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畅销历史读物_新全球史

_2 杰里·本特利 (美)
  Marija Gimbutas. The Goddesses and Gods of Old Europe. London, 1982. 该书对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宗教观念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观点。
  ——.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Goddess. San Francisco, 1991. 该书尽管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观点,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尤其是对史前时代的艺术和宗教的分析上具有非凡的洞察力。
  Donald C. Johanson and Maitland A. Edey. Lucy: The Beginnings of Humankind. New York, 1981. 该书叙述了“露西”被发现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学术界的争论。
  Richard E. Leakey. The Making of Mankind. New York, 1981. 这是一本插图丰富、适合大众口味的书,清晰勾勒了早期人类的进化历史。
  James Mellaart. Catal Huyuk: A Neolithic Town in Anatolia. New York, 1967. 本书是卡塔瑜?育克遗址的发掘者对该遗址的描述。
  John E. Pfeiffer. The Creative Explosion: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Art and Religion. New York, 1982. 该书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给予了关注和讨论,当时的人类已经发展出较为复杂的狩猎工具并开始制作艺术品。
  Kathy D. Schick and Nicholas Toth. Making Silent Stones Speak: Human Evolution and the Dawun of Technology. New York, 1993. 该书对石制工具以及旧石器时代的技术进行了令人惊叹的研究。
  Andrew Sherratt. Economy and Sociey in Prehistoric Europe: Changing Perspectives. Princeton, 1997.
  这本论文集收录了作者很多高水平的论文,作者在较大的社会背景中考察考古发现,强调史前社会彼此之间的影响。
  Bruce D. Smith. The Emergence of Agriculture. New York, 1995. 该书探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发源地对农作物和家畜的培养。
  Christopher Stringer and Clive Gamble. In Search of the Neanderthals: Solving the Puzzle of Human Origins. New York, 1993. 该书借助于大量的插图对尼安德特人以及他们同现代人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Christopher Stringer and Robin McKie. African Exodus: The Origins of Modern Humanity. New York, 1996. 该书综合了考古发现和现代基因研究两方面的成果,对人类的进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Erik Trinkaus and Pat Shipman. The Neandertals: Changing the Image of Mankind. New York, 1993. 该书对尼安德特人遗址的发现经过、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
  Peter J. Ucko and Andrée Rosenfeld. Paleolithic Cave Art. New York, 1967. 该书对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品进行了细致的学术研究,并对这些艺术品的功能进行了反思。
  P30图片说明:
  乌尔军旗,约绘制于公元前2700年,描绘了苏美尔城邦乌尔的日常生活。

  到目前为止,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古代人物就是吉尔伽美什。根据历史记载,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Uruk)城的第五位国王。依照一份具有传奇色彩的材料,他大约在公元前2750年开始统治,在位126年,其间领导了针对附近的另一座城市,也是乌鲁克的主要竞争对手基什(Kish)的战争。此外历史文献对于这位国王的生平事迹就没有更多详尽的记录了。
  不过吉尔伽美什也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是许多诗歌和传说的主角,美索不达米亚的吟游诗人创造的一系列故事都将他作为主人公,后来这些诗歌汇集成《吉尔伽美什史诗》。作为神话中的人物,吉尔伽美什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伟大的英雄。故事说,神灵给予了吉尔伽美什完美的身体,让他成为具有力量与勇气的超人。他是一个“知道一切的人”。在神话中,是他为乌鲁克建造了雄伟的城墙,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灵建造了几座辉煌的庙宇。
  《吉尔伽美什史诗》讲述了这位英雄和他最珍爱的朋友恩基都(Enkidu)的奇遇。他们杀死了罪恶的怪兽,将乌鲁克从公牛的蹂躏中解救出来,并与神较量智慧。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没能拯救恩基都,他冒犯了神灵,被神判处了死刑。恩基都的离去极大地刺激了吉尔伽美什,他努力找寻躲避死亡的方法以获得永生。最终,他找到了一株能够赋予他不死之身、具有魔力的植物,却不幸被一条毒蛇偷走,这让吉尔伽美什认识到死亡是所有人类的终极命运。因此,在集中叙述吉尔伽美什和恩基都英雄事迹的同时,史诗深入挖掘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忠诚、雄心、对死亡的畏惧和对永生的渴望。史诗也反映出对复杂的、以城市为基础的社会的关注,而此时,城市才刚刚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上。
  农业经济推动了世界上最早的复杂社会的发展,大量的人群居住在城市里,在这片更广大的区域里扩展他们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最古老的城市社会出现在公元前4千纪早期的西南亚,尤其是美索不达米亚。
  随着人口聚集在城市,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人与人之间,或是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不时会出现某些争执,或者在个别的居民之间,或者所有居民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矛盾,所以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找寻秩序的过程中,定居的农业人口认识到有必要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建立政治管理和国家。国家的出现进一步促成了帝国的创立,某些国家为了扩展它们的势力,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将周边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
  国家出现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社会中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导致了复杂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迅速确立。城市中生活着专业劳动者,他们生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产品,又转而刺激了贸易的增长。不仅如此,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发明了文字书写系统,组织各种宗教活动。
