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教心理学简体

_16 陈兵(当代)
  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
  防护根门,被称为出家者的“根律仪”——关于守护诸根的戒律。《杂阿含》卷四二第1166经佛言:
  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瑜伽师地论》卷二三说根律仪“密护根门”的内容为:
  1、“防守正念”,时时牢记所闻思的正法,保持正念。
  2、“常持正念”,对正念恒常保持、殷重保持,不令心受色声香味触的污染。
  3、“念防护意”,慎重防护眼识等生起时无间所起的分别意识,不令起非理分别而生爱憎等烦恼。
  4、“行平等位”,常住于无烦恼的舍心中。
  同论卷七十说四种根律仪:一境界护,独自静处修行时,注意不让心流散于诸境界。二烦恼护,住舍、无记心时于诸境界不取其相,远离贪忧。三缠护,若执取境界时即时防护,不令生起烦恼。四随眠护,能熟练防护诸根门,不令烦恼潜伏。防护根门之要,在于眼见色等乃至意所识法时,于所见色等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策发眼等六根,不生种种恶不善法而令心流漏,若有流漏,随即策心防护。
  防护根门,亦非厌弃色声,闭目塞听,完全拒绝一切外境信息。《杂阿含经》卷二一第564经载:少年郁多罗从外道师波罗奢侈学“修根”之法,以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为修根,佛言:若如其说,那么盲人、聋子应该是最佳的修根者了,此非正道。佛法的修根,是在眼识等生起之时,如实知自心所生可意、不可意的受,“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如是如实观修,所生可意、不可以等分别、烦恼便会于力士弹指之顷自行消灭,得离厌与不厌的平等舍心。
  按大乘的般若智,认真持守根律仪,念念不懈防护根门,若视色声等六尘及能防护的自身为实有,还只是世间有为法,若修行过于精进,时时犹如战士对阵,会使人紧张,被六尘所累,严重者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在大乘看来即是入魔)。《大集经》卷十六云:
  若有防护内界者,则为未过魔界。若复有菩萨见一切诸界同佛界者,知此佛界即是非界,是为菩萨能过魔界。
  大乘之防护根门,须以如实知见六尘的智慧,冷静观照六尘的实相,看破其与佛法界无别,皆空、无相、无我、唯心所现,而不以六尘为敌,如此观察,则心与实相相应,自然不起烦恼,即使暂起也容易当即化为智慧,如此可谓降伏众魔,超越了魔界。
  
二、恒自护心,八风不动
    
  防护自心,被称为“无放逸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佛说当修行、广布此一法,便能得神通、道果:
  云何护心?于是比丘常守护心有漏、有漏法,当彼守护心有漏,于有漏法便得悦豫,亦有信乐,住不移易,恒专其意,自力勤勉。
  护心,指守护自心,不被三界的一切欲漏、有漏、无明漏侵入、污染,将生而未生者不令生起,已生者速令断灭,犹如战士时时提高警惕守护阵地,不令敌人有机可乘。如此“恒自觉知,而自游戏”,便能获得解脱。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一译“四正断”)即指以不放逸的精神断恶修善:
  1、努力防止尚未生起的恶生起(“未生恶法令不生”),称“对治修”。
  2、已经生起的恶须即时奋力断除(“已生恶法令断”),称“除去修”。
  3、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生起(“未生善法令生”),称“得修”。
  4、努力增长已经生起的善(“已生善法令增长”),称“习修”。
  不放逸与四正勤,属八正道中的正精进(正勤)所摄。《瑜伽师地论》卷六六分修行为四种修:一得修,即努力使未生的善法生起。二习修,即令已生的善法安住不忘。三除去修,即将已生的不善去除。四对治修,即为令未生的不善法不生起故,以厌舍等种种方法对治而修。又将一切修行总括为两种修:一防护受持修,指修身,防护根门、持戒等;二作意思惟修,指以定慧等方法修心。
  世间甚多恶缘诱惑,人心向下堕落易而向上升进难,稍有松懈,便难免生起烦恼。《本事经》卷二佛将修心比喻为于急流水中牵重船筏,逆流而上,不进即退,必须不稍放逸,恒加精进,“若暂懈慢,便顺下流”。南传《如是语·行经》佛谓无论行、立、坐、卧,只要生起贪欲、瞋恨、伤害等恶念,应不接受、排斥、驱除、终止。《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佛以盖房屋比喻修治自心,偈云: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不惟行,漏淫怒痴。
  盖屋善密,天雨不漏,人能惟行,无淫怒痴。
  谓人若不以智慧、理智思考、管束自己的心理活动,纵情任意,则会如漏雨的房屋一样,泄露出贪瞋痴等烦恼,污染自心。若能精进照察、思考而后发语动身,则不会生起贪瞋痴等烦恼,保持自心的清净。《即兴自说·弥凯耶经》佛偈言:
小念及细念,存留于心间,无明不自知,必使轮回延。
  即便是微细的烦恼,若不觉察防护,必然留存于内心,成为生死轮回之因。《优婆塞戒经·尸罗波罗蜜品》说受优婆塞(居士)戒者:
  凡所作事,皆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
  若因无知或忘失正念而犯戒,乃至烦恼暂起、小小放逸,皆属犯戒。如是常观轻过如重,时时防范,奋起精神策励自己精勤持戒修善。《华严经·明法品》说修菩萨行者应修护持众戒、远离愚痴、净菩提心、心乐质直、勤修善根、恒善思维自所发心等十种不放逸。
  在严格约束自己弃恶修善上,佛经中有为自己“立制”(制定法令)之说,如《优婆塞戒经·五戒品》言:
  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
  根据这一思想,中国佛教徒有用黑白两色豆子计数,计算每天言行的善恶,以作自我监督的先例。明莲池大师取道教功过格的方式,以佛教伦理思想为导,参合儒家思想,制佛教功过格《自知录》。袁了凡所撰《了凡四训》,以讲他自己以功过格自我监督而改变命运的故事,至今仍在佛门中广泛流传,对推动许多人精进持戒修善,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精进修心,尤需在遇到外界的利害得失毁誉打击等巨大刺激时,注意锤炼自心,使安然不动,不起忧喜等烦恼。《本事经》卷五佛教比丘:
  虽遇种种违顺众缘,而心都无分别计着。
  违顺众缘,经中常归纳为利(成功、得利)、衰(失败、亏损)、苦、乐、誉(美誉)称(称赞)、讥(嘲讽、讥笑)、毁(毁谤、攻击)八法,称“八风”。《思益经》卷一偈云:
  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如此之八法,常率于世间。
  应锻炼自己,八风不动。《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教诸比丘当求方便除此八法,得利、誉、称、乐时,心不欣喜;遭衰、毁、讥、苦时,心不忧戚,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世间八法所不能染,如大磐石不为风雨所动,是名超过世间八法。佛乃超过世间八法的榜样,“不着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花,极为鲜洁,不着尘、水”。《月灯三昧经》卷一教导菩萨应“得利不忻”、“逢衰不戚”、“称而不悦”、“讥而不忧”、“誉之不增”、“毁之不减”。《小诵·吉祥经》佛偈云: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即兴自说·月明经》载:夜叉击舍利弗头而不得伤,佛因此说偈云:
  人若坚如石,不动稳如山,人怒不自怒,人贪己不贪,人心能如是,何有痛苦言?
  
   第五节 以方便对治调心
  
  对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涅槃解脱的情绪、嗜好、性格,炽猛难伏的烦恼,根深难拔的不良习惯,佛教设有多种针治调节的“方便”(技巧),主要有觉知法、对治法、转治法、不转治法、兼治法、具治法、观想法、忆念法、舍念法、以智理情法、转移法、息念法、纵念法、忏悔法、自我提醒法等,这些方法,往往综合运用,有如中药之对味配伍。佛教修持体系中的五停心观、六念、十想、四无量心等,皆为对治粗重烦恼而设的方便。大乘菩萨行六度,每一度皆有对治烦恼妄心的意味。
一、对治、转治等五法
  
