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冰心传

_6 肖凤(现代)
①冰心在《往事(二)》文后自注:“每篇末的日月,是那段‘往事’发生的时期和地点;和写作的时地,是不相干的。”根据《往事(二)·九》篇末冰心自注的日月,断定冰心离京的日子是1923年8月3日。
②冰心:《往事(二)·九》
③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三》
火车沿着津浦路南下。思念亲人的冰心,躺在卧铺上,睡不着觉。直到抵达山东境内的泰安之后,她才步下车厢,到站台上去走走,眺望远处的泰山。当火车开到临城的时候,她想起了抱犊冈劫车的事情,还幻想着能够见到象武松、林冲、鲁智深这样的梁山泊好汉。这些好汉的生活和作为,在她的幼年时代曾经激起过她奇异的幻想。当然,她不会见到他们,她也没有看见抱犊冈,但是,她却看到了许多山东籍的士兵,又听到了她自小就听惯了也说惯了的山东话。这使她想起了她儿时的居住地——烟台。这个地方,冰心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灵魂上的故乡。
冰心想用观看车外变换的风景,来排遣自己心中的离愁。
可是离愁却时时缠绕着她,不肯离去。
火车经过蚌埠的时候,冰心包用的这间房间里,走进来了一母一女。那女儿已有二十岁左右,长着一脸麻子,却擦脂抹粉,打扮得珠光宝气,忸怩作态地向她母亲撒娇,要汤要水。那位母亲呢,对这样一个女儿,却是充满了爱怜。这一片慈母的心肠,使敏感的冰心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顿时,思念的潮水涌上心头,她不得不走出房间,站在车厢甬道的窗边,悄悄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到上海以后,冰心休息了几天,接待了许多来看望她的亲戚朋友,为《晨报》的《儿童世界》栏写了三篇《寄小读者》通讯,料理了一些杂务。之后,于8月17日的下午,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约克逊号”邮船。“约克逊号”的汽笛长鸣,徐徐地驶出黄浦江码头,留学生冰心,真正开始了横渡太平洋的旅程。这个庞大的轮船,载着她,也载着她的浓重的乡愁,还载着一百多名也象冰心一样,到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飘然东去了。
这个在大海旁边度过了童年的孩子,再一次地亲近了大海。她望着脚下波涛滚滚的海水,忆起了烟台濒临的那一大片蓝极绿极的广阔无垠的海面。她常常一个人在舱房里或甲板上,悄然而立,凭栏凝望着。对于童年的回忆,和对于母亲、父亲、弟弟们的思念,陪伴着她。
经过了三天的航行,“约克逊号”于19日的夜晚,抵达了日本国的神户港。当轮船上的许多旅客都上岸观光去之后,冰心独自一个人登上了“约克逊号”邮船的最高点,观赏这异国之夜的风光。她“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①她面对着如此美妙的夜景,忽然涌出了极为强烈的思念亲人的情绪,她想:“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②与她同享这观赏夜景的乐趣,该有多么好啊!她是多么地想念她的亲爱的母亲,慈祥的父亲,和那远在北京的温暖的家庭啊!这思念竟是如此地沉重,以至于想要拿起笔来,给她可爱的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力气,都没有了!
