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_6 阿甲(当代)
    “开始行动!”卡斯佩尔说道。
    在赛伯尔的协助下,他爬上了左面的一棵山毛榉树。一根树枝正好横过下面的小道。卡斯佩尔沿着这根树枝小心翼翼爬到小道上空。这时赛伯尔把奶奶的晾衣绳的一端向卡斯佩尔抛去。
    “接住了没有?”
    “谢谢,接住了!”卡斯佩尔答道,“我把绳子从树枝的另一面垂下来,你把沙袋绑上,明白吗?”
    “糊涂着呢。”
    卡斯佩尔又从树枝上往回滑,然后从榉树干爬下来。“干完了吗?”
    “再等一下,”赛伯尔说道,“为了保险起见我多打了一个结......要是这样还吊不住沙袋,我就是小叭儿狗!”
    他俩齐心协力把沙袋拉到高枝上,晾衣绳的另一头就绕在小路右面的榉树树干上,多余的身子就绷在地上,做成一根“绊索”。
    “这沙袋,准能从上面落下来?”
    “可以试一试嘛!”
    “好吧,”赛伯尔说道,“比如说吧,霍琛布鲁茨从这条路过来了,他没有发现绊索。他的脚碰上去了,很轻很轻的,就像我现在的这个动作,喏,会怎么样呢?”
    赛伯尔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他的脚尖刚刚触到“绊索”,沙袋就猛地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帽子上。赛伯尔两眼翻白:“啊哟!”
    他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好半天一声不吭。
    “赛伯尔!”卡斯佩尔喊道,“你怎么了?我的天哪,你倒是站起来呀!赛伯尔!”
    赛伯尔就像遭了雷击似的,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赛伯尔!”卡斯佩尔简直在哀求了,“醒醒吧,赛伯尔!”
    他扯他的头发,揪他的耳朵,夹他的鼻子,不见任何效果。
    就在这时,响起了一个粗鲁的男人的大嗓门:
    “生擒活捉,干的漂亮!呵呵,呵呵呵呵!”
    卡斯佩尔大吃一惊,抬头一看,霍琛布鲁茨出现在前面。
    大盗霍琛布鲁茨每一次总是这样从容化解,反将卡斯佩尔他们套住。不过,卡斯佩尔和赛伯尔也总是能发挥自己的勇敢精神和聪明才智,把自己解脱出来。
    大盗贼的父亲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是这样评价霍琛布鲁茨的:
    我有一个儿子是名气很响很响的大盗贼,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应该为此感到难为情吗?我想没这个必要。这是因为我的儿子大盗霍琛布鲁茨先生本质上是一个随和的小子。他从未动用过真枪实弹,顶多用胡椒手枪射击一气。
    大盗贼的崇拜者红泥巴村萝卜探长是这么看霍琛布鲁茨的:
    大盗贼霍琛布鲁茨本质上不属于大奸大恶之人。他之所以入了强盗这个行当,是因为他觉得每个行当总得有人来做。他还是很“敬业”的,起早贪黑地干抢劫的活儿。这为他后来干起“大森林强盗洞饭店”的合法买卖,积累了很好的业务经验。
    当大盗霍琛布鲁茨开始准备洗心革面、金盆洗手时,却没法被人们所理解,大有痛打落水狗之势。此时此刻的卡斯佩尔和赛伯尔,及时帮助大盗霍琛布鲁茨解脱了困境。最后,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真是不打不相识啊!
    这个故事不仅文字读起来让你忍俊不禁,而且每一幅图画也都是趣味盎然。可以先浏览一遍书中的插图,然后再带着轻松的心情,跟着卡斯佩尔和赛伯尔一起进入他们的安逸恬静的小镇子里漫游。
    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1923年10月20日生于苏台德地区的伊塞尔山区。1953年大学毕业以后在慕尼黑担任教师,后在罗森海姆任中学校长。1970年离开教育界从事专业写作。其主要作品有《小幽灵》、《小女巫》《小水精》、《大盗贼》、《咱们的傻瓜城》、《鬼磨坊》等书最为著名。
    《大盗贼》这本书已被译成英语、法语、俄语、芬兰语、瑞典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日语、挪威语、朝鲜语等40多种语言,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广播剧。
    作家曾先后四次获德意志青少年图书奖,一次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提名奖。1973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
    
------------
侦探故事(4)
------------
  《四个半朋友系列》
    [德]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 /著 陈良梅 陈靓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0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
    适合年龄:8-15岁
    家长提示:这是一套饶有趣味而且比较耐读的书,作者本人是侦探小说的发烧友。但是,他写给孩子的侦探小说没有全用通常的侦探小说的套路,而是别出心裁,完全用生活化的套路,语言上采用孩子的口吻来诉说,童趣十足,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全系列共有九册:《四个半朋友和妙探守则十条》、《四个半朋友和失踪的生物老师》、《四个半朋友和奇怪的发现》、《四个半朋友和机警的花园陶俑》、《四个半朋友和"圣诞老人团伙"》、《四个半朋友和对校长的侦缉》、《四个半朋友和老师办公室的惊叫》、《四个半朋友和七根黄瓜的秘密》、《四个半朋友和网上鳄鱼》。可以各自独立来读,没有绝对的顺序,但最好从“妙探守则十条”开始,这一册有个基本的交待。
    《冒险小虎队系列》
    [奥]托马斯·布热齐纳 /著 维尔纳·埃曼 /插图 许雪桂 /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7-12岁
    家长提示:本书最吸引孩子的是附有一张解密卡,别小看这张解密卡,没它可是没法通读全书噢。因为几乎每一节都会留下一个需要动脑筋的小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可不是太简单,大人都未必能解得出来。我们自己要是想轻松读下这本书,手上离了解密卡可不成。读这样的书,很有挑战性。但凡有点争强好胜心理的孩子,都会想办法去读一读,要不,会让别的同学小看的。
    全系列现在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册。不过,没关系。从任一本都可以读起,各自独立成篇。几乎没有连带关系。
    《埃米尔擒贼记》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著 瓦尔特·特里尔/插图 华宗德 钱杰/译
    明天出版社1999年版
    适合年龄:8-15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本书前面部分有10页图片,很有趣的开篇人物介绍。可能的话,找一找电影看看。可以告诉孩子,甚至埃米尔本人,也同他的伙伴们,一起看过这个电影。虽说是作者虚构的,但是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大侦探小卡莱》
    [瑞典]林格伦 /著 李之义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8-99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这种书很适合孩子反复地读,每次都会读出不同层次的味道。建议大人一起读。书里有很多想法是冲着大人来的。不要仅仅是教育孩子,人长大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教育自己。为什么人长大了就把自己的孩童时代淡忘了呢?玩游戏也是可以增长智慧的呀!我们大人现在的一点一滴的智慧,不就是从小到大玩出来、积攒出来的吗!
