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作者:圣严法师

_4 圣严法师(现代)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象,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的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二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象,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的,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含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的,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含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就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借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做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相,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就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达到这种境界他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得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做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种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就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借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做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相,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就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达到这种境界他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得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做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种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做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做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噩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把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湎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的,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的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噩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把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湎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的,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的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虽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
“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做尽量不做,能够少做尽量少做。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忙。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的,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含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知不如行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这个偈子提醒我们,诵经不如解义;了解经义,又不如踏实地奉行。实践经义,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训勉我们不要贪多诵经功德,而要明了经义,才有实益。诵经不在卷数多寡,而在如法实践。《六祖坛经》中有一位法达和尚,曾诵三千部《法华经》,自认功德很大,来礼六祖,头不至地。六祖见其高慢,便告诉他:“纵然诵经万部,解其经意,亦不为胜。”可见诵经而解经义固然重要,但了解经义而照着去体验,则最为重要。佛经不仅是让我们诵的,更是让我们用的。
这个偈子是不是告诉我们不要诵经?不是。经可以多诵,但亦务须了解其义理。即使经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诵之后若有人指点一下,整部经就可能豁然贯通,这仅算是解悟,仍须如法修行,使得理论与生活相契相印,体会更深一层,才是证悟“得道”。
这四句话对一般人也有用处。世间的学问太多,如果什么书都看,博杂而不精,只能拿来聊天而不能实用。知识学问及技术,贵能专精,再参考其他直接相关及间接相关的学问,便可以把心胸扩大,眼光放远,这才是最好的读书态度。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的,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含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虽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
“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做尽量不做,能够少做尽量少做。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忙。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达到这种境界他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得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做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种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有大方向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此偈是说,小乘的声闻跟大乘的菩萨一样,听到佛所说的法,甚至只要听到一个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虽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学校有小学、中学、大学,大学生是从小学、中学升上来的一样。其实问题不在于小乘的声闻愿不愿意成佛,重点是《法华经》所说的都是成佛的*,不论声闻或菩萨,只要有缘有心听到《法华经》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个学生,不论他愿不愿做医生,只要他有缘有心接受了医师的教育训练,就有做医师的资格。
“声闻”的意思是听到佛说法而开悟解脱的人。佛经中有小乘声闻,是自了汉、是出世者。他们独善其身,他们得解脱后,不再受生死烦恼所苦,进入涅槃之后,不愿再来世间广度众生。
也有大乘声闻,那就是自在的菩萨,意思是“觉有情”。他们在听闻佛法之后,就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脱之后,希望其他众生也能悟道解脱;自己有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帮助其他众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脱离烦恼的苦海,也协助其他众生脱离烦恼的苦海。
听了《法华经》的一个偈子,就会种下成佛的远因。菩萨根性的人,本来就已发了成佛的大愿。成佛是果,菩萨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于小乘的声闻,本来只想早日解脱,无意要成佛,一听《法华经》,便发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萨行了。
因为《法华经》除了肯定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不断地来往世间,广度众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听了成佛之法,也会转小乘为大乘。所以《法华经》比喻先得解脱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这时再告诉他们,大乘的菩萨道,才是悲智双运的大路,让他们继续往前行,菩萨道的终极点,便是圆满的佛。
我们立身处世,也当如此,不要因为天资不好,基础不够,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弃。不可没有大志愿大方向,宁可先从小处着手、近处着力,坚定大方向,站稳立足点,步步迈向大方向,虽不能立即到达,总是有一个大目标,遥遥在望。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达到这种境界他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得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做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种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步步成功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从字面看来,诸佛灭度后,具有善软心的人,皆已成佛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当佛住世时,亲自听到佛说法的人将来一定可以成佛,这是《法华经》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会死亡,称为灭度,怎么办?所谓“灭度”是佛住世度众生的时间已圆满结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进入了涅槃,进入了不生不灭的不动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将要进入灭度之前,预先告诉后来的众生,不要担忧,不要失望,不要没信心。佛涅槃之后,他的色身虽已不在世间,只要他的遗教留于世间,即是法身仍在世间;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于亲自见佛住世。这是安慰并鼓励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还是要依照佛法修行。这是说,人类需要的是圣人的思想学问,圣人是否常住世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圣人之学尚在世间,等于亲炙圣人的教诲,那才是最实际的。
“善软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关怀众生,便是菩萨的善心。“软”是柔软柔顺,是菩萨以随顺众生之根性,需大则大,需小则小,恰如其分地给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刚,众生多是刚强难化的,有傲慢心、恨心、嫉妒心、怀疑心等,佛以善软的智慧和慈悲来适应众生、调伏众生,摄受、感化他们。
众生学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软,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将来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后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随时随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与佛的悲智相应的行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这四句话是鼓励我们要有信心,也可以用于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其实一生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人根本不曾有过,多数人是失败的时间多,成功的机会少。但若记取教训,不断重新出发,每次的失败也就是成功的过程。经验本身就是成功的条件,人格成长、品格提升,岂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财富增长、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说,一旦有心于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后是步步成功、时时成功了。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噩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把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湎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的,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噩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把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湎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的,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卷上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虽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
“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做尽量不做,能够少做尽量少做。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忙。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卷上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知不如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