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作者:圣严法师

_3 圣严法师(现代)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这样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欲乐。
用佛智慧
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此偈是说,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头脑快、见识广、懂得多、学得勤,就觉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为自己非常愚笨,头脑钝、手脚慢、理解力低、记忆力弱,就觉得没有智慧。其实,如果依据此偈做判断,这两种人都还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
三年前有一对夫妇遇到婚姻危机,先后都来请我指示。两人都是出身于农村,结婚已二十多年,当时都只二十来岁,男的初中毕业,女的小学文化程度,后来男的由工读而出国留学,回国后升到了一家中小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太太老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来告诉我,本来他没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实情之后,也来告诉我说,既然丈夫无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大不了迟早离婚算了。
这对夫妇,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识水准不相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人都没有如来所说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错的,丈夫岂可将错就错?丈夫有外遇已是错的,妻子岂可也去找外遇?两者都已四十多岁,还不珍惜患难夫妻,竟来互斗意气,把幸福婚姻的营造,当做儿童的游戏,是多么的愚痴!幸亏两人都来见我,被我各骂一顿,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此偈所谓被“颠倒妄想”覆盖了心窍,不见了智慧,任由情绪奔放,惹得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后才有份儿,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事实上,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于生活中少闹一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少为自己制造烦恼,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谅解人、包容人、帮助人,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如来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应当马上开始运用佛的智慧。否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到智慧的,你也永远不会成佛了。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形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有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他们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势力并加以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的心愿。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划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做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份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形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有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他们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势力并加以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的心愿。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划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做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份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智慧。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后,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后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智慧。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二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象,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剑及履及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六》
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于没有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努力。
世间的许多知识分子,读了大量的图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仅在贩卖学问,
口维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人也许有用,于己等于无益。有些学佛的人,读了许多经论及祖师的语录,却不能开悟,也无法减少烦恼。懈怠不精进,能说不能行,是其关键所在。
此处所谓的“妙道法”是佛所说的离苦法、解脱法、成佛法,即是成熟众生的大乘菩萨法。有人听了佛法之后,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深怕时机难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很不简单!听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达,觉得死而无憾。可是对佛教来说,仅仅闻道又能悟道,虽也可以死而无憾,如能不死而将经验与其他尚未闻道悟道的广大众生分享,那就更好。作为一个菩萨,听了佛法之后,如果尚未悟道,当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时也要介绍给别人。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为菩萨初发心”。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说听到佛法却不能拿来利益自己,即如禅宗语录所比喻的,走在江水边结果渴死,坐在饭锅边结果饿死,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连举手之劳都不肯,难怪渴死饿死。佛法称这些人为睁眼的瞎子、有耳的聋子、有嘴的哑巴,佛法对他们水泼不入心,听是听到了,但跟他们的生命不相应。
凡事因循,得过且过,虽然手中握有无价宝库的钥匙,却懒得打开宝藏之门,懒得运用库藏的财宝,那就等于没有财富的乞丐。知识学问,贵在学以致用,不用便无用,无用便无
益。凡事剑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二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象,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剑及履及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六》
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于没有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努力。
世间的许多知识分子,读了大量的图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仅在贩卖学问,
口维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人也许有用,于己等于无益。有些学佛的人,读了许多经论及祖师的语录,却不能开悟,也无法减少烦恼。懈怠不精进,能说不能行,是其关键所在。
此处所谓的“妙道法”是佛所说的离苦法、解脱法、成佛法,即是成熟众生的大乘菩萨法。有人听了佛法之后,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深怕时机难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很不简单!听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达,觉得死而无憾。可是对佛教来说,仅仅闻道又能悟道,虽也可以死而无憾,如能不死而将经验与其他尚未闻道悟道的广大众生分享,那就更好。作为一个菩萨,听了佛法之后,如果尚未悟道,当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时也要介绍给别人。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为菩萨初发心”。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说听到佛法却不能拿来利益自己,即如禅宗语录所比喻的,走在江水边结果渴死,坐在饭锅边结果饿死,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连举手之劳都不肯,难怪渴死饿死。佛法称这些人为睁眼的瞎子、有耳的聋子、有嘴的哑巴,佛法对他们水泼不入心,听是听到了,但跟他们的生命不相应。
凡事因循,得过且过,虽然手中握有无价宝库的钥匙,却懒得打开宝藏之门,懒得运用库藏的财宝,那就等于没有财富的乞丐。知识学问,贵在学以致用,不用便无用,无用便无
益。凡事剑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于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于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著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于时空的执著,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后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后,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后,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后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于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的。如果心有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槃,仍有一些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尝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于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于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著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于时空的执著,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后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后,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后,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后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于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的。如果心有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槃,仍有一些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尝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禅能离欲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之乐往往使人沉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最强。男女的*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于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就不会那么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重的。*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于体质虚弱,火气上升,*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奔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象: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的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后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后,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这样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欲乐。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就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借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做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相,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就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禅能离欲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之乐往往使人沉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最强。男女的*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于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就不会那么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重的。*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于体质虚弱,火气上升,*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奔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象: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的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后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后,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这样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欲乐。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就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借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做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相,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就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做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做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的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二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