  美索不达米亚和其他地区的影响是相互的。美索不达米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如古希伯来人,他们按照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方式在城市边缘定居下来。还有腓尼基人,也为美索不达米亚社会接受,他们建立起广泛的海路贸易网络,把西南亚与整个地中海世界连接起来。很多印欧人也与美索不达米亚有着贸易往来,这对印欧人和美索不达米亚社会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他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不过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发明创造,如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些都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的最早阶段,不同社会之间就已经存在着频繁而强烈的相互影响了。
对秩序的探求(1)
  在公元前4千纪的时候,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口急速增长起来。此时人们几乎没有大型社会组织的先例可以借鉴。他们从新石器时代继承到的最多也只是维持小型农业村庄秩序的方法。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适应性的增强,他们创造了国家和统治体系,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如此,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区域性的帝国,并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
  “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的两个单词,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用来特指今天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富饶的土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降雨量很有限,不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早期的耕种者懂得通过挖掘水渠,汲取河水,修建蓄水池来灌溉土地,种植大麦、小麦和豌豆。在公元前6000年以后,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小规模的灌溉系统。
  人工灌溉系统提高了粮食生产,转而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吸引到更多的外来人口。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地区,人口增长尤其快速。苏美尔人可能早在公元前6千纪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了,当地的农业潜力可能是吸引他们从别处迁移而来的原因。
  地图 2.1 早期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3000-2000年
  无论他们是从何而来,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已经能修建精致的灌溉网络,这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农业收成。到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的人口已经达到10万人,这在古代社会是个空前的数目,此时的苏美尔人是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
  苏美尔人的财富不仅造成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吸引着其他地方的移民。大部分外来人口是闪米特人,之所以使用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说的语言都属于语言学上的闪米特语系,这一语系还包括阿卡德语、阿拉姆语、希伯来语和腓尼基语。(目前世界上仍然使用的闪米特语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某些非洲人使用的语言也与闪米特语有亲缘关系。)闪米特人是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从西面和南面的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的沙漠来到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常常与苏美尔人通婚,很快适应了苏美尔人的生活方式。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随着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人口的增加,苏美尔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这些城市与他们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村庄明显不同。与早期的定居者不同,苏美尔人的城市是政治和军事中心,他们管辖的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区。此外,熙熙攘攘的市场吸引着远近的买卖人,城市也因此成为经济中心。最后,城市还具有文化中心的功能,祭司们维系着有组织的宗教活动,书吏发展了书写和正规教育的传统。
  在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350年差不多1000年的时间里,苏美尔人的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格什、尼普尔、基什等十几个城市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这些城市在内外部的压力之下,建立了国家——这是正规的管理机构,实现了对整个区域行使有效的权利。就其内部而言,城市需要维持秩序并确保居民共同合作建造公共工程。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还需要防止居民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严重的混乱。此外,由于农业对于城市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城邦:它们不仅控制着城墙以内的公众生活,还监察着周边农业生产区域的事务。
  插图说明:
  月神南纳(Nana-Suen,有时也称作Sin,辛)的巨型神庙,位于苏美尔人的乌尔城。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和数以千计的劳力。
  当和平得以维系,政府也会组织建造大型公共设施。宫殿、神庙和抵御外敌的高墙出现在所有苏美尔的城市中,全部工作都由吉尔伽美什这样的领导来组织和协调完成。神话中就曾讲述到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建造城墙和神庙的事迹。在这些公共建筑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阶梯型神庙(ziggurat)——别具一格的阶梯型金字塔状建筑,是地方主神的神庙和祭坛。在乌鲁克,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建造完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阶梯型神庙建筑群,用以祭拜丰产女神伊南娜(Inanna)。学者们经过计算得出结论,这项工程需要1500名工人每天工作十小时,连续工作五年才能完成。
  比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灌溉系统,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苏美尔人完善了蓄水池和水渠的灌溉网络。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持和维修都需要无数的工人。只有公认的政府管理部门才能持续征召人工从事这样艰巨的劳动,指令他们参与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并及时解决争端。
