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112 鸠摩罗什(西域)
  “屈”者,不离欲界;“申”者,离欲界。
  色界离、不离,亦如是。
  如人立清池上见鱼:或有常在水中,或有暂出还没,或有出观四方,或有出欲渡者近岸还没。
  佛亦如是,以佛眼观十方六道众生:
  有常着五欲,诸烦恼覆心,不求出者;或有好心,能布施,能持戒,而以邪疑覆心故还没;有人出五欲,能得暖法、顶法等观四谛,未得实法故还没;有人离五欲乃至无所有处,不得涅槃故还没。
  何等是出、没、屈、申相?
  此中佛说,所谓“神及世间常”。
  神者,凡夫人忆想分别,随我心取相故计有神。
  外道说神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
  若计神常者,常修福德,后受果报故,或由行道故,神得解脱。
  若谓神无常者,为今世名利故有所作。
  常无常者,有人谓:神有二种:一者、细微常住,二者、现有所作。
  现有所作者,身死时无常。
  细神是常。
  有人言:神非常非无常。
  常、无常中俱有过:若神无常,即无罪福;若常,亦无罪福。
  何以故?若常,则苦乐不异;譬如虚空,雨不能湿,风日不能干。若无常,则苦乐变异;譬如风雨,在牛皮中则烂坏。
  以我心故,说必有神,但非常非无常。
  佛言:四种邪见,皆缘五众,但于五众谬计为神。
  “神及世间”者,世间有三种:一者、五众世间,二者、众生世间,三者、国土世间。
  此中说二种世间:五众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即是神。
  于世间相中,亦有四种邪见。
  问曰:
  神从本已来无故应错,世间是有,云何同神邪见?
  答曰:
  但破于世间起常无常相,不破世间。譬如无目人得蛇以为璎珞,有目人语是蛇,非是璎珞。
  佛破世间常颠倒,不破世间。何以故?现见无常故。
  亦不得言无无常,罪福不失故,因过去事有所作故。
  常无常,二俱有过故;非常非无常,着世间过故。
  “世间有边”者,有人求世间根本不得其始;不得其始,则无中、无后;若无初、中、后,则无世间。是故世间应有始,始即是边。
  得禅者宿命智力,乃见八万劫事,过是已往,不复能知,但见身始中阴识,而自思惟:此识不应无因无缘,必应有因缘,宿命智所不能知;但忆想分别: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极微细故。
  于世性中初生觉;觉即是中阴识。
  从觉生我,从我生五种微尘,所谓色、声、香、味、触。
  从声微尘生空大,从声、触生风大,从色、声、触生火大,从色、声、触、味生水大,从色、声、触、味、香生地大。
  从空生耳根,从风生身根,从火生眼根,从水生舌根,从地生鼻根。
  如是等渐渐从细至粗。
  世性者,从世性已来至粗,从粗转细,还至世性。
  譬如泥丸中具有瓶瓫等性,以泥为瓶,破瓶为瓫,如是转变,都无所失;世性亦如是,转变为粗。
  世性是常法,无所从来,如《僧佉经》广说世性。
  复次,有人说:世间初边名微尘,微尘常法,不可破、不可烧、不可烂、不可坏,以微细故;但待罪、福因缘和合故有身:若天、若地狱等,以无父母故,罪、福因缘尽则散坏。
  有人以自然为世界始,贫富、贵贱,非愿行所得。
  有人言:天主即是世界始,造作吉凶祸福,天地万物;此法灭时,天还摄取。
  如是邪因,是世界边。
  有人说:众生世世受苦乐尽,自到边。譬如山上投缕丸,缕尽自止;受罪受福,会归于尽,精进、懈怠无异。
  有人说:国土世间,八方有边,唯上、下无边。
  有人说:下至十八地狱,上至有顶,上下有边;八方无边。
  如是种种说世界边。
  有人说:众生世间有边,如说神在体中,如芥子、如米,或言一寸,大人则神大,小人则神小。
  说神是色法、有分,故言“神有边”。
  “无边”者。
  有人说:神遍满虚空,无处不有,得身处能觉苦乐,是名“神无边”。
  有人言:国土世间无始,若有始则无因缘,后亦无穷常受身,是则破涅槃,是名“无边”。
  复次,说国土世间,十方无边。
  如是等,说神世间、国土世间无边。
  “有边”者。
  有人言:神世间无边,国土世间有边。
  或言:神世间有边,国土世间无边;如上说神是色故。
  或言:上下有边,八方无边。
  如是总上二法,名为“有边无边”。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者,有人见“世间有边”有过、“无边”亦有过,故不说“有边”、不说“无边”,著「非有边非无边”以为世间实。
  “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
  复次,受好丑苦乐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
  “身异神异”者,有人言:神微细,五情所不得,亦非凡夫人所见;摄心清净,得禅定人乃能得见,是故言“身异神异”。
  复次,若“身即是神”,身灭神亦灭,是邪见。
  说“身异神异”,身灭神常在,是边见。
  “死后有如去”者,
  问曰:
  先说常、无常等,即是后世或有或无,今何以别说如去四句?
