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情感智商

_13 丹尼尔(美)
松地后仰,毫不紧张,语调自信而友善,仿佛大他二十五岁的访谈者是他的同学。童年时期莱夫只有两次短暂的恐惧,
一次是四岁时差点被狗咬而有些怕狗,一次是十二岁时听到坠机的新闻而不敢坐飞机。外向而人缘极佳的莱夫从不认
为自己害羞。
害羞型孩子的神经路径似乎天生就对任何压力较易产生反应,自出生起,这类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心跳便比其他婴儿
快。研究人员以仪器追踪二十一个月大孩子的心跳,发现那些退缩不参加游戏的孩子心跳焦虑地加速。
这种容易焦虑的倾向似乎是长大后易害羞的根本原因,任何新事物或环境对他们而言,都仿如潜在的危机。一项针对
中年妇女的厂家发现,童年极害羞的人比外向的人易感到恐惧、忧虑、愧咎,也较易产生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如偏头
痛、肠胃不适等。
从神经化学看害羞
凯根认为汤姆与莱夫的差异,源自杏仁核神经路径被激活的难易度,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脑部有一种神经化学
物质使得此一路径较易被刺激,因此他们会设法逃避陌生不确定的事物,也因而较易产生焦虑。莱夫的杏仁核被刺激
的门槛较高,不易害怕,也就较外向,较喜欢探索新事物,认识新朋友。
一个孩子究竟属于哪一类型从婴儿时期便已露出端倪,只要看他是否暴躁难缠,面对陌生事物有多不安就可知道。一
般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属于害羞型,五分之二属于大胆型,至少在出生时是如此。
凯根提出的一个证据猫的实验,他发现有七分之一的家猫表现出与害羞孩童一样的恐惧,不但没有传说中猫的好奇,
还会逃避新的事物,畏于探索新领域,只敢攻击极小的老鼠。观察这些猫的脑部发现杏仁核异常容易受刺激,尤其是
听到另一支猫的怒嚎时更明显。
这些猫的羞怯本性到一个月大时表露无遗,其杏仁核约在这时候成熟到可控制脑部趋避的决策。一个月大的猫脑部成
熟度约等于八个月大的婴儿,而婴儿会怕生便是始于八、九个月大时,如果母亲不在身边而陌生人趋近时,婴儿必然
会啼哭。凯根推断,害羞的婴儿可能遗传了高度的正肾上腺至少或其他刺激杏仁核的脑部化学物质,使得杏仁核很容
易被激活。
另一项实验是请幼时很害羞的成年男女暴露在刺鼻气味等压力下,结果发现他们心跳加速的时间比外向型的人要长,
显示其正肾上腺素一直让杏仁核维持在被刺激的状态,并藉由神经通路刺激交感神经。凯根也发现害羞型的孩子交感
神经的反应较敏锐,静止时血压较高,瞳孔放得较大,尿中正肾上腺素较高。
沉默也是害羞的表现。凯根等人观察孩子在自然情境下的反应发现,害羞的孩子在幼稚园上课时,碰到不认识的小朋
友或与访谈者说话,他们较少说话,其他孩子找他说话时,他也会保持沉默,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看别人玩。凯根认
为,面对陌生事物或潜在威胁时会保持沉默,可能是前脑、杏仁核及临近控制发声能力的边缘系统之间,神经通路活
动的结果。我们在紧张时叫不出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些敏感的孩子较容易产生恐慌之类的焦虑症候,甚至可能早在小学六年级就开始。一项以745名六年级及初中一年
级的男女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四十四名至少有过一次恐慌症或有若干初步症状。引发恐慌的事件多是青春期寻常困扰,
如第一次约会或重大考试,多数小孩经历这些考验并不会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天性害羞的孩子对新事物格外恐
惧,会出现心悸、喘不过气、窒息的恐慌症状,同时感觉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研究人员认为,这
些症状也许尚未严重符合精神医学所谓的恐慌症,却预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恐慌症的机率比别人大。事实上,很多
患者有恐慌症的成人都说症状始于青少年期。
焦虑症的第一次发生与青春期很有关系,青春期性征较不明显的女孩鲜少出现焦虑症,青春期较明显的女孩约有8%
有恐慌的经验。而且一旦有过一次恐慌的经验,便会因恐惧复发而在生活上益形退缩。
无可救药的乐天型
1920年代我的阿姨珠恩离开堪塞赛斯的家,前往上海。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女孩单身前往那样的地方是很危险的。
珠恩在这个商业荟萃、龙蛇杂处的城市认识了一个英国警官,也就是我的姨丈。二次大战时上海被目军占领,阿姨与
姨丈被捕,监狱就像电影《太阳帝国》描述的那样。经过五年非人的劳狱生活,也狱后两人几乎是一无所有被遣送回
英属哥伦比亚。