  对治(pratipaksa),梵语原意为否定、遮遣,本指以无漏智断烦恼,有时也指以相应的方法针治修行中的问题,有如良医对症下药,将军对敌设阵。《摩诃止观》卷八说小乘道治心有对治、转治、不转治、兼治、具治五种方法,解释对治云:
  如对寇设阵,是名对治。
  对治法系利用人的心理活动正反相克的原理,扶正祛邪,有如中医之以寒药攻热病、以热药治寒症。《增一阿含经》卷六〈利养品〉须菩提说:犹如有毒药复有害毒药,“法能生法,法能灭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大智度论》卷一比喻说,譬如各种草药,对症者为良药,不对症者则非药,“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
  佛陀根据弟子们修行中的心理问题,曾开示过多种对治烦恼的方法,如《即兴自说·弥凯耶经》载,佛侍者弥凯耶独处修行,而生欲、瞋、害三种恶念,佛教他以五法治心:1、亲近善知识。2、持戒。3、多听少欲知足、喜乐、闲静、独处、精进、定慧、解脱等语。4、勇猛精进修善离恶。5、以智慧观察生、苦灭。增修四法:修不净观以除贪爱、慈悲观以除瞋恨、数息观以除疑惑、无常观以除傲慢。
  常用的对治调心法,有以善对治恶、以慈悲对治瞋恨、以喜对治嫉妒、以忍对治不忍、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散乱、以舍对治悭吝与过度、以智慧对治愚痴、以知足对治贪求、以惭愧对治骄慢、以正见对治邪见等。
  以善对治恶,可以总摄对一切烦恼不善心的对治。《中阿含·念处经》佛告比丘:
  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
  善法念,即念(记忆)善法——提起与所生恶不善之念相反的善念,如愤怒仇恨生起时提起慈悲心、嫉妒生起时提起欢喜心、懈怠生起时提起精进心,等等。水能克火,善能息恶,但只有当善心的力量超过恶念时,才可制伏恶念,否则将是善不敌恶,被恶所伏。南传《中部·除妄念经》佛比喻说:好象善巧的木匠用细的木钉将粗的木钉打掉、移除、取出,当比丘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的心就能够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当心中生起与贪瞋痴相关的邪恶念头时,应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就能够摒除、止息一切恶念。若不能,则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努力忘掉这些恶念,不再注意它们;若还不能,应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若还不能,须咬紧牙关、舌抵上腭,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念,集中精力、提起警觉,用力提起善念,以善制恶,做念头的主人。久久用功,恶念自然会渐渐减少,善心自然会渐渐增长。《大般涅槃经·梵行品》佛言:
  修一善心,破百种恶。
  对治法常用观想、念想等方法。汉传佛教界所流行的“五停心观”,出于《阿含经》,是初修行者对治躁动难伏之粗重烦恼心的五种方法: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散乱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其中不净、慈悲、因缘三观,属反面对治,不净与慈悲二观,是用观想的方法。
  不净观对治的性欲扰动,由对异性肉体美的贪爱而生,对治的方法,是如实想所贪肉体实际上充满不净、污秽不堪、不可爱,不值得贪求。《杂阿含》卷四二第1161经佛教导年轻比丘:若起贪色淫欲之心,应该观察所贪爱者美丽可爱的薄皮之下,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其头发、汗毛、指甲、牙齿、尘垢、涎水、皮、肉、骨、髓、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子宫、性器、泪、涕、沫、脂肪、痰、脓、血、屎、尿,周身上下内外,一一腥臭污秽,实在不足贪恋。佛将盛妆的美女比喻为“革囊盛秽”、“宝瓶盛粪”,这是人体本来的真相,并非故作夸张。具备解剖生理知识的现代人,更不难认识人身上有许多的微生物、病菌甚而可怕的爱滋病、性病病菌,拈花弄草有杀身害命的危险。如此思想观察,自会有熄灭炽燃欲火、压下非分淫念的效用。
  慈悲观对治瞋怒仇恨,瞋怒心由计较对方的缺点及对我的拂逆而生,慈悲心则由观察对方的优点、悲苦不幸及对我的好处而生,想对方的优点、悲苦不幸和曾经对我的好处,是生起慈悲心以熄灭怒火的技巧。同理,嫉妒由对对方的成功不能容受、觉得他胜过我而生,对治的方法,是想其不成功、缺点和我的成功、优点,从而生起与嫉妒相反的欢喜心。骄慢由对自己的成功自满、蔑视他人而生,对治的方法,是想自己的不成功、缺点和他人的成功、优点,从而生起与骄慢相反的谦虚心。愚痴和邪见,只有用思考缘起的方法对治,破除错谬之见,以智慧的光明驱散痴暗。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二一广说各种人修行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对治法,如在家者不能出离,修不净想、无常想以对治;懒惰懈怠者于无常修苦想以对治;有身见者于众苦修无我想以对治;爱味饮食者于饮食修厌腻想以对治;贪爱世间乐欲者修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以对治;修止观时心暗昧以修光明想对治;爱味禅定修离欲想以对治;“推后后日,顾待余时”而不能精进修行者修死想以对治;心不安静修数息观以对治;等等。
  对治法,有时也未必奏效,这时可采用“转治法”以对治之。《杂阿含经》卷三二第916经佛言:
  如是偷盗对以悲心,邪淫对以喜心,妄语对以舍心。
  《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谓“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即是转治。《摩诃止观》卷八说,如用不净观对治贪欲不奏效时,转而修慈心观,名为转治。又如瞋恨心起时,若以慈悲观对治无效,可以用不净观转治。痴心重者想有边无边、散乱多者思考缘起法以转治。
  不转治者,当烦恼恶念转变时,仍用原来的方法对治,如以不净观治贪欲病,当由观不净生起瞋恨后,继续观不净以治之。
  兼治法,谓病如兼药亦应兼,如对某人生起贪欲并兼带恼恨报复之心时,用不净观兼修慈悲观以对治。
  具治法,谓对一种烦恼心病,采用多种方法治之,有如用多味中药治疗一种疾病。
二、明觉法
  
  明觉或觉照(巴sati,梵smrti),有觉察、觉醒二意。觉察,谓对不善心保持警惕和明觉,一出现即刻认清,有如哨兵之注意发现敌人。南传《中尼柯耶》第61经载,佛陀教诫其子罗睺罗:要像照镜子那样经常自我反省,保持身、口、意的清净。《中阿含经》卷二七《自观心经》佛陀教诫弟子“善自观心,善自知心”,指时时反观内照,保持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清醒自觉、如实正知。要像心理医生观察精神病人那样,将自心当作他心来观察,随时明察自己的心态,知晓自心所起每一念的善恶、染净,及时识别恶念及不利于身心的忧愁、焦虑、狂傲、沉闷、灰暗、恼怒、怨恨等情绪,及时予以管制。觉醒,是对烦恼不善心的性质、本来面目如实了知。
  如实觉照身、受、心、法,是佛陀所示“四念住”的根本方法。《中尼柯耶·算术师目犍连经》佛教比丘:应当具备正念与明觉,当走路往返、看、屈伸肢体、穿衣、吃饭、喝水、咀嚼食物、大小便、行、立、坐、卧、入睡、醒来、言谈、沉默等时,皆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本事经》卷五佛陀教比丘,应由所缘及作意“取心相”——时时警觉,注意自己在对境遇缘生起注意时的心理状态,善于抓住自己起心动念的兆头(“心相”)。抓住后要注意观察,善知其染、净及生起的因缘,观察其灭相,善于将心安住于顺逆不动、无取无执的本然状态,安住之时,应如大地无量无损,不论净的、染的东西置于其上,皆安然处之,没有分别,不起违顺、忧喜、高下之念。《优婆塞戒经·禅波罗蜜品》教诫在家佛教徒应常了知、观察自心的活动,若有喜、愁、瞋、软等情绪,“知已能除”,犹如铁匠善知冷热,不令失所。这种观心,也是一种禅定,经中或名“觉意三昧”——对自己意念保持明了自觉的禅定。《瑜伽师地论》卷十一说应当极善了知自心具有何种烦恼等状况,知晓对治的方法,这叫“自心相”,为修定之一诀。
  南传《分别论·迷惑冰消》解释明觉有四种:
  1、有益(义)明觉,抉择利害,选择有益的、放弃有害的,如看到黄色宣传品时明觉那是无益的而不去看,看到佛像时明觉那是有益的而去瞻仰。
  2、适宜明觉,在适合与不适合两者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如看到佛像前有女众而不去与她们挤在一起礼佛。
  3、行处明觉,清楚了解处在任何情况下的修行方法,不舍弃所修的禅定。
  4、无痴明觉,在行住坐卧中任何时候都如实而知,没有愚痴,如走路时,明觉心生风大(内气)与知晓走路的心识同时生起,产生身表业(走路),每提足时知地水二大弱而风火二大强,每放足时知地水二大强而风火二大弱。知晓只有四大在活动,没有能走的人。明觉在每一念中,身心都如河水流动,此生彼灭,相续不断。
  一般而言,若能念念明察自心,即使有烦恼不善心,亦不会成为冤家。《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3经舍利弗告比丘:“内自观察思惟”:心中有无贪欲?若能明觉,则能远离贪欲,贪欲纵然露头,也如鸟羽入火则卷,不可舒展。若不能明觉,则如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则倒还,顺流而下”。
  明觉或觉照,被禅宗作为明见心性之要。人问:“家贼难防时如何?”梁山缘观禅师云:“识得不为冤。”问:“忽然倾湫倒岳时如何?”梁山下座一把抓住他说:“莫教湿却老僧袈裟角!”《西藏医心术》说:
  超越正面和负面,把我们自己开放给我们的感觉,以及如实经验我们的心。
  一行禅师融合南传四念住与禅宗,将明觉解释为八正道中的正念,为其所传扬的“行禅”之要。所谓正念,是从对过去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于当下,对内外正在发生的一切保持清醒的觉照,明察自己内心生起的每一个念头之产生、逗留和消亡,不去遏制念头之河的流动,而让它在觉照的阳光下不再处于无意识状态:
  我们内心,永远保持着灿烂阳光,照亮着每一条小溪,每一颗卵石,每处河曲,这就是习禅。141
  应明了一切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善于发现生命中的种种奇迹,欣赏生活中的种种优美宁静,对他人的痛苦明觉、理解并满怀慈悲。如此安住于正念,即是生活于净土中。《西藏医心术》也说:
  正念就是全神贯注在当下,不忧虑过去或未来。
  明觉是很适合现代佛教徒日常修行的一种方法,苟嘉陵居士《做个喜悦的人》说得好:
  修行不是在这忙得不可开交的现代人生活中,再加上一件“必须做的事”。…而是当你在很认真地觉得自己“完成”是什么时,当在当下马上就“洞察”到,并能“离执”。142
  明觉法被存在心理学运用于心理治疗,其核心观点是:一个人就是他现在的整个状态,健康来自无所遮盖地直接觉察到生命,妨碍人做到这一点的是生活在幻想即创伤及其防卫之中,治疗的要点在于使当事人进入他(她)自己的经验,从而获得自由。Charlotte Selver的“感官觉察法”,首先注重对身体的觉察,进行身体训练、呼吸训练,寻求揭示经验的本来面目,使经验免遭理论范畴和体系的分割。随着对身体的觉察和情绪的扩张,整个自我的觉察也随之发生,觉醒的肉体生命因而成为进入更广阔的意识领域的途径。她自称此法为“禅的精髓”,明显源于佛教四念住中的身念住、受念住。
三、理情法与自我提醒法
  
