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无领到白领

_4 许国庆(当代)
----------------------- Page 26-----------------------
比如,你想用一些词语来强调和描述你的特殊能力和经历,或 希望进一
步具体描述简历中提到的某项重要工作成就,这些在客观性较强的简历中很难
办到,但在求职信中,运用一些主观性描述进行强调和补充,完全可以做到并
做好。
又如,简历严格限制了对于软技能的描述,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等意志品
质方面的内容在简历中无法多加描述,然而在求职信中可以对这些方面通过具
体项目和事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
求职信与简历对比列表
对比项目 求职信 简历
1、版本 量 定做,一稿独投;注明 通用版本,一稿多投
收信公司及收件人;对招聘
公司近期重大事件的认识
2、侧重点 强调自己能为招聘公司做出 侧重对过去业绩和已有能力
的贡献 的描述
3、具体性 综合介绍自 能力必要时才 通过描述在具体公司中所做
点出体现能力的具体事件作 的一些事件来体现自 工作
为论据 能力
4、评价角度 可有主观自我评价色彩但内 要显出是在客观地描述自
容不能太多、评价不能太主 能力

5、必要性 以下情况可以不必有求职 必须提交
信;来校招聘公司没有要求
一定要附求职信;没有下功
夫为每个招聘职位量 定
做;求职信内容与简历内容
区别不大
微软中国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信
我在中国的这 年来,工作中最大的享受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
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
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
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
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
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
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
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 之谈。最近,更有一
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
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
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 创业的过程
----------------------- Page 27-----------------------
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
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
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
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 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
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
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 。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
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
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
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
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
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
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
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
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
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
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
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
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
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
害。另外,目前美国有些教授不 理会部分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
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
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
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
重复。后来,他的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
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
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
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 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
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 边的所谓
“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
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
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生活在群体之中
----------------------- Page 28-----------------------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要相对欠缺一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
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
表现,得到更多的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
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
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类人交往和沟通,主
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
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绝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学的Ambady 教授最近做过一个非
常有趣的实 ,他让 组学生分别评估几位教授的授课质量。他把这几位教授
的讲课录像带先无声地放 秒钟给一组学生看,得出一套评估结果。然后与那
些已经听过这几位教授几个月讲课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 个小组的结论竟
然惊人的相似。这表明,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
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
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
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
象”。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
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像Windows2000 这样的产品的研发,
有超过3000 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 万行代码。没有高度
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 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
完成的。
以前我在别的公司时却也曾见到过相反的现象。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
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
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
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为了培养团队
精神,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
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 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
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
“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
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呢?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
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
体现。
----------------------- Page 29-----------------------
做一个主动的人
三十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那时
IBM 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
到今天,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
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
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
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
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
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还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其实,这也是一种
进取心的体现。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 取教训,就不可能有更大
的进步。比尔-盖茨曾经对公司所有员工说过:“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
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 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这
位良师应该是直接教导你的老师以外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客观地给你一些忠告。
这位良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之外,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对你有所指点,
包括为人处世,看问题的眼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等。我以前在苹果公司
负责一个研究部门时,就曾有幸找到这样一位良师。当时,他是负责苹果公司
全球运作和生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事业发展方面给我的 多教诲令我终
受益。如果有这样的人给你帮助,那你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别人更快一些。
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太习惯做自我推销。但是,要想把握住
转瞬即逝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在说
服他人之前,要先说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潜力,一个好
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令事情的发展锦上添花。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
殊的求职申请书。不同于已往大多数求职 ,这位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包括了
他的自我介绍、他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
此外还有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希望来微软作的课题等。尽管
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他的自我推销奏效了。我从这些文件
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认真。在我面试他时,他又递交了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
最后,当我问他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他反问我,:“你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
留?”当时,我的确对他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了他
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他举出了 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最后,我们雇用了这名
应聘 。他现在做得非常出色。
挑战自我、开发自 潜力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
工作?我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 和能力。但是他却说,
这些经 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 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
----------------------- Page 30-----------------------
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
真的在 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
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同时,我建议你给自己一些机会展示这方面的
能力,或 像我一样,你会惊讶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潜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
是目标千万不可定得太低。在二十一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你应该放开思
维,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
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学校取得好成
绩、好名次就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
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标准又不一样。所以,在订立目标方面,千万不要有“宁
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
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
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
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你应该永远
给自己设立一些很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及的目标。
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
业?我是否 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
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谈到对工作的热
爱,我认识的一位微软的研究员曾经让我深有感触。他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
去见“女朋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
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对于工作的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有
过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
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
大的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事迹。但是,我非常
赞同保尔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
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愧……”所以,你应当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
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无领到白领》一书经李开复先生
同意收录了全部原文,这里转载部分摘节。)
未雨绸缪,面试之前的必备工作
“地狱之周”:哈佛商学院MBA 求职中的挫折
有人说读MBA 的 年是1 年读书,1 年找工作。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
①找工作比读书更重要。此言果然不假。第2 年一开始,学校里找工作的气氛
立即浓厚起来。实例和上课已经不是重点话题,公司的名字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每个人都开始为“地狱之周”的来临做紧张的准备。
----------------------- Page 31-----------------------
②“地狱之周”是每年的校园面试。每年11 月份的第2 个星期,所有2
年级的学生停课1 周,集中进行工作面试。届时,数百家世界有名的咨询公司、
大银行、大公司都会浩浩荡荡来到校园面试学生,由此揭开正式找工作的序幕。
虽然从哈佛出来找份体面的工作不是个大问题,毕业时哈商的学生平均每人有
4 个工作机会,可是要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要过五关斩六将。第一轮的校园
面试至关重要,稍一失手,就会与自己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如此“一试定终
”,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由于是集中面试,经常是从早谈到晚,各
公司风格各异,面试时提的问题也千奇百怪,一天下来 心俱疲,整整一周如
在地狱之中煎熬,“地狱之周”因此得名。
开学才1 周,我的好朋友汉尼拿着一叠求职信请我提意见。
“这么早?”我有点惊异地问,“再说,这些官样文章有那么重要吗?”
