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克林姆林宫的选择

_4 李涛(当代)
惺惺相惜,接到命令的库图佐夫将军完全理解巴克莱所采取的战术,而且还十分支持。凭库图佐夫敏锐的判断力和久经沙场的经验,他清楚地知道俄国所面临的局势,可是又不能违背沙皇下达要他与法军决战的命令。所以就一边组织少数军队应战,一边策划部队和市民撤退同时准备预备队,以便等到时机进行反攻。当俄军撤退到莫斯科郊区的时候,库图佐夫利用波罗丁诺村有利的地形反击了法军。
这是一场胆战心惊、异常残酷的战斗,双方死伤惨重。法军本来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却没料到库图佐夫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这位俄国老将的正确带领下,法军防线顺利被击破,法兰西士兵不得不狼狈地逃回自己的阵地。俄军大胜,库图佐夫按照原计划带领军队和人民向后撤离,他知道在这次战争中俄军的损失实在太严重,若是和法军硬来,就是自寻死路。几经周折,俄军终于摆脱了法军的追踪。
俄军以及莫斯科人民的撤离给拿破仑制造了一个假象,让他觉得拿下莫斯科是早晚的事情。当拿破仑带领着部队来到莫斯科的时候,这里的荒凉让他惊讶万分。此时的莫斯科人烟稀少,遍地凄凉。这里所有的市民和军队都已经撤离,原本20万人的莫斯科现在已经不到1万人。
当拿破仑以为就这样轻易地拿下俄国的心脏——莫斯科,暗自发笑的时候,莫斯科霎时间变成了火一般的城市。此时的拿破仑已经中了库图佐夫设下的圈套,库图佐夫派游击队人员放火烧毁这座城市。一时间,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让拿破仑震撼,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俄国人竟然会自己放火烧掉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
法军在莫斯科停留了一个多月,没有丝毫的收获,却已经耗得筋疲力尽。拿破仑实在扛不下去,就向俄军讲和,可是库图佐夫却告诉他,战争才刚刚开始,精彩的还在后面。拿破仑的部队驻扎在沦为空城的莫斯科,粮草很快消耗殆尽,也无法得到救兵的支援。这时正值俄国的深秋,寒冬悄悄来临,士兵们没有充足的粮食,只好杀掉马匹来充饥,并且还不断受到俄国游击部队的打击。嚣张跋扈的法军在此时也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彻底沦落为莫斯科的守城人。
此时的法军发现自己的处境相当的危险,就决定向西南方向撤退,撤离莫斯科。库图佐夫发现反击敌人的时候到来了,在法军撤离的过程中围追堵截,发起强劲的攻击,同时游击队也响应着打击法军。1812年底,法军彻底被赶出俄国的境内。
俄国的这次胜利,就像是给拿破仑泼了一盆冰水,让他从头凉到了脚。一场卫国战争的胜利,打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也铸就了亚历山大一世享誉世界的声名。
至此,亚历山大一世的野心开始慢慢地膨胀,他不仅想要讨伐拿破仑,并且还要复辟法国旧王朝,让欧洲重新回到封建主义的怀抱。于是,在他的纠集下,第六次反法联盟迅速在英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普鲁士和俄国之间达成。
众人盼望已久的大决战终于来临了,从而来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这场被称为"诸民族之战"的大决战在德意志境内的莱比锡平原进行,法国损失近半,拿破仑已经无力再战,兵败如山倒,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全部撤离。亚历山大一世吸取了前几次反法联盟失败的教训,特地在攻入马恩市的首府肖蒙后,与英、普、奥签订了《肖蒙条约》,规定各联盟国不得单独与法国和谈。显然,亚历山大一世害怕其中哪个国家会像从前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甩了大家。这次反法联盟是不打倒拿破仑誓不罢休。很快,联盟国的军队就杀到了巴黎。
拿破仑闻讯,率部队马不停蹄地赶往巴黎,可是守护巴黎的大将马尔蒙元帅已经投降盟军了。当时拿破仑还想在巴黎反击,可是他身边的大将都觉得拿破仑大势已去,不愿意再为他效命。最终,这个百战百胜的战争狂被逐出法国境内,放逐在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上。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却仅限于那个小小的孤岛。盟军前脚赶走了拿破仑,后脚就扶持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登上了法国的王位,称为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
第二部分 第45节:第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历史触觉(4)
虽然拿破仑被流放在那个小小的岛上,但他并没有丧失斗志,一直在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1815年,他带领剩余的部队逃出了厄尔巴岛,重新回到了法国。路易十八派归顺的前拿破仑元帅内伊去捉拿拿破仑,没想到那些部队全部倒戈相向,又回到了拿破仑身边。
不过拿破仑这次上演的王者归来的戏码,并没有产生多大的震撼力。尽管他带着70万大军杀了回来,但他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法兰西第一帝国已经变成了回忆,这是历史的选择,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
当拿破仑卷土重来的时候,盟军正在忙着重新划分欧洲版图。这些大国统治者们在分赃的时候,总会流露出最贪婪的本性,互相争吵。然而,这一切争吵声都随着拿破仑的回归戛然而止,他们吓得脸色苍白,赶忙组织起第七次反法联盟。于是,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打响了,开始得匆忙,结束得也十分迅速。
拿破仑再一次败给了联盟军队,他这才彻底醒悟,自己已经是一段过去,有些失去总是那么让人无奈。
1815年,拿破仑再一次宣告退位,路易十八复位,历史就这样讽刺地轮回了一次。随后拿破仑被流放到更遥远的南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这个岛上溘然长逝。法兰西第一帝国彻底成为了一段历史回忆。
不管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都呈现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也许会重复,也许会轮回,可在这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进行推动。俄国想尽力维护欧洲的封建秩序,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但这一切就要看历史怎么迈出它的下一步。
欧洲的"御用宪兵"
当拿破仑被困在厄尔巴岛的时候,反法联盟的大国元首们正"欢聚一堂",在维也纳享受胜利的喜悦。奥地利国王竭尽所能,尽量把这场国际会议装扮得比较欢快一些,从表面上看,这场会议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宴会。
会议基本上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俄、普,一个是奥、英、法,这两个阵营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若不是拿破仑在那个时候重新返回法国,他们的明争暗斗还不会结束。大敌当前,各国不得不匆忙结束了这次会谈,签署了最后的议定书。
俄国可以说是反法战争中最大的获益者,拿破仑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苦心建立的华沙大公国竟然是为俄国做了嫁衣裳。沙皇肆无忌惮地在这里建立起了新的"波兰王国",并恬不知耻地自立为王。当然了,其他国家也都多多少少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波兰好端端的一个国家,被四分五裂,还失去了主权,成为这些国家的战利品。俄国摇身一变,成为"家财万贯"的"大富翁",此时能跟它叫板的也就只有那个"日不落帝国"了。
其实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俄国都不是英国的对手。不过,英国注重的是海外市场,欧洲内部的那些"小东西"根本满足不了它的大胃口。然而,英国的"不在乎"是建立在自己欧洲地位不可动摇的基础上,只要欧洲出现可以牵制它的国家,它便会出面平衡。俄国的强大,恰好触动了英国敏感的神经,遭到其反对也是理所当然的。
拿破仑死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害怕,那些不停涌现的民族解放运动会不会让自己变成第二个拿破仑。封建主义势力越强大的国家,越容易诱发强烈的反抗。俄国自然是岌岌可危的,亚历山大一世为了保证自己足够安全,便联合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联合签订了《神圣同盟》。他们决定以后3个国家生死与共,亲如兄弟,无论何时,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出现危机或是需要助援的时候,都应该给予支援和救助。不过,事实往往证明,在真正发生危机的时候,大多会出现有福我享、有难你当的情况。
《神圣同盟》签订后不久,欧洲几乎所有的封建君主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至此,俄国离欧洲霸主的位置又近了一步,它可以堂而皇之地干涉每个国家的革命活动,是欧洲最为积极的反革命者。
