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生参考书(励志)

_3 安相宪(韩)
4.问问自己
如果见到对自己工作不满的人,觉得他的抱怨合情合理,就这样问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然后用行动进行矫正,这没什么困难。最后,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自己就会呈现在眼前。
2.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
一些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而用尽传统方法却毫无进展时,你就会对此产生疑问。而这个疑问的答案也不容易找,于是就变得消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放弃。虽然很努力,可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觉得那是自己的极限,于是满足于这个程度,不思进取,不去再想克服消沉达到更高台阶的事,对这一切已经厌倦,从而选择了放弃。事实上,这种放弃是失去动力,身心疲惫的标志。面对这个阶段,有人不向意志消沉屈服,不满足于现状,为了达到更高目标不断努力。他们就是第二种态度的人。
第二种态度是发展。持第二种态度的人把意志消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加以克服。他们不把意志消沉当作极限,而仅仅视其为成功路上的一道障碍。想发现自身不足,就多往圈子外面看看。我们遇到的问题,答案常常会在不属于本行业的领域中找到。
我在准备学位论文期间,为了其中领导和其成员关系方面的论断,在图书馆翻阅了许多专业书籍,最后也没有较好的头绪。灵感意外地在另一个地方悄然迸出。那天,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心理学方面书籍时,我偶然间发现了"欲望"这个词,便想到:领导的类型和成员的欲望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而这便成了学位论文的主题。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可以很愉快地去研究。文章阐述的是经济学问题,可灵感却来源于心理学。
我们都知道,激烈运动过后会全身酸痛,但那种运动经过几次后,酸痛感就逐渐消失,一般的运动量也不会在意。我们可以把消沉看成是在一个行业创下业绩后的"肌肉酸痛"。
人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因为没什么成功就无所谓失败。反之,若是小有成就,就会因那些成绩不再持续成长而不满,从而意志消沉。出现意志消沉时有必要承认自己正在成长之中。
处于过渡阶段--这是意志消沉所包含的另一层意思。不要觉得无法逾越,其实那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为了使自己焕然一新必然经历的蜕皮过程。超越它的同时,更高的台阶也会随之出现。
所以我们要把意志消沉当作一个过程。当然这要经过很长时间。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不要轻易绝望,也不要轻易满足,把意志消沉当作人生必经一站坦然去面对。
正文 第17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3)
正文 第17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3)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踮起脚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也就是说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那样反而会事倍功半。
意志消沉是好老师,他告诉我们踮起脚尖之前需要练就结实的双腿这个道理。没有病痛的折磨怎能懂得健康的真正意义,没有离别的悲伤怎能明白相逢的喜极而泣,没有历经坎坷又怎么能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所以,踏着由意志消沉和成功交织而成的"悲喜双曲线",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表现为
√有机会掌握新技术,可觉得没什么帮助而放弃学习。
√面对世界的变化和自身的懒惰越来越惶恐。
√不在意那些芝麻小事,觉得只要在大处着眼就可以了。
√体会不到自己的进步和事业的成绩。
√看见别人事业蒸蒸日上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想当年,我也曾……"
解决办法
1.承认自己
努力奋斗,可觉得事业总是停滞不前,这时候要接受自己到了极限这个事实。重要的是要承认极限的存在。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处在错综复杂的调整期,然后为跨过极限而积极准备。
2.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
觉得自己已经处于调整期了,那就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观察和研究自己不太熟悉或没有尝试去做的行业,这会为所从事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现代社会,只精通一项技能或者一种知识对成长是有局限的。和其他行业优势互补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里优势互补的作用体现在:发现行业内外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从两个行业的特色中寻求某些关联,得到的启发就是所谓的创意。
