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尤西比乌教会史

_8 优西比乌(古罗马)
2
「尼哥拉有位美丽的妻子。主升天以后,尼哥拉因着妒忌而被使徒责备。于是他指使妻子进到使徒中间,并允许人娶她。这和他自己所说的一致:『每个人都应该虐待(abuse)肉体』。而那些接受他异端教训的人,仿效这个事例,遵照他的说法,恣意淫乱、不感羞耻。」
3
然而经过我的考证,尼哥拉只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他的女儿也始终保持着童贞,儿子也同样纯洁。如果真是如此,尼哥拉将他所深爱的妻子带进使徒中间,该算是否绝自己的情欲。因此,「我们应该虐待肉体」的说法,其实是克制自己追求享乐。我不认为尼哥拉会如主所说的,想要事奉两个主人—肉体与主。
4
确实,他们说马提亚也教导要与肉体争战并虐待肉体,不给私欲留任何地步,并以信仰与知识坚固我们的魂。」关于那些试图破坏真z,又速速灭亡的人,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
[66]即启二6,15中所说的尼哥拉党。教父Irenaeus、Hippotytus、Epiphanius、Eusebius等人认为,启示录中所说的尼哥拉党,系行传六章五节中七位服事者之一的尼哥拉所创立。不过这很可能仅是同名之累所造成。『尼哥拉』原文由『征服或胜过』以及『平民,俗民,非专行人』二字所组成。所以尼哥拉意即征服平民,胜过非专行人。尼哥拉党必定是指一班认为自己高过一般信徒的人。无疑的,这就是以后天主教和更正教所遵循并建立的宗教阶级制度。在初期教会的末了,甚至在第一世纪,尼哥拉党就介入成为居间阶级,这类居间阶级形成一种为罗马天主教所采用,又为更正教所保留的制度。启示录明白的说,尼哥拉党是主所恨恶的。在教会历史中,无法考证徒六5的尼哥拉是否就是尼哥拉党的创始人。
第三十章 已婚的使徒
--------------------------------------------------------------------------------
1
我们刚才引述过的革利免,在之后又作论到以下的事:关于拒绝婚姻的使徒,以及已婚使徒的情形:「这些人甚至拒绝使徒!因为彼得和腓力都有孩子,腓力嫁了女儿[67],保罗在一封书信中也不避讳提到他自己的妻子[68]。只是为了好好尽职,他并未带着她四处往来。」
2
提过这些以后,我们还要以革利免在《杂记》卷七里的一段记载作为补充:「他们说,蒙福的彼得看到妻子被带走处决时,为她感到欣慰,因她将蒙召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了鼓励安慰她,彼得向她喊说:『切莫忘了主!』」这就是蒙福之人的婚姻,也是他们向最亲密之人的完全情感。我在这个适当的时机,将这些事都作了以上的描述。
--------------------------------------------------------------------------------
[67] Clement可能是误将传福音者腓力当作使徒腓力。假设他是说到传福音者腓力,行传九章中传福音者腓力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也都是说豫言的。而在下一章(Ecclesiastical History III, XXXI)中,Polycrates说到腓力至少有两位女儿终身都是处女,因此Clement说腓力嫁女儿,可能是指腓力另两位女儿。若是Clement所讲的是使徒腓力,则可能使徒腓力与传福音者腓力都有守童身的女儿。但是到底Clement所指孝怳O为何人,并无法确定。若是再加上Porclus的说法,我们虽然可以合理的怀疑使徒腓力也有四个守童身并作先知的女儿,但更可能事实的应该是这些教父都将传福音者腓力误作使徒腓力。初期教会的教父,常有将两个腓力混为一谈者,Eusebius就是一例。
[68] Clement是教父当中惟一一位说到保罗有妻子者,这是一项明显的错误。林前九5及腓四3都无法证明保罗曾经结婚,而林前七8则是证明保罗不婚的直接证据。
第三十一章 约翰和腓力之死
--------------------------------------------------------------------------------
1
我们已叙述过保罗和腓力之死的时间、经过与安葬之处。
2
也多少提过约翰离世之时,至于他的埋葬地点,则记载于以弗所监督Polycrates给罗马监督Victor的信里。信里提到约翰、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
