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青年人必知的经商智慧

_2 李燕波(现代)
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已婚年轻女性渐渐变得和自己一样越来越发福,却只能穿着过了时的衣服,没有一丝美丽可言。南茜很理解这些女性心里的烦恼,难道美丽真的与胖女人无缘了吗?不!南茜才不相信呢!美丽应该属于所有的女人。于是她决定自己开一家专门卖胖夫人服装的时装店,没有现成的设计图,她就重金请来当时的著名设计师,没有生产车间,她就雇来技术娴熟的服装工人,自己加工生产。
很快她的服装店开业了,她把店命名为“被遗忘的女人”。因为当时的服装设计师与商人只为身材苗条的女人服务,而忽略了为数众多的胖女人们。胖女人们仿佛被人遗忘了似的,只能暗自悲伤。
服装店开业不久,真是顾客盈门,让人应接不暇。许多胖女人从这里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漂亮服装,重新变得美丽起来,外表美丽了,心境也自然好了起来。南茜的服装店在一年内迅速地由一家变为五家,接着她的连锁店遍布了全美各地。胖夫人南茜也成了美国有名的企业家。
智慧点评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特殊人群,需要特殊的服务,但这些特殊群体又常常被社会所遗忘。如果能开发出受他们喜爱、方便他们生活的产品,也就等于拓展出了一方创业领地。
智慧18 透视市场,准确定位
李燕波
可口可乐面世前后
早在1886年,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有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彭伯顿平时爱搞一些小试验,这天,他用古柯叶子与可乐果核混合制成了一种棕色的果汁,制成以后,他觉得味道还不错,就拿给家里人喝。“亲爱的,你又做成了什么稀奇东西?”妻子边说边接过果汁喝了一口,“味道不错,这东西叫什么?还真可口。”听了妻子的赞美,彭伯顿很高兴。接下来的几天,彭伯顿一家都在喝这种“果汁”,彭伯顿又把它拿给老板和同事品尝。经过一段时间的品尝试喝,大家觉得这种果汁相当不错,还发现它有解除疲劳的作用,觉得可以将它作为一种保健品出售。于是彭伯顿就将这种果汁拿到药店内作为一种能“提神醒脑”的糖浆类保健品出售。
至此,彭伯顿的新产品获得了认可!彭伯顿的合伙人之—弗兰克•鲁滨逊还将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可口可乐”,大家一致叫好,因为它不仅点明了两种主要成分(即可卡和可乐果),而且读起来还朗朗上口,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好名字。
在一次调制可口可乐时,助手误把苏打水混入了糖浆,调出了新口味,口味比原来的配方更好喝。可是味道虽好,买的人却很少,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一直上不去。
看到“可口可乐”并没有带来什么商业利润,彭伯顿就把它的配方卖给了一位名叫阿萨•坎德勒的药剂师。
在药店的冷饮柜中,用苏打水掺入果汁制成的可口可乐,不仅清凉爽口,而且还有丝丝甜味。坎德勒品尝完可口可乐后,又认真研究了可口可乐的配方,坎德勒认为将可口可乐作为保健品出售是欠考虑。美国市场的糖浆型保健品比比皆是,可口可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保健功效,作为保健品来销售是注定打不开市场的。当时的美国没有一种适合于普通大众的饮料,如果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进行开发是有相当大的前景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饮料,坎德勒利用广播、报纸、杂志、海报等形式,作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很快,顾客知道了这种名叫“可口可乐”的饮料,可口可乐开始有了知名度。
为了方便消费者,坎德勒的两位合作伙伴建议将罐装可口可乐改为瓶装,并大量进行生产。坎德勒接受了这个建议,投入资金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正式开始了。不久他们三个人都变成了百万富翁。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可口可乐有机会走出美国,跻身国际市场。可口可乐公司给在欧洲作战的美国士兵免费提供大量罐装饮料,可口可乐大受士兵们的青睐,以至于美国陆军要求可口可乐公司在欧洲建立十家工厂。战后,这些工厂仍没有停业。
如今,可口可乐已遍及全球。目前全世界近200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0亿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可口可乐也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智慧点评
发明者彭伯顿之所以没有将可口可乐推向市场,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对可口可乐的特色把握,没有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及有效的广告宣传,所以只能让他人坐享成功的喜悦!
