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春秋战国史》[1]

_21 史仲文(现代)
  4. 师生关系孔子招收学生是"有教无类"的,各色人等都有。孔子对学生是十分负责的,弟子们对老师也非常尊重。老师所讲的话,他们都当做教诲来认真对待。《论语》是一部孔子学生对老师言行的记录,其中有许多话,表明了师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这是迥然不同于奴隶社会官学中那种上下从属的师生关系。私学得到发展的原因很多,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不能不是私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良好的师生关系,虽是双方共同创造的,但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孔子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处处以身作则,为弟子树立起榜样,确实做到了为人师表。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史记·孔子世家》)他也曾两次对子贡说:"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同时,孔子对待学生,在言行方面也没有一点隐瞒。有次,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为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这是说,"有的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我是不会的。我没有什么不向你们公开,孔丘的为人便是如此。"
  孔子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又是怎样呢?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对人教导,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针对各人学习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开拓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礼仪。有次,子禽问子贡,为什么孔子一到某个国家,就能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情况,这是靠什么办法得到的呢?子贡回答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是说,孔子靠他的温和、善良、严肃有礼、节俭、谦逊等高尚的品德使人仰慕而得来的。孔子的一些好品德,学生们看得很清楚。
  《论语·述而》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孔子某些学生给老师的评价。说孔子温和而严厉,并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坚持原则,但态度很好。孔子平时很重视老师的威仪,但不是使人不敢接近他,他尊严而不使人害怕,庄严却表现得很安详,使得学生都愿意跟他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由于孔子身体力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学生们都很尊敬他。有次陈亢(即子禽)怀疑孔子对孔鲤(孔子之子)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偏爱,试探地问孔鲤:"你在你父亲那里还学到别的东西吗?"孔鲤回答说,"我没有学到别的东西呀!有一天我父亲在堂前见到我,问我学过《诗》了吗?我说还没有呢。父亲便告诉我,不好好学习《诗》,说话便不文雅了。又有一次,父亲在堂前见到我,问我学过《礼》了吗?我说还没有呢。父亲便告诉我,不好好学《礼》,就不能懂得立身处世的要求。我听到父亲的教导,仅这两次。"陈亢听了后,非常感动也很高兴,孔子真正是正人君子,对自己的儿子也一点没有偏私。
  学生做错了事,孔子批评得很厉害。但是,他并不因此便不再关怀他们,也不影响师生关系。如多才多艺的冉求,鲁国的执政季康子曾聘他为宰臣。公元前484 年,冉求为季氏将左师,打败了齐国军队。季康子问他怎样学会打仗的,他说是向孔子学的,并且将自己的老师推荐给季氏。季氏派公华、公宾、公林到卫国去迎孔子归鲁。孔子在外游说流浪了14 年,总算有了归宿。可是冉求当官后没有依照孔子的"敛从其薄"的主张,他替季氏实行田赋制度,反而增加了赋税。孔子生气地批评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大家都可以攻击他!"不过,当孟武伯问起冉求这个人怎么样时,孔子还是肯定冉求的才能,认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都可以叫他担任"邑宰"或"家宰"。①孔子如此对待学生,所以学生们对老师的教诲,也都是口服心服的。
  鲁国国君昭公从吴国娶了位夫人。鲁国是姬姓之后,而吴国是太伯封地,也是姬姓。春秋时期仍循同姓不婚的旧制。这件吴鲁婚事,孔子知道是违背周礼的。有次,陈司败问孔子,鲁国的昭公懂得礼法吗?孔子却回答说,昭公懂得礼法。当孔子离开以后,陈司败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作了个揖,走近他并说:"我听说君子是不会袒护别人的,你的老师怎么也袒护起别人来了?鲁国的昭公明明娶了吴国的夫人,吴国和鲁国是同姓封国,鲁国上下都不得不称昭公的这位夫人为'吴孟子'。这鲁君究竟是懂得礼法,还是不懂礼法呢?"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毫不掩饰地说:"我感到高兴,因为人家指出了我的错误。"按照周代的礼法,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以她出生之国的国名加上本姓。昭公从吴国娶了夫人,则应称"吴姬"。但为了回避"同姓不婚"原则,不得不改"吴姬"为"吴孟子",即将她的本姓姬改成其名孟子了。孔子虽然对鲁君而言,做到了"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却又回避不了另一条姻亲的礼法,被人抓住了把柄。
  孔子温和,谦虚。他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生活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在私学中形成了尊师爱生的风气。而周代的官学,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切的。
  (二) 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设在齐国首都的著名高等学府,也是开办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学。这所官学,吸取了私学的一些特点,改进自周代以来官学的一些传统,在组织管理和教学活动上有许多独到之处。稷下学宫的组织管理,体现了当时的养士、用士和育士精神,既进行知识传授、学术研讨,又成为政府的咨询机构。
  学宫的稷下先生和稷下学士,人数很多,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应设
  ① 批评冉求见《论语·先进》。评价之事见《论语·公冶长》。
  有一套行政管理组织,但由于史料不全,其具体设置情况不可得知了。我们只知道著名的学者荀子曾在学宫三为祭酒。祭酒是学宫之长,当是学宫的主持人,如同现今的大学校长,这是国家委派的学官。既有祭酒主持学宫,理应配有其他行政官员,以负责管理学宫各方面的事务。
  稷下学宫对其师生,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享受不同待遇。教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声望的著名学者,待遇最高,皆赐列第,但不治而议论。他们之中,有的列为"上卿",多数为上大夫。如齐宣王时,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76 人,都列为上大夫。这些学者,如果学术成就越来越高,或者对齐王的贡献越来越大,受到的尊宠也会越来越高。淳于髡有次曾经言退诸侯犯兵,被立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①荀子由于学术地位提高而递升为卿。政府给这些人修建高门大屋,开辟宽阔的出入大道。再如在《战国策·齐策四》记载齐人与田骈的一段对话,说明当时学宫中的上大夫,确已相当富裕。《齐策》中记齐人见到田骈,跟他说:"听说先生很能发表高见。我不愿做官,却愿给你服务,学点本领。"田骈说:"你是从哪里听来的?"齐人说:"我是从邻家的一位女子那里听来的。"田骈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齐人说:"我那邻家的女子,不愿意嫁人,到了30 岁却生了7 个孩子。不嫁确是不嫁,可是生孩子比出嫁的人还厉害。如今先生还没有当上高官,资财已有千钟,随从有百人。您没有当官财富便早已超过当官的人了。"齐人虽然在挖苦田骈,把他同未嫁已育的女子相比,却从侧面说明齐王对稷下学者的优厚待遇。
  一类是较差于列弟上大夫的学者,即为一般的稷下先生。他们没有官位,也没有高门大屋。学宫为他们安排住宿,从事教学和著述等活动。齐王对他们也非常尊重。
  至于到学宫来学习的学生,称为稷下学士,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跟随老师(从师)而来的。战国时期,学者到各国讲学,往往带着一批弟子,这也是春秋时期聚徒讲学的遗风。孔子出游列国,总有弟子跟随。稷下学宫中跟着老师来学习的,当不在少数。另一种是自己来学宫投师学习的。荀况15岁从赵国游学于齐,他可能就不是随师而来的。稷下学士的食宿由政府供给,都住在学宫。
  稷下学宫曾经容纳了很多学派。儒家有孟轲(邹人)、荀况(赵人)等人,道家有宋钘(齐人)、尹文(齐人)、接予(齐人)、环渊(楚人)、季真(齐人)、彭蒙(齐人)等,由道家再发展为法家的有:慎到(赵人)、田骈(齐人)等人,名家有田巴(国籍不详)、儿说(国籍不详)等人,阴阳家有邹衍(齐人)、邹忌(齐人)等人,还有其学无所主的淳于髡等等。齐王对待到学宫的学者,不加任何限制。来者欢迎,去者自愿。既不拒绝,也不阻难,"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曾前后两次来到稷下,就是较为典型的事例。
  孟子第一次到稷下,大约是在齐灭薛国之前。由于当时孟子没有受到齐王的器重,孟子离去时威王特以"兼(好)金一百(镒)"送他,孟子不仅不受,反而责备威王"以货取君子"。孟子第二次到稷下时,受到宣王的重视,被列于卿位。他曾满怀信心地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以齐王,由反手
  ① 刘向:《说苑·尊贤》。
  也。"这是说,以齐国现在的情况来看,要称王于天下,简直像反掌那么容易。可是,后来齐国伐燕取得胜利,孟子向齐王建议撤回齐兵,并应该在燕国另扶植一位国君时,宣王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两年后,燕人叛背齐国,胜利果实全丢掉了。宣王觉得愧对孟子,孟子也感到齐王虽然对他十分尊重和颇有礼貌,但在关键时刻却又不能接受他的意见,便决心再次离开齐国。宣王想挽留他,打算在临淄城内给孟子盖所住宅,另给他的弟子提供万钟粟,结果孟子还是离开了。
  稷下学宫中,各学派人员除了讲学、治学之外,还要参加"议政"。议政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有"集议"、"微言"、"面谏"、"著书"等等。学宫中有"期会"制度,安排一定的时间召集全校师生就某一命题进行公开学术辩论,百家争鸣。稷下的各个学派人数多少不一,在政治和生活待遇上也并不一律。但是在学术辩论时,没有上下之分,没有任何偏见,谁都可以自由发言。学生不同意教师的话,可以参加驳难。学术上的民主气氛很浓厚,大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政见,都力求被当局采纳,这既是稷下师生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自己认为应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各学派尽管辩论十分剧烈,但在辩论过程中,双方不是抱着你死我活的敌对态度。而是一方面唇枪舌剑,坚持自己观点,决不屈从;另一方面则是相得益彰,尊重真理,吸收别人的长处。这正是稷下学宫生命力之所在。
  学宫的学风很端正,各家争鸣在于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表现各学派的学者风度。大家都愿意在争辩之中能与对方取得共识,所以辩论十分活跃热烈。既有各派之争,也有同派之辩;既有先生与先生之辩,也有先生与学生之争。学者们辩论的对象,甚至扩大到与齐王、宰相辩争。既辩于学宫之内,也辩于学宫以外,而且也不限年龄大小。鲁仲连12 岁时,就曾辩胜过齐国辩士田巴。
  田巴是齐国有名的辩士,他"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即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离坚白(坚白指坚固与白色,两者性质不一样,所以,坚硬的石头与白色的石头也不是一样东西),合同异(同异指相同与不同。但是,它们可以合而为一)"。"坚白同异"是名家学说。这些有趣的命题,竟能"一日服千人"。鲁仲连是徐刼的弟子,12 岁便有"千里驹"的称号。他对田巴的辩说很不服气,有次去找田巴辩论。鲁仲连说:"我曾听人说过,官府人员怠懈,连田地杂草也不除了。如果锐利的钢刀架在颈边,射来的箭快到眼前,这些都是刻不容缓的事,能允许你迟疑吗?现在,楚国的军队到了南阳,赵国的军队侵伐高唐,燕国的10 万大军占着聊城不去。齐国危险极了,真是亡在旦夕。先生,你说此时此刻该怎么办?如果你不能应付这些危急的事,那你的夸夸其谈就好像猫头鹰的叫声,你一出城,人们一定非常憎恨你。我想,先生还是赶快收起这套空泛议论吧!"田巴听了,无言对答,只得说:"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事后,田巴对鲁仲连的老师徐刼说:"先生是一只飞兔,可是远远比不上千里驹!"从此,田巴终身不再辩谈。
  稷下学宫的争辩,有三大特点:一是摆事实,讲道理,决不强词夺理,蛮理压人。鲁仲连与田巴的一场辩论,鲁仲连是以现实的危急形势同田巴的名家学说相争论,他并不否定名家学说,而是指出用这些论题来应付当前严峻的政局,即使发挥得再淋漓尽致,也无济于事。解救齐国危在旦夕的紧急状况,名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鉴于事实,田巴承认理屈,接受了鲁仲连的意见,双方都是尊重现实,不单是为辩论而辩论。辩论的目的,还在于寻求治世之道。据史载,田巴以后便弃文就武,成为齐国的武将。
  二是遵守法则,决不制造各种谎言、谬说。在辩论中,双方都对于自己的论点、论据力求明确,不采取狡辩的方法,而是用比喻分析的方法,使人易于理解。在辩论中,不能把两类根本不同的事物拿来比较,也不应相互混淆,尤其要反对在辩论的过程中偷换概念。因此,荀子强调"推类而不悖",人人都必须遵守"谈说之术"参加辩论。
  三是态度端正,争在学术,不在个人得失。所谓争在学术,就是尊重真理,是为是,非为非,不要因为理不及人家强,道不及人家高,便一概不承认,找些歪理胡乱纠缠不放。这样的辩论,夹杂个人私欲和成见,是不可取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停止和他争辩。这就是荀子所主张的"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荀子·劝学》)
  由于学宫的学术辩论进行得十分正常,所以辩论地点,也成了各家学派互相切磋的场所。各家在辩论中取长补短,更加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孟子是以善辩著称的,而他在论辩中并不固执己见。他注意到,道家的"寡欲"论在一定的境遇中是顺应自然的,因此他将"寡欲"的一些说法,充实到自己的"尽心"说中。在他的"尽心"中也补充了法家的观点,如:"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桃应是孟子的弟子,他问孟子,舜做了天子,让皋陶做了司法官(掌握刑法的士),如果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处理呢?孟子是提倡孝道的,按照孝道,儿子怎么能让别人给父亲判罪呢?但是,孟子回答说,把瞽瞍抓起来就是了。孟子的这种法治观念,显然是受法家的影响。
  齐国以大量的财力兴办稷下学宫,广招天下各个学派的著名学者,最兴盛的时候,师生共达万人。这座学宫几代相袭,一直办了一百五十多年。这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给齐王装体面?齐王决不是为了体面,而是有着极为明显的政治意图。开始,不过是争夺霸主,称雄天下。以后,小国陆续被兼并,诸侯的领土不断扩大,国家越来越少。最后,大国之间又相互争夺,天下形势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齐国国君早就有一统天下的大欲,到了宣王时表露得更为明显。有次,他同孟子谈话,就被孟子道破了天机。在谈话中,孟子问宣王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宣王笑而不答。孟子问是美食不够吃呢?精制的衣服不够穿呢?优美的音乐不够听呢?还是左右侍候的人不够使唤呢?宣王说,我并不为了这些。孟子猜透了宣王的"大欲",便直截了当地说,想来宣王的最大欲望就是不断扩大疆土,使秦、楚这样的大国都来朝贡,齐国能够称霸中原并安抚四周的部族。①既然齐国国君想作统一天下的大君,其所办的稷下学宫,就不能不为实现齐王的大欲服务。到稷下来的先生们,自然也能想到这回事。他们的"不治而议论",正是为齐国的一统天下而竭尽全力的出谋划策。除了加强武备,提高国力,能够在战争中取得绝对胜利外,还必须制造舆论,以利于齐国的向外扩张。同时,也要拟订统一国家的典章制度,为统一后的体制建立准备好蓝图。
  稷下先生的著作很多,各个学派几乎都谈论到齐国统一天下的问题,上
  ①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猜中宣王的大欲是:"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述《孟子·梁惠王上》就有所记载。而最具体的,要算《王度记》一书了,在该书中几乎勾勒出一幅统一帝国的蓝图。
  《王度记》一书,在东汉以后便亡佚了。据刘向《别录》说,"似齐宣王时淳于髡等所说也"。所幸在班固、许慎、郑玄等学者所写的书中,都引用过《王度记》,使我们从这些引用的片断里,大体上看到稷下先生们为齐王欲建立的帝国所拟定的一些典章制度。如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享用、婚娶、祭祀等制度,规定了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度,以及大夫在致仕和放逐时的待遇制度等等。
  除了为齐王提供治国咨询外,稷下先生还受齐王的委托,办理一些行政事务。有时还受命出使到别的国家去。淳于髡曾为齐国使,到赵国去连赵却楚,取得成功。宋钘曾不辞辛劳,到秦国和楚国,劝说罢兵。孟子曾出使滕国。鲁仲连曾到赵国劝说平原君不要帝秦。邹衍曾出使赵国,并在赵国与公孙龙辩论。荀况还受命去秦国考察,到那里去调查研究秦国的情况。因此,出使也是受齐王之命办理政事。
  稷下学宫是在战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这所高等学府中,诸凡师生管理、学术辩论以及民主的学风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性。《荀子》一书,对稷下学宫的主要学派作了分析,也总结了一些学术辩论的经验,并提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发展观。书中所述,可以看成是稷下学宫学术繁荣的一个缩影和学宫内部百家争鸣的真实记录。
  (三)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管子》书中有一篇《弟子职》,自称为学则。据郭沫若考证,《弟子职》当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古代教育文献。
  稷下学宫,师生数千人,高潮时达到万人。教师方面,按其本人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规定了享受待遇的不同标准。学生方面,因人数众多,则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弟子职》从学习,生活(包括侍候师长)范围,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如同现在的学生守则一样,制订得十分具体,要求也十分严格,分总则和细则两部。①因《弟子职》全文不长,加之又是一部我国教育史上十分重要的学则文献,因此我们把原文先录释如下,然后再作分析。
  《弟子职》全文如下:[总则]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 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细则]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潄,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汛拚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
  ① 《管子·弟子职》原文没有分总则、细则两部分,是本书根据内容划分的。子弟骏作。对客元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潄,跪坐而馈。置醤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醤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浆。告具而退,奉手而立。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潄,拚前敛祭。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奉彊,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循咡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于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膺,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浆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