    《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 /著 陈俊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8-15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别忘了先让孩子阅图漫步。有的图画还有幽默的旁注,有的图画甚至都是连续的故事。有些画里的配字还有警世的味道呢,比如“为人好良心,睡觉方安稳”。这本书里充满了西方人的人性哲学,把一个似乎是很坏的坏人,写得生灵活现、有血有肉。最后大盗贼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的结局,还跟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家思想相通的哦。
------------
科普、科幻故事(1)
------------
   推 荐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隐身人
    ∷ 小灵通漫游未来
    ∷ “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
    ∷ 奇妙的数王国
    ∷ 神奇的校车
    好奇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财富
    无穷尽的好奇心创造了人类世界的今天。人们总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对于不明的领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好奇心和幻想填补了未知的空白。科普科幻作品记录了人类奇妙的想象力和非凡的预见能力。
    大多数科普科幻作品,主要是为成年人而写的,但其中的大多数也适合稍大一些的孩子阅读。当然也有专门为孩子创作的作品。下面我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一简单介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英国贵族院的苏格兰元老之一的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海捕鲨时,发现鱼腹中藏着一只香槟酒酒瓶。从酒瓶中取出了一份被海水浸蚀十分严重的文件;这份文件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成,正文只剩下一些残字断句,难以辨读。
    但很快便弄清了真相,文件所指的显然是格兰特船长指挥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这位英勇无畏的船长宣称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个新苏格兰,三年前失踪。爵士和他的同伴根据推测、补充完整残缺的字眼,认为该船可能在南半球的巴塔戈尼亚沿岸沉没,两名水手和他们的船长试图登上大陆,不幸在南纬37°的地方被野蛮的印第安人俘获。
    爵士和夫人海伦本来就计划做一次环球海航。于是,他们毅然决定开着他们的新游轮邓肯号,带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尔,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探险队经历千难万险,沿着南纬37°横贯巴塔戈尼亚、安第斯山脉和智利,穿越了南美洲大陆。在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探险队继续沿着南纬37°,跨越了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澳大利亚国土。
    记得还是在三十多年以前,我就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小人书爱不释手,书中奇异的历险故事,到现在还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探险队乘着地震后飞行滑动的山坡坡体下山的险遇;印第安人一声枪响,救下了被巨型兀鹰叼走的小罗伯尔的奇趣情节;探险队和上千只阿根廷红狼狼群做殊死的搏斗,后来小罗伯尔骑印第安宝驹,引开狼群,从而使探险队脱险的英勇故事;探险队在土著人的神禁领地躲避屠杀,撬开火山口的巨石引发火山爆发,乘乱逃生的奇招妙术。都是一幕一幕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
    最为有趣的,还是书里的一位冒冒失失的教授,这位法国地理学教授忙乱中搭错了船,登上了邓肯号。就在邓肯号上,围绕地球反转了一圈。教授的粗心大意简直具有传奇式色彩。教授沿途猛学苦练“西班牙语”,竟然发现却是葡萄牙语,后来到底还是从印第安人那里,学来了夹生的西班牙语。教授渊博的地理学知识,就连带路的当地向导都自愧不如,但不错则罢,教授常常是一错再错,错则谬之千里。就在探险队远征历经挫折,无望中返航的归途中,路过了一个荒凉的孤岛——达抱岛,最终发现并救出了格兰特船长。事后发现,这又是教授的一个重大疏忽!原来,邓肯号的英文地图上标注有玛丽亚泰勒萨岛,该岛法文名字就是达抱岛。这位法国地理学家竟然粗心大意,忘记了达抱岛一岛两名的事实!从而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线中,该岛被渊博的地理学教授严重遗漏。
    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渴求当一名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由于父亲的发现及时,在下一个港口把他揪下了船。他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并向家人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一挫折,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凡尔纳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其作品堪称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他一生创作数量巨大,共写过八十部小说,还发表过几部科普读物。他创作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另外,还有《地心游记》(1864)、《从地球到月球》(1865)、《八十天环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亚眠市》(187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记》(1908)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凡尔纳是一个预言家,在他的不少科幻作品里,往往提前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就预想到某些极令人惊异的科学发现,比如类似今天核潜艇的潜水艇,类似今天航天飞机式的炮弹。
    
  
------------
科普、科幻故事(2)
------------
  【隐身人】
    看过哈利·波特的人一定会记得,哈利·波特进入魔法学校以后,得到了爸爸给他留下的唯一的遗物,一件隐身衣。展开隐身衣,披在头顶,可以在学校宵禁的时候四处游荡,从而打探到了不少沉寂多年的秘密。
    在100多年以前,作家威尔斯就创造这么一个隐身人,格里芬是一个具有非凡天才的科学家,一不小心,把自己变得看不见了。这本该是一件了不起的快事,可是却被人当成了一个魔鬼。城市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格里芬只好躲避到乡下,一个叫艾平村的地方。格里芬怪异的穿着,非同常人的举止,也引发乡里人不可节制的好奇心。随之,带来了一场不可逆转的混乱。
    在书里是这样描写这场混乱的:
    旅馆客厅的门突然打开,卡斯先生出现了。“抓住他!”他叫道,“别让他丢下包裹!只要他拿着包裹,就能看得见他。”
    卡斯先生脸上的表情是愤怒和不屈不挠,但他的衣服可是太有些欠缺——他只穿了一条苏格兰高地男子穿的柔软的白色的褶叠短裙,这在希腊还凑合。“抓住他!”他咆哮到。“他拿走了我的长裤!——还有牧师的全部衣服!”
    他奔过拐角去加入这场骚乱,却马上被人踢了一脚,就此以一种不雅的姿势四肢伸开地躺在了地下。有人奔跑途中重重地踩了他的手指。他大叫,奋力站了起来,受到打击,又四肢着地倒下了。他终于觉悟到他参加的不是追捕,而是混乱行动。这时大家都跑回了村里。他再度站起来,又被人在耳朵后面重重地打了一下。他站立不稳,即刻回到“车马店”去。
    ......
    他听见旅馆过道里有可怕的打斗声,于是便做出了决定。他从窗户里爬了出去,尽他那双短胖腿的能力,尽快地向村子里跑去......
    读这位科幻大师的作品,就好像在看动作片。连续紧张的情节,勾着你一口气读完。同时,隐身人的悲壮的命运,也会让读者深深的关注和同情。
    H·G·威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早年当过学徒、信差、店员,一度在社会的底层挣扎,这使他毕生对社会采取了批判态度。后来曾在英国皇家科学院,在赫胥黎的指导下接受高等教育。他的科幻小说处女作是《时间机器》。在这部作品中,他把读者“送到”公元2701年。《摩罗博士岛》、《隐身人》、《神食》等作品是描写通过各种手段改变人类的幻想曲。他在描写星际航行的作品中,除著名的《大战火星人》外,还有《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他的小说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书”。比如,类似激光的“热线”、类似毒气的毒烟、器官移植、空中战机和前面已提过的宇航问题。在1914年出版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中威尔斯竟使用了“原子弹”一词。
    威尔斯的作品,均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或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学说,或以科学假说为发端,经严密推论、推理而铺展成章。他的许多预言今天已成现实,尽管有的被事实证明并非正确,但人们至今仍被他的引人入胜的幻想所感染。
    【小灵通漫游未来】
    什么是未来?未来会怎样?
    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一次偶遇,乘上了一班前往名叫“未来市”的奇怪的船。书中通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
    作品的原稿,产生于六十年代。作家在40多年前,大胆的设想了今日科技的发展状况。读起来让人有种奇幻而亲近的感觉。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做一个无形的比较。
    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气垫船”、“水翼船”。如今,气垫船、水翼船已经被很普遍地应用。
    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如今,“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
    小灵通在未来世界乘坐的这种“飘行车”,也许会在21世纪出现。
    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已经变为现实。把小轿车驶进电影院,坐在车里看电影的汽车影院,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了。
    书中还有许多科学幻想,尚待21世纪实现。比如,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行使的“飘行车”;人的器官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调换,从此人“长生不死”……
    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可以在人类现代发明史作一次漫游。小灵通的所见所闻,蕴含了作家非凡的想象力。阅读本书还可以展开对未来50年的设想。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不知道的,未来的东西,孩子们天生的着魔。有一次我问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她们现在都对什么最感兴趣?她回答说,她和她的同学们,最热衷最关注的,是那些到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外星来客、黑洞、克隆、遗传基因什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正是要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引发出来。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曾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从11岁起发表诗作,现已出版了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早年他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时间创作的科普作品很多。他还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8年才出版,但是一出版就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300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代表。现在甚至被用到了手机的专门名称上。
    
------------
科普、科幻故事(3)
------------
  【校园三剑客】
    “不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这是新生代科幻作家杨鹏信奉的创作准则。这位被誉为“科幻之星”的年轻作家,选择了与传统科幻作家不同的道路。他专门为少年朋友创作,虽然也是创作科幻小说,但作品的想像介于科学幻想和纯粹的幻想之间。许多科幻前辈更加重视作品的科学性,而他则强调少年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感受。因此,如果你以传统的科幻角度来观察,会发现这是一个“另类”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科幻、童话和少年小说的特点。
    在银河的深处,有一个名叫安卡拉星的星球,她曾经是银河里一颗绿色的明珠。因为安卡拉星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人们疏忽了对环境的保护,安卡拉星很快就失去了绿色的家园,整个星球不再剩下一花一草。所有的人只能靠着高科技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呼吸生存。
    安卡拉星的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了,他们派出了他们的使者,要把绿色带回家园。安卡拉星的使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地球上一个中学的教师,他带着他的学生,开始了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线索的神奇冒险经历。他们带着地球的绿色种子,准备去挽救濒危的安卡拉星。
    他们成功了吗?
    《校园三剑客》是作家杨鹏标志性的作品,自从1995年以来,经过精心的培育,渐渐成为一个少年科幻文学的品牌。
    《校园三剑客》走的是一条类型化的儿童文学创作模式:首先有一组串场的人物,他设计了张小开、杨歌、白雪三位个性不同的中学生,书中人物带有一定类型化特点,号称“校园三剑客”;同时,还支撑了一套可以变幻无穷的故事体系。他的作品的定位是:科幻+校园+神秘事件+少许的恐怖和惊悚感。这种创作模式,还吸收了动漫画故事的叙述风格,很适合目前校园流行的阅读趣味,因此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2001年寒假期间,著名的儿童网站红泥巴村与作家杨鹏,联手举办了一次网上虚拟冬令营活动,以刺激孩子们阅读和写作为目标,同时也作为直接了解孩子们对这类作品的阅读感受的窗口。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实验,我把它简要记录如下:
    一次阅读写作活动的实例:
    2001年寒假期间,互联网上著名的儿童网站红泥巴村和作家杨鹏,联手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虚拟网上冬令营。冬令营起名叫异想天开冬令营,营员们以杨鹏的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为基本线索,开展无穷尽的大胆想像,扮演星球主人的角色,发现开发星球。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活动,阅读并接续写作。目的在于培养参与孩子们对于天文知识与科幻文学的爱好,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冬令营活动以社区活动、阅读、写作、网页制作等方式展开。
    冬令营活动开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小读者小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开办之初,参与写作的小网友非常积极,平均每日诞生约2万字的成形文字作品;活动进入中期后,文字作品诞生的数量减缓,平均每日诞生约1万字的成形文字作品,直至活动结束。孩子们的部分作品,获得了作家杨鹏的评点,个别作品经推荐,发表于《中国少年报·都市版》。
    您也许会奇怪,是什么力量驱动这些孩子们把游戏和寒假作业先放在一边,着迷一样地创作那些“荒诞无稽”的文字作品的呢?
