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近代美学史

_55 卢善庆(现代)
,去点燃人们心中的火焰,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握拨一
①《鲁迅全集》卷八,第71页。
②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③《鲁迅全集》卷一,第100页。
-- 696
08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弹,心弦立应“
①。人们通过情感作用这一中介,了解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引起怡悦心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与元九书》中说道:“感人心者莫乎情”
,“上至圣贤,下至愚骏……形异而情一,未有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②我们在阅读感情色彩浓烈的作品时,总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就是这个道理。
鲁迅认为艺术以情动人的原因在于感情的真挚,也就是要“作至诚之声”
,这是作家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桥梁。
这种感情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激发起来的,这是真实的,具体的,故能唤起读者的体验和回味。这种感情的真挚关系到感染力的大小,正如贺拉斯在《诗艺》中所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要我哭,首先你自己得感觉悲痛。”
③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令有情皆举其首”。
④在这里真诚和感情是连在一起的。如没有真诚就谈不上感人,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这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产生怡悦性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美善相乐”
,“至善至美”
的传统,而鲁迅在此基础上强调“真美”
,认为应表现真诚的感情和真实的呼声,他由此提倡抗争文艺,要求作至诚之声。
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鲁迅进一步提出:
①同上,第68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③《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④《鲁迅全集》卷八,第68页。
-- 69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86
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①。
艺术必须通过有真实性的形象,才能使读者获得美感的享受,认识人生的真理。在这里,鲁迅比写作《摩罗诗力说》时更强调了真美即作品真实性和美的统一。他强调作品的真实在于作家用真挚的感情,去塑造真实的、具体的艺术形象。这种真挚的感情必须建立在对于人生的深切感受的基础上。诚如王充在《论衡。超奇》中所说: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是故鲁连飞书,燕将自杀;邹阳上疏,梁孝开牢。
书疏文义,夺于肝心,非徒博览者所能造,习熟者所能为也②。
这就同样强调作家要用真情去感人,强调艺术要翔实反映客观现实,反映出时代生活的某些本质东西。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先决条件,失去真实性,就谈不上美的怡悦性了。因为,失去真实性的没有价值的作品,不能使人产生美感,不能帮助人们开拓智慧,激励斗志。美的怡悦性正是通过形象性和具体性而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文艺作品中,往往是从那明白详尽、充满生意的画面上,从血肉丰满的形象中,来感受作品中蕴藏着的感情的波涛,与自己的生活感触联系起来,才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鲁迅认为文艺是以具体形象去表现生活中含蕴的奥妙细致的东西,反映生活的真实,显示其规律,从而产生使人“直解无所疑沮”的
①同上,第47页。
②《四部丛刊》缩印本《论衡》(一)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37页。
-- 698
28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认识效果。形象性、具体性就体现在文艺作品“直语其事实法则”上,而“为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正是指文艺作品必须以具体的形象(通过语言艺术)去反映和描绘社会人生的客观真理。这种审美特征正在于能够把“微妙幽玄,不能假口于学子”的人生真理,通过艺术形象的直觉性传授给读者。使之“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它虽“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
,然而人们却“乐以观诵”
①,美的愉悦性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显出它的效果和作用。
美的愉悦性的作用,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鲁迅以为这种功能就是能“涵养吾人之神思”
,“启人生之閟机”
,即是说文艺能陶冶人们的性情,改变人们的精神,培养人们的理想;文艺能启发人们认识人生真理,激励人们自觉勇猛地前进,奋发图强,获得新生。鲁迅的审美认识体现在他正确地阐述美的怡悦性,从而看到艺术的审美特性和文艺的功能,使他更加确立文艺可以改变人生的信念,也使他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化。这一点也正是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特色之一。
第三节 功利观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
美的功利性在中国近代美学中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内容。鲁迅从美的客观性认识出发,认为文学艺术不但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且反过来还要对现实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鲁迅全集》卷一,第71—72页。
