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众哲学

_5 艾思奇(当代)
的地方表面上看一通,这样所得到的,只是“印象”,只是“感想”,
决不会能够完全明了那地方的真正的现象的。“一二八”的战役,
国联的李顿调查团来中国调查,那时日本军队还占据着战区,到处
悬挂着日本的国旗。等他们来时,日军连忙换成中国旗子,使李顿
一行人见了,也并不知道日军在中国是多么横暴。只看表面,而不
亲身做变革中的一分子,就是常常会这样受骗的。所以,要认识一
件事物的真理,只有在改变的行为中去认识,只有实践。
种各有人人类在社会中,是不断的在实践里各种人的实践生活着的。为要取
得生活资料,他不能不
改变他的周围的东西。在这样的实践里,人类就能认识周围的物。

一切人类的知识,都是在长久的实践中积蓄下来的。但一个人在一
定的社会里,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范围。所以实践也有一定的范围,
做商人的有商人的实践,做工人的有工人的实践。因为实践的范围
不同,所以人们的知识也不会相同的,我们常说的“三句话不
62
离本行“
,就是指一个人的生活实践限制了他的知识的范围。对于
一件事物,由各种生活中的人看来,一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而每
一种意见,都一定与各人自己的生活有关系。谁的意见对呢?这
革变有只就要看谁是对于这件事物能够作变革的实践
的实践,能够了。不能够对这事件作变革的实践的人,他使人认识真理决不
会充分明了这件事的真性质。他的意见,
只是很随便的凭自己所能想到的一些说明和解释。例如火车的行
动,乡下人常常用拖水车的原理来解释,以为车头上有什么人在推
动车轮。更早以前,甚至以为推动车轮的是一个怪物,每年要用一
个小孩子去祭它。这些解释,在他们自己想来倒很说得通,然而和
火车的本身却毫不相千。能够真正明了火车的人,只有开车的人,工
制造火车的技师,在学校专做物理试验的学生,他们对于火车的知
识,却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他们的知识就不是空洞的说明,而
是能够直接应用到火车本身上去的真理。
一切的学问,如哲学社会科学等等也是同样的道理。一种学问
必定有很多的派别,但不一定都是真理,只有那在变革的实践中
什么人才能够有得来的理论,才能够真正把握着事物的本身。
变革的实践?在现社会里的人类,是分成了两个最大的主要
的部分了的。一个部分是希望保守着社会的现状,另一个却在努力
地变革现社会。前者不能变革社会,他们的哲学与实践脱离了系,关
只是一些空空洞洞的说明,只想遮掩现社会的丑恶替现状辩护,他
们是顾不到真理的。后者才是在实践中生活着。他们的哲学,不是
空洞的说明,而是从实践中得来,能够帮助实践,改变世界的。能
够帮助实践,一定是客观世界的本身的真理。如果不是真理,决不
能改变世界的。
63
党派性的意义因此,理论决不能与实践脱离,离开了实践,
就是空论。哲学不是书斋里的东西。只有站在改
变世界的立场上,在实践中去磨练出来的哲学,才是真的哲学。最
进步的哲学,一定是代表着最进步的实践的立场,没有进步的立场,
决不能得到进步的真理,我们常听说所谓哲学要有党派性,不外是
这个意思。
十二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
——真理论
前几次我们把认识的过程说过,现在要讲认识的性质了。我们
认识卓别麟是滑稽大王,认识他有小胡子,认识这小胡子和希特勒
有共通点……我们所认识到的这一切,是真的码?这一切都不是我
们自己头脑里的幻想吗?这一切都是卓别麟先生本身所有着的
吗?
