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_3 李津(当代)
  此刻,他们是多么怀念马格拉夫啊!因为,他总能在困难时,及时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在任何情况下,他总能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
  起初。他们还互相交谈。对他们来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似乎也是一种慰藉。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谈话似乎只会加重箱子的分量,增加身体的疲劳;于是他们沉默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比沉默更糟糕的东西:在每个人的心中,反复交叠地出现了对亲人和家庭的渴念,对同伴的猜忌和对密林及死亡的恐惧。惟一能支撑这个集体的,是马格拉夫留下的箱子。尽管它显得越来越沉重,但在一切都几乎成为梦幻时,只有它是实实在在的。是它,促使着心力交瘁的他们继续前进;是它,在他们濒于分裂时,将大家联合起来。
  他们对它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既像囚徒憎恶自己的枷锁一样痛恨它,又像地狱里的人渴求光明天使一样敬仰它。
  这口神秘的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呢?他们根据各人的想像力进行着各种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高尚的马格拉夫绝不会欺骗他们。正因为这样,他们相互间也存有戒心:绝不能让某个人独吞了这批无价之宝。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正如马格拉夫所说,非得4个人齐心合力,才能把这口沉重的箱子抬出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森林那堵严密的绿色高墙豁然打开了,他们来到了丛林的边沿。这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
  历尽千辛万苦的他们,终于找到了麦克唐纳先生。
  这个穿着一件油迹斑斑的白大褂的老头热情地接待了这4个从可怕的密林中死里逃生的人。他们饱餐一顿之后,约翰逊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难为情地提起马格拉夫许诺的报酬问题。
  老头儿听完,却爱莫能助地把手一摊,歉然地说:“可是,朋友们,我一无所有。除了对你们表示感谢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酬答你们的。马格拉夫是我的好朋友,为了你们实践了对他的诺言,我万分感激你们,但我却无法酬答诸位。”
  约翰逊指着箱子说:“在这里面。”
  赛克斯也热切地重复道:“在箱子里面。”
  “请把它打开吧。”4个人异口同声地要求道。
  他们动手拆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约翰逊说:“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呀?”
  可是赛克斯说:“我听见声音了!我听见咔哒声了。快来看!”4个人都围拢过来。然而,麦克唐纳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
  麦克里迪失望地说:“我早就觉得那人有点疯,说什么箱子里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无价之宝!”
  “不”,巴里迅速地说,“我记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
  “那又怎么样呢?”麦克里迪恼怒地嚷道。
  巴里将自己的同伴轮流打量了一遍,他脑海里重现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可怕的经历。他仿佛又见到了路旁的堆堆白骨。他记起人们在他们进入森林前的告诫:单枪匹马在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他终于明白了。他深沉地说:“朋友们,这难道还不清楚吗?马格拉夫让我们得到的,是我们的生命啊!如果没有这口箱子,没有我们那些诺言的约束,我们能活着走出丛林吗?”
  聪明的人“次目标”
  聪明的人为了要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会比较易于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聚而成。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万元,到百万,就这么积聚而成。若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14节:不要得意忘形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不要得意忘形
  世间很多的失败都源于成功时不能抑制的骄傲自满的情绪。我们在取得阶段性的成绩时,应避免得意忘形,而是对自己说:“我们这回运气好。”
  在克尼斯纳,一个老林工正在解释如何伐树。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树砍了会落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他说:“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哪个方向落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成了。”
  班纳德半信半疑。他知道,稍有差错,他们就可能一边损坏一幢昂贵的小屋,另一边损坏一幢砖砌的车库。
  他满心焦虑,在两幢建筑物中间的地上划一条线。那时还没有链锯,伐树主要是靠腕劲和技巧。老林工朝双手啐口唾沫,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树基处直径1米多,老林工的年纪看来已60开外,但臂力十足。
  约半小时后,那棵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线上,树梢离开房子很远。班纳德恭贺他砍伐如此准确,他有点惊讶,但没说什么。不到一个下午,老林工已将那棵树伐成整齐的圆木,又把树枝劈成柴薪。
  班纳德告诉他,自己绝对不会忘记他的砍树心得。
  老林工举起斧头扛在肩上,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说:“我们运气好,没有风。永远要提防风。”
  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与其白白担心,不如制定周密的计划,依靠顽强的毅力,采取具体可行的行动。