3
「在亚西亚,发光的圣徒已经沉睡,但在主显现的末日会再复活。那时主要从天带着荣耀而来,再次聚集圣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两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儿,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位活在灵中的女儿,则葬在以弗所。
4
其次,约翰这位殉道者、导师、配带圣牌的祭司,也于以弗所安息在主怀里。」关于他们的死,这些记载已经足够。在Proclus与稍早所提之Caius的对话录里,有对抗的辩驳,也有与我们对腓力和其女儿之死的相符描述:「之后,亚西亚希拉波立有四位女申言者,就是腓力的女儿。她们和父亲都葬在那里。」这就是他的描述。
5
路加在《使徒行传》里提到腓力的女儿。她们留在犹大的该撒利亚,得着豫言的恩赐,内容如下:「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者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他有四个女儿,都是童女,是说豫言的。」(徒二一8-9)
6
我们已提过关于使徒及其时代的事,也描述了他们所留下的圣书,和多数教会公开使用具有争议之着作,甚至还提到那些全然伪造、远离使徒正确教训的作品。现在让我们按着次序,继续述说历史。
第三十二章 耶路撒冷监督西面的殉道
--------------------------------------------------------------------------------
1
据说尼罗和多米田死后,图拉真为了平定一场民间暴动,在各城展开逼迫。就我们所知,耶路撒冷的第二位监督西面,便在此时殉道。
2
我们经常引述的Hegesippus也证实此事。在说到异端时,他提起西面,说他的确在此时因其基督徒的身分受到指控,并遭严刑拷打数天之久,使得法官和他高层的随从大感惊讶。西面的遭遇和主一样:被钉十架,结束生命。
3
记录此事的人这样说:「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被指控为异端,是基督他是大卫的子孙、是一位基督徒。于是西面在图拉真(Trajan)统治之时,省长Atticus任内,以一百二十岁之高龄殉道。」[69]
4
该名作者还提到:执政者在犹太人中搜查大卫的子孙。不过指控别人的也遭同样监禁,彷佛他们也是大卫的家室。根据西面的年龄,以及福音书曾提到马利亚是革罗罢(Cleophas)的妻子[70],再加上西面又是革罗罢之子,或许我们可以合理的断言:西面是主言行的见证人之一。
5
这位史学家说,主的兄弟犹大的后代,表白了对主的信仰,并对多米田作见证。他们活到图拉真(Trajan)之朝。他说:
6
「有人以殉道来带领教会,甚至主的亲属也在其中。后来教会一片和平,他们依旧如此,直到主的亲属,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于图拉真之朝、Atticus掌政时,因基督徒的身分遭指控为异端。西面受尽折磨而死,他的坚毅使所有的人,甚至执政官自己,都惊讶不已。想不到这样一位一百二十岁的长者,竟能忍受如此酷刑。最后,西面被钉死于十字架。」
7
这个时期,教会依然保持纯净,像一贞洁的童女。那时若有人打算偏离福音健全的教训,只敢躲入黑暗的角落中。
8
只是当使徒逐渐逝去,当初听见他们智慧言语的人也渐渐过去,骗子与假教师开始狼狈为奸,兴起不虔、迷惑众人。随着使徒的消去,这些人变得无耻,开始宣扬错谬的教训,敌对福音的真理。以上就是Hegesippus的叙述。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述说历史。
--------------------------------------------------------------------------------
[69] 根据Eusebius的年代志Chronology,西面约死于主后一○六年左右。
[70] 约十九25
第三十三章 图拉真(Trajan)禁止逮捕基督徒
--------------------------------------------------------------------------------
1
很多地方大肆逼迫信仰,其中一名杰出的官员Plinius Secundus被殉道者感动,因而替那些为信仰而死的民众请命[71]。他上奏皇帝,民众既无行恶,也没犯法,不过在旭日东升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他们憎恨一切的淫乱、杀人与犯罪,并且为人奉公守法。