  答曰:
  上总说“一切世间常、非常”;“后世有、无”事,要故,别说。
  “如去”者,如人来此间生,去至后世亦如是。
  有人言:先世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
  有人言:身、神和合为人,死后神去身不去,是名如去不如去。
  “非有如去非无如去”者,见“去”、“不去”有失故,说“非去非不去”。是人不能舍神,而著「非去非不去”。
  如是诸邪见烦恼等,是名“心出、没、屈、伸”。所以者何?邪见者种种道求出不得故,欲出而没。邪见力多难解,故说常、无常等十四事。
  外道虽复种种忆想分别,佛言皆缘五众,依止五众,无神、无常。
  佛知五众空、无相、无作、无戏论,但知五众如,不如凡夫虚诳颠倒见。
  如五众如,一切法如亦如是。何以故?二法摄一切法,所谓有为、无为。五众是有为法;五众如即是无为法。
  观察、筹量、思惟五众能行六波罗蜜,是故说“五众如即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即是六波罗蜜如”。
  行六波罗蜜菩萨求实道,观五众无常、空,生三十七品、八背舍、九次第等,是声闻道;知已直过,行十八空、十力等诸佛法:皆正观五众、五众如,无分别故,皆是一切诸法如。是故说“善法如即是不善法如,不善法如即是善法如。”
  世间、出世间法亦如是。
  是以行者不得着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如相亦如是,皆是一如相,不二不别。所以者何?求诸法实,到毕竟空,无复异。
  如是等诸法如,佛因般若波罗蜜得,是故言“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须菩提叹未曾有,白佛言:世尊!一切诸法如甚深,随顺不相违。三世十方诸佛如,即是诸法如;解是诸法如故,为众生种种说法。
  是甚深如,难解难信,阿鞞跋致菩萨入法位受记者能信;“具足正见人”者,三道人;漏尽阿罗汉不受一切法故,能信。
  其有信者,近阿鞞跋致,故皆摄在阿鞞跋致中,故不别说。
  佛语须菩提:一切法无尽故,是如无尽;如无尽故,得圣道者能信。
  无为法中差别故,有须陀洹诸道,闻自所得法故能信;凡夫人着虚诳颠倒法,故不能信。
  佛告须菩提:诸佛得是诸法如故,名为如来,名为一切智人,能教众生令至涅槃。◎
  大智度论释问相品第四十九
  【经】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欲界天子、色界天子遥散华香,来至佛所,顶礼佛足,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所说般若波罗蜜甚深,何等是深般若波罗蜜相?”
  佛告欲界、色界诸天子:“诸天子!空相是深般若波罗蜜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所有法、无相、无依止、虚空相,是深般若波罗蜜相。
  “诸天子!如是等相,是深般若波罗蜜相。佛为众生用世间法故说,非第一义。
  “诸天子!是诸相,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不能破坏。何以故?
  “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亦是相故。
  “诸天子!相不能破相,相不能知相,相不能知无相,无相不能知相。
  “是相,是无相,相、无相皆无所知,谓:知者、知法皆不可得故。
  “何以故?诸天子!是诸相非色作,非受、想、行、识作;非檀波罗蜜作,非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作;非内空作,非外空作,非内外空作,非无法空作,非有法空作,非无法有法空作,非四念处作,乃至非一切种智作。
  “诸天子!是诸相,非人所有,非非人所有;非世间,非出世间;非有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
  佛复告诸天子:“譬如有人问:何等是虚空相?此人为正问不?”
