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六七 于是他俩很快逃跑了,逃到须摩那峰。哥哥长大后,与妹妹结婚一起生活。
0六八 他们生儿育女,获得国王的批准后,他们就住在摩罗耶⑨,这就是普林陀人⑩的祖先。
0六九 般度王的使者们把礼物、公主及其他姑娘们交给毘阇耶王子。
0七0 毘阇耶对使者们表示了殷勤和敬意,就按照出身把姑娘们分给了大臣和仆从。
0七一 按照惯例,大臣们全部出席,为毘阇耶举行了灌顶登基仪式,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0七二 接着,毘阇耶又以隆重仪式,把般度王的公主立为王后。
0七三 他赏给大臣们许多钱财,每年给岳父奉献价值二十万金的犬齿贝和珍珠。
0七四 毘阇耶王抛弃了以前的恶行,和平公正地统治着整个楞伽岛,在铜掌城公正为王三十八年。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七章,名为〈毘阇耶即位〉,至此终。
【注释】
①般涅盘,梵文parinirvana的音译,与涅盘同义。
②帝释天,原为婆罗门教神因陀罗,后被佛教吸收为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的喜见城。
③莲花色神,此指婆罗门教的护持神毘湿奴,因为他的颜色如蓝莲花。
④迦丹波河(Kadamba),今名玛拉窝德-奥耶河(Malwatte-oya),流过阿(上少下兔)罗陀的遗址。
⑤干毘罗河(Gambhira),据《大史》第二八章第七节,该河在阿(上少下兔)罗陀以北一由旬。
⑥毘耆多(Vijtta) ,大约在阿(上少下兔)罗陀以南二十四公里。
⑦摩吐罗城(Matnura),今名摩杜罗(Madura),在马德拉斯的南部。
⑧大渡海场(Mahatittha),相当于现在与马那岛(Manaar)相对的曼陀多(Mantota)。
⑨摩罗耶(Malaya),斯里兰卡的中部山区。
⑩普林陀人(Pulinda),一种未开化的民族。
第八章 般度婆苏提婆灌顶
00一 毘阇耶大王到了晚年,他思忖着:「我老了,可是我没有子嗣。
00二 我死以后,这很难开拓的国土就要付诸东流,因此,我要派人把我的弟弟苏蜜多找来继承王位。」
00三 他与大臣们面议后,便送了一封亲笔信到那儿。刚把信送走他就升天了。
00四 大臣们自然期待着王族人的赶快到来。他们住在优波帝须村,共同管理国家。
00五 从毘阇耶王死后,到王族人到来之前,楞伽岛有一年时间是没有国王的。
00六 在狮子城,悉诃巴忽王死后,他的儿子苏蜜多当了国王。
00七 他的王后是摩陀王的公主,他们有三个儿子。使臣们来到狮子城,把信呈上。
00八 国王读罢与三个儿子商议道:「孩子们!我老了,你们当中哪一个人去楞伽岛吧!
00九 那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美丽的岛,是我兄长的国家。因为他去世了,所以要有一个人去好好的治理。」
0一0 最小的王子般度婆苏提婆想了想:「还是我去吧。」从占卜者那里得知此行顺利后,
0一一 经父王允诺,王子就由三十二名大臣之子为伴,都扮成游方僧模样,乘船而行。
0一二 他们在摩诃建陀罗河的河口上岸,人们发现这些游方僧,很恭敬地接待他们。
0一三 问清都城在什么地方后,他们渐次而至,在天神的护送下到达优波帝须村。
0一四 有位大臣,征得大家同意后,便问占卜者王族人来岛之事如何,占卜者更加详细地答道:
0一五 「从今算起第七天,王族的人就会来到。而且是属于他家族的一个人,要在这岛上建立佛教。」
0一六 真的第七天,那些游方僧就到这儿来了。大臣们发现后,上前询问,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
0一七 他们就把楞伽岛的王位让与般度婆苏提婆,但在没有王后的情况下,他们不同意立刻灌顶即位。
0一八 甘露饭释迦的儿子是般度释迦。他听说释迦族将被灭亡①的消息后,就领着他的人民
0一九 找了个藉口来到恒河岸边,在那儿建立都城,统治着子民。他有七个儿子。
0二0 最小的女儿名叫苏跋陀遮那。她是金色女郎,非常美丽,很多人都向她求婚。
0二一 为了娶她,有七个国王竞相送来聘礼,他很害怕得罪这些国王,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0二二 占卜者说,让她先去旅行,可以助人灌顶自得王后的结果。于是她由三十二名妇女陪伴,乘上一条船。
0二三 把船放进恒河,他说:「谁有能耐就让谁得到我的女儿吧!」那些人都追不上,这条船跑得很快。
0二四 就在第二天,她们到达戈纳伽摩迦港②。她们全都打扮成女尼模样,登陆上岸。
0二五 他们打听都城在什么地方后,便渐次而至,在女神的保护下到达优波帝须村。
0二六 一个大臣听了占卜者的话后,她们就如他说的那样到来了。他便上前询问情况。弄明白了就带她们去见国王。
0二七 具有清净智慧的大臣们,很快的为般度婆苏提婆灌顶为王。他的一切愿望都满足了。
0二八 国王将容貌尊贵的苏跋陀遮那立为王后,又把随她一起来的姑娘嫁给了与他一起来的人,他们幸福地生活着。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八章,名为〈般度婆苏提婆灌顶〉,至此终。
