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成长心理

_4 佚名(现代)
  独白八
  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有十几年历史,但普及面还不是太广泛。高校有这方面专门心理咨询的机构,对学生成长进行心理辅导,市区、领导比较重视的中小学校开展得不错。但广大的郊区和农村的中小学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无论是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的配备,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有差距。所以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任重道远,需要大家不断努力。社会各阶层都来重视这件事情,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件事情,才能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好。
  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出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其实根源在家庭。就像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所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应当来倡导、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出现在孩子身上,但吃药的不应该仅仅是孩子。
  很多家长这方面的意识很不够,但家长是孩子成长第一任老师。在他入学之前很长时间都是在家里,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以说比老师的影响更重要。但是现在家长还是重视分数,主要看孩子能考多少分,能不能上大学,不重视他们人际交往、健康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些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方面被家长忽略了,而这关系到他们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社会大环境里也有很多不良因素。比如网络、影视含有许多不良信息,社会风气比较浮躁,中国很多优良的传统被丢掉了。许多"不良少年"都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才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是易感群体,他们的是非标准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是很成熟,容易受到很多诱惑。同时青少年时代又是个"多事之秋",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8.大一新生送进精神病院
  全国高校开学不久,每个新生还沉浸在新鲜的大学生活的快乐之中。然而盐城某高校一名大一学生王可卿(化名)刚来学校报名不久却表现异常,常常自言自语,甚至一个人绕着学校跑上七、八里路。老师、同学将她送到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检查,随后她便被"请进"医院进行精神治疗。这名大一新生到底为何发生行为失常,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带着许多"问题"进了大学校门
  在盐城某高校,王可卿的舍友李蓉(化名)告诉记者,在学校新生报名的当天王就表现不太正常,有的学生是由家长"护送"来学校报名的,她便对那些学生家长说"你们这些妈妈不能太溺爱孩子"之类的话,而且当晚她一个人在宿舍里无缘无故地大声地哭。随后几天里,王还不断用"家乡话"追着每个舍友问问题,舍友们回答不了,她便在宿舍里自言自语。"有时候她一个人坐在床上,都会自言自语'不要说话',甚至有时候将东西放在手里还东翻西找,能花上十几分钟都未发觉。"
  "她是被骗到医院的。"李蓉称,王可卿在医院见到自己的父亲时拔腿就跑,随后又被人抓住,才接受了检查。在她接受检查时,为了防止她再次逃出,负责护送的人都站在门外。医生对她进行检查时,她还拼命嚷道:"医生都斗不过我。"之类的话。
  李蓉告诉记者,王可卿在来学校报名前,觉得自己所上的专业将来找工作一定很难,以后根本不会有什么前途,便不想来学校就读,她父亲说在那时她就有点异常了,后来父亲逼着她过来上学,她才过来报名。即使来校报名后,她也不想上课,经常一个人偷偷地跑出去,然后就是一大帮师生一起找她。"可能她想上个好大学,学一门好的专业,哪知与现实之间相差太大,使她根本接受不了。据老师说,她好像得了躁狂症。"
  在王可卿就读的中文系办公室里,中文系的书记称,这种事情没有必要报出去。记者表示只是来了解情况,该书记又说:"我们没有权力告诉你们关于这位学生的情况,今天我们将去医院看望这位学生,我们和她的家长联系一下,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可以帮你们联系她的父母了解情况。"随后再无音讯。
  热衷武侠影视目前病情平稳
  记者在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东门诊部三病区的精神病观察室中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大一新生王可卿,在护士的帮助下,记者和她在一间病房里攀谈起来。王可卿告诉记者,最近自己身体状况还可以,前天父母过来看过自己,今天才回去。再观察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
  至于为什么被送进医院,王可卿感觉不知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不正常,可是我觉得我自己很好,很正常。既然他们要我进来,那我就进来呗,反正反抗也没有什么用。"
  据王可卿介绍,她在高考结束后,曾热衷于看武侠电视,但后来觉得电视看多了不好,便时常下楼与周围考上大学的"前辈"们一起聊天,憧憬大学生活的美好,也经常谈起大学里所学专业和毕业后工作之类的问题,有时也出去散散步。她还经常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而且平时也喜欢追逐像成龙、刘翔、赵丽蓉等一些明星。"我觉得这些明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取得了如今辉煌的成绩,都是'先苦后甜',这些明星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
  谈到将来工作时,王可卿便不再说话,在房间里一个人静静地踱步,心情显得沉重。记者只好把话题岔开和她聊起如何分配大学生活空闲时间,这时她脸上又露出充满希望的微笑,她称非常喜欢武术,在大学里将会多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武术。
  对于记者关于她为何绕着学校跑七、八里路的疑问,王可卿说,她来到盐城某高校后,觉得应该先认识一下学校周围的环境,碍于和宿舍里的同学还不够熟悉,同时也感觉她们有的人也不太好相处,便自己一个人绕着学校,从宿舍跑到学校超市,然后看到没路可走(全是男生宿舍),便又往回跑,一共跑了七、八里路。
  王可卿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每个患者的病情状况属于隐私,医院有责任为患者保密,对于王同学的身体状况,医院无法告知。记者临走时,医生告诉记者,王可卿最近的身体状况还好,至于是否能够出院,并不像她自己本人说的那么简单。
  专家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盐城市心理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乐守江告诉记者,王可卿的事他已经听说,她实际上得的是"躁狂症",已经属于精神病状态。她在来学校之前应该已经发病,只不过症状不太明显,这种病与心理因素有联系。
  乐医师介绍,躁狂症病人对自己症状没有足够认识,言语、活动增多,对自我评价比较高,自知能力差,容易激惹,对别人无理要求比较多,睡眠比较差。而且在与正常人交流时会通过言语很容易使别人认同自己,正常人不可能区别出此人是否患病,只有专家才能看得出来。这种病可以治愈,需要药物维持,而且如果再受到精神刺激等就容易复发。王可卿来学校后症状变得如此明显,可能是由于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而现在她却来到了一所不是理想中的学校,心理、精神上受到更大的刺激,刚好正直发病阶段,便使得她的病发作的更快、更激烈。
  乐医师称,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心理状况都比较令人担忧,这主要是由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这一群体所处环境、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学生的心理状况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相关链接)
  躁狂症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通常有反复发作倾向,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较好。病因仍未明,但大量资料提示,躁狂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无足够的证据说明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常起到触发媒介的作用。本病多见于成人,但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1.心境高涨;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3.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4.活动增多、言语增多;5.谵妄;6.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7.可有双相躁郁症状交替出现。
  在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太多压力,其心理状况正在向不良方面发展,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记者在郑州大学商学院的一份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中发现,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据郑州大学商学院对该院的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精神行为性检出率约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而且,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据该学院对导致大学生心理不良的诱因进行的调查,该学院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不良的诱因有:(一)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二)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四)学习与生活压力;(五)情感困惑和危机;(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七)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八)就业压力大。
9.心理教师跳楼自杀的思考
  不久前,哈尔滨市呼兰区二八镇中学青年教师张健跳楼自杀。这位专门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指导的老师,最终没能解开自己的心结,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崩溃。
  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已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当正视和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疾患,出台一些措施帮助他们减压。
  "自杀前张健精神压力很大"
  张健的妻子刘丽娟告诉记者:"张健人很开朗,学校的事从不回家说,业余时间都是备课和看书,只是近几个月来,张健回来常说累,体重也突然减轻了二三十斤,本来睡眠就不好的他,自杀前几天,每天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
  张健的同事告诉记者,张健自杀太突然了!他说,张健是学校的政治老师,还是团委书记,平时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组织各种活动、办团会、检查班级管理、指导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工作压力很大。对于张健的死因,他推测可能和张健没有当上教导主任有关。他说,今年年初,哈尔滨市进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学校拟提拔一个教导主任,作为候选人之一的张健没有当上,几次闲聊中,都听到张健表示对此事有一些看法。
  同事的推测,在张健的几个姐姐那里得到了证实。张健在深圳工作的姐姐张旭说,张健死前一个多月,几乎天天给她打电话,刚开始对学校的人事安排不理解,后来说校长林占峰对他经常以"下岗"相威胁,为此想让姐姐帮他调工作。
  记者在呼兰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年初哈尔滨市开始进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对全员实行聘任制,在正式改革前教育局让各学校先进行摸底备案,二八镇中学为了在改革后保留张健的职务,摸底上报时给他挂了后勤副主任一职,但张健对此不能接受。呼兰区教育局纪检委书记苗英杰告诉记者:"张健自杀后,区里和市里都组成过调查组专门调查此事。其实那次上报的,只是改革前的一个摸底,最终职位还需实行全员竞聘后统一公布。"
  记者了解到,张健自杀后,在张健亲人不停上访和当地舆论的压力下,呼兰区二八镇中学校长林占峰主动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灵魂工程师"无力"拯救"自己的灵魂
  在张健的遗物中,记者发现,身为省内一级教师的张健,曾先后十多次荣获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而且在1999年获得了黑龙江省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结业证书。
  张健的一些同事也告诉记者,张健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他是学校唯一的一名市级骨干老师,他不但教学出色,而且做学生思想工作也很有办法,一些淘气的学生都很服张老师。
  但是,这位很会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优秀老师却最终没能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张健在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昨天到哈市看了一趟病,又花了不少钱,我不是心疼钱,而是心疼自己的病,是我自己太脆弱了,走不出自我折磨的误区,我现在急需解决的是战胜自己,接受自己,就是(当)一个普通老师又能如何?如果不能上班又能如何?不是也得活着吗?"
