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89 鸠摩罗什(西域)
  “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和合生无自性。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和合生无自性。”
  “复次,舍利弗!一切法无常亦不失。”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法无常亦不失。”
  须菩提言:“色无常亦不失,受、想、行、识无常亦不失。何以故?若法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以是因缘故,舍利弗!一切有为法无常亦不失。若有漏法、若无漏法,若有记法、若无记法,无常亦不失。何以故?若法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以是因缘故,舍利弗!一切作法无常亦不失。”
  “复次,舍利弗!一切法非常非灭。”
  舍利弗言:“何等法非常非灭?”
  须菩提言:“色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受、想、行、识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乃至意识因缘生受,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诸法和合生无自性。”
  “如舍利弗所言:‘何因缘故,色毕竟不生,受、想、行、识毕竟不生?’”
  须菩提言:“色非作法,受、想、行、识非作法,何以故?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弗!眼非作法,何以故?作者不可得故;乃至意亦如是。
  “眼界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亦如是。
  “复次,舍利弗!一切诸法皆非起非作,何以故?作者不可得故。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色毕竟不生,受、想、行、识毕竟不生。”
  “如舍利弗所言:‘何因缘故,毕竟不生,是不名为色?毕竟不生,是不名为受、想、行、识?’”
  须菩提言:“色性空,是空无生、无灭、无住异,受、想、行、识性空,是空无生、无灭、无住异。眼乃至一切有为法性空,是空无生、无灭、无住异。
  “以是因缘故,舍利弗!毕竟不生是不名色,毕竟不生是不名受、想、行、识。”
  “如舍利弗所言:‘何因缘故,毕竟不生法,当教是般若波罗蜜耶?’”
  须菩提言:“毕竟不生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毕竟不生,般若波罗蜜、毕竟不生,无二无别。以是因缘故,舍利弗,我说毕竟不生,当教是般若波罗蜜耶?”
  “如舍利弗所言:‘何因缘故,离毕竟不生,无菩萨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毕竟不生异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毕竟不生异菩萨,毕竟不生及菩萨无二无别。
  “不见毕竟不生异色,何以故?是毕竟不生及色,无二无别。
  “不见毕竟不生异受、想、行、识,何以故?毕竟不生,受、想、行、识无二无别。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以是因缘故,舍利弗!离毕竟不生,无菩萨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舍利弗所言:‘何因缘故,菩萨闻作是说,心不没、不悔,不惊、不怖、不畏,是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不见诸法有觉、知相,见一切诸法,如梦、如幻、如炎、如影、如化。舍利弗!以是因缘故,菩萨闻作是说,心不没、不悔、不惊、不怖、不畏。”
  【论】
  者言:
  “诸法无有自性”者,以性空破诸法各各性。
  此中须菩提自说:“诸法和合生,无有自性。”如和合五众等法,及六波罗蜜等善法,从是出菩萨名字;是菩萨从作法,众缘和合生故,非一法所成,以是故言假名。
  是众法亦从和合边生,譬如有眼、有色、有明、有空、有欲见心等,诸因缘和合生眼识,是中不得言眼是见者、若识是见者、若色是见者、若明是见者。
  若是眼、色、识等,各各不得有所见,和合中亦不应有见。
  以是故,见法毕竟空,如幻、如梦。
  一切诸法亦如是。
  复次,“一切法无常亦不失”,无常破“常倒”,不失破“断灭倒”;是无常不失法,即是入实相门,是故须菩提语舍利弗:“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
  一切法亦如是。
  复次,“一切法非常非失”者,如十八空后义说。
  “色毕竟不生者”,五众作者、生者、起者不可得故。
  复次,生相不可得者,如先破生中说。
  一切法亦如是。
  “何以故说若色不生为非色,非受、想、行、识”者,此中须菩提自说:色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常空相。若法常空相,是法无生相、无灭相,无住异相。受、想、行、识亦如是。故不生相法即是无为,非有为相。余法亦如是。
  “毕竟不生,当教谁般若”者,毕竟不生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云何以般若波罗蜜教般若波罗蜜?
