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东方马车》

_13 卢跃刚 (当代)
( 本章字数:2510 更新时间:2006-10-25 13:47:14)
作者:卢跃刚
  俞敏洪办私立学校十年,办新东方八年,如果用色彩来归纳,经历了红色时期、黄色时期、黑色时期、桃色时期。
  “红色时期”是1991年—1996年。
  “黄色时期”是1996年—2000年。
  “黑色时期”是2000年5月—2001年5月。
  “桃色时期”是2001年5月至今。
  徐小平说,第四个时期“应该是绿色时期”。我说,新东方没有“绿色时期”。如果有,是“灰色时期”,顶多是“灰绿色时期”,灰色调为主,偶尔有点绿色罢了。严格讲,甚至根本没有结束“黑色时期”。
  “桃色”恰恰说明新东方暂时开出了桃花,有希望结果,却十分娇嫩,弱不经风。能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还不一定,若遇狂风暴雨、霜雪冰雹,便是落英缤纷,一片狼藉。
  “红色时期”,俞敏洪带着老婆、老妈和其他家族成员打江山,出版“红宝书”,建立新东方红色根据地,在北京英语培训市场站稳脚跟。他开着那辆“红大发”在大街小巷狂奔,红红火火,傲视群雄,为90年代“留学潮”推波助澜。最经典的故事情景是,俞敏洪在北京图书馆免费演讲,大礼堂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很多学生进不去。于是他跑出来,站在一个大汽油桶上,寒风凛冽中面对渴望出国的青年,像是在发动一场革命。
  “黄色时期”,俞敏洪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邀请徐小平、王强、包凡一、何庆权等归国加盟新东方,开创私立学校请留学生归来任教的先河。徐小平咨询、移民,王强基础英语教学,建立了新东方发展的两翼,完善了英语教学体系。他对内实行“分封割据”利益分配,激励“海龟”们的创业冲动;公开场合则是集体亮相,对学生对社会是整体团队形象。创立“新东方精神”,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扩张了市场份额和“新东方”品牌。他的团队给舞台不给钱,同甘共苦创业,埋头苦干,各显其能。与此同时,各方诸侯渐次壮大,互相攻伐,争夺地盘。俞敏洪顾头难顾尾,使出全身解数平衡各方利益。
  “黑色时期”,面对学校产权瓶颈,规避产权风险,整合新东方资源,进行公司化转型。麻烦出来了,出现了大家始料不及的两大利益集团——小股东利益集团和俞敏洪的剧烈冲突。由于经验不足,制度设计缺陷,“东方人”公司失败。小股东把失败和新东方公司发展缓慢归咎于俞敏洪。小股东之矢,老母亲之矢,纷纷射向俞敏洪。新东方团队迷茫、困惑、痛苦,失去了方向,陷入了互相猜忌、怀疑、批判、攻击的信任危机之中。内耗多于建设,利益抛弃友情,激情覆盖理智,遍体鳞伤,概莫能免。新东方大船风雨飘摇,缓慢前行。按照设计,公司是车头,学校是车厢,车头本应拖着车厢跑,可是众诸侯都进了车头,鸡一嘴,鸭一嘴,都想当司机。俞敏洪虚晃一枪,溜回车厢,集中精力壮大学校。结果倒过来了,车厢拽着车头跑,像是迪斯尼动画片。
  普华永道进入,给新东方带来了一丝妩媚而短暂的“桃花”颜色,可是一些基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走了半年就走不动了。
  王强起火尚未平息,徐小平又接着发难,两头夹击,俞敏洪没路可走了。
  ……
  俞敏洪一人如约来到青城山。他想喘口气。
  青城天下幽。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不远处,就是中华民族的丰功伟业——都江堰。
  青城后山峰回路转,溪流时而潺,时而轰鸣。山上有茶馆,老妪沏上一杯香茶,山人合一,充溢着灵气。下山来,泰安镇的店家把准备好的白果炖鸡、青城山老腊肉、青城山野菜端上来,俞敏洪见案台上大玻璃瓶里的枸杞子泡酒,翠红透彻,让店家打来。几杯酒下肚,顿生豪气,不知不觉,喝了七八两。
  第二天,醉意不消,偕游都江堰。
  俞敏洪读都江堰碑,知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一劳永逸,从此岷江安澜,成都平原生民2200年享其利,遂成“天府之国”。他说:“都江堰都能一劳永逸,完成千秋大业,为什么新东方不能?”
