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_6 万绳楠(当代)
同吋几个人做侍中,也就都是宰相。王华说:"宰相顿
有数人,天下何由得理!"《"理",《宋书》六三《王华传》
作"治"。〉殊不知宋文帝正是要使宰相人多,事权分
散.大家的力量都用不尽,以便皇帝集中权力于一身。
刘湛说:"今代宰相何难,此正可当我南阳郡汉代功曹
耳。"〔"代",《宋书》六九《刘湛传》作"世"。〕是说当时
做宰相正象做南阳郡功曹那样容易。他是太子詹事,
被加上一个"给事中"的官名,便成了宰相。文帝说侍 中、领军将军、卫军将军都是"宰相便坐\实际并不止
此。
《通考》续云-
"齐王俭为侍中、尚书令,黹谓人曰:'江左风流宰 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明帝顾命,江拓兄弟及始安王 遥光、尚书令徐孝嗣、领军萧坦之,更貼救,时呼为六 贵,。(《南史》六《梁本纪上,武帝》广时扬州刺史始安王 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坧、右将军萧坦之、侍中 江祀、卫尉刘暄更直内省,分日帖敕,世所谓'六贵'。 皆宰相也。"
这六个在齐东昏侯之初,同时担任宰相职责的人,他 们的本官是:扬州刺史、尚书令、右仆射、右将军、侍 中、卫尉。雍州刺史萧衍说-
"政出多门.乱其阶矣。诗云卜一国三公,吾谁适
从?'况今有六,而可得乎!嫌隙若成,方相诛灭。"(《梁 书》一《武帝纪上》〉
政出多门就等于谁都没有实际的宰相的权力,不论谁 都难管事,不论何事都互相牵扯。到头来一个个都要
被皇帝诛灭。"六贵"的命运便是如此。真正有权的,唯 皇帝一人。中书舍人、制局监、外监之所以有权,也不 过是因为他们唯皇帝的意志是从,得到皇帝的宠信。
概括言之,南朝官制名实不符,高官如宰相、领 军,有名而无实权,低官如舍人、制局监无名而有重 权。文官如中书监、令的宰相权,从历史来看,是层层 下降的。东晋犹有通事郎管司诏诰,后却将通事的职 务交给舍人,称通事舍人,郎还为侍郎。舍人由此取得 了管司诏浩的权力。有点文化的,后又代写诏文,侍郎 之职于是被侵夺。到齐明帝之时,诏命专出舍人,中书 令也等于虚设了。宰相不做宰相事,正官即使如朱异 大到做了散骑常侍、侍中、左右卫将军、领军,也要兼 一个舍人。兼差比正官重要,是因为正官无实权,所兼 之差才有实权。至于各个系统的人都可以做宰相,在 皇帝看来,是无关痛痒的,因为宰相本来有名无实。人 多了,反而可收牵制之效。权力由髙级官吏移于低级 官吏,实质上即由最高贵族移于最低阶级。这是由于 当时的皇帝不想由离阶层的人做高阶层的事,而倚之 以另一阶层造成。南朝官制名实不符,包含了社会变
动的意义。而有权者作为恩幸,对皇帝必俯首贴耳。无 权者职责不明,本为剌史,如参综朝权,也可管到别一
个系统的事。大家互相牵扯,对于唯予一人的君主专 制政治制度的加强,却有莫大的好处。这是南朝职官 制度的特点。
看南朝的官制只有从阶级的变动去看,才能看清
楚。
第十四篇南北对立形势分析
(一)北强南弱之形势
南北比较,经济、武备,北方远胜于南方。 古代人口为经济的极重要的因素,男以耕作,女 以纺织。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口比北方要少得多。
《晋书》一""三《苻坚载记上》略云:
"坚人郸宫,阅其名籍,凡郡百五十七,县一千五百 七十九,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 八万七千九百三十五。"
这是前燕的人口。《通典》七《食货典》历代盛衰户口条 略云-
"三国通立,战争不息。及(魏)平蜀,得户二十八万, 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通计户九十四 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除平蜀所得,当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
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 年平吳。收其图籍,户五十三万,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 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后宮五千余人。九州敉同,大抵 编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口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 八百六十三,此晋之极盛也。宋孝武帝大明八年,户九十
万六千八百七",口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一。陈后主 灭亡之时,隋家所收户五十万,口二百万。后餽户三百三 十七万五千三百六十八」I:齐至崇化三年,为周师所灭, 有户三百三万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 十,后周大象中,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九百万九千六百 四。"
据此可见南方户口数一直低于北方。魏户数为六十余
万,口数为四百四十余万,而吴蜀的户数虽为八十余
万,口数却只有三百二十余万。前燕户数为二百四十
余万,口数为九百九十余万;后魏户数为三百三十余
万;后周大象中,户数为三百五十叙万,口数为九百
万。而南方宋孝武帝大明八年,户仅九十余万,口仅四
百六十余万;陈亡之时,户为五十万,口为二百万。在
古代以耕织为基础的农业社会里,人口的优胜也就是
经济的优胜。
在军事上,北朝亦胜于南朝。南北军事的分别,为
胡汉之别。北宋吕颐浩尝论金兵除有骑射的习惯外,
且组织严密,斥候运用灵活,非宋兵所能及。古代少数 民族的军队往往都有这个特点。北朝战争的主力均为
胡人,胡人为部落兵制,领兵酋长与他的部属情谊如 父子,所以组织严密。兵种以骑兵为主,战斗力很强。 骑兵要用斥候。南人同北兵打仗,每于夜间劫北兵营 寨,即在躲避北兵的斥候。北朝军事胜于南朝,可用组 织之密、骑术之精、斥候之明三语来概括。
与南方接触最早的是羯族石氏。从石氏向南方的 进攻中,巳可看出北强南弱的形势。《晋书》七《成帝 纪》略云:
"(咸和五年)石勒将刘征磋南沙,都尉许儒遇害,进 入海虞。六年春正月癸巳,刘征复寇娄县,遂掠武进。"
同书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云:
"晋将军赵胤攻克马头,石堪遗将军韩雍救之,至则 无及,遂寇南沙、海虡,俘获五千余人。"
同书一〇六《石季龙载记上》云:
"季龙自率众南寇历阳,(江而旋,京师大。
石勒将刘征、石堪将韩雍先后打到了江南吴郡乃至毗 棱之境。石虎也打到过长江北岸的历阳。这对建康造 成很大的威胁。南北强弱异势,可以看得很清楚。羯族 军队的组织,从《晋书》一〇四《石勒载记上》所记"今 部落皆巳被单于(指刘渊)赏募"的话,即可知为部落 兵制。石勒"以大单于镇抚百蛮",用石虎为单于元辅, 也就是叫他率领胡族的部落兵。
《文献通考》一五一《兵考三》云:
"拓跋氏起自云朔,兵戎乃其所以为国也。羽林虎贲 则宿卫之兵,六镇将卒则御侮之兵,往往皆代北部落之 苗裔,其初藉之以横行中国者。"
北魏之初藉之以横行中国的,也正是代北的部落兵。 西魏府兵制的前期.为鲜卑兵制,为部酋分属制。府兵 八柱国,即自北魏鲜卑八国、八部之制而来。后期有变 化,此当另述。
(二)北朝不能过早统一南北的原因 〈附淝水之战)
北朝既然比南朝要强,为什么又不能很快统一南 北二方呢?北朝之所以不能一举并吞南朝,主要在于 内部民族与文化问题没有解决。
北朝民族问题极为复杂。政治上的统治者为胡人 中的少数胡人。除此极少数的胡人统治者以外,另有 其他占绝大多数的胡人与汉人。问题的发生不仅在胡 汉之间,而且在胡人与胡人之间。北朝整个胡族不及 汉人多,统治者胡人又不及被统治者胡人多,以此极 少数人统治极大多数不同种族的民族,问题遂至无 穷。
石勒不能成功,在于未将"国人"与非国人的关系
弄好。石勒"号胡(羯)为国人"《《晋书》一〇五《石勒载 记下》〉。这种人为的区分国人和非国人的办法,造成 了国人与非国人的矛盾,后果很严重。石虎时期大兴 劳役和兵役,巨大的灾难都落到了非国人的汉人和胡 人身上。石虎死后,冉闵反过来利用"赵人,诛诸胡 羯",死者二十余万,"国人"几乎灭绝。后赵因之灭亡