  若离是毕竟不生有菩萨者,应当教般若波罗蜜。是菩萨、般若波罗蜜、毕竟不生,无二无别,云何当教离毕竟不生行道者?上说中已合解。
  “菩萨闻是不没、不悔”者,菩萨于一切法中,不见我、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亦无说者亦无听者,无邪说、无正说,亦无无说者,知一切法因缘和合故生,诸缘离故灭;无有起者、无有灭者,故不畏、不怖、不没、不悔。
  菩萨知一切法虚诳、无实无定,若死急时,若堕阿鼻泥犁,心犹不动,况闻虚声而有恐怖!
  如人梦中见怖畏事,觉已则无恐心,知梦法能诳心无有实事;菩萨亦如是,入世间心梦中见,有恐畏,得诸法实相觉时,则无所畏;知诸法但是虚诳,无有真实。
  复次,譬如幻事,智者虽见心无所惑,知是诳法;菩萨亦如是,知一切法如幻,能诳人心,是中无实,以是故不怖畏。如炎、如影、如化亦如是。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诸法,是时菩萨摩诃萨,不受色,不视色,不住色,不着色,不言是色;受、想、行、识亦不受、不视、不住、不着,亦不言是受、想、行、识。眼不受、不视、不住、不着,亦不言是眼;耳、鼻、舌、身、意,亦不受、不视、不住、不着,亦不言是意。檀波罗蜜不受、不视、不住、不着,亦不言是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受、不示、不住、不着,亦不言是般若波罗蜜。内空不受、不示、不住、不着,亦不言是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亦如是。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四念处不受、不示、不住、不着,亦不言是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受、不示、不住、不着,亦不言是十八不共法。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乃至一切种智,不受、不示、不住、不着,亦不言是一切种智。”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色乃至不见一切种智。何以故?
  “色不生,是非色;受、想、行、识不生,是非识。眼不生,是非眼;耳、鼻、舌、身,意不生,是非意。檀波罗蜜不生,是非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生,是非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色、不生,不二不别,乃至般若波罗蜜、不生,不二不别。
  “内空不生,是非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生,是非无法有法空,何以故?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生,不二不别。
  “世尊!四念处不生,非四念处,何以故?四念处、不生,不二不别。何以故?世尊!是不生法,非一、非二、非三、非异。以是故,四念处、不生,不二不别。
  “乃至十八不共法不生,非十八不共法。何以故?十八不共法、不生,不二不别。何以故?世尊!是不生法,非一、非二、非三、非异。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不生,非十八不共法。
  “世尊!如不生,是非如;乃至不可思议性不生,是非不可思议性。
  “世尊!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切智、一切种智不生,是非一切种智。何以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种智不生,不二不别。何以故?世尊!是不生法非一、非二、非三、非异。以是故,乃至一切种智不生,非一切种智。
  “世尊!色不灭相,是非色。何以故?色及不灭相,不二不别。何以故?世尊!是不灭法非一、非二、非三、非异。以是故,色不灭相是非色。受、想、行;识不灭相是非识。何以故?识及不灭不二不别。何以故?世尊!是不灭法,非一、非二、非三、非异。以是故,识不灭相是非识。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世尊!以是故,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乃至一切种智入无二法数。”
  【论】
  者言:
  须菩提白佛:菩萨能如是观诸法,于五众中有五种正观行:
  所谓“不受”,以五众中有无常火能烧心故。
  “不视”者,不取相,非但观无常等过,观是五众空,不取相故。
  “不住”者,不依止五众,畏诸烦恼贼来故,不敢久住;譬如空聚落,贼所止处,智者不应久住。
  “不着”者,五众若有一罪,犹不应着,何况身有饥渴、寒热、老病死等,心有忧愁、恐怖、妒嫉、瞋恚等,后世堕三恶道!一切无常、苦、空、无我,不得自在;如是等无量无边过罪,云何可着?
  “不言是色”者,不以邪见说色,若常若无常等。不言五众如是定相,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何以故?色中行五种正行,是五众,皆无生相,皆一相,一相则无相;若无相则非有五众。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若一切法无生相、般若波罗蜜不二不别。得是无生心,即是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即知诸法不生不灭。以是故,般若波罗蜜即是不生,不二不别。
  复次,须菩提自说因缘,所谓“是无生法不一相,不二相、不三、不异。”何以故?诸法无生一相故。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如无生,无灭亦如是。
  问曰:
  末后何以故说“色乃至一切种智入无二法数”?