  斯卡斯--沃尔什的总裁彼得·希内是纽约市的一个大石油经销商。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从继承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得不面对一群训练有素的职员、竞争激烈的市场、不断变换的顾客,以及不断上涨的成本和不断下降的利润,这对于一个只有22岁的年轻人来说,似乎过于严峻了。
  希内是一个非常羞涩的人,他当时刚从圣约翰大学商学院毕业,在他面对一个昔时十分辉煌、今天却生机不足的大公司时,感到十分的紧张。两年内他增加了105磅,并养成了一天抽三包半香烟的习惯,为了缓解压力,他一天喝掉两瓶马丁尼酒。
  当希内成为著名咨询顾问柯维的委托人的时候,柯维对他面临的处境做了全面的考虑,并做了如下建议:为他的销售商提供一个新的训练计划,改变他对市场的依赖,重组公司的结构。柯维也建议他参与到服务部门中来,包括寻找新的石油主顾和寻找新的设备评估员。
  上述的任何一个改变对一般人而言都是一个考验。最后一个建议尤其与这个年轻人的性格相抵触。然而,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一旦知道了怎么办,他就要迫不及待地行动了。凭着一个周密的计划,他开始了重组公司的任务。销售商们的群起反对加之他本人缺乏市场经验,在计划的一开始便形成了一个挑战。然而一年之内,公司就发生了巨大的激变:希内为他的销售商们制定了一个新的训练计划,他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在一年的头二个月中,他在这个销售组织中排名第一。他自己设计软件,编写程序来了解和控制市场的变化,他很快就以销售兼服务的领导身份在市场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他的价格不是最低的,然而客户们却能纷纷被吸引到他的公司来与他合作。
  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和顽强的毅力,他大概一个月就放弃了。实际所花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些,然而希内毕竟使一切走上了正轨。最后,他这样总结自己取得的成绩:“我们一直在努力按照柯维先生提供的建议去做,坦率地说,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获。我们的收入果然翻倍了。我们的债务也因公司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我们的债务是135万美元,今年减少到75万美元。此外,我们现在在银行里有40万美元的存款,而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债务高达55万美元。”
  今天,希内依然活跃和充满朝气,他体重减轻了100磅,戒掉了抽烟和喝酒,每周打两次网球。他已经收购了两家和他最初规模一样大的公司,并且打算再收购一家。他丝毫不再感到压力,他有足够的信心。
  茶碗碟子的启示
  能够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奇之奇”的人,才容易把握机会,获得成功。
  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从小对生活就具有相当强的观察能力,并勤于思考、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母亲端茶招待客人,瑞利专心致志地望着妈妈的一举一动,他完全被母亲手中的碗碟吸引住了。
  他发现:母亲起初端来的茶碗很容易在碟子中滑动,可是,在洒过热茶的碟子上,茶碗就不滑动了;尽管母亲的手仍旧摇晃着,碟子倾斜得更厉害,茶碗却像吸在碟子上似的,不再移动了。
  “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瑞利非常激动,脑子里产生对物理学中摩擦力研究的欲望。客人走后,他用茶碗和碟子反复实验起来,他还找来玻璃瓶,放到玻璃板上进行实验,看看玻璃板慢慢倾斜时瓶子滑动的情况。接着他又在玻璃板上洒些水,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经过多次实验和分析,他对茶碗碟子之间的滑动做出了这样的结论:茶碗和碟子表面总有一些油腻,油腻减小了茶碗和碟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容易滑动。当洒上热茶时,油腻溶解散失了,碗在碟中就不容易滑动了。
  接着,他又进一步研究油在固体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润滑油减少摩擦力的理论。后来,他的发现被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在有机器转动的地方,几乎都少不了润滑油。1904年,瑞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乞丐的“胃口”
  在生活中不论要干什么,都要把握住适当的分寸和尺度,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你可能一无所得。
第15节:石油大亨的决策
  一位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富翁就在当地报纸上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有小狗一张彩照充满大半个栏目。
  启事刊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捡到狗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就把电话打到报社,把酬金改为两万元。
  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在报摊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的窑洞,因为前天他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捡到了一只狗,现在这只狗就在他住的那个窑洞里拴着。果然是富翁家的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个小报摊的时候,无意中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三万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第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天天浏览当地报纸的广告栏,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这位乞丐从垃圾筒里拣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
  石油大亨的决策