“这还算早?离最后期限只有3 个星期了,我的信早就写好了,而且已经
请就业办公室的人看过。我们找工作是和哈佛人在竞争,所以每一个细节都很
重要,简历和求职信要请很多人看,确保万无一失。有人就因为求职信中的几
个错别字而没得到面试的机会 ”汉尼一番话对我如醍醐灌顶。下了课赶紧开始
“地狱之周”的准备工作。
原来,哈佛商学院学生找工作有三部曲。首先是确定自己的求职战略,根
据电脑网络上的工作信息选定想要面试的公司;第二步是对这些公司的情况进
行研究,最好还要和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接触,然后精心准备求职信,信中要
反映你对这家公司和职位的了解,并概括你的主要优势;最后才是面试。面试
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面试,只有接到公司的邀请才能参加;另外很多公司也
提供开放式面试,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任何人都可以登记参加。争取进入封闭
面试,出线机会自然就大很多,所以前面的工作很重要。尽管我的战略是重点
进攻,可是看着这么多诱人的职位,左挑右选还是有二十多家公司要争取。多
亏了哈佛商学院完备的就业服务,所有资料都可以从电脑网络上获得,还有专
业人员帮助修改简历和求职信。我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倒也颇有进展。为
求完美无缺,一直到截止日前一天晚上才最后将文稿都改好。当我最后一遍检
查完拼写后,才发现打印也很花工夫。精心设计的文件要打印在有哈佛水印的
精美信纸上。信封也是专门印刷,印着哈佛的徽标。一直忙到半夜,我在睡眼
蒙胧中将信装入信封中,才算大功告成。过了 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纽
约一家公司打来的。“我们收到了你的简历和求职信,对你的经历印象深刻。可
是③求职信是写给另一家公司的。要不要我们帮你转寄过去?”电话里的人婉
转地说。
我一听,嗡的一声,头都大了。赶紧请他不必费心,我会自己处理。心里
直后悔没有最后检查一遍信的内容和信封,犯了这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下至
少 家公司泡汤了。还算幸运,后来发现别的信都安然无恙。我陆续收到了一
些邀请,再加上开放式面试,我“地狱之周”的日程也排得满满的了。
我面试第一天就碰到了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已经
连续多年是哈商毕业生最大的雇主,每年有将近 1/10 的学生投入麦肯锡的旗
----------------------- Page 32-----------------------
下。麦肯锡的面试也是气势宏大。包下了学校附近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好几层安
营扎寨,庞大的面试队伍一住就是10 天。
对这场攻坚战我也不敢怠慢。从头到脚打扮停当,又把公文夹里的简历、
名片和稿纸仔细检查一遍才出门。来到楼上,发现好像哈佛商学院所有人都在
和麦肯锡面试。大休息室里,楼道里到处都是同学熟悉的面孔。不同的是大家
都西装笔挺,表情矜持,三三 地轻声聊天,好像在参加正式的晚会。接待
人员递过来印着我名字的文件夹,要我稍等一会儿。一边看着里面三个面试官
的简历,一边想着学校里流传着 多有关实例面试的恐怖故事,感觉像是小时
候在候诊室里等着看医生,既紧张又好 。
实际的面试和我预想的很不同。第一个面试我的女士非常和蔼。她首先自
我介绍,然后问我过去的一些经历。在酒店房间柔和的灯光下,我很快放松下
来,觉得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突然她话锋一转问道:“如果我向你的朋友征询
你最独特的一个优点,你认为他们会说什么呢?”
“他们会说我是个很幽默的人,总是笑话连篇,所以大家都爱和我聊。”我
放松了警惕,不假思索地说。
没想到她紧抓不放:“那太好了,我也喜欢听笑话,讲一个怎么样?”