一定有人回答道。
“这何必还要问呢!小胡子当然是真的,卓
别麟的本身当然是滑稽大王,那里会是我们的幻想?“
但是,世界上偏偏有一些观念论的哲学,偏偏要反对这种意见。
把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看做幻想,看做主观的东西,以为客事观
物的本身,和我们的认识是不同的。
佛学里的思想,就常常带有这一种色彩。例如佛经里有这一个
故事:两个人在海边散步,看见海中远远的有一只帆船在行动。一
个人就说:“你看,那船在动呀!”另一个人却反驳他说:“不是
船在动,是风在动,因为船是风吹动的。“第一个还是要坚持他的主张,
说:“总之,船在动着就不假。”两个人就是这样争辩下去,一个死咬
64
着是风动,一个总是主张船动,坚持着不肯让步,后来是去求释迦
给他们评判。释迦的回答是这祥的:“船也并没有动,风也并没有
动,都是你们两个人的心在动罢了。“
这故事,这评判,不是很荒唐吗?但佛学上是把它当做了不得
的大道理,很郑重地记载在经典上的。因为这是佛学上的一种很重
要的主张。凡是我们所看见的,所认识的,都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
真相,我们以为船和风在动,其实不过是我们的心中生出来的幻想
罢了。这样一来,小胡子,滑稽大王,都是我们的心里生出来的东
西,卓别麟先生的本身上并没有这一回事。
依照这一种思想来说,认识的性质,是主观的。
主观的真理还有一种思想,也是不承认客观的认识。
它是这样主张:一个人的认识,常常随着他的
生活地位等种种状况而有变更。在那破产的农村里,我们看见许多
饥民把草根树皮当做了美味,但这草根树皮,在生活稍稍好一点的
人看来,决不会相信是食物的。草根树皮的本身究竟是什么呢?我
们没有作最后解答的能力。我们只是依着自己的欲望和要求,造作
出一些适合于自己的见解来罢了。所以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我们
只知道主观的真理,而没有方法接近客观的真理。
近几十年来有一种叫做“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哲学思
想,就是这样的。它发生在美国,而被我们的胡适搬到中国来用。

实用主义这名词,又有人译做实验主义。它主张一切知识都应该经
过实验,经过证明,才可以断定它是不是真理。这对不对呢?
这倒
好象是很对的。但我们注意不要受骗!实用主义所主张的实验,是
非常滑头的东西。草根树皮是不是美味呢?实用主义就说:“拿来
实验罢,先吃一吃看看。“倘若吃的人正是饥民,他告诉实验主
65
义者说比观音土好吃多了。那么实用主义就会宣传道:“这就是实
验的结果,草根树皮是美味呀!你们穷人何不都去吃草根树皮?呢“
倘若遇到了有钱人,对实用主义者说:“我看见草根树皮就恶心了。”
那么实用主义又会说:“不错,这又是实验的结果:草根树皮是会
使人恶心的,有钱人本来应该吃珍馐美味!“
这样,大概可以看出实用主义的真面目来了。凡是有实用效果
的或者实验成功了的,实用主义者都看做真理,不管这种实验是不
是可靠。实验的结果前后不同,他们也不管。实用主义者只问眼前
是怎样,就算怎样。只要眼前实用得下去,就是真理。至于将来怎
样只有等将来再说。所以胡适博士因为香港总督赠了他一个博士头
衔,就大大的赞扬大英帝国,至于大英帝国本身究竟怎样,它对于
中国是站在什么地位,胡适博士都可以不管,因为眼前这一个博士
头衔,在胡博士看来,就足以证明大英帝国是好的了。
实用主义只注意眼前的实用,只要能满足眼前的应用,都看做
真理,只要适合眼前的目的的,-都是真理,人的目的,常因生活
地位等种种状况的不同,而有种种差异,所以各人心目中的真理,
是有种种不同,真理是各人主观的东西,没有客观的真理。你认为
是真理的,在他看来完全是假事,他认为是真理的,你也看做妄。

现在是真理的,过一会儿马上也可以成为假事。所以:在实用主义
者看来,凡是我们自己在眼前所知道的真理,都仅只是在眼前,仅
相对的真理只是对于我们眼前的地位才能算做真理,并不能
应用到过去或将来的。这种仅只能应用在眼前,
仅只能适合眼前的地位,状态或目的的真理,叫做相对的真理。
实用主义只承认主观的相对的真理,结果,就把真和假分不清
楚了。例如这里有一个胡桃,我们说:“这胡桃是可以剥开来吃的”

66
这话是不是真理呢?
实用主义者为要实验,就要求剥开来看:要果
然可以吃,他才承认是真理。但如果这里还有一个小孩,我们为要
阻止小孩去吃这胡桃,就骗他说,“这胡桃有毒,吃了就死!”

