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32 鸠摩罗什(西域)
  如是等无量三法门。
  复知四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圣谛、四圣种、四沙门果、四知、四信、四道、四摄法、四依、四通达善根、四道、四天人轮、四坚法、四无所畏、四无量心——如是等无量四法门。
  复知五无学众、五出性、五解脱处、五根、五力、五大施、五智、五阿那含、五净居天处、五治道、五智三昧、五圣分支三昧、五如法语道——如是等无量五法门。
  复知六舍法、六爱敬法、六神通、六种阿罗汉、六地见谛道、六随顺念、六三昧、六定、六波罗蜜——如是等无量六法门。
  复知七觉意、七财、七依止、七想定、七妙法、七知、七善人去处、七净、七财福、七非财福、七助定法——如是等无量七法门。
  复知八圣道分、八背舍、八胜处、八大人念、八种精进、八丈夫、八阿罗汉力——如是等无量八法门。
  复知九次第定、九名色等减(从名色至生死为九)、九无漏智得尽智故除等智也、九无漏地六禅三无色、九地思惟道——如是等无量九法门。
  复知十无学法、十想、十智、十一切入、十善大地、佛十力——如是等无量十法门。
  复知十一助圣道法,复知十二因缘法,复知十三出法,十四变化心,十五心见谛道,十六安那般那行,十七圣行,十八不共法,十九离地。思惟道中一百六十二道,能破烦恼贼。一百七十八沙门果——八十九有为果、八十九无为果。如是等种种无量异相法,生、灭、增、减,得、失、垢、净,悉能知之。
  菩萨摩诃萨知是诸法已,能令诸法入自性空,而于诸法无所著,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入菩萨位中已,以大悲怜愍故,以方便力分别诸法种种名字,度众生令得三乘。譬如工巧之人,以药力故,能令银变为金,金变为银。
  问曰:
  若诸法性真空,云何分别诸法种种名字?何以不但说真空性?
  答曰:
  菩萨摩诃萨不说空是可得可着;若可得可着,不应说诸法种种异相。
  不可得空者,无所挂碍;若有挂碍,是为可得,非不可得空。
  若菩萨摩诃萨知不可得空,还能分别诸法,怜愍度脱众生,是为般若波罗蜜力。
  取要言之,诸法实相是般若波罗蜜。
  问曰:
  一切世俗经书,及九十六种出家经中,皆说有诸法实相;又声闻法三藏中,亦有诸法实相,何以不名为般若波罗蜜?而此经中诸法实相,独名般若波罗蜜?
  答曰:
  世俗经书中,为安国、全家、身、命、寿、乐故非实。
  外道出家堕邪见法中,心爱着故,是亦非实。
  声闻法中虽有四谛,以无常、苦、空、无我观诸法实相,以智慧不具足不利、不能为一切众生、不为得佛法故,虽有实智慧,不名般若波罗蜜。如说:“佛入出诸三昧,舍利弗等乃至不闻其名,何况能知!”何以故?诸阿罗汉、辟支佛初发心时,无大愿,无大慈大悲,不求一切诸功德,不供养一切三世十方佛,不审谛求知诸法实相;但欲求脱老、病、死苦故。
  诸菩萨从初发心,弘大誓愿,有大慈悲,求一切诸功德,供养一切三世十方诸佛,有大利智,求诸法实相。除种种诸观,所谓净观、不净观,常观、无常观,乐观、苦观,空观、实观,我观、无我观。舍如是等妄见心力诸观,但观外缘中实相,非净、非不净,非常、非非常,非乐、非苦,非空、非实,非我、非无我。如是等诸观,不着不得;世俗法故,非第一义。周遍清净,不破不坏,诸圣人行处,是名般若波罗蜜。
  问曰:
  已知般若体相是无相无得法,行者云何能得是法?
  答曰:
  佛以方便说法,行者如所说行则得。
  譬如绝崖险道,假梯能上;又如深水,因船得渡。
  初发心菩萨,若从佛闻、若从弟子闻、若于经中闻,一切法毕竟空,无有决定性可取可着,第一实法,灭诸戏论。
  涅槃相是最安隐,我欲度脱一切众生,云何独取涅槃?我今福德、智慧、神通力未具足故,不能引导众生,当具足是诸因缘,行布施等五波罗蜜:
  财施因缘故得大富,法施因缘故得大智慧;能以此二施,引导贫穷众生,令入三乘道。
  以持戒因缘故,生人天尊贵,自脱三恶道,亦令众生免三恶道。
  以忍辱因缘故,障瞋恚毒,得身色端政,威德第一,见者欢喜,敬信心伏,况复说法!
