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42 T.N.村派纪 (美)
1989年8--10月,塔伊夫会议 1972年国民大会各成员国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塔伊夫召开会议,讨论安全问题。他们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黎巴嫩内战和危机问题。但阿农将军一派的强硬派分子担心叙利亚人不按时撤军,没有很好地执行此次达成的协议。
1990年1月30日,阿农进攻基督教民兵 阿农将军的部队对基督教民兵部队发动进攻。三个月内造成4000人伤亡,其中有1000人被打死。
1990年4月3日,黎巴嫩部队声明支持赫拉维 基督教法兰黎巴嫩武装民兵领袖吉吉宣布支持赫拉维,黎巴嫩总统拥有了一支重要的同盟力量。
1990年9月28日—10月13日,阿农兵败 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包围了贝鲁特以东山上的阿农部队的阵地。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和空军发动了进攻和空袭(10月12日),迫使阿农放弃总统官邸,到法国使馆寻求政治避难(10月13日)。
1990年10月25日,《民兵撤军协议》 赫拉维总统同意从贝鲁特撤出所有的民兵。稍后(11月7日),他又宣布,将在1991年3月以前解散所有的民兵组织。叙利亚所有部队将在1992年9月之前撤出黎巴嫩。
叙利亚
1975年6月3日--7月8日,与伊拉克的关系恶化,不断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
1975年6月12日--8月22日,与约旦签订军事合作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约旦)
1975年12月25--31日,与约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约旦)
1976--1981年,叙利亚在黎巴增发展力量 叙利亚借口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穆斯林左翼联盟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之间维持和平,向黎巴嫩派驻军队(1976年3月)。经阿拉伯联盟同意,叙利亚派部队加入阿拉伯联盟威慑力量(1976年10月17—18日)。叙利亚逐步将其在黎巴嫩的部队规模扩大到2万人,并放弃支持黎巴嫩基督教,转而支持穆斯林派。叙利亚的部队主要部署在贝鲁特、沿赫蒙山脉西侧的大马士革—贝鲁特公路南端以及贝卡谷地。
1976年6—12月,与伊拉克的关系恶化(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
1977年2月4日,与埃及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国家在的黎波里会议上组成反萨达特阵线(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阿拉伯国家组成反埃及阵线)
1978年1月11日,与苏联进行军火交易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与苏联做成一笔军火交易,叙利亚并得到附加的“萨姆”导弹、坦克和飞机。
1978年10月24--26日,叙利亚与伊拉克达成政治和军事协议 鉴于埃及与以色列达成《戴维营协议》,叙利亚政府和伊拉克政府决定,放弃他们在政策方面存在的重大分歧,决定建立一个双边委员会以协调他们的军事战略、防务和外交政策,为建立“真正军事联盟”奠定基础。
1979年6月19日,与伊拉克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 根据早些时候达成的协议,叙利亚与伊拉克建立了政治联合指挥部,以协调两国的防务、外交和经济政策。
1979年8月8日,伊拉克指责阿萨德总统支持一起反伊拉克政府的阴谋政变 伊拉克革命指挥部的新任主席萨达姆·侯赛因指责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支持了伊拉克国内发生的一起反政府阴谋政变(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这使得计划中的两国政策协调活动宣告结束。
1980年9月--1988年8月,叙利亚支持伊朗 叙利亚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的一个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阿萨德总统敌视萨达姆·侯赛因和他的个人崇拜制度。
1982年2月2—24日,叙利亚军队平患哈马叛乱 叙利亚军队在哈马制止成立非法穆斯林组织的活动,结果导致逊尼派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发动大规模叛乱。战斗非常激烈,数以千计的哈马人被打死。最后,部队不得不动用坦克摧毁了城市的整个街区。
1982年3月7日,阿萨德总统谴责伊拉克支持哈马叛乱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谴责伊拉克支持成立非法的穆斯林组织并鼓动他们进行叛乱,同政府进行对抗。
1982年6月6—26日,在黎巴缴军队同以色列军队进行交战(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
1982年9—12月,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重建其武装力量 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重建了其在最近几场叙以战争中被打垮的武装力量。苏联不仅补齐了叙利亚在黎巴嫩损失的武器装备,而且还增补了一些武器装备给叙利亚。
1983年12月4日,叙利亚“萨姆”导弹击落美国飞机(参见上文)
1984年2月29日--3月1日,阿萨德会见杰马耶勒 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在大马士革会见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叙利亚基本控制了黎巴嫩,只有黎巴嫩的南部地区仍由以色列控制着。
1990年4月—10月13日,叙利亚帮助打败了阿农将军 叙利亚出动坦克和飞机,支持黎巴嫩总统赫拉维驱逐并打败了阿农将军的部队(参见上文)。
1990年8月10日,叙利亚加盟反对伊拉克 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紧急首脑会议上,叙利亚支持反对伊拉克。这样把美国与叙利亚联在了同一阵营。1990年11—12月,叙利亚向沙特阿拉伯部署了它的第九装甲师(编制有15000人和300辆坦克)。
伊拉克
1975年6月3日--7月8日,与叙利亚关系恶化 在解决了与叙利亚关于幼发拉底河水资源控制问题发生的纠纷(6月3日)之后几星期,伊拉克与叙利亚关系再度恶化。伊拉克指责叙利亚入侵伊拉克的领空和领土,还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进行自治(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叙利亚进行反击,它驱逐了伊拉克驻大马士革的武官并关闭了驻巴格达的武官处(7月8日)。
1976年5月1--30日,库尔德人再度叛乱 伊拉克政府军再度与库尔德人发生交战。引发这次交战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强迫库尔德人迁居。库尔德人显然是得到了叙利亚在背后的支持。
1976年6—12月,与叙利亚关系紧张 叙利亚在黎巴嫩实施的维和行动,进一步恶化了与伊拉克的关系。伊拉克宣称叙利亚对伊拉克正在构成严重的威胁。它开始动员预备役人员并向叙伊边境大规模集结部队(6月9—12日)。叙利亚采取反措施,也向边境地区集结部队。当叙利亚承认支持库尔德人进行叛乱后,两国关系更加恶化了(7月4日)。叙利亚指责伊拉克关闭两国的共同边界,目的是要隐蔽其大规模部队机动的动向(11月2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未能好转。其间,叙利亚外长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在一起伊拉克支持下的巴勒斯坦“黑六月运动”分子进行的暗杀活动中受伤(同年12月2日)。但伊拉克反而指责叙利亚企图暗杀伊拉克领导革命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12月14日)。
1977年7—10月,与叙利亚的关系仍然很紧张(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国家在的黎波里会议上组成反萨达特阵线(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阿拉伯国家组成反埃联盟)
1978年10月24—26日,叙利亚与伊拉克同意组成联合军事政治指挥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3月1日,库尔德游击队首领卒 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争取自治斗争组织首领穆斯塔法,巴扎尼将军在华盛顿去世(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巴扎尼的儿子继续为争取自治而斗争。
1979年6月4—14日,伊拉克镇压叛乱,进入伊朗境内 伊拉克军队追击库尔德游击队,进人伊朗境内。伊拉克的战斗机袭击了伊朗的村庄(6月4—5日)。这次攻击引起了伊朗政府的警惕(6月14日)。
1979年6月19日,叙利亚-伊拉克联合指挥部成立(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7月20日一8月8日,伊拉克挫败了一起阴谋政变,指控叙利亚染指此次政变 伊拉克挫败了一起反对萨达姆·侯赛因总统新制度的阴谋政变。领导此次政变中的一个主谋承认,他们曾得到了叙利亚的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否认丁这一指控(8月6日)。此次政变的22名主犯中有5名是伊拉克指挥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被执行枪决(8月8日)。由于此次政变的影响,叙伊两国准备成立联合政治、军事联合指挥部的计划也化为泡影(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9月1日,伊朗指责伊拉克支持库尔德人叛乱(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朗)
1979年7月20日一8月20日,伊朗-伊拉克海湾战争(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两伊海湾战争)
1980年10月1日,库尔德游击队积极活动 库尔德民主党在伦敦的发言人说,库尔德游击队将为争取库尔德人自治与伊拉克政府开展积极顽强的斗争。马苏德和巴扎尼领导下的游击队企图利用两伊战争取得自治。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袭并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参见第二十二→中东→以色列→以色列发动空袭,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
1989年1月,阴谋政变 萨达姆·侯赛因挫败了一起由持不同政见的军官发起的阴谋叛乱。
1990年3--4月,扣押了运往伊拉克的先进武器 美国和英国海关官员,在一起代号为“毒刺”的行动中,联手截获了运往伊拉克的一枚核爆炸起爆装置(3月28日)。英国海关还没收了一批很长的钢管,据说伊拉克人准备用它们制造著名的火炮——美裔加拿大人设计师吉拉德·布尔设计的“超级大炮”(3月11日)。
1990年4月2日,萨达姆威胁要使用化学武器 袭击以色列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萨达姆·侯赛因扬言要使用化学武器反击以色列对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袭击和以色列对任何阿拉伯国家发动的进攻。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西方对伊拉克的化学战能力一直很担心。
1990年4月,一批空军军官被处决 据报道,伊拉克处决了17名企图反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空军军官。此举引起了西方舆论界的关注。
约旦
1975年8月22日,约旦—叙利亚联合军事、政治指挥部成立 约旦国王侯赛因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联合指挥部,以便联合协调、制定和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对抗以色列。
1975年12月25--31日,与叙利亚举行军事演习 约旦的2个旅(编制1万人)与叙利亚部队一道,在叙利亚举行了针对以色列可能人侵的联合军事演习。
1978--1980年,叙利亚与约旦关系降温
