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东方人生智慧——小窗幽记

_2 陈眉公(明)
既然人间、梦中、泉下这三个地方,都由不得我们自己,而且我们所追逐的一切,在那永恒的时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幻影而已。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许多的事情也都可以畅然释怀了。
124 了了与不了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述论」
佛是梵文的音译,汉意为觉悟,觉悟了的人就是佛。了就是觉悟的意思,什么都明了,认识了宇宙的规律和真理,当然就不会执着了。仙是道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人格,目的也是要了却人生,参透宇宙;圣是儒家所追求和修炼的最高人格,目的是认识真理,活得自在。这仙与圣都包括在一个佛字里面,就是要得到真正的人生觉悟,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
一般人自以为很聪明,却不知道整日里都生活在烦恼欲望的束缚中而不能自拔。很多的事情,在没有到来的时候就生起了万般的渴望和幻想,已经来到时则会贪婪非分地追逐执着,等过去之后还是在心中念念不忘,一定要生起无穷无尽的牵挂;
全不知放下一切的快乐,而不断地以欲望和烦恼来自我折磨和束缚。
也有的人明了到了这一点,便离开尘世而躲到深山老林中去寄情山水,以期将心放下,认为这才是放下一切的方法。殊不知这种以为自己知道了真理的了了,其实还是不了。因为他的心中仍然还存在着对于放下和“了”的执着,这个“放”字也就成了无形的枷锁,使他不敢去接触任何事物,生怕带来什么烦恼。其实,这种办法仍然是了不了的。
对于任何事物的明了,必须是对这种事物有了认识和经验,才能做得到。有了烦恼的体验,便力求摆脱这种烦恼的感觉。做到了这一点,岂不就是真正的了了了。所以,在佛家的角度来看,躲进深山世外只是小乘不究竟的做法。人的修行,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若是为了怕淤泥而把它种在旱地里,它不仅不会长得楚楚动人,而且还会枯萎而死。如果在心中能将烦恼从根本上放下了,或者说连放下的念头都没有了,生在人世间却又不执着于世间,那才是真正的“了了”,也才是人间的真正了仙了。
从儒家的角度说,也是这样。儒家认为人生在世就要对社会负责任,就必须用一种制度和力量把人心都凝聚在一起,那就是仁政和道德,良心和名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儒家便要求知识分子都能做到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使自己完善的同时能够为为百姓谋福利。
他们的理想倒不错,可惜到后来便与名利相掺杂,放不下世务了,烦恼也自然多了。道家要出世来了,儒家要入世来了,结果都是了不了烦恼和忧愁。而真正的了了,就是能够把儒家的身在世与道家的心出世融为一体,在家而出家,便是大乘佛教了悟真理的最佳方法。
125 荆棘与人我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述论」
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幸福的,能够生存在人世间是难得的。人们的生活标准就是要求得一种快活,也即痛痛快快地生活。但生活中有什么地方不快活呢?同在一个太阳下,同在一个地球上,呼吸着同一种空气,人跟人又有什么难以相处的呢?但是,人们就是相处不来,就是觉得生活不美满,就是觉得人生太痛苦。所以有个成语说“杞人忧天坠,庸人自扰之”。本来很快活的生活,他们却觉得没有劲头,硬是要玩些深沉,自寻些烦恼,才会觉得充满了意义。这就是人!
一个人的心中一旦抱有不平衡的情绪,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容易伤人。因为在他的眼里谁都不能相信,谁都有可能是阶级敌人,谁都可能对自己使坏。即使是闭起门来独身相处也会伤害自己,因为他自己的心里一直埋藏着荆棘和不平。
什么是妨碍我们与人正常交往而享受人生乐趣的荆棘呢? 无非是那些播种在人心里的猜忌、嫉妒、隔阂和自私。这些东西造成了我们拒绝将心扉打开,不愿意与人进行深层次地交流。即使是在形体上与他人握手言欢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仍然是封闭着的。正是古人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心里老是在提防着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莫大的痛苦,所以会觉得不快活。
不过,人是需要友谊和情爱的。友谊和真情会使我们欢笑、快活,更会使我们同舟共济,休戚相关。没有友谊,我们就会被自己所打起来的围墙困住,仿佛被关进了禁闭。友谊就像一扇门,需要自己去打开,你不去扣门,别人怎么会为你开启呢?当然,你如果不把自己的门先打开,又怎么能够去打开别人的门,而且别人又怎样能进来呢?同样地,不把心里的荆棘除掉, 别人自然不能够进入我们的心中并且感到欢畅,反过来心中的这些荆棘最终只会刺痛我们自己。
我们常说,我们不停地在学习和认识世界,目的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观察人生和世界的角度改变了,人生和世界在我们的感觉里便成了另一幅样子。没有不变的世界,也没有不变的观点,关键是能够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方位和角度。心里没有了界线和障碍,活得就轻松自在了。如果能够剖开去胸中的荆棘和坎坷,从而获得人生最宝贵的友谊和真情,岂不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事? 整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岂不是显得更加完美吗?