  暮食复礼,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奉碗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俶衽则请,有常则否。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全文释文:[总则]先生进行教导,弟子就得遵守有关规则,(作为一个稷下学士)态度要温和、谦虚,懂得礼貌,一定要把课业学好。见到善良的行为就要跟着去学,见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性情要温和,孝敬年长者,但是决不能骄傲蛮横,也不能盛气凌人,有恃无恐。要有崇高理想,不搞歪门邪道,一言一行都要正直。不论外出或居家,都不应该随随便便,没有常规。一定要接近品德高尚的人(并向他们学习)。外表仪态要端正整齐,内心活动要符合道德规范。早作晚息,衣着穿戴必须洗刷干净。不论白天或晚上学习,都要专心致志,小心翼翼。以上提出的都要认真遵守,这就是学士的学习守则。
  [细则]学宫学士,晚睡早起。早晨起来,先要整理清扫铺位,洗手漱口。(然后服侍先生),做每件事情都要恭敬谨慎。轻轻地提起衣服,小心走动,把洗脸漱口水送到先生跟前,等候先生起来漱洗。侍候先生盥洗完毕,把漱洗用具撤走。将(课堂)洒帚干净,摆好讲席,请先生入坐。弟子进出(课堂)都要恭恭敬敬,就如同会见宾客那样。听讲时,要面向老师,坐得端正,不许挤眉弄眼,装作怪样。
  在聆听讲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讲课,一定是从年长的学生开始传授(顺着次序往下讲),整个讲完一遍以后,老师不再按着原先次序讲解。第一次诵读必须站起身来,往后便不要再站起来。一切言语、行动,都要合乎情理,必须牢牢记住这是做人准则。古来成大事的人,都是从这方面做起的。后到的学生入席就坐,如果坐席狭小,就不要挤进去,可以站着。见到宾客来,学生要赶快站起来。不要把客人带进课堂,有事要同客人外出,应该向老师请示。宾客要找的人不在,也必须向老师说明,然后回到原位继续学习。(在听课时)如有疑难,先向老师拱手再提出问题。老师(讲完课)离开课堂,学生都要起立。
  先生用饭,有侍食生制度。侍食生要把饭菜送上摆妥。(端菜端饭之前)先挽起衣袖打水给先生盥漱,再跪坐着把菜饭送给先生。案上的饭菜要按照一定顺序放置,切不可乱放。上菜的顺序是,先上蔬菜羹汤,再上荤菜:鸟、兽、鱼、鳖。羹和肉食放在案的中间,肉放在酱前,在案上放置的菜肴要方方正正,最后才上饭。左边放的酒,右边放的浆。饭菜都上完放妥后,请先生用饭,即可退在边上拱手站立。(在饭间侍食的学生)每餐饭前都要准备些干净的空碗,如果饭菜弄污可以更换。(先生用饭的时候)侍食生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匕,在饭案间走动,见到饭菜有吃完的,要替先生添上。如果有好几位先生都需要添食,则按照年长次序添加。给先生添饭菜,由于拿着碗匕,不要求跪着添上。这是添食要注意的地方。先生全都吃罢,学生要收拾食具。然后,赶快送上漱口用具,再把案前清扫平净,同时也把祭品收拾完毕。
  要等先生吩咐之后,弟子才开始进餐。按照年齿长幼顺序坐好。坐时要尽量靠近席边(以免弄脏坐席)。饭要用手捧食,羹汤要用勺舀。允许双手放在膝盖上,不允许把两肘依靠案上。吃完吃饱,用手把嘴边擦干净,抖动抖动衣襟,把放在席上的坐垫移开。吃完饭时,提起衣裳离开坐位,(一会儿,大家都吃完饭了)再回到席前,各自收拾饭案,如同接待宾客一样。所有餐具都要刷洗并且收妥。收拾完毕仍旧原位站立着(听候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
  关于打扫清洁的做法,先在盘里盛满水,把衣袖挽到臂肘。堂上宽敞可以洒水,内室窄小要用手扬水。拿畚箕的时候,箕舌不要朝外,扫帚放在畚箕里。进到屋里先站立一会,这点非做到不可(在打扫前听听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拿扫帚扫地时,便把畚箕放下,靠在门边。屋内打扫,先从西南角落扫起。打扫时,仰起身子或俯下腰背,都要随时小心,不能碰动屋内东西。扫地要往后退着扫,最后把垃圾都扫在门边集成一堆,再蹲下去把垃圾畚起来,箕口要对着自己。(垃圾畚净)便把扫帚放进畚箕。如果这时先生站起身来,便要告诉老师打扫已毕。放下扫帚站立在旁,(先生认可后)才能出门倒掉垃圾。一切都打扫清洁了,还得回来站立,算是完成了扫除任务(再听听老师还有什么意见)。
  晚餐的礼节不变,天黑以后举火生要准备点火,点火就是点 燃火把。
  举火生拿着火把坐在屋的一角。把备用的火把(以木柴或苇稭扎成)靠壁横放(免得妨碍人们走动)。注意火把燃烧情况,及时续上。接点火把的时候,新火把横在上,快烧尽的火把在下,两头相接,交形如矩。火把不要扎得太紧,要有点空隙。火把落下的灰烬,要捧碗接承。火把不明的时候,右手拿着火把,左手将火把上的灰烬拨掉,使之明亮。一人累了,由另一个举火生接替,轮番举火的人都不能背对老师。最后要把灰烬都收拾干净,才能离开。先生将要休息,弟子都要站起来。侍候生要恭恭敬敬送上枕席,先问先生睡在哪一方向,再放好枕席。第一次铺床问清楚了,以后就不需要天天问了。
  先生已经休息,弟子们各自去找较为接近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切磋商讨。这样,每个人都会有进步。
  从早到晚,天天都要切实遵守学则。这就是学宫弟子必须遵守的规则。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学校中唯一完整的也是年代最早的学则。这份学则,不仅仅规定了学生在学校中应遵守的种种制度,而且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国学校中的一些具体活动。因此《弟子职》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有关古代教育史的珍贵资料。
  学则的总则,是对每个学生的总要求,包括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首先是端正学习态度,对待老师要温顺恭敬自虚,自己则坚持努力学习,要把课业学好。其次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中,相互之间要保持良好关系,见义勇为,但又不能蛮不讲理。特别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有抱负和崇高理想。最后是注重自己衣着和外表修饰,因为这是文明素质,表里一致的体现。
  细则将一天的学校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休息,都制订出具体的行为规则。古代的寄宿学校学生,除了听课学习,还要服侍老师,为集体服务。由于古代的一些生活情况与现在很不相同,学则中的某些规定,需要加以说明。
  早晨,在老师没有起床前,轮到值勤的学生,要"攝衣共盥",这是一种礼节。"攝衣",是把衣裳轻轻提起,免得绊脚而惊动先生。攝衣是表示恭敬。"共盥",即是供盥。古代供盥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行为,主人对待宾客往往亲自供盥。古代盥洗,用匜(如今水舀子)舀子,用盘接水。学生用匜舀水倒在先生手里洗手洗脸,下面有盘接水,这种举动叫做沃盥。
  先生在课堂讲课前,值勤的学生要把老师的坐席放好。所谓正席,就是整理好坐席。学生听讲都要面向老师,因为古代课堂里,学生坐位不是如现今对着老师一行行前后排列,而是老师在上方,学生在下方相对排列坐听。根据《礼记·曲礼上》记述:"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向为上。"如果老师的讲席面向东,学生的听席便要南北相对放置。如果老师的讲席面向南,则学生的听席必须东西相对放置。学生彼此互相对坐,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面向老师听讲。
  学宫授课先从年长的学生开始。古代学校没有"年级"概念,学生入学也没有春秋季之分,凡愿从师受教,随时可以"插班"。因此学生课上参差不齐,有学久的,有刚来的。所谓授课必由长始,大约有两种情况,如以年龄为准,长则指年长。如以入学早晚讲,长则指学龄长。古代学校,一般都是复式教学,私学更是如此。
  讲课时候,也会有迟到的学生。"后至就席,狭坐则起"。古时,在室内的地面上往往要铺一层用竹篾编制的席,叫做筵,用来保持室内清洁。在筵上再铺一层比筵小的用蒲草编制的垫才叫做席,用来防潮。人们进到室内,就是坐在上层的席上,所以称做"席地而坐"。筵只铺一层,席可铺多层。据古籍记载,古代天子坐位要铺五层席。坐席为长方形,有单人、双人,最长可容4 人坐。如果后到的学生进了课堂,没找到座位或发现坐位太挤(狭坐),便要站着听讲。
  老师讲课,学生可以提问,提问时,学生先向老师拱手,这与现在的举手差不多。下课时候,先生走出课堂,学生一律起立,表示礼貌。与今不同的是,上课的时候,学宫允许宾客来找学生。被找的学生也允许向老师请假后外出。从这点分析,学宫学生当是成人,常有外人来找,所以学则特别拟订了课间请假制度。
  就餐时,学生要为先生端菜、盛饭、收拾餐具等。学则上规定得非常清楚,也非常具体。把古人吃饭前后的一些情况和盘托出,并大体上反映了当时先生的"伙食标准"。古人就餐是讲究卫生的,饭前饭后都要洗手漱口。尤其是洗手,人人都得做到。因为古时饭食要用手抓,吃到带骨的肉食还要用手扯开。饭前手洗干净,饭后要洗净脏手。有意思的是,学则中将饭菜在案上排列方式规定得很详细,并且先上什么菜,后上什么菜,都有一定顺序。这种古代的饮食文明,在学校中被列为一种日常礼节训练。其中,"胾在酱前","左酒右浆",是为了便于先生饮食。胾是切好的肉食,酱是调味品。酱要放在肉的后边,这是对上菜的人说的。对就食的人则是酱放在肉的前边,以便于就食。左酒右浆几乎是古人的规矩。左手持酒,右手取食。而浆,一般吃完饭作为饮料或漱口之用。至于"三饭二斗",有释为三碗饭二斗酒者,好像定量供应。但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①中说,这是侍食者应备之器,遇到饭菜弄脏了,可以随时替换。"左执虚豆,右执挟匕",虚豆,意如空碗。侍食生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执着挟匕(挟匕用来夹肉食),所夹的肉食带有汤水,往席上碗内添加时,汤水滴下便用空碗接住,以避免滴在案上或弄脏衣裳。
  古代每饭必祭。《左传·襄二十八年》(公元前545 年):"叔孙穆子食庆封,庆封氾祭。"又《论语·乡党》:"虽蔬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据杨伯峻注,古人饮食必先祭。祭,即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左传》叫氾祭,就是在用食之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放在食器之间作为祭。所以,孔子也说,虽然吃的是粗菜淡饭,每餐也是先祭,祭的时候还必须恭恭敬敬。学宫每饭必祭,也在于尊重社会的道德风尚。饭后收拾饭案时要把祭品打扫干净。
  学生用餐,要按长幼依次入坐,好像现在吃饭排队一样。在课堂上要正襟危坐,在饭堂则允许据膝,但不能靠在案边。学生吃毕,要"循咡覆手"。咡,指嘴边。吃完饭要用手把嘴边擦干净,也以此表示已经吃饱。学生吃饭所用食器都要自己收拾洗刷。
  打扫室内清洁,规定也很具体,甚至执帚执箕,都有规定。这一段的文字不少,可见古人对室内的清洁卫生十分重视。
  我国的"烛"字,出现很早。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夜间照明所用的"烛",都是用细木条或麻稭苇杆束成的火把,不是蜡烛。火把照明,必须有人照顾,一是不断接燃,二是防止火患。学宫人多,夜间用烛也多,所以特别制订"举火"制度。因句中有"交坐",即交替举火,所以加释有"举火(值班)生"。执烛的人要坐在角落,以免妨碍别人走动,也安全。室内举火,必须有专人执烛,不同于庭间"燎庭"。燎庭用大烛,树立在地上。而室内火把,要拿在手中,不能安插。看来,学宫还安排师生同在一起夜间学习。
  先生要休息了,还得学生侍候。古人侍师如父,确实如此。
  先生休息,学生还得继续自学,钻研课业。大概学宫学生睡得较晚,学则两次提到"夙兴夜寐","夜寐早作"就是证明。
  稷下学宫,是一所规模宏大的寄宿学校。学校制订的《弟子职》,已充分注意到规定学生遵守统一的作息制度,养成尊敬师长的侍奉行为和培养整齐严肃的生活作风了。《弟子职》中规定的学生守则,有不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这些古代教育史上的精华,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也很有参考价值,是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宝贵遗产。
  ①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饮食部·古弟子尚食侍食彻食礼节》,岳麓书社1991 年版。
  六、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张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名学者都聚徒讲学,几乎也都领徒游说。
  他们在向各国诸侯游说议政的同时,也对于人才培养发表了不少意见。而这些意见,每每又与其创立或继承的学派思想紧密联系着。例如,关于教育目的,儒家认为应该培养能行"中庸"之道的明诚君子(思孟学派)。墨家认为应该培养以"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的"兼爱"之人。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不同。前者意味着人类之爱,一视同仁。后者则要从亲亲做起,先顾到自己的父母,再顾及别人的父母。而道家主张"无为",认为应该培养出世之人,一切顺从自然,甚至忘掉自己,与世无争。这样,人世间的是非曲直都不放在眼里,天下便太平了。法家是最重视现实的,认为应该培养"能法之士"或"智法之士",以帮助封建君主实行专制集权为己任,他们反对"仁慈"、"兼爱",也反对儒学的"文学之士"和道家的"恬淡之学"。
  各个学派虽然都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和教学方法,但由于史籍资料有详有略,或有的学者在教育宗旨方面讲的不少,而教育活动不多,因此难以一一加以评介。所以本书只能就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或在我国教育史上影响较大的教育家,对他们的教育活动、教育主张(教育的作用)、德育的要求和智育的要求等分别加以介绍。
  (一) 孔 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指导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中,具有权威性。两千年间,其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1. 教育活动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 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 年)。孔子的先世是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受华氏之逼,举家逃亡到鲁国。孔子3 岁时,父亲去世。17 岁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孔纥(叔梁纥)是一名武士。
  孔子大约是在"三十而立"之年前后,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生涯有40 多年。虽然他中途也做了几年官,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并兼摄相事,但并没有停止他的教学工作。从30 岁开始直到73 岁,孔子的教育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三、五阶段是驻地教学,第二、四阶段是流动教学。第一阶段,孔子30-35 岁,在鲁国开始办私学,是为驻地教学。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的父亲颜由,少孔子6 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指出:颜由"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也说:"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在第一阶段孔子招收的弟子范围已经很广泛,就连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拜孔子为师。当时鲁国国君也很支持孔子办学,在南宫敬叔与老师一同到周室学礼时,还向他们提供了"一乘车"、"两匹马"和"一■子"。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 年),昭公率军队攻伐季孙氏,季孙、叔孙和孟叔三家联合反抗。昭公失败,鲁国都城动乱。孔子逃到齐国,结束了他第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孔子35-37 岁,在齐国进行流动教学。在此期间,孔子曾向齐景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的政见。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游教和游说是同时进行的。
  孔子在齐国住了两年左右。《史记·孔子世家》记:"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由于其道不能用于齐国,孔子只得又返回鲁国。
  第三阶段,孔子37-54 岁,在鲁国驻地教学。其间最后有4 年是因当上中都宰并升至大司寇,边做官边教学。孔子47 岁时,曾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十几年中,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孔子这时期所招收的弟子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主要诸侯国。
  第四阶段,孔子55-68 岁。①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 年)春天,孔子受到鲁国三卿之一的实权派人物季桓子冷遇,愤然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开始了长达14 年之久的流浪式流动教学时期。这期间,孔子到过卫、曹、宋、陈、蔡、郑、楚等大小十几个国家,他带着数十个随从弟子,诸如子路、子贡等,走到哪里便将私学办到哪里。当时交通十分不方便,世局也很不安宁,孔子游说办学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但经常忍饥挨饿和担惊受怕,而且前途渺茫。但是,孔子并不灰心丧气,从没有停止他的教学活动。在他带着弟子去曹适宋中途,还"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就连在陈蔡绝粮的危困时刻,"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14 年的流浪生活,虽没有使他自己当上一官半职,但他的弟子冉有和樊迟在鲁国做了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 年),41 岁的冉有为季氏将左师,以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军。这时,季桓子已死,他的儿子季康子掌握政权。经冉有说服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迎回了。
  第五阶段,孔子68-73 岁,为孔子在鲁国讲学时期。孔子回到鲁国后,并没有得到季康子的起用。这时,他已不再"求仕",而是继续聚徒授业并驻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把删《诗》、《书》,定《礼》、《乐》和修《春秋》等等的文献整理工作与他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质量。虽然孔子晚年从卫回鲁,教学时间不过5 年左右,但这一阶段是他兴办私学的极盛时期。
  从孔子教育活动的五个阶段来看,他堪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把毕生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2. 教育主张教育主张是教育家从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孔子很重视教育作用,而且强调学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不但在于使教育下移,也是对他所主张的教育作用理论的具体实施。
  孔子认为,人类的天赋并没有多大差异,其所以造成素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教育和环境习染的影响。一个人有没有受过教育,他所处的环境俗习是不是良好完善,都能直接使一个人变得高尚或鄙野,变得好学或闭塞。《论
  ① 孔子去鲁适卫的年代,有三说:《史记·鲁世家》为定公十二年,《史记·卫世家》为定公十三年,《史记·孔子世家》为定公十四年。据有的学者以"鲁郊尝在春"推定,当在鲁公十三年,时孔子55 岁。语·阳货》记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明确提出了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接近的,因为受到外界环境习染的不同,彼此相差就很远了。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外部环境,甚至改变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关键便是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孔子所谓的环境和习染范围很狭,仅仅限于"择友"和"择邻",并不是指一个人周围所有的外部世界。他曾经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同行的人中有比我好的,我就跟着他学。有比我差的,我就以他为诫。孔子还提醒学生们,"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①如果小时候受到不好的习染,久而久之,就会习以为常,这会毁了一个人。这是孔子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孔子强调的教育作用,包括有老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教育两方面。单有前者是不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必须要和老师的传授相辅相成。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常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和学习自觉性。唯有做到这一点,教育的作用,才能更为有效。有次,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的回答反映了子贡已经懂得自我教育和自觉学习的道理。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学问到处都有,就看你怎样去学。子贡的话讲得很清楚,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仍保存在人间。有贤能的人,能够学到大处;而没有贤能的人,只会学会小节。既然到处都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就随处可学,为什么非得跟定一个老师,专门去学习呢!