第二部分 第46节:第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历史触觉(5)
然而,尽管俄国绞尽脑汁处处设防,还是无法彻底熄灭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西班牙复辟的波旁王朝实行的反动统治让人民忍无可忍,备受压迫的人民在绝望中揭竿而起,爆发了1820年革命。革命浪潮再一次铺天盖地而来,迅速席卷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全境。
面对革命的复燃之火,俄国不可能坐以待毙。
亚历山大一世立即在奥地利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使用武力强行制止。次年,神圣同盟一致通过由奥地利派兵、俄军支援的方案,进军意大利。一场腥风血雨之后,意大利革命偃旗息鼓,神圣同盟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搞定了意大利,接着就是西班牙。
神圣同盟打算用相同的方法来对付西班牙,可是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英国在西班牙有不少的投资,如果神圣同盟出兵干涉,必定会影响英国利益。于是,英国极力反对出兵西班牙。亚历山大一世火冒三丈,宣称英国如果敢横生枝节,神圣同盟就敢出兵英国。就这样,英国悄然无息地当上了旁观者,眼睁睁看着西班牙血流成河。很快,西班牙王室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革命宣布失败。
当沙皇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法国爆发了赫赫有名的"七月革命"。那些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国民自卫军建筑街垒,夺取武器库,攻占市政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并成功地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比利时先进思想者受到"七月革命"鼓舞,带动人民,组织起义,成功地推翻了荷兰的统治。沙皇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他一直想要镇压的革命武装斗争,像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使他备感焦急。
此时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早已经溜之大吉了,倒不是他不爱国,而是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支流,迟早会被主流所淹没。但沙皇尼古拉一世只认为查理十世贪生怕死,却不知道他比任何人都要清醒。尼古拉一世还没来得及派兵去镇压法国革命,革命之火就烧到了自己脚边,而且愈烧愈烈,让他根本无暇顾及法国,只得先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波兰是俄国打败拿破仑的闪亮标记,这个国家对于沙皇来说不仅是势力范围,更是光宗耀祖、名垂千古的历史荣耀。不难想象,当这里发生革命的时候,尼古拉一世要用一份怎样的心情来面对。波兰人没错,他们不想生活在外国人的统治之下,稍微有点自尊心的人,都会奋起反抗。
很早的时候,波兰人就组织过一些爱国组织,与俄国的一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宣扬反封建、反沙皇思想。当时沙皇明令禁止这些组织进行任何形式的活动,也取缔了不少,不过这些做法都治标不治本,革命者就是野草,春风吹又生。一个法国"七月革命"就再次让这些人看到希望,他们决定破釜沉舟,与沙皇誓死一搏。
1830年11月29日夜晚,华沙的青年军官、学生、爱国市民等积极分子开始了对俄军司令部的袭击,打得俄军措手不及。经过一夜的英勇奋战,起义者终于夺回了波兰的政权,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力量,建立了波兰民族政府。
波兰起义的爆发,激怒了沙皇尼古拉一世,他立即镇压波兰的革命势力。可是在这个时候,热爱自由、向往和平的波兰人民展现了英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们不畏强险、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反封建统治的战斗中。虽然,波兰起义军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军事装备上都不及俄军,但是他们拥有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让他们变得异常坚强。波兰人在光明和自由的引导下,实现了独立的愿望。
波兰人的胜利让更多革命者有了坚持到底的信心,越来越多的革命行动出现在欧洲各地,那些全心全意要维护自己尊严和自由的人们走到一起,共同制造了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除了俄国以外,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在进行着革命斗争。
不过反封建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封建主义具有几千年的寿命,如此漫长的岁月,足以让它拥有一副钢筋铁骨。革命力量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功力,要想战胜一个盘踞世界几千年的巨人,必须经过一段坎坷而长期的奋斗历程。所幸的是,向往自由、向往民主的大有人在,时间再长,也不会断。前人牺牲,后面还有无数人愿意挺身而出继续革命事业。
第二部分 第47节:第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历史触觉(6)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一个比沙皇还要疯狂的人尚且懂得思想的威力,当革命从一种意识变为思想的时候,其本身就拥有了不可战胜性。沙皇可以强行扼杀,即使这种思想被遗忘了,但并不代表它已经消亡了。
沙皇的固执并不会为封建主义增加生命力,只能在它覆灭的时候徒增一份伤感罢了。
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法国成为革命高发地。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时候沙皇正在他的宫廷举行舞会,当他得知此消息之后,慌忙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奔腾而来的法国革命让尼古拉一世变成了惊弓之鸟,他无法再承受一丁点革命打击,紧绷的神经让他寝食难安。尼古拉一世又扛起了维护欧洲秩序的大旗,展开了新的反革命武装行动无奈,法国革命的烈火一发不可收拾,迅速点燃了整个欧洲。紧接着奥地利、维也纳、普鲁士等国家都掀起了解放运动的高潮。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俄国也不可避免地深陷火海。再神圣的同盟也没用了,法、普、奥等成员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响应沙皇反革命的号召。俄国人民乘机起义,呐喊着要推翻沙皇的封建统治。在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中,尼古拉一世也无法顾及其他国家,只好专心镇压国内的反抗势力。
1848年欧洲革命,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保障生活所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斗,至此,历史上又多出了一股可以翻天覆地的政治力量,而且还会继续壮大。这场轰动世界的欧洲革命,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一次友好合作。然而,当工人阶级向资产阶级索要自身权益的时候,资产阶级便变了一副嘴脸,甚至倒向了保守势力,浪费了这天时地利的革命机会。
早就开始筹谋镇压革命势力的沙皇看到此种情形,高兴得拍起手来。他赞扬那些在反革命斗争中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们,紧接着就组织自己的部队去镇压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的革命。1849年5月,他把枪口对准了匈牙利。
匈牙利从17世纪开始,就在奥地利的淫威下受煎熬,整日受到匈牙利的文化渗透,甚至连母语都不能使用。在自己的国家要看别人的脸色,说别人的语言,这种夹缝中的生活,生不如死。知耻而后勇,耻辱赋予了匈牙利人民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他们渴望的是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过别人的生活。
这个简单而充满激情的向往,让匈牙利人民拿起武器,勇敢地对抗侵略者。当时间定格在1848年,欧洲革命激发了匈牙利人民的热情。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组织了聚会和示威游行,并且还提出了伟大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十二条》。