我记得小时候初次见到阿姨时,印象中这个一生极不平凡的老妇人依旧热情洋溢。她在晚年因中风而部分瘫痪,经过
缓慢而艰困的复健终于能走路,但走起来一拐一拐的。我记得时她已七十多岁了,有一次我和她出去散步,她不知怎
么走偏了,一会儿听到她微弱的呼救声,原来是跌倒爬不起来。我急忙过去扶她起来,而从头到尾她都不没有抱怨或
唉声叹气,反倒是自我解嘲笑着说:“我还能走路算是幸运了。”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像我姨妈一样乐观,有些人则生性阴郁。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这方面的发现
要归功于大卫生的研究。他发现左边活动量大于右边的人生性较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
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阴郁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
大卫生的一项实验比较了左边活动量大及右边活动量最大的两组人,经过性格测试发现,后者表现出明显的负面倾向,
属于伍迪?艾伦电影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常将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恐怖的大灾难,容易紧张及情绪化,认为世界充
满了挫折与潜在的危险。左边活动量大的人则拥有非常不同的人生观,乐天达观,容易与人相处,经常维持愉快的心
情,充满自信与生趣。经过心理测试显示,这些人发生洽丧或其他情绪障碍的机率都较小。
大卫生也发现,患过抑郁症的人左边活动量较一般人小,右边则较少大,刚被诊断出抑郁症状的人也是如此。大卫生
推断能够克服抑郁的人,是因为学会增加右前额叶活动量,不过这尚待实验证明。
大卫生指出他的研究对象约仅占较极端的30%的人,但几乎所有人都可依脑波形式归类为倾向哪一型。忧郁型与乐
天型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举例来说,有项实验是请参加者观看两段短片,一段是有趣的:猩猩洗澡、小狗玩耍之
类。一段比较不愉快,如教导护士手术过程一些可怕的细节。结果忧郁型的人看了有趣的短片只觉得稍微有趣,对另
一则短片中伤口流血的画面却感到极度恐惧与厌恶。反之,乐天型的人对手术短片只须些微的反应,对有趣的画面则
表现出强烈的快乐。
这样说来,我们的人生态度偏向乐观或悲观似乎是天生注定的。这方面的倾向确实在极幼年期便已显露,显示这很可
能是与生俱来的。额叶与脑部多数部位一样,在几个月大时仍在发展阶段,其活动量要到近十个月大时才能准确测量。
大卫生发现,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仍可依额叶的活动情形预测母亲离开时孩子是否会啼哭。准确程度几近百分百。
在数十名参加实验的幼儿中,凡是啼哭的都是右边活动量较大,不哭则必然左边较活跃。
即使这一基本性格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已决定,并不表示忧郁倾向的人一生都要过着晦暗阴郁的生活。童年时期所
受的情绪教养对性格有深远的影响,可使天赋倾向强化或减弱。儿童脑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显示童年的经验对神经
路径的形塑可产生一生的影响。在这方面提出最有力证据的当属凯根对害羞孩子的研究。
驯化过度激昂的杏仁核
凯根的研究最让人振奋的结果是:害羞的小孩长大后不见得是害羞的,足证性格不等于命运。只要给与适当的
教养,过度激昂的杏仁核也可以被驯化,关键就在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何种情绪模式。对害羞型的孩子而言,一
开头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对待方式,因为这将决定他们如何处理害羞的天性。有些父母懂得逐步让孩子训练胆量,这正
是为孩子指出一生的矫正方向。
有些小孩子出生即表现出杏仁核过度敏感的一切征兆,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到幼稚园时便不再害羞。观察这些小
孩在家中情形会了现,孩子是否能走出害羞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有绝大的关系。凯根等人发现,有些父母自认为尽
量保护害羞的孩子,有些则认为应教导孩子面对恐惧,以后才能应付人生的大小挑战。保护型的父母似乎使子女的恐
惧更甚,可能是因为子女没有机会学习克服恐惧。第二种管教方式则有助于使孩子变得更勇敢。
研究人员观察六个月大的婴儿在家的情形,发现中保护型的母亲在婴儿啼哭或烦躁时会将孩子抱起来,频率较锻炼型
的母亲高很多,此外,观察发现保护型的母亲在孩子不愉快时抱着的时间比平静时要长。