  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人们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往往造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状况。这是孔子最忧虑的,因而他的一生,坚持诲人不倦,提倡教育,正是为了要解除他的这些忧虑。
  孔子崇礼,是他受奴隶主贵族礼乐制度影响过深的结果。因而他谈论的教育作用,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也就是说,使他的教育实践产生出难以克服的矛盾。《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录。往往同一主题,孔子在言谈中前后论述并不相一致。如教育的作用,他既然肯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将此作为他的教育学说认识论的基础,即可以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知识道德水平。但是,他却又宣扬"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即认为聪明才智与笨拙愚蠢是先天决定不能改变的。这样,教育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同他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和"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是一脉相承的,把"生而知之"与"困而不学"对立起来。于是,孔子从这里出发,又得出了另一个完全绝对的结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反而在推行愚民政策了。孔子的这些自相矛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在时代剧变之时,思想意识领域内出现的种种互相矛盾观点,是人们所处于的历史环境和地位所决定的。孔子正处于社会新旧交替之际,奴隶主贵族旧的传统观念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意识,同时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之中。由于孔子长期生活在鲁国,必然较多地受到保守观念的影响,在他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进步与落后的矛盾。毕竟孔子的教育作用论,还是较多地体现了新兴封建势力的进取精神,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崭新命题,
  ① 《大戴礼记·保傅》。
  在教育大变革中,不失为新兴封建势力向没落奴隶主阶级争夺教育权的锐利武器。而孔子"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是说后者总要超过前者,人类才有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这些话,既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寄予的无限希望,也反映了孔子认为在未来社会的改造中,教育也起着很大作用。
  3. 德育的要求孔子关于德育教育阐发的理论,涉及面很广。其中心点,就 是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这也是他的德育的标准。
  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
  忠,在于重道义。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即要求言行合乎社会道德标准,并且做到"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当然,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又提出首先要能够"轻私利"。道义与私利是对立的,重道义必然要轻私利。孔子几次提醒弟子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没有私心,便能坚持道义,"义然后取",便合乎道了。有次,孔子非常形象地告诉学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如果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如同浮云一般。能够轻私利,这是志于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恕,与忠是配合的。忠是对人,恕是对己。一个人为忠,做到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而为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论·卫灵公》)。前者,要求自己有良好的愿望,也努力帮助别人实现它;后者,自己不愿遭受的痛苦等等,也不应要求别人去做,不要去折磨别人。
  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还是着重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梯、忠信等品德上。
  依于仁,仁指爱人。孔子将仁作为道德标准向弟子讲述,在《论语》中记录达105 次之多。①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要求统治者应该切实做到"仁"。他认为,统治者能做到"仁",国家便治理好了。在孔子阐述哲学思想的论著中,谈仁的内容很多,每每从伦理道德上分析,似乎抽象得很。《论语·乡党》记,有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首先问的是伤了人没有?却不问马匹怎样。这个事例很典型、很具体的说明了孔子所谓的"仁"。
  儒家学派育人的目标,最重要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也就是教育学生都成为君子。因此,儒家办的私学,都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很可能同受教育者多为成人有关。孔子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明确,他对年轻人的学习,首先是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然后再考虑做学问。他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只有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而守信用,关心爱护大众,能亲近
  ① 详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的《论语词典》部分,中华书局1984 版。有仁德的人,这些品德都能切实做到以后,便可以学习文化了。
  4. 智育的要求智育的要求,包括给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前者主要是教材的选择,这在前述孔子所办私学一节里,已作了详细介绍。后者,指教学方法。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向不同程度的学生传授同样的教材,便要使用种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孔子总结的经验既丰富又实用,特别是他不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引导他们积极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认识论的要求的,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成四大特点:(1)善于启发从形式上看,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教师是处在主动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任务的完成,在于把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完毕;而学生则以听完教师的讲解,便是完成学业。因此,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虽然也称得上把课程讲完,但决不能算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以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为衡量。填鸭式教学,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因而囫囵吞枣,自然谈不到教学效果了。所以,孔子反对将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主张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的一条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排下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其意,发曰答其词。心求通,口欲言,正是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状态,这时听讲的学生注意力也最集中,老师如能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往往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加深理解。同样,老师以相近的事物或相似的道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也容易收到极好的效果。在此基础,再作进一步引导,更能迅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学习成果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愈来愈大,学习才能坚持,学习才能深入。
  春秋战国时期,教师讲课,全是口授方式。孔子运用了两种口授的启发方法。
  一是谈话法,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课堂上显得呆板沉闷。谈话法采用师生就某一命题相互谈论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谈话法中,教师善于提出合宜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得合适,应该是一门教学艺术。所谓合适,是指能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孔子是一位善于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的老师。据《论语》中记载,他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常常带有启发性。有次孔子同学生谈论各人志向,他先向学生说:"我的年龄比你们都大,你们也不用拘束。平时你们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现在,如果有人知道你,要请你们出去干一番事业,你们怎样打算呢?"①这样的启发,既不生硬,也不带有命令式和家长式味道,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都很高兴地谈出了自己的志向。大家谈了自己的心愿,孔子才有可
  ① 《论语·先进》。孔子的原话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能进行指导。
  孔子运用谈话法的同时,也启发学生提问。如果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表明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还没有很好掌握。鼓励学生也能向老师提出问题,才算谈话法获得成功,教学取得效果。孔子的弟子曾经向老师提过许多问题,涉及面也很广。诸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问话"、"问行"、"问君子"。。等等,在《论语》中,达一百多处。
  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仅仅正面答复。很多时候,他还根据学生的提问,再从反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自己未知问题的能力,这更是谈话法的妙用。
  二是举例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举例手段,或直比或类比,鼓励学生产生联想,往往触类旁通,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有次,弟子问齐国的管仲懂不懂礼节。孔子回答说:"齐国国君宫殿门前,砌了一座照墙(如同照壁),管仲门前也砌了一座照墙。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时,饮食器皿放在器具台上,管仲也同样砌了这样的台子。你说,管仲懂礼还是不懂礼呢?"①老师举出例子,使学生自己判断。举例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当然,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学,由于他有"生而知之者","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天才论"的观点。因而他的所谓"启发",也有一定局限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对的。教师的启发,要针对学生愤悱的情况。至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未免不足了。举一反三,这是经过启发,产生联想的结果。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便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太差,不再加以教导,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是不公允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固然有他的才智,即使不能举一反三,也决不能轻易肯定他愚笨,应该继续千方百计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2)因材施教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每个成员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早期教育和经历不同,其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内容应有不同的传授方法。另外,由于各人境遇不同,各人的兴趣、爱好、志向也不一样,教师还应该针对各人的特点进行教育,发挥各人的长处,以加强教育的效果。上述两方面综合起来,便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孔子办私学,招收的学生不少。但是,孔子采取的教育或教学方式,还是注重个别教育。因为他的教与学的活动是"一对一"的,所以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施教强调的是针对性,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施教所向便很不明确,结果会造成隔靴搔痒,毫无效果。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他对学生言行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廋是隐藏、隐匿的意思。经过他对学生仔细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还有什么能隐瞒得了的呢?
  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先得考查他的下降原因。究竟是受
  ① 《论语·八佾》。孔子回答的原话是:"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外界干扰,还是他自己不努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费了劲儿,却不见效果。
  孔子正是通过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常常对同一个问题,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便有不同的回答。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不少的记载。最典型的一次是子路和冉求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一听说,就该立即去做吗?)的问题。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则各有侧重。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得先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动手干。"孔子回答冉求则说:"当然,一听说就应该动手干。"显然,孔子对两个学生提问的回答备不相同。所以公西华听了以后很不理解,不免要向老师问:"子路提的问题,老师回答先要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求提出同样的问题,老师却鼓励他马上动手干。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了。所以特向老师问个清楚。"孔子分析给他听:"子路这个人胆子大,敢作敢为,冒冒失失反而容易把事情做坏,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不妨先退一步,至少先去请示父兄,然后再动手干。而冉求胆小,做事缩手缩脚,少有闯劲,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得抓紧些,一听说马上就去做。"①这是孔子掌握了学生的特点而施以的不同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的因人施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3)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所谓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必须经过知识的积累、消化,才能得到牢固的掌握,从而达到运用自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一种获得理解周围事物,处理周围矛盾能力的手段。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从学到用,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量的积累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不能像一本字典或辞典那样机械地储存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单靠老师满堂灌,把学生的脑子当作容器,而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包括深度和广度。老师传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因此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数学,学生不会加减,就不能去学乘除。学习语文,学生不会造句,也就不易写成文章。循序,实质上是遵守人类的思维、认识规律,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也不等于放慢进度,不等于一再重复。问题在于老师对"序"是否能够正确掌握。
  《论语·宪问》记录子路有次向孔子提问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子路一连问了三次,孔子也回答了三次。但每次的说法都不一样,而是把问题向深处引导,从而使子路对做一个君子的了解更加全面。①第一次回答是"修己以敬",第二次是"修己以安人",第三次是"修己以安百姓"。能够做到"修己以安百姓",便是十分崇高的君子了,连尧舜都很难做到。首先孔子要求的是从自我做起,作为一个君子,最起码的是自己要有良好的修养,然后再"修己以安百姓"。这样由浅入深,子路也容易理解了。
  ① 《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求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①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反对教学上的速成。欲速则不达,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孔子在教学上的循序渐进,受到了学生们赞扬。颜回说他的老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采用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文上,从博入手,逐渐扩大知识领域。在学礼上,从约入手,一步步提出严格要求。老师的这种教导,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要放弃学习都做不到了。
  (4)学思并重学习也是思考过程。学习而无思考,即使能背诵老师讲解的全部内容,仍是一堆死知识,不会变成自己的才智。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将学与思的关系,说得很透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发展,两者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偏废。光学而不动脑筋,不去作种种思考,学了也无用,只能人云亦云,跟在人家后面作应声虫。光动脑筋而不学习,没有知识做为依据,这样的"动脑筋",也仅是空想而已,没有一点用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与其空想不如多读书。他反对学而不思,更反对思而不学。既不学又不思的人,是最难教育的人。所以孔子说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避免"思"成为一种空想,首先要求学习要扎实,获得巩固的知识。知识的巩固来自反复学习,"学而时习之"是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经常的复习,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在于通过"温故"巩固学习成果和取得新知识。
  肯学还得善思,肯学而不能善思,容易使人钻牛角尖。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九种思考,其中的"视思明"、"听思聪"、"疑思问",是同学习思考相关的。观察的时候,要多问自己看明白没有,不要仅仅留下一个印象。倾听的时候,要多问自己听出道理来没有,不要仅仅记住一些内容。遇到疑问的时候,要考虑怎样向人家提问,要问到要害的地方,特别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与问是统一的,问,实际上是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一种弥补学而不足的手段。有学有问,才称得上学问。孔子鼓励学生多问,他赞誉卫国大夫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能不耻下问,学习会更加完善。孔子将"下问"之上加以"不耻"两字,说明有疑惑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好问"的。学习中有了疑问,是学习上的进步,而把"疑问"藏在心里,不向别人请教,甚至不屑向人家请教,这又成了妨碍进步的一大障碍。下问还得有勇气。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浅薄,会被人笑话,也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狭窄,使人为难。还有人考虑自己比人家年长,或比人家职位高,提出疑问,是不是有失身份。总之,他们不以学习为前提,而考虑其他因素过多,这样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与思的结合,既需要"学而时习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思考。同时还要能够"不耻下问",才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
  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科学方法。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应该说从学到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孔子的孙子孔伋在《中庸》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而全面地总结了孔子的学、思、习、行教学过程。博学、审问的重点是学,慎思、明辨的重点是思,笃行便是实践。孔子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中不少精华,还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所继承。
