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秘行业:镖局春秋

_4 古彧(现代)
  物镖是随着自由商人的出现而诞生的,它也是镖局的主要业务。从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的“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进的利钱也委的无数”,第六十六回还提到西门庆等人准备搭“标船”出门“办货”开始,到民国十年(1921年)著名的镖局“会友镖局”——中国镖局最后一个堡垒的关张,在将近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物镖一直是作为镖局的主业务存在的。
银镖
  押送黄金白银等作为货币形式存在的物质的镖,叫做银镖。如此说来银镖押送的就是现成的钱了,现在叫“现金”、“现钞”,那可是拿起来就能花的钱啊,是什么人把现金这么放心地交给别人押送呢?他们对镖局信得过吗?镖师们会不会“见钱眼开”,在路上吞了现金据为己有呢?实际上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镖局所押银镖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汇款业务、押“皇杠”业务、押银票业务等都属于银镖的范畴,自然被押送的银子也因此被叫做镖银。在押送镖银的过程中,自从镖局诞生到消亡的几百年间,几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镖师吞掉镖银的现象。
  银镖的汇款业务就是代办远途银钱汇兑。当时晋中平、祁、介、太等县的商人,在北京开办干果店和做其他生意的人不少,每逢年终结账,他们都要给山西老家捎些银钱,因途中有被劫失落之虞,因此常靠镖局代运。代办手续是把款项记于账上,云:某月日收到某号运交某处某号银两若干两。至银子的成色、分两,皆都不问。交运款时,只将银两包好,外边再用布或麻包封固、缝好,亦无火漆打印,只在银两外面书明银若干两,寄某处,交某号查收即可。报酬大致每年正月总付。
  银镖虽然风险太大,但是利润非常高,所以一直是镖局最为热衷的买卖。银镖产生在信镖和物镖之后,银镖最初的形式是商人由于过年过节不能及时回家,委托镖局捎回家一些银两,随着银两数目的增大和要求押送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商人之间的银货两讫的银子同样由镖局押送,最后发展到官方的饷银也交给了镖局押送,镖局的银镖阶段,可以说是镖局发展的顶峰阶段。
  一直到清末新政之前,国内无银行,无汇兑事业,大宗款项大部分都委托给镖局解运,后来有了票号之后,就由票号代为拨兑。
票镖
  票的种类太多了,邮票、车票、机票、钞票、支票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镖系?票镖系保的这种票是什么票呢?
  说起票镖,就不得不说晋商,山西作家王进说,走进山西陕西,晋商的遗迹无不让人叹为观止。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富可敌国的乔家大院、精致典雅的渠家大院、豪阔无双的王家大院、雕梁画栋的曹家大院、山水宜人的常家大院无不令人惊叹。那些极具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平民英雄乔贵发、豪气冲天李大全、以商济世渠本翘以及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更是至今令人怀念的英雄人物。而那些隐藏在巨额财富背后的镖局故事,如以戴龙邦为首的一批镖师也无不让人敬佩。
  晋商的崛起,最早始于宋代。那时西盐和海盐尚未发现,而位于河东的盐池就成了天赐晋人的生财之道。晋商的鼎盛,是在明代。根源是当时有外族侵略,大明朝为了稳定自己的江山,加强了自己的防御体系,在北部边疆屯兵八十余万。为解决军粮问题,朝廷给供应军粮的商人印制了一种“仓钞”,商人凭着这种仓钞领取“盐引”(贩卖盐的凭证),就可以明正言顺地经营获利丰厚的食盐,晋商并由此而暴富天下。晋商的辉煌,是在清代。在清军入关之前,精明的山西商人就与满人有了人参、貂皮的交易,明清交战时期,这些商人不仅为清军提供过军需物资,而且还帮助收集过军事情报。为此,顺治皇帝登基后还亲自召见过范永斗等八名晋商。康熙五十三年(1694年)平定葛尔丹事件中,不少晋商还从事了随军贸易,得到朝廷赏识,并受“龙票”,开始从事蒙俄贸易。清代晚期,平遥人雷履泰首创票号,并在短短的几年内,使票号汇通天下。
  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晋商的崛起、兴盛和辉煌,离不开一代一代武术大师的支持。以元明为界,元明以前多服务于国家,山西涌现出了不少爱国名将,元明以后,名将辈出的山西,鲜有垂名青史的将领,山西的武士,不再以开疆拓土、戍边擒敌闻名于世,他们转而服务于财雄天下的晋商。武士赖以谋生的组织就是镖局,他们依托镖局,一边习武,一边为买卖行走镖。明以后的山西镖局诞生了不少令后代景仰的人物,其中最出色的便是心意拳宗师戴龙邦。
  从以上晋商的票号和镖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镖局和票号的密切关系。票号的产生,最初对镖局汇款和押运银镖的生意冲击很大,但是经过了极短的磨合期之后,镖局和票号很快就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尽管票号的银票不是叮当响的现成的银子,却是拿着就能兑换成银子的票据,有点像现在的现金支票,使商家不再为携带大量沉重的银子而烦恼,一张纸就相当于怀揣几万两、十几万两甚至百万两的银子。但是由于它的随时可兑换性和票号的不严密性,照样成为盗贼抢劫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商人和票号的人自然又找上了镖局。加上票号的周转银子量大,路途遥远,以及票号没有分号的小城市之间的现金拨兑,更是离不开镖局的押运了,票号的产生不但为镖局增加票镖的生意,还为镖局增加了一项肥差——逢百抽五的银镖生意重新兴隆起来。