-- 69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86
此,鲁迅非常重视文艺的功用,他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①。
鲁迅十分明显地把文学艺术的作用提到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高度。他那时在日本阅读了许多被压迫民族的一些文艺作品,被拜伦、雪莱、裴多菲等人的抗争精神所激励,认为这即是用来改变中国黑暗社会现状所需要的“新声”
,也使他认识到文艺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唤醒人们,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激发人们奋起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例举了德国爱国诗人台陀开纳在拿破仑侵略德国时,以诗歌唤起国人敌忾同仇这一事实,说明文艺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是巨大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最本质的典型的东西,积极地表现社会集团的政治思想的目的。鲁迅在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时,就将文艺与实际斗争结合起来。
《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就是配合当时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支持和言传了革命派的主张。
鲁迅坚决反对维护腐朽统治的御用文学,并反对脱离社会生活、无真情实感的田园诗作,也反对那些悲叹颓唐的末世哀音。
鲁迅认为文艺应当同现实斗争紧密结合,“别求新声于异邦”
,要求作家像果戈里那样,“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像摩罗诗人举凡“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他
①《鲁迅全集》卷一,第71页。
-- 700
48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声称“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
①。鲁迅从抗争文艺的要求出发,批评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诗歌“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
②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表现出他早期美学思想的功利倾向,即具有文艺反映,改造社会的功利观。鲁迅从“迈上文学的第一步,就带着广阔的民族功利主义”。
③然而,在鲁迅的论述中,也时而出现超功利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出现,是带有某种客观的因素。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文艺”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所离尽,究理弗存“。
④就是说,文艺与社会人生和国家的存亡都没有关系。
这种看法显然是理论上的偏颇,与他主张文艺致用的功利观互相矛盾。他的偏颇是受到康德、叔本华的“无关心”
、“无利害”观点影响。但如何解释这一矛盾呢?我们不妨从造成这个矛盾的原因上去探讨。鲁迅认为在艺术美感中应当不能以个人的实利之念去要求文艺,即使它“纵有激响,何能撄之”
⑤,抱着个人的实用态度来对待美学,那么即使很美好的艺术也无法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主张美感与“实利离尽”。
鲁迅的矛盾是在于他还不能在理论上把审美中片面追求个人狭隘的实用价值,与艺术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功用价值
①《鲁迅全集》卷一,第66页。
②同上,第69页。
③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3页④《鲁迅全集》卷一,第71页。
⑤《鲁迅全集》卷一,第39页。
-- 7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6
两者划清界限,而使两者等同起来,导致在理论上混乱不清。
鲁迅这一矛盾在论述文艺社会功用时,表现为艺术的“不用之用”问题上。他说从效果看,文艺在增加知识方面不如历史书籍,训诫人们不如格言,使人发家致富则不如工商业,猎取功名又不如毕业文凭。不过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学,人们便因此可以感到接近于满足了,这是因为文艺本身那种潜移默化的功能,促使人们更了解人生。他指出:
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劬,有时丧我而惝恍;时必致力于善生,时必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时或活动于现实之区,时或神驰于理想之域;苟致力于其偏,是谓之不具足。
严冬春留,春气不至,生其躯壳,死其精魂,其人虽生,而人生之道失①。
按照这个说法,艺术非“活动于现实之区”
,非“致力于善生”
,艺术也就无实用价值。但艺术“神驰于理想之域”
,“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
,因而,艺术的社会价值就那么大。缺乏艺术就会使人生不完善。这就是“不用之用”的观点。
此后,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才作了较正确的说明:
言美术之目的……则以为美术必有利于世,倘其不尔,即不足存②。
①同上,第71页。
②《鲁迅全集》卷八,第47页。
-- 702
68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他还将艺术功用具体化为“可以表见文化”
,“可以辅翼道德,”
,“可以救援经济”
①三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辅翼道德”
的作用。
鲁迅认为艺术在向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的成长和完善。1916年他在《〈蜕龛印存〉(序)代》一文中,特别强调“艺术由来,在于致用”③。早期鲁迅的功利观是否就完全显示出社会功用倾向,而不夹杂着其他呢?
