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_7 阿甲(当代)
    《愿望潘趣酒》的故事节奏非常紧凑,故事从除夕的下午5点发展到新年钟声敲响时,每一章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整个世界的命运都悬在这个时钟上,读者仿佛能听见那时钟不紧不慢走向命运终点的嘀嗒声。
    在这个紧张、好玩又带有浓厚的魔幻色彩的故事中,恩德也讲了一个哲学寓言,只是更加不动声色,让你甚至忘了它的存在。这才是故事高手的本色。
    讲故事的高手通常不会轻易把故事讲完,而真正的大师讲的故事永远没完。恩德的《讲不完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故事。
    一个下雨天,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巴斯蒂安来到了一家旧书店。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男孩除了酷爱读书之外几乎一无是处。他在旧书店里发现了一本《讲不完的故事》,于是趁店主不备拿走了它。
    在学校的阴冷的阁楼里,他裹着毯子如饥似渴地读着这本书。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书,因为这是个永不结束的故事,书中之王!很快他被卷入了书中的幻想世界,是的,他真的进入到故事中去了。他的惊叫声发生在书中的惊险故事里,他被带进书中的世界去为童女皇完成一项使命。
    童女皇看到了一本书,名叫《讲不完的故事》。书里讲一个男孩在下雨天来到一家旧书店,找到了一本名叫《讲不完的故事》的书,他躲在学校的阁楼里,如饥似渴地读……
    这个故事每一篇用英文字母排序,从A到Z,英文字母用完了,故事还没完。不过你肯定愿意知道,这个男孩已经跳出了这个故事,他已经找到了他需要的一切,或者说,他已经知道他要找什么了。
    这部翻译成中文长达30万字的故事,是为恩德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幻想文学名著,全世界的幻想迷都为之着迷,着迷的程度不亚于托尔金的《魔戒》和刘易斯的《纳尼亚王国传奇》。它的结构非常独特,主人公有时在现实世界,有时却在书中的幻想国。情节盘根错节,场景光怪陆离。如果你不读到最后,很难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即使读到最后,这个故事还是没完。
    恩德是一位极富理性的作家,驾驭这么长的一篇故事,令他自己也殚精竭虑。他回忆说:“为了写作《讲不完的故事》,我几乎把半条性命搭进去。这个故事险些把我送进精神病院。”既然如此辛苦,为何还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
    在幻想国的故事一开始,幻想国里每一个国家的信使,都给童女皇带去同一个消息:“整个幻想国都面临着危险。”而童女皇正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身染重病。只有人类的孩子才能拯救这一切。
    巴斯蒂安被神奇的力量卷入他所读的书中,他要去拯救那个幻想国,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出路。恩德想做的也是同样一件事,他想把读这本书的孩子也卷入其中,因为只有孩子才能拯救幻想国,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出路。
    与恩德在《毛毛》中所要表达的相同,那个幻想世界正在被虚无吞噬。在现实世界里,追名逐利成为时尚,人们没有时间去读书、去思想、去追求理想——就像在幻想的世界里,虚无正在蚕食着一切。在现实的世界里,像巴斯蒂安这样的孩子,除了酷爱读书、耽于幻想之外,几乎一无是处,他受同学的讥笑,老师的责骂。恩德在自己创造的幻想世界里给这孩子以无比的力量,嘱托他按照自己的愿望去追求,从一个愿望到另一个愿望,直到找到真正的愿望。因为只有它能带来拯救。
    到底这个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不能说,你得自己到故事里去找,答案就在这本书的结尾。书有结尾,故事却没有结尾,因为这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
讲不完的恩德(3)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英] 伊迪丝·内斯比特 /著 任溶溶 /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9-15岁
    家长提示:这是英国女作家内斯比特的四部魔幻小说的第一部,后面的三部是《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五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魔堡》。这部小说是20世纪幻想小说的开山之作。
    内斯比特也是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她的语言风格是比较典雅的古典风格,娓娓道来中略带幽默味道,还有一丝怀旧情结。今天喜欢快节奏的孩子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有些沉闷,但只要细细品尝,就会回味无穷。
    《5月35日》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 刘冬瑜 /译 明天出版社1999年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凯斯特纳被誉为“德国战后儿童文学之父”,主要活跃于德国二战前后,影响延至近日。他曾于196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根据他的少年侦探名著《埃米尔擒贼记》改编的电影曾经在中国放映过,成长于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应该对他的作品并不陌生。
    凯斯特纳的作品极富想象力,这在《5月35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因为这部小说而成为幻想小说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凯斯特纳也是一位很严肃的作家,不习惯规整、含蓄的表述方式的小读者还是会感到有些沉闷。不过只要小读者们能耐心地跨越起步的沉闷,就会发现他的作品也非常幽默,情节扣人心弦,而且作品的背后富涵哲理。这是一位非常值得认识的经典作家。
    《纳尼亚王国传奇》
    [英]C.S.刘易斯 /著 [英]贝恩斯 /图 陈良廷 刘文澜 米友梅 吴力新 徐海燕 吴岩 /译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7-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如果你是一位“哈利·波特迷”,那么不读纳尼亚是非常遗憾的。当魔法妈妈罗琳接受记者的采访,被问及“谁是她最崇拜的作家”时,她列了三位:内斯比特、刘易斯和保罗·加里科(美国作家,童话代表作有《无尾鼠》)。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出版后,英国的评论界也有评论家将“哈利·波特”与“纳尼亚”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倡导基督教中的“忠诚、勇气、诚实、正义、公平”等美德观念的意义上,完全可相媲美。
    幻想小说在西方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流派,有许多创意、叙述方式和作品内在的寓意,都是在不断的重复、继承和发展之中。对于刘易斯而言,他的精神导师是活跃于19世纪中叶英国文坛的麦克唐纳德(代表作是《北风的背后》),而他本人又成为不少后辈的导师,其中就有J·K·罗琳。如果仔细比较这三位大师的幻想作品,你会发现他们在骨子里何其相似。麦克唐纳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牧师,他在作品中很露骨地宣扬基督教义;刘易斯是一位热诚的皈依者,他把阅读导师麦克唐纳德称为一种“洗礼”,而他的“纳尼亚王国”也堪称一部“圣经寓言”。而罗琳的“哈利·波特”虽然不再那么露骨,但也继承了两位导师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在幻想世界的“入口”问题上,三位大师虽然各有创意,但本质上也很相近:《北风的背后》中,入口是男孩小钻石房间板壁上的一个小洞,那是北风的“窗口”;《纳尼亚王国传奇》中,最经典的入口是大衣柜;而在《哈利·波特》中,93/4站台成为另一个别致的入口。通过这些入口,我们将从现实世界转瞬间进入另一个并行的第二世界。
    早在哈利·波特之前,纳尼亚王国传奇在英文世界中就已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名著,它虽然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语言风格却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今天的孩子要想习惯它的叙述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但一旦跨越这个门坎,孩子们就会深陷其中,乐不思返。它的魔力所及,几乎毫无例外。
    《魔戒前传》·《魔戒》三部曲[英]托尔金 /著 李尧 丁棣 姚锦 汤定九 /译 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需要特别提示,《魔戒前传》和《魔戒》三部曲是两部不同的作品。《魔戒前传》原名《霍比特人》(又译为《小矮人历险记》),它是在托尔金创作《魔戒》的20年前专门为孩子而创作的幻想故事,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魔幻巨著”通常只包括《魔戒再现》、《双塔奇兵》和《王者无敌》。从语言的角度,前者更适合孩子阅读,后者则更为适合成熟的读者。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更喜欢阅读《魔戒》三部曲。
    这种现象并不稀奇,中国的孩子们即使字还没有认全,也非常热衷于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他们常常跳过不大容易理解的字句,而一口气把长长的巨著读完。所以我们说,从儿童阅读的角度看,语言是否适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故事本身的魔力。
    与大多数幻想作品不同,《魔戒》创造了一个完全不依赖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托尔金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语言功力,甚至为这个世界创造了独立的气候、地理、居民和语言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魔幻巨著的知识性价值也是难以比拟的。
    曾经有不少人(也许今天还会有不少人)批评这部作品,认为它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孩子们阅读这样的幻想作品会得到负面的影响。托尔金本人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现实是这样的丑陋,从那里逃避就是一种勇气。”实际上,他并不是真正的逃避,而是在一个纯幻想的世界中给人以启发和激励,作品中那种以弱抗恶的抗争勇气、在探险中不断认识和超越自我的勇气,还有小矮人世界田园牧歌似的理想生活,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一种深切寄望。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部“逃避”的幻想作品,能在举世混沌的越战期间在美国大行其道。我们前面曾提到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作者塞尔登,就是在那个时代接触到托尔金,并将他奉为毕生崇拜偶像的作家。
    不要在混沌的世界中磨灭了自己的勇气和理想——恐怕是这部作品给予大人和孩子们最大的教益。
    
------------
讲不完的恩德(4)
------------
  《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 /著 马爱新 苏农 郑须弥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001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这个系列将会有七部小说,目前已经完成的有五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第五部已在2003年10月完成中文翻译并在中国出版。
    自从哈利·波特出版和引入中国后,有关它的话题和争论很多,前面已经谈及。这部小说的出现引起国内对儿童文学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大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应该让孩子们更早地阅读属于大人世界的经典”。不过真正关注儿童阅读的人们应当知道,“我们认为孩子应该阅读”和“孩子自己愿意阅读”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当今这个电子媒体的威力远远超过纸媒体的威力的时代,孩子们正在离书本越来越远。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统计一下,身边的孩子在电视和电脑前花费的时间和他们在书本(课外书籍)前花费的时间,你就会感到这种距离是多么的恐怖。
    有一位妈妈讲述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说自己的女儿在学校是个典型的好学生,但在五年级之前很少自己独立阅读。在一次学校的作文竞赛中,女儿获得优胜奖,校长亲自为孩子们颁发奖品,女儿获得的奖品就是《哈利·波特》四册小说。女儿把这套书翻了多遍,并从此迷上了阅读,如今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已经接近了成人的水平。
    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校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这样一位校长,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遇到,那么你就是最佳的候选人。
    《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德]瓦尔特·莫尔斯 /著·画 李士勋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莫尔斯是近几年开始活跃于德国文坛的魔幻小说家,他的天才光芒四射,令人惊叹。中国的幻想小说作家彭懿把他的作品称为“来自外星球”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之后,他还创作了另一部“查莫宁和周边地区”的系列小说《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引进到国内。