(事见《晋书》一〇七《石季龙载记下》。
符坚不能成功也在未将民族关系弄好。淝水之 战,苻坚战败瓦解,史家以为这是苻坚灭前燕,迁徙鲜 卑于长安及其附近,造成的恶果。淝水战败,鲜卑遂 起。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苻坚何以要进攻东晋? 二是淝水战败,何以立即导致前秦的瓦解?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不能从血统着手而要看文化 高低。文化低的服从文化高的,次等文化服从高等文 化。而文化最高的是汉人中的士族。要统一汉人和各 种不同的胡人,就要推崇汉化,要汉化就要推崇汉人, 而推崇汉人莫过于推崇士族。当时中原衣冠多随东晋 渡江,汉人正统似在南方。如果不攻取东晋南朗,就不 能自居于汉人正统的地位,也就不能降服鲜卑等族, 且汉人也有离心的倾向。只有攻取东晋,推行汉化,方 可统一胡汉。苻坚所以坚持南伐,原因在此。南饯前, 苻融对苻坚说到:"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 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
其如宗庙何!"(《晋书》一一四《苻坚载记下》〉"(慕容) 垂、(姚)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 凶德。"(同书同卷《苻融传》)苻融所说的隐忧,苻坚岂 能不知?苻坚之所以必欲南进,正是因为他了解民族 问题未解决,只有南伐,取东晋(文化正统所在)而代 之,才可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初不料会在淝水战 败。
苻坚南伐,动用骑兵二十七万,歩兵六十余万。
(《苻坚载记下》)骑兵为主力斗兵,歩兵用于运输。骑 兵多为胡人,步兵为汉人。东晋与苻坚对峙,西边襄沔 有桓冲,东边有谢石、谢玄,兵有新近组成的北府兵。 孝武帝太元八年五月,桓冲率众十万俛秦,攻襄阳;遣 刘波等攻沔北诸城;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郭 铨攻武当。六月,苻坚以钜鹿公苻數、冠军将军慕容垂 等率步骑五万救襄阳,张崇救武当,张蚝、姚苌救涪
城。七月,苻坚下诏大举南伐。(见《资治通鉴》一〇五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苻坚的布置是:以阳平公苻敲督张蚝、慕容垂等
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诸
军事。八月庚子,苻坚发长安。九月,苻坚至项城。十
月,苻融攻陷寿阳,慕容垂攻拔郾城,梁成等率众五万
屯于洛涧。十一月梁成五万人在洛润西岸为晋将刘牢
之所率北府兵战败。《晋书,苻坚载记下》记此役云:
"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劲卒五千,夜袭梁成垒,克 之,斩成及王显、王咏等十将,士卒死者万五千。"
又《晋书》七九《谢玄传》记此役云-
"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润,即斩梁成 及成弟云,步骑崩渍,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桷坚 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
梁成所部为氐军主力之一,洛澜之役被歼灭了。
接着而来的淝水之战,苻融所部二十余万人又被 全歼。《晋书,谢玄传》记此役云:
"玄、琰仍进,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礅。坚 众奔澳,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重
以饥冻,死者十八七。"
同书八一《朱序传》记此役云:
"于是(雜)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
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又同书---《苻坚载记下》记此役云:
"融于是埯军却阵,欲因其济水,复而取之。军遂奔 退,制之不可止。繳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畋。王师 乘胜追击,至于靑岡,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铕遍 还于淮北。……诸军悉澳,惟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 骑赴之。"
苻融、张蚝、慕容垂、梁成等所部二十五万人,受到最 大损失的是洛涧梁成、寿阳苻融的军队,而他们的军 队,都是氐族的精华。二十五万人中,慕容垂所率为鲜 卑兵。慕容垂所拔郧城,在江夏郡云杜县。苻坚因为西 线桓氏兵强,不得不分慕容垂精兵于此。淝水之战,慕 容垂一军没有参加,以故独全。苻坚没有料到淝水之 役,溃败的为他的本部氐兵,而慕容垂所率鲜卑兵却 无损伤。
苻坚至渑池,慕容垂"请至邺展拜陵墓,因张国威 刑,以安戎狄。坚许之",遣其将李蛮、闵亮,尹国率众 三千送慕容垂。〔《晋书》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慕容垂 已走,苻坚又怕慕容垂为变,"遣硗骑石越率卒三千戌 邺,骤骑张蚝率羽林五千戌并州,留兵四千&镇军毛 当戌洛阳。"《《晋书,苻坚载记下》〉这又是氐人的精 华,是淝水战败后的遗留部众,被苻坚用去戌守山东, 以防慕容垂。慕容垂之所以请求去邺城,是因为鲜卑 的根据地本在关东。
前秦的精锐即所谓"四帅子弟",既一澳于水, 又再分戌于山东,苻坚回长安后,乃不得不用鲜卑慕 容弘、慕容冲的兵。慕容弘、慕容冲变生肘腋,因缺乏 氐兵相抗,苻坚又不得不用羌兵。羌人遂得承鲜荦而 起,而苻坚最终亦被羌人姚苌所缢。苻坚所以败亡,即 在民族的分配与组织上有缺口,鲜卑、羌人无损失,损
失的都是本部的氐人。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在与南朗争取 文化正统地位上,做得相当成功。秦汉以来,北部有两 个文化中心,一是长安,一是洛阳。北方汉人士族并不 以江左政权为依归,并不响往南朝。洛阳为东汉、魏、 晋故都,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 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正统论中也有这样一种 说法,谁能得到中原的地方,谁便是正统。如果想被人 们认为是文化正统的代表,假定不能并吞南朝,也要 定鼎嵩洛。当然,单是定鼎嵩洛,不搞汉化也不行。孝 文帝迁都洛阳,厉行汉化,其目的正在统一胡汉,确保 北魏统治。
可是,孝文帝仍旧没有解决民族问题。被迁到洛 阳来的鲜卑人汉化了 ,留在北镇的鲜卑人却保持鲜卑 旧俗。在边镇的鲜卑化武人集团和洛阳的汉化文官集 团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卒致引发了六镇暴动。北 魏不仅未能并吞南朝,而且自身也未能保住。六镇尽 叛,使北魏分裂成了两半。关于六镇的起兵,以后再详 论。
北齐占据山东,经济力量远远胜过占据关中的北
周,可是北齐却被北周灭亡。原因在哪里呢?在北周能
将民族问题解决,而北齐在民族关系上,则未能善闳。 《隋书》二四《食货志》说:"寻而六镇扰乱,相率内徙,
寓食于齐、晋之郊。齐神武《高欢)因之,以成大业/'北 齐是依靠六镇鲜卑化的变兵建立起来的,上层统治萏 反对汉人和汉化的胡人。高欢之妻娄氏曾骂高洋之妻 李祖娥(赵郡李希宗之女)为"汉老妪"。支持李祖娥的
杨愔死的时候,废帝曾谓:"岂敢惜此汉辈!"《《北齐 书》三四《疡愔传》)齐后主离纬时,韩凤曾骂朝士为 "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同书《恩幸传,韩凤》〕
后主要到晋阳去,崔季舒"与从驾文官连名进谏",韩
凤竟借此上奏:"汉儿文官连名总署,声云谏止向并,
其实未必不反,宜加诛戮。"后主"即召巳署表官人集 含章殿,以季舒、张雕、刘逖、封孝瑛、裴泽、郭遵等为
首,并斩之殿廷"。(《北齐书》三九《崔季舒传》〉这样排
