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13 鸠摩罗什(西域)
  名天:天王、天子是也。
  生天:释、梵诸天是也。
  净天:佛、辟支佛、阿罗汉是也。
  净天中尊者,是佛;今言“天眼”,亦无咎也。
  “天眼观视世界”者,以世界众生,常求安乐而更得苦;心着吾我,是中实无吾我。众生常畏苦而常行苦,如盲人求好道,反堕深坑。
  如是等种种观已,举身微笑。
  问曰:
  笑从口生,或时眼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
  答曰:
  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令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
  复次,一切毛孔皆开,故名为笑;由口笑欢喜故,一切毛孔皆开。
  问曰:
  佛至尊重,何以故笑?
  答曰:
  如大地,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动;佛亦如是,若无事及小因缘则不笑,今大因缘故一切身笑。云何为大?佛欲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央数众生当续佛种,是为大因缘。
  复次,佛言:“我世世曾作小虫、恶人,渐渐集诸善本,得大智慧;今自致作佛,神力无量最上最大。一切众生亦可得尔,云何空受勤苦而堕小处?”以是故笑。
  复次,有小因大果、小缘大报。如求佛道,赞一偈、一称南无佛、烧一捻香,必得作佛;何况闻知诸法实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灭,而行因缘业亦不失!以是事故笑。
  复次,般若波罗蜜相,清净如虚空,不可与,不可取。佛种种方便,光明神德,欲教化一切众生令心调柔,然后能信受般若波罗蜜。以是故,因笑放光。
  笑有种种因缘:有人欢喜而笑,有人瞋恚而笑,有轻人而笑,有见异事而笑,有见可羞耻事而笑,有见殊方异俗而笑,有见希有难事而笑。
  今是第一希有难事:诸法相,不生不灭,真空无字无名,无言无说;而欲作名立字,为众生说令得解脱,是第一难事。譬如百由旬大火聚,有人负干草入火中过,不烧一叶,是甚为难;佛亦如是,持八万法众名字草,入诸法实相中,不为染着火所烧,直过无碍,是为甚难,以是难事故笑。
  如是种种希有难事故,举身微笑。
  【经】
  从足下千辐相轮中,放六百万亿光明。
  【论】
  问曰:
  佛何以故先放身光?
  答曰:
  上笑因缘中已答,今当更说:有人见佛无量身,放大光明,心信清净恭敬故,知非常人。
  复次,佛欲现智慧光明神相故,先出身光,众生知佛身光既现,智慧光明亦应当出。
  复次,一切众生常着欲乐,五欲中第一者色;见此妙光,心必爱着,舍本所乐;令其心渐离欲,然后为说智慧。
  问曰:
  其余天人亦能放光,佛放光明有何等异?
  答曰:
  诸天人虽能放光,有限有量;日月所照,唯四天下;佛放光明,满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出,遍至下方。余人光明,唯能令人欢喜而已;佛放光明,能令一切闻法得度,以是为异。
  问曰:
  如一身中,头为最上,何以故先从足下放光?
  答曰:
  身得住处,皆由于足。
  复次,一身中虽头贵而足贱,佛不自贵光,不为利养,以是故于贱处放光。
  复次,诸龙、大蛇、鬼神,从口中出光,毒害前物;若佛口放光明,众生怖畏,是何大光!复恐被害,是故从足下放光。
  问曰:
  足下六百万亿光明,乃至肉髻,是皆可数;三千大千世界尚不可满,何况十方!
  答曰:
  此身光是诸光之本,从本枝流无量无数。譬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得风转大,乃至能吞食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
  【经】
  足十指、两踝、两、两膝、两髀、腰、脊、腹、背、脐、心、胸德字、肩、臂、手十指、项、口、四十齿、鼻两孔、两眼、两耳、白毫相、肉髻,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论】
  问曰:
  足下光明能照三千大千及十方世界,何用身分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答曰:
  我先言足下光明照下方,余方不满,是故更放身分光明。
  有人言:一切身分,足为立处故最大,余不尔;是故佛初放足下六百万亿光明以示众生。如三十二相中,初种足下安住相;一切身分皆有神力。
  问曰:
  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何禅定中放此光明?
  答曰:
  三昧王三昧中放此光明;六通中如意通,四禅中第四禅,放此光明。第四禅中火胜处、火一切入,此中放光明。
  复次,佛初生时、初成佛时、初转法轮时,皆放无量光明满十方;何况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时而不放光?譬如转轮圣王珠宝,常有光明照王军众,四边各一由旬;佛亦如是,众生缘故,若不入三昧,恒放常光。何以故?佛众法宝成故。
  【经】
  从是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从三千大千世界,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
  问曰:
  如火相上焰,水相下润,风相傍行;是光明火气应当上去,云何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世界?