智慧19 非此即彼,转换目标
李燕波
口香糖的发明人托马斯•亚当斯的创业智慧
1850年,墨西哥同美国在德克萨斯州交战。安东尼奥•洛佩斯•圣阿纳将军率墨西哥军队作战。最后墨西哥战败,圣阿纳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迁移到美国纽约居住,他随身带去了大量的树胶。几千年来,墨西哥人一直有咀嚼树胶的习惯(一种从树干中提取的胶状物质)。
一位名叫托马斯•亚当斯的美国发明家听说圣阿纳将军那里有一种特殊的树胶,于是亚当斯从圣阿纳手里买了一些树胶,他原打算用这些树胶制做橡皮擦,然后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但由于这种树胶粘性太强不易成型,做橡皮擦不太适合,所以实验失败了。亚当斯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发明家,他了解到墨西哥及很多土著居民都有咀嚼树胶的习惯,据说这种东西不仅能清洁口腔,去除异味,还有健齿护牙的功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亚当斯决定亲自一试。他咀嚼了这种树胶一段时间后,断定这种树胶果然有清洁口腔和健齿作用。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把树胶拿给作医生的表兄迈克鉴定,迈克的鉴定结果和亚当斯的试验结果一样。亚当斯的心情豁然开朗,新的创业计划在他心里已初具雏形。1871年,他成功地制作并出售了首批以这种树胶为主要原料的口香糖球。对这种新产品,很多人都是抱着新奇的心理去购买,用过之后,都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种清新爽口的新产品。
为了方便人们携带和使用,在19世纪90年代,亚当斯首次制作出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口香糖。他把口香糖制成条形,并加进特殊的香料,再用特殊的食品纸包装好。投入市场后,这种口香糖销量猛增,成了深受美国人喜欢的一种日用消费品。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发现口香糖能使士兵生津止渴,健齿护牙,于是每天都给士兵发口香糖。在欧洲作战的美国士兵常将口香糖送给当地人,一传十,十传百,口香糖就这样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并迅速传往世界各地,时至今日,口香糖在世界各地已经无所不在了。
智慧点评
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能否做出正确的决断,要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问题。同样的一种东西或许有不同的开发价值,尝试从新角度思考问题,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习俗当中去拓展新的思路,将目标进行转换,说不定会获得意外收获。
智慧20 掌握契机,顺势而变
李燕波
微软电脑公司创始者比尔•盖茨的创业智慧
举世闻名的微软电脑公司创始者比尔•盖茨,在13岁时就开始编写计算机程序,自中学8年级起,便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电脑程序设计的工作,并且从中获利。
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就读,大学一年级,盖茨就为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被当时的教授们称为软件天才,盖茨也发现了自己在软件方面有着旁人所无法相比的天赋!大学按部就班的枯燥生活,使盖茨常常逃学,和爱好电脑的好友私下里进行电脑研究,编写一些新软件程序。这时一些较大的公司已开始使用大型电脑进行现代化办公,聪明的盖茨预感到家庭电脑时代即将来临,将来的世界必将是电脑化时代,一个巨大的商机已经摆在眼前。错过这个机会,将会错过一个时代,被这一信念所指引,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1975年,刚上大二的盖茨,毅然退学,与艾伦一同写下电脑语言BASIC新版本,提供给新成立的阿尔塔电脑公司使用。稍后,当资金较充裕时,盖茨与艾伦迁往阿尔塔公司所在地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奇市,正式创立微软公司,当时盖茨刚满19岁。
1977年,苹果、康懋达公司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微软提供BASIC给大多数早期的个人电脑,当时BASIC是最重要的软件元素。微软的BASIC很快成了电脑产业的软件标准,当时几乎每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都会使用微软授权的软件。
1980年是微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年IBM决定开始制造个人电脑,他们开始购买作业系统的授权,于是个人电脑作业系统PC-DOS出现了,IBM成了微软新软件的第一个授权使用者。随着IBM的个人电脑独霸市场,微软的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从而奠定了微软在电脑软件市场上不容轻视的特殊地位。
智慧点评
比尔•盖茨凭着独到的眼光,坚信个人电脑的触角将深入到未来每一个家庭中,所以他能在个人电脑革命的初期即掌握稍纵即逝的创业机会。其后又一直保持正确的企业方向,锲而不舍,加上过人的经商智慧,终于成为全球首富与资讯业最具影响力的人士。
智慧21 细微之处觅商机
李燕波
纽克伦的创业智慧
美国青年纽克伦本是一个小本生意的经营者,每年的收入仅够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消费,但志向远大的他从没有放弃从事更大事业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家大公司装有垃圾的大货车,装载着满满一大车的垃圾来到纽约郊外的一处空地上,把垃圾卸下后,然后付出一笔钱数给垃圾“定货人”。与此同时,他又看到一些人付给垃圾的“收货人”一点微薄的“管理费”后,整天地埋头在垃圾山上拣拾有用的东西。有的用汽车将拣拾到的东西运走,有的肩背手提高高兴兴而去,看来,这垃圾山上确实有许多“宝物”可寻觅。
纽克伦经过调查发现,垃圾已成为许多大企业大伤脑筋的事情,他们都愿意花点钱将它们清除出去。他还发现,这些垃圾并不全是废物,在里面含有不少宝贵的可再利用的东西。只要设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妥善处理,就能变废为宝。于是纽克伦决定在没有人涉足的垃圾行业中干一番事业。
他先在郊区购买了一块土地,作为垃圾堆放场,还雇佣了几名工人,买了简单的清理和加工设备,正式开始创建自己的事业。开张那天,纽克伦亲自坐镇堆放场,迎接送来的每一车垃圾。但遗憾的是,纽克伦创办的垃圾公司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送垃圾来的只是一些小商小厂,垃圾数量十分少。面对这一情况,纽克伦决定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这种一改过去坐等收垃圾的方式,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厂商送来垃圾。
纽克伦指挥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破布、废铜废铁等分别拣了出来。两个半月后,他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将提炼出的原材料卖给相关的厂商。这样一来,经济效益就看出来了,他赚了4倍于投资的利润,这一数字比他原来的小本经营高出了20多倍,后来,纽克伦的事业不断扩大,他成了美国有名的大企业家。
智慧点评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是不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身边的小事发现创业机会,并紧紧将其把握住。成功不偏袒任何人,成功属于所有热爱生活并能够脚踏实地地去为之奋斗的人!