  诸天子言:“世尊!此不正问。何以故?世尊!是虚空无相可说,虚空无为无起故。”
  佛告欲界、色界诸天子:“有佛、无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实相性故,名为如来。”
  诸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得诸相性甚深,得是相故得无碍智;住是相中,以般若波罗蜜集诸法自相。”
  诸天子言:“希有!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是诸佛常所行处,行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通达一切法相,若色相,若受、想、行、识相,乃至一切种智相。”
  佛言:“如是!如是!诸天子!恼坏相是色相,佛得是无相。觉者,受相;取者,想相;起作者,行相;了别者,识相——佛得是无相。能舍者,檀波罗蜜相;无热恼者,尸罗波罗蜜相;不变异者,羼提波罗蜜相;不可伏者,毗梨耶波罗蜜相;摄心者,禅波罗蜜相;舍离者,般若波罗蜜相——佛得是无相。心无所娆恼者,是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相——佛得是无相。出世间者,三十七品相——佛得是无相。苦者,无作脱门相;离者,空脱门相;寂灭者,无相脱门相——佛得是无相。胜者,十力相;不恐怖者,无所畏相;遍知者,四无碍智相;余人无得者,十八不共法相——佛得是无相。愍念众生者,大慈大悲相;实者,无谬错相;无所取者,常舍相;现了知者,一切种智相——佛得是无相。如是,诸天子!佛得一切诸法无相,以是因缘故,佛名无碍智。”
  【论】
  问曰:
  上处处已说空、无相、无作,乃至无起、无所有是般若相,今诸天子,何以复问何等是般若相?
  答曰:
  佛虽处处说般若波罗蜜,或说空等,或说有,或说果报,或说罪福;不定故,是以今问“何者定是般若相”。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如幻化,如似可得,而无定相可取,唯诸佛能正遍知其相;诸天子虽有利智,不能了知故问。
  复次,有人言:是诸天子有后来者,不闻故问。
  佛答诸天子:“空等是般若波罗蜜相。”
  “空相”者,内外空等诸空。
  若诸法空者,即是无有男女、长短、好丑等相,是名“无相相”。
  若空、无相,不复生愿着后世身,是名“无作相”。
  三解脱门是初入般若波罗蜜相,三乘共有。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所依止、虚空等,是般若波罗蜜深相。
  上三解脱门中“无相”——无男女等外相;“无所有”下“无相相”——无一切法相。
  空虽是一,人根有利钝,入有深浅故,差别说空。
  无生无灭等论议,如先说。
  佛知天子必有如是念:“若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如虚空相,云何可说?若说即是有相。”
  诸天子以佛威德大故,不敢致难,是故佛自为说:“佛怜愍众生,以世谛故说空等诸相,非以第一义谛。”若以第一义故应难;以世谛故说,则不应难。
  复次,虽说“空”,不以着心取相,不示法若是、若非,一切法同一相,无分别,是故复了了说,所谓“无所有”、“如虚空相”。
  无有一法不入此相者,是故说“一切世间无能破坏”。
  何以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即是相故。
  若异法相违,则有可破;如水能灭火,火不自灭火。
  口言如实欲破者,竟不能破,何况不实者?譬如盲人蹈践珍宝,口言非珍宝,竟不能令非珍宝。
  此中佛更说: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无相故,“相不能破相”。
  复次,有人言:“相不能破相”者,有法能解散,诸法和合,竟无所破,无所失;如斧析薪,分分解散,竟无所失。
  复次,诸法无定相,如树,根、茎、枝、叶和合故名为树,树无定相故无所破。
  如是等,名为“相不能破相”。
  问曰:
  色等诸法非觉故,可不相知;心数法是知相,云何言“不知”?
  答曰:
  此中以实相故,不说如凡夫人虚妄知。
  是智慧,有为法故,因缘和合生,虚妄法不能实有所知,是故舍入无余涅槃。
  若智慧知常、无常乃至空、寂灭等,上来已广破,灭无所有。
  若如是者,云何当有知?
  以是故“相不知相”。
  “相不能知无相”者,内虽有智慧,外空故无法可知;外无缘云何智慧生?是故言“相不能知无相”。譬如刀虽利,不能破空。
  “无相不能知相”者,有人言:内智慧无定相,外所缘法有定相,心随缘而生,是故说“无相不应知相”。譬如无刀,虽有物,无刀可斫。
  “是相、是无相、相无相皆不可得”者。
  “相”不入“相”,何以故?先有相故。
  “相”不入“无相”,何以故?相无入处故。
  离是“相”、“无相”,更无处可入。
  复次,“相”、“所相”法不定故,因“所相”故有相。所以者何?
  若先有“相”、无“所相”者,则无“相”,无所因故。
  若先有“所相”而无“相”者,云何有“所相”?无所因待故!