  答曰:
  光明有二种:一者、火气,二者、水气。日珠火气,月珠水气;火相虽焰上,而人身中火上下遍到。日火亦尔,是故夏月地水尽热。以是故,知火不皆上。
  复次,是光明佛力故,遍至十方;譬如强弓遣箭,随所向至。
  问曰:
  何以先照东方,南、西、北后?
  答曰:
  以日出东方为上故,佛随众生意,先照东方。
  复次,俱有一难。若先照南方,当言“何以不先照东、西、北方?”若先照西方、北方,亦尔。
  问曰:
  光明几时当灭?
  答曰:
  佛用神力欲住便住,舍神力便灭。佛光如灯,神力如脂,若佛不舍神力,光不灭也。
  【经】
  光明出过东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乃至十方亦复如是。
  【论】
  问曰:
  云何为三千大千世界?
  答曰:
  佛《杂阿含》中分别说:千日、千月、千阎浮提、千衢陀尼、千郁怛罗越、千弗婆提、千须弥山、千四天王天处、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千大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名周利。以周利千世界为一,一数至千,名二千中世界。以二千中世界为一,一数至千,名三千大千世界。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千千重数,故名“大千”;二过复千,故言“三千”;是合集名。百亿日月乃至百亿大梵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是一时生、一时灭。
  有人言:住时一劫,灭时一劫,还生时一劫。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劫亦三种破:水、火、风;小劫亦三种破:刀、病、饥。此三千大千世界在虚空中;风上水,水上地,地上人。须弥山有二天处:四天处,三十三天处。余残夜摩天等,福德因缘七宝地,风举空中;乃至大梵天,皆七宝地,皆在风上。是三千大千世界,光明遍照,照竟,余光过出,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问曰:
  是光远照,云何不灭?
  答曰:
  光明以佛神力为本,本在故不灭。譬如龙泉,龙力故水不竭。是诸光明以佛心力故,遍照十方,中间不灭。
  问曰:
  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沙等”?
  答曰:
  恒河沙多,余河不尔。
  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
  复次,佛出阎浮提,阎浮提四大河北边出,入四方大海中。北边雪山中,有阿那婆达多池;是池中有金色七宝莲华,大如车盖。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是池四边有四流水: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方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
  复次,余河名字喜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
  问曰:
  恒河中沙,为有几许?
  答曰:
  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佛及法身菩萨,一切阎浮提中微尘生灭多少,皆能数知,何况恒河沙?如佛在祇桓外林中树下坐,有一婆罗门来到佛所问佛:“此树林有几叶?”佛即时便答:“有若干数。”婆罗门心疑:“谁证知者?”婆罗门去至一树边,取一树上少叶藏还,问佛:“此树林定有几叶?”即答:“今少若干叶。”如其所取语之。婆罗门知已,心大敬信,求佛出家,后得阿罗汉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数。
  问曰:
  有几许人值佛光明,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值光明便得道者,佛有大慈,何以不常放光明令一切得道?何须持戒、禅定、智慧,然后得道?
  答曰:
  众生种种因缘得度不同:有禅定得度者,有持戒说法得度者,有光明触身而得度者。譬如城有多门入处,各各至处不异。有人光明触身而得度者,有若见光明、若触身不得度者。
  【经】
  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
  问曰:
  上已举身微笑,今何以故复一切毛孔皆笑?
  答曰:
  举身微笑是粗分,今一切毛孔皆笑是细分。
  复次,先举身微笑光明有数,今一切毛孔皆笑,有光明而无数。
  复次,先举身光明所未度者,今值毛孔光明,即便得度。譬如摇树取果,熟者前堕;若未熟者,更须后摇。又如捕鱼,前网不尽,后网乃得。
  笑因缘,如上说。◎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第十四之余(卷第八)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
  尔时,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亦至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
  问曰:
  上已举身微笑及放毛孔光明,今何以复放常光而照十方?
  答曰:
  有人见异光明,谓非佛光。
  见佛常光转大,心则欢喜,此实佛光,便毕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
  云何为“常光”?
  答曰:
  佛身四边各一丈光明,菩萨生便有此,是三十二相之一,名为丈光相。
  问曰:
  佛何以故光常一丈而不多?