坐镖
  坐镖这一镖系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根据它的业务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护院、坐夜、坐店等三种形式。
  镖局的主要业务是押送信件、银子、货物、银票等,常年奔走在外,但是这并不是说镖局的业务就是只有“走”镖这一种形式,“坐”镖也是镖局的业务范围,也相当重要,这三种业务形式,拿镖局的行话说,走镖的叫“唱戏的”,护院、坐店、坐夜的叫“坐池子”,每逢夜间,没有出去“唱戏的”,就按照“当家的”的安排,轮流去“坐池子”。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商铺洋行,一般都会请镖局的人坐夜,像清末权倾一时的李鸿章,他在京师的宅院,请的就是北京八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派人“坐池子”。
  原因前面说了,强盗是镖师的“朋友”,真有强盗“踩点子”,如有镖师护院,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圆满解决,化干戈为玉帛。若只靠护卫、巡捕,乃至步兵统领衙门指挥下的禁卫军,两下里很可能话不投机,反而生出无穷事端。江洋大盗顾及的只有江湖道义,哪管你是几品顶戴!
  镖局在城里的主要业务就是“坐池子”,其实也就是保护私宅、商号不被人盗窃,给商店的撑面子,防止有人捣乱讹诈。但是人们为什么不把做这些工作的镖师叫做看家护院的打手,而尊称他们为达官呢?据方彪先生《京城镖行》说,这其中原因很多,有关镖师克己的性格和高尚的武德,还有一条就是一般情况下,镖师是只为雇主看家护院、撑腰护号,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手伤人。正宗的镖局在签定坐池子的业务保单时,都明确了业务范围,比如坐夜的只防飞贼夜入,不管家贼外盗,强行入宅者,不过内影壁不管等。这些条款是为了划清界线,不介入雇主内外的人际关系,比如老爷太太要对奴仆实施家法责打多少板子,镖师会视而不见。护院的镖师看到少爷在外和人发生的冲突,也会不管不问,因为镖师的任务是负责防匪防盗,不介入他们的内部和外部斗争。
  镖局和雇主签定镖单时,还会特意强调一下礼节的问题,一般雇主的地位是非常显贵的,但是镖师则最多和他们“客礼相见”,决不会像仆人一样行大礼,见面拱手作揖就成,虽无宾客之尊,也有半个客人的地位,所以非常受人尊重,也因此被人唤作“达官”。
客镖
  在“客镖三忌”中关于客镖我们已经说了不少,客镖保护的不是财货,而是旅客,所以客镖又叫人身镖。能雇用镖师护驾的旅客大多是上下任的官员,或是迁居及回籍探亲的富商大贾。他们都是携带眷属、携带钱财的阔主,是贼人算计偷袭的对象,不但目标大,而且行动不方便。所以保客镖比保物镖、银镖、坐镖都要难,不但不能丢镖,而且还要给大人、小姐、老爷、太太们以诸多方面的安全感。
  清末时期的“两宫西狩”,就是以贯市李家为首的北京的镖局联合保的一次皇宫内院的客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皇西遁,护军极少,狼狈不堪,可是身边却跟着四、五十名北京各大镖局的镖师,赤胆忠心,可表日月。估计没这些镖师跟着,也不必八国联军,从北京到西安一路上的大小强盗,就要了“老佛爷”的命了。可是等到“两宫回銮”之时,这些镖师却被遗忘了,只好混迹于古都长安的滚滚红尘之中,有的镖师重操旧业,开起了镖局,像永庆镖局、宏泰镖局、宏发镖局等等,都与这批“护主西狩”的镖师有关。
  因此说,最难保的镖自然是为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保驾护航的客镖,因为要确保他们在来往途中生命财产安全,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镖师走水路镖时,若保的是货镖,一般都会在镖船上插上镖旗,采取明保的方式;倘若走客镖,就必须采取暗保的办法了,一般不插镖旗,镖师们的衣着也均是家人打扮,这足以说明客镖的难度之大。
  说穿了,客镖的实质其实就是私人保镖,也就是受雇充当私人护卫。清朝袁枚的《新齐谐·董金瓯》中说到:“吾父某亦曾为人保镖,路逢劫盗,与角斗,不胜而死。”私人保镖者,有时是单身镖师充任,有时也雇几位镖师,甚至由多人合作组成镖队。清黄轩祖《游梁琐记·王天冲》中述及:“某早闻之,不敢莅临,遣其弟代祭,拨干仆标队卫之。”
  此外,还有我们前面说的镖局“保护库丁”的业务也是标准的客镖,李尧臣在他的《保镖生活》中介绍:“原来当年当库丁是一项很肥的差使,库丁可以从银库里往外偷带银子。尽管防卫很严,如库丁出来时要裸体打一个跟头,但库丁还是可以从肛门里把银子偷偷带出来。因为库丁这样发财,北京城里就有混混专抢库丁,等于绑票勒赎。因此,库丁上班下班,都得找镖局保护,才能不被流氓绑去。”
集六系一身的女镖师
  镖局在女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20世纪初,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说起古代中国镖局的镖师,大都认为是男人们的事情,女孩子三寸金莲,手无束鸡之力,怎么会与弄枪动刀的行当扯上关系?怎么可能会有女镖师出现呢?