斥汉人,在少数民族中尚少见。北周不同,汉人士族苏
绰、卢辩得到了宇文泰的信任与重用,协助宇文泰治
理北周。为宇文泰、苏绰所创立的府兵制,其初虽然是 鲜率兵制,部酋分属制,但经过周武帝与隋文帝的改
革,终于变成华夏兵制,兵农合一制。民族界限在军队
中也消失了。北周灭了北齐,陏时,内徙的六镇鲜卑汉
化,北朝的民族问题得以最后解决,南北统一因此能
够实现。南并于北,也不是为北方一举并吞,而为北力
的靳次南移,带蚕食性。
总之,当北朝民族问题尚未解决之时,则南北分;
一旦解决,则南北合。因为这个问理一解决,北朝内部
便无民族冲突,北朝潜在的强有力的经济与武备力 量,遂能发挥出来。这是南朝抵挡不住的。
(三)南朝北伐何以不能成功
东晋南朝曾经北伐,但都未成功,究其原因有四:
一为物力南不及北,二为武力南不及北,三为运输困 难,四为南人不热心北伐,北人也不热心南人的恢复。
南朝国力较北朝为弱,资源不及北方,尤其不及 山东。这从前面(一)所引《通典》七《食货典》历代盛衰 户口条所载南北户口之差,即可看出。
南朝兵卒素质不及北兵,纪律亦不及。骑兵甚少。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伐魏,"以兵力不足,悉发青、冀、
徐、豫、二究三州三五民丁","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
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而"江南白丁轻进易退,卒
以败师"。(《文献通考》一五一《兵考三》)这个例子很
能说明南朝兵力不及北朝。至于北府楚子集团,到南
朝已在逐渐腐化中。
江南驴马极少,军运唯有走水路,水运如果不济,
北俛的军队便只有"因粮于敌"。水运和因粮于敌二 者,有一个做不到,南朝就难言北伐。《梦溪笔谈》一一 讲到"凡师行因粮于敌"的问题,认为"最为急务"。作
者计算了一下:打仗的兵七万人,如果用人负粮,需要 三十万人;如果用畜乘运粮,"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 寡,然牧不时,畜多疫死,一畜死则井所负弃之,较 之人负,利害相平"。运输上的困难,使南朝很难发动 大规模的、持久的北伐。
东晋桓温北伐关中.进至潘上。《晋书》九八《桓通 传》记其事有云:
"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苻〉健芟苗清野,军 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
桓温是想因粮于敌的,不料麦苗为苻健所芟,遂不得
不退兵。
刘裕北伐南燕,议者以为南燕如果"刈粟清野,以 绝三军之资,非唯难以有功,将不能自反"。刘裕说:
"我揣之熟矣。鲜卑贪,不及远计,进利克获,退惜粟 苗。……彼必不能清野固守,为诸君保之。"果然慕容 超不能清野,而刘裕军却得到河北居民供给的粮食 当刘裕军包围广固时,"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曰以 千敉"。(《宋书》一《武帝纪上;刘裕因此得以攻灭南 燕。其后北伐后秦,王镇恶等在潼关下受阻,"而军叉 乏食,驰告高祖(刘裕〉,求遣粮後"。后来得到"义租", 军队才得以继续向关中进军。(见《宋书》四五《王镇恶 传"
桓温尝"以河南粗平,将移都洛阳"。孙绰以为如
果要移都,首先必须做到:"扫平梁许,清一河南,运漕 之路既通,然后尽力于开垦,广田积谷,渐为徙者之 资。"(《晋书》五六《孙绰传》)孙绰注意到"运濱之路", 是一个卓识。水路如果阻塞,粮道不通,北伐、移都洛 阳都不可能。勉强行之,必然无功,徒招损失。
南渡北人对于北伐的态度,可以王栽之为代表。 《晋书》八〇《王義之传》记王義之与会稽王笺,陈殷浩
不宜北伐有云:
"夫&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 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明,而遗黎歼尽,万 不余一。且千里襖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檎许 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 交至。今运无还期,而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
分之九,不亡何待I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 痛心叹焯而莫敢吐诚。…一須根立势举,谋之未晩。"
王義之说的"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代表了南渡北
人对北伐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与那些只知苟且偷安
的腐朽势力的反对北伐是有差别的。东晋主持北伐的
人,即使如刘裕也不想久滞北方。义熙十三年八月克
复长安,十一月,以刘穆之卒,刘裕即从长安南返。后
来关中丢弃给了赫连勃勃。(见《宋书》二《武帝纪中》〉
又未曾南渡的北人,既受少数族统治者的长期统治,
民族意识和其他关系转趋模糊。对于南朝的北伐,也
"燕太宰【慕容)恪将取洛阳,先遗人招纳土民,远近 诸坞皆归之,乃使司马悦希军于盟津,豫州刺史孙兴军 于成皋。"
慕容恪之所以能招纳远近诸坞土民,也就是因为土民 民族意识模糊。这样的北方土民,是一点也不热心南 朝的北伐的。
以上四者,决定了南方北伐的无成。
第十五篇北魏前期的汉化 (崔浩问题)
汉化在胡族中是一种潮流,但在这种潮流中,也 有反汉化的逆流。汉化的正流,终究要战胜反汉化的 逆流。不过在某一个时期,逆流也可能大于正流。在北 魏前期的汉化中,逆流要大于正流。这可从崔浩事件 得到说明。
北方当时最有势力的文化高门均系大族。当然, 不是一族都有文化,而是有文也有武。如赵郡平棘李 灵,"以学优,选授文成皇帝经,加中散、内博士"。子李 恢却"拜长安镇副将"。李恢子李显甫,以"豪侠知名, 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 之,显甫为其宗主"。(《北史》三三《李灵传》)势力极为 强大。北方兵戈扰攘之际,汉人未能南迁的,都筑坞堡 以自保。其结聚或以宗党、或以婚姻、或以佣户为核 心,关系极为密切,组织极为胶固。坞堡宗族有它自己 的政治、经济与家族主义,形成地方上强大的势力。胡 人最注意的便是此等大族。所谓汉化和反汉化的问 题,从胡族的上层来讲,也就是与汉人大族特别是与
文化高门或文化士族的关系问题。 《魏书》四上《世祖纪上》略云-
"神廳四年九月壬申诏曰:'访诸有司,咸称范阳卢 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诲髙允、广平游
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州郡,有羽仪之用,敕 州郡以礼发遣。'遂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皆 差次叙用。"
《魏书》四八《髙允传》略云:
"高允,宇伯恭,勃海人也。神麂四年,与卢玄等俱被
征。"
这是对汉人大族的一种笼络。
清河崔氏为北朝第一盛门,崔浩即出于此族。《魏
书》三五《崔浩传》(参《北史》二一《崔宏传》附子《浩 传》)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白马公玄伯之长子。" 按《魏书》二四《崔玄伯传》(参《北史》二一《崔宏传》)
云: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名氾离祖庙讳,瑰司空 林六世孙也。祖悦,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父 潜,仕慕容睇,为黄门侍郎。并有才学之称。"
《三国志,魏志》二四《崔林传》裴注引《晋诸公赞》曰:
"(林子)述弟随,晋尚书仆射。为人亮济。赵王伦箨 位,随与其事。伦畋,随亦废银而卒。林孙玮,性率而疏, 至太子右卫率也。"
《北齐书》二三《崔悛传》(参《北史》二四《崔逞传》附 《饺传"云:
"崔饺,清河东武城人也。每以籍地自矜,谓卢元明
:'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赵(郡)李何事者 哉!'"