【注释】
①释迦族被灭亡,在释迦牟尼入灭前不久,释迦族在与拘萨罗(Kosala)王维度达波(Vidudabha)的战争申被灭。
②戈纳伽摩迦港(Gomagamaka),位于摩诃康达罗(Mahakandara)河口。
第九章 阿跋耶灌顶
00一 王后生了十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叫阿跋耶,最小的是女儿,叫质多。
00二 精通神咒的婆罗门见到她后,作了预言:「为了争夺王位,她的儿子要杀死他的舅舅。」
00三 「我们要杀死小妹妹。」众兄弟下了决心,阿跋耶制止了他们。过了一段时问,他们让她住进一问小屋,这间小屋只有一根柱子。
00四 出入这间小屋要经过国王的卧室,屋内置婢女一名,外头有一百名卫士。
00五 因为她的容貌太美使人一见就发狂倾倒,所以她得到了一个绰号:优摩陀质多①。
00六 听说跋陀遮那王后来到楞伽岛后,在她母亲的鼓动下,王子们除留一人在家外都来了。
00七 他们来到后,会见了楞伽国王般度婆苏提婆,又与小公主见面,一起哭了一阵。
00八 他们受到国王很好的接待,经国王允许,他们在楞伽岛漫游,随意居住。
00九 罗摩住过的地方叫罗摩戈纳。同样,优楼毘罗住过的地方叫优楼毘罗,阿(上少下兔)罗陀住过的地方叫阿(上少下兔)罗陀。
0一0 同样,毘耆多住过的地方叫毘耆多伽摩,底伽优住过的地方叫底伽优,卢诃纳住过的地方叫卢诃纳。
0一一 阿(上少下兔)罗陀修了一座水库,在水库南边建了一座王宫,他就住在里面。
0一二 过了一些时侯,大王般度婆苏提婆把自己的长子阿跋耶立为副王。
0一三 底伽优王子的儿子底伽伽摩尼,听人谈到优摩陀质多以后,产生了爱慕之情。
0一四 他来到优波帝须伽摩见国王,国王让他与副王一起,在王宫作近侍。
0一五 有一天,伽摩尼走来,对着质多的窗口站着。她看见了他,心生爱情,便问婢女:
0一六 「他是谁呀!」「听说他是您舅舅的儿子」以后,便让婢女帮忙,密约已定,
0一七 夜间,他把有搭钩的梯子靠在窗口,循梯爬上去,破窗而入。
0一八 同她住了一夜,天亮前离去。就这样他经常在那儿过夜,不露破绽,不为人知。
0一九 她因此而怀孕了,慢慢胎儿成熟了。婢女只好告诉王后,母亲询问女儿。
0二0 王后告诉国王,国王同儿子们商量后说道:「他也应当由我们养活,就把她嫁给他吧!」
0二一 王子们说:「如果生个儿子,我们就杀死他。」她的产期到了,进了产房。
0二二 王子们对伽摩尼的两个随从——卫士支多和奴仆迦罗吠罗不放心,认为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会保护妹妹。」
0二三 两个随从自然也不同意他们的计划,王子们就把他俩杀了。他俩死后变作夜叉,仍然保护胎中的公子。
0二四 质多让婢女去找了另一个临产的女人。结果质多生了个儿子,那个女人生了个女儿。
0二五 质多把一千金钱和自己的儿子送给她,换回一个女婴放在身边。
0二六 王子们听说「生了个女儿」,他们非常高兴。小公主的母亲和外祖母为他取了个名字。
0二七 把外祖父和大舅的名字加在一起,就叫做般度迦.阿跋耶。
0二八 国王般度婆苏提婆在位三十年,在般度迦.阿跋耶出生时,他去世了。
0二九 国王死后,王子们都集合在一起,他们为兄长施无畏者阿跋耶举行盛大的国王灌顶礼。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九章,名为〈阿跋耶灌顶〉,至此终。
【注释】
①优摩陀质多(Ummadacitta),意译使人发狂的质多。
第十章 般度迦阿跋耶灌顶即位
00一 婢女听从优摩陀质多的吩咐,把婴儿放在篮子里,带到陀婆罗曼陀罗迦①去了。
00二 诸王子到冬婆罗峡谷去打猎,在路上看见婢女,便问:「你到哪里去?拿的什么东西?」
00三 「我到陀婆罗曼陀罗迦去,这是给我闺女的甜饼。」婢女回答。「拿出来看看。」王子们说。
00四 就在这一刹那间,暗中保护公子的支多和迦罗吠罗化作一头大野猪,让他们看见了。
00五 王子们自然去追野猪了,婢女将婴儿顺利的送到那个地方,她把孩子和一千金钱也偷偷地交给那个可靠的人。
00六 就在这一天,他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他就对人说:「我老婆生了一对双生子。」他把孩子抚养起来。
00七 小孩长到七岁了,他的舅舅们才知道了内情,就雇人准备等他和别的孩子们在池塘游戏的时候,杀了他们。
00八 水中有一个树洞,洞口开在水中。他常从洞口潜水进洞,待很长时间。
00九 然后,公子又从里面出来,走到其他孩子面前,他们问他时,他用别的话搪塞他们。
0一0 在害他的人们来到的这一天,公子换好泳服,潜入水中,藏在树洞里。
0一一 他们先数了数有几身衣服,然后把孩子杀了。回去报告说:「全部解决了。」
0一二 他们走了后,他回到养父家中,养父安慰他。他就在那儿长到十二岁。
0一三 这时舅舅们又听说公子还活着,便命令把那儿所有的牧人都杀光。
0一四 就在这一天,牧人们捉住了一只四足兽,他们派公子到村子里去取火。
0一五 他回到家里,就向养父的儿子说:「我的脚痛,走不动了,你把火送到牧人身边去吧!