    在他的作品的阅读群体中,青少年读者居多,特别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由于它的厚度,小学生和初中生往往感到有点儿高不可及。不过自从经历了纳尼亚、魔戒和哈利·波特的洗礼后,这种厚度已经算不上什么难度了,只要大人不抱什么偏见,让孩子去接触的话,他们也会迷上这部作品的。
    “除了性和暴力以外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这样的书你很难找到第二本。
    《鸡皮疙瘩系列》
    [美]R·L·斯坦 /著 崔莲花、单微等 /译 接力出版社和美国金桃子出版公司2001年联袂出品
    家长提示:“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由137种小说组成。从1991年第一本问世之后,它在90年代称霸于美国童书市场,1999年鸡皮疙瘩系列丛书被翻译成27种文字版本,年销售3000万册,全球销量2.2亿册,并被吉尼斯世界大全评为历史上销售量最大的儿童系列图书。
    说到这个系列丛书的成功之处,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它在写作上特意走了“反经典”的套路。一般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应该更多地接触经典作品,从经典作品中学习语言和知识,但在电视文化熏陶下未经阅读训练的孩子,往往无法忍受经典作品的舒缓节奏。“鸡皮疙瘩”系列采用快节奏的叙述方式,平均每句话只有8 个词语,即使从不阅读的孩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将它读完。
    第二,它特别注重对校园文化的适应。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恐惧”的心理历程,他们对未知的和不能控制的事情会感到害怕。但是在学校的群体生活中,孩子们又往往要努力表现出自己勇敢的一面,有时甚至会拿自己感到“恐怖”的东西去吓唬别人。“鸡皮疙瘩”系列小说有意标榜自己“恐怖”的一面,号称“胆大的翻开,胆小的走开!”于是惹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阅读,深怕被别人看作胆小,并以此来衡量同伴的勇敢程度。这也是它获得商业上巨大成功的秘诀之一。
    不过作家斯坦是一个真诚的人,他首先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所以他并不是真的要“吓唬”孩子。他在写作上非常娴熟地使用儿童文学中“安全着陆”的手法,在历经惊奇、恐怖之后,读者发现原来都是游戏和有惊无险的体验。《鸡皮疙瘩》最大的长处在于能让平时不愿读书的孩子,疯狂地去读一读。
    
------------
讲不完的恩德(5)
------------
  《吸血侠达伦·山传奇》
    [英]达伦·山 /著 麦秸 马爱新 周莉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003年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恐怖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这是一部仍在不断创作中的系列小说,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排列,目前已经完成的包括:初变吸血鬼、吸血鬼的助手、吸血魔、吸血鬼圣堡、死亡测试、吸血鬼王子、吸血鬼杀手、黑色陷阱、吸血魔王。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翻译引进中,将三本小说合为一册,这样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三册。
    从名字上看,这套书绝对是非常恐怖的,即使对于大人也不例外。许多大人对儿童阅读恐怖小说是相当忌讳的,他们认为儿童的阅读素材应该是光明的、甜蜜的。不过,如果我们暂时抛开自己的观点来观察孩子,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恐怖事件”又怕又爱。绝大多数孩子都爱听适度的恐怖故事,比如鬼的故事,如果你愿意给他们讲的话,他们在夜里会吓得不敢上厕所,但一到白天又会缠着你“再讲一个”。实际上,虚构的恐怖故事是对人紧张心理的一种舒缓和发泄,那种在恐怖中的特有经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深深地迷恋。
    有一部迪斯尼的动画大片《怪物公司》,怪物们的工作就是去“吓唬”孩子,搜集孩子的尖叫声,可是它们发现如今的孩子们越来越难以被“吓着”了,反而是怪物们自己常常被孩子们吓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你要知道,不经历恐怖,怎么能战胜恐怖呢?
    达伦·山的吸血鬼故事,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他用天才的想像力为孩子们设计了“令人发指”的恐怖情节,但是在恐怖中却充满了幽默感,而且赋予主人公以一种古道热肠般的侠义精神,让读者在一个个战胜黑暗、超越自我的故事中获得久久的感动。我认为,这样的“恐怖”对于孩子来说,真是多多益善!
    《魔法学校系列》
    葛竞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2002年版
    适合年龄:8-15岁
    家长提示:葛竞的“魔法学校” 系列小说包括第一部《魔法学校》和后续的《三眼猫》、《禁林幽灵》、《黑翼之谜》、《影子面具》,总共五部。这套魔幻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仿的色彩,但充满创意,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也深受中国孩子的喜爱。
    它不但在国内是畅销书,而且也被评为优秀的课外读物。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魔法学校》更像是一部童话,而后续的作品更像是魔幻小说。葛竞的“魔法学校”胜在施展不尽的创意上,而在“恐怖气氛”方面作家往往是点到即止。如果大人希望孩子阅读“魔法”故事,又对“恐怖”抱有一定的戒心的话,她的“魔法学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女巫》、《 好心眼儿巨人》、《玛蒂尔达》
    [英]罗尔德·达尔 /著 任溶溶 /译 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年龄:6-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达尔的作品堪称“最适合为孩子大声读”的作品。他的故事往往直接诞生于给孩子讲的故事,而在作品中他时不时插入“交互式”的语言,故事的节奏明快,情节丝丝入扣,语言非常幽默好玩,无论是读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会感到非常愉快。大体上说,他的故事可以直接为五、六岁的小孩子大声读,而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也会听来格外有趣。
    达尔在为孩子们创作作品之前也是一位一流的侦探小说家。强烈建议大人们来读一读达尔的作品,我相信他的作品足以触动大人们对“儿童读物”的固有观念。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成人读者认为儿童读物只是孩子在阅读成长中的过渡性读物,他们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阅读“真正的”读物了。达尔的作品是可以同时让6岁和60岁的读者感到愉悦并深受启发的作品,即使在成年人的读物的相同领域中,也罕能遇到更为优秀的作品。这并不等于说,孩子的读物一定要是大师级的杰作。但正如在成年人的阅读世界里,也有普通的作品和杰作的区分。
    儿童的阅读世界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世界。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影,他们是具有独立主体的人,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他们有权力也有能力去接触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按照大人的方式和依赖大人的意图。达尔正是在为孩子们创作的群体中,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正如拥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是我们这些成年读者的福份一样,能拥有达尔、林格伦、恩德这样的文学大师,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米切尔·恩德魔幻作品三种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李士勋 /译 21世纪出版社2000年版
    《愿望潘趣酒》王佩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讲不完的故事》王佩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恩德的主要作品大多数都被翻译引进到国内。他的处女作兼成名作《小纽扣杰姆和火车司机卢卡斯》及后续作品《小纽扣杰姆和十三个海盗》,也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引进的,另外他的童话小说集《犟龟》由21世纪出版社翻译引进。
    恩德是一位风格十分严谨、个性非常独特的作家,在交稿准备出版时,他甚至不允许编辑去修改他的文字,并声明自己已经充分考虑到儿童读者的阅读接受能力。他的作品完全能被孩子所接受,在这一点上,读者完全不必担心。
    不过恩德确实并不单纯为孩子们创作,他希望童心未泯的大人也来阅读自己的作品。他是一位哲学修养很高的作家,尤其对“时间”和“存在”这样的哲学概念特别着迷,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在童话里也到处渗透了他的哲学观念。他的作品也非常适合勤于思考的大人阅读,特别是当大人有条件与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与孩子一起来深入讨论。
    “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这是对恩德及其作品的最经典的评价。
------------
成长故事(1)
------------
  推 荐
    ∷ 淘气包埃米尔
    ∷ 小淘气尼古拉
    ∷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
    ∷ 调皮的日子
    ∷ 汤姆·索耶历险记
    ∷ 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 铁路边的孩子们
    ∷ 秘密花园
    ∷ 学校屋顶上的轮子
    ∷ 窗边的小豆豆
    ∷ 草房子
    ∷ 从罐头盒里出来的孩子
    ∷ 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
    ∷ e班e女孩
    ∷ 根鸟
    在哈利·波特盛行于全球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一直占据着儿童图书的主流地位。除了童话和图画书以外,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成长故事,当然绝大多数是大人写的。那个小魔法师的出现,让幻想的作品重新获得在童书世界的地位,与现实的成长故事分庭抗礼,甚至还有超越的趋势。
    在国内当代为孩子创作的群体中,创作少年成长故事的大旗下聚集了最优秀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两栖于“为孩子创作”与“为大人创作”的群体中,王安忆、陈丹燕、曹文轩、黄蓓佳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多数也是从创作少年成长故事开始的。不同时期的孩子喜爱不同的作家。不过大多数成长故事,主要关注的是当时热门的成长问题,这些成长问题渐渐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以致于十年以前创作的大多数成长故事,已经不大容易被今天的孩子所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写给孩子们的书都涉及到“成长”的主题,只是重点不同,叙述的方式不同。《丑小鸭》、《木偶奇遇记》、《彼得·潘》、《骑鹅旅行记》、《长袜子皮皮》等,不都在谈成长吗?《北风的背后》、《纳尼亚王国传奇》、《哈利·波特》、《吸血侠达伦·山传奇》、《讲不完的故事》等,不也在谈成长吗?《小鹿班比》、《吹小号的天鹅》、《小猪唏哩呼噜》,如果脱下动物那张皮,最后还是一个个成长故事。
    我在下面将要谈到的成长故事,是那些专注于讲述成长话题的故事,而且绝大多数是写实的方式,偶尔也有例外。
    童年记趣
    童年,是一个永远迷人的话题。关于它,我们说一辈子也不过分。
    英国人是一个特别迷恋童年的民族,每当不得不告别童年的时候,他们都会带着一种深深的忧郁。“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由英国人写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有个德国人曾说:“每个人都逃不出自己的童年”。这句话太有道理了,如果把这句话放在美国人E.B.怀特的身上,简直像是度身订做的一样。
    中国年轻的科幻小说作家杨鹏最喜欢引用这句话,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注定要为孩子们写东西。已过而立之年、就要当爸爸的他,笑起来还是跟孩子一样。
    法国人圣埃克絮佩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大多都忘记了。”他试图用《小王子》来唤醒所有人的童年记忆。
    不过有趣的是,上面这些都是大人的角度。如果我们努力尝试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在过去那段朦朦胧胧的岁月里,我们曾经多么渴望快快长大,希望自己能快快地变成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崇拜的大人那样。
    世事总是如此。
    我们需要特别感谢那些怀着赤子之心记录下童年的作家,他们让身处童年中的孩子品味到别样的经历,而为我们这些大人唤醒了被埋藏已久的,被压抑、被忽视的那段挥之不去的回忆,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之情。
    
  
------------
成长故事(2)
------------
  【淘气包埃米尔】
    我还是必须从林格伦的故事开始说起。
    先说一个林格伦迷的故事。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搜索林格伦的资料,可能会惊奇地发现,最完整的资料不是来自某个官方机构或商业组织,而是一个个人。网站的主人大概是一个小伙子,他回忆了一段自己的少年往事。有一个下雨天,他与自己心爱的女孩钻到无人的谷仓去避雨。女孩很温柔地问他,在全世界的女孩中他最愿意娶哪一个。男孩斩钉截铁地说出了一个名字:“林格伦”!女孩愤然把他推倒在草垛中,哭着冒雨跑出去。多年以后,那个曾经是男孩的家伙仍旧说,如果女孩再问他一次,他还是会说:“林格伦”!