第二天的早晨,她与同船的旅伴们一起上了岸,游览了神户的市容。这是冰心第一次踏上日本国的土地。后来,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她又跟随着丈夫吴文藻,并带领着她的孩子们,到日本长住。全国解放以后,她又多次地出访过日本。然而,在她生平第一次地踏上这块异国土地的时候,在冰心的眼里,原来神户竟与中国很相象,它的市容与祖国一些城市的市容差不多,只是街道两旁的店铺,要比中国的店铺矮一些。冰心最注意的还是小孩子,她觉得日本小孩子的衣着,要比中国小孩子的衣着,来得鲜艳些,再衬着他们的那象中国小孩子一样黑的眼睛,一样黑的头发,使冰心觉得,他们个个都很可爱。
--------
①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②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这一天的黄昏,轮船继续乘风破浪,从神户向横滨进发。
这是一段历来都不平稳的航程。
当“风浪要来了”的信息,在乘客中间传开的时候,身材瘦小的冰心,一点儿也不惊慌,相反地,她却有着“无名的喜悦,暗地里从容的笑着”①,因为她是一个海军军官的女儿,自幼就见惯了大海的各种容颜。而当托着盘子的餐厅侍者,身体开始左右摇晃,有的旅客已经支持不住,人们都在对付晕船的时候,冰心却“渐渐的觉得快乐充溢,怡然的笑了”。③
--------
①③冰心:《往事(二)·五》
她觉得自己的身心,与大海离得愈来愈近,仿佛要去接受海的女神的邀请,去赴她的夜宴似的。当同船的人们都已坚持不住,纷纷地逃回自己的舱房之后,冰心的瘦小的身体,却迎着海风,走到了舱外。这时候,甲板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灯光,和栏杆外面的海涛声,伴着她的身影。她微笑着,再一次攀登上轮船的高处,迎着夏夜的海风,掠一掠自己的秀发,然后再走到栏杆旁,把一个救生圈放在甲板上,自己抱膝坐在上面。她放眼望去,周围是连成一片的暗灰色的天空和海水,她看见船尾的栏杆,左右摇晃着,与暗灰色的天边的水平线,反复地、互相重叠着起落,高度只相差五六尺。她抬首望天,在一片暗灰色的苍茫之中,只闪烁着一两颗星星。全船的人都躺下了,只有她一个人坐在船顶之上,想着临行前父亲含笑对她说的那句话:“这番横渡太平洋,你若晕船,不配作我的女儿!”她想念着父亲,也想念着母亲,她的被惊涛骇浪激扬起来的思绪渐渐平静了。她高兴地感觉到:自己已经经受住了第一次风浪的考验。她在心里骄傲地对自己宣布:她确实配作父亲的女儿。她觉得海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船,就是母亲给她安置的摇篮。几百个婴儿都在安睡,唯独她,这个清醒的女儿,还在倾听母亲讲给她听的故事。21日的黄昏,轮船靠近了横滨。冰心倚在轮船的栏杆上,写了几张小纸条,把它们分别地装在几个盛胶片用的锡筒里,封好了口,再把它们投到海水里去。她在纸上写下的,是一个向渔民祝福的吉祥的句子:“不论是哪个渔人捡着,都祝你幸运。我以东方人的至诚,祈神祝福你东方水上的渔人!”
待轮船在横滨码头停靠稳当了之后,冰心便再一次地跟随着旅伴们登上了岸,游览了横滨的市容。然后,坐上电车,直达东京。他们先到了中国青年会,之后,又到一个日本饭店去吃了顿中国饭。入乡随俗,冰心和她的同伴们也学着日本人的样子,脱鞋进门,席地而坐,在这家清洁幽雅的木质结构的饭店里,吃了一顿几乎与中国的家常便饭没有什么两样的日本便饭——米饭,牛肉,干粉,小菜之类。饭后,他们又冒雨乘车,游览了日比谷公园,靖国神社,博物馆,二重桥皇宫等等名胜古迹。不过都是来去匆匆,走马看花。在匆忙之中,细心的冰心也没有忽略了摄影。她本想把这些照片寄回祖国去,给母亲看看。可惜的是,在雨中匆匆抢拍的镜头,模模糊糊,竟然洗不出这些异国情调的风景来。
游览了东京之后,冰心又回到了横滨。23日“约克逊号”邮轮就渐渐地远离了日本的海岸,而进入了更加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中。
在大海之中飘流的冰心,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她在轮船上,写了三首思念母亲的诗。在8月25日写的《惆怅》里,她这样唱着:
当岸上灯光,
水上星光,
无声地遥遥相望。
苍茫里,
倚着高栏,
只听见微击船舷的波浪。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梦里的母亲
来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
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
明灯依然,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循着栏杆来去,——
群中的欢笑,
掩不过静里的悲哀!
“我在海的怀抱中了,
母亲何处?”