这次民族主义运动成功地打击了奥地利的统治者,匈牙利人民夺回了属于他们的权力。奥地利千方百计要重新占领匈牙利,便开始挑拨匈牙利民族内部的矛盾。一旦矛盾激化,这场内部战争肯定在所难免,奥地利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坐享渔翁之利。但是匈牙利的革命者看穿了奥地利所有的伎俩,领导自卫军团,英勇地抵抗了奥地利的挑拨,粉碎了侵略者的阴谋。
终于,奥地利的野蛮行径招致了本国人民的不满。维也纳人民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匈牙利反奥的战斗中,奥地利内忧外患,只能安内攘外,双管齐下。奥地利一方面残酷镇压本国人民,一方面变本加厉地对付匈牙利民族运动。
一次次的革命被镇压了,一次次的革命又涌起了。沙皇俄国视匈牙利为眼中钉,唯恐匈牙利的独立影响了封建专政的地位,决心出兵救援奥地利,为"维护"世界的秩序而战。然而匈牙利人民并没有感到害怕,顽强的精神造就了匈牙利民族的特性。经过长期艰难的奋战,匈牙利人民在1849年终于把奥地利的军队赶出了国土之外。5月21日,匈牙利首都佩斯光复。
然而战争还没有结束,即使匈牙利人民站起来了,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作祟。俄国就是典型的以维护欧洲秩序为借口助纣为虐者。俄国的出击,加上奥地利的反攻,使匈牙利的人民雪上加霜。匈牙利的兵力远远抵挡不过两个国家的联手,在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匈牙利又一次被打败,此次战争中,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也壮烈地牺牲了。
第二部分 第48节:第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历史触觉(7)
匈牙利被奥地利重新统治之后,奥地利对沙皇感恩戴德,变得越发忠实。期间沙皇还协助普鲁士,帮助普鲁士镇压那些革命分子,使普鲁士的执政者也对沙皇言听计从。至此,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了,俄国的霸主梦即将实现。普鲁士和奥地利彻底变成了沙皇的附庸者,对沙皇马首是瞻。没什么比登上巅峰更神清气爽的事了,沙皇已经在享受着高高在上、一呼百诺的霸王生活。那些胆小者的唯唯诺诺,助长了沙皇的野心,尼古拉一世狂妄地认为自己就是欧洲的主人,没有哪个国家敢阻挡他的称霸之路。
然而,物极必反。急于想称霸欧洲的俄国贸然发功了克里木战争,尼古拉一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一失足成千古恨,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俄国欧洲霸主美梦的破裂。
虽然俄国已经不能再称霸一方,但是却一直没有改变它颐指气使的性格和强烈的"国际责任感",还是热衷于扮演欧洲"御用宪兵"的角色。沙皇一直是封建思想的极力拥护者,在他看来,和封建势力作斗争,就是和俄国作斗争。所以扼杀革命的"事业"对沙皇来说永远不会结束,除非它率先灭亡。
1863年,忍无可忍的波兰人给俄国迎头一击,一次全民性质的反殖民战争横空出世。焦虑的沙皇极力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不断地向波兰派兵,并且还鼓动普鲁士一起镇压波兰革命者。残酷的镇压活动导致了波兰人民起义的失败。那些起义者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受尽了沙皇的虐待和迫害。更甚的是沙皇还剥夺了波兰人民使用"波兰"一词的权利,这就像把利刃狠狠戳进了波兰人民的心脏,痛过之后就是血淋淋的复仇。
波兰人民起义虽然被沙皇残酷地镇压下去了,可是仍然有很多的人在为祖国、为革命而战斗。
巴黎的无产阶级就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他们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辛的精神,勇敢地和资产阶级抗争,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的暴动牵动了沙皇的心,他意识到这次暴动可能会使自己苦心经营的欧洲秩序发生变化。于是,这个欧洲"御用宪兵"再次迅速组织起了镇压部队,浩浩荡荡开往巴黎,帮助法国总统剿灭"乱党"。
亚洲的"灭火筒"
欧洲的革命烈火熊熊地燃烧了起来,亚洲的人民也不甘示弱,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为革命英勇地抗争着。沙皇俄国不仅干涉欧洲的革命运动,并且还把魔爪伸向亚洲,利用自己强大的势力,扑灭那些来势汹汹的革命烈火,充当了亚洲的"灭火筒"。
作为亚洲最显眼的国家,中国早早就过上了受人凌辱的生活。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软弱,让帝国主义国家肆无忌惮地在中国横行霸道,随意鱼肉中国百姓。曾经的天朝上国,如今任人宰割都不敢吭一声。当权者可以忍,百姓不能忍。清政府总是觉得很委屈,自己好端端坐在那里,谁都没有招惹却被列强撕扯得体无完肤,为了避免战争而割地赔款又招来本国人民的漫骂。这些无能的当权者忘记一点,幸福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当一个国家连说话的自由都没有了的时候,还谈什么美满幸福?大多数中国人是敢于接受挑战的,一部分人为了夺回自由铤而走险,有人说他们愚昧,有人说他们不自量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们有为了尊严而战的勇气和精神。义和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不怕刀山火海,不畏强权镇压,一心要把侵略国家的敌人彻底赶出国土。
俄国是众多侵略者中的一个,从19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对我国进行掠夺和侵占。行径恶劣,令人发指,所到之处烧杀抢夺,无所不为,生怕别人看不出沙皇野蛮残暴的性格。侵略者是最怕遭到反抗的,你软他强。当中国人民敢于站起来抗争的时候,沙皇表现出的其实是种恐惧。
义和团燃起了中国人的希望,也造成了沙皇的困扰。如同欧洲那些革命者一样,俄国唯一的方式就是——镇压,伴随着屠杀的镇压。
沙皇命令清政府全力镇压义和团分子,倘若不执行,俄国就会联合别的国家一起来镇压,那样的后果相当严重的。沙皇的用心是多么险恶,他早就看中了中国这片土地,这些恐吓其实就是想进一步入侵中国,瓜分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对义和团一直保持暧昧不明的态度,不去镇压也不去支持,因为他们知道列强的目的就是要剥削、掠夺中国。清政府的沉默,让沙皇如坐针毡,如果继续维持现状,俄国利益必定受损。于是,沙皇开始鼓动英、美、法带兵前往中国天津,要求清政府用两个月的时间铲除所有的义和团成员。
第二部分 第49节:第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历史触觉(8)
然而,这时的义和团势力已经散落在全国各地,拥有极其强大的群众基础,清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镇压他们。气急败坏的俄国索性组织起了"八国联军",亲自出面,直捣义和团大本营。
俄国以出兵最多、兵力最强大的优势协同其他7个国家,打着镇压义和团的旗号,入侵中国。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战几个回合,英勇的义和团勇士们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尽全力,多次击垮了"八国联军"的进攻。
其实,这场战争的结果没有丝毫悬念,一边是欧洲最强大的几个国家联盟,一边是政府不敢出面支持的民间组织,这样的战争,"八国联军"即使是胜了也胜之不武。不过,廉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最珍贵的。
然而"八国联军"的进攻才是个开始而已,更加激烈而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八国联军"迅速占领了大沽炮台,随后俄国派太平洋舰队直逼天津,很快,天津失陷。占领天津后的列强原形毕露,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始终不忘侵略的野心,划地为各自的租界。俄军统帅甚至企图在天津成立临时政府,却因遭到了其他各国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如愿,但其贪婪狰狞的侵略者面目却是赤裸裸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占领天津之后,俄军提议攻陷北京。北京是清政府执政之地,如果北京被侵占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可能就会变成事实。没过多久,"八国联军"就开始了进一步入侵中国的计划,其间义和团和清军经过多次的抵抗,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八国联军"强大的攻势,北京不久后也失守了。
慈禧太后看着大势已去便带着光绪皇帝匆忙逃离紫禁城,清政府被迫向列强求和,希望联军停止进攻。为了表现出诚意,清政府直接派兵铲除义和团。可怜的义和团,没有毁灭在列强的炮火下,却败给了清政府的软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烈火被彻底扑灭。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东北地区几乎被瓜分殆尽。除了割地就是赔款,清政府媚笑着将大把大把的白银黄金拱手相送,哪管中国百姓要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侵吞别人的领土,掠夺别人的财产,那些备受文明熏陶的大国就是这样张扬他们的精神。至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的跟屁虫,颤颤巍巍地跟在列强后边欺负自己人。