  答曰:
  菩萨若未破色,则生爱等结使,着是色等;破色已,则生邪见,着是色空等。今色等用空智慧故,皆空、不二相。
  是诸法虚诳不实,内外入所摄故,名为二。色等乃至一切种智,离是二,名不二。
  今须菩提怜愍众生、利益诸菩萨故,说“是诸法不二,入无二法数中。”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二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释无生品第二十六(卷五十三)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尔时,慧命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何等是菩萨?何等是般若波罗蜜?何等是观?”
  须菩提语舍利弗:“如汝所问:‘何等是菩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发大心,以是故名为菩萨。亦知一切法、一切种相,是中亦不着;知色相不着,乃至知十八不共法亦不着。”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为一切法相?”
  须菩提言:“若以名字因缘和合等,知诸法是色,是声、香、味、触、法,是内、是外,是有为法、是无为法,以是名字相语言知诸法,是名知诸法相。
  “如舍利弗所问:‘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何等法远离?远离众、界、入,远离檀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远离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以是故,远离名般若波罗蜜。复次,远离四念处,乃至远离十八不共法,远离一切智,以是因缘故,远离名般若波罗蜜。
  “如舍利弗所问:‘何等是观’;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色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受、想、行、识亦如是。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乃至一切种智,观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诸法。”
  【论】
  问曰:
  所谓“菩萨义,般若波罗蜜义,诸观义”,上已问,今何以更问?
  答曰:
  先已答大树喻,非一斫可断,是事难故更问。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有无量义,如〈昙无竭品〉中说:般若波罗蜜,如大海水无量,如须弥山种种严饰。是故问。
  又此问虽同,答义种种异。
  复次,诸佛断法爱,不立经书,亦不庄严言语,但为拯济众生,随应度者说。如大清凉美池,无量众生前后来饮,各饱而去;听者亦如是,佛先说菩萨、般若及观,前来者有得解悟而去,后来者未闻,是故重问。
  “菩萨”者。
  “菩提”有三种:有阿罗汉菩提,有辟支佛菩提,有佛菩提。无学智慧清净无垢故,名为菩提。菩萨虽有大智慧,诸烦恼习未尽故,不名菩提。此中但说一种,所谓佛菩提也。
  “萨埵”,秦言众生。是众生为无上道故,发心修行。
  复次,“萨埵”名大心。
  是人发大心求无上菩提而未得,以是故名为“菩提萨埵”。佛已得是菩提,不名为菩提萨埵,大心满足故。
  “菩萨”余义,如先广说。
  复次,佛此中自说因缘:“是人为佛道故修行,知一切诸法相亦不着。”
  “诸法相”者,可以知诸法门,是色、是声等。
  略说菩萨义:先知诸法各各相,如地坚相;然后知毕竟空相。于是二种智慧中亦不着,但欲度众生故。
  菩萨得如是智慧,一切别相法中皆得远离。如色中离色,离色即是自相空;“远离”者,是“空”之别名。菩萨得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心皆远离。所以者何?见一切诸法罪过故。
  “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义相会,故以“阿罗蜜”释“波罗蜜”。
  远离何等法?所谓众、界、入,乃至一切智。以远离是诸法故,名般若波罗蜜。如禅波罗蜜能调伏人心,般若波罗蜜能令人远离诸法。
  “观”者,不观诸法常无常等,如先说。
  【经】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因缘故,色不生,是非色?受、想、行、识不生,是非识。乃至一切种智不生,是非一切种智?”
  须菩提言:“色、色相空,色空中无色无生,以是因缘故,色不生,是非色;受、想、行、识、识相空,识空中无识无生;以是因缘故,受、想、行、识不生,是非受、想、行、识。舍利弗!檀波罗蜜、檀波罗蜜相空,檀波罗蜜空中无檀波罗蜜无生;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相空,般若波罗蜜空中无般若波罗蜜无生。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般若波罗蜜不生,是非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亦如是。以是因缘故,内空不生是非内空,乃至一切种智不生是非一切种智。”
  舍利弗问须菩提:“汝何因缘故言‘色不二是非色’?‘受、想、行,识不二是非识’?乃至‘一切种智不二是非一切种智’?”
  须菩提答言:“所有色,所有不二;所有受、想、行、识,所有不二。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眼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色不二,是非色;受、想、行;识不二,是非识;乃至一切种智不二,是非一切种智。”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因缘故言‘是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乃至‘一切种智入无二法数’?”