天高极,
海深极,
月清极,
人静极,
空泛的宇宙里,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两天之后,她又写了两首诗:《纸船——寄母亲》和《乡愁》。她在《纸船——寄母亲》中这样唱道: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在《乡愁》里,她更是恢复了童心,觉得远离了故乡的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孩子,而与自己同船的游伴,也象她一样,都变成了小孩子。他们不知道面前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只顾向着已经远离了的祖国遥望,因为只有在那边,才有爱他们的亲人:
我们都是小孩子,
偶然在海舟上遇见了。
谈笑的资料穷了之后,
索然的对坐,
无言的各起了乡愁。
记否十五之夜,
满月的银光
射在无边的海上。
琴弦徐徐的拨动了,
生涩的不动人的调子,
天风里,
居然引起了无限的凄哀!
记否十七之晨,
浓雾塞窗,
冷寂无聊。
角儿里相挨的坐着——
不干己的悲剧之一幕,
曼声低诵的时候,
竟引起你清泪沾裳?
你们真是小孩子,
己行至此,
何如作壮语?
我的朋友!
前途只闪烁着不定的星光,
后顾却望见了飘扬的爱帜。
为着故乡,
我们原只是小孩子!
不能作壮语,
不忍作壮语,
也不肯作壮语了!
也正是在“约克逊号”邮轮上,年轻的冰心邂逅了一位青年学者。这位青年学者,也是从上海踏上“约克逊号”轮船的。他长得高高的,瘦瘦的,有一副长方形的面庞。在这副面庞上,有着粗黑的双眉,细长的双目,大小适中的嘴,笔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边眼镜。他是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被选送至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去深造的。①既然他与冰心乘的是同一艘轮船,又是同到美国去留学的,他们就很自然地相识了,交谈了。这位青年学者,就是后来与冰心共同生活了五十六个年头的知名教授吴文藻。
--------
①据冰心1986年3月17日下午对笔者的谈话。
在“约克逊号”邮轮上初识冰心时的吴文藻,还是一个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他年纪虽轻,却学识渊博。虽是攻读社会学与民族学的,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古今文学名著。他与这位有名气的年轻女作家交谈,话题总在文学的范畴之内。冰心觉得他是一位诚恳的、不拘泥于俗套的谈伴,书读得很多。将近半个月的旅途生活,使他们两人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
又在海上飘流了七八天之后,9月1日,“约克逊号”邮轮终于抵达了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
在轮船即将靠岸的时候,冰心在轮船的甲板上,看到了全体侍者写给全体中国留学生的一封信。这封信的文字虽然不够通顺,但是情意却是赤诚的。原来这条美国邮轮上的侍者,都是中国的广东人,他们飘洋过海,到大洋彼岸去谋生,受够了西方人的轻视,他们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祖国的留学生,能够堂堂正正地为国争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口气啊!所以才在这些年轻人即将登岸的时候,用全体侍者的名义,写了一封措词诚恳的勉励信,贴在甲板上,表示他们的心意。这种拳拳的爱国之心,使冰心十分感动。
“约克逊号”邮轮徐徐地靠拢了西雅图的码头。冰心随着鱼贯而出的人流上了岸,这是冰心第一次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
她抬眼一看:码头上,除去刚刚上岸的中国留学生之外,都是长着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外国人。再回头一望:在它上面度过了十几天海上生活的“约克逊号”,已经默默地停泊在岸旁。这沉默地停靠在码头旁边的巨轮,又使她蓦地回想起了半个月前离开上海的情景。她深深地意识到:此时此刻,她与祖国,已经相距万里之遥了!