拥有国仇家恨的何止是中国人,遭到列强毒手的也不只是中国。沙皇看着版图上的亚洲,口水直流。于是,离俄国较近的伊朗就成了第二个目标。
当时的伊朗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革命,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比较贫困,而且还受俄国的欺辱。俄国把伊朗当作自己国家的原料生产国,加大对伊朗的资本输出,并且控制了伊朗的所有交通、银行、邮政等经济部门,还干涉伊朗的内政。伊朗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被沙皇所控制,他们对待伊朗人民也非常残暴无情。
痛苦能让人觉醒。伊朗的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最先醒悟的人群。在他们的号召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也开始知道反抗。一个个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场震撼人心的革命起义。
革命者的强大让沙皇胆战心惊,他迫不及待地与伊朗的执政者商议怎么才能一举歼灭那些革命势力。没过多久,伊朗国王穆罕默德·阿里就密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解散了议会,大量地逮捕和屠杀那些革命者,在沙皇的帮助下毫不费力地镇压了革命运动,复辟了反革命政府。
然而,让伊朗人民放弃革命就像让一个疾恶如仇的人放弃复仇一样困难。沙皇的狂妄反而激发了他们更为昂扬的斗志,于是战斗之火更汹涌地燃烧了起来,大不里土就成了革命运动的中心。许多革命党都聚集在这里商讨起义的细节。伊朗政府曾派军队前来镇压许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无能的穆罕默德·阿里最终遭到了沙皇的遗弃。沙皇决定自己动手,便开始找各种无理的要求向伊朗挑衅。沙皇小看了伊朗人,这些人可以为了自由奋不顾身,难道还没有一点接受挑战的勇气?伊朗人民誓死保卫着大不里土城,英勇而无畏。沙皇万万没想到伊朗人民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得不调来更多的俄军攻打大不里土城。
当然,对于身经百战的俄国军队来说,拿下一个小小的城池如同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他们可以用暴力强行镇压革命,但却没有力量让革命思想湮灭。为了清剿革命者,沙皇在德黑兰再一次发动反革命政变,解散了伊朗的议会,废除了宪法,终于又恢复伊朗以前的专制统治。沙皇成功地充当了"灭火筒"的角色,用他"娴熟"的技术扑灭了伊朗革命的烈火。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混乱中却有方向。不管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不管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它们最起码是在顺应历史。可俄国却不同,它看似牢不可破、稳如泰山,然而却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一个不愿意向历史低头的国家,最终会被历史遗弃。
第三部分 第50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1)
第五章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
谁都没有想到,专横跋扈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会以服毒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新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恐怕丝毫没有接过父亲权杖的喜悦,因为他所要面对的,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威风凛凛的沙皇俄国了。最终,亚历山大二世选择了——改革。
来自民主的挑战
当沙皇尼古拉一世看着自己的版图一天天扩大并为此洋洋得意时,俄国社会已经是风云暗涌。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不过是在向前、向后两者间选择罢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这一拐点的缔造者,则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这对沙皇父子不同的专制手段,使俄国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不一样的轨迹。
沙皇尼古拉一世素有"棍棒沙皇"之称,这个称谓缘于其在位间的残暴统治。在尼古拉一世刚即位时,就遭到了那时著名的"十二月党人"一派的当头一棒。
十二月党人在俄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有着高贵的贵族身份,可以在自己的庄园里每天过着吃喝不愁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是他们并不是腐败、自甘堕落的贵族,甚至可以说他们拥有极高的民族怜悯心和觉悟。在他们眼里,沙皇给予他们的特权和丰厚的待遇简直就是种耻辱。他们甚至还觉得正是因为这些特权,才使他们民族的发展停滞不前。在俄国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革命运动,就是由十二月党人发动的。尽管那一次的革命失败了,但是毫无疑问,其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唤醒了一代人的心灵。
尼古拉一世显然害怕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不得不利用专制来稳固自己的王位。这位专制者还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为最大的仇敌,时时打击那些外出游历的人,俨然一副不管世界怎么变革,只要他尼古拉一世还活着,民主两字就休想在俄国的土地上蔓延的架势。尼古拉一世是一定会置与其作对的思想于死地的。
有民主思想已经是万恶不赦,那些意图要革命的人更是尼古拉一世要镇压的对象。农奴制度和专政制度已经是深深植在了尼古拉一世的骨子里,他从来都觉得那才是俄国以后发展的方向。尼古拉一世要把俄国逐渐变成一座高度集权统治的阵营,这样他才放心,才能利用他的霸权实施专制。
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尼古拉一世颁布了特别法令,成立了令人唾弃的"第三厅"。他用尽所有的办法来惩治那些想要分裂国家的人,监视那些被放逐的嫌疑犯和那些传播自由思想的外国人。"第三厅"其实就是尼古拉一世的第三只眼,他要用这个集团来监控和侦查那些想要革命的集团和分子,在得到情报之后迅速地镇压和剿杀他们。那些被逮捕的造反农奴,要么被他关起来受鞭挞,要么被枪杀。尼古拉一世对先进的知识分子更是残忍,监禁、流放、充军,这些都是常用的伎俩。
尼古拉一世认为只有建立严格的兵营制度,人们才会听从他的指挥。因为军队里是不许理论,不许反对的。他还强调,谁不先学会服从命令,谁就不能发号施令,所以在他手下的大臣几乎全是军人出身。尼古拉一世越是运用他的集权制度统治俄国,就越是有人反对他。他显然忘记了什么叫物极必反,所以当这些农民起来造反的时候,当然是一呼百应,那是人民大众的意愿。当然,那更多的还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要力图推翻君主专制的决心。
第三部分 第51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2)
尼古拉一世巩固和加强沙皇专制统治的所作所为,弄得民怨沸腾。种种这些,也使得俄民主主义者更加理性地思考和探索。最典型的,就是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出现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思想。崇尚这两个思想的基本都是自由主义者,也是理想主义者。
斯拉夫派可以说是"怀旧"型的,他们对以前那个繁荣强盛的俄罗斯向往不已,觉得俄罗斯是个有觉悟有优越性的民族。而西方派则对他们的观点嗤之以鼻,大不认同。他们鄙视俄罗斯的过去,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俄罗斯根本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并且还抨击斯拉夫派的观点过于保守,是陈旧思想的代表,他们向往西方的社会理想。
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两派的思想都基于一种空想,不过一派是对过去的空想,一派是对未来的空想。不管怎么样,两者的愿望都是美好的,都是为了探索俄国的强大之路。
两个理论一直都争论不休,但这些都对俄国的民主革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些思潮的喉舌,更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民主革命者的代表,如赫尔岑和别林斯基。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出生在一个富有的贵族家里。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革命思想和十二月党人的诗歌文章,有一颗热爱和平、追求自由、同情革命的心。
