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福特家族

_5 解力夫(当代)
  福特公司90%的机工是‘社会主义和布尔什维克’。”
  从1937-1941年,凡是被怀疑为同情工会的福特雇员,或被解雇,或被降级,此类事件在福特汽车公司发生了上千起之多。在贝内特打手们的干预下,工会的各种活动根本无法开展。1936年3月23日,为了能通知福特工人参加工会的活动,美国汽车工人工会甚至租用了一架飞机,飞到鲁日工厂的上空,然后用散发传单的方式来通知工人开会的消息。尽管贝内特的手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拣那些传单,也未能阻止工会的这次宣传活动。这是贝内特少有的几次失败记录。
福特家族--15 爱德塞的孩子们
15 爱德塞的孩子们
    英国的威尔士亲王把手伸向7岁的亨利二世
    在赌城,本森把赢来的钱分给了哥哥一半
    孩子们成了联系爱德塞和老亨利的纽带
    合格的祖母和说教的祖父
    传说小戴林格是老亨利的私生子
    两个孩子成了鲁日工厂的灾星
    “嗨!你们知道吗?我们或许可以当联邦特工呢!”
    亨利二世想把病菌传染给自己的弟弟
    我学习时是百分之百的快乐,而不学习时则是百分之二百的快乐!
    多迪和比尔
  爱德塞夫妇共有四个子女,有一位作家曾经开玩笑地说:“他们的孩子是分两拨长大的。一拨是出生于1917年和1919年的亨利二世和本森,因为他们二人之间的年龄相差两岁,而且从相貌上酷似埃莉诺,都有一个稍显肥大的下巴;另一拨当然就是出生于1923年的约瑟芬(即多迪)和出生于1925年的威廉·克莱(比尔)。他俩之间也相差两岁,而且长得像他们的父亲,身材修长。”
  从1917年9月亨利·福特二世诞生的那天起,福特家族的所有成员谁都没有怀疑过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在福特家族中的地位。从周围所有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小亨利二世也很快明白了自己将来要担负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几个孩子很快显示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亨利二世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领袖,加上他的长子地位,所以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不同于弟弟妹妹的特质,坚定果断,遇事不慌,冷静理智。妹妹约瑟芬和小弟弟比尔则是家中的逍遥派,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长相,却没有父亲的性格,而是活泼、开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是典型的大家族的公子、小姐,属于享乐型的年轻人。在他们当中,带有点悲剧色彩的是老二本森。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医院的医生就不慎把一些硫酸盐掉进了他的眼睛里,小本森的左眼因此失了明,虽然从外表看不出这个年轻人的残疾,但是左眼的失明是个不幸的事实。因此本森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自悲感。但是,就在这个不幸的孩子的性格中,却有一种胜于家族中其他任何人的善良品质,甚至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或许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亨利二世从小就成为福特王国未来接班人的过程中鹤立鸡群,总之,在爱德塞的几个孩子当中,后来没有任何人对亨利二世将来的地位提出挑战和异议,从而避免了历史上其他大家族在权力更迭过程中发生的父子相争、手足相残的悲剧发生。这也许是福特家族很幸运的地方。
  1920年5月17日,为了庆祝福特公司鲁日工厂的一号高炉落成,福特家族的全体成员参加了盛大的点火仪式。亨利·福特夫妇、爱德塞夫妇,不到三岁的小亨利·福特由老福特亲自抱着,埃莉诺则抱着一岁的儿子本森。仪式的高潮是点燃高炉中的焦炭和木材。老亨利抱着自己的长孙,然后把点燃的火捻塞进了亨利二世的小手,教他扔进炉膛。毕竟是不到三岁的幼儿,亨利二世尝试了一次,没有成功。然而紧接着,小男孩从爷爷的怀中挣脱下来,用小手捡起地上的火捻,准确地投了进去,炉火终于被点燃了。在场的所有人都鼓起掌来,熊熊的炉火映红了亨利二世兴奋的小脸,孩子也咧开小嘴高兴得手舞足蹈。老福特又一次抱起自己的孙子不停地亲着。
  1924年10月,英国王位的继承人温莎公爵到美国访问,专程来到底特律做客。61岁的老福特在底特律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欢迎英国贵宾。鉴于英国王室和福特家族的良好关系,这次招待会的来宾交由福特家族全权安排,名额为50名。福特家族这次出足了风头。几天之后,爱德塞夫妇在印度村的住所设宴招待温莎公爵。
  在印度村爱德塞夫妇住宅二楼的育婴室里,两个男孩正在窃窃私语,他们并不像其他有钱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打扮得花里胡哨,而是穿一身笔挺的西服,黑色的皮鞋,头发也梳理得非常整齐,一副十足的小绅士派头。
  “晦!你们知道吗?英国的威尔士亲王等会儿要来我们家做客!爸爸已经去迎接客人了。”说话的是爱德塞的长子亨利·福特二世,当时他只有7岁,弟弟本森·福特5岁,妹妹约瑟芬刚满一周岁。
  “孩子们,家里等会儿要来几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你们可不能调皮。”正在这时,他们的母亲埃莉诺走进来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
  “我知道,是英国的威尔士亲王。”亨利二世得意洋洋地说。
  “哇,太好了!妈妈,我们能见到他吗?”本森仰起小脑袋问母亲。
  “如果你们听话,老实一点,我就允许你们在这里呆着,客人会上楼来看望你们。如果你们不听话,我就把你们俩送到外婆家去,这样的话,客人就只能看看约瑟芬了。”
  “我们一定不调皮!”本森有点着急。
  “我们一向都很听话,不是吗?”亨利二世冲妈妈做了个鬼脸。
  门铃响了,进来的是埃莉诺的母亲威廉·克莱夫人,她今天特地前来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们。
  “既然有重要的客人来,房间就显得有点小了。”克莱夫人对女儿说,“这样吧,等会儿我先和我的外孙们呆在楼上,楼下就会显得宽敞一些,你和爱德塞得先在楼下的客厅里接待客人!一
  温莎公爵一行终于到了,他在爱德塞的陪同下,走进了住宅。
  “很高兴又一次见到你,福特夫人!”公爵彬彬有礼地向在门口迎接的埃莉诺致意,然后他道歉说由于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所以竟然迟到了一个半小时之久。
  宾主寒暄着走向客厅。“房间装饰得非常漂亮!”客人得体地赞叹道,他抬头去看精美绝伦的吊灯时,发现从二楼的一个房间伸出了一个小小的脑袋,正在好奇地打量楼下的人。当发现客人已经注意到他时,小脑袋赶紧缩了回去,不用说,这当然是亨利二世了。
  “啊,孩子们原来是在楼上,我想先去看看他们,可以吗?”说完,温莎公爵快步走上楼,径直走进了开着门的育婴室。爱德塞夫妇对客人的举动始料未及,只好跟在后边。
  亨利二世和本森正在房间的另一头,站在约瑟芬的小床边,他们的外婆克莱夫人则在小床旁的纱帐后面。公爵走进房间,微笑着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孩子们,然后伸出了自己的手:“孩子们,一切都好吗?”
  亨利二世像个大人一样,快步走到了公爵面前,伸出自己的小手握住了客人的手,很有礼貌地说:“我们都很好,欢迎您的到来。”
  紧接着,亨利二世又把弟弟本森拉到了公爵面前:“他是我的弟弟本森,我的妹妹多迪有点不舒服,所以正躺在床上睡觉。我们都非常想见您,我们的外婆也在这儿,不过她正在纱帐的后面。”
  克莱夫人只好从帐子后面走了出来,向公爵致意。
  “我们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的,特别是亨利,他今天得体的举止和言行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送走了客人,爱德塞对妻子如是说。
  1927年,埃莉诺带着几个孩子去缅因州西尔港的别墅度假,爱德塞和自己的父母在光明巷接待了当时轰动一时的美国飞行英雄,历史上第一次驾机飞越大西洋的林德伯格。父子俩先后乘客人亲自驾驶的那架“圣路易斯精神”号飞上蓝天,虽然只有短暂的10分钟,可是给福特父子带来的兴奋感是显而易见的。当天,爱德塞就写信给妻子,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们。小亨利二世立即提笔给自己的祖父写了一封信:“我亲爱的祖父,你和凯丽的身体好吗?爸爸说你和林德伯格一起飞上天了……我看到报纸上也说你们是那架飞机的第一批乘客。另外,向你报告一件事,昨天我们去参加了赛马,本森要骑那匹角拉迪波依的好马,结果什么名次也未得到,可我却得了第一,你一定很高兴吧!”接着,亨利二世又给克拉拉写了一封短信:“亲爱的凯丽,你给我寄来的书已经收到了。昨天,胡佛总统夫人送给我一个智力玩具,我得赶紧给她写一封感谢信,请原谅!”
  1928年夏天,一家人来到美国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一天在吃早饭时,埃莉诺笑着告诉丈夫昨天发生的一件趣事。原来,昨天,爱德塞夫妇去会见朋友,于是让自己的一个保镖带着亨利二世和本森上街去玩。作为赌城的拉斯维加斯真是名不虚传。不仅有许多专门的赌场,就连街道两旁也设置了许多投币式老虎机,路上的行人偶尔也会从口袋里掏出几个一美元的硬币碰碰运气。
  “我们也要试试!”11岁的亨利二世拉着弟弟本森的手钻出汽车,站在一台老虎机旁,聚精会神地看。孩子们既然好奇,保镖于是就拿出一枚硬币塞进了机器大张着的嘴里。只听机器发出卡卡的响声,数字在显示器上跳个不停,不一会儿,什么动静都没有了。
  “瞧,孩子们,看来我们的运气不够好。”保镖无可奈何地摊摊手。
  “让我们来试试!让我们来试试!”两个孩子急不可待地说,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所有的硬币。第一个先投的当然是亨利二世,他每塞进一枚硬币,机器就哗啦啦响一阵子,最好的一次,是赢了五块钱,最后也全部搭进去了。该轮到本森了,他的手里只有三块硬币,前两块自然也是“肉包子打狗”,当第三块硬币投进去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机器的出币口仿佛下起了一阵硬币雨,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见到这个景象,保镖目瞪口呆,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就连街上的行人也驻足观看。
  “我们竟然赢了118块钱!”本森高兴地说。这个数目对于福特家族的成员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但是爱德塞夫妇非常注意控制每个孩子的零花钱数目,防止他们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钱毕竟使孩子们感到非常刺激。
  “孩子们,见好就收吧,像本森这么好的运气实在是很难得的。我想你们总不希望把这些钱又输回去吧!”保镖劝道。然后帮助本森把一大堆银币塞进了短裤的口袋里,乘车返回了旅馆。
  “本森,你能把这些钱分给我一半吗?”亨利二世悄悄问弟弟。
  “好的,当然可以。”本森不假思索地点点头,接着就把一半的硬币分给了哥哥。
  “哦!原来是这样!”听完埃莉诺的讲述,爱德塞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刀叉,然后向本森眨了眨眼睛:“好极了,本森,可是要是换了我,可不会跟别人平分这些钱。”
  本森看看父亲,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或许在这个天真善良的孩子看来,跟自己的兄长平分这些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小亨利二世则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继续享用他的早餐。
  老福特和克拉拉非常喜欢自己的孙子和孙女,虽然老福特和爱德塞不和,但是只要有空,老两口就经常派司机把几个孩子接到光明巷去小住几天。孩子们成了联系老福特夫妇和爱德塞夫妇的纽带。老福特和克拉拉也很注意不让自己的儿子儿媳为难,他们几乎从不把所有的孩子都接到他们的费尔兰德庄园来,而是先接亨利二世和本森去过一个周末,然后下周再接多迪和比尔去度周末。
  克拉拉和孩子们相处得很好,在所有的孩子当中,克拉拉比较喜欢孙女多迪,她特地在家中为多迪建了一座专门收藏各式各样洋娃娃的小房子。看到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克拉拉又为四个孩子每人修建了一座鸡舍,互不相通,平时有专人负责打扫和管理,孩子们经常比赛谁的鸡产蛋最多。为了创造出喜庆的气氛,克拉拉还让人在费尔兰德庄园的森林中修建了一座小小的木屋,在里面装饰圣诞树等。每到圣诞节的晚上,他们就像童话中所说的那样,用雪橇把孩子们接到小本屋里,孩子们可以从悬挂在壁炉旁的长袜里得到爷爷奶奶送给自己的心爱的圣诞礼物。
  如果说克拉拉是一个称职的祖母的话,那么老福特在孩子们的眼里可不是个好祖父,他总是想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而不是慈祥的祖父。
  “我得告诉孩子们他们应该知道的事。”老福特对克拉拉说。所以他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写字本、绘图工具等文具,教孩子们练习。可以想象,对于活泼好动、喜欢自由自在玩耍的儿童来说,这是多么令人难受的事情。唯一敢于对爷爷的安排表示不满的孩子就是亨利二世。一次,他和本森又来到费尔兰德度周末,当看到爷爷用桌上的绘图本迎接他们的到来时,亨利二世撅起小嘴对老福特说:“我宁愿到附近的枝林里去骑小马或去散步,也不愿意干这种事。”早已经习惯了别人顺从的老福特惊讶而且恼火地看着自己的长孙,克拉拉赶紧过来招呼孩子们去吃厨师新做的小点心,把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的老福特一个人丢在客厅里。
  “看来,孩子们不喜欢这种方式,”老福特自言自语地说,“我也许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不过,我的长孙在小家伙们当中,是最不容易对付的。”
  果然,老福特让人在林中的一些材上安装了木制的鸟巢,定期放进一些食物以吸引鸟儿搬进去住。孩子们再来的时候,他就带他们去参观这些“有趣的地方”。在费尔兰德庄园,生长着许多枫树,每逢秋天,枫叶似火。心血来潮的老福特特地修建了一个小小的生产车间,购置了专门的设备来从枫树的树汁中提炼枫糖,当然,这儿也成了他的孙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爱德塞夫妇经常在周末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和克拉拉就把所有的孩子都接到费尔兰德,平时寂静的庄园一下子就会变得异常喧闹。
  不知从什么时俟起,老福特把另外一个孩子也引入了这个小圈子当中,这个出生于1923年4月的孩子名叫约翰·戴林格。他·的父亲戴林格,曾经担任过亨利·福特的汽车司机兼保镖,在1917年轰动一时的“和平轮行动”中,他和马奎斯牧师伴随在福特的身边登上了“奥斯卡二号”,在福特生病奄奄一息时突破众人的围堵把他们的主人从欧洲大陆送回了美国。后来他在福特汽车公司负责各种福特新车的试车工作。福特把在光明巷附近原来准备留给爱德塞的一大片地送给了戴林格,并让他过上了舒适优越的生活。根据外界的传说,老福特跟戴林格的妻子伊凡捷琳之间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关系。
  小约翰·戴林格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而且从小就对机器有特殊的兴趣。这一点与当年的亨利·福特极为相似。
  一天,亨利二世悄悄把本森拉到一边,神色紧张地对弟弟说:“本,外面都在传说,说小约翰其实是我们的爷爷的亲骨肉。你能相信吗?”