  须菩提答言:“色不异无生,无生不异色,色即是无生,无生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无生,无生不异识,识即是无生,无生即是识。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论】
  问曰:
  上品竟,便应问“不生”,何以此中方问?
  答曰:
  三种大法易解,利益多众生故先问。
  “何因缘故,色不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不生为非一切种智?”
  须菩提答:“色是空,色中无色相。”
  行者以是无生智慧,令色无生。若能得是无生,心作是念:“今即得色实相。”是故言:“色无生,为非色。”
  色性常自无生,非今智慧力故使无生。如有人破色令空,犹存本色想。譬如除厕作舍,今虽无厕,犹有不净想;若能知厕本无,幻化所作,则无厕想。行者如是,若能知色从本已来初自无生者,则不复存色想。是故言:“色无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问曰:
  汝先自说“无生即是无二”,今何以更问?
  答曰:
  义虽一,所入观门异。
  上言:破因中先有果,若无果,是生法一异等,是生若初生、若后生——破如是等生,名“无生”;今破眼色、有无等诸二故,是名“不二”。
  行者或先入无生观门,后入不二;或先入不二,后入无生观。义虽一,行者分别。
  破色二故言“不二”,破色生故言“无生”。
  上说无生因缘,谓:“自相空”;今说不二因缘,所谓“不合、不散,一相,所谓无相”等。义虽同一空,上“自相空”,此是“散空”。
  “色入无二法数”者,行者观色不生不灭相,是时分别色,今变为无生,是故说色无生即是不二。何以故?色破散即是无生。如先分别诸法时,离色不得更有生,今色破散即是无生,不得更有无生。以是故,色即是入无二法数。
  是二阿罗汉于佛前共论竟,须菩提白佛而更说是义,欲使佛证知故。
  【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诸法,是时见色无生,毕竟净故;见受、想、行、识无生,毕竟净故。
  “见我无生,乃至知者、见者无生,毕竟净故。
  “见檀波罗蜜无生乃至般若波罗蜜无生,毕竟净故。
  “见内空无生乃至无法有法空无生,毕竟净故。
  “见四念处无生乃至十八不共法无生,毕竟净故。
  “见一切三昧、一切陀罗尼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一切种智无生,毕竟净故。
  “见凡夫、凡夫法无生,毕竟净故。
  “见须陀洹、须陀洹法,斯陀含、斯陀含法,阿那含、阿那含法,阿罗汉、阿罗汉法,辟支佛、辟支佛法,菩萨、菩萨法,佛、佛法无生,毕竟净故。”
  舍利弗语须菩提:“如我闻须菩提所说义,色是不生,受、想、行、识是不生,乃至佛、佛法是不生。若尔者,不应得须陀洹、须陀洹果,斯陀含、斯陀含果,阿那含、阿那含果,阿罗汉、阿罗汉果,辟支佛、辟支佛道;不应得菩萨摩诃萨一切种智;亦无六道别异;亦不得菩萨摩诃萨五种菩提。
  “须菩提!若一切法不生相,何以故须陀洹为断三结故修道,斯陀含为薄淫恚痴故修道?阿那含为断五下分结故修道?阿罗汉为断五上分结故修道?辟支佛为辟支佛法故修道?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作难行,为众生受种种苦?何以故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佛转法轮?”
  须菩提语舍利弗:“我不欲令无生法有所得。
  “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得须陀洹、须陀洹果,乃至不欲令无生法中得阿罗汉、阿罗汉果,辟支佛、辟支佛道。
  “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菩萨作难行,为众生受种种苦。菩萨亦不以难行心行道,何以故?舍利弗!生难心、苦心,不能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舍利弗!今菩萨怜愍众生,于众生如父母兄弟想,如儿子及己身想;如是能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是用无所得故。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如我一切处、一切种不可得,内外法亦如是。’若生如是想,则无难心、苦心。何以故?是菩萨于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法不受故。
  “舍利弗!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欲令无生法中转法轮,亦不欲令以无生法得道。”
  【论】
  者言: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
  问曰:
  菩萨未尽结,未得佛道,智慧未淳净,云何言“毕竟清净”?