    你能够理解这种强烈的情感吗?
    林格伦从来没有修过儿童心理学课程,也从不自称钻研过儿童心理,但是她的笔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魔力,她在故事中描摹的儿童心理,比任何一本教科书上的表述更为真实。她的故事又是那么幽默、浅显,孩子们读来,就像有人在心头上挠痒痒,那么舒服,那么痛快。
    埃米尔生活在瑞典的一个乡村农场里。他大概五、六岁吧,是一个公认的淘气包。不过林格伦反复在故事里强调,这个淘气包长大后是要做社区委员会主席的。信不信由你。
    这个淘气包到底有多淘气?我来说一个数字,反正大人总是只对数字感兴趣。埃米尔每次淘气“犯错误”时,爸爸总是要罚他到木工房里去反省一段时间,而每次呆在木工房时,埃米尔就会雕刻一个木头老头儿,老头儿通常是很愤怒的样子。在接近故事的末尾处,埃米尔搅和了一个盛大的乡间宴会。说起来也没什么,只是把爸爸随手锁在茅房里,将宾客们的套鞋混堆成小山,导致爸爸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卡在茅房窗户上淋雨,而宾客们告别时需要借助微弱的灯光给自己的鞋子配对。因为这次事件,埃米尔在木工房里制作了第184个愤怒的木头小老头儿!
    这个淘气包为什么这么淘气呢?读完整个故事我也没有搞清楚。埃米尔是那么善良、勇敢,充满活力。虽然几乎所有的淘气事件都与他有关,但他总是有自己的理由。比如他把头钻进汤罐子拔不出来,只是为了去舔干最后一点儿汤底;而他再次把头钻进汤罐子又拔不出来,只是为了给妹妹演示自己的脑袋是如何弄到罐子里去的。比如他把妹妹挂在旗杆上,当作旗帜升到高高的杆顶,只是因为妹妹强烈要求到上面去看看风景。又比如他把老鼠夹放在桌子底下,不幸夹住了爸爸的脚丫子,只是因为他觉得老鼠经常到桌子底下,在那里成功率会高一些;而他把连夜从河塘里捞来的活龙虾放在爸爸的睡床边,只是想让爸爸醒来后高兴高兴,谁料到爸爸居然醒来后一脚踩进了龙虾堆,那种痛苦让他宁愿被老鼠夹夹住。
    你看看,这个埃米尔其实并不真的淘气,虽然所有的淘气事件都与他有关。
    几乎所有的人说起埃米尔都摇头——“做这种事情,除了埃米尔还能有谁?”爸爸也拿他没办法,把他关进木工房,只是促成了一个小雕刻家的诞生。惟有妈妈,越看埃米尔越喜欢,她常常把双手放在心口,感叹道:“哦,可爱的小天使!”她总在想,这个小天使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就像社区委员会主席一样。是的,这个埃米尔长大后,真的做了社区委员会主席,当然是慢慢做上去的。
    林格伦就像拉家常一样,一个一个地讲述了埃米尔的淘气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略有些夸张,却是那么生动、幽默,你在读过、笑过后必会终身难忘。林格伦就像埃米尔的妈妈一样,对这个小淘气包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和热爱,她把孩子的一切看作天性,她看到的天性就是天使的性格。
    孩子们能从埃米尔的故事中感到极大的慰藉。而为人父母的大人们,能深刻地理解这种宽容和热爱。谁家的孩子,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不是天使呢?
    埃米尔的淘气故事对于孩子,可以说纯粹是一种娱乐,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大人,可谓充满了教益。孩子天性如此,从有利于成长的角度看,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去约束他们的天性,而是学会如何去理解和看待。孩子是否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把他看作“了不起的孩子”。
    
------------
成长故事(3)
------------
  【小淘气尼古拉】
    法国人是天性浪漫的民族,他们肯定不会忘记要拿童年来幽默一把。《小淘气尼古拉》就是两位法国的漫画大师合作逗乐的杰作,葛西尼负责写故事,桑贝负责配图。故事的叙述也是用漫画的手法,而图画本身也是绝妙的故事。
    尼古拉是一个刚上学不久的小学生,他有一帮“死党”,就是在学校里的一帮弟兄哥们儿。这帮小家伙天真烂漫,快乐无比。无论他们到哪里,哪里就变得乱七八糟。
    他们一窝蜂地冲过马路去上学,看得交通警察实在心惊,于是征得校长的同意给他们上一堂现场的交通秩序课。能到校外去上课,孩子们非常乐意。警察很耐心地带着他们以安全的方式走过来走过去,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可就在警察满意地夸奖他们,并宣布下课后,这帮小家伙又一窝蜂冲过了马路。
    给小家伙们上课不是件容易事,真佩服老师坚强的神经系统。有一次学校组织身体检查,开始的时候,医生们还觉得很有信心应付这帮看起来很可爱的小家伙。可是没多久这帮小家伙就开始让医生们头疼了,最后负责测评孩子们智力状况的医生几乎精神崩溃,他感觉自己成了神经病。
    学校不远处新开张了一家书店,孩子们放学后涌进书店里。老板看见来了这么多爱看书的孩子,高兴得乐不可支。可这帮小家伙进去后,只是好奇地东看西问,这也翻翻,那也摸摸,一转身还“稀哩哗啦”碰倒一堆书。什么也没买,他们又一阵风似地蹿出了书店,一路上聊着“这地方真好玩”、“老板真和气”、“下次还来”!