  徐小平错过此行实乃天意。性格即命运。半年前,他乘舟夜游南京秦淮河,细雨婆娑,灯火阑珊,河上横跨“文德桥”,舟子云,当地有句话说,“君子不过文德桥,过桥便是伪君子。”
  徐小平兴致大发,随口占联一对:
  上联:两岸名妓知何去
  下联:君子已过文德桥
  横批:魂断秦淮
  上岸后,“楚留香茶馆”饮茶,徐小平诗兴不减,又叫老板拿纸来,作五绝一首:泛舟秦淮上,
  悠然过文德。
  香君今何在,……
  “还差一句……还差一句……”
  他在斟酌时,与之同行者吟道:“不闻丝竹歌。”
  反正他是念念不忘李香君。
  这位任性的老兄,可惜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魏晋南北朝,一定如鱼得水,恣肆汪洋,成为一代名士。
  多么不同的人呵。
  ……
  俞敏洪游青城山、都江堰似乎悟到了什么。
  成都武侯祠有一对赵藩撰书的名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今年的11月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个是王强给定的时间表,一个是11月16日——新东方学校创建8周年。
  如果不能迅速地解决王强的问题,迅速以新的体系调整新东方管理结构,重新整合新东方团队,新东方团队将面临分崩离析。11月16日既是新东方的生日,也可能是新东方的忌日,像贾宝玉出走贾府一样,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王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一个结,这个结打不开,所有的结都打不开。
  俞敏洪没路可走,更确切地说,俞敏洪面前有路,但是不能像原来那样左顾右盼犹犹豫豫绕着走了。这次是他最后的机会,更是新东方最后的机会。
  他必须摊牌了。
  11月6日,俞敏洪直接从都江堰赶到成都飞机场。
  中午12点20他从都江堰出发,赶14点的飞机,近100公里的路程,经过成都市区时堵车,肯定赶不上飞机了。
  他绝望了。
  他在车上祈祷:如果能够赶上这班飞机,新东方的危机就一定能渡过去。
  上天有眼,让他赶上了飞机。
  这是一个好兆头。(未完待续)
[ 置 顶 返回目录 ]
57 杀着
( 本章字数:3446 更新时间:2006-10-25 13:47:43)
作者:卢跃刚
  他回北京走的第一步棋是“削藩”,迅速建立新的薪酬体系和组织结构,建立期权制度,说服胡敏、江博、杜伟和新东方上海分校、广州分校校长放弃带有过去“分封割据”色彩的“收入分成制”,在新东方真正结束了“分封割据”。
  第二步棋,说服杜子华放弃再办一个学校的想法,把杜子华请回来干新东方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他对杜子华说:“你要是在外面干,我永远以你为敌,你永远以我为敌。而且,这样打下去,还会影响杜伟在新东方的前途。”致使杜子华像6年前那样,权衡了利弊,愿意在胡敏的领导下工作,担任新东方基础英语学院院长。
  俞敏洪此举一箭三雕:一、充分发挥杜子华教学专家的才能,壮大了团队;二、在前期消灭了竞争对手,避免了将来同一战壕的战友沙场相见的尴尬局面;三、保护了杜伟这样的新东方有生力量。
  第三步棋,继续说服王强留在新东方,并且恢复董事职务,出任新东方公司的产业开发副总经理。他对王强说,王强在新东方的文化作用是没人可以替代的,新东方缺乏王强“那样气势若虹的东西”。俞敏洪这番话说到了位。王强曾抱怨说,俞敏洪没有看到他的文化底蕴对新东方企业文化培育和建设的作用。俞敏洪说:“王强,你一定要回来!我可以跪下来请你回来!”
