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70227112017343

_3 佚名(现代)
"哟,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祝贺大家!"
不知何时,周总理已走进了休息室,和大家打招呼。望着面前几位身穿海蓝色元帅服的老战友,多少感慨系在他的眉宇间。
"我们的周副主席来了。"叶剑英拱手相迎。
"我们的周副主席也应该授衔嘛!"贺老总真诚地说。
周总理身穿灰色中山装,左手习惯性地弯在胸前,给人的印象总是那样随和,谦逊。
他笑着摆了摆手说:"我是政府工作人员,是为诸位元帅服务的,当好你们的后勤嘛。"
正说着,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走进了大厅,元帅们又向刘少奇、邓小平等打招呼,互相问候,大家共同分享这喜庆的快乐。
第二部分 18.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呤呤呤",会议大厅里的铃声响了,庄严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大家陆续走出休息室,进入会议大厅。
在会议大厅后台,老帅们和很多人都在等待着毛泽东的到来,一些人很想看看毛泽东今天会不会穿大元帅服装。因为虽然中央已作出毛泽东不授大元帅的决定,但更多的人并不知道内情。
差几分钟5点的时候,毛泽东来了。他依然坐着那辆黑色的吉姆车,依然穿着那身灰色的中山装,依然是那样慈祥地微笑着和大家招手。随后,毛泽东在随从人员的簇拥下走到了后台,与在那里等着他的元帅们亲切握手。
时针指到了下午5时整,毛泽东与会议主席团的成员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沈均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陈云、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等人一起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典礼局局长余心清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授衔仪式开始的话意刚落,气势磅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在中南海上空奏响,会场的气氛庄严而肃穆。
奏完国歌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朱德等10人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命令宣读后,十分安静的会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大会主持人请毛泽东主席为元帅们授衔、授勋。
毛泽东站起身来,他要亲手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原国民党部队起义的有功人员,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功人员,以及对和平解放西藏地区的有功人员。这些人跟随毛泽东浴血奋战,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这勋章,是对他们所做贡献的最高奖赏。
第一个领授军衔与勋章的人是朱德元帅。朱德穿着崭新的元帅服,庄严地走到了毛泽东面前,给毛泽东行了一个军礼,毛泽东把一枚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颁发给了朱德。然后,毛泽东深情地和朱德握手表示祝贺。此时,毛泽东和朱德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井冈山会师第一次握手,两位老战友就再也没有分开过。他们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带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朱毛"也成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代名词。这一次握手来得可真不易啊!
毛泽东为第二个颁发军衔和勋章的人是彭德怀元帅。彭德怀这位很有个性的元帅,今天的表情更加严肃。他从1928年领导平江起义开始,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始终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多次出生入死,为党和人民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深受毛泽东的赏识。"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今天,彭大将军双手接过毛泽东授给他的元帅军衔,还了一个十分正规的军礼。
接下来,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纷纷走向主席台,接受毛泽东为他们颁发的军衔和勋章。
授衔、授勋典礼在军乐《胜利进行曲》中宣告结束。元帅们穿着整齐的元帅服、佩带着勋章兴致勃勃地走出了会场。
第二部分 19.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授衔仪式结束后,在中南海怀仁堂外的草坪上举行了晚宴。草坪上摆了一片木桌,木桌上摆满了丰富的冷餐和水酒。穿着海蓝色礼服、佩带着金色勋章的元帅和将军们、政府高级官员们,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自拿碗碟,自己动手。
大家端着酒杯互相问候、祝贺。
周恩来在晚宴上祝辞说:"为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胜利,为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为元帅们、为将军们和所有荣获勋章的有功人员的健康而干杯!"
在一片欢呼声中,元帅们举起了杯,没被授衔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也都兴高采烈地举起了杯,他们由衷地为中国军队的强大而干杯。有人提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干杯,大家纷纷响应。穿了军服的元帅和将军们,几乎是排着队,涨着绯红的面孔,端着酒杯,来到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同志身边。
同是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隆重地举行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典礼仪式。在将官典礼仪式上,由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周恩来总理的授衔命令,授予粟裕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宋任穷等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习仲勋宣读完命令状之后,由周恩来向共和国的将军们颁发命令状和肩章。
9月28日,国防部也举行了授衔仪式。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亲自为在京的校级军官颁发了校级军衔。
北京的授衔仪式结束后,从11月至1956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和军区也都举行了授衔仪式,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元帅以及其他高级将领,代表国务院和国防部,分别对被授予校官、尉官的军人们颁发了命令状。同时,各部队还举行了授予军士和士兵军衔的典礼仪式。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其中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是1956年被补授上将军衔的;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李聚奎是1958年被补授上将军衔的)、177位中将(其中聂鹤亭是1956年1月补授的,贺诚是1958年补授的)、1613名少将(1955年为800名,到1965年又增加559名,另254名是1960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的)。
在此之前的9月17日,国务院第18次会议还通过了一个决议,决定从1955年10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开始佩带军衔肩章、军兵种和勤务符号,按照国家规定的新的服装制式着装。
1955年我军军衔采用的肩章和领章分别是:元帅,满底金,正红边,元帅镶国徽与元帅星徽各一枚,大元帅镶国徽与外围松枝叶的大元帅星徽各一枚;将官,满底金,大将镶将级星徽四颗,上将三颗,中将两颗,少将一颗;校官,金(银)底,两条纵线,大校镶校级星徽四颗,上校三颗,中校两颗,少校一颗。尉官,金(银)底,一条纵线;陆空军军士领章,一条线,上士镶小星徽三颗,中士两颗,下士一颗;陆空军兵领章,上等兵镶小星徽两颗,列兵一颗;海军军士和兵肩章,上士宽横线一条镶铁锚,中士窄横线三条,下士窄横线两条,上等水兵窄横线一条,水兵无横线。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
从1965年6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军衔制度在实行十年后结束了他的历史。
第二部分 20.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四、钢铁长城将星云集,人民解放军英才辈出,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业绩将永垂史册人民解放军是一个威名天下、人才辈出的英雄群体,被授予元帅将军军衔的将帅们是他们的优秀代表。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璀璨的群星,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业绩将永垂史册!