西雅图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五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如今,已经变成为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市内有两个湖,街道整齐,景物清幽的美丽海港了。冰心在这里,游览了两天,就又坐上了三日的夜车,沿途经过落玑山、芝加哥、春野等地,于9月9日的中午,抵达文化中心波士顿。
冰心稍作休息之后,又利用威尔斯利大学开学前的空闲时间,旅行了绿野、春野等地,参观了侯立欧女子大学、斯密司女子大学、依默和司德大学的建筑群,还到了大西洋岸边,看海鸥和在沙滩上嬉戏的孩子。
9月17日,冰心终于抵达了这次远行的目的地——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校园很美丽。在校园的旁边,有一座湖,冰心给它取名叫作“慰冰湖”。冰心就住在校园里面一座名叫闭璧楼的学生宿舍里。这座楼是由一位名叫闭璧约翰的船主捐款建筑的,所以,在这座楼的厅、招待室和甬道里,到处都悬挂着描述“海”的图画。这样的环境,一方面使自幼就在海边长大,特别热爱大自然的冰心,感到很喜欢;另一方面,这美丽的景色,又常使刚刚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只身来到了异国的冰心,生发出丝丝如缕的乡愁,使她常常地思念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思念自己的故乡和祖国。
来到威尔斯利大学不久,就到了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日——中秋节,这是照例的一年一度家人团聚的日子。阴历8月14日的夜晚,皓月当空。这明媚的月光使她十分地思念自己的亲人。她想起了“看月多归思,晓起开笼放白鹇”的诗句。心想:如有白鹇可放,自己一定打开笼门,让它们飞归故里,去会见自己的亲人。然而她又想:家,毕竟是太远了,纵有白鹇可放,它的双翼,又怎能飞越过浩浩万里的太平洋呢?然而她身边并无白鹇,她是什么办法都没有的,她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好跑回屋里,放下了两重帘子,蒙头睡下了。由于不忍见这月光,当15日的黄昏,天气由晴转阴之后,冰心竟然暗暗地感谢苍天,使她不必再忍受这难以忍受的乡愁了。同学们邀她到慰冰湖里去荡舟,等待月明。她不得不去,但是云彩总是严严实实地、厚厚地遮盖着天空,一起荡舟的同学们感到失望,冰心却感到释然,感到“千金也买不了她这一刻的隐藏”①,她十分感谢这个阴天,使她不再生出思乡的感触。
她以为这就算是逃过了中秋,也逃过了自己最难忍受的思念的痛苦。没想到,第二天的夜晚,在她最不提防的8月16日,她偶然地走入了住在楼东的一位同学的房间,却忽然看到了满室的月光!她对着室中清亮的满月,心中立刻涌起了无限的感伤,她被一股强烈的辛酸之感困扰着,仿佛是站在万丈悬崖的顶上,下面就是贮满了酸水的海洋。她真想纵身向下一跃,跳进这充满了乡愁的海水之中去。她这样描述着自己的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②她赶忙地辞别了同学和月光,跑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用手绢把摆在桌上的父母亲的相框蒙上,又拿起了一本厚厚的书,强迫自己苦读。但是她读不下去,只好躺到床上,默默地流下思念的泪水。
--------
①②冰心:《往事(二)·六》
为了寄托自己的乡愁,她又把父母的照片摆在读书写作的案头,望着双亲的照片,就好似看到了他们生动的面容一样。她还把故乡福建的特产——水仙花,带到了大洋彼岸,她不再象住在北京家里时那样,要依仗着两老来侍弄她屋里的花草,而是时时不忘给来自故乡的鲜花添水和修剪,让它们能够在这远离祖国的异地他乡,开放出秀丽、典雅的花朵来。
她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们,回忆着过去在北京的家里,弟弟们带给她的快乐和温暖。她想起有一次,在秋天,弟弟们都到郊外野游去了,她一个人坐在家中的廊子上,承受着袭来的秋风,听着墙外传来的叫卖声,一种萧瑟的寂寞感忽然涌上了心头,身上又不胜秋风吹来的凉意,使她觉得无趣,而且惆怅。可是,就在这时,弟弟们回来了,传来了他们欢快的笑声和喧哗声,冰心刚刚还感觉到的惆怅和寂寞,立刻被弟弟们的归来驱赶得无影无踪。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使冰心了解到了手足之情的可贵。她知道了,原来弟弟们就是她的快乐和安慰,“我也明白只要人心中有了春气,秋风是不会引人愁思的。”①