  张健的家人告诉记者,在张健自杀前一个多星期,因为睡眠不好,曾经多次到医院就医,而且每次都开回来很多治疗神经衰弱的药品,但张健的睡眠状况还是没有改善。张健的家人想让他请假休养,但张健害怕在将要开始的改革中被宣布下岗,因此每次看完病之后,第二天还是强迫自己去上班。在自杀前两天,张健走到学校门口,突然感到双腿哆嗦,不敢进校门,张健的家人赶紧把他接回家中。
  教师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张健之死虽然只是"个例",但像张健一样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渐渐多起来。近日,教育部中小学健康课题组进行了一项心理调查,一共有2292名教师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16.56%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问题,2.49%的教师患有心理疾病。在调查问卷中,形容自己执业的主导心态时,使用诸如麻木、焦虑、郁闷、无可奈何等大量消极词语的,占有很大的比重。
  据介绍,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课改要求,一些学校也出台相关制度,迫使教师进行学习。一位初中教师告诉记者:"我每天早晨6时走出家门,晚上21时30分才能回到家里,吃完饭还要批改作业,每学期还要写出3万字的学习笔记,我身心俱疲,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到头?"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副院长张聪沛告诉记者,教师目前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在他接治的精神心理疾患者中,教师患者位居第二。这些人在面临工作重压或遭遇较大打击之后,常常会表现出烦躁、焦虑、消沉、退缩、绝望等情绪。
  教师的情绪发泄和疏通渠道不畅
  张聪沛分析,教师心理疾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情绪发泄和疏通渠道不畅。他说,前来就医的患者中有很多是名校中的名师,还有是一些毕业班的班主任。一位患上抑郁症的重点学校的名老师告诉他:"在学校,我每天装得人模人样,但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郁闷!而且时常会跳出一个念头──活着真不如死了好!"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应对教师心理疾病的机构和措施。一些学校设置了心理教师,但他们只面对学生,教师本身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专家建议,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正视这一问题,经过研究后,适当出台一些措施,以帮助教师找到一个正常的渠道,较为科学而有效地解决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10.专家解析学生抑郁
  黄立刚,是四川成都12中的心理老师。黄先生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接触了大量案例,他告诉记者,中学生的抑郁多半与学业压力、同学关系、家长过分插手孩子的生活有关。心理学认为,人在巨大压力下,认知、情绪和意志都会"变形"。为了保护自己,会产生各种保护性心理机制,为自己寻找借口,使自己的失败合理化。
  比如说别人用了不正当竞争手段,或者努力寻找别人的缺点,以证明他没有全面战胜自己。对此,最好的办法是降低自我目标,减少自身压力;或者考虑换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黄立刚认为,上学的目标是成长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并培养起终生学习的习惯,如果患上抑郁症,就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
  他还指出,如果父母过分插手孩子的生活,也会导致孩子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受到限制,让孩子产生不恰当的想法。比如没有方向感,甚至怀疑自我是否存在,表现出抑郁症状。
  在谈到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衣新发说,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除了学业压力以外,更多了来自爱情、就业和社会适应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在还没有足够独立与成熟时,与爱情不期而遇,暴露出许多人性的弱点。比如,过分寻求外界的赞同与认可,过度迎合对方的需要,对爱情永远没有安全感等等。这些思维方式都有可能诱发抑郁症。
  此外,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果屡受挫折,也会患上抑郁症。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得抑郁症与早年的某些思维方式有紧密关系。比如,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忽视,那他就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无论怎样做,自己的表现总是不够好。长大以后,当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孩子往往就会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加强自己的失败感。
  衣博士认为,大学生还容易出现这样的心态:在上大学前的十几年中一直非常优秀,进入大学后,失去优越的地位和感觉,于是陷入抑郁。这些孩子往往坚信自己能做任何事,一旦出现与愿望不符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抑郁。
  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
  现在,学生的抑郁症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专家介绍,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出现抑郁症状的孩子还会增多,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提起重视。据了解,中国人长期错误的看病观念是造成青少年心理疾病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显示,我国36%的人认为,有严重心理疾病并且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咨询。不少父母和教师甚至把孩子的抑郁等心理问题看成是不努力、无心向学的表现。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冯南说,在美国,由于换工作和住所比较频繁,许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搬迁中度过的,致使他们从小就缺少固定的玩伴。加上美国家庭的离婚率比较高,使得美国孩子面临更大的抑郁风险。但与国内不同的是,每当出现重大变迁时,美国的父母都会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因为孩子需要心理上的适应,需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等。
  同时,美国的学校也从不把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公布。美国中学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随时解答孩子们的心理困惑。美国高校还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既帮大学生介绍工作,也帮助排解就业压力。而国内高校大多由系办公室承担推荐就业的职能,极少有人负责学生的心理减压工作。美国执业心理医生张源侠说,国内高校应强化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另外,要强化校园心理知识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出现问题时,有积极求助的意识。
11.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宜自杀
  "大学生自杀是我们不能忍受的损失,它给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应邀前来"大学生抑郁与自杀预防与处理培训班"讲学的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咨询与会诊中心主任LouiseDouce教授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尽管大学生总体自杀率不高,但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却强调,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群体,"每死一个学生,代价太大,不仅仅是钱,它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给其他人带来的心理阴影,无法估算。"
  承办这次培训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是中国大陆首家以研究和预防自杀为主要任务的专业机构,它曾对卫生部的死亡数据库进行过分析,发现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年龄段青壮年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据介绍,有关中国大学生抑郁与自杀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还不知道大学人群中自杀以及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率。樊富珉教授也只能根据很多资料来估算:"在十万分之十左右。"
  樊教授提供的一些调查数据提醒我们:对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彗兰等人在对该校623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问卷为610份):有89人(占总样本的14.6%)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也在今年对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于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樊富珉教授对现在的大学生充满同情:"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突,有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怎么面对困难、有哪些处理压力的技巧等等这些孩子们在正常发展阶段就应该得到解决的问题,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而被忽视。"
  很多研究证明,尽管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挫折、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困扰、难以适应环境等是导致很多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前3项在大学的心理咨询中,也是出现最多的问题,如果疏导不当可能引发自杀意念。"学习成绩差、专业满意度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应该成为被特别关照的对象。
12.学生对家长不满的种种
  案例点评
  制造"反感"的N个理由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康幸福、快乐成长,然而这份爱心却换来孩子们的反感,这其中的误区到底在哪里?记者就几类典型案例采访了有关专家。(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
  ●"高期望"型:父母要求不现实
  "这次中考没考进前五,又被老妈K了一通。"昨天在东城区银座百货旁边,一位身穿校服的初三学生脸色忧郁地告诉记者。
  其实这位名叫萧萧的女孩成绩一直不错,不过一心想把她培养成"哈佛女孩"的父母并不满意她现在的成绩,而是要求她一定考进市重点高中,将来进入北大深造。
  一说起父母,萧萧一脸的不满:"整天唠叨个不停,没完没了的。懒得搭理他们!"