赫尔岑从小就很敬佩十二月党人,他亲眼看到他们的起义被沙皇血腥地镇压了下去,心里是无比的着急。他一直认为只有十二月党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拼杀在最前线、与沙皇做反抗的起义军们才是最勇猛的战士。十二月党人的地位,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十二月党人所发起的革命也是最伟大的革命。源于这些想法,15岁那年,赫尔岑就与他的好友奥加辽夫一起在莫斯科宣誓,要在那刻起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并且要为死去的烈士复仇。
随着赫尔岑的成长,他慢慢懂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传递十二月党人的思想。
在大学期间,赫尔岑就和朋友奥加辽夫一起组织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小组。他们讨厌暴力,厌恶蛮横的封建专政,大肆宣扬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他们认为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是政治历史上开辟出来的一个新天地,这些人唤醒了像他们一样一代人的心灵。
当沙皇的内探发现赫尔岑和奥加辽夫以及他们的小组的时候,沙皇恼羞成怒,当即把赫尔岑流放。在流放期间,赫尔岑从来没有畏惧过生活的艰辛。流放的生活,让他更深切地体会了底层人民生活,彻底感受到那些在黑暗和痛苦中煎熬的人民的痛苦。这些都更加强了他反对农奴制度、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赫尔岑一心要推翻沙皇的统治,让农民可以过上安稳、自由的生活。
当赫尔岑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以后,他就积极地参与到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并且经过自由民主革命人士的推选,成了革命主义运动的领导者。1847年,赫尔岑又一次被沙皇逐出境内,先后侨居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并且沦为政治上的流亡者。
赫尔岑流亡在外的期间,正是法国革命和意大利革命发展的高峰时期,他目睹了这两个国家的变革,受到很多的启发和鼓舞。这些际遇,则坚定了他所认为的俄国要走像西方一样的发展道路的决心。当看到欧洲革命的失败之后,赫尔岑也陷入了思索。他知道俄国不能简单按照别的国家的方法进行改革或革命,因为俄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要针对自己的国情进行改革。
设想通过农村公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俄国,就是赫尔岑在这一期间形成的想法。
在俄国,农村公社占有着绝大部分的土地,俄国未来的主人肯定是农民。赫尔岑对此很欣慰,他觉得农村公社没有消失,个人所有制也没有取代村社所有制,那对俄国来说是很幸运的事情。俄国的农民一直生活在以村社为中心的范围之内,村社以外的地方他们都觉得是暴力血腥的,并且农民信任村社,觉得村社是他们的避风港湾。农民也一直在为村社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赫尔岑认为,俄国的革命就要依赖于农民,以后俄国的的主人就是农民,就像法国未来的主人是工人一样,都是占据社会庞大地位的团体。
第三部分 第52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3)
1852年,赫尔岑辗转到英国,虽然他身处异乡,但还是一心惦记着俄国农民的安危,一心想要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他不像那些舞刀弄枪的士兵一样,可以和沙皇面对面决一死战,他只能用他犀利的笔和智慧的头脑与沙皇斗争到底。到了英国之后,他建立了"自由俄国印刷所",还不辞辛劳地创办《北极星》、《钟声》等报刊。这些报刊秘密流入到俄国境内,宣传着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赫尔岑就已经开始发表他的自传体小说,还有以后的《克鲁波夫医生》、《偷东西的喜鹊》、《谁之罪》等文学作品。
可怕的农奴制已经让沙皇处于疯狂状态,俄国社会到处可见那些奴隶主们对奴隶的苛刻残暴的行径,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更是屡遭沙皇的毒手。这些状况更让赫尔岑积极号召人民站起来,拿起手中的武器,一起推翻沙皇的统治。他就像中国的鲁迅先生一样,以笔作为最有利的武器,即使被流放,被逮捕,他依旧没有放弃过。他一生追求真理,渴望自由、民主的信念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当然,他也有不足的地方。因为他在革命中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也不相信人民的力量,所以他的思想还是存在局限性。
在当时,与赫尔岑齐名的还有维萨里昂·格里戈里维奇·别林斯基。
被赫尔岑推崇为"尼古拉时期最革命的一个人"的别林斯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海军军医的家庭里,中学时代就与文学结上不解之缘。后来他进入到莫斯科大学的语文系里,因组织进步小组"十一号文学社"和创作反农奴制戏剧《德米特利·卡里宁》被学校开除。尽管这样,他仍然不忘记用自己的力量为革命做贡献。为《望远镜》杂志和增刊《杂谈报》撰文使他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后来他还在《莫斯科观察家》、《祖国纪事》、《现代人》等杂志上发表过大量的言论。
他是与赫尔岑一起并肩作战的好战友。一开始别林斯基还是个温和保守的革命者,经过时间的磨砺,他变得勇敢而坚强,言辞开始激烈起来,态度也异常的鲜明。
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时候,别林斯基觉得存在的东西就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所以他觉得农奴制度和沙皇专政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一观点一直影响着他,直到欧洲的革命此起彼伏,他才意识到他曾经否定政治斗志是多么幼稚可笑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看到那么多的劳苦大众遭受沉重的苦难和压迫,而那些欺压他们的人们却可以逍遥法外,过着富足的生活。这些丑恶的现实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开始切身体会人民的痛苦和所受的煎熬,使得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体恤人民。他日益对俄国所处的环境感到恐慌,当他看到压迫者正在用他们的极刑拷打着人民,拷打着革命的战士的时候,他就决定要与沙皇的专制统治一决生死。
在那个时期,他深刻地理解了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两个都是彻底的理想主义,一个永远活在俄国的过去,憧憬着俄国以前的辉煌;一个永远活在西方幻觉的世界中,向往西方所拥有的世界。他意识到了两个派的言论都带有理想色彩和不真实感。别林斯基开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
别林斯基指出斯拉夫派的思想是在为沙皇的霸权找借口,为俄国的封建统治制造幌子,这是完全错误的。人民是自由的,不能是被压迫、被束缚的。而别林斯基也痛斥了西方派的错误,西方有西方的革命方式,不能一味地崇拜和模仿,俄国永远不是另一个英国或另一个法国。
当别林斯基终于走出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历史观的时候,他的思想就更加敏锐,直觉就更加准确了。他用尖锐的语言狠狠批判以前那种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并且还指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有的变化和改革都存在它的必然性,也只有不停变化、不停发展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沙皇想利用蛮横的专政使俄国处于不变的社会形式,这是违反社会规律的,社会的变革是必然趋势。
第三部分 第53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4)
别林斯基慢慢体会到,俄国的社会发展方向将和西方国家发展的方向不一样。他发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俄国要走的方向,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现在的俄国,他意识到,人民大步向前迈进社会主义才是俄国最需要做的事情。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那些压迫农民的贵族,彻底赶出他们的庄园和农场。要让所有的农民都能拥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屋,这些都需要他们勇敢地站起来,与压迫者作斗争。
别林斯基在不断成长。他慢慢由一个抽象的启蒙主义者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