    他们一起玩踢球时就更加热闹了。随时都在吃零食的亚斯特有一个新足球,约了一帮死党一起来踢球。全部来齐,一共18个人,大家先要就各种问题争论个明白。阿南学习成绩好,当然只能做裁判,可是只有鲁夫有口哨,因为他的爸爸是警察。可鲁夫不愿意把哨子给阿南,大家只能决定,阿南要吹的时候就告诉鲁夫,由鲁夫来吹哨。然后大家抢着当队长,各有各理由,说不到一块儿,就要动拳头。尼古拉说用硬币来决定吧,可是硬币抛出去却找不着了,大家又忙着找硬币。好不容易鲁夫吹响了开场哨,可尼古拉又与杰夫争论起来,两人扭打在一处。阿南对鲁夫没经过同意就吹哨抗议,鲁夫说哨子是自己的,爱吹就吹。渐渐地,大家乱作一团,又跑又叫,你推一把我打一拳,开心得不得了。这时候,正在吃零食的亚斯特突然发现,原来那个足球根本没带过来,忘在家里了。
    尼古拉也有破天荒被人夸奖“乖”的时候。他喜欢和邻居一个女孩子玩,所谓一起玩,就是在女孩面前表演翻跟斗。他被邀请参加女孩的生日派对。拿着礼物兴冲冲地跑上门,却发现自己是惟一被邀请的小男生,他不得不坐在一堆叽叽喳喳的女孩中间。女孩的妈妈把尼古拉送回家时,直夸他是个斯文的小绅士。可回到自己的房间,尼古拉放声大哭,让妈妈莫名其妙。还是爸爸理解他,带他出门下馆子、看电影,看的是西部牛仔片,总算让小尼拉找回了平衡。
    尼古拉的故事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好玩的故事组成,有的发生在家里,有的发生在学校,有的发生在放学后的校外,有的发生在度假的海滨。两位漫画大师只是看来随意地把故事勾画出来,于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人物,一幕幕家庭和学校里的轻喜剧,还有一幅幅令人捧腹的童年快乐即景。
    如果说埃米尔的故事还多少想给我们一点教益的话,尼古拉和他的那帮小“死党”们的故事纯粹就是逗我们开心。几十年来,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在法国、在欧洲非常畅销,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孩子和大人都从尼古拉的故事里,获得了极大的快乐。每个人的童年,可能有不同的滋味,但几乎每一个人都乐意,让回忆中留下更多的开怀大笑。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小淘气尼古拉》被翻译引进到中国后,引起了一定范围的关注,它似乎更受到大人们的欢迎,因为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以儿童为主角的漫画故事,大人们乐于把它当作休闲读物。接触过它的中国孩子不多,主要原因是大人通常不向他们推荐,一方面可能觉得它未必是适合的儿童读物,另一方面觉得还是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
    不过这个小淘气迷倒了一位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他也是一位儿童文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认为《小淘气尼古拉》应该列入最棒的童书目录中,写给孩子的文学本就该如此。他逢人就推荐尼古拉,既推荐给孩子,也推荐给大人。凡经他的推荐读过尼古拉的人都非常喜欢,他们说:“啊,太有趣了,我好喜欢!”梅子涵觉得这还不过瘾,终于下定决心,自己也来创作一个“中国的小淘气尼古拉”。
    2002年,由作家梅子涵与儿童插画家沈苑苑合作的“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出版了。这个儿童小说系列到目前已经出版了三集:《我们的公虎队》、《我们全是马》和《淘气的故事》。
    戴小桥是个刚入学的小男孩,他有一帮一起上课又成天玩在一起的哥们儿,而且每个人都有外号,比如林晓琪叫林小气、马儿帅叫摔马儿什么的,他自己的外号也好不到哪儿去,叫“大香蕉”。
    不过林晓琪并不真的小气,他的爸爸常能弄到一些肯德基的票子,他会大方拉着哥们儿一起去。一路上,这帮小家伙浩浩荡荡地走在马路上,哇啦哇啦,打打闹闹,来回奔跑,没有一个不开心得要命。繁华的马路上,只听见他们的喧闹声。可是到了门口,差点连票子都找不到。
    这帮小家伙,到哪儿都不消停。课间一休息,就拍着屁股把自己当作马,“驾——”的一声,像马儿一样跑起来。老师们见了只是笑着说“你们疯掉了吗?”他们并不真疯,只有两匹马例外,那就是汪小中和马儿帅,他俩居然把赛马的终点设在老师办公室,结果吓坏了上算术课的吴老师,惹来一顿哇哇的批评。吴老师的外号本来就是“哇哇老师”。
    他们是一帮爱踢球的小男孩,踢起球来可有创意了。他们一路踢,一路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争论不休。踢到一半,马儿帅嚷着要转会到林晓琪一方,林晓琪不愿意,杜家严说不许转会他就不踢了。林晓琪只好同意,因为球是杜家严带来的。可是转会过来的马儿帅却连进自家大门两球,大家才明白,原来他是个“足球特务”。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在故事的不少细节上和绘画的风格上,大量借鉴了《小淘气尼古拉》,整体上也是那种逗人发笑的漫画式的儿童故事。不过梅子涵并没有停步于对尼古拉的模仿,他在戴小桥的故事里添入了新的元素,使它在根本上与尼古拉的故事区别开,成就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首先,他努力尝试使自己的故事能够让孩子自己阅读。戴小桥的故事适合已经初步识字的学龄前到小学三年级之间的孩子阅读。为了做到这一点,梅子涵精心拣选着所使用的文字,确保它们不会超过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难度。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其实相当困难。不信你自己试试。
    其次,他努力使这个充满笑料的儿童故事成为真正的“本土化”的故事。我们常说“拿来主义”,但要做好也很不容易。这需要眼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梅子涵从不避讳戴小桥的故事是从尼古拉的故事中借鉴而来的,他很认真地向两位法国的老师学习,琢磨儿童心理的普遍规律,也探讨中国孩子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他对问题的处理很现实,也很艺术,戴小桥的故事绝不是尼古拉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种全新的创作。
    梅子涵非常清楚中国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遭遇的问题。早在70年代末,他就开始创作以学校生活为背景的成长小说。他在1979年发表的处女作《马老师喜欢的》,就获得了“第二届江苏儿童文学评奖”的一等奖第一名,并从此走上了为孩子们创作的道路。为他获得声名和人气的中篇小说《女儿的故事》,也是一部讨论孩子成长问题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把中国孩子的成长问题谈得非常透彻、非常诚恳,以致于引来社会上广泛的共鸣。甚至在海峡彼岸台湾,不少亲子读书会也将它作为阅读和讨论的素材。
    在涉及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望子成龙的社会心态,以及孩子在课内外的负担等问题方面,这位学者型的作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而他以一位父亲的身份讲述的故事,给家长和老师们以很大的启发。
    在“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的系列故事中,梅子涵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继续在讨论上面这些问题。
    他给这帮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带来了一个很另类的班主任——毛小弟,这个年轻未婚的班主任居然也是孩子们的哥们儿,他对付这帮孩子另有高招。比如孩子们打打闹闹得过火了,他也不生气,只是过来让打闹的孩子重新示范一下,然后根据“实际战况”让孩子们补打一下,扯成平手;两个孩子“骑马”去吓坏了”哇哇老师“,他并不严厉责罚他们,只是让他们去赔礼道歉,而且特别交代“不要骑马去”;当他发现这帮淘气包脱了鞋子,光着脚丫翘在课桌上比比看谁的脚不臭时,他命令他们不要把脚放下去,赶忙取来照相机要为他们摄影留念,让他们将来有机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自己小时候原来是多么调皮……
    你看看,戴小桥的故事与尼古拉的故事根本是不同的。戴小桥的故事有更多的负载,梅子涵并不打算让我们纯然一笑了之。因为现实本来就是如此,中国的孩子就是比法国的孩子有更多的负载。
    梅子涵毕竟是一位师范大学的教授,他总是忍不住要对学校的教育问题“指手划脚”。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毛小弟老师上的作文课。这位另类的语文老师教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两面派”,“考试的作文”和“自己写而不交的作文”要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汪小中有一篇自己写而不需要交的作文,毛小弟大加赞赏。我在这里敬录如下:
    昨天,妈妈帮我洗澡,把我短裤、棉毛裤和外面的裤子一起脱下来。我说:“你为什么把我裤子一起脱下来?”妈妈说:“洗澡呀!”我就说:“那么你早饭、中饭、晚饭可以一起吃吗?”妈妈说:“这和早饭、中饭、晚饭一起吃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可以把我三条裤子一起脱下来,那么就可以三顿饭一起吃!”
    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把我的裤子穿上,重新脱,我说:“一定要一条一条脱知道吗?”
    妈妈说:“知道了,知道了。”
    事情应该一件一件做,饭应该一餐一餐吃,洗澡的时候,裤子也应该一条一条地脱。这个道理,不但我们小孩儿应该知道,大人也应该知道。
    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作文,是法国人葛西尼和桑贝想不出来的,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不过他们想不到,反倒是法国孩子们的幸福。真让人羡慕!