  诊断:过高期望造"失败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透露,今天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待和学习成绩的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严重脱节。日前他们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55%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
  "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可实现的。"孙云晓对调查结果感到震惊,他认为,很多孩子因此成为"失败者",丧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有劳无获"型:父母帮忙不得法
  某中学初二学生王君在班级成绩中等,属于不太被老师关注的"边缘人群",而且还因喜爱音乐被家长视为"不务正业"。面对孩子这种状况,他的妈妈急在心头,使了不少招数帮助王君提高学习成绩:不仅买了大堆的辅导资料,而且还请来名校大学生家教帮他补习数学和外语,最近又在四处打探"签约辅导"的事儿......
  "让他们去折腾吧。"王君说,他越来越觉得上学没意思,每天回家看到父母的脸色便觉得很烦。
  诊断:帮助孩子要讲方法
  心理咨询专家分析,面对孩子成长过程遭遇的挫折,不少家长往往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寻找各种自认为"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但往往适得其反。
  ●"蛋白质"型:父母观念太老土
  正在本市某中学念高二的女孩晓蕾越来越看不惯父母的做法:父母至今仍然用信纸写信,不仅不会上网、使用QQ,而且看不懂"海选"、"PK",甚至接受不了聚餐AA制......
  "他们太老土了,我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晓蕾觉得自己父母特别符合青少年间流行的"蛋白质"类型--"傻蛋+白痴+神经质"。
  诊断:"落伍"家长该补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红艳认为,随着多种现代化媒体出现,今天的孩子比过去具有更多接触大量信息的机会,现在8岁左右的孩子能理解许多成人的东西。不少中学生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后,对"相对落伍"的父母产生轻视的心理,极端的便产生类似"蛋白质"的说法。
  ●"网络战争"型:父母不让我上网
  高一学生吴名来自于北京一普通家庭,一年前接触网络后便开始迷恋上网络游戏。父母为防止他白天偷着回家上网,每次上班时都拆下键盘拿走。吴名觉得父母剥夺自己的权利,充满怨恨,便偷家里的钱上网吧玩游戏,最后甚至为索取上网的费用动手打父母。
  诊断:网络问题应网外解决
  心理专家表示,因为孩子沉溺网络引发的家庭矛盾甚至悲剧近年来频频现诸报端。这类"网络战争"的根本原因不是网络,而是父母能否正视孩子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孩子恰当地处理。
  ●"家庭暴力"型:父母经常训斥我
  "你给我滚出去!"虽然习惯于父亲的责备,但想起前些日子发生在晚饭桌上的那一幕仍让江天难受。作为职高生,江天在家里并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经常遭遇的是父母的训斥或者冷眼。
  江天表示,将来他希望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诊断:冷暴力破坏亲子关系
  专家分析,家庭中的"隐形暴力"是目前亲子关系不容忽视的环节。今天的父母一般不会轻易体罚或者打骂孩子,但往往会用类似几天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实行惩罚,这种隐形的"冷暴力"在目前的家庭并不少见,这往往成为孩子反感甚至憎恨父母的直接原因。
  ●"情感封锁"型:父母偷看我日记
  高二男生李雨已越来越不能容忍父母对自己的提防态度了:自从喜欢上同年级的一个女孩后,父母的态度变得有些神秘了:偷着翻看自己的日记,查看手机的短信息,还常给班主任打电话询问自己的行踪。
  最近李雨和父母吵了几架,他专门给某心理咨询机构打去电话,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
  诊断:旧观念难解新问题
  恋爱等青春期问题常常让家长感到头痛。相比过去,今天家长们在观念上遭遇更大的冲击,比如同居。惯于采用旧观念解决新问题的部分家长很可能面临教育的无效和孩子的叛逆。
  ●各方反映
  网络成为导致亲子矛盾的一个原因
  家长态度:"我一点不惊讶"
  胡先生的孩子目前正在海淀某重点中学念初三。问及对这一调查结果的看法,胡先生反应平静:"六成孩子极度反感父母,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胡先生说,目前社会对于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多数父母迫于考学的压力,会不断向孩子唠叨考试成绩、各种排名。孩子本来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就比较大,回家后还要面临另外一种压力,他们常常显得不耐烦,"说急了,手一甩,哐啷一声把房门就撞上了。"
  家长杨女士表达类似的观点,她表示,目前应试教育过多干扰孩子的成长,让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很难从学习中找到欢乐,家长没完没了地问考分、问有没有恋爱,孩子不讨厌才怪?
  调查者说:家校应加强合作
  "这么高比例的中学生表示'极度反感'和'痛恨'家长,让调查的老师都感到震惊。"主持本次心理调查的本市某区教委负责人昨天表示。
  据介绍,该区今年还做了一项针对1.4万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学生看来,几乎所有负面的结论--给自己压力最大的、帮助最少的都是家长,甚至提供的辅导书有效性最低的都是父母给买的。
  "目前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面临比较严重的危机,今后学校教育将适当增加家校合作的比重。"
  ●链接调查
  七成中学生能有效自我缓压
  调查显示,约有69.02%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有效的自我缓压的方法。他们的有效疏导方法有很多:倾诉是最常用的手段,其次选择听音乐、玩游戏、看书以及影视作品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还有些学生采取大哭、体育运动等力量释放的方法来舒缓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候,接受能力强,自制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他们所采取的各种缓压的方式是否科学需要关注。调查发现,有的同学会选择吸烟、喝酒、打架、交异性朋友、到社会的娱乐场合消遣、搞小小的破坏活动等消极行为来释放压力;另外还有5.07%的学生选择网络聊天,把自己的问题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孩子最大压力源仍是学业考试
  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学生感到了压力的存在,约有40%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枯燥单调;对待消极情绪的处理上,55%的学生不能理性地处理和控制。
  从压力源方面看,学生的排位依次是:学业或考试、社会上人才的激烈竞争、同学、父母、师生、家庭环境,且这一排序没有性别和年级差异。
  作为学生的压力源,学习或考试压力在毕业年级是77.9%,其他年级是42%;66.5%的毕业年级学生,在考后最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另外,毕业年级中26.8%的学生认为压力源来自于社会竞争压力,其他年级为14.2%。
  ●专家观点:两个"青春期"冲突
  "这个调查结果其实是两个特殊时期冲突的反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红艳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所长分析,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高峰的青春期,心理面临许多矛盾,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更爱表现自我,不会再像以前乖乖地陪父母吃饭或逛商场。而他们的父母多数处于更年期,身体素质和能力比过去下降。与此同时,其责任感更强,社会角色更多,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提高,两者之间反差使他们产生对自身的失败感;另外,不少父母期待自己的理想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结果他们得到的是对自己和孩子的双重失望。
  "其实更年期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同样需要成年人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孙红艳表示,类似下岗、婚外情等同样会成为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两个青春期的碰撞会产生很多矛盾,孩子是第一次碰到,家长需要进行更多的调适。"
13.专家呼吁警惕孩子心中的红灯
  一名13岁的少年,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中学,成绩排名全年级前5名,老师重视,同学喜欢。然而某一日,自称讨厌读书的他喝下了整整一瓶剧毒杀虫剂!当天,在川大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外,13岁少年小文的父母急得直掉眼泪:"我们真的不知道他到底在想啥!"
  据小文的父亲说,小文从来都是个乖孩子,聪明、本分。从他上学以来,成绩几乎没下过前5名。从小到大,父母根本找不到批评他的理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独自在家时,却喝下了整整一瓶剧毒杀虫剂!当同住一个院落的堂哥发现小文时,他正半趴在地上口吐白沫。亲人们急忙将孩子送进当地医院洗胃,随后将其送至川大华西医院抢救。医生无奈地告诉小文的父亲:"由于毒药已被肠胃所吸收,药性扩散,还有肺部严重感染,孩子极有可能......"