  (二) 墨 子墨子是一位与孔子齐名的著名教育家。他们兴办的私学教育和创立的学派,同称为"显学"。如果说,孔子是我国私学教育的首创人,那么墨子便是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首创人。
  1. 教育活动墨子姓墨名翟,有关他的生平和籍贯文献记载不多,特别是有关他的教育活动的记载,既没有孔子那样地点清楚、年代确切,也没有孔子那样记录丰富。司马迁编写《史记》,孟轲和荀卿都有列传,而作为"显学"之一的墨翟却只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附记一小段,仅仅24 个字左右,即"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根本没有提到墨子的教育活动。
  清人孙诒让著《墨子间诂》中有《墨子传略》,记述比《史记》详细得多。但对墨子教育活动也谈得不多。现在,我们介绍墨翟的教育活动及其主张,主要根据《墨子》一书。
  墨子的生卒年月已无法确考。一般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认为是宋国人。司马迁认为他还是宋国大夫。墨子常称自己是"贱人"(《墨子·贵义》),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是,他并没有成为孔门弟子,认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①他反对儒家的"求仕",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求仕"。墨子对《诗》、《书》、《春秋》很有研究,却不主张学习《礼》、《乐》的繁文缛节。孔子很重视礼仪,注重仪态,而墨子则倾向务实。墨门师生"多以裘褐为衣,以氾■为服"。他们身穿粗糙的麻葛衣服,脚着木制草编的鞋子,食不得饱,仍能自觉地勤劳吃苦。
  墨子以聚徒讲学组成墨家学派,也带着弟子游说列国。但这个学派不同于当时其他学派,他们纪律严明,主张"为义",团结勇为,还绝对服从领导,简直成为一种学术帮派或集团。集团的首领叫巨子,巨子是由上代指定的,代代相传,墨子就是第一代巨子。学派成员所作所为,都要严格遵守墨家纪律。遵守纪律的弟子,墨子会表扬他,违背纪律的,则受到批评,甚至要干涉他的行动。
  墨子的弟子高石子到卫国去做官,卫国国君给他的俸禄十分优厚,而且列位于卿。高石子将墨家的治国之道详详细细告诉卫君,可是卫君却不感兴趣,没有照着他的方案去做。高石子便辞去高官厚禄,离开卫国到了齐国。他见到墨子说:"老师,我这样做,卫国的国君不以为我太狂妄了吧?"墨子听了,对学生说:"你不愿留在卫国,是为了维护墨家之道,人家说你狂妄,那又何妨?"①墨子的另一个弟子胜绰到齐国大夫项子牛那里去干事。项子牛连续三次侵犯鲁国,胜绰也三次跟随入侵。墨子很不赞同项子牛的行动,因为他曾同
  ① 《淮南子。要略》。
  ① 《墨子·耕柱》。
  项子牛谈起齐国伐鲁是齐国的一大过失。而项子牛没有听墨子的劝告,胜绰还跟着去讨伐,这是违背了墨家的意旨。所以他派了高孙子到齐国去,要求项子牛撤掉胜绰的官职。
  墨子的威望很高,当时被称为"北方之圣"。墨家的纪律严明,上下一致,首领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制度。当然,他们也不是采用强制手段,而是申明大义,使成员们理解以后,才强加约束的。墨家强调身教,首领们必须处处事事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大家的榜样。
  楚惠王十五年(公元前474 年),墨子到楚国都城郢地(今湖北江陵县北),将阐述墨家之法的书献给惠王。惠王读后说:"这真是好书!我虽然不得天下,却乐于接待贤人。"墨子听了,便向惠王告辞道:"翟曾听说贤人被接待时,如果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现,一定不接受赏赐。他维护的道义不被采纳,一定不留在那个国家。现在,墨家之法不能在楚国贯彻,我只好向王辞别了。"当墨子将要离开楚国时,惠王派穆贺去劝说墨子。他对墨子说:"先生对君王讲的话确是非常诚善的。然而君王也是天下之大王啊,他没接受意见,不能就说'贱人之所为'没被君王瞧得起呀!"墨子解释道:"我认为提出的主张是可行的。比如用药,一束草根,天子服后,对他的疾病很有效果,难道仅因为是一束草根就不屑服用了?再如农夫将粮食税于大人,大人制酒造饭,祭祀上帝鬼神,难道仅因为是出于农夫的劳力就不能作为祭品了吗?我虽是贱人,上比农夫,下比药物,难道还不如一束草根吗?"鲁阳文君知道后,赶紧告诉惠王:"墨子是北方贤圣人。你既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又没有给以礼遇,请不要因此亏待了他。"于是惠王命文君去追赶墨子,要以书社五百里封之。但墨子还是没有留下。①墨家巨子腹■居留秦国期间,坚决抵制枉法循私,对犯了刑法的儿子也同样执法如山。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感到腹■已经年迈,且只有一个儿子,便命令官吏们不要判处死刑,并希望老先生能够听从君主的安排。腹■认为不妥,对惠王说:"墨家有自己的法规:凡是杀人的偿命,伤人的服刑。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杀伤人的事情发生。能够禁止杀人伤人,乃是天下最得人心的正义行为。现在王虽然对我很宽容,命令官吏们不要判处我孩子的死刑。而我本人却不可不执行墨者之法。"结果,他还是没有听从惠王的安排,将亲子杀死偿命。为此,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去私》中大加赞扬道:"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都采取了"亏人自利"的行为。墨家的理想王国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助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家所要培养的人,便是能助人的有力者,能分人的有助者,能教人的有道者。墨子不仅自己力求成为这样的人,对于弟子也同样要求。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封建统治阶级不想为此,也根本不可能如此。因此,墨子提出的教育目的和一些想法,是过于理想化了。
  2. 教育主张墨子主张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不论"王公大人"还是"匹夫徒步之士",都要经过教育。当然,学习的是墨家之道,实践的也是墨家之道,把他们培养成团结相爱的人。这样理想的王国便能建立起来了。墨子的想法是非常天
  ① 《墨子·鲁问》。
  真的:"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①这是一种设想的推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成立。尤其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雄之际,应该说,"兼爱"、"非攻"之议是不合潮流的。墨子虽然看到教育的作用,也极力利用教育手段来改变现实,但他的假设太多,与实际大相脱离。因此,墨家虽受到人们尊重,但他们的教育改革主张,却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恰恰是他们推行的那套科技教育,反而受统治者的欢迎。这些手工工艺技术的传授,比起"兼爱"、"非攻"之道要实在得多。
  墨子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素质的培养有着很大作用,但是还不能避开所处的环境,教育必须同环境的影响联系起来。他提出的著名"染丝论",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论有相同之处,但更为积极。《墨子·所染》称墨子见到染素丝者,颇有感触地说:"把素丝投到青色染缸,便染成青色。投到黄色染缸,便染成黄色。只要你投进不同的染缸,染成的颜色也随之变化。把素丝投入五种不同的染缸,便染成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色之前要小心慎重,别染错了。"很显然,墨子所指的染缸是喻指环境。处于得当的环境,就会给人以正确良好的习染。墨子进一步指出:"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他列举春秋五霸: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卜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所染当(得当),故霸诸侯"。而吴国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嚭,所染不当,国家因此残亡。士亦有染,如果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那么,必然会"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做起官来也治理有方。人们所受的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时年岁善(庄稼丰收),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灾荒之年),则民各且恶"(《墨子·七思》),也是很有道理的。在环境影响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染成某种颜色,很难消褪。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墨子以"染丝"相比,且不谈相比是否妥当,但他以此来阐述教育的作用,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将《墨子》的《所染》一节改编为"当染"(当作得当,妥当解)一篇,意义更加明确。发挥教育作用,应该考虑受教育者所处环境(主要是择友)当染不当染的问题。帮助受教育者改变他的环境,以使教育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3. 德育的要求墨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兼士"。依靠兼士,推行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治世宗旨,建立"人人平等而相爱"的世界。他不同于孔子培养的"君子",没有仁义上的许多条条框框。墨子首先要求能有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凡是有利天下的事情,不惜任何牺牲也要去完成它。凡是能替别人解除痛苦的事情,就是经受最大的困难也要帮助他。因此,墨门子弟被称为"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即从头到脚都受到损伤,只要有利于天下,就在所不顾。墨子将意志的磨炼,看成是一
  ① 《墨子·兼爱上》。
  种道德高尚的表现。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很难做到兼爱。所以,墨子接收弟子,都要看他们能否吃苦耐劳,强化他们的毅力。禽滑厘是墨子的大弟子,他服侍墨子三年,手足都长上老茧,面目黝黑,还不断供墨子使役,却不能向他请教。最后感动了墨子,才接受禽滑厘为弟子。①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并不只表现为自我完善,还体现在积极进取和努力从事自己的工作上。上自王公大人,下至农民妇人,都应该独立自强地做出成绩来,不能有一点怠倦。对王公大人来说,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对卿大夫来说,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对农夫来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对妇人来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这样,"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才能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并进而要求君子力事日强,切实做到贫则见廉,富利见义。《墨子》有《修身》一章,强调修身在于力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即便有广博的学识,还应该以实践为根本。有学识而不运用,是为徒学。运用又必须能利他人,不能只为自己沽名钓誉。"名不徒生,誉不自长,功名遂成,名誉不可虚假。"墨子还告诫弟子,"名不可简而成,誉不可巧而立。"这种德行修养是作为兼士的必要条件。
  墨子重视实践,重视力行,具有这样品德的人,也必然是言行一致。凡是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说。既然说了,就千方百计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子·兼爱下》)
  墨子的德育措施是非常实际的,从而为实现墨家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 智育的要求墨子认为,王公大人和匹夫徒步之士,都应该受教育。至于传授的内容,除了《诗》、《书》和《(百家)春秋》外,主要的是自然科学技术。墨家学派以"农与工肆之人"为教育对象,给他们以实用的知识技能,使他们成为"各从事其所能"的"兼士",参加国家治理,推行墨家之道。
  墨家传授的自然科学技术,内容是很丰富的。在《墨子》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等篇中,有很多关于科学技术的记载①,尤以数学、力学和光学为突出。这是掌握自然科技的基础,也是从事科技研究的基础。
  数学。对几何学上的点、面、线、圆、立体等概念原理及其运算方法,墨家都有非常科学的阐述。以"点"和"圆"的概念来看,所谓点,《经上》说:"端(点),体之无序(厚)而最前者也。"《经说上》称:"端(点),是无同(间)也。"综合起来点就是无厚无间的。也就是说,没有长度、宽度、厚度,却有位置(或可以定位)的几何图形叫做点。这与今天几何学"点"的概念相近。所谓圆,《经说上》称:"圆,规写交也。"综合起来圆就是同一中心的等长的径线,即用规画一条周线相交。而现今几何学上圆的定义是:对中心一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两者意近,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力学。墨子向弟子传授的杠杆、天平、滑车、斜面等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都与力的作用有关。所谓力,《经上》说:"力,刑(形)之所以奋(动)
  ① 《墨子·备梯》。
  ① 参见谭戒甫编著《墨经分类译注》,中华书局1984 年版。其中译数学类17 条,力学类11 条,光学类8条。
  也。"《经说上》称:"力,重之谓。下与(举),重奋也。"综合起来,就是将物体运动的根源,归之为力作用于物。重量的轻重,反映力的大小。向下坠,往上举,都是运动着的力。因此,墨子以力与重量的关系,清楚地叙述了杠杆实验的结果①:设有一杠杆,一端悬挂砝码(权),另一端悬挂重物("重")。支点的一边叫做"标"(力臂),另一边叫做"本"(重臂)。如果两边平衡,那么杠杆必成水平。如果加重其中一边,那么这一边必定下沉。如果要想使两边恢复平衡,应当移动支点,使"本"缩短而"标"加长就能达到目的。光学。墨子向弟子传授关于阴影、倒影、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知识及其试验方法。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说明光线直射的原理。
  墨子的教学内容,以科技和生产方法知识为主,教学自有其特点。这就是:其一,比较偏重注入式。墨子在传授生产知识时,用比喻讲实验,由抽象到具体,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但是,他不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他主张弟子学习"必强为之",这同墨家子弟的意志锻炼是一致的。
  其次,与"强为"、"强行"结合。墨子要求学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有次墨子讲完课,学生要求老师再教他们学射。墨子说:"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墨子·公孟》)意思是说,凡有学识的人都应该量力而行,才能把事情做好,比如战士在战场上,要求他一面打击敌人,一面又救护受伤的人员,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你们不是战士却同战士作战一样,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情,课业还没有完成,怎么又可以另学射术呢?墨子要求学生精通一门再学一门,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其三,重视亲自动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墨子把知识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闻知,是从听到的传闻和看到的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说知,是通过师长和学友的讲解和讨论,同时经过自己的思考取得的知识。亲知,是自己亲身经历,直接取得的知识和经验。墨子鼓励学生要多亲知。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与墨子传授的教学内容很有关系。他所教的是实用学科,只凭理解,不会实践,等于纸上谈兵,毫无用处。所以在教学中,墨派采用实验的方法,很有效果。如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光线的理论,这是闻知、说知难以做到的。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起他们对事物发生的各种现象产生追究的兴趣,对于发展手工工业,提高生产力都起到推动作用。
  墨家教育思想形成于战国初期,他们代表农民、小私有者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对于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一些意识形态,是采取反对态度的。他们既不颂扬奴隶主贵族的礼乐,也不同意新兴地主阶级的礼乐。因此在墨家的私学中没有音乐教育的内容。而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强调注入式,要求学生"强为"、"强行",但也十分注意学与思的结合,并不一味实施"依样画葫芦"的教法。墨子认为,学习一门学问,不但要知其然,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这
  ① 例引《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中《墨子和墨经》一节,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年版。在科技教育中极为重要。"依样画葫芦"只是模仿而已,不是创造。模仿,即使能追上师授,也算不得真本领。在《墨子》各篇中,有许多"何自"、"是何故也"、"何以为"、"何以知之"等的提问,就是避免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战国初期,墨家提出了尊天明鬼的宗教迷信思想,这是想以一种超人的力量推行他们"兼爱"、"非攻"的政治主张。到了战国中期,新兴地主阶级势力日益强大,墨家的一套尊天明鬼理论已不合时宜,他们便倾向辩学和科技知识的研究与传授。墨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虽然没有孔子那样有影响,但由他创导的科学技术教育,对战国时期科技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是儒家学派无法比拟的。
  (三) 孟子孟子的一生活动主要是在战国中晚期,约在孔子死后150 年左右。这时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比孔子所处的时代更不安宁。《孟子》一书具体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即各大国彼此"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广大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局面,孟子反对兼并战争,反对暴力统一,极力推行儒学之道,讲仁义,论仁政。然而这些主张当然不会被诸侯所接受,所以他没有担任过行政官职,而是一生从事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1. 教育活动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 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 年),终年84岁。①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受业于子思。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嫡孙,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参。孔伋系统地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提倡王道。孟子崇拜孔子,把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说成是出自人的本性,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关于孟子,只记下137 字,主要是说孟子提倡的"仁义",在战国时期完全不适用,好像"持方枘欲内圆凿",龃龉而不入。而孟子的教育活动,除了散见于战国晚期的一些书籍,如《荀子》、《吕氏春秋》等外,以《孟子》一书所记最为详细。
  孟子从小就受到母亲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中,有两处记载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
  一是"孟母三迁"。孟母十分重视教育环境,为给孟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曾经几次搬家。
  "(孟子的住家)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
  ① 关于孟轲的生卒年月,秦汉魏晋诸代史籍都没有明确记载。后人有三种推测: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生于周安王十七年,死于周赧王十三年;生于周安王二十二年,死于周赧王十五年。本书取第一种说法。
  成大儒之名。"
  二是"孟母断织",也称"孟母断机"。孟母对孟子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以断织教育他不得中途放弃学习。刘向记载道"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织,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忽,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
  上述的两件事,虽不一定就是事实,但反映了孟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对他以后从事教育活动和取得成就起着积极作用。
  孟子一生的活动,以聚徒讲学和"以儒道游于诸侯"(赵岐《孟子题辞》)为主。早年,他在邹鲁一带讲学授徒。中年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孟子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宣讲自己的政治理想。有时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于诸侯之间。司马迁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的一套治国理论,过于"迂远而阔于事情",诸侯虽尊重却并不欢迎他的游说。如他对滕文公讲"性善"、"仁政",对魏惠王讲"仁政"、"仁义",向齐宣王宣扬"王道",最后还到宋国鼓励宋王偃实行"王政",但这一切都没有成功。《盐铁论·论儒》称孟子一生"守旧术,不知世务"。所谓不知世务,是指孟子陈旧的政治主张。最典型的话,如"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他主张善于打仗的人应受到最严厉的刑罚,搞合纵连横的人应受次一等的刑罚,开垦荒地和尽量利用土地的人应受再次一等的刑罚。显然,孟子提出这些与时代前进步伐格格不入的主张,是会到处受到冷遇的。因此,孟子一生官运不通。
  以儒道游于诸侯,而无一用其道者,终于使孟子感到失望。晚年他回故乡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三乐中的一乐。同时,"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所收弟子也不少,在《孟子》一书中提到的就有万章、公孙丑、公都子、乐正子、充虞、陈臻(陈子)、陈代、孟仲子、咸丘蒙、高子、屋庐子、桃应、彭更、滕更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和孟仲子等。而滕更是滕国国君的弟弟,是孟子弟子中地位最高的。
  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等所著《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但现存仅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对政治主张、哲学伦理、学术问题的问答和论争等,有的章节还记录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这为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