  话说到了这种份上,王强开始松动。
  王强说:“你容我考虑一下。”
  俞敏洪说:“可以,但是不能考虑时间太长。”
  两天后就是新东方八周年纪念日。俞敏洪说:“如果王强不回来,我就不开庆祝会。我不能一个人站在台上开庆祝会!”
  第四步棋,彻底打消小股东的不安全感,在利益的层面上妥协,以稳定新东方团队。11月20日,他提议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年终分红的“股东协议”。
  以上几步棋都在为后面的棋做铺垫。
  第五步棋,跟徐小平叫板。“你如果愿意地话,可以在小股东中做一个调查,让他们在你和我之间挑选合作伙伴。我相信,最后大家肯定选择的是我,而不是你。”
  这是俞敏洪几年来、特别是新东方公司化改造以来第一次对徐小平挑战的正面回应。
  11月21日,他再次提议召开股东大会,讨论他的“关于徐小平是否当董事重新投票的提案”。提案历数徐小平不适合担任新东方董事的事情和理由,“希望股东会对徐小平是否担任董事重新投票”。而且,他放弃自己具有决定性的投票权,由剩余股权过半数进行最终的选择,以避免“偏见”。他本人服从投票的任何结果。
  这种规则下的投票迫使所有股东必须摊牌,必须亮出自己过去藏着掖着的真实想法。5月份的“文化震荡”迫使俞敏洪开价收购股权,这次的“文化震荡”则是迫使小股东在俞与徐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大多数小股东一直把徐小平视为自己利益的代表与俞敏洪博弈,中伤诋毁、出谋划策、信誓旦旦的事儿不少。现在好了,俞敏洪把自己的牌打亮了,而且尊重法律程序,而且放弃了大股东投票权。
  俞敏洪无论是程序还是道德都无可指责。
  重新聚集的小股东联盟面临着一次真正的挑战。
  俞敏洪走了一步险棋。他拿出自己的信用赌了一把。没什么可说的,他们也必须拿出自己的信用来赌一把,来检验过去小股东利益联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检验小股东内心的真实想法。
  大家面临的态势很清楚:要么是徐小平出董事会,要么是俞敏洪离开新东方。
  投票从另外一个角度应验了徐小平的英明论断:“友谊永远战胜不了利益。”
  小股东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俞敏洪的提案,打破了一直被营造的虚幻景象,给了徐小平一个真实的回答。
  他们牺牲了徐小平。
  利益第一,友谊第二。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
  小股东中,王强的股权跟徐小平一样,仅次于俞敏洪,俞敏洪避嫌不参加投票,他的态度是决定性的。此刻把票投给谁呢?一边是能带领大家往前走的俞敏洪,一边是严重犯规的徐小平。选择徐小平,肯定不符合他做人的原则,也可能会影响他在新东方的利益;选择俞敏洪,对不起徐小平。他8月份写长信向俞敏洪发难的时候,徐小平是他坚定的同盟军。紧急股东会上,徐小平为了支持他,甚至当场向俞敏洪递交了辞职书。他决定离开新东方出去干,徐小平整天跟他泡在一起,安慰他,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反戈一击,也不符合他做人的原则。这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选择。开完紧急股东会后不久他就回了美国,回北京后猫在家里,关了手机,也不给大家打电话,断绝了外界的联系,静静地想问题。俞敏洪提请召开股东大会前,实际上已经赢得了他的默契。他此时决定转向,“把后半生交给了新东方”,只能对不起徐小平了。他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如果新东方不重新洗牌,“就不可能改变新东方文化”,就不可能改变新东方的政治生态。于是,他把票投给了俞敏洪。
  徐小平对局势的判断完全失误。
  一开始他就在一个巨大的盲区里维护小股东的利益,把“代表”或“领袖”视作了审美过程而忘记了目标,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本来他还有一条路径可走,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还用老眼光判断俞敏洪。以往,他们逼一步,俞敏洪必定退一步,忍让一步,决不针尖对麦芒。
  股东会前,徐小平对俞敏洪进行火力侦察。他通过包凡一向俞敏洪传达,他要辞去董事职务。
  俞敏洪用英语对包凡一说:“接受了!”