  如此严重的后果几乎击垮了小文的父母。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想要自杀?是学习遇到困难了吗?据小文的老师说,这段时间小文的成绩很好。是孩子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吗?据了解,小文在班上人缘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他。是与父母闹别扭吗?就在小文自杀的前一天,父亲还带着他一起骑自行车去郊游,玩得非常开心。
  最后,苏醒过来的小文虚弱地作了如此回答:"我讨厌读书。"而父母这时才猛然记起,就在这一个月内,儿子已经不止两次向他们说过同样的话。但每次他们都三言两语地劝导了儿子一番,并没有认真对待儿子的心理问题。
  针对此事,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黄颐表示:"像小文这样从小就一帆风顺的孩子,心理会尤其脆弱。一些未引起别人注意的事,都可能成为伤害他原因。他两次向父母提起讨厌读书的问题,都是其心理亮起红灯的表现。然而,红灯并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绝望的小文只得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发出最后的呼救信号。小文自杀时没有躲避到完全不会被人发现的角落,以及自杀后说出自杀的方式,并积极配合治疗等表明:他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通过这种偏激的方式,寻求他人对自己心理问题的重视。"为此,黄颐呼吁:请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重与孩子进行真正良好的沟通。一定要重视孩子发出的每一个负面情绪的信号。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的发生。
  最近几年,学生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例如,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的四名花季少女因学习成绩差,一起服毒自杀。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学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竟然因此上吊自杀。不光中学生动辄以生命表达自己的悲哀与绝望,就是大学生也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绝望和痛苦中轻生。例如,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都曾发生过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获得的。"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那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父母和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他们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合情合理的。及时的心理沟通也会避免一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第二章 个案分析
1.孩子反感家长的N个理由
  核心提示
  过去常被人视为最亲密的亲子关系正在出现让人震惊的裂痕。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这份调查报告是在对该区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家长的拳拳爱心为何换来孩子们的极度反感,本报记者就一些亲子关系的典型案例采访有关专家,试图找出制造反感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家长影响力高速下滑
  调查给人带来的最大惊讶是,目前不少中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让人十分担忧,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在他们心中的影响力正高速下滑。
  -"喜欢"父母的学生不到5%
  首先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让人吃惊: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只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
  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的不科学。近四成的孩子认为父母不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67%的孩子认为父母总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39%的孩子认为父母总在他人面前说自己的缺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约有43%的家长采取了非打即骂、或家长式的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处理问题、或放任自流。
  另外,亲子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超过三成的孩子认为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41.78%的学生基本上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
  多数学生不在意父母看法
  在回答"你很在意谁对你的看法"时,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同学或朋友,近30%选择老师,15%学生选择父母,4%左右选择其他长辈。在中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关系人员依次是:同学或朋友、老师、父母。
  由于沟通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有限,45%的学生深深感到知心朋友难觅。41%左右的学生认为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一旦出现了误会或摩擦,学生又会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带来更为苦恼的心情。调查显示,42%的学生不能采取理性的态度解决人际交往的矛盾。
  专题推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2.大人的事小孩不能少管
  编辑你好:
  我的孩子今年11岁,近年来我在管教他时经常会有一些困惑。比如有时我在工作单位碰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回到家里,孩子看我脸色不好,就会问我"怎么了"。我觉得孩子还小,这么早就让他知道社会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就跟他说"没什么,没什么,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孩子有时会很生气地走开,甚至赌气说,以后什么事也不跟我讲了。有时我们夫妻之间、亲戚之间也有一些矛盾,孩子也很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仍然不想告诉他,但孩子的好奇心特别重。我很矛盾,因为孩子总会慢慢长大,这些事情,我是不是可以永远地瞒住他?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这些社会上复杂的事情跟孩子讲吗?
  山西一位妈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罗缨答:
  "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是我们中国父母惯用的教育孩子的态度,不过你也知道,孩子总会长大,不可能永远让孩子不知道一些事情。
  把孩子与大人的世界隔开,其实是弊大于利。一方面,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无菌罩内,如果他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非常"纯洁",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将来有一天走上社会,突然发现社会的"乱七八糟",全然没有心理准备,受到的冲击更大。
  另一方面,孩子能很敏感地从你的表情中看出你的不愉快,但你又故意说"没什么",那么孩子可以感觉到你的言行之间的矛盾。他会觉得你是不真诚的,没有和他坦诚沟通的态度。这样,孩子将来遇到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和你讲,亲子沟通就会产生问题。孩子将来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可能也会沿袭你的做法,压制自己孩子的求知欲,把这样的做法代代相传。
  实际上,孩子是通过父母了解社会的,孩子询问父母工作上或者人际上的一些事情,是他想长大,想与父母进行成人之间的沟通。如果这样的尝试被父母拒绝,他会觉得外在世界是复杂和难以理解的,也很难从父母那里学会处理社会上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的能力。所以,当孩子试着问你一些"大人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时,不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明一下,同时告诉孩子处理这些事情的正确态度和立场。这样做,孩子不仅不会受到消极影响,反而会成长和成熟起来。
3.看研究生为何沦为杀人犯
  敖志刚,一个本来有很好前途的中科院化学所研究生,却只因为女友拒绝和他继续交往,就操刀杀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是父母过分的娇宠?是复杂的家庭环境?还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本报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全人格的教育不能被忽视,而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将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庭审:他究竟有没有精神病?
  深冬时节的一个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科院研究生敖志刚杀害女友案进行宣判。开庭当天,记者早早来到法院。推开刑庭厚重的大门,里面静悄悄的,旁听席后排一东一西坐着两男两女。两个女的低着头,似在抽泣,两个男的直着身子,一脸沉重。见有人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扭过脸。凭直觉,记者推测他们是当事人的亲属。
  离开庭时间尚有一个小时,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律师还都没到。冬日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在庄严的国徽上,屋里一片肃静。记者就近坐在一位男士旁,小声谨慎地询问他和当事人的关系。他说自己是被害人的亲戚,在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受被害人远在湖北的父母委托,担任他们的诉讼代理人。他还告诉记者,旁边那两个女的是被告的姐姐和表妹。
  据这位代理人介绍,被害人名叫张慧,湖北潜江市人,原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学生,死时年仅20岁。作为家中的长女,也是唯一在京读书的孩子,她的死使她的父母深受打击。
  "据说,被告家属二度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你们对此怎么看?"记者问。
  "我们希望依法严惩被告人,他杀人是故意的,有预谋的!"代理人愤恨地对记者说。
  律师、检查官和法官陆续就位。当事人的亲属们挺直身子,气氛有些紧张,我们的谈话不得不中断。
  一阵哗啦哗啦的脚镣声由远而近,大家抬起头,纷纷朝外看。一个带着手铐的瘦小男子被法警押进来,他情绪很激动,身子和胳膊大幅扭动着,似乎想挣脱两旁的法警。旁听席上眼圈红红的姐姐一下子站了起来,被法警制止后又坐回原位。
  审判长宣布开庭后,审判员宣读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鉴定书:"被鉴定人敖志刚生长在湖北农村,同胞三人,行末,有两姐,家族中有数人自杀身亡。其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常年关系紧张,均有过多次自杀未遂的历史。敖虽聪明,学习成绩优秀,也深受家人宠爱,但这种不良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使得他的性格发育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在严重的生活事件中,他情绪不稳定、遇事易冲动的性格表现突出。
  "敖在作案前已预料到会有不利结果,给父母、导师和朋友写了遗书,交代了后事,并且准备自杀。在他的悔过书中对犯罪行为有着深刻的认识,说明他没有辨认障碍。与张冲突过程中情绪反映强烈、行为过激,这与其平素的行为模式一致,也没有神经病性症状导致的障碍。
  "被鉴定人敖志刚于2000年7月8日因故杀死前女友张慧,动机现实,未发现精神病症状导致的辨认及控制障碍,应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这一结论意味着敖故意杀人罪成立!审判长问他对鉴定结论有无异议,他沉默以对。审判长说:"在法庭上,你这种沉默意味着默认。"敖依然一言未发。审判长随后宣布押敖回市看守所,休庭。
  见敖被带走,姐姐和表妹喊着他的名字,大哭着追上去,法警拦住她们。望着法警押解下的瘦小身影渐行渐远,她们无奈地蹲下身,呜呜地掩面而泣......
  回放:从"宝贝疙瘩"到杀人凶手
  1976年11月9日,敖志刚在湖北一户农家呱呱坠地。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的降生使父母无比欢喜。
  在爱的包围中成长无疑是幸福的,可父母的长期不睦却给这幸福投下一抹阴影。敖的父亲生性固执、脾气暴躁,经常因小事与妻子吵架,甚至多次大打出手。夫妻二人曾不止一次地自杀,尽管都未遂,却使敖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
  生长在这样复杂环境下的敖志刚,性格早早地呈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一面是学习刻苦,心地善良;另一面却是任性急躁,依赖性强,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强烈。1994年,他考入湖北大学。大一时发现女友另有新交,情绪异常低落,曾产生自杀念头,后经同学和老师反复劝说才渐渐恢复正常。
  1998年,22岁的敖志刚考入中科院化学所。很快,爱情再次光顾这位勤奋的小伙,他与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生张慧交上朋友。然而,爱的甜蜜尚未品尝多久,令他烦恼的事发生了:半年后,敖听说张慧与一外国人"打得火热",还在张的电子信箱中找到张与外国人的"情书"。他为此非常烦恼,找张质问,引发争吵,张于是日益疏远他。5月的一天,他两次强行进入张的宿舍,一次以掐张的脖子相威胁,一次以割腕自杀相要挟,但未能挽回张的感情。
  恋爱出现问题后,敖志刚焦躁不安,常在深夜给老家的姐姐打电话,说自己烦极了,不想活了。姐姐并不清楚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也并不理解他的苦恼。敖非常失望,一气之下,姐姐打来的电话也不接了。
  2000年7月8日清晨5时左右,敖志刚携带一把尖刀和一个装有甲基硫环磷溶液的可乐瓶来到张慧宿舍。他与张谈了几个小时,想恢复两人间的恋爱关系,但未能如愿。上午10点,张入厕后不想回宿舍,敖见状,拽她进屋,张扒住门框不从,边骂边哭。敖十分恼火,拔出尖刀朝张胸腹部猛刺。张一阵尖叫,挣脱敖往楼道西头跑,没跑十几步,便趴下了,后背渗出一滩鲜血......