可知魏晋以来,虽经五胡之乱,清河崔氏在政治上仍 居最高地位。崔饺自称"天下盛门".原因在此。
有一点可以注意,在六朝初期,所谓胜流,不必以 高官为唯一的标准,即寒士有才亦可目为胜流,非若 六钥后期魏孝文帝的品目门第胜流,专以官爵的高下 为标准。《魏书》四七《卢玄传论》云:
"卢玄绪业著闻,首应旌命,子孙继迹,为世盛门。其 文武功烈,殆无足纪,而见重于时,声离冠带,羞德业儒 素有过人者/'
范阳卢氏在政治上的地位不及淸河崔氏,其所以见重 于时,主要在"德业懾素有过人者"。德业儒素,即所谓 人伦。东汉以来评论人物,标准有两条,一为姓族,讲 整个家族;二为人伦,讲个人才智。郭林宗奖掖士人,
即看人伦。(《后汉书》列传五八《郭泰传》:"林宗虽善
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姓族问题容易解决,人伦问 题不易解决。崔浩是属于六朝前期的人物,论崔浩要 抓住这两个问题。
崔浩事件为北魏前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崔浩问题 最能代表北魏前期汉人士族的问题,也最能说明北魏 前期汉化与反汉化两种势力的斗争。崔浩之死,或以 为原因在民族方面《华夷问题〉,或以为原因在宗教方 面(佛道问题),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崔浩之死的主要原 因,主因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在崔浩欲"整齐人伦,分 明姓族"方面。析之如下。
《宋书》七七《柳元景传》(参《南史》三八《柳元景 传》及《资治通鉴》一二六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瑰 中书学生卢度世亡命条考异)云:
"元景从祖弟光世,先留乡里,索虏以为折冲将军、 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 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 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 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又《北史》二一《崔宏传》附《浩传》云:
"始宏因苻氏乱,欲避地江南,为张愿所获,本图不 遂。乃作诗以自伤,而不行于时,盖惧罪也。浩诛,中书侍 郎高允受敕收浩家书,始见此诗,允知其意。允孙淖录于
允集。"
则崔浩似因具有民族意识,因而得祸。其实,崔浩为鲜 皁出谋划策的地方正多,《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 史》二一《崔宏传》附《浩传》〉记神瑞二年崔浩谏阻迁 都于邺之议有云:
"东州之人,#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 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都,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 居郡县,处榛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 百姓意沮。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丐、蠕蛾必提挈而 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恒代千里之险,虽欲 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倶损矣。"
又记泰常元年崔浩议刘裕假道伐姚秦事有云:
"假令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不能发吴、越之兵,与 官军争守河北也。"
可知崔浩深晓当时南北两方的情势,他为鲜卑划策, 可谓不遗余力。同传尚云-
"会闻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虎牢、滑台。浩曰:'陸 下不以刘裕欲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 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今国家亦未能一举而定江南,宜 遣人吊祭,存其孤弱。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 率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恶稔。如其强臣争权, 变难必起,然后命将扬威,可不劳士卒,而收淮北之 地。,,,
论者以此证《宋书,柳元景传》,谓崔浩心担南朝,实
则此正表明崔浩善于为鲜卑出谋。须知鲜卑当武力 虽强,而中国北部汉族及其他胡族的人数远远超过鲜 卑,故境内未能统一,且西北方柔然及其他胡族部落 势力强盛,成为北魏的边患,崔浩说"今国家亦未能一 举而定江南",是符合实际情势的。崔浩提出命将扬威 收淮北之地,是建议节级徐进。此正是为北魏计的万 全之策。
《资治通鉴》一二六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月魏 主赦卢度世条记卢度世"坐崔浩事亡命,匿高阳郑罴 家。……"系据《魏书》四七《卢度世传》之言-
"度世后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世祖临江, 刘义隆使其厫中将军黄延年朝贡。世祖问延年曰:'范阳 卢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年对曰; '都下无闻,当必不至。'世祖诏东宫赦度世宗族逃亡及 箱没者,度世乃至赴京。"
《通鉴,考异》云:
"《宋书,柳元景传》与魏(收所纪)事不同,今从《后
魏书》。,'
《考异》所谓不同,指《宋书,柳元景传》所说,"浩密有
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与浩应接,谋泄被诛,河东大姓
坐连夷灭者甚众",与《魏书,卢度世传》所记卢度世
"坐与崔浩亲通","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不同。《卢度
世传》没有提及崔浩密有异图的事,《柳元景传》所记
为柳光世之言。其言不过虚张夷夏之见,以自托于南
朝而已,本不足为据。《通鉴》记卢度世避祸从《魏书》,
而不书《宋书》所谓"浩密有异图"等言,是一个卓识。
华夷问题是有的,崔浩之死,即使有华夷之异的
原因存在,但可以肯定并非主要原因。至少在崔浩方 面,并未将华夷之异,存于胸臆。
宗教方面的原因,是不是能够成立呢? 在宗教方面,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太子拓跋晃与崔 浩在佛教问题上的矛盾。论者多据《魏书》一一四《释 老志》所云太武帝拓跋焘西征盖吴至长安,因从官见 长安沙门便室大有弓矢矛盾,命"案诛一寺"。崔浩信 道敎,"时从行,因进其说"。太武帝遂下诏"诛长安沙 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又下 诏"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
限今年二月十五,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 门。"其时恭宗拓跋晃为太子监国,拓跋晃"素敬佛道,
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今罢其道, 杜渚寺门,世不修奉,土木丹青,自然毁灭。如是再三, 不许"。太武帝不仅不许,且复下诏"自今以后,敢有事 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锎人者,门诛。有司宣吿征镇将 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
无少长悉坑之。"太子拓跋晃"言虽不用,然犹缓宣诏 书,远近皆豫闻知,得各为计。四方沙门,多亡匿获免, 在京邑者,亦蒙全济。金银宝像及诸经论,大得秘藏"。 可是,"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崔浩进言废 佛,寇谦之曾滑崔浩:"卿今促年受戮,灭门户矣。"后 四年(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被杀。"浩既诛死,帝颇 悔之(后悔废佛),业已行,难中修复。"论者因此以为 崔浩的被杀,是因为在废佛问题上,与太子拓跋晃有 冲突。然而,拓跋晃所上的表文并未言及崔浩,即使这 是崔浩之死的一个原因,但也非主要的原因。