  对未见道或不善于以佛法真谛如实观察者来说,在觉知烦恼不善心后,还须以俗谛层面的因果智思考烦恼不善心的害处,及时断舍,保持善心。这种方法,实即现代心理治疗常用的“以智理情法”。《中阿含》卷三三《释问经》云:
  若念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念可行者,我为彼。
  南传《中尼柯耶》第19《双思经》(当汉译《中阿含·念经》)中,佛陀向众比丘讲述他在成佛之前,运用双思维法,将自心所起的念分为欲、恚、害及无欲、无恚、无害正反二类,注意观照自心,当生起贪欲、瞋恚、毒害等恶念时,立即觉察之,马上思考此恶念“自害、害他,二俱害,灭慧,多烦劳,不得涅槃”,如此思考时,恶念即灭。时常这样观察修习,对所有刚刚露头的烦恼恶念“不受、断除、吐”,从而不断生起无欲、无恚、无害等善心。
  当善心生起时,又即时思考其益处:“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烦劳,而得涅槃”。如此观修,令善心不断增长、广大,获得喜乐。就像牧童持杖驱赶牛群,不令食人苗稼,因为他知晓:若任牛食人苗稼,会遭到田主的骂詈捆打;若精心照看牛群,不令食人苗稼,便不会有遭田主骂詈捆打之虞。
  当无欲、无恚、无害的善心生起之后,又须思考:对无欲、无恚、无害的过多思考,使心被思虑和喜乐扰动,但不思考又会让烦恼损害自己,“我宁可治内心,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令不损心”。止息思考以修禅定,让心在禅定中得到休息养护。
  《优婆塞戒经·五戒品》说,受在家五戒的佛弟子,应该思念所受之戒,精心持守,当烦恼恶念露头时,应思考:
  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
  常观烦恼恶业如同怨贼,能损害自己,劫夺自家财宝,杀害自己的法身慧命,警惕防护,不令烦恼怨贼得便。
  自我提醒法,是当烦恼恶念生起时,提醒自己:我是比丘、佛弟子,或教师、为人父母等,以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定,提醒、鞭策自己按应有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心,断恶修善。经载佛陀多次教导其出家弟子:要经常以手摩头,体认自己的比丘、比丘尼身份,提醒自己以戒摄心,守护根门。如《佛遗教经》载佛陀临终前的最后教诫: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143,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144 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通过抚摩标志出家人身份和“毁其形好”弃世荣华志求解脱的光头,提醒自己牢记出家人的本分事,精勤修行,熄灭烦恼,不可混同于流俗。晚近弘扬净土法门的印光法师,教诫念佛求生净土者说:
  凡有忿怒、淫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起。145
  这种方法不仅提醒自己认定念佛人的身份而止息恶念,而且能受阿弥陀佛功德力的加持,具有熄灭烦恼的巨大力量,“敢保十日,即见大效!”张澄基《什么是佛法》说随时随地可修方法之一是:将自己比作佛,如在发怒时想:如此是否顺佛道?佛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如此?这种方法,有近今心理学自我暗示法的作用,不仅可用于佛教徒、念佛人,而且可用于任何人。
四、念想法与“八念”、“十随念”
  念想,谓回想、忆念某些境物、事情,以提醒、激励自己保持警觉,制伏烦恼,精勤修善。北传有部佛学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食、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八种以念想修心、对治烦恼的法门,称“八念”。南传上座部佛学的“十随念”(巴dasaanhssatiyo)——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随念、出入息随念、寂静随念,与八念大同小异。有部佛学还有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想、尽想“十想”。南传佛学有“食厌想”,称“一想”。大乘佛学有“思惟暇满难得”等念想法。
  念佛或佛随念,谓想念佛的功德、形象等。《中阿含》卷五五《持斋经》佛言:若多闻圣弟子忆念佛,“心静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犹如人头有垢腻,以膏沐温汤洗沐故,头得以净。《增一阿含经》卷一〈十念品〉佛告众比丘:修行念佛一法,能得神通,去众乱想,证得道果,自致涅槃。《本事经》卷一佛说永修念佛一法,定得阿那含果。佛,是佛教徒心目中的人格楷模、导师,为清净自心、永断烦恼的人格表征,乃圆满智慧的化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忆念佛,自有激励人希贤希圣、自觉净化自心的作用。南传佛学的佛随念,具体思惟佛的九大功德:永断烦恼、圆满正觉、智慧与德行完美无比、只说利益与真实之言、如实了解世间、为无上的引导者、为天神与人类共尊的导师。大乘佛学认为忆念佛不仅有榜样的激励作用,还能获得佛的护念加持,出生消障灭罪、接引往生净土等不可思议的功德,《优婆塞戒经·息恶品》云:
  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
  大乘念佛的方法,有忆念佛的功德、光明、形象、法身及称念佛的名号等多种。
  念法或法随念,指思考佛陀的教诫及佛法的义理、佛法的殊胜利益,用佛法对照自己,鞭策自己依法修治自心。
  念僧或僧随念,谓思惟僧众舍弃世俗荣华,不贪钱财名利,专志修行,自甘清苦,伏断烦恼,其中多有贤圣,应以贤圣僧为榜样,策励自己离垢去染,净化自心。
  念戒或戒随念,谓思念记忆戒律,对照自己的言行,思考持戒的利益和破戒的恶果,策励自己舍弃有违戒律的恶念,增长符合戒律的善心。
  念天或天随念,谓思念诸天由修行十善,感得相貌庄严,具大福德,长生不老;又念诸天鬼神神通自在,于冥冥中洞悉我人的一言一行,如《优婆塞戒经·尸波罗蜜品》所言:
  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人,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诸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
  人间也不无如诸天一样具天眼、天耳、他心通而能知人的言行心念者,应引为监督,督促自己惕励不懈,修心行善。
  以上六念,最为南北传佛教所重视,作为初学者调制自心的必修课目。《中阿含》卷五五《持斋经》佛告居士妇:若佛弟子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忆念戒、忆念天,心静得喜,能灭所有秽污不善之心,有如以膏沐温汤洗头故头得以净,以热汤洗浴身体而得洁净,如以碱灰豆荚净水洗涤垢衣而得干净,如以砺石磨拭铜镜而得明净,如以火、木片、赤土等磨拭垢金而使光莹明净。
  念想法中的念出入息(呼吸)或出入息随念,可令人想到“人命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即属后世”146 以生命之危脆无常为警策,策励自己断恶修善。
  念死或死随念、死想,乃思考人难免一死,死期难于预知,想象死亡之可怕,珍惜分分秒秒的生命,精勤修行,不让时间空过。南传佛学修习死随念,借助曾见过的尸体,想象自己也终将变成这样一具僵尸,专注思考死亡,思考我必会死,我的生命必会在死亡时断绝。这是一种很好的“先行到死”的死亡教育。
  身随念,谓想自身乃四大合成,脆弱不坚,内外垢秽,他身亦然。这样思考有对治贪爱肉体之效。
  食不净想或食厌想,观察食物多不净,咀嚼、消化、排泄过程皆污秽不堪,用以对治对食物的贪爱嗜好和贪馋之念。
  以上几种念想,各对治有关烦恼,与十想中的无常想(想一切无常,难以永保)、苦想(想世间多苦)、一切世间不可乐想,都有促使人超离世俗欲望的作用。
  十随念中的寂静随念,谓念禅定的寂静之乐。舍随念,谓念布施的功德,想施舍给予他人方便、喜乐、安全,也使自己精神愉快,用以对治吝啬不舍之心。十想中的无我想,想假我本空,用以对治对自我的执着和自私心。十想中断想,谓想断烦恼的无欲之乐;离想,想出离世间的解脱之乐;尽想,想断尽烦恼的自在之乐。这三种念想有激励人精进修行、对治懈怠及贪恋世间的作用。
  念想法中还有一种专门对治非分性欲望的方法。《杂阿含》卷四二第1161经载,婆蹉国国王优陀延那请教佛弟子宾头卢罗汉:那些出家不久的年轻比丘们,为什么能安于禁欲生活,看起来安祥愉快,一点也没有被性苦闷困扰的表现?回答说:因为他们遵照佛陀教导,外出时见到女性,若其年老,想她是我的母亲或母辈;若年龄与自己相仿,想她是我的姐妹;若年幼,想她是我的女儿。如此观想,便不会生起非分的欲念。国王听后深表敬佩,承认自己若不摄心,即便闲房独处,也是欲火炽燃,然有时只要善摄其心,即便在内宫中美女围绕,也可不起贪欲之念,由此体会到佛陀教导的正确。
  《西藏医心术》说:回忆幼时,让自己觉得就像一个小孩子,与幼小时的自己融合为一,安住在这种开放的感觉中。或想象处身大自然,从山顶了望无边无际的天空,能使紧张的心放松。这也是一种念想法。
  
五、观想法与不净观
  
  观想,谓专心想象特定的形象或情境,努力令所想象者在意识眼中乃至眼前明现,这是佛教修习禅定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于对治调心的观想法,主要有四梵住和不净观、界分别观、观想念佛及密教本尊观。
  专门对治贪爱和性欲的不净观,是南北二传佛教重要的禅定法门,《中阿含·念处经》中摄于四念处之身念处,南传佛教修此观具体观想十种相,称“十不净”:
  1、膨胀相,往停尸场、坟墓观察已经膨胀的异性尸体,牢记其形状、颜色、气味等相,静坐想象,令尸体可怕、恶心的情状清晰呈现,若不能明现,再去观察,直到无论闭目开眼,尸体膨胀相皆明白呈现。然后依此法依次修习以下九相:
  2、青瘀相,尸体发青瘀斑点之相。
  3、脓烂相,尸体生脓变烂之相。
  4、断坏相,尸体分解,肢节分散之相。
  5、食残相、尸体被鸟兽食啖之相。
  6、散乱相,尸骨狼藉散落之相。
  7、斩斫离散相,尸骨被砍断四散分离之相。
  8、血涂相,战死、被杀者的尸体满身血污之相。
  9、虫聚相,尸体爬满蛆虫之相。
  10、骸骨相,一堆白骨之相。
  北传佛学的不净观修法为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九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九说修九想观之前,应先修死想,思惟人身难得,死神不期而至,应求涅槃不死之道。利根者修习九想观只须想象尸体肿胀等景象,钝根者须往坟墓等处观看尸体。
  不净观与近今心理治疗常用的脱敏法实际同一原理,对治性亢奋等病态性心理,尤其是年轻出家者用以制伏性苦闷,自应有奇效。但此观的修习可能产生对人生的厌恶和对尸体的惧怕,经载佛世时曾发生过比丘们因修不净观极端厌世而自杀的事件,故修习应谨慎。
  与不净观相反,观想念佛法则是想象佛、净土之悦意境相。《思惟略要法》所说方法为:先观想白色光明晃耀,从白光中观想阿弥陀佛。念佛在五停心观中对治业障,所谓“多障众生念佛观”。怀深心信仰修观想念佛,有使修行者放卸心理包袱、欢喜庆幸的效用。
  四界分别观,也主要对治对肉体及自我的贪着。修习时先观察外界的地、水、火、风之相(取相),牢记在心,次观自己身体由四大构成,一一观察四大,从粗到细,乃至观四大一一皆由极微组成,其中没有可贪爱者及自我的实体。观自身如是,他身亦如是。按南传佛学说法,这须在第四禅的基础上修习,以禅定之光照烛。
  西方心理学家所用的模拟想象法,实际上是一种浅显的观想法,如想象失败的情景,有助于思考如何取得成功;当变态行为达到极点时立即想象其恶劣后果,获得强烈厌恶感,称“内隐脱敏训练”, 可以对治变态性心理、破戒心理等。
六、息念、转移、纵念、增益、升华等法
 