  “天哪!这怎么可能?”本森瞪大了眼睛,他被哥哥带来的消息吓了一跳。
  “怎么没有可能,我就相信!”亨利二世使劲点点头,“本,你好好想想,爷爷凭什么每次让他来和我们玩。他公司的职员有不少人的孩子和我们差不多大,为什么不找他们?另外,听说有一次小约翰过生日,爷爷送给他一匹矮种小马。”
  “你说得也确实有道理,爷爷还给他专门定做了一辆小型的双座敞篷车呢!”本森开始相信哥哥所说的一切了。两个孩子先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妹妹多迪和幼弟弟比尔,按照亨利二世的看法,因为他们两人“年纪太小”。
  小约翰·戴林格的年纪和多迪相当,大比尔两岁,他和比尔相处得最好。这个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而且非常乖巧,大人们都很喜欢他,克拉拉也不例外。然而,亨利二世和本森开始了对小约翰的排斥和打击行动。在他们的怂恿下,不明·真相的小约翰把那辆双座敞篷汽车带到了费尔兰德庄园,亨利二世和本森得意洋洋地坐进了车里,亨利二世当然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汽车歪歪扭扭地向树林中的空地开去,小约翰则站在一边担心地看着这一切。
  过了一会儿,两个公子哥儿开车回来了。
  “对不起,约翰,”亨利二世装出一副很内疚的样子,“我们俩的驾车技术实在是太差了,竟然一连几次撞在了树上。”
  小戴林格仔细察看着自己的汽车,只见保险杠被撞弯了,挡泥板也回了进去,一侧的装饰用车灯已经损坏,还有许多地方的油漆也遭到了破坏,就连发动机罩也变了形。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尽管看到自己心爱的汽车损坏得不成样子,小约翰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心中非常不高兴。几乎全底特律的人都知道,在老福特对孙儿们的教育课程中,汽车驾驶是最早的内容之一,大家都开玩笑说这是成为福特家族成员的“人门功夫”,从少年时的爱德塞开始,福特家所有的孩子很小就有一辆属于他们本人的汽车,甚至是特地为他们个人定制的。比如,小本森就有一辆小型赛车,是老福特送的礼物,车子虽然小,性能却不差,小本森经常驾驶着它在庄园附近转来转去,以能用它甩掉那些“讨厌的贝内特的保镖”为乐。所以这次损坏戴林格的汽车,显然是两个小家伙的恶作剧。不久,老福特从正忙于为孩子修理损坏的汽车的戴林格那儿知道了这件事,他当然明白单凭本森一个人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孩子,你告诉我,那天是谁开的车?”一次,老福特找来本森,和蔼地问。
  “是亨利。”本森回答,于是,老福特又在自己长孙的身上记了一笔帐。
  后来,亨利二世还对小戴林格采取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举动,包括损坏他的玩具,小戴林格也因此和他们哥俩的关系越来越差。不过,比尔和多迪并没有加入他们两个哥哥欺负小戴林格的行列。一次,亨利二世向比尔和多迪抱怨祖父不应该把小戴林格引入他们的生活,可是比尔不解地说:“约翰很乖,我和多迪都喜欢和他玩。”
  “是啊,爷爷让我们多一个玩伴,这不是很好吗?”多迪也不赞同亨利二世的看法。
  后来,约翰·。戴林格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谈到了他当时对亨利二世和本森的印象,他说:“那一对大胖墩,除了恶作剧似地损坏我的汽车和玩具外,似乎不会干别的。”
  “孩子们不应该被拘留在家里,应该让他们变得‘野’一些。”一次,老福特花费了两天的时间,认真教自己的孙子们如何使用手枪,因为他认为这是“男子汉应该具备的本领之一”。他还对爱德塞夫妇说:“以后到了周末,我会抽空带他们去咱们的工厂转转。”
  从此,到了星期六,在老福特的带领下,亨利二世和本森来到鲁日工厂,以便熟悉福特家族从事的事业。两个活泼的小家伙看到轰鸣的机器和高耸入云的烟囱,兴奋不已,年迈的亨利·福特哪里管得住这两个淘气的小家伙。每次来到工厂,老福特往往被前来汇报请示的工作人员团团围住,于是就把亨利二世和本森交给手下的一个保镖,让他带孩子在工厂四处游逛。两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到了这里简直是如鱼得水,他们去各个办公室翻弄各种文件,到人事部门把工人的档案卡片拿来当牌玩。聪明的亨利二世在食堂里看见了更好玩的东西——现金收入记录机,他和本森一起把机器偷偷拆开,然后在里边掏了一番,结果第二天,负责收款的管理人员在使用机器时发现,本来用作收款的机器由于两个小家伙的功劳,找出来的钱比收进去的钱还要多。对于这两个小家伙的胡作非为,工厂里的人无可奈何。每到周末,鲁日工厂的雇员们便把小家伙们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收藏妥当或干脆锁起来,以免被翻个乱七八糟。总之,这两个孩子在工厂的举动可不像当年循规蹈矩的爱德塞,以致只要他们一出现,工厂里不少人就感到发憷。
  对于孙子们的所作作为,老福特也看在眼里,所以他有时也很讨厌他的孙子们,特别是为首的亨利二世。一次,老福特带孙子们登上了鲁日工厂的运货火车,孩子们兴奋地在车厢里蹿来蹿去。突然,亨利二世发现车厢里放着一盒工人们丢在这里的糖果,他高兴极了,也就忘记了这些糖块是否清洁,拿起来就往嘴里塞,老福特被激怒了,他一把夺过这盒糖果,扔到了远处,然后声色俱厉地命令亨利二世把塞到嘴里的糖果吐出来。亨利二世第一次见祖父发这么大的火,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也乖乖地照办了。
  恐怕没有谁比爱德塞更能体会到父子的不和带来的痛苦了,所以他和自己的孩子们相处得非常好,是一个好父亲。在所有的四个孩子当中,他喜欢小的两个孩子多迪和比尔,因为多迪是唯一的女孩,而与世无争的比尔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爱德塞自己。由于处在最小的位置,所以比尔还经常受到两个无法无天的哥哥、特别是亨利二世的欺负。爱德塞为多迪建了一间游戏室,在里边设计了一座小型的厨房,还有许多存放书籍和玩具的小房间,这当然引起了亨利二世的嫉妒。比尔的爱好是喜欢小动物,爱德塞不仅为比尔弄来各种可爱的动物,而且还和他一起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亨利二世在对自己的弟弟妹妹讲话时,口气变得威严,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支配口吻。他也更多地以自己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去关心别人。他以爱称称呼自己的祖母克拉拉为“凯丽”,称弟弟本森为“本”,约瑟芬自然还是“多迪”,威廉则为“比尔”,唯独对自己的祖父和父母,他还是不敢造次,仍分别以“祖父”、“父亲”和“母亲”相称。亨利二世在孩子们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他开始强迫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以及其他的玩伴称自己为“头儿”或“首领”,然后由他担任发号施令的角色。弟弟妹妹们的东西,只要是他没有的,他都眼红,并且设法占为己有。曾经发生的一件事说明了这个后来成为福特王国继承人的孩子的自私心理强化到了何种地步。
  1933年的一天,爱德塞告诉家人;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来到底特律公干,颀便拜访福特家族。
  “嗨!你们知道吗?我们或许可以当联邦特工呢!”听到这个消息,亨利二世兴奋极了,他对弟弟本森说。比尔和多迪对这件事的兴趣不大,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好事,肯定会落到两个哥哥的身上。然而,这次上帝或许是为了教训一下这个孩子吧,就在胡佛到来的前几天,亨利二世染上了白喉。为了防止这种病传染给其他的人,爱德塞夫妇把小亨利单独安排在庄园的一个小房间里,除了照顾他的护士,严禁亨利二世跟任何人接触,更不用说让他去会见客人了。觉得自己要当联邦特工的亨利二世失望极了,为了阻止弟弟本森见到胡佛,亨利二世趁护士不注意,偷偷溜出房间,来到本森的卧室,然后对着本森的衣服拼命呼吸,想把细菌传染给自己的弟弟,以使他也染上白喉。当然,幸运的是,本森没有被传染,他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胡佛。当得知弟弟并没有将来成为联邦特工的可能性时,亨利二世失衡的心态才得到了平复。
  后来,福特公司的一名雇员这样描述说:“亨利二世就像一只鬣狗,他吃掉了他所能吃得动的所有食物,然后在剩下的食物上面撒上尿,以便让其他人不能吃。而本森是一个好孩子,不像他的兄长。”
  福特家族的这几个孩子都在底特律大学附属学校读书,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八年的时光。亨利二世和自己的弟弟本森是一起进的这所学校。他们不约而同地对体育有着特殊的兴趣,亨利二世迷上了美式足球,而且当上了一名中锋。爱德塞派司机弗兰克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们,作为孩子们的家长,爱德塞却被繁忙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弄得脱不开身,无法更多地去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只是在零花钱上迁就孩子们。光是亨利二世一个人,每周的零花钱有时甚至达到上千美元。
  虽然从表面看,这些孩子并不见得比别的孩子聪明或者多长一只胳膊,但是无论他们走到哪儿,周围的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是福特家族的孩子。对于他们,学校当然是另眼看待,学校的老师更是不会去给他们找麻烦。至于小亨利二世,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从来不会有人去指责他。
  1934年,在亨利二世和本森完成了在底特律大学附属学校的八年学习后,爱德塞又把他们俩送进了康涅狄格州拉维尔的霍奇基斯学校。这是一座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寄宿学校,是专门培养富豪子弟的贵族学校,与耶鲁大学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其实是耶鲁大学的预科学校。凡是在这里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都几乎毫无障碍地进入耶鲁,这也是爱德塞的愿望。
  霍奇基斯学校的校长乔治·范·桑特福尔德是荷兰移民的后代,属于那种“雁过拔毛”的人,福特家族的孩子来到了这里,他怎么能够放弃这样的机会。爱德塞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显然是应付自如,所以他非常慷慨地向这所学校赠送了一辆设备先进的救护车,于是亨利二世和弟弟本森顺利地跨进了这所学校的大门。
  亨利二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他和本森都被安排在高级班学习,但是两个孩子很快就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距。亨利二世很快就被安排到了学校主办的一本杂志《阅历》从事课外编辑工作,兴高采烈的爱德塞也为儿子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于是准备为这家杂志提供广告赞助作为对儿子的支持。亨利二世对自己的成就是如此的得意,以至于在这段时间里写给父母的信中,他在杂志社的工作成了信中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本森不知道怎么样了?”看着一封封亨利二世写来的信,埃莉诺担心地说,“亨利在信中几乎从不提及本森的情况,就仿佛他没有这样一个弟弟,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本森的性格又过于内向,很少给我们写信。”
  其实,本森在这所学校的学习生活非常不顺利,与哥哥亨利二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的锋芒毕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亨利二世处处要表现出他高人一等的地位,而沉默寡言的本森则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由于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环境,这个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可是陶醉在自己成功中的哥哥从来不去关心弟弟的学习。1935年5月初,本森染上了麻疹,有许多天卧病在床,亨利二世当然知道这件事,可是他在给父母写的信中,又像以往一样只顾吹嘘自己的成绩和“出色的”编辑工作,只字未提弟弟的病情。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爱德塞后来终于得到了本森生病的消息,他被亨利二世的自私和冷漠激怒了,于是去信狠狠训斥了这个令他失望的长子。
  不久,爱德塞又收到了校长桑特福尔德的来信。看完来信,爱德塞气冲冲地把信摔到一边。埃莉诺捡起来仔细地读了起来。在信中,桑特福尔德主要谈了本森的情况,他认为本森上课很专心,并且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缺乏表达能力,与学习好的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校长甚至认为本森有点迟钝和糊涂。虽然听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但是爱德塞夫妇也在为本森担心,他们给校长回信,解释本森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他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一种正常表现,希望校长能继续关照他。另外,爱德塞也在给亨利二世的信中,叮嘱他照顾好自己的弟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
  爱德塞夫妇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第一学期结束时,本森的功课就落在了全班同学的后面,到第一学年结束时,本森学习科目的大部分不及格。桑特福尔德校长又给爱德塞夫妇写信,认为本森这样将不可能和其他同学一起顺利升学,从而也就无法进入耶鲁大学学习。爱德塞向学校请求是否能让本森利用假期补习功课,以便能完成高级班的课程并得到学分,结果本森还是没有成功。于是从新学年开始,本森离开了高级班,来到初级班学习。这一挫折对这个16岁的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由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和过于内向的性格,本森的精神状态处在极度的紧张和优郁中,结果得上了一种奇怪的病——习惯性呕吐。
  “爱德塞,去把孩子接回来,那里的大夫都是庸医,还不如我们自己医院的医生可信。”得知这一消息后,老福特出面干预了。爱德塞在感恩节前亲自把本森接回底特律,让福特医院的医生为孩子做了详细的检查。根据福特医院的主治医师弗兰克·斯洛丁博士的检查结果,本森的身体没有什么毛病,而且这个孩子的智商为124,可以说相当聪明。斯洛丁博士把检查的结果写成报告,通知了本森的学校和爱德塞夫妇。
  “那么孩子的习惯性呕吐是怎么一回事呢?”埃莉诺担心地问。
  “这一点恰恰是最值得我们庆幸的,”博士回答,然后他对迷惑不解的爱德塞夫妇解释说,“显然,孩子的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重,被降到初级班这件事使他深受打击。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本能地采用了呕吐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紧张和痛苦,从而避免了在精神上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应该感谢上帝没有让这个孩子遭遇更大的痛苦,今后应该引导他扩大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正常地和其他人交往,使他的注意力向外逐渐转移。”
  “我了解本森,他是个可怜的孩子,性格过于内向,又不善于同其他人交流,更不会去争强好胜。”爱德塞对妻子说,“以后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关心他和鼓励他,决不能再强迫他去干他不喜欢的事。”
  两个孩子终于完成了在霍奇基斯学校的学业。1936年,19岁的亨利二世进了著名的耶鲁大学,而本森没能成功。在爱德塞的亲自干预下,本森进了另一所名牌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两个孩子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前夕,爱德塞抽出时间,一家人和往年一样,到缅因州的西尔港度假。
  在度假别墅的草坪上,爱德塞和两个即将跨人大学校园的儿子坐在一起。此刻,小比尔正在远处逗引着前几天爱德塞刚为他买的一条纯种西班牙狗,这条狗的毛色黑白相间,两只大大的耳朵下垂着。比尔手中拿着一个皮球,不停地向远处抛,让狗去追。
  “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你们未来的命运将会和我们的公司联系在一起。”爱德塞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望着自己这两个将来注定要成为福特王国继承人的孩子,特别是亨利二世。
  “对我们这个家族来说,公司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宗教。”爱德塞接着说了下去,“无论你是否愿意,是否喜欢,这都是命中注定,是不容抗拒的。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就是要献身投入进去。”说着,爱德塞把自己的脸扭到了一边,为的是不让孩子们看见他眼中含着的泪水。
  比尔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当他让自己的父亲为狗起名字时,爱德塞脱口而出:“就叫它‘幸福’吧。”
  “亨利,学习对你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吗?”本森突然问了亨利二世这样一个问题。
  看见父亲的眼睛也在注视着自己,亨利二世回答说:“我学习时当然是百分之百快乐的。”本森苦笑着摇摇头。趁父亲不注意,亨利二世在本森耳边轻轻说:“本,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学习时是百分之百的快乐,而不学习时则是百分之二百的快乐!”哥俩哈哈大笑。
  两个孩子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根据爱德塞的意见,亨利二世在耶鲁所学习的课程中,机械技术和工程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显然,这实际上是在让耶鲁培养福特公司的接班人。爱德塞当然更关心本森的学习情况,尤其最令他放心不下的是他担心学习上的不顺利又会像以前那样影响本森的身心健康。不过这次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虽然本森在新的环境中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可是他显然已经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西班牙语和英语两门功课的不及格并没有再次打倒他,在给父母和祖父母的信中,本森充满了乐观。这也许是大学的生活远比要求严格、一切循规蹈矩的霍奇基斯学校充实、浪漫得多的缘故吧。总之,不幸的本森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这是最令他的父亲欣慰的。
  与两个兄长一样,多迪和弟弟比尔从底特律附属学校毕业后,也进了霍奇基斯学习。多迪对两个哥哥上大学并不十分羡慕,小小年纪的她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上。在她看来,去学校读书远不如运动、旅游和与朋友们的聚会来得快活。爱德塞在全国各地的住所和别墅附近的那些公子哥和小姐们当中,大多数是多迪的朋友。多迪和比尔年龄虽小,却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大人的运动——网球。爱德塞一家几乎都是体育锻炼迷,对于网球的迷恋尤为突出。他们甚至请了专职的网球教练,来帮助他们提高球技。爱德塞很疼爱自己的女儿,因为他从女儿的身上,能看到埃莉诺年轻时的影子。多达曾经得意洋洋地说:“我能让爸爸围着我的手指转。”同时她也不无悲哀的指出:“我和母亲几乎无话可谈。”
  爱德塞也喜欢比尔,除了因为比尔是最小的孩子外,还因为在比尔身上有一种爱德塞自己所缺乏的积极进取和坚强的个性。1935年,比尔刚满10岁,哥哥姐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网球,他的心里羡慕极了,于是便在休息时缠着教练教他学网球。
  “孩子,等再过两年吧。”教练拍拍他的头,比尔仍不甘心。没有办法的教练只好说:“这样吧,我教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既然你已经看过我们的练习,你以后就自己找一个网球拍,对着一面墙挥拍练习臂力,等你能熟练地控制球拍,然后就可对墙练习打球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还会来,那时我会考你,如果你确实按照我说的做了,我就开始教你在规的网球课。”
  比尔开始了刻苦的练习,没有人去监督他,全靠自觉。一年后,那位教练不得不承认比尔的进步出乎意料,于是收下了这福特家的最小的孩子当学生。
  “比尔是我和你们的母亲之间的杰作!”一天,当比尔又把一座网球比赛的奖杯捧回家时,爱德塞对孩子们说。结果,为了父亲的这句话,比尔不得不忍受兄长们的冷嘲热讽。
  在霍奇基斯学校里,聪明伶俐的比尔不仅学习成绩出色,而且是学校最杰出的网球选手,他甚至被邀请参加著名的戴维斯杯网球选拔赛。比尔的爱好是多方面的,游泳、旅游、登山、滑雪等都是这个少年喜欢的运动。当然,这些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尔发生意外受伤的次数也确实不少,让爱德塞夫妇经常放心不下。
  1936年夏天,也就是爱德塞一家从西尔港度假归来后不久,亨利二世就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在还没升学的这段时间跟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欧洲旅游。为了让19岁的长子出去见见世面,尝试一下不和父母在一起独自面对一切的生活,在埃莉诺的劝说下,爱德塞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他们还写信给在欧洲的朋友,委托他们照顾这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
福特家族--16 亨利二世即位
16 亨利二世即位
    “原来你就是亨利·福特家的年轻人!”
    混在耶鲁大学
    为了爱情,亨利二世成为一个天主教徒。
    两个孩子进了福特公司
    老福特的嫉妒和怪念头
    25岁的美国海军少尉
    贝内特的篡权阴谋
    两位妇女的反击
    接力棒在争吵中交给了亨利二世
  1936年的欧洲,正处在战争的边缘,纳粹的阴云已经笼罩着整个欧洲大陆。但是对于这几个前来旅游的公子哥来说,令他们感兴趣的只是美丽的异国风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精美的艺术品和如云的美女。包括亨利·福特二世在内的几个小伙子,都是美国声名显赫的家族成员,为了保证他们的旅行安全,亨利二世很不情愿地接受了祖父派来的几名警卫人员作为随从。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丽的景色和怪异的政治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整个城市原来浓重的艺术气氛已经荡然无存,这个靠近法西斯德国的国家充斥着大量的纳粹分子。反犹太人的标语满街都是,不时还有些支持纳粹党的狂热分子在街上游行。亨利二世一行住进了著名的维也纳皇家大酒店,当他递上自己的护照时,饭店的经理看过护照,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神情,他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小伙子。
  “原来你就是亨利·福特家的年轻人!”
  “是的,很高兴来到你们这个美丽的国家。”亨利二世回答。
  经理面带微笑,对他们说:“小伙子们,欢迎你们。不过请接受我一个劝告,这个城市目前正流行梅毒,所以希望你们和姑娘们交往时小心一点。祝你们在这儿过得愉快!”