智慧22 抓“空缺”,巧妙切合
李燕波
美国人图德拉空手打入石油界的创业智慧
美国人图德拉原来在加拉斯加有一家玻璃制造公司,但当时最赚钱的行业是石油,所以他渴望做石油生意。他从一个商界朋友那里,获悉阿根廷即将在市场上购买2千万美元的丁烷气体,于是就去那里看是否能弄到这份合同。当他到达阿根廷时,发现他的竞争者是两个业界强手: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在他摸清一些情况后,他还发现了另外一件事,当时的阿根廷牛肉供应过剩,许多牛肉积存在库中,有许多马上就快过了保质期,该国正想不顾一切地卖掉这批牛肉。
单凭知道这一事实,图德拉就占了一个优势,可以同那两大石油公司抗衡。图德拉与阿根廷政府交涉道:“如果你们向我买2千万美元的丁烷,我一定买你们2千万美元的牛肉。”他抓住对方急于出售牛肉的心理,想出了这个策略,看到买主上门,正为此事头痛的阿根廷政府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与他签订了合同。得到合同后,图德拉立即连夜飞往西班牙,那里有一家造船厂因市场销售不利而濒临倒闭,图德拉告诉他们说:“如果你们买我2千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造船厂订购价值2千万美元的超级油轮。”正愁眉不展的西班牙人顿时喜笑颜开,通过他们驻阿根廷的大使传递给阿根廷政府,叮嘱将图德拉的2千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往西班牙。
图德拉离开西班牙后又直奔费城的太阳石油公司。他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租用我正在西班牙建造的2千万美元的超级油轮,我将向你们购买2千万美元的丁烷气体。”太阳石油公司同意了图德拉的条件。图德拉就这样,以他的智慧和计策使各方都接受了他的条件,实现了他进入石油界大展宏图的理想。
智慧点评
在商业竞争中,有许多“空缺”容易被忽视,如果能抓住“空缺”,并巧妙加以运用,就能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
智慧23 诚信经营
李燕波
惠普科技总裁卡莉•费奥莉娜的管理智慧
作为美国惠普公司的新任CEO,卡莉•费奥莉娜热情、自信、有远见、勇敢地带领着所有的惠普人全力打造着一个新经济体系下的新惠普形象,她的管理策略尤其令人瞩目。
一、深信服务经济将成为IT业新潮流
卡莉•费奥莉娜认为在产品越来越大同小异,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的今天,产品已经不再是决定销售者是否愿意掏钱购买的惟一理由,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惠普一直运用各种各样的质量解决方案来提高产品的性能。但是这只是所有工作的一个方面,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有一项重要因素显现出来,它能让一家老牌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焕发出夺目的光芒,它不同于传统经济,这就是服务经济。
费奥莉娜清楚地看到了服务经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并意识到这将令自己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业绩更上一层楼。费奥莉娜将惠普公司经营策略的天平朝服务经济慢慢倾斜过来。
二、IT服务管理———“全面客户体验”
惠普提倡的IT服务管理就是使管理者走出封闭的机房,超越企业与机构的小圈子,直接面对客户与合作伙伴,全面参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
经过一年实践,“全面客户体验”已开始在惠普具体化和制度化。惠普主要通过提供服务体验、购买体验、应用体验及使用体验,让客户感受个性化体验。由此,也可以看到惠普从产品到服务、到体验的软件市场发展策略。
费奥莉娜一直把诚信作为日常工作的座右铭,并作为信条贯穿于她的管理和商业生活的始终。
诚信,在惠普的各项管理中永远是被摆在第一位的。这里的诚信,并非专指某个人的禀性,而更在于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共同的素质。
费奥莉娜认为失去诚信就代表着失去员工的支持,失去客户的支持,失去消费者的支持。这家公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有了诚信,即使面对困难,你的员工,你的客户,还有其他关心你的人都会给予你理解与帮助,大家协同作战一定会渡过难关。所以她一直把诚信作为自己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座右铭。
费奥莉娜希望所有的惠普人彼此坦诚相待,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忠诚,公司内的各级员工都应奉守最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在商业经营当中,费奥莉娜也时刻以诚信来提醒自己,在每一次合作和每一次交易的过程中,她都力求以诚相待,不在细节上做文字游戏,不在应付或应收账款中有任何马虎。甚至公司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不有意回避,而是坦诚相告,并做出详细报告及预测,以证明这些困难是暂时的。正因为如此,惠普公司在业界的口碑一直很好,被称为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三、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费奥莉娜认为一个公司如果要快速发展,“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整个公司应该是开放的。她所说的开放式是指两个方面,即员工的开放式管理及与同行之间开放式的合作。而这一切都是以诚信作为基础的。
员工之间的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提出问题的管理人员及员工不会给自身招致不利的后果。而开放式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信任和诚实。开放式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以积极的方式分担员工的感受与挫折。
在与员工的交流中,和员工一起分析职业选择、业务障碍以及交流不畅等种种问题的症结所在,增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相信任,增强企业凝聚力及向心力。
这种开放式管理的重点在于公开交流。而公开交流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坚信一点,即如果给员工们提供以适当的手段、培训和各种信息,员工将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做出贡献。而这种公开交流更可以达到惠普员工与客户及其他有关人员之间非常紧密的团队合作关系。
同时要加强员工成就感和奉献精神,以达成建立在信任和尊重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客户关系。
在费奥莉娜的有效管理之下,新的惠普正日益显现出不凡的成就。这个领导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掌握着数万人和一个跨国公司命运的让众多男人仰视的女人,相信她一定会为新时代的新惠普铸造新的辉煌!