  地图2.2 美索不达米亚帝国,公元前1800-前600年
  除了内部压力,苏美尔城市还要面对来自外部的问题。城外的人们觊觎城内聚积的财富。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势非常平坦,几乎没有地理屏障。对于入侵者而言,发动对苏美尔城市的攻击,劫掠他们的财富简直易如反掌。为了防范这些强盗,城市建筑了高墙,组织了军队。军队的兵源、训练、装备、供养和部署使政府产生了另一种需求。
对秩序的探求(2)
  最早的苏美尔政府可能是城中的精英分子共同组成的议事会,他们代表所有居民决定政策。当危机来临时,议事会也会服从某个权威,赋予他完全的权力来处理危机。渐渐地,这些管理者篡夺了议事会的权利,使自己成为君主。到了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他们宣称在王国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事实上,国王通常与地方权贵共同统治,而这些权贵大多由于作战勇猛而成为了军事长官。到了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的城邦支配了公共生活,亚述和尼尼微这时也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
  帝国的进程
  有效率的国家一旦组成,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开始跨出自身社会的边界四处冒险。早在公元前2800年的时候,城邦之间的冲突就导致了战争的爆发。那些愤愤不平或野心勃勃的国王们试图惩罚和征服他们的近邻。例如,据苏美尔文献记载,在公元前2800年后,位于巴比伦以东的基什国王将他的统治一直扩展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而苏美尔的赞美诗颂扬吉尔伽美什国王从基什手中解放乌鲁克的事迹。为了平息不断的冲突,重建秩序,管理众多的臣服城市和人口,规模更大的帝国在一系列的征服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公元前2350年后,美索不达米亚被几个实力强大的地方性帝国控制了。
  这些地方性帝国是闪米特人(如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阿卡德人和巴比伦人)建立的,帝国一出现,就让苏美尔人的国家相形见绌。美索不达米亚帝国的创立者是阿卡德的萨尔贡,阿卡德邻近基什和巴比伦,但考古学者直到现在还没能找到它的确切地点。雄才大略、英勇善战的萨尔贡(公元前2370-前2315年)最初是基什国王的大臣。大约在公元前2334年,他组织了一次政变推翻了国王,此后他重组军队并不断对苏美尔城邦进行攻击。他征服了一个个城邦,摧毁了它们的城墙,将它们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随着不断的征服,他的军队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职业化,再没有哪个城邦可以单独与他对抗。他还控制了银、锌和雪松木等自然资源的贸易路线。通过控制贸易并加征赋税,萨尔贡获得了维持军队的财政支持,并将他的首都阿卡德变成全世界最富有、最强大的城市。在他统治的鼎盛时期,他的军队一直前进到地中海和黑海岸边,整个美索不达米亚都在他的统治范围之内。
  萨尔贡的后代一直维系着帝国的统治,但是帝国慢慢地还是走向了衰落,一方面是因为那些痛恨帝国统治的城邦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帝国受到了觊觎美索不达米亚帝国财富的民族的侵略。到了公元前2150年,萨尔贡的帝国分崩离析了。但是萨尔贡的事迹,经过他本人的宣传和神话故事的描绘,成为后代征服者的榜样。
  后世的征服者中最为显赫的是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他称自己为“世界四方之王”。古巴比伦帝国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1600年。汉穆拉比通过集权和税收制度化发展了萨尔贡的统治政策。汉穆拉比和他的继承者不再率领着一支庞大而饥饿的军队从一座城市向另一座城市进发了,而是留在巴比伦(现在巴格达附近),任命代理长官在辖区内进行统治。汉穆拉比和后世的统治者放弃了对被征服地区的强取豪夺,代之以破坏性较低的赋税制度,让官员定期收缴。这种方法帮助汉穆拉比发展出一套更有效率和预知能力的政府管理模式,居民承担的维系帝国的费用也更加平均。
  插图说明:
  这座美索不达米亚国王的青铜胸像常常被认为是阿卡德的萨尔贡。雕像大约成于公元前2350年,反映出当时青铜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
  汉穆拉比还试图通过法典来维持帝国的统治。苏美尔的统治者大约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颁布了法律,汉穆拉比开明地借鉴了前辈的经验,编纂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完整的法典。在法典的序言中,汉穆拉比宣称是神灵选择他“为人民带来幸福,……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以便强者不能欺侮弱者,像太阳一样升起照耀着人们,给大地带来光明。”汉穆拉比法典是一部严刑峻法。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以及通奸和乱伦都要被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工资、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地位等都进行了规范。
  法典以“同态复仇”(lex talionis)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穆什钦努或奴隶的眼睛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地方法官并不是始终遵循汉穆拉比法典进行裁决的:事实上,他们通常是靠着自己的判断进行审判。尽管如此,汉穆拉比法典建立起了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文化统一有所贡献。
  插图说明:
  这座巨大的玄武岩石碑,表现了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Shamash)那里获得王权的情景。浮雕下面刻有四千行汉穆拉比法典的条文。
对秩序的探求(3)
  尽管汉穆拉比留下了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有影响力的法典,但是巴比伦帝国的财富对侵略者们,尤其是对赫梯人是极大的诱惑,因此引来了侵略。赫梯人在安纳托里亚(现代的土耳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大约在公元前1595年,在赫梯人的攻击下,巴比伦帝国崩溃了。在巴比伦陷落后的几个世纪里,西南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地方性的国家互相争权夺利,而外来移民和侵略者则努力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其附近的地区定居下来。
  晚期美索不达米亚帝国
  亚述人重新为美索不达米亚带来了帝国统治,公元前19世纪,这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强悍民族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亚述人利用了同时处于东西、南北商业通道上的优势,在亚述尔和尼尼微建立起繁荣的城市。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把军队组编成标准化的作战单位,并置于职业军官的指挥之下。亚述人根据战功、技能和勇气而不是出身或家庭关系来提升军官。他们还增设了步兵团和骑兵团,并从赫梯人那里引进了快速奔跑的轻型马拉战车。在战争中,马拉战车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装备,弓箭手可以在快速移动的平台上攻击敌人。亚述人凭借着马拉战车的速度和疾风暴雨般的火力,猛烈地向他们的对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使他们疲于应付,最后在亚述步兵和骑兵的攻击面前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巴比伦帝国崩溃后,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谋求拓展实力和提升自身地位的国家,亚述只是其中之一。不过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之后,亚述的势力逐渐扩张到西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利用新近引入的铁制武器来提高作战能力,向四面八方进行残酷无情的侵略。公元前8到公元前7世纪,是亚述帝国最鼎盛时期,它所统治的疆域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外,还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安纳托里亚和埃及的大部分地区。