  答曰:
  是菩萨得无生忍时,灭诸烦恼,得菩萨道,入菩萨位,虽有烦恼气,坐道场时乃尽,无所妨故毕竟净。
  复次,“毕竟清净”者,于柔顺道毕竟清净,非为佛道。
  以众生空、法空故,从见色无生毕竟净,乃至佛及佛法无生毕竟清净。
  须菩提种种因缘说诸法相决定无生;因此事,舍利弗作是难:贤圣中最小者须陀洹、须陀洹法,最大者佛、佛法。若尔者,圣人无大无小,圣法亦无优劣,亦无六道别异:此略难;后问断三结修道者,为广难。
  问曰:
  云何是五种菩提?
  答曰:
  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及三种菩提。于三菩提中,过二而住第三菩提。
  复有五种菩提:
  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因中说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者、名“明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等五菩提义,余诸贤圣断结义,如先说。
  问曰:
  声闻道广说断结义,何以不说辟支佛行、菩萨有种种行?
  答曰:
  辟支佛于声闻无复异道,但福德、利根、小深入诸法实相为异。
  菩萨道虽有种种众行,但难行、苦行为希有事,众生见已,欢喜言:“菩萨为我等作此行。”余行虽深妙,人所不知,不能感物,故不说。
  复次,如舍利弗难意:若诸法都是无生空寂者,一切众生皆着乐,菩萨何以故独受苦行?
  复次,诸佛常乐远离寂灭,断法爱,决定知诸法不转不还,何以故与众生转法轮?
  须菩提于佛前说无生法,佛不呵折,得快心乐说无难力故,答舍利弗:我亦都不欲令无生法中有六种圣人——除菩萨故言“六”,及六道别异。何以故?以得无生法证故,谓为圣法、圣人有差别,于无生法中都无所有。
  复次,于无生法中有二种失:“粗失”者,杀盗等罪故,有三恶道;“细失”者,用着心布施、持戒等福故,有三善道。
  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
  成因缘者,所谓大慈大悲心,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
  菩萨善修大悲心故,于一切众生乃至怨仇,同意爱念。是大悲果报利益之具,都无所惜,于内外所有,尽与众生。
  此中说不惜因缘,所谓“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法不可得故”。
  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欢喜。如人为自身及为父母、妻子,勤身修业,不以为苦;若为他作,则无欢心。
  苦行、难行,如后品“本生因缘,变化现受畜生形”中说。
  一切诸法毕竟空、不可思议相故,一切法还而不转故,不名为转;但为破虚妄颠倒故,名为“转法轮”。
  【经】
  舍利弗语须菩提:“今欲令以生法得道?以无生法得道?”
  须菩提语舍利弗:“我不欲令以生法得道。”
  舍利弗言:“今须菩提欲令以无生法得道?”
  须菩提言:“我亦不欲令以无生法得道。”
  舍利弗言:“如须菩提所说,无知无得。”
  须菩提言:“有知有得,不以二法。今以世间名字故有知有得,世间名字故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诸佛;第一实义中,无知无得,无须陀洹乃至无诸佛。
  “须菩提!若世间名字故有知有得,六道别异亦世间名字故有,非以第一实义耶?”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世间名字故有知有得,六道别异亦世间名字故有,非以第一实义。何以故?舍利弗!第一实义中无业无报、无生无灭、无净无垢。”
  舍利弗语须菩提:“不生法生?生法生?”
  须菩提言:“我不欲令不生法生,亦不欲令生法生。”
  舍利弗言:“何等不生法不欲令生?”
  须菩提言:“色是不生法,自性空,不欲令生;受、想、行、识不生法,自性空,不欲令生;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法,自性空,不欲令生。”
  舍利弗语须菩提:“生生?不生生?”
  须菩提言:“非生生,亦非不生生,何以故?舍利弗!生、不生,是二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舍利弗!以是因缘故,非生生,亦非不生生。”
  尔时,舍利弗语须菩提:“须菩提乐说无生法及无生相。”
  须菩提语舍利弗:“我乐说无生法,亦乐说无生相,何以故?诸无生法及无生相,乐说及语言,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
  舍利弗语须菩提:“汝乐说不生法,亦乐说不生相,是乐说语言亦不生?”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弗!何以故?舍利弗!色不生,受、想、行、识不生;眼不生乃至意不生;地种不生,乃至识种不生;身行不生,口行不生,意行不生;檀波罗蜜不生,乃至一切种智不生。以是因缘故,舍利弗!我乐说不生法,亦乐说不生相,是乐说、语言亦不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