  徐小平没想到俞敏洪那么干脆,那么强硬,一扫过去的“退”、“哄”、“绕”。
  俞敏洪心软,但不是软弱;俞敏洪很多时候优柔寡断,但不是没有主见。对这一点,他们没有客观的认识,逼人太甚。如果关系到新东方生死存亡,俞敏洪毫无疑问会出手。因为新东方是俞敏洪的生命,也是俞敏洪的宿命。
  结果徐小平又把辞呈收回了。这已经是第二次辞职又收回的举动了,像个大孩子一样不严肃。
  其他小股东的选择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在遵守法定程序和公认规则下的利益选择是理性的选择,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出现新制度的生长点,才有可能摒除杂质,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和健康的利益关系。
  新东方的弊端之一,就是友情和利益纠缠不清,把利益合作关系泛道德化。有意味的是,俞敏洪提案开宗明义:维护各自的股权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提醒或者说企业文化信号。此时,友情退后了。每个股东投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谁能保证自己的实际利益。
  俞敏洪走出这一步棋很困难。
  徐小平是俞敏洪的老师、兄长、同乡、同事、朋友,新东方第二号人物,新东方团队的老大哥。徐小平回来后,对新东方留学咨询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徐小平是新东方少有的具有政治和企业发展战略思维的人。他积极推动新东方公司化改造、北京市“全民学英语”、与联想集团的合作,临危授命处理ETS危机,引进包括普华永道在内的外界专业人士、专业机构;2001年新东方10件大事中,徐小平至少是七件大事的推动者、参与者、组织者。为了新东方的发展,为了提升俞敏洪,让俞敏洪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狭隘走向宽容、由生存走向发展,徐小平可谓殚精竭虑,在俞敏洪家里渡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呵。
  但是,徐小平这个“俞学大师”恰恰不知俞。他把俞敏洪以往的退让理解成了软弱,对俞敏洪把握局势的能力、提升和改变自己的能力失去了判断,特别是对自己的角色失去了判断。于是在绝望的心态下采取绝望的方式向俞敏洪提出了挑战,逼迫俞敏洪超越友情的心理障碍和旧的权力格局做出回应。
  新东方洗牌在所难免。
  俞敏洪解决了徐小平的问题后,俞敏洪的第六步棋是:在新的薪酬体系下,新团队立即审议2002年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财务预算,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挖掘发展潜力,把原来的财务预算提高了近一倍,让大家能见度很高地看到了明年可能的收益,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这些调整不完全是技术性的。
  正当新东方内部叽叽咕咕、见异思迁、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俞敏洪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焦头烂额,苦苦突围。他读了几十本现代企业管理的书和企业家传记,不懂的地方,拜访各方高人,根据新东方的实际情况,写出了新东方企业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一系列设计文案。他说:“如果没有制度设计,自己都搞不清楚方向,说什么都等于零。”
  俞敏洪在变化,在提升。
  张亚哲曾说:“俞敏洪最大的特点是不露锋芒。”
  但俞敏洪这次几步棋锋芒毕露,步步杀着。(未完待续)
[ 置 顶 返回目录 ]
58.渡尽劫波
( 本章字数:4826 更新时间:2006-10-25 13:48:14)
作者:卢跃刚
  王强还没有信儿。明天就是11月16日新东方的生日了。不能等了。
  下午,俞敏洪、胡敏、杜子华、包凡一约王强一块谈。
  晚上,这伙人接着谈。目的只有一个,留住王强。
  胡敏此时已经上升为新东方第二号人物,身负重任,主管新东方产业开发和教学。为了能让王强回来,他表示把产业开发交给王强,他只管教学,屈居王强之后。在新东方最关键的时刻,胡敏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大局观,非常强有力地支持了俞敏洪。
  杜子华也愿意放下“元老”的姿态,担任实用英语学院院长,接受胡敏领导。
  在此之前,王强问俞敏洪:“你挽留我,是出于技术和策略的考虑,还是为了新东方未来的发展?”
