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近代美学史

_54 卢善庆(现代)
(一)关于美育的定义。
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美育》条目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
①《蔡元培美学文选》,第231页。
②《蔡元培美学文选》,第221页。
-- 68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6
也①这个定义将美学理论同教育联系起来,有一定的科学性。
具体说来,一方面反映了美育语义学上的意义和历史,美育是从德文AGsinetiseneErzehag译出的,是“美学(审美)”
与“教育”的合称。近代资产阶级的美学思想是以德国为故乡。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只有德国的美学才配称美学。”
②经包姆加敦和康德的研究,美学确定了一门学科的地位;经席勒详论美育的作用后,因而美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载入史册。席勒是个诗人、戏剧家,写了不少诗歌和剧本。他的主要美学著作叫做《审美 教育 书简》(“Brisfe
under
dieG
asthetische
Erzie
hung)。
此后,西欧关于美育的讨论和G实践更有意识地进行。蔡元培把美学理论与教育相联系,有事实上的根据,不是凭空臆说。另一方面,为美育提供了较广阔的天地。蔡元培开始把美育同美感教育交替使用。
但按他对教育的理解,是要把整个教学运用到教育上来,那不仅以艺术美、生活美、自然美为对象的问题③,而是包含了与美相联系的真、善,包含了美的范畴以外的崇高、悲剧、滑稽等等,所以,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强调说:
要之美学之中,其大别为都丽之美、崇闳之美,日本人译言优美、壮美)。而附丽于崇闳之悲剧,附丽于都丽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
①《教育大辞书》上册,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742页。
②《美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③参见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29页。
-- 682
6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其可以陶养性情,使之日进入高尚者,固已足矣①。
蔡元培的美育定义经历了十一年的孕育过程,他力求把整个美学理论同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美育论述,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已见端倪。
当然,蔡元培的美育定义也有缺陷,那就是“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显然讲得不够完整。美育确能陶养人们的感情,但是陶养之感情是怎么生发开来的?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就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观念,以渐消沉者也②。
他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美术的教育提起一种超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之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③。
显然,两处关于美育的目的,是讲得比较完整而又清晰的。
(二)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就提到这个问题。
此后,又在《教育大辞书。美育》条目中,进一步从理论上作了这样的分析:
①《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7页。
②《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页。
③同上,第106页。
-- 68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6
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的头脑制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也。
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相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①。
我们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在智力上要有教养,不仅在道德上要有修养,而且也要有能力去欣赏和创造美好事物。德育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和锻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和信念以及性格特征;德育是灵魂教育、方向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它既是个独立的教育,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而它又贯穿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可是,蔡元培把德育局限于道德的行为,而道德观念和信念成为道德行为的准备,搞的是二元论。即一方面,道德似乎受道德的观念和信念的支配。如他所说的保身卫国之德。另一方面,“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
,因受美感的支配,而是无利害,无因果判断的。这完全是康德的“知、情、意”三者相互区别而又相互对立体系的一种表述罢了。
我们知道,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这一美学专著,用了分析法。他把人的活动分析为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活动又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实践活动又分为互相联系的
①《教育大辞书》上册,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724页。
-- 684
86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意志和情感两个方面。接着他就在这个体系中替审美活动或艺术活动找一个适合的位置,把它列入到感性认识那一方面。
“界定就是否定”
,康德的界定就带来了两个否定,一个是否定了审美活动与逻辑思想所产生的概念之间的牵连,另一个是否定了它与实践方面的利害计较和欲念满足之间的牵连。
这样,真、善、美就成了三种截然分开的东西,互不相干。
蔡元培在论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时,毫无批判地接受了康德这一唯心的思想体系,从而严重阻碍了他对于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的科学探讨。
