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科学思想史

_14 李约瑟 (英)
工分化的起点。因为在冶铜时要制上等的武器,就需要很复杂的技术,所以必需
分工。上古的人民不用武器,因为那时没有组织的战争;他们不用舟车之类的运
输工具,因为那时没有贸易,也不需旅行。封建诸侯的统治,是从上治下。而上
古的领袖治于内如不得已,在种种场合中又像Pollatch土人那样争先恐后地将农
猎的产品分与人民;那时没有权威的指挥,而是自动的合作——这岂不是为与无
为间最古老的分水岭吗?况且,上古社会很可能是母权社会——这岂不是道家玄
牡之说我们前面已说过最古老的渊源吗?
----------------------- 页面 71-----------------------
71/234
要了解这个原始社会,我们必须一读研究人类学的著作,例如Forde著了一本
书,描写各种搜食,打猎,农耕,畜牧的原始社会,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财产公
有,地方自治的社会怎样渐渐转变成封建的财产私有的制度。如何进而形成了租
贷土地的制度,造成拥有土地的诸侯和无地的农奴,道家理想中的社会,也许可
以媲美新几内亚New GuineaArapesh人社会,据Mead的描述Arapesh人推崇一种极端
的不侵略的态度。我们不用再重拾莫根L.H.Morgan与恩格斯F.Engels之间研讨
“原始共产主义”的争论,我们只要知道在石器时代初期,封建制度和私有财产
制度兴起以前,有一个早期的社会形态,这个早期的社会理想,就是道家灵感的
来源。同时,汤木生George Th0mson1的巨著中,说明希腊的情形,和道家有点
相近。希腊的民主政治,即是平民再度得到他们过去丧失的部落社会的平等,而
希腊的悲剧,真正了解的人就知道,正处处表现了对往日的描述和回忆。下面我
们将引用道家的话,来印证我们的说法。
最早的资料如《诗经》、大多是公元前600年的诗歌。就已经有埋怨封建诸侯
的线索,例如下面两首“瞻印”诗中几句:
1、人有土田,女反有之,
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2、坎坎伐檀兮,宣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厘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 页面 72-----------------------
72/234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这里所表现的,就是千古以来反对封建的传统。而道家所保存的传统,又要
更胜一筹,他们保存了原始的集产主义的理想。且看庄子的描写: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夫至德
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
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躄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珪
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
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2、纯朴与浑沌同德之世
从上面一段庄子的文章,我们大致了解原始的集产主义是什么情形,以及这
原始社会瓦解破坏的始末,也许社会不可避免的变化,是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变和
各种发明的进步所造成。我们原不该全部归罪于圣人。不过道家摒击儒家所沾沾
自喜的世俗之知,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请读者特别注意上文中的“朴”字。
这是道家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名词,我们不久就会再碰到它,“分”字相当
希腊的Moira,指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指派的角色,又指分给每一个人的货物。不
过在此以及其他周代的典籍中,如邓析子和公元前四世纪断简残篇的尸子 “分”字指统治者
指派各人以相当的职责。“分”字最初的意义是“分开”。下文摘录自《淮南
子》,与《庄子》几乎如出一辙:
“是故圣人呼吸阳阴阳之气,而群生莫不颙颙然仰其德以和顺。当此之时,
莫之领理决离,隐密而自成。浑浑苍苍,纯朴未散,薄为一,而万物大优。是故
虽有羿之知而无所用之。及世之衰也……则朴散。”
这里我们又碰到了“浑”字。“浑”字更常与“沌”字用在一起有很多种写
法:混敦、混沌、浑敦、浑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名词。
庄子在篇中又再度发挥原始社会遭受破坏的主题,这一次他不仅谈到儒家所
标榜的鞠躬尽瘁以利天下的圣王,也提到神怪故事中半人半兽的怪物,也即是圣
----------------------- 页面 73-----------------------
73/234
王所征伐诛戮的叛徒。我们在这里仅提一下他们,以后再详讨论。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肱,胫无毛,以养天下之
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
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
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
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
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盗跖》篇有一节相近的文字,描写远在衣服发明以前的原始生活,人民和
平相处,无有相害之心,彼此互相合作,“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注意这是庄周描写母
权社会的话,殊不知此语出自庄子,我们真要以为这是现代考古学家的话。
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
作立群臣……自是之后,以强凌弱……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淮南子》有一段文字太长,不便引用,不过必须提一下。这一章首先尽情