  其实不然。中国古代不仅有女镖师,而且女镖师们大都还是集大成者。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的达官显贵、富贾巨商大多是妻妾成群,但是得多患失,他们的心理也往往是非常阴暗和惧怕戴绿帽子的,所以不得不严加防范。这就为女镖师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封建伦理道德上来讲,由男镖师来保护雇主的家眷确有许多不便之处。一是有些盗贼夜间行窃,常常要进入内室,而此时又恰恰是内眷熟睡的时刻,家眷还来不及穿上外衣,男镖师怎么好贸然进入;二是古代的内眷尽管常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美德,但也总有外出观光、购物、会友的机会,倘若有些花贼乘此下手,就算男镖师的身手再敏捷,也难保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下,女镖师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凡是习武的女性,多半是习武世家之女,或者江湖卖艺者的孩子,相对于缠足裹脚的女孩子来说,这些女镖师应该是思想最解放的女性。
  女镖师一旦被雇主邀住家中,便具有了护院、坐夜、银镖、物镖于一身的特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女镖师的职责是守护内宅是无疑的了,但是内宅是雇主的钱财和宝物的储藏之地,当然女镖师要负起责任来。同时,太太、小姐们外出会亲访友等等,女镖师还要保护好女家眷的人身安全,随车护卫而行,这也正是客镖的走镖。
  女镖师身兼多职,在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下,即使同在一个院子里、同在一条路上执行着同一项任务,男镖师也不把女镖师看作同道中人,而女镖师也知自重、自爱,向来不和男镖师来往。
  与其说女镖师是在遵循着封建礼节,不如说是女性自己残害自己的一种表现,这种悲剧性不在于某一个人,也怪不得女镖师和雇主的家眷们,怪也只能怪是制度的落后才注定的悲剧。其实,作为现代的女性,不管是身处什么环境之中,若能做到旧时女镖师们的自重、自爱、自强、自立,也就足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了。
镖局精神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行业精神和经营策略,镖局的企业精神同样也像是一种支柱,支撑着镖局行业这幢大厦,那么,镖局的精神都有那些呢?
  镖局的尚武、正直、正义、扶弱、助人的精神,指导着几百年来镖局的镖师们,前仆后继地追逐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甚至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凶悍的敌人,他们从来不知道逃逸和后退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点,人在镖在!