126 恶邻与损友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述论」
人世间的事情绝对没有一个是没有矛盾的,大家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所以才显得人生有了意义。人是社会的,所以一大部分的意义就在与人的交往中,很明显的就是处邻居与交朋友。人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和睦安祥的环境中,但如果要找一个完全是好人的地方住下,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所谓恶邻,有的是品德恶劣,有的是行为恶劣。难以忍受的恶劣德行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你本人,也许还会影响到下一代,所以孟子的母亲会择邻而处。
但大多数的时候,尤其是现在的社会,选择邻居的事情是由不得自己的。果真遇到一个恶邻,他会在你要睡觉的时候弹琴练歌,不打扫门前的垃圾,经常带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聚闹等等,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因为相处在邻近的空间里,必定会有趣味习惯相互冲突的时候。
人的地位和素质有着高低的不同,修养也自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很难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具有高雅的情调。众人相聚会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逢迎拍马,或是言谈粗鄙、惹人讨厌的人。他们或者是层次低,或者是没有涵养,或者是傲慢无礼,或者是自私自利,在各个场合里都是不难见到的。尤其是在商品大潮的社会,我们的朋友也逐渐遍及到各个领域之中。什么样的角色都会有,谁也没有办法把大家都变化成一个模式或者类型。这时,自己到底是与他们同声相应呢? 还是让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呢?自然都是我们交友时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恶邻或是损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无非都是在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定力。当然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境界。倘若我们嫌弃那些恶邻和损友,或者与他们一般见识,我们岂不也成了毫无涵养的恶邻了吗?明白了这一点, 遇事都能够做出大度来,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即使是交涉起来,也要合情合理地进行。时间久了,这些恶邻与损友总还是会有良心的,一定会有真情流露的时候,这就是用春风风人、化雨雨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如果遇事便与他们一般见识,百般地挑剔和批评,不注意任何方法。他们也会嫌弃我们。这便人为地制造出了隔阂,加剧了矛盾,对我们自身并没有任何利益。如果我们定力足够的话,也就决不会被人影响,反而能够影响他们。无论什么样的恶邻或损友,不仅是我们的试金石,而且会变成我们的同道。这样的功德是莫大的,所以,往往那些圣人的故乡是很少有恶邻或者损友的。
127 君子与小人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
「述论」
古人在划分人格的时候,概念便是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则在于君子以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小人则以小我的利益为着眼点;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伤害大义,小人却宁可伤害大义来谋求私利。君子并不是不爱私利,但要取之有道,而且在他看来,还有比个人利益更加重要的事情。
《孟子》的《告子》篇里说过:生存是我所期望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如果这两个东西我没有办法全部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掉生存而求取大义。生存是我所追求的,但我的追求还有比生存更为重要的一面,所以我绝不会苟且偷生的。这就是君子的为人处世,小人就不同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一己的私利,宁教自己辜负天下人,也不愿意天下人来辜负自己,所以对于任何名利地位都会斤斤计较。他们自己活得不自在,也要让别人活得不自在。
五更头是夜将尽而天将明的时候,也就是新的一天将要开始活动的时候。人们焦虑地、拼命地追逐了一天后,大部分人都会在一二更也就是九、十点的时候进入了睡眠,来调整和休息一下已经疲惫了的灵魂与肉体,并且为明天更有精力去重新竞争和追逐做好准备。到了五更左右往往就已经睡眠充足,意识苏醒,还没有睁眼便开始盘算这新的一天所要做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因为刚从下意识中回来,意识还没有完全苏醒,所以这时境界和状态其实是美好的。老百姓有句话说:“当官一辈子,不如天明一会子。”就在这非常平静而又温馨的时刻,也正是君子和小人、善良与丑恶萌芽的时候。君子所想到的是如何平等地对待任何人,并且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将份内的工作完成好。小人则想到的是怎样去逢迎达官贵人,如何去占他人便宜,并且推托偷懒,寻找机会去吃喝玩乐。
所以,就在这一天将要开始的时候,只要能够反观内照,看看自己心中所盘算的究竟是什么,自己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也就十分清楚了。
128 听言与窒欲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述论」
人们进行语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让别人接受,这就是语言的交流。语言就有多种多样的,有书面的,有口头的,有善意的,有恶意的,有劝谏的,有怂恿的,有表扬的,有谩骂的,等等不一而足,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接受。语言的表达又牵涉到语境、语气、情景、场合、姿态、含义、喻指等,其效果又各自不同,对于接受者的影响也不一样。而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又要牵涉到自己的修养、境界、素质、情感、理智、反应等方面。
如果我们某一方面有所欠缺,就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从而做出让别人高兴而我后悔的事情。所以,我们听人话语,既要有感情,同时更需要理智的判断,否则动辄便以感情来接受别人的言语,往往会使我们犯下错误。因为感情的因素往往是主观的或者一厢情愿的,许多语言的发生只是基于一时的情绪发泄。这种言语的可信度就成了问题,怕就怕我们自己酒酣耳热。
无论是什么言语,我们听了之后总会表现出喜怒哀乐,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刺激我们的听觉。但是,我们经常在事后,会发现远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所以,任何一句话听到耳中来,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理智和经验来判断,说话的人是出于理智还是情绪,与事实有没有出入。这样以来,我们才不至于被陷进圈套,才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的心理之所以不能清静,是因为我们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私欲。喜爱的东西我们就会不停地贪婪和追求,求之不得,便会感到痛苦和烦恼。烦恼越多,我们的妄想反而越大,自己的心胸也因欲望的逼迫而感到喘不过气来,生命中便没有一刻的安宁。
《西游记》中,孙悟空所杀的那六个贼,就是我们的欲望的象征和代表:眼看喜、耳听怒、舌尝思、鼻嗅爱、身本忧、意见欲。这眼、耳、鼻、舌、身、意六种
感觉器官会不停地施展我们自己意识中的欲望,拼命地往自己的心中填加。结果,
把我们的心里都已经撑满了,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希望空间,生命自然也就会失去意义,只剩下了一片混浊的心。
要想消灭六贼,必须把心猿牢拴,正心诚意,然后六个贼自然会被孙悟空一棒打杀,心中便能够得到安静和空闲。倘若我们能够在道德修养上多下上一些工夫,便可以知道有许多欲望是不应该有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的。这样以来,便可以减少那些不合理的欲求,而使我们的心灵渐趋平静。
道是指自然运行的规律,也是我们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正道。明白了天下的道理,不去妄想那些不现实的东西,知足常乐,也就不会逼迫自己去实现那些不切实际的私欲了,自然能够放开胸怀去呼吸那清爽的宇宙生气了。
129 交友的方法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述论」
人类的生存空间就是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要想生存在其中,就必须与人处好关系。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朋友,有老朋友、小朋友、男朋友、女朋友。朋友的层次不同,交往的方式也自然不能相同。因为朋友的关系至关重要,所以交往的时候应该非常慎重,并且要注意方式。古人说的好,先进行了解和选择,然后才相交,就一定会减少许多后悔;先交上了朋友,然后再进行选择,就必然会增加许多埋怨。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获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难。所以,人们常常会感叹,茫茫人海,得一知己足矣!
