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作者:圣严法师

_6 圣严法师(现代)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地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的,也有特定的时段的,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做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从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
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地痛苦和烦恼了。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意无碍》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道,大贪大嗔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养性。有修养的人能控制情绪,而且能调整情绪,否则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是对自我的惩罚。
淫怒痴就是贪嗔痴,名为三毒,是烦恼之中力量最强,而且是最难断除的三种心魔。淫是过分的贪求,怒是嗔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缘、没有正见。“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运用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对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种心毒。在一般人看来,道与非道相对,就像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一样,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萨等已解脱的人而言,淫怒痴与戒定慧是平等的,因为已经没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这个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坛经》有“烦恼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讲得很清楚。例如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正与邪不二等,因为已得解脱的人,心中已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没有道和非道等的两种极端。如果认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认为有智慧,也就还有烦恼。世上若无邪恶,则一切的道德观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无烦恼,则用来除烦恼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脱的,没有对立的现象、感受、经验,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发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当成平常事来看是相当难的,不过我们必须练习着以平常心来待人处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仅烦恼与智慧平等,凡是偏执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对立的冲突。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昧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
“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此理,必定有福。
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大智度论卷一释初序品中缘起义》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地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的,也有特定的时段的,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做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从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
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地痛苦和烦恼了。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乘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作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和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嗔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
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著,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团团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昧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
“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此理,必定有福。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乘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作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和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嗔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
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著,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团团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意无碍》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道,大贪大嗔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养性。有修养的人能控制情绪,而且能调整情绪,否则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是对自我的惩罚。
淫怒痴就是贪嗔痴,名为三毒,是烦恼之中力量最强,而且是最难断除的三种心魔。淫是过分的贪求,怒是嗔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缘、没有正见。“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运用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对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种心毒。在一般人看来,道与非道相对,就像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一样,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萨等已解脱的人而言,淫怒痴与戒定慧是平等的,因为已经没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这个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坛经》有“烦恼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讲得很清楚。例如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正与邪不二等,因为已得解脱的人,心中已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没有道和非道等的两种极端。如果认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认为有智慧,也就还有烦恼。世上若无邪恶,则一切的道德观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无烦恼,则用来除烦恼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脱的,没有对立的现象、感受、经验,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发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当成平常事来看是相当难的,不过我们必须练习着以平常心来待人处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仅烦恼与智慧平等,凡是偏执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对立的冲突。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昧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
“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此理,必定有福。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
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嗔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做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乘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作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和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嗔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
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著,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团团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
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嗔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做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乘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作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和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嗔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
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著,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团团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嗔为毒根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
此偈是说,灭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嗔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嗔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嗔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嗔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嗔痴称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嗔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
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嗔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做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嗔为毒根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
此偈是说,灭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嗔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嗔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嗔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嗔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嗔痴称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嗔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
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嗔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做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嗔为毒根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
此偈是说,灭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嗔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嗔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嗔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嗔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嗔痴称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嗔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生,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象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会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嗔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嗔为毒根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
此偈是说,灭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嗔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嗔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嗔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嗔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嗔痴称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嗔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生,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象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会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嗔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生,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象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会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嗔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渐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人)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着男女*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出生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着力,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你想到自己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生,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象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会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嗔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渐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人)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着男女*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出生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着力,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你想到自己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渐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人)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着男女*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出生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着力,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你想到自己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忏悔安乐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这个偈子讲的是忏悔。对自己的过失一旦忏悔了,就要把已忏悔的事不再挂在心上,这样才能平静安乐地过日子,所以悔过,不等于悔恨。
忏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过失,愿意面对它,承担起过失的责任,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通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知过当改,所以忏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门都重要。正因为自己还是凡夫,随时随地会犯错误,所以不但要随时随地忏悔,并且要定式定期忏悔。忏悔虽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过失的忏悔,必须面对当事人或几个与你共同生活的人求忏悔;小过失的忏悔,则是对自己的良心自责即可。
当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恶感困扰时,忏悔的方法有能助人脱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经》及戒律圣典中,教人要忏悔,忏悔则安乐,用忏悔来洗涤罪垢,鼓励人重新出发。一旦经过忏悔,就把罪恶感放下来,这不是说没有罪了,而是在认罪之后,心理的牵挂障碍没有了。如果犯了过失,自己不肯承认也不愿让人知道,这是没有惭愧心;从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着他,但在他的潜意识中,罪恶感的阴影老是笼罩着他。绝大多数作奸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执行死刑之前,会觉得后悔,往往会叫别人不再学他。可见罪恶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忏悔以后,就把不愉快的、恐惧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说“如是心安乐”了。
能知忏悔,则能把犯罪的负担和压力减轻,甚至可以放下,这是使内心安乐最好的办法。所以要常念着:“小心勿犯罪,犯罪要忏悔,忏悔得安乐。”即使非佛教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忏悔以后不致马上再犯,即使尚会犯罪,犯罪的机率应当会越来越少,人格便越来越健全了。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渐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人)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着男女*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出生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着力,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你想到自己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忏悔安乐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这个偈子讲的是忏悔。对自己的过失一旦忏悔了,就要把已忏悔的事不再挂在心上,这样才能平静安乐地过日子,所以悔过,不等于悔恨。
忏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过失,愿意面对它,承担起过失的责任,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通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知过当改,所以忏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门都重要。正因为自己还是凡夫,随时随地会犯错误,所以不但要随时随地忏悔,并且要定式定期忏悔。忏悔虽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过失的忏悔,必须面对当事人或几个与你共同生活的人求忏悔;小过失的忏悔,则是对自己的良心自责即可。
当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恶感困扰时,忏悔的方法有能助人脱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经》及戒律圣典中,教人要忏悔,忏悔则安乐,用忏悔来洗涤罪垢,鼓励人重新出发。一旦经过忏悔,就把罪恶感放下来,这不是说没有罪了,而是在认罪之后,心理的牵挂障碍没有了。如果犯了过失,自己不肯承认也不愿让人知道,这是没有惭愧心;从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着他,但在他的潜意识中,罪恶感的阴影老是笼罩着他。绝大多数作奸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执行死刑之前,会觉得后悔,往往会叫别人不再学他。可见罪恶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忏悔以后,就把不愉快的、恐惧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说“如是心安乐”了。
能知忏悔,则能把犯罪的负担和压力减轻,甚至可以放下,这是使内心安乐最好的办法。所以要常念着:“小心勿犯罪,犯罪要忏悔,忏悔得安乐。”即使非佛教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忏悔以后不致马上再犯,即使尚会犯罪,犯罪的机率应当会越来越少,人格便越来越健全了。
忏悔安乐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