  敖杀人后,跑到三楼的女厕所,打开可乐瓶,喝下百余毫升的甲基硫环磷溶液自杀,但被人救起,没有死成。下午2时许,公安机关将其抓获。
  反思:给孩子一个"健全人格"
  据敖的同学讲,敖平时为人善良,自己虽不富裕,却几次拿出身上的钱帮助困难者;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只是情绪起伏较大。
  和张慧的感情出现危机后,老师曾带他去北大三院看心理医生,医生洪炜认为他有人格障碍,说他存在暴力倾向,建议早吃药,但他没有听。
  敖志刚的辩护律师刘振威对记者说:法律是公正的,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但一位风华正茂的研究生因恋爱出现挫折便去行凶,除了让人感到惋惜之外,是否应引起社会更多的思考。我们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怎样给孩子一个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我们每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压力,但对压力下那些心理有障碍的人是否应多一份关心?敖志刚是不幸的,倘若他在一个和睦健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倘若在得知他有人格障碍时,他身边的人们能多多开导他,也许这场悲剧可以避免发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孩子在父母身边慢慢长大,不仅会从父母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有用的才能,而且也会学去他们身上的缺点。因此,与其说孩子性情上的缺陷是从父母身上遗传来的,不如说是潜移默化逐步学来的。如果孩子的爸爸经常在他面前发脾气,父母比较爱吵架,这种冲突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日子就很不好过,家庭矛盾造成的心理压力使他性格变得或胆小退缩或攻击好斗,极易出现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便会形成心理障碍累及生。敖志刚的悲剧就是一个教训。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陈学诗教授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期,一个人人格健全与否,此时便打下雏形。如果一个人从小有某种不良行为倾向,且这种倾向一直保留到成人,就会形成某种个性缺陷,虽然不妨碍他的智力发展,但高智商的人有了行为缺陷,后果、代价是很高的。因此,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孩子碰到挫折不气馁,情绪稳定愉快,善于客观地分析所遇到的事情和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毅力和能力。同时,他还提醒每位孩子的父母,言教不如身教,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育的良好环境。
4.大学生健康案例分析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平息很长时间了的"马加爵事件"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加上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不由得让人不断追问:大学生,你为何如此脆弱?
  校园暴力
  极端案例
  不久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事后,死者一同学被警方带走。据了解,此前两人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曾为一些过节大打出手......
  专家分析
  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所以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如果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减压无术
  极端案例
  梁鹏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专家分析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性的迷惑
  极端案例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5.当代大学生九宗罪
  罪名一:生活腐化
  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罪名二:堕落傍款
  "傍大款"在今天的中国女大学生嘴里,说起来不再那么时髦了。时下全国高校的美女群就是绑款族,越是名牌大学越是公开,越是校花美女越有可能。"傍大款"也不再是社会女青年的特许,随着商品狂潮的冲击,女大学生也毫不逊色的投入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她们以自己年轻的肉体作为资本,参与绑大款的行业。
  罪名三:玩物丧志
  "一起床就开始玩《传奇》、半夜了宿舍楼还在激烈地打CS......"日前,以"cs"("反恐精英"的简称)、"传奇"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在大学校园中十分盛行,一些大学生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
  罪名四:寄生依赖
  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收入,维持高消费无疑要依赖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就要,花得心安理得,全不顾父母的窘迫。在糟蹋父母的辛苦钱、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时,从未想过脱离寄生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罪名五:理性的侏儒
  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
  罪名六:政治的冷漠与投机
  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他们既不理解又不相信共产主义,但同时,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面对中国的腐败潮流,大学生们并不痛心疾首,而一旦他们有机会,则决不放弃腐败的机会。
  罪名七:学术精神的失落
  他们睡懒觉、逃课、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为了混一个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罪名八:道德素质低下
  当今中国大学生中鲜有雅皮士,而更多的是嬉皮、泼皮。他们行为放荡,毫无基本的道德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教师上课,他们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打手机,旁若无人。
  罪名九:生理与心理缺憾
  现在,大学里经常活动着的只有两种人:迷恋足球的男生,以及练健美操的女生。某校一位女生刚爬上八楼,就犯了心脏病,死在楼梯边,另一男生则死在运动会800米跑道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差,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有成绩,他们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遭遇挫折,他们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即便是失恋这类生活小事,他们也无法承受,或凶残报复,或痛不欲生。颓唐、堕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结语:大学生素质下滑,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社会、学校、家庭和教育机制都难脱干系。但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已然成人,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理应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别再一味地埋怨社会,因为你们乃是这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即便现在逃避了责任,将来终究还是要面对的。不为别的,只为未来是你们的......
6.谁把孩子困在"网中央"
  "全社会行动起来,挽救上网成瘾的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说这句话时,这位60岁的戒除青少年网瘾专家陶宏开,眼中有泪,心中有痛。
  12月13日,记者对陶宏开教授进行了专访。
  按正常的想像,已经60岁,而且有那么多成功帮孩子戒掉网瘾经验的陶宏开教授,应该是一个平和的人。但在电话里,他的直率和攻击性让我们吃惊。
  错误主要不在孩子
  "我都要气死了!"陶教授多次重复这样的话。他觉得孩子是无辜的,错主要不在孩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问题、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的惟利是图、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失职,错在方方面面。他气愤。
  记者:有些家长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不讲究教育方式方法,同样的道理出自家长之口,孩子可能很"逆反",不爱听。
  陶教授:什么叫逆反?这话没有道理。我跟孩子讲道理,他们怎么不逆反?还是没有把道理给孩子说透彻。
  记者:对网瘾特别严重的孩子,您认为是否要考虑心理干预?
  陶教授:NO。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家长尝试过心理医生介入,找名医,做过很多了,实际怎么样呢?解决问题了吗?孩子不是该玩还是玩吗?特别是,有不少人是以此为名骗钱呢。
  根源还是教育问题
  陶教授认为未成年人形成网瘾最主要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教育上的问题。学校、家长、社会,都存在教育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陶教授与一位上网成瘾孩子母亲的对话:
  陶教授:你(指孩子家长)要懂得孩子的心态,就是说你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这是错误的。很多孩子就这样被家长误导了,没有成功。所以为什么现在我到处讲课?就是希望首先我的主要对象是你们,因为孩子从生下来是无辜的,一张白纸,那你们做父母的,你们认识到过你们自己有错误没有?
  周文凯(上网成瘾孩子家长):也感觉有。
  陶教授:什么地方错了?
  周文凯:我感觉就是娇惯太重了。
  陶教授:哦,娇惯的。我觉得从小教育来讲应该自然地去发展,一个孩子你让他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对吧?没有必要你强迫他做一些事情,那是错误的。
  网络游戏赚的是泪水
  记者:您对网络游戏有什么看法?
  陶教授:他们不负责任地牺牲了诸多家庭和孩子的幸福。有些时下风靡的网络游戏开发商,通过做这样的生意发了大财。他们几人在那笑,千万钱财流进他们的腰包,他们财源滚滚,而千万母亲的眼泪滚滚地流。这是什么生意?他们赚的是什么钱?他们赚的是多少母亲的泪水!他们还要多多开发游戏软件,吸引更多的孩子玩游戏,感兴趣......难道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吸引过来吗?他们的责任大了!
  记者: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法规出台两年了,但是有些城市仍然有很多孩子坐在网吧里。您怎么看?
