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成功励志系列合集之17:鹰谋

_3 (现代)
第25节:他得到了无价之宝
  危地马拉城的约翰·奈特在1860年时,还只是阿拉巴马州的一名黑奴。得到自由之后,他成为一名码头工人,负责为一个公司装运来自中美洲的水果。在工作中,他开始考虑自己作为一个水果种植者单干的可能性。在与他一起工作的码头工人想都不敢想的时候,他把这个想法付诸了实践。他从危地马拉政府手里买了5000亩土地,并与新奥尔良州的水果商达成了协议,他们每年进口200万的危地马拉水果。从那时起,他就成为了一个咖啡种植者和水果批发商。后来他便成为中美洲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同样,当伊卡博德·华圣博在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给一个铁匠当学徒的时候,他还仅仅是一个害羞的男孩。他发现美国没有制作精良的金属线,而英国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那里的一个手工坊垄断着全国所有钢琴用的金属线的制造。那时他就默默下定决心,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金属线,并大规模地生产。这个害羞的男孩儿瞪大眼睛来寻找机遇。他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很快,他的金属线标准开始被各地所采纳,他的生意规模不断地扩大,他雇用了700人为自己工作,每天生产12吨的金属线。伊卡博德依靠他敏锐的判断力慢慢步入美国强人的行列。
  年轻人为了抓住机遇而应当具备几种重要的素质。一个人只是具备了精确、全面、勤奋等好的品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直觉力也是不可少的。只有拥有了直觉力,你才能在机遇来临时迅速做出判断和行动。
  除了直觉之外,我们还需要有敏锐的决断能力。决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能具备洞察事物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能力,他就好像是一个有着天生才能的统治者。往往普通人还在为错失时机而叹气时,这些人却已乘风而上,早干出一番大事来了。
  查尔斯·古德,他曾是一个收藏家,虽然也算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但并不富有。一次,他以500美元的价格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个自动联结器的专利。那个汽车自动联结器的发明人坚持说:如果这个发明被投入市场的话,作为发明人,他必须要在查尔斯的工厂里担任要职。古德先生知道,政府专利局已经给70种不同型号的汽车自动联结器发布了专利。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手中这个自动联结器与市面上的任意一款都截然不同,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个无价之宝。除了铁路业的扩张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他手里这个发明的应用前景。更重要的是,古德先生有着非凡的决断力,他是那种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尽最大力量利用它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付钱给了那个发明人,并签了一份书面保证来保证他能在自己的工厂里得到一个职位。后来,古德先生利用这个汽车自动联结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相似的一个例子就是纽约州州长科内尔的事迹。科内尔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创办了全美地区通信组织,这个组织已经为他赚了将近50万美元,并且后来每一个接受这个组织的人也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他是从一个不怎么富有的人手中以2000美元的价格把这个发明买下来的。如果科内尔先生像其他人一样忽视了这项发明的话,那个发明家就会灰心失望,也许就会放弃把这个发明公之于众的努力。可以这样说,其他人没有看到这样的机会,他们没有科内尔那样的决断能力。
  所以可以这样说,直觉和行动,敏锐独到的眼光,充沛的经历,灵敏的双手,这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应具备的素质。
  卡内基:以超人的胆识抓住机遇
  “钢铁大王”卡内基,名震天下。他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以自己非凡的天赋、聪明才智和善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事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建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王国。
  卡内基是世界著名的“钢铁大王”和亿万富翁,是美国近代企业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人们议论起美国最富有的大财阀,总是把卡内基的名字和“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名字列在一起。
  卡内基,1835年出生于英格兰的登弗梅林,1848年,随父母移居美国。从13岁起,他开始为生活而奔波,曾经当过电报公司的信差,干过铁路公司的秘书等工作。1872年,卡内基开始创办钢铁厂,并很快发达起来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钢铁巨富。由一个信差,最后发展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第26节:决定去拼一把
  卡内基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他以自己非凡的天赋、聪明才智和善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事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名震天下的大富翁。
  1860年前后,卡内基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西段任秘书,开始做股票投资。由于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借了600元钱当了股东,三年竟获得500万元的现金红利,这是卡内基获得的第一次成功,是他发家的开始。
  一天,宾夕法尼亚铁路西部管理局局长斯考特先生突然问卡内基:“喂,卡内基,你能筹集到500元钱吗?”卡内基面露难色,十分尴尬。因为他父亲刚刚过世,为支付丧葬费、医疗费,他全部的积蓄仅剩50元。斯考特见他困窘的样子,便说:“我的一位朋友过世后,他太太将遗产的股份卖给了友人的女儿,现在这位女子急需用钱,想转让股份,是亚当斯快运公司的10股股标,恰好500元。红利是一股1元……”
  “这么大一笔钱,我实在是筹集不出来。”卡内基一脸无奈的样子。
  “那好,我先替你垫上,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买下来。”斯考特先生坚持让卡内基一定要做成这笔生意。
  第二天,斯考特先生却犹豫起来,他问卡内基:“对不起,人家非600元不卖。还要吗?”