  以精进因缘故,能破今世后世福德、道法懈怠,得金刚身、不动心;以是身、心,破凡夫憍慢,令得涅槃。
  以禅定因缘故,破散乱心,离五欲罪乐,能为众生说离欲法。禅是般若波罗蜜依止处,依是禅,般若波罗蜜自然而生。如经中说:“比丘一心专定,能观诸法实相。”
  复次,知欲界中多以悭、贪罪业,闭诸善门;行檀波罗蜜时,破是二事,开诸善门。
  欲令常开故,行十善道尸罗波罗蜜。
  未得禅定、智慧,未离欲故,破尸罗波罗蜜,以是故行忍辱。
  知上三事能开福门。
  又知是福德果报无常,天人中受乐,还复堕苦;厌是无常福德故,求实相般若波罗蜜。是云何当得?必以一心,乃当可得。如贯龙王宝珠,一心观察,能不触龙,则得价直阎浮提。
  一心禅定,除却五欲、五盖,欲得心乐,大用精进,是故次忍辱说精进波罗蜜。如经中说:“行者端身直坐,系念在前,专精求定;正使肌骨枯朽,终不懈退。”是故精进修禅。若有财而施,不足为难;畏堕恶道,恐失好名,持戒、忍辱亦不为难。以是故,上三度中不说精进。今为般若波罗蜜实相,从心求定,是事难故,应须精进。
  如是行,能得般若波罗蜜。
  问曰:
  要行五波罗蜜,然后得般若波罗蜜?亦有行一、二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耶?
  答曰:
  诸波罗蜜有二种:
  一者、一波罗蜜中相应随行具诸波罗蜜;二者、随时别行波罗蜜。
  多者受名。譬如四大共合,虽不相离,以多者为名。
  相应随行者,一波罗蜜中具五波罗蜜,是不离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
  随时得名者,或因一、因二得般若波罗蜜。
  若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布施,是时求布施相,不一不异,非常非无常,非有非无等,如破布施中说。因布施实相,解一切法亦如是——是名因布施得般若波罗蜜。
  或有持戒不恼众生,心无有悔,若取相生着,则起诤竞。是人虽先不瞋众生,于法有憎爱心故而瞋众生。是故若欲不恼众生,当行诸法平等;若分别是罪是无罪,则非行尸罗波罗蜜。何以故?憎罪、爱不罪,心则自高,还堕恼众生道中。是故菩萨观罪者、不罪者,心无憎爱;如是观者,是为但行尸罗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
  菩萨作是念:“若不得法忍,则不能常忍。一切众生未有逼迫能忍,苦来切已,则不能忍。譬如囚畏杖楚,而就死苦。以是因缘故,当生法忍:无有打者、骂者,亦无受者,但从先世颠倒果报因缘故名为受。”是时不分别是忍事、忍法者,深入毕竟空故,是名法忍。得是法忍,常不复瞋恼众生;法忍相应慧,是般若波罗蜜。
  精进常在一切善法中,能成就一切善法。若智慧筹量分别诸法,通达法性,是时精进助成智慧。又知精进实相,离身心,如实不动,如是精进能生般若波罗蜜。余精进如幻、如梦,虚诳非实,是故不说。
  若深心摄念,能如实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不可以见闻念知能得。何以故?六情、六尘,皆是虚诳因缘果报;是中所知所见,皆亦虚诳。是虚诳知,都不可信;所可信者,唯有诸佛于阿僧祇劫所得实相智慧。以是智慧,依禅定一心,观诸法实相——是名禅定中生般若波罗蜜。
  或有离五波罗蜜,但闻、读诵、思惟、筹量通达诸法实相,是方便智中生般若波罗蜜。
  或从二、或三、四波罗蜜生般若波罗蜜。
  如闻说一谛而成道果,或闻二、三、四谛而得道果。有人于苦谛多惑故,为说苦谛而得道;余三谛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谛故,为说四谛而得道。如佛语比丘:“汝若能断贪欲,我保汝得阿那含道。”若断贪欲,当知恚、痴亦断。
  六波罗蜜中亦如是,为破多悭贪故,说布施法,当知余恶亦破。为破杂恶故,具为说六。是故或一一行、或合行;普为一切人故说六波罗蜜,非为一人。
  复次,若菩萨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故,得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
  诸行皆虚妄不实,或近有过,或远有过:
  如不善法近有过罪;善法久后变异时,著者能生忧苦,是远有过罪。
  譬如美食、恶食,俱有杂毒:食恶食即时不悦;食美食即时甘悦,久后俱夺命,故二不应食!善、恶诸行亦复如是。
  问曰:
  若尔者,佛何以说三行:梵行、天行、圣行?