后来的别林斯基,显然已经意识到单凭不切实际的幻想,俄国是不能彻底实现所说的快乐、幸福的社会主义的。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形式,都是需要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争才能实现的。没有不流血的政权,也没有只依靠幻想就能改变社会形式的方法。所以,别林斯基又提出了,要想让人民走向真正幸福、真正自由的社会主义,就要用战争,用暴力来打败沙皇统治和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
别林斯基的思想已经充分地体现了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还将其抬到了"俄国共产主义的先驱"的位置。但是,别林斯基的思想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他只想到解放农民和解放土地的同时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然后把俄国特有的村社制度保留下来,让农民充分地享受到自己的权利和幸福的社会主义生活。这样的觉悟具有相当强的前瞻性,他想到了俄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方向,可是却依旧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他忽略掉了大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和它的历史使命,所以别林斯基的社会主义思想明显带有空想的成分,跟俄国的现实还存在的一定的距离。
不管新思潮有怎么样的局限,但俄国确实因为这些思潮的出现,因为一直有着一些支持自由、支持民主的人们活跃的身影,而使得那一时期的俄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也正是源于这些因素,这些对封建专政和沙皇的极大挑战,使得尼古拉一世惴惴不安。
面对俄国社会这种先进思想的挑战,面对无数次的革命和起义,这位专制的沙皇越来越坐不住了。
改革的必然
可能谁都想不到,专横跋扈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会以服毒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新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而言,恐怕没有丝毫接过父亲权杖的喜悦,因为他所要面对的,已经不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威风凛凛的沙皇俄国了。
之前提到,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拐点的缔造者,这丝毫不夸张。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个令人焦头烂额的烂摊子,逼得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审时度势,思索今后俄国该何去何从。
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关键是要怎么改?如果说,19世纪40年代的十二月党人的显赫身份是一种标志的话,那么进入到60年代后,俄国社会出现的知识分子则都是以平民出身为标志。
这些平民更能体会人民的疾苦和革命的必要性。也是因为这些平民知识分子的产生,让俄国在历史上产生了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也使俄国革命更接近目标。这些平民知识分子领导着俄国的无产阶级,大步向前迈着,不管前方多危险,敌人多强大,都一一攻破。
在俄国革命期间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平民知识分子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不得不提。他们处于俄国革命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像他们这种平民的知识分子对革命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他们的出现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声音,也使俄国革命的发展更加迅速,更接近目标。
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把全部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农民才是土地最终的拥有者。他还认为,奴隶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成员,每天辛辛苦苦地劳动着,竟然还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那些奴隶主却在自己的庄园喝茶、聊天,过着富足而游手好闲的生活。他一直致力于唤醒沉睡的奴隶,让奴隶看到他们在受着沉重的剥削,告诉他们只有推翻沙皇的统治,与封建专政思想彻底地决裂,把土地归还给他们,让人民来制定国家的制度,他们才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指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弊端,必定导致劳动人民日益贫穷。
第三部分 第54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5)
当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是俄国人民心中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的方向就是俄国社会要发展的方向,人们仰慕他,夸奖他为革命所做的一切。他却从来没有觉得这些可以拿出去炫耀,他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他应该去做的,也是一定要去做的。因为他的心中只有革命两个字。他把革命当作毕生的追求,同时指引着那些被沙皇蒙住眼睛、迷失方向的人民,带领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和很多革命者一样,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生中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坎坷。入狱、流放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革命。
1864年,他被判7年苦役,被沙皇终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晚年的他被释放返回故乡,革命的斗志却依旧没有熄灭,仍然士气高昂地宣传革命,发表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死后被列宁称为是"唯一一位真正伟大的俄国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很明白只有人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也只有人民才能决定这次革命的胜负。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只有人民群众所支持的那些东西才能鼓动群众。他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利用革命的精神影响着那个时代的所有政治事件。也正是他所有事情都为人民着想,才能带领那么多的人一起革命。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革命主义者,是一生为革命而奔走呼告的战斗者。他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的理论成就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都是无人能及的。可惜的是,他并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这个世界。在哲学方面,他没有弄清楚人的社会属性,所以就无法运用在有社会性的人身上;在经济学上,他没有发现无产阶级是与资本家抗衡的一个群体,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生都忠诚于他所钟爱的事业。一路行来,他并不孤单。1856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结识了一直敬仰他的杜勃罗留波夫。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车尔尼雪夫斯基觉得杜勃罗留波夫是那种大公无私、愿意为革命牺牲自己的人,他能感受到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杜勃罗留波夫也是俄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和政论家。在大学期间,他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和热血青年的胆识。在学校里,他组织革命小组,创办了手抄刊物《消息报》来传播革命思想。他鼓动人民睁开迷茫的双眼,看清人民是在以沙皇为首的腐朽大厦下压迫度日的奴隶。他一度被认为是未来革命年轻的旗手,是黑夜中的灯塔,指引人民勇往向前。