  卡内基却一反昨日的暧昧,坚定地说:“要。我一定要,请代我先付600元。”由于斯考特先生昨天对他的坚决支持,使他的自信心坚定起来,毅然决定去拼一把。
  1856年5月,卡内基用借据和股票作担保写了一张600元的借据,半年利息10元,交给了斯考特先生。
  半年后,卡内基母子俩节衣缩食、向亲戚高利借款,以房子为抵押品,千方百计总算还清了所借的债款。不久,一封装有10元钱红利支票的信寄到卡内基手中,他将其交给斯考特先生作为利息。卡内基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那样,心中充满成就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叫做伍德拉夫的设计师找到卡内基。他设计发明了一辆卧铺车的模型。这种卧铺车可方便旅客夜间旅行,构思奇特新颖,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客车车型。卡内基把他请到斯考特的办公室。斯考特看到伍德拉夫设计的卧铺车模型,非常感兴趣,为其巧妙的构思所吸引,当即双方达成了交易。
  伍德拉夫说:“如果你们准备制造,请付给我设计费和专利使用费。”斯考特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好的,请快点制造出两节来看看。”
  走出了斯考特办公室,伍德拉夫游说卡内基说:“卡内基先生,有没有意思合伙做这笔生意,我打算开一家卧铺车车厢制造公司,你出1/8的资金……要您马上拿出1/8的资金,或许有些困难。第一次只要您付217元5角,第二年再按同额的比例付款。也就是说,随着订货的扩大,再增加投资金额……”
  卡内基非常想试试,心理充满了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动。他走访了匹兹堡的银行,申贷资金。银行对他的计划很感兴趣,那位银行家对他说:“那是值得投资的事业,我愿意借你。将来若是赚了大钱,要存入我的银行啊!”
  试投产后,卧铺车厢的订货单非常多,许多铁路公司对新车型给予极大关注。卡内基这次投资获得成功,他投资的200余元,一年之间的红利不下5000元。
  卡内基后来被提升为匹兹堡管理局长,他与创办匹兹堡铁路工厂的柯尔曼出4万元买下了斯陶利农场。这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地方。他雇佣马车拉油桶,用于底船行驶于阿勒格尼河不停地运送石油,建立了储存糟,大量存油,等市场油价上涨时高价卖出。一年后,卡内基分到100万元的现金红利,3年后达到500万元。
  卡内基以600元买下的股份,3年后,他就成为拥资500万的富翁。他的出色的才干与非凡的能力,使他今后的事业如日中天,步步走向辉煌。
  他没有满足自己暂时的成功,他有更高的目标去追求。29岁的卡内基把目光投向了钢铁业。“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的。”卡内基准确地预见了钢铁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他毅然辞去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职务,带着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思考,渡过大西洋到伦敦考察。这是他事业上的一次飞跃。他买下了道兹工程师兄弟的钢铁制造的专利。他给其弟弟汤姆的信中说:“我和乔治一同参观了钢铁的最新制法,这种新方法将会给今后的铁路铁轨制造带来革命。我已经和道兹兄弟签约买下美国的专利,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5000磅黄金。”
第27节:勇于冒险,驾驭人生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钢铁的需求大增,卡内基抓住良机,全力以赴地大干起来,向钢铁业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他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他把全部股票换成现款,投入钢铁工业。他用35万美元在匹兹堡南部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虽然这时股票全部下跌,但这之前,卡内基股票已全部兑换出手,这场灾难丝毫未能影响到他。这时他投资的新兴钢铁厂正独领风骚、热火朝天地大干着。他加强管理,科学经营。他聘请化学专家检验原料,使原料、产品检测系统组织化,改变过去原料购入和产品卖出的无秩序状态,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像卡内基预测的一样,军火、铁路各方面对钢铁的需求愈来愈大。半年过去了,他的资金翻了几番,他的公司在钢铁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成了美国的大富翁之一。
  卡内基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也是一个天才,他眼睛盯住自己的对手,抓住机会以强击弱,逐步建立自己对钢铁业的垄断。他看见了一家叫狄克仙的钢铁公司。这家公司所发明的轧延铁轨制法,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工人罢工,这家公司危机重重,濒临破产。
  “若买下狄克仙的话,要垄断全国的铁路用轨就不是梦想了。”董事长佛里克对卡内基说。卡内基早有此意,现在机会已到,他想的是出多少钱的问题。他要董事长佛里克先出60万与狄克仙公司谈判,结果遭到拒绝。这时,突然传来令人吃惊的消息:“不知是谁散发了奇怪的传单给全美铁路,说狄克仙的铁轨材质缺乏均一性,是有缺陷的产品。”消息传出,狄克仙极为被动,迫不得已以100万美元的低价忍痛将公司卖给了卡内基。
  吞掉狄克仙公司,第二年收益就达到500万。之后,卡内基将资金增到2500万元。公司更名为卡内基钢铁公司。不久,又更名为US钢铁企业集团。他的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1900年,卡内基与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在“钢铁战争”中,卡内基表现出超人的胆识。他以退为进,看似退步实则为进。双方经过几番较量,最后达成协议,卡内基的钢铁业归摩根所有。按合约,摩根以1对1.5的比率兑换了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据华尔街的评价,据说有3.5亿至4亿美元,使卡内基的资产从2亿多美元一下增至4亿美元,翻了一番,超过美国当时的国防预算。
  第七章勇于冒险,驾驭人生
  鹰与蛇有宿怨。鹰喜欢抓蛇,把蛇带到半空中扔下,置蛇于死地。做这样的事,鹰会感到很伟大,很开心。
  不过蛇也不是好惹的,如果是一条毒蛇,它会在被抓起时反咬鹰一口,中毒的鹰会在半空中掉下来,当然蛇也会被摔死。鹰后来学乖巧了,它会飞下突然抓住蛇的头部,不让蛇的毒牙得逞,但蛇却会把尾巴身子紧紧地缠住鹰,并越收越紧,最后鹰在剧痛中与蛇同归于尽。
  尽管与蛇的斗争常常是两败俱伤,但鹰一次都没有退却过,每年总有一些时候鹰会再次抓蛇,它们还是希望置蛇于死地。