到婴儿满过周岁时可观察到另一项差异:当孩子做出危险的动作(如将不可吃的东西往嘴里送),保护型的母亲做限
制时较宽容而婉转。锻炼型的母亲则是直接下达命令,严格要求服从。
可以严教反而有助于克服恐惧?凯根推断,当孩子一步步爬向某个吸引他的危险事物时,一旦被母亲一句“不准过去”
所阻断,必能得到深刻的教训,这时孩子突然面对一个轻微的不可预知的情境,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锻炼,孩子渐渐
学会面对人生不可知的挑战。害羞的孩子需要的正是这种渐进式的训练。同样的,当孩子烦躁不安时,如果父母不立
刻抱起来抚慰,孩子将渐渐学会自己面对不安。这些孩子到三岁时再度被带到凯根的实验室,结果发现当陌生人对他
皱眉头或是研究人员为孩子量血压时,孩子已较不会啼哭了。
凯根的结论是:“有些父母立意保护过度敏感的子女不受挫折或焦虑的影响,立意原是好的,结果似乎适得其反,反
而增添子女的不安。”换句话说,保护政策使得害羞的孩子,没有机会在面对陌生情境时学习克服恐惧。从神经学的
角度来看,孩子前额叶的路径错失了以其他反应替代反射性恐惧的机会,反而因一再重复而强化恐惧感。
凯根告诉我:“观察那些到幼稚园时变得较不害羞的孩子,会发现他们的父母都略施压力鼓励孩子向外发展。也许由
于生理因素的影响,害羞的性格特质较难扭转,但是没有什么性格是无法改变的。”
随着年龄渐长,有些孩子会因经验重塑神经路径而变得较不害羞。至于变化的可能性可从孩子的社会能力略窥端倪。
包括是否合群,是否具同理心,是否能与他人分享,是否能为他人着想,能否培养亲密的友谊等。研究发现有些孩子
五岁时被分类为害羞型,而在十一岁时却能摆脱害羞,上述社会能力便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反之也有些孩子到十一岁时依旧害羞,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较易因压力而哭泣或无法承受,不当的情绪表现,易恐惧,
脾气较差,稍遇挫折便会愤怒,不易克制冲动,对别人的批评度敏感,不易信赖人。当这些孩子在好不容易踏出与人
交往的第一步后,也可能因为这些问题而难以推展人际关系。
反之,那些生性害羞但情感表现较强的孩子自然比较顺利,因为社交能力使他们在建立友谊时能不断有斩获。虽然这
些孩子与新友伴谈话时会显得小心翼翼,但只要跨出第一步,通常便能展现迷人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次的
成功经验将使害羞的孩子愈来愈自信。
这种转变诚然可喜,显示与生俱来的性格也可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一个生下来就很容易受惊的孩子透过学习,面对陌
生事物也可变得较泰然,甚至变得外向。害羞或其他性格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并不表示我们就必须划地自限,即使
是基因的限制也有回旋的窨。诚如行为基因专家所说的,基因不是决定行为的唯一的因素,环境与成长以组将左右天
性的展现方式。情感能力便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有适当的学习便可改善,这是因为人脑是会成长的有机体。
童年是希望之窗
人脑当然不是一生下来就定型了,而是终其一生不断成长,而成长最快的时期是童年。我们出生时神经细胞比成人还
多,经过裁剪的过程渐舍弃较少使用的神经联结,在最常用到的路径形成较强的联结。经过这个修枝剪叶的过程,使
得脑部传达的讯息更清晰精确。这是个不断快速进行的过程,新的联结可以数小时或数日内完成。可以就经验(尤其
是童年的经验)是脑部的雕刻师。
关于经验对脑部成长的影响,得过诺贝尔奖的两神经科学家梭期顿?威佐与大卫?胡柏做了最佳的阐释。他们以猫和猴子为实验对象,这两种动物的视觉神经腱的发展,以出生几个月为关键期。如果在这段时期将一眼蒙住,这支眼的神
经腱就会减少,而张开的那支眼睛则会增加。这段时期过去后将眼罩拿掉,蒙住的那支眼睛虽然没什么问题,在功能
上等于是瞎了,因为该眼通往皮质的路径太少,无法对眼睛接收的讯息做解释。人类视觉功能的关键成熟期则是七岁
以前,这段时间内正常使用眼睛与视觉皮质之之间形成复杂的神经路径。这段时间小孩眼睛即使被蒙住几个星期,也会造成视力的损伤。如果蒙住的时间长达数月,事后即使再打开,观看细物的视力也会受损。
另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富鼠与穷鼠的实验。富鼠住在较宽敞的笼子里,有梯子轮子等多种游戏设施。穷鼠住在类似的笼子,但空无一物。几个月后,富鼠发展出极复杂的神经网路,比较之下穷鼠的神经路径显得稀疏多了。