    
------------
成长故事(4)
------------
  【调皮的日子】
    国内在专门给少年朋友讲故事的作家中,秦文君是最为著名的一位。2002年,当她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的提名后,更是声名鹊起。如果你熟悉她早期创作的那些少年成长故事,肯定会对《调皮的日子》这样的故事感到很惊讶——这位相当严肃的作家居然在用一种“独角戏”式的语言讲儿童趣事。
    我叫朱多星,但许多人都叫我智多星,这样我就等于有了两个名字。
    我养的那只猫也有两个名字,大名叫朱咪咪,意思是朱家的猫;小名不怎么好听,叫臭美。朱咪咪是天下最爱出风头的猫,总蹲在窗台上左右顾盼,还爱拍风景照,另外,它似乎还有跳迪斯科的天才。
    ……
    姑妈不能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个超级胖子,胖得简直就像是熊的亲戚。如果,她弯下腰抱住腿,那就成了一个地球仪。姑妈名叫朱好好,名字中有两个好字,真是非同一般。
    ……
    姑夫很瘦,谁都别指望在他胳膊上找到隆起的肌肉,他的脸颊凹下去,仿佛永远做着吸麦秆的动作。所以姑夫很羡慕胖子,总说:“什么时候我能壮实一点。”
    ……
    小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妙,像小傻。即使别人搞清楚他不叫小傻叫小沙,也没什么好处:沙子本来就不值钱,何况还是小沙,若要起个外号就太容易了,现成的就可以给他一个:豆沙。
    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就这样登场了。一个调皮捣蛋的智多星,被寄养在姑妈家,与另一个调皮蛋小傻一起生活;姑妈是个超级胖子,心地非常好,姑夫是个牙医,超级瘦子,心地也不坏,就是不懂孩子的心思。另外,同学中还有总拿倒数第一的林第一,胆小如鼠的张潇洒,名字听起来像小妖的曹小娇,班主任则是一个喜欢穿绿裙子、绿发夹、绿鞋子却不长绿手指的绿裙子老师。总之,这是一个漫画谱似的家庭和学校。在这个故事中,秦文君就是用漫画的方式描摹人物、讲述故事。
    大体上,故事是以小猫朱咪咪的失踪、朱多星和小沙的寻找为线索,不过这条线索并不强,大多数穿插其中的故事基本上是独立的。你可以随意翻开读其中任何一个故事,甚至可以忘记那条线索。从这个角度看,《调皮的日子》实际上是由40多个小故事组成,而每个小故事一般不超过2000字,语言俏皮而浅显,特别适合有一搭没一搭的悠闲式阅读。这大概也是作者所希望的效果。
    这些短小的故事中有发生在孩子们中间的趣事。比如林第一为了逃避期中考试假装咳嗽,可一听说要郊游咳嗽马上又好了;朱多星和小沙拿一块肉去逗楼下的狗,想讨曹小娇的欢心,却不小心砸到女孩的身上;他们为了练就“半分钟吃完两个烧饼”的高超本领,赢得一百元的奖励,天天去买烧饼,眼看功夫要练成,烧饼小贩却不见了;等等。还有一些故事是孩子眼中大人的趣事。比如姑夫想要增肥,两个孩子向班上最胖的同学要了一份胖子食谱,想用5块钱卖给姑夫,姑夫看到食谱后,却跑去找胖同学,帮他治起了牙齿;姑妈想要减肥,喝一种减肥药水,一天要上十几次厕所,结果确实是瘦了,人也病得不轻。
    在《调皮的日子》中,秦文君尝试放下各种负载,努力捕捉童年的一点一滴的幽默情趣。她后来在一篇散文中谈到,两个调皮蛋的故事是以自己两个弟弟小时候的顽皮故事为蓝本的。他们现在都已成为威严的爸爸,当然未必会承认了。而故事中的童趣味道也多多得益于当时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小才女戴萦袅还欣然为这本书插图并设计封面,发自孩子内心的纯真烂漫,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不一样的成长,一样的感动
    曹文轩在《草房子》的跋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是否’必须写今天的生活才能感动今天的孩子”?曹文轩的回答是:“感动今世,并非一定要写今世。‘从前’也能感动今世。我们的早已逝去的苦难的童年,一样能够感动我们的孩子,而并非一定要在写他们处在今天的孤独中,我们表示了同情时,才能感动他们。”
    我猜想,这位著名的作家兼博导肯定是在理论上遇到了一群强大的对手,否则不会如此严肃地提出这个命题。不需要用理论去讨论这类问题,是我们这些书虫的一大乐事。我们虽然偶尔听听“××事迹汇报会”也能感动一把,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前人们的事迹中获得感动的。我们不用论证,就知道一百年以前的人们同样是要吃饭、睡觉,或许方式不同,但大体上也差不多。当我们正在对自己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加以训斥时,爷爷奶奶说不定会跳出来说:“算了吧,他(她)比你小时候可强多了。”如果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仍健在,他们或许也会说,爷爷奶奶小时候也好不到哪儿去。你是否会去考证,真的是“好”、真的是“强”么?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少年故事,它们发生在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地方,但同样给今天的孩子们,还有今天我们这些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感动。
------------
成长故事(5)
------------
  【汤姆·索耶历险记】
    这是鼎鼎大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的名作,发表于1876年,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事。在小序中,作者还特别交待:“本书记载的冒险故事大多实有其事,其中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则是儿时与我同窗共读的男孩们的经历。”
    精力充沛、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从来都是恶作剧的高手。不过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生活在160多年前的汤姆·索耶,仍然有望在恶作剧的华山论剑中争得“天下第一”的美号。恶作剧不但是汤姆的一种标志性活动,甚至可以说是他成长中主要的生活方式。
    “汤姆!”——
    随着波莉姨妈一声经典的世纪呼唤,汤姆就冲破一切烦闷,冲入到有史以来最快乐的童年喜剧中。
    他正在小房间里偷吃果酱,被老太太搜出来,人赃俱获。鞭子高高举起——眼看大祸将临——
    “哎呀,快往后瞧,姨妈!”
    这个肯定在史前时代就已经用烂了的鬼把戏,又一次骗过姨妈,汤姆转身翻过院墙,逃之夭夭。连老太太都为自己再一次落入圈套而感到好笑,她实在拿这个心爱的小外甥没办法。为了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她决定好好管教一下这孩子。
    因为逃学、打架的劣迹,在一个美好的星期六早晨,汤姆被波莉姨妈强迫粉刷院墙。汤姆正感到世界是多么空虚无聊的时候,别的孩子跑来了。天才的创意总是伴随着绝妙的演出。汤姆像一个艺术家似的“表演”刷墙,引来同伴莫大的兴趣。他们哀求汤姆给自己一次“表演”机会,汤姆看在贿赂的份上“很不情愿”地让出刷墙权。全村的孩子排着队来刷墙,每个人必须拿一件小玩意儿来交换刷墙的机会。很快围墙被刷了三层之多,如果有足够的灰浆,汤姆肯定能让全村的孩子破产。
    上面这点事迹,只是汤姆的热身运动,整部长篇小说都是他的辉煌战史,很难一一而足。不过最出风头的一次,恐怕要属他和流浪儿哈克等一帮人跑到荒岛上当“海盗”的故事。他们在岛上玩得很开心,可村里人以为他们都死了,非常沉痛地举办追悼会。他们躲在教堂的楼座上,听完自己的葬礼追悼辞,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会场。我敢保证,你肯定没有经历过如此感人、如此热闹的追悼会。
    虽然汤姆被村里人公认为最顽皮的孩子,但他本性善良、勇敢,更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冒险劲头儿。他和哈克在一个午夜去坟场游逛,意外撞见了一起强盗杀人的事情,他克服了巨大的恐惧,在法庭上指证罪犯,一夜之间成为英雄。而最后在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探险中,他和哈利找到了强盗埋藏的宝藏,更是成为全村人的偶像。
    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肯定是大众非常愿意接受的。特别是美国人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和冒险精神的新生民族,他们特别愿意给孩子讲述这样类似的故事。通过冒险致富,可以说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在恶作剧大王汤姆的身上得以实现,汤姆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一名“模范乡绅”。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感动。
    不过一百多年来,汤姆的故事仍令全世界的大人和孩子感动,肯定是有道理的。每个人的阅读感受不同,获得的感动肯定也是不同的。比如就我自己而言,汤姆恶作剧的故事显然比他发财的故事更有趣,而读过多遍,每次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段汤姆“英雄救美”的故事。
    汤姆偷偷喜欢同班的女生贝琪,可是贝琪不知何故特别讨厌他。
    有一天上学时,他无意间发现贝琪偷看校长先生藏在讲台下的书,贝琪慌张之间把一页撕烂了——这可闯下了天大的祸!贝琪哭着跑出去。隔天就闯祸的他觉得女孩子真是不可理喻——死不认账不就完了呗?
    终于校长发现了,他从来没有这么恼怒过,杀气腾腾地盯着班上的学生。
    “是谁把这书给撕了?”——“本杰明·罗杰斯?”——“约瑟夫·哈泼?”——“艾米·劳伦斯?”——“格雷西·米勒?”……这是一种真正的折磨!每个孩子都战战兢兢地摇头,眼看着就要轮到贝琪了。
    “贝琪·撒贝尔?”贝琪的脸因为恐惧而变得惨白!就在这时,英雄汤姆一跃而起,大声嚷道:“是我做的!”当然,他也领到了自己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惩罚:一百鞭子和放学后两小时的留校。不过这一切比起贝琪惊讶、感谢和崇拜的目光,简直无足痛痒。
    他做梦还记得贝琪最后对他说的话:“你怎么会这么伟大!”
    马克·吐温创作汤姆·索耶的故事,表面上看纯粹是为了娱乐,就像一个人永远忘不了一些童年往事,忍不住要把它们写出来才安心。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里挖掘出许多深邃的思想来,但也不必非这么做不可,它的天真质朴足以让我们忘记许多对世界的忧虑。
    在汤姆之后,马克·吐温还创作了一部续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般来说,续集往往不如原书好,但这本书是一个例外。有许多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非常推崇这部续集,它也被列入最经典的成长小说中,不少人认为它的文学价值远远高于汤姆的历险故事。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但也非常能理解这样的看法,因为它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前面说到,汤姆和流浪儿哈克发掘了一笔宝藏,他们平分了这笔财产。有钱的汤姆虽然还是个调皮鬼,但因为他的财富人们怎么看他都顺眼,他渐渐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孩子。可是哈克不能忍受“正常”的生活,他成功放弃了所有财产,与一个逃跑的黑奴一起开始了逃亡生活。他们沿着喧嚣奔腾的密西西比河一路流浪,看尽世俗百态,体验人情冷暖。
    哈克的这段经历是真正的历险故事,与此相比,汤姆的历险更多的是孩子气的想像故事。虽然同样贯穿着幽默的情节和对话,成人读者同样能捧腹大笑,但对于孩子而言,这两个故事是不一样的。说的直白些,哈克的故事没有汤姆的故事那么好玩,因为它写的是大人世界里活生生的现实。
    马克·吐温出生在密西西比河边,长在密西西比河上,他对美国人的这条“母亲河”特别迷恋。在哈克的历险中,他借助这位流浪少年的经历讲述这条河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热爱。这个故事所带来的感动是另外一种感动。后来曾获诺贝尔奖的作家福克纳对这部小说极为推崇,他也为这条河写了一篇小说《老人》,继续讲述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故事。这两部小说,堪称密西西比河故事之中的扛鼎之作。
    立意轻松的作品更容易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对于大人和孩子都一样。汤姆的故事比哈克的故事更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
成长故事(6)
------------
  【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在美国人写的成长故事中,还有一个小男孩几乎与汤姆齐名,堪称“汤姆·索耶第二”,这个小家伙就是布斯·塔金顿(Booth Tarkington,1869-1946)笔下的彭罗德。
    《男孩彭罗德的烦恼》(Penrod,又译作《彭洛德》),发表于1914年,讲述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孩子的成长故事。这是一部带有强烈讽刺色彩的经典儿童小说。
    彭罗德的出场远没有汤姆·索耶那么风光。他愁眉不展地坐在院墙上,嫉妒地瞪着他那条若有所思的狗——杜克。他被迫要去参加一场演出,表演文学老师鲁布什夫人自编的诗剧,展现儿童纯洁向善的一面。比如他的台词是“尽管我是一个小孩儿,耐心,顺从,并且——噗!”当然这个“噗”不是台词,他只是恶心得念不下去。
    这位将要12岁的少年其实是一位踌躇满志的文学少年,他一得闲就钻到自家仓库的废木桶里,专心致志地写作。他写的是拦路强盗哈罗德·雷默斯的系列故事,虽然满篇错别字和病句,但并不妨碍故事里充溢的血腥味道和男子汉气概,而且他还使用了大量的破折号,显然激动的创作灵感一言难尽。可是就在故事写到最高潮时——
    “彭罗德!”