(三)美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蔡元培认为“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社会。”
①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三方面设想:1。
家庭的美育方法——孕妇入胎教院。该院的环境、建筑和设备,要优美恬静,使胎儿在母体中接受美育。胎儿出生后,离开母亲,在公共育婴院继续生活、培养和教育。
2。
学校的美育方法——幼稚园舞蹈、唱歌、手工,中小学有音乐、图画、运动、文学等,大学有美术专科如音乐、图画、建筑、戏剧等,文科教材与设备均应有富于美育的意味而涵养其美感。
3。
社会的美育方法——这分两方面:一方面是专设机关,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馆、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人类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与植物园、
①《蔡元培先生全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1148页。
-- 68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6
动物园;另一方面是地方的美化,如道路、建筑、公园、名胜、古迹、公墓等。以上这些均含有美育的观感。
如此美育的实施方法,“一直从未生以前,说到既死以后”
,还是比较全面的。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希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等文章中详细谈到了学校里的美育实施问题。其中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如,美育的科目——图画、音乐,要真正达到美育的效果,“亦须活用,不可成为机械的作用”。
他曾对对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师生讲到这一点,认为“活用”在于教学过程中,提倡直观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因才施教和结合中国的国情,方能达到“真美”的目的。
(四)正确评价蔡元培美育思想。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十分丰富,它在中国近代史上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奇怪的是,解放前出版的几本有关教育史著作,对此评价不甚了了。它们认为,蔡元培在关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中提倡美育,“附和者无人”
①,“实际并无大影响”
②;或认为蔡元培“实际上因为仅有目标而没有方法,结果对于教育与社会丝毫不发生影响。”
③事实并非如此。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时代的需要,斗争的产物。他提倡美育,主要针对清
①陈育之:《中国教育史》(大学丛书)
,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54页。
②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86页、202页。
③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第29页。
-- 686
07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朝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共和政体,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
他说:“忠君和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蔡元培主持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十七个决议案。这些在确立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宗旨和教育制度方面,有点摧枯拉朽的勇气和力量。
袁世凯于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中说:“申明教育宗旨,注重道德实利、尚武,而运之以实用”
①,实际上把美育取消了,出现了历史的曲折。
“五四”
运动前后,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反对军阀专制统治,反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旧思想、旧礼教,主张文学革命,提倡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想,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1917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六号;首篇是主编者的《复辟与尊孔》的文章;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为第二篇。
陈文指出:
张、康虽败,而共和之名亦未为能久存,以与复辟论相依为命之尊孔论,依旧盛行于国中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其存一必废其一②。
蔡文的批判锋芒与陈文是相一致的。它不是正面进攻,而是侧面迂迴。他指出:
①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86、202页。
②《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第1页。
-- 68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76
夫宗教之为物,在彼欧西各国已为过去问题。……
一般人民亦多入教礼拜,此则一种历史上之习惯。……
所可怪者,我中国既无欧人此种特别之习惯,乃以彼邦过去之事实作为新知,竟有多人提出讨论。此则由于留学外国之学生,见彼国社会之进化,而误听教士之言,一切归功于宗教,逐欲以基督教劝导国人。而一部分之沿习旧思想者,则承前说而稍变之,以孔子为我国之基督,逐欲组织孔教,奔走呼号,视为今日重要问题①。
我们知道,孔教问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的十大问题的第一大问题②,地位很突出。陈文把孔教与复辟帝制、颠覆共和相联系,主张废弃孔教,布之以新思想,新文化;蔡文运用科学知识,从“知、情、意”三方面,否定当前宗教的存在,说它侈言阴骘,攻击异派,无补人心。这实际上也否定对孔教的膜拜。我们说后者不似前者那样正面进攻,就是说没有对孔教的政治目的批判得那么透彻;然而后者还是同前者的斗争锋芒一致,它以美育代宗教,就是要代替孔教。
这种侧面迂回,不失为一战法。蔡元培逝世后,陈独秀有如下的论断:
他(指蔡元培——引者注)是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他是反对祀礼的,他从来不拿道德向人说教,可是
①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86页、202页。
②《蔡元培美学论文集》。
-- 688
27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他的品行要好过许多高唱道德的人①。