两者的差异极为显著,甚至连重量都不同,当然,富鼠走迷宫的本领也比穷鼠高明得多。同样的结果也显示在穷猴与富猴的实验,可以想见人类也不例外。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有系统的重新学习情感表现,也是经验可以改变模式与重塑脑冰运作的明证。一项针对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的治疗所做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我们知道最常见的一种强迫行为是不断洗手,甚至多达一天数百次,以至患者手部裂开。位射断层检查照像发现,这烃患者前额叶活动量大于常人。参与研究的患者一半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百忧解),一半接受行为治疗。后者是有系统地让患者面对偏执或强迫情境但不得实际去做,譬如说让有强迫洗手就会得病死亡等。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后,强迫行为渐渐消除,效果和服药物并无二致。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PET扫描发现患者尾状核的活动量减少程度与药物治疗组相当,可见经验可改变脑部功能并减轻病症,效果不下于药物治疗。治疗的契机在所有动物中,人脑发展到完全成熟所需的时间最长。人脑各部分在童年期的发展速度不一,青春期则是整个脑部进行裁剪的重要阶段。攸关情绪功能的部位成熟的速度最缓慢,感觉区在幼年期就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以前发展完成,而掌控自我控制、理解力、技巧的反应的中枢额叶,却一直到十七、十九岁还在发展。
童年及青春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有助于神经路径的形成,也因此童年是养成一生情绪特性的重要时机,这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嵌入神经网路的基本架构,不致因后来的经验轻易改变。也就是说,童年的经验会在情绪调节中枢形成恒久的联结,而所谓童年经验又与父母给与的情绪教育很有关系。
如何自我安慰是一项最基本的情绪能力,而且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在童年期做进一步的修饰。婴儿的学习的对象是母亲或保姆,婴儿啼哭时母亲多半会将他抱起,轻轻摇晃到停止哭泣。学者认为这种生物调和的经验可教导婴儿自己如法炮制。十到十八个月是个关键期,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之间的连结快速形成,使其成为痛苦的启闭枢纽。婴儿经过多次的被抚慰经验学会自我安慰,便可形成较强韧性连结,更懂得如何消减痛苦。当然,自我安慰的技巧城经多年的学习与磨练,随着脑部日趋成熟,孩子将学到更复杂的技巧。别忘了,负责调节边缘系统行动的额叶,到青春期还在持续发展。另一个童年期逐渐形塑的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可调节心跳及其它器官的自主性肌肉运动,同时又可传达讯息给杏仁核,促使分泌儿茶酚氨,做出战或逃的反应。
华盛顿大学一育儿研究小组发现,情绪教育较成功的孩子迷走神经的功能较佳。主持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高特曼指出:
“父母的确可透过情绪教育改变孩子迷走神经被激活的门槛。譬如说可教导孩子客观辩识情绪,而不采取批判的态度,遇到困境时学习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不一定要动轧打斗或退缩自卫。”适当的教养下,孩子较能抑制迷走神经的活动,进而避免杏仁核的过激反应,具体的结果是孩子会比较乖。每一项EQ都有其关键的发展期,多占据幼时数年的时间,这是很有道理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协助孩子培养情绪习惯的契机,如果错失良机,长大后便很难强补。正因为童年时期神经系统压大规模的修饰与形塑,早年的创伤长大后仍会留下恒久的伤痕,也因为如此心理治疗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甚至在治疗后,有些情绪模式仍会残存,只是患者学会了新的观点与反应模式。
事实上,脑部的右塑性是一辈子都存在的,只不过没有童年那么显著。反有的学习经验都是脑部的改变,神经连结的强化。观察强迫精神官能症者的复原情形会发现,只要假以持续的努力,情绪习惯是一辈子都具可塑性的,甚至连神经系统都可改变。创伤后异常症者的脑部变化当然是比较显著的,其实任何情绪经验若是一再重复或非常强烈,便会导致类似的变化。
最重要的情绪经验来自亲子互动,有的父母能充分认知婴儿的情绪需求,教养中时时灌输同理心的意义。反观有些父母根本无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全凭个人喜怒任意打骂。这两种父母教养出来的子女自是非常不同。事实上,心理治疗可以说就是为早年扭曲或忽略了情绪教育补学分。但如果我们能在开始就悉心培养孩子的EQ,又何必等到以后来补救?