  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其他民族一样,亚述人的行政体系是依照此前巴比伦帝国开创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他们的法律与汉穆拉比法典也极为相似。在他们宏伟奢侈的宫廷图书馆里,还保留了大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作品。不过亚述人的统治非常不受欢迎。他们一方面要面对此起彼伏、持续不断的反叛,另一方面,帝国的辽阔疆域也使得亚述人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内部动荡与外部攻击的双重打击下,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瓦解了。
  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550年的半个世纪里,巴比伦城在新巴比伦帝国时期重新取得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主导权,这个帝国也被称作迦勒底(Chaldean)帝国。尼布甲尼撒国王(公元前605-前562年在位)在他的首都大肆挥霍财富和资源。巴比伦的占地面积大约为850公顷,城墙非常厚实,据说,四匹马拉的车也可以在上面转弯。城墙内有庞大的宫殿和1179座神庙,某些庙宇的表面镶嵌着黄金,装饰着数以千计的雕像。尼布甲尼撒的一个宠妃非常想念自己家乡群山中盛开的鲜花,这位国王就命人在城墙之上的平地进行种植,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此以后就成为这座城市奢华的象征。
  然而,在这一时期,美索不达米亚以外的民族已经发展出了更为先进的武器和管理庞大帝国的技巧。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美索不达米亚人被外国征服者纳入他们的帝国,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自身事务的管理权利。
  插图说明:
  公元前7世纪的浮雕,描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的狩猎行程。此处表现的是国王正在刺杀一头狮子。
复杂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形成(1)
  随着城市的出现,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里,专业劳动者的人数迅速增加。美索不达米亚的经济日益多样化,贸易活动将遥远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少部分人将财富和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于是出现了社会分化,美索不达米亚进入父权社会,成年男子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在建立复杂社会的同时,美索不达米亚人也将资源分配给那些发展文化传统的人。他们创造了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信息以备将来查阅。文字迅速成为教育、科学、文学和宗教沉思的基础。
  经济专门化和贸易
  大量的人口开始聚集在城市中,并脱离了农业生产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技能。工匠们完善了辈辈相传的技术,并不断地发明新的方法。制陶业、纺织业、木器业、皮革制造业、造砖业、石头切割业,以及石造建筑业都成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中特有的行业。
  在专业劳动者为社会各个方面所带来的进步中,最重要的就是金属冶炼。在新石器时代,工匠用铜来制作工具和首饰。但是纯铜太过柔软,制作出来的武器缺乏攻击性,做成工具也不能承担繁重的工作。大约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属制造工人发现,如果在铜里加入锡,生产出来的合金变得非常坚硬,很适合用来制作工具。在不断的尝试中,青铜出现了。由于铜和锡都是比较稀有的矿产,因此价格也比较昂贵,大部分人承担不起青铜工具的费用。不过青铜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军事领域,工匠们用这种新型金属制造出剑、矛、斧、盾和盔甲。更长的一段时间之后,青铜工具也慢慢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农民开始使用青铜刀子和镶嵌着青铜的犁,替代了骨头、木头、石头或是黑曜石制造的工具。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工匠在使用青铜之外,还利用铁来制造坚韧的工具和武器。早在公元前4千纪,人类就已经开始尝试冶铁了,但早期的铁器非常脆,不能用于繁重的工作。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安纳托里亚的赫梯(将在本章后半部分讨论)工匠发展了锻造技术,制造出异常坚硬的铁制工具和武器。冶铁技术迅速传播到整个安纳托里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其他地区,亚述征服者在建立他们的帝国过程中极为有效地利用了铁制武器。由于铁矿资源与青铜的主要原料铜和锡相比,分布更广也更为廉价,因而迅速成为制造武器和工具的主要材料。
  青铜冶炼技术和冶铁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效率更高的交通工具也出现了,它们主要是用于长途贸易的轮式车和船只。轮子的使用大约起于公元前3500年,然后,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制造出有轮子的车。有轮子的车帮助人们将数量较大的物品——粮食、砖块和矿石——拖运到更远的地方,此前无论是搬运工还是利用动物托运都达不到如此远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轮子的制作技术传播到附近区域,成为陆上使用的标准的运输工具。
  苏美尔人还尝试改进海上运输的技术。公元前3500年,他们已经乘坐船只在波斯湾及更远的海域中进行探险了。到了公元前2300年,他们乘船穿越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与印度北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社会(将在第四章讨论)的商人定期进行贸易。直到大约公元前1750年,苏美尔商人都与印度有着贸易往来,他们用毛纺织品、皮革制品、芝麻油和珠宝换取印度的铜、象牙、珍珠和宝石。巴比伦帝国统治时期,美索不达米亚人更进一步将贸易拓展到四面八方:进口安纳托里亚的银、黎巴嫩的雪松木、阿拉伯半岛的铜、埃及的黄金、波斯的锡、阿富汗的天青石以及印度北部的半宝石(semiprecious stones)。
  考古学的发掘把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网络特别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亚述商队利用驴做运输工具,从他们的家园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出发,长途跋涉1600公里来到安纳托里亚的卡尼什(今天的库尔特普,Kültepe)。据保存下来的信件显示,在公元前1810到前1765年的45年中,商人们至少从亚述运出80吨锡和10万件纺织品,而从卡尼什进口了至少10吨白银。这些信件还反映出商人和他们的家人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商人的家人在亚述生产纺织品,产品送交给驻扎在卡尼什的商人手中,而商人在卡尼什用信件告知家人他们所需的纺织品样式。
  父权等级社会的出现
  农业生产帮助人们积累起财富,以耶利哥和卡塔瑜?育克为例,这两座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财富分化。不过随着专业劳动者和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积聚财富的机会。美索不达米亚的社会分化要远比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明显。