十大元帅开国元勋,他们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朱德,我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加入同盟会,在滇军中任旅长。1922年去德国留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与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任起义军副军长。1928年率部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先后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长征中,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司令,指挥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任我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任军委副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彭德怀,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入湘军任团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平江起义任红五军军长,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会师后,任红三军团总指挥、中革军委副主席,参与指挥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与总司令朱德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1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人民解放副总司令,西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地区的进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志愿军司令员,指挥抗美援朝作战并取得了胜利。回国后任国防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林彪,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后任红军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员、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参与指挥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参与指挥辽沈、平津战役,后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企图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乘机外逃机毁人亡,成为反革命集团主犯。
第二部分 21.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刘伯承,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在川军任团长、第一路军前敌指挥,被誉为川中名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领导泸顺起义,先后任总指挥、军长。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从苏联留学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中央苏区红军校长兼政委、军委总参谋长,参与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任红军总参谋长,曾指挥强渡乌江、智取遵义、抢占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斗,在通过彝区时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佳话。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率部进行了上党等战役和千里跃进大别山,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西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贺龙,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代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率部创建湘鄂川黔苏区。长征中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指挥晋北、晋南、成都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留学法国,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时任团指导员,1927年领导湘南起义并任第一师党代表,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先后任红四军政洽部主任兼十二师师长、军委书记、前委书记、红六军政委、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西方军总指挥等职,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转战赣粤边,与项英等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和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领导华中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取得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参与组织指挥淮海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罗荣桓,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先后任红四军前委委员、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斗争,着力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一一五师代师长,参与指挥了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和领导建设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4野战军第一政委,参与指挥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后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委,参与领导和组织解放中南地区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后,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兼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第二部分 22.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徐向前,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军教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时任工人赤卫队队长,后任起义军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一师副师长,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委主席,红一军副军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组织指挥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为红四方面军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长征中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后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参与指挥广阳、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统一指挥山东、苏北、皖北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及政委,指挥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聂荣臻,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赴法国和苏联留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与指挥漳州等战役和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与刘伯承率红军先遣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攻占腊子口,为红军北上开辟道路。到陕北后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等战役,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领导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区司令员,指挥正太、石家庄等战役,参与指挥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叶剑英,我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早年任粤军师参谋长,国民革命军师长、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员、闽赣军区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中,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同张国焘分裂和危害党中央的阴谋进行了坚决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与领导指挥全国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参加同国民党的停战谈判,组织指挥解放广州,参与领导解放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十位大将功勋卓著,他们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粟裕,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任军参谋长、第七军团参谋长,参与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后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与开辟和发展苏南、苏中、苏浙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和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