然而,任何艰难的事情,对于有心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都是有路可循的。
比如说,刚开始交往的时候,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人的表面,而表面中到底有多少真实呢?又有多少虚伪呢?我们是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的。而且,很多人为了某种目的去讨好你,让你高兴得一塌糊涂。如果在这时候你就跟他推心置腹,那么很有可能中了他的计策。或者他会对你产生一种看法,认为你这个人很浅薄而没有城府,便不可能与你进行深层次的相处了。
所以,要想交一个好朋友,就要像侯嬴对待信陵君那样。先得观察他的为人和言行,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互相之间疏远一点,然后再来决定与他的关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该给他推心置腹。因为有了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够客观地进行观察和了解,才能对对方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选择,然后再由表面到达内在,由淡薄达到浓厚,由疏远达到亲密,由远隔达到接近。在对对方的人格和本质有了相当的认识以后,才能谈得上朋友二字。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决定对方是否值得自己更进一步的交往,才可以考虑将性命托付的事情。这便是交接朋友起码应该明白的道理。
130 形骸与微尘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述论」
人类在世间的存在物,说到底就是一个臭皮囊。生存的时候,看起来是人模人样的,什么冰肌玉骨、花容月貌的。但一旦剥开了肚皮,里边却全是粪土而已。所以,佛家便教人修白骨观,或者如《红楼梦》上的“风月宝鉴”,让人把那些美色看成粉骷髅、白骨精,自然就不会贪婪了。佛教说肉身是一个幻而不实的东西,四大皆空,构成人类肉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都是不能自主的。因缘聚而四大和合,便是生命的存在;因缘散而四大分离,则是生命的死亡。可见,这个肉体形骸不是自己真正的东西,而且是无法主宰的。
当然,这种观点对于那些爱惜身体犹如至宝的人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他们是很难接受的。事实上,在没有出生之前,我们的身体是不存在的;死了以后,那个尸体也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而且最终还要腐烂枯朽。而在中间活着的我们这个自己,到底那幼年的身体是自己的呢?还是年老时的身体才是自己的呢? 我们是无法解释的。因为身体内部的细胞一直在不停地新陈代谢着,我们不知道哪些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
《老子》说过:我之所以有那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肉体;等到我没有这个肉体的时候,我还有什么祸患呢!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有了这个肉体,我们不得不去养活它,调整它,保护它,于是就有了竞争、奋斗、麻烦和痛苦。可见,这个形骸不仅与我们没有亲情,反而给我们带来的都是烦恼和祸患。
这个宝贵的身体既然都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可执着的,那么那些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的东西,又何尝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财产呢? 比如说那些钱财、名利、情感、善恶、是非等身外的东西,它们只能是烦恼我们的枷锁,本身就要套住我们,并且要使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再去留恋它们呢!依照四大皆空的说法,整个山河大地乃至于三千大千世界,都要在那漫长的宇宙岁月中消失的,有如幻影一般。总括地说来,无论什么有形的东西都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形像而已。高山可以被变成河谷,沧海能够成为桑田,整个宇宙在成、住、坏、空四大劫的空劫里,一切都变成了虚无。更何况是在这宇宙中的一个地球上的大地里如同尘埃一般生生死死的我们呢?既然我们所争竞的一切都是一种幻象, 与我们本身没有任何益处,那又何必不断地互相残害,两败俱伤呢? 为什么不和睦地相处,而求得眼前的安宁和幸福呢!