智慧点评
在新经济体系中,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变化。并能诚信经营,有效管理,使公司内外同心协力,共同开创事业。有了团队的力量支持就能无往而不胜。
智慧24 顾客至上,微笑服务
李燕波
希尔顿饭店创始人唐纳•希尔顿的管理智慧
1919年,希尔顿把自己好不容易赚来的三千美元以及父亲留给他的一万两千美元全部投资出去,创建了希尔顿饭店。
凭借着精明的眼光和良好的管理方法,很快希尔顿的资产就由一万五千美元迅速扩增到五千万美元,他欣喜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
可是,母亲却没有显出太多的兴奋,她很认真地对希尔顿说:“孩子,钱多钱少对我来说,你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现在你必须把握比五千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对于饭店经营来说,除了把顾客奉为上帝外,你还得想办法让在希尔顿饭店住过的人都对饭店留下美好的印象,住过一次,还想来住第二次。你得想一种简单、容易,又不花钱且能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吸引顾客。只有这样,你的饭店才有前途,也才能永续经营。”
母亲的话让希尔顿陷入了沉思,自己的饭店确实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好多顾客来了又走,永远都是一些陌生面孔,回头客并不多。那么如何才能既简单、容易,又不花钱且能行之有效地来吸引顾客呢?希尔顿想了又想,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人告诉他说:你可以多出去走走,取取经,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许会得到启发。于是,他每天都到商店和饭店里参观,以顾客的身份来感受一切,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微笑服务。只有这种服务才能实实在在地实现吸引顾客的目的。从此之后,希尔顿就在饭店里引入了“微笑服务”的经营策略。他要求每一个员工不管多么辛苦,都要和颜悦色,对顾客报以微笑,就连他自己都随时保持微笑的姿态。
每天他至少要到一家希尔顿饭店与饭店的服务人员接触,向各级人员(从总经理到服务员)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必定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而各级人员也会以微笑给他以满意的答复。
1930年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一年,全美国的旅馆倒闭了80%。希尔顿的饭店也一家接着一家地亏损不堪,一度负债达50万美元。对此,希尔顿并不灰心,他召集每一家饭店员工向他们特别交待和呼吁:“目前正值旅馆亏空靠借债度日时期,我相信难关一定会过去,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一旦美国经济恐慌时期过去,我们希尔顿饭店很快就能进入云开日出的好局面。因此,我请各位记住,希尔顿的礼仪万万不能忘。无论饭店本身遭遇的困难如何,希尔顿饭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事实上,在那纷纷倒闭后只剩下的20%的饭店中,好多人惨淡经营,面带愁苦,只有希尔顿饭店服务员的微笑是美好的。这一良好的精神风貌,给那个时期的许多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未来始终充满了希望。
经济萧条刚过,希尔顿饭店系统就领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跨人了经营的黄金时代。
在世界各地,无论你住进哪一家“希尔顿”大饭店,不仅会看到一流的设备,周到的服务,最主要的是,所有的客人只要住进希尔顿饭店,就会有一种温馨和煦的感觉,希尔顿的服务生能记住每个客人的名字,脸上永远挂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让你如沐春风,客人内心所希求的目的几乎没有达不到的。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这里能够最深切地感受到!
智慧点评
顾客永远是上帝,要站在顾客角度考虑问题,给顾客最满意的服务!舒适、亲切,宾至如归,温馨和煦如沐春风,这是每一个客人都喜欢的感觉。所以微笑服务是服务行业最根本的致胜法宝!
智慧25 多管齐下,“垂直”管理
李燕波
CEO的典范阿尔弗雷德•斯隆的管理智慧
斯隆于1923年接任通用公司CEO一职。此时的通用公司由于缺乏进行有效管理的组织机构,加上汽车行业及外部市场的诸多困难,真是内忧外患并重,情况岌岌可危,几乎处于解体之中。
斯隆上任后,果断地对通用公司实行了管理上的大变革。这一变革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分权管理、财务控制和根据市场实现商业概念。他首先运用了分权管理系统,斯隆深刻了解在通用汽车的经营管理中,分权管理的重要意义。通用汽车的分权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公司每个部门的独立性,每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公司另设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每个部门的工作、盈利状况,并制定公司政策。由于通用汽车一直缺乏对各部门财务状况的管理,所以直接导致了公司内部资本无法有效分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委员会开始调查各部门的收益状况,并设立了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各部门的财务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斯隆在通用汽车内部建立了许多委员会,在这些委员会及财务控制政策的扶助下,通用汽车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接下来,斯隆开始采取策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市场占有率。斯隆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决定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型轿车,以增强通用的竞争能力;他还倡导分期付款,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轿车,从而增加了销售额;而二手车折价同样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做法非常具有前瞻性,通用的经济状况直线上升。