  佛教用以调制自心的技术,还有息念法、舍念法、转移法、纵念法、引出法、增益法等。
  息念法,谓顿然止息烦恼恶念。《中尼柯耶》第20《双息经》佛教导比丘:当恶念产生后,以思惟善念、观察恶念危害的方法对治不住时,应忘却一切思念,止息意念活动,咬住牙齿,舌抵上腭,集中全部心力,专注于意念的止息。用这种方法可顿断恶念的相续。
  舍念法,谓不追忆过去,不思想未来,不计较现在,安住于平静空寂的心境。《经集·执杖经》佛言:
  摒弃过去和未来之事,不执着现在之事,你将平静地游荡。
  《杂阿含》卷三六第995经佛言:驰想未来,追悔过去,使人心常被愚痴之火自煎,犹如冰雹打断生草,应该:
  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
  转移法,谓转移思想的对象,这是近今心理学常用的重要调心技巧。佛教用得最多的转移意念法,是当恶念生起时专注自己的呼吸,巴利语称安那般那(anapanasmrti),略译“安般”,意译“持息念”,为修禅定的重要门径。一般从数呼吸入手,先从一数到十,以计数摄心不散。这种方法主
要对治散乱,也有对治淫欲的作用,《禅密要法经》谓“此数息法,是贪淫药”。称念佛名、念咒、诵经、拜佛等,都有转移恶念的作用。
  纵念法,谓纵任念头起灭,这是在烦恼恶念力量强大、用其它方法治不住时采用的对策。其要点是当烦恼恶念汹涌泛起时,不加遏制,而以旁观者的眼光冷眼看其起落,不让恶念作主而发起身口的恶业。《摩诃止观》卷二云:
  若人性多贪欲,秽浊炽盛,虽对治伏断,弥更增剧,但恣趣向。
  贪欲(如性欲)强盛时,若强制对治,往往会更加炽盛难伏,故应放纵,但必须做其主宰,当放纵时以正见修观。譬如钓鱼,若鱼强绳弱,不可争牵,只令钓饵入鱼口,随其远近,任纵沉浮,不久收获。同样,“若人多瞋,郁郁勃勃,相续恒起,断不得断,伏亦不伏,当恣任其起,照以止观”。密教《如来一子经》云:
  喜、忧及苦、乐,常与无常等,
  见、定、行等心,有、无等诸法,
  贪、瞋、痴、善、恶,随心念而作。
  大手印、大圆满等密法多用这种方法调心。对心的拘制若过于严紧猛利,将烦恼恶念强行压制,储藏于无意识中,这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看来是一件极其有害于心理健康的事,甚至会造成心理变态和精神病。藏密、禅宗等早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强调调心须松紧结合、有张有弛,喻如“婆罗门捻线”。必要时须故意释放藏识中的烦恼习气,纵任烦恼恶念浮现,不加压制,而冷眼观照,以智慧转为菩提。
  引出法,是主动地想象能使自己生起烦恼的境相,主动引出潜伏的烦恼而对治之,这是佛陀教弟子常用的方法。《本事经》卷二佛教比丘:应在对境遇缘生心起念之际,及时抓住自心运作之相(取心相),通过对心相的观察、思考,使心安住于无分别的本然状态后,若不觉得内心有贪欲等烦恼,应继续仔细观察:我现在是真的没有贪欲等烦恼了,抑是烦恼潜在而不自觉察?这时可想象平时所喜爱或瞋恼的境界,令心趋向此境,看是否有贪、瞋等烦恼生起。如果心顺着境走而生起贪欲等烦恼,应当知晓自己内心还潜伏着某种烦恼。如此自我觉知后,用观察、思惟等方法消灭此潜在的烦恼,直到无论如何想象可爱或可憎境界,心亦安然不动,如以羽毛投火,迅速焦卷。《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说修禅定至第五、六住心,心稍平静时,应主动取令心散动的五欲、男女、贪瞋痴等烦恼之相,思惟其过患,于彼诸相,“折挫其心”,“止息其心”,不令流散。密教修行者也用这种方法,故意去淫舍妓院等处以引出贪欲,故意引起众人憎恨打骂以引出瞋恨。
  增益法,谓贪瞋等烦恼炽盛,用其它方法不能制伏时,用增加的方法任其释放,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技术。《增一阿含经》卷九载,佛弟子难陀思念在家时的爱妻孙陀利,“欲意极多”,难以控制,佛乃用“以火灭火”法,以神力摄他往香熏山岩穴中,指一瞎猕猴问他:“是孙陀利美还是这只瞎猕猴美?”答:“猕猴甚丑,与美女孙陀利不能相比。”佛又摄他飞往三十三天,见五百天女在娱乐,皆极美貌,告言:“此处现在没有男子,听说佛弟子难陀善修梵行,命终之后来生于此,为我等作丈夫。”难陀听说后大喜。佛问:“孙陀利与此五百天女相比,谁美?”答言:“犹如瞎猕猴与孙陀利相比。”佛又摄他赴地狱中,见阿鼻狱中有一大镬空无罪人,狱吏云:“佛弟子难陀,善修梵行,得以生天,天寿千岁,命终后将入此镬。”难陀听后极其畏惧,“衣毛皆竖”,乃悔过,悟唯求涅槃,方为真乐。同经卷二五长老比丘说以不净观去欲偈云:
  设知颠倒者,加心而炽盛,当去诸识想,欲意便休息。
  意谓对不可压抑的欲望可增加令其炽盛,然后除去,欲念便可止息。《楞伽经》卷二偈谓“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比喻增益法如加一楔子打出牢不可拔的楔子。密教无上瑜伽以淫欲为道的“双运道”,即是用增益法转淫欲为菩提,又名“转位道”,如以毒攻毒,为此,必要时还须将烦恼欲望增强,喻如耳中进水后以再灌水的方法将水完全倒出。这与现代心理学所用以暂时加剧症状来消除症状的“顺势疗法”(homeopathy)相类。
  关于对治人欲,《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引经言:
  菩萨摩诃萨成就五法,名梵行者成就第一清净梵行。何等为五?一者常求以欲离欲。二者舍断欲法。三者欲贪生已,即便坚持。四者怖治欲法。五者二二数会。
  以欲离欲,谓以善法欲对治低劣欲望;舍断欲,即用舍念、息念等法断舍人欲;欲贪生已即便坚持,谓忍耐不作淫行。怖治欲法,谓以恐怖对治贪欲;二二数会,当为纵念法、发泄法。
  升华法,谓将低劣的人欲升华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如失恋时将爱升华为事业的动力,从事文艺创作或欣赏文艺作品,或全身心投入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救助痛苦、给人快乐的工作等,是近今心理学常用的治疗方法。西人有方云:时时想着如何为别人带来快乐,就可以在14天之内治好你的忧郁、悲伤与自怜。佛教的全部信仰和戒定慧等修持之道,实际上都具有将贪欲等烦恼升华为“善法欲”、“法爱”,将瞋恚失意升华为精进的性质,都可用于心理治疗。
  