19世纪50年代末,自由派和斯拉夫派手拉手来反革命。他们理由是,俄国在农奴制度下,人民饱受着疾苦,这并不是好的情况。像俄国这种地大物博的国家,人民不需要宪章,而是需要专政制度的改革。他们希望用改革去避免一场革命的到来。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对俄国其实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杜勃罗留波夫以极其鲜明的态度和自由派做着顽强抗争。
他嘲笑那些声势巨大的自由主义者其实就是反对革命,害怕人民。所谓的人权,只是他们拿出来欺骗大众的幌子。他警告人民,沙皇在那里假惺惺地同情劳苦大众其实只是一场秀而已,那是他害怕人民联合起来推翻他的政权。他还认为,只有用武器武装自己,才能使人民强大起来,做自己的主人。
杜勃罗留波夫把自己短短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俄国的解放运动,他用他的文章揭露了俄国这个黑暗的王国,捍卫了他伟大的理想,希望祖国的人民能早日走出专制的黑暗阴影,希望祖国成为幸福、自由、强大的国家。
知识分子的疾呼、革命者的带领,被压抑已久的农民终于勇敢站起来与沙皇对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时间,俄国到处可见烧毁地主的庄园、攻打地主的城堡、地主们吓得仓皇逃窜的景象,许多地方政府面临瘫痪的危险。这些都是农民忍无可忍后的举动,代表了农民的心声和愿望,在看到地主狼狈逃跑的样子后,他们高兴、欢呼。
第三部分 第55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6)
激烈的农民革命形势最终还是没有转变成革命。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俄国还没有足够强大的群体能彻底攻破沙皇统治。如果不彻底地推翻旧的统治,新的社会秩序就不可能重新建立。
英、法等西欧国家,他们推翻农奴制度的时候是资产阶级带领的,他们有足够大的力量来推翻农奴制度,建立新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俄国就不同了。虽然俄国的资产阶级看到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可是俄国最初的资产阶级都是依赖着沙皇产生的,他们只是希望从上到下来一次小规模的变革,而不是革命。他们的队伍很弱小,成长期还很短暂,所以他们没有能力承担带领俄国人民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农民的斗争因为力量分散而达不到至关重要的突破,他们无法聚集所有起义军的力量来打破沙皇严酷的统治。那些被压榨了几百年的奴隶们,依旧觉得茫然,依旧需要"领头羊"的出现,带领他们走向自由、平等的世界。
正在这个时候,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了。他意识到,此时的俄国农奴制度已经没有继续存活下去的空间,于是,亚历山大二世当机立断,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废除农奴制度。
翻身农奴把歌唱
克里木战争失利可以说是逼得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前因。
1853年5月,俄国以"巴勒斯坦圣地"为幌子,入侵土耳其。这与在那有同样不轨意图的英、法产生了利益冲突。在英、法的煽风点火下,土耳其接下这个不可能胜利的"挑战书"。
其实这是一场可以预料结果的对弈。一个小小的土耳其怎么能和当时称霸欧洲的巨人相比呢?土耳其毫无疑问战败了。但这却加速了英、法以及撒丁王国的参战。俄国孤军奋战已经成为事实,而战争不断扩大加重了俄国的孤立感。这场多国之战,俄国注定要失败。
自1854年8月起,英、法联军加强了对俄的进攻,俄军抵挡不住英、法的攻势,失败开始蔓延,从此俄军一蹶不振。第二年的9月,塞瓦斯托渡尔失守,标志着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彻底失败。
克里木之战,让俄国饱受苦头。战争的失败也让俄国失去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俄军的士兵一直被沙皇严厉的纪律鞭笞着,全无斗志。最重要的,俄国的武器十分落后,那些落后的枪支炮弹,已经无法满足当时战争的需要。
反观对手,英、法在军队装备上可谓是相当的先进。在海上行驶的工具全是速度极快,战斗力极强的汽船,在武器上他们抛弃了笨重的步枪而采用具有更大威力的来复枪。
抛开这些不说,俄军内部已经相当的混乱,上层贪污腐败盛行,内乱不断,农民起义不断。这些都注定了俄国这次战争的失利。
战败连连,社会动荡,绝望的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亚历山大二世临危受命。
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让亚历山大二世感到俄国的败落,看到了俄国与英法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且不说,俄国那些"破铜烂铁"和士兵的素质远远不及英、法,在战争中,俄国的外交政策也出现了非常低级的错误。他知道与这种先进的国家作战,无疑是以卵击石,是不明智的。
战败让俄国上层意识到昔日的大国已经是过去时,自己国家现在是多么的贫穷落后,光辉的霸主形象已经彻底消逝了。亚历山大二世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才痛下决心改革,废除阻碍国家发展的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大胆特赦了一批十二月党人和一些政治犯,允许波兰革命者回到波兰,取消了军屯制,放松了新闻管制。他还对人民承诺,要给他们一个安稳、和平、自由的国家。
在这样宽松的制度下,关于十二月党人的那些报纸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赫尔岑的《钟声》就是在那时面向大众,传播先进的思想。他一直坚定地相信这"钟声"将是敲打那些腐败者、达官贵人、参政院的警醒钟,也代表着人民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然,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统治了俄国三百多年的制度,想轻易地被改变,是非常困难的,现实本身就是残酷的。于是,亚历山大二世决定由上到下进行改革,他觉得那样或许会更容易一点。
第三部分 第56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7)
亚历山大二世在莫斯科举行午宴的时候,开始试探那些贵族的意思。在他意料之中,多数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些变革牵动着贵族们的利益。试想,自私的贵族怎么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沙皇呢?亚历山大二世没有放弃,他利用自己加冕的机会派人去说服贵族们自动放弃农奴制,可是贵族们都不为这些努力所动。贵族们的力量太过强大,亚历山大二世亚也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只有在酝酿好所有的安排之后才能大刀阔斧地去改变国家的现状。
第一次的尝试以失败结束。
这样的结局,亚历山大二世没有失去信心。后来,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秘密的委员会,积极讨论解决农奴制的问题。他们认为解放后的农民应该有充分的自由,拥有自己的田地。可是一旦农民得到了这些,贵族和农奴主肯定要丧失他们的庄园,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呢?为了早日废除农奴制度,亚历山大二世在1857年和1858年去各个地方巡视,希望得到更多官员和人民的支持。最后,他制定了一个初步改革的纲领。为了避免农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充分顾及到这两个阶级的利益,亚历山大二世把这个纲领颁发给各省长,并发布在了报纸上,让任何人都可以看到。
这个纲领在刚刚开始实施的半年内毫无进展,一些官员对此政策表现得很冷漠,没有任何积极性,他们代表传统贵族利益,自然如此。不过,也有一些是积极提倡改革的。反对者与支持者互相对峙着,谁也不肯让步。就这样持续了一年,还没有任何的进展。
改革和贵族的利益有冲突,可想而知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俄国最主要的支柱就是贵族,没有他们的扶持,沙皇首先就会如坐针毡。当那些贵族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对沙皇施加压力,可以想象那种压力对沙皇而言是多么大的挑战。
在改革纲领颁布后,那些反对改革、坚决支持农奴制的保守势力纠结起来,在诏书颁发之后,集体拟订方案来对付沙皇颁发的诏书。他们还是想让那些农民没有任何报酬地当他们随时召唤的奴隶,让那些被沙皇分出去的土地还回到他们的手里。
即便是提倡改革的,也并不是百分百地支持改革的内容。像自由派的地主们,他们就是想以和平的手段改革以前不合理的事情,并不想通过暴力或是革命来达到变革。
在这次改革中,大家都各怀心思。很多人赞扬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纪元,也是贵族自我牺牲的历史壮举。可是有些人却认为诏书是糊弄人的,没有考虑到地主的利益,也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各方的态度不一样,实施起来也就显得举步维艰。
虽然沙皇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在这次改革中沙皇以"中间人"的身份周旋于地主和农民之间,可是即便如此,改革的进度还是极其的缓慢。但是不管如何,沙皇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头彻尾地进行改革,所以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沙皇也毫不犹豫地要将它们克服掉。