  早期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阶层由国王和贵族组成,贵族的地位是通过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而赢得的。国王最初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但是随着国王将自己的子嗣指定为接班人,王位很快就变成世袭的了。贵族大多来自王室家庭,另外一些贵族是国王的亲信。
  插图说明:
  乌尔王室墓地里出土的一艘银质的船模型,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700年。苏美尔人利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河流、水渠和湿地来运输谷物和其他物资。
复杂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形成(2)
  大约公元前2500年的一对老年夫妇的石膏像,尼普尔出土。
  苏美尔城邦的早期国王通过神话使人们认为他们就是神的后代。以乌鲁克的吉尔伽美什为例,他是女神和国王的儿子,具有三分之二的神性和三分之一的人性。在一些神话里他被描绘成神。国王下令修建的大型工程和富丽堂皇的首都也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统治阶层高高在上的地位。所有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都为它们所拥有的雄伟的城墙和气势恢弘的公共建筑感到骄傲。
  与统治精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男女祭司,他们一般比较年轻,多数人还与统治者有着亲戚关系。祭司的主要工作是与神进行交流,确保城市的好运。作为工作的报酬,男女祭司居住在神庙中,接受市民献祭的食物、饮料和衣服。神庙还拥有大片土地和大型工场,从中获利。拉格什附近的一座神庙在公元前2150年到前2100年间拥有6000个纺织工。有些神庙种植谷物,放牧山羊和绵羊,制造皮革、木头,金属和石头制品。由于神庙拥有大量财富,完全可以为祭司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并满足更大的社会组织的需要。神庙还具有银行功能,个人可以在这里贮存自己的财产;神庙还为远距离的贸易活动提供保险。神庙也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如接纳孤儿、饥荒时期分发粮食,并为在战争中不幸被俘的人交纳赎金。
  除了统治阶层和祭司,美索不达米亚社会中还包括身份较低的人:普通的自由人、依附农和奴隶。普通的自由人大多是居住在乡村、拥有土地的农民,当然也有城市中的建筑工人、工匠、医生和工程师这样的专业人员。比起普通的自由人,依附农选择职业的余地要小得多,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财产,不得不在国王、贵族或是祭司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并把一部分收成交给土地所有者。普通的自由人和依附农都要上缴赋税——通常是缴纳农业产品的剩余部分——以支持统治阶层、军队和神庙组织的生活。此外,普通的自由人和依附农还要服兵役,同时也会被统治阶层征召从事劳役,进行大型工程,如道路、城墙、灌溉系统、神庙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奴隶主要有三个来源:战俘,罪犯和以身低债的人。有些奴隶在贵族或神庙的土地上劳动,不过大部分奴隶的职业是富有家庭的仆人。如果表现好的话,在几年之后,可以重新获得自由,也会经常得到金钱上的馈赠。奴隶在为主人提供服务时,甚至可以从事小规模的贸易,赚取一定的金钱赎买自己的自由。
  社会等级、财富和地位分化的同时,美索不达米亚人还树立起父权统治的权威,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都由成年男性主导。在家庭生活中,男性决定家庭成员从事的工作类型,并安排自己的子女以及处于他权威之下的人的婚姻。男性还统治了公共生活。国王的宝座由男性占据,决定政策和公共事务的权力几乎完全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汉穆拉比法典》对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性别问题也着墨不少。法律认可男性作为家庭的管理者,具有对家庭所有主要事务的决定权。男人还可以用自己的妻儿低债。为了保障丈夫的名誉以及子女的合法性,有通奸行为的妻子和她们的奸夫将被处死,而男性则可以在两相情愿的情况下与姘妇、奴隶或是妓女发生性行为而免受惩罚。
  尽管在法律上处于从属地位,妇女对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在宫廷中,妇女也会对国王和他的统治提出建议。一些高级女祭司具有更大的权力,她们管理着大片的神庙土地。还有一些妇女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成为书吏,为政府和私人组织撰写行政和法律文件。女性还可以从事接生婆、店主、酿酒师、面包师、客栈主和纺织女工这样的职业。
  在公元前2千纪,美索不达米亚的男人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妇女社会行为和性行为的控制。为了保障家庭财产和继承人的正统性,美索不达米亚人要求妇女在婚前保持纯洁,禁止已婚男女在家庭之外随便接触。到了公元前1500年或是更早的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已婚妇女在家庭之外就已经开始佩戴面纱,尽量不引起其他家庭男性成员的注意。这种对妇女社会行为和性行为进行控制的做法迅速在西南亚和地中海世界传播开来,并进一步巩固了父权社会的结构。
  文字传统的发展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千纪中叶创造了文字体系,用以记载商业交易和税收征缴的情况。最初他们尝试用象形文字来代表动物、农业产品和商品——如绵羊、牛、小麦、大麦、陶器和鱼——这些东西都是税收和商业交易的主要对象。到了公元前3100年,表述专有词汇的常规符号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了。
  历史文献
  《汉穆拉比法典》中的家庭关系
  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婚姻中,双方家庭之间的商业经济关系非常重要。汉穆拉比法典注意到了后代的合法性以及婚姻双方及其家庭经济利益的保障问题。在将妇女置于父亲和丈夫的权威之下的同时,法典也保护妇女的利益,丈夫或其他男性不得以不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她们。
  128:倘自由民娶妻,却未与此妇签订条约,则此妇非其妻。
复杂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形成(3)
  129:倘自由民之妻与其他男人【发生性行为】而被捕,则应捆缚二人,并投之于河。倘妻之丈夫希望不要伤害其妻,则国王也可以不伤害自己的国民。
  130:倘自由民强奸另一自由民的(已订婚的)妻子,而此妇此前还未与男人发生过性行为,并居住于其父的家里,则此自由民应处死,此妇应免究。
  131:倘自由民之妻受到其夫控告,而其并未被破获与其他男人同寝,则她应对神宣誓,并得回其家……。
  138:倘自由民希望与未为其生育子女的妻子离婚,则应给她相当于她聘金数额之银【为了娶妻而付给新娘之父的金钱或物品】,并将其从父家带来之嫁妆【结成婚姻关系时新娘所带来的金钱或物品】归还,而后得离弃之。
  139:如无聘金,则应给她以银一明那,作为离婚费。
  140:如他为农民,则他应给她银三分之一明那。
  141:倘自由民之妻出自自由民之家,而决定弃夫而去,以便从事经营,因此忽视其家,(并且)使其夫蒙羞,则她应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其夫可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弃之,则可另娶他妇,而此妇应留夫家,作为女奴。
  142:倘妻憎恶其夫,而告之云:“你不要占有我”,则由议会调查之,倘她谨慎尽责,并无过错,而其夫经常外出,且对其凌辱备至,则此妇无罪,她得取其嫁妆,归其父家。
  143:倘她不够谨慎尽责,只知寻欢作乐,而忽视其家,(并且)使其夫蒙羞,则此妇应投于水中。
  资料来源:James B. Pritchard, e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pp. 171-72. (此处参考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上古史资料选辑》的译文,将seignior翻译作自由民。——译者注)
  ※《汉穆拉比法典》中,有关家庭关系的条文在多大程度上保障了不同成员——丈夫、妻子和家庭本身的利益?