  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机会,耐心等待是制胜的前提。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以后,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年轻有为的经纪商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作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作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则惜字如金,绝不透露什么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油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元。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万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洛克菲勒尽管才20出头,做生意已颇为老练。他欣赏那些得冠军的马拉松选手的策略,即让别人打头阵,瞅准时机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后来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放手大干了。
  总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
  机会不会自动地找到你,你必须不断而又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但是第一步必须让人发现你,进而赏识和信任你。因此,你必须勇于尝试,一次次地去叩响机会的大门,总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的。
  一天,在西格诺·法列罗的府邸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主人邀请了一大批客人。就在宴会开始前,负责餐桌布置的点心制作人员派人来说,他设计用来摆放在桌子上的那件大型甜点饰品不小心被弄坏了,管家急得团团转。
  这时,西格诺府邸厨房里干粗活的一个仆人走到管家的面前怯生生地说道:“如果您能让我来试一试的话,我想我能造另外一件来顶替。”
  “你?”管家惊讶地喊道,“你是什么人,竟敢说这样的大话?”
  “我叫安东尼奥·卡诺瓦,是雕塑家皮萨诺的孙子。”这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回答道。
  “小家伙,你真的能做吗?”管家将信将疑地问道。
  “如果您允许我试一试的话,我可以造一件东西摆放在餐桌中央。”小孩子开始显得镇定一些。
  仆人们这时都显得手足无措了。于是,管家就答应让安东尼奥去试试,他则在一旁紧紧地盯着这个孩子,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看他到底怎么办。这个厨房的小帮工不慌不忙地要人端来了一些黄油。不一会儿工夫,不起眼的黄油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只蹲着的巨狮。管家喜出望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连忙派人把这个黄油塑成的狮子摆到了桌子上。
  晚宴开始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被引到餐厅里来。这些客人当中,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实业家,有高贵的王子,有傲慢的王公贵族们,还有眼光挑剔的专业艺术评论家。但当客人们一眼望见餐桌上卧着的黄油狮子时,都不禁交口称赞起来,纷纷认为这真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们在狮子面前不忍离去,甚至忘了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
  结果,这个宴会变成了对黄油狮子的鉴赏会。客人们在狮子面前情不自禁地细细欣赏着,不断地问西格诺·法列罗,究竟是哪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竟然肯将自己天才的技艺浪费在这样一种很快就会溶化的东西上。法列罗也愣住了,他立即喊管家过来问话,于是管家就把小安东尼奥带到了客人们的面前。当这些尊贵的客人们得知,面前这个精美绝伦的黄油狮子竟然是这个小孩仓促间做成的作品时,都不禁大为惊讶,整个宴会立刻变成了对这个小孩的赞美会。富有的主人当即宣布,将由他出资给小孩请最好的老师,让他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
  西格诺·法列罗果然没有食言,但安东尼奥没有被眼前的情景冲昏头脑,他依旧是一个纯朴、热情而又诚实的孩子。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努力着,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为皮萨诺门下一名优秀的雕刻家。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安东尼奥是如何充分利用第一次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然而,却没有人不知道后来著名雕塑家卡诺瓦的大名,也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第16节:宽度与先进设计
  宽度与先进设计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人们默默因循的、莫名其妙的、貌似神圣不可侵犯的规章制度,其实已经没有遵守的必要了?许多规则都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制定的,你在套用某些规则的时候,有没有进行过新的尝试?
  在读统计数字时,罗杰发现美国境内的铁轨宽度统一为4英尺8.5英寸。看来是一个很合适的宽度,不是吗?但是,是什么人确定4英尺8.5英寸这个莫名其妙的数值作为铁轨宽度的呢?在花了一些时间之后,罗杰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美国铁路的第一批建设者就是那些修建市内有轨电车的人。那么选择与有轨电车相同的轨道宽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更何况有轨电车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事实证明:铁轨工作得很好。选择确实很有道理。那么归根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有轨电车的铁轨宽度采取这个特定的数值呢?在市内有轨电车建设的早期,许多制造公司是从马车生产商转产而来的。这些公司带来了他们生产马车的技术、经验和尺寸。既然如此,马车的宽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美国的马车是从英国来的。英国的国家标准规定,马车的标准轮距是4英尺8.5英寸,任何不符合这个规定的马车显然都无法在道路上存在下去。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最终的答案还没有找到。那么又是谁修建了欧洲最早的公路呢?
