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知识都不可能做到那样,而是这些虔诚人一整天说出他们的想法,有效地传递真理,使他明白了真理。唯有我们真心表达对那只羊的爱,才能使他不离开羊圈。
亲爱的老师同仁,你要去多远来看守羊群呢?
耶稣为羊舍命,宇宙中最崇高的说服力就是他乐意为我们死,使我们相信「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耶稣连死也在教这信息,他吩咐我们尽心尽力去教这信息。
〖步骤五:实行〗
最后一步骤是对改变生命教学的品质检验。无论你是老师或学生,你现在必须问的问题是:他们实际行出来了吗?
除非课堂上有立即「实行」出来,否则你要等下堂课再问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他们有否「言」出必「行」,你必须「评估」他们有否「改变」。
现在到了节骨眼了,这是我们验证教学结果的唯一方式。
在这步骤你必须不看自己所做的,而看他们所做的。你唯一知道答案的方式是问。所以作个深呼吸,盼望有最好的结果,问明事实。记住,忽略也许是福气,但却不蒙神喜悦。
若你截至目前都尽了本分,你现在只要发现学生对克服习惯(这是迈向改变的普遍阻碍)的决心是否强烈即可。
你是否察觉人愈老愈难主动作持久的改变?因为你活得愈久,就愈有一套做事的方式:习惯了。
要有改变就必须打破习惯,你的学生需要极大的决心及鼓励,才可打破沿袭已久的习惯。改变就好比用一套行为模式交换另一套行为模式。
生命改变的教学就是老师帮助学生与圣灵同工,一起打破现有的习惯,演练新习惯。但记住,养成新习惯很难,通常得花上一个月以上。
带领学生作出诚心的承诺并不等于持久的改变。承诺只是指意图及决心,它是作改变的基础,但责任才会实际产生改变。
记住,持久的生命改变是指延续一生的改变。愿你对教学的决心足以到达令学生生命有持久改变的地步。
〖应用的诀窍〗
读完应用方式的五个步骤后,你也许对自己能否使人应用真理不太确定,别灰心,虽这五步骤要费很大的功夫学习,但你很快就能应用自如了。
你若渴望成为应用真理的高手,不妨仔细想想以下七个应用诀窍。
〖诀窍一:求神使你有应用真理的心〗
你对神呼召你应用你所教的真理有何感受?你觉得自己能担此重责大任吗?我想一开始一定不然。
当我初领悟此道理时,我内心十分惶恐不安,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显然,该由别人去做。别人有那种应用的恩赐,而我没有,我只有教导内容的恩赐。
要一个授课内容占百分之九十五的老师转为更平衡的教学,这并不容易,我心中也常起疑心。好几次,我都退回原地,教一堆知识,却无丝毫应用。
但,有一天我得到一个宝贵的方法,我开始求神给我一颗应用真理的心,这是我原先没有的。
当我们真心寻求他的旨意,主必厚赐给我们。主在这方面的旨意很明确:「凡我所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应用)。」
我愿鼓励你一起来作这个祷告,你可以写在圣经,从今天做起。每当你备课时,都以这祷告开始。
祈求主给你一个应用真理的心
主啊,我内心的渴望一直是教导刖人「遵守你所吩咐的一切事」,因此,我求你透过圣灵给我力量,使我的教学能使人生命改变。我邀请你用各种方法在我身上动工,使我有一颗应用真理的心。所以,求你把你对世人的心分赐给我!