在那个年代,封闭式轿车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通用旗下的雪佛来顺应这一趋势,推出了许多低价位的封闭型轿车,从而在与福特敞篷式的T型车的市场较量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在管理中斯隆还非常注重人性化的管理,他始终以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下属和所有员工,并能重用人才,任人唯贤。斯隆从战略伙伴的角度来对待汽车经销商,尊重他们并友好地对待他们,确认双方共生共荣的关系,尽量使其有利可图。斯隆经常走出总部遍访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实地了解需要,倾听其意见,和他们共商企业发展战略,他和许多经销商建立了友好关系。这种深入基层的做法在当年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斯隆把零配件制造商与不同的制造部门结合在一起。这种整合策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跟从外面的供应商处购买零配件相比,使各部门对其产品的零配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事实证明,对通用汽车的零配件供应商进行的垂直统一管理,是一项成功的商业决策,大大减少了通用与外部供应商的合同数量。而外部供应合同的减少,使通用汽车可以完全依赖自己员工的生产,跟完全依赖外部的供应商相比,通用少了很多的麻烦。因为一家公司和其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同非常难以管理,例如供应商经常供货效率低下,而该公司又不能完全控制外部供应商,相比较而言,通过垂直统一管理的方法管理自己的员工,效率会更高。
斯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很快扭转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困境,在其后的岁月里,由于斯隆长达30年的领导,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了史无前例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公司,前景更是如日中天。
智慧点评
只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站在应有的高度,从全局出发,由点到面,调动各部门的协同能力,才能将公司的管理与市场接轨,得到迅速发展。
智慧26 锁定多数消费群体
李燕波
现代银行之父阿马迪•贾尼尼的管理智慧
从小就对经商有着浓厚兴趣的阿马迪•贾尼尼于1904年在旧金山成立了一家名为意大利银行(也就是后来的美洲银行)的小银行。就是这家银行,贾尼尼在其有生之年把它迅速建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探求其成功秘诀,首要一点就在于贾尼尼平民化的经营管理理念。
与当时绝大多数银行只为少数的富人服务的方针不同,在贾尼尼看来,成功的银行应该是一家服务于普通大众的银行。
在营销方式上,贾尼尼一改银行过去坐等客户上门的传统,而采取主动上门推销的方法。而且贾尼尼还身体力行,加入到拓展用户的行列当中。之前,他就和一些批发商和农户有很深的交往。现在,他挨家挨户地去劝说他们把挣来的钱存到意大利银行里去。由于很多人当初和贾尼尼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信任他的为人,就自觉地把钱存到银行去。对一些较保守的用户,贾尼尼就一次又一次登门做说服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的努力下,不少人转变了传统的理财观念,把钱送到意大利银行。
贾尼尼从来没有总经理的派头,他常常站在银行柜台前,帮助前来存款的客户填写开户单,或者指示前来贷款的客户如何办理有关手续。他的这一做法,使许多人对这家规模不大的小银行有了很好的印象。
在他的银行里,小业主和农民能不用担保就可以获得25美元低额贷款。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策略,那些布衣小民要想做点买卖或投资农业生产,往往苦于借不到钱而一筹莫展,贾尼尼深深理解他们的难处。而所有的银行都不肯贷款给这些人,有的人只好借高利贷。贾尼尼的做法无疑是扶持了农民和小业主,这些人一旦赚了钱,又会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忠实储户,一般人都会具有这种感恩心理,阿马迪•贾尼尼的远见卓识正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
其他自命清高的银行家,尽管在一开始对这种自贬身价的经营方法不屑一顾,但在与意大利银行的有力竞争中节节败退时,也不得不承认主动服务的有效性。
在产品设计方面,贾尼尼也力求贴近老百姓的日常需要。为此,他常常深入到群众当中,注意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设计出不少影响深远的产品。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小故事是:有一次,贾尼尼与司机交谈,司机建议如果意大利银行能发行一种代用货币供客户在旅行中使用,就可以省去客户携带大量现钞外出的麻烦,这就是旅行支票这一后来风行全球的金融产品的最初设计理念。为了表彰这位司机的创意,贾尼尼象征性地给了他一美元做为奖励。还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学生往储蓄箱里扔镍币,问他干什么用的。学生告诉贾尼尼,他是在存钱,并说学校鼓励学生储蓄零用钱,以便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贾尼尼受到很大的启发,回去后在银行里设立了学校存款业务,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在这里,仅仅这一项收入,银行就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贾尼尼的工作作风也极具平民化色彩。贾尼尼很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的办公室也没有接待室,来访者可以随意推门造访。贾尼尼认为银行家的错误就在于总是把自己与人们隔开,无法洞察外界的变化。与绝大多数的大公司总裁不同,贾尼尼一生从来没有用过私人秘书,当有信要口授时,他会走到办公大厅里去找一位有空的职员来口授。他解释说,这样可以节约那位职员3至4分钟的时间,而又没有浪费他自己的时间。
贾尼尼对金钱也极为看淡,他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可他坚信敛聚财富会割断他和他所服务的普通大众的联系。贾尼尼留给后来者的不仅仅是他的管理经验,还有他的为人之道。
智慧点评
