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35 鸠摩罗什(西域)
  是三解脱门,在九地中:四禅、未到地、禅中间、三无色,无漏性故。
  或有说者:三解脱门一向无漏;三三昧或有漏或无漏。以是故,三昧、解脱有二名。
  如是说者:在十一地,六地、三无色、欲界及有顶地。若有漏者,系在十一地;无漏者,不系。
  喜根、乐根、舍根相应。
  初学在欲界中,成就在色、无色界中。
  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毗昙》中广说。
  复次,有二种空义,观一切法空,所谓众生空,法空。
  众生空,如上说。
  法空者,诸法自相空。
  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
  问曰:
  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
  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
  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
  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无罪福故,何用学道?
  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得法空,心着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是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
  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世间虚诳如幻。
  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憍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取空相故。
  若于无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着是无相;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
  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
  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
  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
  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
  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
  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
  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
  问曰:
  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
  答曰:
  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
  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
  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
  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
  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
  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
  菩萨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
  更欲说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四禅有二种:一者、净禅,二者、无漏禅。
  云何名净禅?有漏善五众是;云何名无漏?无漏五众。是四禅中所摄。
  身、口业是色法,余残非色法。
  一切不可见,无对。
  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善有漏五众;无漏者,无漏五众;皆是有为。有漏者色界系,无漏者不系。
  禅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非心,非心数法,非心相应;禅摄受众、想众,及相应行众,是心数法,亦心相应;禅摄心、意、识,但心。
  四禅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或受相应非随心行,或随心行亦受相应,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
  随心行非受相应者,四禅摄身业、口业,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及受。
  受相应非随心行者,四禅摄心意识。
  随心行亦受相应者,四禅摄想众及相应行众。
  非随心行亦非受相应者,除四禅中摄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
  想、行相应,亦如是。
  是四禅中,三禅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
  初禅,或有随觉行非观相应,或观相应非随觉行,或有随觉行亦观相应,或有非随觉行非观相应。
  随觉行非观相应者,初禅摄身业、口业,及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及观。
  观相应非随觉行者,谓觉。
  随觉行亦观相应者,觉观相应诸心心数法。
  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者,除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
  四禅皆有因缘,亦与因缘。
  四禅中:
  初禅,或次第非与次第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
  次第非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中心心数法,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
  第二、第三禅亦如是。
  第四禅,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及无想定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心心数法;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
  四禅中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与缘非缘;余残亦缘亦与缘。
  是四禅亦增上缘,亦与增上缘。
  如是等,《阿毗昙》分中广分别。
  菩萨得禅方便,及禅相、禅支,禅波罗蜜中已广说。
  问曰:
  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
  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着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四无量义第三十三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问曰:
  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今何以故别说?
  答曰:
  虽四禅中皆有是法,若不别说名字,则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则人不知。
  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为说“四无色定”;于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说“八胜处”;若有遮道,不得通达,为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说“十一切处”。
  若念十方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名为慈;是慈相应受、想、行、识众,是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法和合,皆名为慈。名为慈故是法生,以慈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数法,虽皆是后世业因缘,而但思得名,于作业中,思最有力故。
  悲、喜、舍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无漏。或可断,或不可断。亦在根本禅中,亦禅中间。三根相应,除苦根、忧根。如是等,《阿毗昙》分别说。
  取众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诸法实相故无漏。
  以是故,《无尽意菩萨问》中,说慈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
  问曰:
  是四无量心云何行?
  答曰:
  如佛处处经中说:“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亦如是。”
  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譬如净水珠着浊水中,水即清。
  无恚恨者,于众生中,若有因缘、若无因缘而瞋,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无瞋恨。
  无怨无恼,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复次,初生瞋结名为瞋;瞋增长筹量,持着心中未决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无所畏忌,是名恼。
  以慈心力除、舍、离此三事,是名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此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佛以是赞叹慈心。一切众生皆畏于苦,贪著于乐;瞋为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闻是慈三昧,能除苦、能与乐故,一心勤精进,行是三昧。以是故,无瞋无恨、无怨无恼。
  “广”、“大”、“无量”者,一大心分别有三名:
  “广”名一方,“大”名高远,“无量”名下方及九方。
  复次,下名“广”,中名“大”,上名“无量”。
  复次,缘四方众生心是名“广”,缘四维众生心是名“大”,缘上下方众生心是名“无量”。
  复次,破瞋恨心是名“广”,破怨心是名“大”,破恼心是名“无量”。
  复次,一切烦恼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为小;复小于此,故名瞋、恨、怨、恼。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广”、“大”、“无量”。所以者何?大因缘常能破小事故。
  “广心”者,畏罪畏堕地狱故,除心中恶法;“大心”者,信乐福德果报故,除恶心;“无量心”者,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
  复次,行者持戒清净故,是“心广”;禅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无量”。
  以是慈心,念得道圣人,是名“无量心”,用无量法分别圣人故;念诸天及人尊贵处,故名为“大心”;念诸余下贱众生及三恶道,是名“广心”。
  于所爱众生中,以慈念广于念已故,名为“广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无量心”。
  复次,为狭缘心,故名为“广”;为小缘心,故名为“大”;为有量心,故名为“无量”。
  如是等,分别义。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
  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隐。
  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
  “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以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
  “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
  譬如给赐贫人,或与财物,或与金银宝物,或与如意真珠;众生缘、法缘、无缘,亦复如是。是为略说慈心义。
  悲心义亦如是:以怜愍心,遍观十方众生苦,作是念:“众生可愍,莫令受是种种苦,无瞋、无恨、无怨、无恼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问曰:
  有三种众生:有受乐,如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恶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乐,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观一切众生皆受乐?行悲者,观一切众生皆受苦?
