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100 鸠摩罗什(西域)
  汝不闻我先答:“入无常门,到法性中”;此中不说“尽是无常”,但说“诸法实相是尽”。
  先亦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三世,过三界,无受相。
  能如是回向者,是为正回向。
  复次,非正非邪回向,所谓菩萨于过去诸佛善根等,乃至无上、无与等回向无上道。
  若菩萨知是事皆尽灭,知回向处法亦自性空,能知灭、知空,是“真回向”。
  若过去法无常,无常故不可回向自性空法中;若过去法空,空故不可回向自性空法中。用如是智慧回向,是名“正回向”。
  复次,若菩萨知一切法因缘生,故无自力常住、自法相不动,况能有所作?
  无所作故,一切法中,无有法能回向法,是名“正回向”。
  如是菩萨虽行般若波罗蜜等诸善法,亦不堕颠倒,一切法不着故。
  【经】
  “复次,若菩萨摩诃萨知所起福德离五众、十二入、十八界;亦知般若波罗蜜是离相,乃至檀波罗蜜是离相,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是离相,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离相。如是菩萨摩诃萨随喜心起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若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知随喜福德自性离;亦知诸佛离佛性,诸善根亦离善根性;菩提心,菩提心性亦离;回向,回向性亦离;菩萨,菩萨性亦离;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性亦离;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檀波罗蜜性亦离;乃至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性亦离。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离相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中生随喜福德。
  “复次,菩萨摩诃萨,诸过去灭度佛诸善根,若欲回向,应如是回向,作是念:‘如诸佛灭度相,诸善根相亦如是,灭度法相亦如是,我用心回向是心相亦如是。’若能如是回向,当知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取诸佛、善根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名为回向。何以故?诸过去佛及善根,非相缘、非无相缘。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取相,是不名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菩萨摩诃萨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若菩萨摩诃萨诸,佛及诸善根及诸心不取相,是名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不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尔时,弥勒菩萨问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善根不取相,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言:“以是事故,当知菩萨摩诃萨所学般若波罗蜜中,应有般若波罗蜜方便力。
  “若是福德,离般若波罗蜜,不得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诸佛不可得,诸善根不可得,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不可得。
  “于是中,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诸过去佛及弟子身皆灭,诸善根亦灭,我今取相分别诸佛、诸善根及诸心,如是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所不许。’何以故?取相有所得故,所谓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
  “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有得、不应取相。
  “如是回向,若有得、取相回向,诸佛不说有大利益,何以故?是回向杂毒故。譬如美食杂毒,虽有好色、好香,为人所贪而杂毒;愚痴之人,食之欢喜,贪其好色香美可口,饭欲消时,受若死、若死等苦。
  “若善男子、善女人不谛受、不谛取相、不谛诵读、不解中义,如是教他言:‘汝善男子!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从初发意已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余涅槃乃至法尽,于其中间,行般若波罗蜜时,作诸善根;行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时,作诸善根;修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时,作诸善根;净佛世界、成就众生,作诸善根。及诸佛戒众、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一切种智,无错谬法,常舍行。及诸弟子,是中所种善根,及诸佛所记,当作辟支佛。是中诸天、龙、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所种善根——是诸福德称量和合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回向以取相得法故,如杂毒食。得法者,终无正回向。何以故?
  “是得法杂毒,有相、有动、有戏论。
  “若如是回向,则为谤佛,不随佛教、不随法说。
  “是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应如是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从初发意乃至法尽,及弟子行般若波罗蜜时作善根,乃至修一切种智,如上说。
  “云何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回向?