0一六 在那儿,你还可以吃到烤肉哪!」他听了,就把火赶快送去。
0一七 就在这一刹那,王子们派来的人也到了,把牧人团团围住,全杀光了。
0一八 他长到十六岁时,他的舅舅们又知道了。养母给他一千钱,并教给他怎样保护自己。
0一九 养父把他母亲的消息全告诉给他,又给了一个仆人和一千钱,送他到般度罗那儿去。
0二0 这个名叫般度罗的婆罗门②很富有,而且精通吠陀,他住在般度罗伽摩迦村的南部。
0二一 公子到了那儿,谒见了婆罗门般度罗。婆罗门问他:「孩子啊!你就是般度迦.阿跋耶吗?」他回答了他。
0二二 婆罗门向他致敬后,说道:「你会当国王的,你将执政七十年。
0二三 你学治国术吧,孩子!」于是他便教他学习。他与婆罗门的儿子一起学,很快就学完了。
0二四 婆罗门给他十万钱,让他召募军队。当他召了五百多名士兵时,婆罗门说:
0二五 「假如有一个姑娘,她所触摸的树叶变成了金子,你要把她立为王后,还要让我的儿子旃陀作祭师。」
0二六 说完这话,给了他钱,把他和他的军队送走了。这个有福之人离开那儿,宣布了自己的名字。
0二七 到达了迦沙山附近的波那城,召集了七百人,准备了一切食粮。
0二八 以后,公子率领一千二百人到了名为祇利建陀的山下。
0二九 般度迦.阿跋耶的一个舅舅,名叫祇利建陀湿婆,是他使用着般度婆苏提婆给他的这块土地。
0三0 这个刹帝利收取方圆一百迦里沙土地上的庄稼。他的女儿名叫波利,是位美貌女刹帝利。
0三一 她带着一大羣仆人,乘坐着漂亮的车子,为父亲和收割庄稼的人们送饭去。
0三二 公子手下的人在路上见到了这位公主,向公子报告了,公子很快来到这里。
0三三 他带着随从,赶着自己的车子,把公主的侍女分成了两半。走近公主,上前搭话:「您去哪儿?」
0三四 当她把全部事情都告诉他后,他便对她倾心爱慕,这位刹帝利请求分享她带的食物。
0三五 这位公主走下车来,用金碗盛了饭,在一棵榕树下递给了王子。
0三六 她摘下榕树叶盛饭给其他的人吃,一刹那间那些树叶变成了金碗。
0三七 王子见此情景,想起了婆罗门说过的话,「适合做我王后的姑娘找到了。」他非常高兴。
0三八 她让那些人全部吃饱了,可是食物并不减少,就好像只取走了一个人的一份似的。
0三九 从那时起,这个具有善行功德的年轻姑娘,就有了「金波利」的称号。
0四0 这个刹帝利带着公主上了车子,由强大的军队护卫,毫无恐惧地走了。
0四一 她父亲听说此事,就把自己的人都派了去。他们刚去就打了起来,结果被人家吓了回来。
0四二 后来在那儿建立了一个村子,名叫迦罗诃那伽罗③。她的五个兄弟听说后前来挑战。
0四三 般度罗的儿子旃陀把他们全都杀死了,他们作战的战场就叫做罗喜多婆诃坎陀④。
0四四 以后,般度迦阿跋耶率大军来到恒河⑤对岸的陀罗山⑥。
0四五 他在那儿待了四年,他的舅舅们听说此事,把国王安排好,前来挑战。
0四六 他们在图摩罗佉山前筑堡扎营,和甥开了战。而甥却把舅舅们
0四七 追到恒河此岸⑦。把他们赶走以后就回来了,在他们筑的营垒里住了两年。
0四八 他们回到优婆帝须伽摩以后,向国王讲了此事。国王派人给公子送去一封密信。
0四九 信中说:「你占恒河对岸,不要到这边来。」国王的九兄弟听说后很生气。
0五0 「长期以你支持他,现在又把国土让给他。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杀了你。」他们说。
0五一 他把王位让给了他们。他们集合在一起,让名叫帝须的兄弟作了摄政王。
0五二 这位给人以无畏的阿跋耶王,在优波帝须伽摩统治了二十年。
0五三 图摩罗佉山上有个母夜叉,名叫支提耶。她化作牝马形在冬婆利阎伽诺湖畔游荡。
0五四 有人发现了这匹可爱的白毛红蹄马,向公子报告说:「这儿有这样一匹牝马。」
0五五 公子拿了僵绳去捉她,她看见他从背后走来,被他的威风吓住了。
0五六 她不能隐身,便逃跑了。她在前面跑,他在后面紧追。她绕湖跑了七圈。
0五七 她跳进大恒河,又从里面出来,她绕图摩罗佉山转了七圈。
0五八 又绕湖三匝,然后又从迦车迦渡口跳下恒河。
0五九 他抓住她的尾巴,又捡了一片漂在水中的多罗树叶。由于他福业的威力,叶子变成一把大刀。
0六0 他举起刀,对她说:「我杀了你。」她对他说:「大王啊!我得到王国就给你。你不要杀我。」