  答曰:
  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诸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譬如钻火,先以软草、干牛,火势转大,能烧大湿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愿时,唯及诸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
  悲、喜、舍心亦如是。
  问曰:
  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
  取受不苦不乐人相,行者以是心渐渐增广,尽见一切受不苦不乐。
  问曰:
  是三种心中,应有福德,是舍心于众生不苦不乐,有何等饶益?
  答曰:
  行者作是念:“一切众生离乐时得苦,苦时即是苦,得不苦不乐则安隐”,以是饶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时贪着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
  问曰:
  悲心、舍心,可知有别;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乐与喜有何等异?
  答曰:
  身乐名乐,心乐名喜;五识相应乐名乐,意识相应乐名喜;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如人怜愍贫人,先施宝物是名乐;后教令卖买得受五欲乐,是名喜。
  复次,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乐;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喜。
  复次,欲界中五识相应乐,初禅中三识相应乐,三禅中一切乐,是名乐;欲界及初禅意识相应乐,二禅中一切乐,是名喜;粗乐名乐,细乐名喜;因时名乐,果时名喜;初得乐时是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譬如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时,是名喜。
  问曰:
  若尔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无量,而分别为二法?
  答曰:
  行者初心未摄,未能深爱众生故,但与乐;摄心深爱众生,故与喜。以是故,先乐而后喜。
  问曰:
  若尔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
  行慈心时,爱众生如儿子,愿与乐。出慈三昧故,见众生受种种苦,发深爱心怜愍众生,令得深乐。譬如父母虽常爱子,若得病急,是时爱心转重;菩萨亦如是,入悲心观众生苦,怜愍心生,便与深乐,以是故悲心在中。
  问曰:
  若如是深爱众生,复何以行舍心?
  答曰:
  行者如是观,常不舍众生,但念舍是三种心。何以故?妨废余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众生乐,而不能令得乐;悲心欲令众生离苦,亦不能令得离苦;行喜心时,亦不能令众生得大喜。此但忆想,未有实事;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
  复次,如慈、悲、喜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
  问曰:
  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何以故但言“是三心忆想心生,无有实事”?
  答曰:
  是菩萨作佛时,虽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发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
  凡夫、声闻行是四无量,为自调自利故,亦但空念众生。
  诸菩萨行是慈心,欲令众生离苦得乐,从此慈心因缘,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报时,或作转轮圣王,多所饶益;菩萨或时出家行禅,引导众生,教令行禅,得生清净界,受无量心乐。
  若作佛时,共无量阿僧祇众生,入无余涅槃;比于空心愿益,是为大利!乃至舍利余法,多所饶益。
  复次,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余佛则无所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
  复次,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云何尽度一切?
  问曰:
  若空不可得尽度者,少亦俱空,何以度少?
  答曰:
  我言“三世十方佛,求一切众生不可得故无所度”,汝难言“何以不尽度”,是为堕负处!汝于负处不能自拔,而难言“无众生中,多少一种何以度少”,是为重堕负处!
  复次,诸法实相第一义中,则无众生,亦无度,但以世俗法故,说言有度。汝于世俗中求第一义,是事不可得;譬如瓦石中求珍宝不可得。
  复次,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限有量,有初有后,故所度众生亦应有量,不应以随因缘果报有量法,尽度无量众生。
  如大力士,弓势虽大,箭远必堕。亦如劫尽大火烧三千世界,明照无量虽久必灭。
  菩萨成佛亦如是,从初发意,执精进弓,用智慧箭,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亦必当灭。菩萨得一切种智时,身出光明,照无量世界,一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涅槃后八万四千法聚舍利,化度众生;如劫尽火照,久亦复灭。
  问曰:
  汝自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缘故,所度亦应有量”?
  答曰:
  “无量”有二种:
  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譬如虚空、涅槃、众生性,是不可量。
  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渧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众生亦如是,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无量”。
  复次,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常空中众生不可得。如佛说:
 “我坐道场时,  智慧不可得,
  空拳诳小儿,  以度于一切。
  诸法之实相,  则是众生相;
  若取众生相,  则远离实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灭法中,  而作分别相。
  若分别忆想,  则是魔罗网;
  不动不依止,  是则为法印。”
  问曰:
  若乐有二分:慈心、喜心;悲心观苦,何以不作二分?
  答曰:
  乐是一切众生所爱重故,作二分;是苦不爱不念故,不作二分。又受乐时心软,受苦时心坚。
  如阿育王弟违陀输,七日作阎浮提王,得上妙自恣五欲。过七日已,阿育王问言:阎浮提主,受乐欢畅不?答言:我不见、不闻、不觉,何以故?旃陀罗日日振铃高声唱:七日中已尔许日过,过七日已,汝当死!我闻是声,虽作阎浮提王,上妙五欲,忧苦深故,不闻、不见。
  以是故知苦力多,乐力弱。若人遍身受乐,得一处针刺,众乐皆失,但觉刺苦。乐力弱故,二分乃强;苦力多故,一处足明。
  问曰:
  行是四无量心,得何等果报?
  答曰:
  佛说入是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是无量福德。以是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
  问曰:
  何以故佛说慈报生梵天上?
  答曰:
  以梵天众生所尊贵,皆闻皆识故。佛在天竺国,天竺国常多婆罗门,婆罗门法,所有福德尽愿生梵天。若众生闻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说行慈生梵天。
  复次,断淫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
  复次,觉观难灭故,不说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仪,但说一种不妄语,则摄三事。
  问曰:
  慈有五功德;悲、喜、舍何以不说有功德?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