  答曰:
  行无行故,名为圣行。何以故?一切圣行中,不离三解脱门故。
  梵行、天行中,因取众生相故生,虽行时无过,后皆有失。又即今求实,皆是虚妄;若贤圣以无著心行此二行,则无咎。
  若能如是行无行法,皆无所得,颠倒虚妄烦恼毕竟不生。如虚空清净故,得诸法实相,以无所得为得,如无所得般若中说:色等法非以空故空,从本已来常自空。色等法不以智慧不及故无所得,从本已来常自无所得。
  是故不应问“行几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诸佛怜愍众生,随俗故说行,非第一义。
  问曰:
  若无所得、无所行,行者何以求之?
  答曰:
  无所得有二种:一者、世间欲有所求,不如意,是无所得;二者、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非无有福德智慧、增益善根。
  如凡夫人分别世间法故有所得;诸善功德亦如是,随世间心故说有所得,诸佛心中则无所得。
  是略说般若波罗蜜义,后当广说。
  大智度论卷第十八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三十七品义第三十一(卷第十九)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论】
  问曰:
  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于菩萨道中说声闻法?
  答曰:
  菩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
  复次,何处说三十七品但是声闻、辟支佛法,非菩萨道?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
  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
  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
  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问曰:
  三十七品,虽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非菩萨道,以义推之可知: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槃;是三十七品但说涅槃法,不说波罗蜜,亦不说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萨道。
  答曰:
  菩萨虽久住生死中,亦应知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槃。知是已,立大愿,众生可愍,我当拔出着无为处;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能到佛道。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
  如佛说:“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堕涅槃地。”
  复次,若如汝所说菩萨久住生死中,应受种种身心苦恼,若不得实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槃。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和合生者无有自性,无自性故是则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
  以是故,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
  复次,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诸法故。
  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中论》中亦说:
 “涅槃不异世间,  世间不异涅槃。
  涅槃际世间际,  一际无有异故。”
  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
  问曰:
  四念处则能具足得道,何以说三十七?若汝以略说故四念处,广说故三十七,此则不然!何以故?若广应无量!
  答曰:
  四念处虽具足能得道,亦应说四正勤等诸法。何以故?众生心种种不同,结使亦种种,所乐所解法亦种种。佛法虽一实一相,为众生故,于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聚,作是分别说。若不尔,初转法轮说四谛则足,不须余法。
  以有众生厌苦着乐,为是众生故说四谛。
  身心等诸法皆是苦,无有乐;是苦因缘,由爱等诸烦恼;是苦所尽处,名涅槃;方便至涅槃,是为道。
  有众生多念,乱心颠倒故,着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为是人故说四念处。
  如是等诸道法,各各为众生说。
  譬如药师,不得以一药治众病;众病不同,药亦不一。佛亦如是,随众生心病种种,以众药治之。
  或说一法度众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比丘言:“知已!世尊!”佛言:“云何知?”比丘言:“诸法非我物,不应取。”
  或以二法度众生:定及慧;或以三法:戒、定、慧;或以四法:四念处。
  是故四念处虽可得道,余法行异,分别多少异,观亦异,以是故应说四正勤等诸余法。
  复次,诸菩萨摩诃萨信力大故,为度一切众生故,是中佛为一时说三十七品;若说异法道门,十想等皆摄在三十七品中。
  是三十七品,众药和合,足疗一切众生病,是故不用多说。
  如佛虽有无量力,但说十力,于度众生事足。
  是三十七品,十法为根本。
  何等十?信、戒、思惟、精进、念、定、慧、除、喜、舍。
  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语、正业、正命;精进者,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正精进;念者,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者,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正见。
  是诸法,念随顺智慧缘中止住,是时名念处。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摄心安隐于缘中,故名如意足。软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
  问曰:
  应先说道,何以故?行道然后得诸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后得所至处。今何以颠倒,先说四念处,后说八正道?
  答曰:
  不颠倒也。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时名字。
  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
  持已,从法中求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勤。
  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
  心调柔已,生五根。
  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进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是名念根;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
  得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
  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
  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
  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
  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
  得是法安隐具足已,欲入涅槃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
  问曰:
  何等是四念处?