一波三折的变革终于在沙皇的努力下接近成功了,可是在国务会议时,改革又一次碰到了拦路虎。40名大臣中有13名支持改革,有13名反对,还有14名赞同解放农奴,但是对解放农奴的条件却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处于这种微妙的局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还是坚定其改革的心意,大力地提倡改革就是他当时唯一要做的事情。
经过几年的努力,改革终于有了些眉目。在1861年3月3日,沙皇终于颁布历了解放农奴的《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俄国的农民终于得以解放,翻身成为自己的主人了。
这些变革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对俄国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结束了,而是刚刚翻开了新的篇章而已。
在废除农奴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首先是内务部长兰斯科伊和他的副手竟然被赶下了台。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变革的拥护者,并且在变革中勤勤恳恳,支持亚历山大二世。但在要摘取丰收硕果的时候,却被扫地出门,这确实让大家颇感意外。还有,提倡自由思想的教育部长E·Ⅱ·科瓦列夫斯基也被与教育丝毫不沾边的普希金所替代。
第三部分 第57节:第五章 深宫大院的现代化之路(8)
这些事情的发生,都表现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特征——那些在前线"奋战"的改革者到最后都要被保守者所替代。亚历山大二世疏远改革派,这才能让那些贵族们平静下来。当一方抗拒另一方所提出的意见的时候,沙皇就会站在中间充当起"中间人"来调和双方的矛盾。沙皇不想双方处处针锋相对,他在各个地方都表现了希望双方可以保持平衡,对事情的看法不那么极端。那些事情,也只能说是他向保守派妥协的无奈之举。
本来,政治游戏就并不如想的那么简单,沙皇是要考虑到国家的各个方面。虽然,沙皇在某些方面对保守派作出了让步、妥协,但改革工作是不能停滞不前的。改革开始以低调的形式缓缓地向前推进。
从1861年开始就进行变革的俄国,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变化。军事上,亚历山大二世任命原内务部重要人物尼·阿·米柳京的哥哥德·阿·米柳京为军事部长进行军事改革。这次改革持续了十多年,成效是相当大的。改革后的俄军和以前的俄军简直是天壤之别。
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俄军,开始注重士兵的素质拓展,再也不用以前机械的练兵策略和残酷的军队纪律。1877年至1878年的那次俄土战争,就让土耳其军队尝试到了俄国现代化部队的厉害。那一次,俄军终于得以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挽回了之前丢掉的颜面。
在教育上,亚历山大二世任命亚·尼·戈洛夫宁为国家教育部长,推进教育改革。沙皇批准戈洛夫宁制定了新的大学章程,这个章程也是俄国历史上最民主的学校章程。新章程让学生充分地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合理,其结果是使得学生素质有了更大的提高,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1864年,俄国还制定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的章程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法律的基础上的,不管是哪个阶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尊卑和贵贱。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各个环节有互相连接的一面,也有独立的一面,相辅相成,却又独立存在。自从废除了农奴制度,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安抚贵族,弥补他们的损失,设立了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充分表明了农奴制度开始让位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选制度,而这种民选制度的出现是对俄国君主专政最有力的冲击。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涉及到了军事、教育、司法和地方自治各方面,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依旧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残余。这些残余导致了俄国社会的特殊性。
在农业方面,农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有钱的农民成为了资产阶级,另一部分就沦落为了无产阶级。农民的分化严重影响了自然经济的正常发展,农村和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过,这些现象都为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工业方面,解放农奴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最主要的障碍,从而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解放后的人民开始为了自己的生活所奔波,他们的努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俄国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候,俄国的经济不断增长。进入到80年代中期,经历了数十年的俄国工业革命宣告完成,这次工业革命为俄国进入工业高增长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亚历山大二世变革之后俄国所发生的变化,是许多欧洲国家无法比拟的,直到现在,提起亚历山大二世变革,还会有人将其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的意义相比。如果说,美国的改革只是牵扯到了黑人,而俄国的改革,则是让全国的农民翻身当了自己的主人,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变革。
第三部分 第58节:第六章 帝国大厦的倾覆(1)
第六章帝国大厦的倾覆
刺杀、罢工、起义,克里姆林宫在人民的呐喊声中瑟瑟发抖;一战,将岌岌可危的俄罗斯专制大厦推向坍塌,却将布尔什维克浓妆重彩地推上历史舞台;"先知"拉斯普庭没能拯救尼古拉二世患有血友病的儿子,却将尼古拉二世一家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暴风雨的前夜
在农奴翻身把歌唱时,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大体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表面上,在工业革命完成后,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工业的发展速度令那些西欧先进国家望尘莫及。1860年到1900年的40年间,俄国的工业产量足足提高了6倍,同期英国仅提高1倍,法国和德国相对较快,也只是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此外,俄国的工业生产集中程度也遥遥领先,从1866年算起,俄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巅峰时代。
然而,除去这些冠冕堂皇的外衣,俄国的躯体里还是始终潜伏着一颗顽固的毒瘤。机体上残存的隐患,到了一定时期就会引发足以摧毁整个帝国的危机。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一次宴会结束后,乘马车返回冬宫。不料,当马车驶至叶卡捷琳娜运河大道时,一颗炸弹横空飞来,顷刻间人仰马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士们倒在了血泊中。不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并没有伤及要害,他庆幸自己又躲过了一次劫难,在这之前,他已经从3次刺杀事件中死里逃生了。
看到趴在地上的身受重伤的卫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他走出面目全非的马车,想看看他们的伤势,或者说几句慰问的话。但是,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想不到的是,当他走出马车后,一颗炸弹又飞过来,在他的两只脚之间爆炸了。只听一声巨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倒在了血泊之中。不久,这个俄国历史的伟人就因失血过多死去。行刺者也当场毙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