第二部分 23.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指挥苏中、豫东、济南等战役,参与组织宿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徐海东,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任县赤卫军大队长,红军营长、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军长,率部在鄂东北、皖西坚持游击战争。后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创建鄂豫陕苏区。1935年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指挥劳山战役,配合中央红军的北上。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后,又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大西北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四四旅旅长,参加了平型关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盯店等战斗。后到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指挥周家岗战斗,取得皖东反"扫荡"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黄克诚,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团长,红五军支队政委,红三军团师政委,红六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六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曾率部转战晋冀豫、冀鲁豫边区,领导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部进军东北,参与创建西满根据地。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二兵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陈赓,军事家。早年入湘军当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时任起义部队营长,后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1932年因重伤到上海就医被捕,经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师长。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配合刘邓和陈粟野战军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进攻,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参与指挥粤桂边和滇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兵团司令员、政委,指挥所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回国后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谭政,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后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军政治部训练部长,红十二军、红二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师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晋绥边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领导了辽沈、平津和解放中南诸重要战役中的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
第二部分 24.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萧劲光,军事家。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赴苏联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到中央苏区,先后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红五军团政委,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十一军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七军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湖南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平津、渡江、衡宝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奉命组建海军,任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张云逸,军事家。早年在粤军中任旅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右江苏区,任红七军军长、参谋长,后参与指挥所部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地区。
1931年与中央红军会合,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和作战部长。参加了长征,任中革军委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华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罗瑞卿,军事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闽西游击队大队长、支队政委,红六军二纵队政委,红十一师、红十师政委,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率部参加了漳州等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大学教育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后为十九兵团)政委,参与指挥正太、石家庄、太原等战役和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长兼公安军司令员、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王树声,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参加黄麻起义,任红四军大队长、支队长、团长,红四方面军红十一师师长,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和反"围剿"斗争。后任红三十一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参与创建川陕苏区,指挥反"围攻"作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鄂西北军区司令员,鄂豫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委,国防委员会委员。
许光达,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后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代理连长。1929年到洪湖苏区任红六军参谋长,红十七师政委和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训练部长、教育长、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八路军一二○师独立二旅旅长兼晋绥军区二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三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受命组建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后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第二部分 25.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首次授衔时,从中央军委、国防部、各总部、各军兵种,到各大军区、各军事院校等重要军事部门,云集了一大批高级将帅,可谓群星璀璨,人才济济,显示出解放军革命化、正规化的水平。
中共中央军委是全军的统帅部和首脑机关,除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邓小平未授元帅军衔外,其余10位副主席均授予元帅军衔,他们是: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叶剑英元帅。此外,秘书长是黄克诚大将,副秘书长是长萧向荣中将。
国防部是国务院的军事部门,部长是彭德怀元帅,副部长是黄克诚大将、谭政大将、萧劲光大将、王树声大将、萧克上将、李达上将和廖汉生中将。