131 寂寂与惺惺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述论」
生命在于运动,但动中必须有静;生命在于清静,但清静中必须有动。动与静本来就是生命的两种运动方式,缺一不可。静极便生动,动极便生静,这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所谓“寂”,就是说让自己心中的种种烦恼得到止息,从而达到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平常人的虚妄之念就像那污浊的泥水,而要止息了它,就必须将那沟水堵住。然后,再使水变得澄清起来,成为不动的清水。这就是常说的那种古井无波的境界,心里不再起任何虚妄之念了。
但是,这个“寂”字,并不是教我们像一截木头那样毫无生气,而是要有“常惺惺”的生机在其中。“惺”的意思,是心里有了北斗星,明亮不疑,知道自己所处的境界,有静还有定。此心本不迷,这就叫做“惺惺”。“寂寂”属于“一念不生”,“惺惺”属于“一念不迷”。“寂寂”不是死寂,“惺惺”不是妄想。
若能够如此,便不会有什么烦恼,而随时随地都处在禅定的境界中。禅定是佛教或者印度宗教修持的一种方法。六祖慧能的解释是:外边离开物相就是禅,内心安静不乱就是定。内心不乱,就必须有一种状态来保持,这就是“惺”;如果完全处在一种死寂中,没有了惺的状态,那么肯定就会受到干扰而无法维持下去。
人一旦从睡眠中醒来,意识就会不停地翻腾和奔驰,也就是《西游记》经常说的“心猿意马”,永不停歇。可是,心意如果一直外驰不停,自然要给别人去当牛马苦力,自己便无法主宰了。所以,孙悟空便只能给人去化斋讨饭,白龙马也只能让人去骑。对于修道者来说,无论你是修禅定或者养心性,都必须首先牢拴心猿,紧守意马,使其处于一种“寂寂”的状态而不乱动。心一动,意一驰,就会有烦恼灾难降临。“寂寂”之后,自心便不受干扰,“惺惺”的念头也就不会让我们落在别人或者外物的手里去当苦力。
若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都能够做到“寂寂惺惺”,动中有静可以不生妄想,静中有动能够不受干扰,便能在纷乱的世事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常保自己心境的安祥和平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2 童子与成人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述论」
儿童的智慧和聪明少,但越少,他的人格和本质就越完整;儿童初生下来,完全是先天的状态,叫做赤子之心。没有加上任何的后天污染,所以最纯洁、最完美、最自在。
《老子》说过:要增长学问,就必须靠日益的积累。婴儿必须接受后天学问的积累,才能生活在这个充满虚伪和险恶的世界上,所以他所学到的东西都是与他的本性相违背的。知识和学问固然是由累积而来的,一旦累积的多了,便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你必须用你所学到的东西来进行判断和选择,烦恼也就随之而生了。
成人的智慧和聪明多,但越多他的人格和本质就越离散。人到了成年,说明他的学问和知识已经能够使他自己适应这个虚伪的社会了。但是聪明和智慧一多,他所专注的东西就会很多,便会形成注意力和生命力的分散。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心力一会儿在此,一会儿又在彼,全都属于外界来支配,而没有一个内在的主宰和统一。所以《老子》又主张,在这个时候,要修行大道,就必须用日损的方法。一天一天地减去那些虚妄的见解,从而达到一种去掉聪明而无忧的境界,才能保持自己完整的人格和本质。
儿童可以在一朵小花或者一片树叶中欣赏到无穷的乐趣,而成年人却无法长久地的把自己的精神集中在一朵花或者一片树叶上。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千思万虑,从来不会像赤子少年那样率性而动,并且从中得到乐趣。如果说真正的智慧是要使人的生命变得更美好,那么,孩童确实比成人更容易品尝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滋味。因为孩童天真单纯,成人却复杂多虑;孩童先天完整,成人后天破损。所以,《老子》教人“复归如婴儿”,《孟子》教人“常葆其赤子之心”,佛祖要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目的就是要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或者生命返回到婴儿的纯真和朴素状态。
这个时候的心态和还没有成年时的心态,在感受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古人说,顺生便是凡人,逆修可成神仙。只要能够从复杂变成单纯,便是在“损”,在走向完整。而一个赤子的心灵会失去而走向聪明,但从聪明复归于赤子的状态则就不会再失去了。
133 思想与检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
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述论」
人类个体在进入群体的时候,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样才叫做得体。言行举止得体的人,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同,从而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举止言行一旦不得体,就会被大家所轻视和排斥,也就很难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了。所以,得体不得体是一个人能否正常生存的前提条件,不得不慎重考虑。
怎么才能得体呢?就是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能够始终保持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不过,人们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聊而生出种种的妄想杂念,自然要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思想,从而放松对自己言行举止的检点,也许会做出违背自己身份的错事来,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说,一个人在闲居的时候最要把自己的心猿收住。坚定了信念,便能克服无聊的空虚,反而会为有事时提供一点补充和休息来。
人在忙碌的时候,因为手忙脚乱,所以又会变得粗心大意,脾气暴躁,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这样以来,往往会出现判断失误,反应不上,或者顾此失彼,无法应付全面的工作,有时甚至会做出终生遗憾的事情。这时,我们如果能够反思一下,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浮动,意气的烦躁,然后静下心来,安定情绪,便不会将事情做错了,自然也不会得罪他人了。
人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就是在得意的时候。李白在得意的时候则要欢喜饮酒,孟郊在得意的时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酒喝多了要乱性,一朝就把长安花看尽了,则未免领略不了真正的美丽了。所以,得意的时候最需要谨慎。一般来说,人在得意的时候,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总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站在了事业的顶峰,而将他人贬得一文不值。
然而,成功与失败都是相对的,绝对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得意的。一旦得意,就会做出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也许暂时没有什么人敢出来反对你,但总有一天时机会成熟,别人就会把你自己推翻的。所以,为了自己能够较长久地保持那种成功的喜悦,最好的办法是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骄傲自大、故作矜持的颜色和面孔。越是在得意的时候,越是要言行谨慎,绝对不容许自己的心中生出骄慢的念头,否则不但无益于自己的进取,反而容易招祸。
同样地,在一个人失意的时候,也最容易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认为老天不公平。为什么专门要让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走投无路呢?怨天还好说,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所以抱怨它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危害。尤人就麻烦了,自己心里不好受,对方知道了肯定也会记恨在心,并且对我们不利。
所以,一旦我们失意的时候,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种怨天尤人的情怀。如果有,就赶快调整自己的心理。因为失意的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努力不够,或者说客观的条件还不成熟,与老天和他人根本没有关系。如果是自己不够努力,哪有什么好怨的呢?如果是客观的条件还不成熟,那埋怨又有什么益处呢?