回答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虽以科学的态度对社会功用作了说明,但不等于此文中没有非功利的观点,而且此文的观点又与《摩罗诗力说》,中的非功利观更有甚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再作一番探索。
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分析美术的目的与致用时指出:
主美者以为美术之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②。
所谓“正解”
,就是对以上引述的正面肯定性的评价。鲁迅在这里承认了非功利美学观的应有地位,以为“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甚至认为那种“沾沾于用,甚嫌执持”
③。乍看之下,仿佛鲁迅是否认功利作用而提倡非功利观的。其实不然。鲁迅这个观点是从蔡元培那里来的,当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这种主张的理论根据是
①同上,第71页。
②同上,卷七,第24页。
③《鲁迅全集》卷八,第47页。
-- 70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86
康德的“超功利”美学观。但蔡元培提倡美育,是借“非功利”的口号,把美育作为一种冲破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自由的武器。当时蔡元培认为清政府钦定教育宗旨中的“忠君”
、“尊孔”与辛亥革命后的共和政体不合,与信教自由相违,所以要用美育来取代它们。
蔡元培的主张也有软弱性和局限性,如他在反对封建礼教的同时,又认为美育是超政治的教育,与社会斗争无关。尽管如此,他的主张在当时是进步的,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鲁迅正是在反对束缚人性,反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与蔡元培思想相一致,因此使用了非功利的观点,其出发点和倾向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鲁迅毕竟是引用和肯定非功利的观点,反对狭隘的实用主义,而不是真正鼓吹为美而美。
鲁迅在功利观上还有一种偏颇,即过分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将文艺当作救国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他的偏颇在于将文艺作为社会前进的决定因素和原动力,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有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艺是通过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提高人们精神境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当时的鲁迅未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上进行分析,只看到精神和理性的作用,产生了片面观点。当然,鲁迅在后来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改正自己的偏颇,更自觉地运用文艺武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冲锋陷阵。
-- 704
8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四节 研究现实人生,实施艺术教育
鲁迅早期美学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即注意研究现实社会人生,主张实施艺术教育。他的美学理想与艺术教育观直接来源于他关于人性发展、个性解放的主张。同时也来源于他对文艺功用的观点。前者是与他早期接受法国启蒙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尼采哲学有关。另外,达尔文进化论对他也有一定的影响。启蒙主义者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鲁迅的“尊个性而张精神”
,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和“立人”
、“立国”的一系列观点,无不包含着追求理想和人性解放,而这些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鲁迅在《文化偏至论》等文中,介绍尼采哲学,提出“培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①,“崇奉主观”
,“张皇意力”等主张,显然受到尼采唯意志论的极端个人主义影响。然而鲁迅提倡的个性解放与尼采的个人主义也有区别。尼采的重个人是一种自我扩张,凌驾于群众之上,也就是超人的形成过程。鲁迅的任个人则是一种自身价值与力量的认识,即“悟人类之尊严”
,“识个性之价值”
,“发挥个性”
②。尼采的目的是以“超人”之个人去泯灭群众、鲁迅是以觉醒之个人去组成“人国”的主义。正如瞿秋白指出的那样:“鲁还在当时的倾向尼
①《鲁迅全集》卷一,第46页。
②同上,第50—51页。
-- 70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86
采主义却反映着别一种社会关系“
①。鲁迅把以上的观点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糅合,认识人类的进化即是人性的发展到完善,人们在进化过程中,认识自身,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摆脱兽性而达到理想人性的高峰。鲁迅这些观点构成他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从这一点出发,他认为只有个性的解放,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有完善美好的人性,才会出现一个完善美好的理想社会。
文艺能完善人性,培育人们的理想,并能够改造社会人生。文艺就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