  饭店的服务员把他们领到了各自的房间,几个随从立刻碰头开了个小会,决定为了小主人的安全和健康考虑,当然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饭碗着想,严格限制亨利二世在维也纳的活动。
  这样一来,对亨利二世来说,自然是大大影响了他在这个国家的游兴,于是一行人主要体会了一下这个音乐之都的名胜古迹,并决定放弃去德国的计划,然后很快就去了法国。在浪漫迷人的巴黎,他们度过了这次旅行中最快活的日子,他们穿过了半个法国,最后来到诺曼底海岸,乘船返回纽约。
  就在这条豪华客轮上,亨利二世结识了一位名叫安娜·麦克唐纳的少女,原来她也是和伙伴们去法国旅行返回美国的。两个年轻人非常投缘,一路上过得十分快乐。安娜的家族是纽约长岛最有名的麦克唐纳家族,在美国各地拥有大量的房地产,并且还从事金融生意。麦克唐纳有14个子女,安娜是其中的一个,她目前正在康涅狄格州的圣心学院读书。安娜有一头金色的长发,白皙的皮肤,容貌秀丽,身材健美,谈吐幽默,亨利二世对安娜可谓一见钟情。这艘万吨级的客轮上设施齐备,甚至还有网球场和游泳池,于是他们白天打网球和游泳,晚上则把时间都消耗在舞厅里,跨越大西洋的漫长旅途也因此显得短暂起来。
  轮船终于到了纽约,但是两个年轻人的交往从此拉开了序幕。不久,安娜就把亨利二世介绍给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麦克唐纳家族在许多方面与福特家族有相似之处,这个同样依靠自己的奋斗换来今天的名声和财富的家族偏于保守,而且不喜欢和其他所谓上流社会的成员附庸风雅、故作姿态。他们当然了解亨利·福特和他的家族,认为这一家和他们家族一样,都是“正经人”。就是在亨利二世结识安娜的时候,恰恰是麦克唐纳家族刚刚拒绝约翰·F.肯尼迪、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的一分子向安娜的姐姐夏洛特的求婚后不久。老麦克唐纳夫妇很喜欢亨利二世,在这个家庭成员众多的家族做客也令喜欢热闹的亨利二世感到高兴和自在,因为单独和安娜在一起的时候,亨利二世总是感到有点拘束。
  “我们一家可都是天主教徒。”安娜悄悄告诉亨利二世,因为她从父母那里听说了老亨利在宗教问题上的顽固。亨利二世对这一点似乎并不担心,他只是一笑置之。
  在耶鲁大学,亨利二世的心思也从来不放在读书上,他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拉帮结派,并成了其中的一个小头目。他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名叫“书生和伪君子”的俱乐部,天天跳舞聚会、饮酒作乐。根据父亲的安排,进校后,亨利二世的专业是工程学,其中包括大量机械科目。然而考试的结果把爱德塞气得半死,亨利二世的主修科目不及格,最后只好转系,来到社会学系,即使这个有钱的公子哥请来了家庭教师补习功课,他还是连社会学考试也未能通过。爱德塞经常被收到的各种功课不及格通知单所包围,可是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爱德塞既无可奈何,也无暇顾及,因为他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可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亨利二世继续和安娜联系,每到节假日,两个年轻人总是设法聚到一起,这一对家境殷实的年轻人的相爱早已成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津津乐道的话题。
  1938年8月,麦克唐纳夫人像往年一样,远涉重洋前往欧洲大陆,到那里的天主教堂去参加祈祷,并且到巴黎的名店去为自己和孩子们采购各种新款时装。在她回到纽约长岛的这一天,发现女儿安娜又特地出门买了一件深色晚礼服,领口镶着一圈玫瑰。
  “安娜,为什么要买这样的晚礼服呢?我刚从巴黎给你买回了平常你喜欢穿的便装。难道你不喜欢吗?”
  安娜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讷讷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自己又买了一件晚礼服的原因是今天晚上她要和亨利二世约会。
  “而且我能预感到今天将会是个特殊的日子。”
  “是什么日子,我的女儿?”麦克唐纳夫人不解地追问道。
  “我觉得亨利会向我求婚。”安娜回答。
  也许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就是这一天晚上,亨利。世正式向安娜·麦克唐纳小组求婚了。两个年轻人还商定,在9月份为亨利·福特二世而举行的21周岁生日庆祝宴会上秘密定婚。之所以保密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安娜一家的宗教信仰与老福特的观点不符,为了避免麻烦,亨利二世准备在这个问题上干脆来个先斩后奏。另外,安娜告诉亨利二世,她的家族已经赞同了安娜和亨利二世的婚事,老麦克唐纳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求亨利二世归依天主教。
  1938年9月,在底特律郊外爱德塞夫妇的别墅里,福特家族为亨利二世的21周岁生日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因为这是美国上流社会为自己家族的年轻人正式进入社交界而举行的仪式,爱德塞请了美国当时最著名的乐队和舞蹈家前来演出助兴,由于爱德塞夫妇在美国的社交界有良好的声誉,所以这次盛宴云集了许多客人。安娜和麦克唐纳家族的成员也前来做客,受到了爱德塞夫妇的热烈欢迎。
  福特家族的这次活动举行后不久,老福特和克拉拉就接到了亨利二世的一封来信:
  “亲爱的爷爷、奶奶:
  ……我准备正式公布我和安娜·麦克唐纳小姐订婚的消息。关于她的情况,你们也许已经从我父母那里了解了一些,等以后我见到你们时再向你们作详细介绍。我父母唯一不高兴的是,安娜是一个天主教徒,可是从他们很热情地欢迎安娜一家来访的情况看,估计这一点已经不成问题,他们肯定会同意我成为一名天主教徒。我希望你们会喜欢她……”
  “这简直不像话,我不能容忍在我的家族成员中出现一个天主教徒!我们的孙子应该有与我们家族相称的婚姻。”老福特果然暴跳如雷。后来,神通广大的贝内特又了解到,麦克唐纳家族还特意请来了美国著名的天主教牧师富尔顿·希恩向亨利二世宣传天主教教义。底特律一家小报据此也开始预测亨利二世将会成为一名天主教徒,怒不可遏的老福特又准备起诉这家小报,后来在贝内特和克拉拉的劝说下才罢休。另外,老福特又打听到麦克唐纳家族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有密切的交往并且有生意往来,他的心里也非常不痛快,因为这又触犯了他的另一大忌讳。
  安娜在亨利二世向他求婚时,曾经劝说亨利二世至少要把一部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因为这样至少会使双方的家长,特别是望子成龙的爱德塞夫妇高兴一些。亨利二世也确实接受了安娜的建议,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有所回升。
  “他总是到了最后阶段才让我们高兴起来。”知道儿子学习进步的消息,爱德塞苦笑着对妻子说。因为儿子以前不及格的功课实在太多,爱德塞早就对亨利二世的学业失去了信心,更关心如何使儿子顺利接班的问题。
  爱德塞夫妇是宽容的,他们最终同意了儿子的婚事,从而又一次大大地得罪了老福特,1940年7月12日,婚礼在纽约长岛的索瑟姆顿麦克唐纳避暑庄园举行。光是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就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还为了这次婚礼专门修建了一座巨大的舞池。婚礼举行这一天,总共有1000多名来宾参加。爱德塞夫妇是乘坐他们的豪华游艇“欧尼克”号从海上去的,而老福特则在克拉拉的劝说下,乘自己的专列“费厄林”号到了纽约。就在婚礼举行当天的早晨,希恩牧师在麦克唐纳家族的小教堂里,为亨利二世施洗礼,宣布他正式归依天主教。在长岛的罗马教堂中,教皇皮厄斯十二世亲自前来为这一对年轻人祝福,安娜的伴娘是她的好朋友,肯尼迪家族的千金小姐凯瑟琳·肯尼迪。
  尽管心里一百个不痛快,正在设法使自己融人社交界的老福特还是很有风度地应付着各方的来客。进入古稀之年后,老福特发展了自己同美国上流社会和著名人士的关系,开始四处拜访各界名流,如J.P.摩根、塞缪尔·英索尔和老约翰·D.洛克菲勒。他曾经专程去纽约参加了洛克菲勒三世的婚礼,还去辛辛那提参加了美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商的女儿安妮特·沃利茨的婚礼,所以这次自己孙子的结婚庆典他是无论如何要来的。麦克唐纳家族原来担心老福特会因为让亨利二世人天主教的事情不痛快而怨恨女方父母,结果看到老福特很有涵养的接受了这一切并且出席了婚礼。老麦克唐纳夫妇非常感激,于是在婚礼结束后给老福特夫妇写了一封感谢信。
  其实,老福特自己对秀丽端庄、举止得体的安娜也非常满意,认为孙子的眼光实在不错。在婚礼后举行的大型舞会上,77岁的老福特和安娜共舞一曲,他们娴熟的舞步赢得了在场所有宾客的热烈掌声。
  婚礼结束后,亨利二世和自己的新娘按照计划整理行装准备赴夏威夷旅行,这也是他们接受了爱德塞夫妇劝告的结果,因为当年爱德塞和埃莉诺结婚后也是去夏威夷度的蜜月。他们走得是如此匆忙,以至于没有来得及看一下亲朋好友赠送的礼物。亨利二世和几个仆人忙前忙后在收拾行李,安娜则拿着一把大剪刀,把全国各大报纸上登载的有关他们结婚的消息和详细报道剪下来装订成册(据说,总共汇集了七大本),然后他们就动身了。这些充满赞誉之词的剪报就成了他们这次旅行的消遣之物。
  风光旖旎的夏威夷海滩、繁华的旧金山、雄伟的落基山脉、碧波荡漾的路易斯湖……都留下了这对新婚夫妇流连忘返的身影。蜜月结束后,他们回到了底特律,才打开了那些新婚礼物。最贵重的一份当然是来自父亲爱德塞,他的礼物包括附近的一座别墅和250份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很清楚,这不仅是爱德塞送给儿子的结婚礼物,也是作为父亲对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亨利二世所做的安排。
  “亲爱的,自我生下来,我的命运就注定了,我这一生属于我的家族,属于福特公司,也属于你。”亨利二世对自己的妻子说。
  爱德塞对儿子学业的担心是对的,1940年8月,亨利二世果然结束了他在耶鲁大学为期四年的学习生活。令人尴尬的是,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许多年后,声名显赫的福特二世故地重游,回到耶鲁大学参加学校为新一届毕业生举行的庆典。精明刁钻的记者问:“亨利先生,听说当年您在1940年离开这座学校时,没有得到毕业证,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亨利二世做出一副很坦然的样子。
  “听说,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您花钱雇人购买试题以图蒙混过关,请您解释一下好吗?”记者穷追不舍。
  亨利二世清了清嗓子:“不,我还不至于愚蠢到去做那种事。我只是在读书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没有放在功课上罢了。”
  当然,不论他是否拿到了毕业证书,反正亨利二世就像所有人期待或预测的那样跨进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大门,本森又像以前那样成了他的好伙伴。本森比以前开朗得多,但是这也并不能掩饰他学业失败的事实。亨利二世虽然没有拿到正式的毕业证,但是总算完成了学业,得到了一张“托马斯·哈代与社会习俗”方面的结业证明,而本森连大学学业都没有完成,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仅仅呆了两年就退学回家了。本森也成了家,妻子名叫伊蒂斯·麦克诺顿,是卡迪拉克公司副总裁的女儿,和本森从小在一个幼儿园里长大,真可谓青梅竹马。
  一天,本森驾车来哥哥家,兄弟二人坐在别墅的门廓里,望着绿色的草坪交谈起来。
  “命运也许真是在和我开玩笑,”本森对哥哥说,“在大学里,学校倒是非常照顾我,他们让我选自己感兴趣并觉得容易的课上,可是每次等我选完课后才发现,这些课其实非常难,结果当然都是不及格了。”
  “你能很乐观,我真高兴。”亨利二世说。
  “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想得开。”本森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反正我肯定可以在福特公司找一份工作!”
  “是的,这不,我们俩又在一起了,就像秤不离砣那样。”兄弟俩哈哈大笑。
  1940年9月,亨利二世和本森正式来到福特汽车公司,在鲁日工厂上班。为了使孩子们能熟练地掌握机械技术,爱德塞让工程师谢尔德里克把两个孩子安排到工程部门。这个部门技术最好的一个监工是一名黑人,两个孩子就在他的手下工作。工作伊始,亨利二世和本森就发现,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两个年轻人非常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心里十分明白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他们工作得非常努力,一点也没有阔少的架子。从小看着这两个孩子长大的索伦森经常来看望他们,每次看见两个孩子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拿着各种工具在挥汗如雨时,索伦森就非常高兴,因为孩子们使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
  最高兴的人是爱德塞,因为情况再明白不过了,亨利二世和本森加入福特公司的行列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做接班的准备了。
  “在我这一代,由于种种原因,父亲根本没有把权力交给我,可是无论怎么说,这种局面在亨利和本森这一代人身上不会再重演。”在公司备受排挤的爱德塞这时的身体状况已经不是很好,他安慰自己的妻子说:“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们,我也要坚持下去!”
  对于孩子们进入福特公司这件事,心情最复杂的人是老福特,这个77岁的老人虽然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精力和体力的不断衰退,却仍然不愿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别说让他“退居二线”做一名顾问了。他经常从贝内特那里听取关于两个孩子工作情况的汇报,然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愣。一天,他突然来到鲁日工厂,去看望自己的孙子们,当发现亨利二世和本森是在一名黑人监工的手下工作时,一股无名火又从他的胸中燃烧起来。他没有在两个孙子面前发作,但是一回到高地工厂的办公室,他就怒不可遏地喊了起来:“是谁安排那个黑人做孩子们的监工的?”
  “是谢尔德里克。”贝内特赶紧汇报。
  老福特立刻命令把谢尔德里克找来,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要不是老头顾念当年在研制新型发动机时谢尔德里克对自己照顾周到,恐怕谢尔德里克的饭碗当时就保不住了。刚好孩子们通过这几个星期的实习已经对汽车组装等环节有所了解,所以谢尔德里克回到工厂,马上把兄弟二人安排到了福特公司为美国军队设计并生产的新型吉普车的总装车间,主要从事这种新车的装配和检验。在福特公司为这种新型吉普车举行的试车典礼上,谢尔德里克特意安排亨利二世和本森作为新型车的试车员,当爱德塞看见自己的两个孩子驾驶新车一边挥手一边向自己驶来的时候,眼泪从他的眼里不停地流了下来。后来根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从爱德塞坐上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到后来他去世,这是他在众人面前最高兴的一次。
  对孩子们来到福特工厂工作感到受威胁的另一个人是贝内特,在当时,贝内特在公司的权力早已超过了索伦森,他甚至连爱德塞也不放在眼里,因为老福特只信任他一个人。随着地位的升高,他心中的权力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已经把眼光放在了福特公司的最高权力地位上。
  亨利二世和本森进工厂工作意味着什么,贝内特对此很清楚。爱德塞、索伦森乃至公司的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对贝内特抱有敌意,甚至同他不共戴天,这一点贝内特也是了然在胸。他知道,他攫取公司最高权力的唯一机会就是趁老福特在世时挤垮其他的对手,他甚至这样告诉自己的亲信:“福特先生一走,我就引退,不管心里是否愿意,我必须这样做。”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给自己的对手以最后一击的时候,两个孩子的介入打乱了他的计划。所以他天天向老福特进馋言,离间祖孙关系,顺便也在背后多捅爱德塞和索伦森几刀。
  贝内特不愧是干这种事的老手,本来就不愿意接受孙子们即将接班这一事实的老福特对孩子们产生了越来越深的敌意,他就像一个即将垂死的老国王,既怨天,也尤人。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看望过自己的孙儿们。一天,他突然打电话通知爱德塞和索伦森:亨利二世和本森可以继续在工厂的工资单上挂名,但是必须安排到其他的分厂去,“甚至是加利福尼亚,总之必须让他们远离我的视线”。还没等爱德塞做出反应,脾气暴躁的索伦森首先跳了起来,他立刻驱车来到高地工厂,径直走进了老福特的办公室。
  “我反对你对亨利二世和本森的安排。我拒绝这样做,希望你也打消这个念头。如果你强迫我这样做,那么我将彻底和你断绝关系,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说完,索伦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老福特的办公室。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孩子们很快发现了祖父在对他们的父亲进行折磨并开始打击自己的各种阴谋,他们感到非常愤怒。但是孩子们并不明白老福特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于是就跑去问母亲。埃莉诺为了顾全大局,维持整个家族的团结,没有对孩子们多说什么,可是孩子们还是从公司其他人的口中渐渐了解到一些真相,包括老福特、爱德塞和贝内特三人之间的许多事情。终于,在一次家族内部爆发的激烈争吵中,两个孩子也介入了这场争论,年轻气盛的本森当场指责祖父和贝内特的排挤和打击是导致爱德塞的健康恶化的根本原因,这个孩子当众宣布与自己的祖父断绝关系。
  1941年,美国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爱德塞的建议,亨利二世和本森都申请加入美国军队,以避免当年由于逃避兵役而给爱德塞带来的耻辱。亨利二世的妻子安娜刚刚生下了女儿夏洛特,就送自己的丈夫加入了美国海军,好在被安排在五大湖海军基地,离底特律非常近,所以可以经常回家。在他服役期间,安娜又怀上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并于1943年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安妮。
  根据亨利二世的本意,他想做一名普通的海军军官,而不想借助或依赖自己家族的影响,可是这做不到,就连驻扎在这一地区的海军上将都要求亨利二世安排去拜访老福特。
  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誉,也是为了表示对老福特的抗议和不满,本森也参军入伍。可是由于他的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军队起初将他拒之门外,后来国家战时部特批他加入了美国军队。他先来到军官预备学校,最后完成了培训并被任命为上尉。
  老福特对自己的成为军人的孙子们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前文中所提到的小约翰·戴林格也入伍时,老福特却异乎寻常地和这个起码在名义上与福特家族无关的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并且祝福戴林格能有好运。他的这一举动又为那些曾经报道说戴林格是老福特的私生子的小报找到了证据。
  1943年,爱德塞的年满20岁的女儿多迪和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沃特·B.福特结为夫妇,新郎来自另一个小一些的福特家族——美国格拉斯帕恩特的福特家族,新闻界称他们为“化学福特”。他对多迪很好,婚后不久,他就加入了美国海岸警卫队。然而,这一喜庆的事并没有给爱德塞日见恶化的健康状况带来改善。1943年5月26日,老福特和克拉拉的唯一的儿子,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爱德塞离开了人世。
  1943年5月27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
  “对于爱德塞·福特先生的去世,我感到很难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摘下了眼镜,疲惫地摇摇头,“听说就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真是令人感动!我已经向亨利·福特先生发去电报表示慰问。”
  总统面前的沙发上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美国战时生产管理局局长威廉·努森,即福特汽车公司原来的骨干。此刻他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爱德塞的去世造成了福特公司最高职位的空缺,这实在令人不安。”努森向总统汇报了自己的忧虑,“我们国家卷人战争已经一年半了,现在各个战场上的军火供应日趋紧张,福特公司作为美国第三大军工承包单位,生产的物资包括吉普车、装甲车、军用卡车、坦克、飞机引擎和飞机,如果公司因为最高职位的空缺而不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满足政府订货的需要,那么将会给美国,给整个战争的胜利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努森汇报时,罗斯福一直在用手指按摩着眼睛和鼻梁。
  “努森,说下去吧,我知道你已经对此有所考虑了。”罗斯福重新戴上眼镜,面带微笑,望着自己的部下。
  “如果您认为有必要,我们可以完全摆脱福特家族,根据战时紧急状态的有关法律规定,由政府出面直接管理福特公司。”
  “我不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总统轻轻摇了摇头,“这一设想牵扯到政府和公司之间的关系,绝对不能简单处理,难道福特家族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吗?”