  以图画形式为基础的文字体系对于保存资料非常实用,不过对于复杂、抽象的思想交流而言,这种方式非常笨拙。大约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人发展出更为灵活的文字体系,用文字符号表示声音、音节和概念,同时也可以表现客观物体。苏美尔人把象形文字和其他符号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套有效的书写体系。
  插图说明:
  乌尔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大约属于公元前2900-前2600年,记录了向神庙交大麦的情况。
  苏美尔书吏在书写的时候,使用一种芦苇制成的细而尖的笔,用它们在湿泥板上压印,留下了像楔子形状的痕迹,因而被称作“楔形文字”(cuneiform),这个词最初来自两个拉丁词汇,意思就是“楔形”。把泥板在太阳下曝晒或是在炉灶内烘干之后,泥板变硬,上面的文字也永久的保存下来。很多苏美尔早期的作品一直保存到今天。后来的巴比伦人、亚述人和其他民族也根据自己的语言改进或采用了苏美尔人的书写方式,楔形文字持续使用了3000多年的时间。尽管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由于单音节的希腊字母文字的出现,楔形文字衰落了,但书吏们依然用楔形文字书写文献档案,直到公元后的早期时代。
  古代的教育大多是一种职业教育,专门训练从事特殊贸易或是手艺的人。但美索不达米亚人建立起正规的学校,这是因为楔形文字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很多学生成为能读会写的书吏或是政府官员。还有一些人经过进一步的学习成为祭司、医生,或者工程师和建筑师这样的专业人员。正规教育绝非普遍的,不过到了公元前3000年,读写能力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社会正常运转的不可缺少的机能。
  尽管文字的产生是为了记录,但它的作用显然要远远超出保存信息的实际需要。美索不达米亚人利用文字交流他们对世界、神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事实上,文字促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的出现,在几乎3000年的时间里,正是楔形文字塑造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价值观。
  人们的书写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迅速传播。美索不达米亚学者致力于天文学和数学的研究,这两个学科对于农业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文学的知识帮助人们制定精确的历法,历法转而又使人们能够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判断种植和收割的最佳时间。他们利用数学知识丈量土地并恰当的分配给地主和佃户。某些美索不达米亚传统一直保存到今天: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的科学家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
  美索不达米亚人还利用文字来交流抽象的思想,探究理性问题,对人类自己和他们所属的这片土地进行反思。美索不达米亚最优秀的文学反思作品是《吉尔伽美什史诗》。这部作品的某些部分来自于苏美尔各城邦,不过我们今天所知的整部史诗,是在公元前2000年后的古巴比伦帝国时期编撰的。在追溯吉尔伽美什和恩基都的经历时,史诗挖掘了友谊、人类与神灵的关系等主题,特别思考了人生和死亡的意义。吉尔伽美什和恩基都的故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大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从苏美尔城邦时代一直到亚述帝国衰落——它们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人反思道德问题的最主要的工具。
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广泛影响(1)
  在建设城市和区域性国家的过程中,美索不达米亚人也深深影响了这片土地以外的人们的发展和经历。他们的财富和实力对附近的人民而言,总是一种诱惑,有时美索不达米亚人通过武力控制本国之外的土地,并对当地人民强制推行自己的生活方式。偶尔也会有人离开美索不达米亚,去其他地方定居,把自己的传统带到了新的家园。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改变其他民族,使他们变成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复制品。恰恰相反,其他民族有选择地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并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广泛影响说明,以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复杂的农业社会,即使在它出现的早期就已经具有影响遥远人群的潜力了。
  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
  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曾受到过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历史记忆保存在大量的宗教作品中。希伯来人使用古希伯来语。以色列人是希伯来人的一支,公元前1300年以后定居在巴勒斯坦(现代的以色列)。犹太人是居住在犹太王国南部的以色列人的后裔。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始终保持着与美索不达米亚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交往,这对他们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公元前2千纪,最早的希伯来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之间的土地上过着游牧生活。随着美索不达米亚的繁荣,一些希伯来人开始在城市里定居下来。根据希伯来圣经(基督教的《圣经?旧约》)记载,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来自苏美尔的乌尔城,不过在大约公元前1850年,可能因为苏美尔局势动荡,他移居到巴勒斯坦。亚伯拉罕的后代们仍然承认美索不达米亚人普遍信仰的神灵、价值观和习俗。以希伯来人的法律为例,它借鉴了汉穆拉比法典“同态复仇”的原则。希伯来人中也流传着洪水毁灭所有早期人类的故事。这是早期苏美尔社会关于洪水故事的一个变体,《吉尔伽美什史诗》就是这个故事的一个早期版本。希伯来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改编了这个故事,不过他们对洪水故事的熟悉也说明他们曾经是美索不达米亚较大社会中的一部分。
  地图【2.3】以色列和腓尼基,公元前1500-前600年