如果发现自己的事业处于调整期,那就是从其他行业着手的信号。"现代古装剧","绿茶五花肉(一种韩国烧烤)","搞笑音乐会"都是通过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特色相结合,寻求互补从而实现突破的。
3.敞开心扉
解决方法是为那些敞开心扉的人准备的礼物。心门闭塞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没有任何兴趣。古人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自然看不到其他东西。如果希望事业更上一层楼,再小的事也请用敞开心扉的姿态去面对。这样,平常不起眼的经历也会变成兴奋剂,为事业提供动力。
3.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在人生的路途上,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些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到赛程中最困难的瞬间时,他回答:"掉进鞋里的一粒沙子。"或许在那一刻他曾为解决让自己疼痛的沙子而烦恼,可能很想脱下鞋把沙子抖掉再跑,可马拉松是一旦停下就很难再继续的艰苦比赛。想做却不能,这样的心情就是他痛苦的原因。
许多人将人生比喻成马拉松,因为它同百米冲刺不同,是一场漫长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自我管理和坚持不懈是最终胜利的关键。如果用那位马拉松选手的遭遇去类比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现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样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这些事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可出现的问题常常会左右大事的成败。
最近才来的一个职员在公司呆了三个月后辞职了。虽然公司待遇不低,未来前景不错,CEO也很有领导才能,可他依然选择了离开。社长得知此事后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却很出人意料:
正文 第18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4)
正文 第18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4)
"对组长不太满意。"
比起公司前景或未来发展这样的大问题,一同工作的上司,他们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前者。
对于职员,公司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于他们没有什么切肤之感,而上司好与不好却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工作氛围融洽的公司,内部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好,而这就是促使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原动力。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一个关于两匹马的故事。
两匹马在拉车。黑色的马非常认真,白色的马却慢慢吞吞,还不时停住品尝一下路边的青草,经常落在后面。主人见状,把白马车上的货物搬到黑马的车子上。得到实惠的白马赶到黑马身边不无得意地说道:
"何必那么认真呢?你任劳任怨,结果怎么样呢?拉的东西反而更多。我们越勤快就越会被主人使唤,还是少干点吧。"
但是黑马没有理会它,依旧默默地拉着车子。
那天晚上,主人没有把白马牵入马棚。
"一匹马能做两匹的事,没必要再养两匹马了。"
主人给黑马很多食物,没有管白马。最后,白马饿死了。
白马的故事对我这样做事粗心大意,不把小事放在心上的人是个很好的警示。既然是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就要用心去做。总是三心二意,最终会一事无成。而那些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并非遥不可及。
伯乐以相马出名,所以很多人去拜访他想学相马的技术。可伯乐教他讨厌的人相千里马,而教他喜欢的人相普通的马。
人们都想不通,问他为什么这样。
伯乐回答说:"千里马很难得啊!所以,终其一生,恐怕也不能从中渔利,也就会穷苦一生了。而普通马却非常好找,而且便于交易,容易获利,对谋生和致富来说,自然是捷径了。"
像"普通马"这样随处可见的事情更重要--这就是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ConanDoyle)也说过类似的话:
"最好的东西总是一点一点地来。小洞里也可以体验到光明。大山不会把人绊倒,小石头却使人摔跤。微不足道才重要。"
轻视微不足道的事,最终也就做不成大事。泰山从不嫌弃一把泥土,所以能成为大山。读书和写作也应该如此。不一字一句去看、去思考,整本书读完也会不知所云。同样,只有一字一句地去品、去推敲,才能集中精力创出佳作。
许多人都自以为见多识广。其实那些只有模糊认识就以为已经弄懂弄透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见识。认识的模糊源于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在关键时刻活学活用。而清晰的认识依靠自身经验已从现实中得到证明,那才是"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和模糊认识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是不是能有所作为。模糊的认识、计划和想法做不成任何事情,因为它不能化为具体的行动。
总之,想要有真知灼见就不能忽视微不足道的事情。诗人朴劳海曾说过:"遇到大的损失时,先挽救小的真实"。通过小事获得小的成绩,那些成绩积累起来,就汇聚成伟大的跨越。