考《魏书》四七《卢玄传》(参《北史》三〇《卢玄 传》)云:
"(崔〕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劝之曰:'夫创 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食其三思。'浩 当时単无异言,竟不纳。浩败颇亦由此。"
此则指出了崔浩的死,有社会阶级的关系。华夷之异, 宗教之冲突,社会阶级之分别,我们都可看作是崔浩 之死的原因,但尤其应当从社会阶级上去了解。崔浩 代表汉、魏、晋北方士族,崔浩的思想代表汉、魏、晋北 方士族的思想,种族、宗教观念与他的阶级观念是一 致的,是主从关系。要了解崔浩之欲齐整人伦,分明姓 族,须先了解崔浩所代表的北方士族及其思想。 北方士族为承袭鲜皁慕容治下士族而来,渊源可
上溯汉魏。大者为崔、卢、李、郑四姓。四姓中以崔、卢 为显。卢氏又不及崔氏,博陵崔氏又不及清河崔氏。北 方大姓有它自己的传统的社会阶级观念和一整套系 统的齐家治国思想。《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史》 二一《崔宏传》附子《浩传〉》云-
"初,浩父疾笃,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 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 乃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之。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 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 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 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 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畋法之书,以乱先王 之教。袁生所谓家人筐鐘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
崔浩通经律,重礼法,不长于属文,不好老庄之书,都 是东汉儒家大族的家世传统。同书同传又云:
"浩从太宗幸西河、太原。登憩高陵之上,下临河流,
傍览川域,慨然有感,遂与同僚论五等郡县之是非,考秦
始皇,汉武帝之违失。好古识治,时伏其言。天揮寇谦之 每与浩言,闻其论古治乱之迹,常自夜达旦,竦意敛容,
无有懈倦。既而叹美之曰八斯言也惠,皆可底行,亦当今 之皋陶也。但世人贵远渐近,不能深察之耳。'因谓浩曰: 吾行道隐居,不营世务,忽受神中之诀,当兼修儒教,辅 助太平真君(太武帝),继千载之绝统。而学不稽古,临事 阁昧。卿为吾撰列王者治典,并论其大要。'浩乃著书二
十余箱,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以复五等 为本。"
按《三国志,魏志》一五《司马朗传》记"朗以为天下土 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国无搜狩习战之备故 也"。同书四《陈留王奂传》记"咸熙元年五月庚申,相 国晋王(司马昭)奏复五等爵"。崔浩的原书虽然不传, 但其大旨既以先复五等为本,则与司马朗之说及司马 昭、司马炎父子所施行的,实相符合。以"复五等为 本",为东汉儒家的共同理想。司马氏、崔氏同属于一 个社会阶级一一儒家大族,所以他们的政治理想相 同。崔浩为北魏前期北方旧儒家大族的领袖,他欲齐 整人伦,分明姓族,与他的家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崔浩欲"齐整人伦",即郭林宗以人伦取士之意; 崔浩欲"分明姓族",即看重家族之意。崔浩选士,是想 二者并进,既重家世,又重人伦。家世高卑根据官宦, 人伦优劣根据儒学。在崔浩的心目中,能具备高官及 儒学二条件的姓族,是他所理想的第一等门第。他可
说是一个欲藉鲜卑统治力,以施行其高官与懦学合一 的贵族政洽的人。施行高官与儒家之学合一的目的, 即为复儒家所谓五等之制,而方法即"齐整人伦,分明 姓族"。
崔浩的贵族政治理想与鲜卑统治者发生了矛盾。
《魏书》四八《髙允传》(参《北史》三一《高允传》)云-
"初,崔浩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各起 家郡守。恭宗谓浩曰-'先召之人,亦州郡选也,在职已 久,劳勤未答。今可先补前召外任郡县,以新召者代为郎 吏。又守令宰民,宜使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允闻之, 谓东宫博士管恬曰:'崔公岂不免乎〗苟逞其非,而校胜 于上,何以胜济?'"
同书四六《李沂传》(参《北史》二七《李诉传》)又云:
"李圻,范阳人也。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谘议,诏崔 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浩举其弟子箱子与卢度 世、李敷三人应之。给事高谠子佑、尚书段霸儿侄等以为 浩阿其亲戚,言于恭宗。恭宗以浩为不平,闻之于世祖。
世祖意在于沂,曰:'云何不取幽州剌史李崇老翁儿也?' 浩对曰:'前亦言诉合选,但以其先行在外,故不取之。' 世祖曰:'可待诉还,箱子等罢之。'沂为世祖所识如此。 遂除中书助教博士。"
同书三六《李顺传》(参《北史》三三《李顺传》)记李敷
等应选云:
"李顺,赵郡平棘人也。长子敷,真君二年,选入中书 教学,以忠谨给事东宫。又为中散,与李沂、卢遐、度世等 并以聪敏内参机密,出人诏命。"
《高允传》所记崔浩与恭宗《太子拓跋晃)争士,表示崔 浩选举,不但重姓族,而且重个人才学。门第好,儒学 不行的人,崔浩是不用的。恭宗所说:"先召之人,亦州
郡选",只能表明这些人出身高,而不能表明这些人有 才学。崔浩之重姓族与儒学,可从《李圻传》及《李顺 传》看出。他所举的李教、卢度世一剁出自赵郡李氏, 一则出自范阳卢氏,且堪称"器业优者'',后来都"内参 机密,出人诏命"。崔浩之所以不选李昕,是因为李诉 出自范阳李氏,范阳李氏非髙门大族。恭宗与崔浩发 生争论,说明恭宗于儒学标准上,与崔浩有矛盾。太武 帝要崔浩选用李沂,说明太武帝于门第标准上,也与 崔浩有矛盾。
最反对崔浩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的是原鲜卑的部 落酋长。据《魏书》三八《王慧龙传》(参《北史》三五《王 慧龙传》云:
"初,崔浩弟恬闻麓龙王氏之子,以女妻之。浩既婚 姻,及见薏,曰:'信王家九也。'王氏世齄彝,江东頃之 '鱸王'。意龙彝大,浩曰。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 司徒长孙嵩闻之,不悦,言于世祖,以其叹服南人,则有 讪錄国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贲之。浩免冠陈谢,得释。"
又同书二七《穆崇传》附《亮传》(参《北史》二《穆崇 传》附《亮传》〉略云:
"离祖(孝文帝)曰:'世祖时,崔浩为冀州中正,长孙 嵩为司州中正.可谓得人。,',
当时汉人士族的首领为崔浩,原鲜卑部酋的首领为长
孙嵩。而二人一为冀州中正,一为司州中正。在选举上 不可能有共同标准。崔浩既然主张髙官与儒学合一的 贵族政治,鲜卑有政治势力而无学术文化,自必被排 斥在崔浩所理想的贵族政治之外。长孙嵩作为鲜卑部 酋的首领、司州中正,借崔浩称赞王慧龙为"真贵种", 在拓跋焘面前攻击崔浩"汕鄙国化",反映了鲜卑部酋 对崔浩的僧恨。崔浩的《国记》"备而不典"《《魏书,崔 浩传》〉,鲜卑本无文化可言,其为不典,是很自然的。 而崔浩却因此罹祸。 《瑰书》三五《崔浩传》云:
"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淸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 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钵 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园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 在衡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 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眯,其秘书郎吏 以下尽死。"
崔浩想要建立的姓族与人伦、高官与儒学合而为一的 贵族政治象梦影一样幻灭了,北方门第最高的两个士 族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基本上被杀绝了。对原鲜卑 部酋来说,如果不消灭崔浩、崔浩的姻亲及其姓族,那