我们每天都在积累学问,目的就在于使我们的人格更成熟,生命更圆满,所以就必须心地清闲而无妄念狂想。身虽忙碌而无浮气躁情,得意的时候不会骄傲矜夸,失意的时候不会怨天尤人。这样,我们的言行举止才会得体,生活才会幸福。
134 贫贱与富贵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述论」
人一生所为之奋斗的,无非是个名利二字,而争名的目的还是要夺利。正是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在这个重利轻义的社会里,贫穷的人就是卑贱,富裕的人反而高贵。贫穷卑贱的人既无社会地位,又无经济利益。因为身边一无所有,所以生存对他来说也许就是一种痛苦;富裕高贵的人既有社会地位,又有经济利益。因为身边无所不有,所以生活对他来说似乎就是一种欢乐。
但是,生存尽管是不公平的,死亡却是公平的。因为生的目的是死,大家的归宿都在一个地方。它既降临到贫苦之家,也会降临到富贵之家。古往今来的多少富裕之人,梦想着用他们的富贵买来长生不死的仙丹妙药,结果还是像那些卑贱细民一般,进入了幽冥世界。而在那个世界里的生活如何,我们谁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只是那个唐太宗李世民下过一次地狱,回来才讲出了那一些可怕的情形。但是,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人死的时候,也就像他们生的时候那样。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带不来也自然带不走任何东西。
对于贫贱的人来说,死亡就是一种对于痛苦的解脱。由于他们自己没有什么难舍的身外之物,所以在生存的时候就已经对生活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受。那么,一旦死神降临,也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们摆脱了厌恶的感受,自然会获得一种美感,所以死时常常带着微笑。他们感到好象摆脱了多少年的重负,终于可以轻松地出发回家了,因此而上入天堂。
反之,那些过惯了荣华富贵生活的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心里却充满了恐惧。因为他们生存在世上的时候,完全依赖着他们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到那边去。死亡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了一切。而且,对于财富的留恋和失去财富的恐惧,就好象一道道枷锁和罗网套在了他们的身上,使他们步履艰难,往往会让他们进入地狱。
真正通达的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即使是贫穷卑贱的,也不会厌恶生命,因为生命会给生活在贫贱里的人带来更大的乐趣。即使是富裕高贵的人,也不会厌恶死亡,因为死亡会给在富贵之中拚搏的人带来真正的安祥。生的目的是死,死的目的是生;无生就无死,无死也无生。生死关难过,贫富无差别。
135 名利与生死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述论」
人生活在社会中,最喜欢的就是名利,古往今来多少的豪杰志士,都是在名利二字上消磨了青春年华。他们甚至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也最多只落了一个空名而已,因为利益是一点都带不走的。我们周围的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般的市井小民看不破“利”字,正如那些英雄豪杰们放不下“名”字一样。他们会说,正是因为世界上有名利二字,才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生的繁荣和多姿多彩,所以为什么不让人去追逐名利呢!
这话也不错,我们并不认为名利不好,也不说追逐名利不对,因为正是对名利的追逐,才会使我们感受到淡泊名利的潇洒和自在。名利的追逐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有的人过分贪婪,不择手段,害己害人,尔虞我诈,逞才斗气,无尽烦恼。等争取到了名利,却又不知自己到底能够保留多久,心里还是烦恼。
名声加在身上,满足的只是一种感觉,感觉的东西却是容易消失的;利益进入腰包,受用的只是口体,口体的欲望却是永无止境的。名声就好象那动听的歌声,听过去便无声无响了;利益便犹如这今日的衣食,消费了还要不停追求的。欲壑难填,永不满足,所以要殚精竭虑,永远不得喘息,直到痛苦地死去为止。其实,真正的快乐或者幸福,并不在于名利二字上。而追求名利所付出的代价和备尝的痛苦,远比得到的快乐要大得多,并且是短暂易失的。
总之,追逐名利如果能够顺其自然,不牵挂于心,得之则不骄,失之则不忧,权当游戏人生,也许还有不少的快乐。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意求取心灵的自由和潇洒,也不愿意成为名利的奴隶。参透了这一关,对于人生的历程来说,才是一个小小的休息,从而会补充较大的能量,生活得更幸福。
人的一生,最害怕的就是死。面对生死关头,没有人不心怀恐惧的。因为怕死,所以就会被他人用死来挟迫,就会变节投敌或者改变初衷,甚至会苟且偷生。因为贪生,宁可不要人格,违背本性,丧尽天良,坏事可以做绝。为了不死,人们便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可以说,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生而不死的目的。衣食住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爱情婚姻是为了传宗接代,为的是大我的生存。而衣食住行和爱情婚姻中的烦恼和艰难,又占到了人生痛苦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
可见,这个生死关如果解决了,人生就会减少几乎是全部的痛苦和烦恼。仔细思量一下,我们没有出生之前又何曾有过恐惧呢? 死了以后与未生之前又有什么不同呢?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与生死轮回又有什么区别? 也正因为它们没有任何留恋和执着,所以没有痛苦和烦恼,因而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人类有心有意识,所以才会有烦恼和生死。这是进化,说明我们是宇宙的灵长。这话不错,宇宙发展的规律就是生和死。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一个循环,就仿佛昼夜的交替和季节的转变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类在生的时候有了意识,便形成了贪生怕死的心理,所以才会有痛苦的感受。
可见,这生和死全在于人心的生灭,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在法门寺里对众位僧人说的:心意一生,则种种的事物概念都随之产生;心意一灭,则种种的事物概念都随之消灭。所以,如果我们在心里看透了生死关系,心中没有了生灭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生死可言了。“看得透生死关”,说到底就是要放得下生灭心。如果我们始终都能用一种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态度来对待生死和一切烦恼,也就立地成佛而得大自在了,那么便是永恒的休歇了。
136 个性与修养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述论」
人类的个体数以万亿计,但却各是各样,自有特色,原因就是各人都承担着自己一定的社会角色。尽管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在进入社会交往的时候,却必须拿出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的与自己身份相吻合的行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可以说就是圣贤之人了,而儒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让天下人人可以为尧舜。不过,圣贤毕竟是少数,所以才希望大家都去做,否则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正是这种真实的生活,才形成了一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局面来。
那些心地浮躁的人,心意没有一个专注和固定的地方,自然对任何事物都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和了解。不能够深入其中,就难以出乎其外,决不会有深沉切实的见解,最多是浅尝辄止。比如掘井,已经到了离水源只有一尺的距离,浮躁的人往往还会做出这里无水的决定。从新另去开掘,结果是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水源。
而遇到事情就畏难怯苦的人,只会随着别人的后面去走,为的是避免犯下错误。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许犯错误就是人类的生活意义!当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正确的东西。只要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就是进步了。至于那些畏首畏尾的人,虽然不会或者少犯错误,但绝对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也当然不会有超越众人的见解。也许,这才是一个最大的错误。
人有口味,比如有的爱吃咸,有的爱吃醋。常见别处的人要嘲笑我们山西人爱吃醋,当然这里边是有意味的。其实,吃醋也许是件好事情,医学也证明了吃醋多的人会减少许多病症。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嗜欲太重了,简直成了个醋坛子,反倒不美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如同人的口味一样。嗜欲太重了,对什么都要执着。临到紧要关头,他自己什么都不肯舍下,又怎么会为了事业或者理想去慷慨赴义呢!自己的事业都可以背弃,又岂能在朋友或者关键时刻慷慨大度呢!