孩真的不吃了,那么,实用主义者也会以为这是真理。因为小孩的
被骗,表明“有毒”的话有了实用的价值,能适合着眼前的目的,
所以这也是真理了。
也许有人以为真正的实用主义,决不会这样傻,无论怎样荒谬,
总不致于把胡桃看做有毒的东西,把骗小孩的假话当做真理罢?但
我们要知道,这里的胡桃的例子,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所以就是
实用主义者也不至于真的会陷入那样的谬误。但对于比较复杂的问
题,就不尽然了。实用主义既然只承认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凡是相
实用主义的荒谬对地有一点实用效果的道理,就认为是一种真
理。科学自然是有实用价值的,实用主义者不
反对科学是真理,但同时,与科学决不相容的宗教,在实用主义者
看来,也可以算是真理,因为宗教的迷信,很有迷惑人的力量,这
也是一种实用的效果。所以美国实用主义的首倡者詹姆士还极力主
张人们要信宗教。用我们的胡适博士来说:例如关于中日的间题,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上所陈述的一切解决办法,其虚伪和滑头处,也
和骗小孩的胡桃有毒不相上下,然而胡适却把它看做了不得的真
理,这也是实用主义的杰作之一!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明白,如果跟着实用主义者,主张人类所
能认识到的真理只是相对真理,那结果会得多么荒谬!一脚踢开了
罢!让我们走自己的路,找出我们自己的主张来。我们怎样说呢?
实用主义主张相对的真理,主张各人的生活,地位等等状况能左右
他的思想,使得各人有各人的真理。这一点我们可以反对么?
67
这一点倒不必反对,因为事实上实在是这样的。生活地位不同人,的
对于同一件事物的见解也决不会相同的,中国民众的排日,我们是
因为日本先侵略我们的缘故。然而日本的侵略主义者却偏偏要说是
我们先排日,所以日本才不得不来侵略。这就因为日本侵略主义者
的地位完全和我们相反,所以他们的见解也和我们完全相反。如果
我们不承认生活地位能左右人的思想,那就难免要抹杀事实了。但
我们是不能抹杀事实的。那么,我们只好仍然回去跟着实用主义者
走,也主张真理只是主观的和相对的么?这也是不对!怎样才对
呢?
人们因为地位不同,思想见解也不同。这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
实用主义者一律都把它看做真理,这就是我们不能跟它走的最重要
的一点,也就是实用主义的荒谬的地方和骗人的地方。我们知道,
对于一件事情,许多人虽然都有见解,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见解,
也有完全错误的。只有那正确的见解,才可以算做真理;而实用主
义却是连错误的见解也当做了真理了。对子胡桃,骗小孩的人说是
有毒,卖胡桃的人为了生意经的地位关系,一定要非常夸大地宣传
它的肉是多么肥美可口,买胡桃的人仔细地观察之后,也许会觉得
那胡桃内部怕是被虫吃枯了。这三种见解,那一种是真理呢?
依实
用主义来说,三种都应该是真理(当然都是相对的真理),然而在
实际上,只能够有一种是真理,或者真的是肥美可口,或者真的是
被虫吃枯了。总之,只有和胡桃本身的情形一致的见解,才是真理,
必理真须更概括些说,只有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性观客有真理来的见解,
才是真理。真理必须和客
观事物一致,不能够由主观随意捏造出来,主观的真理是没有的,
因为完全由主观产生的见解决不会是真理,凡是真理,都得要有客
68
观性。
人们的见解不一定都是真理,那么,要站在前进立场的人,才能够认识谁的
见解才是真理呢?
更具体一点说:人的理真的观客见解是因生活地位而不同的,那么,要处在
怎样的地位上的人,才能够抓得到真理呢?这回答,我们在以前就
说过了:真理,只有站在前进的实践的立场上的人,才有能力把握
得到,骗小孩的人,他不愿意把胡桃破给小孩吃,不能打破胡桃的
现状,他的立场使他不能说真话。卖胡桃的人,他要将完整的胡桃
卖出去,他的地位使他不能打破胡桃来看,所以他只能空唱“肥美
可口“之类的高调,他的话也就不见得是真理。只有那买客,他怕
吃亏,他要尝试,他要打破了胡桃壳来检查它的肉,胡桃的本身是
不是好的呢?
