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古代寓言

_3 (古代)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⑥?”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⑦,焉用
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贤奕编》
[注释]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甘——甜。
③辄(zh
é))病瘿(yǐng)——就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
囊伏的瘤子。
④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不吾类——跟我们的不一样。吾,
我(们),我(们)的。类,类似。
⑤尔——你(们),你(们)的。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⑥耶(y
é)——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⑦皆然——全这样。

东施效颦
从前,越国有个出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她的一举一动都使人感到很
美。她有胃病,经常用双手捂(wǔ)着胸口,皱着眉头。但就是这种病态,
也使她显得分外妩媚。
同村有个长得很丑的女子,名字叫东施。她以为西施之所以美,就是因
为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于是,东施也学着西施的样子,一出门就用双
手捂着胸口,把眉头皱得紧紧的,走一步扭三扭,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病态。
东施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使人见了就恶心。只要东施一扭出家门,有的
人就赶快把大门关紧,有的人就连忙领着子女远远地躲到村外去了。
[提示]
东施长得虽然不漂亮,但只要老实本分,不装模作样,人们也不会讨厌
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
情况出发。盲目仿效,生搬硬套,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②,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
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③;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④。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⑤。
——《庄子》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病心——心口痛。颦(p
ín)——皱着
眉头。
②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为里。这里泛指古时居
民聚居的村落。美之——认为这种姿态很美。
③坚——紧紧地。
④挈(qi
è)——带领。去之走——赶快离开她。去,离开。走,快跑。
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她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很
好看,而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为什么很好看。

对牛弹琴
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仪对着一头老牛弹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
——高雅的古琴曲“清角”。尽管公明仪自己觉得弹得十分精彩,但是,老
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虻(m
éng)嗡
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抬
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
[提示]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无动于衷;模仿蚊虻的叫声尽管不是
高雅的曲调,但老牛却听得很认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
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
蚊■之声③,孤犊之鸣④,即掉尾奋耳⑤,蹀躞而听⑥。
——《弘明集》
[注释]
①清角——曲调名。操——琴曲。
②如故——照旧。
③■(m
éng)——同“虻”,昆虫,象苍蝇而形体稍大,吸食人和牲畜
的血液。
④孤犊(d
ú)——离群的小牛犊。
⑤掉尾奋耳——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掉,摇摆。奋,本意是鸟类展翅,
引申为举起来。这里是竖起来。
⑥蹀躞(di
éxiè)——小步走的样子。

儿子和邻居
从前,宋国有个富翁。有一天,一场大暴雨把他家的土围墙冲坍(tān)
了一段。雨停以后,他儿子说:“爹,快雇个泥瓦匠来修墙吧,要不,会有
坏人进来偷东西的!”住在隔壁的一位老人也劝告富翁:“得把冲坍的墙赶
快垒起来。盗贼多,围墙缺个口子会丢东西的!”没想到,当天夜里小愉就
从缺口进到屋里,偷走了好多值钱的东西。事后,富翁全家对儿子大加称赞,
说他想得周到,而对提出同样忠告的邻居却十分怀疑,认为东西可能就是那
个老人愉的。
[提示]
同一个建议,从儿子嘴里说出来的就是忠告,从邻人嘴里说出来的就成
了猜疑的依据,这完全是凭着关系亲疏作出的主观主义的判断。我们办任何
事情绝不能凭主观臆测和个人感情,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②。其家甚智其子③,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
[注释]
①父(f
ù)——对老年人的尊称。云——说。
②亡——丢失。
③智——聪明。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聪明。

高阳应造屋
从前有个人叫高阳应,总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有一次,高阳应要盖新房
子,他催木匠马上开工。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
泥抹上去,会把木料压弯的。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的时候挺
象样,过不了多久会倒塌的。”高阳应马上接过话茬(ch
á)儿:“按照你的
说法,这房子还管保坏不了!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
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泥土,这房子还能坏吗?”高
阳应的诡辩把木匠噎(yē)得无话可说。木匠一赌气就开工了。房子盖成以
后,外表上挺气派,但没过多久,因为梁木变形,就坍塌(tā
ntā)了。
[提示]
尽管高阳应善于诡辩,能把别人噎得无话可说,但是,新屋还是按照事
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倒塌了。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情,十个有
十个要失败。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对曰②:“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
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
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⑧,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⑨。”匠人
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⑩。
——《吕氏春秋》
[注释]
①室家——房屋,房舍。
②匠——古代专指木工。
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
④涂——泥。
⑤挠(n
áo)——弯曲。
⑥败——毁坏。
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⑧益——更加,越发。枯——干。劲——坚固有力。
⑨任——担负。⑩果——果然,果真。