    “彭——罗德!”
    母亲的嗓门比汤姆的波莉姨妈的嗓门尤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大作家只好熄灭文学之火,爬出废木桶,准备去参加那场演出。
    为了他的演出,母亲和姐姐精心制作了一套戏服。他的角色是亚瑟王时代的兰斯洛爵士,这可是位鼎鼎大名的圆桌骑士。她们很费心地要把他打扮出“中世纪”的味道。这套戏装用姐姐的长筒袜、旧披肩,妈妈的半截裙装,还有爸爸的陈年内衣,剪拼而成,不敢夸口说一定有“中世纪”的味道,但绝对是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即使打上一堆破折号,也无法形容彭罗德穿上这堆东西之后的心情。
    可怜的彭罗德被押到戏台后准备出场,趁大人不备溜进看门人的房间。为了遮丑,他套上看来很有男子气的看门人的肥裤子,裹着披风(就是姐姐的旧披肩)闪亮登场了。几乎全城的人都来观看这场高尚的演出,孩子们被包装成“中世纪”的天使,念着圣洁的“中世纪”的诗,一个一个地亮相。等到小兰斯洛爵士亮相,并脱掉披风,等候亚瑟王的册封时,台上台下一片哗然——包在大肥裤子中的彭罗德给所有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强烈震撼!这部神圣的诗剧在孩子们的哭闹打斗声中草草收场。
    你看看,这个彭罗德比起汤姆可惨多了,他只不过做了一点必要的自我保护,就遭到了惨败。他偷偷喜欢的小女孩玛乔里·琼斯声称一辈子再不跟他说话,并当众宣布他是“全城最坏的男孩”。而回到家中,先是被母亲关在衣柜里,又被父亲鞭打了一顿。难怪他那么羡慕自己的狗,觉得还不如“像狗一样生活”。
    不过你也不必太同情彭罗德,他在恶作剧方面的才华一点也不亚于汤姆,甚至可以说更为“阴险狡猾”。为了报复自己的“情敌”莫里斯,他把一瓶混有几十种原料的足够恶心的溶液说成是甘草剂,骗得莫里斯兴高采烈地一饮而尽。那种创意和表演天分,绝对可与哄大家刷墙的汤姆相媲美。他甚至能逗“全城最好的男孩”乔治·巴塞特爬上一棵树,在牧师和几位高贵的女士面前大叫“下——地狱”,你要知道这可是当时被认为最邪恶的脏话。
    塔金顿用极尽谐谑的语言,讲述了彭罗德“创作”的一件件恶作剧,妙语连珠,令人忍俊不禁。他并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给坏小子一次意外的发财机会,而让大人世界去接纳,甚至赞美他。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这个小男孩以极大的理解和宽容:
    “由于这个世界总是错误地理解每一件事情,彭罗德出于自卫的本能,要尽量少地暴露自己,免得被人抓住把柄。一个男孩要是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他的表情就是世界上最不好懂的事情了。”
    “做男孩子最艰难的情况之一就是,必须对每一件再自然不过的行为进行解释,这一要求无止境地折磨着他们,使他们总是不停地处于紧张状态,锻炼自己编造故事的能力。”
    “男孩子们与火山、洪水和硝化甘油一样,被关得越紧,爆发出来时,他们的活动就越剧烈。”
    不过在故事的最后,塔金顿还是像马克·吐温那样,给坏小子也找了一条出路。他很清楚,即使我们这些家长的思想再开放,毕竟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不能总是“全城最坏的孩子”。可是除了让孩子冒险发财以外,这条出路是什么呢?
    在彭罗德12岁生日那天,妈妈带他去看望90岁的姨婆,因为她是家族中在世的年纪最大的长者。姨婆对小彭罗德很慈爱,并交给他一把很旧的弹弓,让他转交给父亲。就在这天下午,当心情郁闷的彭罗德张开弹弓打麻雀时,弹弓折断了,石头失去准头打碎了家里盥洗室的窗户。正在刮胡子的父亲,怒气冲冲地跑出来,眼看小彭罗德又少不了一顿鞭打。
    他交出了散架的弹弓,并对父亲说,这是上午姨婆让他拿来转交的,三十五年前父亲正是用这把弹弓无意中打死了她最好的母鸡,还打碎了一个玻璃水罐子。父亲拿着弹弓若有所思地看着彭罗德,然后转身回屋。他对孩子说:“一块碎玻璃,算不了什么。”
    现在你明白塔金顿为小彭罗德找到的出路了吗?两个字——理解。
    
------------
成长故事(7)
------------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看过前面两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有个错觉,感觉美国孩子尽爱读调皮鬼的故事。其实不然,他们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也能接受题材相当严肃的成长故事,只要故事本身写得足够棒。
    罗拉·英加尔·槐尔特(Laura Ingalls Wilder,1867-1957)的《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就是这样的故事。
    1999年美国教育部曾经做过一次阅读调查,让老师和孩子们各自选出100本最喜欢的书,在老师和孩子们各自列出的清单中,《大草原上的小房子》都榜上有名。还有一件趣事也足以说明它受欢迎的程度。在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上,展示了一些令美国人特别骄傲的艺术家和作家。在儿童文学“梦之队”中列了三位:苏斯博士、E.B.怀特和这位槐尔特女士。
    这部小说发表于1935年,但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它讲述的是作者一家的真实故事,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因为故事里的女孩罗拉比真实的罗拉稍微大几岁。
    介绍这个故事之前需要先讲一点历史背景。在白人到来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当白人占据了东部海岸后,逐步向西部扩张,印第安人被迫西迁,不愿意迁移的要么被迫同化,要么遭到灭绝性的屠杀。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部的广阔疆域还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区域。为了推进西部的拓疆运动,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只要白人移民过去开垦农场,住满五年,就可以拥有自己开拓的土地和家园。而且只要开垦10英亩,就可以获得160英亩的土地。
    英加尔一家原本居住在威斯康星大森林里(槐尔特在《大森林里的小房子》中讲到这一段),爸、妈决定,带着女儿玛丽、罗拉和刚出世的小婴孩卡里,还有忠诚的看家狗杰克,一同到西部大草原去拓荒。
    那里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家人的全部家当都装载在一辆篷车上,爸爸赶着马车向西部行进。在冰河快要解封的晚冬,他们越过密西西比河,一路还经过了不少森林、丘陵和河流。当他们连人带车泅过密苏里河的时候,全家人差点被汹涌的激流卷走。
    他们终于来到了一片大草原上。在这片辽阔的大草原上,没有迹象表明从前有别人来过这里。篷车孤零零地停驻在广阔的土地和天空之间,一家人搭起了宿营地。这里距离最近的小镇——独立镇约有40英里,爸爸很满意,决定从此就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他们在这里搭建了小木屋、马厩,开辟了自己的农场,与相邻的其他移民和睦相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这片陌生的地方充满了危险。到处有狼群出没,夜里时有群狼围着小木屋仰天长啸;白天常有赤身裸体的印第安人经过,他们有的很有礼貌,有的却很野蛮,时常闯进屋里来拿东西;夏天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疟疾,全家人染病都卧床不起,幸好有黑人大夫来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草原起了大火,火势差点吞没了整个农场和木屋。
    不过这片陌生的地方也生机勃勃,天上的云雀,地上的野兔、肥松鸡,印第安旧营地的彩色珠子,都令孩子们着迷。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在风的吹动下,如波浪般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暗淡。在繁星密布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露天的餐桌旁。爸爸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低沉地歌唱:
    噢,我是吉卜赛人的国王,
    过着称心如意的生活,
    临睡以前我要喝上一杯美酒,
    世界任我逍遥自在。
    一家人还与邻居爱德华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爱德华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河,他给玛丽和罗拉带来了圣诞礼物。他说自己在小镇上遇到了圣诞老人,老人说没法渡过河,就请他来转交圣诞礼物。虽然礼物很简单——只有两个杯子,两根棒糖,两块饼子和两个便士,但足以让孩子们激动得欣喜若狂。爸爸握着爱德华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可惜好景不长。政府又决定把这片土地还给印第安人,并派出军队准备驱赶大草原上的白人移民。英加尔一家只好把家当装上车,告别了大草原和小房子,又开始了新的漫漫迁徙路。
    当罗拉在自己的故事里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已经接近70的高龄了。这位老奶奶非常平静地叙述着一家人坎坷却也特别值得留恋的平凡故事,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拓荒时代的艰辛和激情。她虽然叙述得特别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夸张的技巧,但听完她的故事,心情却特别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特意找来了一幅电子版的美国地图,找到英格尔一家从大森林迁徙到大草原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威斯康星州的派平(Pepin)附近,终点在堪萨斯州的独立镇(Independence)附近,用非常精确的电子量尺测量,直线距离居然有850公里。你知道这段距离有多远吗?如果以北京为起点,大概向东北可以去到长春,向西可以去到银川,向南可以去到接近合肥的地方。
    你再想像一下:英格尔一家那辆马拉的篷车。爸爸驾着马,妈妈抱着一个婴儿,两个8岁都不到的小女孩坐在篷车上,马车旁跟着一条忠诚的狗。他们就这样,经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野兽、蚊虫、强盗、还有对白人心怀仇恨的未开化的印第安人,随时都可能要他们的命。他们就这样跨越不可思议的距离,来到未开发的大自然里,顽强地奋斗,开辟属于自己的家园。而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生活过来的孩子,同样快乐、浪漫,而且对人充满友爱,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你说,这样的故事,难道不能使今天的孩子感动吗?