我可以向你保证:一旦神开始作更新而变化的工作,你绝不会重回旧路。你开始培养应用真理的心,也会开始在别人身上认出来。这可进一步证实你已加入为永生教学的余民(人)行列中。
〖诀窍二:要预备切合学生需要的应用〗
教学要先抱定一期望:就是学生有问题,老师有答案。若不符此原则,难免会大失所望。因此每当你教学时,都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去帮助他们,千万不要让学生觉得上你的课是浪费时间。所以现在就改变你的思想,不要以为教学对学生没有实际帮助,而要尽全力满足学生的需要。
〖诀窍三:设计授课内容完全是为应用〗
弓箭手要有目标,才不致虚发。老师也有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的生命改变!你必须先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设计内容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以达到使他们生命改变的目标。你所强调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强化应用。不幸的是,许多老师不把应用当重点,而是附在课程结束后。这完全不同于耶稣对门徒的教法,因为耶稣视应用为教学的全部,所以他教授的内容完全是充当应用的基础而已。
〖诀窍四:带领学生超越笼统的应用,而采取具体的顺服步骤〗
老师要帮助学生以具体的方式来应用真理。我发现学生常有心采取行动,但他们需要一个计划去行。然而老师不要把计划说得太具体,以致学生依样画葫芦,失去了神给他们的创意。我们的责任只是解说圣经,提出原则,然后帮助他们发掘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应用方式,千万不要扮演神的角色。
〖诀窍五:用经文、历史、个人体验及想像来说明应用〗
在授课的四部分中,可有效使用例证:
1.简介式的例证:抓住兴趣及好奇心。
2.说明式的例证:以了解内容及事实。
3.应用式的例证:描绘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情形。
4.结论式的例证:更深的委身,采取行动。
你在哪里找到好的例证?就我所知,有四个主要来源:
1.个人体验的例证:用你遇到的人事物为例。
2.历史上的例证:用圣经以外的人事物为例。
3.圣经上的例证:用新旧约的人事物为例。
4.想像的例证:用你想像的人事物为例。
若你真想要启发别人,就要思想主耶稣所用的例证,你会发觉他的方式和我们完全相反,他主要是用想像为例——比喻都是假想的故事。现在教师则绝大半是以个人为例,这会产生一个危机,使人以他们为标准及榜样。所以要用想像力,告诉他们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故事。下次若有学生说他只记得你说的故事,其余都不记得了;你要微笑,因为你把故事都绕在应用的方面!诀窍六:呼召人委身时,要用恰当的方式
教学的高潮并不在于教师说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做了什么。学生是否应用真理在自己生命中,那才是重点。现在就到了你问他们承诺去做的时刻。若你的教学是要人生命改变,就要在最后请他们作一决定。
摩西也叫百姓作一决定:「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出卅二26)耶稣时时都在请人委身,作决定:「离开……来跟从我。」约书亚、尼希米、以斯拉、约西亚,都在教导百姓后,随即提出挑战。
让我一再重申,要爱学生,爱到足以提出挑战,请他们委身。耶稣提出委身的挑战时,有许多人觉得太难而不愿委身,但有少数人愿意委身,结果由于圣灵在其中,使他在主复活后,使世界为之震动。
牧师及教师在呼召人决志时,常常太情绪化、太给人压迫感。有些人则大渴望有结果,以致落入操纵及欺骗的陷阱。这种过度的情况可分为五大类:
1.太情绪化——哀求、哭泣
2.太过延长——「现在再唱诗歌的第15首」
3.太夸大——「凡犯过罪的人都要来」
4.太过于操纵——「若你想享有完全的财务自由」
5.太过于「装饰」——狡猾、虚饰、包装
在呼召时,务必要用爱心说话,记住,这是为他们好,而不是为你自己的荣耀。这些羊群是神指派要在你的牧养之下,若他们立即有回应,就要温柔轻声地说;若他们需要强硬的话,就说强硬的话。呼召的用语一定要具体、合理、增强信心、合乎圣经。
呼召要明确,也要得到回应。它必须完全植基于真理,与圣经的经文密切相连。因为你是直接从圣经应用出来,学生会知道你的呼召至终乃是神的呼召,所以他们的回应是对神回应,而非对你回应。
你肯否:「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呼召人委身」?