好在口头上议论事情的人,他的着眼点只在如何去说上面,往往注重的是那些舌辩的技艺,而不是如何去认真地执行。因为他所做的远不及他所讲的,怎么可能指望他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呢?
至于那些勇力过盛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欢用拳头和力气去解决,多是草莽英雄。而文学需要的是细腻的心思,微妙的灵感,才能算是风流儒雅。但由于崇尚勇力,心气较粗,所以很少能够具有那些文学雅士所具有的雅量和潇洒。
由此可见,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不是一个良好的形象,应该再加以沉潜、卓越、慷慨、笃实、文雅,才会本分得体,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137 书下酒与云赠人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述论」
人的一生离不开酒,酒精虽然是穿肠的毒药,但无酒却不成礼义。尤其是现如今的社会,什么地方能够离得开酒呢?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完全出于应酬的酒实在太多,喝下肚去很难受,所以便出现了陪酒者来顶缸受罪。但是,如果有好友知己三两人,吟诗作赋,浅斟低唱,不能说会千杯不醉,但至少可以畅饮淋漓,一醉方休。
真正的饮酒重在于情趣和兴致。若是没有情趣和兴致,再醇香的好酒也是苦涩的。李白因为人间无知己,便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雅致便与明月的韵味相交流,才会豪情逸兴奔放,并且佳思灵感纷呈,否则就只能“举杯浇愁愁更愁”了。
现实中没有知己,千古历史长河中岂能没有!翻开一部好书,真是无限精神食粮,胜过无穷美味佳肴,它能够给心灵带来滋润。看到好处,自我的兴致便与书中的妙趣相交流,竟然不由得大发奇想,大开酒兴。这一本有趣的好书真的可以下酒佐食,而且是天然丰富、弥足珍贵的美味。
文人往往被人视为穷酸透顶,窝囊呆子,小肚鸡肠,迂腐不堪。有个雅号叫做臭老九,也就可以想见他们的处境了。追究其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的古训太多了,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的知识和良心的角度来判断。那些无知的人往往没有良心,所以做事情不需要有任何的顾忌,自然不会像老九那样迂腐不堪了。但是历代的文人知识分子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是社会人生的脊梁,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
不过,文人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儒雅中加上一点豪侠之情,看问题不要太死板,不要有什么过分的拘束。不见得非要像孔子那样,到了七十岁上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早一点做到了,就会更潇洒,也会在社会上从新给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
世上的人情是拿东西钱财赠人或者贿赂,好做个纪念或者帮个大忙。然而,文人本来清雅,豪侠气发便从天上摘下一片云来赠人。心情潇洒而不落俗套,意境高迈而精神超然,韵味深长,感人至深。世人赠物的,物坏而意尽;儒侠赠云的,云去而意存。这才是真正体现了天地自然灵秀之气的天之骄子!
138 美人与名将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述论」
人生的目的非常清楚,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死。在通往这个目的地时,还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比如说衰老与疾病。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就好比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或者草木的芽花实枯一样。但草木没有人为的意识,所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便没有什么痛苦与烦恼。
人类就不同了。他有着自己的独立于自然规律之外的意识系统,所以就会很敏感,同时也会很脆弱,烦恼忧愁也最多。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的。而人们却要贪婪生命,自然会厌恶老、病、死。如果遇到了老、病、死,那就会很痛苦。所以说,如果我们明白不了宇宙人生真正的道理,谁也冲不透生老病死这四大关口。
好在人们的意识不仅可以带来烦恼,同时也可以带来对于烦恼的解脱。解脱烦恼的方法就是智慧,得到这种方法的人就是智者。智者就能够冲得透这生老病死四大关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个佛祖释迦牟尼。
他年少时生活在皇宫中,神仙一般地活着,没有丝毫的忧愁和烦恼,他还以为人生就永远是这么美好。等到他出到城外,见到了送葬的队伍,使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怖;见到一个年纪衰老的将军,得不到人们的爱怜,使他认识了老的悲哀;见到一个面黄肌瘦的病人在沟壑之中蹒跚,大家都躲着他走,使他体验到了病的痛苦;他又见到了农人在犁田,已经疲惫的牛还要受到鞭打,翻起的虫却被鸟雀争食,从而感觉到了生的艰难和无常。他内心十分悲伤,便立志出家修道,以便为众生寻求一条彻底解脱恐怖、悲哀、痛苦和无常的大道。终于,他苦修六年,在那菩提树下透过了生老病死四关,证成了正觉佛果,并且还普度众生。
生老病死四关,说到底都是生理上的现象,本来没有什么。但人类由于意识的敏
感和脆弱,使得心理上的痛苦大大超过了生理上的痛苦,所以受不了。如果我们能
够在心理上看破参透,虽然身处苦海但却心游极乐了,苦也不是苦了。笔者的恩师
圆照大师曾经写过一首偈句来谈生老病死四关:
生是中阴一念措, 老年念佛开专车。
病中若能修三昧, 死不死地不管他!