  陶教授:执法不严,管理不严。不是网吧难管,也不是管不了,是没好好管,没管好。网吧经营者被利益驱动不执行规定,管理的、执法的也受利益驱动,不好好管。
  记者:您的方法非常好,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陶教授:很多人要求我去救救他们的孩子,要我去给他们的孩子戒网瘾。有那么多人找我,我不可能挨个去。我一个60岁的人,这样东奔西走,但我又能做多少?我怎么办?还有那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核心提示:网络成瘾综合症
  在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喜欢接受新事物,好奇心强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网民大军中,在我国84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9%%。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244万,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了迷,上了瘾。按照国际上标准的说法,这叫"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IAD)。它的基本"症状",就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他们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仍会继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父母孩子间需要理解
  记者:每个孩子都很反感命令式的口吻啊?
  陶宏开:我的办法就是跟他沟通。
  记者:你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什么?
  陶宏开:让他明白应该尊重父母才是尊重你自己。
  记者:您觉得在父母给孩子的,跟孩子需要的之间这个差别是在哪儿?
  陶宏开:就是他们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健康的亲子关系。现在普遍是什么?特别是中国的父母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特别是物质需求金钱需求就是爱。
  记者:这会有什么问题?
  陶宏开:当然会误导孩子,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呢?不可能的。......产生上网成瘾的这个根。首先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文化影响问题,三个根主根还是家庭这个根。我希望父母孩子之间有真正的一种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沟通,而不是互相指责。
  记者:你所说的真正的爱它包含的意味是什么?
  陶宏开:理解。记者:理解需要的是什么?
  陶宏开:孩子要理解父母,父母也要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想的是什么,而不是表面上的,对他指责啊或者批评啊......据央视东方时空报道
  陶宏开教授
  陶宏开,美籍归国学者,曾在美从事近20年中美历史、文化、教育比较研究,9年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现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今年7月发起"挽救网瘾少年行动"。
  今年10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我帮孩子戒网瘾"为题,报道了陶宏开教授成功地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的事迹。报道说,他帮助过的孩子,网瘾最大的甚至打过父母,但在与他交流后第二天,就拆掉了电脑。
  巨大的成功,引发陶宏开教授在社会上发动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挽救网瘾少年行动",和媒体联动,行迹遍布很多城市,引起极大反响。目前,他已经成功地帮助将近300个孩子戒掉"网瘾"。
7.大学生校外租房
  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比例正逐年加大,据专家预测,几年内比例将达到50%左右。暑假又至,记者再次走访了几个高校周边的租房中介,了解学生租房的最新"动态"和租房学生的生活。
  最低标准"双气独单"
  能够"自由"生活似乎是很多大学生们的向往。时下,部分学生租房有了更多的要求,从只求片瓦遮身到注重厅室俱全,从只关注基本生活用品到希望有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用一位中介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们租房正在从"安居型"向"康居型"迈进,而且"步子还挺大"。
  一位租房中介介绍说,开始学生对房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一间屋子,有床、写字台、柜子就行,哪怕跟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都行。现在带双气的独单已经成了最低要求,个别学生要求最好能有宽带接口,以方便上网。他说,学生对房屋条件要求的改变说明学生们兜里有了更多的钱,另外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也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多为营造"爱的小屋"
  据记者了解,学校周边的每个中介都有大量房源,如果把房源比作金字塔的话,那么最不愁"销路"的就是塔尖和塔基。塔尖是指那些距离学校近、屋里设备齐全的独单或者距离稍远一些的条件好、面积更大的房子,月租一般500元以上;塔基是那些条件差一些的房子,地点偏僻或配套设施不好,月租一般在200-300元左右。这两种房子都能迅速租出,不用发愁会压在手里。
  记者走访了几个中介所,了解到租塔尖的学生经济条件并不好,其中一半以上都为了与女朋友共同营造爱的小巢,甚至有"小两口"一起出钱租房子的现象---囊中羞涩挡不住大学生们追求"可爱小日子"的感觉。相比塔尖住户,塔基住户的"书卷气"更浓厚一些,这些学生们目的比较单纯,租房是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准备考研究生或是应对各种认证、出国考试。塔尖与塔基有金钱上的差别,但是更重要的是用途上的泾渭分明。
  五种人偏爱外租房
  为什么不住学校的宿舍,而是选择到校外去租房子?他们选择"走读"的原因因人而异。
  经过记者的了解,大概有以下几种:
  1.不受约束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天生不喜欢被管理,学校宿舍到点关门、熄灯这些管理措施对他们来说难以忍受。而到外面租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作息时间,好处不言而喻;
  2.个性强烈型,这些学生大多在家养成了固定的习惯,集体生活中经常会与同学发生小摩擦,因而选择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方式;
  3.刻苦攻读型,这些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宁肯多花点钱,找一个能看书的地方;
  4.过家家型,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情侣营造"爱的小窝"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加,甚至大一的新生当中也会出现;
  5.家庭优越型,优越的家庭条件使这些学生不满足于宿舍生活,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房间,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
  期待学生"自愿回流"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不允许学生到校外租房的通知,但是从本市一些大学的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学校能做到的只是严格退宿程序,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学生退宿舍。但是这样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免打了折扣:如果一个学生宁肯交宿舍的住宿费也要出去租房子的话,学校的监管就成为了摆设。而且学生们对这个通知普遍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租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应该干涉。
  社会学家对此表示,大学里出现这种外出租房是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虽然很多大学生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他们同时也是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不做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违学校校规、有违人之常情的事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也给家长加重了经济负担。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学校的硬性管理是不行的,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大硬件建设,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愿意在学校居住。
8.如何对待嘴硬的孩子
  嘴硬、倔强的孩子让人感到难以管教,难以沟通,会让老师、将来的领导头疼,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认知,影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孩子经常让自己处在一个高危的心理环境中生活,随时都会发生冲突最终受到伤害。因此,嘴硬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随和的性格。但同时,这种孩子也有可爱的一面,有很大的优势,如:有自己的主意,执着,坚强,有勇气,有气魄,不怕惩罚,有管理和支配能力。嘴硬不是完全不好。
  对策:
  孩子不同的执拗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和目的,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从而有效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惯于用批评、惩罚、说教来使孩子接受错误,其实鼓励是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嘴硬行为的方法。
  具体来讲:
  多注意孩子的需求,不能认为这种孩子有的要求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对于这种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对他提出的每个要求都要仔细分析一下,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与父母发生的冲突。要让他们做自己的助手,并且制定时间表,定期花时间与孩子呆在一起,保持理解的态度,经常做一些对他们表示亲昵的动作,例如点点头、拍拍肩膀、摸摸他们的头等。
  对于那些向父母示威的孩子,要和他们共同商量解决方法,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父母要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慢慢培养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
  嘴硬的孩子最容易用报复的方式来对待惩罚,因此,父母要用友好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倔强。孩子倔的时候不要强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避免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强烈的反应,以免卷入与孩子的抗衡。要随时想着:我是为了解决问题,我要的是结果,不以惩罚为目的。于是家长就会主动撤离"战场",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反省和分析、制定对策,同时,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突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战场"空空如也,远不如合作好玩得多。
  对于孩子的合作行为一定要表现出大加赞赏和鼓励,从根本上鼓励他们与人相融的信心,表现出对他们无条件的爱,这对于任何阶段的孩子都是最重要的。
9.透视大学陪读现象
  现在大学里有个非常流行的词:"伴儿"。"伴儿"其实就是校园"异性陪读"(以下简称"陪读")的另一种称呼。是"感情游戏"还是"情感快餐"?一时众说纷纭。而陪读之风日盛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陪读者的心理纠葛。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是否需要"伴儿"的陪伴,"伴儿"的时间有多长?是15天,三个月,四年,还是一生?
  当两个"伴儿"形影相随出入教室、食堂时,老师、家长和社会对他们投以什么样的目光?是理解、支持还是反对?让我们一起走近"伴儿",倾听学生们心路的倾诉,老师的肺腑之言还有学者的精辟的分析,相信人们会有科学的理解,"伴儿"也会作出何去何从的正确的选择。
  陪读约定--喜忧参半的护身符
  某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叶姓的女大学生为"伴儿"的事伤透了脑筋。她反复强调:"这个人(指"伴儿")太不遵守游戏规则!"。什么规则?她递给老师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三要"。自习的时候要专心,要耐心,要细心。"耐心就是无论我坐多久,他就得坐多久。""细心"就是他要注意自己有什么需要?比如问问自己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
  "三不要"。"不要同时和其他女孩子陪读;不要和自己谈与恋爱有关的问题;不要擅自调换上自习的教室。"
  她气愤地说:"他竟然和其他的女孩子偷偷一起自习,还骗我!"