  在强盗的眼里,镖师是一种从来不会屈服的人,在商人、雇主、弱者眼里,镖师永远是最让他们有安全感的人,镖师就是他们的腰杆子,镖师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只要有镖师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安全,他们的生意买卖就会兴隆发达。
  其实这只是外行人对镖局的一种表面认识。对于有苦说不出的镖师来说,他们心中常年祈祷的只有一个字:和。他们心中只有一个词:以和为贵。
  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的厮杀和死亡,遇到了太多的袭击,见到了太多的流血,而他们的职责仅仅是保平安,所以他们不管处理任何冲突和突发事件,总是以和为贵,以和平解决、和气生财为主导精神,镖局也始终坚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神包括处理好与官方、地方、贼方的关系。
三分保平安的谦和精神
  镖局的镖师们有句口头禅,叫“三分保平安”,这是一个资深镖师的修养,也是镖局的一个重要精神。
  所谓“三分保平安”就是:带三分笑,让三分理,饮三分酒。
  镖师的作派可不是影视里横眉立目的形象,而是十分谦和,待人接物总是面带三分笑容,尊老敬长,礼贤下士,实为谦谦君子,颇有绅士风范。
  如在行车、打尖、住店时与人发生矛盾,镖师总是礼让三分,不以武功压人,尽量不与地方上的“恶人”发生冲突,遵行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行事方法。地方上的“恶人”一般也不找镖师的麻烦,深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没点真本事,谁敢出来走镖?所以镖师遇事情也总是礼让三分,诸事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镖车上路后,镖师就不再喝酒了。即使隆冬时节,为了御寒暖身,年高的镖师有时喝上两盅,但是以三分酒量为限制,决不多饮。能喝一斤的话,最多喝上三两,中午打尖时不喝酒,更不和不认识的人开怀畅饮,道逢亲朋好友,虽是久别,也是以茶代酒,老镖师饮酒是进店后一切安排妥当了,关起门来独乐自饮,但是决不会超过三分,年轻的镖师则是滴酒不沾。
与官相交先声夺人的精气神儿
  镖局的镖师个个那么谦和,为什么会先声夺人呢?并且先声夺人的对象还是当官的,难道镖师们就不怕官府为难自己吗?得罪了当官的会有好果子吃吗?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走江湖卖艺的人有句口头禅:“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镖师更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是不会轻易得罪任何一个人的,更何况是官府?常言说官大一级压死人,镖师当然有自己的行事哲学。镖师一年四季在外走镖,免不了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官场人物,如处理不好与官方关系,那将是寸步难行。所以镖师走镖必须和沿途的官员交好朋友,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要遵从“先声夺人”的精神。
  常与镖行发生关系的官方机构分三种,一是管理地方治安的巡防营、巡检司等武装力量;二是设关卡、课收税款的税务司、厘金局等财税机关;三是水路镖上的河政、漕政机关。
  按理说,镖车启程前,都有官府发给的“路引”,沿途各种路卡官兵见到这张“通行证”,理应痛痛快快地放行,其实不然,他们不仅要雁过拔毛,而且还要处处设难,若是冲突起来,吃亏的只有镖局。因此,镖师每到一处,都要先客客气气地递上自己的镖单和路引,而后请安、问好。如果是初次相会,还要出示“大门坎”(后台)的官帖,让对方摸不请自己的底细。路卡上的官兵虽然贪财,但也不敢贸然行事。于是许多官兵在镖师恭敬礼让的感召下,也愿意做个顺水人情。一来二去时间久了,双方反而成了朋友,遇到镖师与贼人发生了冲突,他们也愿意助一臂之力,帮忙缉拿贼盗。一则这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的职责所在,二则他们也知道这个忙镖师不会让他们白帮,到达终点后,雇主也当然要意思意思,有所表示。
强龙礼敬地头蛇的隐忍精神
  作为地头蛇,就是沿途各地的土皇上。他们虽然不像土匪那样明夺暗抢,但喜欢逞勇斗狠,原因是怕外来的势力看不起他们,影响了他们在当地的威信。于是,当镖车路过他们的地面时,地方势力中的头面人物,便率领着他们的乡兵、练勇,在路上一字摆开,挡住去路,狂妄宣称:“车过压路,马过踩草。但看在咱们江湖一家份儿上,我们也不能不给你们留点面子,放你们过去。但你们必须要赢得了我手中的家伙,否则就对不住了。达官爷是见过世面的人,何不露两手叫我们也长长见识。”
  镖师经常行走在镖路上,这样的场面自然见过不少,也知道他们的心理。因此每到这时,镖师便早已跳下马来,以对待官方的礼节一样,先递上自己的镖单、路引、揖礼请求:“小字号以走镖为生,此次来骚扰贵方,实属万不得已,失礼之处,还望多多包涵。”说完双手一抱拳。
  如果对方是个识相的,见到镖师如此谦和,还有官方的大门坎帖子,哈哈一笑,立刻做个顺水人情,把路让开,放镖师过去。但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方势力,把镖师的礼敬当成胆小怕事,认为这些镖师根本没有真本事,不仅不让路,还狂妄叫嚣着非和这些镖师过过招、学两手不成。
  被逼到此,镖师只好让他长长见识了,于是双手又一抱拳道:“朋友既然看得起,在下只好奉陪了,但客不压主,先让您三招。”
  凡是依众欺寡之徒,大多武德甚差,往往没有什么真功夫。更没有出去闯荡过,是井底之蛙,听镖师说让他三招,认为是把他看扁了,于是勃然大怒,愣头愣脑地扑上来就连进三招,常言道:“程咬金三斧子——把看家的本事都使出来了。”三招进完了,镖师也就把地头蛇的底摸清了,于是狠狠地回敬他三招,这三招不但使地头蛇清醒了,而且长了见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可是又找不到台阶下台,心里十分懊丧。
  而这时镖师却突然收住招式,抱拳拱手道:“小字号走遍江湖,没见过足下这样的真功夫,敢问大名?何师所传?跟您走上这几招,胜过练功十年,在下受益匪浅。”地头蛇一听这番恭维,也就借坡下驴了,答曰:“我打遍三十六方,今天才算碰上对手,不打不成交,赶快进村,好好叙谈叙谈,喝上两盅。”说罢回过头去喝道:“快备宴,接客。”于是化敌为友,镖路上又添了一条门径。
  这就是武师的隐忍精神。
  倘若镖师此时也逞强好胜,继续扩大“战果”,使地头蛇颜面丧尽。那么这伙地头蛇也会孤注一掷,一哄而上,来个好虎难敌群狼,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样见好就收,不仅保住了地头蛇的面子,而且也使他们领略了镖师的厉害。否则,就算镖师当时把他们打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或者暗中跟随,沿途捣乱;或者勾结贼匪,聚众暗袭;或者夜间放火,让你难察难防,后患无穷无尽。特别是纵火,一旦遇见火攻,镖师心里就明白,这回遇见的不是贼人,是仇人。贼人遇镖车是劫而不烧,因为劫车是个案子,地方官不能不过问,烧车往往是无头官司,地方官可以不受理,来个不了了之。
对挑衅者以礼相待的精神
  世间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是隐忍,就越有人找你的事儿,你说人善被人欺吧,可是镖局这种武林高手云集的地方,也时不时地有人上门挑衅,遇见这些挑衅的人你说镖局会怎么处理呢?