  鹰抓蛇是一种殊死搏斗,鹰明知有危险,仍然去尝试、去冒险、去向命运挑战,这是鹰的个性,是鹰的伟大之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旅美华人谭仲英是一个敢于在逆境中冒大险,成大功的人。勇于冒险的精神使谭仲英后来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跻身于大牌美国钢铁企业的行列当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杰出人物身上重要的性格特征。实际上,冒险和成功常常是相伴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当今的商场中,冒险精神更为竞争所必需。时代急速变化,旧的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经营上的逆境,随时都会出现,没有听过一帆风顺就能发财的。要经营致胜,就必须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第28节:结下不解之缘
  当然,冒险不等于不分清情况就莽撞,不等于一意孤行,在冒险中需有谨慎的态度。有了谨慎的态度,跌的跤肯定会少一些。当然,若是过分谨慎,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处处谨小慎微,未免显得懦弱无能;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当然也难以体验到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
  软弱的人要求永远不犯错,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就好像一封信始终不写因为还没想到恰当的措辞,万一永远想不起来,不是永远也写不成了吗?所以,我们需要改掉这种坏习惯。
  旅美华人谭仲英就是一个敢于在逆境中冒大险,成大功的人。谭仲英初到美国时,两手空空,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才在一家钢铁企业中谋上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从此以后,他与美利坚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十年的苦心拼搏,到1964年,谭仲英建立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钢铁公司。不过,富有冒险精神的谭仲英并不满足于做个小老板,他接二连三地买下了许多破产公司,从此,他所经营的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假如谭仲英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中,快步地入围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行列。他的成功,秘密就在于他那敢于冒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智慧和勇气,就在于他那胆在心细、善于见机行事的作风。
  在美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商场中的竞争尤为激烈,商场如战场,这里设有那种所谓完全没有冒险的生意。谭仲英的创业史表明,他的确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花巨资购买倒闭公司和工厂的能手。谭仲英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不管其中冒险的成分有多大,隐藏在那大胆的作风背后,肯定有精心的谋划。这个冒险家绝不是那种头脑简单、莽莽撞撞,到处乱撞的鲁莽无谋的冒险家。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1982年,美国工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只有6570万吨,比1981年减了40.1%。美国7家最大的钢铁工业公司的业务亏损总额在1982年的前9个月内超过了1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的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因亏损巨大,不得不在1982年底宣布永久关闭设在纽约州拉卡瓦纳和宾西法尼亚州约翰斯顿的两个分厂,这一举动让近1万名工人失业。更为严重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下属麦克罗斯钢厂竟在一个季度内亏损了1亿美元。亏损如此惨重,麦克罗斯钢厂虽竭尽全力但仍无力回天,大钢厂前途叵测,4000多名员工面临即将失业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谭仲英经分析思量,冒着风险,买下了这个钢厂。这个冒险之举后来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谭仲英不仅敢冒险收购即将倒闭的工厂,而且善于经营把濒临破产的工厂扭亏为盈,随后,再以高价把工厂卖出,再做更大的投资。对谭仲英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经营作风,他的朋友威廉·马克曾这样进行评价,他说:“谭仲英总是在葬礼上买下公司,而在婚礼时将它脱手出卖。”这段话可以说是既实在又风趣,然而就在这一买一卖的进出之间,充分展示了谭仲英的精打细算和勇于冒险精神。
  在资本运作上,谭仲英也表现出他那种胆大心细,见机行事的作风。谭仲英每收购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都向银行争取相当的贷款,并且用第一个公司作抵押,再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二个公司;然后,又用第二个公司作抵押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三个公司……如此不断地发展,终于使谭仲英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跻身于大牌美国钢铁企业的行列当中。
  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的机遇都一样,但就像美丽的玫瑰花总带刺一样,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
  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着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开拓道路,敢于追求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标,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