  努森接着就详细分析了爱德塞去世后福特公司的情况。除了已经年满80岁的亨利·福特之外,在福特公司的董事中,明显只有查尔斯·索伦森和哈里·贝内特能够接任总经理的职位。索伦森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贝内特则是一个丝毫不懂得生产经营管理的无赖。
  “情况原来是这样!”总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努森,你要密切注意福特公司最近的人事变化和其他动向,爱德塞的子女中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有,是爱德塞的长子亨利·福特第二,他从一生下来就被认为是福特王国天生的新一代接班人,今年25岁。不过,目前他刚从芝加哥海军学校毕业,正在军队服役。”
  “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努森,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领导福特公司为战争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不管他是谁。当然,最好是福特家族的人,哪怕他是一个刚刚离校的海军少尉!”罗斯福说。
  努森向总统告辞后离开了白宫,“总统毕竟和福特家族有很深的交情。特别是和爱德塞。”努森在心里对自己说,他当然知道爱德塞和罗斯福从在乔治温泉相遇时就开始的多年友谊。
  爱德塞去世后不久,他最亲密的好朋友奥尼斯特·坎茨勒和美国海军部长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1943年8月,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颁发命令:授予亨利·福特第二海军少尉荣誉证书的委任状,责成他退出现役,返回底特律。这一行动清楚地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希望由亨利二世正式成为福特王国的继承人。
  爱德塞的葬礼结束后,奥尼斯特·坎茨勒把从海军基地请假赶来参加葬礼的亨利二世找到一边,向他详细讲述了他所知道的曾经在爱德塞和老福特间发生的一切。
  “你现在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接替你的父亲成为公司的掌权人,彻底清除贝内特的势力,重新振兴福特公司。”坎茨勒说。第二天,他带着亨利二世来到爱德塞的办公室,翻遍了爱德塞的每一个保险柜和抽屉,试图找出爱德塞为使自己儿子能够顺利获得权力而留下的只言片语,但是他们没能找到。
  “孩子,情况是明摆着的,你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和那些想从你们家族手中夺取公司的人斗争才能实现你父亲的愿望了。”坎茨勒对亨利二世说,“另外,你还要依靠你的祖母和母亲,并且联合你的弟弟妹妹。你们的家族就靠你来维护和振兴了!”
  1943年6月,福特汽车公司召开了董事会,讨论爱德塞去世后公司的人事变动安排。作为公司的新任董事,亨利二世和母亲埃莉诺也参加了会议。为了使自己重新当上公司的总裁,并且避免遭到爱德塞妻子和孩子的反对,老福特强行把贝内特拉进了董事会。按理来说,同样拥有公司股票的本森也应该出席董事会,但是愤怒的本森坚决拒绝和贝内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所以没有参加会议。会议最后在激烈的争吵中结束,老福特从幕后走到台前,又一次登上了公司总裁的宝座,从而使心中的权力欲再次得到了满足。
  虽然老福特重新就任公司的最高职位,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对于一个已经年满80岁的老人来说,这个位置是他的精力和体力所不能胜任的。老人背后的阴谋家就是贝内特,对于他来说,他必须趁老福特在世并在位时通过向老人不停地灌迷魂汤来得到公司的最高权力。在公司所有人的眼里,贝内特篡位成功是迟早的事情,不仅是因为他的背后有糊里糊涂的老福特的支持,而且还因为他的对手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索伦森根本不是一个搞阴谋的人,也从来没有觊觎过那金光闪闪的宝座。国家正处在战争中,为了完成政府的定货,索伦森天天扑在为美军生产轰炸机的威罗兰工厂,无暇顾及公司的其他事情,他成了一个工作狂。对于亨利二世退役这件事,贝内特曾经通过老福特加以阻挠,极力向政府说明希望亨利二世继续在军队里为国效忠,但是他的努力因为坎茨勒的介入而失败了。“既来之,则安之”,是贝内特对重返福特公司的亨利二世的态度,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个26岁的毛孩子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他甚至开始接近亨利二世,准备把他也拉入自己的阵营,以便为自己的继位铺平道路,而亨利二世似乎也很合作,还跟贝内特一起乘坐飞机,学习驾驶技术。
  “难道你忘了正是他和祖父一起害死了我们的父亲?”一天,在军队服役的本森回来休假,愤怒地质问自己的兄长。
  “本,我忘不了我们的仇人是谁,你仍在军中服役,贝内特拿你没有办法,但是我必须和他相处,并且等待时机,在他疏忽大意的时候打垮他。”亨利二世冷静地说,本森对哥哥的老练感到很惊讶。的确,对于一个26岁的年轻人来说,亨利二世显得太成熟了,超越了他的年龄。其实,从亨利二世少年时和他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个年轻人和父亲爱德塞在性格上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而是更像他多疑、狡诈、反复无常、精力旺盛的祖父。单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不学无术,在军队里也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事迹,可是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并没有阻止他按自己骨子里生来就有的那些性格发展,而是更巧妙地掩饰了他的野心、旺盛的斗志和复仇心理。所以在贝内特眼里,不学无术的浪荡公子亨利二世成了一个对他很尊重、很顺从的孩子,贝内特甚至考虑要如何引导这个孩子早日熟悉公司的业务,以便更快地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对于孙子的归来,老福特带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孙子的存在视而不见,继续整天呆在家中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由贝内特在发号施令。亨利二世刚到公司时,天天埋头扎在父亲的办公室里阅读各种文件材料。也就是在这时,贝内特在福特公司开始了一场人员大清洗。第一个爱害者是爱德塞的忠实部下,当时美国汽车最优秀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专家谢尔德里克,他于1943年10月辞职。3个月后,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了35年的索伦森来见老福特,因为老福特刚刚任命贝内特作为索伦森的生产管理助手,实际上是来向他夺权。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是否应该去佛罗里达休息一下?”索伦森紧盯着老福特,很明显,他是让老国王在他和贝内特之间作一个选择。
  老福特抬起头来,看了索伦森一眼,然后耸了耸肩,报之以沉默。索伦森二话不说,扭头走出了房间,第二天,他就把辞职报告放在了老福特面前。
  “我是来向您告别的,明天我就走。”索伦森说。
  老福特站了起来,无言地和索伦森握了握手,把他送到了办公室门口。
  “除了工作之外,去享受生活也是可取的。”老福特对索伦森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语。
  1944年2月,早已失宠、在公司形同虚设的公司办公室主任莱布尔也解甲归田。还有许多爱德塞信任的公司职员也相继离开了公司。还有一些人没有走,他们名义上是在上班,其实只是在等待,等待这场权力斗争的最后结局。这些忠于福特公司的人不愿意看着这个公司落到野心家的手里,不甘心贝内特如此轻易得手。
  此时的亨利二世正在美国奔波,因为他得到了祖母克拉拉的暗示,要战胜威胁家族和公司利益的对手,必须要找几个帮手。他视察了各地的分公司和经销商,消除他们对公司前途的顾虑,并通过对他们的安抚来树立自己的个人威信。他在加利福尼亚找到了贝内特的死敌,爱德塞当年最得力的助手,公司前任销售经理约翰·戴维斯,希望他能重返底特律来帮助自己。
  “只要我在公司一天,就有你的一天,”亨利二世诚恳地说,“让我们一起同甘共苦吧!”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戴维斯看到了当年爱德塞在世时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富于进攻的咄咄逼人的力量,他相信亨利二世是能够打败贝内特的唯一的人,所以同意与亨利二世合作。
  另一个加入亨利二世阵营的人是米德·布里克,他原来是索伦森的生产助手,也和他从前的顶头上司一样,是一个工作狂。他一方面讨厌贝内特的飞扬跋扈,另一方面希望将来能领导福特公司的人是一个强有力的懂技术的专家。索伦森走后,贝内特对生产一窍不通,只好让他接替了索伦森的位置,以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
  亨利二世的第三员大将恰恰是一个与贝内特针尖对麦芒的强悍的人,此人名叫约翰·布加斯,是联邦调查局底特律站的前任主任。布加斯是捷克移民的后代,在怀俄明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是学校一名出色的篮球选手。在底特律的时候,爱德塞和他发生了一些工作上的联系,请他帮助调查一些针对福特公司的犯罪行为。在交往过程中,爱德塞和埃利诺发现布加斯是一个嫉恶如仇。有正义感的人,于是把他当作朋友,也向他透露了许多福特公司的内幕,其中自然包括贝内特的专横。
  “如果你将来能到福特公司工作,将是我们家族的荣幸。”一天,爱德塞握着他的手说。
  与此同时,贝内特也在想方设法接近布加斯,并且极力讨好他。当布加斯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他在联邦调查局的使命时,贝内特立刻找到了他,请他来福特公司担任工业关系经理的职务。有一段时期,布加斯和贝内特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是,布加斯很快发现,由于贝内特的缘故,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非常脆弱和孤立。对于贝内特这个被其他职员畏之如虎的人,布加斯还是很提防的。没过多久,贝内特就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他派人监视布加斯的一举一动,并经常“善意地”提醒布加斯应该忠诚于他,并炫耀自己部下的监视天才。被激怒的布加斯终于明白了当年爱德塞夫妇告诉他关于贝内特的一切并不是空穴来风,他也明白了爱德塞希望他来福特公司的最终目的——协助他们挫败贝内特这个恶魔。布加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亨利二世的行列中。
  1944年10月,公司董事会任命亨利二世担任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这是老福特在克拉拉、埃莉诺的压力下向亨利二世作出的一个姿态,使亨利二世在名义上超过贝内特,老国王确信贝内特会继续控制大局。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贝内特也加快了夺权的步伐,他装作非常担心地向老福特指出,将来存在老福特去世后,坎茨勒利用孩子们的无知控制公司的可能性。在他的鼓动下,老福特让他牵头起草一个类似于遗嘱附录似的东西,开列了一张名单,授予名单上的人作为公司董事会指定的监控团,准备一旦老福特去世,在至少10年的时间里由监控团控制公司的最高权力,直到福特的孙子们“能够老练成熟到可以接班为止”。监控团的成员是由老福特和贝内特决定的,这对亨利二世的威胁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在老福特的心里,这样做的话将来有可能让以贝内特为首的监控团把权力交给最小的孙子比尔,而不是老福特深恶痛绝的亨利二世和本森。
  当得知贝内特手中已经掌握了这样一份重要的文件后,亨利二世几乎绝望了。
  “他们竟然有一个那样的该死的文件!”亨利二世对自己的几个亲信大声地喊,“我认输了!我要搬出公司,和母亲一起卖掉我们手中福特公司的全部股票,然后再去找各地的福特经销商,把这边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断绝和福特公司的联系。”
  “千万别着急,不能意气用事。”布加斯安慰亨利二世,“就让我去应付那个文件吧!”
  布加斯来到贝内特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警告贝内特,他准备向老福特汇报贝内特策划这份文件的真实目的,揭露贝内特想利用老福特夺取福特公司并最终排挤掉福特家族的真相。贝内特一下子被这个自己一直以为是亲信的人的“叛变”弄得目瞪口呆。与爱德塞同年出生的贝内特这时已经51岁,他的头发已经开始脱落,身体也开始发胖。面对气势汹汹的布加斯,贝内特显然有点不知所措。
  “今天我拒绝和你讨论关于福特先生遗嘱及其附录的事!”贝内特大声喊了起来。
  一那么我明天早晨再来和你讨论!”布加斯以更大的声音说。
  第二天上午,布加斯来到贝内特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见贝内特咧着嘴冲自己在笑。贝内特从抽屉里取出那份文件,交给布加斯过目,然后点着火柴把文件烧成了一堆纸灰。
  “你可以把这个东西交给那个小胖子亨利。”贝内特把纸灰装进一个信封,神情自若地说。
  “问题解决了!”布加斯兴高采烈地把情况告诉了亨利二世。
  “只是不知道贝内特为什么会这样做?”亨利二世简直不能相信这个转折。
  “他也许试图用这个方式消除你的敌意,他也许也意识到即使这份文件存在,将来在法庭上究竟有多少人会相信一个80多岁处在神经质状态下的老人立下的遗嘱呢?更何况只是一个附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了尾声,福特家族的这场权力斗争也要见分晓了。谁也没有想到。给了贝内特最后一击、从而把亨利二世送上福特王国国王位置的竟然是福特家族中的两名妇女。
  1945年春天,克拉拉和埃莉诺聚在一起讨论了老福特的遗嘱等问题,最终她们决定,把自己家族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亨利二世的身上,于是她们亲自出马,演出了一场“逼宫”的好戏。首先由克拉拉去见老福特,警告他如果不承认亨利二世应该拥有的地位,那么整个家族将会面临崩溃的局面。紧接着,一贯逆来顺受、极力维护家族团结的埃莉诺,也向老福特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亨利二世不能立刻接替公司总裁的位置,她将把从爱德塞那里继承的股份全部公开出售,其份额占整个福特公司全部股权的41%之多,而这正是老福特最担心的事。
  “让我想想,让我考虑一下。”老福特显然已经失去了斗志,他明白了自己不仅后院起火,而且已经是四面楚歌。觉察到危险临近的贝内特极力想和老福特联系,可是电话已经完全被克拉拉所控制。日渐衰弱的体质已经不允许老福特再外出发号施令,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克拉拉天天守在他身边,向他说明利害关系,劝说他把权力交给亨利二世。
  1945年9月20日,28岁的亨利二世驱车来到祖父的庄园,走进了昏暗的大厅。老福特坐在一张椅子上在等他,克拉拉坐在一边。看见亨利二世,老福特示意他坐在自己面前,然后向他宣布,让亨利二世正式接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说完后,老福特看着自己的孙子,期望他做出感恩戴德的反应,没有想到的是,亨利二世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高兴,而是提出了要不受任何干预、随心所欲地采取任何措施的要求,并声称如果老福特不接受,他就拒绝出任这一职务。老福特无可奈何地让步了,于是这场权力交接就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一个月,对于整个世界,对于福特公司来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福特家族--17 风烛残年
17 风烛残年
   “全世界的所有艺术品加在一起,都不值得我掏出
   一个子儿!”老福特说。
   寄情于山水之间
   守旧的舞蹈迷
   收集狂和他的奇闻轶亨
   究竞谁是这个孩子的父亲?
   “这是我的玫瑰花蕾!”老福特的眼泪掉了下来。
   亨利示意克拉拉吹灭了蜡烛
   老福特去世时,只有20美元的债务。
   “他是个朴实无华的英雄。”
  2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不仅使美国的企业家们深受其苦,就连那些以推销艺术品为生的艺术商们也未能幸免。在不景气的环境下,不要说是指望那些有钱人一掷千金地去买什么名画杰作,就连参观各种艺术展览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纽约的那些艺术商在重新排定最有希望也最有实力成为艺术品的买主名单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亨利·福特。1921年金秋,福特夫妇在光明巷接待了纽约著名的艺术商约瑟夫·戴文。
  “我代表纽约的艺术商向亨利·福特先生及夫人致意!”戴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是代表纽约的五家最有名的艺术商来拜访福特家族的,并且带来了许多名画、雕塑和古董的复制件和照片。
  “福特先生,我们从收藏品中选出了最好的作品,并且把这些复制件和照片配上了尽可能详尽的说明。”戴文打开随身携带的皮箱,取出了三大本用小牛皮做封面的装演精美的画册,然后一一让福特鉴赏。
  “唉呀,上帝呀,这简直太漂亮了!”福特惊叹不已,随即转向坐在一旁的妻子,“克拉拉,快来看,戴文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东西。”
  “真好,这一定都是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呀!”克拉拉也赞叹说。
  “是的,夫人说得很对,这些是古代艺术大师们的杰作,有许多文艺复兴时的精品。”戴文回答道,“我们一致认为,只有尊贵的福特先生和夫人才有资格拥有这些作品。所以我们现在把这几本画册送给你们,更希望你们对其中的作品感兴趣。”
  “送给我们?”老福特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克拉拉,这太令人吃惊了,戴文先生要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我们!可是,戴文先生,初次见面,我们怎么能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呢?”