  据希伯来的经文记载,公元前18世纪的时候,一些希伯来人从巴勒斯坦移居到了埃及。不过到了大约公元前1300年,这支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离开了埃及回到巴勒斯坦。他们组成12个松散的部族,这些希伯来人就是以色列人,他们与巴勒斯坦的其他定居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最后,以色列人放弃了他们的部族组织模式,采用美索不达米亚式的君主政体,把12个部族统一在一个人的领导之下。在大卫王(公元前1000-前970年)和所罗门王(公元前970-前930年)统治时期,以色列占据了叙利亚和西奈半岛之间的区域。他们在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国际化都市”,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的民族有外交和商业上的往来。与西南亚的其他民族一样,以色列人利用铁器来增强军事力量并制造耐用的农业工具。
  摩西时代之后,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朝着一个非常独特的方向继续发展。早期希伯来人信仰的神灵大多与美索不达米亚相同:譬如他们相信自然灵魂居住在树木、石头和山上,他们将各种各样的神灵当作部族的保护神进行崇拜。然而,摩西相信只有一个神:他说,世上只有一个神,名叫耶和华,他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世界的创造者和维护者。其他所有的神,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各类神灵都是虚假的冒牌货——是人类的幻象,而不是真实、有力的神。当以色列的国王在耶路撒冷建立首都的时候,他们没有修建阶梯型金字塔,因为那是美索不达米亚虚假的神灵的祭坛,但是,以色列人为耶和华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令人炫目的神庙。
  尽管耶和华是世界全能的造物主,他仍然是一位人神。他希望他的信众只祭拜他自己,并遵守严格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摩西向以色列人宣扬的十条戒律是一系列宗教和伦理准则,耶和华威吓他的信众不要撒谎、偷窃、通奸和杀人,不要做那些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摩西死后,以色列人编纂了一套详尽的法典,进一步教导民众要保护寡妇、孤儿、奴隶和穷人。大约在公元前1000-前400年,以色列人的宗教领导者将他们的经文编辑成文,称作律法(Torah,希伯来语中“教义”,或是“教理”的意思),其中制定了耶和华的法规并概述了他创造世界指导人类的事迹。律法教导人们:耶和华奖赏那些服从上帝旨意的人,惩罚那些违背上帝意愿的人。同时,耶和华还会根据人们遵守戒律的情况,来奖赏或是惩罚整个族群。
  插图说明:
  这幅亚述浮雕描绘了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以色列的耶户王向亚述的沙尔曼纳萨尔三世(Shalmaneser Ⅲ)纳贡的情形。
  公元前10世纪以后,以色列人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败,所罗门王以后,部族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裂,北部为较大的以色列王国,而南部是较小的犹太(Judah)王国,因它位于南部的朱迪亚(Judea),故而得名。公元前9世纪,以色列王国在亚述帝国的扩张下,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不得不向亚述统治者称臣纳贡。公元前722年,亚述军队征服了北部的王国,把很多居民驱逐出去。这些遭到放逐的人逐渐与其他民族相融合,丧失了以色列人的身份。犹太王国也只是暂时保持了独立。新巴比伦帝国的建立者推翻了亚述人的统治,随即把视线投向南部,在公元前586年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征服了犹太王国。征服者又一次把许多居民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但与北方的同胞不同,大多数以色列人坚持了他们的信仰,很多被放逐的人最终回到了朱迪亚,在这里,他们被称作犹太人。
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广泛影响(2)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虔诚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反而得到了加强。公元前9到公元前6世纪,许多先知规劝以色列人加强对耶和华的信仰,遵循耶和华的指令。这些先知是一群道德家和社会批评家,他们谴责犹太人中间出现的对物质的追求,对穷人的漠视以及令人厌恶地信仰其他民族的丰产神和自然神。先知警告以色列人,除非他们改变这种状况,否则耶和华将惩罚他们,派遣征服者来羞辱他们、奴役他们。很多以色列人认为,亚述和巴比伦的征服证明这些先知准确地转达了耶和华的精神和意志。
  遭到放逐的人们最终回到了朱迪亚,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建立自己国家的愿望,事实上,在公元前6世纪之后,他们就建立了几个犹太小国,依附于统治着西南亚的大帝国。不过,回归者基于信仰还组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宗教团体,他们坚信自己与耶和华结成的特定关系,虔诚地对待律法中耶和华的教义,拥护正义。这些因素使得犹太人坚定地认为他们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其他民族是不同的,尽管他们始终是西南亚复杂社会发展中的一员。历经多年后,犹太人的一神教、经文和道德关怀都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
  腓尼基人
  在巴勒斯坦,以色列王国的北部,腓尼基人占据了地中海和黎巴嫩山脉中间的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他们使用闪米特语,称自己的土地为伽南,自己为伽南人。(腓尼基这个词是早期希腊人对他们的称呼。)
  公元前3000年以后,腓尼基人的祖先移居到地中海沿岸并建造了第一个定居地。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而是组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城邦,由地方的王进行统治,主要的城市是推罗、西顿、贝鲁特和拜布罗斯。这些城邦极大地影响了周边更小的邻国,在公元前10世纪,推罗控制了腓尼基南部。不过,腓尼基人对商业活动表现出的兴趣远大于建设国家和进行军事扩张。事实上,腓尼基的城市常常臣服于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的帝国。
  尽管人数不多,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腓尼基人还是通过他们的海上贸易和交通网络影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社会。土地的匮乏限制了腓尼基人向大型农业社会的发展,于是在公元前2500年后,腓尼基人迅速将精力转换到手工业和贸易上面。他们经由陆路与美索不达米亚人及其他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为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神庙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雪松木、家具和精致的物品。腓尼基人也迅速展开了海上冒险活动,从事海上贸易。他们进口食品和原料,向外出口高质量的金属制品、纺织品、陶器、玻璃和艺术品。腓尼基附近的水域中生活着几种软体动物,从它们身上可以提炼出染色剂,为纺织品上色,生产出鲜艳的红色和紫色的布匹,腓尼基人也因此享有盛名。他们还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提供黎巴嫩山上的雪松,以供建筑和造船使用。