◆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表现为
√地位提高,经济富足。
√把小事情交给别人,自己要做更重要的事。
√认为做小事情既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会转化成经济上的利益。
√认为做小事情既得不到什么反应还费时费力。而从"费时费力"的事中腾出手时,又会觉得这双手懒得要命。
解决办法
1.先放在一边
过分执着地去思考成功,会对小事情集中不了精力。类似"成功"这样过于飘渺的雄心壮志反而会使我们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最好暂时把它搁在一边,把视线先移到别的地方,再回来时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它。但这个时间不能太长。
2.说服自己
变化是必然的,关键看自己能不能说服自己。这个变化不是逻辑思维的转变,而是感情的变化。思想工作研讨会上,不论领导们如何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以此说明"转变"的重要,属下们就是"领会"不了精神,致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中的原因多半在于忽视"听众"的感情。下属们不会自发地参与到"转变"的活动中去,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上司下达的命令,并非自己本心所愿。不仅是公司,个人也一样。能说服自己,谨记小事也很重要并切实贯彻的人,才有成长的机会。忽视点滴小事的人其实也无法说服自己。
正文 第1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正文 第1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3.牢记目标
明确一下做手头小事的长远目标。每天生活都很充实的人会经常将自己一年甚至若干年以后的形象刻在脑海里。正所谓积少成多,大事不就是若干小事组合而成的吗?没有几个月以后能出书的目标,那每天的写作简直就像苦役;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目标,那想记住一个个数学公式简直是天方夜谭。讨厌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时去想想,这些小事到底对你的远大目标有什么帮助,去思考的这件小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4.觉得自己自私时
使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这是满足别人而得到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
地铁里,碰到残障人士来兜售小商品,我往往会敬而远之,心里想"千万别过来"。若是那人不识趣,还对我有所期望的话,等待他的多半是拉长的脸和冰冷的后脑勺。在他失望之余,那令人生畏的脸和后脑勺的主人--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边嘀咕着"今天真倒霉……",一边在意地环顾四周,生怕在别人眼中读出讥讽。几次这样尴尬的经历后,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改变,尝试去做一些与以前稍有不同的行动。
一天清晨,去市郊公车站的路上,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跑了过来,说因为赶时间,钱忘带了,找我借点钱买票。知道来意后我马上掏出钱包给他钱。小伙子接过钱连声道谢,然后往车站飞奔而去。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心情舒畅起来。
那天中午,在公司前面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卖圆珠笔。产品包装很一般,就两支圆珠笔并排放在盒子里。盒子上写着"助残基金筹备"。单价一千元。思索了片刻,从钱包里拿出两千元给他。见他打算找钱,我忙说"不用了",然后转身进了公司。想想这些日子挺奇怪,这样的事情还挺多,心情也不知不觉地好起来。
当然,也不总是心遂人愿。前不久在路上遇见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向我求助。或许因为大脑性瘫痪,他表达意思含混不清,又言语急促。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台阶使他过不了马路,可当时见到他怪异的神情我非常慌张,于是装作没注意,从他身旁溜了过去。因为这事,我那一整天做事都恍恍惚惚。
上班时间,同事过来找我帮忙。本来是我手到擒来的事情,可当时繁忙的我毫不在意地用一句"我也不清楚"将他打发走。忙完工作,我想了想这事,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从那天以后,他也就不太找我帮忙了。
这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使我知道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清楚了自己的幸福要与他人分享,领悟了关爱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才明白了这些事要先从自己开始。
阿尔贝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博士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在非洲建立医院,一生都和当地居民同甘共苦,将获奖所得的奖金全部用在医疗建设上。
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夜晚,忽然感到一丝光亮,发现是一个盲人提着灯笼面对面走过来。那人很好奇,停下来问道:
"你既然什么都看不到,为什么还提着灯笼呢?"