  戴文心中连连叫苦,他真不知道这一对夫妇是真傻还是在装傻,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地解释说:“这些画册虽然精美,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艺术珍品的原作。我把这些画册送给你们,是希望你们能挑选并购买这些艺术品的原作。”
  “哦,原来是这样!”福特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着说出了下面一句话,“如果我有了这些漂亮的复制品,那我还要原作干什么?”
  一时间,戴文面红耳赤,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旁边的几个仆人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沉默了片刻,还是克拉拉注意到客人的尴尬,用手轻轻捅了捅丈夫:“亨利,让这位客人去找爱德塞,他和埃莉诺都喜欢艺术品。”
  “对!对!爱德塞是我们家的艺术家,我希望你们能成为朋友。”福特随声应和道。
  就这样,福特夫妇送走了戴文,让他去印度村找爱德塞去了。目送客人的汽车消失在远方,亨利轻轻摇了摇头:“爱德塞的兴趣也实在太广了,怪不得在工厂里总是无所作为。可是我的兴趣就是高地的工厂和鲁日河边的高炉,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全世界的所有艺术品加在一起,都不值得我掏出一个子儿!”
  野营和露宿是老福特的一大爱好,但是够得上做他的露营伙伴的人屈指可数,通常有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美国轮胎制造大王哈维’费尔斯通和托马斯·爱迪生,这个四人小组是从1918年夏天起商定开始露营活动的。每次从事这样的活动之前,他们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组织一支由司机和随行人员的队伍,配备几辆汽车,带着冰箱、帐篷、餐桌、吊床、垫子、毯子等野营用品。“我们是一群森林冒险的流浪者。”亨利·福特骄傲地说。白发苍苍的博物学家巴勒斯则担负起了记载“探险记录”的工作。
  1918年夏天,他们来到人迹罕至的阿德隆迪克斯森林,开始了他们的探险活动。1919年,他们则朝纽约北部的森林进发,想在新英格兰地区开辟出一条新路。在旅行中,伟人们或者在车上读书,或者在各自的帐篷里沉思,或者围在篝人边讲述各自的人生经历,或者在进餐后激烈地争论问题。他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尽情放松自己,有时为了发明一种烤制牛排的新方法欢呼雀跃,有时为了一块新从火上取下的食物而争执不休,流露出孩子一般的顽皮。从巴勒斯认真严密的记录来看,亨利·福特是他们当中最活跃的人,他经常不停地在林间步行,或者沿着清清的小溪像个孩子一样跳来跳去,只要找到了一块露营地,福特就拿起一把板斧为将要点燃的篝火劈柴。新闻记者们不请自来,带着照相机甚至摄影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把拍下来的相片和影片公之于众。每次他们露营,就会成为全国各新闻媒介的报道焦点。
  亨利·福特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这个世界巨富不像其他富翁那样装腔作势,这个老人甚至会和街上10岁的孩子竞走,在朋友面前能够把脚踢到吊灯的下端。他在家中自己动手修理衣架,每当暴风雨来临,他就披上雨衣跑到自己家的玉米地里察看庄稼的情况。
  老福特这一生中唯一爱好的艺术形式恐怕就是舞蹈了。从20年代末开始,他发疯似地迷上了传统舞蹈,也就是曾经在美国拓荒者中流行的舞蹈。他聘请了马萨诸塞州的本杰明·洛弗特作为自己的专职舞蹈教练,并组织了一支乐队,安排他们在迪尔本的工程实验大楼中训练。他还让人编写了一本舞蹈手册,书名叫《早安:传统舞蹈经过25年的冷落,又被亨利·福特夫妇所复活》,书中猛烈抨击了那些“伤风败俗”的现代舞蹈,再版后成了利用舞蹈宣扬种种优越论的著作。
  舞蹈彻底改变了福特的社会生活,他和克拉拉从深居简出的生活中走了出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聚会和舞会,与社会各界名流开始了交往。起初,这些聚会还非常随意,然而后来规矩越来越严格,变成了一种正式的类似外交活动的东西。所有参加聚会的人必须穿晚礼服,必须在晚上9点钟准时到场。老福特还专门建起了豪华极至的舞厅,占地达8亩,不用说其他的装饰品,仅整个大厅的地面就是用最为昂贵的缅甸抽木铺成,光洁如镜,据说木材的标价达32.5万美元。曾经被老福特称做寄生虫的达官显贵都成了福特家的座上客。
  在跳舞娱乐之余,老福特还迷上了收藏,不仅仅是古玩,而是他感兴趣或心血来潮时想到的任何东西。老福特仿照克拉拉幼年时在密歇根州生活时的一个小村落修建了格林菲尔德山庄,其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详细复制19世纪美国乡村生活的村落、堆积着数不清的古玩杂物的爱迪生博物馆和反映私人学制的爱迪生学院。
  爱迪生博物馆是一座宏伟的建筑,集中了美国建筑史上三大里程碑:独立宫、议会大厦和费城旧市政府大楼的工艺特色。该博物馆的内容主要是在重现美国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并展出了许多与此专题有关的原始珍品,特别是福特收集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汽车。除了上述展品之外,博物馆还塞满了福特雇佣的收集家们找来的各种物品,把这个庞大的博物馆塞得水泄不通。这些过分卖力的收藏家们根据福特的命令在20多年的时间里走遍了美国的各个角落,差不多把农村翻了个底朝天,得到了杂乱无章、真伪难辨的各种物品。有专人去收集,却没有真正懂行的人去设计、管理和摆放,结果客人们来到这里,就会发现放置飞机和蒸汽机车的场地上还堆着床、棺材、土枪、洋娃娃、八音盒、风琴、旧衣服等。福特的收藏家们甚至还迷恋上了一座据说是18世纪中叶的厕所。
  在整个格林菲德庄园里,福特的工匠们还复制了英国伦敦的一家古老的珠宝店,把一座典型的英国乡间农舍买下来拆开后,再用轮船远涉重洋运到这里来复原出来。福特还说服了好朋友爱迪生,把这位发明家的实验室一砖一瓦地拆卸下来,运到这里复原了。另外,这座庄园里还有许多美国名人的故居,如美国著名园艺家洛德·伯班克、电气工程师斯坦梅茨、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文字专家诺亚·韦伯斯特等。在福特的脑子中,经常还有一些天真的念头,例如当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后对着机器演唱了一首《玛丽有只小羊羔》的歌曲,老福特后来派人四处寻找歌中这位名叫玛丽的妇女的故居在哪里,以便买下来重建,结果全国一下子冒出了一大堆声称自己是玛丽或是她的后人的人,希望富翁能高价买下他们的住房。从小就阅读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霍姆斯。麦格菲编写的教材、深受其影响的老福特,还出资印刷出版了麦格菲的课本和各种书籍,并把这些书作为爱迪生学院的教材,甚至连学院建筑的式样也是完全模仿麦格菲在宾夕法尼亚荒原的故居修建的。
  爱迪生学院是一所私立的男女混合学校,其学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有,教室的建设风格虽然是仿古的,可是教室里的布局却像福特工厂,大量采用玻璃,以至于相邻教室可以清楚地看见彼此的一切。另外,学院还规定,每一个教师必须负责教授他这个班学生的全部课程,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精通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这个不合理的规定弄得可怜的教师们疲于奔命,叫苦不迭。“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仍然贯穿在学校的教育中,每个在这里上大学的男孩都必须定期到鲁日工厂工作,而女孩在这里高中毕业后就必须以学习裁剪、缝纫、烹饪等“持家”课程为主,所以许多女孩在这里读完高中后就找借口退学回去了。老福特喜欢的旧式舞蹈自然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老头经常来到学校,打断学生们的学习,带着他们去跳舞。
  在这所庄园里,老福特还建立了许多仿古风格的商店、农场、手工作坊、酒馆等,雇佣了许多工人和农民在那里煞有介事地做工务农,试图完全营造出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那种田园牧歌、小桥流水的气氛。应该说,他做到了这一点,格林菲尔德庄园成了底特律乃至全美国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年有大量的人来参观,每个参观者须花25美分购买一张门票,据说每年这里的参观者为100万人次,门票收入就达25万美元。原来老福特夫妇建立格林菲尔德庄园的目的之一是想住在这里,结果游客太多加上克拉拉抱怨那些工厂和作坊的声音过于嘈杂,于是老两口还是住在光明巷。
  “我是一个实干型的科学家。”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亨利·福特不无得意地说。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个“科学家”除了他所专长的汽车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他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秘方”,坚信用含有铁锈的水洗头会使头发永远乌黑亮泽,于是经常用旧了的刮胡刀片和几枚铁钉泡在水里让它们生锈,然后用这种水洗头,他还把这个经验介绍给家族中的女士们,听得他们目瞪口呆。一次,为了证实羊毛袜子遇到高温后是否会收缩,他溜到厨房,把自己的袜子扔进了锅里。老福特不吃牛羊肉,因为他讨厌“四脚的动物”;他也拒绝食用鸡肉,因为“鸡竟然吃虫子”;他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吃糖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锋利的糖晶体碎片会把食用者的肠胃割得稀烂”。有一名善于迎合老福特心理的客人来访,老福特立即觉得找到了知音。在谈话中,客人对老福特喜爱素食的饮食习惯大为赞赏,并夸张地说自己为了健胃,每天要采集一些野草来做成三明治吃,于是老福特冲出房间,立刻从草坪上采集来几束野草,命令厨师去做成三明治作为中午他和客人的午餐,这个言过其实的客人只好自认倒霉。一次,老福特接见了一名旅行家,听他讲述周游世界的见闻。当客人说到在亚洲国家人们把各类豆制品作为主食时,老福特激动不已,认为自己终于又找到了一种神奇的食物,从此他迷上了豆类,特别是大豆。根据统计,仅从1932—1933年间,他就花费了大约100万美元从事豆类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就是老福特少年时的好朋友,他的妹夫爱德塞·鲁迪曼。鲁迪曼这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化学家,获得了博士学位。老福特用高薪把他拉来从事大豆的研究工作。用大豆制成的各类食物当然是研究的主要成果,据说有大豆面包二大豆奶油、大豆“肉”和“大豆冰激淋”,用磨成的豆粉和从中提炼出的豆精制成的各种豆浆、豆丸子、馅饼、三明治、甚至大豆咖啡。提炼出的豆油除了食用外,还用在了福特工厂的油漆中,富于开创性的科研人员甚至从大豆中分解出植物纤维,在福特的纺织厂里把纤维原料制成细丝,然后做成了大豆毛料西服。家长制作风的老福特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强迫自己的部下跟他一起在食堂里吃所谓“大豆餐”,不论是汤、菜还是主食全用大豆制成,那些经理和高级职员们一个个叫苦连天,可又不得不装出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忍受着对自己肠胃的折磨。其实,不光他们在饭后找机会把各种香肠、牛排悄悄塞进嘴里,老福特也在没人的时候这样做。
  1978年,纽约鲍勃斯一梅利公司出版了一本名为《亨利·福特的秘密生活》的书,作者就是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小约翰·戴林格。在这本书中,他公开宣称,自己是老福特的私生子。
  事情要追溯到1909年,一位16岁的少女来到福特公司的高地工厂,成为工厂办公室的打字员兼记录员,她叫伊凡捷琳·科特,生于加拿大,带法国血统。这个姑娘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皮肤微黑,身材不高但是非常苗条。起初在公司的人海中,她就像一只不为人注意的丑小鸭,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育,她成了一个开朗活泼、引人注目的美人儿!19岁那年,风度翩翩的哈罗德·威尔斯把她调到自己身边,做他的私人秘书。由于威尔斯和老福特的办公室挨得很近,所以这个俏丽的姑娘很快引起了精力充沛的亨利·福特的注意。威尔斯发现了福特对伊凡捷琳异乎寻常的关心,他是个情场老手,既风流成性,又非常知趣,所以不久就和伊凡捷琳拉开了距离。老福特开始和这个姑娘出双人对,这成了公司当时公开的秘密。
  伊凡捷琳和克拉拉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克拉拉的生活非常节俭,即使是在拥有巨额财产之后,她还是力求节省每一分钱过日子。老福特脚上的袜子破了,全部由她亲自补起来继续穿。克拉拉很少抛头露面,喜欢在庄园里散步或在花园中逗小动物玩。而伊凡捷琳则喜欢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她常常浓装艳抹、衣着时髦地陪伴在大她30岁的老福特身边,扮演一半是情人一半是女儿的角色。伊凡捷琳喜欢骑马,还获得了密歇根州的女子赛马比赛冠军,她甚至喜欢驾驶飞机,并以其高超的驾驶技巧成为全州第一个得到飞机驾驶执照的妇女。亨利·福特喜欢这个女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亲切地称伊凡捷琳为“比莉”。据有人回忆说,伊凡捷琳的手袋里经常装着一支手枪,她曾经说如果谁想要加害福特,她将会毫不犹豫地打死他。
  起初,亨利·福特认为天天围着家打转的克拉拉不会觉察出他和伊凡捷琳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可是他哪里知道女人在这个方面的天才!克拉拉早就对这一切洞若观火,她不仅知道伊凡捷琳的存在,而且还雇佣私家侦探调查传言中福特和自己的女佣人之间到底是不是存在什么暖昧的关系。一向吝啬的克拉拉在付给这些神通广大的侦探们的报酬时可是出手大方,侦探们为了寻找被贝内特打发走的女仆,甚至可以跨越整个美国。从年纪和相貌上,克拉拉或许不是伊凡捷琳的对手,但是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使得没有任何人比克拉拉更了解亨利·福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尽管知道了老福特的风流韵事,克拉拉丝毫也没有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担心。或许是经过商量,或许是共同的默契,老福特也非常注意为自己的妻子留面子,凡是应该妻子出现的场合,绝对少不了克拉拉,绝对找不到伊凡捷琳的影子;凡是应该由克拉拉决定或安排的事,伊凡捷琳从来不会插手,两个女人似乎各司其职,从来不会排斥另一方的存在。1929年10月21日,亨利·福特为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50周年举行了庆祝仪式,在审查出席人员的名单时,他发现了伊凡捷琳的名字。
  “这是谁干的?”他愤怒的骂了起来,然后用笔勾掉了这个名字。显然,他认为在这个场合不应该出现伊凡捷琳的身影。一次,伊凡捷琳来福特家做客,刚好裁缝请克拉拉选定老福特的西服式样,对服装流行趋势颇为内行的伊凡捷琳多说了几句,立刻遭到了克拉拉的猛烈回击。
  “只有我才有权利说福特先生穿什么!”克拉拉说。伊凡捷琳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规”。当然,两个女人像这样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少。
  老福特把大量金钱花在了伊凡捷琳身上,这也许是对她的一种补偿。至于具体有多大的数目,恐怕就连当事人自己也不一定清楚。但是仅从下面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老福特的慷慨。1917年2月20日,24岁的伊凡捷琳·科特嫁给了雷·戴林格——老福特的司机兼私人保镖。这场婚姻的内幕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小约翰·戴林格在1978年的书中公布的1917-1923年伊凡捷琳的日记,会发现这个已经有了丈夫的女郎在这段时间里的主要活动是围绕亨利·福特进行的。戴林格和伊凡捷琳结婚后,老福特把他在光明巷附近买下的300英亩的一大片农场送给这对夫妇,这是老福特原来打算留给儿子爱德塞的,后来又送给他们另外两块土地,他还任命戴林格担任福特农场经理的职务。戴林格夫妇花费了九年的时间在与老福特的光明巷庄园相邻的那片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山庄,被誉为整个迪尔本地区的第二大庄园,鲁日河把两座庄园联系在一起。老福特常常亲自驾驶一条电动小艇,独自去拜访这对夫妇,然后和伊凡捷琳出去散步。
  1923年4月,底特律的福特医院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就是伊凡捷琳。在这个男孩子出生不久,医生和护士惊奇地发现,亨利’福特先生亲自前来看望与他非亲非故的母子俩,并且通知医院的护士林奇小姐,让她调离医院去专门照顾新生的婴儿。在后来为孩子施洗礼时,老福特把自己童年时用过的一辆婴儿车送给了孩子。孩子满月时,老福特买了一匹价格极其昂贵的纯种设得兰矮种马作为礼物,也不管这个孩子连走路都不会的事实。以后每次前来做客,老福特都给这个孩子带来昂贵的玩具作为礼物,以致不得不为孩子专门开设了一间储存玩具的屋子。最后,连爱德塞的孩子们都嫉妒地发现,凡是祖父送给他们的礼物,小戴林格那里都有一份,老福特还让公司为孩子们特制了两辆儿童赛车,黑红相间的一辆给了小戴林格,全黑色的一辆就给了老福特最喜欢的孙子比尔,所以后来引起了亨利二世和本森的愤怒。小戴林格和老福特之间是如此的相像,以至于当福特公司的艺术工作人员准备以老福特的青少年时代为主题创作一系列图画作品时,老福特毫不犹豫地提出把小戴林格作为他自己的模特儿。他还让克拉拉的侄女多罗西·理查森作自己的母亲玛丽的替身。
  小戴林格出生后,伊凡捷琳经常带着他来福特家做客,克拉拉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聪明的孩子,两家人似乎相处得非常融洽。戴林格夫妇也属于那种十分乖巧的人,尽管后来他们已经成为巨富,可是似乎并没有任何“忘本”的表现,凡是福特家族的任何需要帮忙的事情,都离不开他们的影子,就连帮克拉拉修整花园这样的小事戴林格先生都要亲自动手,伊凡捷琳更是在克拉拉身边忙来忙去,想方设法讨取福特夫人的欢心。后来在贝内特离开了福特公司并销声匿迹之后,雷·戴林格和伊凡捷琳夫妇成为他们一家最好的朋友。整个福特家族中,恐怕只有老福特的孙子们不喜欢戴林格,虽然他们从小就怀疑小戴林格和祖父的关系,可是后来小戴林格出书说明他和老福特的关系时,福特家的这些孩子们又一致谴责小戴林格这个“无所事事的浪荡子”是在胡说八道。
  1931年,老福特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托马斯·爱迪生离开了人世。在老发明家临终前,老福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巫术、悄悄恳求爱迪生的儿子查理斯用一个小瓶子把爱迪生在人世间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收进了瓶里,然后紧紧善上瓶口,这个小瓶子被老福特安放在自己的住处,因为老福特听说这样可以避邪。其实,从两年前起,因为爱迪生的身体状况不佳,几个老人的夏日露营就宣布结束了,这些事情都给老福特以很大的触动,也使他以前一直坚信的人生“前世一今生一后世”的轮回观点产生了动摇。他开始拼命锻炼,节制饮食,想方设法阻止衰老并试图在其他人面前掩饰自己的老态。
  其实,就在1938年他度过75岁生日后不久就得了轻度中风,但是老福特警告自己的医生:决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件事。然而,不管他如何努力,如何掩饰,他一天天的衰老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尽管他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可是爱德塞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这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正如他对来访的客人说的那样,自从儿子去世后,他彻底放弃了反犹太主义,也不再仇恨天主教或其他宗教,“我不反对任何东西,”他平静地说,“我只希望过一种淡泊的生活。”
  1941年,美国上演了一部著名的故事片《公民凯恩》,这部纪实片描述了美国报业大王凯恩多姿多彩的一生。老福特和克拉拉在福特公司的礼堂里观看了这部影片。在影片的开始,凯恩在离开人世前曾经说出了“玫瑰花蕾”这两个单词,于是记者就以这句话为线索对这个曾在美国叱咤风云的人的一生展开了调查。
  “还是没有告诉观众玫瑰花蕾究竟指的是什么。”眼看影片即将结束,老福特不满地说,克拉拉捅了捅他,只见在影片的最后一幕中,人们把清理出来的凯恩留下的许多杂物丢进了火里,就在一副凯恩在童年时用过的雪橇板上,闪现出了“玫瑰花蕾”的字样,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
  电影结束了,老福特坐在车里沉默不语,还在想着刚才那部伟大的影片。
  “先不要回光明巷,我们现在就到格林菲尔德的博物馆去。”老福特突然对司机说。
  老福特的到来打破了格林菲尔德的宁静,他从车中走了出来,一个人默默向爱迪生博物馆走去。自从爱德塞去世后,他一直没有来过这里。司机和克拉拉跟在他后面,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老福特跨进大门,穿行在堆满了各种杂物和展品的走廊和大厅里,一双眼睛在急切地探索、寻找。突然,这个80岁的老人开始跑了起来,他的两眼闪着光,跑到一架破旧的蒸汽机前站住了。
  老福特蹲了下来,从衣袋中掏出手绢轻轻擦去这台机器上的灰尘,克拉拉和司机站在他身后,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这就是我的,是我的玫瑰花蕾呀!”老福特声音嘶哑地说,眼泪从他深深的眼窝中不停地流了出来。是的,这台发动机就是1876年亨利·福特在迪尔本乡村的大路上和父亲老威廉一起坐马车赶路时遇到的那台“会走的机器”。数十年后,老福特凭借他超人的记忆力描述出了这台老掉牙的尼科尔斯一谢帕德蒸汽机的特征和机器号,他雇佣的收集家们把整个密歇根州差不多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一家农场的院子里,找到了这台几度易手的废机器。当运到爱迪生博物馆的时候,老福特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亲自修好了这台机器,并将它发动了起来,当年,也正是这样一台普通的机器唤起了一个乡村少年的好奇心,促使他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他所爱好的事业中,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业绩,无怪乎老人是如此的激动!站在这台机器面前,他回忆了自己整个的一生。这的确是他的玫瑰花蕾!