鲁迅曾与友人探讨“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这一问题,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过。什么是鲁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性,什么是鲁迅的审美理想呢?我们知道,审美理想是体现人们完善美好的人性和生活的观念。鲁迅认为理想的人性就是这样和谐发展的个性,它兼融身体健康、精神丰富和道德纯洁于一身。可以说是“诚善、美、伟、强力”的综合体。它们表现在具有率真行诚、独具我见、刚毅不挠、情操高尚的特点,在行动上是“争天拒俗,助弱锄强,如狂涛厉风”
,举凡“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反映在文艺上是显现了“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以及“宣彼妙音,传其灵觉”的特殊功用。其产生的效果则是能动吭一呼,闻者奋起,“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能“美善吾人之情性,崇大吾人之思理”
,能“援吾人出于荒寒”
,“至吾人于善美刚健”
②。所有这些,构成了鲁迅一套颇
①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第6页。
②《鲁迅全集》卷一,第100页。
-- 706
09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有体系的美学理想。他认为中国一旦出现了众多具有理想人性的人,则如“曙色东作,深夜逝矣”
①,一个光明美好的世界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鲁迅为了追求理想人性,培养理想人性,始终不懈地努力着。他则求新声于异邦,寻找中国人民觉醒的药方。他推崇摩罗诗人,提倡抗争文艺,认为艺术的教育就是“涵养人之神思”
②,“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
③。他从艺术的审美特性入手,强调文艺的功利性,主张开展美育工作。他身体力行,积极支持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倡导,亲自主讲“美术略论”
,制订《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阐述美术之内涵,美术之目的,并对美术进行分类,提出一系列美育的措施和建议。他翻译了日本上野阳一关于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论著,参加筹办图书馆、博物馆、展览会及收集古籍文物等工作。鲁迅这些努力正是体现了他对美学理想的追求。如果说在《摩罗诗力说》等文章中,鲁迅初步认识到文艺对人们教育功用和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的特殊功能,那么到《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以后,则是进一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意义。他的一些主张和措施是建设性和开创性的。鲁迅的艺术教育思想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他认为艺术的教育作用在于“撄人心”
,在于“移人
①同上,卷八,第23页。
②同上,卷八,第71页。
③同上,卷八,第47页。
-- 70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96
性情,使达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
①。艺术教育能激励人们自觉地为争取人类尊严和个性的解放。
2。
主张“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
②,以为审美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们在正确理解、评价和创造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业的能力。他认为具有这种能力就是一个理想的人性,审美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他还认为艺术教育与道德的相互关系是特别明显的。艺术教育功用在于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使人们情操高尚,存正去邪,促进道德完善发展。
艺术正是在向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对人们的道德世界发生影响,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
③的情况下,用艺术去帮助人情“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
④。艺术就是帮助人们逐渐形成美好和崇高之情操,培养人们的理想及自我牺牲精神。
3。
他认为艺术教育还在于通过情感作用和具体形象产生的怡悦作用,带给人们一种审美享受,即“兴感怡悦,心神俱旺”
,陶冶了性情,净化了欲念。艺术教育对人生应有“教示意”
,并能给人以满足。
总而言之,鲁迅早期美学思想,认为客观现实是艺术反映的对象,文艺的作用就在于揭示客观现实的内容与本质。

①《鲁迅全集》卷一,第69页。
②同上,卷八,第48页。
③《鲁迅全集》卷八,第47页。
④同上,卷八,第47页。
-- 708