0六一 他抓住她的脖子,用刀尖在她鼻孔里钻个眼,用绳子拴住。这样,她就很驯服了。
0六二 这个大力士骑上她来到图摩罗佉山,他在这山上住了四年。
0六三 此后,他率领军队离开那儿,来到了阿利陀山⑧。在那儿住了七年,以待战机。
0六四 留下两个舅舅⑨,其他的八个舅舅来到阿利陀山前,准备开战。
0六五 他们在城外筑了营垒,任命了统帅,从四面八方把阿利陀山包围起来。
0六六 公子与女夜叉商量,按照她的话做,把国王的东西、礼品和武器都给了敌方。
0六七 让一队士兵先把这些东西送去,并带信说:「请收下这些东西吧!我求您宽恕。」
0六八 他们信以为真:「他来了,我们就把他抓住。」而他跨上夜叉变的牝马,率领大军
0六九 来打仗了。女夜叉大声嘶鸣,他的士兵在敌营内外大声吶喊。
0七0 公子的随从杀死了很多敌军的人,他的八个舅舅也在内,头颅堆成了山。
0七一 敌军总司令落荒逃命,钻进一个灌木丛。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作司令丛。
0七二 公子看到这座骷髅山,山顶上是他舅舅们的头颅,说道:「多像一座瓢山啊!」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作瓢村⑩。
0七三 般度迦阿跋耶这样获胜以后,来到了他外祖父阿(上少下兔)罗陀的住处。
0七四 他叔父虽把自己的王宫送给了他,而他仍然住在自己家里。
0七五 他征询了懂风水(算命)先生意见后,就在这个村庄建造了一座壮观的都城。
0七六 因有两个阿奴罗陀⑾在这儿住过,又因这座城市的建筑正与阿奴罗陀星很相似,所以这城就叫阿奴罗陀城。
0七七 他命人先将象征舅舅王权的伞盖拿来,在天然湖中漂洗后,又取湖中之水。
0七八 般度迦阿跋耶遂为自己举行灌顶礼即位,同时也将金波利灌顶立为王后。
0七九 他正式授予青年旃陀以国师职,还适当地给其余家臣们官职。
0八0 因为大舅阿跋耶王对母亲和自己皆有过帮助,所以没有杀他。
0八一 让他当夜间王,他就成了护城官。从那时起,城里始有了护城的官职。
0八二 他也没有杀了岳父祇利建陀湿婆,且仍旧把祇利建陀地区给了他。
0八三 他挖了一个湖,蓄了大量的水。因为胜利时曾取过里面的水,所以叫做胜利湖。
0八四 他安排夜叉迦罗吠罗住在城东,而让另一夜叉支多罗阇住在阿跋耶水库的下游。
0八五 前世曾帮过他忙的一个婢女已转生成女夜叉了,为了感谢她,也让她住在城的南门。
0八六 他让化作牝马的女夜叉住在宫苑里面,每年都给她和其余夜叉们供品。
0八七 在节日里,他让支多罗阇跟他在一起,坐同样的座位,玩天神和人间游戏。
0八八 国王非常高兴,他在四门外建造了四个村庄,挖了阿跋耶水库。
0八九 划定了大公墓、行刑场和西后祠,为毘沙门天⑿种植了榕树,为病神种植了多罗树。
0九0 还划给臾那人公共场地,还有一座大祭堂。以上这些都设在西门外。
0九一 有五百名旃陀罗人清扫城市,二百名旃陀罗人清扫粪便。
0九二 还雇用一百五十名旃陀罗人搬运尸体,雇用同样多的旃陀罗人看守墓地。
0九三 他们住的村落,设置在墓地的西北方,世世代代从事这种被指定的职业。
0九四 他在旃陀罗村的东北角,也为旃陀罗人划了一块地,称为贱民墓地。
0九五 那时在墓地北面巴萨纳山中,已造了一排猎户的房子。
0九六 在这些房子的北面,就在伽摩尼水库旁边,为各种苦行者建造了净修林⒀。
0九七 国王在墓地的东面,为耆那教⒁徒卓底耶造了一所房子。
0九八 就在这个地区,住着一个名叫耆利的耆那教徒,以及众多的各种外道沙门。
0九九 国王还在这里为耆那教徒恭盘陀造了一所以他姓氏命名的寺院。
一00 在此以西,一排猎户房子以东的这块地方,住着五百户邪见家族。
一0一 他还在卓底耶房舍和伽摩尼水库之间,为游方僧们修建了一座园子。
一0二 他亦为邪命外道⒂的教徒们盖了房子,给婆罗门以住宅,且到处修建产院和医院。
一0三 楞伽国王般度迦阿跋耶,自他灌顶即位十年内,在整个楞伽岛划定了村庄的界线。
一0四 以夜叉鬼为友的国王,跟有人形的迦罗吠罗和支多在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一0五 在般度迦阿跋耶王与阿跋耶之间,曾有一个空位期,长达十七年。