这时我后悔不 。中文的笑话逗不笑她,而一紧张,嘴边的几个英文笑话
都是男士间无拘无束的笑谈,难登大雅之堂。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现在想
得起来的笑话都是女士不宜,下次再给你讲怎么样?”她莞尔一笑,我算是闯
过一关。
接下来我们谈得很投机,使我信心大增。另外 个面试是以实例为主。我
就把这当成哈佛的课堂,好似在和我的同学讨论实例。几经探讨就找到了问题
的关键,运用我们每天都在练习的分析方法,我侃侃而谈。不但不觉得时间难
熬,反而觉得意犹未尽。
走出酒店大门时,查尔斯河 岸已经是万家灯火。冷风一吹,我有点兴奋
后的疲惫。回想刚才的情景,我惊喜地发现了自己在哈佛一年中的巨大进步。
一年前的我如果参加今天的面试,其情形不敢想像。在哈佛学到的思想方法已
经在我脑海中生根。一年中学到的四百多个实例,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行业和
著名的大公司,所以不论谈什么行业,我都略知一二。更重要的是,每天课堂
的训练给了我宝贵的自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能从容应对。
与咨询公司的豪华面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工业公司的校园面试。面
试只有半个小时,而且是在特意空出的学生宿舍进行,可是面试房间的布局让
人不敢恭维。只有七八平米的小房间挪走了床和桌子,只有 把椅子,放在角
落里。我第一次面试就是这样:面试的小伙子把我让到一把椅子上,固定在墙
上的台灯正好照着我。一边回答问题,我一边想,这更像是审 而不是面试。
感觉极不舒服。半个小时过去,走到外边明亮的阳光下,我就把刚才的谈话忘
得一干二净。面试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了几次经 ,面试时不再紧张。
----------------------- Page 33-----------------------
反而是每天晚上回家看到电话留言机上闪烁的红灯时,心里惴惴不安。这些公
司效率很高,经常是在一天之内就会把面试的结果告诉我们。所以每天的电话
留言就是对面试的判决。
“非常感谢你今天参加我们的面试,我们对你的表现印象深刻。可是由于
位置有限,我们不能邀请你进入下一轮面试。祝你好运。”哈佛的术语:面试被
拒绝叫“啶”(sting)。第一次听到被啶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找工作就像
谈恋爱。从一进校门就开始参加这些公司的展示会、晚餐,也研究它们的情况,
渐渐觉得像是互相倾慕的恋人。面试被啶就像是求爱被拒绝,而且无法挽回。
第一次失恋的气愤和失落不禁涌上心头。一连几天,④“啶”声不断,慢慢地
越听越多,就像情场老手,可以泰然处之了。
面试到后来我们都变得有点迷信了。衣着、态度、闲谈的内容等等都变得
重要,任何细节都可能断送一个工作机会。
一天早上,去面试的路上,我一个好几天没见面的同学见面就说我的⑤灰
西装颜色太浅,“你没参加就业办公室的讲座?浅西装显得浮躁和轻薄。如果和
银行面试,凭你这西装的颜色,就别想通过。”
一番话让我半信半疑。到了面试的地方,细一观察,果然人人都是最保守
的黑或深蓝西装,我感到作为异端的压力,再加上那些“啶”,突然觉得面试官
看我的样子也不对劲了。
回到家,赶紧打电话找汉尼咨询,他也同意“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他
陪我跑了一个晚上,买了一套我平时看都不看的非常保守的西装。不料新衣还
未穿,就有新气象。刚到家就收到留言,麦肯锡邀请我进入第二轮面试,反复
听了 遍留言,那感觉就像是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决赛。紧接着,不开张的
局面为之一改,第二轮面试的邀请接踵而来。第一轮面试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
一步,要想得到工作,还要进行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面试。不过,有了第一
轮的经 ,我对以后的面试有了信心。转眼星期五到了,一周下来虽然精疲力
竭,可是我渐渐喜欢上了面试。回答面试的问题使我更多地思考自己未来的事
业发展。同时,一周下来面试水平显著提高。面试的本事在美国是最重要的能
力之一,有真本事再加上会面试,是走遍天下不发愁的不二法门。
晚上,跑出去和一群好朋友苦中作乐大吃一顿,庆祝“地狱之周”的结束。
回来蒙头大睡,一觉醒来,窗外阳光明媚。经过“地狱”的煎熬,我们又回到
了人间 (本文选自中国经济出版社:《哈佛MBA—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经作
信跃升先生同意转载,略有删改。)
许国庆先生点评
有人认为一旦进了哈佛商学院读MBA,就不愁工作了。这话只说对了一
半,工作肯定会有,但不一定能有最想要的,因为好公司好位置有限,求职人
数远远大于供给,因此还是要靠下功夫才能得到好工作。也有人认为哈佛MBA
求职都是成功的案例,我们在中国无法追求远在美国的榜样力量,但事实并非
----------------------- Page 34-----------------------
如此。上面这个案例对于毕业生求职(尤其是中国学生求职外企),颇有 多值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