1980年11月26日一12月11日,与叙利亚发生边界冲突 显然是由于约旦国王侯赛因宣布了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的原因,亲伊朗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命令叙利亚部队向叙约边界集结。侯赛因命令约旦部队进人战备状态并派遣一些部队进入边境地区。两国的领导人都在广播中发表演说,攻击了对方的领导人。以色列总理贝京宣布,以色列将不会制止叙利亚入侵约旦。叙利亚向约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要求约旦重新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的合法组织(12月2日)。侯赛因拒绝了叙利亚的要求。经沙特阿拉伯从中斡旋,两国的关系才有所好转。叙利亚从边界地区撤出部队(12月11日)。第二天,约旦也撤出了自己的部队。
1982年1月28日--3月3日,侯赛因再次保证支持伊拉克 并号召志愿者参加约旦志愿者部队,自称“雅姆克力量”(源自636年阿拉伯战胜拜占庭帝国的一场战役)。在回答有关组织志愿者力量一事时,侯赛因不承认伊朗对阿拉伯世界构成威胁。
1988年7月31日,约旦放弃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要求 约旦国王侯赛因戏剧性地宣布,约旦放弃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要求和权力。这一决定是将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上反对以色列占领运动领导权让给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音卡塔领袖。
1990年4月18—20日,约旦南部发生骚乱 约旦人民为反对物价上涨,在约旦南部城市马安、卡拉克、塔菲拉和肖别克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升级,引发了骚动。在军队恢复秩序以前,已有八人被打死。
沙特阿拉伯
1978年2月14日,沙特阿拉伯从美国购买F-15战斗机 美国同意向沙特阿拉伯出售60架F—15战斗机,总价值约25亿美元。这是美国与中东地区的一揽子军火交易(同时向以色列和埃及出售战斗机)中的一部分。美国的参议院后来批准了这次军火交易(5月15日),但规定这批飞机不得部署到以色列附近的地区。
1979年3月9日,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了预警飞机 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2架空中预警和电子侦察飞机,以提高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在海湾地区的电子侦察能力,这一地区正受到伊朗革命的威胁。此次活动将使用美国的飞机和美国的飞机驾驶员,但向沙特阿拉伯的武装力量提供情报。美国政府相信,此举将有助于巩固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友谊。但也有些观察家们认为,美国此举太天真了。
1980年9月30日,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更多数量的预警飞机 美国政府向沙特阿拉伯增派了4架空中预警电子侦察飞机,以助于美国在波斯湾地区抵制伊朗革命的影响,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影响和能力。
1981年8月,沙特阿拉伯亲王提出了中东和平计划 法赫德亲王的计划包括以色列从所有的被占领土上撤军,从约旦河西岸撤走其全部移民,建立巴勒斯坦国和使该地区的各国人民能够拥有和平共处的权力。以色列一些人士认为,该计划似乎使人们看到一线和平的曙光,计划中提到应使该地区的各国人民拥有和平共处的权力,无疑意味着他们也应该承认以色列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都否定了该计划。
1981年10月2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向沙特阿拉伯出售空中预警电子侦察飞机 由于以色列支持者们强烈反对,国会在经过艰苦的辩论之后,才批准向沙特阿拉伯出售预警侦察飞机。里根政府显然是想借此对沙特阿拉伯施加影响,以便使其同意在沙特阿拉伯建立空军基地。
1982年1月26日,《地区防务协议》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六个国家同意建立联合军事指挥部和联合防空系统并签订了《地区防务协议》。这些国家作出如此决定,主要是担心伊朗革命影响、海湾两伊战争和苏联入侵阿富汗会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1987年3月,伊朗朝圣者在麦加发生骚乱 在去麦加(穆斯林的圣城)朝圣中,伊朗的朝圣者发生骚乱。沙特阿拉伯安全部队迅速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制止了骚乱。但这引起了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一场舌战,并使沙特阿拉伯不得不将伊朗每年的朝圣者人数限制在45000人以内。由于沙特阿拉伯担心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且事后的一些迹象也表明,此次事件是伊朗精心策划的,因此,沙特阿拉伯直到1990年秋才取消此项禁令。
1989年3月,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90年8月--1991年2月,沙特阿拉伯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做出的反应 沙特阿拉伯因怕伊拉克在征服科威特之后入侵沙特阿拉伯,所以它积极主张动员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要求美国提供支援并表示同意美国军队进入其领土。但这也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强烈批评。沙特阿拉伯武装力量尽管缺乏作战经验,但在科威特战争中表现也很好,并在卡夫吉战斗(1月30--31日)和解放科威特城战斗(2月24—26日)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科威特战争)。
阿曼(马斯喀特和阿曼)
1975—1983年,佐法尔分裂主义分子继续进行游击斗争 阿曼继续打击佐法尔分裂主义分子。佐法尔分裂主义分子得到了南也门和利比亚的支持。
1975年2月2日,与伊朗签订军事条约 伊朗答应,外国一旦入侵阿曼,它将为阿曼提供空中和海上支援;伊朗军队也将支援阿曼军队打击佐法尔叛乱分子。
1980年6月4日,与美国签订《基地使用条约》 阿曼同意美国使用其海、空军基地。作为交换,美国为阿曼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1982年2月26日,建立地区性军事联盟(参见上文)
南也门(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
1975年11月30日,古巴向南也门派遣军事顾问 报刊作了报道,随后美国国务院又予以证实。
1978年6月25—27日,总统被罢免并被处死 至今尚不清楚,南也门总统阿里是否在那次短暂的战斗后被推翻。因为,有报道说,他参与了指挥谋杀北也门总统卡什米的行动。另外还因为他的共产党同僚们一直怀疑,他可能减少了与苏联的联系,而在不断改善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阿拉伯联盟也因为怀疑他参与了指挥谋杀北也门总统的行动,所以也减少了与南也门的经济与文化联系(7月2日)。
1980年4月23日,总统辞职 阿迪尔·法塔·伊沙梅尔总统由于与总理哈萨尼在政策上发生较大分歧,被迫辞去总统职务。伊沙梅尔过于着急实现南北统一。
1980年5月1日—6月1日,南北也门发生激烈战斗 南北也门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1980年6月9日,苏联和古巴人在南也门的人数不断增多 据报道,苏联在南也门的军事顾问超过了1000人,另外还有4000多古巴人。南也门的内卫安全和情报系统均由东德人负责。
1981年8月19日,与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签署条约 这三个国家都发誓要减少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1986年1月13—24日,内战 在哈萨尼总统命令其武装人员在内阁会议上开枪打死了他的政治反对者(1月13日)之后,首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一个星期的血战造成了数百人死亡,大部分军事装备被摧毁,首都亚丁到处在燃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哈萨尼逃往国外(1月24日)。
1989年3月,南也门人民最高法院主席团主席阿塔尔宣布对1986年内战中战败的各派实行大赦 流亡在北也门的原主席哈萨尼宣布,他现在已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此次大赦改善了南北也门的关系。
1989年6月22日—1990年5月22日,南北也门统一 经过一系列谈判之后,选举出一个五人总统委员会。南北也门统一后的正式名称是也门共和国(1990年5月22日)。
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6日,也门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作出的反应 使沙特阿拉伯非常不满。新成立的也门共和国在危机时期投票反对联合国安理会的第678号决议(1990年11月29日),支持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对它实行经济制裁并驱逐了该国劳工。
伊朗
1975—1978年,动荡发展成为暴乱 巴列维采取一手拉(做出一些让步)、一手打(进行镇压)的策略,秘密警察部队大肆抓人,禁止一切政治反对派活动。然而,反对巴列维统治的力量在不断增长。政治改革和释放政治犯(1978年9—10月)不能满足反对派的要求。
1978年11月5--6日,实施军事统治,答应全国大选 巴列维实行戒严。但与此同时,为缓解国家的紧张局势,他答应在1979年6月之前进行全国大选。对此巴列维故伎重演,又是一手拉,一手打,全国阵线反对派对此非常不满。人民反抗运动持续不断。
1978年12月29日,巴列维任命文人政府新总理 为了取悦反对派,巴列维任命了反对派领袖巴赫蒂亚尔为新的文人政府总理。巴赫蒂亚尔接受了任命并开始组建新政府(1979年1月6日)。然而,全国阵线反对派却要求巴赫蒂亚尔辞职并称其为叛徒。
1979年1月13日,霍梅尼要求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离开伊朗 流亡在巴黎的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霍梅尼要求伊朗成为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他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下台 尽管巴列维未宣布辞职,但他出走国外相当于辞职。
1979年1月16日--2月11日,巴赫蒂亚尔-霍梅尼权力之争 为了稳定国内秩序和维持政府,巴赫蒂亚尔一度关闭了机场以阻止霍梅尼入境。当机场重新开放时(1月29日),霍梅尼立即从巴黎飞到德黑兰(2月1日),并宣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任命巴扎尔甘为临时政府总理。武装平民和起义的士兵同政府军浴血激战了三天,推翻了巴赫蒂亚尔政权(2月9--11日)。
1979年2月12日,霍梅尼的伊斯兰共和国 成立霍梅尼虽然没有任何官衔,但他却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979年2月14日,首次攻打美国大使馆 伊朗“学生”冲进了美国大使馆的外交官邸并把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扣为人质。但不久便释放了他们(2月21日)。
1979年2月26日--12月30日,一些省发生骚乱 伊朗的几个省发生了平民(有些是叛乱分子)发动的骚乱、暴力行动。叛乱活动一开始发生在阿塞拜疆,他们占领了一座兵营(2月22日)。为了平息库尔德斯坦发生的骚乱,伊朗政府允许库尔德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治(3月25日)。但叛乱分子对此并不满意。整个夏天,武装冲突不断。
1979年8—10月,库尔德斯坦内战 霍梅尼动员了伊朗的武装力量,准备肃清库尔德叛军(8月19日)。伊朗政府还指责伊拉克支持库尔德人叛乱。政府军发动的一次决定性的进攻将库尔德叛军从他们的根据地赶到了伊拉克境内(9月6日)。但游击战还在继续。库尔德人夺取了一个关键据点——梅哈巴德(10月20日),然后提出停火(10月22日)。伊朗同意停火。