一0六 勇敢坚定的般度迦阿跋耶王,三十七岁那年,就当上了国王,在美丽富足的阿奴罗陀城统治了整整七十年。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十章,名为〈般度迦阿跋耶灌顶即位〉,至此终。
【注释】
①陀婆罗曼陀罗迦(Dvaramandalaka),位于阿(上少下兔)罗陀城东部的支提耶山(Cetiya)附近。
②婆罗门,印度的第一种姓,僧侣阶级。
③迦罗诃那伽罗(Kalahanagara),意译战城,位于安旁殑伽河(Ambanganga)左岸不远的地方。
④罗喜多婆诃坎陀(Lohitavahakhanda),意译「血流原野」。
⑤恒河,此指大恒河(Mahaganga),今名摩诃伐利恒河(Mahawaliganga)
⑥陀罗山(Dola),今名陀罗伽尔-吠拉(Dolagal-Wela)。
⑦恒河此岸,系指摩诃伐利恒河的左岸。
⑧阿利陀山(Arittna),今名利底伽罗山(Ritigala),位于北方邦,在哈帕罗那(Habarana)的北部。
⑨留下两个舅舅,即阿跋耶(Abhaya)和祇利康达湿婆(Girikandasiva)。
⑩瓢村(Labugamaka)今名罗布奴卢伐(Labunoruwa),位于利底伽罗(Ritigala)的西北部。
⑾两个阿奴罗陀,即大臣阿奴罗陀和王后的哥哥阿奴罗陀。
⑿毘沙门天(Vessavana),四天王的先天王,财神。
⒀净修林,亦称修道院,是苦行者修行的场所。
⒁耆那教,和佛教同时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天衣派以天为衣,即裸体。白衣派身穿圣洁的白衣。
⒂邪命外道,亦称生活派,创始人是拘舍罗,主张宿命论。
第十一章 提婆南毘耶帝须灌顶
00一 他死后,他与金波利所生的儿子,即远近闻名的牟咤湿婆,太太平平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
00二 还辟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大云林园。据说它具有名字所带来的优越条件,满园都是果树和花树。
00三 相传在确定园址时,一大片乌云正巧不期而至,下起雨来。因此,这座王园就成了大云林。
00四 牟咤湿婆王在壮观的阿奴罗陀城,这楞伽大地的美丽面庞上,当政六十年。
00五 他有十个儿子,互谋福利。他有两个女儿,同样差丽,不愧出身于高贵家族。
00六 著名的提婆南毘耶帝须是次子,在所有的王子当中,他最有善根和智慧。
00七 父亲去世后,提婆南毘耶帝须当了国王,在他灌顶的同时,竟发生了许多奇迹。
00八 整个楞伽岛埋在地下的财物和宝石都露出了地面。
00九 楞伽岛附近的海域,沉船上的宝石和海底自然生成的宝石,也都露出水面。
0一0 在车多山边,还生出了三根竹子,大如车辕。
0一一 其中有一根叫「藤杖」,长着许多金色藤萝,交相辉映,不仅赏心悦目,且散发着银光。
0一二 一根名「花杖」的,上头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
0一三 还有一根名「鸟杖」的,上面是许许多多各种不同的鸟兽,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0一四 马珠、象珠、车珠、阿摩洛迦珠、臂钏珠、指环珠、迦拘陀果珠、自然珠,以上这八种珍珠,
0一五 从海底冒出来,堆在海岸上,像一条彩带。这都是提婆南毘耶帝须的善根感化而生。
0一六 蓝宝石、琉璃、红宝石等摩尼宝,以及许多宝石,还有上述的那些珍珠,
0一七 七天之内就都送到了国王面前。国王见了自然满心欢喜,他想:
0一八 「除了我的朋友达磨阿育以外,其他人不应获得这些无价之宝。因此,我要把这些东西敬献给他」。
0一九 因为提婆南毘耶帝须和达磨阿育这两位国王,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心心相印,彼此关怀,一直是好朋友。
0二0 国王派他的甥儿摩诃阿利陀——宰相,以及国师婆罗门,还有一个大臣和一位会计官员,共四人,