〖诀窍七:叫学生负责来强化应用〗
在这最后的诀窍中,提出五个方法可使学生为他们的行动负责。
自动负责会强化我们做事的决心。愈困难的委身,责任就愈重要、愈有利。这就是为何人付钱来使自己负责的原因——如减肥中心。这就是为何人放弃好几个周末晚上去负责的原因——戒酒协会。
以下是老师可运用的五种负责关系:
1.对自己负责这是最成熟的一种负责,因为它完全视个人的自制及决心而定。学生若能对自己负责,他就是成熟的人,会透过内在的推动而行事。其四种负责关系都是外在的,诚如学生会受他周围的人所影响一样。
所有的好老师都会激发学生从心里下定决心。他们帮助学生心中有渴望,以致决心自行负责去完成它。
2.对同侪负责叫学生向同侪负责,是对老师最有利的方式。成立小组来完成作业,或叫每个人告诉全班同学他打算做什么,或是叫聪明的学生负责指导反应较慢、学习较慢的学生。
3.对重要的人负责学校常用这方法叫学生拿成绩单回家给家长签名。对某种惩戒问题,老师要打电话给家长。有时我会叫学生把他们的决定(委身)告诉最会鼓励、最关心他们达到目标的人。
每次我都打电话给好友雷单尼(DennisRainey),他从事基督徒家庭事工,我们会彼此问些问题,看看我们夫妻关系的近况如何。
4.对老师负责这是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外在动力来源。我教大学时,在第一堂课结束,我会告诉学生我对他们的承诺,也请他们写下他们对我的承诺。
有时你必须介入学生的问题,使他们归回正途。有时那名学生要花好多时间才决定向你负责。这也意味你要去见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帮助他结束那件事。无论学生的需要是什么,要随时和他们在一起,叫他们向你负责、做对的事。
5.对神负青苦可行,要带领学生作出承诺,向神负责。有时请他们把你所说的委身大声祷告出来。有时请他们自行默默的祷告,或写下委身的祷告,一周中每日都照上面所写的祷告。
当我们不再在学生面前,而学生是否继续应用真理,那就是我们教学成功的最后考验了。我们是否使学生内在及外在都有足够的动力去应用真理,直到真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呢?
记住:主会叫负责教导的人负更多责任。因此,在我们为那日子预备时,让我们把一些责任分出去,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结论〗
我总是对应用充满了惊叹及敬畏。朋友,这岂不是至高的神使我们与他在使人生命改变的事上有份吗?神不只用人书写圣经,也用人教导圣经。我希望我们绝不要轻忽为主教学的特权。
有果效的应用圣经会产生极大的能力,使人生命有持久的改变。有句经文常被画在旗子上,挂在正在建堂的教会前面,这句众所周知的经文是「没有异象、民就放肆」。许多证道都说除非我们有异象(梦想、目标、建堂计划),否则民便放肆(失去动力、变得冷淡、注意力锐减)。唯一的问题是,箴言廿九章18节根本跟这些事毫无关系。
「异象」在希伯来的原文中绝没有指目标、计划的意思,而是指「属天的启示」。举个例子,以赛亚书一开始便说:「以赛亚的异象」,是指以赛亚得到超自然的启示。但今日我们称的「异象」是什么?是圣经。因此箴言廿九章18节应该是:「没有圣经,民就放肆」。
其次,「放肆」在希伯来的原文中,从没有指失去动力、变成冷淡,甚至灭亡的意思。这个字义最好的写照可从摩西领受十诫由西乃山下来,发现百姓犯了大罪得知。有些解经家描述百姓的景况:狂奔、赤身露体、放纵情欲、奸淫,这些描述就是放肆的写照。这个字是指毫无节制的淫乱。因此,这节经文是指百姓毫无节制的淫乱。
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便可知何以我们每次教导必须应用真理了:「没有圣经(正确的教导),民便毫无节制的淫乱。」由此可知,基督徒和世人过一样生活的主因之——,乃是没有正确的教导圣经。
近来我到中西部的一所大教会讲道,就看到箴言廿九章18节的奥秘。在崇拜后,有位弟兄来找我说:「我要跟你谈一谈。你不是本地人,所以我可以告诉你。我要告诉你一些很不好的消息,我正在办离婚,而比这更糟的是,我是这教会的执事。」
我告诉他在神的眼中,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行的。若他要离婚,就得立刻辞掉执事一职,否则就立刻挽回婚姻,继续当执事。我劝他要遵行神的旨意,挽回婚姻。
之后,他继续说:「我还有比此更坏的消息。我不是教会中唯一办离婚的执事,在过去三年中,有九位执事离了婚。」
「九位?」我大吃一惊,等我回过神来,我问他可否问他两个问题?(若你了解这定律,就猜得到我要问的问题及答案。)「你的教师最近一次讲到婚姻及守贞问题是什么时候?」
他说:「从没讲过。」我告诉他我早料到了。
「第二个问题,你牧师在个人生活及婚姻上犯了什么罪?」
我永远忘不了他一脸惊愕、倒退一步的神情,他结结巴巴地问:「是谁告诉你了?」
我说:「是你。」
「不,我没有!我保证不告诉别人,请你告诉我是谁说的?」
我说:「是你刚刚说的。你说有九个执事办了离婚,若教会中的人个个都如此放肆,原因必定出在没有传讲神的道。既然这些人的罪如此明显,教会却没有传讲这方面的真理,唯一的原因必定是出在牧师个人生活或家庭上。」
那牧师说不了口,因为他没有活出真理来。我认为那牧师不只要为自己的罪负责,也要为教会中婚姻破裂、受苦的人负责。你能想像由于这牧师不针对会友的需要应用真理,对那教会的下一代有多么大的破坏力吗?