  腓尼基人是出色的水手,他们建造了那个时代最好的船只。在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统治了地中海的贸易,在罗德岛(Rhodes)、塞浦路斯、撒丁岛和北非建立了商业殖民地。为了找寻铜和锡等制造青铜的原料,以及象牙和半宝石这样的珍奇物品,他们曾经航行到很远的地方。对原材料的需求让他们越过了地中海:腓尼基商人的船队到达了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葡萄牙和法国沿岸的港口,甚至到达了不列颠群岛,腓尼基的海上冒险家们还曾尝试航行到亚述尔群岛,最远抵达了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
  插图说明:
  亚述宫殿的一幅浮雕作品,描绘了腓尼基用船只运送庞大的雪松木,有时将它们拖在船后,有时吊在船上。
  与希伯来人一样,腓尼基人也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应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传统。例如,他们的神,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人的最主要的女神是阿斯塔特,是一个丰产女神,也就是巴比伦和亚述的伊斯塔尔。同美索不达米亚人一样,腓尼基人也把神同山脉、天空、雷电和其他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但是,腓尼基人并没有盲目地跟随美索不达米亚人:每个城邦都为自己的神建立了神庙,并为每一个神设计了专门的祭祀仪式。
  腓尼基人的书写传统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美索不达米亚文字进行了创造性改进的结果。在大约1000年或是更长的时间里,他们用楔形文字来进行书写,保存信息,编纂了大量宗教、历史和文学作品(这些文献绝大部分都丢失了,只有少量残片保存下来)。公元前2000年后,叙利亚人、腓尼基人和其他民族开始尝试简化楔形文字。到公元前1500年,腓尼基书吏创造了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的早期字母文字——但腓尼基字母没有元音。掌握22个字母,并用它们来组成词汇比记住使用了几百个符号的楔形文字要容易得多。比起楔形文字,使用字母文字只需要少得多的教育投资,所以识字的人也比从前多了。
  历史文献
  以色列与邻近民族的关系
  当所罗门继承大卫登上以色列的王位时,这个国家与邻近民族和平相处,所以他能够建造耶和华的神庙。不过为了建造这座建筑,他需要与邻近的人民建立贸易关系,因为以色列没有原材料,也不懂得如何建筑一座规模宏大的神庙。因此他与腓尼基的推罗城国王希兰(Hiram)进行了交易,希兰提供了木材和建筑工人,还帮助所罗门获得了黄金、珍贵的石材以及神庙里精致的物品。
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广泛影响(3)
  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伽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资料来源:《圣经》列王纪5:1-18, 9:26-28, 10:11-12.
  ※ 希伯来圣经对所罗门建造神庙的记载,是通过何种方法把以色列人描绘成这个更为广泛的外交、商业和文化交流世界中的参与者?
  插图说明:
  北闪米特语 希腊语 伊特鲁里亚语 拉丁语
  早期腓尼基语 早期希伯来语 腓尼基语 早期 古典时期 早期 早期 古典时期
  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和罗马字母
  随着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世界的贸易活动和探险,字母文字也迅速推广开来。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加上了元音。这之后,罗马人又将希腊字母做了一定的改变使之适合自己的语言,并把这种字母传给了欧洲的文化继承人。又过了几个世纪,字母文字流传到中亚、南亚、西南亚,最终遍布世界的大部分地方。
印欧人的迁移(1)
  公元前3000年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富饶和繁荣吸引了很多不同民族的人们聚居在这里。不过美索不达米亚只是这个交流、互动的世界里的一个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和邻近地区的人们常常会面对来自西南亚以外遥远地方的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是公元前3千纪和2千纪时一群操着印欧语的人。他们的迁徙跨过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深刻影响了西南亚以及更为广阔的地域。
  印欧人的起源
  在18世纪和19世纪,语言学家注意到欧洲、西南亚和印度的很多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表现出这种相似性的古代语言包括梵语(古印度的宗教语言)、古波斯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从这些语言衍生出来的现代语言包括印地语和其他印度北部的语言、波斯语(现代伊朗使用的语言)和绝大多数的欧洲语言,只有很少的欧洲语言如巴斯克语、芬兰语和匈牙利语是例外。由于使用这些语言的地区集中在印欧大陆,所以学者将他们统称为印欧语。印欧语系的主要子系包括印度伊朗语族、希腊语族、波罗的海(斯拉夫)语族、日耳曼语族、意大利语族和凯尔特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
  学者们发现语言上的这种相似性之后,开始尝试解释印欧语系之间的关联问题。人们无法相信,所有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分别独立地采纳了相似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唯一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操印欧语的人们都源自使用同一语言的祖先,来自同一个起源地。这些移民在迁移的过程中组成了自己的小群体,并逐渐失去了与其他群体的联系,所以他们的语言也沿着不同的轨迹继续发展下去,以不同的方式增加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虽然他们仍然使用着从祖辈们那里继承的最古老的印欧语词汇,保留了最初使用的基本语法结构,但其发音常常发生变化(而且拼写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词汇的相似性说明几种印欧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英语 德语 西班牙语 希腊语 拉丁语 梵语
  father vater padre pater pater piter
  one ein uno hen unus ekam
  fire feuer fuego pyr ignis agins
  field feld campo agros ager ajras
  sun sonne sol helios sol surya
  king k?nig rey basileus rex raja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