1979年11月3日,占领美国大使馆 武装的伊朗“学生”冲进美国大使馆,扣押了90名人质,其中有62人(后来是66人)是美国人。很快有13人被释放了,因为他们是黑人和妇女(11月19—20日)。剩下的53名美国人饱受虐待。后来,一名人质被释放,因为他患有重病(1980年7月11日)。
1979年12月5日,库尔德斯坦和阿塞拜疆再度开战 在全国进行公民投票和颂布新法律后,库尔德人再次发动叛乱。在阿塞拜疆,穆斯林人民党几乎控制了整个省。但中央政府很快就在当地恢复了政权。
1980—1984年,库尔德人继续进行叛乱 尽管伊朗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但仍无法平息库尔德人的叛乱。他们从伊朗狡猾的敌人伊拉克那里得到了大批的援助。与此同时,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也得到了伊朗的支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
1980年4月24—25日,“沙漠一号”行动,美国营救人质 在美国的一系列外交措施宣告失败后,美国成立了一支联合军种部队。直升机、运输机和突击部队将在伊朗中部一个孤立的地点汇合(“沙漠一号”)。3架直升机坠毁,使这次行动不得不中止。在撤退中,1架直升机与1架加油机相撞,造成8名美国军人死亡。一位美国的调查官事后批评说,此次行动在计划和指挥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误。
评论:人质危机已经大大伤害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威信,它让全世界都认为美国政府软弱、不果断。营救行动的失败更增强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的这种看法。
1981年1月20日,释放美国人质 被伊朗扣押的52名美国人质获得释放,返回美国。作为交换,美国将归还伊朗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后美国冻结伊朗在美国的财产。
1982年4月7--19日,一起未遂政变 伊朗外长和几名军队的军官,因参与计划发动这起政变和企图暗杀霍梅尼而被捕。之后他们被判处死刑。
1989年6月3日,霍梅尼卒 霍梅尼,作为宗教领袖,后出任共和国总统,曾获“精神导师”称号。
1990年9月,伊朗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作出反应 伊朗政府坚决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支持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封锁,但也反对联合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伊拉克外长阿齐兹访问了德黑兰,确定与伊朗签订和平条约之事(9月9日),接下来,在10月与伊朗签署了和平协议。伊朗恢复与英国的外交关系(9月27日)。这表明,伊朗开始与欧洲的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南亚
印度
1975年2月25日,谢克·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被重新任命为克什米尔主席 印度政府重新任命22年前被赶下台的“克什米尔雄狮”为印度这一有争议的省的高级官员。巴基斯坦宣布,这将破坏印巴两国1972年签署的《维持现状协议》)(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巴基斯坦→签署临时和平协定)。
1975—1979年,印度东北部爆发部落叛乱 政府派部队镇压了叛乱分子争取米佐拉姆和那加兰独立的活动。那加兰人停止了进行了20年的叛乱活动,作为交换,他们要求进行大赦。米佐拉姆人尽管每年都有1000多人死于叛乱,但他们仍继续坚持同印度进行游击战。
1975—1976年,与孟加拉发生边界冲突,两国关系紧张(参见第二十二章→南亚→孟加拉→军事政变)。
1975年10月20日,与中国发生边境冲突
1979年1月5日,那加兰人再度叛乱 那加兰人从那加兰向与它相邻的阿桑姆邦发动进攻。他们要求阿桑姆将其一部分并入那加兰。
1979年4月20日,国会要求生产核武器的建议被否决 印度政府否决了国会提出的关于面对巴基斯坦可能的核威胁应生产核武器的建议。
1981年4月26日,印度扬言要生产和部署核武器 印度政府的军事顾问苏布拉·马尼亚姆说,巴基斯坦可能生产和部署核武器一事刺激了印度,使其也可能生产与部署核武器。
1981年11月3—23日,印度-巴基斯坦边境冲突 由于巴基斯坦从美国得到了军事援助和印度怀疑巴基斯坦可能拥有核武器,两国的关系不断恶化,边境地区的局势也日益紧张,冲突不断增多。
1979—1982年,印度军队镇压叛乱 印度军队在阿桑姆邦、古吉拉特邦、曼尼普尔邦、米佐邦、特里普拉和孟买邦镇压叛乱。
1982年5月17—20日,中印进行边界谈判 中国与印度就中国控制下的克什米尔—拉达克一段、印度控制下的沿布丹边界的一段有争议的地区进行谈判。
1983年4月6日,军队恢复了阿桑姆邦的秩序 阿桑姆人与本国移民之间的斗争破坏了阿桑姆邦的秩序。印度政府派军队开进阿桑姆邦,以便恢复那里的秩序。
1983年6月7日,旁遮普邦发生骚乱,准军事部队前去干涉 锡克和欣都组织要求中央政府派遣准军事部队维持秩序。
1984年6月6日,阿姆利则金庙事件 桑特·金哈尔·宾德兰维尔领导下的锡克游击队——企图从印度中分离出去——占领了锡克教的圣地金庙。他们遭到了印度军队的猛烈进攻,造成400名锡克人死亡,其中包括宾德兰维尔。这不仅使宾德兰维尔成了锡克人爱国主义的英雄,而且也使更多比较稳重的人也开始支持锡克激进派,并导致了旁遮普邦宗教派系之间的暴力冲突进一步加剧。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被暗杀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她新德里的宅邸被她的两名贴身警卫暗杀了。这两名暗杀分子后来也被警察开枪打死。这可能是锡克人对印度军队进攻金庙做出的反应。前总理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替他母亲,成为印度新总理。
1987年5月,对旁遮普邦进行直接管辖 经过两午半断断续续的调解之后,旁遮普邦的锡克人仍继续进行游击活动。有鉴于此,拉吉夫·甘地决定从新德里对旁遮普邦进行直接管辖。这样一来,虽然旁遮普邦的秩序有所好转,但许多旁遮普邦人对此越来越不满。
1988年5月,金庙围攻战 印度保安部队将锡克游击队包围在金庙,打死46人。游击队的活动还在继续。
1988年11月,挫败了马尔代夫一起阴谋政变 斯里兰卡泰米尔游击队企图推翻马尔代夫政府,但被印度的空降部队挫败了。
1990年1--4月,克什米尔发生骚乱 游行示威的群众与警察发生冲突。由于在克什米尔的大部分穆斯林中分裂主义情绪在不断增长,政府部队开始实施宵禁。印度警察部队对游行示威的人群开火,至少造成32人死亡(3月1日)。
1990年11月28日,印度对阿桑姆进行直接管辖 由于分裂主义分子在印度的阿桑姆不断进行暴力活动,新德里决定对该邦进行直接管辖,以恢复那里的秩序。
巴基斯坦
1975年2月5--18日,美国的军事援助使得印巴关系更趋紧张 美国总统卡特取消了十年来对巴基斯坦的武器禁运。印度对此表示抗议。他指出,这将鼓励好战的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推行其反印度的政策。美国后来也取消了对印度的武器禁运,但这并未使印度感到满意(2月24日)。
1975年2月8日—3月4日,西北边境省发生骚乱,巴基斯坦指责阿富汗背后搞鬼 巴基斯坦宣称,此次骚乱得到了阿富汗在背后的支持。
1976年2月25日,巴基斯坦购买法国的核处理厂 外国的军备控制分析家们解释说,这是对印度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爆炸(1974年5月18日)所做出的反应(参见第二十二章→南亚→印度)。
1976年9月3—10日,平息科希斯坦部落叛乱 巴基斯坦政府出动了1万多人的部队,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干息了此次叛乱。
1977年4月21日,在三个城市实行戒严 因指控布托总理在大选中作弊而引起了暴力和骚乱。为此,布托总理宣布在三个城市中实行戒严。它们是:卡拉奇、拉合尔和海得拉巴。但后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布此项戒严令为非法(6月3日),三天后撤消了(6月6日)。
1977年7月5日,军事政变 由于骚乱不止,大选作弊,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将军发动政变。总理布托以及反对党领导人被捕入狱。继续实行戒严。贝·布托很快被释放。齐亚·哈克将军宣布在10月进行新的大选,但很快又取消了这一承诺。
1977年9月5日,原总理布托因被指控指使谋杀政治反对派而被捕 这位前总理受到审判并定罪为指使谋杀政治反对派(1978年3月18日)。
1979年4月4日,处决布托 齐亚·哈克将军拒绝了外国关于要求宽大处理布托的建议。
1979年4月6日,美国断绝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 由于美国怀疑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所以美国决定断绝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巴基斯坦否认这一说法,指出巴基斯坦只建立一座用于和平目的的核电站(4月18日)。后来虽经多次谈判,但美国仍坚持自己的立场(10月17——18日)。
1980年1月15日,美国改变立场,决定继续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援助 苏联人侵阿富汗,使美国改变其立场,决定继续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援助。尽管还在怀疑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但美国还是向其提供了价值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美国还宣布,美国打算恢复1959年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军事条约:一旦苏联对巴基斯坦发动人侵,美国有权出兵干涉。齐亚·哈克总统表示欢迎美国的允诺,但他拒绝了美国的军事援助,认为这笔军事援助微不足道。
1980年9月26日,苏联直升机入侵巴基斯坦边界 巴基斯坦当局指责苏联武装直升机入侵巴基斯坦边境并对巴基斯坦军队进行攻击。巴基斯坦方面称,这只是自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苏联多次类似的人侵巴基斯坦边界事件中的一次。
1981年3月23日—4月21日,美国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使其能对付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而面临的安全挑战。
1981年10月16日,巴基斯坦提议与印度签署互不发动战争条约 印度拒绝了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总统的这一建议,认为这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宣传步聚(11月11日)。
1981年11月25日,巴基斯坦扬言要发展核武器 西方报刊报道说,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对来访的土耳其记者说,巴基斯坦争取发展核武器,因为这是巴基斯坦在当今世界环境下保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1982年1月29—31日,与印度进行条约谈判 印度改变了其不同巴基斯坦谈判有关互不侵犯条约的立场,决定与巴基斯坦进行谈判并希望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但后来因为巴基斯坦的一名外交官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反印讲话,印度退出了谈判(2月25日)。
1988年8月17日,齐亚·哈克总统卒 齐亚·哈克总统和其28名高级官员在一次空难中全部遇难。外界有传闻说,此次空难实乃阿富汗秘密警察或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所为。
1988年11月16日,贝·布托在大选中取胜 贝·布托是前总理布托的女儿,领导着巴基斯坦左翼人民党,取得了自1973年以来的第一次大选胜利。贝·布托成为伊斯兰国家第一位女总理(12月2日)。
1990年8月6日,贝·布托总理下台 军方支持下的伊沙克·汗总统指控贝·布托总理有腐化和起用亲属等行为。贝·布托在执政20个月后,被迫下台。伊沙克汗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派军队占领控制了国家电视台和电话系统。贝·布托称这行动是由伊斯兰保守势力和军方摘的一次“宫廷政变”。
阿富汗
1975年8月30日,与苏联达成《经济援助协议》 协议的有效期为30年。
1978年1月1日--3月1日,与苏联的关系冷却 达乌德总统对不断增长的苏联影响开始担心,他将苏联顾问的数量从过去的1000人减到200人。