这是“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积极面。但是,由于蔡元培受阶级和世界观的局限,不可能从社会实践的观点上解决美和美感的问题,而是宣扬美育中的无杂念、超利害的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不可能不对方兴未艾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特别是1919年12月,他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的文章,强调要“用美术的教育提起一种超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
,而反对“单单凭那个性的冲动,环境的刺激,投入文化运动的潮流。”
②从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1926年,有人竟以“美育代宗教说”来挽救当时所谓“举国人士,几全为鄙俗之利欲所熏陶,无复高尚雅洁之思想”
,而求之于“纯正之艺术”
③,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总之,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的,既有反封建、反孔教的积极面,又有逃避现实、钝化斗争、自我解脱的消极面。
应该指出,1919年以后,我国教育界逐渐开展美育问题的讨论。到1922年,蔡元培又写了一篇《美育实施的方法》,说:
我国初办新式教育的时候,止提出体育智育德育三
①《文化运动不要忘美育》,第107页。
②陈彬龢:《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3—4页。
③《美育的实施方法》,第197页。
-- 68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76
条件,称为三育。十年来,渐渐的提到美育,现在教育界已经公认了①。
按,十年前,即1912年,蔡元培曾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到“以教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
②,也就是说三育为当时教育界公认。
十年来的蔡元培始终提倡美育,致使新式的资产阶级教育,有了体、智、德、美的四育,变化较大。这里,我们联想到王国维,他的美育思想与蔡元培的有相通之处。也认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
③并把美育、德育、智育作为心育,加上体育,成为教育之宗旨,目的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其图示如下:体育智育教育之宗旨 心育德育完全之人物④美育虽然王国维的论文发表于1906年,并未为当时的教育界所重视和公认。
相比之下,蔡元培有着辛亥革命元老的威望,有着一度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和国民政府大学院长等行政的力量,又把美育列为新式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其生
①《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97页。
②同上,第13页。
③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第702页。
④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第702页。
-- 690
47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命力自然比王国维的要强得多了。当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能够在实践上收到一定的成效,也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对此,陈望道在《美学纲要》一书作过评价,说:
中国人素讲智、德、体三育,近人群更倡群育、美育,而并称五育。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①。
以上大量的历史事实和对历史事实所作的分析、对照,充分证明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占有“主倡”
的地位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给予正确的历史评价。
①《陈望道文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5页。
-- 69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76
第二十章 早期鲁迅
鲁迅(181—1936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以1927年为界,分前后期。
“五四”运动前,为早期。他虽然没有着意创立完整的美学体系,但他在数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对美学的一些问题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有着令人赞叹的卓越见解。当我们研究鲁迅美学思想时,就不免要追溯到它形成的肇端。鲁迅的早期美学思想散见于他早期的文章中,其中以《摩罗诗力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尤为突出。
在这些文章中,鲁迅阐述了他的一系列美学观点,并对封建思想和文化展开批判。
特别强调了文艺的社会功用。
这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政治倾向,具有进步的意义和突出的成就。人们评价它是当时文艺思想的“最高成就”和“光辉顶点”。
①这番话也适合他的早期美学思想。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早期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美学的高峰。无怪乎《中国近代文论选》②将《摩罗诗力说》一文殿之最后。
其实,《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也是一篇力作。从《摩罗诗力说》到《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之间,有着历史的逻辑的发展线索,反映出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特色。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93—494页。
②舒芜、王利器等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692
67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一节 对美的客观性的认识和阐述
鲁迅对美的客观性的认识,是他审美认识的出发点,也是他早期美学思想的主要基础。我们知道审美意识是人(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客观现实则是审美认识产生、发展的源泉。承认物质第一性,认识客观事物不是神创造的,有其自身生存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鲁迅早期对美的客观性的认识,是从达尔文进化论中接受了唯物论的观点。