    主要是杨鹏的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提供了游戏式的情境。冬令营假想的背景设在银河系。科普和幻想,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把小说中的一系列星球和人物角色,作为了角色扮演的基础素材。
    虚构任务是把绿色带到安卡拉星。这个任务实际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成,重要的是真实的任务。真实的任务是发现星球和扮演角色,并努力使该星球或角色活动站的分值提高。分值的提高依赖积极参与活动、良好的管理、组织活动吸引其他人的参与。
    真实的任务以奖励与惩罚作为激励机制。以星球为例,分值高的将成为“宇宙耀眼之星”,分值低的将被宣布灭亡。正是这种基于个人和集体荣誉的激励机制,驱动着活动的参与者不断处于奋斗的状态中,他们先要凭借积极的态度和在写作能力上的实力,努力成为一个星球的球主,然后要领导这个星球的所有居民在“宇宙竞争”中超越其他的星球,成为最为繁荣、最为耀眼的星球。他们每天要在航行日志、站长日志中发表文字作品,要在各个星球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广泛吸引移民。实现这一切,必须通过阅读、写作和熟练的网络交流。
    这曾经是互联网上一道靓丽的景观。现在还可以在这里还看到当时热闹非凡的场景。
    异想天开冬令营网址:
    
    这次实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不少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写作文,但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阅读和写作是两种基本的交流形式,热衷于表现自我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喜欢这种交流,但问题是我们为他们准备怎样的素材、提供怎样的环境和目标。如果大人总是高高在上,不愿意去理解孩子们内心的诉求,只一厢情愿地塞给他们“最适合的”东西,其结果当然是违你所愿的。
    与那些科幻大师的作品相比,杨鹏的科幻作品带着明显的幼稚和浅俗的痕迹,但也许正是这种不成熟的标志,引来了许多孩子的青睐。在互联网上,孩子们亲切地称他“鹏鹏大哥”或干脆就是“鹏鹏”。你听过孩子们叫凡尔纳——“凡凡”的吗?这或许是杨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杨鹏,笔名雪孩、征士。1972年生于福建龙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他曾在中国1000多家少儿刊物发表作品500多万字。主要作品有:《杨鹏科幻系列》(六卷本)、《杨鹏幻想文集》(8卷)、《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童话集)、《来自未来的幽灵》(科幻小说集)、《地球保卫战》(卡通丛书)、《蝙蝠少年》(长篇科幻)、《外星鬼远征地球》(长篇童话)、《校园三剑客》(系列科幻)等。目前他发表的作品已经超过了100本。
    他还著有中国第一部科幻话剧《带绿色回家》、动画片《电视怪兽》、《八仙过海》(26集)(均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等。其中《带绿色回家》、《地球保卫战》分别获2000年度及1997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另外还获儿童文学界最高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界最高奖——“银河奖”、中国科普界最高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及“宝钢文学奖”等国家级以上文学大奖多次。
    
------------
科普、科幻故事(4)
------------
  【奇妙的数王国】
    零国王说:“在我们这里,握手就是作加法,拥抱就是作乘法。”小毅一想,倒也是,加号“+”多么像两只相握的手,而乘号“×”,又多么像手臂交叉地搭在一起啊!
    零国王接着说:“你跟零握手,就是你加上零,结果还是你自己。你要是跟零拥抱,就等于你跟零相乘,结果你也变成了零,再也回不了家啦。你愿意成为我们零王国的居民吗?”小毅赶紧摇头说:“我……我……”
    零国王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王小零,你带着客人各处去玩玩吧,好好地送他回家。”
    忽然,小毅又听一阵“零零零”的声音,只见零王国的一个居民一边唱着一边张开两臂,朝着小毅冲过来。王小零紧张地对小毅说:“坏了,你快跑吧。这个零有精神病,逢人就搂,见人就抱。你要是让他抱住了,不就坏事了吗?”
    小毅一听害怕极了,只怕自己变成零。他顾不得跟王小零告别,拔腿就跑,连头也不敢回,只听得背后‘零零’的声音越来越响。他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扑通”一声摔倒了,翻身一看,原来还躺在床上。桌上的闹钟闹得正欢,已是起床的时候了。
    数字王国的公民因各自的“形象”不同,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数0性格开朗,整天乐呵呵,能吃能睡;数1多愁善感,成天闷闷不乐,吃得少又睡不着觉;数7是个小老头,驼着背,不会走,只能单腿蹦;数8是个不倒翁,光秃秃的脑袋,却智慧无穷……
    李毓佩,1938年生于山东黄县,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77年开始从事数学科普创作,20年来出版科普图书60余本,短篇600余篇。
    主要作品有《奇妙的曲线》、《圆面积之谜》(1993年同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数学司令》(1990年获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1993年获首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一等奖),《有理数无理数之战》(198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奖一等奖),《数学游艺会》(1987年获全国畅销书奖),《数学奇境故事丛书》(1997年获第八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多种图书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出版。
    作为一名数学教授,李毓佩特别强调数学的思想,他说:“学习数学,一方面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数学思想。生活中,有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就可以了,比如会进行运算,买东西知道该付多少钱,人家该找给你多少钱就可以了。但数学思想,却是一个人一生中都非常重要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从小学就要开设数学课的原因。”
    在他的数学科普作品中,经常强调两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化繁为简——这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为了化繁为简,有时候甚至要绕远道。生活中需不需要这样呢?遇到困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先解决容易的。甚至考试的时候题很多,先从简单的、会做的开始做,最后做难的,不都是这样么? ”
    “解决问题要有依据——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根椐什么知道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你是怎样推理的?怎样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思考过程?这种逻辑能力也是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
    作为数学研究者,阐发这样的思想不足为奇,但是要把这些思想写成明白易懂的童话故事,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毓佩正是在这样一个领域,做着令人敬佩的尝试。我小时候就读过《奇妙的数王国》中的故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才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本讲解数论基础常识的书。如今长大了,我虽然没有专门研究数学,但它仍然是一种让我着迷的知识。许多像我一样有着类似阅读经历的读者,应该也会有相同的体会吧?