    
------------
成长故事(8)
------------
  【铁路边的孩子们】
    英国女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E. Nesbit,1858-1924)的《铁路边的孩子们》是一部经典的儿童小说。小说于1906年版,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初几个英国孩子的成长故事。
    在前面的“魔法故事”里,我们曾经介绍过内斯比特的《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法妈妈,甚至有人称她为“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
    内斯比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她的父亲是一位农业化学家兼农业学校的校长,可惜在她童年时就去世了。9岁时,她跟随母亲到欧洲大陆生活,直到13岁才回到伦敦。少女时代,她的诗才就崭露头角,时常在杂志上发表诗作。18岁时,她结识了兼具才华和魅力的年轻人休伯特·布兰德,两人热恋并在两年后结婚。
    这位布兰德先生是一位思想激进的改良派社会主义者,他把内斯比特也引到积极的社会活动中。1884年,这对夫妻与另外几位朋友共同创立了“费边社”,丈夫是社团的第一任主席,妻子是第一期社刊的主编,他们甚至给当时出生的儿子也取名叫“费边”。
    这个主张渐进的方式推广社会主义的费边社,后来成为非常著名的政治社团,到今天仍活跃在英国社会。创办初期,这个社团集中了当时英国最优秀的一群社会精英,包括政治活动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萧伯纳、威尔斯是两位著名的文学家成员。萧伯纳也是在这里与内斯比特相识,两人亲密的友谊延续了一生。
    不过作为丈夫,布兰德先生既缺乏赚钱养家的能力,也缺乏应有的忠诚。他在生意场上惨败,而且还时不时与别的女性有染。内斯比特非常宽容地原谅了丈夫,不但依靠写作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而且还收养了丈夫的两个私生子女。当布兰德染病而且渐渐丧失了视力后,她仍然悉心照顾他,直到他于1914年去世。
    根据她同时代人的回忆,内斯比特是一位富有活力、魅力四射的女性,她所到之处,总有崇拜者追随。她不拘泥于传统,但严守很高的道德准则。她能在周边嘈杂的环境下很投入地写作,不间断地抽着烟。一边写作一边夹着长长的烟嘴,这几乎成为她的标志性形象。
    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女性抽烟,不但是反传统的,而且还被认为是放荡的行为。不过内斯比特绝不是那样的女性,你只要读过她的儿童小说,特别是《铁路边的孩子们》,就知道她肯定是一位非常高尚的女性。
    这部小说带有很浓的自传色彩,故事里的那位母亲俨然就是内斯比特自己。
    故事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叫罗伯塔,你也可以叫她伯比,她快十二岁了,是一个特别善解人意的女孩。老二是男孩,名字叫彼得,刚过十岁生日。最小的是菲莉丝,她心地很好。
    他们本来住在伦敦的郊区。爸爸是政府公务员,他虽然很忙,但只要在家就随时准备跟孩子们做游戏。妈妈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她不但经常跟他们玩,而且还会为他们写故事和有趣的诗。这是一个非常快活的家庭。
    可是有一天,家里发生了变故。爸爸离开家,再也没回来。仆人们闭口不谈这件事,妈妈只说因为公事,爸爸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笑着告诉孩子们,他们将离开这座房子,搬到乡间一座可爱的白色小房子去。
    妈妈和三个孩子乘坐火车,走了一整天,在夜里很晚的时候来到一个小车站上。搬运工拉着一车行李,带着他们走了一大段黑暗和泥泞的道路,终于来到了他们的新家。走进空荡荡的房子里,狂风和在黑暗中簌簌作响的老鼠,令孩子们感到害怕。妈妈让孩子们点燃蜡烛,要点多少就点多少。许多根蜡烛点起来,壁炉里的火燃起来,整个房间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搬到新家后,妈妈每天都在忙着写作,她必须赚取稿费来养活一家人。生活相当清贫简朴,他们甚至没钱买煤生火。只有当妈妈卖掉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孩子们才能买点儿点心来,和妈妈一起开心地喝茶庆祝。但妈妈绝口不提爸爸的事情。
    三个孩子非常懂事,他们学会了打理自己的生活,帮助妈妈理家。乡间的生活一点也不沉闷,到处都有新奇的事情等待他们发现,而且当地人很友善,孩子们与站长、搬运工、火车司机都交上了朋友。最令他们着迷的是铁路和火车,他们几乎天天到铁路边玩耍。他们知道每一趟车的正点时间,其中有一趟是开往伦敦的列车,每天上午九点十五分经过,他们管它叫“青龙”。
    有一天,菲莉丝说,青龙要到伦敦爸爸那儿去,向它招手吧,它会把他们的爱带给爸爸。伯比和彼得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三个孩子就在火车经过时,站在栅栏上挥动手帕。令他们惊奇的是,在头等车厢里竟然有一只手伸出来挥动回答他们!那是一位老先生,他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从此以后,相互挥手就成了孩子们和九点十五分火车之间的惯例。那位老先生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故事讲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情节有点儿熟悉吧。有一部经典的英国影片《铁路少年》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时不时会在电视里播放,好几年前我就看过,前不久又在中央六台重温了一遍。这部影片非常忠实于原著,只在几个细节上略微修改过。影片和小说都非常令人感动,特别是当故事发展到最后,三个孩子照常向九点十五分的火车挥手时,整列火车的人都拿着手帕和报纸向他们使劲地挥动,那一幕场景实在令人难忘。
    它讲述的是一家人在困境中的生活故事,爸爸因为受人陷害而被关进了监狱,妈妈独立支撑起整个家庭。但是整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艰难困苦,而是妈妈努力维护的温馨生活,还有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在这个铁路边,孩子们机智地避免了一场可怕的铁路灾难,救助了另一位在隧道中摔伤的少年,还扑灭了运河轮船上的火情,和妈妈一起收留了一位流亡的俄罗斯作家。他们高尚的行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最后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为爸爸洗清了冤屈。这样的故事安排,虽然有点儿过于完美,但是内斯比特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使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动,不由得相信(或者说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部儿童小说自从出版后一直再版,有的年份甚至能再版两次,它赢得了许多孩子和大人的心。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曾经为这本书写过一篇非常感人的书评《九点十五分的挥手里爱的隆重》,在这篇书评里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也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他感叹自己有一位同样伟大的妈妈,而自己又是如何度过一个同样值得怀念的童年,虽然缺少故事中的那份诗意,但同样感受到生活是那样令人感激。
    梅子涵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与伦敦相隔八个时区的中国东部度过的,相距铁路边的孩子们的时代五、六十年,而他写书评时又是在三十多年后。感动是发自心灵的,它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被削弱。
    
------------
成长故事(9)
------------
  【秘密花园】
    这是一部需要去准备一份感动的书。
    一座花园,因为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花园被围墙、被关闭的门封锁起来。从此,变成了一座灰色的,没有生气的废园子。变成了一个秘密的花园。同时,拥有这个花园的人家,也落入了灰色的生活。
    一个外来的女孩,一个又干、又瘦、又野的丑女孩,有一天从印度来到了这个家。因为一场瘟疫,夺去了她全家人的性命,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只好投亲到这个陌生、充满了神秘感的远亲家中。
    好大的庄园,好大的园子,灰色、阴冷的地方。这是给女孩留下的第一印象。庄园里只有很少的人,有100多间房子,有的房子很多年都没人去过。半夜有时还弥漫着断断续续的哭声。这一切都使这个新来的女孩的好奇心膨胀到了极点。
    女孩的名字叫玛丽。春天的风,春天的阳光,庄园里的四处乱窜,园子野径的四处奔跑,使干瘦的玛丽脸上开始有了血色。在一只神秘的红胸脯小鸟的引导下,玛丽找到了埋在地上的花园门钥匙。扒开被野藤遮蔽下的木门,围墙下的花园被偷偷的打开了。
    女孩玛丽除去一小块荒地枯草,绿色的春苗,就在春风下一点点的冒出来,春之绿一点一点的、一片一片的来到了这个神秘的花园。
    女孩玛丽结识了一个精灵式的男孩,他的名字叫狄肯。狄肯有种种神奇的能力,每当他出现时,小鸟、野兔、松鼠等等小动物,都会围绕在他的身旁,听他吹笛。狄肯身上还随时带着一些神奇的种子,撒在清理出来的园地上,没几天就会冒出来一簇簇的绿苗。
    又一个奇妙的夜晚,女孩循着哭声发现了长期生病卧床的表弟柯林。柯林原被认为是无法活到长大的病人。可是,玛丽在狄肯的帮助下,把柯林偷偷的带进了花园。柯林开始对生命有了渴望。春天的绿苗,也在柯林的胸中蔓延,柯林开始用自己的脚,秘密踏上花园的土地。绿色、健康、阳光,成了他们的秘密、春天悄悄的回到了秘密的花园。
    《秘密花园》是上个世纪著名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的代表作。本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整个20世纪,人们一版再版这本书,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都热爱《秘密花园》。孩提时代的人们,对于生命的发展,更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它曾经先后十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卡通片、话剧、舞台剧。在英语的儿童文学作品里,本书被公认为无年龄界限。
    《秘密花园》在美国经常被学校老师当做英语教材,因为它的语言平易而又极为传神,同时内涵丰富,情节精彩曲折,容易吸引孩子。几乎任何一个西方的儿童文学经典书目,都会收入这部小说。
    伯内特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1865年随全家移民美国田纳西州。她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她从18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故事,贴补家用。她的第一本畅销书是28岁时出版的《劳瑞家的那闺女》,取材于幼年她在英国煤矿的生活。让伯内特闻名于世的,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1886年她发表了小说《小少爷方特罗伊》,又名《小勋爵》,这本书让伯内特成为当时最畅销、最富有的流行作家之一。此书和1905年发表的《小公主》都曾被改编成话剧。1939年,电影《小公主》由当时红极一时的童星秀兰·邓波儿主演。
    伯内特从小喜欢植物。她在英国的住所周围有几个带围墙的花园,其中一个是她的户外书房,每天在花园里写作。1909年,当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花园的时候,突发灵感,构思出《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初版于1911年,并成为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伯内特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州长岛去世。