  2. 教育主张孟子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主张。他自己就是一生为教,并且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善是什么?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恻隐之心,表现为仁。羞恶之心,表现为义。辞让之心,表现为礼。是非之心,表现为智。"仁"、"义"、"礼"、"智",乃人之本性,与生俱来。他把"性善论"贯彻在他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中。他反对告子所持的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论说。告子拿急流比喻:"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①告子曾是孟子的弟子,他不同意老师的"性善论",而把人性比之于水流,在东边打开缺口,水便向东流;在西边打开缺口,水便向西流,因此人性是没有什么善与不善的。孟子也用水流来驳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②人性如同水的向下流动一样,水是没有不往下流的,人是没有不向善的。其实,告子所比喻的和孟子所比喻的,完全是两回事情。告子以水流方向说明人性的善与不善决非天生。如同水流一样,由于外在条件的影响,才有东西之流向,也即才有善恶之分。而孟子的命题,将人性之善与水流向下作了内在必然的联系,这是虚假的命题。因为反过来说:"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亦无不可。不过孟子以性善论出发,强调通过教育手段保持人们的本性,尽管主观唯心论的色彩十分浓厚,但是他重视教育,力求发挥教育的作用,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他对教育意义的认识是深刻的。"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使用良好的政治手段不如使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前者使人不敢违抗,可以得到人民的财富。后者受到人民的爱戴,可以得到民心。
  善教并不能离开善政。善教要在善政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教育的使用。
  孟子积极推行仁政,要求君主者刑罚、薄税敛,使民能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必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庠序之教,指加强类似周代的地方学校教育。孝悌之义,在于培养最基本的道行,即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样才称得上善教。
  人性是善的,其所以为恶,是因为受到外界影响,失去了本性。正如水一样"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只要用手击水,溅起来的水点可以高过头额。堵住水流向上引,可以引到山上。但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人失去本性,同样是受外界影响,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才能帮助他恢复原来的善性,并不断地给予扩充。人是不可以缺少教育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做人有那么一条通理:如果饱食暖衣,居住安逸,又不受一点教育,那么就跟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孟子进一步说:"仁"、"义"、"礼"、"智",就好比长在人身上的四肢,是人的本性。一个人四体不勤,善性不能得到发挥时,便需要通过教育,使人勤于四体,扩充人的善性。
  很清楚,孟子强调教育,其目的在于申孝悌、明人伦,这同他奔走列国宣讲仁义,以实现他的理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讲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仁,是为人的本心(性)。义,是做人的道路。放弃了做人的道路不走,丢掉了为人的本心(性)不知寻追,这是多么可悲!人们丢失了鸡犬还会四处寻找,而善良的本心(性)丢掉了,反而不知道去寻找。其实,做学问的道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仅仅是把丢失的本心寻找回来罢了。
  ① 《孟子·告子上》。
  ② 《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这段话,可以认为表现了他的教育目的,即回复人的本心。
  孟子在大力鼓吹仁义的同时,又将天下之人分为两类,即劳心者和劳力者。这两类人是不平等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君子贤人、公卿大夫都是劳心者,是治人、食于人者。而庶人小人都是劳力者,是治于人、食人者。他们的社会地位不能改变。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治人的君子,培养劳心者。因此,对劳力者的教育和要求就和墨家有很大差距,但完全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孔子虽然提倡"有教无类",可是又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之",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教育在内。孟子的劳心与劳力论,是给孔子的这些主张作了具体的补充和发挥,反映了他的历史的局限性。
  3. 德育的要求孟子培养的"君子",要求存其心养其性,扩充其仁、义、礼、智的善端,发扬人的善性。君子的善性,集中表现在"人伦"上。孟子的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他将等级名分列为"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孟子的道德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能够遵守封建社会里尊卑、贵贱、男女、长幼和朋友的相互关系。孟子认为,"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在上的君臣都能懂得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下的普通小百姓就会相互亲和了。不然,"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上》)居上的人如果不懂礼义,居下的人就无法跟着学习仁义道德。坏人便越来越多,乱事往往由此而起,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很快了。所以孟子强调实施道德教育,提出从自我做起的具体要求。
  孟子提倡自我做起,采取的是强制性的自我约束。有的地方,约束是合理的,但有的地方,约束却偏离了现实。合理的约束,能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产生消极作用。孟子所要求的自我做起,包括寡欲、自省、知耻、改过等内容。他认为人人都认真地做到了这些要求,便不会失去善性,失去良心了。
  寡欲是为了养心。对外界的一切不良引诱,只有采取寡欲的办法才能抵制。"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一个人欲望的多少与他所保存的善心多少是成正比的。凡是人的欲望越少,虽然善心有所丧失,但丧失不多。凡是人的欲望越多,虽然善心有所保存,却也保存的不多了。孟子对于"欲望"讲得很不具体,似乎除了仁、义、礼、智以外,人们不应再多求。把寡欲绝对化,变成不能有爱好、有追求,不能有一点物质享受,这是脱离现实的一种空想,作为道德准则也是片面的。
  自省,即自我检查,以避免主观错误。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提出的自省,要求君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应该"反求诸己"。例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①如果你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就要反过来检查你自己待人的仁心是否够了。如果你去治理别人,人家不买你的帐,就要反过来检查你自己待人是否方法妥当。如果你对别人很讲礼节,人家却不理睬,就要反过来检查你自己是否恭敬够了。这种严于律己、厚于待人的态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反求
  ① 《孟子·离娄上》。
  诸己"以后,能够把事情处理好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自然应该"自省"。要是别人依旧如故,不亲、不治、不答,那又怎么办?孟子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①孟子认为,爱别人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万一遇到这样的人,你对他表示敬爱,而他却蛮横无理。那么,君上需要反省自己,肯定自己的诚意不够,肯定自己的礼貌不周。不然,为什么偏偏让我遇到如此蛮横不讲礼的人呢?经过反省,感到自己确是诚意的,确是有礼的,而人家还是蛮横无理,君子要再次反省,肯定自己不忠实。经过反省,感到自己确是忠实的,而人家照旧老样子,这时君子可以自慰,不妨把对方看成是一个胡闹的家伙,如同禽兽一般,不必再去计较。孟子所主张的这种忍让,没有什么是非可言,反而自欺欺人,自省成为无原则的自责了。
  人是免不了要犯错误,或做错事的。错了,要能够改正。孟子主张与人为善,如果与人为"恶",那便是无耻。人应该知耻,知耻才能改过迁善。他鼓励人们改过,改过是为了更好从善。即使自己无过,也有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能够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也好比同别人一起在行善了。这是积极的进取,也是更深一层的改过。
  寡欲、反省、知耻、改过,是孟子进行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求,目的正是为了寻找"丧失"了的善性。这些要求是不容易做到的,必须磨炼坚强的意志。在意志锻炼方面,孟子认为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一个人的心志受到折磨,筋骨受到劳累,机体受到饥饿,身子受到困乏,使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不能如愿,这样才能触动他的思想,坚定他的性格,增长他的才干,从而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唯有如此,才能担任重大的职务,完成重大的使命。
  孟子自称他善于"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看来十分抽象又十分神秘。其实,这就如现在所讲的"崇高伟大的理想"一样,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能够自觉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孟子把进行道德教育,最后与锻炼成为"大丈夫"联系起来,这是值得重视的。
  4. 教学的要求孟子一生从事教育活动,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办学的态度是:"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以至,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办学,学生要来上学的,不拒绝。愿意离开的,不拉扯。只要怀着求学的愿望而来,他都接受。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最大乐趣。
  孟子办学采用的教材包括哪些内容,尚没有见到详细的史料记载。从《孟子》第一篇《梁惠王上》所引用《诗》、《书》的内容,可以推知他还是以儒家的《诗》、《书》、《礼》、《乐》和《春秋》作为基本课程。
  孟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和孔子在教学中一样,都重视因人施教,强调启发。他曾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
  ① 《孟子·离娄下》。
  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注释这一段话时称:"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程度,就要施以不同的教导方法。有的如同及时雨滋润万物一般,让他尽量吸收。有的方法着重培养品德,有的方法着重培养人的才能,有的仅在于回答问题,有的则不作具体指导,让他明白道理自己去努力进取。
  在启发诱导方面,孟子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疑。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①学习还需要坚持不懈,他用掘井作为例子,"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孟子·尽心上》)掘井时,挖了六、七丈深以后,还没有挖到泉水,仍然是一口废井。学习一定不能半途而废,才有学成的希望。
  孟子进行启发教学,循序渐进,不是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凭教师的主观愿望而求之过急。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生动地说明循序渐进的道理,告诫人们欲速则不达,反而要干出蠢事。拔苗并不能助长,非但无益而又害之。孟子主张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类比论证,这都是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扎实前进。否则,就会出现"其进税者,其退速",同拔苗助长的效果一样。
  教师的启发诱导,决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还应该自觉开动脑筋,观察周围事物,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学到的东西才不会成为一堆无用的知识。孟子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干着工作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习惯了某些事物却不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一辈子照着它去做而不弄清楚其中的道理,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孟子要求学者不能学而不化,还得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孟子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反对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对于自暴者,不必再同他讲些什么。对于自弃者,也不必再勉强要求他有什么作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并专心致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
  孟子举了下棋的例子,将"专心"与"不专心"分析得很深入。他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海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下围棋只是一种小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是难以学好学成的。弈秋是下棋的名家,棋艺非常出众,而向他学习棋艺的两个弟子,收获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人学习十分认真,专心致志地听弈秋的讲解。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想着会有天鹅飞来,准备拉弓发箭去射落它。结果,他虽与别人同受高师的传授,而其棋艺却远不如别人。难道能说他不如人家聪明吗?决不是这么回事。
  学习必须专心,是两千多年前孟子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原则。至今,
  ① 全句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主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书指《尚书》。现借用于指广泛的书,而特指《尚书》。
  这条原则仍旧值得依循。
  (四) 荀 子荀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儒学中的"德治"并与"法治"相结合,在战国中、晚期,成为孟子以后的著名传经大师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荀子在主持齐国稷下学宫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提出自己唯物主义的论点,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颇有影响的哲学家。
  1. 教育活动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又称荀卿。因避宣帝刘询讳,西汉人改称其名为孙卿。荀子是战国晚期赵国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 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 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仅从他到齐国游学开始记他事迹,有关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已无法考知。据司马迁所记,荀况"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中却说"齐威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两人说法不一。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认为应是15 岁。①荀子生活的战国晚期,诸侯列国在长期历经兼并、侵吞后,国数日减,已出现统一的趋势。他游学的齐国稷下学宫,各个学派的争辩也在为齐国统一天下制造舆论和对策。荀子对这种形势发展看得很清楚,他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认为齐国堪当此重任。但是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民怨沸腾。荀子曾规劝和警告过湣王,但遭到拒绝。荀子深感失望,只得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齐襄王时,重建稷下学宫,荀子携徒再次来齐。他在学宫的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事务。他在学宫中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提倡学术辩论人人平等。后来,他因遭到谗言诽谤,只得再次离齐国赴楚国。在楚国,荀子被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令。有楚人对黄歇进言说,您赐给了荀卿百里地,恐怕会对楚国有危害。春申君因听信谗言,便不敢重用荀子了,继而荀子遭到辞退。荀子无奈,只得由楚国回到家乡赵国。赵成王曾同他讨论过军事问题。荀子也到过秦国,会见过秦昭主和秦国宰相范雎。他曾建议秦国实施"王道",但当时封建统一战争正在激烈进行,霸道在历史舞台上正高潮迭起,因此,荀子的不合时宜的王道终不为秦用。晚年,他又再到楚国,春申君复任他为兰陵令。公元前238 年春申君死,荀子也失去了官职,居住在兰陵,从事著书讲学活动。司马迁说他"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曾写过许多著作,但有的已经散佚。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 篇。据唐杨倞考证,此书文章多为荀子所写,只有《大略》以下六篇,诸如《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是弟子记述的。
  荀子虽然是出自儒门,但可以说他是儒家的改革派,他的学说中反映了不少法家思想。在他所传授的学生中,如李斯、韩非等,都成了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2. 教育主张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学大师,也都重视教育作用。但他们对于教育作用
  ① 《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校注)卷七《穷通》第323 页。
  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认为人本来就是性善的,后来之所以丧失道德,做出坏事,是由于失去了善性。因此需要加强教育,是为了把善性重新找回。而荀子反对孟子的说法,认为"人性本恶"。他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人之所以能尊尚道德,做出好事,就是由于加强对他们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变恶为善。
  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用"人无师法"和"人有师法",说明为人的两种不同效果。"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人有师法和人无师法,其思想行为有如天壤之别,正是由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人的恶性决不能任其发展,必须采用教育手段来改变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教育除了能改变人性,而且能使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因为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才能,使人懂得道德,明白礼让。荀子提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这也是对教育的肯定。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独到的观点。能在治国安邦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人,他称为"大儒"。而"大儒"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教育培养,也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如此高度。学校还需要培养更多的"法士",他们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和维持良好风尚的人才。事实也是如此,才学超众,能力超人的尖子总是少数。培养尖子不能成为教育的重点,而众多的治国人才,乃是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应是教育的重点。荀子从当时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培养人才的措施是十分明确的。他也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准则:"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荀子·君道》)一个有用的人才,如果仅有知识,而没有好的品德,不能使用。道德品行虽好,但没有知识,也不能使用。必须是既有知识又有道德,这才是国家要选用的合格人才。此外,他对人才既不论资排辈,也不论地位高低。"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人才的选用,首先要重视教育培养,再以考核为准则。荀子反对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他认为,不应该因是出身庶人的子孙,便忽视他的才能,阻碍他"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行列。荀子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对教育作用充满信心和希望。《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就是《劝学》。该篇首句就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个人受过教育总要比不受教育强得多,能有所提高,也能有所发展。如同青颜色是从一种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原始颜色要青得多。现在我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名言,就是出自荀子的《劝学篇》。人们常用这句话比喻学生的学业超过老师,一代更比一代强。很显然,荀子在教育理论上的高瞻远瞩,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中最突出的人物。因此,他教育学说的不少精华,直到现在还很有影响。