    【神奇的校车】
    这是一套本身也让人感觉很神奇、充满魔力的漫画科普故事书。图文交汇,相映成趣。它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我们很难得再找到这样的书,从3岁到13岁的孩子都能反复读,都那么的喜欢和着迷。
    渥克威尔小学来了一位浑身上下充满了魔幻色彩的老师——弗瑞丝小姐。弗瑞丝小姐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老师,她的夸张的衣着,她的奇异的鞋子,她的疯疯癫癫的举止,还有留给她的学生别别扭扭的作业。这些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美式的黄色校车,是美国最最常见的学生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神奇的校车》系列中,黄色的显得有些破旧的老校车,却赋予了神奇的魔力,变成了一辆能上天入地、上山下海的潜水艇、飞机、宇宙飞船、时间隧道机,总之是变幻莫测的交通器具。校车带着麻辣疯狂的魔法女教师,以及她的精怪顽皮的班级学生,经历一场又一场天翻地覆、惊心动魄的自然科学大探索。
    通过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者的紧密合作,《神奇的校车》对相关的科学领域有相当精辟的描述。同时,该书作者用完完全全的美国式科学观,演绎了一段段出神入化的科学故事。轻松、趣味、调侃、惊险、魔幻,把这些调料全混在一个锅里烹、煮、炸、炖,给人以一种清新、充实、奇异、美妙的感觉。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读出他们自己喜欢的画面和内容。这正是它神奇的地方。
    “神奇校车”这一系列知识性的故事书,带领孩子们进入浩瀚的科学领域,游梭于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太空科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中。被纽约时报评为“最新鲜有趣、最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科学启蒙方式。”这套丛书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科普图书的品牌,总销量达到4300万册以上。在1999年美国教育部组织的调查评选中,它也是最受孩子和老师欢迎的100种书之一。
    文字作者乔安娜·柯尔(Joanna Cole)和图画布鲁斯·迪根(Bruce Degen)两人在“神奇校车”系列丛书中,展现了他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和不减当年的烂漫童趣,因此深深抓住孩子们的心。“神奇校车”系列的各分册,曾经荣获多项殊荣,包括: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出版社的“非小说类最有价值童书”;美国学校图书杂志的年度童书首选;美国出版商联盟的精选最佳童书;美国公共电视网儿童阅读节目“阅读一道彩虹”的精选童书。
    文字作者乔安娜·柯尔因她在童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获多项大奖。图画作者布鲁斯·迪根则是美国教育界、出版界的知名插图画家。在“神奇校车”系列中,他分别以针笔、水彩、胶彩、有色铅笔等不同材料和笔调,呈现出结合图画书与卡通漫画特点的独特图画风格,极受大人和孩子的欢迎。他的童书作品还包括杰西熊系列丛书等三十多部,他还是《离家远航》和《浆果》两书的作者兼绘者。
    
------------
科普、科幻故事(5)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法]凡尔纳/著 范希衡/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凡尔纳以极大的热情去幻想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他是科幻小说中所谓乐观主题的最好体现者。其作品中描写的往往是一些“痴呆”的“狂徒”,那些人试图制造一个大炮飞向月球(《从地球到月球》),或者为了打赌而环游世界(《八十天环游地球》),或者航行于太平洋底(《海底两万里》)。他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没有深刻的内心生活,他也不试图去表现技术带给人的内心冲突。但是,他的小说充满了令人叫绝的想像力,几乎就成了科技成果的大展览,成了对未来的预言书。
    《隐身人 时间机器》
    [英] 威尔斯/著 郑须弥/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威尔斯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描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上。虽然威尔斯与凡尔纳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似乎应该归为完全不同的两代作家。在威尔斯的作品中,文风已不再是古典的了,小说的动作性很强,人物没有脸谱化。威尔斯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会让人觉得很悲壮,他是科幻文学中所谓“悲观主义”的体现者。如《摩洛博士岛》中的科学狂人和《隐身人》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如果说,凡尔纳捕捉住了科学带给人类的欢娱,那么,威尔斯则讲述了技术奇迹下人类的复杂感受。威尔斯在作品中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命运给予了深刻的关注。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年龄:8-12岁
    家长提示:40年多前叶永烈的科学幻想(以1961年原始手稿为依据),现在有多少成为了现实?可以根据大人自己的经验,把这种比较和孩子交流。现在完全实现的有微型半导体电视电话机(现在的手机)、电视手表(现在的全电子表)、环幕电影(同现在的相差无几)、器官移植、智能机器人(现在只是初级水平)、写话机(同电脑打印或传真机类似)、步行机(现在还只用在外星探测上)、气垫船、水翼船、飘行车(美国人刚研制出雏型);没实现的有人造月亮、人工天气等,可以一一为孩子列举。
    《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
    杨鹏 著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年龄:9-15岁
    家长提示:孩子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非常着迷。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奇异的旅程。故事的展开往往是从惊心动魄的事件开始的,杨鹏的写法很有些侦探小说的特点。故事里蕴含了不少现代科学上还在探索的疑难课题。所以,孩子们能在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心理的驱动下,轻轻松松地把这些不太长的故事读完。
    《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第一辑,共有《玩偶总动员》、《电脑帝国》、《三眼少年》、《外星老师》、《超时空小子》、《雪花镇幻兽》六册。
    《奇妙的数王国》
    李毓佩/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小学生课外阅读
    家长提示:《奇妙的数王国》是数学故事专辑中其中的一册,其他两册是《荒岛历险》、《爱克斯探长》。
    有无数的东西能带给孩子欢乐。但作家认为,数学的欢乐并不止于欢乐。“学数学不光是为了计算和应用,还在于学一种思考方法。为什么要解方程,方程首先是一个问题,而解方程的推理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每个孩子一生都会遇到无数的问题,解方程的过程就像对待人生的问题。”(李毓佩)
    不必要求从头到尾的通读这本书,可以从任意章节入手。这本书适合放在手边,高兴时随时翻阅,每次都会有不同心得。
    《神奇的校车》
    [美] 乔安娜·柯尔/文 [美]布鲁斯·迪根/图 谢徽/译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由美国学子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适合年龄:3-15岁
    家长提示:这是一套非常难得的漫画科普故事。
    你可以引导孩子在图画的细微之处寻找各种幽默有趣的提示,你会看到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来回翻看这套书,不时地哈哈大笑。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理解,品味出新的趣味。弗瑞丝老师来回变化的极富想象力的穿着,校车形状根据不同地点的神奇变换,书中不同个性学生的趣言妙语,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使孩子仿佛看到自己,成为书中的角色。该书趣味性故事里透着深奥的知识性内容,同时带给孩子不同的学习体验,引发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本系列有《漫游电的世界》、《迷失在太阳系》、《在飓风中》、《奇妙的蜂巢》、《探访感觉器官》、《地球内部探秘》、《在人体中游览》、《水的故事》、《追寻恐龙》、《海底探险》十册。
------------
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1)
------------
  在哈利·波特之后敢于正面挑战,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真正的天才。德国作家瓦尔特·莫尔斯两者都具备。
    《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魔幻小说,它一经出世就征服了大人和孩子,在德国的文学类畅销书榜上连续40周高居第一。如果说魔法妈妈罗琳的成功,在于包罗万象地汇集了传统魔幻故事的素材,那么天才作家莫尔斯的成功,在于他大胆地发明了一大堆全新的魔法招数。读者闻所未闻,叹为观止!
    一般来说,生命始于诞生,但蓝熊的却不是。蓝熊的自传中记载,他最初的记忆是,漂浮在阴冷的大海上,赤条条、孤零零地躺在一个核桃壳里。不过根据考证,他的父亲是一只青色的公熊,母亲是一只靛蓝色的母熊,他们为了不做莫洛赫神号的奴隶,在蓝熊刚出生时就抱着它一起跳进了大海。所以蓝熊是查莫宁及其周边地区惟一没有成为奴隶的彩色熊。
    关于彩色熊,请查阅《查莫宁及其周边地区的奇迹、种群和怪异现象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作者是教授阿卜杜·纳赫蒂博士,他也是蓝熊的老师。百科全书印记在蓝熊的大脑里,蓝熊在自传中详细记载了下来,使它成为查莫宁地区最流行的知识读物。
    蓝熊有二十七条命。不过在他的自传《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中他只讲述了前半生。而另一半是他的个人隐私,他要保留一点神秘感。
    蓝熊的自传写得很规范,所以我只需要一条条列举一遍就行。还有,我发誓蓝熊在自传里并没有说谎,虽然他是宇宙间最伟大的说谎大师,但说谎并不是他的天性。当然也肯定不是我的。
    蓝熊的第一条命是侏儒海盗从最危险的马尔姆激流漩涡里救出来的。他们把长大后的蓝熊扔在船怪岛上,只是因为蓝熊太大了,他们无法养活。侏儒海盗天性和善,或者,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喜欢表现出嗜杀成性、表面粗野的样子,但他们心地并不坏。
    第二条命,在船怪岛上。蓝熊为了生存,变成了为船怪表演哭泣的大明星。船怪是一种喜欢集结在一起在同时代生灵中散布恐惧、以减少其他生灵的生活快乐为目的被诅咒的种群。
    第三条命,在离开船怪岛的逃亡途中。蓝熊第一次遭遇了莫洛赫神号巨轮,他的父母正是从这艘巨轮上把刚出生的他扔进大海的,而且他命中注定要成为它的船长,并在成为船长的那一刻目睹巨轮的灭亡。在这条命中,蓝熊最大的收获是跟饶舌之波学会了说话。
    第四条命,在美食岛上。这是蓝熊前半生中最为愉悦的一章。每天早晨他是这样度过的:“早晨,我刚一醒,就摇摇摆摆地向牛奶河走去,我摇晃一下可可树,就咕咚咕咚地大口喝起巧克力饮。然后我就开始访问蜂蜜花,采摘一片面包似的树叶。”
    第五条至第十一条命。后面的这几条命相对平淡一些,抽出部分来讲一讲:
    森林蜘蛛精;坑道鬼;黑山虫;山妖;无头巨人;没有身躯的脑袋;戈壁根泊耳人;被抓住的海市蜃楼;夜游神耶提;永恒的龙卷风;力克沙怪;诡计多端的蝙蝠怪;另一个空间的王子;有七个大脑的教授;甜戈壁;无礼的野人;混得灵格;受过近战训练的雨林侏儒;会思维的沙;会飞的鼹鼠;火炉地狱;地下睡魔;运河龙;福尔提高尔肯人的低音震荡器;造反的山侏儒;隐身人;纳替夫淘芬;四角沙暴;威尼斯小人;可爱的巨蟒;令人恶心的卡克特拉滕;被抛弃的思想之谷;维特猪;大脚卑尔腾;生锈山;窃听小勺;时间蜗牛;小鬼精灵;曼德拉草;奥尔法克魑蝠;透明人;得拉克斯……
    第十二条命,在亚特兰蒂斯。蓝熊一举夺得说谎大王的桂冠,并在世纪之战的第99个回合战胜了天下无双的混得灵格人法基尔,并因此被送到了莫洛赫神号的火炉地狱,在那里他协助操作黑暗控制器的纳赫蒂博士消灭了企图奴役宇宙的会思维的沙—查莫名。蓝熊取代查莫名成为莫洛赫神号的船长。
    第十三条命,莫洛赫神号跌入维度空间洞,在最后一秒蓝熊船长获救。
    第十三条半命,蓝熊领导彩色熊重建家园。他遇上未来的妻子阿芙丽叶,从此过上甜蜜而宁静的生活。阿芙丽叶的毛色是矢车菊蓝。
    莫尔斯的作品魔幻、惊险、刺激,散发着知识与教益。作品中充满了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和天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词汇与术语,令孩子们如获至宝,让翻译家“痛苦不堪”。在《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中,他使用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天文、地理、医学、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学、昆虫学、矿物学、颜色学,甚至闻所未闻的魔鬼学和黑暗学!