1978年4月27—28日,达乌德被苏联支持的穆尔·穆罕默德·塔拉奇推翻,处死 塔拉奇上台后,开始推行其现代化和再教育计划。这一计划受到了大多数阿富汗人的抵制和反对。8000—12000反对者被无情地杀害了。
1979年2月14日,美国大使被杀 美国大使阿道夫·达布斯被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扣押在一家饭店作人质。当苏联和阿富汗当局对该家饭店发动猛攻时,达布斯在激烈枪战中被打死。美国国务院曾要求他们采取行动时要小心,并对苏联插手此次事件提出抗议。
1979年3月27日,阿明出任总理 总统塔拉奇任命阿明为阿富汗总理。尽管共产党加紧控制政府,但人民中间普遍的抵制情绪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骚乱。许多从阿富汗军中逃跑出来的士兵参加了反叛组织(他们自称是“穆贾西德自由战士”或“圣战斗士”,文中又称“穆贾西德游击队”),他们后来控制了阿富汗28个省中的22个省。
1979年9月16—18日,塔拉奇垮台 阿明推翻了塔拉奇政府,塔拉奇在枪战中被打死。阿明的政变显然未得到苏联的支持。阿明与苏联顾问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加。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1—16日,苏联集结兵力 苏联开始在喀布尔的两个机场增加卫戍部队并开始秘密地为抓获阿明做准备。苏联仅对阿富汗北部的苏军进行了秘密的局部动员。克里姆林宫显然是怕穆贾西德自由战士提前发动叛乱,推翻阿明政府。这样就可能切断苏联与阿富汗的关系。所以苏联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在此之前就采取行动。
1979年12月24日,苏联占领喀布尔机场 苏联的特种作战部队在内务部第一副部长V.S.帕普金中将的指挥下占领在卡布尔机场。
1979年12月25—28日,占领喀布尔 苏联从圣诞节开始,大规模空运部队。苏联的第一O三空降师、第一O四空降师和第一O五空降师被空运到喀布尔。与此同时,苏联的4个摩托化步兵师从北部陆地入侵阿富汗。当第一O五空降师占领喀布尔时,遭到了阿富汗军队和当地群众相当顽强的抵抗。阿明和他的部长们被包围在阿明的总统府内。苏联的一支特遣部队冲了进去,阿明也可能在战斗中被打死,也可能后来被处决了。帕普金将军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
1979年12月28日,卡尔迈勒出任总统 卡尔迈勒原为阿明的副总统,出任总统前是阿富汗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大使,被苏联召回国出任阿富汗总统。
评论: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了全世界的一致谴责。苏联这一行动使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去年春天美国总统卡特与苏联国家主席勃列日涅夫签订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卡特总统决定对苏联实施小麦禁运并拒绝参加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1980年夏季奥运会。
1980年1—2月,广泛开展的抵抗运动 12月政变成功后,阿富汗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抵抗苏联入侵。他们伏击苏军的车队,大量的装甲车辆被击毁。穆贾西德自由战士包围了苏军占领的几个大城市并对城市发动攻击。阿富汗1—2月的恶劣气候条件限制了苏军的行动。
1980年2月21—23日,喀布尔举行起义 起义被苏军镇压了,其中有500人被打死,另有1200人被抓。
1980年3—4月,苏联发动进攻 苏联的进攻目标是:(1)解除阿富汗抵抗组织对有些城市的围困;(2)必须将穆贾西德游击队驱逐出肥沃的山谷和连接主要城市的战略公路;(3)在开伯尔山口附近的边境地区建立一个安全地带,阻止穆贾西德游击队通过这条路线,从巴基斯坦获得补给、弹药与装备;(4)对山区进行扫荡,肃清那里所有抵抗组织的根据地。
1980年3月1日,战役的第一阶段 苏军首先派出米格—21战斗机,使用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对游击队的阵地进行低空轰炸,然后用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使用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对游击队的阵地进行密集的轰炸,最后再使用米—6“钩”直升机搭载空降突击部队在游击队阵地实施空降。这样,苏军所有的卫戍部队的压力被大大减轻了,剩下的穆贾西德游击队统统被赶进山区。
1980年4--5月,战役的第二、三阶段 为将穆贾西德游击队赶出山谷和控制战略通路,苏联出动了诸兵种合成部队,发动空地一体攻击,其中米—24武装直升机发挥了主要作用。尽管进攻行动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并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苏军还是将穆贾西德游击队赶进山区并使其遭受到沉重打击。苏军很快建立起了一条安全地带,但苏联既不能控制从巴基斯坦向游击队输送补给和武器弹药,也不能制止穆贾西德游击队对战略谷地的袭击。
1980—1985年,阿富汗抵抗运动 在继续苏联不断增加侵阿军队数量,从一开始的85000人增加到105000人,但还是不能制止抵抗运动。游击队不断袭击苏军的运输车队和运输线。穆贾西德游击队通过袭击可以得到他们急需的食品和弹药,另外,他们也从巴基斯坦得到一部分补给和弹药。苏联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阿富汗抵抗组织,但苏军自己也损失惨重。苏军既不能保证山区的安全,也不能完全保证缄外谷地的安全。阿富汗人说,苏联在阿富汗使用了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破坏了1925年《日内瓦公约》和1972年日内瓦《关于禁止生产和储备生物武器的条约》。美国国务院也怀疑苏联非法使用了生物武器。穆贾西德游击队的处境也很困难,宗教、部落间的纠纷以及缺少武器弹药和装备等问题使抵抗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苏军尽管遭到顽强的抵抗且伤亡惨重(估计1984年苏军的伤亡人数在15000人左右),但尚无迹象表明苏联可能放弃阿富汗。苏军在19个机场扩建飞机跑道并在坎大哈、赫拉特、达德山和马扎利沙利夫,以及在靠近中国边界的瓦克汗走廊附近兴建新的机场。1984年,苏联飞机从在阿富汗的空军基地起飞,其活动范围已包括波斯湾和印度洋。当时在阿富汗的苏军飞机估计在400架左右,其中包括米格—23和伊尔—38等机型。
1985年5月,抵抗组织联合 阿富汗的7个主要抵抗组织领导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举行会议,同意组成统一战线。
1986年,美国增加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援助 由于苏联加紧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扫荡,美国开始通过巴基斯坦增加对游击队的援助,其中包括各种先进武器,如“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等。这大大增强了游击队抵抗苏军的能力。他们使用美国“毒刺”式防空导弹可有效地对付可怕的苏军米—8和米—24武装直升机。苏联的战争负担越来越重。许多老兵复员后得了战争紧张综合症,他们也像美国越战时的那些老兵一样抗议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1986年5月4日,纳吉布拉发动政变 推翻卡尔迈勒政权穆罕默德·纳吉布拉原是阿富汗秘密警察头子。他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卡尔迈勒政权,成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第二年,他当选总统,执政期为七年(1987年11月)。
1986年10月,纳吉布拉推行和解政策 在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会谈之后,纳吉布拉宣布将推行国家和解政策,并实行单方面停火,准备与游击队的人一道组成政府,结束内战。但这一建议被游击队拒绝了。
1988年2月,苏联准备从阿富汗撤军 鉴于巴基斯坦与纳吉布拉3月15日谈判取得的成果,苏联宣布,在1988年5月15日之前,将从阿富汗撤出其全部军队,估计撤军将需要十个月的时间。
1988年4月14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签订《日内瓦条约》 此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纳吉布拉在塔什干举行会谈。
1988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军 苏军在九个月内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撤军任务(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苏联→苏联完成从阿富汗撤军)。苏联军事顾问仍留在阿富汗并答应每月向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提供5亿美元的补给和武器。
1989年2月19日,纳吉布拉宣布戒严 纳吉布拉重组政府,加强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作用,政策也明显趋于强硬。
1989年7月,政府军在贾拉拉巴德击溃游击队 游击队此次失败表明,苏联军队一撤走,阿富汗政府就垮台的这种普遍认识是错误的。
1990年10月,反政府游击队发动进攻 第一星期,反政府游击队攻陷了塔林科特(乌鲁兹甘省首府)和奇拉特(扎布尔省首府)两座城市。后来,游击队考虑到他们既没有重型武器,也没有组织城市战斗的经验,所以他们决定调整其战略方针,将活动的重点转到农村。尽管政府军控制着主要的大城市,但他们也没有组织和指挥军队进行城市作战的能力。
斯里兰卡
1977年2月15日,宣布解除紧急状态 六年前,由于人民解放力量举行叛乱,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现在宣布解除(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反叛)。
1981--1984年,发生内乱,暴力冲突不断 锡兰多数派与泰米尔少数派之间冲突不断加剧。为此政府宣布实行紧急状态(1981年8月17日)。然而暴力活动仍然不断,而且泰米尔叛乱分子经常攻击政府军。
1983年,泰米尔与锡兰之间发生暴力冲突 泰米尔人主要居住在斯里兰卡的东部和北部,他们为争取更大权力的自治,进行了广泛的暴力活动。政府再次宣布实行紧急状态(1983年7月)。年内,参加暴力活动的是泰米尔的几支游击恐怖组织,其中主要的一个组织是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
1984--1987年,泰米尔人继续进行暴力活动 政府已无力恢复秩序。尽管印度努力从中斡旋,但不能制止泰米尔与锡兰之间的暴力冲突。
1987年6月,政府部队对贾福那发动进攻 泰米尔恐怖主义分子攻人科伦坡,杀死了数百人(4月17日)。贾亚瓦德纳总统动员了陆军预备役部队(5月)向叛乱分子控制的城市贾福那发动进攻。
1987年7月29日,印度提出解决方案 在印度泰米尔组织(该组织受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的支持)的压力下,印度政府强迫斯里兰卡接受印度提出的解决方案,其中要求斯里兰卡军队撤出贾福那地区并同意该地区进行有限自治,作为交换,泰米尔游击队必须交出武器投降。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不同意这个解决方案,印度向该地区派遣维和部队。激进的锡兰民族主义分子开始对政府军发动游击恐怖主义袭击,他们说,对泰米尔和印度做出的让步太多了。
1988年,印度实施维持和平行动 在1988年初,印度军队(大约有5万人,编成内有4个步兵师和支援部队)对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发动一系列扫荡,其中包括向贾福那地区实施空降,但没有成功。
1989—1990年,暴力活动在继续 尽管与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达成了停火协议(5月),但暴力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在六年的内战中,至少有11000人被打死,其中有1000名是印度人(12月)。
1989年8月,印度宣布撤军 作为对斯里兰卡压力的反应,印度决定在10月开始大规模撒军,在六个月内撤出其全部军队。这样,斯里兰卡的北部与东部便完全落人泰米尔叛军手中(1990年3月24日)。