  3. 德育的要求荀子实施的道德教育,要比孔子、孟子进行的道德教育实际得多。他不以培养理想中的"完人"为目的,而着重于现实。这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荀子提出的道德行为标准,注重于"礼",强调"礼"的教育。他认为,"礼者"是强国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学礼是最为重要的。学礼,要先学《礼》,因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礼》是法律的纲领和准则,法律是依据礼的原则而制定出来的条文,礼与法律两者都是治国所不可缺少的。能把《礼》学好,经书之类,便算学到头了。当然,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孔孟之礼,不囿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跳出了把礼义道德只作为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狭隘小圈子,与治国安邦、富国裕民的大事结合起来了。因此,荀子主张道德教育必须与实行法制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既有礼义道德的教化,又有法制的约束,则天下一定安宁。
  怎样进行道德教育呢?荀子认为,首先要"明礼义以化之"。即对礼义的内涵,要阐讲清楚。从理论认识上,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荀子在明礼义方面,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是非。比如,他在《荀子·荣辱》中谈到勇敢,分析了"君子之勇"和"小人之勇"。所谓君子之勇,表现在"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同挠,意为屈从)"。君子为了坚持正义,不怕权势,不顾利害得失。虽然爱惜生命,但是大义凛然毫不妥协。而所谓小人之勇,则"轻死而暴"。他们违反了国家的法制,破坏了社会秩序,轻而丢掉了生命,这完全是轻举妄动,而不是什么勇敢。把道理讲明,再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然容易接受教育了。其次是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潜移默化作用。荀子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性恶》)反之,与不善者相处,就会受到坏的影响。"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作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戳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与不善人常在一起,就易学到败坏道德的行为,直至犯法受刑,还不能自知。因此,对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培养不能不重视他的周围环境与他相交结的人的影响。
  荀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光凭诵读一般的经书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将《诗》、《书》背得烂熟,只不过是一个陋儒,毫无用处。他主张教育内容还应该包括"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师法就是以良师益友为学习榜样,"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义,并不限于《礼》,必须涉及伦理道德、法制典章、礼仪条文以及当前国家有关的礼法制度等。荀子将礼的作用,提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的高度。这个"礼",在传统的《礼》上是没有记载的。因此,荀子主张的"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既是教育方法也是教育内容。
  最后,荀子要求把受到的道德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良师益友的默化作用固然重要,最后还得依靠各人主观上的努力和实际行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ruǎn,音软,微动)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君子学习德行,要真正听进耳朵,牢记心上,行为举止有威仪,日常行动都合乎道德准则。君子的一言一动,都应该供一般人取法。当然,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不断加强个人的意志锻炼,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能够体现在行动上。知而后行,这正是荀子教育的突出特点。
  4. 教学的要求从"教"和"学"的角度来衡量,荀子提出的教学论和教育论,其精神是一致的。他要求教者以身作则,而学者要持之以恒。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很值得我们重视。与此同时,他主张学习是为了应用,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也很有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荀子认为,整个教学过程,要包括知行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教师传授的,多半是书面知识,讲解以后,需要指导学生实地观察,观察以后,要加以分析,使学生懂得道理,把听到见到的转化为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了知识,再用于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反之,如果只闻不见,虽然听到很多东西,一定会错误百出。如果只见不知,虽然见到的东西很多,一定会闹出笑话。如果只知不行,虽然知道的东西很多,却不解决问题,成为一堆无用的知识。荀子提出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是非常科学的。人类的认识过程,只有不断推进,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的广度深度。因此,学习也不能间断。《荀子》第一章《劝学》的第一句话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允许间断或停止。这是荀子在总结学习经验中提出的科学论断。
  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时,则要注意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教导学生持之以恒。荀子有一段话,至今还被视为教育名言。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千里之遥,是一步一步走到的。汪洋江海,是小小的溪流汇聚成的。最强的骏马,一跃也超不过十步之远。但最笨的驽马连跑10 天,也能赶上骏马奔驰的路程。①用刀刻物,如果不能坚持,虽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最坚硬的金石,也容易雕刻成功。
  坚持是必要的,但要目标要明确,方向对头,决不能见异思迁。如果用心不专一,学习也不会有所收获。关于此,荀子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蹞(同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荀子·修身》)这段比喻,即形象又生动。跛脚的鳖,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爬,也能爬到千里。如果一点一点不停地堆土,也会堆成高山。如果把水源堵塞,却又开出沟渠放水,再满的江河也会干涸。如果要求马匹忽进忽退,忽左忽右地走动,再好的六骥名马,也达不到目的地。
  综合荀子所说的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已掌握了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态度上的持之以恒。荀子所总结的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问题,是我们在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值得借鉴的。
  在春秋战国的教育家中,荀子是最尊重教师和最重视教师作用的。他认为,尊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国将兴,必贵师而
  ① 参见《荀子·修身》中说的:"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对教师不尊重,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使人产生放纵之心。一旦人们有了放纵之心,接踵而来的是犯法违法,乃至破坏了法律的约束。一旦国家到这地步,便是衰败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已为千百年来的历史所证实。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其后果是难以很好培养人才,难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国家的安定和强盛,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荀子的这些话,直到今天还很有现实意义。
  荀子尊敬教师,是建立在对教师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他提倡"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既要有尊严,又使人敬服,才能为师。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使人信服,才能为师。传授知识,有条理不矛盾,才能为师。讲解学术理论深入细致,阐述正确明瞭,才能为师。当然,教师要能够做到这四点要求,是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的。因此,教师受到尊敬,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五) 韩 非韩非(约公元前280 年-前233 年),战国晚期韩国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史料中很少记载他从事教育活动的情况。可能与他口吃有关。他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但他才能出众,李斯承认自己不如韩非。因此为李斯所忌,终为李斯所害。但韩非虽死,他提出的变法和改革主张,并没有被废弃。他倡导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改革得到实施,形成了一套学吏(或称师吏)制度,促使全国的教育纳入官学的轨道。值得重视的是,在70 年代出土的秦简中,非常具体地提供了这方面的翔实资料。
  1975 年12 月,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 座战国末至秦代的墓葬,其中11 号墓出土大批秦代竹简,①内容大部分是法律和文书。有些条文,就涉及到学吏制度,是我国教育史的珍贵资料。如《秦律十八种》中的《内史杂》有简文记:"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吏是从事文书事务的小吏。简文指出,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到学室里学习,如果有违犯法令的便要判罪。从这些记载可以推知,秦国应已建立学吏制度,而且管理严格,甚至连学室都禁止非学习者进入。在学室中学习的学生,称为学僮,他们主要是学习律法文书。《说文·叙》引汉《尉律》说,"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汉承秦制,可见秦时,为史者,需由学僮考试合格而任用。 11 号秦墓墓主喜,在他自己编写的《编年记》中,曾记载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 年)喜年19 岁时"揄史",即19 岁这年进用为史,这与学吏制度是相符合的。这说明,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不久,已经完全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制。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明确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不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等,都必须随之而进行变革。他不同意孟子鼓吹的"法先王",反对复古主义。他认为,"今欲以
  ① 参见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先王之教,全是不切实际的说教,所以应该"废先王之教"。而"仁义道德",无益于国计民生,完全像神巫祷词一样是对民众的愚弄。他主张教育变革,就在于变古,在制度、内容和方法都得改变过去的老一套。
  韩非提出的教育变革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仅就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师生等方面,略作介绍:1. 反对私学,禁止私学韩非把私学称为"二心私学"。所谓"二心",就是同国家政府不是一条心,不遵从法令而自作主张。二心私学有碍于法令的推行,必须禁绝。他把私学描绘成是"岩居■处,■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办私学者好为食客不为仕宦,他们住在岩洞地穴里,深思计谋,大者诋毁当今,小者欺骗老百姓。可是当局者又不去禁止,反而对他们很尊重,当权者这样做太过头了,更助长了他们的气焰。这些人一再聚徒讲学,传播自己的"杂学",完全和现行的法令相抵触,甚至造成"群臣为学,门子好辩"。韩非认为这是国家将亡的征兆,非禁止不可。他要求对私学者,"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①私学被禁,各个学派的宣讲活动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了。这样一来,"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办学方式才能得以建立。
  2. 以法为教韩非主张"明主之国"。应"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所教的法,只是一些政策、法令。"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使"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韩非子·难三》)这便是韩非的法治教育。历史上凡是开明通达的君主国家,用不着任何书籍文字,只需把法令全都教给老百姓,要求他们能够听从遵守就行了。从这层意义上讲,在秦国,"以法为教",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是指学僮所学的内容,广义则指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内容。
  韩非并不反对学习,但只限于学习法令。他认为"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应该做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治理当今之事,不必按照古代的情况办理,不必依循过去的惯例。世间的事情是在变化的,处理的方法也就不能一成不变,教育更是如此。但是,韩非在强调教育改革、强调法治教育的同时,几乎完全否定过去,使改革绝对化,不能有一点对过去历史的继承。他抨击儒家的道德教育,把儒家痛斥为不廉、不惠、不忠、不仁、不义、不智之徒。儒家提倡的"礼乐",是在引人入邪;儒家讲述的"仁慈",成了万恶之源。韩非这些主张,就失之偏颇,过于片面了。法家只认定唯有以法治国,用国家的法令政策来统一舆论、统一思想,统一全国人民的行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理论根据。施用强制手段,正是秦始皇实施专制主义的体现,所以受秦国统治者的欢迎。
  法与刑是相联系的。最完善的法律,要能使大家都自觉遵守,才起到积极作用。教育人民守法,不能单纯采用规劝和说服,还得配合刑罚,采用强制手段。因为,法治离不开惩处,只有使百姓懂得法令,又了解刑罚,自然
  ① 战国晚期,"私学"有两种解释,一指与官学相应的私学,即学校。一是私家学术,如各个不同学派。韩非申斥的多指后者。"禁其行",原句为:"有二心私学,反逆世者也,而不禁其行,不破其群,以散其党,又从而尊之,用事者过矣。"(《韩非子·诡使》)
  可以去恶务善。韩非说:"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这就非常清楚地表明,治国手段是正明法,陈严刑。法治教育所传授的也应是知法理刑,知道什么是犯法,将要受到怎样的严刑,使自己的行为不触动刑律。
  韩非虽然批判儒家的仁义道德,但并不是不讲道德。在《韩非子·饰邪》中,他用明主应该明于公私之分,人臣应该"去私心行公义",表达了他提倡的道德准则是"公私不可不明"。几乎把仁、义、廉、恥等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都归纳到"公私分明"之中,这也是法家的道德观。韩非的"以法为教",同样要求严格区分公和私的界限。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引司马谈的话:"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正是进行法治教育的基本精神。在睡虎地秦简中,明文规定为吏者必"审悉毋私"、"审当赏罚",①做到秉公无私。并且能够"正行修身","临财见利,不敢苟富。临难见死,不敢苟免"。②荀子曾经到秦国去实地考察,他说过,"在秦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门,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道而公也。"这与秦简《为吏之道》对照,说明荀子当时见到的是秦实际情况。学吏制度必然也要贯彻尽力守法的精神。秦简所反映的时代,是战国晚期至秦始皇初年时期,正逐渐从诸侯称雄割据状态向中央集权制统一的封建国家转变。大部分简文为颁布的律法和解释这些律法及量刑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决了对韩非提出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所产生的若干疑难问题,例如,儒家教学,有《诗》、《书》、《礼》、《乐》、《春秋》,而法家采用哪些课本,又怎样给学生传授等。秦简中恰恰发现了这方面的内容,既有具体的秦律条文,又有阐述条文的辅导材料。特别是其中有一篇给为吏者讲解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的课文,叫做《为吏之道》。通过这珍贵史料的研究,什么叫"良吏",什么叫"恶吏",两相对照就十分具体明白了。
  这批秦简中,有关学法的教材,已经分编为多层次内容,简直成为系统的法学教科书了,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主科教材--《秦律》。这是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掌握的。例如关于核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秦代称为《效》律。《效律》的简就有60 支简,律22 条。在律中凡是提到度量衡器物,则将误差的限度都一一注明。这正是在法律上保证贯彻统一度量衡制度。再如《金布律》,秦时布帛也作为一种货币,用于贸易交换,因此必须统一规格。秦律中有一条:"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如果布的质量不好,长宽不合标准的,不得流通。学僮在学室内首先要熟记这些条文,以便日后管理和执行。
  二是配合主科的辅助教材--《法律答问》。秦自商鞅变法后,由国君制订并颁布统一政令。有些政令条文的涵义、意图及术语需要作出明确解释,使执行者明确其意,才能正确地行使职权。而这些,是需要中央设置官吏统一进行解释的。秦简中抄录的《法律答问》,所解释的是秦律中的主体部分,
  ①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文物出版社1987 年版。②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文物出版社1987 年版。即刑法部分。解释范围很广,包括了诉讼程序的说明。其中有关术语的剖析,简单明了,作为辅助教材,是相当不错的。如解释什么叫做"不直",什么叫做"纵囚"时,简文说:"论狱何谓,'不直'(不公正)?何谓'纵囚'(放走罪犯)?罪当重而端轻之,当轻而端重之,是谓'不直'。当论而端弗论,及■其狱,端令不致,论出之,是谓'纵囚'"。就是说怎样判案称为"不直"?怎样称为"纵囚"?罪应重而故意轻判,应轻而故意重判,称为"不直"。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以及减轻案情,故意使犯人够不上判罪标准,称为"纵囚",把界限讲解得十分明确。
  三是相当于实习的教材--《审理过程》,①即案件的具体处理。秦简中有《封诊式》,全篇共98 支简,抄录了不少案件处理的具体实例。内容除了调查、检验、审讯等过程的文书程式,还特地列举了不同案件的审理办法。如审理案件时,首先要求对案发的情况作详细记录。在现场记录时,还要善于观察,找出疑点,这是令史的职责。简文中还记录了一桩某人被杀的现场调查情况,不仅现场观察仔细,而且还有推断。这份记录,依照检验顺序,先记什么,再写什么,次序分明,不是杂乱无章,而且对有些重要数据和情节毫不遗漏,可以看出记录者有深厚的办案基本功。调查以后,便要进行审讯。简文明确提出审讯的一些要求,并把审讯的程序交代得非常明白,连注意事项也一一列具清楚。这份《案件审理过程》,与秦律相配合,是秦代治狱的一份经验总结,可以作为一份极好的"实习"教材。
  秦律条文、法律答问和案件审理过程,三部分构成了学法的整体,尽管这些教材还不是全部,但是已具备了学法的基本要求。
  3. 以吏为师周代奴隶主贵族所办的官学中,教师都是由政府官员兼任的,"以吏为师"早已有此制度。韩非继商鞅之后,推行这项吏师制度,并不是要回复到周代的学官做法,而是因为儒、墨之师,只会讲授六经六艺或兼爱非攻,至于传授法令政策,必须由国家官吏担任。在地方上,县属令史之类的小吏,他们办理文书、档案、书记等杂务,都能担任吏师。史,是一种通称。秦代对史的资格审查非常严格。秦律的《内史杂》中有两条规定:一是"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下吏是指某种罪犯,即使他们能够书写,也不准作史的事务。二是"侯(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史及禁苑宪盗。"侯是一种被用以伺望敌情的刑徒。侯、司寇以及众下吏,都不准作官府的佐、史和禁苑内的宪盗(一种捕盗的职名)。另处还有一条"令□史毋从事官府"。犯过罪的史,虽经赦免也不准再在官府供职。这些规定,保证了师资的质量。从秦简《编年记》来看,11 号秦墓墓主喜生前曾经做过安陆御史、令史、鄢令史,并审理过刑法案件。从墓内又随葬有《秦律》、《法律答问》和《为吏之道》等简册来看,可能死者生前就担任过吏师,传授政策律法。墓中随葬的简册,可能就是他亲自编抄的一部分教材,其中不少案例,应是补充教材。秦始皇曾要求赵高向二世胡亥传授法律,他应是秦代的最高级的吏师了。学吏的学僮称为"史子",即是史的儿子,也有人认为是史的学徒弟子。史子有专门学习的地方,叫做"学室",相当于学校的教室。学室是个管理严格的学习场所,不准一般人随便出入。非史子不能进入,即使经过赦免的
  ① 秦简中的《封诊式》,出土时成卷放在死者头部右侧。《封诊式》是总题,另有小标题如《治狱》、《讯狱》和《盗马》、《争牛》、《告臣》、《告子》等案例。"审理过程"则是本书作者所加。史也不能进入。如果违犯,就会"犯令者有罪",加以追究查处。这些规定,可能与教师讲解的内容有关。如介绍治狱的案例,因涉及保密问题,需要加强管理。此外,严禁史子以外的人进入学室,也提高了官学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严性。
  史的学徒弟子,是得到政府照顾的。为了使学吏者能安心学习,可以免除服役。同时,又制订了一些法律,防止乱收学僮。一是不准将不合史子要求的人收留下来,逃避服役。如规定:"县毋敢包卒弟子,尉赀二甲,免;令,二甲"。这是说,如果县里把军士收留为学吏弟子,那么,违犯的县尉罚兵甲二副,免职。县令则罚兵甲二副。二是不准随便给史子除名。秦简有《除弟子律》称,"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审皆耐为候。使其弟子赢律,及笞之,赀一甲。决革,二甲。"这是说如发现不适当地将弟子除名,或任用保举弟子不当者,都要剃去须鬓(即耐刑),充当伺望敌情的刑徒(候)。如果役使弟子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并且鞭笞他们,就得罚一副兵甲。要是打破皮肉,则罚二副兵甲。这一条规定,恰恰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作为史子就有名籍,这如同入学注册一样。学习不好或犯了错误,可以除名。吏师有权役使弟子,必要时还要体罚,吏师也应是严师。秦律之所以列出《除弟子律》,很可能因当时县史对弟子役使过度,才不得已加以限制。但这也说明能进学室作一名史子,他的社会地位已经不低了。这些对年轻子弟们,应是很有吸引力的。