  镖师外出走镖时,会交上形形色色的朋友,而形形色色的朋友也会找上门来,以武会友。京中有点名气的镖局,免不了有人找上门来,声称:自己是个武林之士,粗通器械,略知拳脚,今日登门前来请教,以武会友。遇见这事怎么办呢?
  首先要以礼相待、坐而论道、即兴表演、决不较量。俗话说,“相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一旦失手伤了对方,穷朋友就吃上了;一旦败了,镖师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对于这些上门挑衅者,通常是采取三种方法解决:对武林中的落魄的朋友,本着人不亲、功夫还亲的精神,留他吃顿饭,送些银两和衣物,好生送这位朋友上路;对武林中的高手,先把他稳住,天天当贵宾招待,暗中火速派人摸清这位高手的来路和师传,一旦确认是正道中的朋友,就直言请他帮忙,以客卿相待,走上几趟镖后,认为“是块材料”,不但武功,而且阅历、胆识、人品均够得上位达官,就由前辈老镖师出面请他留下来一道干了。若道不相合,则婉送之;对于那些专门前来捣乱的公子哥、秧子,要谨慎对待,公子哥大多是清廷的王公、高官、宗室之后,身边常有一伙混吃混喝架秧子的人挑唆他闹事,借机敲诈人的钱财,而且大多人又不敢惹。碰到这种情况,镖局的原则是哄。秧子们都是不知世事的小雏,一架就晕、一捧就转。歹人们把“秧子”架到镖局来以武会友,镖师们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个你会架秧子,我会哄秧子,连恭维带奉承,使“秧子”把进店时的初衷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有的“秧子”高兴糊涂了,竟在附近酒楼上摆上几桌,宴请镖局诸达官,庆贺以武结友,而镖局也说不定因祸得福,又添个“大门坎”。
对盗贼先礼后兵的精神
  我们知道了镖局对待官府、地头蛇、秧子的处事原则和精神,这些似乎都远不及盗贼的危害,自然很好处理。如果镖局遇见了盗贼,又是以什么样的精神来解决呢?
  镖局在走镖的镖路上倘若碰见了打过交道的“朋友”——强盗,通过喊镖和“春点”,进行行话交流,自报家门之后,大家叙旧拉关系,一声“合吾”就算过了,以后有的是礼尚往来的机会。要是遇见了陌生的“朋友”,眼看就要厮杀起来,这时候领头的镖师就会放下武器,上前施礼,若是和匪首“春点”上了,贼首同意“借路”,就会回头喊一声“合吾”放行。如果话不投机,这时候镖师就会说:“既然当家的不肯放小字号一马,那也不要兄弟们伤了和气,在下陪当家的过几招,当家的赢了,我就照您的吩咐去办,如果在下赢了,求当家的放小字号一马。”一般来说贼首也是比较重视江湖义气的,如果输了就会借路放行。
  和匪首谈判的行话,镖局称之为“春点”,也叫“唇典”,我们将在后面的镖局行话里详细介绍。吃镖局这碗饭的,光凭武艺高强还不行,还要有高超的“春点”技术,就是说行话讲得要好,多半就能化险为夷,省去了伤亡和流血事件,还达到了保镖平安的效果,并且能和贼匪交上朋友,在以后走镖时省去了很多麻烦。
  镖局先礼后兵的精神,其实还是想赢不打之仗,作为贼首横刀拦住镖车,往往是等待镖师前来春点。镖师自然也是求之不得,镖师先礼后兵的“礼”,当然是放下武器,承认吃的是朋友的饭,穿的是朋友的衣,天下习武之人同师同源,所以得讲江湖义气,求朋友借路。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先礼”之后,又“兵”动干戈的,大多是化干戈为玉帛。
  镖师和贼人这样相处,有时想想觉得挺好笑的,但是仔细考虑一下,也确实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打胜仗者,恐怕也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莫属了,镖师们却能做到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处理与仇视我们的人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也用上镖师的这种精神,谁敢说不会化干戈为玉帛呢?