2
获悉此事,图拉真(Trajan)便下令禁止逮捕基督徒,但是若他们公开表明身分,便得受罚。因此,虽说极端残酷的逼迫已减少,但有心人还是能找到藉口来陷害我们;有时是人民,有时是不同地方的统治者,他们会陷害我们。就算没有明显的逼迫,还是有各省的逼迫,许多忠信者因而遭受各样的殉道。
3
我们题过特土良以拉丁文写了《护教文》(Apology),现在我们将部分摘录翻译如下:他说:「确实,我们知道反对我们的调查行为已被禁止:省长Plinius Secyndus定罪了一些基督徒,剥夺他们的尊严,却为他们的庞大人数感到困惑,怀疑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他向皇帝图拉真(Trajan)陈述了事实,说除了有人不愿牺牲以外,他们中间找不着任何的罪。他还说,教徒们在旭日东升之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为了维持纪律,他们禁止一切淫乱、谋杀、诈欺、行骗和其他的罪。获悉此事后,图拉真回覆道,此后不准再调查基督徒,但若是他们表明身分,便得受罚。」以上就是事情的始末。
--------------------------------------------------------------------------------
[71] 此人在教会历史上又被称为Pliny the Younger,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与成就,在政治上又是罗马皇帝Trajan的密友。Eusebius在此段落中所提及的内容,系出自Pliny于初任Bithynia省长时的上奏,当时约在主后一一○至一一一年。这篇奏文Christians in Bithynia是一篇纯粹在外邦执政者眼光下初期教会的光景,因此显得格外写实并珍贵。文中对于初期教会的信仰、实行、见证、美德,以及Pliny对逼迫政策所感到的不解等,都有相当坦率的描述。而Trajan的回覆Trajan to Pliny (又被称为Trajan’s Policy towards Christians),可以看出Trajan一面认同有德行的基督徒不应受到不公义的对待,但另一面Trajan又肯定Pliny斩杀那些坚称自己是基督徒,不拜偶像的人;他又明令只要有人否认自己是基督徒,又在公众面前拜偶像,就可以勾销所有之前所犯的错。因此在Christian in Bithynia及Trajan’s policy towards Christians两篇文章中,初期教会的见证与罗马政权的逼迫,被描绘的历历在目。(参H. Bettenson ed., Document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2nd edition, pp.3-4)
第三十四章 罗马教会的第四位监督─Euarestus
--------------------------------------------------------------------------------
1
图拉真(Trajan)三年,罗马监督革利免在传讲神圣话语九年后离世,指定由Euarestus接续其监督职分。
第三十五章 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三位监督─犹士都(Justus)
--------------------------------------------------------------------------------
1
西面过世后,一个名为犹士都的犹太人接续其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职分。当初有许多奉行割礼的犹太人转而信仰基督,犹士都就是其中一位。
第三十六章 以革那提(Ignatius)[72]及其书信
--------------------------------------------------------------------------------
1
当时,使徒的亲密门徒坡旅甲(Polycarp)活跃于亚西亚一带,他从主的见证人及奴仆手中,领受了士每拿的监督职分。
2
而在此时,帕皮亚斯(Papias)[73]因担任希拉波立教会的监督而闻名。他擅于学习,又熟知圣经。以革那提接续彼得在安提阿的职分后,成了该城的第二位监督。他因此为人熟知,甚至直到今日。
3
按着记载,以革那提因着为基督做见证,由叙利亚被押往罗马,成了野兽的食物。
4
