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_35 张艳玲 (当代)
初战几次,赵军稍有失利。但是廉颇毕竟是在沙场上拼搏多年,经验老到,他看到首战失利,于是就改变了战略,坚壁不出。
于是赵军与秦军的战争拖了三年,秦军的粮草供应日渐困难,却仍然拿不下赵国一寸土地,秦国军士们心里都非常焦急,并且由于长时间地背井离乡,都归心似箭。将领们害怕再这样下去,军心将散,锐气将尽,那时侯,恐怕要攻下赵国只能是做梦了,这三年的时间和心血算是白白浪费了,于是主将就召集众将和谋士商议。
一谋士对秦军主将说道:“我听说,大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此人自幼熟读兵法,只可惜从未历经战场,只懂得纸上谈兵,没什么才能。如果,我们派人到赵国境内散播谣言,使赵国撤掉大将廉颇,换成赵括,那我们就胜券在握了。”
于是,秦军主将便派遣间谍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奢之子赵括担任大将。”
谣言传入宫廷,赵孝成王正为战事毫无进展而愁眉不展,便准备起用赵括。蔺相如在病中听说,连忙劝谏赵王切勿委赵括以重任,甚至赵括母亲也上书赵王,告诉他赵括只会空谈,难胜重任。但赵王固执不听,果然撤回廉颇,任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一到前线,立刻摆出一副整军经武的架式,改变了战略,撤换了不少将官,一时间弄得军心惶惶,人心涣散。秦将白起探明这些情况,深夜派出一支奇兵偷袭赵营,随后佯装败走,趁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括不知秦兵败退有诈,挥师追赶,只听一声锣鼓,斜刺里杀出一标秦军,把赵军拦腰切成两半。就这样,赵军被围困40多天,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军心大乱。
赵括眼看熬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突围。但见旌旗蔽野,秦军四面掩杀过来,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兵将全军覆没。接着,秦军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后因魏国信陵君率军相救,赵国才没有亡国。
人生哲理:单纯地追求熟悉理论知识却不加以实践,是不能成功的,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扁鹊投石
秦武王颧骨上生了个毒瘤,痛苦不堪,便命人把神医扁鹊请来为他治疗。扁鹊仔细检查了一阵,然后说:“需要把瘤割除,大王才不会痛,明天我就带手术刀来为大王割除。”
扁鹊走后,武王手下的大臣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边,割掉了不一定能断根,说不定还会把眼睛搞瞎,耳朵搞聋。”
第二天,扁鹊来到堂上,武王说不用割了,并把理由告诉他。
扁鹊听罢,生气地把石针丢在地上,说道:“你同内行人一起商量好的事情,却又被你同外行人一起败坏了!”
人生哲理:为人处事要谦虚谨慎,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大或学问多,不懂还乱说,只会贻笑大方。
因小失大
春秋时期,有个仇由国,是个山区小国。国内只有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和国外通连,交通十分不便。
它的邻国晋国是个大国,晋国的掌权人智伯早就想吞并它,已准备好人马随时踏平仇由国,但是因为仇由国的道路狭窄进不去,于是便想出来一个办法:
智伯花费了好多钱铸了一口大钟,这钟比仇由国的道路还宽大好几倍。智伯让人告诉仇由国国君说,不久就要送去,让仇由国准备迎接。
仇由国君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为了迎接这口大钟,他下令让大家赶快砍树凿石准备修路,把道路修得又平又宽,好迎接智伯送来的大钟。
仇由国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字叫赤章蔓枝,他是仇由国的第一谋士,也是国君的军师。当他知道这件事后,立刻去见国君。
他对国君说:“这条路千万修不得!之所以现在许多小的国家都灭了,而我们的国家还存在,周边的一些大的国家也不侵犯我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怕我们,而是因为我们是个山区小国,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紧要关隘,只需要用几百名兵士就足以守住,所以我们才得以太平。如果把路修平加宽,就等于给侵略者的军队铺平了道路。一口钟事小,失国事大,请大王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仇由国君听了哈哈大笑说:“真是少见多怪,我们不花一个钱,得到这么大一口钟,怎么是个小事呢?晋国是一个大国,人家能送给我们一口大钟是看得起我们,是要和我们友好往来,建立亲密的邦交关系,怎么说人家要侵略呢?”
赤章蔓枝说:“国君有所不知,晋国的智伯是个阴谋家,他对我们国家早就垂涎欲滴了,一直虎视着我们国家,不是他不想消灭我们,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路使他们进不来,以臣之见,他要送给我们大钟是假,想吞并我们的国家是真。等您把道路修好,他前脚送来大钟,大队人马随后就会跟进来。那时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国家。这实在是个大阴谋,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呀!”