  复次,“相”以“所相”不定,“相”或时作“所相”,“所相”或时是“相”。
  是故“相”不定、不实故,“所相”亦无;若“所相”不定、不实故,“相”亦无。
  是故说“是相、是无相、是相无相不可得”。
  如先说空等诸相是实,何以故?
  是相非五众所作,非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所作。
  是相,无为故,无法可作,亦无若人若非人能作。
  “人”者,菩萨、诸佛等;“非人”者,诸天等。
  是相毕竟空故,非有漏、非无漏,非世间、非出世间。
  先虽说无为相,但破有为故说无为,无为亦无定相。
  此中佛欲使是事明了,故说譬喻。
  听者作是念:“若无佛则不闻是相,佛于众生最上故,应当作是相。”
  是故佛语诸天:“有佛、无佛,此相常住。佛能知是相故名为佛。”
  尔时,诸天子欢喜,复白佛言:“世尊!是诸相甚深。虽不可取相而可行,能与人无上果报。佛得是相故,于一切法得无碍智;若分别诸法有定相,则是有碍智。
  “世尊住是诸法实相中,则通达无碍,能说诸法各各别相,所谓恼坏相是色相;乃至了现知者,是一切种智相。”
  佛可其意,为分别诸相。凡夫所知,诸相各异;佛知皆是空相,空相即是无相,佛得是无相。
  “得”者,是知,无比遍知故名“得”。
  是诸法相,今转名般若波罗蜜故。
  【经】
  尔时,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般若波罗蜜能示世间相,是故佛依止是法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法。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诸佛依止般若波罗蜜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
  “佛知作人,若人正问知作人者,正答无过于佛。何以故?须菩提!佛知作人故。佛所乘来法,佛所从来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乘、是道,佛还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受持守护。须菩提!是名佛知作人。
  “复次,须菩提!佛知一切法无作相,作者无所有故;一切法无起,形事不可得故。须菩提!佛因般若波罗蜜知一切法无作相,亦以是因缘故,佛知作人。
  “复次,须菩提!佛因般若波罗蜜得一切法不生,以无所得故。以是因缘故,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亦能示世间相。”
  须菩提言:“世尊!若一切法无知者、无见者,云何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实无知者,无见者。云何无知者、无见者?一切法空,虚诳、不坚固,是故一切法无知者,无见者。
  “复次,须菩提!一切法云何无知者、无见者?一切法无依止、无所系,以是故,一切法无知者、无见者。
  “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不见色故,示世间相;不见受、想、行、识故,示世间相;乃至不见一切种智故,示世间相。
  “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不见色故,般若波罗蜜示世间相?不见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故,示世间相?”
  佛告须菩提:“若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相故示;不缘受、想、行、识生识,乃至不缘一切种智生识,是名不见一切种智相故示。
  “如是,须菩提!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云何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示世间空。云何示世间空?示五众世间空,示十二入世间空,示十八界世间空,示十二因缘世间空,示我见根本六十二见世间空;示十善道世间空,示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世间空;示三十七品世间空,示六波罗蜜世间空;示内空世间空,示外空世间空,示内外空世间空,示无法空世间空,示有法空世间空,示无法有法空世间空;示有为性世间空,示无为性世间空;示佛十力世间空,示十八不共法世间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空。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复次,须菩提!佛因般若波罗蜜示世间空、知世间空、觉世间空、思惟世间空、分别世间空。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空。云何示佛世间空?示五众世间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空。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不可思议。云何示世间不可思议?示五众世间不可思议,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离。云何示世间离?示五众世间离,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离。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离。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寂灭。云何示世间寂灭?示五众世间寂灭,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寂灭。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毕竟空。云何示世间毕竟空?示五众世间毕竟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毕竟空。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性空。云何示世间性空?示五众世间性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性空。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无法空。云何示世间无法空,示五众世间无法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无法空。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无法有法空。云何示世间无法有法空?示五众世间无法有法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无法有法空。
  “复次,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佛世间独空。云何示世间独空?示五众世间独空,乃至示一切种智世间独空。
  “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
  “复次,须菩提!是深般若波罗蜜示世间相,所谓不生今世、后世相。何以故?诸法无可用生今世、后世相故。”
  【论】
  释曰: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是因缘故,诸佛依止般若波罗蜜住。余经中说诸佛依止法,以法为师。
  佛此中告须菩提:“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
  一切不善法中无过邪见,邪见故不识恩分,我自然应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