面对饿虎的大无畏精神
  镖师要是在镖路上遇见了能“春点”的“朋友”,是有惊无险,但是要是碰到了无法交流、或者根本就不允许镖师交流的恶人怎么办呢?
  在走镖的过程中,镖师最常碰见的是“打杠子”的“朋友”。打杠子,就是半路出家的劫匪,什么江湖规矩、春点都不懂,阅历浅,武艺低,十个八个地结伙打劫,手持大刀片红缨枪,身上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嘴里喊着从评书艺人那里学来的台词:“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大刀管杀不管埋。”
  镖师一看就知道是一群“打杠子”的,也犯不着和他们“春点”了,反正他们也不懂,所以上前三下五除二,把一帮人打翻在地,把刀搁在脖子上,教训几句劝其改邪归正老老实实地回家做人,然后就放他们走人了。
  遇上“打杠子”的确实是小事一桩,镖师走镖最害怕的就是遇上“饿虎”。饿虎都是饿红了眼并且有些真本事的强盗,这种盗贼见了镖车,根本就不听你什么“春点”不“春点”,从来不和镖师废话,志在必夺。饿虎劫镖大多是先阻断交通,破坏桥梁,设置路障。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前锯断路旁的两棵树,然后用绳子拉着,等镖车一到立即放倒,放树就是动手的信号,埋伏在路旁的贼匪一拥而上,见了镖师也不答话举刀就劈。如果饿虎没有阻碍交通,那说明这只饿虎当真是穷凶极恶,连镖车的骡马也想一起吃掉。
  一旦遇上了饿虎,免不了要有恶战,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镖师以身殉职牺牲生命,或因公受伤废了武功的也都是寻常之事。但是英勇的镖师们面对凶悍的强敌,从来就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倘若不是战略的需要故意拖长战斗的时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迎刃而上,在三五招之内解决战斗,近身肉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表现出一种中华武术健儿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来。
对雇主的忠诚守信精神
  镖局的镖师遇到打不过的强盗,会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扔下雇主的货物或者扔下雇主溜之大吉呢?万一要是把押送的镖丢了该怎么办?
  别看镖局对待强人一贯坚持谦和、委曲求全的精神,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们是非常坚决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保护雇主人身财产的安全,这一点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旦镖局和雇主签定镖单,形成了合同关系,他们就会坚持对雇主忠诚守信的职责,所谓人在镖在。如果强人危害到了雇主的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所有的谦和和求全精神都不复存在,他们就会拔刀向前,舍命护主,用刀光和生命,履行自己的职责。
  镖局对外界的一切挑战,都是采取避战的精神,这并不是说镖局的人就低人一等,而是镖局的职责所在,保镖的目的是赚钱,使用的手段是保证雇主的人财两安,他们没有必要对强人赶尽杀绝,倘若强人真的强人所难,镖局为了坚持对雇主的忠诚守信的精神,也只有和强人一搏生死了。
  北京的会友镖局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生死搏斗。当时镖局接受押“皇杠”的大买卖,镖船在河上遇到了强行登船的一批假冒的检察官,当他们发现上船的不是官而是匪的时候,立即进行了手枪战斗,贼匪被打退之后,又把船困在河心进行了二次进攻,战斗十分悲惨激烈,押船的镖师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顾生命危险和匪贼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死伤过半,损失了两千多两银子,镖局毫不含糊地照价赔偿了。
  在后来的走镖过程中,又有几家镖局遭受过同样的损失,为了能够保证雇主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不再受到损失,全国各大镖局为此举行了联合大会,不惜代价组成联军除掉了闯关东当了“马达子”之后又回到冀州为匪作案的“饿虎”宋锡朋。
  镖局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为雇主效命。虽然镖局的镖师和雇主只是合同双方的受益人和责任人,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但是镖局的职责毕竟是保护雇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此而获得报酬养家糊口,所以镖局始终坚持着对雇主忠诚守信的精神做事行镖。
官府有硬靠山
  镖局无论大小,只要打出了镖局旗号进行营业活动,包括那些被正统镖局视为“编外镖局”的“野鸡镖局”在内,大小都得有个靠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台,为什么把事情说得这么绝对呢?