七、接纳、命名、观察、提问等法
  当代西方禅师结合佛教修行与西方心理疗法,在实践运用中总结出一些调节自心的有效技术。如《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介绍的接纳、命名、观察、提问等方法。
  接纳,谓用友善热情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任何情绪,包括烦恼等负面情绪,不压抑,不以敌对的态度与负面情绪抗争,也不任意释放情绪。压抑思想会得胃溃疡,忍住问题心会动荡或僵化、恐惧,仅是释放会增长习惯性反应,自我抗争增加紧张,不能使人平静。只有以慈爱的心接纳包容自己的一切,关心而感兴趣地注意自己抗拒、否认、逃避的情绪等,以开放的态度令其呈现,像对待老朋友般接纳他们,观察冲动的潜意识根源,在挣扎之处令身心软化,才能有效地转化负面情绪。这种方法,甚合大乘般若精神,《大集经》卷十三即谓“厌恶烦恼是为魔业”,若以大乘烦恼即菩提的见地为导看待烦恼、负面情绪,则效力会更大。
  命名,谓烦恼、负面情绪出现时,及时意识到它们,多次呼唤它,如恼怒时呼唤恼怒,不久它会转为自怜、沮丧、思考或一笑,便会化解。这种方法,出于南传佛学禅法中的称名,如修佛随念时称“佛陀”,修地遍处观时称念“地”等。
  观察,谓烦恼出现时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它们如何开始,之前是什么,是否有特别的思想或意象引发它,注意它持续多久,何时结束,之后又有什么。将他们视为心里的耳语,看他们会变得多大多强烈,让自己软化下来。如此观察,会发现没有一种情绪、心智能维持15-20秒以上,即见到心念
的无常。这显然是佛教的观心法。
  提问,谓以心智反省,了知并放下烦恼,向自己提问,如“我曾好好爱过吗?”在禅定中使意识与心灵相连,让意识尽情地编造故事、幻想、恐惧,而不去相信、遵循、实现它们,心灵栖息在佛性或和平及善之中,这时心智便得到治疗。特别是接触到空时,便得到治疗。
  《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还介绍了其它几种方法,诸如:
  转换:即转移法,将心转向做其它事情,如烦躁时去运动等。
  放在一旁:暂时不去管它,让烦恼自行消灭。
  留心行动:即注意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保持观照。
  运用想象力:即观想,如灰心时想象自己将来的成功等。
  全心地演出:将欲望付诸实行、表达,同时观察其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扩大困境而去充分感觉烦恼,然不能伤害他人和自己。
对治烦恼,还有许多方法。《中阿含经》卷二《漏尽经》佛说七种断漏烦恼忧戚法:1、从见断,树立正见,如实知四谛法。2、从防护诸根断。3、从离(远离恶友、恶闾里、恶居止)断。4、从用(衣服饮食)断。5、从忍(堪忍诸苦)断。6、从除(除去贪瞋痴)断。7、从思惟七菩提分法断。
八、心理创伤的医治
  现代人尤其是自幼生长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多有心理创伤,严重者形成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精神分析学认为这些创伤多数可溯源于婴幼时期。治疗此类创伤,使人康复为一个心理健康者,是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在佛教徒中,也有许多人有心理创伤,不先治好这些创伤而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直接修行,特别是专心修习禅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心理、精神障碍,容易出现佛教经典中所说的种种“魔事”或西方学者所谓“灵性危机”,严重者造成精神病。
  多数对佛教心理学有所研究的西方心理学家都认为:先通过心理治疗,治愈内心的伤口,挖掘内在的恐惧、僵化的反应机制、潜意识的动机,建立健全的自我了解与良性的人际互动,然后再通过禅修的观照,放下执念,才能让本来如是的生命情感能量自由流动。否则,容易利用修行逃避内心未了结的事务、情绪纠结、低自尊、疏离等问题,产生“灵性回避”;或以精神教条批判与强制自我,而产生“灵性超我”。
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对有精神内部及人际关系冲突问题的处于个人水平的人,修行可能是一种防御或回避,可能会使人更宁愿沉溺于精神的体验中,不去应付现实的、日常的人际困难。在这种情形下,灵修可能以一种自恋的方式被误用。必须开放地面对各个层面的痛苦、未解决的冲突、早期创伤所留下的发展缺陷等等,充分医治好各种创伤。
  在西方传法的创巴仁波且称以修行逃避神经质、害怕、理想化等心理问题为“金锁链”、“精神上的物质主义”,会导致身心疾病。精修内观禅多年的康菲尔德在其《心灵幽径》第十七章强调,即使是最佳的禅修者,也还是有能造成禅病的深层心理创伤,需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和佛教的方法予以发掘、治疗。必须明觉自己心理上的阴影,找出所有未愈合的伤口,及被压抑的欲望、愤怒、困惑等,让它们由无意识上升为有意识。阴影由被忽视、拒绝的情感组成,你越是反对、逃避它们,就越会隐入阴影。“前面的物体越大,后面的阴影也越大”。应如实认识它们,予以治疗。以悲悯关爱的态度碰触伤口的最深处,此时疗效便会产生。当培养出禅定关注时,心灵会自然展现它以求治疗,愤怒将转为悲伤,悲伤转为泪水落下,阳光自然出现。将悲伤说出来时,喜乐自然产生,心灵能在破裂的地方变得更坚强。
  康菲尔德注重心理医生帮助人治疗创伤的作用,他自称:
  我曾与几位极佳的心理治疗师合作过而由此获益良多,他们让我了解并治疗了多年禅定未曾触及之处。147
  最好的现代心理治疗法类似分享禅修的过程,治疗师与被治疗的人坐在一起,让被治疗者学习去注意他自己无法触及的方面和领域。比起传统佛教只是自己修禅定的深刻专注,心理治疗法更多了研究与发现的特质。治疗师加入了倾听、知觉、感觉,可以让被治疗的人正视自己痛苦的根源。
  当今西方内观禅大师高丹(Goldsteiin)承认:将内观禅与现代心理治疗法并行运用,可以互补而达到更佳的效果。心理治疗对心灵的分析,能帮助修行者了解和疏导内心的情结,让心志更容易集中而进入直接觉照情绪和自心的禅修。对情绪和自心的觉照禅修,能帮助修行者更加深入了解和体会情绪和世事的虚幻性,因而能更快地放下情结。148
  实际上,掌握佛法要领的佛教徒完全可以自己治疗,佛教的明觉、观心、忏悔等,都可以用作发现、诊断、治疗心理创伤的高级技术。通过修习四念处等对自心的明觉,从自己情绪的变化、烦恼的生起、无端浮现的念头,及对自己整个人格和自我的观照,较容易发现自己隐藏的心理创伤,将无意识变为意识,从佛法中找到对治它们的合宜方法,进行自我医治。在禅定的寂静、明澈心中,用十二因缘法,追溯自己心理创伤的前因,不仅可以追溯到婴幼时期,甚至还可能追溯到前生宿世,找出病根,进行对治,将会收到根治之效。以佛法智慧的核心诸法无我、心性本空观察心理创伤,更是彻底治愈一切心理创伤的灵丹妙药。
  佛教的修持方法,已被一些西方心理学家作为治疗心理创伤的有效疗法。如被视为当今西方治疗家中禅学大师的皮尔斯(Fritz Perls),认为妨碍人们生活于此时此地的因素,就是无休止的白日梦,这些白日梦起因于过去的创伤和相应的防御机制,使人为过去而痛苦,为未来而焦虑。人生活在过去和未来,就是不生活在现在。他的格式塔疗法,吸取佛教的明觉法,强调“回到此时此地”,“丢开你的头脑进入你的感官”,使人直接进入创伤和防卫,明觉它们,使它们都变成个人的经验并充分地接受经验中的一切,充分地进入其中,充分地觉察它,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巨大改变,随着创伤的愈合,当事人就会面对此时此地的生活。这种疗法被视为一种禅宗治疗,被认为与禅师所说“活在当下”一致。
 