  亨利二世对老福特的仇恨是很深的,可是在他们之间毕竟维系着割不断的亲情。牵起这条纽带的是亨利二世的两个女儿夏洛特和安妮,小女孩们并不明白长辈们的思恩怨怨,照例经常到老福特家来做客,特别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每当圣诞节到来的时候,小女孩们就坐上由真正的驯鹿拉着的雪橇,妈妈为她们亲手裹上厚厚的毛毯,雪橇穿过密密的丛林径直来到光明巷庄园树林中的小木屋里,在那儿,穿着红衣服、黑皮靴、有着长长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孩子们和老人一起快乐地唱着圣诞歌曲,圣诞老人把礼物送给孩子们。当然,这一切自然是老福特让人安排的,但是每年孩子们都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快乐。所有这一切,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946年冬天,老福特夫妇带着戴林格夫妇和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等朋友一起乘专列到温暖的美国南方旅行。他们来到了佐治亚州,在风光秀丽的里奇蒙山里,他们陶醉在大自然中,老福特感到自己的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瞧,许多动物都到这里来过冬,在这儿能与它们为伴,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巴勒斯对亨利夫妇说。
  “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还有这样的好地方?”老福特当即决定,买下这里几百英亩的地产,开设种植园和兴建别墅,“我们要把这里变成南方的迪尔本!”他雄心勃勃地说。于是,戴林格夫妇亲自出马为老福特张罗这些事情,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老福特夫妇就呆在这里,亲眼看着新种植园的开辟和别墅的扩建工作取得了进展,还为附近的居民兴建了子弟学校,戴林格和伊凡捷琳忙得不亦乐乎。
  1947年4月6日,正是复活节这一天,“费厄林”号专列在绵绵的细雨中回到了迪尔本,老福特夫妇一行完成了这次为期几个月的度假。克拉拉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她敏感地发现,老福特的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虽然没有什么病症,但是恐怕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就在来时的火车上,老福特经常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时还以为自己不是在飞驰的火车上,而是在迪尔本光明巷。
  4月7日清晨,经过一天的休息,老福特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的思维,他和大家一起在议论整个密歇根州开春来恶劣的气候。一个月来,全州几乎天天下雨,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现象。结果雨水引发了洪灾,鲁日河的水位也在不断上涨。大家正在谈论,突然光明巷福特发电厂的负责人、工程师约翰·麦金泰尔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由于鲁日河水位猛涨,电站的发电机已经被洪水淹没了,工人们正在奋力维修,但是今天整个庄园的电力供应会中断。
  “我请求福特先生一家先暂时搬到迪尔本旅馆去住,那里的电力供应还很正常。”麦金泰尔说。
  “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老福特摆摆手,“我们有壁炉,把火生起来就行了,取暖和做饭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女仆罗莎·布勒赶紧去各个房间生火,然后忙着准备早餐。
  喝完一大杯鲜奶,吃了几块自己最爱吃的炸面圈,老福特的精神非常好,他找来自己的司机兰金,让戴林格跟他一起去各处看看洪水的情况。
  他们先来到了格林菲尔德,然后老福特命令去鲁日工厂,结果发现鲁日河的水位还在急剧上涨,已经快漫过河堤了,于是又驱车向格林菲尔德返回,准备从那儿回光明巷去。
  “兰金,把车拐个弯,我想去家族的墓地看看。”老福特突然对司机说。
  在格林菲尔德路的福特家族墓地,汽车停了下来,老福特想从车中走出去,戴林格制止了他,并指指车外泥泞的道路和仍在下着雨点的天空,老福特只好静静地坐在车里向外望着。
  “我们回去吧!”过了好,一会儿,老福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汽车又返回了光明巷。老福特先到发电站,去看了看那些正在紧张地抢修发电设备的工人们。
  “先给我一杯热牛奶吧!”回到家,老福特对迎上前来的女仆说,“今天晚上我可要早点睡觉。”
  罗莎是个很能干的女仆,尽管没有电,但是整座别墅都生起了火,每个房间都暖洋洋的,天黑后,点起了蜡烛。九点钟,老福特和克拉拉就回房间睡觉去了。
  午夜十分,女仆罗莎突然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开门一看,原来是克拉拉。
  “福特先生可能病得很厉害!”克拉拉焦急万分。罗莎赶紧和克拉拉一起来到福特的房间,只见老福特平躺在床上,两眼半睁半闭,处于半昏迷状态,看见克拉拉进来,老福特用手示意妻子吹灭床头的蜡烛,大概是觉得烛光太刺眼。由于别墅的电话出了毛病,罗莎找来司机兰金,让他去请医生并通知戴林格夫妇,然后罗莎又回到了福特床前。这时,老福特的呼吸已经开始变得非常急促了。克拉拉手足无措,罗莎和她一起,用一个枕头把老福特的头垫高了一些。老福特突然睁大眼睛想要坐起来,可是没能成功,克拉拉恳求丈夫和她说话,可是老福特没有出声。
  “马蒂尔医生怎么还没有来!?”克拉拉站起身来走出房间,站在大厅里盼望医生的到来,罗莎继续留在房间里。
  “夫人,你快来看,福特先生的脸色突然变了,他可能要离开我们了!”听到罗莎的喊声,克拉拉冲到丈夫的床前,只见老福特的眼光正在暗淡下去,她紧紧抱着自己的丈夫,看着他闭上眼睛,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一步。房间里,烛光摇曳,壁炉中的木柴不时发出僻啪的声音,享利·福特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首先赶来的是马蒂尔医生,然后是戴林格夫妇,司机又把亨利二世夫妇接到了别墅,正在纽约的本森和其他孩子也乘火车赶到了光明巷,然而,84岁的老福特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在老国王外套的口袋里,有一把梳子、一只口琴和一把小刀,还有一张20美元的帐单,这张帐单是欠一位农户的一堆草钱,然而在他留下的财产中,仅老福特私人帐户中的现金就有2650万美元。
  汽车大王的死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苏联领袖斯大林等著名政治家都打来唁电表示哀悼,并热情赞扬了他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众口一词,赞扬了这个给世界、给人类生活带来飞跃的巨人,深切悼念他的去世。著名评论家西格蒙德·戴蒙德是这样评价老福特的:
  “与J.D.洛克菲勒、科尼里尼斯·范德比尔特、J·P·摩根和其他企业界精英们非常混乱的评价比较起来,新闻界对亨利·福特的推崇几乎一致持肯定态度。亨利·福特终生致力于机械制造,他不以金钱自娱,更不会强取豪夺,他用自己的发明和创造贡献于人民,制造人民买得起的大众型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如果你不是犹太人,没有挨过福特打手们的拳头,不是爱德塞·福特的亲朋好友,那么你就会喜欢亨利·福特,崇敬亨利·福特。”
  的确,尽管曾经不遗余力地反对犹太人,尽管在1938年亨利·福特还接受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授予的“鹰徽大十字勋章”,但是老福特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还是拥有崇高的威望,由于T型车的成功和对和平运动的极力倡导,他曾是美国总统最有希望的候选人,虽然到最后功败垂成。
  4月9日,亨利·福特的遗体被安放在福特纪念馆的大厅里供人们吊唁。就在这一天,有10万以上的人来向老福特的遗体告别,在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是普通人,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占了一半以上。许多人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见到他的遗容,但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我没有见过福特先生,可是我觉得我认识他,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更接近我们的人,他是个朴实无华的英雄。”一位市民对记者说,“我们更喜欢像福特先生那样的人,那样的平民英雄,而不是号称没有一点缺点的伟人。”
  亨利二世带领他新组建的公司领导班子全部系着黑色的领带,在老国王的遗体旁肃立。毕竟是84岁的老人了,虽然经过整容师的精心化妆和修饰,可是老福特安祥的神态并没有完全掩盖他那几乎全白的头发、松弛的面颊,使每一个曾经领略过汽车大王风采的吊唁者感到些许的失望。
  4月10日,又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在这天下午,底特律为亨利·福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市政厅门前挂起了一幅三米高的福特画像,全市的公共交通停止运营一分钟,钟声和火车汽笛声响彻了全市的每一个角落。总共有两万多人聚集在圣保罗大教堂。人们默默无语,为老福特的死而感到悲哀。当亨利二世一身黑衣搀扶着悲痛欲绝的克拉拉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群中出现了一阵骚动。“福特万岁!”突然有人高声喊道,接着有许多人跟着响应。
  一辆黑色的“帕卡德”牌高级轿车负责把老福特的遗体运往墓地下葬,这种牌子的汽车不是福特公司的产品,原因很简单,福特在世时,他的公司根本没有制造任何大型豪华轿车,这是汽车大王值得骄傲的事,还是遗憾的事呢?人们各持所见。底特律市民都站在街道的两侧,默默看着灵车驶过,送葬的人流和汽车排成了几里的长龙。
  在整理老国王的遗物时,人们终于发现了老福特那本神秘的蓝皮书,原来,那是一本摘抄了《重大问题简论》和爱默生的《自我依靠》等中的许多段落的小册子,亨利·福特就是从这些书中吸收了他喜欢的东西,构成了他不完整的人生哲学。在光明巷庄园的丛林中,有一座小木屋,老福特喜欢散步累了后在这里休息,在屋里的一个角落里,挂着一个镜框,里边是一首小诗:
    不经锤炼难以成钢,
    未遇挫折难成理想;
    在灾难中要有勇气,
    乌云过后一定是曙光。
    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辛苦过后才能尝到硕果的甜香。
福特家族--18 新的福特王国和新的一代
18 新的福特王国和新的一代
   驱逐贝内特——就像一场宫廷政变一样惊险
   亨利二世拿着名单挨着办公室解雇人
   高薪网罗来的“神童”和老师
   克拉拉在孤独中弃世而去
   “不是我们不想帮他,是他根本不需要!”
   投机政界和福特基金会
   “爱德塞”的厄运
   福特二世“毕业”了,老师自然得走路
   “贵族中的贵族”与“百年不遇的宫廷盛会”
   在家族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的埃莉诺
   “福特公司不需要皇太子”
   “亨利二世去世后,福特家族就不咸其为一个家族了。”
   福特家的后代们
   “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我现在请你以我祖父的名义起草他的辞职报告,宣布把公司的所有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地移交给我,我要在明天的董事会议上宣读这一声明和决定。”1945年9月20日下午,亨利二世来到福特公司办公大楼,对办公室秘书弗兰克·坎普瑟说。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因为公司几乎每个职员都清楚,坎普瑟是贝内特的亲信。
  亨利二世走进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望着墙上悬挂着的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亨利·迪尔本将军的画像,这是父亲心中崇拜的偶像,两位美国历史上的伟人。看着看着,亨利二世的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因为他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把公司最终掌握在了福特家族的手中。电话铃响了起来,亨利二世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因为他知道这个电话最有可能是谁打来的。
  “你好,是亨利吧,我是哈里,我刚得知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你爷爷把公司的权力正式交给你了。”话筒的另一端传来了贝内特的声音。
  一谢谢,明天公司要召开董事会,请你别忘了参加。”亨利二世镇定了一下,通知他的死对头。
  9月21日上午,在福特公司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福特公司董事会召开了。因为有贝内特在场,所以本森继续拒绝出席会议,亨利二世和埃莉诺当然出席了,贝内特也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等克雷格宣读了老福特的辞职报告后,会场中出现了片刻的沉寂。
  “祝贺你!”突然,贝内特站了起来,恶狠狠地对亨利二世说,然后他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吭气了。这次标志权力交接完成的会议终于结束了,贝内特站在会议室门口,等亨利二世走过来后,他对福特王国的新首领说:“你接管了一个有亿万财富的公司,可是你竟然对它没有一点贡献。”
  这一天下午,人们看见布加斯把自己心爱的三八手枪插在腰带上,大摇大摆走进了贝内特的办公室。几分钟后,他又神态自若地走了出来,至于刚才里面发生了些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足足过了半个小时,从贝内特的办公室里冒出了一股浓烟,大家都猜得出来,这是贝内特在烧自己的文件。完成了这些工作,贝内特一脸疲倦地走了出来,坐进自己的汽车,从此再也没有回福特公司。听说,他后来拼命想用电话和老福特联系,可是电话已经被克拉拉控制了起来,她根本不让老福特靠近电话。贝内特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于是和福特家族从此不再有任何联系,1973年,贝内特在隐居的别墅里去世,他和爱德塞同年出生,却多活了30年。
  为了表现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亨利二世让联邦密探出身的布加斯准备了一份公司内所有贝内特亲信的名单,按照办公室的顺序排列好,然后亨利二世亲自拿着名单,走遍了总公司的每一间办公室,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被当场解雇。在鲁日工厂也是这样,当亨利二世得知狗仗人势的贝内特的死党竟然在鲁日工厂内私设了一间“娱乐室”时,他从车间拎起一把板斧把这个小黑窝砍了个稀里哗啦。在这场大清洗中,整个福特公司总共辞退1000多人,贝内特的部下最后仅剩下四人,他们幸免于难的原因就是“能够揭发其他同伙”。
  在福特公司的老销售经理约翰·戴维斯的带领下,亨利二世又一次走遍全国,走访各地的福特经销商和视察分公司,把自己决心振兴公司的计划告诉他们,鼓舞他们的士气。由善于公关的布加斯牵头,亨利二世还和美国汽车工人工会签订的新的劳资协议,承诺给福特工人在同业中最优厚的工资待遇,换取了工会不罢工、不怠工的保证。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亨利二世控制下的福特公司一直保持与工会和工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避免了像其他公司那样因工人罢工而造成的损失。据统计,在1950年和1967年爆发的美国最严重的罢工浪潮中,其中克莱斯勒公司仅一次罢工造成的损失就达1亿美元以上,而福特公司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这在当时美国企业界是罕见的。为了向全世界宣布公司开始正常运作,亨利二世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把战前生产的著名的“V-8”型汽车加以改进,投入了市场。布加斯还加强了对工厂的管理,重新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工厂卫队,制止了曾经在工厂中猖撅一时的盗窃行为。
  如果说过去亨利二世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王子,那么现在他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一位新的国王。他一改以往懒散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8点准时来公司上班,下午6点才离开办公室。他还聘请了专职的形象设计师,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交际场合,以像他祖父当年那样幽默而朴实的口气和言辞博得了公众的好感,得到了舆论界的一片赞扬。
  如果说在接班前亨利二世的主要精力是花费在如何打倒自己的竟争对手的话,那么接班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振兴福特公司。亨利二世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通用公司已经把福特公司远远地抛在了后边,福特公司也已经被克莱斯勒公司超过,而且还面对战后新涌现的汽车制造商们的激烈竞争。虽然福特公司由于这些年来的徘徊不前使公司的财政状况不是很好,但是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公司创造了新的机会并带来了巨额收入,仅接受政府订货所得的收入就有5亿多美元,整个福特公司在二战结束时的现金竟然还有近7亿美元,这当然应该归功于仇恨金融投机的老福特,正是他一贯的保守作风才使福特公司一次次渡过了难关,所以亨利二世并不用太为资金问题头痛。如何召集一批技术人才,怎样组织一支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院里自有梧桐树,不愁没有凤凰来。”财大气粗的亨利二世和他的祖父一样,采取了高薪政策,同时,他还对公司的职员开放了优先认股权,这在福特公司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种优先认股权规定:公司职员可以以规定的价格优先购买公司的股票,每年结算一次。如果这一年内股价上涨,那么职员们的红利就得到了保证;反之如果股价下跌,那么由公司保证职员不受损失。这种大胆的举措使得亨利二世很快就把一批人才网罗于门下,他们包括:哈佛大学商学院助教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普林斯顿大学教师埃德·隆迪、以及查尔斯’博斯沃斯、威尔伯、安德森等10人,他们都曾是美国空军统计管理办公室的军官,查尔斯·桑顿是他们的头儿。这些管理精英们都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并在物业、人员、运输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的确是福特公司当时最需要的人。1946年2月,他们正式加入福特公司。人们称他们为“神童”小组。这些人的到来在福特公司引起了争论,因为他们的年龄没有一个人超过35岁。福特公司的功臣布加斯也对此颇有微词,可是同样有军中经历的亨利二世果断拍板,立刻把这些同龄人提拔到了公司的显要位置。他还制定了一个鼓励大学毕业生来公司工作的计划,提高公司员工的素质。新闻界被这个雄心勃勃年轻人的一系列举措弄得眼花缭乱,美国《时代》周刊把他的相片放在了1946年2月出版的杂志封面上。
  亨利二世很快发现自己需要一个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级助手来帮助自己管理整个公司,管理新来的那些锋芒毕露的年轻人,防止这些小伙子们“功高压主”。于是他去请教自己的前辈、父亲的好友奥尼斯特·坎茨勒,在他的推荐下,1946年7月,本来很有希望就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职位的欧尼斯特·布里奇来到了福特汽车公司。
  “我们任命你为公司的副总裁。”亨利二世紧紧握着布里奇的手说,“交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超过通用公司!”