    难怪评论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说:“这是本除了性和暴力以外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胆大翻开,胆小走开
    
  
------------
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2)
------------
  《鸡皮疙瘩》系列之《魔镜隐身记》
    一天,几个孩子无意中来到了封尘多年的小阁楼,发现有一面镜子。看起来,这面镜子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一拉镜子旁边的灯绳,镜子前的人就马上看不见了,变成了隐身人。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真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于是,大家开始比赛,看谁隐身的时间最长。
    随着游戏的时间的不断延长,事情越来越变得失控了。隐身后复原的人,总让别人觉得怪怪的,但又说不出到底那里不对劲。孩子们对于魔镜的兴趣,到了入魔的程度。于是,失控的局面发生了,其他不愿意玩的孩子,也被迫加入,被迫隐身。真人真身和魔镜产生的魔影开始了天人交战的搏斗。
    最后,还是小主人公砸碎了魔镜,魔影消失了,真人真身得以回归。就在孩子们庆幸逃脱这场磨难的时候,小主人公突然发现,他的左撇子弟弟,正在用右手熟练的抛着垒球......
    在《哈利·波特》火爆全球前的近十年里,有一套丛书一直在全美儿童畅销书榜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它就是《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到底《鸡皮疙瘩》是怎样的一套书呢?
    它的奇妙的地方就在两个字——恐怖!封面恐怖,内容恐怖,拿起来恐怖,放下了还是恐怖!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故事的进程,读者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恐怖历险。作者对《鸡皮疙瘩》是这样解释的:“和成年人一样,儿童普遍喜欢历险、悬念、刺激和一定程度上的惊恐。”让孩子们像坐过山车一样,通过超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以异常的节奏来满足孩子们对惊险近乎生理需求的渴望。但人们毕竟知道有惊无险的过山车最终会安全到达终点。《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正是满足了小读者的这一心理,将“安全历险”推向极致。
    可以这么说,《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不一定能让所有孩子都喜欢,但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尝试去读一读。别的不说,冲着封面上的“胆大的翻开,胆小的走开!”的字样,孩子们就会有跃跃欲试、一睹为快的冲动。谁也不愿被人当成胆小鬼呀!
    可是在几年前,中国的孩子罕有知道《鸡皮疙瘩》的。为什么呢?当全美满地捡鸡皮疙瘩的时候,中国的出版人还在犹豫,像这样充满了恐怖、惊险、魔幻的书,到底能不能让孩子们,尤其让家长们接受呢?这一犹豫就过去了将近十年。说起来,还应该感谢《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卷起了一场魔幻文学的风暴,《哈利·波特》让大人和孩子们一古脑儿地接受了魔幻世界的洗礼。《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乘上了这班顺风车。2000年,哈利·波特这个小魔法师冲破了我们这个心里戒区。借着这股热浪,《鸡皮疙瘩》一起卷了进来。就像狂热地喜爱上《哈利·波特》一样,孩子们欣然接受了《鸡皮疙瘩》。在2003年初《中国少年报·都市版》的一次读书调查中,R·L·斯坦和《鸡皮疙瘩》的字样,频频地出现在调查登卷里。孩子们最喜欢的作品里,《鸡皮疙瘩》同《哈利·波特》、《女巫》、《冒险小虎队》、《西游记》、《长袜子皮皮》这些大名鼎鼎的书排列在一起。
    作者R·L·斯坦(Robert Laurence Stine),1943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供职于一家儿童幽默杂志10年。因创作鸡皮疙瘩系列丛书,1994-1996年,他连续三年被《今日美国》评为最畅销书作家,大名鼎鼎的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反而紧排其后。斯坦戴着一副眼镜,他镜片后面的那双眼睛很亮、很单纯,无邪得就像是一个孩子。
    古道热肠的吸血侠
    在见识过哈利·波特之后,我们已经开始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的阅读世界里可以有一些恐怖存在。
    坦白说,对这个问题起初我也感到有些困惑。我第一次读到哈利·波特时,甚至感到很震惊。那是一个夜晚,我坐在地板上就着台灯,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拜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当我读到哈利独自面对那位双面人奇洛老师时,不禁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梁骨冒起来。这真的是给9岁的孩子读的书吗?在脑海里我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可是,当我与越来越多的孩子聊到哈利·波特时,发现他们确实真心喜爱这本书。对于书中的恐怖内容,他们的确有一点儿害怕,却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态度。当我问道“读这样的书晚上能睡得着吗”,有一位初一男生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他说,晚上做完作业后读一点恐怖故事是最过瘾的一件事。原来这种“恐怖”对孩子们来说,居然是一种娱乐,类似减缓心理压力的调节剂。他们很清楚那是一种虚构的东西,犯不着当真。
    所以,当吸血鬼达伦·山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已经不那么吃惊了,虽然它确实是比哈利·波特更让人吃惊的儿童小说。如果说哈利·波特的恐怖只是有些“出轨”的话,吸血鬼达伦·山简直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了。
    达伦·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踢球也很棒。他除了喜欢与爱冒险的男孩结交外,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他从小就有一个狂热的爱好,就是饲养蜘蛛作为宠物。
    一个秘密巡游到此地的怪物马戏团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和朋友无意中弄到了这个马戏团散发的广告,“蛇娃”、“狼人”、“钢牙格莎”、“胡子夫人”、“双肚拉莫斯”、“八脚夫人蜘蛛”等等字眼,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似乎有一根命运之线,把他和密友斯蒂夫带到了马戏团表演的恐怖现场。
    那是一场能令任何人终身难忘的恐怖表演,最令这一对少年着迷的,是暮先生与巨大的毒蜘蛛八脚夫人的表演。
    不过真正让人恐怖的还是在表演之后。斯蒂夫支开达伦·山,独自去找暮先生,他发现暮先生是在另一个世界鼎鼎大名的吸血鬼,希望拜他做师傅,自己也变成吸血鬼。可是暮先生在尝了一口斯蒂夫的血后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从血里发现斯蒂夫是邪恶的。绝望之余,斯蒂夫发誓自己长大后要成为“吸血鬼杀手”,然后愤然离去。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达伦·山看在眼里。
    几天后,达伦·山无法抑制内心的强烈诱惑,竟然悄悄钻到马戏团营地,偷走了八脚夫人!他瞒着所有人,训练八脚夫人进行表演,却终被斯蒂夫发现了。在一次意外中,毒蜘蛛咬了斯蒂夫,他中毒昏迷,生命危在旦夕。
    达伦·山不得不向暮先生求救,这个吸血鬼并没有拒绝,但提出了一个可怕的条件:达伦·山自己要变成吸血鬼!“变成吸血鬼”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将以人血作为主要的食物,寿命将是人的五倍至十倍,但必须生活在阴暗之中,不能与正常人居住在一起,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被别人视为一种邪恶的怪物!
    为了挽救好友的生命,达伦·山牺牲了自己,他成为暮先生的助手——半吸血鬼,从此开始了一种极不寻常的生活。
    这只是故事的开头《怪物马戏团》。作者达伦·山以惊人的想像力,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恐怖的场景,讲述了吸血鬼少年达伦·山在痛苦中成长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目前完成了9本,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恐怖,但一经问世就受到了魔幻迷们狂热的热爱。连魔法妈妈罗琳也赞不绝口,她说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令读者们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她甚至宣称,在哈利·波特的后续创作中,达伦·山的故事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在评论界的一片激赏中,吸血鬼达伦·山的故事成为哈利·波特之后最为畅销的魔幻小说。
    也许我们还不太习惯,但有关吸血鬼的书一直处于西方魔幻恐怖小说中主流之中,只是把它引入到儿童小说中,可谓是作者达伦·山的一大创举。与那些纯粹让人感到恐怖刺激的吸血鬼故事不同,达伦·山的故事居然是富有教益的。
    在达伦·山的笔下,吸血鬼只是身负异能的怪杰。他们力大无比,具有“掠行”的本领(类似《水浒》里的神行太保),他们还能通过脑电波来传递和搜索信息。吸血鬼的确需要喝人血,但正常情况下,他们只是把人迷倒后吸入“适当”的血,被吸血的人苏醒后往往浑然不觉。吸血鬼世界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有专门的吸血鬼将军监督大家,如果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这本书引进到国内时,译者有意将“吸血鬼达伦·山”的称谓改成了“吸血侠达伦·山”,这种修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吸血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几乎是与“邪恶”和“妖魔鬼怪”是划等号的,但主人公达伦·山绝不是这样。他是一个善良、勇敢,有责任心、充满正义感的吸血鬼少年,他不止一次为了朋友而甘愿牺牲自己。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连小动物都不会去伤害。他不得不变成吸血鬼后,为了保留自己的人性,他坚决不尝人血,宁愿自己虚弱而死,直到为了延续一位临死的挚友的灵魂时,他才含着热泪第一次尝到了人血。这样的少年,是“侠”,还是“鬼”?