  是罗马人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公路系统,以便于通商。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庞大帝国的内部快速地运送军队。
  这些公路最初通行的车辆是罗马战车。这样,其他使用这些公路的人,就必须遵守军队规定的宽度,否则他们的车轴就很容易折断。由于罗马帝国统一了度量衡,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把公路的宽度规定为4英尺8.5英寸。罗马战车的轮距恰恰是这个宽度,因为这个宽度刚好适合两匹马并排拉车。
  由于盲目的继承,最终罗马战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直径。
  而这一切又是怎么来的呢?制造火箭助推器的公司名叫Thiokol,坐落于犹他州。最初,这家公司把火箭助推器设计得比后来的要大一些,但是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难题。要把助推器运到佛罗里达州的发射场必须用火车,而火车要翻山越岭穿山洞。火车隧道只比4英尺8.5英寸宽一点点。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最初的设计,火箭助推器会卡在山洞里。这样Thiokol公司的设计队伍重新设计了火箭助推器的外观,以便它能通过隧道。
  这就是马屁股的宽度改变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推进系统的设计的由来。
  舒乐博士的水晶教堂
  信心加上行动,这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用信心支撑你的行动,用行动证明你的信心。你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浦·约翰森表达了自己的构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约翰森问他预算,舒乐博士坚定却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然而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①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②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③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④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⑤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⑥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⑦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⑧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⑨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⑩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了1000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1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观赏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生活中的本垒打
  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要畏手畏脚。如果奋力一击有得分的可能,何必又因担心失手而畏缩不前呢?不想丢脸的人。也很少有机会露脸。
  不久前,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本名为《傻瓜棒球》的书。这本书中有一句非常引人注目的话:你将会明白出局是糟糕的,任何击打都是好事,甚至虽然是把球打出了界外,而本垒打则是伟大的。
  如果比博·罗斯今天活着,他也会告诉你这些,这都是当你去参加一场棒球比赛时必须知道的。比博·罗斯是从一个棒球投手开始他的棒球生涯的。在1918年,他创下了29局没有得分的纪录,这个纪录整整43年都没有人能够打破。他还拥有一个在他的球员生涯中别人无法达到的出局次数的纪录。虽然这样,当人们想起比博的时候,不会想起他这些糟糕的纪录,人们只是记得他的本垒打的次数。当绝大部分球员在选择上垒的时候,比博却在无数次的比赛中比参与这项运动的任何一名其他选手打出了更多的本垒打。因为对于他来说,本垒打是他惟一要去做到的事情。
  有些时候,我们期待同样的局面,那就是我们只是希望自己去跑垒,不要遭受出局的尴尬。不管是在我们的个人交往还是我们的工作追求中,我们都不希望触礁。
  1920年,比博为纽约扬基队打出了更多的本垒打,超出了他在其它任何球队的时候打出的本垒打的数目。那个赛季结束不久,扬基体育馆建好了,并且以“比博的屋子”而闻名。
第17节:一辆崭新的汽车
  那么,为什么当人们有可能完成本垒打的时候,却宁愿上垒或者做基本的击球呢?可能的原因是:
  ①他们不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打出本垒打;
  ②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到本垒打;
  ③他们不愿意冒险,所以他们用普通击打或者跑位代替了本垒打。
  这三种原因使得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畏手畏脚。
  而比博则与众不同。他喜欢统计学,当他发现,对于统计学家来说,人群中仅仅有3%的人利用制定目标的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标--平均说来,这3%取得成功人的数量上是那些不制定目标的成功者的两倍--于是比博坚持想要加人这个3%俱乐部、比博制定了要让自己在他一生中变成最好的棒球运动员的目标,最后他做到了。
  一辆崭新的汽车
  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做得更好,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敢想,也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记住:如果你愿意投入并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一天,卡姆普特决定辞职,按照自己的想法出去闯闯。也就是在这-天,他的同事们嘲笑了他。那天,当卡姆普特开车回家的时候,他的轿车开始冒烟,并发出奇怪的噪音。卡姆普特在一家修车厂前停了下来,请机械师帮自己检查一下,他又叫出了其他几位机械师,最后对卡姆普特说:“发动汽车。”
  卡姆普特就做了。他们接下去说出的话令卡姆普特备受打击:“你需要换台新的发动机。”
  卡姆普特看了一下存折,那上面只剩下200美元了,就问:“那得花多少钱啊?”