0二一 作为特使,还有一队士兵跟随。让他们携带这些无价之宝,
0二二 三种摩尼宝、三根车辕似的竹子、一只右旋螺贝,以及八种珍珠。
0二三 他们从阎浮瞿罗①上船,仅花了七天时间,即平安到达港口②,又花了七天功夫,
0二四 来到华氏城。他们把礼物奉献给达磨阿育王。国王见后非常高兴。
0二五 国王想:「这些宝贝都是我没有的。」他非常高兴,就让阿利陀当了部队首领,
0二六 让婆罗门当国师,让那位大臣当执法官,让会计官当行会会长。
0二七 他也给了他们很多财物和住处。他想到了回赠礼品的问题,便同大臣们商议。
0二八 把牦牛拂尘、头巾、宝剑、宝伞,以及宝履、王冠、耳饰、头饰、带子、水灌、青旃檀、
0二九 不需洗涤的高级衣服、龙王送的涂眼膏、淡红色的黏土、
0三0 一担阿耨达池的水、恒河水、右旋螺贝、妙龄处女、
0三一 金钵器具、高价轿子、诃梨勒果、阿摩洛迦果、贵重的甘露药,
0三二 以及鹦鹉运来的六千车好米。作为国王灌顶用的东西,最为珍奇。
0三三 国王特选吉日良辰把这些礼物回赠给他的朋友。又派出使者,把妙法礼物致赠:
0三四 「我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已成优婆塞③,行释子④之法。
0三五 人中之杰啊!你也应当皈依这胜妙三宝,专心信仰。」
0三六 又对朋友的大臣们说:「你们要为我的朋友再举行一次灌顶礼。」然后以王礼送别。
0三七 大臣们住了五个月,受到最好的招待。在吠舍佉月白半月的第一天,就和使者们一起出发了。
0三八 他们在多摩梨帝上船,在阎浮瞿罗上岸。于第十二天到达这里,晋见国王。
0三九 使者们把礼物奉献给楞伽国王。楞伽国王以盛大礼仪欢迎他们。
0四0 在末伽始罗月⑤新月升起的那天,楞伽王已经举行过灌顶礼。那些效忠国王的大臣们,
0四一 乐于为国王谋利益。他们遵循达磨阿育的嘱咐,又为他举行了一次灌顶礼。他是乐于为楞伽国谋利益和幸福的。
0四二 就在吠舍佉月的满月日,其名字含有「天爱」之意的国王,为了给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举行了灌顶仪式,在楞伽岛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十一章,名为〈提婆南毘耶帝须灌顶〉至此终。
【注释】
①阎浮瞿罗(JambukoIa),斯里兰卡北部的一个港口。
②港口,达摩利底(TamaLitti)的一个港口。
③优婆塞(Upasaka),皈依三宝、接受五戒的在家男众居士。
④释子,即佛教徒,因为佛教徒皆受释迦佛教化而成。
⑤末伽始罗月(Maggasira),相当于印历九月。
第十二章 诸国归信
00一 弘扬胜者说教的目犍连子长老,完成了结集以后,注视着未来。
00二 他考虑到教法要在边地诸国建立,便于迦刺底迦月①派一批一批的长老到一个一个的地方去。
00三 他派遣末阐提长老到罽宾②和犍陀罗国③,派摩诃提婆长老到摩酰娑慢陀罗国。
00四 派勒弃多的长老到婆那婆利国,派昙无德的臾那人到阿波兰多迦国。
00五 派摩诃昙无德的长老到摩诃勒咤,派摩诃勃弃多到臾那世界。
00六 派末示摩长老到雪山地方,派须那和郁多罗二位长老到金地。
00七 又嘱咐摩哂陀大长老和目犍连子的弟子郁帝耶、参婆楼、跋陀娑罗长老:
00八 「你们要在美丽的楞伽岛树立胜者的美妙教法。」就把这五位长老派了去。
00九 当时,在罽宾和犍陀罗地区,谷物已经成熟。有个龙王阿罗婆楼有大神通力,便下了「降雹」的大雨。
0一0 这个残忍的家伙把地面上所有的东西都冲入大海。末阐提长老赶快从空中降临此地。
0一一 在阿罗婆楼湖的水面上,做快速行走等各种动作。众龙见此大怒,向龙王报告。
0一二 龙王闻听,大发雷霆,种种令人惊恐之事:狂风怒吼,乌云密布,雷雨交加一一出现,
0一三 霹雳炸裂,闪电满天,树木摧折,山峰崩倒,也纷纷发生。
0一四 形相丑恶的众龙在各地闹事,而龙王自己一会儿用烟薰,一会儿用火烧,嘴里还不停地叫骂。
0一五 具有神通力的长老,对这一切并无畏惧,更显示着至高无上的力量。他对龙王说:
0一六 「即使天神和世人都来恐吓我,也不能使我害怕。
0一七 就算你能把包括大海和高山的整个大地举起来,压在我的头顶,大龙啊!