    在这种大谬于人伦常理的故事中,居然能让人深深地为人性而感动。作者达伦·山的确是一位超乎寻常的怪才!
    这位怪才原名叫达伦·奥肖内西,197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母是爱尔兰人。6岁时全家搬到爱尔兰乡间居住,童年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从小就酷爱恐怖故事,经常看得噩梦连连。童年时那些曾经让他惊恐不已的噩梦,成为他的恐怖故事的主要来源。这也是他专门为孩子们写恐怖故事的一大原因。在谈到“为什么要写吸血鬼的故事”时,他说道:“我就是想创造出一个21世纪最了不起的全新的吸血鬼,改变人们对传统吸血鬼的看法。另外,我的吸血鬼故事不是以吓唬你为目的,而是想感动你,给你更多的思考……”
  
------------
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3)
------------
  
    中国的魔法学校
    你知道吗?中国也有一间魔法学校。
    在《哈利·波特》到中国之前,有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大姐姐葛竞,在中国地图没有标出来的地方发现了一间《魔法学校》,学校的孩子们整天的功课就是学魔法,别提有多带劲儿。自从哈利·波特到访中国后,葛竞的魔法学校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 魔法学校之《三眼猫》、《禁林幽灵》、《黑翼之谜》、《影子面具》, 好家伙,大有在全国广开连锁店的架式。葛竞的魔法学校从轻松的幻想走向诡异的魔幻色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魔法迷们到此修炼。
    最初,魔法学校是一个充满神奇魔力的童话乐园:校长骑着飞翔的自行车悠来荡去;老师能把教室变成超级大鱼缸,学生们在水缸里上生物课;浇花的老头不用水管,而是用大大小小的雷雨云对准花圃花盆放水,分毫不差;每个宿舍根据需要,可以变成一艘潜水艇,开出去巡游变成水城……
    这位年轻的女作家从小就是个超级童话迷,我们在前面提到《小飞人卡尔松》就是她童年时的至爱。在她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魔法学校》中,她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童话素材和手法创造了一个乐园般的学校。
    故事中最有创意的当属在水缸里上的那堂生物课了:
    “小罗老师轻轻地吹了声口哨,水波微微地晃动了几下,一只胖墩墩的圆乎乎的大鱼不知道从哪儿游了出来,摇摇摆摆地躲过了四五只想摸它的小手,其中还有孙喵喵那油乎乎的一只,从大家头顶上漂了过去,静静地浮在和老师差不多高的地方,小罗老师明显有点儿想笑,可还是忍住了,开始给我们讲起来了。
    “他拿着一根小教鞭,在大鱼周围指来指去的。讲到尾巴、鳍呀什么的,五吨肉太郎会很配合地抬一抬尾巴,晃一晃鳍。”
    这种谐谑的上课法,让我想起了弗瑞丝小姐在《神奇的校车》中上的课。
    显然是受到魔幻的影响,在后面的故事中,从《魔法学校之三眼猫》开始,这间学校带上了神秘而略带恐怖的气息:
    魔法学校是个充满了神秘力量的地方,那里有骑着飞翔行车上班的校长、沉默寡言的疙瘩老师、装腔作势的“假发鳗鱼”,有关着可怕精灵的惩罚屋,幽暗的楼梯上甚至会突然伸出一只紧紧抓住你的大手……
    米楠是魔法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次劫匪事件之后,稀奇古怪的事情总是缠着“我”:电视里冒出了个长着尖耳朵的播音员;宿舍里游荡着忽隐忽现的神秘精灵,女生朱格格竟被变成了长尾巴的猫女。最可怕的是,“我”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施展出一些十分恐怖的魔法,似乎在“我”身体里隐藏着邪恶无比的怪物。据说,这一切都跟神兽三眼猫有关……
    “我”因为破坏了魔法学校不许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规则,莫名其妙地与一些古怪的事发生联系,电视中那个尖耳朵的人称“我”成为伟大人物,并参与了他们的计划。“我”经常被怪梦困扰,最可怕的是“我”经常莫名其妙的施展一些可怕的魔法,似乎“我”的身体中隐藏着一头邪恶的怪兽……“我”隐约知道这一切与神兽三眼猫有关!
    沉默的“疙瘩老师”,装腔作势的“假发鳗鱼”,三十年前的恐怖事件,线索千头万绪,怪事层出不穷,谜底到底在哪?
    故事中的一切灾难,都是因为少女时代的“假发鳗鱼”史倩倩对她的同学葛东,也就是现在的“疙瘩老师”的嫉妒引起的。三眼猫既是一个害人者,又是一个受害者。无论三眼猫具有怎样的魔力,它还是在乎与葛东的一段“友情”……在三眼猫就要建立自己的“鱼猫王国”时,“疙瘩老师”为了挽救魔法学校亲手杀了他一直以来视为亲密伙伴的三眼猫,在三眼猫临死时,失掉魔性的三眼猫显出了真性情——
    “三眼猫的嘴角向上弯,露出一丝微笑,我看见它似乎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但紧接着,三眼猫的脑袋歪向一边,垂下几滴晶莹透明的泪水,静静的死去了。”
    其实拥有强大魔力的三眼猫也珍惜生命中的爱与真情,但在魔力的逼迫下,它身不由己,它在临死之前的微笑、眼泪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疙瘩老师将自己的“朋友”抱了起来,“他们的身体紧紧地贴着,就像已经融为一体。”
    虽然在哈利·波特之后,魔法学校已经不再新鲜,但中国的许多孩子还是非常喜爱葛竞的魔法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她的魔法学校系列小说发行超过10万册,葛竞也成为了近来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看来孩子们的确是需要这样神奇的学校,他们渴望获得那种神秘的感动。
    
------------
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4)
------------
  吓你一跳的达尔
    1998年,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曾经向读者做过一项调查,请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名叫罗尔德·达尔,甚至超过了魔法妈妈罗琳。如果你有幸到英国去观光,走进大小书店的儿童区,你会发现哪儿都有这位达尔先生的书,甚至专架。在英国他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你再去查看美国人的常销书榜,还有美国老师和孩子们分别评选出来的最喜爱的书,你都会在榜上看到4、5本达尔的书。
    你知道这是怎样一位作家吗?
    著名的儿童文学史学家、评论家韦苇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达尔:“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20世纪产生了林格伦,已经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骄傲,20世纪又涌现了罗·达尔,于是20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双倍的骄傲。”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瑞典的林格伦,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了解这位英国人达尔。
    不少人看过根据达尔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詹姆斯和大仙桃》和《女巫》,特别是《女巫》这部影片,曾经在1990年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和大奖,它有时也被翻译成《巫婆》或《妖巫传说》。
    在童话里,女巫总是戴傻里傻气的黑帽子,披黑色斗篷,骑着扫帚飞来飞去。
    但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真正的女巫,不是童话。
    关于真正的女巫,有一点最重要,你们务必要知道,仔细听好了,下面的话可千万不要忘掉。
    真正的女巫穿平平常常的衣服,就像平平常常的女人,住平平常常的房屋,做平平常常的工作。
    这就是那么难发现她们的道理。
    真正的女巫切齿痛恨小朋友,比你们想像的切齿痛恨还要加十分,牙齿真是咬得格格响。
    ……
    真正的女巫杀死一个孩子所得到的乐趣,就像你吃一盘奶油草莓一样。
    她预定一星期干掉一个孩子,少了她就不顺心。
    一星期一个孩子,一年就是五十二个。
    弄死他们,消灭他们。
    这就是所有女巫的座右铭。
    ……
    女巫永远是女的。
    我不想说女人的坏话。绝大多数女人是可爱的。但所有女巫都是女的,这依然是事实。女巫没有一个是男的。
    你看,这位达尔先生一说起女巫,就跟真的似的,说得斩钉截铁,不由分说,但说着说着又冷不丁幽你一默。你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老头儿:他瞪大了眼睛,好像说着很严肃很恐怖的事情,你虽然有些害怕,但总是忍不住要听下去;你正处于全身心的紧张状态中,但在最不经意处,他又逗得你哈哈大笑;而当你的情绪放松下来时,他又突然间让你吓一大跳。这就是达尔!