第29节:不放弃有利机会
  抓住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勇士。他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古语揭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大胆冒险,不放弃有利机会的人。
  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冒险的荆棘之路,世界上大多数人却不敢走。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风景线却迂回遥远,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而这,岂不也是一种风险吗?这是一种难以逃避的风险,是自我沉沦的风险,是一种越来越无力改善现状的风险。
  有些人就不一样,比如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勇士。他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们对此可能不屑一顾,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约翰·甘布士不是这样看的,他相信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并且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因而能战胜逆境,取得成功。
  有一次,约翰·甘布士所在地区经济陷入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金可以买到100双袜子了。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未来的教育经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货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为了防止经济形势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甘布士所在当地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这时,当地因为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再后来,甘布士成为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第30节:选你作我的晚餐
  茫茫世界风云变幻,漠漠人生沉浮不定,而未来的风景却隐在迷雾中,向那里进发,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阴晦的沼泽,深一脚浅一脚,虽然有危险,但这却是在有限的人生中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捷径。你的才华,你的能力,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
  附录小寓言,大智慧
  老鹰喂食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生下三四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寓意: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小鹰学飞
  在学习飞行时,老鹰爸爸及妈妈会逐步丢弃巢中的羽毛、茅草、小树枝,让鸟巢变得越来越不舒服,接着它们更会把巢也丢弃,此时失去巢的小鹰蹲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只好学习如何去飞行。
  如果小鹰胆怯,老鹰爸爸及妈妈干脆就会把小鹰推出巢。如果小鹰没有展翅,老鹰爸爸及妈妈就会飞去撑起小鹰,再把小鹰抓回巢里,直到小鹰学会飞行为止。
  寓意:生活在“老鹰”四周的人都得成长,因为老鹰没办法忍受停滞不前和懒惰。“老鹰”对环境的期望很高,同时也会督促其他人。所以“老鹰”是有影响力的人,也是很好的领导者。他们对新事物很有兴趣,他们随时在观察环境,想让一切变得更好。
  老鹰和鸭子
  老鹰和鸭子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从本质上它们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
  老鹰能在高空盘旋注视四面八方,而鸭子却只能在水面上生活。鸭子整天都会嘎嘎叫,换句话说,鸭子除了只会嘎嘎叫以外,它什么都不会做。任何人都愿意拥有老鹰,而不愿意拥有许多个鸭子。
  一般来说,鸭子和老鹰的差别如下:
  1.鸭子常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事情,而就此放弃;而老鹰则会反问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完成。
  2.鸭子们比较倾向以负面的角度来分析事情;而老鹰则会以正面的角度去分析事情。
  3.鸭子通常光说不做,而且很会找藉口;而老鹰总是时时学习,努力做事,少说多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鸭子通常不敢冒险;老鹰通常会鼓起勇气去做事,而且经过详细计划。
  5.鸭子总是等着别人来喂食,如果饲料不够,它便会大声叫嘎嘎叫;而老鹰懂得如何想办法去主动获取它所需要的东西。
  寓意:在你的公司里,你要懂得辨识老鹰和鸭子。只会嘎嘎叫的鸭子,通常都会找一些理由及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及无能,好一点的鸭子会将问题反映出来,但是基本上不会提出解决问题的良方。老鹰可就不同了,老鹰不仅会主动去发掘问题,而且还会主动去寻求最快且最有效率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对公司的贡献度也最大。因此对于识货的老板来说,拥有1只老鹰远胜过拥有10只甚至以上的鸭子。
  一只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学样。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这是一只可以用作祭祀的羊,天生是留给神享用的。乌鸦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虽不知你是吃谁的奶长大的,但你的身体如此的丰腴,我只好选你作我的晚餐了。"说罢呼啦啦带着风就扑向这咩咩叫唤的肥羊。
 
第31节:我比鹰飞得更高