以革那提被押往罗马,行经亚西亚时,他的教诲与劝诫加强他所停留之处的教会。以革那提特别劝诫他们,要加倍防范当时出现遍及各处的异端。他劝诫众人,要紧紧跟随使徒的传统,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成为一个确定的形式。
5
因此,当以革那提来到坡旅甲所在的士每拿时,他写了一封信给以弗所教会,信里提到教会的牧人欧尼西母;又写了一封信给位于Meander的Magnesia教会,信中提到监督Damas;另一封给Trallians教会的信,则提到当时的监督Polybius。
6
除了这些,还有给罗马教会的信。信里的一段劝诫中,以革那提殷殷期盼众圣徒,不要因害怕殉道而令他失望。信中有些内容值得我们简要摘录。他是这样写的:
7
「从叙利亚到罗马,无论海上陆地,不分昼夜,我一直与猛兽争战。我被绑在十只豹中间,就是军中一个班的数量。我在这些不义中学习节制,却也不因此得称义。
8
愿我从虎视眈眈的野兽得益,我也祷告,巴不得野兽能尽快发觉我。我甚至诱使牠们吞掉我,而不要不敢碰我。要是野兽不愿,我会强迫牠们。
9
原谅我,我知道殉道是如何有益。现在我才真正成为一位门徒,除了得着基督,没有什么─无论有形或无形─能激起我的雄心。不论火烧、被钉、野兽吞吃、骨头撕裂,四肢打断,甚至体无完肤,只要能得着基督耶稣,就让魔鬼折磨我、攻击我吧!」
10
这就是以革那提从上述城市写给各处教会的信。离开士每拿以后,以革那提在特罗亚写信劝诫腓立比教会,特别是对那里的监督坡旅甲。他熟知坡旅甲是一个有使徒职分的人,因此他将安提阿的群羊,托付给这位良善忠信的牧人,要求他殷勤的监督教会。
11
他写信给士每拿,用以下的话提到基督,但我不知他是从何得知这段话:「我知道并相信祂在复活之后仍有形有体。祂到彼得和其同伴那里,对他们说:『过来,摸我,来看我并不是个无形体的灵。』他们立刻摸了祂,并且信祂。」[74]
12
爱任纽也知道以革那提的殉道,并且还提到他的书信:「一位和我们同信仰的人被交给野兽。此人说:『我是神的麦粒,却被野兽之齿磨碎,如此我就被显为是神纯净的饼。』」
13
坡旅甲在给腓立比人的信中提及这些书信,内容如下:「我劝你们务要顺从,并操练你们对所见之事的忍耐,无论是对以革那提、鲁孚和Zosimus的殉道,或是对你们同国之民、保罗和其余使徒所受的苦难。他们相信这一切并非白白临到,而是来自信仰与公义。他们相信自己会往主所命定之处,因他们乃是为主受苦。这些人不爱现今的世界,他们爱的,乃是那位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
14
他又接着写:「以革那提和你也都给我回了信。若有机会,不管是我,或我差遣的人,必使任何一位前往叙利亚的人带着你们的信前去。
15
因你要求,我已将以革那提的来信附于此信中,送去你们那里。你们必能从中大大得益,因为信中包含信心、耐心和所有关于主的教导。」以上是关于以革那提的事。之后Heros接续了他在安提阿的监督职分。
--------------------------------------------------------------------------------
[72] 在教会历史上,Ignatius是以殉道着称。在被定罪并殉道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没没无闻的人,没有任何其他文献能使我们得知Ignatius在被定死罪之前的生平。他曾任安提阿教会的监督,在被判死刑并解往罗马的途中,写下着名的七封书信。在Smyrna他写了To the Ephesians、To the Magnesians、To the Trallians及To the Romans;到了Traos时他又写了To the Philadelphians、To the Smyrneans以及To Polycarp三封书信(Ignatius曾在Smyrna见过Polycarp)。在他的书信中,有三项影响后来罗马天主教的重要因素:高于长老的监督权柄、殉道的勇气及荣耀、以及痛恨异端和分裂。
[73] 历史上少有关于Papias的资料,Irenaeus告诉我们,他是Polycarp的同伴,也曾听过使徒约翰讲道。
[74] 比较路加二四39
第三十七章 那时尚存的传福音者
--------------------------------------------------------------------------------
1
据说当时兴盛的圣徒中,Quadratus以其豫言恩赐闻名。有些人在使徒的传承中为首,也因而闻名。这些圣徒在先前使徒立基之处建立教会,扩展了传福音的凭藉,将救恩与诸天之国的种子传遍世界。
2