仇由国君非常生气,不由分说让人把赤章蔓枝赶了出去,然后继续修路。路修好之后,悬灯结彩,鼓乐喧天地准备迎接大钟的到来。
不久,智伯前脚把大钟送来,随后就灭了仇由国。
人生哲理:当权者在推行新的制度或要举行活动时,应该从善如流,勇于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楚丘除贼
战国时期,有一位楚丘先生去拜见齐相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热情地接待他,并与他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办法。楚丘先生讲得有条有理,孟尝君认为这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治国能人,准备委以重任。
正巧,齐国的边城有盗贼出现。孟尝君便向齐王推荐楚丘先生为将领,前去惩治盗贼。楚丘先生穿上铠甲,戴上头盔,率领随从前往边城赴任。
他走出齐国都城的城门以后,望见了田边的农夫,便上前问农夫说:“麦子丰收了吗?”
农夫回答说:“晴天、雨天不协调,收获有三成,损失有三成。”
楚丘先生说:“既然如此,还能够养活家口吧?”
农夫说:“收获这三成,还不够拿来供奉上面官府的呢,哪里还有养活家口的呢?”
楚丘先生听了农夫的话以后,就掉头返回齐国的都城。
随从们很不理解楚丘先生的行为,就问道:“先生奉命惩治盗贼,还没到齐国的边城就返回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楚丘先生说:“这恐怕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我治理盗贼,不是治理那些已经成形的盗贼。对没有成形的盗贼不加以治理,那么已经成形的盗贼就会每天都增加。弓箭甲胄能使盗贼在武力上屈服,却不能使他们内心屈服。譬如水吧,喷涌泛滥四处流淌,而不去疏导它的上流,即使有堤防,也阻止不住它。不善于治水的人,愈是增加它的堤防,水愈是要冲毁它,不是白费力气吗?所以减轻赋税,才是治乱的根本;招抚聚集流亡者,才是消除盗贼的根本。”
楚丘先生回来告诉齐王,请求免除赋税,用这种办法来治理没有成形的盗贼。
齐王说:“很好!”于是齐王下令免除赋税的。
不到20天,齐国的流亡者都返回了家乡,齐国境内的盗贼也没有了。
人生哲理: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治本,所有人不是一出生就当盗贼的,由于受身边环境和人的影响,所以才会走上不归路。
七步成诗
东汉建安二十六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文武百官都来朝贺,只有三弟临淄侯曹植和四弟萧怀侯曹熊没来。
曹丕大怒,令御前护卫军统领许褚领3000护卫军即刻前去捉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萧怀侯曹熊听说这个消息,就畏罪上吊自杀了。
许褚领兵来到曹植的府邸,只见曹植和他手下的几个谋士都已经醉倒在院子里,许褚命士兵将他们全部绑起放在车内运到王宫的大殿。
曹丕和曹植是一个母亲,她听说曹植被曹丕抓了起来,生怕他会把曹植斩首,就跑到大殿对曹丕说道:“你们两个都是一母同胞,你弟弟因为胸中有些才华,所以不免有些放纵、爱喝些酒,这也是情有可原,你可千万不能把你亲生弟弟杀死啊!”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曹丕看到,心中也有一些不忍心,于是就说道:“母亲放心,便是他有再大的错,他也是父王生前的宠子,儿怎么能杀他呢?不过是想教训一下他,让他以后不敢再犯。”
他母亲听到后,就放心地走了。魏王手下有一个叫华歆的大臣,对魏王说:“刚才太后来这里是不是劝大王不要杀子建?”(曹植字子建)
曹丕说:“是。”
华歆说道:“当初先王在世时,很是喜欢子建,而且子建并不是池中之物,今天要是不杀他的话,恐怕以后是祸患,请大王三思。”
曹丕说:“但是母命不能违!”
华歆道:“这简单,素闻子建才华出众、出口成章,大王可以考他,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能作出诗来,就贬低他的职位,要是作不出来,就杀了他,以绝后患。”
曹丕说:“好,看来只有这样了。”
于是就宣曹植上殿。
曹植到了大殿,还没下拜。曹丕就说:“你我虽是兄弟,但义属君臣。你怎敢抗拒国法?”曹植下拜叩首:“臣弟昨因饮酒误事,还请王兄恕罪。”
曹丕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常夸你的文章作得好,今天我就考考你,如果在七步之内能够作出,孤王就免你一死,否则斩首。”
曹植说:“请赐题目。”
当时,大殿的墙上有一幅画,画着两头牛在山上决斗,后来一头牛掉入土坑的情景。曹丕指着那幅画对曹植说:“就以这幅画为题目,诗中不准出现‘一牛坠井死’的字样。”
曹植便开始在大殿内踱步,七步走完,诗已作成: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下山,砉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及文武百官大惊,曹丕说:“你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作出诗来,孤王有点怀疑,你能应声再作一首吗?”