除去思念父母和弟弟们之外,冰心也十分地思念自己的小读者。她在上面提到的那个令她难以自制的月夜过去之后不久,就在这一年的10月14日的早晨,她早早地起了床,然后就沐浴着朝阳,穿过树林,来到了慰冰湖畔。她悄悄地坐到了湖岸边。湖水的微波轻轻地拍击着湖岸,一层一层的湖水的波浪,悄悄地涌上了湖边的潮石。冰心面对着眼前的湖景,把纸张摊开在膝头,继续写作她的《寄小读者》,向她的小朋友们报告慰冰湖畔的消息。
她先把面前的慰冰湖介绍给他们:“小朋友,我真不知如何的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②因此,冰心便给它取名叫“慰冰”。“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岸上四围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秋水。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它,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它到远东去”。“小朋友!海上半月,湖上也过半月了,若问我爱哪一个更甚,这却难说。——海好象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相照的。”②
--------
①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八》
②②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也是一个这样清幽的早晨,冰心又写出了一组类似《繁星》与《春水》那样的组诗《远道》十七首。她在这十七首小诗里,写她是如何地盼望着接到家中的来信,而因为:
信差悠然的关上了信柜,
微笑说“所有的都在这里了。”①
而使盼望家信的冰心:
我微微的起了战栗,
“这是何等残忍的话啊!”④她常常这样满怀着希望,又带点儿恐惧地走下楼来,却常常:coc2因着空的信匣,
却诅咒了无味的生活。②
--------
①④冰心:《远道·五》
②冰心:《远道·三》
她只好反复地苦读着过去收到的家书,聊以自慰。又经常在梦里,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中。只要一收到家里的来信,就会使她高兴得流泪。而如果恰逢这种时候,有同学闯进屋里来,她就:
对着凝视着我的她,
揉着眼睛
掩饰的抱怨着烦难的功课。①
如果有一位美国同学对她说:“再见,我回家去!”这“我回家去”四个字,就会使她:
呆立了半晌②
想念自己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家庭,因而羡慕这位家在近旁的回家者的好福气。当有的同学向她炫耀:
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爹爹,
母亲是最好的妈妈!③
她的那颗温柔的心里:
竟起了无谓的不平⑤
--------
①冰心:《远道·十二》
②冰心:《远道·十五》
③⑤冰心:《远道·七》
因为冰心觉得:只有自己的父亲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爹爹,只有自己的母亲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在睡梦中见到了这位最好的母亲,梦中的母亲正象过去一样地嘱咐她:
秋风起了,
不要尽到湖上去啊!①
为了安慰思念母亲的自己,她:
连梦中母亲的话语
也听从了!②
她苦苦地思念着母亲,却清晰地记得临别时母亲对她嘱咐的一句话:
自己爱自己!②
--------
①②冰心:《远道·八》
②冰心:《远道·十七》
她懂得慈母这句话语的分量,那是因为爱女远去他方,慈母无法随时照料,而要求女儿自己照管好自己的一片心意。她为了使远在彼岸的母亲放心,努力地这样做了,还自嘲地说:
离开母亲三个月了,
竟能悠悠地生活着!