  绵羊可不是奶酪,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鬈曲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它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乌鸦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它以为自己只要用老鹰的姿势就可以抓到羊;第二,它没有看清楚,老鹰抓的是一只羊羔,而它却去抓一只公羊。乌鸦想学老鹰,其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是乌鸦要认清自己,如果要想蜕变成一只鹰的话,需要付出异常艰苦努力。而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老鹰俯冲下山崖的姿势。它也许要锻炼自己的力量、反复的磨砺自己的爪子、练习自己的眼力……只有这样,乌鸦才有可能抓到羊羔;只有这样,乌鸦才可能变成一只老鹰。
  寓意:人不可不自量力,做事必须量力而行。人各有所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事业。看到他人名利双收,便想依样画葫芦,是得不偿失的。
  鹰背上的小鸟
  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来一次比赛。鹰觉得它肯定能飞得最高,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它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另一只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寓意:职场中,有时候我们就像那只小鸟,如果凭着自身的能力无法飞到自己期望的那个高度时,不要把精力花在埋怨自己的学历不硬、天资不够上,睁大眼睛去选择一只可以带你一起高飞的鹰,找准工作中的良师,让他带着你前进,但是一只鹰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想要飞得更高,一辈子不能只让一只鹰驮着,要在旅途中不停地寻找着更强的鹰,这样,你才能越飞越高,总有一天,你可以从鹰背上飞起:“看啊,我比鹰飞得更高。”
  鹰和蜣螂
  鹰是一种凶孟的飞禽,而蜣螂是一种小虫。一次兔子被鹰追逐,在走头无路的时候碰到了蜣螂,便向它求救。蜣螂鼓励兔子和鹰讲理。但鹰却蛮横地吃掉了兔子。蜣螂从这个悲剧中悟出:同鹰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和它做斗争。于是,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打碎。鹰到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希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宙斯那里,请求宙斯为它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繁殖后代。宙斯便叫鹰在自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但蜣螂毫不惧怕,它知道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团,飞上天去,将粪团抛在宙斯的膝上。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地粉碎了。
  寓意:小人物可以向强者挑战,可以蔑视宙斯这样所谓天上的“最高神祗”,只要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定会取得胜利。
  老鹰、百灵鸟和捉鸟人
  一个农民用镜子捉小鸟,镜子中鸟的影子引诱来了一只百灵鸟。一只老鹰在田野上空觅食翱翔,看到那只濒临危险却还在不停歌唱的百灵,就从高空一头扎了下来,朝百灵鸟猛扑了过去。百灵鸟虽然还没被农民的险恶机关捉住,却随时有落入鹰爪之中的危险。就在老鹰快要接近百灵鸟时,它自己却被农民的网给逮着了。
  “捉鸟人,求求您放了我吧,”鹰用飞禽的语言对农民说,“我可从来没有损害过您的利益。”
  捉鸟人马上接话回答道:“那么这只百灵鸟又几时曾加害过你?”
  寓意:坏人的劣行径恶常常会成为人们干坏事的借口。你若做恶,就不要抱怨别人干坏事。
  鹰和喜鹊
  空中的皇后鹰与喜鹊玛尔格从草原上空飞过,它俩无论从什么方面,包括性格、谈吐、情趣乃至服饰都截然不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两者在这偏僻之处相遇了。喜鹊很惧怕,幸好老鹰已用过餐,而且吃得相当饱。喜鹊为讨老鹰喜欢,就建议道:“让我们结伴而行吧,就是统治宇宙的朱庇特,也经常有烦恼的时候,大家一路同行,您就不会感到寂寞。路上可以聊聊天吗!”为了讨好鹰,绕舌的喜鹊没完没了的说开了,它东家长、西家短,什么都评论到了,就像贺拉斯的《书信集》中提到的维尔特聿斯·梅纳那样,说长道短好坏兼评,信口开河,滔滔不绝,但这人要与喜鹊比,那也是小巫见大巫。
  喜鹊提醒老鹰注意这,提防那,边说边跳,手舞足蹈,它可真称得上是个好密探,可惜所讲的事情并不惹人喜欢。老鹰忍无可忍,生气地对它喝道:“你还是在你原来的地方待着吧,你这宝贝,一个耍贫嘴的,分手吧!在我们的宫廷里,你这长舌妇能作何用?这真是一种不能再坏的性格了。”玛尔格听到此话,明白自己的处境不妙,赶紧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离开了鹰。
  寓意:侍候君王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潇洒容易,这种荣誉时常伴随着种种忧虑。告密者、挑拨之人、衣冠禽兽,人人心怀小九九,时间一长,必定令人生厌,就像喜鹊一样变幻黑白羽毛,在官场上总是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本部连载结束)
第1节:序言
  鹰是怎样炼成的
  (序言)
  整个动物王国三分天下,海陆空各自拥有一位霸主。那就是海上的霸主鲨鱼,陆上的霸主狮子,而主宰天空的则是——雄鹰。
  雄鹰,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动物。鹰对天空拥有统治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一直都是强者的代名词。
  《诗经》中记载:“鹰飞戾天”;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长沙》也说到:“鹰击长空”,雄鹰争强好胜,气势非凡,在天空中勇猛地搏击,总是给予每一个有志之士以强烈的震撼力和驱动力。
  雄鹰有矫健强劲的双翼,可以不受羁绊地自由翱翔于天际,浩瀚的天地,变幻的风云,在它的眼底一览无遗;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自然有说不出的力量和勇气。
  雄鹰的视野,雄鹰的胸襟,雄鹰的力量,雄鹰的意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崇拜和讴歌的对象!