  俞敏洪说:“当然是后者。”
  “那好,我回去。”
  在新东方新团队的真诚挽留下,王强决定捐弃前嫌,回归新东方。
  俞敏洪当即决定,连夜通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通穿西装,打领带,明天中午参加新东方学校八周年庆典。
  已是午夜,该回家了。俞敏洪提议走回去。
  北四环的路灯下,俞敏洪在前面走,回头看见王强、胡敏在后面肩并肩谈兴仍浓。“他们的脸上挂着从来都没有的笑容。”
  新东方又躲过一劫。俞敏洪如释重负。
  新东方现在两个铁腕人物,王强和胡敏,加上一个宽容人物俞敏洪,哪有不成事之理!
  王强在一种叙述语境里把俞敏洪的行动理解为“宽容”,委婉地表达了某种歉意。
  王强也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新东方洗牌两个月后,他当着徐小平的面说:“以前我只会沉思,不会反思。人区别于动物的是,动物只会沉思,不会反思。我们必须反思。”
  了解王强性格的人都清楚,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对王强来说太不容易了。说明他正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但是,戏剧性还没有结束。
  新东方的诸多戏剧性里,如果没有徐小平,简直可以说没戏。
  股东大会表决后,令大家意外的是,徐小平并没有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摔门而去,而是绅士风度地接受这个事实。
  在投票结果出来之后,他说:“既然大多数股东认为我不担任董事对于他们的利益是有益的,我接受这个表决结果。从此我将以股东的身份,积极参加新东方的建设,为新东方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他站起来,穿过会议室,走到会议桌另外一角,跟新任董事钱永强握手,说,“祝贺你”。
  他又向俞敏洪走过去。
  大家提心吊胆地猜测着徐小平会做出怎样惊天动地的举动来。
  徐小平的行为出乎意料。他展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了俞敏洪。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场面不像通常企业“阶级斗争”反目为仇的经典场面,如果是电影导演出来,可能怀疑不合情理。
  徐小平拥抱俞敏洪时,反而让俞敏洪不知怎么才好。
  俞敏洪说:“小平,你还是我的朋友。”
  徐小平对自己的超常举动有一段华采乐章般的解释:“当时我要过去跟俞敏洪握手告别。在我接触到俞敏洪的一瞬间,我有一种要拥抱他的冲动。握手或拥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行为,往往是有规矩的行为,一般不会突然这么做。我并没有计划要拥抱俞敏洪,在新东方六年的工作中,以及和他二十年的认识中,甚至在温哥华久别重逢的时候,也没有拥抱过他。但是,在这最后时刻,我非常自然而愉悦地产生了拥抱他的冲动。我对他的拥抱,有好几种层次,虽然它发生在一瞬间,但这决不是接受失败的高贵姿态,而是真正的新东方精神的展示(否则我怎么能成为“新东方精神的归纳者”)。第一,作为董事。作为刚刚离职的董事,对于现代化游戏规则的拥抱。不管我自己是否愿意这么离开新东方董事会,但既然俞敏洪利用了这个游戏规则,我就必须尊重它,对此我没有一点别扭。所谓斗争还是争斗,其实在我过去几年和俞敏洪的冲突中,我要的就是这个规则。没有规则,大家都看俞敏洪颜色办事,决不是我要的生活。尽管这个规则的结果,是我的遭受重创,但我也要欢呼、拥抱这个规则的到来。第二,作为股东。作为股东对CEO的拥抱。这个层次上,包含了希望他好好把新东方搞好搞大的愿望。人人都知道,所有人的利益,包括我在内,都和新东方团队的团结、新东方精神的发扬、新东方事业的扩大紧紧结合在一起。而在这个结合里面,俞敏洪工作的好坏高低,是决定新东方成败的最大因素。第三,作为兄弟。作为俞敏洪的兄长。是对于他兄弟情感的拥抱。我和敏洪,是多年来情感与事业上最紧密的好友,我知道他赶走我,心灵与情感是会受到巨大创痛的。但是他必须这么做。我所逼迫他改革的种种行为,即使他后来反复告诉我他的进步与我的逼迫有关,但从个人尊严、管理权威以及情感实在是严重地伤害了他。兄弟情谊在利益原则、以及在如何维护这个利益原则的方式方法不一致面前发生了严重冲突和伤害。现在既然在前面的股东合约上再次确立了股东权益,那么这种冲突其实也就不复存在。而兄弟情谊却水落石出,月明星稀,突然显现。所以这个拥抱就会自然发生。所以,我承认我拥抱他的时候,略带快感。”
  徐小平在最后的时刻“突然有一种解脱之感”,奇迹般地恢复了理智。
  长期陷在“斗争”里,劳心劳神,伤人而不利己,浪费了自己的天才,毒化了自己的心智。
  徐小平心情好的时候,事情按自己的意愿顺利发展的时候,多次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反复无常,“劫波”难渡,“恩仇”未泯。
  这次真正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吗?还会不会反复?