第五部 情绪与识字率
第十五章 情绪文盲
一件纠纷有是也会演变成悲剧。艾思想性与泰伦是杰佛逊中学的学生,两人因故与十六岁的卡利闹翻,
之后鲁常找卡利的麻烦并出言恐吓。后来悲剧终于爆发了。
原来卡利害怕艾恩与泰伦寻事打他,一天早是带了把手枪到学校,就在距校警十五尺处的走廊上近距
离杀死两人。
这件可怕的校园杀人案教人不得不深思,我们是否急须加强情绪管理的教育,教导学生如何以和平的
方式解决争端,甚至是如何与人相处,教育界长久以来只知担心智育成绩落后现在才警觉情绪识字率的低
落同样不容忽略。学校提升智育水准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对这个新的问题却未能透过正规课程的设计加以
改善。布鲁克林一位老师语重心长的说:“我们对孩子读写能力的关切,更甚于孩子的生命安危。”
种种迹象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上述的学生杀人事件在美国校园的日益普遍只是其中一端。要知道这
绝非偶发事件,美国是世界潮流之所趋,而美国儿童青少年问题的恶化可由下面统计的数字窥见一般:
以一九九0年与之前的二十年相比较,美国青少年犯罪率达到最高,强暴案增加一倍,杀人案增加三
倍。在这二十年里,青少年自杀率及十五岁以前被杀害人数皆增加两倍。
怀孕的少女不但人数增加,年龄层也下降,以一九九三年为例,十一到十五岁少女生育率连续五年上
繁荣昌盛,有人戏称为小孩生小孩。非自愿怀孕因同僚压力而发生性关系的比例也都增加。过去三十年来
青少年感染性病的比例更大幅增加两倍之多。
这些数字已够让人气妥了,如果再把焦点放在非裔美国人,尤其是贫穷地区,情况更是糟糕,所有统
计数字都更高,有的甚至高出二倍以上。举例来说,白人青少年吸食海洛因与古柯碱的比例二十年来增加
两倍,非裔黑人青少年却增加了十二倍之多。
青少年最常见的残疾是心理疾病,三分之一有各种程度的抑郁症状,女孩到青春期更呈加倍成长。少
女罹患饮食失调症的人数尤其惊人。
长期来看,今天的孩子将来极少人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而且一代不如一代。第九章已说过,在一
九七0年与八0年代离婚率约为50%,到九0年代约有三分之二的夫妻以离婚收场。
世纪瘟疫
这些可怕的数据就像在矿坑里死亡的金丝雀,显示氧气已不足,除了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外,日常生活
其实有很多尚未酿成大灾难的小问题,在显示这一代孩子的处境。其中有一份资料可做为EQ普遍降低的
直接指标,该研究到样
自全美八到十七岁的孩子,比较他们在前70年代中及80年代未的情感状态。依据老师与家长的评估,
情况一直在恶化,而且不是单独某个问题较严重,每一项指标都呈现恶化的趋势,具体而言可列出下列问
题:
退缩或社会性问题:喜欢独处,保有秘密,演唱烦躁,没有精神,不快乐,过度依赖。
焦虑与沮丧:孤单,常怀恐惧与忧虑,要求完美,缺少爱,常觉紧张、悲伤或沮丧。
专注与思考的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或静坐,常做白日梦,莽撞行事,因紧张而无法专注,课业不佳,
无法丢开不愿想的事。
打架滋事:常与问题孩子混在一起,说谎欺骗,好争论,对人态度不佳,需要别人注意,破坏别人的
东西,叛逆,顽固而情绪化,话太多,恶作剧,脾气坏。
这些问题单独来看似乎都没什么,综合起来却代表一个巨大的转变,显示一种新的毒素正渗入许多人
的童年,代表EQ的普遍低落。这种情感病症似乎是现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人常担心社会问题比
其他国家严重,研究却显示多数地区不是与美国不相上下就是更糟糕。举例来说,1980年代荷兰、中共、
德国的老师与家长评估本国的儿童问题,发现与一九七六年的美国相当。有些国家比美国还不如,例如澳
州、法国、泰国。不过,美国人EQ往下滑落的速度太过惊人,恐怕不久又要迎头赶上。
这些问题是普遍性的,不论穷人富人任何种族都未能免疫。尽管穷人小孩在各项EQ的指标皆表现最
差,过去数十年来其恶化速度与中产阶级或富人的孩子并无二致。同时,曾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人数成长
了三倍,也许这是个好现象,表示心理辅导愈趋普遍。但应接受辅导而未接受辅导的人安息也增加了一倍:
从一九七六年的9%提高到一九八九年的18%。康乃炙大学发展心理学家
乌利·布兰芬布雷诺做过全球孩子富祉的比较,他指出:由于缺乏周全的支撑系统,环境的沉重压力
甚至使得健全的家庭也摇摇欲坠。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忙碌、紧张与混乱,连高教育水准及
高收入的家庭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受影响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
离婚、贫穷、失业等问题的影响。美国家庭与儿童的境况和以前一样极待改善……无数的孩子逐渐丧失各
种能力与道德意识,我们要负起最大的责任。“
这不是美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举世皆然。各国竞相压低劳工成本,付出的经济代价却由家庭来负担。
这个年代多的是经济困穷的家庭,父母长工时间工作,小孩必须自求多福或当电视儿童。愈来愈多的孩子
在贫穷中成长,单亲家庭渐成常态,许许多多的婴幼儿被寄放在环境恶劣照顾不周的托儿中心。这一切都
表示亲子之间赖以建立EQ的无数次情感交流质量巨减,即使是用心的父母也不能幸免。
如果家庭不再能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我们应该怎么做?的确,EQ的低落将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但也可从中想出预防孩子步入歧途的措施。
侵略性格
我读小学时吉米是学校的恶霸,那时我一年级,他四年级。他会偷钱,偷脚踏车,说没两句就动手的
人,是个典型的小流氓,稍不顺眼或甚至毫无理由就要揍人。每个人对他又恶又怕,尽可能敬而远之,从
来没有人跟他玩,好像他走到哪里便有个无形的保镖为他开道似的。
像吉米这样的孩子显然是有问题的,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是:这种童年时期的侵略表现极可能导致更
多的问题。果然,吉米十七岁时便因打架入狱。
很多研究都发现,这种童年的攻击性格造成一生的影响,这类孩子的父母管教方式通常是忽略加上没
有原则的严惩重罚,也难怪孩子会有些偏执或好斗的倾向。
但并不是所有易怒的孩子都会变成小流氓,有些会变得退缩,对真实或想像的嘲弄或不公平待遇做过
度反应。这类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常认为别人轻视他强对他充满敌意。于是不相干的事也会被解释
成威胁,不小心撞他一下便以为在挑衅,进而予以反击。结果别的孩子自然是退避三舍,使他更形孤立。
而这个孤立充满愤怒的孩子对不公不义的事格外敏感,常视自己为为公平待遇的牺牲者。譬如说他明明没
做错事却误被老师指责,通常便会义愤填膺地举证种种被冤曲的前例。这类孩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气愤当
头只能想到一种反应:反击。
这种认知扭曲可从实验获得证实,方式是请一个小恶霸与一个较平和的孩子观看同一段影片。内容是
男孩甲与男孩乙相撞,甲书本掉到地上,旁观的孩子见状笑了起来。甲一怒之下要打旁观的孩子。事后大
家讲座影片内容,小恶霸必定认为甲出手有理。尤有甚者,当讨论到影片中谁较具侵略性时,小恶霸坚持
称乙最好斗,甲的反应最有理。
这种骤下判断的倾向证明:异常侵略性格的孩子认知确有偏差,他们常无视实际情况,断然假定别人
抱有敌意或在挑衅。进而不假思索地反击。举例来说,侵略性格的孩子甲与乙玩西洋棋,乙多走了一步,
甲立刻怒斥对方作弊,而不会想到乙可能是不小心弄错了。由于甲总是倾向于假定别人是恶意的,反应出
来的往往也是不假思索的敌意。会仓促的误判导致断然的反击,于是甲绝不会想到先问乙是否弄错次序,
而是立刻怒斥对方作弊。几次类似的经难下来,习惯成自然,也就无法学会其他可能的沟通方式,譬如礼
貌询问或当作玩笑。
这种认知的误差很早就开始显现。幼稚园与小学一年级受吵爱闹是常事,尤其是男孩子,但到了二年
级则只有侵略性格的少数仍缺乏丝毫自制力。这时期多数孩子已学会以协商解决纷争,侵略型的孩子反而
益发诉诸蛮横的手段。这可是要付出代价的,专家观察发现,小孩子首次与侵略型接触不过二、三个小时,
便表示不喜欢他们。