1990年,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 在停战13个月后,继续向政府发动进攻他们向10个警察局发动进攻(6月14日)。再度暂短停火之后便是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结果2200人被打死。泰米尔人又向一直保持中立的穆斯林发动了进攻,结果战斗的范围扩大了(8月3日和12日)。解放泰米尔老虎游击队单方面宣布停火(12月31日),并表示愿意在1991年与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孟加拉
1975年8月15日,政变 孟加拉商业部长坎达卡尔·穆什塔季·艾哈迈德在一些军官们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孟加拉缔造者(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宣布独立)——总统穆吉布·拉赫曼。拉赫曼被杀死。坎达卡尔宣布实施戒严(8月20日)。
1975年11月3—6日,军事政变 齐亚尔·拉赫曼少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什塔季总统。拉赫曼任命孟加拉原最高法院院长阿卜·萨达特·穆罕默德·萨伊姆为总统。总统又任命三军司令组成三人顾问委员会。他们指责印度插手,造成孟加拉内战不断和边境地区暴力活动不止。但印度方面否认这一说法。
1975—1991年,希塔岗山地区发生骚乱 他们之所以进行游击战是由于他们痛恨孟加拉移民政策。
1976年11月29—30日,宣布戒严 拉赫曼将军实际上已成为统治者。
1977年4月21日--5月29日,拉赫曼巩固政权 孟加拉总统萨伊姆辞职,他委任拉赫曼接替他的职务。在全民投票表决中,99%的投票人支持戒严政府(5月29日)。
1977年10月2日,政变未遂 拉赫曼的部队经过短暂的流血战斗,击败了持不同政见者发动的政变。政变领导人遭到审讯并被处决(10月27日)。
1979年4月7日,停止戒严 孟加拉总统拉赫曼宣布停止戒严并同意将政权归还文人政府。
1979年4月18日,与印度达成协议 孟加拉与印度就如何解决可能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
1981年5月30日--6月2日,拉赫曼在一起阴谋政变中被杀 孟加拉总统齐亚尔·拉赫曼在吉大港被杀。但忠于总统的部队平息了这起由曼祖尔·艾哈迈德将军领导的政变。曼祖尔·艾哈迈德将军也在此次子息政变的战斗中被打死。剩下的同谋者们受到了审讯。副总统阿卜杜勒·萨塔尔接替总统的职务,并在后来举行的大选中获胜(11月15日)。
1982年3月25日,政变 陆军参谋长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将军发动了流血政变,夺取了政权,后又担任了总统(12月11日)。
1986年8月,艾尔沙德退出军界 随着他的政党在大选中获胜,他辞去了在军界的的所有职务。10月,他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这次大选的胜利(在此次大选中,他得到了84%选票的支持)。
1986年11月,停止戒严 随着大选获胜,艾尔沙德恢复了宪法。
1989年7--11月,反对艾尔沙德运动 同年2—3月,在地方选举中发生了暴力骚乱,反对派要求艾尔沙德辞职(7月12日)。面对反对派的游行示威活动,艾尔沙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1月27日)。
1990年12月4日,艾尔沙德辞职 反对派选举最高法院院长谢哈布丁·艾哈迈德为临时总统(12月5日)。艾尔沙德和他的妻子被捕(12月12日)。
尼泊尔
1989年3月,与印度发生贸易纠纷 随着与印度关于贸易和边境条约的到期,两国间发生了纠纷。印度关闭了所有的边界过境点(共15个,其中有2个为印尼边境过境点)。造成这一结果的一部分原因是,尼泊尔从中国购买了武器。
1990年4月6--19日,民主革命部队与警察在加德满都 镇压民主示威时(4月6日),打死63人。比兰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国王屈于政治上的压力,取消了坚持了29年的关于禁止建立政党的禁令(4月8日)。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巴拉特伊被任命为国家总理(4月19日),并宣布成立近30年来第一个独立的尼泊尔政府。
东南亚
缅甸
1975—1985年,缅甸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国内克钦、卡伦和山等分裂主义分子游击队的活动威胁着缅甸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继续存在。共产主义游击队主要在山州活动;学生们的骚乱威胁着缅甸唯一的一个合法政党——社会计划党的统治地位。
1975—1991年,缅甸持续不断的游击战争
1983年10月9日,在一起爆炸事件中,韩国官员被炸死 在韩国总统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一枚炸弹发生爆炸,韩国的4名内阁成员和13名韩国其他官员被炸死。此次爆炸的目标显然是韩国总统,他在炸弹爆炸后才到达。缅甸在调查中,发现朝鲜与此事有关。因此,缅甸与朝鲜的关系急剧紧张起来。
1987年9月,学生骚乱 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活动,抗议缅甸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学生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
1988年7月,奈温辞职 在公众的压力下,他辞去了总统和国家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为建立一个民主的文人政府奠定了基础。缅甸已死去的民族英雄和国家领导人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在这次民主运动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后被捕(1989年7月)。
1988年9月18—28日,军事政变 当总统宣布将进行大选后(9月10日),军队和其国家统一党联盟发动政变,推翻了文人政府(9月18日)。苏貌将军和奈温的支持者们组成了军事执政团。据官方统计,在此次政变中有263人死亡,但据外国的外交人士估计,死亡的人数要以千计。
1989年7月,大规模动乱 争取民主的示威游行还在继续进行。苏貌下令抓了数以百计的示威者,但他也表示,将在1990年4月或5月举行大选。
1990年5月27日,大选 国家民主联盟在昂山素季的领导下,在国民大会选举中取得了绝对多数的胜利。
1990年7—12月,政府垮台 苏貌政权对民主运动和反对派进行了无情的镇压。他们实际上根本就不承认5月的大选,因为他们称,执政团不承认代表大会。
泰国
越战后时期的突出特点是针对军事统治的政变不断,战事不断,主要是沿泰国—马宋西亚边界扫荡共产党游击队,泰国—柬埔寨边境一带局势比较紧张。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推翻了对泰国威胁最大的波尔布特政权。柬埔寨难民使泰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越南部队以及它的盟军——柬埔寨部队的入侵又使泰国第一次面临自从撤出越南后与外国军队进行的军事对抗。越南战争后,美国对泰国武器、弹药和装备等的援助也大大减少了。东盟国家给泰国提供一些贷款和非军事援助,以及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
1975--1980年,与老挝发生边界冲突 与老挝发生了许多不同规模和强度的边境冲突。
1975--1978年,与柬埔寨发生边境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束埔寨→与泰国发生边界冲突)
1975--1976年,与共产党游击队进行战斗 政府军继续对泰国南部和东北部的泰国游击队进行扫荡。
1975年5月14—19日,泰国向美国提出抗议,反对美国使用泰国的军事基地 泰国官员非常愤怒,因为美国使用泰国的军事基地作为中转站,实施营救行动。美国政府正式向泰国道歉,泰国对美国的道歉表示接受(5月19日)。
1975—1976年,美国从泰国撤军 美国从泰国撒出了飞机和部队(6月6—7日)。在年底以前,所有的美国飞机均撤出了泰国(12月19日)。第二年,所有的部队也撒出了泰国(6月20日)。
1976年10月8日,军事政变 曾被放逐的原总理他依吉·滴卡宗回国,(9月19日)引起了大学生骚乱和示威游行(10月4—6日)。为了恢复秩序,沙鄂·差罗如司令领导发动了军事政变。他尼·盖维钦(文官)被任命担任总理,差罗如司令担任国防部长。
1975—1977年,泰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反暴动 泰国与马来西亚进行合作,共同采取措施镇压共产党在克拉地峡的暴动(1975年4月11日)。在初步进行合作成功后,两国又同意,对方可以越过它们的共同边界追击游击队并保证将继续进行合作,以便肃清这一带的游击队(1977年3月4日)。这一年,在泰国的南部与马来西亚交界附近泰军给游击队以沉重打击(7—8月)。
1977年3月26日,差腊德·希兰耶西利将军发动一起政变,未遂
1977年10月20日,军事政变 国防部长差罗如在一次不流血的政变中控制了政权。
1978年7月15日,泰国与柬埔寨达成协议,同意结束两国边界的敌对状态 在经过近四年不同规模、不同强度的不断边界冲突之后,泰国和柬埔寨政府同意结束两国的边界冲突并互换使节。
1979—1984年,越南入侵泰国 越南军队在追击柬埔寨游击队时经常与泰国军队发生不同规模的冲突(参见下文)。
?980年6月75日--7月23日,与老挝发生边界冲突 尽管以前两国已达成协议结束敌对状态,但冲突还是时常发生,这主要是由老挝方面引起的。
1991年2月6日,政变 顺通·空桑朋将军指责政府非常腐败(但也可能是他对政府与越南复交不满或是认为政府降低了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直接控制了政府,实行军管。
越南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胜利(1975年4月)和国家的统一并没给越南人民带来和平。在入侵和占领柬埔寨的同时,还要同攻人其北部省区的中国军队作战。越南军队在追击柬埔寨游击队的行动中经常侵犯泰越边界,与泰国军队发生小规模的冲突。由于入侵柬埔寨,越南在东盟邻国中更加孤立了。另外,与美国尚未了结的美军人员在越战中失踪之事影响着美越关系的正常化。
1975—1977年,与柬埔寨发生边界冲突 越南军队经常与柬埔寨共产党政权的军队发生冲突。
1976年7月2日,南北越南正式统一 北越共产党政权完成了两越的统一,建立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7年11—12月,越南入侵柬埔寨 越南军队在斯努打垮了柬埔寨军队的1个师(11月18—19日),然后便在柬埔寨边境纵深约16公里的地方停止向前推进(12月3日)。越南军队很快又发动进攻,向柬埔寨纵深推进了约112公里,然后停下(12月21日)。同时,越南谴责了红色高棉对柬埔寨人民的暴政(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束埔寨)。
1979年1月2--15日,越南重新对柬埔寨发动入侵 波尔布特政权发动战争,企图灭绝柬埔寨抵抗力量。越南对此做出反应,借机入侵柬埔寨。越南军队很快就打败了六个省会的柬埔寨军队并占领了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并在那里建立了傀儡政权。波尔布特的军队虽被打垮了,但在柬埔寨的乡村仍继续进行抵抗。
1979年2月17日--3月15日,中国攻入越南 凌晨,25000名中国军队和1200辆坦克越过了中越边界进入越南境内约19—32公里。但后来进攻的速度逐渐减慢了。这究竟是为什么,现在还不清楚,也可能是中国军队遭到了越南军队有效的抵抗,也可能是中国有意放慢了推进的速度。此后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中国宣布,已达到惩罚目的并开始撤军(3月5日),撤军将在10天内完成。双方都未公布伤亡的人数。但越南军队的损失可能超过了中国军队。
1979—1989年,越南在柬埔寨镇压抵抗运动 越南军队和其盟军——柬埔寨军队联合发动了大规模扫荡,沉重打击了波尔布特被推翻的红色高棉政权的部队,占领了抵抗组织的主要指挥部并将许多红色高棉部队赶到了泰国境内(1979年3月16--31日)。但红色高棉的游击队和忠于西哈努克亲王的抵抗力量仍很强大(参见下文和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柬埔寨)。
1979—1991年,与泰国关系紧张 由于越南入侵柬埔寨,大量的难民涌人泰国。越南指责泰国支持抵抗组织,而泰国则指责越南在柬埔寨实行种族灭绝。越南侵入泰国境内,引起两国关系紧张。
1979年4月9日—1980年3月6日,中国与越南进行和谈 和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国关系仍然很紧张(参见下文)。
1979年7月—1983年4月,与中国发生边界冲突
1980—1991年,越南南部发生骚乱 原越南共和国(即南越)的军队的士兵继续进行小规模的游击战,对共产党政权进行骚扰。
1989年,从柬埔寨撤军 为减少军费开支(庞大的军费开支使越南的经济持续恶化)和缓解与泰国的紧张关系,越南单方面从柬埔寨撒军。越南的顾问和技术人员继续留在柬埔寨,帮助柬埔寨政府抵抗波尔布特和西哈努克军队的进攻。
1989年10--11月,苏联从金兰湾部分撤军 苏联从其在金兰湾的空军基地撤走米格—23战斗机和图—16轰炸机,只留下了6—10架军用飞机。