诚如箴言廿九章18节所说,当不教导、不应用神的话时,民就放肆。因此,每当你在教导时,一定要应用真理。现在就向神委身,从今直到永远,只要你在教导时,一定要藉神的恩典,为着她的荣耀而教,使人生命有持久的改变。
〖问题讨论〗
1.何以教圣经的人无法「喂养羊群」呢?羊群得不到喂养,到底少了什么呢?你认为老师或牧师一向了解这点吗?当你教圣经时,你觉得你的学生得到喂养否?
2.在你教圣经时,你感受到圣灵有百分之几的时间在动工?你认为圣灵在你每次教学都乐意动工或偶而才动工?你认为今日我们在课程上体会不到圣灵的同在,主要原因何在?
3.大多数老师并未想过他们要作个有说服力的老师,为什么?你觉得耶稣、彼得、保罗、雅各有说服力吗!若你要效法他们的榜样,在教学上要有何不同的作法?
4.请尽量列出能应用的人及光知道内容的人之间的差异。你所认识的人中,谁最会应用?用1至10来表示你应用的程度为何?要达到完全的应用,你可以采取什么作法?
5.快速浏览耶稣在路加及约翰福音中所说的话,挑他说的三个故事来教导一个重点。在研读之后,——一写出你可以用来写自己「小故事大道理」的作法。并为下堂课写个故事。
第七章 记忆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我很确定上神学研究所的第一学期我会被「当」掉,我对希伯来文、希腊文、神学及圣经的作业繁重,早有所闻。我吓呆了,光是一门课,就要读两千页以上的书。神学院的毕业生对课业艰难、开学后几周就有人仓徨退学、新鲜人发疯等事,描述得绘声绘影!
那就是内人和我为何决定最好去上一个在全国刊登广告的速读课程了。他们向我保证,我的阅读速度会快上三倍,而且记忆力大增。
上课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我要让你们看看上完本课程,你们的阅读速度能有多快。」在她左边有张桌子,有三个上过速读班的学生坐在那里。老师说:「你们仔细看他们读!」那三人各自挑了一本从未读过的书——又厚又重的大部头书,开始翻阅起来,他们翻书速度之快,连我都觉得有一阵风直吹到最后一排!
我大笑起来,心想:「不可能!他们绝不可能讲得那么快,我被骗了,我要退钱!」老师一定料中我在想什么,因为她说:「若你们按我的指示,作完所有的作业,你们就能像他们一样进步神速;若不然,我就退你们的钱。」我上钩了!