  人常说“朝里无亲难做官”,仕途如此,开镖局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后台的势力和影响,与镖局的经营范围和镖路的活动区域几乎是成正比的,北京的镖局在朝里找后台,地方上的镖局在地方官中找后台。大型镖局的活动范围几乎遍布中国,依靠的“大门坎”自然是朝中大员。就拿贯市的李家镖局来说,趁为“两宫西狩”贡献骡车的机遇,受封为“御前镖局”,每年都要打着“引路侯”的旗子招摇过市,进京找慈禧太后领赏,其实还不是趁着机会向老佛爷进贡一些土特产,拉上这个无与伦比的后台。
  所谓打通朝中关节,并不一定是结交上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政要机关,因为对镖局来说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同三大宪的幕友或者亲朋说上话,必要时请得动一纸公文、书信,或者一个帖子就行了,这些东西往往是备而不用,只是一种免得临时抱佛脚的预备。
  譬如说,跑蒙古生意的镖局,因草原辽阔,盗贼多为马贼,有时抢了东西,你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绝尘而去,却无力拦堵。再加上他们时聚时散,没有众多的武装力量,是根本奈何不了他们的。因此,镖局要结交的硬靠山,往往不是政府官员,而是镇守草原的将军、都统或巡防统领。这些人大多握有兵权,不仅能临危救难,而且威名远扬,对一般盗匪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而走水路镖的镖局,结交的硬靠山也是漕运总督衙门的各个关节,并同税务司、厘金局通上气。两千多里的运河两岸,“吃漕的”盗匪和“司漕的”的官员不计其数,但相互间都有联系。有了硬靠山,便可以攀上交情,让人另眼高看。
  须要特别指出的是,镖局交“大门坎”与趋炎附势、拍马溜须完全是两码子事情,和现在出现的个别“官商勾结”现象也是两码子事情。镖局交后台基本上不牵涉大利益的交往,他们不是用银子交出来的“朋友”,最多算得上在特殊的情况之下,“大门坎”和镖局互相保驾护航的一种交易。
绿林有硬关系
  绿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镖局必须要在绿林中有硬关系?绿林中没有硬关系对镖局的损害非常大吗?
  绿林也叫绿林山,今在湖北大洪山一带,最早是指西汉末年的公元17年,王匡、王凤聚集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为绿林军,反抗王莽政权。后来“绿林”一词逐渐引申泛指聚结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和团伙。
  那些拦路抢劫镖车的盗贼大多也自然都是绿林中人,关于镖局和绿林中盗贼的硬关系的来源、形成、发展和深交我们就不再多说,这里只说说镖局和江湖绿林之中一些其他势力的硬关系。
  这些硬关系,通常都是在当地较有影响的地方乡兵和团练,也有以强宗大姓为基础的习武团体。这些组织通常被地方豪强所控制,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雄据一方,连朝廷官员也不敢小视。对于镖局过境,只要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常常也不会跟镖师过不去。而所谓面子,也不过是当镖车通过他们的地盘时,镖师下马步行,先去拜会拜会他们的头面人物,给地头蛇烧烧香,上上供,然后再驱车过境。
  在这些绿林好汉中,虽然也不乏歹人,但一般都讲交情。清朝末年的大刀会、红枪会都是属于此类组织。他们常与官府作对,与前来镇压他们的官兵分庭抗礼,但对镖局,通常都称为江湖朋友。当年义和团兴起之后,镖路表面上受阻,实际上由于义和团的头目与镖局关系密切,所有镖路上照样畅通无阻。
  所以,许多镖局走镖时,一面打着镖旗,一路喊着镖号,大张旗鼓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村、集、镇、屯,就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结交了无数的绿林好汉,趟开了自己的镖路。到了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大动荡时期,绿林的朋友层出不穷,官逼民反的绿林豪杰、化兵为匪的老总,都成了等米下锅的“饿虎”,没有工夫和镖局讲关系论交情了,许多镖局的镖师才感叹绿林无道,无法和绿林的朋友打交道了。
自身有硬功夫
  常言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就算是有了官府的硬靠山,有了绿林的硬关系,如果自身没有真本事,镖局还是无法走得通镖路、保得住镖,硬是打肿脸充胖子走镖,那就等于去送死。打场卖艺的人中有“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当兵吃粮的职业军人可以当“混营子——开仗就溜”,福气大、造化大的还可能当个“太平军人——没打过仗”。镖师走镖可就不同了,走镖的时候“见贼就溜”,那将要面临“照价赔偿”;如果“光说不练”,碰上贼人必定更吃大亏!所以,要想走好镖,当一名镖师,比习武卖艺、当兵吃粮困难得多。他必须得精通水战、车战、马战、步战、夜行五大门类的拳脚上硬功夫,以及“七春八点”的嘴皮子上的硬功夫。所以也只有镖局的镖师,才被江湖上尊称为“尖挂子”。