说得非常朴实而见道,不要执着于生。到老年时参透了人生,便专心念佛而杂念不生,很快就能达到正果;病中不灰心,反而修大道,置生死于度外,自然就超越了生老病死四关了。笔者又随即续了一首偈句来阐发自己的观点:
生来碌碌念头差, 老去才知有慧车。
病后尘缘成梦幻, 死时何处说空华!
看不透生死的那些人往往很痛苦,原因是执着于生而厌恶于死了。如果能把贪婪心放下,一切顺其自然,又有谁会在受苦呢? 自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我们的智慧教导我们去适应社会和自然。认识了它就是修道,适应了它就是得道。
再看那颜貌如花似玉的美人,真正代表了生命的美满和光彩。可一旦垂垂迟暮,门前冷落车马稀,是多么的悲哀!名将威风,喑呜叱咤,何等的气概!然而一旦生病,衰弱无力,提不起马,张不开弓,纨绔小人尚可欺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哪里还有一点点大将的风度呢!
从衰老的美人和病残的名将身上,更体现了生命本身的不圆满。生老病死四关是自然规律,所以需要我们去领悟。

139 放肆与矜持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
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述论」
所谓放肆,指的是性情的开放和心意的恣肆,是相对于礼数和规矩而言的。所有的礼数与规矩都是制定出来让人相处关系的,它们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准绳。倘若是彼此之间都有真性情,那又何必用什么礼数和规矩来约束行为,加以限制呢?也就是说,在真正的朋友之间是没有放肆不放肆这一说的,就如同一对夫妻三天好了两天臭了一样,是狗皮袜子没反正。
但是,一般的人总以为只有与朋友在一起饮酒高歌,才能见出自己的真性情流露,事实上真正的性情岂止在于饮酒高歌呢?山间的小路上,弯弯的小河边, 哪里不是剖露情怀的地方?什么又不是放肆心情的方式呢?如果没有什么真性情,却非要在那广座稠人中大碗饮酒,大声吼叫,不仅处不好感情,反而只见到他只是一种越礼和没有规矩的行为而已。
庄重自持也是一种好的性情,有了也固然不错,没有了也不见得就不好,都是因人而已。明明是荆钗布裙就非常得体称身,却非要穿上一身贵夫人的环佩锦绣。不仅不会得体,反而会失却了本真,就像那个效颦的东西一样。任何事情,包括故做庄重,如果失却了本意,只图做给他人看样子,那便只会让人感到矫揉造作,心中作呕。但是,如果一个人只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做矜持,那么他或者她一定是在表演卖弄,而其背后一定有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世上的事情万万千千,五彩缤纷,其实都不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看不透的人,会被那种种色彩所迷惑,从而不停地追求寻觅,越陷越深,最终被它们所拴缚,难以自拔。如果看得透彻了,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里有什么绝对的是非、善恶、荣辱、苦乐呢?即使是那盖世的功名又能怎么样呢?苏秦怎么样?李斯怎么样?历代历朝的开国元勋又都怎么样呢?也都不过是百年一场戏,翻来又覆去。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之将又何如!
人若是要活得实在些,就会安分守己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必然不会太过于执着功名。即使是那些志士仁人,他们所追求的也无非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自然不会去计较个人的私名了。
真正懂得生命真实的人,因为自己当下的感受才是最最重要的。既然幸福只是一种感受,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去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那些虚幻不实、妄想浮夸的事情上,也不会为那些毫无意义的壮志激情来束缚自己的身心。他们的生活就在这个世界上,认认真真地安守自己的本分,随时随地都能保持着最怡悦的状态,而不为那些俗人所谓的人情世故所扰乱。知足者常乐,就因为他只是认真地做他自己的事情,并在一种创造的状态下领略通过劳动所带来的美感!
140 待足与得闲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述论」
人是最难满足的,尤其是人的欲望更难侍候,所以常说这山望见那山高。我们从前辈那里得到的,就是必须不停地去奋斗和追求,来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往往是把捉不住的东西,得到了很快就会失去,所以永远处在一种希望和失望的交替矛盾当中,谁也不会满足。所谓的满足,其实只是暂的。明代王室朱载育有首《山坡羊》的《十不足》歌,专门说的是人心的贪婪和永远不满足:
逐日奔忙只为饥, 才得衣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 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 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 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 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 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 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 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 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 又问那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 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天上还嫌低!
这就是平常说的欲壑难填,至死不足。永远不足,也就永远痛苦,所以那些智者便教导我们说:“世间事了不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真是大彻大悟之言,发人深省。
人不能没有追求,但却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必须有自己的主宰权。当芸芸众生都在追求物欲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放下欲望,回头是岸,便可立地成佛而得大解脱。人们往往会追求物欲而不追求解脱,所以何时才能满足呢!