普通百姓永远是社会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只要抓住了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推出深受他们喜爱的产品来,就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智慧27 “快”中求胜
李燕波
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桑福德•韦尔的管理智慧
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桑福德•韦尔是全球著名的CEO,曾多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佳首席执行官和最佳管理者。他最惹人注目的一个智慧就是:一旦发现不容错过的商机,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据为己有,他的决策速度是一般人所无法相比的。
在收购旅行者集团时,中途出现了另外两家竞争者,他们所出的价钱远远超过花旗集团的收购价格。旅行者集团开始动摇了,在这种情况下,桑福德•韦尔并没有召开董事会议(在花旗集团,凡是重大决策都是要事先召开董事会进行商讨的),而是自作主张率先与对方进行谈判,提高了收购价,快速收购了旅行者集团。事后,韦尔解释说:“时间就是商机,耽误一秒也许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旅行者集团被收购以后,两家公司在员工待遇上的分歧很大,花旗银行对工作年限长的员工有着更传统的报酬机制,而旅行者集团提供报酬更多的是考虑到员工的表现。花旗银行给员工发了很多的股权,但享受面只限于高层管理人员。这一问题,使双方员工的情绪都有些不稳定。最后,桑福德•韦尔并没有就这个问题使两家争论不休,影响情绪。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很快设计出新的方案,被称之为花旗集团创建者的认股权机制,人人都可以有份,最后将两种不同的体制最好的部分结合起来。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两家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桑福德•韦尔认为做为一个公司的最高执行者、决策者,快做决定比慢做决定要好得多。领导慢节奏的决策行为会给人一种错觉:这家公司的前途让人没有把握。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机遇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你一直在犹豫不决,机会就会消失了,失去的往往不会再来。所以,花旗集团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绝对没有拖泥带水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他们始终是走在市场前列的企业。
智慧点评
发现商机,要立即行动!商场如战场,不容许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要考虑过多,立即下决心,快速做决策,才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成功者多是果断利落的实践者。
智慧28 削减费用,压缩成本
李燕波
使IBM重扬威名的门外汉郭士纳的管理智慧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描述郭士纳:“IB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现年57岁,在计算机领域虽然是门外汉,但仍被称为电子商务巨子。”
郭士纳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他使IBM公司摆脱了80亿美元财政困境并使其有了60亿美元的财政增长,使这个濒临瘫痪的商业巨人重新站立了起来。
在郭士纳接受IBM首席执行官这一职位时,有媒体称郭士纳所接受的是“美国最艰巨的工作之一。”因为当时IBM已经连续3年亏损,1993年当年的亏损额就高达80亿美元。此时的IBM几乎成了一辆没人要的破车,没人敢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对于郭士纳的接任,许多朋友背地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郭士纳的眼中却始终充满了自信。
郭士纳上任几周后,就在弗吉尼亚州香蒂丽的一个度假圣地安排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IBM最大的200家客户的信息执行官被邀请参加。在这次会议上,郭士纳就IBM的现状与前途和客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让客户了解了IBM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重新对IBM有了信心。
在办公室,郭士纳挂出他最喜欢的作家卡雷的一句话:“从书桌上瞭望世界是危险的”。他以务实的态度拒绝“远见”之类的东西。他说,IBM目前最不需要的就是远见。有一件小事显示出郭士纳的务实风格。在上任最初的一次主管会议上,郭士纳因为不满IBM凡是报告都要用幻灯片来演示的形式套路,当场关掉投影仪。这姿态传递了一个强烈的讯号,震惊了全公司,大家知道这个并不懂得计算机的门外汉真的要对IBM来个彻底的改变了。
郭士纳随即推出了他的紧急指令:立即节约开支,出售缺乏赢利能力的资产以缓和流动资金短缺的危机;立即着手制定和实施重要客户战略,重在响应服务客户的需要;立即着手研制中期业务战略;要求半年内开始精简裁员计划;要求次年开始赢利,以挽回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客户的信心。
随后他又提出公司的重组原则:凡事倾听客户的要求,重组将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来展开;注重产品和服务品质;发挥研发人员的自主能动作用,务必以客户为基础来进行研发工作;并且明确优先战略的步骤。
郭士纳最拿手的技法就是削减成本。他将IBM几个不赢利的下属企业全部出售:卖掉了承包联邦业务在内的几个缺乏竞争力的部门,套回大笔急需资金;去除不必要的固定资产,郭士纳不仅卖掉了处于曼哈顿市中心的57层办公大楼,还将公司从老沃森时代就收藏的艺术品一一拍卖;他一反公司不裁员的规定,半年内就果断裁掉4.5万人。他旨在彻底摧毁旧有生产模式,大规模削减成本,调整结构。
事实证明,郭士纳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仅1993年一年,IBM就节省下了35亿美元。大规模的裁员使习惯于期待终身就业的IBM来说,是异常不快的,不过,裁员后的IBM的确焕发了青春,整个集团步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
智慧点评
对于濒临倒闭、负债累累的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能够找到症结所在,大刀阔斧地压缩成本,保住最基本的资金周转;其次树立客户第一的理念也是重新拥有市场的一个有力举措!