给猫起名儿
乔奄家里养了一只猫,自以为非常奇特,就称它为”虎猫”。乔奄经常
抱着“虎猫”在客人面前炫耀。有一天,他请客人吃饭,又把“虎猫”抱了
出来。客人们为了讨好乔奄,争着说好话:
“虎虽然勇猛,但是,不如龙神奇。我认为应该叫‘龙猫’。”
“不妥,不妥。龙虽然神奇,但是没有云气托住,龙升不到天上,所以
应该叫‘云猫’。”
“云气遮天蔽日,气象不凡,但是,一阵狂风就可以把它吹得烟消云散。
我建议叫它‘风猫’。”
“大风确实威力无比,但是一堵墙壁就可以挡住狂风。不如叫‘墙猫’。”
“这位的意见我不敢苟同。墙壁对风来说,是可以抵挡一阵,但是跟老
鼠一比就不行罗。老鼠可以在墙上打洞。请改名为‘鼠猫’。”
这时,一位老人站了起来:“你们啊,争奇斗胜,把脑子都搞糊涂了。
逮老鼠的是谁?不就是猫吗!猫就是猫,搞那么多名堂干什么呢!”
[提示]
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就喜欢务虚名。在一只普普通通的猫身上也要大
做文章,弄得自相矛盾,笑话百出。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
事,做老实人。
[原文]
乔奄家畜一猫①,自奇之②,号于人曰“虎猫”③。客说之曰:“虎诚
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④。”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
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⑤?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
霭蔽天⑥,风倏散之⑦。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
“大风飈起⑧,维屏以墙⑨,斯足蔽矣⑩。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11),维鼠穴之(12)。墙斯圮矣(13)。墙又
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14):“噫嘻(15)!
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16)!”
——《应谐录》
[注释]
①畜(x
ù)——饲养。
②奇——奇特,不寻常。这里用作动词,认为奇特。
③号——称呼为,扬言。
④更名——改名。
⑤尚——高出,超过。
⑥霭(ǎi)——云气。
⑦倏(shū)——迅速,极快。
⑧飈(biāo)——风暴。这里用作动词,刮起风暴。
⑨维屏以墙——只要用墙作屏障。维,只有。屏,屏障。
⑩斯足蔽矣——这就足以挡住了。斯,这。蔽,遮住,遮挡。

(11)维——句首语气词。
(12)穴——穿洞。
(13)圮(pǐ)——毁坏。
(14)丈人——老人。嗤(chi)——嘲笑,讥笑。
(15)噫嘻——感叹词。
(16)胡为——为什么。本真——本性。

古琴价高
从前有位制琴技师,名字叫工之侨。一次,他得到一段质地优良的梧桐
木。他用这段木头精心制作了一张琴,安上弦以后,弹出的琴声叮咚作响,
如行云流水,又象金玉撞击,动听极了。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一张
琴了,就把它献给
朝廷的乐官。乐官让乐工来鉴定。乐工们一看,都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
的,说:“这张琴不是古琴!”就把琴退还给工之侨。
工之侨回到家里,请漆匠在琴身上画了一条条断裂纹,又请书法家在琴
身上刻写了古字,然后,用匣装好,把琴埋在土里。一年以后,工之侨把琴
从地下挖掘出来,打开匣盖一看,只见琴身上长满了绿苔(t
ái)和一块块霉
斑。工之侨便带着这张琴到市场出卖。一个阔人用高价买走了,当作珍宝献
给朝廷的乐官。那些乐工们打开琴匣一看,都把头点得象鸡啄米似的,连声
称赞说:“好琴,好琴,这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古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提示]
对待那些盲目崇拜古董的乐官、乐工,工之侨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揭
了他们的老底,出了他们的洋相——原来他们的好古是盲目的。现实生活中
也有盲目崇洋,盲目仿古,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人,这则寓言可以作为他
们的一面镜子。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①,弦而鼓之②,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
之美也,献之太常③。使国工视之④,曰:“弗古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⑦,作古窾焉⑧;匣
而埋诸土⑨。期年⑩,出之,抱以适市(11)。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12),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13)!”
——《郁离子》
[注释]
①斫(zhu
ó)——砍,削。
②弦——这里用作动词,安上弦。鼓——弹奏。
③太常——古代掌管礼乐的官。
④国工——全国最好的工匠。
⑤弗(f
ú)——不。
⑥诸——“之于”的合音。
⑦篆(zhu
àn)工——刻工。
⑧古窾(kuǎn)——古字。“窾”,这里同“款”。古代器物上铸刻的
文字称为款识(zh
ì)
⑨匣——这里用作动词,把琴放在匣子里。
⑩期(jī)年——一周年。
(11)适市——到市场去。适,到..去。
(12)易——交换。