  答曰:
  一切诸佛常光无量,常照十方世界。
  释迦牟尼佛神通身光无量,或一丈、百丈、千万亿,乃至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如诸佛常法。
  但于五浊世为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见天身眼则失明,以光盛眼微故。
  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则为之现无量光明。
  复次,有人见佛常光欢喜得度。譬如国王以常食之余,赐诸群下,得者大喜;佛亦如是,有人见佛种种余光,心不欢喜,见佛常光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熙怡而笑。从其舌根出无量千万亿光,是一一光化成千叶金色宝华。是诸华上,皆有化佛结加趺坐,说六波罗蜜;众生闻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皆亦如是。
  【论】
  问曰:
  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
  答曰:
  上三种放光,照十方众生令得度脱。今欲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解、难知、难可信受;是故出广长舌为证。舌相如是,语必真实。
  如昔一时佛于舍婆提国受岁竟,阿难从佛游行诸国,欲到婆罗门城。
  婆罗门城王知佛神德,能化众人感动群心。今来到此,谁复乐我?便作制限:“若有与佛食、听佛语者,输五百金钱。”
  作制限后,佛到其国;将阿难持钵入城乞食,城中众人皆闭门不应,佛空钵而出。
  是时,一家有一老使人,持破瓦器,盛臭淀,出门弃之。见佛世尊空钵而来,老使人见佛相好:金色、白毛、肉髻、丈光,钵空无食;见已思惟:“如此神人应食天厨,今自降身持钵行乞,必是大慈愍一切故。”信心清净,欲好供养,无由如愿;惭愧白佛:“思欲设供,更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须者可取!”
  佛知其心信敬清净,伸手以钵受其施食;佛时即笑,出五色光,普照天地,还从眉间相入。
  阿难合掌长跪白佛:“唯然!世尊!今笑因缘,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汝见老女人信心施佛食不?”
  阿难言:“见。”
  佛言:“是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间受福快乐,不堕恶道;后得男子身,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入无余涅槃。”
  尔时佛边有一婆罗门立,说偈言:
 “汝是日种刹利姓,  净饭国王之太子,
  而以食故大妄语,  如此臭食报何重?”
  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不解小施报多如是!”
  佛告婆罗门:“汝颇曾见世所希有难见事不?”
  婆罗门言:“见!我曾共婆罗门道中行,见一尼拘卢陀树,荫覆贾客五百乘车,荫犹不尽,是谓希有难见事也!”
  佛言:“此树种子,其形大小?”
  答言:“大如芥子三分之一。”
  佛言:“谁当信汝言者?树大乃尔,而种子甚小!”
  婆罗门言:“实尔!世尊!我眼见之,非虚妄也。”
  佛言:“我亦如是,见老女人净信心施佛,得大果报,亦如此树,因少报多;又是如来福田良美之所致也。”
  婆罗门心开意解,五体投地悔过向佛:“我心无状,愚不信佛。”
  佛为种种说法,得初道果;即时举手大发声言:“一切众人!甘露门开,如何不出!”
  城中一切诸婆罗门,皆送五百金钱与王,迎佛供养,皆言“得甘露味,谁当惜此五百金钱!”众人皆去,制限法破。
  是婆罗门王亦共臣民归命佛法,城人一切皆得净信。
  如是佛出广长舌相,为不信者故。
  问曰:
  如为婆罗门出舌相覆面,今舌相光明,何以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答曰:
  覆面发际,为小信故;今为般若波罗蜜大事兴故,广长舌相覆三千大千世界。
  问曰:
  是一城中人,尽得见此覆面舌相,犹尚为难;何况今说摩诃般若波罗蜜,一切大会,此及他方无量众集而得尽见?
  又以人目所睹不过数里,今言遍三千大千世界,无乃大而难信!
  答曰:
  佛以方便借其神力,能令一切皆见舌相覆此三千大千世界。若不加神力,虽复十住亦不知佛心;若加神力,乃至畜生能知佛心。
  如《般若波罗蜜》后品中说:“一切众人皆见阿閦佛会,与眼作对。”
  亦如佛说阿弥陀佛世界种种严净,阿难言:“唯愿欲见。”佛时即令一切众会,皆见无量寿佛世界严净。
  见佛舌相,亦复如是。
  佛以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已,然后便笑。笑因缘,如上说。
  问曰:
  前已出舌相光明,今何以故舌根复放光明?
  答曰:
  欲令一切得重信故。
  又以舌相色如珊瑚,金光明净共相发起,故复放光。
  复次,是诸光明变成千叶金色宝华。从舌相出此千叶金色宝华,光明彻照如日初出。
  问曰:
  何以故光明中变化作此宝华?
  答曰:
  佛欲坐故。
  问曰:
  诸床可坐,何必莲华?
  答曰:
  床为世界白衣坐法。
  又以莲华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花不坏故;又以庄严妙法座故;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人中莲华,大不过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达多池中莲华,大如车盖;天上宝莲华复大于此,是则可容结加趺坐。佛所坐华,复胜于此百千万倍。
  又如此华华台,严净香妙可坐。
  复次,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加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