那时,大多的门徒热切爱慕神圣的话语,实行主的诫命,赒济穷人。之后他们离开故土,传福音给未曾听闻此信仰的人,怀着雄心大志宣扬基督,并四处分送神圣的福音书。
3
他们在异地立下信仰的根基,完成他们的使命。之后,便指派其他人作群羊的牧人,照顾新近引进的人,然后靠着神的恩典及帮助,继续前往其他国家。圣灵也藉着他们行神迹奇事,以致人初闻福音,便全心接受宇宙造物者的真道。
4
我们无法估计,各地教会有多少人接续使徒,成为牧人与传福音者,我们只能从尚存的记载中,将那些把使徒教训传给我们之人的名字,合式的记录下来。
第三十八章 革利免的书信和那些冒名之作
--------------------------------------------------------------------------------
1
我们可列举以革那提在前述书信中的观点,以及革利免以罗马教会之名写给哥林多教会而广为人知的那封信。在引述《希伯来书》的观点后,以革那提清楚表示此书绝非后来的作品。
2
这本书应该能与使徒其余的作品并列。由于保罗用本国语言向希伯来人传讲,有些人说是路加,也有人说是革利免翻译了《希伯来书》。
3
后者比较接近事实,因为《革利免书》和《希伯来书》写作风格相同,而且这两部作品的观点也差不多。
4
我们也该看看另一篇被认为是革利免写的书信,但我们并不确定这篇是否如前一篇那样被确证,或为古人所用。
5
还有一些据说也是他的作品,内容多而冗长。不久前,人们出版了那些书信里含有彼得和Apion对话的段落。然而,初期教会的记载却找不到相关的只字片语,因为这些书信并未保有使徒正统的印H。相较之下,被考证为革利免真迹的那卷书信却有很多的佐证。关于革利免和坡旅甲的作品说的差不多了。
第三十九章 帕皮亚斯(Papias)的作品
--------------------------------------------------------------------------------
1
据说帕皮亚斯有五本名为《主说话的释义》(Interpretation of Our Lord’s Declarations)的作品。爱任纽说这是帕皮亚斯唯一的作品,他说:「这些是帕皮亚斯的见证,他是约翰的旁听者,初期作者坡旅甲的同伴。帕皮亚斯在卷四里,提到了他们。此书共分五卷。」
2
以上是爱任纽的叙述。但在帕皮亚斯的序言里,并没有任何声明说他是神圣使徒的旁听者或见证人。他只告诉我们,他从密友那里领受了信仰的教训:
3
「为了你们的利益,我不后悔加进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无论何时,当我从长者听到甚么,我都详加考察,记在脑中,如数家珍,并且纪录下来,以便能用这些见证进一步确认真理。我不像其他人,喜欢听别人说许多事。我喜爱听人教导真理,而非教导外邦的诫命,我喜爱听从主而来、有益信仰并源于真理的教训。
4
我若是碰到任一位跟随过长者的人,我必会好好询问长者的宣言:安得烈、彼得或者腓力说过甚么,多马、雅各、约翰、马太或是任何主的门徒说过甚么,Aristion和主的门徒,传道人约翰又说了些甚么。因为我相信存活之人所说的,总比书里的记载更有益。」
5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约翰这个名字被提到两次。第一次和彼得、雅各、马太以及其他使徒一起提到,明显是指着传福音者约翰。另一次,他把「约翰」和其他不在使徒之列的人摆在一起,名列Aristion之后。帕皮亚斯用「长老」(presbyter)这个辞把这两个名字清楚地加以区分。
6
所以这足以证明亚西亚有两个同名的约翰,以弗所也有两座约翰的坟,直到今天他们也同样被称为约翰。这点需要特别说明。若这两人非同一位,第二个约翰应该看过使徒约翰所写的启示录。
7
帕皮亚斯宣称自己由陪伴使徒的人那得到使徒的宣言,他也说自己是Aristion及长老约翰的旁听者。他经常提到他们,也在书里描写他们。
8
我相信举这些事例并非无用。帕皮亚斯加进其他美妙的事迹,与其他的记载并列,也是相当重要的。
9
先前已提过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待在希拉波立的事。现在我们来看帕皮亚斯如何到他们那里,并从腓力的女儿身上听见一个奇妙的故事。他记录那时发生了一件复活的事。另一件奇妙的事是关于犹士都,又名巴撒巴。他喝下一瓶剧毒,但因着主的恩典,犹士都竟然毫发无伤。
10
这位犹士都曾出现在《使徒行传》,和使徒马太一起。使徒摇签,要找出接替叛徒犹大的弟兄:「于是他们推举两个人,就是那称为巴撒巴,又名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就祷告说…。」(徒一23~24〉
11
帕皮亚斯也记下了他耳闻之事,像是关于主和其教训的奇异故事,以及一些不太可信的事。