地描写原始的集产生活,然后列举后世生活趋于复杂的一切罪恶,如冶金术,以
及种种对自然的开发,并指出虽然如此,人民还觉得工具不够用,所谓“人械不
足,蓄藏有余”。富人只想致富积为利,统治者永远不能满足未能澹人主之欲也。
“及至分山川谿谷,使有壤界,计人多少众寡,使有分数,筑城掘池,设机械险
阻以为备。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则兵革兴而
分争生。民之灭抑天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于是生矣……”
我们用不着再发挥这个主题,也用不着再举例说明,这些道理都可以归结到
老子中 《道德经》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
《道德经》还有其他章节与这一段可以互相发明的,笔者忍不住要摘录几
章,因为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同一段文字,因译者观点不同,可以造成极大的差
异。例如威利Waley4对十七章的翻译是很著名的:
太上之人,百姓仅知之而已,
----------------------- 页面 74-----------------------
74/234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避之,畏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圣人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此事自然而成也”。
休士Hughes,楚达高ChhuTa-Kao等人的译文也是大同小异。但现代的中国学
者侯外庐独具社会的眼光,将他的看法发挥在下面的译文中。
上古之时,百姓不知有产。其后亲而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圣人不同焉悠兮,圣人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此事本自然。”
不论他的名词用得是否恰当,在这段文字中还是能自圆其说的,“太上”可
以作“太上之人”解,也可以作上古之人解,“有”可以作“存在”解,也可以
作“有产”解。还有一个例子,威利Waley对十一章的翻译是采取一般的神秘的说
法:
“三十辐共一毂;毂之用也,因空间之无也。
埏埴以为器;器之用也,因空间之无也。
镰户牕以为室;室之为用,固空间之无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侯外庐的说法又大不相同:
“三十辐共一毂,当无有私产时,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无有私产时,有器之用。
----------------------- 页面 75-----------------------
75/234
凿户牖以为室,当无有私产时,有屋之用。
故有私产则诸侯以为利,
无之则百姓以为用。”
这一段译文,虽然有点奇怪,但是作者无形中表现了利与用之间显明的对
照,这是传统的说法所忽略的。他又一反传统的“不在”和“存在”的说法,把
“无”和“有”解释作“没有”和“有”私产,固然传统的说法,是中国历代学
者所依循的,但是侯外庐的说法,比较能解释古代道家的政治地位。
在我们正式研究“朴素”和“浑沌”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列子》,
《列子》的说法也大致相同,而文字与老庄并没有太多重复之处。《列子·黄
帝》第一与《汤问》第五都是描写道家理想中的乐土,那儿没有阶级的划分,也
没有统治者。人民徜祥于神水之畔,永远长生不老;《列子》的《天瑞篇》论到
财产,认为连人的身体都不属于自己,他所有之物更不属于他,换句话说一切都
是老天的。这里有一段故事,在科学与政治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值得摘录下
来。这个故事的题目可以称之为“盗天不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
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
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踰垣銮凿,手目所及,亡不探
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
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
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
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盛盗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
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
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若一身
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
不相离也,认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
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
之德者,孰为盗邪?孰为不盗邪?”
这一节的主题,是说人可以为了公利,取用大自然的宝藏,但为了私利,积
----------------------- 页面 76-----------------------
76/234
聚财富,则是封建诸侯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结果必然诱使盗贼纷起,与之争利,
甚至取而代之。在现代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一节与庄子讨论“纯粹科学与应
用科学”一文一起看,二者都指出两千年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促进生
产以为利,和开发自然以为用的争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