"我虽然看不到,但对面的人看到灯笼后就会像您一样,知道走过来的是盲人。"
使别人幸福的人,他得到的幸福是满足别人而得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能再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就别无所求。
对于"最重要"方面的问题,托尔斯泰曾在他的短文《皇帝的三个问题》中这样说道:
"最重要的人是他,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给他做过的事情。记住,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现在与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人。谁知道你将来还会与其他什么人有所联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只有这才是生活的追求。"
◆觉得自己自私时
表现为
√在地铁里或者大街上见到乞讨的人没给过一分钱。
正文 第20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正文 第20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觉得不理睬来办公室推销的学生或商贩,是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
√总是担心无法达到这个月的存款目标。
√总是为家人生活和养老保障担忧,只对股票和理财这些与钱打交道的书感兴趣。
解决办法
1.要承认自己的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觉得自己自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受到良心的责备。这时候就要承认这一点,然后以这种平常心为基础,逐步树立信心,更有意义、更加健康地去生活。
2.转变待人的态度
"如果有人向我求助,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
其实,帮助通常不需要太多金钱,而更多的需要是一点诚意或者行动。既然是助人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就可以了。试着去转变对待别人的态度。有了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后,心情自然会好起来,而自己也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
3.找回自信
人际交往过程中信心不足时,在家庭负担的沉重压力下喘不过气时,在竞争中不希望输给别人时,自私的念头有强化倾向。人是通过听说读写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习逐步地成长起来。那么就要下定决心,通过努力使自己独立学习和成长,在道德上恢复健康,并把这作为找回自信的机会。有了把握住未来的自信,这时候自私也就自然消失了。
5.陷入习惯误区时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在工作中,每个职业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陷入情绪的低潮期。这并非能力不足造成的,主要是心态造成的,是没有了"像开始一样"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只要能够进公司就万事大吉了。"
上班族:"怎么着都行,只要不再去上班。"
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下海去做生意,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上班族:"最羡慕那些撂下辞职信,扬长而去,投入商海的人了。"
上面的对话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只要家里有快要毕业的孩子,那找到工作简直比过节还令人兴奋。对父母来说,这甚至比结婚更加重要,仿佛进了公司就什么梦想都能实现了。如果仅凭这样的热情开始职场生活,那不用一年就会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坐立不安,四处张望。再过两年就开始张口闭口地念叨"不上班就好"了。
仅仅抱着那种急切的希望,那么即使就业了也不会一帆风顺。同样,辞职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不会一马平川。之所以觉得其他地方好,不过是对现在自己的生活不满,而这种人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同样的不满。因为职场难熬而放弃工作,去开创自己事业的人就一定能忠于他的事业并从中得到满足吗?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在于态度。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即使工作再困难也能给自己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不断提高自我,在工作中屡创佳绩;有的人即使工作再清闲也要一边对待遇、工作环境等不满意的地方指指点点,一边左顾右盼地去寻找心目中更好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就能决定未来事业的成败吗?对现在的工作不积极,就算改做其他行业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俗话说:"别人的饼总是显得更大。"有这样想法的人,拿着再大的饼也不会觉得大,总是对别人的饼虎视眈眈。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拥有了多少,也从来不去考虑他所拥有的能否使他过得幸福,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幸福的大门。
"要是钱再多点,我就捐给社会……"
"个子再高点就能当上运动员了……"
"如果让我晋升,我肯定会干得很出色……"
"我要是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那还不拉出去满世界炫耀……"
"只要换掉我们的组长,就能把项目好好推进一下……"
"要是再稍微轻松点我就有空去读书了……"
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他们"如果……的话"的假设是不会成真的。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实现,到时又会出现新的"如果"。那些说到时候把项目向前推进的人,他们心里其实根本没有完整的规划,就算有思路,也缺乏实现的勇气和信心,不然规划的项目早就应该在实施中了。
正文 第21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正文 第21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近思录》里有这样一句话:
"欲望强大的人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强者不屈服于欲望。"
真正的强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无法忠实地做一件事,就算换了环境结果也是一样的。
从现在开始忘掉"如果……的话"的假设吧。那些只不过是借口,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丝毫帮助。不妨用下面这些想法来代替,看看效果会怎样:
"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算工作了也不能施展才学,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
"连这样的困难都忍受不了,就算辞职后去创业也注定会失败。一定要鼓起勇气,渡过难关。"
有时"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陷入习惯误区时
表现为
√每次做事的方法都一样。
√总是墨守成规,尽量回避风险。
√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供朋友之间消遣。
√从事同样的工作两年以上,没有意识到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解决办法
1.改变位置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所以,即便在同一家公司也要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体验。
2.改变方法
无论如何,自己有干劲时,不要死板地循规蹈矩,试着改变一下环境或者工作方法反而会收到奇效,会获得不一样的心情,所面对的一切会更新鲜,视野也就开阔起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不墨守成规,有意识地避开前人总结和现在流行的理论方法,另辟蹊径。当然,试图改变总要遇到阻力,这无法避免。其中需要磨合和雕琢,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3.摆脱标杆管理
探究别人的工作方式比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意义更深远。就我而言,不喜欢按部就班,效仿别人的样子去工作,如此一来他们的言行也就不会给我带来多大刺激。与此同时,我更关注他们奇思妙想背后的原动力,那种行事的理念。不要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而要去追求思维创新。
6.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
有个朋友正在准备信息处理技术的等级考试,而他又有工作,所以就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工作方面也不轻松,于是他就把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虽然也时常有"我真的能通过吗"这样的忧虑,但他每天都用积极的行动将不安驱散,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合格通知。当问他成功的窍门时,他这样回答:"计划的力量!"