  “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不欲谤诸佛者,诸福德应如是回向:‘如诸佛所知无上智慧,是诸善根相、是诸善根性,我亦如是随喜;如诸佛所知,我亦如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如是回向,则为不谤佛,如佛所教、如佛法说。是菩萨摩诃萨回向,则无杂毒。”
  【论】
  释曰:
  “所起福德离五众”者,先但说过去事,今说自起随喜福德。
  若知是福德中,无五众、十二入、十八界,虽行般若波罗蜜等诸法,亦知空离相,如是福德名“正回向”。
  复次,若菩萨知随喜福德中,随喜福德性自离,诸佛及善根,并诸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回向心,菩萨般若波罗蜜等诸行法,知自性空,是名“正回向”。
  “随喜福德”者,总说一切福德相;善根、随喜、起福德,是别相说。
  菩萨自缘所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菩萨随喜心功德果,但求无上道,是名“回向心”。
  行者五众中,假名字为菩萨,般若波罗蜜等诸法,如先义说。
  先说福德中离五众;今说福德、福德自相空。
  复次,菩萨念过去佛因缘生福德,应如是回向:“如过去诸佛入无余涅槃,无相、无戏论,性常寂灭,是福德及回向心亦如是。”如是回向,是名“正回向”,不堕颠倒。
  复次,若菩萨于诸过去佛功德取相,分别回向,是不名“回向”。何以故?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是故说诸过去佛不堕相数中,不堕无相数中。若如是取相数,是不名“回向”,则堕颠倒。与上相违,是为不堕颠倒。
  是事难故,弥勒重问,所谓“一切法不取相而复能回向。”
  须菩提是中不得决定答处,是故语弥勒:“以是事故,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求方便力。”“是福德离般若波罗蜜,不得回向”者,一切法中,一法实而不诳,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不诳道,尔乃可得。
  “不诳道”者,即是般若波罗蜜。
  是故说“离般若波罗蜜,是福德不可得回向”。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无有分别;福德若离般若波罗蜜、若不离般若波罗蜜,不可得回向。
  菩萨应作是念:“诸过去佛及弟子身、并诸善根、福德皆灭,我今取相分别,所谓是诸佛、是弟子、是善根、是随喜福德,取相回向,我为不是!何以故?与诸法实相异故。受果报已久,久当尽故;不疾至佛道,有所得故;于过去诸佛,忆想分别,即是大失!所谓过去佛空无,而我忆想分别!”
  “譬如杂毒食”,“食”是随喜福德;“毒”是取相故爱见等诸烦恼生。
  “好色”者,福德因缘,作人王、转轮王、天王,得福乐;“好香”者,得好名誉,富贵势力;凡夫无智之人,所共贪爱。
  “愚痴人”者,是新发意取相着心菩萨。
  “食之欢喜”者,富乐福德因缘故,于天人中受此富乐。
  “饭欲消时,受若死、若死等苦”者,是富乐若无常破坏离时,忧愁遂死;若次死受诸苦恼。
  复次,“若死、若死等”者,自失命根名“死”;失所著物名“死等”。
  复次,“若死、若死等”者,苦恼多故,失智慧命,名“死”;妨行善道,名“死等”。
  此经中须菩提自说:是无智人。
  “不审谛受”,不取其义,但着语言。
  “不谛取相”者,不如法分别。
  “不谛读诵”者,忘失句逗,若自失、若受不具足。
  “不解义”者,不得经意。
  如是少智师,教化弟子:“汝善男子!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从初发意,乃至如是回向。”则为谤佛,不随佛教,不随法说。
  与此相违,名为“正回向”。
  复次,正回向,菩萨应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诸佛所知,用无上智慧知诸善根相。”
  一切智人中,佛第一胜;佛所知诸善根,必是实相;如佛所知,我亦用如是善根相回向。
  譬如射地无不着时;若射余物,或着、或不着。
  如诸佛所知随喜,如射地无不着;若用余道随喜,如射余物,或着、或不着。如是回向,是为不谤佛。◎
  ◎【经】
  “复次,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时,诸善根应如是回向:如色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不名未来,不名现在。如受、想、行、识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十二入、十八界亦如是。如般若波罗蜜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亦如是。如四念处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乃至八圣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如:如、法性、法相、法住、法位、实际、不可思议性,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众,一切种智,无错谬法,常舍行,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是回向、所回向处、行者,不系皆亦如是。如是诸佛亦不系,诸善根亦不系,是诸声闻、辟支佛善根亦不系;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
  “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如是知色不系三界;不系法者,不名过去、未来、现在。若法不过去、未来、现在者,不可以取相有所得法,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色无生,若法无生则无法,无法中不可回向;受、想、行、识亦如是。
  “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乃至无错谬法、常舍行,不系三界;不系法者,亦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在法者,不可以取相有所得法,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法无生,若法无生则无法,无法中不可回向。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则无杂毒。
  “若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以取相得法,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邪回向。若邪回向,诸佛所不称誉。用是邪回向,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能具足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佛十力乃至无错谬法、常舍行,不能具足净佛世界、成就众生。若不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回向杂毒故。
  “复次,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作是念:‘如诸佛所知诸善根回向,是真回向,我亦应以是法相回向,是名正回向。’”
  尔时,佛赞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汝所为,为作佛事!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所应回向法,以无相,无得无出,无垢无净,无法性;自相空,常性空,法性、如、实际故。”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当得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于须菩提意云何?是众生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于诸善根心不着,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复次,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当作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给所须,于须菩提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因缘故,得福德多不?”