曹植说:“请赐题目。”
曹丕说:“你和我是兄弟,就以兄弟为题,诗中也不许有‘兄弟’字样。”
曹植略加思索,其诗已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到,潸然泪下,他母亲也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厉声对曹丕说道:“都是一母所生,哥哥何必逼弟弟这么厉害?”
曹丕说:“国法不可废。”随即下旨贬曹植为安乡侯。
曹植拜谢而去。
人生哲理:有时候你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许是危及生命的事,只要你肯动用脑筋,就可以转危为安。
大船称象
东汉末年,献帝无能,大权全落入了曹操手里,由于战绩显著,从一开始的将军到丞相,后来又封魏公,到最后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并且加九锡,九千岁,位仅次于献帝一人之下。
东吴的孙权害怕有朝一日曹操率兵攻打东吴,以报赤壁火烧之仇,于是就臣服了曹操。
为讨好曹操,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由于这种动物只有在南方的热带地区才能见到,中原一带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庞然大物,所以这头大象让曹操感到非常稀奇。
曹操很想知道这头大象究竟有多少重量,可是当时没有称这样重量的大秤,怎么办呢?曹操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人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任何办法。
这时,曹操六岁的小儿子曹冲打人群中钻出来,对曹操说:“父王要称这头大象,这有什么难的?先把大象牵到木船上,水在船帮上淹到哪里就刻个标记,然后把象牵走,抬石头到船上,压到刚才的标记,再把石头一块一块过秤,不就可以算出大象的重量了吗?”
曹操听罢,喜出望外,连忙命人照着儿子说的办法做。
人生哲理:细心观察微小事物,善于分析思考就能发现深奥的科学秘密,或者能在一些看来很平凡的科学领域产生重大的突破。
鼠屎断案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大家都吓得面面相觑。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一定是库吏渎职所致,请陛下治罪。”
库吏被召到堂上。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
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屎。”
“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两人在堂上争执不下。
侍中官刁玄和张邰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同,难以决疑,不如押进监狱,一同治罪。”
孙亮环视众人,说:“这个容易知道。”马上吩咐卫兵当众剖开鼠屎。
大家定睛看去,只见鼠屎外面沾着蜜汁,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哈哈笑着说,“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应浸湿,而今外湿里燥,显见是刚才放进去的。这一定是太监干的事!你与库吏有仇,故意嫁祸给库吏,欲借朕之手替你除去库吏。可是你却故意侮辱朕,今日若不杀你,世人都以为朕好欺负,左右武士将他拉出去斩首,以示他欺君之罪。”
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饶,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惊。
人生哲理: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就能见微知著,察暗图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草船借箭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逼得无路可走,最后到江夏投靠了刘表的儿子刘琦,曹操率兵继续追赶。
为抵抗曹操,刘备就让军师诸葛亮到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当时孙权手下有一员大将,姓周名瑜字公瑾,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事家。同时,孙权也很依赖他。
当孙权同意了孙、刘联军共同对抗曹操以后,就封周瑜为大都督,让诸葛亮到大都督的营里出谋划策。
两军之间只隔一条大江,江这边是曹操所率领的83万大军,江那边是周瑜的5万军士,两军悬殊很大,谁也不敢先动一步,曹操虽然兵多,但是都是北方人,不会水,坐到船上就晕船,曹操只能练兵。
于是,两军就这么相持了将近两个月。
原来周瑜心胸狭隘,容不得比自己强的人。经过他多次跟诸葛亮的接触,认为诸葛亮的智谋深不可测,觉得他有一天会妨碍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他总想找机会算计诸葛亮。
有一天,周瑜对副将鲁肃说:“诸葛亮是人中之龙,其计谋在我江东恐怕无人能及,若不为我所用,日后恐怕会影响到主公。为除后患,我应该先斩掉他。”
鲁肃说:“现在大敌当前,如果先斩了孔明的话,恐怕刘备会和曹操联手对付我们。”
周瑜笑着说:“我自有办法,你不用多管。”
第二天,周瑜邀请诸葛亮到他寨中商议事情,诸葛亮坐定后,周瑜问道:“有件事情想向军师请教,敢问大江之上当用什么兵器?”