  “那么我希望得到与我的职位相称的权力,我就一定会做到这一点!”布里奇信心十足地说。
  “另外一点,我需要对您说明的是,我决不觊觎公司的最高权力。”布里奇也看出了年轻的总裁心中存在的顾虑。“开诚布公地说,我的大儿子的年龄仅比你小一岁,我既然已经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就我现有的财产,即使现在我失业在家,下半生的生活也已经不成问题,所以无论是在金钱或者权力上我没有更高的企图。”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亨利二世在用人方面的精明果断挽救了处于颓势的公司,他和布里奇配合默契,在其他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公司上下一条心,很快使公司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布里奇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挖”通用汽车公司的人才,当然,主要是汽车设计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高薪水高收入的吸引下,加上布里奇在美国产业界享有的声望,几个月的时间,通用公司就有100多人投入布里奇的帐下。这些人自然是通用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叫刘易斯·克鲁索,这位52岁的老人有着一张笑容可掬的圆脸,他曾经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名杰出的会计师,来到福特汽车公司后,他很快被任命为公司的财务部主任。
  布里奇和克鲁索等人经过仔细核算,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福特汽车公司继续利用现有的已经落后的生产流水线和工艺,生产在二战前就已经设计出的汽车,如果再把战后初期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考虑进去,那么生产每一辆汽车给公司带来的亏损是400美元以上,这一亏损是福特公司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与通用公司相比,当前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放弃原有的车型设计,一切从零开始,设计出一种新的汽车。与此同时,我们利用这个设计周期完成公司的新技术改造,因为福特公司生产汽车的技术水平和10年前没有任何大的改进。这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在埋头钻研了几个月的资料堆、听取了公司有关人员的详细汇报并且进行了调查后,布里奇向亨利二世汇报了自己的结论:“研制新的车型和完成公司技术改造总共需要花费7亿多美元,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场赌注,可是我有成功的信心!”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吧!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年轻的总裁回答。
  1949年,福特公司在战后推出了自己的新型福特车,为了节省原材料和强调速度,这种车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外形像一个子弹,有单独的前悬装置和精心设计的传动系统。这种大众型汽车一推出即引起轰动,订单雪片般飞来,这一年,福特汽车公司的销售总量超过了100万辆,其中仅新型车就占80万辆,全年的利润总和为18亿美元,是1948年的一倍。
  老福特去世后,克拉拉独自一人住在光明巷。出于对老福特迫害自己父亲的仇恨,亨利二世和本森很少来这里拜访。为了安慰自己的祖母,为人之母的多迪常常带孩子来看望克拉拉,当然,在她们谈话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老福特和爱德塞之间的事情。克拉拉的健康也是每况愈下,孤独和寂寞使她的心灵饱受折磨。老福特刚去世时,克拉拉还常在别墅的各个房间整理那些名目繁多的收藏品,可是到了后来,她对这一切都失去了兴趣。1950年夏天,克拉拉住进了医院进行了一次小手术。出院后,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别墅里,经常默默流泪,因为她的体力已经不允许她再去散步或者和仆人一起做家务了。就在这一年的9月20日,克拉拉在孤独中离开了人世,她和自己的丈夫一样,活了84岁。
  克拉拉去世后,亨利二世马上做了一件他一直想做的事,他立刻派人封闭了戴林格在公司的办公室,从而彻底断绝了这一家和整个福特家族的往来。
  “把光明巷庄园的门锁起来!”在克拉拉的葬礼结束后,亨利二世来到了这个令他讨厌的地方,指示管理人员:“没有我的允许,不要让任何人进去。”后来,美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亲自带人来到这里,开始整理老福特的遗物,而福特家族的其他人似乎对此毫无兴趣。1952年,在筹划福特公司成立50周年庆典前夕,亨利二世才又一次来到这里,他让人把父亲爱德塞写给老福特的所有信件收集在一起,然后经过他的挑选后,把90%以上的信件付之一炬,后来美国国家档案局的人对此颇有微辞,认为他是在抹煞历史,但是知情的人却一针见血地说:“他烧掉的肯定是爱德塞写给老福特的许多充满了痛苦和屈辱的信,亨利二世当然要毁掉它们,因为这不利于他的父亲。”
  “不是我们不帮他,而是他根本不需要。”一次,在和母亲埃莉诺交谈时,本森和比尔抱怨他们做总裁的哥哥亨利二世。
  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本森退役口到了底特律,当然,他也回到了福特汽车公司。亨利二世当然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到来并不是想与他竞争公司的领导权,所以安排给本森一个闲职,而这也确实符合本森的愿望。虽然本森和妻子伊迪·麦克诺顿是青梅竹马,但是婚后不久,伊迪很快就因本森身上缺乏年轻人的浪漫和激情产生了不满。在本森参军期间,埃莉诺常和伊迪在一起,在她的劝说下,伊迪逐渐消除了对本森的看法。
  1948年,亨利二世任命本森担任公司的另一名副总裁,本森开始以为要让他参与管理整个公司的事宜,感到有点紧张。后来亨利二世只把公司生产和销售原来爱德塞在世时设计的一林肯”和“信使”牌汽车的一个分部交给了他,于是本森才松了一口气,天天在全国各地做商业旅行。
  在“林肯、信使汽车分部”工作的这段时间,恐怕是本森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虽然本森缺乏亨利二世那样的领导天才和魄力,可是以他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了宣传和推销“林肯”汽车,本森就像当年的祖父一样,热衷于参加各种汽车拉力赛,想通过比赛获胜来扩大汽车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善良是本森身上的一种美德,他在陌生人面前从来也不炫耀自己的福特身份,甚至在参加汽车比赛时也常常用化名登记。他也从来不摆架子,和自己手下的技师甚至工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到很晚,然后一起去外面的酒馆饭店开怀畅饮。从小就缺乏自信、习惯于服从的本森,也从来不去向布里奇等人的地位挑战,更不用说是亨利二世了。在本森的领导下,这个分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林肯”和“信使”牌汽车频繁出现在各种广告和新闻媒介上,在美国公众中的认知程度非常高。但是,本森有一个致命的恶习,那就是酗酒,他常常在各种公共场合和自己的游艇上彻夜狂欢,最终醉得不省人事,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致影响了工作。1955年,在克鲁索的怂恿下,亨利二世免去了本森的职务,命令杰克·里斯取而代之、安排本森去管理“汽车商政策委员会”,本森当然也明白,自己在福特公司的前途到此为止了,所以他在伤心之余,行为更加放纵,不久就纵欲过度,特别是因为酗酒使身体受到严重的损伤,心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本森后来迷上了航海,几乎成了一名职业航海家。从1957年起,他就经常因为心脏病而不得不住进医院。1978年,本森·福特死于心脏病发作,终年59岁。他的妻子伊迪为福特家族生下了两个男孩:小本森出生于1949年,林恩出生于1951年。
  福特家族的另外一个男孩是老四威廉·克莱·福特,也就是比尔,从运气上来说,他比本森要强得多。父亲去世时,比尔刚满18岁,由于亨利二世和本森当时都在军中服役,而多迪又在怀孕,所以照顾母亲的责任就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比尔陪埃莉诺出去旅行度假,以各种方式转移父亲的去世给母亲带来的打击。一年之后的1944年,比尔按照父亲的遗愿参军入伍,成为美国海军军校的一名学员。按照他的本意,毕业后的比尔想参加太平洋海战,可是后来他所属的部队恰恰驻扎在纽约,所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比尔也没实现上战场的心愿。对把比尔安排在纽约的军中感到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母亲埃莉诺,因为这样她可以常常去看望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到了部队放假,比尔就离开军营,和母亲一起去散步进餐、探亲访友。一次,·他们在纽约的一家高级餐馆里遇到了美国轮胎大王哈维·费尔斯通的妻子伊莎贝尔和女儿玛莎。费尔斯通虽然是老福特的露营伙伴和好朋友,但是埃莉诺和伊莎贝尔之间有很深的交情,所以他们在纽约相遇后相处得很好。比尔很快就迷上了玛莎,两个年轻人相互敬慕,一见钟情,并从此开始通信联系,因为不愿意招致家人的干涉,他们决定瞒着自己的长辈悄悄来往。
  比尔所在的部队后来换防到了加利福尼亚,已经逐渐从丧失丈夫的痛苦中摆脱出来的埃莉诺这回没有再跟着自己的儿子,而是回了底特律。不久,战争结束,比尔退役离开了军队。他顺利进了耶鲁大学,所学的专业和当年亨利二世学的一样,都是工程学,夹杂着大量机械课程。在爱德塞的三个儿子中,比尔从个头来说是最矮的一个,可是他也是最具有运动天分的一个,尽管他的两个哥哥小时候也喜爱运动,可是后来并没有坚持下来,而比尔在学生时代一直是一个出色的运动员。网球、游泳、登山、滑雪、橄榄球……在这些丰富多彩、充满了刺激和冒险的运动中,比尔养成了坚强的个性。读书、运动成为他大学生活当中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他和玛莎的恋爱,玛莎这时也在读书,两个陶醉在爱河里的年轻人时常聚在一起,只可惜双方的家人还被蒙在鼓里。
  “在我们结婚前,我要去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一切!”1946年的暑假前,比尔对玛莎说。
  “可你不是说过律师曾经告诉过你,只有到了35岁你才能继承家族的财产中属于你自己的那一份吗?”玛莎曾经听比尔无意中提到过此事。
  “是的,可是我已经年满21岁了,有能力管理自己和应该属于我的一切!”比尔坚定地说,“等我办完这件事,我就向你求婚。”
  比尔做到了,他得到了祖父和父亲财产的一部分。1947年6月,两个年轻人终于公布了他们订婚的消息,并举行了婚礼。
  福特家族的男孩子们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尽管他们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愿意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福特身份,可是在他们的心中,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他们是福特家族的孩子,是福特公司的人,他们这一生的命运是和福特公司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比尔在读书期间就利用假期到福特公司的鲁日工厂实习锻炼,亨利二世还特意把小弟弟任命为公司的一位经理,让他熟悉工厂的各个环节。1949年,完成了大学学业的比尔正式走进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大门。
  爱德塞在世时,曾经背着老福特把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了新一代“大陆”型中高档汽车的开发研制工作,后来在老福特的干预下半途而废。1952年,由约翰·戴维斯领导的负责研究公司是否设计和生产新型汽车的委员会,向布里奇提出应该重新恢复“大陆”型汽车的设计生产工作,布里奇和亨利二世商量后,决定成立福特公司“大陆”车分部,福特第二代的小王子比尔高兴地承担了这一任务,他任命年轻的工程师哈里·科普担任自己的助手,新型车的主要设计师是德国后裔约翰·莱茵哈德。他们三人紧密配合,在年底就完成了新车的设计方案。1954年圣诞节前,这种被重新命名为“马克二型”新型车的第一辆样车终于制造成功。在福特公司的试车场,福特三兄弟分别驾驶新车以100英里以上的速度对新车进行了试验,想起父亲未竟的事业得以完成,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比尔又亲自驾驶这辆颇具纪念意义的样车来到戈科勒角的别墅,请母亲埃莉诺乘坐这辆车,埃莉诺既为丈夫的事业得以完成而激动,又为自己的儿子而自豪。
  “亨利,”埃莉诺对亨利二世说,“你瞧,你的两个兄弟就是你的左膀右臂。你们一定要好好合作,共同为我们的家族管理好公司,你们的父亲一定会为你们骄傲的!”1953年,为了纪念福特汽车公司成立50周年,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发表了一张亨利二世、本森和比尔并排坐在汽车驾驶室里的合影。人们对福特家族新一代的崛起叹为观止。
  新车在1955年6月投入批量生产,10月起投入市场。这种新的豪华汽车受到了美国公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尽管比尔为这种新型汽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这种汽车的性能优越,制作精良,可是比尔和这种汽车实在是缺乏商界的成功所具有的那一份运气。新车推向市场伊始,就赶上了两件事,一是全国性的经济衰退,二是福特公司改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家族企业性质,正在推进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工作。前者影响了“马克二型”新车的销路,后者则导致布里奇等人决定扼杀“马克二型”汽车的生产,因为按照布里奇的观点:一个正在谋求股票上市取得成功的公司不应该有一条销售出现问题的生产线。于是亨利二世也参与了对“马克二型”车的扼杀阴谋,比尔的雄心壮志从此作烟云散,像自己的二哥一样,比尔也开始借酒浇愁,并且把精力重新放在了运动上。只是比尔的运气再也没有以前好了,1955年11月和1956年春,比尔两次在运动中折断了腿,从此退出了福特公司竞争激烈的舞台。1957年,比尔的妻子玛莎生下了小威廉·克莱,给逆境中的父亲带来了莫大的安慰。1959年,比尔买下了一块地产,后来,他又买下了底特律最有名的“雄师”橄榄球队,然后把球队迁到了庞蒂亚克。从此醉心于球队的管理事务。
  继1949型福特车推出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新生的福特汽车公司成了新闻娱乐界关注的焦点:刚过而立之年的总裁亨利二世,老谋深算的管理专家布里奇,精打细算的财务总管克鲁索以及充满活力、咄咄逼人的以桑顿为首的管理小组(大家习惯地称这个小组的成员为“神童们”),这些新老交替、性格迥异的天才们组成了福特公司的管理集团,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终于达到了相互间的默契。新型福特车的成功并没有使老布里奇陶醉,在他的提议下,福特公司又在对1949车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推出了1950型福特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与通用的雪佛莱和克莱斯勒公司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1950年,由于这种福特新车型的出现,福特公司这一年的汽车总销量超过了150万辆,把克莱斯勒公司甩到了后边,离通用公司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布里奇是一个从不满足的家伙,他肯定又在搞新名堂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老板查尔斯·威尔逊看着自己面前的1950年度美国汽车市场销售情况报告不无担心地说,他非常了解自己当年的战友,现在已成为竞争对手的布里奇。
  威尔逊的感觉是对的,亨利二世和布里奇玩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其实正在忙于设计和生产1952型福特车。朝鲜战争爆发后,通用公司、福特公司等美国企业又一次转人了战争轨道,开始大量生产各类军工产品。由于光顾了大发战争财,一贯以积极创新闻名于产业界的通用公司竟然没有去开发新的民用车型。而福特公司则是“两条腿走路”,新车于1951年在公众面前露面,1952年大批量投入市场,并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的18%,这一年通用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0%。与此同时,亨利二世还亲自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明自己的反共立场是多么坚决,“爱国之心”是多么赤诚,当然更忘不了为福特汽车公司争取更多的战争订货。从此,亨利二世加强了公司和美国政府之间的联系,他本人也成了总统的密友。
  “我应该让世界知道我,我也应该更多地了解世界。”亨利二世曾经这样说。当年他的祖父老亨利·福特为了能亲自掌握政权,曾经参加竞选参议员,后来,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鼓动他准备竞选美国总统,凭借老福特在大众当中的良好形象,当时他距离美国总统的宝座可谓是一步之遥。现在的亨利二世虽有涉足政界的野心,可是这个识时务的年轻人也知道自己的总统梦恐怕是做不成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加强了和政界的联系。后来在总统竞选期间,他全力以赴地支持艾森豪威尔连任,并且获得了成功。作为回报,1953年,正当亨利二世忙于准备筹划福特汽车公司成立50周年庆典时,他接到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打来的电话,任命这个美国“最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和共和党最坚定的支持者为美利坚合众国驻联合国的副代表。在剑拔夸张的联合国会议上,亨利二世作为国家的代表和一名资本家与当时苏联的代表发生了几次交锋,从而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引人注目,这种辩才应该归功于这些年来他为了塑造自己企业领袖的形象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因为熟悉亨利二世的人都知道,原来他讲话稍稍有一点口吃。可是每天早晨,他都打开窗户,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大声朗读他的发言稿,这样持之以恒,很快就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如果我们极力支持的候选人竞选总统失败怎么办?”艾森豪威尔的竞选成功后,亨利二世却在琢磨这个问题。一向沉默寡言的本森向兄长提出了一个建议:作为一名企业界的巨头,最好不要有太明显的政治倾向。当大选来临时,谁的呼声高,当选的可能性大就支持谁。
  “那么如果两名竞选人旗鼓相当时怎么办?”