0一八 也不能使我恐惧。而你自己却一定要力尽而亡。龙王啊!」
0一九 听了这话,龙王不再傲慢,长老始为之说法,于是龙王即受三皈五戒。
0二0 接着,八万四千龙族,以及雪山上的众多干闼婆④、夜叉和鸠盘荼⑤也受三皈五戒。
0二一 有一个夜叉叫檀荼迦,偕女夜叉诃利多,率领五百个儿子,全都到达初果⑥。
0二二 「从今以后,你们不要再发脾气。要像以前一样,不能再毁坏庄稼,要为众生谋福利。
0二三 更要对众生发慈悲,让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听了他的教诲,便遵照执行。
0二四 于是,龙王请长老坐上宝座,自己站在身边为之搧扇。
0二五 那时,罽宾和犍陀罗的人们正好来供养龙王,都认为长老的神通比龙王高。
0二六 他们向长老敬礼后,亦坐在一边。长老对他们说《蛇喻经》⑦。
0二七 有八万人皈依佛法,十万人从长老出家。
0二八 从那时到现在,罽宾和犍陀罗国的人民都皈依三宝,国内闪耀着袈裟的光辉。
0二九 摩诃提婆长老到了摩酰娑慢陀罗国,为众人说《天使经》⑧。
0三0 四万人法眼清净,四万人随他出家。
0三一 勒弃乡长老到了婆那婆斯⑨,立于空中,为众人说《无始终经》⑩。
0三二 六万人皈依佛法,三万七千人随他出家。
0三三 除在此建立了五百所寺院,还在此建立起胜者教法。
0三四 臾那人昙无德长老到了阿波兰多迦⑾,为众人说《火聚喻经》⑿。
0三五 三万七千人集合于此处,熟知正法与非法的长老让他们饮正法甘露。
0三六 一千男子和为数更多的子女,离开刹帝利家庭,出家了。
0三七 摩诃昙无德仙人来到摩诃勒咤⒀,在这里说《摩诃那罗陀迦叶本生经》⒁。
0三八 八万四千人得道果,一万三千人随他出家。
0三九 摩诃勃弃多仙人来到臾那世界,向众人宣说《迦罗罗摩经》⒂。
0四0 十七万众生得道果,一万人出家。
0四一 末示摩仙人率四位长老来到雪山边国,宣说《转法轮经》⒃,
0四二 八亿众生得道果。五位长老分别到王国教化。
0四三 一万人随诸位长老出家,净信正等觉之教法。
0四四 有大神通力的须那长老,和郁多罗长老一起,来到了金地。而那时候,
0四五 每当王宫中有出生的男孩,便有凶恶的罗刹女,从海底出来,偷吃小孩。
0四六 恰在此时,宫中又生下一个男孩。众人见了长老们,便想:「罗刹鬼的帮凶又来了。」
0四七 这样一想,他们便一一持着武器赶来。长老们惊讶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并对他们这样说:
0四八 「我们可是持戒的沙门,不是煞神罗刹女的帮凶。」这时,罗刹女率领随从也从海底出来。
0四九 众人见了,大声惊叫。长老们更快的化作许许多多更可怕的罗刹鬼,两倍于罗刹女。
0五0 从四面八方把罗刹女及其随从团团围住。罗刹一看:「不好了!这个地方已经被他们的威力占领了。」遂惊恐而逃。
0五一 长老从各方面加强对此国土进行防御保护后,便当众宣说《梵网经》⒄。
0五二 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有六万人领悟正法。
0五三 有三千五百个良家子弟出家,还有一千五百个良家女子出家。
0五四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每逢王宫生了儿子,国王们都给他们取名须那郁多罗。
0五五 大慈大悲的圣者尚自制,这些长老也把到手的甘露之乐抛弃,他们到处为世间谋利益。在这世间利益上,谁能懈怠呢?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十二章,名为〈诸国归信〉,至此终。
【注释】
①参见第一章第十二节,当时第三次佛教结集刚刚结束。
②罽宾,相当于现在的克什米尔。
③犍陀罗国,相当于现在旁遮普北部的白沙瓦(Pesnawar)和罗瓦宾底(Rawal Pindi)地区。
④干闼婆,梵文Gandharva的音译,意译香神,原为婆罗门教的羣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一的乐神。
⑤鸠盘荼,一种鬼。
⑥初果,即预流果(Srotapanna),刚刚参预圣流。
⑦《蛇喻经》,《经集》中的一品。
⑧《天使经》,《中部》第一三0经。
⑨婆那婆斯,位于南印度,相当于现在迦那罗北部的巴那瓦西(Banavasi)。
⑩《无始终经》,《相应部》的《因缘篇》第四。
⑾阿波兰多迦(Aparantaka),意译「西端」,位于古贾拉特(Gujarat)的北部,包括迦提阿瓦尔(Kathiawar)、迦佉佉(Kachchh)和信德(Sind)等。
⑿《火聚喻经》,《增支部》七集六八。
⒀摩诃勒咤(Maharattha),相当于现在的摩拉提(Maratahi)。
⒁《摩诃那罗陀迦叶本生经》,《本生经》第五四四。
⒂《迦罗罗摩经》,相当于巴利文《增一部》的第二卷。