  他们告诉他,大概得3000块,他们建议卡姆普特“不如买辆新车算了”。
  他们给他介绍了一位正准备减价卖车的汽车商,于是卡姆普特开始了一段买车的艰难旅程。
  这是卡姆普特曾走过的最长的旅程之一。他的车子冒着烟,而人们都在按喇叭。车跑得实在是太慢了,以至于他正在制造一场交通堵塞。卡姆普特是多么尴尬啊!但是,在路上,他在一张纸条上写道:“我的目标是得到一辆崭新的汽车,而且不花一分钱!”
  终于,卡姆普特来到了汽车经销处,转了一大圈来到侧门,为的是避免人家看见他冒烟的车子而心烦意乱。卡姆普特把车停好,就走了进去。他带着一种奇特的自信走进了汽车经销处,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会实现免费拿到一辆新车的目标。卡姆普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他相信自己能实现这个目标。
  一位销售人员走了过来,向卡姆普特介绍各种款式的新车。卡姆普特看啊、看啊,直到看见了一辆他想要的豪华车。销售人员接下来的话考验着卡姆普特的决心,使他又遭受一次打击:“你有什么东西可以做抵押担保吗?”
  卡姆普特小声嘟囔说:“我有一辆A280Z跑车。”
  销售人员说:“太好了,走,去试开一下。”
  那一刻,卡姆普特所能做的只是深吸一口气,把车钥匙递给他,开始祈祷!他走出去来到车旁,打开门,把钥匙插进点火开关。
  就在那一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点火开关没动。点火开关卡住了!他试了又试,卡姆普特也上去试了试,还是不行。然后他找来最好的机械师,接着试。最后他们说没办法转动钥匙,不过看上去车还不错,他们愿意跟他成交。那天,卡姆普特开着一辆崭新的汽车离开了那里--一分钱也没花,还得到了一套免费赠送的车垫!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机会呢?卡姆普特不知道出现这种机会的可能性有多少,但是,他相信,如果那个家伙告诉他得换一台发动机时他放弃了,那么可能性就是零。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第二天早上,卡姆普特睡醒时意识到当时自己过于兴奋以至于忘了一个事实:他留给汽车商的是一辆不中用的汽车,一台发动机已经坏了的汽车。卡姆普特知道他不能就这样开始自己的新事业--一种需要他向人们大谈正直和品格的事业。
  卡姆普特起床,开车回到经销处,走到销售经理面前,把车钥匙递给他,对他说:“先生,昨天我太兴奋了,以致我忘了我留下的那辆车的发动机有毛病。我把新车退回来了。我要为因此给您造成的不便向您道歉。请给我的旧车开一张里程单吧。”
  销售经理惊呆了,他说:“真不敢相信,你又回来了!无法相信!朋友,我对你回来换车表示感谢,但这是没有必要的。瞧,你那辆车的发动机并没坏……它只是需要上点油!”
  不求最好
  人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贪欲可能也是最大的,明明幸福就握在手上,却不着边际地遐想,可能还有更好的,于是便放弃已握在手的幸福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幸福。我们必须要记住:最爱就是最好。
  小平与女友小尹交往了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已找到了一株能温馨他生命的芳草,于是便郑重地向亲朋好友宣告自己要结婚了。
  不料,这时许多人站了出来,严肃而庄重地对他说:“婚姻可是关系一辈子的事,你怎么可以刚交第一个就仓促地下结论;应该进行多项选择,挑选最好的。你呀……那最后一声无限惋惜又无可奈何的长叹,似乎确认他这个执迷不悟的‘情痴’日后定将后悔。”
  但是,小平没有听信这些,他从一位朋友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小平的一位朋友,谈了不下一打的女朋友,至今仍在苦苦寻觅,说一定要找一个最好的。但是,5年过去了,他至今仍是孑然一人。
  因此,小平决定,在婚恋问题上,自己“不求最好”,他认为,不求最好,才能真心实意深爱一个人,如果成天向自己的恋人表白自己爱得如何深,而脑子里却时刻幻想着一天在某个地点与一个更美妙的女子邂逅,这种爱能称其为爱吗?不过是一粒干瘪的种子,永远不会得到爱的土壤青睐。
  不求最好,才能平静而坦然地接受所爱的人。这种爱,平淡但深沉,虽承认不是最好,可仍然去爱,这本身不就体现出爱的质朴与纯洁吗?