  一般的人想到雄鹰,也总是有无尽的仰慕。不过,人们的思维总是有种惰性,以为鹰既然是天空的霸主,好像这是必然的事。然而人们大都不曾想过,鹰究竟是怎样成为天空之霸的呢。
  而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主旨所在,那就是,鹰是怎样炼成的呢?
  笔者在对鹰仔细研究过之后,发现好多我们原来以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背后其实掩藏着无数的秘密和奇迹。
  不要以为鹰是轻而易举就坐上天空霸主的地位了。鹰在成为霸主之前,是经历过非人的磨难的。鹰的成长,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鹰从出生开始,就经历了残酷的考验,鹰是依靠超乎常人的意志,经受无比的磨练和苦难之后,才铸就其超强的力量,才实现其统治天空的宏愿的。
  考察鹰的成长历程,首先,鹰一出生,命运对它就有一个残酷的挑选。同时出生的几只幼鹰,父母让它们互相争斗,胜者生存,败者死亡。鹰从这时就明白了命运的艰难和争斗的殊死残酷性。
  鹰被父母挑选后,又被教会飞翔。然而这种教,可不是老师那样谆谆教导,而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考验。幼鹰被逼着从巢穴里坠落下去,当快坠落到谷底,差一点摔得粉身碎骨时,幼鹰的潜能发挥了出来,它学会了飞翔!
  学会了飞翔,以后也没有舒服的。父母看到幼鹰已经具有了求生的基本能力,便把它赶出家门,让它从小就习惯独立。父母不让幼鹰呆在安乐巢穴里,而是很早就让它走向自然。
  这样锻炼出来的鹰,是独立的,是坚强的,是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
  这样锻炼出来的鹰,身体就远远超过一般的水平。在它的身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强键的体魄。鹰有发达的肌肉,硬朗的骨骼,锋利的爪,体格凶猛,气度高贵,相貌堂堂。
  2.敏锐的目光,果断的个性。鹰有凶狠而尖锐的眼神,瞄准了目标,在关键时刻果断地发动攻击,“该出手时就出手”,捕捉食物时百发百中。
  鹰是强劲的,鹰是敏锐的,同时,鹰也是苦难的,是艰辛的。
  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所以能不甘安逸,胸怀大志。它拒绝像鸭子那样碌碌无为,拒绝安逸的生活,而宁愿挑战环境,挑战天空。
  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才有勇气明知有危险,仍然去尝试、去冒险。在它的眼里,没有懦弱、没有屈服、没有胆怯,没有放弃。挑战是一种本性,冒险是一种享受。
  也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才有凌云之志,王者之风,才有资格为王为霸,才有能力统治天空、傲视群雄。
  英雄豪杰,莫不出生于寒微,莫不崛起于艰难困苦。做人处世,就像鹰的成长,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第一章在逆境中求生存
  鹰的一生注定不平凡,因为从它一生下来,命运就向它显示了异常的残酷和艰辛。
  通常鹰每次产卵3至4枚,经孵化30天后,雏鹰破壳而出,但老鹰不是将所有的孩子全部抚养大。老鹰以饥饿法让几只幼鹰争斗,弱小的幼鹰被杀死,只有强健的那只存活下来。
第2节:在逆境中求生存
  在如此艰难环境中长大的鹰,还有什么不敢面对?还有什么不能成就?
  卢梭和科贝特:杰出人物常崛起于寒微
  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真正杰出的人物,总是能突破逆境,崛起于寒微。艰难的环境既能毁灭人,也能造就人;不过,它毁灭的是庸夫,而造就的往往是伟人!