就是他们自身将被汉人所同化。当时所谞汉化,就是 要推崇有文化的士族,要与他们合而为一。鲜卑部酋
巳经走在这条路上了,所以他们对《国记》"备而不典"
反感。但这时他们的汉化是不自觉的,自觉的是鲜卑
部酋对汉化的抵制。崔浩事件的发生,表明在北魏的 政治上,鲜卑部酋反汉化的力量超过了汉人懾家大族
的汉化力量。但是汉化对当时的少数民族说来,是大 势所趋,挡不住。到孝文帝时,北魏进人了一个新的汉 化时期。
第十六篇北魏后期的汉化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北瑰的汉化政策,应当说是一贯的政策,非孝文
帝所特创。不然,鲜卑部酋便在北方呆不下去,便须返
回塞外。只是前期的汉化带有不自觉性,被迫性。
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赍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 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
了如何使鲜卑贵族接受汉人士族文化之上。即如何使 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 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以此来巩固北 魏的统治.并进而并吞南朝。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是在迁都洛阳以后推行的。 孝文帝迁都洛阳有政治的和经济的双重目的。政治上 正如孝文帝所说-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 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餽书》一九中《任 城王云传》附子《澄传》》
之所以要迁都洛阳,光宅中原,是因为崤函为帝宅,河
洛为王里,是文治之地。要汉化,便须离开平城用武之 地,把朝廷搬到洛阳去。此外,如拓绂澄所云伊洛中 区,均天下所据。"要"制御华夏,辑平九服".也以搬到 洛阳去为好。(亦见《澄传》》
经济上,孝文帝看中了洛阳可以通漕运。《魏书》 五三《李冲传》有云-
"高祖自?还京,泛舟洪池,乃从容渭冲曰。朕欲从 此通渠干洛,南伐之日,何容不从此人洛,从洛人河,从 河人汴,从汴人淸,以至于准?下船而战,犹出户而斗,此 乃军国之大计。今沟渠若须二万人以下,六十有成者, 宜以渐修之。'―
同书七九《成淹传》云:
"髙袓幸徐州,敕淹与阁龙驹等主舟楫.将泛洒人 河,搠淹还洛。军次瑱潘,淹以黄河峻急,虑有倾危,乃上 疏陈谏。高祖敕淹曰:'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 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而黄河峻急,人皆难涉,我 因有此行,必须乘流,所以幵百姓之心。'',
据此可知孝文帝认为洛阳能通四方之运,都洛是关系 到军国大计的问题。然而,这个的要实现,领在鲜卑 贵族汉化之后。
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中心,是在使鲜卑贵族向汉人 士族转化。各项具体政策虽然收效有快慢、程度有深 浅的不同,但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今析之如下。
《魏书》七下《髙祖纪下》云:
"太和十八年十有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 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 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同书二〇《广川王谐传》云:
"(太和十九年)诏曰:迁洛之人,自兹厥后,悉可归 骸邙岭,皆不得就茔恒代。其有夫死葬在北,妇今葬在
南,妇人从夫,宜还代葬。若欲移父就母,亦得任之。其有 妻坟于恒代,夫死于洛,不得以尊就卑,欲移母就父,宜 亦从之,若异葬亦从之。若不在葬限,身在代,丧葬之彼 此,皆得任之。其户属恒燕,身官京洛,去留之宜,亦从所 择。其属诸州者,各得任意。"
革衣服之制与改变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的籍贯,不得再 称代人,而称河南洛阳人,是容易办到的。死葬洛阳,
也易办到,何况孝文帝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衣冠、籍 贯和丧葬地点的改变,一是要绝代人故土之恋,二是
不如此便不能将代北鲜卑部酋变成中原士族。看似外 表或形式,实际能够决定性质或内容。 《魏书》七下《髙祖纪下》又云:
"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 元氏。"
同书二一上《咸阳王禧传》记孝文帝云: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 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 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瞇官。王公卿士,咸以然不?'揍 对曰。实如圣旨。'高祖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言四方 之语,竞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冲
之此言,应合死罪。'乃谓冲曰:'卿实负社稷,合令御史 牵下。'冲免冠陈谢。"
在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不得
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是一项最重要的政策。变胡语 即不说鲜卑复合语,而说单音汉语。随着语言的改变,
姓也要改变,故改拓跋氏为元氏。其他所改诸姓,均见 《魏书,官氏志》。如果不变胡语为汉语,不变复姓为 单姓,就不配作文化士族。《魏书》四〇《陆靓传》记陆 黻
"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I
(陆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陆氏原为步六 孤氏)。'时离祖未改其姓。"
可知如果不改胡语、胡姓,就不能使鲜卑贵族与汉人
士族合而为一,不能解决胡汉问题。北魏的统治也难
巩固。李冲说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之言为正。违反
孝文帝意旨,故孝文帝说李冲"此言应合死罪"。
《陆鷇传》说到崔鉴恨陆敏原来的姓名殊为重复。
治史者对胡姓的改汉姓,说得很多,但对胡名的改汉 名,则鲜见论述。这里略加考索。
魏收著《魏书》,其于胡人姓名,概用太和汉化以 后的姓和名。胡人原来只有名,而无字和号,孝文帝改 胡人姓名,其于名,是赐给他们一个汉名或雅名,而以 他们原来的名为字,或为号,或为小名。其于先世乃至 汉人,也往往照此办理。举例释之如下:
拓跋焘。《宋书》九五《索虏传》记"嗣死,谥气明元
皇帝,子焘宇佛里代立"。而在"史臣曰"中,又有"'至于
狸伐篡伪"之语。疑拓跋焘的胡名为"佛里伐"。著史的
人以为"伐"是"代"的重字,因而删去。实则应为"佛里
伐代立"。"焘"为雅名。
"伐"字与"拔"字同音,北燕冯拔小字莫里伐。莫
里伐本来是冯拔的胡名,后取"伐"为"拔",因名冯拔, "莫里伐"才成了他的小名。伐或拔大概是胡人的美
称。胡字为火神、勇士之意,伐或拔或系取 义于此。
又《周书》四《明帝纪》记明帝宇文敏,"小名统万 突"(生于统万〕。同书五《武帝纪》记武帝宇文邕,"字 祢罗突"。《通鉴》一四八梁武帝天监十五年末,记柔然 西击髙车,"大破之,执其王弥俄突"。"突"字或亦取义 于胡字
又李初古拔为汉人,疑本有汉名。如薛初古拔,
"—曰车辂拔,本名洪祚(汉名〉,世祖(太武帝拓跋焘〉 赐名"。(《魏书》四二《薛辩传》)此二人以胡名显。
又《南齐书》四七《王融传》记王融上疏语及北魏 设官分职,有"总录则邦姓直勒渴侯"之言。此指元勰。 "郢姓"意即邦姓,国姓,为鲜卑语的汉文对音。故虽有 拓跋珪,而下邦之"郢",邦姓之"邦"不改。清亦如此, 清帝虽有福临(世祖顺治),而福州之"福"不改。因为 福临之"福",为满州语的汉文对音。"直勒"即"直勤" 或"特勤","直"为"特"音,"勒"为"勤"之误。"特勤"为 亲王之意,亲王与皇室同姓,故云"郎姓直勒〔勤)"。 "渴侯"为人名,《魏书》八七《节义传》有《刘渴侯传》。
此"渴侯"为《宋书》九五《索虏传》中的"渴言侯",亦即 《魏书》二一下的彭城王勰。《魏书》记"彭城王勰,字彦