总参谋部以及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是中央军委的军事指挥监察机关,总参谋长是粟裕大将,副总参谋长是陈庚大将和张宗逊上将、李克农上将、王震上将、许世友上将、邓华上将、彭绍辉上将、张爱萍上将、杨成武上将、韩先楚上将;训练总监部部长是刘伯承元帅,副部长是张宗逊上将、萧克上将、李达上将、彭绍辉上将、周士第上将、郭天民上将;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是叶剑英元帅,副部长是周纯全上将、杨至成上将和阎揆要中将。
总政治部以及总干部管理部是中央军委的政治指挥机关,政治部主任是罗荣桓元帅,副主任是谭政大将和傅钟上将、萧华上将、甘泗淇上将;总干部管理部部长是罗荣桓元帅,副部长是宋任穷上将、赖传珠上将和徐立清中将。
总后勤部以及总财务部、总军械部是中央军委的后方指挥和保障机关,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是黄克诚大将,副部长是洪学智上将和张令彬中将、邱会作中将,副政委是邱会作中将(兼)、李耀中将;总财务部部长是余秋里中将,副部长是唐天际中将、汤平中将和何维忠少将;总军械部部长是王树声大将,副部长是封永顺少将、涂锡道少将、陈文彪少将。
海军司令员是萧劲光大将,副司令员是王宏坤上将和罗舜初中将、方强中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苏振华上将,参谋长是周希汉中将。
空军司令员是刘亚楼上将,副司令员是王秉璋中将(第一副司令员)和刘震上将、常乾坤中将、徐深吉少将,副政委是吴法宪中将,参谋长是王秉璋中将(兼),政治部主任是王辉球中将。
防空军司令员是杨成武上将,副司令员是谭家述中将、成钧中将(兼参谋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谷景生少将,政治部主任是龙道权少将。
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是罗瑞卿大将,第一副司令员是程世才中将、第二副司令员是韦国清上将、第三副司令员是邓少东少将,副政委是李天焕中将,参谋长是吴烈少将,政治部主任是欧阳毅中将。
炮兵司令员是陈锡联上将,副司令员是邱创成中将、苏进少将,副政委是邱创成中将(兼),参谋长是陈锐霆少将。
装甲兵司令员是许光达大将,副司令员是聂鹤亭中将,副政委是向仲华中将,参谋长是钟人仿少将。
工程兵司令员是陈士榘上将,副司令员是胡奇才中将(兼参谋长),副政委是黄志勇中将。
第二部分 26.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是王震上将,第一副司令员是李寿轩中将、第二副司令员是郭维城少将、技术副司令员是刘克大校,副政委是崔田民中将,参谋长是徐斌少将。
北京军区司令员是杨成武上将,政委是朱良才上将,副司令员是郑维山中将、王近山中将、陈正湘中将、韩伟中将(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是袁升平少将。
沈阳军区司令员是邓华上将,政委是周桓上将,副政委是杜平中将(兼政治部主任)、甘渭汉中将,参谋长是吴信泉中将。
兰州军区司令员是张达志中将,政委是冼恒汉中将,第一副司令员是韩练成中将、第二副司令员是杨嘉瑞少将、第三副司令员是徐国珍少将,参谋长是李书茂少将,政治部主任是王庆生大校。
济南军区司令员是杨得志上将,第二政委是王新亭上将(代理司令员),副政委是彭嘉庆中将,参谋长是胡炳云少将,政治部主任是李耀文少将。
南京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上将,政委是唐亮上将,副司令员是叶飞上将、郭化若中将,参谋长是张才千中将,政治部主任是萧望东中将。
武汉军区司令员是陈再道上将,副司令员是孔庆德中将、李迎希少将(兼参谋长),副政委是谭甫仁中将、张广才少将,政治部主任是叶明少将。
广州军区司令员是黄永胜上将,副司令员是文年生中将、梁兴初中将、詹才芳中将,副政委是刘兴元中将,参谋长是韩先楚上将,政治部主任是陈仁麒中将。
成都军区司令员是贺炳炎上将,副司令员是李文清少将、何正文少将(兼参谋长),副政委是阎红彦上将、郭林祥少将,政治部主任是余述生少将。
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是谢富治上将,副司令员是秦基伟中将,第二副政委是金如柏少将,参谋长是鲁瑞林少将,政治部主任是胡荣贵少将。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是乌兰夫上将,副司令员是刘华香少将、刘彬少将,副政委是苏谦益少将,参谋长是孔飞少将,政治部主任是廷懋少将。
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是王恩茂中将,副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赛福鼎·艾则孜中将、郭鹏中将、张希钦少将(兼参谋长),副政委是曾涤少将(兼政治部主任)。
西藏军区司令员是张国华中将,政委是谭冠三中将,副司令员是阿沛·阿旺晋美中将、朵噶·彭措饶杰中将、李觉少将、陈明义少将(兼参谋长),副政委是范明少将、王其梅少将,政治部主任是刘振国少将。
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刘伯承元帅,副院长是陈伯钧上将,副政委是钟期光上将,政治部主任是徐斌洲中将,教育长是唐延杰中将。
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罗荣桓元帅,副院长是萧华上将、莫文骅中将(主持工作)。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是宋时轮上将,副校长是姚喆中将、庄田中将。
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陈赓大将,副院长是刘居英少将,副政委是刘有光少将。
后勤学院院长是邱会作中将,政委是黄克诚大将。
第二部分 27.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在1955年授衔将帅队伍中,还有一批独具丰采的将军。他们有的来自于少数民族,有的来自于归国华侨和其他国家,有的出身于黄埔军校,有的是投诚和起义的国民党军队将领。
他们中,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眼睛,有的失去了臂膀,有的失去了腿脚。他们和其他将军们一道,为共和国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毛泽东面对开国将军们的伤残情况时,不禁感慨万千地说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是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能培养出如此独具风采的人才。
来自华侨与外籍的将军。1955年被授衔的归侨将军共有五位,他们是:菲律宾归侨叶飞上将、新马归侨庄田中将和卢胜中将、旅俄归侨唐铎少将、澳大利亚归侨曾生少将。此外,1961年,新马归侨吴克之也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印尼归侨叶松盛和新马归侨陈青山晋升为少将。
越南籍的洪水将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我军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
这些海外归侨、外国友人,他们中有的是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有的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成了工农红军的优秀将领,有的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他们是归国华侨和外国友人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无一人不是有着可歌可泣的爱国壮举的优秀人物。
来自原国民党军队起义和投诚的将军。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有159人曾是原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占授衔军官总数的10%,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这些原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们,在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之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是人民军队的交战对象。然而,当国民党军队在全国各个战场上的整体战况江河日下,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风雨飘摇之际,他们顺应中国革命的历史潮流,当机立断,弃旧图新,弃暗投明,毅然起义,既使人民群众免遭战火涂炭,又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195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解放战争四年综合战绩》公报,其中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战绩是:国民党军起义846950人,和平改编293030人,两项合计1139980人。这些将领与在人民军队内部成长起来的将军相比,大多有自己曲折的经历。他们弃暗投明的义举,并非仅仅是一时冲动的偶然性抉择,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成因。应该说,他们不仅有着从戎报国的志向,同蒋介石政府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他们大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努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他们面对着国家、民族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挑战和选择,面对着个人荣辱、利害得失的权衡时,他们终于深明大义,毅然决然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罪恶的历史逆行彻底地决裂。
来自少数民族的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官队伍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领。上将2人:韦国清,壮族;乌兰夫,蒙古族。中将9人:廖汉生,土家族;丁秋生,满族;韦杰,壮族;朵噶·彭错饶杰,藏族;阿沛·阿旺晋美,藏族;覃健,壮族;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万毅,满族;冼恒汉,壮族。少将24人:壮族有韦祖珍、卢绍武、吴西、黄惠良、覃士冕、覃国翰、朱鹤云;蒙古族有索立波、孔飞、廷懋、吴涛;维吾尔族有曹达诺夫·扎依尔、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祖农·太也夫;藏族有桑颇·才旺仁增、凯墨·索南旺堆、黄正清;满族有赵承金、郭维城、白志文;回族有刘世昌、刘瑞方;土家族有彭飞。其中桑颇·才旺仁增是1958年获少将军衔;朱鹤云、刘世昌、刘瑞方、彭飞是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二部分 28.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