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1898年至1902年)
就接触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宣传进化论的著作。
在日本留学时,他更是认真地研究了进化论,并写下了《人之历史》这一介绍进化论的论文。达尔文进化论对鲁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从中吸取了一些观点。其中关于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唯物论自然观和具有辩证法因素的上进发展学说,构成了鲁迅早期的进步思想。
在鲁迅看来,自然界是物质的存在,客观存在的“万有”是艺术反映、契合的对象。他说:
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闷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爱为诗歌①。
这里不但肯定了对象世界的客观性质,而且确定了人通过艺术活动反映了现实生活。鲁迅以拜伦为例,认为拜伦的作品
①《鲁迅全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 69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76
“波谲云诡,世为之惊绝”
①的艺术美,是在“历审其天物之美,民俗”之异“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谓”天物之美“
,也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美,是创造艺术美的根据,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是第二性的。鲁迅对美的客观性的认识,诚如有人指出的,是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把他所感受的生活经过想象和加工而再现的现实”。
②鲁迅用这一观点驳斥了有人把神话看成是荒诞不经、与现实无关的说法。指出神话产生的基础是现实,是人民在“思虑简陋”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想象去解释自然现象的产物。他说:
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于人化③。
鲁迅一再提到的“天物”
,指的是自然现象,也即是“万有”
,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当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发表时,他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
《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也多次提到天物,然此时的“天物”已包涵了人类社会的活动,并明确地肯定了客观现实的第一性。他说美术有三个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
④美术即是“用思理以美化天物”
,透彻地阐明了客观现实与艺术的关系。
鲁迅认为艺术美不是现实美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作家的感受和主观思想的冶炼,是比现实美更集中、更概括。鲁迅说:
①同上,第75页。
②李永寿:《鲁迅思想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③《鲁迅全集》卷八,第30页。
④同上,第45页。
-- 694
87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艺术。……故作者出于思,倘其无思,即无美术①。
鲁迅认为艺术家应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对客观现实加以改造,使艺术更圆满,更完全。他将现实美和艺术美作了区别,承认艺术美可以高于现实美。
鲁迅关于美的客观性的认识,是其早期美学思想的主要基础。
从这一基础出发,他正确地理解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把握了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鲁迅对美的客观性的认识,也是有所变化和发展的,这使得他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由自然界运用到社会现实,作出了不少正确的结论。鲁迅对于美的客观性认识,是他早期美学思想中最主要的特色。
第二节 发扬真美,以娱人情
从美的客观性出发,我们了解到审美意识就是人(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同时,也像有人指出的“审美意识也和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一样,不是消极反映现实的镜子,而是积极的改造力量。它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社会需要关联着,因而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阶级的、党性的思想立场”。
②鲁迅的审美认识正是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植
①李永寿:《鲁迅思想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②(苏)奥夫相尼柯夫。拉祖姆内依主编:《简明美学辞典》,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页。
-- 69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76
根于中国革命的现实土壤,充实了他的审美认识。
鲁迅早在弃医就文时,就认为文艺是善于改变人们精神的第一要素。在接受朴素的唯物论后,他更强调了文艺启迪人们思想的作用。他通过艺术中美的愉悦性的阐述来论证这一观点。他认为文艺作品有启发人、激励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首先在于能向人们提供审美享受,从而使人产生美感。
他说?

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①。
这里所说的“兴感怡悦”
,就是指艺术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也就是美的愉悦性。当时他在回答文学的定义时,就说过“文学所以增人感”
②的话,这与他讲的“兴感怡悦”是一致的。
艺术以情感人,使人在感情上得到怡悦,这种使人在感情上受到感染的作用,即是艺术的审美特性。鲁迅认为好的艺术能蕴含作家对于现实生活的极其丰富的感受和巨大的感情波涛,由此而产生出来的作品就有特殊的精神力量,“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这种能“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
,“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
③这种作用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来取代的。这是因为感情是人们心灵的火花,作家正是用浸润着感情的文笔去“撄人心”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