老挝
在夺取政权后不久,控制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老挝巴特寮便对苗族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将许多苗族人赶到了泰国和缅甸。老挝由亲越南的政府牢牢控制着,是越南在柬埔寨进行军事行动的后勤基础。
1975年5—8月,老挝巴特寮巩固政权 老挝巴特寮在长期的内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在巩固了万象周围的主要阵地后,老挝巴特寮同意停火(同年5月7日)。此后不久,老挝巴特寮的部队便控制了老挝的南部(5月16—20日)。政府总理梭万那·福马下令政府军停止抵抗(5月23日)。老挝皇家军队与老挝巴特寮的军队合并(6月17日)。两个月后,老挝巴特寮控制了万象省,继而控制了老挝全国(8月23日)。
1975--1980年,与泰国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泰国→与老挝发生边界冲突)
1975--1977年,苗族部族发生叛乱 大约5000名苗族人,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正式训练和装备后,开展游击战争,抵抗老挝巴特寮部队的进攻。尽管越南从中支持老挝人民革命党,但苗族游击队沉重打击了老挝巴特寮的军队。
1975年12月1—3日,老挝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 老挝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老挝古老的君主制,老挝巴特寮也成为法定的执政党。
1977年7月18日,与越南签订友好和互助条约 条约签署后,使得已驻老挝的4万名越南军队合法地继续留在老挝。
1978年2月10日--3月28日,老挝镇压苗族叛乱 老挝部队和3万名越南部队基本肃清了苗族和其他叛乱分子的抵抗,但游击队的力量仍很强大。
1979年3月7--15日,与中国发生边界冲突
1979—1983年,老挝发生苗族叛乱,越南使用化学武器 逃离老挝的苗族叛乱分子指控老挝巴特寮军队和越南军队在对苗族部落进行扫荡时,使用了毒气和生物武器(11月3日)。随着游击队抵抗运动的发展,类似的报道还在不断地出现。
柬埔寨
红色高棉的胜利和波尔布特政府的建立揭开了柬埔寨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政府采取暴力、镇压和屠杀的政策,结果导致大规模的屠杀和大面积饥荒。这给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借口。越南推翻了波尔布特政权,扶植起了亲越南的洪森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但这并没有结束国内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红色高棉游击队部队和其他“反动”组织的部队停止了相互攻击,转过枪口一致抵抗越南军队的入侵。
1975—1978年,红色高棉的清洗 红色高棉政府的行动就像是对人民发动的一场战争。波尔布特为了肃清所谓的抵抗运动分子,屠杀了200多万人。
1975--1978年,与泰国发生边界冲突 与泰国发生了多次不同规模和不同强度的武装冲突。其中主要是为了阻止大批逃避红色高棉政府屠杀的难民涌人泰国。后来,泰柬两国签订协议,保证两国边界的安全(1978年7月19日;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泰国→泰国与柬埔寨协议,同意结束敌对状态)。
1975年5月12—14日,“马亚圭斯”号事件 在距柬埔寨海岸约97公里的公海上,美国商船“马亚圭斯”号被柬埔寨的一艘炮艇劫持,船上的39名船员被扣押做为人质。“马亚圭斯”号后驶向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维利港。美国总统福特在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尝试失败后,决定派遣美国海军陆战队前去营救。据估计,“马亚圭斯”号被劫持后,停泊在西哈努克维利港外的塔岛附近。这样,美军决定:先将海军陆战队员从冲绳岛和在菲律宾的基地空运到泰国,然后,一些海军陆战队队员乘直升机在塔岛降落实施突击。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也对附近的柬埔寨空军基地和西哈努克维利港停泊的柬埔寨炮艇进行了攻击。在营救行动过程中,柬埔寨持枪暴徒释放了扣押在泰国一艘渔船上的“马亚圭斯”号上的船员。美军在此次营救行动中,有18人被打死,50人被打伤。柬埔寨则损失了17架飞机,2艘炮艇和数量不详的人员。
1975—1979年12月,与越南发生边境战争(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越南→与柬埔寨发生边界冲突)
1976—1978年,抵抗红色高棉政权的运动开始兴起 柬埔寨军的逃兵在越南的支持下组织抵抗运动,自称是“高棉民族解放运动”(19'76年4月21日)。
1979—1989年,越南入侵,继续在柬埔寨镇压抵抗运动(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越南→越南在柬埔寨镇压抵抗运动)
1979年10月4日,西哈努克宣布成立新的抵抗运动组织 流亡在北京的原柬埔寨国家领导人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成立新的抵抗运动组织,他们既反对红色高棉政权,也反对越南支持下的柬埔寨政权。这一抵抗运动组织自称为“高棉民族联盟”。此后,在“高棉民族联盟”与红色高棉组织游击队之间又建立了象征性的协调机构(1982年6月)。
1989年1—7月,和平建议 在巴黎举行的旨在争取结束长达十年内战的和平谈判宣告失败(7月23—25日)。主要的原因是,在关于红色高棉的地位问题上发生争议。柬埔寨再度爆发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1990年。
1989年4--9月,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参见第二十二章一东南亚一越南一从柬埔寨撤军)
马来西亚
共产党游击队不断在泰马边境地区一带活动,政府出动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有时是马来西亚政府军单方面采取行动,也有时是马来西亚与泰国联手行动,沉重打击了马来西亚共产党游击队。到1983年底,许多游击队不是被打得溃不成军,就是向泰国或马来西亚政府军投降。
1977年1月14—17日,泰国与马来西亚联手扫荡游击队(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泰国→泰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反暴动)
1977年3月4日,与泰国签订边界条约(参见同上)
1977年7—8月,与泰国联手扫荡游击队(参见同上)
1989年12月2日,共产党抵抗运动被镇压 马来西亚共产党抵抗运动,经过了41年的游击战争,最后马来西亚共产党终于同意停止抵抗运动。大约1200名游击队员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结束了历史上历时最长的这场游击战争。
新加坡
这段期间,新加坡的军事活动只限于在菲律宾海峡进行巡逻、打击海盗活动。
印度尼西亚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行动是在东蒂汶镇压争取东蒂汶独立革命阵线的暴动。在1978年初,印度尼西亚在西伊里安镇压了一起暴动——新巴布亚运动。该运动的目的是争取西新几内亚独立。
1975—1984年,在蒂汶扫荡游击队 当争取东蒂汶独立革命阵线宣布东蒂汶脱离葡萄牙,实行独立时,印度尼西亚军队在东蒂汶与游击队进行战斗(1975年11月28日)。
1975年11月29日,蒂汶合并 蒂汶民主联盟宣布,蒂汶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菲律宾
马科斯总统当局面临着国内的三个严重挑战:一是棉兰老和苏禄群岛马洛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穆斯林反叛和反叛组织的武装力量——班萨马洛军;二是菲律宾共产党在吕宋进行暴动,他们的军事力量是新人民军;三是知识阶层和工人阶级对马科斯的戒严和专制统治日益不满。尽管马科斯政府沉重打击了马洛民族解放阵线和新人民军,压制了国内对政府的批评,但马科斯政府已经岌岌可危。
1975—1991年,穆斯林在南部群岛继续进行反叛活动(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菲律宾→南部群岛穆斯林反叛) 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让步和谈判后,暴力活动有所缓和(1988—1990年)。大规模的骚乱和激烈的战斗并未停止,特别在偏远地区更为激烈。
1976—1986年,与新人民军进行游击战争 新人民军,继胡克人民军之后,继续与政府军进行游击战争。
1976年2月20日,东南亚条约组织解散 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后(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其目的是为该地区提供集体安全保障。在马尼拉庆典仪式上正式宣布解散。
1981年1月17日,马科斯宣布停止戒严 这一戒严令执行了九年(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菲律宾→菲律宾颁布戒严令)。
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被刺杀 马科斯总统的主要政治对手阿基诺在他结束了流亡生涯返回马尼拉时被刺杀。这一刺杀行动引起了全国的愤怒。因为人们怀疑,是马科斯指使士兵刺杀阿基诺的。
1985年11月3—4日,马科斯宣布,准备进行大选 由于阿基诺被刺杀,马科斯总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摆脱困境,减轻压力,马科斯总统突然宣布,准备在1986年2月7日进行总统选举。
1986年2月7—24日,大选和推翻马科斯 阿基诺遗孀科拉松·阿基诺在大选中击败了马科斯。但负责选举的官员从中作弊,竟然宣布马科斯获胜(2月15日)。愤怒的群众涌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马科斯(2月16—23日)。当军队拒绝执行马科斯要他们向示威游行的群众开枪的命令后,马科斯逃往美国(2月24日)。阿基诺夫人成为临时总统并任命胡安·蓬斯恩里莱为国防部长,任命菲德尔·拉莫斯为三军总参谋长。这两个人都在反对马科斯的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1986—1991年,新人民军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为阻止对新人民军的支援,总统阿基诺夫人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不断提出大赦的建议。到了1989—1990年,经过上述努力,新人民军外困内乱(政府军不断进行扫荡,新人民军内部由于争权夺利而发生火并),实力大减,由80年代中期最多时的25000人减至1990年的19000人。此后,他们将主要力量转到城市,进行恐怖主义活动。
1989年5月13日,新人民军打死美国飞行员 美军飞行员的尸体在吕宋的克拉克空军基地附近被发现。这反映出新人民军恐怖主义活动的新动向。一些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国在菲律宾设立军事基地。
1989年12月1—9日,阴谋政变 这是阿基诺政府所经历的六次军事政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分子占领了军事基地、电视台和金融大街(12月1日)。在激烈的战斗中,忠于政府的军队(在精神上得到了从克拉克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军F-4战斗机的支持)逐步占居上风。阿基诺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12月6日),最后一批叛乱分子很快便投降了(12月7日,在马尼拉;12月9日,在宿务)。此次军事政变,至少有98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曾被撤销军籍的陆军上校格雷戈里·奥胡那松被怀疑是此次军事政变的领导者。他是“武装力量改革运动”的成员,1987年11月曾领导发动过一次军事政变,被逮捕后在关押期间逃跑了,但阿基诺政府未因怀疑他领导军事政变而逮捕他。
1990年8—9月,恐怖主义爆炸活动 两个多月内在马尼拉发生了20多起炸弹爆炸事件。据认为,这主要是“武装力量改革运动”的军官们和“青年军官联盟”的成员所为,想以此来动摇政府。
1990年9月18—22日,美国与菲律宾进行军事基地谈判 谈判在马尼拉举行(1991年9月)。
1990年10月4—6日,军事叛乱 大约200名士兵在亚历山大·诺布尔上校的领导下,占领了棉兰老的一个军事基地,并宣布该岛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菲律宾空军的飞机轰炸了他们的一个据点(10月5日),叛乱分子第二天投降了。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5年9月16日,脱离澳大利亚,宣布独立