  一位伟人说过:“并不是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砺了我们的人生,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高尔基也曾说过:“苦难是最好的大学。”逆境和苦难常常能锻炼人们的意志,一旦具备了像钢铁一般的意志,成功对于他们而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事实上,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成长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他们善于在艰难困苦中向生活学习,磨砺意志,才在最险峭的山崖上扎根成长为最伟岸挺拔的大树,昂首向天。
  大约在两个半世纪以前,在法国里昂的一个盛大宴会上,来宾们就一幅绘画到底是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场景,还是描绘了古希腊真实的历史画面,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看到来宾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气氛越来越紧张,主人灵机一动,转身请旁边的一个侍者来解释一下画面的意境。
  这是一位地位卑微的侍者,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权利,来宾们对主人的建议感到不可思议。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位侍者的解释令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大为震惊,因为他对整个画面所表现的主题作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观点几乎无可辩驳。因而,这位侍者的解释立刻就解决了争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心悦诚服。大家对侍者一下子产生了兴趣。
  “请问您是在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先生?”在座的一位客人带着极其尊敬的口吻询问这位侍者。
  “我在许多学校接受过教育,阁下,”年轻的侍者回答说,“但是,我在其中学习时间最长,并且学到东西最多的那所学校叫做‘逆境’。”
  这个侍者的名字叫做让·雅克·卢梭。他的一生确实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早年贫寒交迫的生活,使得卢梭有机会成为—个对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刻认识的人,尽管他那时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侍者。然而,他却是那个时代整个法国最伟大的天才,他的思想甚至对今天的生活仍有着重要的影响。让·雅克·卢梭的名字,和他那闪烁着人类智慧火花的著作,就像暗夜里的闪电一样照亮整个欧洲。
  这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莫不得益于那所叫“逆境”的学校。
  “逆境”是最为严厉最为崇高的老师,它用最严格的方式教育出最杰出的人物。人要获得深邃的思想,或者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善于从艰难穷困中摒弃浅薄。不要害怕苦难,不要鄙夷不幸。往往不幸的生活造就的人才会深刻、严谨、坚忍并且执著。
  很多年轻人也许都心存愤懑,也许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环境对自己的不利影响,那么,读一读英国著名作家威廉姆·科贝特当年如何学习的事,一定能让你停止这类的抱怨。
  科贝特回忆说:“当我还只是一个每天薪俸仅为6便士的士兵时,我就开始学语法了。我铺位的边上,或者是专门为军人提供的临时床铺的边上,成了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也就是我的书包。把一块木板往膝盖上一放,就成了我简易的写字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为学习而买过任何专门的用具。我没有钱来买蜡烛或者是灯油。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除了火堆发出的微弱光线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光源。而且,即便是就着火堆的亮光看书的机会,也只有在轮到我值班时才能得到。为了买一只钢笔或者是一叠纸,我不得不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钱,所以我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
  “我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用来安静学习的时间,我不得不在室友和战友的高谈阔论、粗鲁的玩笑、尖利的口哨声、大声的叫骂等等各种各样的喧嚣声中努力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要知道,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属于最没有思想和教养、最粗鲁野蛮、最没有文化的人。你们能够想像吗?”
第3节:它毁灭的是庸夫
  “为了一支笔、一瓶墨水或几张纸我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每次,揣在我手里的用来买笔、买墨水或买纸张的那枚小铜币似乎都有千钧之重。要知道,在我当时看来,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啊!当时我的个子已经长得像现在这般高了,我的身体很健壮,体力充沛,运动量很大。除了食宿免费之外,我们每个人每周还可以得到两个便士的零花钱。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场面,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恍如昨日。有一次,在市场上买了所有的必需品之后,我居然还剩下了半个便士,于是,我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去买一条鲱鱼。当天晚上,我饥肠辘辘地上床了,肚子在不停地咕咕作响,我觉得自己快饿晕过去了。但是,不幸的事情还在后头,当我脱下衣服时,我竟然发现那宝贵的半个便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不翼而飞了!我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绝望地把头埋进发霉的床单和毛毯里,就像一个孩子般伤心地嚎啕大哭起来。”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贫困窘迫的不利环境下,科贝特还是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在逆境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卓越和成功。
  科贝特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艰难的环境不但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他说:“如果说我在这样贫苦的现实中尚且能够征服艰难、出人头地的话,那么,在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年轻人可以为自己的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找到开脱的借口呢?”
  读到这里,你是否感觉到心灵一震,那好,如果你想出人头地的话,就让一切借口和抱怨都见鬼去吧!