    达尔的女巫很另类。她们让人想起来就起鸡皮疙瘩:长发疹的秃头,怪眼睛,蓝色的口水,没有趾头的脚,长长的爪子!她们闻到孩子就像闻到了狗屎,整天盘算着要消灭孩子。可是她们装扮得和正常人一样,大模大样地在海滨酒店开大会,计划把所有的孩子变成老鼠,一揽子消灭掉。
    不过达尔并不是真的要把孩子们吓得睡不着觉。他的故事里有真正的智慧和勇气,还有魔幻故事中少有的让你捧腹大笑的幽默劲头。最终孩子战胜了女巫,再可怕的女巫也只能变成笑料。达尔的故事还有魔幻故事中不常见的温情。孩子和姥姥温馨的对话,能让你忍不住要流下泪来。这就是达尔!
    达尔的女儿后来回忆时写道:“爸爸总爱制造紧张空气。在我们卧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50个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全家人称之为女巫球。爸爸说,如果女巫想进卧室,就会被自己在玻璃球上反射出的丑模样吓个半死,从此再也不敢回来。如果夜里醒来,听见树丛中呼啸的风声,那一定是一个刚刚逃出卧室的女巫,正被她看到的东西吓得嚎啕大哭。”你见过这样煞有介事地“吓唬”女儿的爸爸吗?这就是达尔!
    作为爸爸的达尔,鼓励自己的孩子冒险,想方设法刺激孩子们的想像力,给孩子讲故事、闹着玩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大顽童。他有时甚至会跟孩子玩一点恶作剧。
    有一天晚上,他照常跟两个女儿讲睡前故事。他讲到有一种神奇的粉末,可以用一根长长的吹管吹进卧室,在人睡着的时能对大脑产生奇迹!两个女儿追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谁把它们从窗口吹进来的?”他解释了几句,道了声晚安,就匆匆下楼了。过了一会儿,当灯光熄灭,女儿们几乎睡着时,她们卧室的窗外突然有动静。她们睁开眼睛,在黑暗中看见一根长竿从窗帘之间伸了进来,外面一个人正在大声地吹气。这个家伙就是她们的爸爸——罗尔德·达尔。
    正是这个恶作剧导致了另一部魔幻小说《好心眼儿巨人》的诞生。
    你知道吗?只要你的耳朵大,大得像这个好心眼儿巨人,你就能听见梦的声音。梦是可以像蝴蝶一样捕捉的,可以装在瓶子里调和成一个美好的梦。好心眼儿巨人就是专门做这种工作的,他白天去搜集梦,然后在夜里“巫师出没的时刻”,来到孩子们睡觉的地方。然后他把好梦放在一支长长的小号里,从窗口伸进来,轻轻一吹……
    可是小女孩索菲看到时一下子愣住了,浑身一阵冰凉。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好心眼儿巨人把索菲一把抓走,整整跑了半夜,最后来到一个连英国皇家空军的地图也没有标注的地方——巨人岛。这里还有吃人肉块巨人、抱汉包巨人、嘎吱嘎吱嚼骨头巨人、嚼孩子巨人、肉油滴滴巨人、大吃特吃内脏巨人、啃姑娘巨人、喝血巨人。天哪!反正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达尔的魔幻故事里尽讲这类古怪吓人的事情。你可能会怀疑,孩子们真的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吗?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国外的小书迷们对达尔的评论。我来抄录一位美国14岁小男孩的话:“《好心眼的巨人》的故事情节很吓人,几乎达尔所有的书都有这样的气氛。这本书是我认为比较少有的那种‘让人舒服的书’,它能把你带到很遥远的地方,牢牢地抓住你的心。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不错,自我感觉比读之前好多了。好心眼的巨人这个人物写得很完美,我特别喜欢这家伙,他是那么热情和天真,你会不知不觉喜欢上他的。”
    孩子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比大人更加依赖直觉,这正是达尔的作品能牢牢抓住孩子的秘诀。达尔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并不像许多作家那样,依赖某种理念体系,并赋予自己的故事某种深层次的寓意。他似乎有着魔术家的才华,体育健将的充沛精力,还有艺术家的挡不住的灵感,就像韦苇评价的那样,“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达尔的故事真的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而他又是那么完美的讲故事的高手。
    在达尔的作品中,我最爱读的是《玛蒂尔达》。达尔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讲故事的天才,即使在成年人的阅读世界里也是很罕见的。
    你肯定想象不出,像玛蒂尔达的父母那样庸俗、势利、卑鄙的家伙,怎么会生出玛蒂尔达这样可爱的小神童。她5岁时就把大多数经典作家的作品读完了!
    你也肯定想象不出,玛蒂尔达上学的学校里有一位怎样可怕的校长。她常常恶狠狠地说:“我一直弄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这样讨厌。他们是我生活中的祸害。他们像虫子,越早消灭越好。”
    你也很难想象得出,玛蒂尔达的老师亨尼小姐是怎样一位可爱的老师,她虽然难得一笑,却有一种天赋,能让孩子们个个都爱她。孩子们和她在一起,感觉就像春天一样温暖,不对,比春天还要温暖十分。
    出身于古怪家庭,又来到这个古怪的学校的玛蒂尔达,很快与亨尼小姐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亨尼小姐给了她从未享受过的爱和尊重,而她也了解到亨尼小姐的不幸身世。原来亨尼小姐的母亲早逝,父亲请她的姨妈到家里来帮助抚养她,可几年后父亲又无缘无故地去世,家产全落在这位姨妈的头上。她是在姨妈的百般虐待下长大的,直到现在还受着姨妈的奴役。直觉告诉她,父亲的死与姨妈很有关系,但她完全没有证据。
    猜猜看,这位姨妈是谁?就是那位可怕的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
    读到这里,你肯定会像我一样,产生这样一个古怪的愿望:如果可爱的玛蒂尔达能与亨尼小姐一起生活,她的父母远远地离开;而可怕的校长老小姐的恶迹被公开,被驱逐并受到惩罚。那该有多好啊!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里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善良的愿望,这也正是达尔所希望的。可是,玛蒂尔达和亨尼小姐的力量是那么弱,她们怎样才能度过难关呢?
    我可以告诉你,这部小说的结局正如大家的期望,可是怎样实现的呢?我得留下这个悬念。这正是《玛蒂尔达》这部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你需要自己去发现。当达尔以一种超凡的构思,巧妙地解开一个个的难题,让美好的结局与我们拥抱时,每一个读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到一种无比的快乐。这就是达尔!
    罗尔德·达尔(1916-1990),这位儿童文学大师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他出生于英国,全家是从挪威移民过来的,他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在他四岁的时候,姐姐与父亲相继病逝,母亲不得不独立面对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和前夫的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尚在腹中的孩子。父亲留下遗愿,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在英国的学校里读书,因为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这位了不起的母亲克服了一切困难,很坚定地履行了这个遗愿。
    达尔7岁的时候被送进学校,开始了相当暴力的学校生活。他先后上过三所学校,后来的两所是男生寄宿学校,在他的记忆里,学校生活与男孩间的斗殴、虐待成性的校长、无情的鞭打、心怀嫉妒的教师、心理变态的舍监紧密相联。他一直是个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作文成绩通常只有C——勉强及格。
    根据达尔的回忆,他当时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因为那是戒律森严的寄宿学校,左也是规矩,右也是规矩,学生们就像害怕会突然死亡一样害怕处罚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如果你读过《玛蒂尔达》,大概就能猜出达尔是多么仇恨他的学校了。不过他的在校老师同样很不喜欢他,根据老师的评语一眼可看出,达尔从小就是个捣蛋鬼。
    没有人相信这样的孩子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但也许是上苍的安排,达尔的学校生活出现了一线的光明。
    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因为周末教师要出去散心,所以就雇请了这位康娜太太来照看孩子们,时间是每个周六下午的两个半小时。这位康娜太太看来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照看”孩子,她只是特别喜爱文学作品,于是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他的每个星期只有在这两个半小时才有一线光明。一年之后,达尔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
    直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很难找到一位儿童文学大师能与达尔在这样的领域相媲美:写出最适合给孩子大声朗读的书来!
    达尔是一位让我从头到脚感动的作家,真心希望每一位孩子和大人能像我一样喜爱他,从他的作品和生平故事中悟到生活的真谛。
------------
讲不完的恩德(1)
------------
  在前面的图画书部分,我们介绍了根据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童话《犟龟》绘制的绘本。恩德既是一位童话大师,也是一位幻想文学大师。这里我们来介绍他的三部魔幻作品《毛毛》、《愿望潘趣酒》和《讲不完的故事》。
    虽然恩德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但他本人并不完全认同“儿童文学作家”这个称谓,他甚至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这并不是说他不重视孩子,恰恰相反,他认为没有孩子丝毫不关心的主题、或者孩子完全不能理解的主题,也就是说,没有什么话题是专门为孩子而设定的,也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与孩子一起探讨的,只是叙述的方式不同而已。他坚持自己是为所有的大人和孩子而创作的。
    不过事实上,恩德作品的绝大多数读者是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大人不愿意读恩德。为什么呢?