  "你们是什么关系?"
  "伴儿啊!"
  "是恋人吗?"
  "老师,你心里怎么这么阴暗呢?我们不过是一起上自习嘛!"
  "你的三要三不要,哪是一般上自习的朋友能做到的呢?要他关心你,照顾你,还不许和其他女孩子上自习?这和女朋友要求自己男朋友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明显暗示着对方可以追求你吗?可你在规则里还不让人家追你,让男孩子怎么办?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游戏规则呢?"
  "你如果喜欢他,为什么只让他当你的伴儿,不当你的男朋友呢?"
  "我怕他拒绝我,我受不了。再说,他追求我,我也不一定能答应。我现在对爱情也不是太懂,我怕一旦答应他了,将来我懂的时候,自己失去的就太多了!"
  心理咨询中心的裴老师介绍说,关于"伴儿",现在来做心理咨询的学生很多。青年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的情绪活动特点是能够激发很高的热情:情绪变化强烈而带有冲动性,有时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有了"伴儿"的陪伴,心理可以得到安慰,如果陪伴的时间长了,心理或多或少会产生依赖心理,但如果一旦失去了"伴儿",或者产生了矛盾,他们的情绪生活特别容易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他(她)们在情感的历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或伤害也就不可避免,有可能产生其它社会问题。而"伴儿"之间唯一的"护身符"就是"三要三不要",但这个约束显然太苍白了。
  是"试爱"更是心理补偿----专家的全方位解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从事多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对于校园的"伴儿"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伴儿"或者"陪读"有"四利"和"三不利":"四利",利于试探。给陪读的男孩子规定了条条框框,如果他遵照执行,下一步是否钦定为男友可以考虑;利于学习爱情。许多女生对男生的心理并不了解,对自己也不了解,在陪读过程中可以慢慢揣摩对方的性格特点,从自己对异性的了解,反过来了解自己的情感癖好,做到知己知彼,这就是学习爱情;利于正名。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告诉对方,我们仅仅为了"试爱"而爱。所以,"陪读"就成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恋人"的过渡名词。过渡不成,大家不过是个伴儿,过渡成了恋人,那就是水到渠成。而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有意,招之为"伴儿",别人也不能说我就是始乱终弃,真可称得上是进退自如。
  三不利:暗示性强。不许对方擅自与他人建立"伴儿"的关系,要求对方问寒问暖,给对方的暗示性如果太强,"伴儿"一开始就可能噤若寒蝉,敬而远之;变数大。"伴儿"的关系实质使双方很容易建立一种责任契约,当其他中意者出现时,"伴儿"的关系瓦解的速度往往快于恋人的关系。因为刚开始建立陪读关系的时候,往往已经为结束做好了准备,这种心理定势加快了这一进程。使"脚踏多船"合理化。"伴儿"的频繁瓦解和再生,使"一人多伴儿"或"一伴儿多人"的情形司空见惯。往往会对感情专一者情感上的打击。
  裴秋宇老师认为,"伴儿"现象的产生从某种角度上讲,更是学生郁闷心理的一种补偿。
  "任何人都有心理上的软肋!陪读者也一样!在大学里还有另一个名词尽人皆知--'郁闷'。一些大学生时常感到很郁闷,各种郁闷情绪和陪读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工科院校。男女比例7:1是非常平常的数据。记得有一个煤炭院校,采矿系竟然是"男生班!"。所以,一位相貌平平的工科女孩子说过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我可能有点儿丑,但是我很抢手!"这句话已经不大可能找到出处,甚至无从考证他的演绎成分有多少。但是,种种"典故"的出现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如此庞大的男性军团,其情感欲求如何才能得到满足?2.盲目攀比和理性恋爱的冲撞。"爱情不是广告牌,不一定要弄成广而告之的东西!"在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爱情称之为"表演式爱情",我的爱情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我行我素,当众拥吻那是家常便饭,背着恋人招摇过市者也大有人在。因此受到刺激却很无奈的人却是大多数。这种无奈发展到了极端变成一种绝对论断:"大学期间如果你没有谈过恋爱,你就不可能成熟!"每年我在心理热线里都会有人在那边哭:"老师,我太幼稚了,到现在还没恋上?"一旦"恋上"了,一些人的"表演情绪"又上来了,一可以张扬个性,二可以敬告情敌,三则可以进行心理补偿,最后,爱情就变成了一块广告牌。
  多宽容、巧疏导----关于"伴儿"的各界评说
  王建超(在校大学生):现在学校里的同学找"伴儿"的不少,我觉得大家不要对此大惊小怪,不是已经有在校学生结婚的了吗?况且"伴儿"就是陪着读书,一起聊聊天,大家都是同学,也不会做出格的事情。我虽然没有"伴儿",但我不反对找个"伴儿",两人如果合得来就可以在一起,至于能不能成为恋人,那要看双方的了解和接纳程度。
  李爽(在校学生):我总觉得"找伴儿"或者说谈恋爱是在浪费时间和感情,因为承担义务和享受关怀本身就需要成本。这种成本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价的。难道每个人在四年中都需要"伴儿"吗?这不利于我们培养独立的个性。
  董欣(外企部门主管):我们都读过大学,那段日子几乎就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面,那是一种别样的单调。所以找个"伴儿"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可能很重要。"伴儿"如果能发展成纯粹的友情当然不错,这样也可以让你的以后生活中多一个"知己";如果发展成恋人,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恐怕一时没有解决的方案。应该清醒地看到,大学毕竟是人生的"黄金期",我们的行为准则应该以储备知识和丰富头脑为目标,否则当毕业参与国际化的竞争时,就会处于劣势。因此奉劝同学要有"战略眼光"。
  卢东兴(大学教师):社会各界对此应该持理智的宽容态度,学校也要积极的疏导,完备以心理咨询和社团为架构的配套机构建设,让学生有地方倾诉心中的郁闷,表达情感。学校还可以适当开设"心理咨询课"等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让这种时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裴秋宇(心理咨询教师):青年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出现心理上的统合危机。也就是我们可能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可能暂时出现自我和角色的不统一,甚至角色混乱。比如,自己既是儿子、又是学生、还是别人的朋友、是同学的同学等等多种角色如何协调和统一的问题可能会困扰我们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会通过个人经验扩展和对角色的实验而重新进行自我的认定。而陪读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角色实验,同时也是角色实验的创见,这种创见来自于我们对于自己在青年期出现心理危机时自我调试的一种努力,而不能简单地扣上一个道德或价值的标签。无论出于学习爱情的目的,还是排遣郁闷的心理补偿,陪读并没有完全触及我们的心理底线,我们审慎地评价、慢慢地适应这些新的概念,新的行为,可能就会容易解读青年人的心理,乃至解读整个人类的心理世界。
10.优等生为何行为"跑偏"
  连续几届的大学新生出现了不少相同的问题:一向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夕产生了莫名其妙的症状和恐惧感。一个在当地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的低落情绪。还有一个大学生出现了暴饮暴食及自行引吐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必定伴随着与同学发生冲突,从每周一次发展到每周两到三次......出于无奈,不少父母只好陪读。即便如此,学生身上的症状还是或轻或重地反复着。
  学生的这种烦恼和痛苦行为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出在哪儿?
  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类最初的行为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一些学生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够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自己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不需要与同学搞好关系,学习与同学相处的技巧。因此,他的学习行为受到正面评价而得到强化,并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被保留下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化基地,在校学习则成为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考试成绩好,家长及教师就会表扬、鼓励。学生由于得到社会的赞扬和父母的肯定,并被公认为好孩子、好学生,导致他们只重视学习的行为得到强化,其他的生活技巧和适应能力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他们不明白学习只能代表知识的一个部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精神分析认为,当人们在陷入困境和预感到威胁时,由于必须接受新的痛苦,恐惧心理被激活。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必须使自己的角色或行为能力符合社会及其家庭的期望,使自己向理想和目标靠近。而对于一些依赖性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来说,他们缺乏勇气面对现实,或是害怕独立时,就有可能一次又一次回到病人的角色之中。虽然这种退行性行为能够得到暂时的好处,家人、亲戚、朋友、爱人或是单位可能会宽容,或是多给予一些生活上的照顾,但是,这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试图通过这种退行性行为回到昔日只能是梦幻。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退缩、无能和依赖行为,是因为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能为力,担心环境中充满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在应对和处理环境事件过程中无法体现自我效能感,并由此而感到沮丧、情绪低落,以各种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卫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足是因为在社交方面的效能感不足,导致自尊的丧失而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恐惧。这些行为方式既限制了个性的发展,又妨碍了主体功能的发挥。
  不少父母陷入两难境地,留在孩子身边陪读会强化孩子的依赖心理,离开孩子可以给他们独立的机会,可他们目前的行为状态连正常生活都得不到保证。于是,这些父母十分疑惑地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孩子怎样才能自立呢?"