  拳脚上的硬功夫我们在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这里再加以补述。
  首先说水战功夫。由于交战的场地小,就决定了水战的短兵相接和快速制胜的特点,尤其是在船舱里,几招之内定生死,套路基本上是非常直接的,所以“闪功”非常重要。若在舱顶或两船之间交手,“轻功”和“梅花桩”功夫是绝不可少。上蹿下跳,身轻如燕,腾挪闪转,矫健灵活,拳打、脚踢、头顶、肩撞、擒拿、点穴、肘击、膝抵、掌劈,甚至潜水凿船底,真可谓使尽浑身本领与杀人越货的水匪展开生死搏斗。
  再说车战功夫。车战主要是押车的镖师,车把式策马狂奔的时候,镖车异常颠簸,镖师的“站功”要非常扎实,能在颠簸的车上保持平衡,还能和贼人进行战斗,镖师一手持矛一手持刀,矛是保护骡马不被贼人所伤,刀是防止贼人爬上车,保证自身安全,所以“十八路转盘刀”和“三十六路绝命枪”是车战必备之功,同时“鸳鸯腿”也是不可缺少的功夫。
  马战功夫更是令人惊叹。惊人之处是镖师把好端端的马训练得有“毛病”,别人休想骑,比如镖师一足刚踏上马蹬,还未及翻身落鞍,马就飞奔起来,在飞跑的过程中,骑者翻身落鞍,另一足入蹬,这就是俗称的“飞蹬”。“飞鞍”则是骑马的人刚一贴近马腰,准备踩蹬,马就飞奔起来,骑者从马的臀部上马鞍。马战中的镖师个个还都是“神箭手”,有“百步穿杨”、“辕门射戟”的真功夫,弯弓搭箭,专门射马贼的马鼻子,所谓“射人先射马”。一旦和贼人打肉搏战,镖师们的“马刀”功夫可不是闹着玩的花架子,可是刀刀见血。
  步战大多发生在镖车的夜宿之地和坐店。与夜贼交手镖师决不会手软,招招致命从不含糊。同时还要有登峰造极的轻功,以便在混战中房上房下、窜房越脊地战斗。而坐店的战斗则要讲究艺术了,三招两式把贼人打趴下,还要讲究干净利落,表演给别人看,同时还要知道自己下手的分寸,把贼人打趴下了,还得让他有爬着逃走的力气。
  夜行功夫是护院和坐夜的镖师必不可少的功夫。他们身穿夜行衣身带单刀和飞蝗石子,和贼人在房上墙头过招。
镖局行话
  春点、寸点、唇典皆为江湖上的隐语,俗称黑话,是通过语言讯号作为江湖上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
  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他字语代替。
  二是出于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谈话内容而形成的隐语行话。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等。
  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镖局的镖师均有行话,春点词语虽稍欠典雅,但都是行走江湖必须要用的,说得好就能交上朋友,说得不好就会发生一场恶战,说不定丢了镖也不一定。镖师们把自己“保镖”叫做“唱戏的”,“镖旗”叫“眼”,“钱搭链”为“蛇腰”,“一个人”叫“流丁”,“门半掩半开”叫“夜扇马散”,“松林”叫“林子马哈武”,“寺庙”叫“神堂”,“晴天”叫“天高”,“天黑”叫“明路”,“走远”叫“卜长”,“走近”叫“卜短”,“墙头”叫“马”,“庄稼把式”叫“上等土风子”,“护院人”叫“镇山虎”,“贼”叫“芒古”,“人胆大”叫“点粗”,“胆小”叫“点细”,“心眼多”叫“全海”,“火药”叫“夫子”,“洋枪”叫“黑驴”,“有钱”叫“海拉”,“无钱”叫“念拉”等等。
  其实春点远远不止这些,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现在我们摘录一些言语类的春点,让大家对镖局的行话有个初步的了解。
人物类
  丁:人。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简单地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头蛇”。
  合(黑)字/老合:贼。通常非称呼在帮者,而纯粹指称一般盗贼。
  吃飘子钱的老合:水贼。
  总瓢把子:江湖上的首脑、老大。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一张油滑善辩的嘴,无往而不利。
职业类
  挑竿:保镖的。
  躺、撂竿或模杆:江湖卖艺为生的。
  戳竿或支竿:教场子的。
  蹲竿:为人护院的。
  弹弓图:卖膏药、打弹子的。
  吞吃对包李子:做戏法、鸣锣聚众。
  边汉:卖膏药的。
  三光鞭:画符而用火烧铁条的。
  圈子:卖武场。
  扁利子:卖武艺。
  边爪子:卖拳人。
  地崩子:庄稼拳。
  漂托:亮拳,属于表演性质。
  嗔托:比较武艺。
  高托:打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