  投票结果给徐小平当头棒喝,促使他反省。他说:“自己对敏洪就像一个怨妇,内心深处对他有一种依附感、依赖感。”“我原来想做一团火,希望俞敏洪能在火中涅。火能炼出金子,也能烧毁圆明园!”
  以往他也检讨过自己,但是那种检讨更像是修辞和语言惯性;或者是一面检讨错误,一面犯相同的错误。
  新东方格局水落石出,已经没有什么可遮掩的了。
  徐小平找俞敏洪谈心,俞敏洪心存疑惧,恐怕是谈判要价。可是徐小平一反常态,说,“新东方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点什么,从头做起。”
  他说:“我是一个小城镇的小官僚家庭里长大的小公子,生活中没有大磨难大挫折,小时候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这使我想到了英国滚石乐队的一句歌词:‘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翻译成中文:‘你并不总是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徐小平的反省,为自己腾出了心灵空间。他在新东方可干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充分地静下来研究新东方学员,研究当代青年和留学生,进行一系列采访写作。
  这些方面徐小平在新东方是一流的,在当今中国社会也是一流的。
  新东方重新洗牌,救了徐小平,救了新东方。
  徐小平说:“真要干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几年的书读得太少了,知识在逐渐老化。回到家,看见书架上那么多书,没读过几本,如果再不抓紧补课,人就废了。”
  他正在完成一次人生的检讨、回归和超越。
  看来,徐小平的“任性斋”要换名号了,换成“静思斋”比较合适,“任性斋主”当然也就成了“静思斋主”。
  2001年“圣诞”,俞敏洪和徐小平、王明夫在加拿大温哥华相遇。
  王明夫说:“今天的俞敏洪变了,跟两年前的俞敏洪大不一样了。”
  徐小平虽然刚刚在新东方受到重大挫折,在家闭门思过,但是看到俞敏洪身上的明显变化特别高兴。他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俞敏洪郑重地说:“小平,我的变化跟你有很大关系。”
  1995年、2000年、2001年三个“圣诞”,俞敏洪和徐小平互赠礼物,可以说物是人非了。
  ……
  11月16日中午,翠宫饭店。
  新东方八周年庆典如期开始,新团队在前面一线排开,既有元老,又有新锐。他们今天能并肩站在一起太不容易了。俞敏洪百感交集。
  王强主持庆典,俞敏洪致辞。
  大家好!11月16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来说,11月16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八年前的今天,我从海淀教委马世平主任的手中,接过了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办学执照。从此一纸平凡的执照翻开了我们生命中不平凡的一页,翻开了中国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页。在在座各位不遗余力的努力下,八年来我们辛勤耕耘,迎来了新东方硕果累累的今天。我们已经改写了11月16日的历史,我们永远以这个日子为骄傲,我们更希望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会以这一天为骄傲,为了这一目的,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这一目的,我们将继续努力下去。
  代表新东方,我要表示我的衷心感谢。
  我要感谢中国,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养育了新东方,是他给了我们坚强的个性和伟大的理想,为了我们的成长,他已经疲劳不堪,伤痕累累,今天让我们在这里为他举杯祝酒,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万寿无疆。
  我要感谢新东方以钱坤强,高艳丽,刘振兰,李雪坡等为代表的第一批老师和工作人员,是他们在漏风漏雨的小屋里辛勤的劳动托起了新东方的今天,是他们在停电的教室里嘶哑的喊叫呼唤出了新东方的辉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今天依然奋斗在新东方的第一线。在这里请让我对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要感谢新东方以王强、徐小平、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等为代表的归国学者,他们的归来,为新东方带来了春风一般的现代化思想,为新东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们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来到新东方,今天我们正努力实现着这个理想,那就是我们要为中国教育史托起一轮新的太阳。
