的时候,你们以为这些街道已经被人舍弃了,而实际上,它们却熙熙攘攘挤满了那些还乡的主人。他们曾经充斥了这些街道。他们仍然钟情于这片美丽的土地。白人永远不会孤单的。
  愿他公正善良的对待我的人民。死去的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死去的?我这么说了吗?世上没有死亡,只有转世。
诺贝尔之路_夏普
  夏普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