老师的作业很特别又不流于刻板。她说若我们想一分钟读一千字、三千字、五千字,就必须严守一些程序。第一周的作业是把注意力持续在读整页而非读字句。这个观念真不可思议。
我到附近的乡镇图书馆,问图书馆员在那里可以找到儿童书。她问我:「你有小孩吗?」
「不,我没有。」
「那你一定是为亲朋好友来查阅的罗?」
「不,是为我自己。」
她说:「哦……你想要那一类的儿童书?」
我极力表现出冷静的样子,回答说:「没关系,随便,都可以,我想不管什么主题并没有任何差别。」
那位女士是典型的图书馆员,灰白的头发挽了个髻,带了副眼镜,高高瘦瘦的,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她满睑好奇地带我到儿童书的位置,我不管书的种类、大小、主题,就拿了十至十五本书,夹在手臂里,拿到最近的书桌上。那名图书馆员动也不动地愣在那儿。
于是我开始作我的作业。我把书颠倒过来,开始用最快的速度翻书。我几乎可以听到那个图书馆员在我左肩后的呼吸声。最后她终于说:「年轻人,你知道那些书放颠倒了吗?」
我说:「知道,真是了不起……」我尽量严肃地说:[你有没有试遇?」
她终于走到我正前方,看着我,一脸担心地问:「你真的在读吗?」
「没有,我根本不知道那些书的内容,但我的老师说那并不重要。」
七周以来,我每天都往返同一个图书馆。我花一个钟头把儿童书倒着看,也尽我最快的速度翻它。走时,我会微笑地跟那馆员示意。到了第二周结束,她连正眼都不看我,早已见怪不怪了。最后,我渐渐去读一些比较严肃的书——大部头的参考书。我每天晚上都读一个钟头的参考书,我并没有告诉那个可怜的女士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我上完速读课程,她才知道;那时我们都不禁开怀大笑。
设计这个奇怪的作业有个目的,我们从小,老师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我们。但要速读,就不可能每个字都看,你必须学习看整页。把书颠倒是防止我们读每个字。我们要持续把眼睛、思想在刹那间专注在整体而非细目上,要将字视为一幅图画一样。
我们班上的阅读速度从一分钟200-450个字,进展到一分钟一千字、两千字、三千字,有几位甚至超过五千字。出乎我们意外的是,我们连记忆力也增进了。许多上完速读课的人,不但每分钟能读三至五千个字,而且记忆力也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总之,我们已解开速读的诀窍。
只要想想速读能力不同,会在一般人身上产生多大的差异。最近几周我读了七本书,其中有基督教的古典名著,也有领导管理的书。这些书的字数大约是四十四万五千字。
若我列下速度读,你可以对照一下结果。
每分钟读250宇,读445,0O0字就要花1,78O分钟或29.5小时。
每分钟读1,O00字,读445,O0字就要花445分钟或7.5小时。
每分钟读3,O00字,读445,000字就要花148.33分钟或2.5小时
有这份资料,你可以想想在受完大学四年教育后会有什么事发生。假设大学四年中每周只花两个小时在阅读,阅读时间总汁是24,960分钟。假设你在四年的阅读速度个别是1分钟250、1,OOO及3,000字,;而一本书有63,50O字或2OO多页:
若你一分钟读250字,这一本书就要花254分钟,四年可读98本书,那堆书大约有5尺2寸高。
若你一分钟读1,000字,读一本就要花63.5他钟,四年可读393本书,那堆书大约20尺7寸高。
若你一分锺读3,000字,读一木书就要花21.2分钟,四年可读1,197本书。那堆书大约62尺3寸高——等于一幢五层楼的高度。
好,在你尚未把此视作为速读课打广告之前,我们言归正传,来讲本章的真正重点。取同一个学生,以三度空间的人(你和老师)取代二度空间的书本。不谈速读,何妨来谈谈速教(快速教学)?剧情一定更精彩。
若你上过我们「走览圣经」研习会的课程,就能体验一些「快速教学」。我们一向收到的回馈是:「我一天所学胜过一年所学!」有的说:「我一天所学,远超乎我所能想像,我很喜欢上课的每一分钟!」现在,你就要学到我们用「快速教学」法在大约五十个国家,对上百万学生使用后所发现的一些革命性秘诀。
若你想改进教学速度(及学生学习的速度),就必须有一些方法来衡量你目前有多快。回想你在上一堂课的教法,你的学生从你所教的课中,学到了多少真理?
要知道你过去一小时教学速度有多快,只要数数你列出多少特点。若每堂课有六个特点,你每堂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六个真理。
你目前每一堂课教了什么真理呢?若要找出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下一堂课快上完的时候,给学生一个突如其来的小考。等小考完毕,依我的经验,结果多半是令人失望得想要自杀的!