黄埔军校出身的将帅。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有许多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名将,他们当中既有像林彪、徐向前这样赫赫有名的元帅,也有被授予大将的陈赓、许光达、罗瑞卿,还有周士弟、陈明仁、陈奇涵、杨至成、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郭天民等人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也有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诤等人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们为共和国的建立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致残的将帅。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有11位因战争致残。他们是:元帅刘伯承,在1916年的护国讨袁战争中右眼致残;上将彭绍辉,在1933年的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去了左臂;上将贺炳炎,在1935年的长征路上失去了右臂;中将余秋里,在1936年的"乌蒙山回旋战"中失去了左臂;中将晏福生,在1936年的长征途中失去了右臂;少将左齐,在1938年伏击日军的一次战斗中失去右臂;少将彭清云,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中失去了右臂;少将陈波,在1940年同日军作战时失去了左臂;少将童炎生,在1944年抗日战场失去了右臂;少将苏鲁,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右臂;中将钟赤兵,在1935年红军东渡赤水时失去了右腿;少将谢良,在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了一只脚。
此外,在我军蔚为壮观的将帅阵容中,还有一位人民解放军女军人的代表,她就是李贞少将。
第三部分 1.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1958年8月23日下午,福建沿海烈日炎炎,天高海蓝。盘踞在金门、马祖等岛屿上的国民党兵懒洋洋地躺在工事里、树荫下,躲避夏日的灼热阳光。突然,数万发炮弹呼啸着掠过海面,落在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阵地上,顷刻间大地震动,水柱冲天,国民党兵被炸得血肉横飞,金门全岛淹没在浓烟烈火之中。炮声震惊了台湾,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全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解放台湾吗?蒋介石惊惶失措,美国人慌了手脚,就连与中国友好的苏联也一时摸不着头脑,全世界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台湾海峡上来。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炮击金门,做出这一决策的就是新中国的最高统帅毛泽东。毛泽东为什么要做出炮击金门的决策,中国人民真的要开始解放台湾吗?金门这个小小的战场,为什么会影响国际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这个大舞台,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说起。
一、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一直是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台湾海峡就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重要战场。由于美国的侵入,这种斗争变得十分复杂和微妙。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在台湾海峡相继进行了几次大的军事斗争,给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台海危机"。同时,这种斗争,又使海峡两岸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可以说是这几次军事斗争的最高领导者。他以大战略家的深邃目光,精心指导这些斗争,从而有力地打击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野心,粉碎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牢牢地掌握了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主动权。
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所运用的政治与军事战略和外交艺术,不能不令人叹服,也不能不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众所周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也一直是历代政府、当权者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最杰出代表的毛泽东和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精英们自然也不会放弃台湾。解放台湾,一直是毛泽东的一个夙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当解放战争的时钟转到1948年与1949年之交的时候,毛泽东就开始把他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个地方。当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毛泽东又适时地做出了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
1949年4月21日,当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之后,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扫企图盘踞中国南部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然而,由于当时解放军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因而对国民党控制的沿海诸岛一时还鞭长莫及,但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就不能不考虑解放台湾的问题。
1949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就渡江后的进军问题指示第三野战军首长:"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
根据这一指示,第三野战军在5月27日解放上海后,即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主持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时指出:"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及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则把握更大"。随后,开始组建空军。从8月份起,第三野战军开始扫清解放台湾外围屏障的作战,先后发起福州战役、漳州战役和金门战役。10月,金门战役失利,人民解放军3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
这一惨痛的教训一直刻在毛泽东的心头,也一直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头。
第三部分 2.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为了早日发起解放台湾的战役,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渡海兵团首先攻取海南岛,第三野战军第7、9兵团加紧攻占舟山群岛,第10兵团攻占金门,最终以第三野战军主力解放台湾。针对台湾防御力量的变化,军委决定攻台部队第一梯队的兵力由原来的4个军增至6个军,总兵力达到16个军以上。
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还不到3个月,毛泽东便匆匆踏上了第一次访问苏联的旅程。
在12月16日见到斯大林的当天,毛泽东就委婉地向斯大林提出:国民党的支持者在台湾建立了一个海空军基地,人民解放军由于海军和空军的缺乏,使我们占领这个岛屿更加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的一些将领一直在提议,请苏联援助,比如可以派志愿飞行员或秘密军事特遣舰队协助夺取台湾。
对于中共领导人提出的援助请求,斯大林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含糊其辞地表示:这样的援助不是没有可能的,本来是应当考虑这样做的,问题是不能给美国一个干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挥人员或军事教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给你们,而其他的形式还需要考虑。
然而,这一战略问题,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而不得不中止。
对于朝鲜战争,毛泽东是希望在中国解放了全部领土,尤其是解放台湾之后再帮助朝鲜进行统一的,但是,由于当时的危急形势和金日成的迫切心情,使毛泽东不得不放弃先解放台湾的打算。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缺乏海军和空军,因而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放台湾困难相当大。
1950年1月17日,金日成在为北朝鲜驻中国大使赴任举行的午餐会上,拿着酒杯走到苏联驻朝鲜顾问的跟前说:目前中国正在完成他的解放事业,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帮助我们完成统一朝鲜的问题了。他宣称:毛泽东已经保证过,当中国统一完成之后,朝鲜统一就是最迫切的任务。中共将支持他完成这一任务。斯大林也曾经亲口答应他,一旦南朝鲜发动进攻,苏联可以进行反攻。可是,南朝鲜没有发动进攻,朝鲜的统一问题就这样拖延下来了。