若是能够及早地明白心灵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也就不会为物欲外境所驱使,过着那表面上愉快,可内心里却紧张的生活。心里安宁了,人生也就清闲自在了。若是要到衰老的时候才因为有心无力而住手的话,虽然表面上退了休清闲自在了,其实心中却会感到更大的痛苦。他们永远生活在当年轰轰烈烈、气势飞扬的记忆中,与现实中的衰老无力、遭人冷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这种巨大的落差,使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人物无法再生存下去。
与其在衰老时如此悲哀地死亡,何不在未老时就能明了这一点,放下一切,顺着生活的自然,必定能够尝到真正安闲的滋味。
141 真身与自性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述论」
人类的生活基本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肉体上的,一种是心灵上的。如果认为肉体所追求的是真,人们便会贪婪外物而被其所奴役;如果觉得心灵所求索的是真理,那么就不会为外在的事物所分心,至少会感觉到心灵的自主与完善。心灵完善了,就不会有失落感、异化感、奴隶感、缺憾感、痛苦感,那么幸福的感觉就会达到最大的程度。
心性原本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但却因为我们的贪婪背负上了沉重的肉身,时时要做种种的营生来养活它,反而成了它的奴隶。倘若我们自己再对肉体生起了怜惜和执着的念头,更要为它披红带绿,供给它山珍海味,终其生命都是如此,这肉体形骸岂不就是心灵的桎梏?
佛家认为人的色身是幻,那些一切有生死的东西都如梦、幻、泡、影、露、电一般,不可执着,难以永恒。所以,当我们看到那山头的云影烟雾,来去自如,变幻多般,便能够悟到自己的肉身也如同那云烟一般变化无常,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对肉身的执着,而应该像行云流水那样潇洒不羁,自由自在。一旦不执着于肉体的物欲,才能够体会到生命的真意。正是杜甫诗中说的: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自然界中的山禽水鸟还没有发展出来人类的意识系统,所以它们所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本源于自然,具有无限的生机。我们人类却因为种种情感和识见的浸染,对于天地万物不停地进行选择和取舍,欣爱那美好的,厌憎那丑恶的,以至于所见到的天地万物都被人类的感情和见识打上了深厚的烙印。比如说梅花耐寒、松柏后凋、牡丹国色、芍药妖娆,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恶蒿薰莸,以比小人,都被赋予了文化的含义。其实,鲜花与毒草都是自然的本性,没有任何分别与偏执。但因为人类的自我中心意识,硬是要寓情于景,心性也日趋狭窄闭塞,最终所见所闻也都失去了天真的本色。
若是我们能够本于心灵之真空无妄,率性而动,便能与自然中的禽鸟相共鸣,去吟唱出自然生命的本色歌曲来。花香鸟语,天机盎然;青竹翠叶,真如法身。在鸟鸣声中识得自性本真,机心顿失,仿佛醍醐灌顶,当下开悟。啊!原来那些残酷的争夺厮杀、戈矛相见以及人间的痛苦烦恼、忧愁悲伤,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妄想情识所造成的啊!
142 明霞与流水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
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述论」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善于执着,尤其是贪婪于那些所谓美好的事物。天上的彩霞固然美丽,但转眼之间就会消失。人们之所以不去留恋它,原因就是第二天还会有美丽的彩霞出来的。在那些空旷的山谷,或者是林野田间,一渠清水流淌,潺潺之声动人悦耳。人们也不会太过留恋,原因是水流淌的声音永远是这个样子。整天坐在水边去听,也就不新鲜了。如果到那人声鼎沸的市场上走一走,然后再回到溪涧流水旁边,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宁静与禅意,那种美感是难以言述的。
人间的一切其实也属于大自然,人为的事物与自然的天籁也毫无分别。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类,却任其发展,不加执着。那么人类对自己所创造和发明的东西,也种感觉却是永恒而不会短暂的,只是人们往往只去追求那些显而易见的小感觉,却忽视了真正的大感受。不仅如此,如果太过于执着了,便是那痛苦的开始。
倾国倾城的美人,因为本身的美色,使那些贪婪女色的男子神魂颠倒,而忘乎所以,就是李延年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贪婪女色,大的会倾城倾国,小的会倾家倾户,所以历来就有“女祸”一说。风流英明的唐明皇竟然因为贪婪杨玉环的美色而荒淫误国,殷纣王因为专宠妲妃而丧命亡国,吴王夫差因为爱幸西施而败国亡身,等等都是因为贪婪女色而造成的千古遗恨。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女人长得美丽漂亮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过分贪婪她们的人。美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也只是一个阶段,过了那个阶段也就人老珠黄了。再说,天下美女多的是,我们如果能够欣赏她们的美,并且把对大自然所赏赐给人类的尤物的爱慕奉献给大自然,我们也就不会再执着了。至于那些弦歌声乐,能够动人心弦,往往使人流连忘返,所以古人常说“声色犬马”,乱人心性。
佛家认为人的业障就发生在起心动念的时候,贪恋声色犬马的念头就好象那蚕虫之作茧自缚一样,贪婪的越多则束缚也就越大。业障就是行为障碍,是指在人正常的生活轨迹上所造成的障碍和艰难。不仅行为上的障碍和艰难才是业障,即使是起心动念都是业障,因为心中的执着和留恋本身就是烦恼。一旦除去了这种恶念,又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我们的身心呢?我们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和业障呢!
若是能以观赏明霞的心情来欣赏美人,而不用那种占有的心理来看待她们,那么再好的美色又怎么能够苦恼我们呢?正如那溪间水声虽然美好,但是却过而不留,用这样的心情去聆听美妙的弦歌声乐,去对待一切令人容易生起贪爱执着的事物,那么又会有什么事物还能蒙蔽我们的心灵呢?
143 辱骂与便宜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