  韩非强调教育改革,重视法治轻视德治,并大力提倡法治教育,是法家的一贯主张。自商鞅起,法家的这些主张一直坚持下来。到了韩非时期,法令政策更加完备,法治教育实际上已成为法制教育。这在中国古代教育上是独特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七、结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春秋战国这一阶段的历史的研究,特别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教育思想的探讨,教育理论的剖析,教育方法的整理,一直列为重要课题,并已发表不少文章和著作。但对这个时期的一些较为重大的问题,如变革中的学校制度,官学和私学的关系,官学和私学各自发展的情况等等,则论述不多。而学校制度的变动,是教育变革的脉搏。只有全面地了解学校制度的变化,才能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这段教育史的实际意义,才能理解这段时期教育变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本书试图从历史进程中来探讨学校制度的变动,从学校制度的变动中来探究其深远意义,以期为读者了解春秋战国教育大变革的全貌,提供一条显明的线索。也许古代的一些教育实践和经验,对于今时的教育,还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教育史所涉及的方面较广,包括学制课程、学校管理、教师、学生,成绩考查和奖惩以及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等。已出版的教育史著作,尚缺乏集诸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介绍,尤其是以春秋战国为阶段的,几乎没有类如的论述。本书的第五部分,列举三个实例,即孔子的私学、齐国稷下学宫和管理学生的学则《弟子职》,就是试图将私学和官学中有关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从而使读者对春秋早期初起的私学及战国中期恢复的官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有些教育史著作,偏重教育家生平和他们的教育思想的评介。应该说,这是教育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怎样将教育家的一些教育主张,通过史实从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也应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例如韩非,他是著名的法家教育家,他提出的学吏制度,在战国末期是一项重大的学制改革。但过去出版的教育史著作,在介绍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时,每每提及其有关思想、原则,却没有付诸实施的具体事例。 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记录了不少与学吏制度有关的具体做法。这是在韩非死后,秦国大力推行学吏制度的真实记录。本书则对这些新史料加以论述,从而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秦灭六国前后,对教育开始实施的严格控制。这样,在介绍韩非的教育思想时,就有了客观的文字实物资料为依据。因而我们对韩非教育思想的评价,可能要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在教育家介绍的一章中,我们没有列入老子和庄子。春秋战国时期,他们是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不过,与其说他们是伟大的教育家,不如说他们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教育活动,有关他们教育实践的经验也鲜见史籍记载。因此,本书对他们就不作特别介绍了。
  -------------------------
  《中国全史》 019 春秋战国文学史/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本卷提要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史》以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为基础,以文学自身的特征与发展为线索,分别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21 年)文学发展的状貌、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中包括《诗经》、《楚辞》、历史散文、哲理散文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我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楚辞》创建了以古代南方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新诗体,以这种诗体写出伟大诗篇《离骚》的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与人格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直书无隐的优良史学传统;在百家争鸣基础上形成的诸子著作,不仅闪烁着璀璨的思想光辉,而且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影响到后世思想与文学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文学概述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一定要与其社会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才可看得清楚。法国文学史家朗宋在《论文学史的方法》一文中说:"一个民族的文学,便是那个民族生活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民族久长富裕的发展中,他的文学便是叙述记载种种在政治的社会的事实或制度之中,所延长所寄托的情感与思想的活动,尤其以未曾实现于行动的想望或痛苦的内心生活为最多。"①这就是说,人类的文学本是人类社会发展在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种形象的、情绪的、理想的反映。因此,研究文学的性质、状貌及其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也应该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某种文学形式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一)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过渡的社会剧变时期。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姬宜臼迫于内忧外患,从镐京迁都洛邑,从此,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这对周王朝来说,自然有些悲哀;但对中国社会来讲,却是一种进步。从此,封建势力应运而生,诸侯之间霸主兴起。开阡陌,兴私田,奠定了他们的经济基础;"挟天子以令诸侯"增添了他们的政治荣耀。春秋中叶,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诞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奴隶的逐渐解放,作为诸侯家产的私田逐渐超过周天子赏赐的公田。终于由以国家土地公有制的奴隶社会转化为以领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之际,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国社会又进一步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春秋称霸时期发展到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的战国争雄时期。一时,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争雄,驰骋于历史舞台。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以秦国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概括了战国时期各国激烈争斗的历史状貌: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奉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册,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纵离横,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新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曾经这样热情地赞扬:"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
  ① 转引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原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想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批有理想、有才华的人,顺应历史潮流,风起云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样,在资产阶级兴起的千年之前,当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当时,西方的希腊文明与东方的先秦文明相辉映,构成了人类智慧史上的第一次大高潮。正如史仲文、胡晓林先生所说:雅典娜自海上来,向着欧罗巴微笑;太阳从东方升起,发出和熙自然之光①。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相对应的,有中国的孔丘、老聃、墨翟、孟轲、庄周、荀卿、韩非等哲学代表人物。他们如灿烂的群星照耀在古代西方和东方的天宇。历史不仅造就了时代的哲人,而且造就了一代文化,造就了从某一角度反映时代与文化风貌的各种文学作品。总之,正是这种伟大的历史变革,成为文学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 文化风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是文学生长发育的土壤。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教育的解放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西周以前的统治思想是神权至上的观念。人们认为天或上帝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而王则是天或上帝的代表。奴隶社会的崩溃引起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士阶层的"百家争鸣"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老子讲天即"自然";孔子讲"爱人",讲"泛爱众";稍后,子夏讲"四海之内皆兄弟";战国时,墨子讲"兼爱";许行讲"并耕";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直到荀子,讲"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提出"治乱非天"、"人定胜天"的命题,为法家奠定了"以法制国"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正是这种思想变化在人事上和理论上的反映。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春秋以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文化教育相对来说得到普及,从而为造就人才创造了条件。孔子"有教无类",相传"弟子三千",其中有子贡那样的富商,也有像颜渊、原宪、子路等家境贫寒的人。战国时代,各国王侯纷纷罗致人才,"尊贤礼士",让他们为自己出力,这就是所谓的"养士"。在这社会巨变的历史之中,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特别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几位贵族公子,门下食客多至二、三千人,甚至鸡鸣狗盗、引车卖浆之徒,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且讲究信义,莫不以礼相待。这些士子,为主人献计献策,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尽现才华,演出一幕幕生动的历史话剧。这些话剧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中都有生动的反映。文化教育的相对普及和"士"阶层的兴起,又促进了思想文化以及文学的发展。
  从汲县古墓中发现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逸周书》等史书来看,有学者推测,当时已有了土生土长的讲唱文学①。《战国策》对当时齐
  ①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思想家文库》,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年版,《人类智慧上的三次大高潮》(代序)。
  ① 参见徐北文《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 年版,第103 页。
  国都城临淄的描写也可以作这一推断的旁证: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臃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战国策·齐策》从前的城市,不过是奴隶主的防御堡垒和贵族们的生活场所;这时的城市,则发展为全社会的政治、文化、交通、工贸、娱乐中心。像临淄这样的繁华都市,还有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各国之都。这种百业汇集的城市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
  (三) 文学概况春秋战国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诗经》、《楚辞》、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无不成为后世文学的鼻祖与楷模,对后世文学乃至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作为现代文学的概念--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当时尚未齐备;但其中的两种形式:诗歌与散文已取得伟大的成就,另外两种形式:小说与戏剧已经开始萌芽。
  《诗》或《诗三百》--后世尊称的《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公元前6 世纪)大约500 年间的305 篇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生动而形象地看到当时社会的历史生活状貌,特别是当时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丰富多采的爱情生活。这部以四言为基本形式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楚辞》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部诗歌总集。它的特点是长于铺陈抒情,富于浪漫想象,诗句中多以"兮"字舒缓语气。楚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离骚》是楚辞的名篇。《九歌》是经屈原加工整理过的一组祭神歌曲,从闻一多的研究成果看,它又可看作是一部神人相恋的歌舞组剧;因此,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古代歌舞戏剧的雏型。从诗体形式看,《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建立了一种长于抒情与铺陈的诗歌新体裁,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形式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无论是历史散文还是哲理散文,从实质上讲均属于学术著作的范畴。但同时也可以看成文学作品,其中的有些作品如《庄子》、《战国策》等书,文学形象更为突出、生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国策》。《左传》以《春秋》为纲记叙历史,是一部以纪年为线索的历史、文学巨著,在叙事和描写战争方面最为突出。《国语》是春秋时代的国别史,多为质朴的语言。《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策士言论,多有生动文章。另有《晏子春秋》,虽成书较晚,但内容则为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晏婴从政的故事,类似后世小说。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已从远古三代时期古奥棘涩、佶屈聱牙的《尚书》"诰"、"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长于叙事和略有人物描写的散文风格,成为后世史学与文学的滥觞。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主要有儒家的《论语》、《孟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属于儒家的《荀子》以及法家的《韩非子》、杂家的《吕氏春秋》等。从文学角度看,《论语》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孟子》灵活善譬,气势充沛;《庄子》想象丰富,奇气袭人;《荀子》层次清晰,论断缜密;《韩非子》锋利峭刻,说理透辟。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哲理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乃至诗歌、辞赋、小说、戏剧的取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诗经》(上)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形成于周代社会的春秋时期。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对后世诗文创作乃至文化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诗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一) 产生《诗经》的社会基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史记·货殖列传》)。由此可知,周代已是一个农业社会。这里所讲的虞夏之贡虽不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这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来看,周族确是靠着农业而兴盛发展起来的。《豳风·七月》则完整地叙述出一年之中的农事活动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压迫关系。另外,在《诗经》中的《南山》、《楚茨》、《大田》、《丰年》、《良耜》以及《周书》内的《金滕》、《梓材》、《康诰》、《洛诰》、《无逸》等篇中,都有农事的记载。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宰我曾问孔子何谓鬼神,孔子回答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并且进一步解释:"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官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返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礼记·祭义篇》)以此了解《诗经》中的颂诗、雅诗,便可以得其要领。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会历史特征。我们研究《诗经》,首先要注意产生《诗经》的历史社会基础。
  (二) 《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的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算在内),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为民间歌谣,其内容多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记事抒情之作。古人说"秦风"、"魏风"、"郑风"正如我们今天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一个意思,都是些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小曲。"雅"为正乐,用于朝廷贵族的宴飨场所,多为贵族所作。"颂"是宗庙祭祀时用于娱乐神祇和祖先的舞曲。通观其全部歌词内容,则可以生动地看出周代社会的生活画面及其历史进程。其内容有:1. 周部族的史诗《诗经》中有五篇周部族的史诗。
  《生民》是一篇描写周族始祖后稷从天而降的具有神话色彩的诗篇:后稷的母亲叫姜嫄,她因为没有儿子而祈求上帝,结果踏着了上帝的脚拇指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后稷出生时非常奇怪,母亲生产顺利,母体不破不裂,于是姜嫄发生了怀疑和恐惧,把他扔了,结果发生了惊人的奇迹:诞寘之隘巷, 把他扔在胡同里,牛羊腓字之。 牛羊一起来喂乳。
  诞寘之平林, 把他扔在树林中,会伐平林。 恰巧有人来砍树。
  诞寘之寒冰, 把他扔在寒冰上,鸟覆翼之。 鸟儿展翅将他护。
  鸟乃去矣, 鸟儿飞去了,后稷呱矣。 后稷哇哇哭。
  实覃实讦, 哭声又长又洪亮,厥声载路。 大路上听得满清楚。
  后稷长大后懂得除草、下种,不断增加农作物的品种,并且能划分田亩计算,他的农艺非常出众:■之荏菽, 他去种大豆,荏菽旆旆。 大豆颗颗肥。
  禾役穟穟。 满田谷穗个个美。
  麻麦幪幪。 麻和麦子盖田野。
  瓜瓞唪唪。 大瓜小瓜长成堆。
  由此可见,《生民》反映的正是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氏族时代的影子。关于种植庄稼的描写,显然是补充了后代农业生产经验写成的。但从总体上看,则是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意志,反映了古代人对劳动生产的敬爱。
  《公刘》是歌颂周族远祖的诗篇。据《史记·周本纪》说,公刘是后稷的曾孙,未必可靠,但是周族的一位领袖无疑。诗中写出周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全族在有邰这个地方生存困难了,于是公刘就率领部族浩浩荡荡向豳这个地方进发。诗中写公刘到豳后察看地形的风度是:陟则在■, 他登上山冈,复降在原。 他又下平川。
  何以舟之? 他身上有什么佩件?
  维玉及瑶, 有那玉石和琼瑶,鞞琫容刀。 装璜着他腰间的大刀。
  诗中写公刘率领部族开荒:既景乃冈, 观测日影上山冈,相其阴阳, 看哪处背阴哪向阳,观其流泉。 看山泉流到哪地方。
  然后是群众开荒的场面:其军三单, 三军人马轮班忙,度其隰原, 测好低洼大草地,彻田为粮。 开成田亩种食粮。
  度其夕阳, 开完东田测西坡,豳居充荒。 豳人真是田地广!
  诗中写随公刘迁豳的人团结奋斗、安居乐业:"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而公刘也自然成为受部族爱戴的领袖。
  《緜》是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从豳迁至岐山之下,开荒聚众、建立国家的诗篇。据孟子说,古公亶父是因受狄人侵扰、威胁,才南迁岐山之下的。诗篇写古公亶父在豳的漆水旁时,住的是土洞土窑,没有房屋,后来他来到岐山之下视察地形,发现:"周原■■,堇荼如饴"--周原是一片肥油地,苦菜也长得甜如蜜。于是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开始定疆界,筑水渠,开田亩,修宗庙,建宫室。诗中描写建筑动工的场面,非常有声有色:捄之陾陾, 盛土运土沙沙沙,度之薨薨, 填土倒土轰轰轰,筑之登登, ■土筑土登登登,削屡冯冯, 削土切土砰砰砰,百堵皆兴, 百堵垣墙齐动工,■鼛鼓弗胜。 大鼓声也无法入耳中。
  廖仲安先生在《中国诗歌史》(中华书局版)中说:"这是带着原始色彩的劳动交响曲,充满着热情、紧张、流汗的活动。周人从住土穴土窑到能够建筑房屋,这当然是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这个生动紧张的劳动场面,正说明周人对新的生活方式是满意和高兴的。诗里又写到周人赶走了混夷,调解了邻国的纠纷,选定了内政、外交、军事方面的臣僚,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说明周人到这时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的初期。"(见原书23 页)《皇矣》写古公亶父传位给小儿子王季,王季又传位文王,文王又伐崇伐密,开拓了疆土。诗中写密人侵犯周的邻居阮国,周文王借机出兵阮国和密人作战,取得了胜利:依其在京, 文王发动京地兵,侵自阮疆。 平密自阮回大营。
  陟我高冈, 登上我山四处望,无矢我陵。 谁敢陈兵我山陵?