  第六节 喜舍与忏悔
 
一、以喜乐滋养心
  快乐、开心、安祥、无忧无虑,被现代医学家和心理学家公认为最有益于身心的良好心态、最佳保健药。研究发现,人处于舒适愉快的状态,想着愉快的事、看着愉悦的形象时,各种感觉更为敏锐,视力改善,血压下降,脉搏减慢,胃缩小,记忆力增强,心思宁静,工作能力随之提高,紧张痛苦者则反之。《圣经·箴言》谓“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疗;神志忧郁,能使筋骨枯萎”。同书〈德训篇〉称“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悦”。 在发达国家,人们已从以往的比富有、比成功,向比欢乐、比轻松、比活得自在长寿转变。调适自心,获得快乐,是当今多数西方人学习佛教的目的。
  喜乐,是佛教的重要精神。保持快乐、安祥、无忧无虑或“安乐“的良好心态,是佛教治心的基本精神。佛教的根本教旨即在解除痛苦,获得快乐、安乐,佛教修行的终极理想涅槃,便是永恒安乐之义。涅槃不在遥远的他生后世,而是现前便可以证得的。《杂阿含》卷三九第1099经佛弟子言:与婆罗门教等外道舍弃现在之乐而追求后世之“非时乐”不同,佛教徒“舍非时乐就现世乐”——不追求后世幸福而求现前的安乐。同经卷四第86经佛陀教导居家者正确生活,以获得“现法安、现法乐”——现前的安乐。
  喜乐,乃达到涅槃安乐的重要途径。《长阿含·三聚经》中佛说使人趋向涅槃的九法中,喜、悦、乐三者,皆属喜乐。喜,指欢喜,常伴随着内心的激动;悦,谓喜悦,为心情较平静的欢喜;乐,谓快乐,为较长久的喜悦。《增一阿含经》卷二三佛以喜为佛法中的四园之一, 谓“恒怀欢喜,是名喜园”,亲近喜园,死后生光音天,再来人间,生国王家。七觉支中以喜觉支为第三。佛教说证得禅定,可以享受到高于世间五欲之乐的“禅悦”、“禅乐”,又常说修学佛法会享受“法喜”。《杂阿含》卷二一第564经、卷三十第855经佛教弟子随时修习五种欢喜之处,谓之“五喜处”。《华严经·离世间品》说菩萨“心常欢喜” 。佛经常以“欢喜而去”、“皆大欢喜”为结束语。《瑜伽师地论》卷九四以“喜乐”为滋养身体的四大营养品之一。星云大师指出:欢喜是佛教的目的,也是修道成佛所必需的心理状态,欢喜是佛教真理的本质,欢喜是佛法修行的精髓。
  获得快乐安祥,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为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对他人付出爱,对社会作出贡献,使自己觉得活得充实,有价值、有意义
  获得喜乐、安乐的诀窍,在佛教看来不是金钱财富,而是“看破放下”,心胸开阔,坦然超然。安乐,可以说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因为它只在自心,完全可以不籍外物,由调摄自心而获得。缺乏物质也可活得快乐,如孔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汉邓通得皇帝赐铜山令自造钱,反而饿死。中国人以笑口常开的未来佛大肚弥勒(被认为弥勒化身的五代“布袋和尚契此)为保持安乐心态的典型形象,有对联赞云: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不笑之人。
  新都宝光寺山门殿颂大肚弥勒名联云: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虑吃穿,只讲个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大肚弥勒被供奉于山门殿迎接香客,表现出中国佛教重视喜乐的精神及中国人尚喜乐的民族性格。
  其次,要认识到保持快乐的重要性,认识到喜乐有益健康,忧愁不快损害身心,决心保持快乐。如空海《性灵集》所言:
  黯然伤神时,则所遇尽是祸;心情开朗时,则遍地皆宝。
  要学会积极保持喜乐的心境,过好每一天。云门文偃禅师云:“日日是好日”。宋无门慧开禅师偈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西藏医心术》说:应珍惜难得的生命,以感恩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郑石岩《过好每一天》说:
  只要平安地活着,有个工作可以做,能得到温饱,我们就该欢庆生活之美。
  寻找快乐,应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要养成自觉幸福快乐的习惯,习惯乃自我暗示过程。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说,思想可影响情绪,更换想法可以改变情绪,经常暗示自己:我活得快乐,对情绪进行再教育,能教导大脑新皮质抑制杏仁核,通过前额叶皮质对杏仁核冲动减缓或抑制,就比较能学会控制负面情绪,保持快乐幸福。
  不仅自己快乐,而且要使别人快乐,使别人快乐,也是保持自己快乐的最好方法。须知情绪有传染性,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人,星云法师说得好:
  假如你欢喜,周遭的人也会跟着笑;假如你悲愁,左右的人也会跟着愁。149
  他教导人们“将欢喜布满人间”,不但自己欢喜,而且给人欢喜。“经常将欢喜、慈悲、荣耀、成就与人分享”。
  给人欢喜,应将自己的欢喜与人分享,《优婆塞戒经》卷二说菩萨应“自得安乐不乐独受”。星云大师说:“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又可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个人的乐应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
  佛教所说的喜,主要指对众生的欢喜心,这种喜常与慈悲心相联系,对众生不怀毒害、怨恨之心,常为其欢乐、成功而欢喜,名“随喜”,是最为重要的喜乐,这种欢喜心使自己快乐,容易进入禅定。《杂阿含经》卷三二第916经佛言:
  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敧息,心敧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
  《大智度论》卷二十解释说:未深爱众生时只名慈,“心深爱众生故,名喜”,喜出于对众生的深爱。
  佛经中还教人从无尽轮回的角度看待一切众生,将众生都看作过去世的亲属而欢喜。《杂阿含经》卷三四第945经佛言:若见众生爱念欢喜,当作是念:如是众生,过去世时,必为我等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师友知识。《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一佛教人若见世人修行善业、见人修道求三乘果、见受乐人、见端正人、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等一切善人,皆应“劝助随喜”,是为喜心。《维摩经·菩萨行品》说菩萨“不着己乐,庆于彼乐” 。《大宝积经》说菩萨“不求己乐,喜他得乐”,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优婆塞戒经》卷二说菩萨应“见他得利欢喜如己”。藕益《灵峰宗论》教人应“视人之乐犹己之乐,视己之乐犹人之乐” ,为他人的欢喜而欢喜,永远却除嫉妒, 这样会“法界同欣法喜充” ,享受如法界一样广大持久的法喜之乐。
  佛教设有专门培养、增广喜乐的禅法,四无量心观(四梵住)中的第三喜无量心观,通过观想的方法将对众生的欢喜心扩展至无量无边,谓之“大喜”。按《清净道论》等,喜无量心观的修习,可分四步:
  1、体味自己安乐、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及自己愉快得意时希望别人“随喜”,与自己共享喜悦的心情。
  2、想象一位同性别的好朋友的欢喜愉悦,生起对其欢喜愉悦的随喜心,祝愿其时常快乐。
  3、依次观想对其它喜爱者、关系一般者及怨敌生起随喜心,分享他们成功、欢喜的快乐。
  4、依次对十方乃至全宇宙一切众生一一生起喜心。
  大乘经中更提倡“随喜功德”——为众生的成功、功德而真心欢喜,舍弃常人因别人成功而嫉妒的心理,并替众生着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包括随喜的功德,“回向”与一切众生,愿与一切众生共同成就佛果。150《大品般若经·随喜品》佛言:
  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耧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梵网经》卷上以喜心为菩萨见道前必修的第三心,此喜心为与诸法空、无生的本性相应的喜:
  若佛子,悦喜无生心时,种性体相道智空,空喜,心不着我所,出没三世,因果无集。一切有入空观行成,等喜;一切众生起空入道,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欢喜,入佛位中,复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喜。
  菩萨之喜,是因为与空性相应而心不执着于我、我所,只为众生能正信佛法、脱离诸苦、尝受佛法之利乐而欢喜。
  美国威斯康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小组对多年虔修的佛教徒的脑扫描证明:其左脑“快乐中心”经常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处理恐惧和焦虑的脑部活动比一般人慢。151 杜克大学欧文·弗纳拉根教授在《新科学报》周刊发表文章,说佛教徒能经常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研究出治疗抑郁症的襌法。
二、以“舍”放松心
  舍,指舍弃心理包袱、舍弃有害的烦恼,而使自心经常处于放松、坦然的良好状态。
  舍,主要指舍弃自己所有而布施,被强调为获得后世安乐、成就佛果的必要条件。经中多处赞叹布施的功德利益,说布施不仅解除了别人的急难忧怖,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令其欢喜,而且会使布施者自己欢喜,获得对方的回报,及今生后世的福报。《杂阿含》卷三六第999经佛偈云:
  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
  随其所生处,福报常影随。
  只有布施出去的东西,才能带到后世去,故称“坚固财”,除此之外,世上没有死时能带走的财物。《本事经》卷二佛陀教人:即便只有一抟之食,也应该分一些给饥饿者,然后自己食用。同经卷五佛说布施有财、法二种,法施,谓以佛法开导他人,财、法二施中,法施为最上第一,如牛奶制品中醍醐为最上第一。《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一解释说:
  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
  舍,还有放卸一切心理包袱、令心放松的含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越来越重的压力,成为导致现代人痛苦和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减压——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放松的心态,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这一点早就为佛教所重视,《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佛偈云:
  当念舍重担,更莫造新担,担是世间病,舍担第一乐。
  教人放下心中沉重的负担,不要再制造新的担子压在自己肩上,负担和包袱是疾病,没有负担是第一等的快乐。最沉重的重担,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本“五盛阴”——被误认为自我的身心及属于这个自我的一切。七觉支以舍觉支为第五。
  心理学家说,心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活负载和自我调适功能的比值,减压的重点,在于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方法有聆听或弹奏轻松的音乐、躲避不必要的活动、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而不自我加压、减少无力扮演的角色、放慢工作节奏、有张有弛、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换一个角度看待困扰自己的问题、学会放弃和拒绝、多念“车到山前自有路”、进行体育锻炼,等等,佛教常说的“知足常乐”,也被作为减压放松的诀窍。
  佛教四无量心观的第四舍无量心观,是锻炼增广舍心的技术,要求通过观想的锻炼,铸成普遍布施无量众生的舍无量心,主要对治吝啬和过激的、紧张的心态。据《清净道论》等,舍心观的习分六步:
  1、体味自己无忧无喜、轻松坦然的平和心境。
  2、对一位同性别的敬爱者修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
  3、思考这三种观所生的无量慈、悲、喜心,虽然是善,而都是一种感情活动,令心兴奋、激动,不得寂静,应舍去心中的激动,使心达到彻底的宁静、平和。
  4、思考寂静心的功德,想所观察的众生是自己所造业的承受者,从而对他们生起平和寂静轻松的舍心。
  5、依次对一一所爱者、关系一般者、怨敌生起舍心。
  6、想象舍心逐渐遍满全宇宙一切众生。
  南传佛教修四梵住之四种遍满时,依次观想四种心一一遍满一切众生、一切有命者、一切生物、一切个人、一切个体,一切女人、一切男人、一切圣者、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遍满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下、上十方,对以上一一众生修四种祝愿,总共以528种方式观想慈悲喜舍四种心遍满一切。通过这种缜密的观修,其对治瞋恨、冷漠、嫉妒、激动和铸造慈悲喜舍人格的效果,自不待言。
  大乘更以布施为菩萨六度行之首,要求以不计一切、与空相应的纯粹舍心“无住相”布施,名为“大舍”。《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解释: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
  大乘所讲真正的舍(大舍),是与诸法无我、一切法平等无二而自然生起的没有一切分别挂碍的彻底的舍。《梵网经》卷上以舍心为菩萨见道前必修的第四种心。经云:
  若佛子,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中,入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化、水流、灯焰,一切舍,而无生心常修其舍。
  菩萨的大舍,因为常照见诸法空,善与恶、有与无、罪与福等平等无二,我、他及万物皆不可得,从而能自然舍弃一切所有而行布施,心中了无一物挂碍,名为大舍。
  