1975—1976年,布基威利分裂主义运动 岛上的头领约翰·莫米斯领导分裂主义运动,向巴布亚政府发动进攻和进行一些破坏活动。
1978—1991年,西新几内亚发生小规模骚乱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既没有参与,也没有支持反对印度尼西亚的这场暴动。但印度尼西亚军队镇压这场暴动,却导致了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澳大利亚向几内亚派遣了常驻部队。
东亚
中国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是游击战争的军事理论家和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1979年1月1日,建立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伟大的外交胜利。美国在外交上不再承认台湾为国家政府,废止与台湾签订的军事条约,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1979年2月17日,自卫反击越南(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越南→中国攻入越南)。
1980年5月18日,中国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试射的这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估计在将近1万公里。
1987年1月1--5日,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中国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1989年4—5月,北京发生大学生骚乱 大学生和他们的支持者们游行穿过城区,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军队开始在北京城区内和城区附近集结,但双方都尽量避免发生暴力冲突。5月20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戒严。
中国台湾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卒 他的儿子蒋经国(1910—1988年)继承其职务,出任“中华民国总统”。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废止军事条约 美国之所以迈出这一步,是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但与台湾通过联络办公室仍保持民间交往关系,但不进行任何实质性交往。
1982年7月17日,与台湾达成《生产美国战斗机的协议》 美国总统里根与台湾签署协议,由美台联合生产美国的F-5E型战斗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指责美国此举严重破坏了关于建立两国外交关系的公报的精神。
1982年8月18日,美国减少对台湾的武器供应 美国总统里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证,美国将继续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口。
1987年7月21日,停止戒严 此项戒严令还是民国党政府刚从中国大陆逃到台湾时颁布的。
蒙古
1990年3月14日,蒙古结束共产党的统治 蒙古建立了新的多党制的政治体制,并实行自由选举。
朝鲜
1975—1984年,海上事件,与韩国的边界局势仍然紧张
1976年8月18日,朝鲜攻击韩国和美国工作小组(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美国计划从韩国撒军)
韩国
1975—1984年,与朝鲜发生冲突 朝鲜和韩国海军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边界事件和边界冲突。
1976年8月18日,朝鲜攻击韩国和美国工作小组
1977年3月9日,美国计划撤军
1978年4月28日,韩国的一架客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 苏联战斗机向一架韩国的民用客机开火并迫使其降落到苏联领土。机上的2名旅客被打死,13名旅客被打伤。苏联宣称,韩国的客机未对苏联战斗机的警告信号作出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战斗机驾驶员才开始攻击韩国客机。而韩国则称苏联战斗机未发出任何信号。
1979年12月12—13日,戒严领导人被捕 全斗焕将军被其部下逮捕,罪名是参与谋杀朴正熙总统。金斗焕后来被审讯并因领导暗杀行动被判处十年监禁(1980年3月13日)。
1980年5月18日,实行戒严 韩国各地发生了反政府骚乱,李熙松将军在全国执行戒严。
1981年1月24日,取消戒严令 为有利于总统竞选(1980年9月1日),全斗焕宣布停止戒严。韩国自朴正熙总统被暗杀后一直处于一种戒严状态下。
1983年9月1日,苏联击落韩国客机(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苏联→苏联击落韩国的一架商业飞机)
1983年10月9日,韩国官员在一起恐怖主义分子的炸弹爆炸事件中丧生(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缅甸→在一起爆炸事件中,韩国官员被炸死)
1987年11月,朝鲜恐怖主义分子炸毁韩国一架客机 一架从阿布扎比飞往新加坡的韩国客机被恐怖主义分子放置的一枚炸弹摧毁,坠落在缅甸的安达曼海。此次爆炸事件后,两名恐怖主义分子中的一个被引渡回韩国。据她说,她和她的同伙执行的是朝鲜政府的命令。
1988年5--6月,大学生骚乱 全国的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活动,要求朝鲜和韩国统一。示威学生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
日本
1982—1983年,军事力量五年发展计划 日本政府宣布了一项军事力量五年发展计划。其目标是发展一支能够保卫其海岸线以外1000海里海域的力量(1982年7月23日)。该计划是自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来建立国家自卫队和保卫本国安全的计划。日本国会经表决同意为该计划拨款(1982年12月30日,1983年7月12日)。
1987年1月23日,日本增加国防开支 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政府的国防开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突破了国民总产值1%的限额。
非洲
东非
埃塞俄比亚
1975年1月31日--7月31日,厄立特里亚内战升级 埃塞俄比亚军队继续与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分子在阿斯马拉和该省首府的北部进行战斗。分裂主义分子企图切断通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红海上的阿萨布深水港的主要公路。分裂主义分子未能占领阿斯马拉和阿斯马拉西北部的克伦。尽管分裂主义分子未能占领主要的城市,但他们却控制了阿斯马拉的大部分地区。两支主要分裂主义分子组织——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革命指挥部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联合实施了这次行动。
1976年5月16日,埃塞俄比亚提出和平建议 埃塞俄比亚国家主席、军事委员会名誉主席塔法利班迪准将提出,如果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组织同意停火,埃塞俄比亚政府将同意大赦厄立特里亚的政治犯,向厄立特里亚省提供经济援助并允许厄立特里亚人实行自治。
1976年5月18—22日,埃塞俄比亚农民志愿者发动进攻 当埃塞俄比亚政府准备与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分子组织进行谈判,争取和平之时,埃塞俄比亚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5万多名志愿者,向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分子发动了进攻。但当分裂主义分子将一座主要的桥梁炸毁后,农民们的进攻几乎一下子被瓦解了。很快,这支农民民兵组织就解散了(6月13日)。
1976年12月,埃塞俄比亚与苏联签订援助条约 埃塞俄比亚的领导人与苏联签订了《长期的军事援助条约》。
1977年1月5日—8月25日,厄立特里亚人胜利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占领了卡罗拉城,极大地震撼了埃塞俄比亚政府(1月5日)。很快,分裂主义分子就又占领了区首府纳克法(3月23日)、厄立特里亚省的第二大城市克伦以及控制该省西部和北部的关键地区(7月3日)。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埃塞俄比亚政府军陷入欧加登之机,向阿斯马拉以东约72公里的红海上的马萨瓦深水港发动进攻(7月15日)。他们包围了该港口,并控制了该省的整个北部地区(8月25日)。
1977年1--6月,欧加登叛乱 埃塞俄比亚的沙漠省欧加登有一支少数民族——索马里人。显然,索马里人是受苏联支持下的索马里政府的鼓动,西索马里解放阵线拿起武器推翻了当地的埃塞俄比亚政府,加入了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军队的进攻几次被打退,被迫后撤,在吉吉加、哈勒尔和迪雷达瓦的山上构筑工事。
1977年2月3日,门格斯图夺取政权 门格斯图和他的追随者们在亚的斯亚贝巴发动的一场流血枪战中打死了班迪准将,门格斯图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者。与索马里的欧加登战争
1977年7月13日,索马里入侵欧加登 索马里趁埃塞俄比亚的主要兵力在厄立特里亚,镇压叛乱之机,在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支援下,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派部队从索马里的西北部进人欧加登省,支援西索马里解放阵线。巴雷总统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欧加登并人索马里。巴雷总统坚持强调,进入欧加登的部队是志愿者,否认有正规的索马里部队卷入欧加登冲突。巴雷总统的行动使苏联左右为难,因为苏联在此之前也曾向埃塞俄比亚提供过军事援助。
1977年8月16—19日,迪雷达瓦之战 索马里军队和西索马里解放阵线部队企图占领埃塞俄比亚军队在迪雷达瓦的阵地,埃塞俄比亚军队打退了他们的进攻。埃塞俄比亚军队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是否是由于得到了苏联顾问和少量的古巴战斗部队的支援,目前还不清楚。但索马里却切断了从亚的斯亚贝巴通往红海边的吉布提城的铁路。
1977年9月4—14日,吉吉加之战 索马里和西索马里解放阵线打退了埃塞俄比亚部队的进攻,摧毁和缴获埃军坦克50辆。双方的损失均很大。9月23—27日,索马里军队占领了卡拉马达山口,并从北和东两个方向推进,包围了哈勒尔。埃塞俄比亚军队在苏联军事顾问和古巴战斗部队的支援下重新集结,阻止了索马里军队的进攻,双方进入相持状态。苏联企图安排交战中的两国实行停火,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1977年11月13日,索马里驱逐苏联人 自称为盟国的苏联却支持自己的敌人,使索马里人非常愤怒。西亚德巴雷总统下令驱逐了在索马里的苏联军事和技术顾问,并要求他们撤走驻索马里摩加迪沙以及在印度洋海岸某地的海军基地和潜艇基地。苏联驻索马里顾问团的上将格利高里·波利索夫来到了埃塞俄比亚。
1977年11月--1978年1月,苏联和古巴在埃塞俄比亚发展势力 苏联在埃塞俄比亚的军事顾问猛增到1500人左右,古巴在埃塞俄比亚的部队也从过去的500多人增加到11000人。苏联顾问团由陆军上将瓦西里·彼得罗夫领导,他曾是苏联陆军的副总司令,他的助手是刚从索马里转来的波里利索夫上将。他们已开始计划在欧加登省发动一场苏古军队联合进攻。
1978年2月6日,解放哈勒尔 埃塞俄比亚和古巴的军队在苏联和古巴飞行员驾驶的飞机的支援下将索马里军队驱逐出哈勒尔周围的阵地。虽然他们未能将索马里军队打败,但却将西索马里解放阵线的部队包围在巴贝尔和卡拉马达山口附近。
1978年3月2--5日,迪雷达瓦-吉吉加之战 一支由埃塞俄比亚军队和古巴军队联合组成的部队以古巴的1个伞兵营为先导,向迪雷达瓦附近发动进攻,解除了索马里军队对铁路的封锁。埃塞俄比亚第十师沿铁路推进,从东、北两个方向包围了吉吉加附近索马里军队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古巴军队的3个步兵团和1个装甲团通过卡拉马达山口向东、南两个方向推进。索马里军队在遭受沉重打击后,已经溃不成军而纷纷投降了。