诸葛亮说:“大江之上,当然是弓箭为先。”
周瑜又说:“现在军中缺少箭,敢烦军师督造10万枝箭,此系军务,请勿推辞!”
诸葛亮说:“既然是军务,我当竭尽全力督办此事,但不知什么时候要用?”
周瑜说:“10天之内,能完成么?”
诸葛亮说:“两军相对,怎么能等那么长时间呢?到时候,岂不是延误军机了?”
周瑜一听,心想:这可是他自己寻死。
于是问道:“那依军师之见,几天可以办完?”
诸葛亮说道:“今日不算,从明日开始,3日内就可以办完。都督要是不相信,我可以跟都督立下军令状。”
周瑜大喜,就叫鲁肃取来笔纸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搞什么名堂,就叫鲁肃去诸葛亮的营中再探消息。
鲁肃来了以后,诸葛亮先发话:“子敬,今天可得帮我,要不然我就死定了。”
鲁肃说:“你自己取祸,为什么叫我帮你?”
诸葛亮说:“公谨要让我督办造箭,材料肯定都不齐全,这分明是想让我送死,我只希望子敬能够借我20只船,每只船要50个草人和30名军士。但是有一点,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公瑾知道。”
鲁肃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就说:“好,既然这样,那我就帮你一把。”
鲁肃回见周瑜,果然没对周瑜说诸葛亮借船一事,只说,他不用翎毛、竹竿、油漆等工具就可以造成箭,周瑜大惊,说道:“好,那看他3天后怎么交差?”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也不见他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晚上,诸葛亮才邀请鲁肃到船中喝酒。
鲁肃被他这些莫名其妙的举动给弄懵了,就问道:“先生这是带我到哪里去?”
诸葛亮说:“去取箭,子敬别问那么多,到了你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坐着船一直走,江上起了大雾,又走了一段,诸葛亮命令停船,并让所有军士击鼓呐喊。
鲁肃伸出头去看,只见他们离曹操的水营已经不远了,吓得他喊道:“这可是曹军水营,万一曹军出来,你我的脑袋还不得搬家?”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你放心吧,大雾之中,他们肯定不会出兵的。”
于是一边和鲁肃喝酒,一边叫军士继续呐喊。
这时已经是凌晨了,曹操正在熟睡当中,突然有两员大将进入帐内,说道:“启禀丞相,吴兵来偷袭我军水营,我们怎么办?”
曹操说:“外面情况怎么样?”
二人说:“江上一片大雾,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请丞相定夺。”
曹操说:“迅速调集两万弓箭手往呐喊处放箭。”
于是,曹军都在水寨边上向诸葛亮的船放箭,一会儿的工夫,船上的草人身上插满了箭,诸葛亮又令军士把船调过头来,让箭往船另一侧射。又过了一会儿,箭又满了,诸葛亮就令军士齐声喊:谢曹丞相箭!
于是600军士齐声喊道:谢曹丞相箭!谢曹丞相箭!
曹操听到后,后悔不已,想派人追赶,可是对方的船凭借顺风已经行出几十里地了。
在回去的路上,鲁肃问诸葛亮:“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可是您怎么知道今天有雾呢?”
诸葛亮说:“为将之人,不懂得天时、地利、人和,不明八卦、不晓天文,不知奇门遁甲,那是庸才。我命系于天,公瑾怎么能害得了我?”说罢,哈哈大笑。
两人一同到江东,命令军士把插在草人身上的箭全部取下来,每只船上约有6000千枝箭,20只船就有10几万枝箭。
周瑜听到这件事之后,暗暗惭愧。
人生哲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遇到比我们强的人,比我们懂得多的人,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而不是千方百计地算计人家。
一岁之麦
孔子的弟子宓不齐,字子贱,当单父县令。
有一年夏初,齐国发动进攻鲁国的战争,进攻的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县。
当时,田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还没有来得及收割,听到齐国军队攻来的消息,单父县的父老们都惊慌起来。他们向县令请求说:“齐寇已经迫近我县。让民众出城去,自行到城郊把麦子抢收回来,一方面可以增加口粮,而且又不让齐寇抢去。”
父老们多次请求,宓子贱就是不答应。
不久,齐军到来,把麦子都收去了。
鲁国的宰相季孙氏听到了这件事情,十分愤怒地说:“这个无用的书生,什么事也干不了,派他去治理单父,还把麦子让齐寇给抢去了。”
于是就派人去责备宓子贱说:“麦子让齐寇给抢去了,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民众多么不容易啊!他们不顾冷热,辛苦耕耘,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季的收成,自己却吃不到嘴。如果事先不知也就罢了,听说父老们已经告诉过你,你却不同意。你这是安的什么心呀?”