和。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宋书,索虏传》记北魏下
书云:
"泰始初,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勃海王直黻天賜、侍中 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敏涡言侯、散骑常侍殿中尚 书令安西将军西阳王直憩盖户千,领幽冀之众七万,滨 海而南。"
这里的"始平王直懇渴言侯",即《魏书,彭城王勰传》 所记太和九年受封为始平王的元飆。渴侯或渴言侯为 元飆本来的胡名,孝文帝推行汉化,才改名为繆。"勰" 是雅名。元總字彦和,疑彦和为"言侯"的变音。也就是
说,元勰自改雅名为"勰",而原来的胡名渴侯或"渴言 侯"变成了字。言侯又音转为彦和,去掉上一字"渴", 便成了"字彦和"。连字也成了雅字。
又宇文泰,字黑獭。宇文泰原来的胡名为黑獭,后 改雅名为泰。《切韵序》云:"秦陇则去声为人","泰"读 为"濑"。胡人改雅名多采取本来胡名的最后一个字, 如取"黑獭"之"獺"为"泰",即是一例。
孝文帝还给汉人賜名。如潸河崔光,"本名孝伯, 字长仁,高祖赐名《光)"。(《魏书》六七《崔光传》)陇西 李韶,字元伯,"与弟彦、虔、蕤并为高祖赐名"。(《魏 书》三九《李宝传》附长子《韶传》〕
如果只变胡姓而不变胡名,姓名仍然重复,仍然 要波象崔鉴那样的汉人士族看不起。改胡名为汉名的 问题,是与改胡姓为汉姓一样重要的问题,亟须研究。
变胡浯、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人了 汉化的实质性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 通了。
《魏书》二一上《咸阳王褸传》又云:
"于时王舍人应取八族及淸修之门。樓取任城王 隶户为之,深为髙祖所责。诏曰:此年为六弟娉室,长弟 咸阳王樓可娉故锲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主干可 娉故中散代郡樓明乐女,次弟广陵王羽可娉镊骑咨议参 军荣阳郑平城女,次弟菽川王雍可娉故中书博士范阳卢
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可娉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季弟北 海王详可娉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八族"即穆、陆、贺、刘、楼、于、嵇(应为奚)、尉。王国 舍人本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为之,咸阳王元禧却取任 城王的隶户充当。这与孝文帝欲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 族一致起来的想法与做法相冲突。为了使鲜卑贵族懂 得门第的重要性,孝文帝遂为他的六个弟弟娉妇。所 娉之妇均出八族及清修之门。然而,单是通婚尚不能 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一致,于是而有定姓族。
《魏书》一一三《官氏志》云:
"太和")"九年诏曰: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 胤,混然未分.故官达者位极公啣,其功衰'之亲仍居猥 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堪,随时渐铨。其 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 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 一同四姓。"
可注意的是,八族八姓)之所以为八族.是因为他们 自道武帝以来,"觔著当世,位尽王公"。此八族为勋臣
八族。《官氏志》续云:
"自此以外,应班士流者,寻续别敕。原出朔土,旧为 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巳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 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 来,职官三世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
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 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 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 太守,品登侯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 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例,亦人姓 族;五世以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 三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人族官,无族官则不人姓族 之例也。"
据此可知孝文帝之定姓族,是专以官爵的高下,为姓 族的高皁标准。他重姓族(或门第)也就是重官爵。穆、 陆等八姓门第之高与他们"位尽王公"、政治地位之高 完全一致。姓族一定,鲜卑贵族门第的离低也就分出
来了。
定姓族包括汉人士族在内,与选官吏同时进行。 《魏书》六三《宋弁传》略云:
"宋弁,广平列人人也。以弁兼黄门(郎),寻即正,兼 司徒左长史。时大选内外群官,并定四海士族,弁专参铨 量之任,事多称旨。"
从此传所云"定四海士族"、"姓族多所降抑",可知孝 文帝以官品定姓族的离卑,对象不仅是鲜卑贵族,而 且包括了汉人士族。定四海士族是与大选内外群官同 时进行的。宋弁参铨量之任,所潸"事多称旨",即符合 孝文帝以官爵定姓族高卑,据姓族高卑选举官吏之
重官爵是看历代何官。如鲜卑穆、陆等八姓.是
"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且为"灼然可知 者"。孝文帝以为宋弁"应推郭祚之门",也是因为郭祚
为"晋瑰名门"。〈《魏书,宋弁传》北史》三六《薛辩 传》附《薛聪传》记载孝文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 物",与羽林监薛聪有过这样一段不倫快的对话。
"(孝文帝)戏谓聪:'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 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 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 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鲫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 朕?'聪因投戟而去。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 《《资治通鉴》一四〇齐明帝建武三年,薛聪作薛宗起,从 元行冲《后魏国典》。》
薛聪知道孝文帝是笑他的袓先无官爵名望,不是名 族,因此十分恼怒,与孝文帝顶撞起来。
定姓族与选举制密不可分。从定姓族起,北魏选 举便只问姓族的高卑。象鲜卑八姓,孝文帝即明言"下 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
《魏书》六《韩显宗传》记载了韩显宗关于选举 问题的言论,以及孝文帝与韩显宗等人关于选举问题 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其言云:
"显宗又上言曰:'进贤求才,百王之所先也。前代取