  答曰:
  身念处,受、心、法念处,是为四念处。
  观四法四种: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法虽各有四种,身应多观不净,受多观苦,心多观无常,法多观无我。
  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时,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颠倒:诸不净法中净颠倒,苦中乐颠倒,无常中常颠倒,无我中我颠倒。破是四颠倒故,说是四念处;破净倒故说身念处;破乐倒故说受念处;破常倒故说心念处;破我倒故说法念处。
  以是故说四,不少不多。
  问曰:
  云何得是四念处?
  答曰:
  行者依净戒住,一心行精进,观身五种不净相。
  何等五?一者、生处不净,二者、种子不净,三者、自性不净,四者、自相不净,五者、究竟不净。
  云何名生处不净?
  头、足、腹、脊、胁、肋诸不净物和合,名为女身。内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净,外有烦恼业因缘风,吹识种令入二藏中间。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尿坑中。如说:
 “是身为臭秽,  不从花间生,
  亦不从瞻卜,  又不出宝山。”
  是名生处不净。
  种子不净者,父母以妄想邪忆念风吹淫欲火故,血髓膏流,热变为精。宿业行因缘,识种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种子。如说:
 “是身种不净,  非余妙宝物,
  不由净白生,  但从尿道出!”
  是名种子不净。
  自性不净者,从足至顶,四边薄皮,其中所有不净充满;饰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馔,众味肴膳,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为不净,何况人衣食?如说:
 “地水火风质,  能变除不净,
  倾海洗此身,  不能令香洁!”
  是名自性不净。
  自相不净者,是身九孔常流不净,眼流眵、泪,耳出结聍,鼻中涕流,口出涎吐,厕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诸毛孔汗流不净。如说:
 “种种不净物,  充满于身内;
  常流出不止,  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净。
  究竟不净者,是身若投火则为灰,若虫食则为屎,在地则腐坏为土,在水则膀胀烂坏,或为水虫所食。一切死尸中,人身最不净。不净法,九相中当广说。如说:
 “审谛观此身,  终必归死处。
  难御无反复,  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净。
  复次,是身生时、死时,所近身物,所安身处,皆为不净;如香美净水,随百川流,既入大海,变成咸苦。
  身所食啖种种美味,好色好香,细滑上馔,入腹海中,变成不净。是身如是从生至终,常有不净,甚可患厌!
  行者思惟:是身虽复不净,若少有常者犹差,而复无常。
  虽复不净、无常,有少乐者犹差,而复大苦。
  是身是众苦生处,如水从地生,风从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内外诸苦皆从身出。
  内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热、饥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
  问曰:
  身非但是苦性,亦从身有乐;若令无身,随意五欲,谁当受者?
  答曰:
  四圣谛苦,圣人知实是苦,愚夫谓之为乐;圣实可依,愚惑宜弃。
  是身实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为乐。譬如应死之人,得刑罚代命,甚大欢喜;罚实为苦,以代死故,谓之为乐。
  复次,新苦为乐,故苦为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立、卧亦乐,久亦为苦。屈申、俯仰,视眴、喘息,苦常随身;从初受胎,出生至死,无有乐时。
  若汝以受淫欲为乐,淫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故有,非是实乐,无病观之,为生慈愍。离欲之人观淫欲者,亦复如是,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多受多苦。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不得已而养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复弊暴,以从己生故,要当养育成就。身实无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风之人,不能俯仰行来;病咽塞者,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随意取用;身不得尔,不自在故,审知无我。
  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有如是等无量过恶。如是等种种观身,是名身念处。
  得是身念处观已,复思惟众生以何因缘故贪着此身?乐受故。
  所以者何?
  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乐受一切众生所欲,苦受一切众生所不欲,不苦不乐受不取、不弃。如说:
 “若作恶人及出家,  诸天世人及蠕动,
  一切十方五道中,  无不好乐而恶苦。
  狂惑颠倒无智故,  不知涅槃常乐处!”
  行者观是乐受,以实知之,无有乐也,但有众苦。何以故?乐名实乐,无有颠倒。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无有实者。
  复次,是乐受虽欲求乐,能得大苦。
  如说:
 “若人入海遭恶风,  海浪崛起如黑山;
  若入大阵斗战中,  经大险道恶山间。
  豪贵长者降屈身,  亲近小人为色欲。
  如是种种大苦事,  皆为着乐贪心故!”
  以是故,知乐受能生种种苦。
  复次,虽佛说三种受,有乐受,乐少故名为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则失气味。
  问曰:
  若世间乐,颠倒因缘故苦,诸圣人禅定生无漏乐,应是实乐。何以故?此乐不从愚痴颠倒有故,此云何是苦?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