    一来,大概是因为恩德作品中太多孩子的“玩意儿”了,让不少大人感到难以“屈尊”。就说这三部他最著名的魔幻小说吧,《毛毛》的主人公是小女孩,还有乌龟、时间老人、虚无的灰衣人;《愿望潘趣酒》中有雄猫、乌鸦、巫师和巫婆;《讲不完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还有一堆童话世界的人物和动物。大人读这些东西,未免太孩子气了吧?
    二来,大人实在没有时间,连很多有用的东西都没办法去读,怎么有时间来读小说,尤其是幻想小说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越来越没有时间了。我们相互问候起来,总这么说——“最近忙些什么呢?”“唉呀,瞎忙呗。总是加班呀、出差呀、开会呀。”“好啊。有的忙是好事呀。祝你早日升官发财吧。”——大体如此吧。你想想,如果换了这样寒暄会怎么样?——“最近在忙什么呢?”“哦,最近正在读幻想小说,没事儿就瞎想想呗。”“好呀,能这么过真开心。”——话是这么说,可是心里恐怕在想“真没出息,这么大的人还看闲书!”
    不知从何时起,“时间就是金钱”渐渐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大都市越来越繁华,人们越来越忙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天都在争分夺秒。我们都在想,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就能做更多有用的事情,创造更多的财富,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美好。
    真的是这样吗?恩德以一种童话的叙述方式提出了疑问。于是《毛毛》诞生了。
    在一个城市的一角,出现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女孩毛毛,她蓬头垢面,身体虚弱。开始,人们只是因为好心,收留并给她接济,但渐渐地,人们发现生活中不能缺少毛毛,因为这个女孩太特别了。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只是有一个小小的本领:
    小毛毛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的只有一点,就是——倾听别人讲话。其实这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现在也许有人就要说了,咳,听别人讲话,那谁不会!
    如果你这样说的话,那就错了。真的,只有很少人会倾听别人讲话,而且像毛毛这样懂得怎样听别人讲话的人,简直还从来不曾有过。
    毛毛那么会倾听,她能使很笨拙的人突然产生机智的思想。这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或者问了什么,给了那些人一些什么启发,不,她只是坐在那儿倾听,非常专心,充满同情。这时候,她用又大又深的眼睛看着那些人,使被看的人觉得心中仿佛忽然涌现出许多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隐藏在心底的想法。
    她那样会听,能使没有办法的人和犹豫不决的人突然明确自己的目标,还能使害羞的人突然感到自由自在、勇气十足,能使不幸的人和心情忧郁的人变得自信而快活起来。如果有人以为自己的生活出了岔子,觉得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天天如此,平凡之极,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最多像一个可以随时更换的破罐子——那么,他就到毛毛那里去,对她讲述这一切,于是,他就会感到一边讲,一边不知不觉地认识到自己完全错了,仍然会像从前一样,感到自己是大家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又会重新以自己的方式显示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毛毛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却非常实在的女孩。她的存在让周围的人们感到无比充实。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城市又出现了一些神秘的灰衣人,他们自称是“时间银行”的职员,向每一个人推销时间储蓄业务。他们告诉大家,只要大家能把那些没有充分利用的时间节省下来,存到时间银行里,就能获得很高的时间利息,就能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说,每天陪着聋子母亲闲聊一个小时是多么无益,不如把她送到老人院;每天花半个小时去看望双腿残废的邻居是多么无益,不如省下来多做一些面包;还有精致地制作食物更是浪费自己和大家的时间,不如采用批量的快餐食品,这样自己和别人都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大家能赚更多的钱;等等,诸如此类。
    灰衣人的推销打动了所有的大人,整个城市变得忙忙碌碌起来。忙碌,却也没了生趣。再也不会有人来向毛毛倾诉了,因为这种事儿太浪费时间。
    毛毛看穿了灰衣人的诡计,她发动孩子们游行,提醒大人们,将时间存在灰衣人的“时间银行”里将会带来世界的毁灭。灰衣人对毛毛和孩子们恨之入骨,全城的灰衣人出动,准备消灭毛毛。这时时间控制者霍拉派来一只乌龟帮助毛毛脱离险境。
    乌龟引导毛毛,不紧不慢地在大城市里逃亡,它告诉毛毛,并不是跑得越快越好,只要恰好在某个时间跑到某个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就这样乌龟带着毛毛来到了整个世界的时间中心,她要与时间控制者霍拉一起拯救这个世界。
    最后,被灰衣人偷盗的时间重新被释放,它们使时间之花复苏,变成一朵巨大的云彩,花朵宛如片片雪花飘落大地,渐渐融化、消失。它们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人们的心中。
    这个小女孩与时间窃贼大战的故事,显然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寓言。孩子象征着实在,灰衣人象征着虚无。虽然故事的叙述采用的是童话的方式,故事的字面意思完全能被孩子所理解,紧张有趣的情节也能深深抓住孩子的心,但恩德的所求绝没有这么简单。他用这个幻想的故事,向大人和正在长大的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
    当现代人越来越追求时间的实效价值时,我们是更接近实在,还是虚无?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果你想深入讨论,不妨自己来读一读《毛毛》。你不必担心读这部作品太“小儿科”,实际上有许多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哲学家、小说家、诗人都在读恩德的《毛毛》和《讲不完的故事》。对恩德而言,他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叙述方式,而对我们而言,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解读方式。
    一般来说,写给孩子们的书不宜过于哲理化,并不是因为孩子不能进行这方面的讨论,而是因为这样做成功的例子太少了。首先,作者必须是一位深具哲学修养的人,他才能真正深入浅出地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就变成文字游戏了。其次,儿童的思维是形象化的,依赖直觉的,所以作者也应当具备这方面的才华,他讲的故事应该是好玩的,同时趣味性又不能去破坏哲理的内涵。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太难了,恩德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特例。
    从表面上看,《愿望潘趣酒》是一个很好玩的魔幻故事,简直可以说好玩极了。仅仅为了弄明白魔法书中常用的“望远镜词”,你也应该读读这本书。
    为什么叫“望远镜词”?大约是因为它们像那种被叫做“小望远镜”的老式望远镜那样,既可以被拉长,又可以缩起来的缘故。制造”望远镜词“的规则很简单:一个词开头和结尾的音节应当“恰好或在稍有变化的情况下”正好能嵌在另外一个字的中间。比如”七节望远镜词“:
    
  
------------
讲不完的恩德(2)
------------
  撒旦混乱考古谎言绝妙好酒地狱
    看明白了吗?当然魔法书上的词并不是那么容易明白的,我再试着解释一下:
    1、阎王名字是撒旦
    2、但是确实很混乱
    3、乱七八糟去考古
    4、考出一堆是谎言
    5、言不由衷很奇妙
    6、妙不可言是好酒
    7、好酒原来是地狱
    这下明白了吧?如果还不明白,你只好再去修炼魔法了。不过你也不必太自卑,即使是故事里那个巫师伊尔维策尔也不是很明白。他向巫婆姨妈问道:“以千兆伽马超级原子灾难的名义发誓,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不过正如不去理会哲理也能很愉快地读恩德的小说一样,不懂这个“望远镜词”也一样可以享受这个故事。
    这一对巫师和巫婆不是好东西,他们与魔鬼签约,准备毁灭这个世界。他们在新年到来之前制作了一种酒——撒旦混乱考古谎言绝妙好酒地狱愿望潘趣酒。只要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喝下这种酒,然后进行美好的祝愿,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祝愿的反面。打个比方,如果我喝了这酒,然后祝愿“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像天鹅一样美丽”,那么你就会变得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只有雄猫莫里齐奥和乌鸦雅各布有可能接近他们,可是两只动物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喝酒和祝愿,怎么办呢?它们试图去阻止新年时钟的进程,但遭到了惨败。这时,新年老人出现了,老人告诉它们,时间的秩序是无法被改变的。不过,他送给两只动物一个小小的音符,嘱咐它们把音符放进愿望潘趣酒里,并且告诉它们:
    “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我们是生活在时空之外的。没有前和后之分,原因和结果也不一定是紧密相连的。一切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整体,所以,我现在就可以把这个音符送给你们,尽管它应该在午夜时分才能敲响。如同来自永恒世界的许多馈赠一样,它的结果将会发生在其原因之前。”
    你读懂了这位新年老人的赠言吗?如果没读懂也没关系,我们并不总是去“读懂”某种东西的,需要懂的时候自然会懂的。当然,如果你能把《愿望潘趣酒》读完,或许会得到更多的启发。这个故事的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