智慧29 激情跃动与前瞻性理念
李燕波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的管理智慧
微软公司在成立的第五年,陷入了非比寻常的困境中。因为缺少有效管理,公司的一些环节开始运转不灵。公司里都是技术人才,没有管理人才,盖茨急需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有非凡经营头脑的管理天才。盖茨在自己所了解的人当中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最后他选中了从前的合作伙伴鲍尔默。
1980年,24岁的鲍尔默放弃了斯坦福的学业,飞到身陷危机的盖茨身边,担任总裁个人助理。当时微软总共才有16名员工,盖茨以五万美元年薪和7%的股份,聘用了这第17位员工。从此鲍尔默开始了他在微软的至今已长达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
富于激情的管理者
鲍尔默常说:“我是天生的激情派。我认为激情对开辟事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不仅仅是我自己,我的管理就是让我周围的人都有激情。激情不是瞬间的一个状态,而是一种文化。”激动的时候,他就像是微软的啦啦队长,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平时的会谈,或者给员工讲话,他总是时不时把一只攥紧的拳头在另一只手上不停地击打。
前瞻性的理念
鲍尔默是盖茨聘来负责管理的,但他到微软的第三个星期就和盖茨展开了交锋。鲍尔默上任后,又招聘了13名员工,公司共有30名员工。鲍尔默打算再招募50名新员工,而向来精打细算的盖茨有一个规矩:微软的队伍必须精悍,银行里必须有足够维持公司一年的钱,公司绝不能负债经营,召的人太多会增加公司的财政开支,实在不划算。两人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鲍尔默丝毫不肯让步,他的理由是,自身的行业特点使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必须招聘更多的业务精英,以加强微软的实力,尽早建立起微软帝国。鲍尔默的理由让盖茨无言以对,最后盖茨妥协了。事实证明鲍尔默的“微软扩展”战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正是因为又增加了新生力量,微软很快摆脱了当时的困境,收入也增加了25%以上。
另一件让微软员工对鲍尔默刮目相看的事情是关于Windows的开发事件。
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称之为Windows的操作系统,欲以此与IBM的OS/2决一雌雄。但直至80年代中期,微软的这个Windows项目仍迟迟无法完成,而IBM的OS/2声望日上,盖茨虽然着急但也是无能为力。鲍尔默意识到,这是一场机会稍纵即逝的资讯革命,晚一步就会错过整整一个时代。而领先一步就能领先一个世纪!鲍尔默挺身而出,承担起开发的责任,全力监督,他还高薪聘用优秀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以丰厚的物质奖励。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把Windows3.0推向市场,微软再次走在市场的前列。
在微软的十几年里,鲍尔默的足迹遍布公司的管理、销售、市场、产品和服务等各个部门。鲍尔默不是做软件的,对软件的了解不是他的本行,但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整个软件业的敏感把握。盖茨可以指出一行代码里有什么错误,而鲍尔默对一个产品只要看一下就能预测到结果是什么,其敏感度令人折服。
智慧点评
一个富于激情的领导者,会给员工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使之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管理者,会将公司的发展目标锁定在一个最具前景的“点”上,然后朝着这一目标奋进!
智慧30 取他人优势,为我所用
李燕波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管理智慧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其销售额曾位居500强企业之首。让美孚公司取得如此骄人业绩的关键,在于其实施的标杆管理。
1992年,美孚石油的销售额并不尽如人意。在一次对客户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其中哪一项对他们是最重要的时候,结果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仅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价格是最重要的,其余的80%则想得到三样东西:态度友好的员工、快捷的服务,并对他们的消费忠诚度予以认可。
根据这一发现,美孚马上意识到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它遍布全美的8000个加油站的管理,经过讨论研究,他们决定实施标杆管理。所谓标杆管理,就是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再向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学习,通过对比参照,来改进自身的弱点。于是公司由不同部门人员组建了3个团队,分别命名为速度(经营)、微笑(客户服务)、安抚(顾客忠诚度),让他们到不同的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寻找改进自己不足的方法。
速度小组找到了Penske,它在Indy500比赛中以快捷方便的加油站服务而闻名。速度小组仔细观察了Penske如何为通过快速通道的赛车加油:这个团队身着统一的制服,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且分工细致,与伙伴间的配合也十分默契。速度小组还了解到,Penske的成功部分归于电子头套耳机的使用,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及时地与同事联系,进行快速的沟通,使各项服务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微笑小组考察了丽嘉—卡尔顿宾馆的各个服务环节,找出该饭店是如何获得不寻常的顾客满意度的。结果发现卡尔顿宾馆的员工都深深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就是为客人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这里的所有员工总是态度和善,言谈亲切,在这种气氛之下,客人的满意度自然是很高的。
微笑小组认为,美孚同样可以通过各种培训,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使客户体会到加油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让人愉快的感觉,会给人美好的回忆,这样一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
安抚小组到“家居仓储”去查明该店为何有如此多的回头客。在这里他们了解到:公司中最重要的人是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人,因为他们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没有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就不可能得到客户的忠诚度。这意味着企业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如何招聘和培训员工上。而在美孚公司,那些销售公司产品,与客户打交道的一线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作起来,自然也没有什么动力。安抚小组的调查改变了公司的观念,使领导者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支持一线员工,让他们把出色的服务和微笑传递给客户,传递到公司以外。
美孚公司提炼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并形成了新的加油站概念——“友好服务”。希望得到全方位服务的顾客一到加油站,迎接他们的便是服务员带着微笑的面容与真诚的问候。所有服务员都穿着整洁的制服,打着领带,配有电子头套耳机,以便能及时地将顾客的需求传递到便利店的出纳那里。希望得到快速服务的顾客可以将车开进站外的特设通道中,只要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洗车和收费的全部流程。
“友好服务”的初期回报是令人振奋的,加油站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了10%。1997年,“友好服务”扩展到公司所有服务站。美孚的“友好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智慧点评
一个管理有方的企业,绝对不是固步自封的。一定要走出来,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先进的企业多比较,找出不足,扬长避短。永远向高标准看齐,将对方的优势化为自身效仿的标杆,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业绩。
智慧31 了解投资对象,慎重出手
李燕波
世界第一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世界第一股神。
据预计,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将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之一。
巴菲特何以能获取如此巨大的财富?探究他的成功秘诀,一是财经知识丰富,但绝不拘泥于专家之言;二是眼光敏锐,分析技巧高超,能准确无误地掌握投资对象的发展潜力。
巴菲特经营项目一是经营股票,二是对看得准又有把握的项目进行投资。他认为投资的规律应该是:根据一个企业发表的数据、有关资料,来研究将要投资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并详细分析该企业的收益、资产,包括预测他的成长率,通过评估他们的实力,可以发现该企业市场股价之外实际的价值。等到有了足够的把握,他才开始投资。
诀窍就是:在股价低于该企业实际价值甚多时买进,并估计股价必会在市场里调整到应有的价格。他还注意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些远远低于其营运资本的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巴菲特的个人资产数字一天天地在扩大。
对于所要投资的行业,巴菲特也是十分慎重的,他从来不投资新兴产业,只在传统行业上下赌注。他认为新兴的科技股变幻不定,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他却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投资者。巴菲特的另一个投资理念是:当别人小心谨慎时,你要贪;当别人贪时,你则要小心谨慎。
1968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可巴菲特却并没有显出多少的兴奋,当大家正干劲冲天时,巴菲特却意外地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由于巴菲特的先见之明,他的资产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
1970年至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持观望态度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将其全部买进。果然,这些股票再次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收购《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很快他就如愿以偿。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通过分析又开始瞄准了新的投资项目: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 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精明的投资智慧,使巴菲特获得了难以计算的财富!