宓子贱恭敬而严肃地回答:“今年的麦子没有了,明年还可以种。如果大家出城七手八脚地收割麦子,必然乱套。假如让不曾耕耘的人收获到麦子,就会形成民众乘外患之机不劳而获的风气。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那些不曾耕耘的百姓就会天天盼望战乱,如果没有战乱的话,他们就会制造混乱,就会使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变得更懒,而那些辛辛苦苦耕耘的百姓却每次都得不到回报;这是第一个原因。”
稍微顿了一下,宓子贱又说:“况且,这一季的麦子,对于鲁国来说,收获了不会使它更富强,失去了也不会使它更贫弱。让民众产生了不劳而获的心理,那种创伤是多年也难治愈的!”
来人回去以后,把宓子贱的话向季孙氏报告了。季孙氏听了宓子贱的这番话,感到宓子贱能从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抓住建立良好社会风气这个根本问题,来治理一方,真是有远见卓识。
又想到自己身为一国宰相,见识竟然不如一个小县令,真是感到惭愧。他说:“如果有个地洞可以钻进去我就去钻,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宓子贱呢!”
人生哲理:根除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凡事要着眼于防微杜渐,不让不良风气得到滋生发展。
郑公伐胡
从前,在郑国西北面有一个小国家,叫胡国。
郑武公时时觊觎着水草丰美的胡国,总想一口吞并它。可是,胡国人个个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剽悍,而且始终严密警惕着郑国,在边防的关隘也增加了很多的将士。因此,郑武公不敢轻举妄动。
精通心理战的郑武公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遣大臣,携带厚礼,前去胡国求亲,胡君不知是计,欣然答应了。
郑国公主出嫁的那天,两国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公主又带去一大群陪嫁的美女娇妾,成天在内宫里欢歌醉舞,使胡君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
过了一阵,郑武公召集文武百官,问道:“寡人准备用兵夺地,你们看看,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则声。
有个叫关其思的大夫知道大王平素总垂涎着胡国,便上堂答道:“可以先讨伐胡国。”郑武公一听拍案大怒,厉声骂道:“混蛋,胡国乃我们兄弟邻邦,你竟敢怂恿我去讨伐,快推出去斩首示众!”
消息传到胡国,胡君越发信赖郑国,于是边防日弛,兵马不操。
在一个黑夜里,郑国出奇兵偷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胡国。
人生哲理:“将欲夺之,必先与之。”如果一味贪图小恩小惠,被假仁假义迷惑,就会导致损失的和收到的相差很多,因小而失大。
宰相办案
有位大臣死了,按照遗嘱,他的两个儿子平分财产。
刚刚分罢,两兄弟就争吵起来,哥哥说弟弟那份多,弟弟说哥哥那份多。两人闹得鸡飞狗跳,又扭成一团上衙门告状。
台府大人判决不下,只好由皇帝批准,请宰相来办案。
宰相张齐贤升堂,问道,“你们两人告的状属不属实?”“属实!属实!”兄弟俩一齐叫道。“好吧!”宰相命他俩画押具结,然后判决说:“哥哥说弟弟分多了,即命将弟弟那份财产换给哥哥;弟弟说哥哥分多了,即命将哥哥那份财产换给弟弟,即日割交!”
两兄弟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了。
人生哲理:有些喜欢贪权夺利、争多论少的人时时刻刻都怀疑别人多占,以为自己吃亏,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
晏子论罪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
有一次,景公出外打猎,叫大夫烛邹把鹰放出去抓猎物,结果烛邹不当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
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
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然后晏子回头对景公说:“主公,臣已经将烛邹的三条罪过说完了,大王现在可以将他处死了!”
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
人生哲理: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窒井碎瓶
从前,一个村子里有一眼井,井水又清冽又甜美。
全村男女老少来来往往到井上汲水。日常的淘米、洗衣、饮用都靠这口井的水。可是大家只管汲水,却不知爱护。渐渐地,井被泥沙堵塞住了,干枯了。
村里人汲不着水,围在井边吵吵嚷嚷,却不想法去掏清这眼井,反而气急败坏地把汲水用的瓶子砸个稀烂。
人生哲理:在困难面前,应该是分析问题,总结教训,努力克服,而不应该自暴自弃,推卸自己身上的责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