金日成明确要求再次会晤斯大林,以便说明局势。
斯大林在得知金日成这一请求后,于1950年1月底开始倾向于接受金日成的援助要求了。但斯大林没有向毛泽东透露半个字。
3月30日,金日成等人秘密访问了莫斯科。斯大林在这次会见中第一次对金日成的统一计划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并称:如果说他在一年以前认为金日成的这个计划行不通的话,那么今天这样的计划就是可行的了。他最后没有忘记提醒金日成,他的计划必须通报给毛泽东,如果毛泽东也同意的话,他不会有反对意见。
斯大林之所以始终向毛泽东封锁消息,直到最后才要求金日成征求毛泽东的同意,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中共中央早就提出了请苏联帮助解放台湾的要求,毛泽东又亲自向斯大林本人提出请求,斯大林很难摆平毛泽东与金日成的关系。与其从一开始就向毛泽东去解释这样做的必要性,与毛泽东争论孰轻孰重,倒不如造成一个既成事实,使毛泽东无话可说。
第三部分 3.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于是,5月13日,金日成出现在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在当晚的会谈中,金日成首先通报了他与斯大林会谈的结果。
毛泽东早就想到金日成会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但他还是对金日成通报的情况深感意外。
因为,在斯大林已经明确表示同意中国进行解放台湾的军事准备,解放军进攻台湾的各项先期工作也已经按部就班地迅速展开的情况下,他怎么也想不到斯大林会突然间转而赞成首先统一朝鲜。
毛泽东很委婉地对金日成表示:你们的大使已经几次来同我们谈过这个问题,我都告诉他现在还不可以。金日成则解释说,苏联已经帮我们做了许多准备,斯大林也同意了,只要中国同意,我们不要任何帮助。不得已,毛泽东告诉金日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需要请苏联大使立即向斯大林核实一下。毛泽东随后中止了会谈,紧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要求立即给斯大林发电证实金日成的说法。
鉴于斯大林已经明确表态,毛泽东自然无法持反对态度。但他对苏联大使说,他已经注意到朝鲜半岛的情况,他完全同意朝鲜同志的估计,即由于美国势力逐渐退出南朝鲜,朝鲜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过,他认为,恐怕有必要像中苏条约那样,在中国和朝鲜之间迅速签订一个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毛泽东显然对金日成的计划可能带来的后果有些担心,因而想到中国需要为直接援助北朝鲜做好准备。这也正是大战略家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之处。
5月15日,毛泽东再度与金日成等会谈。他告诉金日成。原来他考虑的是应当首先解放台湾,在此之后再解决朝鲜问题,那样中国将会更充分地援助北朝鲜。但既然统一朝鲜的问题已经在莫斯科得到批准,他同意首先统一朝鲜。
至于美国参战的可能性,金日成断言:"那几乎不可能",斯大林已经告诉过他们,帝国主义不会干涉,因而不必加以考虑。但毛泽东还是提出:帝国主义的事,我们做不了主,我们不是他们的参谋长,不能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过准备一下总是必要的。我们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3个军,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没有妨碍;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也不管;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已经箭在弦上,金日成此时的兴奋心情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鉴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受到严重影响,毛泽东的沮丧也不言而喻。
因为,几乎就在金日成访苏之前不久,中国党和军队领导人还特别就武力统一台湾的一些具体作战设想与苏联军事当局进行深入的讨论。而由于这时空军和海军的装备正在陆续到达,进攻台湾的技术条件问题正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而逐渐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已经重新开始有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取台湾的决心,并初步考虑在1951年条件基本具备后,选择适当时机实施作战行动。毛泽东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朝鲜战争会排在了他解放台湾行动的前面。他最担心的显然是,一旦朝鲜战争爆发,无论胜负,美国政府都可能会改变对台湾的政策,从而使自己解放台湾的计划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三部分 4.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形势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晚上,杜鲁门召开紧急会议。国防部长约翰逊第一个发言,他不谈朝鲜战争,却大谈台湾的战略地位如何。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雷德宣读了麦克阿瑟的"保台意见书"。艾奇逊当即建议出兵台湾。他说:"应当命令第七舰队进入福摩萨(指台湾),以防止战争扩大到该地区。我们应当发表一项声明:第七舰队将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进攻,而福摩萨也不得进攻大陆。"杜鲁门当即同意了艾奇逊的建议,并指示,第七舰队未到达指定地区以前,暂不发表声明。
中国领导人焦虑地注视着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反应。两天之后,一个最让毛泽东担心的局面随之出现了。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侵入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霸占中国领土台湾。从这天起,美国海军第七舰队10余艘军舰占领台湾基隆、高雄两港口,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侦察巡逻"和作战演习。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联队一批飞机进占台北空军基地。同时,美国驻远东军总部还设立了名为"驻台考察团"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其侵台的海、空军。
对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主权的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极大愤慨。8月28日,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了驳斥杜鲁门的声明,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他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不管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声明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正义的人们,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对东方的侵略。"
然而,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美国却置之不理,继续加强对台湾国民党的军事援助。7月底,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到台湾,同蒋介石商讨"军援"的具体步骤。会议决定,组成联合部队,归麦克阿瑟统一指挥,美国除第七舰队外,增加第十三航空队控制台湾;美蒋成立"军事联络办事处",美军可自由使用台湾空军基地;台湾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和一切作战物资均由美国供给。
在毛泽东看来,美国的这些行动,显然无异于救了国民党的命。然而,台湾决不能从大陆分离出去,这是毛泽东无时不在想的问题。
可是,眼下最为紧要的是帮助朝鲜一把。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和支援邻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反复考虑后,做出了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
也就在这时候,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由原来所谓的不介入变为介入。美国一面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一面做出长久武装国民党军队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的决定。
9月10日,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宣布美国的新远东政策,正式放弃"弃台"政策,代之以武力保台的新方针。11月,美台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根据这一协定,1951年5月1日,美国驻台军事援助顾问团在台北设立。由于美国的侵入,海峡两岸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第三部分 5.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将其远东政策的着眼点放在对付亚洲共产主义对美国安全利益的威胁上,加紧在亚洲策划与制造一系列旨在遏制、孤立中国的"集体安全防御"条约,已在西太平洋地区对中国大陆构成一道半月形防线和包围圈,而台湾自然是这道防线上重要的战略据点。1954年夏季,围绕《共同防御条约》问题,美台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虽然美台之间也有分歧,但是要把台湾固守起来,反对共产党,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一个严峻的形势摆到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台湾和尚未解放的东南沿海岛屿问题?