也有专家研究追踪学龄前到青春期的发展情形,发现小学一年级表现出脱序、不合群、判逆行为的孩
子,几乎有一半到青春期会犯罪。这虽不表示这些孩子长大后都会犯罪,但犯罪的机率的确高于其他孩子。
这些孩子很早便显现犯罪的倾向。一项研究以蒙特某幼稚园六岁学童为对象,依各人的敌视与闹事程
度分等级,发现最高级者五至八年后犯罪机率最大。他们在十五岁以前无故殴打他人、偷窃商店、打架时
使用武器、偷车零件、酒醉等的机率为其他小孩的三倍。
少年犯罪的一个先兆是小学一、二年级时特别好斗而难管教。冲动的性格使他们在学业上表现不佳,
在别人和自己眼中很容易列入愚笨之列,又因常被编入放牛班,更仿佛证实其智力不及别人。事实上,这
类孩子虽有较高比率的活动过度或学习障碍,但并不是普遍现象。有些孩子在家中已养成霸王性格,入学
后很容易被老师宣布放弃。可以想像这些孩子必然经常干犯校规,以致影响学习的时间与效果,成绩自然
不佳,到三年级时多已显著落后。走向犯罪之路的男孩一般IQ都较低,但真正的主因还是冲动的性格。
研究发现,要预测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以后是否会犯罪,冲动性格比IQ更准确。
到四、五年级时这些孩子已被视为难管教或坏学生,不但成绩一塌糊涂,也因同辈的排拒而几乎交不
到朋友。孤立无伴的结果是与其他的边缘份子臭味相投。四到九年级常成群结队,违法乱纪,逃学、饮酒、
吸毒等行为增加五倍,尤以七、八年级 时成长最惊人。到初中时期又会加入一批新成员,这些人可能是
被他们的叛逆作风所吸引,而且通常是家中无人闻问,小学时便开始独自在外游荡。到中学时期这些边缘
份子通常开始退学或休学,渐走向犯罪之路,犯的多是偷窃贩毒等罪。
男女孩变坏的方向很不一样。一项针对四年级坏女孩的研究发现,中学毕业以前怀孕的比例高达40%,
为同校女生平均怀孕的三倍。换句话说,坏女孩的问题不是暴力倾向,而是怀孕率奇高。
当然导致少年犯罪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其他因素包括:生长在高犯罪率的地区、家庭压力大、贫穷等。
但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也未必就一定合一个人走上犯罪之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侵略型孩子的心理问题
是导致犯罪的一大原因。对这方面因素有研究的心理学家杰洛德·派特森便说:“一个六岁孩子的反社会
行为,往往预示了一个犯罪少年的行为模式。”
恶霸学校
侵略型孩子一生多事,往往肇因于心态的不当。一项研究比较了少年犯与侵略型中学生的心态,发现
两者十分雷同:与人相处不睦时立刻断然认定对方有敌意,不会另行求证或思索较平和的解决方法。此外,
他们从未想到暴力手段的后果。他们心中自人一套合理化的说词,如盛怒之下动手是人情之常,别人挑衅
时如果退缩会被嘲笑胆小,痛殴一顿又不会造成什么重伤等。
适时的帮助可改变上述心态,避免孩子踏出错误的第一步,一些实验性的辅导计划都证实成效斐然。
譬如说杜克大学的一项计划是以易怒闹事的小学生为对象,训练时间为六到十二周,每周二次,每次四十
分钟。学习内容主要是心态的改变:让孩子知道他们常把别人无意的言行误解为敌意,让孩子学习试试别
人的观点,想想看同样的境况别的孩子是如何看待与因应的。此外,还有愤怒控制的学习,实际演练使其
发怒的情境,如被嘲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随时注意自己的感受,譬如说自觉满脸涨红或肌肉紧绷
时便可有所警觉,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想一想。
杜克大学心理学家的约翰·洛克曼参与该计划的设计,他告诉我:“学员会讨论最近碰到的事,譬如说
有人在走廊上碰了他一下,而他认为对方是故意的,接着大家讨论如何因应。有个小孩说他会瞪着对方,
教他别再碰倒他,然后便走开。如此他不但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维持住自尊,而又不必打架。”
这样的练习颇受欢迎,很多好斗的孩子本身也不喜欢自己的脾气,很愿意学习自制的方法,如走开不
理或从一数到十。当然,在气愤当头很难维持冷静,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模拟实况中学习,如坐公车时其