12
他说复活后会有个千年国,基督将会现身统治这地。这似乎是从使徒的描述中想像而来,而非照着他们发表中所意涵的[75]。
13
从他的描述中可清楚看出他在领会上极为有限。然而他却使得大多数教会作者,像是爱任纽或其他采用同样观点的人,抱持相近的见解。
14
帕皮亚斯也在作品中放进了Aristion描述主的部分,以及长老约翰的记载。对那些想知道他们事迹的人,我们应该加入他描述马可的部分:
15
「长老约翰还说,马可是彼得的翻译者。马可相当准确地写下他所记录了一切。只是他并非照着主的言行次序来记载,因为他未曾跟随过主或亲耳听见甚么,而是像先前所说,他陪伴着彼得,彼得教导他乃是出于必要,但并非是教导主所谈论的历史。为甚么马可在记录事情上从未出错,因为他十分留意每件事,不漏掉任何听到的事,也不谬言任何一点。」这些就是帕皮亚斯论到马可的话[76]。
16
但关于马太,他是这么说的:「当时马太用希伯来文写下主的说话,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的将其翻译出来。」[77]这同一位作者也同样使用了约翰一书及彼得着作中的见证。然后他也题到另一个在《希伯来福音》中一个女人的故事,这女人在主面前被控以许多罪名。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以外,我们觉得这些事也是必须注意的。
--------------------------------------------------------------------------------
[75] Eusebius所指乃是千年国思想,就是在最终的审判以前,基督要来到地上作王一千年。这是初期教会广为接受的重要信仰。犹太人也有千年国主义,只不过他们认为那是弥赛亚第一次来临时的事;不同于基督徒认为千年国与基督再来有关。支持这项真理的主要经文乃是启二十1~6。因着在初期教会中有某些犹太教人士及智慧派人士将千年国物质化与肉欲化,因此有些教父如Dionysius of Alexandria、Eusebius等皆因此反对此项真理,甚至连带否定启示录的权威。不过整体而言,初期教会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教父皆持千年国思想。尼西亚会议以前,巴拿巴书的作者、Papias、Justin Martyr、Irenaeus及Tertullian等人都支持千年国思想;只有Dionysiu of Alexandria、Origen、Eusebius等人持反对态度。但到了康士坦丁堡会议之后,非千年国主义者渐占优势,西方教父奥古斯丁更是将千年国主义打成异端,并认为千年国就是基督复活以后在天上作王掌权。后来,非千年国主义就在西方神学世界中取得稳固的地位。尽管如此,历代仍有许多团体忠信持守合乎圣经的千年国的真理,直到如今。
[76] 将彼得连于马可福音,Papias是教会历史上的头一人。
[77] 在Papias的时代,已经有希腊文的马太福音流传于众教会之间。因此,Papias在此所指,可能是Matthew另外用希伯来文所记载之主的说话。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致于影响马太福音的权威与价值。
卷四
背景颜色: 默认设置 淡蓝 淡黄 绿色 粉红 灰色 黑色 字体颜色: 默认设置 白色 浅黑 红色 绿色 蓝色 棕色 淡黄 绿色 粉红 灰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11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卷四
--------------------------------------------------------------------------------
第一章 Trajan执政期间,在罗马和亚历山大的监督
第二章 犹太人于Trajan当政时的灾难
第三章 在Adrian统治之下,辩卫信仰的作家
第四章 在同一位皇帝时,亚历山大与罗马的监督
第五章 从我们的救主那时直到今日,在耶路撒冷的众监督
第六章 在Adrian统治之下,犹太人最后一次被围剿
第七章 当时被误称为知识领袖的人
第八章 教会中的作家
第九章 Hadrian的信下令不得未经审判就惩罚基督徒
第十章 在Antoninus统治下,罗马以及亚历山大的监督
第十一章 当时的异端头目
第十二章 Justin上书Antoninus的《辩护文》
第十三章 Antoninus致亚细亚地联合议会,论到我们的教训
第十四章 使徒之友Polycarp的遭遇
第十五章 Verus执政时,Polycarp及其他圣徒在士每拿殉道