照他的意思,每天都制定计划最后自然水到渠成。其实,我那时候期待的是"只要有自信就可以"这句话,因为他平时是个充满自信的人。但答案出人意料的是"计划"。或许他觉得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增强自信,并对自身努力给予肯定,那就是对计划的具体实践。
作为上班族,平日里看似轻松,可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疲惫,进而对遥遥无期的职场生活怨声连连。缺乏自信和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自然无法对工作保持长久热情,随之而来的就是讨厌自己,讨厌别人,讨厌一切。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能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死后仍然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人,他们不就是这样吗?爱因斯坦是这样的人,海伦·凯勒(HelenKeller)也是,李舜臣将军也是。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空,长久地留存在我们记忆中。
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使我们达到目标。但仅靠力量只能让箭射到靶子,无法让箭射中靶心。能让箭射中靶心的就是计划。
精力充沛的人有力气做很多事,也能花很多工夫。不过这种力量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指引,精力充沛反而会成为弱点。这好比给无所事事的人一把刀,会很容易闯出祸来一样。
正文 第22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8)
正文 第22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8)
年轻人虽然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但是对情感的管理能力比较差。反之,年纪大的人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心气,但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感情,能够按照计划去行动。当然不从年龄的角度去看,也有既富有激情又能很好地把握情绪的人。他们与年纪大的人共同的特点都是用自己独有的方法管理热情,实施计划。
泰格·伍兹被称为高尔夫天才,许多球迷来高尔夫球场的目的就是一睹他的风采。甚至在球场上,观众们以他的球杆为起点,朝着果岭方向一字排开。许多人都为此担心,不过球迷们丝毫也不在意,他们兴致勃勃地探出头来观看"老虎"的精彩表演。如果击球者不是泰格·伍兹而是第一次拿高尔夫球杆的新手,还会出现这种场面吗?同样,世界级射箭选手射箭,很多人都会聚在靶子旁边一饱眼福,要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射的话,他们就该找地方躲起来了。
有力没地方使的人,他们会让人感到不安,说实在点就是怕他们会"走火"。明白了将力量往什么地方集中,最后才能射中靶心。
能将力量集中使用的就是计划。计划可以告诉我们今天或者今后一个月哪些事情是重点,如何去做。沿着既定方向坚持下去,最终会实现目标。令人意外的是,许多人空有目标,却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没有制定计划,或只制定计划而没有反复修正并坚持到底。
有梦想的人,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须制定计划并夜以继日地为之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身在梦想的云端。◆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表现为
√虽然制定了计划,但是反复出现无法实现的情况。
√觉得制定计划毫无用处。
√对自己失望,对未来迷茫,为此而难过。
解决办法
1.不要制定太大的计划
有很多人经常制定计划,但最后无法实现。对这些比较关注的人常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今天制定的计划,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不了了之,由此产生困惑。
所以开始最好制定简单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计划,那样实现的可能性才会高。小的计划多次完成,便可积累经验和信心,这时候再去制定三五年这样更长远的计划。
2.不要被诱惑动摇
计划就像是和自己定下的约定,但总是会出现诱惑,使自己无法信守约定。在诱惑面前动摇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很快整个计划就会垮下来的。所以当诱惑第一次侵袭的时候,一定要置之不理,并立刻投入到自己计划的活动中去。强者总是试图战胜诱惑,弱者总是向诱惑低头。不想成为弱者,就要对即将到来的诱惑有所准备并下定决心战胜它。
3.失败的根源在于懒惰
人很难抵挡诱惑的根源在于懒惰,意志脆弱。反复制定的计划多次失败以后,会觉得很累,会想到"我不行",向自己暗示已经到了极限。不行自然要承认,但这里的"不行"并非代表没有能力,而是懒惰的结果。因为懒惰而失败,却归罪于能力不足是不行的。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时,他重新振作起来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4.重新制定计划
如果对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感觉力不从心时,不妨重新制定计划。不过这次要做得更具体,更实际,同时随着计划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进行修正。目标要具体,具体到能想象出实现目标时的情形。那种场面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深刻,实现它的愿望就越强烈,距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对计划的制定,帮助也就越来越大。