在我们教你快速教学的秘诀之前,我们不妨拿现实生活应用快速教学来作实验。在大学,透过一般教法,一个大学生可以得多少知识?若一个学生四年八个学期中,每学期修16学分的课,一个学分平均要上14堂课。那么,他在大学四年就要上大约1,800小时的课。
其次,预估每个学生上每堂课会学到多少真理,这并不包括他自己的家庭作业、阅读及课外作业。让我们宽容一些,假设每个老师一堂课教学生10项东西(真理)。因此,要得大学文凭,一个学生预计要学18,000项东西(1,800小时乘以每小时有10个真理。以快速学习的比率来教学生同样的真理,情况跟速读的比率相似。
每堂课10个真理(1分钟读250个字)乘以1,800小时=18,000真理。
每堂课40个真理(1分钟读1,000个字)乘以1,800小时=72,000真理。
每堂课120个真理(1分钟读3,000个字)乘以1,800小时=216,000真理。
请看其间的惊人差距——18,O00个真理和216,OOO个真理之比!那是不是不可能或不切实呢?增进你每分钟读25O个字到1,000字,甚至3,000字,这太实际了。一般美国人开车多半有超过最大安全车速的毛病,而一般老师的毛病,则是教的内容少于最低安全的限度。若你多半花60分钟教10个真理,你可以学习在15分钟教同样东西,想想你其他的时间就可得到更多有意义的学习经验。
正如一个人可以学习加快阅读速度四信一样,一个老师也可以使教学速度快四信。想想那是多么惊人!但怎么做呢?你如何把资料再予以公式化,使人不必努力就记下呢?你如何快速地教学呢?
我们可以从神的作法得到一些线索。举个例子,神在洪水之后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把彩虹安置在天空?因为他不希望我们忘记他绝不会再以洪水灭绝所有生物的应许。
当神希望我们对一些事铭记于心,他就用图画。我想没有人会坐下来,集中心思说:「下回我看到彩虹,一定要记起神说不会再有洪水的应许,我最好复习十遍。」根本不必要。因为神用的是快速教学的通则之一,你我一学就会,而且永志不忘!神快速的教学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地学会。因此我们的记忆就会永生难忘。
要是你我也仿效神快速教学的方式,用图画来快速教学,使人永志不忘,会发生什么事?等一下你会发现,你每堂课教的真理会迅速攀升,很容易就多两、三倍了。
但那只是神用的方式之一。在我们结束记忆定律之前,你会学到神用来快速教学的几个主要方式。你可以在下一堂课,就应用相同的方式来教。
但请注意,你教的时候,不要每次都要这个定律。这只是你教学百宝箱的一种工具。当你要教一些真理时,可以拿这个工具出来使用,你会对它的功效大大称奇,我以多年教学的经验向你保证一件事:你的学生会因为你用了它,而爱死你。
〖记忆的观念〗
这个定律主要是教学生如何在最短时间、花最少努力学最多的资讯,而且牢牢记住。它直接针对教学关系的两大问题:
效果——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正确吗?
效能——老师教学生的方法正确吗?
为了增加你教学的效果及效能,我们来看申命记六章4-9节所列出的教学四阶段: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分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你想成为伟大的教师吗?那么就要爱神,那是起点。你想成为真正了不起的教师吗?那么就要尽心、尽性、尽力爱神。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不是记在笔记本上,而是记在心里。我们若爱主,就会高举他的话。
按圣经的记戴,为人父母要教好下一代的两个基础是:爱神及认识主题!如此才能进行下一步:「把你心中的主题注入学生心里。」所有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岂不是把你对神的爱及智慧有效地传给学生,好让他们也能爱神、认识他的话吗?从这段经文可知,神启示了四个方法来达到这目的。
〖1.教训「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人对学校正规教育的看法,由老师主导课程进度,掌握教学过程的目标及教案。