毛泽东决定把"解放台湾"问题再次突出出来。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刚刚结束,毛泽东即致电周恩来,指出:我们在朝鲜停战后没有及时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是不妥的,现在若还不进行此项工作,我们将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显然,毛泽东是不能允许美国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也是不能允许蒋介石集团长期盘踞在台湾的。
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宣传上突出了台湾问题。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次日,又发表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任务》,强调: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帝国主义侵略,消灭蒋介石残余集团,解放台湾。
紧接着,朱德在纪念八一建军节的讲话和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的报告中,都把"解放台湾"问题突出出来。8月11日,共和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号召"全国人民要为完成解放台湾、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任务而奋斗到底"。
毛泽东对解放台湾所面临的困难是十分清楚的,提出这一任务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毛泽东认为:"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如果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有所作为,任美国肆意活动,搞"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或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阴谋,随时间的推移,会给世界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既成印象,这是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的毛泽东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毛泽东看来,日内瓦会议采取了用维持现状的方式来解决印支和朝鲜问题,但他决不允许用同样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纯属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毛泽东甚至考虑到了为了维持国家主权,不惜再战的可能性。
那么,采取什么方针与策略来应付这个复杂的局面呢?作为大战略家的毛泽东自有他成竹在胸的思考。与政治上展开宣传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了炮击金门和解放一江山岛的决策。毛泽东决定采用炮击大小金门和马祖岛这一特定的军事手段,以表明中国政府对美国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的严正立场。
第三部分 6.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1954年9月3日下午1时5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对大小金门、马祖岛开始炮击。解放军驻闽部队猛烈炮击金门,连续打炮5000余发,揭开了炮击金门的序幕。这次炮战,摧毁国民党军炮兵阵地7个,击沉炮艇、拖轮各1艘,击伤猎潜舰3艘,击毁水上码头1个。此后至9月22日,解放军连续19天对金门的炮击不断。虽然每次炮击只持续一个多小时,但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注意,也导致了美蒋之间关于美国协防范围的严重分歧。
这一炮打懵了蒋介石,也打懵了艾森豪威尔,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小小的金门一下子成为国际注目的焦点。
此时,美蒋正在就《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问题进行磋商,在"共同防御"中是否包括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问题上发生了龃龉。美国的军界、政界普遍认为台湾、澎湖是必须保卫的,因为它是远东反共的重要基地和前哨,但他们对沿海的岛屿则始终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愿为蒋介石承担保卫的责任。
美国的企图是,以台湾海峡为界分裂中国,不愿承诺协防金、马等沿海岛屿。蒋介石则坚决不愿放弃金、马。因为持有这两个岛屿就意味着仍统治着中国大陆福建省的部分土地,是台湾"反攻大陆的决心和希望"的象征。退出金、马,便割断了台湾与大陆在地域上和政治上的最后一根纽带,从而动摇了国民党政权在国际社会中"代表"中国的法统地位。同时,蒋介石也想以外岛问题把美国拖入中国的内战之中。最后,通过的《共同防御条约》对美国是否负责保卫国民党所占的大陆沿海岛屿采用了含糊的语言。美国企图不承担协防的义务;蒋介石却源源不断地向金、马增兵。为了利用台湾这个战略基地,艾森豪威尔又不得不表示"决心协防金门、马祖以巩固台澎地位"的态度。
军界、政界、外交界众说纷纭,使美国迟迟未做出明确决断。
狡猾的国务卿杜勒斯则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建议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我们把沿海岛屿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意在获得一项维持原状和实现福摩萨海峡停火的指令,不管苏联否决还是同意这一计划,美国总有所得。
杜勒斯的折中方案,是一个十分狡猾阴险的方案。假如苏联在安理会否决这一提案,美国国内、盟国及世界的舆论就会对美国有利;假如苏联同意,美国也就不必再面对这些"该死的小小岛屿"了,从而也使赤色中国在世界舆论面前处于理亏的地位。
杜勒斯是利用联合国来达到既能取得停火,又不使美国卷入同中国的战争,更重要的是这些是以"台湾国际地位未定"为前提,为以后分裂中国准备了条件,这是一箭双雕。
艾森豪威尔立刻批准了杜勒斯这一方案,并指示杜勒斯尽快实施。
这年10月,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立即飞赴英国、新西兰,与两国政府进行了紧急磋商,达成美、英两个常任理事国的支持,由菲律宾和新西兰向安理会提出杜勒斯这项提案,并为这项提案取名为"新西兰提案",又称为"神谕提案"。当然这个精心炮制的"神谕提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之前,还必须获得蒋介石的同意。
第三部分 7.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然而,蒋介石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自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10月9日,负责远东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带着这项提案访台。尽管罗伯逊在长达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的会谈中使出了他的全部招数,做出了种种许诺,仍未打动蒋介石的心。蒋介石毫不客气地否决了杜勒斯的提案,强烈反对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
他认为这个提案只能对共产党人有利,外岛停火和中立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台湾中立化,再下来中共进入联合国,最后台湾就要共产党接管了。蒋介石气愤地说:"如果台湾赞同这个建议,那么对国民党人,对我们的士兵,对生活在本岛的百姓,对海外侨胞及大陆的中国人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这是蒋介石第一次对"两个中国"问题表态。毛泽东与蒋介石对"神谕"方案所持的共同基本立场就是:反对"两个中国"。