三、以忏悔清洗心
  对有信仰、有情操、有道德观念者来说,如果犯下了有悖于其所持伦理观念或戒条的错误、过失,或无意中损害、伤害了别人,在工作、修行中发生过错等,往往会形成心理包袱,使人愧疚不安,灰心丧气,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病。脱卸心理包袱,放下种种精神负担,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
  佛教早就认识到:过错造成的心理负担会对人心灵造成损害,对修行造成障碍,特设置忏悔法予以对治,忏悔,为佛教徒修持的重要内容。忏悔之“忏”,乃梵语忏摩(ksama)音译之略,原意是对人坦白罪过、请求宽恕,意译为“悔”,谓悔过。《坛经·忏悔品》解释说: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以业,愚迷骄诓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诓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悔过迁善可以灭罪,乃佛陀的重要教诲,《中阿含》卷四《波罗牢经》佛告曾经毁谤过佛而悔过的村民波罗牢伽弥尼说:若悔过、发露,不再作恶,则“长养圣法而无有失”。《增一阿含经》卷三十载,阿奢世王犯弑父夺王位重罪,向佛悔过,佛说偈云: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息,罪根永已拔。
  比丘、比丘尼戒律中有犯戒者如何忏悔的详细规定。
  大乘对忏悔灭罪、消除业障更为重视,说修行者不仅今生现世有过错必须忏悔,而且应忏悔轮回中无量世所造的一切恶业,诚心忏悔,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消灭多生多世的恶业罪障。《金光明经》卷一云:
  千劫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重罪悉皆消灭。
  《大集经》卷十六佛告魔王波旬:
  喻如百年垢腻,可于一日浣令显净,如是于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于一日一时能尽消灭。
  又如有干草堆积如须弥山,以少许火投于其中,速能烧尽,“如是以少慧力故,能除灭无量诸暗冥聚”,因为“慧明勇猛故,无明劣弱故”。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身口意恶业,为《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述大乘菩萨行者必修的十大愿之一,为大乘、密乘修持的重要内容,偈云: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如是我今皆忏悔。
  忏悔大略分事忏、理忏二种。事忏又分二种:一名“作法忏”(“羯摩忏”),僧尼犯戒者在僧众前坦白发露过错,表示悔改,若获得僧众的默许,则表示犯戒的罪过已经消除,可以在僧团中继续修持。二名“取相忏”,乃大乘所修,忏悔者面对佛菩萨像,或想象面对诸佛菩萨,至诚坦白罪过,表示悔改,决不再犯,以看见佛菩萨为自己摩顶或梦见佛菩萨及洗澡等为罪业消除的标志。《大宝积经·优波离会》说:菩萨比丘若犯戒律中最根本的“波罗夷”(淫、杀生、偷盗、妄语)罪者,应在十名清净比丘前,以质直心殷重忏悔;若犯较轻的戒条如为女人染心所触、因相顾而生爱着等,应在一、二名清净僧前殷重忏悔。忏悔时应当一心观三十五佛为上首的一切佛,顶礼一切如来。《瑜伽师地论》卷四一谓中品犯菩萨戒,应在三人以上众中忏悔,称述所犯,发露其罪,表示决不再犯,犯下品戒者在一人面前忏悔即可。
  大乘以向专司忏除业障的普贤菩萨忏悔为最重要,《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详说此忏悔法,称为“不断烦恼,不离五欲,得净诸根,灭除诸罪”之法。大略先观想普贤菩萨法相庄严,身白玉色,放五十种光,诸毛孔中流出金光,光端有无量化佛、化菩萨,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安详徐步来到面前,象牙上有玉女鼓乐弦歌赞叹大乘一实之道。见此瑞相已,欢喜顶礼,昼夜六时读诵大乘经典,思大乘义理,念大乘事,遍礼无量诸佛,恭敬供养持大乘者,“视一切人犹如佛想,于诸众生如父母想”,祈请普贤菩萨现身,直到眼见普贤菩萨,梦见普贤菩萨为之说法,忆念持诵思惟普贤所说法,按普贤教诫忆念十方诸佛,乃至遍见诸佛,礼拜赞叹忏悔。如此昼夜精进行持,经二十一日,得“旋陀罗尼”,能牢记诸佛所说法,并常梦见诸佛。复更忏悔,见普贤教自己忏悔发露宿世恶业,得“诸佛现前三昧”,见东方阿閦佛及其妙喜世界,乃至见十方佛土,梦见白象头上有一金刚人以金刚杵遍拟自己六根,普贤菩萨为说忏悔法。依法至心忏悔一至七日,渐渐得六根清净。又说刹利居士忏悔法有五:1、忆念甚深经法第一义空。2、孝养父母,恭敬师长。3、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4、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5、深信因果,信一实道,知佛不灭。
  最上的忏悔,是理忏,一名“无生忏”,以用佛法缘起性空之理观察罪业本来空为要,即是针对所造恶业或就忏悔修“观”(毗婆舍那)。《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由事忏修到见诸佛后,应于诸佛前忏悔,思惟无量世以来因六根贪着六尘故,起惑造业,轮转生死。“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如此忏悔,闻佛于空中教以忏悔法:
  菩萨所行,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如此想心,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依止处。如是法相不生不没,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无住无坏。如是忏悔,观心无心法,不住法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
  如是忏悔,名大忏悔、庄严忏悔、无罪相忏悔、破坏心识忏悔。偈云: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深观业障本空的实相,灭却起惑造业的根源无明妄想,如实知见的智慧有如阳光,具有消熔业障霜露的巨大力量。总之,此忏悔法,主要通过至心观想、礼拜诸佛,读诵大乘经典,感诸佛功德力加被,消灭罪障,经云:
  佛灭度后,佛诸弟子,若有忏悔恶不善业,但当读诵大乘经典。……其有读诵大方等典,当知此人具佛功德,诸恶永灭,从佛慧生。
  其有众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偈赞叹实相忏悔云:
  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
  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
  汉传佛教界编有“大悲忏”、“慈悲水忏”、“梁皇忏”等忏悔的仪轨,称“忏法”,依仪轨修习,为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法事活动,其内容有拜佛、赞佛、忏悔、诵经、持咒等。天台宗初修者必先行忏悔,其忏悔包括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五项内容,称“五悔” ,分别破恶业罪、谤法罪、嫉妒罪、诸有罪,顺空无相愿。禅宗则行无相忏悔,《坛经·忏悔品》云:
  但向心中除罪源,名自性中真忏悔。
  这种忏悔的要点在除去心中罪业的根源——迷昧自心佛性,若“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明见自心佛性,是真忏悔。
  藏密则主要通过修金刚萨埵法,向密法总管金刚萨埵忏悔。金刚萨埵在密教中与东方不动佛和普贤菩萨同体,表阿赖耶识所转大圆镜智,有表示清除阿赖耶识中所藏烦恼恶业种子的意味。按《大幻化网导引法》宁玛派所传金刚萨埵法,修习时先祈请金刚萨埵,观想此本尊(或为双身)坐四瓣白莲花座,在自己头上一箭许空中,其全身犹如透明白水晶,
右手持金刚杵当胸,左手执金刚铃置腰际,身放无量光明。观想我与众生发露忏悔从无始来所造一切恶业,至心祈请本尊加持,皆令消灭,保证从此以后,永不再造,犹如毒药,永不再服。祈请已,至诚念赞祈祷:
具德金刚大勇识,悲悯赐我悦乐心,
 生老病死等诸苦,可怖三有众苦恼,
 愿尊为我作依怙,一切罪业皆解脱。
 真实智慧大勇识,赐我身口意成就!
沙玛也,悉地,鸦那那呵。
  诵念时观想金刚萨埵父母心间月轮中,有芥子大小的白色梵藏文“吽”字,周围围绕白色金刚萨埵“百字明”咒,观想已,持诵此尊真言:
  嗡,班资尔萨埵萨玛耶,玛奴巴那耶。班资尔萨埵,爹糯巴德叉,萨婆卡瑜尾巴哇,苏多卡瑜尾巴哇,阿努拉多尾巴哇,萨尔哇悉地,美巴尔鸦吒,萨尔哇,噶哩玛,萨渣美则当。悉哩羊,咕噜吽,哈哈哈哈火,巴噶瓦,萨哩哇,打他噶打,班资尔玛美母渣,班资尔巴哇,玛呵三昧耶,萨埵,阿,吽,呸!
  持诵时观想金刚萨埵心间咒字察察作响,流下悲智甘露,滴入自他身中,循行诸脉,涤净全身业障病气,化为脓血、虫类、黑水、灰烟,从毛孔驱出,变成千百万自身,任怨敌债主打杀报仇。念咒21遍毕,想金刚萨埵含笑而言:“善男子,汝一切罪业皆已清净。”言已,化光融入自身,观想自己顿成金刚萨埵,心间如芥子大月轮上,围绕金刚萨埵心咒:
  嗡,班资尔萨埵,吽(om bazr sattow hon)
  依次为白、黄、红、绿、蓝五色,吽字居中,嗡字居前,班资尔居右,萨字居后,埵字居左。念咒,同时观想五字放光,化成无数供养云供养十方诸佛,复放光照触三界一切众生,消除彼等业障,一切众生皆成金刚萨埵,皆诵金刚萨埵心咒,一切世界皆成净土。念毕下座时,观想一切所现境依次收入自身,自身收入五咒字,五咒字收入于中心“吽”字,吽字从下至上收入于虚空。然后发愿回向。若于一座中一心不乱持诵百字明108遍,先前所造一切罪障决定清净。若诵百字明满十万遍,一切罪堕根本清净。
  修习忏悔,不仅须忏悔自己所造恶业,而且要修习接受他人的忏悔,宽恕他人的过错。《杂阿含》卷四十第1108经载,有比丘因事争吵,一方承认过错而忏悔,另一方则不接受忏谢,佛陀乃因此告比丘:
  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法。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规定菩薩若遇嫌恨者如法求忏悔而惡心不受,使他人懊恼,犯重垢罪;若無瞋心不受他悔犯輕垢罪。不允许别人悔过,将别人的过错储藏在自己心中,耿耿于怀,是自己惩罚自己,实际上等于将别人的过错吸纳为自己的过错。
  《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教人一种求别人宽恕的禅定:回忆、想象自己对他们的伤害,了解、感觉自己如此做的原因及悲惨、悔恨,知觉自己放下这包袱并请求原谅,反复念诵。宽恕自己。宽恕伤害过自己的人。直到心灵完全放松。
  心理学家阿德勒对悔过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悔悟思过的罪人是有价值的一种人,比成千上万的正派人站得更高。“因为这种个体曾越过人生重重困难,曾经从生活的泥泞中挣脱出来,他们从人生的这些堕落经历中获益匪浅,获得力量,升华了自己,理解人生好的一面,也理解坏的一面。”152
 