7.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方法总是比问题多,麻烦来了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有句话叫做"针小棒大"。比喻把比针还小的东西夸张地看成像棒子一样大。仔细观察四周,就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最喜欢向别人夸耀自己能力和业绩。生活在虚伪的意识中,只能将能力和业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对这样的现实,的确让人无奈。
正文 第23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9)
正文 第23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9)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有将自己夸大的习惯,无论那些地方是好是坏。把好的地方夸大一下还算合情合理,可为什么要连坏的部分也一并夸大呢?我们偶尔会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夸大,借此来贬低自己。将自己完全否定,一无是处地站在别人面前博取怜悯的同时,还能换回一些饥饿精神,有时好像谁都喜欢这样的"堕落"。
把自己不好的地方用夸张的方式告诉别人,对于人际交往还可以理解为博取同情。可一旦将这种做法运用到工作中就会出现问题,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总是这样过分夸大问题的难度,久而久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失去了思考、创意和实践的机会,那么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会成为难题。
把没什么意外,一直顺利的状况也要说得困难重重,事事都看得很深刻、很夸张,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无非是想让别人清楚自己正处在困难时期,从而将自己凸现出来。或者在认定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拿出上面的法宝来保护自己。不过事实上,这样做很难出现满意的结果。别人根本就不会因此对问题的严重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根本就不关注。真正关注这些困难的只有正在夸大它的人。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局面相比,别人只对它的顺利解决和由此带来的成果感兴趣。
夸大事情而引发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感觉事情的确很困难。如果连自己都陷入其中,觉得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不好解决的话,那解决问题的决心也会减弱。不去行动而总是坐在那儿怨天尤人,把时间耗尽,然后抱怨说:"没办法!"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那该有多么可怜!
一位同事说出了大事,来找我帮忙。具体好像是通话以后,顾客觉得她态度不亲切也没有诚意,所以声称要投诉她。为这事,她终日忧心忡忡,生怕被顾客的一纸状书所击倒,留下"不亲切员工"的烙印,更怕因此被公司辞退,号称正面临"入社以来的最大危机"。听闻此事,我便安慰她:"一般顾客的这些话都是说说而已,不会付诸行动,所以当时那位顾客不过是正在气头上,想用这些话吓吓她。并告诉她就算真出现最坏的情况也用不着慌张,到时候适当地去应对就可以了。"她当时并没有因为我的话而放下心来,甚至第二天请了假,以此来渡过危险期。当然,最终她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自己也平安无事,仍旧在公司里任职。
身在职场就必须要接受顾客的抱怨,这理所应当。能把抱怨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我在工作时如果遇到困难就会首先想到这一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问题就肯定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消除正飞向地球的巨大陨石,不是防止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去解决南极冰川融化,充其量不过是说服某些人,做一些草案,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这种程度。地球上的生物无不在做这种程度的事情,他们把自己的事情一直做得很好。我也一样,一贯如此。所以我相信,把问题看得很小时,解决问题的力量就自然而然地变大。
面临突发事件或处于困难之中时,仔细想想眼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难以解决。为了能学到在书本中没有的更具体的知识,面对难题,饱受非议,陷入泥潭,反复失败,这些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机。
◆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表现为
√对一辈子都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感到厌烦。
√最近经常听到朋友或同事们晋升的消息。
√因被组长训斥或在业务上犯错而感到愧疚。
√老是觉得自己已经到达极限了。
解决办法
1.不要吹捧别人,贬低自己
会经常听到有人通过炒股票轻轻松松地赚了很多钱,或者有人找了个好婆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有人找了份好工作正拿着高额的年薪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而且总是对这些事情有深刻印象。那些都是容易赚钱的经历,自然让人津津乐道。而经过艰苦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人,对他们的经历,常人都不愿意提及。其实他们在否定自己,总觉得说别人成功来之不易是吹捧别人贬低自己,不想承认通过努力自己一样会成功。明明已经懂得其中道理,却不愿意付诸行动。所以我们一听到那些容易赚钱的经历,就不禁感慨:"这世界上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太多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