  我要感谢新东方以胡敏、杜子华、江博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学者和英语教学专家,他们的到来,为新东方带来了雄厚的英语教学实力,拓展了新东方巨大的培训市场,为新东方的教学与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放弃国家部门的种种利益,义无返顾的进入新东方,他们是新东方和中国教育星空中最灿烂的星星。
  我要感谢新东方各部门的主任、管理人员和老师,是他们每天任劳任怨的艰苦工作构成了新东方大厦的坚强支柱,是他们对新东方和学生的真情热爱组成了新东方精神的钢铁脊梁,新东方的每一点成就都是他们的汗水浇灌而成。新东方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他们坚实的脚下走出。
  我要感谢新东方的全体学生,是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感动着我们,是他们对新东方的信赖支持着我们,是他们对新东方的热情点燃着我们,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欢聚,今天的辉煌。他们是中国真正的未来。让我们在这里以最真挚的心情祝福他们,祝福他们的事业和生命像春天的鲜花,永远灿烂地开放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之上。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和力量,给了我智慧和勇气,是他们教会了我永远要做一个正直和诚实的人,是他们用自己的榜样教会了我如何对待生活。我父亲的宽容使我懂得了原谅这个世界不足,我母亲的坚强使我理解了接受苦难的必要。在这里我要为我已经去世的父亲举杯奠酒,请他原谅不孝的儿子没有来得及为他买上一杯酒一包烟,请他接受儿子迟到的祝愿,祝他在九泉之下幸福安宁。在这里我要为我白发苍苍的母亲祝福,祝福她永远健康,长寿幸福。
  最后我要向远在温哥华的我的爱人和孩子送去我的道歉和祝福,道歉我身为丈夫和父亲却不能和她们长相守共享天伦之乐,祝福她们永远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代表新东方,我再次向大家的来到表示感谢,并衷心祝愿新东方全体员工和学员事业有成,富足健康,天天快乐。祝愿新东方像飞驰的列车,载着我们的激情和理想,沿着正确的轨道,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俞敏洪念到父亲母亲这段时,声调哽咽,在场者莫不动容掩泪。(未完待续)
[ 置 顶 返回目录 ]
59 桃色时期
( 本章字数:7378 更新时间:2006-10-25 13:48:37)
 作者:卢跃刚
  王强在股东大会投出决定性的一票后,心里结了个疙瘩,料想徐小平肯定会记恨于他。然而他错了。
  11月28日,他打电话给徐小平表示安慰和歉意。
  他说:“我知道你可能很受伤害。”
  徐小平说:“感谢你给我打电话。但是绝对不要为我担心,我很开心。”
  徐小平告诉王强,24号他给王强写了封信,并简述了信的内容。
  这封信没有发出。征得徐小平的同意,全文引述如下:
  亲爱的王强兄弟同事:
  我以最真诚的感情给你写信,向你表示我的亲切问候和祝福。
  新东方痛苦而艰难的改革进程,最近终于告一段落。而这个阶段性标志,是以俞敏洪董事长提议、股东大会多数通过罢免我的董事职务而结尾。俞敏洪在2001年11月21日新东方股东大会上提出的罢免我的提议,极其突然。但面对股东们的表决,我当场表示欣然接受。我想再次在这里向你表示,我对股东们的这个决定,将永远欣然接受。
  我理解在投票时你投了支持俞敏洪董事长提案的票。尽管我曾设想假如以你手中的股权反对这个提案的话,俞敏洪的提案不会得到通过。因此,我曾经为此有过些许的失落。但是,经过几天思考和休息,此时此刻,我对你没有任何埋怨,没有任何责备。假如我说我因此而非常感激你,你也许无法相信我,但是,我下面的话确实能够使你相信,我的表达真的是发自我的内心深处:
  我对你的投票、和对你本人毫不责备,是因为,你投出的关键一票是出于你对保护股东利益的认识而做出的决定。你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和主要股东之一,曾经为了这个品牌流血流汗,付出了人生最宝贵时期最珍贵的贡献。你有权利享受这个股份所带来的合法利益。假如有人企图把它剥夺掉,或者假如有人成为你赢得这个合法利益的不利因素,你有权利排除这个因素。只要你这样做的结果能够真正保护好你的利益!