29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艺具有美的怡悦性和功利性。在美的追求上,他以人性进化的观点作为指导,认为理想人性的完善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因此,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建设一个由人性完善美好的人群所组成的理想社会。鲁迅所阐述的一系列主张,无不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鲁迅正是为了参加和配合革命民主主义运动,撰写了大量论文,提出改造国民性,提倡个性解放。他的美学观点中,认为人性的完善,就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对人性的束缚;他的真美观,也是为了批判孔孟之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艺观。由于鲁迅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使他的美学思想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和革命性,这是他早期美学思想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原因。从历史发展方面看,鲁迅早期美学思想受到了十八世纪以来法国启蒙主义者和达尔文进化论、尼采哲学等西方思潮影响,他吸取并改造了它们当中某种合理的成分,构成自己美学思想的内容。在他的论述中,都可以看到这些影响的痕迹。摩罗诗派和被压迫民族的抗争文艺,也深深激励了鲁迅,他们的奋斗精神,更是被鲁迅奉为人性的表率。
此外,鲁迅的真美观直接受到中国古典文论的熏染。
真情实感的流露,不满世俗的呼喊,是中国优秀文学的传统,这一传统与孔孟学说是相违忤的,还有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鲁迅。鲁迅正是在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进行批判、改造、继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并在实际斗争中坚持学习,纠正偏颇,不断前进,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更是自觉地运用文艺这一武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中国新美学的建设作出贡献。
-- 70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96
后  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发出业务人员归队指示。我于1978年8月也归队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教师职位,竟然要开美学课、撰写美学论著。这样一个抉择,最终是成是败,谁也无法预料。不过,我当时对这样一个抉择,是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我归队当教师,为时不晚。
“阔别的十六年”间,我并未离开高等学校。严师的教诲、资料的丰富和时间有余暇,为我断断续续撰写论文和短文,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偶尔还开设点讲座,竟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在这样环境熏陶和诱发下,同时,从《学报》秘书到为学校起草报告、撰写文件的工作,不是一般后勤打杂,而是掌握理论武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精神劳动。从事这样工作的我,与一般中青年教师本职工作相比较,归纳为“二长、二短”。所谓“二长”
,一是在校部机关,学习马克思主义比较系统。像我这样进过几期读书班的人,在一般中青年教师中不大容易找到。二是,校部机关工作所接触的知识面广,而美学又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诸种学科相交叉的一门学问。
它思辩、形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囊括了人类最灿烂、最卓越的世界性文化。所谓“二短”
,一是因校部工作性质要求知识面广,不像一般中青年教师只抱住一、二门课,钻得比较深。二是,中青年教师以上课为主,而我只偶尔弄点讲座,上课总学时,当然与他们不可同
-- 710
49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日而语。而这“二短”
,完全可以依靠教学和科研实践来弥补和提高的。
自我的抉择,一旦通过了自我分析,带来了自我的决策。
在教学方面,因“美学”
(Aesthetik)同西方传入中国。先开《西方美学史》课程,弄清来龙去脉,继开《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概论》)
课程,弄清美学基本理论问题,最后开《中国美学思潮》课程,带有中西比较的味道。这几门课程讲稿曾有学生先后整理出来,作教学参考之用。其中的某一问题、某一著作、某一人物,陆陆续续由“讲稿”转化为“论文”
,先后刊发七十篇。
《旅游美学闲话》(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等专著,也是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研的结果。
在科研方面,我以中国近代美学为重点。开始,我以王国维为突破,刊发了八篇系列文章,并应邀参加国际王国维学术思想研讨会。继而对梁启超、蔡元培进行研究,也刊发了三、四篇文章。由于梁启超、蔡元培与王国维一样,都是以引进西方美学,进行别开生面的研究而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家。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美学的三大支柱就是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抓住了他们三人的美学思想,也基本上抓住中国近代具有学科意义的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上推到龚自珍、魏源,下延到早期鲁迅(鲁迅属于现代人物。
他的美学思想,早期有反映,更主要是在“五四”以后的中期和三十年代传播)
,中间逐渐增补阮元、包世臣、洪仁、曾国藩、刘熙载、康有为、黄遵宪、严复、况周颐、陈廷焯、陈衍、章炳麟、刘师培、柳亚子、林纾、吴梅等。经过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把《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书稿支撑
-- 711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