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_39 张艳玲 (当代)
有一个叫桑迪的孩子,父母经常教育他要尊老爱幼。当家人每次买回梨后,父母都要教育桑迪,要把最大最好的梨留给奶奶吃。桑迪领会了父母的意思,每次都会把最大的梨送到奶奶跟前,奶奶笑着夸奖孙子:“桑迪真是个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接着,他又会把梨送到爸爸和妈妈面前,他们都有不吃梨的各种理由。最后,经过了一个轮回,梨又回到桑迪手中,于是,桑迪拿着那个最大的梨坐在椅子上独自享受。
一天,爸爸的朋友来家做客,懂事的桑迪马上从装水果的盘子里挑出了一个大梨,送给客人吃。家人见了都非常高兴。那个朋友高兴地说:“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虽说这个朋友不是很喜欢吃梨,但出于对桑迪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梨子。谁知,他刚咬了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桑迪生气地冲着客人喊:“你怎么这么贪吃呢?太不要脸了!”那位朋友感到很尴尬,咬在嘴里的梨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他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这孩子怎么这样啊!
桑迪恼怒地坐在一旁,不停地盯着客人手中的梨。这最大的梨向来是虚晃一枪,最终会落到他手上,他这次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再说也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跟客人急眼了。
桑迪的父母自然更是尴尬万分,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于是赶紧向朋友解释,说这大梨向来是谦让一番,最后必定又会回到桑迪的手中。那位朋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赶紧起身告辞。父亲看着朋友离去的身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人生哲理: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伟大的母爱
一名小男孩邀请他母亲参加他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母亲同意去参加,却让小男孩感到很不安,这将是他老师和同学首次见到他母亲的机会,但她的出席会让他很难堪。虽然她长得很美丽,可惜她右半边脸几乎全被一片严重伤疤覆盖住。小男孩从未听母亲谈过她为何有那道伤疤。
家长会时,大家并不在意她母亲的疤痕,都对她美丽、自然、和蔼的气质留下深刻印象。但小男孩还是感到很尴尬,尽量向没人的地方跑。无意间他听到了他母亲跟老师的对话。
“你脸上的伤痕是怎么来的呢?”
母亲答:“在我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有天他的房间失火了。当时火烧得很大,没人敢进去救他,于是我冲了进去。就在我看见他的那一刹那,一支横梁迎面倒下,为了让他不受到伤害,我扑到他身上挡住火,结果我就失去了知觉。幸好有位消防员及时赶到,把我们母子俩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她摸摸那侧烧伤的脸说:“这伤痕虽然会永久存在,但直到今天为止,我从没有为此事后悔过。”
听到这里,小男孩满脸泪痕跑向他母亲,他紧紧抱住她,为他母亲曾经为他所做的牺牲感动不已。那天其余的时间里,他一直紧紧握住他母亲的手不放。
人生哲理:母爱是最伟大的,它能让孩子得到永恒的呵护。
小鸟的歌唱
树林中有一只美丽的小鸟,长着一身褐色的羽毛。它在树上唱着歌谣,歌声时而高亢,时而低缓,听起来非常美妙。
从那里经过的人们,总会抬起头来看小鸟。他们都听过小鸟美妙动人的歌声,他们竭力想把小鸟找到。
可是再锐利的眼睛也是徒劳的,因为那只美丽的小鸟实在是太小了,当它穿上深褐色的外衣后,谁也无法找到它。
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路过这片树林,也听到了小鸟美妙的歌声。小女孩非常高兴,停下脚步,仰着头想寻找到那只小鸟。可是她认真找了很久,还是一无所获。
“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小女孩不解地问,“小鸟在哪里呀?如果我唱出的歌儿也那样美妙,我是一定要让人知道的。”
父亲慈爱地拍拍女儿的头,解释道:“小鸟很满足,尽管它栖身于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它却从早到晚,甜美地唱着赞歌。如果你能做到像那只小鸟一样,我亲爱的孩子,不论你的生命有多长,尽管人们会忘记你的容颜,却不会忘记你甜美的歌谣。”
人生哲理:只要是为别人服务,给别人创造了价值,人们就永远不会忘记。
卫蚧问梦
卫蚧是晋朝的一个很有才气的书法艺术家。
相传在他小的时候,很爱思考问题。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很奇怪的梦。第二天,他把梦讲述给乐广听,并问梦是从哪里来的。乐广是当时的名士,听了便笑着说:“小家伙,梦是从想像中来的。”
“是从想像中来的?”卫蚧听得莫名其妙,反驳说,“不对,人的精神同形体相脱离了,才会做梦,怎能说是从想像中来的呢?”
“这是因为,”乐广回答他说,“从来没有谁会梦见自己驾着驷马大车钻进老鼠洞里,也没有人会梦见自己一边捣齑一边把铁杵啃吃掉。懂吗?这就是没有日间所想,便没有夜里所梦的缘故。”
卫蚧听得疑疑惑惑,成天苦心思索,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就生了一场大病。乐广听说了,很喜欢这个小孩的钻研精神,便亲自驾车到他家里,把问题透彻地解释给他听。
卫蚧明白以后,病才逐渐好起来。
人生哲理: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学习、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独立面对社会,而不是整天在父母的看护下走进社会。
首页 上一页 共39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