  “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于诸善根心不着,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复次,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一一众生,如恒河沙等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是菩萨,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给所须,于须菩提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因缘故,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以譬喻为比。世尊!若是福德有形者,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所不受!”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虽尔,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于诸善根心不着,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是无著回向功德,比前功德,百倍、千倍、百千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取相得法,行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取相得法,供养须陀洹,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给所须,乃至取相供养菩萨故。”
  尔时,四天王天与二万诸天子,合掌礼佛,作是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最大回向,以方便力故,以无所得故,以无相法故,以无觉法故,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不堕二法。”
  尔时,释提桓因,亦与无数三十三天及余诸天子,持天华、璎珞、捣香、泽香、天衣、幡盖、鼓天伎乐以供养佛,作如是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最大回向,以方便力故,以无所得故,以无相法故,以无觉法故,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不堕二法。”
  须夜摩天王与千天子,删兜率陀、化乐、他化自在诸天王,各与千天子俱,供养佛已,作如是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最大回向,以方便力故,以无所得故,以无相法故,以无觉法故,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不堕二法。”
  尔时,诸梵天王与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天俱,诣佛所,头面礼佛足,发大音声,作如是言:“未曾有也!世尊!菩萨摩诃萨,为般若波罗蜜所护,以方便力故,胜前善男子、善女人取相有所得者。”
  光音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与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天,俱诣佛所,头面礼佛足,发大音声,作如是言:“未曾有也!世尊!菩萨摩诃萨,为般若波罗蜜所护,以方便力故,胜前善男子、善女人取相有所得者。”
  尔时,佛告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诸天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一切菩萨,念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声闻、辟支佛诸善根,从初发意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有善根,并余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戒众、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如是等诸余无量佛法,一切和合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取相有所得故。”
  “复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念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声闻、辟支佛,从初发意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有善根,并余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檀波罗蜜乃至无量诸佛法,一切和合称量,以无所得故、无二法故、无相法故、不着法故、无觉法故,是最上随喜,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胜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百倍、千倍、百千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诸善根,称量随喜回向,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世尊!云何名随喜最上乃至无与等?”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念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不取不舍,不念非不念,不得非不得。是诸法中,亦无有法生者灭者、若垢若净,诸法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合不散、不入不出。如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相,如:如相、法性、法住、法位,我亦如是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须菩提!是随喜法,比余随喜,百倍、千倍、百千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声闻、辟支佛,从初发心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有善根,若布施乃至智慧,檀波罗蜜乃至无量诸佛法,及余一切众生所有善根,若欲随喜者,应如是随喜!作是念:‘布施与解脱等,戒、忍、精进、禅、智与解脱等;色与解脱等,受、想、行、识亦与解脱等;内空与解脱等,乃至无法有法空亦与解脱等;四念处与解脱等,乃至八圣道分亦与解脱等;佛十力与解脱等,乃至一切种智亦与解脱等;戒众、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亦与解脱等;随喜与解脱等;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与解脱等;十方诸佛与解脱等,诸佛回向与解脱等,诸佛与解脱等,诸佛灭度与解脱等;诸佛弟子声闻、辟支佛与解脱等,诸佛弟子灭度与解脱等;诸佛法相与解脱等,诸声闻、辟支佛法相与解脱等,一切诸法相亦与解脱等。我以是诸善根相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与解脱等,不生不灭故。’
  “须菩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随喜功德,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须菩提!菩萨成就是随喜功德,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弟子,现在若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供养是诸佛及弟子,一切所须,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是诸佛灭度后,昼夜勤修,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伎乐,以取相有所得故。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智慧,以取相有所得故。
  “复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时,以不取相无所得法方便力,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福德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胜前福德百倍、千倍、百千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及!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时,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诸善根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取相无所得法故。”
  【论】
  释曰:
  菩萨应作是念:“从色乃至常舍行诸法,不系三界故,三世不摄。”
  诸佛及弟子并诸功德,随喜心,回向处,所用回向法,回向者亦如是,是名“正回向”。
  尔时,菩萨作是念:“若色出三界,三世不摄,不可以取相有所得回向。”
  何以故?是色出三界者,即是色实相,初、后生相不可得,如〈破生品〉中说。
  若法无生,即是无所有,无所有回向心,云何回向无所有菩提心?