与炮击金门的同时,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开始猛烈轰炸大陈岛,海军也出动到浙东海面,击沉了国民党军的主力舰"太平"号。解放军很快夺取了大陈岛地区的制海、制空权。
同时,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江山岛战役。这是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一个突破口。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人民解放军一面严格遵守"不主动惹事"的规定,不在海上主动攻击美机美舰,一面绝不示弱,终于在1955年1月胜利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国民党守军不战自退。
浙东沿海岛屿全部得到解放。
一江山岛作战后,美国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共产党目前正以武力解放台湾,因而发出了战争叫嚣。1955年1月27日,美国空军第18战斗机联队从菲律宾调往台湾。1月28日,美国第七舰队及航空母舰"中途岛号"驶入台湾海峡。据后来销密的历史档案记载,美国甚至商讨了为干涉台湾而使用核武器的问题。
远东局势骤然紧张起来,许多亚非国家为此而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适时地采取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措施。4月,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提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紧张局势问题。"
声明发表后,杜勒斯公开表示愿意同中国举行双边会谈。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
同时,美台之间的分歧,也使和平解放台湾成为一种可能。于是,毛泽东、中共中央提出了解放台湾的两种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共中央对台湾海峡的斗争方针实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
第三部分 8.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这次"台海危机"的爆发,完全是由于美国推行侵略中国的政策引起的。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采取炮击金门等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由于美国的介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审时度势。采取了缓和的措施,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方针,也是完全正确的。
二、炮击金门,意在击美,一箭三雕的绝妙高棋1955年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促成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落实,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在同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的同时,自1955年夏停止对国民党军的主动炮击,已修好的机场不进驻;人民解放军继续实行精简整编,全军总员额由383万减至240万;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当局表示和平解决的诚意。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未获得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的响应。
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推行"两个中国"的方针。杜勒斯在多个场合重申美国对华政策的三原则: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和继续实行对华贸易禁运与经济封锁。中美会谈3年来,除成一项人员回国协议外,未获任何其他结果,使这场"马拉松"式的会谈陷于中断。
美国对华政策从稍有松动到重新强硬,同1956年下半年波匈事件发生后美国调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有关。美国国务聊杜勒斯同年6月28日在旧金山发表对华政策演说时称:"我们可以有信心地把这样一种假设作为我们的政策根据:国际共产主义的强求一致的统治,在中国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是一种要消逝的,而不是一种永久的现象。我们认为,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逝,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盟国和中国人民的责任。"(《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314页)美国错误地判断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民支持的、很快要崩溃的政府,这毫不掩饰地道出它打算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图谋。
正是美国的这种重新强硬的对华政策,导致台湾海峡的局势从1957年开始重新紧张起来。在美国对华政策的鼓励下,台湾当局不仅毫无和平谈判的诚意,而且加紧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国民党军的飞机深入大陆内地达到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出动飞机到福建沿海轰炸。蒋介石还在金门、马祖一线增加兵力,到1958年夏,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达到10万人,占其地面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美国国务聊杜勒斯在一次记者会上甚至叫嚣:"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将会去防守沿海岛屿;那就是,如果这些岛屿的防守看来同台湾和澎湖的防守有关。"(《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285页)面对美台方面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认为,对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革命人民绝不能示弱,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而导致毛泽东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决策的直接导原因是1958年的中东事件。
1958年7月15日,美国为镇压黎巴嫩人民的爱国斗争,美军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制造了中东事件。美国的这一侵略行径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但也使蒋介石集团受到鼓舞。他们幻想依靠美国侵略扩张政策的支持实现"反攻大陆"的梦想。7月17日,台湾当局令其军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摆出反攻大陆的姿态。与此同时,美国也加紧同台湾当局的密谋策划。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8月8日称,美军正密切注视台湾地区局势,随时准备进行像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台湾海峡的局势日趋紧张。
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地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的决策。
第三部分 9.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