  事实上,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鼓励孩子观察和学习其他同学的独立能力,改变认知,建立自我效能感。父母要有耐心,允许孩子在选择新的行为过程中出现重复和退缩现象,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改变应对行为,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1.提高自我警觉性。对自己重复出现的行为要有所觉察,发掘这些行为模式的消极意义,提醒自己要有决心摆脱这些习惯。
  2.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我们一生中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带来必然的后果,要学会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3.选择弹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改变适应能力,学会让自己保持弹性,拟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可以使自己随时随地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并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4.对自我负责,对自己的行动计划负责,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5.进行客观地自我评估。不要忘了奖赏自己的进步与成功行为,强化自己想要改变的决心、信心。
11.高考后慎防不良心态
  今年的高考结束,考生大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有些考生却表现出异常失落、郁郁寡欢。这是考生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心理学家针对考生的不同心理状态一一进行疏导。
  挫败型"今年考砸了"
  "今年考砸了。"许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还在抱怨出题太难,还有一些考生认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导致了考试的失败。这类考生一般把高考的失败看作前途的终结,所以,他们就会愁眉苦脸,强调自己在某一科上的失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觉得低人一等。
  应对这种心理的关键就是要正确评估自己,既不盲目夸大优点,也不把自己评价过低。要知道,高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高考的竞技场上一定会有失败者。因此,不能凭一次成败论英雄。同时可采取转移注意的方法,多做家务、听音乐、看电视,或访亲探友,使自己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
  放纵型"我要通宵上网"
  "今天晚上谁也不许睡觉。"一群刚考完试的男生,迫不及待相约通宵上网。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准备好今后几天的行程,准备疯玩,其中一位考生这样描述:"压抑时间太久,是该放纵一下了。"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疯玩,主要是因为长期受到压抑,也可能因为这次考得的确不错,过于兴奋。但如此放纵对于身心会造成严重危害。
  正确的做法是放松而非放纵。除了电脑游戏、蹦迪之外,还有很多选择,白天也不要光顾着睡懒觉。选择打球等运动是个不错的方式,还可以约同学一起看电影、去旅游等。同学也可以选择通过调整性的学习来进行过渡。比如提前准备一下大学英语,因为很多大学都会让考生进行入学测试。而家长也要适当监督,不要让孩子玩得过疯、过火。
  内疚型"我对不起爸妈"
  "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这么简单的考试都考砸了。"一位考生走出考场后面对焦急等待的父母,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而她的父母也在一边不知所措,刚想安抚孩子,这位考生反而哭得更厉害了。这类考生因为考前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老师无私的帮助,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报答,结果考试情况不理想,就产生了愧对家长与老师的内疚心理。一些过度内疚的同学还会因此整天闷在家里,避免走亲戚见朋友,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孤独抑郁症。
  此类同学,要化内疚为力量,勇敢地站起来,不要沉浸在内疚之中,要尽快走出这个误区。可以选择一些集体活动,一般来说,和同学在一起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也可以在家看看书,比如看看伟人的传记等;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学习,准备迎接自己的大学阶段。
12.大学生心理巧调节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率已位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名。同时,人际交往不和谐、性与恋爱处理不当、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因此,大学生应随时随地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以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自我意识调节
  自我意识使人能够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控制情绪的变化。如一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角色意识等均可对情绪起到调节作用。只有提高自我意识的支配能力,才能保证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发挥正常的自我意识功能。
  2.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3.语言暗示调节
  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他们具有独立思维、独立意识能力,因而通过科学的运用语言暗示,可解决一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4.理智调节
  大学生往往好强气盛,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每当此时,思维变得狭隘、情绪难以自控。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件,产生什么情绪,都要用理智的头脑分析并推理,找出原因,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5.注意力转移调节
  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当你心绪不佳,可以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的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
  6.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则不一定要升华,合理宣泄,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但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7.交往心理调节
  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当你心情不愉快时,不妨向同学和朋友交谈倾诉一番,特别是向异性朋友倾诉,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
  8.群体阶段性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校四年或五年,各年级时的心理特点不同,要注重不同年级心理的调节。例如,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大学,应注意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调节;而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应引导他们对未来目标的选定,个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舍弃与服从等方面的调适,以保证大学生在各阶段均有良好的心理。
  9.审美心理调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人人追求美,社会才显得更富活力。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注重美的猎取,因此,应引导他们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调节。只有高尚的心灵与美好的外部形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不俗的气质和高雅的风度。
13.七嘴八舌话"三好"
  每年期末考试后,学校总要开展一项活动――三好生评选,选上的兴奋,没选上的失落,年年如此......因为三好生和今后的升学还有着一定的联系,于是每到这段时间,有的家长已经开始给孩子加压了,把三好生的评选作为一个目标。这样一来,评选三好生就成了考试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来看看中少网上的小读者是怎么说的。
  学校现在评三好生很不公平!
  在我们班,当过区三好生的就不能再参加区级奖项的评选,当过校三好生的就不能参评校级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干部、文明之星......
  在选区级奖项时,老师不民主!本来区级奖项应全年级同学都来参评,但大队部直接把奖给了我们班,因为我们班很优秀。选这些奖项时,老师先叫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出去,问他们谁得过区以上的奖,然后得过的不准参评,没得过的就轻而易举选上了!
  我虽然同意老师这样的做法,她毕竟想给更多人一份荣誉!但这样好像很不公平!你认为三好生可以这样评吗?
  中少网友波特居士
  话题一:"摊派"三好生该不该?
  坚决反对派
  水铃子:不对啊,你们老师咋这样啊。要照他这样,难道我的奖杯都得给别人了不成。
  德拉克:当然――NO!不过我们老师也是这样的,对此我很不满呀。
  №暗号♂:我不赞成老师的这种做法!虽然给了更多同学展示的机会,但是太不公平了!老师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呢?比如说扩大三好生指标等。
  雨旋律:不公平就抗议啊。有什么好谈论的!
  婉娜:哎!我就是市三好生。今年学校评三好学生,虽然我表现得很好,可老师就不让同学选我,说如果选了,就不公平。哼!凭什么!!!
  淡淡柳眉愁:是应当民主一点,因为当了区三好可以在考中学时加分,有些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中学,竟然给老送礼!我们同学都义愤填膺!
  无可奈何派
  我狂我怕谁:我们班也是,老师偏爱谁就是谁。
  魔法伤口:老师会先选出几个平时爱粘着她的。就说我朋友吧,这次选的时候他明显比另一个人好,可是结果就没有他。原因就一个,他不粘着老师。
  0405:我们班区三好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永远都是那几个。
  冰啸风:我们班转来一位同学,平时成绩平平,上课也几乎没看到她主动发言,居然选上区三好生了。她选上三好生,我只知道她上学期期末成绩较好,还有她是个老好人,其他的我实在找不出来有什么特点。总之,我想不明白的是,她以前从来不是校三好,怎么一个学期就成了区三好了?
  葵花:哎......我们班有点奇怪,我们的老师让我们自己选?这应该是件好事?,但是我们班的男女生分歧很大,男生人多就占便宜。这样也一样不公平啊!
  出谋划策派
  让心随愿:我们评的很公正,无记名投票,然后在黑板上唱票!
  Lamnireal:我们班是老师推举几个有能力的人,让同学投票。
  Angell-858:老师这样不对,我们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争取!
  雨的气息:对呀,这样缺少了竞争,没意思的!年年都是呕心沥血去竞争这些奖项,所以年年都获得上,这种竞争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话题二:三好生评选有必要吗?
  我希望取消三好生评选,三好生的评比比例很小。谁能保证自己样样都棒呢?我喜欢我们学校设的单项奖,像"智慧星"、"才艺星"等10个种类的评比,不限人数,还可以重复获奖,同学们拿这些奖都特高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