  色、受、想、行、识,乃至常舍行亦如是。
  是名“无杂毒回向”,所谓“无相无得回向”。
  “杂毒”者,所谓诸佛不赞叹,不能具足六波罗蜜等,乃至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菩萨应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诸佛所知,应如是生心,如是念,如是观,如是回向,是功德直至无上道,我亦如是随喜回向。”是菩萨必得实随喜,回向不虚,如先说因缘。
  是略说诸回向品,菩萨礼佛有三品: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三者、劝请诸佛品。广说则无量无边。
  “善哉!善哉!汝作佛事”者。
  佛初发心,誓度一切众生。须菩提虽是阿罗汉,而能助佛说法,开菩萨道,是故赞言:“善哉!善哉!”
  复次,佛自说因缘:“为诸菩萨说所应回向法,用无相故”者,以无相智慧,和合回向福德相者,与上相违,名为“无相”。
  无相有三种:假名相,法相,无相相。
  “假名相”者,如车、如屋、如林、如军、如众生诸法和合中,更有是名。无明力故,取是假名相,起诸烦恼业。
  “法相”者,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肉眼观故有,以慧眼观则无,是故法亦虚诳妄语,应舍离法相。
  离是二相,余但有“无相相”。
  有人取是无相相,随逐取相,还生结使,是故亦不应取“无相相”。
  离三种相,故名无相。
  若无有相,是中“无所得”,无得故“无出”;若法无得无出,即是“无垢无净”;若法无垢无净,即是无法性;若法无性,即是“自相空”;若法自相空,即是法“常自性空”;若法常自性空,即同“法性、如、实际”。
  用如是法和合,随喜福德回向,故赞言“善哉!善哉!”
  复有“善哉”因缘,所谓随喜福德,大利益众生,有大果报。
  何者是“大利益”?所谓佛语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行十善乃至五通。”
  问曰:
  欲界中二处天及梵天王,何以与多天俱,余四天何以少?
  答曰:
  是二天依止地,近佛故,又五欲不如上天;佛生时,苦行时,降魔时,得道时,转法轮时,常来供养佛,是故多。
  余四处天,宫殿在虚空中不属地,五欲妙,染着深故,不能多来。
  又兜率天虽利根乐法,而其天上常有补处菩萨说法,是故不来。
  梵天虽远,离欲故乐法情深,佛为法王,是故多来。
  复次,梵天王为色界主,请佛初转法轮,是故应与多众俱来。余色界天,尽名梵天。
  问曰:
  先种种因缘说正回向,正回向即是最上,今何以更问?
  答曰:
  上处处广说,今略说,所谓三世十方一切法,决定心知,于是法中无生者灭者等,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念;不得、不念故,不取不舍,入诸法实相中;作是念:“如诸法实相,我亦如是以随喜福德回向,不分别诸法,不坏法性,是名最上回向。”何以故?果报常无尽故。
  问曰:
  六波罗蜜等诸法各各相,若色相、若无色相等。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云何皆与解脱等?