最近我们教孩子关于钱方面的功课。我们多给他们零用钱,因为他们得自己买些个人用品——如洗发精、化妆品及其他私人的东西。为了有效地运用钱财,他们必须有预算。我们让孩子看我们家庭的开支预算,好让他们对作预算有点概念。我们帮助他们为每笔开支装一个信封袋,这就是坐下来正式教学的例子。
〖2.谈论「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与「教训」对比的「谈论」。在教学中,谈论是比较悠闲、双向的,教训主要以老师为主,谈论是以学生为主。
好老师会激发学生谈论,开发学生真正的疑难,住往最好的教学是在闲聊、下课或喝完可乐后产生的。
〖3.个人的备忘录(提醒)「你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
有一年夏天,我搭机往以色列去,机上有一些犹太男女要回到应许之地。当太阳升起,约清晨四点钟,机上各处的犹太男子就离开座位到机尾处,把窗帘拉起,让阳光照射进来。他们拿出黑色的绳于,把经匣系在手腕上,这正是这节经文所说的。然后他们拿出圣经来读,谦卑地低头朝耶路撒冷的方向祷告。
我立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虽然我并没有合适的绳子,也没有犹太人的律法书(Torah),但我也加入他们。等我一加入那群人开始祷告时,我看到他们很诚挚,对律法书、经匣、额带十分看重。我和他们一起有一段很美好的敬拜,但我是以基督徒的方式,是藉着基督来敬拜神。
这第三阶段是第一种肢体语言的教学方式,戴一些东西在身上为记号。这些犹太敬拜者戴了一些东西,使人不是藉声音,而是藉景物立刻得知一个讯息。这些额带不像「教训或谈论」,只有在老师谈话时才能产生,而是时刻对每个看到记号的人说话。
记号是一种表征,一个小东西往往代表了极多的意义。想想你刚看到一个人手戴结婚戒指,你会怎么想?你会想起牧师说过「那是婚约的记号」,因此你一看那人手上的戒指,脑海里就一箩筐的想法。
同理,个人的行为也会被大众视为一个记号。我永远忘不了一个公开行为对少女的影响,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由佛罗里达度假回来,我们停下来要吃点点心。我和小女去订点心,其余人则坐在车上等。突然小女急忙拍我的肩膀,说:「爸,快看!」我一回头,就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小孩都低着头在祷告,小女对此很讶异,最后她终于说出她的想法:「那是我首次看到有人在公众场所祷告——除了我们家以外。」
这真是令人失望的惊讶!一个基督徒青少年竟从未在公众场所看到人祷告。我们为何不在公众场所低头祷告呢?难道我们都忘了在公众场所低头祷告,也是对别人一种极有效的表征吗?
我们也可戴十字架或鱼的珠宝,使人知道我们是信徒,这些东西都是个人的提醒。
有一回有个女士和我们几个人共乘电梯,她戴的胸针写着
「问我」,我知道那代表什么,但我还是问了她。「问你什么?」她说:「问我为什么这么快乐?」「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她说:「因为我遇到一位满足我所有需要的人。」我很喜欢她的作法,于是继续问下去。「真的,他叫什么名字?」结果全电梯的人都听到福音了。
〖4.公开地承认「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第三及第四种的教学阶段都是非口头的,也是老师不在场时产生的。你听过「心不在焉」的老师,这会儿是「不在场的老师。」
别忽略神给教师这最后指示所蕴含的丰富洞见。首先,我们要采取主动「写」下来。
其次,要写下的内容,通常是指「经文」。在应用这原则时,你可以用同一指南把你授课的内容(真理)写在门上。
第三,这些教导内容要放在房屋及城门上。主常把经文放在人生最常用的两个地点——家及办公室(或教室,这是对老师而言)
挂个牌子在家的大门口:「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或放个鱼的标志在信箱或公文卡上,或在车上贴个贴纸。若你贴上了,就要小心驾驶,否则别人就抓到你的把柄了。乔治亚州一家烘焙公司就放了一节经文在放置糕点的底盘上。这些作法都是公开的承认。你在家及在办公室都要如此表白。若我今天到你的办公室,我会在你的桌上、墙上、书架上看到什么?何不今天就把经句写下来呢?