1978年3月8日,索马里从欧登加撤军 巴雷总统要求停火并同意撤出其全部军队。西索马里解放阵线还在坚持抵抗,但受到取得胜利的埃塞俄比亚人的有效控制。此后,埃塞俄比亚已将其主要力量调走,去镇压厄立特尔亚人的叛乱(参见上文)。
1978年4月6--30日,埃塞俄比亚在厄立特里亚发展军事力量 门格斯图决意在苏联或古巴支持下或无需他们的支持,使用军事手段解决厄立特里亚问题,但苏联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埃塞俄比亚在厄立特里亚边界集结了10万部队。
1978年7—11月,埃塞俄比亚发动进攻 埃塞俄比亚军队从提格雷和巴格姆迪尔进入厄立特里亚(7月26口),将厄立特里亚人驱逐出了马萨瓦并向克伦方向推进。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们又夺取了克伦(11月27日)。厄立特里亚军队向该省的西北角撤去。
1979—1988年,北方内战 尽管政府军拥有苏联援助的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并有苏联、古巴和东德的军事顾问指挥,但在提格雷省和厄立特里亚省,对游击队还是束手无策,战争打了几十年(大约从1962年开始),双方相持不下。
1988—1989年,厄立特里亚和提格雷的形势发生逆转 政府军在厄立特里亚和提格尔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进攻,但均遭惨败。许多政府军的部队向游击队投降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落人游击队之手。西索马里解放阵线首次对政府军构成了严重威胁,游击队开始掌握了主动权。
1989年5月,未遂军事政变 在门格斯图总统出国期间,持不同政见的军官企图发动一场反政府军事政变。经过在亚的斯亚贝巴和阿斯马拉附近的几天激烈战斗之后,叛军被击败了。12名高级军官被处死(1990年5月)。
1989年秋--1991年春,游击队取胜 厄立特里亚和提格尔反政府游击队向政府军发动进攻,政府军被迫全线退守。游击队在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遭到了游击队的围攻,战斗已打到距亚的斯亚贝巴仅100公里的地方(1990年末)。
1991年5月,政府垮台 门格斯图总统出逃国外(5月21日),几天后,游击队占领了亚的斯亚贝巴并建立了新政府(5月28日)。
塞舌尔群岛
1976年6月28日,塞舌尔群岛脱离英国,宣布独立
1977年6月5日,政变 弗朗斯·阿尔贝雷内成立了新的社会主义政府,同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苏联同意向塞舌尔群岛提供海军装备。
1978年4月29日,政变阴谋被揭露 忠于弗朗斯·阿尔贝雷内总统的军官们揭露了一起阴谋推翻现总统、用原总统雅姆曼·卡姆取代雷内的政变阴谋。
1981年11月25日,政变失败 一群在刚果的加丹加的叛乱老兵和雇佣兵(扎伊尔,1961—1976年),由“疯狂的迈克”霍尔出钱支持,在一名士兵领导下,企图用武力推翻雷内总统政权,但失败了。当时,霍尔和他的那群匪徒假扮成橄榄球队员来到塞舌尔群岛。但当海关人员发现了其中一人随身携带着的冲锋枪时,双方发生了枪战。经过20个小时的战斗,其中的五名匪徒被抓获,一名被打死。霍尔和其他的43名匪徒乘印度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逃跑,降落到南非。这些匪徒在南非受到了审讯,但只受轻微的处罚。因此可以推测,南非政府支持了这次行动。
1982年8月18—19日,军事政变 一起军队发动的政变在坦桑尼亚军队的支援下被镇压了。
索马里
1975年7月6日,索马里允许苏联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美国国会的一个调查团得出结论说,苏联在索马里的伯贝拉建有一个海军加油基地和一个武器库(苏联否定此项说法)。
1976年4月5日,苏联向索马里派遣军事顾问 据外国观察家们透露,苏联在索马里派驻有2000名军事顾问和600名古巴人。
1977年1—6月,介入欧加登冲突西 雅德·巴雷总统支持埃塞俄比亚欧加登省的索马里人进行叛乱(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埃塞俄比亚)。
1977—1978年,与埃塞俄比亚发生欧加登战争(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埃塞俄比亚)
1978年4月9日,军队镇压了一起军事政变 忠于索马里总统西雅德·巴雷的部队镇压了由持不同政见军官们发起的此次军事政变。他们指责总统应对欧加登战败负责。
1980年8月21日,美国与索马里达成军事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索马里同意美国使用位于印度洋海岸摩加迪沙以及亚丁湾伯贝拉的海、空军基地。为此,索马里将在一年内从美国获取价值25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1981年),以及在以后的数年还可以获得其他援助。
1988年夏,北部发生骚乱 索马里北部的部族,主要是伊萨勃索马里人举行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并在农村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游击队活动。
1988—1990年,叛乱活动在蔓延 尽管政府采取了严厉的镇压,但索马里国民运动组织的游击队还是在索马里北部和中部站住了脚。
1990年12月27日—1991年1月29日,索马里革命 尽管巴雷总统不断进行镇压,但游击队在农村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在摩加迪沙举行暴动(12月27--28日)。战斗在全国展开,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到1991年1月14日,已达到1500人。尽管政府军起初在兵力上占优势,但后来游击队逐渐占居上风。巴雷总统逃离了首都(1991年1月27日),摩加迪沙停止了战斗。新的临时政府成立(1991年2月初)。
吉布提(法属索马里兰)
1975--1977年,法属索马里兰(阿法尔与伊萨)发生骚乱 由于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和伊萨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叛乱,再加之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两国的敌对活动造成了索马里兰内部骚乱,骚乱引发法国、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在边界地区的冲突。
1977年6月27日,吉布提宣布独立 索马里兰宣布独立,改名为吉布提。它与邻国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关系比较紧张。
苏丹
1975年9月5日,阴谋政变失败 忠于总统加法尔·尼迈里的军队镇压了一起反叛军官阴谋推翻政府的政变。叛军曾一度占领了电台并宣布已推翻现政府。
1976年7月2--3日,政变失败 一批反叛士兵企图雄翻尼迈里政府,但被忠于政府的军队镇压了。
1976年7月13—19日,与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签订军事条约(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埃及-—苏丹—沙特阿拉伯合作条约》签字)
1977—1978年,与埃塞俄比亚发生边境冲突 由于苏丹支持厄立特里亚分裂主义分子,因而在边境地区有时发生一些小规模的边界冲突。
1977年2月2--6日,击败分裂主义分子 在苏丹南部一些空军的部队企图分裂国家,被政府军队镇压了。
1977年2月27—28日,苏丹与埃及和叙利亚一起加入联合指挥部(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叙利亚-埃及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
1977—1984年,南部叛乱还在继续 尽管早些时候已经达成了协议,但南部持不同政见的基督教徒和其他异教徒还在继续进行抵抗。
1983年5月15—16日,镇压军队暴动 当地政府军挫败了一起暴动。这起暴动是由苏丹军队中对现政府不满的现役士兵和土官发动的。
1983年9月,南部发生叛乱 在伊斯兰兄弟会的压力下,苏丹总统尼迈里进行变法,将本国的宪法与伊斯兰的教旨相统一并将南部地区划分为三个区。约翰·加伦德上校联合了反政府游击队的部队,担任苏丹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83—1985年,游击战争 政府只控制了南方的一些大城市,广大的农村却由游击队控制着。
1985年4月6日,政变 尼迈里总统出访开罗,返回途中在美国停留,这期间,军队的高级将领——国防部长拉赫曼·西瓦莱·艾尔达哈卜将军宣布推翻尼迈里总统,建立了新政府。南方的游击战争结束了。
1986—1991年,游击战争再起 苏丹人民解放军由于反对新政府执行穆斯林教旨,再度发动游击战争。长期的饥荒不仅限制了军事行动,同时也使平民陷入灾难之中。在南方的北部地区,政府支持下的穆斯林民兵不断袭扰邻近的基督教和异教部落。据报道,政府还指使穆斯林民兵对他们进行征讨、施暴和屠杀。
1989年6月30日,军事政变 萨迪克尔·迈赫迪政府被陆军军官推翻。在此之前,他们曾给总统施加压力,要求总统作出让步——接受苏丹人民解放军的和平协议。
1990年3--9月,挫败了三起阴谋政变企图 政府的警卫部队挫败了两起军官准备发动的政变(3—4月)和一起士官的政变企图(9月)。
1990年8月,南方叛军占领了边境上的几座城市 加兰德领导苏丹人民解放军部队占领了拉斯乌鲁(在与扎伊尔接壤的边境上)和基特马德赫(在与埃塞俄比亚接壤的边境上)。
乌干达
1976年7月4日,以色列-恩德培营救人质行动
1977—1978,与坦桑尼亚关系紧张(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以色列→代号“乔那森”的恩德培机场营救行动)
1978年10月30日--11月27日,乌干达入侵坦桑尼亚 乌干达军队入侵坦桑尼亚西北部纵深约32公里,坦桑尼亚军队发动反攻(11月11日)。乌干达军队撤退(11月27日)。
1979年1--6月,坦桑尼亚的入侵坦桑尼亚军队 入侵乌干达,支持乌干达流亡分子推翻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派部队支持阿明总统,但坦桑尼亚军队击退利比亚和乌干达的军队。坦桑尼亚成立新的临时政府(4月11—13日)。坦桑尼亚军队占领了坎帕拉,与此同时,肃清了其他企图继续顽抗的抵抗组织(4月18日一6月3日)。坦桑尼亚的军队在乌干达继续驻守了两年。
1980年5月11日,军事政变 大卫·奥伊特·奥乔克准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乌干达文人政府总统戈弗雷·比奈萨,建立了军人执政团。驻乌干达的坦桑尼亚部队对此未进行任何干涉。执政团恢复了各政治党派,继而放弃了对政府的控制(9月]7日)。
1980年10月7--15日,阿明的支持者入侵乌干达 忠于原总统阿明的叛乱分子从扎伊尔和苏丹进入乌干达,占领了阿鲁亚和科博科。但在坦桑尼亚军队赶来之前,他们撒出了乌于达。
1981年,国内叛乱和游击战争 全国大选后(1980年12月10—11日),国内爆发了反对密尔顿·奥博特总统的叛乱和游击战争。
1981年6月30日,坦桑尼亚撤军 坦桑尼亚军队完成了为期两年的维和使命,宣布撤出乌干达。乌干达总统密尔顿·奥博特反对坦桑尼亚撤军,因为当时乌干达境内的游击队活动还很猖獗。
1985年7月27--29日,密尔顿·奥博特被赶下台 巴西利奥·奥拉腊·奥凯洛准将领导叛军推翻了密尔顿·奥博特总统。密尔顿·奥博特总统被迫逃往肯尼亚,巴西利奥·奥拉腊·奥凯洛准将中止了现行宪法并任命蒂托·奥凯洛中将担任总统(7月29日)。
1985年12月17日,政府与民族抵抗军达成协议 乌干达新上任的总统铁托·奥凯洛中将与穆塞维尼领导下的反政府游击队——民族抵抗军——达成协议。
1986年1月15--29日,民族抵抗军推翻奥凯洛 由于奥凯洛总统不能有效地控制军队,所以穆塞维尼决定发动进攻。民族抵抗军从其在乌干达西南部的基地开始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占领丁坎帕拉(1月26日)和金贾(1月27日)。穆塞韦尼出任总统(1月29日)。
1986--1991年,小规模抵抗活动还在继续 在乌干达西部和北部,小规模的抵抗活动还在继续。有很多报道说,民族抵抗军和游击队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惨无人道的屠杀。
1989年1月3—6日,阿明企图返回乌干达 原总统阿明流亡到扎伊尔,使用的是一张假身份证,显然是企图秘密潜回乌干达。扎伊尔拒绝引渡阿明并将其送到了沙特阿拉伯。
坦桑尼亚
1977--1978年,与乌干达的关系开始紧张 乌干达总统阿明一再指责坦桑尼亚企图入侵乌干达。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坚决否认。
1978年10月30日—11月27日,乌干达入侵坦桑尼亚(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乌干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