  答曰:
  我先已说:凡夫人以肉眼,六识颠倒观故见异;若以慧眼,观诸法皆虚妄,唯涅槃为实。
  是有为解脱,属无为、随无为故名“解脱”。如实得道者名道人;今未得道者,衣服法则随得道者,故亦名道人。
  如无余涅槃,不生不灭、不入不出、不垢不净,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常寂灭相,心识观灭、语言道断,非法非非法等相。
  用无所有相故,慧眼观一切法,亦如是相,是名“六波罗蜜等”与“解脱等”。
  是故佛法中,说解脱为贵,上智慧贵解脱。
  佛是中分别说:“若人无量阿僧祇劫行六波罗蜜,用有所得法,种种修集善根;一人用无所得法,但以心随喜,念他功德,回向无上道;是人百千万分不及其一。”何以故?
  先福德有量,今福德无量;先福德有尽,今福德无尽;先福德杂毒,今福德无毒;先福德随生死,今福德随涅槃;先福德不定,或作佛、或退,今福德定到,必疾作佛。
  有如是等差别。
  是故四种人:若凡夫人求世间乐,若声闻、辟支佛人求涅槃乐,若诸菩萨摩诃萨求佛乐。
  应如是随喜生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此品中说。◎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释照明品第四十(卷六十二)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是般若波罗蜜。”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毕竟净故。
  “世尊!应礼般若波罗蜜。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着三界。
  “世尊!般若波罗蜜除诸闇冥,一切烦恼诸见除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助道法中最上。
  “世尊!般若波罗蜜安隐,能断一切怖畏苦恼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与光明,五眼庄严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示导堕邪道众生离二边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是一切种智,一切烦恼及习断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法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自相空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远离生死,非常非灭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救者作护,施一切珍宝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具足力,无能破坏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转三转十二行法轮,一切诸法不转不还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示诸法性,无法有法空故。”
  “世尊!应云何供养般若波罗蜜?”
  佛言:“当如供养世尊。礼般若波罗蜜,当如礼世尊。何以故?
  “世尊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异世尊;世尊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世尊。
  “是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
  “般若波罗蜜中,生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般若波罗蜜中,生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
  尔时,释提桓因心念:“何因缘故舍利弗问是事?”念已,语舍利弗:“何因缘故问是事?”
  舍利弗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为般若波罗蜜守护,以沤和拘舍罗力故,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作善根,一切和合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故,我问是事。
  “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胜檀波罗蜜、尸罗、羼提、毗梨耶、禅波罗蜜。
  “譬如生盲人,若百若千,若百千而无前导,不能趣道入城。憍尸迦!五波罗蜜亦如是,离般若波罗蜜,如盲无导,不能趣道,不能得一切种智。
  “憍尸迦!若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将导,是时五波罗蜜名为有眼;般若波罗蜜将导,得波罗蜜名字。”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汝所言,般若波罗蜜将导五波罗蜜故,得波罗蜜名字。
  “舍利弗!若无檀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若无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若尔者,何以故独赞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憍尸迦!无檀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无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但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能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以是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应生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受、想、行、识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檀波罗蜜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乃至禅波罗蜜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智,一切种智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如是诸法不生故,般若波罗蜜应生。”
  舍利弗言:“世尊!云何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乃至一切诸法不生故,般若波罗蜜应生?”
  佛言:“色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乃至一切诸法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般若波罗蜜生。”
  舍利弗白佛言:“如是生般若波罗蜜,与何等法合?”
  佛言:“无所合,以是故得名般若波罗蜜。”
  “世尊!不合何等法?”
  佛言:“不与不善法合,不与善法合;不与世间法合,不与出世间法合;不与有漏法合,不与无漏法合;不与有罪法合,不与无罪法合;不与有为法合,不与无为法合。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诸法故生,以是故于诸法无所合。”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
  佛言:“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亦不得。”
  释提桓因言:“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亦不得?”
  佛言:“般若波罗蜜,不如名字、不如相、不如起作法合。”
  释提桓因言:“今云何合?”
  佛言:“若菩萨摩诃萨如不取、不受、不住、不着、不断,如是合,亦无所合。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一切法合,亦无所合。”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一切法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作是念:‘般若波罗蜜,若一切法合、若不合’,是菩萨摩诃萨则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复有因缘,菩萨摩诃萨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空虚、不坚固’,是菩萨摩诃萨则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以是因缘故,舍、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信般若波罗蜜,为信何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