经过他的检查,才暴露出真相来。所以他的见解才能
够和客观的东西一致,才是真理。社会上的真理,常常是由被压迫
者把握着,而压迫者所说的话,常常是在骗人,常常不是真理。外
国有一句格言:“压迫人的人,就是聪明的,也会变为愚蠢。”这
就因为他的压迫者的地位,使他不能把握到真理的缘故。
能不者迫压中国是被压迫的国家,日本是压迫者。中认识客观真理国民众因
为受日本侵略,才起来排日,而日
本偏要说是因为中国先排日,它才来侵略。为什么呢?就因为它是
压迫者,他的地位使它不能不强词夺理,不能不说出许多欺骗人的
话。要把握真理,就得要站在前进的实践的立场上,站在打破现状
的被压迫者的立场上,只有这样,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才能够与客
观世界一致,才不会是主观捏造的见解。不过,现在又要问了:我
是理真对绝们这样所把握到的真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的变不远永东西呢?
如果一成不变,将来永远都会是这
69
样,那么这就叫做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不仅仅在适合眼前的目
的,不仅仅是在一种地位上有实用的效果。它是永远的,普遍的。
如果我们能完全把握到绝对真理,那么,我们的认识就完结了,永
远不再进步了。
事实上,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地在进步,将来还要无限地进步,
所以我们决不能够完全把握绝对真理。既不能完全把握到绝对真
我们不能完全理,那是不是又要跟着实用主义者去,主张只有把握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了么?这也是不对的。实用主义者所谓
的真理,完全没有标准。在我认为是真理,在你可以完全看做伪。

今天是真理的,明天也可以完全推翻。明天的真理,不一定比今天
进步,只不过是换一个花样罢了。我们所谓的真理,是以客观的事
物为标准,合乎客观事物的真理,是不容你随便否认的,你如果不
承认,那只是你的错,不是这真理错。所以这种真理,是有绝对性
的,不过不是完全的绝对真理。它只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到了明
天,如果我们的认识增加了,我们又可以知道更多的一部分,又可
以知道得更完全些,更进步些。这种进步,不是象实用主义所想的
那样完全换了一个花样,而是使今天所认识到的真理更深刻起来,
使今天的真理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使它更完全地去接近到绝对真
理。这样,我们所把握到的真理,因为它不是完全的,所以在形式
我们所认识的真理上它是相对的,这就是说,它在今天才是有相对的形式,
这样,而明天就不一定是这样了。但同时,容内的对绝又因为它是与客观一致的
真理,虽然不完
全,究竟也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明天的进步,并不是完全将今天
的真理推翻。所以,在内容上来说,我们的真理始终是绝对的,凡
真理,都有绝对的内容,相对的形式。因为内容是绝对的,所以
70
决不能容欺骗者随便否认,因为形式是相对的,所以它能够不断地
发展,进步,一天比一天深刻,一天比一天完全,一天比一天更接
近完全的绝对真理。
真理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认识的进步是无限的。
第四章方法论
十三“天晓得!”
——认识论和辫证法
在过去许多次的讲话里,我们所谈的都是认识论的问题,现在
要得把它结束了,再另外开始讲一些新的东西。这就是一方面要收
场,同时另方面又要开锣,事体倒非常重要哪!正戏纵然唱得怎样
好,如果开锣开得不对,还是很煞风景的。我们不能不想一个很好
的方法,使听众们一来就觉得很入耳。想来,我们大家都是俗人,
耳朵最听得顺的是日常的俗话。所以最妙无过于用一句俗话来开
始。这一次的标题“天晓得”,不就是一句很熟的俗话吗?由这样
平常的一句俗话谈起来,大概总不至于象大学教室里的哲学讲义那
样令人想睡觉了吧。
“天晓得!”这句话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早已打破了哲
学的神秘性,所以想要在俗话里找出哲学思想来,是不会有人奇怪
了。要紧的是要问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我们试先想一想:
当我们听见有人讲“天晓得”的时候,这人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一定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件很难了解的事体,使得他感觉到绝望使,
71
得他叹息,觉得人类所能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他要告诉我们:有许
多事情,只有天才晓得,人是无法“晓得”
的。
一般人都以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想想罢,这不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思想吗?认
识不会进步。
论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认识能力的问
题,这问题要求我们解答的事情是:“人类能够晓得多少东西”?