第十六章 哲学家Justin在罗马传扬基督的话并为主殉道
第十七章 Justin在其书中所提到的殉道者
第十八章 流传到我们手中的Justin着作
第十九章 在Verus执政期间,治理罗马及亚历山大众教会的人
第二十章 安提阿教会的监督
第二十一章 ?D于当代的教会作家
第二十二章 Hegesippus的着作及其中所提及的事件
第二十三章 哥林多监督Dionysius和他所写的书信
第二十四章 安提阿的监督Theophilus
第二十五章 Philip及Modestus
第二十六章 Melito和他所记录的事
第二十七章 Hierapolis的监督Apolinarius
第二十八章 Musanus及其着作
第二十九章 Tatian的异端
第三十章 叙利亚人Bardesanes及他现存的着作
第一章 Trajan执政期间,在罗马和亚历山大的监督
--------------------------------------------------------------------------------
1
Trajan执政的第十二年,亚历山大教会的监督Primus辞世。从最早被派尽职的使徒们算起,他乃是第四代监督。同时,Evarestus已任职罗马教会监督八年;Alexander接续其监督职任,为彼得与保罗之后的第五代。
第二章 犹太人于Trajan当政时的灾难
--------------------------------------------------------------------------------
1
当时,关于我们救主与教会的教训日益昌盛,不断受到众人的欢迎。然而临到犹太人身上的灾难,却是有增无减。Trajan执政第十八年,犹太人发起另一次[1]暴乱,许多犹太人死于武力镇压之下[2]。
2
在亚历山大、埃及其余的地方,以及Cyrene[3],犹太人如同被邪灵激动般,采取极端手段对待当地的希腊人。当Lupus统治埃及地时,犹太人发起大规模的战争,暴动的情形更加剧烈。
3
在首次冲突中,他们击败希腊人。然而当希腊人撤退到亚历山大时,却开始捉拿并残杀城中的犹太人。Cyrene的犹太人虽没有外力的援助,却在Lucuas的率领下,攻入并摧毁埃及地区。为了对付这个局面,皇帝派出Marcius Turbo参战。除了骑兵之外,他也带着步兵队与海军。
4
这场战争延续一段时间,历经多场战役,有数千名犹太人在战役中遇害,不仅有Cyrene的犹太人,连在埃及地居住并协助领袖Lucuas的人也在内。
5
皇帝担心在米所波大米(Mesopotamia)的犹太人也会攻击当地人,遂命令Lucius Quintus要清除犹太人。于是,他率领军队屠杀无数犹太人。因着这场胜利,皇帝立他为犹太地省长。这些事都同样记录在当时希腊作家的着作中。
--------------------------------------------------------------------------------
[1]有别于卷三中所述及Vespasian时期的犹太暴乱
[2]据传当时在Cyrene就有十二万犹太人被残杀,在犹太人群居的居比路(Cyprus),也有至少二十四万人被剿灭。当时犹太人与希腊人混居的地带,常有这类相互仇视攻击之事。
[3]Cyrene位于埃及西部
第三章 在Adrian统治之下,辩卫信仰的作家
--------------------------------------------------------------------------------
1
Trajan掌权十九年又六个月之后[4],Aelius Adrian继位。因为有些怀有恶意的人,试图扰害基督徒,因此Quadratus上书皇帝,为我们的信仰展开雄辩。他的作品至今仍由一些弟兄们所保存,我们手中也有他的作品。这使我们清楚得知他的见识,以及他的使徒正统性(apostolic orthodoxy)。
2
作者用以下的话描写早年生活的情景。他说:『我们救主的圣迹常与我们同在,这些都是真的:有人得医治,有人从死里复活;人们不但看见他们被医治并从死里复活,他们也一直与我们同在。不但主在地上的时候,当主离去以后,他们仍活了一段时间,有些甚至活到我们这个时代。』这就是Quadratus的说法[5]。
3
还有一名热心献身信仰的信徒Aristides[6],也像Quadratus一样,有一篇上呈Adrian为信仰辩护的作品。同样的,他这部作品也为许多弟兄们所保存,直到今日。
--------------------------------------------------------------------------------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