好老师会善用教学的每一阶段,让班上反映出来。他的教室必充满五彩缤纷、令人鼓舞的字画——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放置妥当,以便间接地教导。
因此,若要强调你的教学,使信息深入学生的身心灵,就一定要把教学过程的四阶段都用出来:要教训、谈论、个人的记号、公开作广告。记住,神不光是把我们在教室内的教学视为教学,神是随时随地都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作教导(见诗篇十九篇)
总之,你了解这四种方法的过程吗?它们是由一个人的内而外,由正式到较不正式。头两个阶段「教训」及「谈论」是教导的阶段,是直接的、口头的。后两者「个人的提醒」及「公开的提醒」乃是作见证,是间接的、非口头的。在教导的阶段,你要把真理说给别人听。在作见证的阶段,你要提供视觉来教导。以上这些方式都能帮助我们传授我们所有的给我们的学生。
圣经清楚教导我们要「传给人」。我们所知道、所爱的真理必须好好传给我们的子女及学生,使他们也知道、也爱那同样的真理。我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要与圣经一致,也要传给下一代。老一辈传给年轻的一辈,传给人不是光靠有好的居心就达到的,而是必须透过我们的所行、举止动作才能达成的。
〖记忆的原理〗
记忆的定律所呈现的是快速把事实传授给学生的革命性原则及方法。人若大胆应用了它,必有超乎以往惯例的惊人结果。以下是记忆的七原则,它们也是快速教学的基础。
〖原理一:要学生记住事实乃老师的责任〗
由全世界的学生反应可知,很少有老师会激发学生认识事实(真理),反而到处可见光是讲内容的老师;许多老师以为叫学生抄笔记就行了,根本不在乎学生学到了没有,这样的老师算在教学吗?
这个原理提醒我们,老师有责任要以学生记得住课程的方式授课,要有技巧地让学生记在脑海里。不幸的是,我们从全国的考试成绩及美国大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每况愈下的情形可知,错不在于学生或父母,这主要的责任应是落在老师及许多训练师资班的机构里。
除非老师了解,学生的成功才是唯一衡量老师成功的方式……除非老师凡事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老师为主;凡事以学生的好处而非老师的省力为主,否则这种学习的成绩还会继续下降。
但,难道学生不必为他们学习的成果负责吗?不,他们要负责。这要看你在对谁讲话而定。我现在是在对老师讲话,所以提到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我们若是学生,学生定律必说无论老师的特质如何,学生必要为我们学习的能力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所以在本书中,我们要强调的是「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负完全的责任。
一旦老师接受这最基本的责任,就会以新的眼光来看教学。想想若一个老师不以一堂课能教多少来衡量自己,而是以一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来衡量自己,他的教学会有多大的改变呀!
请思想以下两种教法:
有位西班牙文老师说:「今日我要教你们学35个西班牙字,直到你们都学会为止,我敢保证等我教完,你们一定可以记下至少33个字。明天有小考,但不必紧张,若你们没有答对至少33个字,我就把考卷扔了!」于是老师开始仔细地教,每个字写在一张纸上,一再复习,直到学生熟练为止。
另一位教师的教法是:
「以下是一张生字表,我们明天有小考!」
〖原理二:只有了解事实后,才会记得牢〗
好奇怪,我遇到很多学生不知自己在学什么,他们只知道那是下次考试要考的东西。最近我听到一些高中生的交谈,他们说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知道数学课在教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还请家教才跟得上。你该看看那些学生失望的表情!
那老师以为他的工作只是传递,只要照本宣科就算交差了。至于学生懂不懂,他根本不在乎。
若学生了解了内容,就更能记得牢。虽然这原理太平常了,但许多老师都叫学生死记一堆日期、人名,而根本不懂其中原委。
因此,老师必须使学生懂了,才以考试来测出他们的记忆力。了解一定要在记忆之前。
〖原理三:当学生了解内容的关联,就会记得更多〗
学生若了解内容攸关现在或未来,就会学得快、记得牢。
你曾否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心想:「上这些有什么用呢?」若学生看不出学那些有任何价值,学习效果自然往下降了。有一次,我儿子在学校是首次上台演讲,他紧张死了,后来他想到一个妙计,就打电话给我,问我:他可否到我办公室来,要我帮他作张雷根总统的放大照,好在演讲时投影在上头。
我们买了一些杂志,到「走览圣经」机构的暗房里,我把雷根的照片放在大相机里作特写,然后到暗房,透过大相机的镜头看照片。我问他学过放大比率没有?他说他已学了好几个月了。我要他拿着照片到桌上去算一下,放大到8X10的比率是多少,在他算的时候,我去大厅买些可乐回来。
等我回来,他仍做不出来。他说:「我以为学比率只是为学校学的,并不知道它可以用在任何东西上。」
在那一刻,我真想把那老师一枪打死。难怪我儿子不会,因为他学比率只是为通过考试而已。而他的老师竟没有在授课前看到,使学生产生需要的责任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