忙中猛然想起,
就含泪的褒奖自己的坚强。①
--------
①冰心:《远道·十四》
冰心在一人独处的时候,虽然常常被浓郁的乡愁所包围,好在,她的周围还有一群活泼、漂亮、友好的外国女孩子。这些女孩子,不仅是她求学时候的同学,也是她散步、泛舟时候的游伴。她们对冰心这个温柔恬静的东方女性,表现出了亲切友好的感情,渐渐地,她就不再觉得陌生和寂寞了。
又到了一个阴历的月中,月亮正圆的时候,冰心接受了一位异国的东方女同学的邀请,和她一起,踏着明澈的月光,再到慰冰湖畔去散步。在月光的笼罩之下,四周显得朦胧而且神秘,淡淡的湖波,微微地起着涟漪,在月光下面,如同叠锦一般。闪烁着点点灯火,与天空中的星星,互相辉映。在这一片宁静温柔的气氛之中,偶尔地,会从湖的深处,隐隐传来欢声和笑语。也能看见一只小船,载着两个人儿,从湖面上,慢慢地划入林荫的深处。在这样迷人的景色的衬托之下,这两个属于不同国度的东方女儿,在谈着“理想的和爱的天国”,谈着她们之间的友情。冰心为了纪念她和那位异国的东方女同学的友谊,把在这个月夜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一篇散文《好梦》,寄给了引导她走上文坛的摇篮——北京的《晨报》,所以,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为〈晨报〉周年纪念作》。
然而,这充满了新鲜感的异乡的学校生活,冰心只过了两个多月。11月26日的夜晚,冰心忽然重病。昏迷之中,只觉得被医生、护士们诊断过了,注射过了。并在无所知觉之中,被人抬着,离开了挂满了“海”的图画的闭璧楼,而住进了圣卜生疗养院。
圣卜生疗养院就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大范围之中,在一座小山上。住进疗养院之后的冰心,仍然受到她的同学、老师以及医生、护士的爱护。她结识的那些外国女孩子仍然关怀着她,不时地给她送来慰问的信件和鲜花。玫瑰、菊花,一簇一簇的,使她的病房里总是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和鲜花的清香。一位住在闭璧楼里的热情的美国女孩子,写信告诉她:“从村里回来,到你屋去,竟是空空,我几乎哭了出来!看见你相片立在桌上,我也难过。告诉我,有什么我能替你做的事情,我十分乐意听你的命令!”①另一个美国女孩子这样希望她:“感恩节近了,快康健起来吧!大家都想你,你长在我们的心里!”②
一个日本女孩子,给她写来了一张满含着哲理的字条:“生命是无定的,人有时虽觉得很近,实际上却是很远,你和我隔绝了,但我觉得你是常常近着我!”③冰心虽然没有写明这位日本女孩子是谁,但是笔者觉得很象那位在一个月夜,与冰心同游慰冰湖畔,谈论理想与爱的天国的东方女性。
还有一位中国同胞,冰心的中国朋友,写信问候她:“今天怎么样,要看什么中国书么?”④冰心虽然同样没有明写这位写信的同胞的名字,但从这位写信者的口气看,笔者冒昧地猜想,可能是出自那位青年学者的手笔。
--------
①②③④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
疗养院里有着绝好的医生和温柔的看护妇,对冰心这个外国留学生,料理得很细心,很周到。况且如刚才所说,院址就在大学校园内的小山上,看护妇常把冰心的病床推到窗前,使她能够远远地望见心爱的慰冰湖。
她住在舒适的病房里,看看书,写写字,想念自己的同学和老师,更怀念远在祖国的亲人。她一看见窗外天空中的星星,就忆起父亲如何指点她,让她认识天上的星座:
记否去年的一个冬夜,我同母亲夜坐,父亲回来的很晚。我迎着走进中门,朔风中父亲带我立在院里,他指点给我看:这边是天狗,那边是北斗,那边是箕星。那时我觉得父亲智慧是无限的,知道天空缥缈之中,一切微妙的事。”①
--------
①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
她一听到看护妇接听外国女同学询问自己健康状况的电话,就猛然地忆起过去在家里,自己生病时,弟弟接听问候她健康状况电话的情景。
当她提笔写信给父亲,报告她在这里的生活,她的思绪就会倒转十几年,想起儿时在烟台的大海边,那次黑夜里,她到旗台上去寻找父亲,父女二人如何在山上山下彼此呼唤的那一幕。而现在,他们是隔着汪洋大海,在彼此呼唤了!
她在这座圣卜生疗养院里,写出了一篇至情的歌颂母爱的文字——《寄小读者·通讯十》:
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
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冰心认为只有母爱才是无私的,忘我的。“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①
--------
①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
这样的思想,在她离开祖国之前不久,也曾通过一首名叫《致词》的诗,表现出来:
假如我走了,
彗星般的走了——
母亲!
我的太阳!
七十年后我再回来,
到我轨道的中心
五色重轮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点小小的光明么?
假如我去了,
落花般的去了——
母亲!
我的故枝!
明年春日我又回来,
到我生命的根源
参天凌云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阵微微的芬芳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