  本森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一向很崇拜的哥哥:“那么你我各自支持一个不就行了,反正无论谁当选都对我们家族和公司有利。”“如果将来美国再有第三个政党出现,那么比尔当然也有支持的对象了!”福特兄弟哈哈大笑。
  就这样,虽然亨利二世参加了共和党,可是后来当民主党人肯尼迪登上总统宝座时,福特家族又开始支持肯尼迪,肯尼迪鉴于福特家族和白宫的良好关系以及考虑到福特公司的巨大影响,特地任命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的总经理、“神童小组”成员之一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为美国国防部长,此时正值美国卷人越南战争,福特公司利用自己在政府内的巨大影响又开始发战争财。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亨利二世非常伤心,因为他“好不容易才建立了与年轻总统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过副总统约翰逊就任总统后,为了表明自己对民主党的支持,亨利二世干脆宣布脱离共和党加入民主党。总统当然是知恩必报,邀请亨利二世担任了“全国工商界联盟”主席的职位,使得亨利二世名正言顺地成为美国企业界的领袖。
  在1968年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人尼克松和民主党人汉弗莱针锋相对,难分胜负。按照以前那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计划,身为民主党人的亨利二世没有再“变节”,而是继续以一个民主党人的身份坚决支持汉弗菜,支持尼克松的任务交给了弟弟本森,最后的结果是尼克松获胜。就在尼克松即将走马上任前,亨利二世和本森等人赶到华盛顿,为庆祝新总统上任举行了盛大的酒会,向新总统表明了效忠之意。尼克松当然也是个老谋深算的政客,于是盛情邀请亨利二世担任“全国自愿行动中心”的负责人和“总统劳资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后来的美国总统福特虽然和福特家族没有任何近远亲关系,可是和福特汽车公司上层人物的联系也非常密切。
  亨利二世对美国政界施加影响的另一个得力工具是福特基金会。早在1936年,为了扩大福特家族的影响和活动范围,老福特建立了福特基金会,1942年时,这个组织的资产为3000万美元,比当时最有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要小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特基金会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福特公司决定把自己的股票公开上市后,大量的A股都掌握在了基金会的手中。根据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统计结果,到1973年,福特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32.8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基金会,亨利二世和本森一起担任基金会的理事。福特基金会对美国政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基金会主席麦乔治·邦迪曾在1961-1965年间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当时的民主党政府一起策划了入侵古巴、干涉多米尼加内政乃至侵略越南等活动。基金会的财务主管泰维·贝尔则在肯尼迪政府中管理政府预算,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联邦政府预算局局长克密特·戈登等人都是福特基金会的成员。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60年代起,在历届美国总统的授意下,福特基金会成为研究中国事务的最积极的赞助者。据统计,仅在60年代,福特基金会对设在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的投资就达3000万美元,还有4000万美元投在了美国高等院校中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如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所谓的“中国通”。
  “请问福特先生,您把过多的精力投入政界是否是因为您在福特公司地位的削弱呢?”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伶牙俐齿的记者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亨利二世笑着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布里奇和克鲁索,然后对记者说:“我并不认为如此,我们几个人各司其职,配合非常默契。”
  话是这么说,可是作为福特家族的继承人,不管从任何角度出发,亨利二世始终注意自己身边的这些天才们,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护福特家族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早在布里奇上任的时候,奥尼斯特·坎茨勒就提醒他要防止部下某个人的势力过于强大,尽管布里奇向亨利二世表明过自己的心迹,可是在这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世界,又有多少人是值得信任的呢!“你想要害你的敌人,最省事的办法之一,就是再给他找更多的对手。”为了给布里奇找一个强的力的竞争对手,削弱布里奇的权力,福特公司的财务主管克鲁索被亨利二世提拔了上来,他被任命为公司“福特分部”的主管,实际上控制了新型福特车的设计、生产和制造的全过程。从会计职业中脱身出来的克鲁索对董事长的安排非常满意,他认为这是自己在退休前所拥有的唯一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所以他在自己的助手杰克·里斯的协助下全力以赴,研制出了一系列以普通大众和中产阶级为主要顾客的福特汽车,其中以“雷鸟”牌汽车最为有名。克鲁索还成立了公司的间谍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和侦察其他竞争对手的情报和动向。在克鲁索的努力下,在从1949至1953年的4年间,福特汽车就由原来的两条生产线和7种车型,发展到4条生产线和17种车型。就这样,尽管没有向布里奇的权威提出任何公开挑战,但是克鲁索的崛起使得亨利二世、布里奇和克鲁索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力平衡关系,两员大将相互竟争,年轻的国王乐享其成。
  在布里奇和克鲁索的全力推动下,福特公司把赶超通用公司的赌注押在了生产新一代轿车身上,根据布里奇的提议,新车被命名为“爱德塞”型。尽管招致了埃莉诺的极力反对,但是这种新型车的命名最后还是被确定了。然而,“爱德塞”这个带着悲剧色彩的名字又一次不例外地投下了阴影。1957年9月,在福特公司的“爱德塞”日上,这种中档新型轿车正式推出,可是却遭到了重大的挫折,由于经济危机对购买力带来的冲击,加上这种车的设计创意没有得到公众和新闻舆论的认可,所以销售情况一直不好。到1959年,“爱德塞”总共只售出了8.4万辆,不得不停止生产,为此,福特公司损失了3.5亿美元,这一巨大损失导致赶超通用公司的计划流产。1957年,劳累过度的克鲁索因为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并退出了福特公司的权力角逐,由亨利二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麦克纳马拉取而代之。1960年,羽翼渐丰、权力欲望膨胀到极点的亨利二世来到布里奇的办公室,向老人宣称自己已经“学成毕业”,从而迫使布里奇辞职离开了公司,亨利二世还把“爱德塞”失败的原因算在了布里奇的身上。布里奇离任后不久,接班人麦克纳马拉在公司和官场之间选择了后者,亨利二世有些后悔让布里奇离开,他于是又亲自找到布氏,然而布里奇已经答应出任美国环球航空公司总裁。
  1957年,福特公司新办公大楼的落成是一件令亨利二世非常高兴的事。这座12层的新大厦整整修建了两年之久,外面用玻璃装修得富丽堂皇。所以大家都习惯地称它为“玻璃大厦”。当大厦的设计师就楼层的设计安排征求亨利二世的意见时,亨利二世说:“高级管理人员的房间安排在最高一层。”于是,新的大厦建成之后,亨利二世的办公室设在大厦的顶层,大厅里还悬挂着老福特、爱德塞和亨利二世本人的巨幅画像,象征着三代福特在公司的绝对权威。
  亨利二世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节俭,当年他和安娜结婚时接受的父亲赠送的那座佐治亚风格的住宅早已不对他的胃口了。1943年,夫妻二人就搬进了格罗西角普罗旺斯路的高级公馆,1955年,他们又买下了纽约长岛的一片有“小凡尔赛”之称的一片占地50英亩的庄园,1956年又在底特律湖滨路买下了号称是底特律最漂亮的建筑的一座别墅。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亨利二世也非常喜欢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虽然他对此并不很在行。而从小就生活在浓重艺术气氛里的安娜则不然,她引导自己的丈夫在艺术世界里倘佯,为他们的一座座新公馆别墅收集了大量名画、古董和家具。夫妻二人甚至为了得到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远渡重洋,去欧洲旅行。所以在他们的收藏品中不乏精品,如拿破仑的第二个妻子凯瑟琳公主从普鲁士带来的餐具,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断头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用过的家具等,至于名画家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底特律艺术学院就像当年把爱德塞夫妇作为艺术保护神一样,把亨利二世夫妇尊为该城的艺术先导。
  安娜为福特家族生了三个孩子,1941年生了大女儿夏洛特,1943年二女儿安妮出生,1948年初,圣诞节刚过去没几天,在众人的盼望中,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不信邪的父母给这个孩子起名为爱德塞二世。如果说爱德塞夫妇在世时,追求向贵族生活靠扰,那么到了亨利二世这一代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是“贵族中的贵族”。他们经常全家出动,乘坐专机飞往欧洲旅行,在机场不仅有当地的官员富商迎接,甚至还有人献花,简直就像国家元首出访一样,而福特家族的所有成员把这些排场已经看得习以为常,就连亨利二世的几个孩子也觉得自己天生就和皇族的王子和公主没有什么区别。
  老福特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禁酒主义者,虽然有人声称曾经看到过他一个人在车库偷偷喝酒。但是,或许是爱尔兰人的血液所带来的遗传基因,福特家族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嗜酒如命。不管是亨利二世、本森还是比尔,甚至就连多迪的家里也摆满了各种酒及酒具。亨利二世大权在握后,也开始酗酒,以至于经常在公共场合出丑。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们对母亲埃莉诺还是非常敬畏。爱德塞去世后,埃莉诺拒绝再婚,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她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们饮酒,所以这些“随随便便”的孩子们在她面前还是要收敛一下。每次得知她要来看望某个福特家族的孩子的消息,那么这一家人马上全体行动起来,把各个房间里的酒和酒具全部收起来。经常处于混乱状态、连勤快的仆人们也整理不及的房间,也一下子变得干净整洁。做完了这些准备工作,全家人就在门口排列成行,迎接埃莉诺的到来。埃莉诺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在了对艺术的爱好和积极倡导慈善事业上,此时她虽然已经是福特家族的长者,可是她从来不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这个坚强而受人尊敬的女人1976年10月18日去世,比她的丈夫多活了33年,却没有在世界上为自己留下一个污点。埃莉诺去世后,福特家族每年的圣诞聚会宣告结束。家族的向心力不复存在。
  1959年12月21日,亨利二世为自己18岁的长女夏洛特举行了进入社交圈的盛大交际宴会。这次耗资巨大的活动成为福特家族继老福特庆祝爱迪生博物馆建成典礼之后在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在南方佛罗里达州读书的福特大公主夏洛特临时飞回了底特律。这次宴会由亨利二世夫妇亲自筹划,原来计划让夏洛特和11岁的爱德塞二世一起跳第一支曲子,但是由于夏洛特嫌弟弟过于肥胖,所以姐弟俩闹起了矛盾,最后只好由亨利二世亲自陪女儿出场。美国汽车工业的另外两个巨头通用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总裁都前来祝贺,奥尼斯特·坎茨勒以及其他上流社会的人士都参加了这个盛宴。整个晚会的场景是聘请法国著名室内设计师仿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代的风格设计的,仅仅为了装饰一间别出心裁的接待室就用了200万片新鲜木兰树叶。乘坐包机飞来助兴的全美最著名的管弦乐队献上了为晚会创作的新曲《夏洛特》。
  “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盛宴!”评论家们说。前来采访的记者们简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来形容宴会的豪华和盛大,他们只好十分尴尬地公开了一些关于这次宴会的统计数字:来宾共计1270名,总共消耗了5000份三明治,2160个炒蛋,100磅牛肉丁,480瓶法国名酒……
  盛极必衰,福特家族也同样摆脱不了这个自然规律。随着本森和比尔退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亨利二世就成了家族中控制公司的唯一一人,本森和比尔对公司的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妹妹多迪则早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家里闭门谢客,过起了隐居生活。埃莉诺希望比尔能成为福特公司的下一个接班人,可是遭到了比尔的拒绝。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公司股票的公开上市,美国原先家族色彩浓厚的大公司都逐渐丧失了家族色彩,福特家族当然也不例外。亨利二世的孩子们对公司的一切毫无兴趣,关心的只是如何享乐,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拿被福特家族寄予厚望的爱德塞二世来说,虽然后来他从本布森学院毕业后和自己的祖父以及父亲一样来到福特公司工作,而且被派到了易于提升的职位上,但是不仅他本人对继承这个王国没有兴趣,甚至连他的父亲对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1974-1975年,爱德塞二世在公司总部当产品设计师;1975年他被派往设在加州的公司销售分部;1976年,他又被派到远离公司的澳大利亚担任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我很乐意将来让小爱德塞继承公司,但是最终还得看他自己的努力。”亨利二世曾经这样说。
  撵走布里奇后,亨利二世只好从非家族成员中培养自己的助手和接班人,麦克纳马拉是第一个,这个引起颇多争议的人离开福特公司步入官场后,福特公司又出现了另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他就是李·艾柯卡。1960年11月,在麦克纳马拉的推荐下,刚满36岁的福特公司销售员李·艾柯卡应召来到亨利二世的办公室,接受了公司销售部总经理的任命。1963年11月3日,他又被任命为福特公司的副总裁。1年之后,艾柯卡主持设计的“野马”型福特车一炮打响,成为美国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汽车,艾柯卡本人也被称为“野马之父”。1970年12月10日,正如所有的人所预料的,李·艾柯卡出任福特公司总裁。8年后,1978年10月,由于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李·艾柯卡与亨利二世彻底决裂,离开了福特公司,后来出任克莱斯勒公司的总裁,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1979年5月11日,是福特家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公司召开了股东大会,亨利二世登上讲台,向全体股东,向家族所有的人郑重宣布:尽管福特家族掌握拥有投票权的公司B种股票,但是这决不是最高地位的护身符,也不是进入公司董事会的通行证。
  “如果家族中任何人想要牟取公司的最高职位,他只能通过建立功勋由公司董事会决定,福特公司不需要皇太子!”
  亨利二世的讲话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亨利二世的这一举措是明智的,在当时,本森刚刚去世不久,他的儿子,年满30岁的小本森因为对父亲的遗嘱不满,就勾结外人想通过在法庭上低毁自己的父亲,污蔑自己的家族来寻求法庭撤消本森的遗嘱。小本森的行为完全背叛了福特家族,本森的妻子伊迪立刻宣布与小”本森脱离母子关系。这标志福特家族的公开分裂。对于后代和晚辈们的唯利是图,亨利二世非常痛心,出于对公司未来的考虑,他下决心结束这种封建式的权力交接。1979年10月1日,享利。世正式离开了福特公司的领导岗位。1983年,福特公司的利润为19亿美元,1984年为29亿,1985年为27亿,1986年达到30亿,这一成绩超过了通用公司,这也是从1924年以来福特公司首次打败通用公司。1986年,唐纳德·彼得森接替65岁的菲利普·考德威尔担任公司董事长,福特公司的现任首席执行官是特鲁特曼。
  作为福特家族的领袖,亨利二世认真地对待家族的所有的人,就像一个仁慈的国王,他带给了家族荣誉,把公司发扬光大;他是一个集仁慈与残酷、专制与开明于一身的令他的亲人们爱恨交加的人。在私人生活上,亨利二世又是家族中“佳话”最多的人。1964年2月,由于迷恋上了当过模特儿的意大利姑娘克里斯蒂娜·维托尔奥斯汀,亨利二世和妻子安娜离了婚。一年后,1965年2月,他和39岁的克里斯蒂娜在瑞士结了婚。14年后,也就是刚刚离开福特公司不久,亨利二世就以付给1600万美元的赡养费的代价和克里斯蒂娜解除了婚姻关系,然后于1980年10月在内华达州和同样曾经当过模特儿的凯西·达罗斯结婚。1987年9月29日,像他的弟弟本森一样,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夺去了亨利二世的生命。
  “亨利二世去世后,福特家族就不成其为一个家族了。”一个福特家族史的研究专家如是说。的确如此,亨利二世的去世标志着福特家族丧失了最后一个权威人物。从此以后,虽然,这个家族的成员在血缘关系上还维系着亲情,还共同掌握着福特公司的股权,然而已经是天各一方,相互之间很少往来。用句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树倒猢狲散”,所以我们这部福特家族的书也可以结尾了。
  最后交代一下福特家族的后代们的情况:亨利二世的大女儿夏洛特后来在华盛顿的公共部门工作,后来嫁给了大她30岁的希腊船王。二女儿安妮嫁给了一个意大利人。这两起婚姻都使福特家族非常不满意,最后也非常不幸地以失败而告终。爱德塞二世在澳大利亚有了自己的孩子亨利·福特三世。爱德塞二世和小威廉·克莱(小比尔)一直在福特公司任职。小本森彻底和福特家族继绝了关系。亨利二世的妹妹多迪的儿子布尔经过在金融投机市场上的多次失败后,最终回到了福特公司工作,而他的弟弟阿菲尔却迷上了印度教,当了一个现代社会的苦行僧,献身于慈善和公益事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