四、以“七觉支”调心
  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亦译“七菩提分”、“七遍觉支”、“七觉意”,意为七种以智慧抉择、能帮助菩提智慧开发的方法,本为见道之前的修行项目,一般放在四念处之后修习,尤主要用于修习禅定,但也可以作为修行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应用来调节自心的技术。七觉支为:
  1、择法:以智慧抉择,辨别真伪,不谬取虚妄之法。
  2、精进:日夜努力修行不息,止息一切与修行无关的无益活动。
  3、喜:以智慧辨别,由得佛法的益处而喜悦。
  4、攲(轻安):身心轻快安然。
  5、舍:舍离所见、所念着之境界,觉了并永不忆念虚妄不实之法,放舍观智,令心完全放松,不偏颇,不执着,自然安住。
  6、定(三摩地):以智慧觉了禅定之发生,不生烦恼妄念。
  7、念:忆念,牢记修习诀要,令定慧均等,不昏沉,不散乱。
  七觉支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而灵活运用。《杂阿含》卷二七第714经佛言:以七觉支除五盖时,若其心微劣、犹豫,应修择法、精进、喜三觉分,因为微劣、犹豫时,若以择法、精进、喜“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干薪;而不应修轻安、定、舍三觉支,因为微劣、犹豫时,若修此三觉支,会增其微劣,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樵炭。
  若掉举(浮躁)心起,掉举心犹豫,这时应修轻安、定、舍三觉支,因为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炽燃之火,欲令其灭,足其樵炭;而不应修择法、精进、喜三觉支,因为掉举、掉心犹豫时,若修择法等三觉支,会增长掉举,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
  《大般涅槃经·狮子吼品》说:菩萨因喜乐或说法等而起骄慢时,应修定,不宜修慧;以不得涅槃乐而生悔心,或不能调伏诸根,烦恼力盛时,不宜修定而宜修智。是名“知时、非时”。
  
  
  
  
  
  
  
  
  
  
  
  
  
  
  
  第十三章 自治其心,自净其意(下)
  
  治心净心的精细工夫,是在定心的基础上以佛法的正见为导修“观”,亦即修习止观,这是佛教徒修行的核心。《大般涅槃经》卷二九比喻定慧二学如拔坚木(喻拔除生死之本),禅定如先用手摇撼令松动,智慧如用力拔出,所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又如浣洗垢衣,先以灰汁,后以清水。《圆觉经》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大智度论》卷十七揭示定-慧-涅槃之间的阶梯关系为:
  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
  止观的技术颇为复杂,拙著《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佛教禅定学》一书中有较为详悉的论述,这里只作一简略的介绍。
  
  
    第七节 以禅定炼心
  
  禅定,为梵语禅那(dhyāna)与三摩地(samādhi)音、意译之合璧,或说为禅那的音意合译。禅那意译“思惟修”、“静虑”,意谓具寂静(定)与审虑两大特点的心理状态,一般说唯指色界四禅。三摩地意译“正受”、“正心行处”、“等持”,释义“心一境性”或“心住一处”,指心念专注于一善缘而不散乱的心境,今人或释为集中注意力。一般说三摩地包括所有从浅到深、从短时间到长时间的寂定心。
  佛教将禅定作为一种调制、锻炼自心的精微技术,称“增上心学”(巴adhicitta)——特别殊胜、高级的心灵之学。佛学认为,专注不乱的定心,不仅是获得出世间的如实智慧所必需,而且是成就世间的种种事业所必需的。《成实论》卷十四云:
  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而得。
  世间任何事业的成功,皆须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即是一种“心住一处”的定心。专心致志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智商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专注一处的定心有巨大的功用,《佛遗教经》佛言:
  夫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禅定在佛学中地位十分重要,属“三学”中的定学、菩萨行“六度”中的禅那度所摄,被强调为进入堪断烦恼的智慧殿堂之必经台阶,所谓“由定生慧”。《法句经》谓“无禅不智”,《佛遗教经》载佛临终前教诲徒众善修禅定,比喻为修筑堤塘存储智慧之水。《摄大乘论》将以禅定遣除阿赖耶中一切烦恼种子比喻为“以楔出楔”。太虚《菩萨学处讲要》称静定工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
  
一、修定的资粮与“加行”
  
  修习禅定,必须先有资粮和“加行”(梵prayana)——正式修习(“正行”)的预备或准备条件。诸经论中所说修习禅定的资粮和加行主要有:
  1、衣食具足,没有饥寒之虞,不必考虑生计,中国佛教界有言:“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充足的衣食是修行的必要条件。
  2、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居处最好远离车马人声喧嚣,避风蔽雨,禅室宜关闭门户,隔断外界信息的干扰。坐处须避风吹日晒雨淋,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停息一切俗务和坐禅之外的事务,谢绝宾朋往来,一心修定。起码在打坐时须如此。
  3、持戒、守护根门。约束身口意粗显的躁动,保持(对自己意念的)警觉,为进行细微调心工作的禅定之必要前提。持戒,被强调为禅定的基础。《中阿含·七车经》谓“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 。《成实论》谓“禅定心城,以戒为柱”。 《治禅病秘要法》佛言:
  若有七众,犯于轻戒,过二夜不忏悔者,是人现身虽行禅定,终不获道。
  《大智度论》卷十四论持戒生禅定说:戒为检粗,禅为检细,戒摄身口,禅止乱心。持戒能令诸烦恼的力量羸弱,心不放逸,使禅定容易生起,譬如“老病失力,死事易得”,又如人欲上屋顶,必须借助梯子,“不得戒梯,禅亦不立”。破戒之人烦恼风强,令心散乱,难得入定;持戒之人烦恼风软,心不大散乱,容易入定。
  实际上,持戒清净,仅是修习禅定最基本的要求,能否顺利进入正定,取决于个人整个的身心修养——包括信仰、见地、人格、自制力、意志力、人际关系等,张澄基教授说得对:佛教禅定修习“是一个整体的彻头彻尾的身心奉献和努力。因此必然牵涉到行者之整个人格及其宗教情操和言行。”153
  4、排除五盖。“五盖”(巴nivarana),指五种能覆蔽禅定之光的障碍物:贪欲、瞋恨、昏沉睡眠、掉举与后悔、怀疑。贪欲,指对财色名利等的贪求,令人思虑营谋、躁动不安,无法寂静。瞋恨恼怒嫉妒则使血涌气乱,心波难平,对修定极其有害,怀瞋恨心修定,容易增长瞋恨,甚而令心理失常。掉举盖,指身好游走,口好吟咏及争辩聊天等,心波荡漾不能平静;后悔与掉举一样,都使心动荡不宁,难以入定。怀疑盖,特指对自己能否入定、对所修法及师父的狐疑不信,使人失去入定的信心,自然难以入定。
  5、初夜后夜悎寤瑜伽。悎寤瑜伽,是僧尼驱除睡意的方法,主要是在初夜入睡前和后夜睡醒后及在睡意袭来时,观想光明,经行(散步)以振作精神,不打瞌睡,以便精进修习禅定。
  6、近善知识。亲近堪指导、帮助自己修习禅定的良师益友,得到修定的诀要。佛教诸乘诸宗修习禅定,皆强调必须有明师指导,《瑜伽师地论》卷二十说:
  毗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又依善友之所摄受。
  谓止观的修习,都以依止善知识为要。密乘更强调修法有成就的上师之指导为密法最要之密意,语云:“只要找到成就上师,便是成就的一半。”禅定是一种调摄身心的精密技术,牵涉到对各种超常身心变化之正确处理,处理不当有伤身害命、导致疯颠之危险,须有过来人具体指导。汤玛斯·莫顿说得好:
  世上最危险的人是耽于禅修不受任何人指引的人。
  7、医治好心理创伤。这是当代西方佛教心理学家和禅师们一致强调的经验。《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一书中说:
  当我们尚未完成情绪上基本发展课题,或仍未感到与父母、家庭的关联时,会发现我们仍然无法在精神修行上有所深入。在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前,我们无法专注于禅修上,或无法将禅修上所学带入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二、身、心、息、食、睡的调和
  
  各种禅定的修习,在下手之先,皆须调和身、心、息、饮食、睡眠,《小止观》谓之“调和五事”。
  调身,旨在选取最有利于气血流通、排除身体上感觉干扰的姿势,以便于专心致志调摄心意。杂念纷纭,不能入定,往往与身体之不调有关。佛教的禅定姿势,有坐、行、立、卧、舞、跪、跑等,以坐姿为主,修习禅定被称为“坐禅”、打坐”。坐姿有单跏趺、双跏趺、方便坐、莲花半月坐、垂足坐、匠工坐、仙人坐等一二十种,皆以脊柱端直自然、头不低不昂不歪、双肩平齐、舌抵上腭为要点,以保障身体中央的脉端直不曲,与天地垂直,为内气之通行无阻提供最佳渠道。应坐于柔软的厚垫子之上,盖好腿和足,以防受寒。摆好坐姿后,摇动肢体、颈项、头,从下至上缓缓放松全身。放松,是坐姿的诀要。坐式应与经行、立、礼拜、打拳等动姿相结合,动静相间,使气血流通,助益调心入定,以免坐久生滞。密乘禅定有类似柔软体操的“拳法”疏通气脉,与印度教诃陀瑜伽的体位法、道教的导引相近。
  调息,旨在排除呼吸对意念的干扰,有助入定。呼吸会成为进入深定的障碍,意念的活动总是与呼吸相伴随,呼吸徐缓,意念必然集中,呼吸停止,意念必然寂定,呼吸也成为衡量是否入定及入定深浅的一把尺子。调制呼吸令趋于徐缓微细乃至停息,是调心入定的一个要诀。《小止观》以“不涩不滑”四字总摄调息之要,不涩,谓呼吸出入没有阻滞,不因强制而感到不适;不滑,谓呼吸要深细绵长,不急促,不浮滑。深细绵长,可谓调息之要。
  调心,贯彻禅定修习过程的始终,是修习禅定最重要的法则。入坐初修时的调心,以不忆过去、不思未来、止息一切奔逸攀缘的念头为要。如《中阿含经·阿难说经》佛偈所言: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
  过去事已灭,未来事未至。
  应明确杂念纷驰对修定的害处,用心止息诸念,令心平静专一,一心专注修定所缘的目标。《小止观》以“不沉不浮”四字总摄调心之要,不沉,谓清醒明白,不昏沉暗昧,昏沉的外在表现,是头不自觉地低垂;不浮,谓无杂念,不浮想联翩。初修定时,心有宽、急两种不调之相。急者,因用力摄心,用意过紧,致使气冲胸部与头部,使胸闷头痛,应以意领气往下行以对治之。宽者,因用意过于放松,致使心志散漫,身体弯曲倾斜,口中流涎,心中暗昧不明,应敛身摄念,努力振作精神,专注于所缘。
  饮食,应适度有节。《小止观》卷上说: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