他孩子故意嘲笑他。于是孩子他有机会练习不失尊严的友善反应,而不一定要大打出手、哭泣或很没面子
地逃离现场。
三年后,洛克曼比较这些孩子与同样好斗但未受训练的孩子。他发现受过训练的孩子在学校较少闹事,
较喜欢自己,较少饮酒或吸毒。而且受襄时间愈长,到青春期时性格愈温和。
向沮丧说不
十七岁的黛娜一向和人处得还不错,但现在她突然不知如何与别的女孩相处,更糟糕的是她抓不住男
友,即使发生关系了也一样。她觉得又倦又烦,渐渐的没有食欲,也不可惜做任何事。这种了无生趣的感
觉强烈到让她无所遁逃,她甚至想到自杀。
导致黛娜沮丧的近因是最近和男友分手,她实在不知道和男孩子出去如何不能立刻不发生亲密关系,
有时明明不喜欢还是发生了。想要断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做了结。她往往只想进一步彼此认识,结果却总
是上床。
她最近刚转学,和女孩子接触时感觉害羞而不自在。她从来不主动说话,有人找她说话才开口。她不
知如何开展新的友谊,与人相处如何能更自在,如何设定男女界线,如何维持亲密关系,如何充分表达情
感等。事实上她是在修补最基本的EQ学分,结果成效确实可观,现在的她已经走出沮丧了。
年轻人特别容易因人际关系的问题陷入沮丧,对他们而言,友情爱情与亲情同样艰难。陷入沮丧的孩
子往往不能或不愿与人讨论问题。他们似乎无法准确说明自己的感受,只能表现烦躁、不安、不耐烦或愤
怒,尤其是对待父母。父母因而无法提供孩子最需要的情感支持与导引,亲子关系愈来愈远,终日争执不
休。
重新检视青少年沮丧的原因,我们发现最严重的问题是两种情感能力的不足:人际能力低落与不能忍
受挫折。导致沮丧的部分原因诚然而是先天性的,但也有些是源自后天的悲观思考习惯,使得孩子面对人
生的小挫折,很容易便沮丧起来。不管沮丧的成因为何,种种证据显示,沮丧的倾向在青少年间愈来愈普
遍。
忧郁的年代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焦虑的年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应该是忧郁的年代。来自全球各地的资料显示,沮丧
似乎已成为现代流行病,愈是现代化的地区愈是盛行。自本世纪怪来,罹患严重抑郁的人一代比一代多。
这里所说的不只是忧郁而已,而是严重的了无生趣、自怜加上能以阴承受的绝望。而且初次遭抑郁侵袭的
年龄层愈来愈低,儿童抑郁症在以前根本是闻所未闻,现在却严然成为现代文明病的一种。
罹患抑郁症的机率随着年龄而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年轻人。据统计,在很多国家,一九五七年
以后出生的人,一生罹患一次重大抑郁的机率是祖父辈的三倍以上。以美国为例,一九0五年以前出生的
人一生罹患一次重大抑郁症的机率是1%,再比较一九四五年与五四年间出生的及一九0五年与一四年间
出生的人,前者在三十四岁以前患重大抑郁症的机率比后者高十倍。而且次罹患的年龄有逐代下降的趋势。
一项以全球三万九千多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波多黎各、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台湾、黎巴
嫩、纽西兰等国都有类似的趋势。在贝鲁特,抑郁案例的增加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在内战时期增加的速
度最为惊人,在德国,一九一四年以前出生的人三十五岁以前患抑郁症的比例是4%。抑郁症的增加是全
球一致的趋势,尤其在政治动荡时期成处的人患抑郁的机率更高。
前面说过初次患难与共抑郁症的年龄逐代下降,这似乎也是举世皆然。就这个问题我就教几位专家,
他们提出几看法。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主席佛德瑞克·古德温认为原因可能是:“核心家庭的严重腐蚀,离婚率倍数成长,
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缩减,居所迁移频繁,亲族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密切。失去了这些自我认同的稳定基础,
是人们容易抑郁的主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