  【学校屋顶上的轮子】
    令人感动的事情,往往就藏在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并感受到。
    美国作家门得特·德琼(Meindert DeJong,1906-1991),就是一位不同凡响的经典作家,他最擅长用平凡的场景作背景,展开激烈、紧张的感人故事。他1906年出生于荷兰北部海边,8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密歇根州。1929年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萧条,为谋生曾经先后做过泥瓦匠、掘墓工、教堂执事、锡矿工和大学教授。同时,他一直在努力创作,并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是《学校屋顶上的轮子》,讲述的是一段童年故事。
    在荷兰北部的海边,有个名叫肖拉的小小渔村。六个大小不均的小学生,和一位男教师,是村里小学的全部人员。
    一次,数学课上到一半时,唯一的女生琳娜,举手要求当堂读一篇她写的有关鹳的文章。老师竟然积极赞同。琳娜把她知道的所有关于鹳的事情,全都变成了文字。最后说,“要是鹳能来肖拉,我就能知道得更多。”
    老师干脆打断了正常的数学课,他问其他的学生,有谁还能知道更多的有关鹳的事情。“不知道!”这几乎是全部的答案。双胞胎彼尔和德克回答得更加明确。彼尔答道:“老师,这就是双胞胎会遇见的麻烦——要是你不知道某件事,那就会是双份的不知道。”
    孩子们发现,鹳没来肖拉的原因,是肖拉的房顶太尖,没法停留。也许,在房顶上放上一个车轮子,鹳就能来了。邻村的鹳就是这么来的。
    于是,一场寻找、挖掘车轮子的行动开始了。最小的依尔卡首先推来了一辆婴儿车,因为长大了,用不着了,还因为有四个轮子。可是轮子太小太小,根本没用。肖拉村和外界的通道有五条,还有沿海的长堤。于是,六个孩子各管一段。老师说了,“不管它可能有还是可能没有,都要找一找。”孩子们为了找到一个车轮子,甚至会找到邻近的省里去。
    最大的杰拉,最先发现了一个被埋在泥土里的车轮,他把借据写在瓦片上,可是轮子没回来,自己被一个农夫提着耳朵回来了。老师解决了问题。
    依尔卡在谷仓的顶棚上找到了一个爷爷辈的古老的车轮子,即使有大个子杰拉的帮助,在把轮子从顶棚上弄下来的时候,在把滚到运河里的轮子捞起来的时候,还是几乎让他俩搭进了性命。
    欧克想法弄来了还在车上使用的破轮子。琳娜竟然在一艘搁浅在海滩上的报废的船上,不可思议地找到了一个应该是在陆地上的车轮子。不过,为了这个轮子,琳娜和村里最老的多瓦老爷爷,差点被涨潮的海水淹没......
    车轮子有了。一场大风暴也来了。孩子们为了从海面的沙洲上,救回来一对垂死的鹳鸟,展开了与时间和大海的生死搏斗。终于,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学校屋顶上的车轮,换来了屋顶上的第一对鹳鸟。
    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几乎打动了所有的人。《学校屋顶上的轮子》出版后,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在评论界获得了一致好评。《周末书评》的书评家惊叹道:“真罕见!但的的确确,这是一部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纽约时报》的评价是:“它简单而深沉的细腻风格,将令我们牢记。没有人比德琼更了解一个男孩的挚爱。”
    这本书于1955年获纽伯瑞文学奖,并于1968年获美国图书馆联合会著名童书奖,至今仍然是一本经久不衰的常销书。德琼也因为创作本书和其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而在196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他也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位美国作家。
    门德特·德琼告诉我们,孩子们常问作家的问题之一是:“你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回答:“这些想法似乎来自什么地方,又似乎不是来自什么地方,总之是来了,以许多奇怪的方式来了———最终来自于内心。”
    
  
------------
成长故事(10)
------------
  【窗边的小豆豆】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留下痕迹。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痕迹是刻骨铭心的,即使长大后许多年都挥之不去。他们不得不把它写下来,在重逢中完成告别仪式。
    在写《窗边的小豆豆》(又译作《窗边的小姑娘》)时,黑柳彻子(1932-)已经将近50岁。她此时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广播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她应邀为一份女性杂志写连载文章,结果写下来的却是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童年往事。这段童年故事于1981年正式出版后,立刻在日本引起轰动,当年就销售了380万册,此后一直畅销不衰,创下了日本出版史上的最高纪录。它还被陆续翻译成33种不同的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传播。黑柳彻子本人因此于1984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足迹遍及亚非各国。
    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第二年就被翻译引进到国内,先后至少有八种译本在国内广为流传,其他的译名还有《爱的教育: 小彻的学校生活》、《窗旁的小豆豆》、《窗边的阿彻》、《冬冬的学校生活》、《窗旁的小桃桃》等。它的魅力也征服了许多中国的孩子和大人。它是那种值得人终身阅读的、可以经常给予人生活的力量和勇气的读物,也被不少人奉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教科书。至少我本人就是这样看待它的。
    为什么一个人的小学生活故事会有如此的魅力呢?你必须读过才知道。
    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东京。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整个世界到处弥漫着战火、苦难和仇恨,作为侵略方的日本,也正在将这一切引向自己的本土。在这个时候的彻子,我们就叫她小豆豆吧,刚刚上小学不久,她幼嫩的心灵却沉浸在一片纯净的世界里……
    在一般老师的眼中,豆豆是一个古怪的孩子,她有太强的好奇心,从来不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她喜欢听打开课桌的“叭哒叭哒”声,就不停地打开、关上、又打开、又关上,反复不停。同学们都在安静上课,她却站到窗边和外面的艺人聊天,等到艺人离开后,又和屋檐下的燕子“谈心”。老师的耐心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通知家长来,把豆豆开除了。
    妈妈听说有一间专收特殊学生的学校巴学园,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豆豆去报名。这间学校的确很特别,教室是设在废弃的有轨电车里的,豆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师——小林宗作先生,他提出要和豆豆谈谈,请妈妈回去。豆豆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她不停地说呀说,校长先生饶有趣味地聆听,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豆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听众,东拉西扯,一口气讲了四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
    “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
    在这间学校里,上课方式非常特别。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老师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孩子们有的在学写字,有的在写作文,爱好物理的可以做实验,有的在画画,有的在读书,有的甚至在做体操!
    午饭时间,孩子们吃从自己家里带来的饭菜。校长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就是分别用陆地上的蔬菜、肉类做的食物和用海里的动植物做的菜肴。他还请自己的夫人做厨娘,也准备一些食物,如果孩子的饭菜里缺“海里的”或“山里的”东西,就给添上。吃饭之前,大家会一起唱小林校长作的《饭前歌》,内容是:“嚼,嚼,嚼哟,吃的东西,要细细地嚼哟,要细细地嚼哟!”
    下午的课程是出外散步,孩子们都喜欢到户外去上课,所以上午都会把功课完成。老师一边带孩子散步,一边聊路上的见闻,认识各种植物。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做游戏。
    以上这些只是孩子们的日常课程,他们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天暖的时候挖个大坑,灌水后游泳;比如夜里老师组织他们到坟场玩“捉鬼”的游戏;比如老师弹着钢琴,孩子随着韵律随意舞蹈;比如举办根据不同孩子特点设计的运动会,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获奖的机会;比如出外郊游,孩子们自己生火野炊;比如暑假里全校师生一起去温泉旅行;等等。在豆豆的记忆里,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在校长的带动下,全校的老师都非常尊重和善待孩子。豆豆虽然改不了淘气的习惯,但每次校长见到她时,都笑吟吟地说:“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孩子们把自己的学校看作圣地,外面的淘气孩子群一起来嘲笑这间简陋的学校时,孩子们自发地肩并肩、手挽手,一齐高唱着“巴学园,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个好学校!”他们就这样围着学校,走了一圈又一圈,唱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战火和苦难、偏见和仇恨,正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蔓延着,但在小林校长创办的这间巴学园里,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只感受着理解和热爱。
    然而战火还是吞噬了这间学校。在美军战机空袭东京时,巴学园毁于大火,从此不复存在。小林先生无奈地看着熊熊烈火,低头问身边的儿子:
    “你说下次我们该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执着于音乐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教师,并到欧洲留学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回国后他顶住经济上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创办了巴学园,并成立了日本旋律教育协会。巴学园毁于战火后,他没能再次重建。可是多年之后,一位深爱着他和巴学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小说,在人们的心中重建了一个永远的巴学园。她就是那个被其他学校的老师视作“古怪”而被开除的豆豆,也就是黑柳彻子本人。
    即使在今天,我们重读这部清新朴实的小说,也仍然抑制不住一种冲动。我时常想,如果我们小时候,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上课,哪怕只有一天,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们曾经上过学校,我们的孩子正在或即将要上学校,我们和孩子们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唱吗——
    “巴学园,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个好学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