智慧点评
股市风起云涌,最忌讳盲目轻率。要对投资行业进行谨慎地分析和预测,认准投资方向,根据具体情况低买进高抛出,财富数字自然会一路直升。
智慧32 预测精明,回报丰厚
李燕波
第一波士顿公司的投资智慧
1934年,一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波士顿公司在华尔街宣告成立,这是由洛克菲勒和波士顿两个财团控股的公司,米兹是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男人,但却有着敏锐的投资眼光,只要是他进行的投资,没有一样不获利的。
20世纪40年代初,电子管收音机刚刚起步,当有人找到米兹请求投资时,他慷慨应允,结果时隔不久,这笔投资便为他带来了巨额利润。
到了40年代中期,家用电器的发展初见端倪,米兹便预见到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于是他投资了几家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公司。果然不出他所料,几年后美国兴起了家用电器热,各种家用电器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他投资的公司生意异常兴隆,因此,他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着。
5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几家超级市场,而在当时,对投资超级市场,大多数人都是持观望态度,超级市场的投资巨大,没有几个人敢去冒这个风险。米兹却认为随着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高档商品及快捷的购物方式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超级市场商品齐全,购物方便快捷,是一个有着光明前景的行业。米兹力排众议,大笔投资。50年代末期,超级市场在全美兴起,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这样,源源不断的利润全部流入了米兹的腰包。
智慧点评
商机不是等来的,而是抢来的,这就需要一个“快速度”:早一步发现商机,早一步占有商机,早一步开拓市场,就能比“慢一拍”的人多获得财富!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预测力!
智慧33 孤注一掷,反向思维
李燕波
投资大师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智慧
巴鲁克不到30岁便成了百万富翁,到了1910年,巴鲁克已经和摩根等一道成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大亨了。当时他在美国证券界的地位可以用“呼风唤雨”来形容。
巴鲁克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大都相当慎重,他提出应该注意投资对象的三个方面:第一,它要拥有真实的资产;其次,它最好有经营的特许优势,这样可以减低竞争,其产品或服务的出路比较有保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投资对象的管理能力。巴鲁克告诫道,宁肯投资一家没什么资金但管理良好的公司,也别去碰一家资金充裕但管理糟糕的公司的股票。对风险的控制,巴鲁克也相当注意。他认为,要经常在手里保留一定的现金,建议投资者每隔一段时间必须重新评估自已的投资,看一看情况变化后股价是否还能达到原来的预期。他又提醒投资者要学会减少损失:投资过程中的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失误后惟一的选择便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损失。巴鲁克对所谓的超额回报并不以为然,他告诫不要试图买在底部、卖在顶部。他说:“谁要是说自己总能够抄底逃顶,那准是在撒谎。”他也提醒投资者,要谨防所谓内幕消息或者道听途说,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因为投资的错误往往由此而铸成。
在大家一哄而上之时,巴鲁克总是冷静地袖手旁观,当大家冷静之时,他却是热情倍增。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风格,也许正是巴鲁克的独特之处。
有人称巴鲁克为“投机大师”的原因之一,是其貌似孤注一掷的风格。其实,巴鲁克的果断正是他出类拔萃的成功特质,尤其表现在他能够咬住其他投资者慢半拍的时机。有一则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巴氏的投资风格。他在28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在旅途中无意听说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歼灭,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将随即结束。巴鲁克立刻意识到若能在翌日黎明前赶回办公室操作,准能大发一笔。可是当时的班车在夜间是不运行的,他便急中生智,迅速赶到火车站,花大价钱租下一列专车,连夜疾驰,终于在黎明前赶 到办公室。在其他投资者尚在睡梦中时,巴鲁克果断出击,结果赚了一大笔。
巴鲁克曾说过“群众永远都是错的。”这句话曾招来许多非议,但事实胜于雄辩。最能证明巴鲁克观点无误的,莫过于他能够在1929年大危机到来前夕顺利逃顶。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股市崩塌对全世界投资者的震撼是久久不能磨灭的,你只要想像一个上证指数从2200点急挫到250点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也正由于大危机,巴鲁克则对群众的盲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认为要想在投资中获得利润的话,非得与大多数人反向操作才行,也正是由于这种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使巴鲁克获得了华尔街“独狼”的绰号。
事实上,“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的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当人们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下跌。
巴鲁克的判断力是让人惊异的,他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对此他解释说:“我并不聪明,但我喜欢思考。大家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只有牛顿会去问为什么。”他提醒大家,判断力的基础是了解,假如你了解了所有的事实,你的判断就是对的,反之,你的判断就是错的。
智慧点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