  不求最好,也是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志,宁静方能致远;这种心志中包含的爱才会伴你走过一生的风雨。
  用态度去改变命运
  如果你背对着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会背对着你。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然而,只要我们能够以恰当的态度对待命运,命运也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了。
第18节:天使的回答
  唐迈16岁那年夏天,他心爱的哥哥死于车祸。顷刻,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自此精神崩溃了,失去亲人的痛感压迫着他的心,他沉默寡言,不再有欢容笑颜。在他看来,欢乐是别人的,悲伤哀苦如栅栏一样,牢牢地圈定自己;孤寂如同衣衫一样裹着他。他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与人交往的欲望。在静默中,他想到过死。
  终于有一天,他蓦然回首,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得如此累,如此苦。这一切又是多么幼稚。逝者如斯,对待死者最深切的慰念,除了在坟上哭哑喉咙,还有更重要的,那绝不是人为地构筑堡垒,制造忧伤,而是躬身前行。
  后来,他交上了女朋友,不久又分手了。唐迈没有痛不欲生的感觉,他已经学会了不再封闭自己的感情,不再封闭自己的世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诸如亲人不幸死亡、朋友分手、身患重病……你一定要注意,这一切于你都不重要,于你都不会构成致命的创伤。
  最致命的创伤来自我们自己心灵深处,是我们的心灵导致我们绝望。只要我们放弃绝望的思想,而是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亲情阻断黄泉路,难道还能寻回来么?
  有情有缘而不能相伴终生,莫若及早走开,痛碎心也没必要。
  无缘是路人,迟早要分手,为什么要死守不放?
  这样想,就会豁达起来,发现阳光依旧照耀着你,月光仍然抚爱着你。
  天使的回答
  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很久很久以前,在挪威某个小村庄有一个年轻人,他正当大好青春年华,却终日愁眉不展,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福的人。他向上天祈求指点,好让他找到幸福。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天,给他派来一位天使。
  天使把这位青年带到一个峡谷,告诉他:“这里就是幸福峡谷,也是人间天堂”。
  当时是夏天,北欧国家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峡谷中丛林茂盛,野花盛开,归来的候鸟在无垠的晴空下飞翔,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下山去。青年的心豁然开朗,被峡谷的风景迷住。他还来不及表示感激,天使说道:“每个人的一生中只能来两次,你要珍惜你的机会啊!”说完,天使就消失了。暮色降临时,青年恋恋不舍地离开峡谷。
  从此青年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观,因为他知道幸福峡谷在哪里,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幸福的方向。他也一直牢记天使的告诫,不想轻易动用他的机会。他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尝试解决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到峡谷去。奇怪的是,在他的努力下,问题都迎刃而解。
  到了老年,他已是著名的成功人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独自回到幸福峡谷。
  他跪在峡谷中祈祷,感激上天对他的厚爱,赐予他无限的幸福。这时,天使出现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幸福全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上天只会帮助有志者。
  他不大相信,说:“可这里不是有魔力的幸福峡谷么?”
  天使笑了,反问道:“难道你真的以为这里同别处的峡谷有什么不同吗?”
  当年的青年愣住了,似乎是头一次认真观察眼前的峡谷,过了好长时间才恍然大悟。
  农田里的广阔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住下车。
  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熏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中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还是退后呢?记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的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从柑园的农田离开,车子穿行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洞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虔诚地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
  音乐大师的创作
  舒伯特看着孩子边跑边不住地回头冲自己挥手,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渐起的小街深处。
第19节:音乐大师的创作
  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