而“天晓得”这句话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答:人的认识能力是有
限的,人类所能晓得的东西并没有多少。我们不要以为这一个解答
太平凡,而小看了它。要知道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的“不可知论”
的思想,也不过这样罢了。自然,大哲学家究竟是大哲学家,他把
这思想说得更巧妙,更高深,更难懂。不象我们平凡人用三个字就
直截了当的说完了。
不过,我们在这里只是提一个头,证明一句俗话也是一种哲学,
我们决不要赞成“天晓得”
的主张。试把过去许多次的讲话认真回
味一下,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说的,和这天晓得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指出最显明的一点:主张“天晓得”的人,他们先就把人
类的认识能力看做固定的东西,人能够晓得那么多东西,就永远只
晓得那么多东西,除此而外,“天晓得!”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
现在有很多人知道社会经济是在不景气状态中,而且不景气一天比
一天严重,如果你问他们不景气的原因在那里,将来的前途如何,
他们有的也会答复你说,“天晓得!”很明显的,主张“天晓得”
的人,完全不知道人的认识能力会进步,会发展。康德和他一们样,
说我们的认识能力只够晓得事物的表面现象,至于事物的本身,他
说那是“物自体”,不可知。用比喻来说:一个胡桃摆在这里,他
但实践却能使说我们只能知道这是圆的,硬的,褐色的,至于人类的认识进
步内部有没有肉呢?他以为这也是属于“天晓得”
72
的范围了的。他不知道我们可以动手去打破那壳,这是变革的实践,
可以把“天晓得”
变成“人晓得”。通过了实践,认识能力就能够
进步,能够发生新的知识,这一点,是不论“天晓得”
主义者或康
德主义者都不了解的。
我们不赞成天晓得的主张,因为它和事实不符合。事实上,人
所能够晓得的东西,是一天一天在进步的。有许多事情,在从前的
人看起来也只是“天晓得”,但现在却被“人晓得”
了。有许多事
情,我们在小孩时候看起来莫明其妙的,长大了几岁以后,又非常
觉得明白了。认识的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认识是一种历史的
过程,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运动,没有静止的认识。所以在我
们过去许多次的讲话里,我们完全没有提到人类能晓得的有多少,
不晓得的又有多少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压根儿就不能这样问。今天
我们虽然有些事情不晓得,但是明天说不定又可以晓得了。在没有
打破胡桃的时候,我们自然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肉可吃,这是我们所
晓不得的。但胡桃一打破后,情形又不同了。对于一件事物,我们
能打破它的现状,改变它,(这就是实践)那我们对它就能够更晓
得多些,认识的能力是跟着实践前进的。所以,我们只能问目前有
什么东西还不晓得,却不能说我们所晓得的东西永远只是这些。我
们既然不能问人类的认识能力究竟的是有多少,所以也就不必白费
精神去研究这问题了。我们知道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地进步的,
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是认识能力怎样进步?怎样运动,怎样发
展?过去的讲话所研究的也不外是这些。我们首先问:人类所晓得
的东西(也就是人类的认识)是从那里来的,答案是:我们的认识
都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我们所晓得的都是从周围世界里得来
的。我们再问,这种反映,是不是象照相机一样,将表面的形
73
象直接反映出来呢?答案是:人的认识决不象照相机那样简单。眼
睛耳朵之类的感官上所得到的感性的认识,固然有点象照相机,是
直接从各界所得的认识,但我们认识作用决不停止在这一点,它还
能更进一步,用理性的认识去推测到事物的内部,直接看不到的东
西,理性的推测是可以把握到的。我们可以想象到胡桃里有肉,能
够理解卓别麟与劳莱哈台的共通点,虽然这些在外表上好象直接
看不见。并且,单是理性的认识还不够,这有时难免成为空想,所
以我们的认识还有更高的一步,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证实了理
性认识中的推测,并且由此又开始更多的新的认识。最真实最具体
的知识,是由实践得来的。而新的知识,也是在实践中发生的。人
类的认识和照相机大不相同的地方,也就在这人类的认识是根据实践而得来
的,一点。照相机的本身是死的,它只能够把事物所以和照相不同的外形死板板
地反映下来,事物的外形不变,
照相也不会变。但人是活人,人在实践的活动中能够自动地将事物
的外形改变,自动地去剥出内部隐藏着的东西,自动地去反映出更
深刻的映象。实践是人类的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的活动,我们所
晓得的东西就不会加多,不会进步。康德的认识论就是忘记了践,实
所以才会以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永远只有那么多,才会以为有一种物
自体为我们所不知道,才会以为有些东西只有“天晓得!”