士,必先正名,故有贤良方正之称。今之州郡贡察,徒有 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而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复弹 坐,如此则可令别贡门望,以叙士人,何假冒秀、孝之名 也。夫门望者,是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皇家?盖于时 者,贤才而己。苟有其才,虽屠、钓、奴、虏之贱,圣皇不耻 以为臣。苟非其才,虽三后之胤,自坠于皂隶矣。是以大 才受大官,小才受小官,各得其所,以致雍熙。议者或云 今世等无奇才,不若取士于门,此亦失矣。岂可以世无 周、邵,便废宰相而不置哉?'离袓曾诏诸官曰:'自近代 已来,髙卑出身,恒有常分,朕意一以为可,复以为不可, 宜相与量之。'李冲对曰:'未审上古以来,置官列位,为 欲为育粱儿地,为欲为益治赞时?'高祖曰。俱欲为治。' 冲曰:'若欲为治,陛下今日何为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 诏?'高祖曰:'苟有殊人之伎,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门,假 使无当世之用者,要自德行纯笃,朕是以用之。'冲曰: 傅岩、吕望岂可以门见举?'高袓曰。如此济世者希,旷 代有一两人耳。'冲谓诸唧士曰:'适欲请诸贤救之。'秘 书令李彪曰:'师旅寡少,未足为援,意有所怀,不敢尽言 于圣日。陛下若专以门地,不审鲁之三卿熟若四科?'高 祖曰:'犹如向解。'显宗进曰:'陛下光宅洛邑,百体唯 新,国之兴否,指此一选。臣既学术浮浅,不能援引古今, 以证此议,且以国事论之,不审中、秘书监、令之子必为 秘书郎,顷来为监、令者,子皆可为不?'高祖曰:'卿何不 论当世資跌为监、令者?'显宗曰:'陛下以物不可类,不 应以贵承贵,以践袭贱。'高祖曰:'若有高明卓尔,才具 與出者,朕亦不拘此例。',
所谓"朝廷但检其门望","取士于门"(韩显宗语、"今 曰何为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沼?""以门见举"(李冲 语);"专以门地"(李彪语);"以贵承贵,以贱袭贱"(韩 显宗语、可以说明孝文帝取士的标准只有一条,即看 门第或门望如何。婚姻同此。
北方的婚宦制度,在孝文帝前后有所不同。在孝 文帝以前,如崔浩是姓族与人伦并重。寒士有才,亦可 视为胜流;寒女有德,亦得偶配名族。而这在孝文帝实 行汉化政策之后,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两种不同的 观念。此处略加申述。
《世说新语贤嫒》"王汝南少无婚"条云:
"王汝南王湛〉少无缗,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 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刘注云"魏志》曰:王昶字文 舒,仕至司空。)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王承》,遂 为王氏母仪。或问汝南何以知之?曰。尝见井上取水,举 动容止不失常,未尝仵观,以此知之。'"(刘注云:《汝南 别传》曰:襄城郝仲,将门,至孤陋,非其所偶也。君尝见 其女便求聘焉。果高朗英迈,母仪冠族,其通识余裕皆此 类。)
同书《贤嫒》王浑妻钟氏条云: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武子王济)为妹求简美对 而未得。有兵家子,有||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日:'诚 是才者,其地可遗。'。
同书《贤媛》王司徒妇钟氏女条云:
"王司徒〈王浑)妇钟氏女,太傅曾孙。(刘注云:《王 氏谱》曰:"夫人黄门侍郎钟琰女。'亦有俊才女德。(刘 注云:《妇人集》曰:"夫人有文才,其诗賦烦诔行于世。"〉 钟,郝为娣拟,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 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王浑袭父王昶爵京 陵侯)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襄城郝氏至为孤陋,有女得配太原名族王氏。兵家地
位至为低微,出身于太原名族王氏的王济,竟欲以妹
妻之。这在孝文帝时,是绝对办不到的。选举与婚姻由
既问姓族,又问人伦(既问家世,又问个人)转到只问
姓族,不问个人,是观念与制度上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孝文帝在婚宦上,何以重姓族不重人伦?须知鲜
卑本无文化可言,要有学术文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
到。孝文帝断北语,一从正音,只是为鲜卑贵族进人文
化士族幵了一扇门户而已。鲜卑贵族自不能等到懂得 儒学或有了"隽才"之后,才取得与汉人士族同等的社
会地位。崔浩因为在"分明姓族"之外,又强调"齐整人 伦",强调儒学才能,从而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招 致了灭门之祸。孝文帝不讲人伦,只讲姓族;不问个人 如何,只问门第高低,正是从鲜卑贵族尚无文化的实 际情况出发的,的在使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 能与北方汉人崔、卢、李、郑等大姓,迅速一致起来。韩
显宗等人的思想停留在北魏前期崔浩时代,因此才与 孝文帝发生争论。
《新唐书》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云:
"开元初,诏冲与薛南金复加刊窜,(姓系录)乃定。 后柳芳著论甚详,芳之言曰:'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姬,其 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 人雄,故尚冠?&,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 泰可与也。','
重姓族门第是南北士族共同的特征,但不是没有区 别,柳芳所说山东尚婚娅,江左尚人物,关中尚冠冕, 代北尚贵戚,便是区别。江左尚人物,即尚人伦,尚才 识。代北尚贵戚即尚姓族,尚高官。山东和关中所尚, 与代北接近。代北、山东、关中都属于北方,其所尚是 在孝文帝汉化政策实施以后形成的,故与南方所尚有 异。南方所尚保持了汉魏以来虽重门第但不废弃人伦 的传统。
自六镇、尔朱荣之乱起,北朝曾一度发生胡化的 逆流。历北齐、北周至陏朝,又恢复了汉化,直至于唐。 胡化无疑是一种退化,但并非全为退化,而是胡汉民 族又一次交混产生的一种新局面。假使一直汉化下 去,也可能使北朝变得更腐败。
第十七篇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一) 六镇含义及北魏的设防问题
用"六镇"这个名词,应注意它的时代性,不然,便 不能了解它的含义。六镇原指怀朔、武川、抚冥、柔玄、 怀荒、沃野,后来变为北方城镇的总称,"六镇"应该是 六镇及其他。
关于六镇的起源,前人每注童六镇的设立,在北 御柔然。吾人研究六镇,不仅应注意防北,而且应注意 防南;不仅应注意防边,而且应注意六镇对南北朝乃 至隋、唐历史的影响。六镇起兵最大的现实问题,在改 变了北朝的历史。
北魏之初,设防的范围,据《元和郡县图志》一四 云州条云-
"后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 河,南至中山溢门塞"匕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
甸服四面都在设防之列。北魏在尚未取得青徐的时 候,南方威胁比之于北方柔然的威胁,似乎还要重一 些,因此必须防南。《魏书》五八《扬播传》埘弟《椿传》
云:
"除定州剌史。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 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 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戌.一军兵才千余,然主帅如
故,费禄不少,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州有宗 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 堰。椿以电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乃至闲月,即应修 治,不容复劳百姓。椿亦表罢,朝廷从之。"
传中明言道武帝南平中山之后,"多置军府,以相威 摄","八军之兵,渐割南戌"。可见当时南边军府之多, 南防之重要。传中还说到杨椿所在的定州有屯兵八百 户,这种屯兵从何而来呢?考《魏书》卷四下《世祖纪 下》太平真君五年六月云:
"北部民杀立义将军、衡阳公莫孤,率五千余落北 走。追击于漠南,杀其渠帅,余徙居冀、相、定三州为营
户。"
同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延兴元年冬十月云:
—丁亥,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叛。诏太尉,陇西王源贺 追击,至袍罕,灭之,斩首三万余级,徙其遗迸于冀、定、 相三州为营户。"
延兴二年三月又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