  卢梭和科贝特,出身都贫穷艰难,然而,真正杰出的人物,总是能突破逆境,崛起于寒微。艰难的环境既能毁灭人,也能造就人;不过,它毁灭的是庸夫,而造就的往往是伟人!
  林肯:简陋木屋里长出来的总统
  林肯的童年异常艰辛,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个极端贫穷的农民。然而,肯塔基一座简陋木屋里出生的林肯,后来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位在美国内战中建立丰功伟业,至今仍是美国人心中的偶像的总统,并没有显赫的家世,相反的是,林肯的童年生活却异常艰辛。
  林肯的出生地是当时美国肯塔基州最寂寞最荒凉的地段之一,印第安人在那儿繁衍已有数代之久,然而看起来那里还是块“不毛之地”。1808年12月,林肯的父亲汤姆以每英亩二十六又三分之二美分的价格买下这块“不毛之地”中的一块农田。农田上有一栋猎人留下来的简陋小屋子。
  1809年冬天,林肯就降生在这栋猎人小屋里。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林肯出生在一张铺着玉米皮的床上。外面是一片银色世界,2月的寒风把雪花吹进圆木的缝隙里……这一切就是林肯出生时的景象。
  林肯的父亲是个酒鬼。1816年秋天,林肯7岁,父亲把肯塔基的这块农田换成酒喝,举家只好又迁到印第安那州的荒凉林野。在这里,乔木、灌木、葡萄藤长得太密了,以至必须砍树才能开出一条进出的通道。林肯一家抵达的时候,冬天的初雪已经降下了。父亲就胡乱地搭了一个窝棚,没有门,没有窗,除了三面墙外,就只有圆木搭成的屋顶了。一家人都住在里面。在严寒的冬天,它四边透风。
  他们没有牛奶,没有蛋,没有蔬菜,连马铃薯也没有,只能靠野生的猎物和坚果度日。
  林肯在这里住了14年,日子过得远比他日后所解放的黑奴还要穷困。
  1818年,林肯9岁时,母亲南施不堪艰难的拓荒生活,积劳去世。母亲去世,家里更少了一个依靠,生活更糟糕了。
  林肯15岁时才开始认字母。那是1824年的秋天,一位在森林中漂泊的教师流落到这里,设立私塾。林肯每天早晚要走4里的森林小路,到私塾里求学。老师名叫阿策尔·朵西,他要求学生很严格,但他的学问不深,而且教学的方法简单。他相信只有大声朗读,才可以看出学生是否认真,谁的声音小,他就用教鞭打谁,因而学生们都拼命地大声读书。阅读的教材是以《圣经》的章节为主。教室是个既矮小又粗陋的小屋,教师几乎直不起腰,学生的座位是用圆木劈开做成的。在这所学校里,林肯只读了几个月,5年后,他又在另一所类似的学校里不定期地上过课——这些就是林肯受过的全部正规教育,总计起来,时间不超过12个月。
第4节:不断超越自我
  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贫苦却没能磨去林肯奋发拼搏的意志,反而更激发了他与天、与人、与命运相抗争的斗志。他把艰苦的生活视为一种锻炼,他要借此使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变得更加坚强。
  当林肯长大了,受雇来到伊利诺州的纽沙勒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伙粗野荒唐、好勇斗狠的地痞流氓,名叫“克拉瑞树丛帮”。他们夸口说,在喝威士忌、骂人和打架方面,全伊利诺州没有别的帮派能比得过他们。
  有一次,雇主丹顿·奥福特先生在镇上夸奖他雇用的林肯体力过人。“克拉瑞树丛帮”听到后就想去教训一下林肯。他们的领袖杰克·阿姆斯特朗向林肯提出挑战,要进行摔跤比赛。
  在伊利诺州,勇敢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什么能比胆怯表现更迅速地把一个人置于众人排斥的境地。林肯也没有示怯,立即接受了阿姆斯特朗的挑战。
  摔跤开始了。林肯占据优势,当他俩扭打时,他翻到上面,毫不留情地把阿姆斯特朗的双肩压向地面。“克拉瑞树丛帮”的伙伴们不愿见到他们的领袖被打败,加上去参加扭打。林肯摆脱了他们,背靠着一面墙站着,大声发出挑战说:“我愿意和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单独地较量,斗打、赛跑或摔跤都行。”
  没有人能够打败林肯,阿姆斯特朗也很钦佩他,并主动走过去和他握手。以后阿姆斯特朗和林肯变成了亲密的朋友,阿姆斯特朗的伙伴们不仅接纳了这位新来者加人他们一伙,而且承认他是他们的领袖。在林肯居留伊利诺州期间,他们对他十分忠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