  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根本不认为你投票反对我是在伤害我。因为,作为新东方共同的重要股东,你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当你在投下那张对俞敏洪提案支持票时,你是真诚地认为你能够以此更好保护作为股东的你的根本利益!而你在投票保护你的利益的同时,实际上也保护了作为股东的我的最根本利益!!!
  而对这个最根本利益的保护,构成了新东方所有小股东的共同语言。生怕这个利益受到侵犯的担忧、猜忌、疑虑,甚至恐惧和绝望,正是笼罩在新东方几乎所有股东心里的最大阴影,是影响新东方正常发展的最大危机,是毁灭新东方事业的最大隐忧。如果股东利益得不到保护,包括最大股东俞敏洪董事长的利益,最终也得不到保护。所以,当你投票时,你所期望保护的,不仅是你的利益,也是我的利益,甚至也包括俞敏洪的利益。你的决定,不管最终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它所希冀的效果,依然赢得了我的尊敬。也赢得了我更深的友谊!
  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认识了你,和你结下二十多年的事业友谊。和你以及老俞、老包、刘江、王静、小韦、宝林等人在北大结下的这层友谊,以及对你们的信任与情谊,是我做人的基础,是我赖以骄傲的根基,是我作为社会人的快乐源泉。
  和你一样,我有许多各行各业的朋友,我同样热爱他们。但是,只有在这个叫做“新东方”的地方,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以及友谊的真正含义和真正价值。在过去的六年中,我和你以及诸位兄弟们在这里共同追求事业的成功、共同体验成功的代价、共同面对突发的危机、共同追求人们的承认。我们共同追求财富,我们共同追求荣誉。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人生代价,我们也得到崇高的社会赞誉。我们打过架、我们生过气,我们共享过无数极快乐的时刻,也分担过太多极痛苦的时光。但是,作为新东方的早期重要创始人,作为新东方主要股东,我们的利益和命运一样,已经紧紧地、永远地、不可逆转地结合在了一起。假如说世界上有什么重要的友谊的话,这样的友谊,是最令人感到快哉的友谊!
  这就是我写这封信的惟一目的。你既不要为我担忧,也不要向我解释。让我主动告诉你我的认识与看法,让你获得对我的新的看法和认识。
  我期待你在有空时到我家里来喝茶聊天。你来了,谈起新东方,我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假如老俞有美好的进步,可以告诉我让我分享;假如老俞又有什么惯性毛病发作,不要提起。过去两年,提得太多了。我确实也累了。我希望新东方取得伟大的成功,让这一代青年人因此而得益。
  新东方既是股东们的新东方,新东方也是全社会的新东方。她的身上,寄托着当代中国无数青年的愿望与梦想。所以,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没有想到离开新东方。因为我想与之共存亡。但是,在新东方改革获得重大突破的时候,股东大会多数票认为我离开新东方董事会对新东方有好处,虽然我不这么认为,但是我欣然接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