(13)希——同“稀”。

关尹子教射箭
关尹子是著名的箭术教师。列子跟他学射箭。有一次,列子接连几箭都
射中了靶心。他高兴地跑去问关尹子:“老师,我可以算学会射箭了吧?”
关尹子反问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那我可
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不行,你还不能算是学会射箭了,回去再学!”
列子回去以后,认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练了三年,箭术进步得非常快,
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关尹子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关尹子还是问
他:“现在你知道能够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
子高兴地鼓励列子:“好!这样你可以算学会射箭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
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学射箭应该这样,治理国家和做人更应该这样。”
[提示]
列子虽然接连射中了靶心,关尹子却不承认他学会了射箭。为什么?因
为列子并没有掌握射箭的规律。不掌握规律而射中靶心,是偶然的;掌握了
规律而射中靶心,才是必然的。关尹子不愧是著名的箭术教师。我们做事情
要有成功的把握,就应该努力去掌握规律,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①。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②?”
对曰:“弗知也③。”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④。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⑤”
——《列子》
[注释]
①请——请教,问。
②所以——表示“..的原因”。
③弗(f
ú)——不。
④守——一遵守。
⑤为——治理。

海龟和蚂蚁
从前东海有一只大海龟,它能把蓬莱山顶在头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游。
住在几百里地以外的一只红蚂蚁听到了关于海龟的传闻,就约了一群蚂
蚁,翻山越岭,来到海边,想亲眼看看海龟的本领。
它们在海边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月,却始终不见海龟浮出海面。蚂蚁们不
耐烦了,吵着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风呼海啸,巨浪排空,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蚂蚁们齐声嚷嚷:“海龟出海了,海龟出海了!”大海沸腾了好几天,然后,
风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动。这时,只见地平线上有一座齐天高的
大山在慢慢地移动,顶着这座高山的正是那只神奇的海龟。蚂蚁们齐声喝采,
惊叹不已。独有红蚂蚁撇撇嘴说:“海龟顶大山跟咱们顶米粒有什么两样?
他顶着大山在海面上游动,咱们顶着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够潜入海底,
咱们能够钻进洞穴。我看没什么两样,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就是了。既然咱
们自己就有这样高强的本领,何必翻山越岭来看海龟的表演呢?咱们回去
吧!”
[提示]
骄傲的人总是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则寓言中的红蚂蚁也是这样。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待别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虚心向
他们学习。这是一个人能够不断进步的前提。
[原文]
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②,腾跃而上则干云③,没而下潜
于重泉④。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⑤,欲观鳌焉。月余日,整潜未
出。群蚁将反⑥,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⑦,海水沸,地雷震⑧。群蚁曰:
“此将鳌之作也⑨。”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⑩,其高■天(11),或游而西。群蚁曰:
“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12),逍遥封壤之颠(13),归伏乎窟穴也。
此乃物我之适(14),自己而然(15),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16)?”
——《苻子》
[注释]
①鳌(
áo)——传说是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②冠(gu
àn)——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冠蓬莱,把蓬莱山,象戴帽子
一样,顶在头上。
③干(gān)云——冲入云霄。干,冲上。
④重(ch
óng)泉——深水。
⑤相要(yāo)——相约。
⑥反——同“返”,回去。
⑦崇——高。仞(r
èn)——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⑧地雷震——形容波涛冲击海岸,就象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⑨作——兴起。

⑩岳——高大的山。
(11)■——同“概”,齐、平。
(12)戴粒——用头顶着小米粒。
(13)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的土堆。封,把土
堆高。颠(diān)——顶。
(14)物我之适——他物与自己各自适应客观环境。物,他物,这里指
鳌。我,这里指蚂蚁。
(15)自己而然——自己本来就如此。然,如此。
(16)形——身体。

邯郸学步
从前,燕国寿陵有一个人,总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后来,他听
说赵国首都邯郸的人走起路来特别带劲,就决心出国到邯郸去学走路。
一进邯郸城,他看到路上的行人,无论是老的、小的,走起路来都分外
优雅。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赵国首都居民特有的风度。那个燕国人就跟在
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
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他决心从头学起,怎么抬腿,
怎么跨步,怎么摆手,怎么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去做。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真的忘记了。当他返回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