  我陵我阿! 是我山呵是我陵!
  无饮我泉, 我泉没敌饮马声,我泉我池! 是我泉来是我城!
  度其鲜原, 测度那山地平原,居岐之阳。 它在岐山的东南,在渭之将。 它在渭水的侧中。
  万邦之方, 周为诸侯树榜样,下民之王。 统管天下众百姓。
  《大明》写周武王伐殷的牧野之战,也写得气宇轩昂:牧野洋洋, 牧野平原宽茫茫,檀车煌煌, 檀木兵车亮煌煌,驷騵彭彭。 驷马膘肥筋力强。
  维师尚父, 车上坐着姜尚父,时维鹰扬。 好比雄鹰高飞扬。
  涼彼武王, 他辅佐那周武王,肆伐大商, 大举出兵伐殷商,会朝清明。 黎明一战殷商亡。
  大致说来,古公亶父迁歧是周族兴盛的开始,后经文王姬昌的经营开发,国力逐渐强大,至武王牧野一战,最后灭殷,夺得天下,中国社会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朝代。这五首近似史诗的作品,在篇幅结构上虽然当不起波澜壮阔,但在《诗经》中气象规模确实是比较壮大的。
  2.  有关周公东征的诗周武王灭殷后不久因病身亡,由其子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旦摄政。皇族内部疑心周公篡位,殷的后裔武庚便乘机联合东方旧属徐夷、淮夷、奄等国起来造反;武王原先派来监视殷人的管叔、蔡叔、霍叔也参与叛乱。这样,周公不得不出兵东征。战争经过三年,平定了叛乱,杀了武庚和管叔,贬黜蔡叔、霍叔,攻灭奄等十七国,又把殷的顽民迁到洛阳附近。《诗经》中直接写周公东征的诗是《豳风》中的《破斧》和《东山》。此外,反映东征以后西周和东方诸侯之间矛盾的有《小雅·大东》。
  《豳风·东山》是《诗经》中的著名抒情诗。主人公是一位跟随周公作战三年退伍回来的士卒。全诗四章,每章开头都这样反复咏唱:我徂东山, 打我远征到东山,慆慆不归。 一别家乡好几年。
  我来自东, 今儿打从东方来,零雨其濛。 毛毛雨儿尽缠绵。
  在这个阴沉忧郁的背景下,他想到了自己从此可以不再当兵,想到了这几年离家后家园的荒凉景象,想到了妻子的叹息与对自己的怀念,甚至联想到他们的甜甜蜜蜜的新婚情景:仓庚于飞, 记得那天黄莺忙,熠熠其羽。 翅儿闪闪映太阳。
  之子于归, 那人过门做新娘,皇驳其马。 马儿有赤也有黄。
  亲结其樆, 母亲给她结佩巾,九十其仪。 种种仪礼都恰当。
  其新孔嘉, 回想新婚真够美,其归如之何? 不知重逢怎么样?
  这些从内心深处闪耀出来的带着光明、温暖色彩的感情,和那阴沉的"零雨其濛"的背景,正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这里流露着人民对乡土的眷念,对和平生活的热爱。这正是劳动人民那种伟大的、深厚的、纯朴的思想感情。《豳风·破斧》则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既破我斧, 砍坏了我的斧头,又缺我斨。 又砍缺了我的斨。
  周公东征, 周公带兵远东征,四国是皇。 利用军威振四邦。
  哀我人斯, 可怜我们小兵啊,亦孔之将! 死里逃生真够呛!
  《小雅·大东》表现了被征服的东方殷人、奄人对周王朝的痛恨。周公东征胜利之后,封太公姜尚于齐,封自己的儿子伯禽于鲁,加强对殷人、奄人的控制。《大东》的吟咏者看到平坦的周道上达官贵人们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东方人的财富却从这条周道上运往西方,于是发出"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的感叹--远远近近东方邦,织机一样搜刮光!诗人又列举了一系列事实进行对照描写:东方人的子弟们百种劳役都要担任,累死苦死无人慰问,而西方周人的子弟却可以穿着鲜亮照人的锦衣,穿着又轻又暖的熊裘。诗人想寄希望于上天,但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更愤恨不平:维南有箕, 南边有座箕星,不可以簸扬。 不能拿来簸糠。
  维北有斗, 北边有座斗星,不可以挹酒浆。 不能拿来舀酒浆。
  维南有箕, 南边的箕星,载翕其舌。 舌头不能伸长。
  维北有斗, 北边的斗星,西柄之揭。 柄儿长在西方!
  这是多么新奇的想象与沉痛的控诉。杨公骥先生在《中国文学》讲义上说这首诗为殷代遗留下的巫人所作,是有一定道理的。
  3. 周代的农业劳动诗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文明古国。这一特征在《诗经》中也得到具体反映。不仅在具有民族史诗性质的篇章如《大雅·生民》中有关农业生产的生动描写,而且在"颂诗"、"风诗"中也有反映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情形的重要篇章,如《周颂·噫嘻》中就写着两万个奴隶在三十里长的大面积土地上用耦耕方式播种春耕的壮阔情景。
  《周颂·良耜》写农业劳动的全部过程:播种、收割、收藏、祭祖。其中写收获收藏的情形相当生动:荼蓼朽止, 薅下野草烂掉了,黍稷茂止。 地里庄稼长茂了。
  获之挃挃, 割起庄稼刷刷响,积之栗栗。 粮垛高高堆满场。
  其崇如墉, 高得好像小土山,其比如栉。 密得好像篦子样。
  以开百室, 打开仓房上百间,百室盈止, 百间屋子装满仓,妇子宁止。 女人孩子乐安康。
  《豳风·七月》却从奴隶们的立场描写一年四季的沉重劳动和无衣无褐的痛苦生活:正月里忙着修理农具;二月和全家老小一起下田春耕,忙得饭都顾不上回家吃,还要把汤饭送到田头上;三月里男子修桑条,女子采桑叶;在夏季,诗中正面提到的劳动不多,但我们可以想到男人们得忙着除杂草,女人们要养蚕、摘茧、抽丝;秋季里,七月要摘瓜,要煮葵菜和豆角;八月要收庄稼,割芦苇、打枣、收葫芦;九月要垫场、晒谷、收麻子;冬季里,十月要把打谷场晒好的早谷、晚谷、黄米、高粱、豆、麦、芝麻替贵族们送入粮仓,然后还要替主人做酒、修房屋;冬月要打貉子,捉狐狸,替公子们做狐裘;腊月得聚会起来习武打猎,打得的大个儿野猪也得献于"公堂",此外,还得在河里替主人取冰。这时候,老爷们粮食有了,酒浆有了,新房子筑好了,锦衣狐裘穿上了,山珍野味齐全了,还要奴隶们去到公堂上斟满酒齐祝一声"万寿无疆"!而终年不得停闲的劳动者们,六月吃的是山楂、野葡萄,七月吃南瓜、倭瓜,八月吃葫芦,九月吃苦菜,到冬天随便用泥土塞塞破漏低矮的茅屋,饥寒交迫,勉强度日,难怪他们要发出"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抗议呼声了。
  《豳风·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起兴,反复咏唱,感人至深。"流火"指火星,意思是:七月火星向西移,九月授布做寒衣。然而事实上却是"无衣无褐",这就突出了诗篇的悲剧气氛。即使是在阳春三月的劳动天地里,也隐藏着奴隶们心底的忧伤:春日载阳, 春天里好太阳,有鸣仓庚。 黄莺儿叫得忙。
  女执懿筐, 姑娘们拿起高筐筐,遵彼微行, 走在小路上,爰求柔桑。 去采养蚕桑。
  春日迟迟, 春天里太阳慢悠悠,采蘩祁祁, 白蒿子采得够,女心伤悲, 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殆及公子同归。 怕被公子带了走。
  全诗中有许多季节气候知识,农作植物和野生植物知识,家畜和野兽的知识,反映出当时的生产水平。这些社会生产的文明成果与奴隶成年的生产劳动和当时社会上下的生产关系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一幅完整、生动而深刻的周代社会生活画卷。这首国风中最长的诗篇可以看成古代社会叙事诗的典范。
  在反映农业劳动的诗篇中,也有表现欢快情绪与自豪感情和反对剥削的可贵篇章,如:《周南·芣苢》、《魏风·伐檀》、《魏风·硕鼠》便是著名的篇章。
  《周南·芣苢》是妇女们在采集芣苢时合唱的小调。芣苢又名车前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椭圆形的叶子,春天在几寸高的花茎上开着紫色的小花,夏天结子。古书上说车前子可治妇女不孕之症。难怪妇女们要这样高高兴兴地采集车前子了:采采芣苢, 车前子儿采呀采,薄言采之。 采呀快去采起来。
  采采芣苢, 车前子儿采呀采,薄言有之。 采呀快快采起来。
  像这样简单的歌词儿,重复了三章。全诗十二句只更换了六个动语:从"采之"、"有之",到"掇之"、"捋之",再到"掇之"、"捋之"、记载了欢乐采摘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这种劳动歌曲,如同打夯歌、船夫曲一样,呼声和节奏的意义比文字的意义更为重要。劳动者借此调整节奏,鼓舞情绪,表现出热烈的劳动场面。
  《魏风·伐檀》是代木工人劳动时的自豪歌唱与对剥削者的强烈抗议:坎坎伐檀兮, 丁丁当当来把檀树砍,寘之河之干兮, 砍下檀树放河边。
  河水清且涟漪。 河水清清纹儿象连环。
  不稼不穑, 栽秧割稻你不管,胡取禾三百廛兮? 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
  不狩不猎, 上山打猎你不沾,胡瞻尔庭有悬廛兮?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貛?
  彼君子兮, 那些大人先生啊,不素餐兮! 可不是白白吃闲饭!
  这是诗篇的第一章。如此反复咏唱,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深刻认识与强烈感情。两千余年后,我们的农民在土地改革中斗争地主时候的呼声:"你手搭心头问一问,你好吃好穿凭的甚?"仍是一脉相承的感情。
  在《魏风·硕鼠》里,劳动者觉醒已发展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硕鼠硕鼠, 土耗子啊土耗子,无食我黍! 打今儿别吃我的黄黍!
  三岁贯女, 整整三年把你喂足,莫我肯顾。 我的死活你可不顾。
  逝将去女, 老子发誓另找生路,适彼乐土。 明日搬家去到乐土。
  乐土乐土, 乐土啊乐土,爰得我所。 那才是我的安身之处。
  诗中所追求的"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固然是一种空想,但这种积极的理想追求一直是过去时代劳动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的鼓舞力量。
  4. 有关对外战争的诗西周时代和周室对立的外族,西北有■允、东南有淮夷、徐夷。其中■允最强,对周的镐京威胁最大,周懿王曾被迫迁都犬丘。"小雅"中的《采薇》、《六月》就是写征伐■允的篇章。"大雅"中的《常武》、《江汉》则是关于征伐淮夷、徐夷的诗篇。
  《汉书·匈奴传》说:"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既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允之故。。"这里指的就是《小雅·采薇》。这首诗是戍边士兵久役归乡时所作的歌。歌中尽诉戍边士兵饱尝边役之苦及思念家乡的心情,但也表现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反抗异族侵扰的战斗激情:彼尔维何? 那树白花是什么?
  维常之华。 那是棠棣梨树花。
  彼路斯何? 那挂大车是谁的?
  君子之车。 那是将军的车和马。
  戎车既驾, 兵车已经准备好,四牧业业。 四匹公马多高大。
  岂敢定居, 我们哪敢说定居,一月三捷。 一月三战不卸甲。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常年出征在外,都是"■允之故!"《小雅·六月》是周宣王时代的诗,诗中写出:"■允匪茹,整局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允■允真不弱,公然屯兵在焦获。想要侵犯镐和方,进军已经到泾阳。)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周宣王派尹吉甫匆匆出兵,才把■允赶到现在的太原。
  《大雅·常武》是周宣王征伐徐夷的诗:王旅啴啴, 王师滔滔洶洶,如飞如翰, 快得像鹰隼飞腾,如江如汉, 多得像江汉洶涌,如山之苞, 像山岳不可动摇,如川之流, 像浪潮不可阻挡。
  绵绵翼翼, 多么浩浩荡荡,不测不克, 不可测度不可抵抗,濯征徐国。 又开始远征徐方。
  表现出周朝王师的浩大声势。
  《大雅·江汉》写周宣王征伐淮夷,声势非常壮阔:江汉之浒, 在江汉的水边,王命召虎: 王命令召公虎:式辟四方, 开辟四方地域,彻我疆土, 治理我们的疆土,匪疚匪棘, 不要乱不要急,王国来极。 王国法度要遵依。
  于疆于理, 于是划地界,定疆埸,至于南海。 一直到南海的边际。
  战争的精灵是士卒。《秦风·无衣》反映出士卒在赴敌之前的那种互助友爱、同仇敌忾的精神:岂日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袍。 斗篷伙着披,我的就是你的。
  王于兴师, 国家出兵打仗,修我戈矛。 且把武器修理。
  与子同仇。 一个敌人,你的就是我的。
  岂日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泽。 汗衫伙着穿,你穿就是我穿。
  王于兴师, 国家出兵打仗,修我矛戟。 咱们修好枪杆。
  与子偕作。 大伙起来,你干我也要干。
  班固《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说,秦国所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尚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这种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至今仍有感人至深的鼓舞力量。《鄘风·载驰》是卫戴公的妹妹许穆公的夫人所作的一首爱国诗篇。公元前660 年,卫国被狄人破灭,由于宋国的帮助,卫国君民才在漕邑托身。许穆公夫人听说祖国遇难,提出向大国求援的计划,但是遭到许国大夫们的阻挠。这使她非常气愤:既不我嘉, 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不能旋反。 你们也不能把我扭转。
  视尔不臧, 比起你们不高明的主张,我思不远? 我的眼光难道不长远?
  接着,她斥责了那些轻视妇女意见、自以为是的许国大夫:陟彼阿丘, 爬上阿丘高高的山坡,言采其蝱。 山坡上采些儿贝母。
  女子善怀, 妇人家纵然多愁善感,亦各有行。 谁都有她自己的道路。
  许人尤之, 许国人对我埋怨不休,众穉且狂。 这些人真是幼稚糊涂。
  诗篇末尾,语气更为坚决:大夫君子, 诸位大夫高贵的官长,无我有尤。 不要尽埋怨说我荒唐。
  百尔所思, 你们就使有千百个主意,不如我所之。 不如我自己决定的方向!
  这种关心祖国危难、义不容辞地为恢复故国而坚持真理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5. 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爱情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描写爱情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有欢乐的情歌,也有痛苦的吟唱。
  《召南·野有死■》写一个猎人在树林中找猎获的死■时,同时也获得了爱情:野有死■, 死獐子撂到荒野,白茅包之。 白茅草把它来包。
  有女怀春, 姑娘啊心儿动了,吉士诱之。 小伙子把她来撩。
  林有朴穉■, 森林里砍倒小树,野有死鹿。 野地里躺着死鹿。
  白茅纯束, 茅草索一起捆住,有女如玉。 姑娘啊像块美玉。
  舒而脱脱兮, 慢慢来啊轻轻来,无感我帨兮, 我的围裙可别挨,无使尨也吠! 别惹得狗儿叫起来!
  这种纯朴而大胆的恋爱举动,只有在官方社会以外才能存在。我们读这首侍,好像听到了古代那密林中的甜言蜜语。
  《鄘风·桑中》是男子们嘴边的求爱小调:爰采唐矣, 要采女萝向哪方呀,沫之乡矣。 女萝出在朝歌乡呀。
  云谁之思, 猜我心上把谁想呀?
  美孟姜矣。 漂亮大姐本姓姜呀。
  期我乎桑中, 约我到桑中,要我乎上宫, 邀我来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送我到淇水上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