⒃《转法轮经》,相当于《杂阿含经》的第十五卷。
⒄《梵网经》,相当于《长阿含经》第十四卷《梵动经》。
第十三章 摩哂陀来到
00一 有大智慧的伟大的摩哂陀长老,那时法腊十二,受亲教师和僧团之命,
00二 去教化楞伽岛,他考虑了理想的时机,「闻荼私婆王已年老,其子将为王。」
00三 在此期间,他想去看看自己的亲属们,便先礼拜老师和僧团,并获得老师的恩准。
00四 带了四位长老和僧伽蜜多的儿子——具六神通、有伟大神通力的沙弥须末那。
00五 来到檀那耆利①,对亲属们示以恩顾。就这样自在的漫游着,时光流逝很快,一晃过去了六个月。
00六 一天,他来到了提鞞城邑卑提沙耆利②,谒见母亲。爱妇归来,
00七 母亲自然高兴,除设盛斋招待了他及随从,又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卑提沙耆利寺,供长老居住。
00八 当阿育王为太子时,即享有父王封给他的阿盘提国,在他赴任时,曾来到首都优禅尼,
00九 在提卑沙城留宿,在那儿得到了富商爱女漂亮的提鞞为妻。
0一0 与她同居后,很快地她怀孕了,在优禅尼生下了美貌的王子摩哂陀。
0一一 又过了两年,生了爱女僧伽蜜多。此时,他正住在卑提沙城。
0一二 善知时机的长老在那儿住了一段时间后,想到:「我父亲嘱咐过的灌顶大典,
0一三 提婆难庇耶帝须大王会举行的,从使节那儿听到的三事之德③,他会知道的。
0一四 等逝瑟咤月布萨日,他将登上眉沙迦山④,那一天我们就去楞伽宝岛。」
0一五 大因陀罗⑤来到至高无上的摩哂陀长老面前,对他说:「你去教化楞伽岛吧!正等觉⑥作过预言。
0一六 我们也要去那儿助他一臂之力。」提鞞妹妹的外孙名盘头迦,
0一七 听了长老为提鞞所说的法,即达到了不还果⑦,留在长老身边,
0一八 在那儿待了一个月,逝瑟月的布萨日到了,长老带了四位长老,以及须末那,还有盘头迦。
0一九 他(盘头迦)是在家众,带他去是为了表明他们都是人。他们从这个寺飞腾升空,有大神力的长老,
0二0 率众人飞奔而来,降落在秀丽的眉沙迦山尸罗峰⑧最美丽的庵婆他罗台上。
0二一 一如具教化楞伽之德的牟尼尊,为饶益楞伽国众生,临终时躺着正像预言那样,他为了给楞伽岛谋利益,学习师尊的榜样,端坐此地,受楞伽岛诸神礼敬。
为了善人的净信和情感而作的《大史》第十三章,名为〈摩哂陀来到〉,至此终。
【注释】
①檀那耆利(Dakkhinagiri),优禅尼的一座佛寺。
②卑提沙耆利(Vedisagiri),即现在的比尔沙(Bhilsa),位于波巴尔(Bhobal)的东北部。
③三事,即佛、法、僧三宝。
④眉沙迦山(Missaka),即现在的弥哂陀勒山(Mahintale),位于阿努拉达普拉东部。
⑤因陀罗(inda),印度神话的天老爷,佛教称为天帝释。
⑥正等觉,此指释迦牟尼佛。
⑦不还果(Anagnmin),音译阿那含,小乘佛教修行的第三果位。意谓不再生还欲界。
⑧尸罗峰(Sila),位于弥哂陀山的北部。
第十四章 进入都城
00一 提婆难庇耶帝须王让子民们进行了一场水上娱乐活动后,就去打猎寻乐。
00二 他率领四万人,步行朝眉沙迦山走去。
00三 山神要他先见长老,就化成大角鹿,在灌木丛中吃草。
00四 国王发现了这鹿,心想:「杀一只乖巧的动物是不合适的。」便弹响弦,鹿闻声便往山里逃去。
00五 国王在后面追赶,牠跑到长老跟前。当国王看见长老时,牠便消失不见了。
00六 长老心想:「他看见这么多人一定会害怕的。」便让他只见自己一人。
00七 国王吃惊地站在那儿。长老对他说:「来!帝须。」国王听到他叫自己的名字帝须,便认为长老也是一个夜叉。
00八 「大王啊!我们是沙门,是法王的弟子,出于对你的怜愍,才从赡部洲①来到这里。」
00九 国王听了长老这番话,就不怕了。他记起朋友曾捎来口信,确信他们是沙门。
0一0 他把弓箭扔到一边,来到仙人面前,与长老互致问候后,就坐在长老身边。
0一一 此时,国王的随从们也都围了过来。这时,大长老让那些一起到来的人都显现出来。
0一二 国王看到了,便问:「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长老答道:「跟我一起来的。」国王又问:
0一三 「赡部洲其他的长老们都是这样吗?」长老回答:「袈裟的光辉照耀赡部洲。而且这里
0一四 有很多精通三明②的、获得神通力的、具有他心通和天耳通的阿罗汉,他们都是佛弟子。」
0一五 国王又问:「你们是怎么来的?」长老答:「我们既不是从陆地上来的,也不是从海上来的。」听他这一说,国王便知道他们是从空中来的。
0一六 有大智慧的长老想考一考国王,便提出巧妙的问题问他。对每一问题,国王都一一回答。
0一七 「国王啊!这是棵什么树?」「这是芒果树。」「除此以外还有芒果树吗?」「还有很多芒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