既然只
有“天晓得”,那只好“听天由命”了,这是宿命论的思想,这是
不知道进取,不知道斗争和实践的人所发出的颓废的叹息啊!
认识能力不是静止的东西,认识也就是一种历史,因此我们也
把它当做历史来研究。已经说过,在前几次讲话中我们完全没有提
到人类能够晓得多少东西的问题,只把认识作用所经过的过程举
74
人类的认识是一种出来,也就不外是这种理由。我们指出认识历史的运动,
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又再论就是这种历史括概的动运由理
性的认识走向实践,在实践中,又再开
始新的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断地象螺旋一般地循环下去,每循环
一次,我们所晓得的东西就进步一次。这就是认识的运动过程。自
然,这里我们所举出来的过程,只是一种概括的形式,是人类认识
历史总括起来的结果,实际上的认识历史并不这样简单。所以这种
概括的形式所表示的过程,虽然和认识的历史一致,但同时也不能
说它就是历史,只能说它是认识史的理论。所以我们不把它叫“做认
识史“,而把它称做我们的认识论。总之,理论和历史是一致
理论和历史的的,但同时也是有分别的,理论只把历史的别一和差致总括的
结果表示出来,至于历史上的许多偶
然的琐碎的事,在理论中都得要抽去了。我们所讲的认识论也就和
认识的历史有着这样的一种关系。
不过,现在有新的问题发生了。以前我们的认识论里,单单指
出认识是一种运动,单单指出它的发展的过程。但它是怎样运的动
呢?它是依照着什么法则去发展呢?为什么由感性的认识能够进
步向理性的认识呢?这一切我们还没有说到,还得要等待我们解
答。这就好比对于一种植物,我们只指出它是会生长的,只指出它
由一粒种子到发芽,抽枝,生叶,开花等等的过程,但我们还没有
说明,种子要怎样才会发芽,才会抽枝?
……在发芽抽枝等等的过
我们不单只要了解程中,有些什么样的一定的规则?不说明这
认识会运动,并且些,对于这植物的生长还是不能算已经了解要知道它是依
着什么法制而运动的。又譬如,单单指出火车会在轨道上行动,
这是谁也知道的事,有什么希奇呢?如果不知道火车究竟为什么
75
会行动,那还不是等于没有了解这火车?对于认识的间题也是一
样,单单指出认识会运动,指出了它的过程,而不了解它是怎样运
动,不了解认识发展的法则,这对于认识论的问题还是没有完满解
决的。
现在所发生的新的问题,就是认识的发展法则的问题。在里,这
我们要解答的是:人类思想的发生,变化,发展,是依照着怎样的
一些法则进行的。这些法则,就是我们今后开始要讲的了,慢的,慢
大家自然就知道。这里要说明的是,研究这些法则的学问,另有这
样一个专门的名字:“论理学”,也称为“逻辑”。不过这种论理
学,和普通旧的论理学不同。旧的论理学只研究思想的形式,它把
思想当做固定不变的东西去研究,所以只得到一些死板板的形式,
但我们已经知道,认识是一种运动,所以思研究认识的运动法则的学问就想
也是运动,我们不能把思想当做死的形式叫做“论理学”
来研究,我们要研究思想运动的法则。所以,
为要和旧的论理学有所区别,就把这种论理学称做动的论理学,也
称为“动的逻辑”,而旧的论理学则是静的逻辑,也称为“形式论
理学“。
还要指出一点:人的思想的进步,也就是他的认识的进步。思
想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思想的运动法则
也就等于研究认识的运动法则。所以这里的论理学,也就包括着认
识论了。动的论理学和认识论是分不开的。最初提出动的逻辑人,的
是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在他那里,已经就把论理学同时看做他自
己的认识论了。不但如此,我们已经反复地说过思想或认识是外界
事物的反映,思想的运动也就是外界事物运动的反映。更进一
步说,思想的运动法则,同时就是反映着外界事物的运动法
76
则。这样,论理上的法则,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法则又是一致
的。我们由论理法则的研究,不但知道思想是这样运动,同时还知
道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也是这样运动。因此我们的论理学同时又可以
算做我们的世界观。
有一个最有名的新哲学家告诉我们:动的逻辑,认识论和世界
观是同样的东西。
“可以适用在同一个科学(新哲学)里,用不着
三个名字。“理由不外就是这样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