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41 T.N.村派纪 (美)
1982年5月28日,英军攻占了达尔文港 深夜2时整,在海军舰炮火力的支援下,英军开始对达尔文港发动进攻。英军陆军伞兵团第二营还得到了“鹞”式飞机的空中支援。阿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阵地还是被英军攻陷。次日下午,阿根廷守军投降,英军的伞兵部队继续推进,向古斯格林发动进攻(5月28日)。
1982年5月28—29日,英军攻占古斯格林 阿军在古斯格林构筑有非常坚固的工事。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一直持续到午夜。次日凌晨,阿军最后一个阵地的守军向英军的伞兵部队投降了。英军有17人被打死,121人受伤。英军共俘虏阿军1000人。
评论:英军在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取得的胜利,保证了英军南翼和通往圣卡洛斯滩头阵地交通线的安全。同时,这也给英军地面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在心理上使英军占了上方。
1982年5月27日--6月1日,英军向斯坦利港推进 在英军陆军伞兵团第二营向达尔文港推进的同时(参见上文),英军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旅:第四十五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和陆军伞兵团第三营正在从圣卡洛斯滩头阵地向东北方向的道格拉斯进发,从道格拉斯再取道向东南方,进抵蒂尔。行军路程约80公里,道路崎岖不平。穆尔少将从圣卡洛斯直接指挥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特混舰队还派出了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搭乘直升飞机降到肯特山,这里距斯坦利港只有16公里(5月28日)。这支特种部队得到了皇家海军陆战队第四十二突击队和轻型炮兵部队的支援(6月1—2日)。
1982年6月1日,第五步兵旅在圣卡洛斯滩头阵地登陆 第五步兵旅(编内包括苏格兰近卫营、威尔士近卫营和廓尔喀步兵联队)开始在圣卡洛斯滩头阵地登陆。与此同时,英国陆军伞兵团第二营从古斯格林向阿军已经放弃的菲茨洛伊推进(斯坦利港西南29公里)。
1982年6月6--8日,英军向布拉夫湾推进 第五步兵旅的各分队向前推进至古斯格林,然后经海运向菲茨洛伊东北方向的布拉夫湾推进,在那里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做好向斯坦利港进攻的准备。阿根廷空军的“幻影”式战斗机对英军登陆的部队实施了攻击,延长了英军登陆的时间。英军的2艘运输船被敌人的飞机击中,沉没了(6月8日)。英军的“鹞”式战斗机击落了阿根廷军4架“幻影”式飞机。英军舰只和飞机开始对斯坦利港阿根廷军的阵地实施猛烈的火力袭击。
1982年6月11—12日,英国占领了俯视斯坦利港的高地 英军第三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旅夜袭了阿军的三个要点:朗登山、两姐妹山和哈里特山。尽管进攻行动很突然,但在北翼的朗登山和在中央的两姐妹山还是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英军从后面包围了哈里特山,山上的阿根廷守军很快就投降了。
1982年6月13—14日,英军发动最后一次夜间攻击 英军陆军伞兵团第二伞兵营(该营曾成功地攻占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利用黑夜对朗登山以东约5公里的无线岭突然发动进攻。在南部方向,苏格兰近卫营在与阿根廷海军陆战队激战之后占领了欲坠山。廓尔喀步兵联队越过苏格兰近卫营,占领了斯坦利港以西不到7公里的威廉山。由于阿根廷军队停止了抵抗,英军也中止了计划中的第三阶段战役。
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宣布投降 阿根廷驻福克兰群岛的军事总督马里奥·本杰明·麦尼兹少将向穆尔少将投降。
1982年6月14日,南图勒岛守军投降 阿军从1976年开始就在南图勒岛驻有一支海军小分队,守护那里的科研设施。该分队未经战斗便向英国皇家海军战队的特遣小队投降了。
评论:英国在准备时间短、后勤·补给线长(约13000多公里)等极其困难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作战行动。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很好地说明现代化高技术武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次战争的主要经验是:经过良好训练的军人,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黎巴嫩战争*(1982年)
*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之后的图示。
1982年6月6日,“争取加利利和平” 战役上午11时,3支师级规模的以色列特遣部队,越过边界,进入黎巴嫩。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包围并消灭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左翼,A特遣部队在一支小规模的两栖部队的支援下在图勒北部登陆,然后沿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实施急袭,扫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据点。在天黑以前,他们包围了蒂尔。在中部,C特遣部队占领了关键的利塔尼河桥头堡,攻占了比奥福特要塞,保障了阿农高地的安全并包围了那巴蒂耶。在右翼,H特遣部队推进到贝卡谷地后继续向那斯白亚前进以保障C特遣部队东翼的安全。尽管H特遣部队在一开始未遭到顽强的抵抗,但当以军进人那斯巴亚地区时,遭到叙军的炮火的袭击。第四支特遣部队,B特遣部队编制有海军突击部队、伞兵、装甲兵和炮兵发动突然袭击,于晚11时,在西顿以北的阿瓦利河口登陆。他们在消灭了巴解组织的几支部队之后,将巴解组织主力包围在西顿。
1982年6月7日,西区的第二天 当A特遣部队的分队进入蒂尔并解除了巴解组织在利塔尼河以南抵抗之后,以军的其他部队也从南部攻人了西顿。预备队各部队开始打扫战场。在蒂尔附近,A特遣部队的部队包围并向设在拉什迪耶难民营的巴解基地发动进攻。与此同时,B特遣部队分成三个战斗群:第一战斗群向北机动,进至贝鲁特以南,距达穆尔7公里处;第二战斗群向东扩大滩头阵地并迫使巴解组织的部队撤进山区;第三战斗群从北面对西顿实施封锁。C特遣部队派一部分部队去占领那巴蒂耶并肃清了阿农—那巴蒂耶台地上的敌人。与此同时,以军其余部队向西北方向推进,进军西顿,在与A、B特遣部队的部队会合后,完成了对西顿的包围。D特遣部队进人C特遣部队的防区内的黎巴嫩领土,傍晚前已接近洁真以北的别斯瑞大桥,切断了海岸平原地区与贝卡谷地的联系。这支特遣部队的前进支队在接近别斯瑞大桥时也遭到了叙军炮火的袭击。尽管以军尽量避免与叙军交战,但还是不得不向叙军进行了还击,并使叙军停止了炮击。
1982年6月7日,贝卡谷地的第二天 H特遣部队与巴解组织部队和叙利亚部队交上了火,前进受阻。即日,H特遣部队与V、Z特遣部队合编,合成贝卡谷地部队集群,其兵力大约相当于2个师的规模,由阿维格·多本格尔少将指挥。贝卡谷地部队集群的任务是控制贝卡谷地和西侧面对黎巴嫩的翼侧的山脉以及东部的赫曼山脉、西部的黎巴嫩山脉。随后,该部队集群还将切断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
1982年6月8日,西区的第三天 A特遣部队肃清了穆尔和拉什迪耶难民营的敌人并占领了西顿。B特遣部队(加强A特遣部队的一个战斗群)和C特遣部队一部分分队继续缓慢地向达穆尔推进,敌人的抵抗不强。与此同时,D特遗部队到达了别斯瑞大桥,在那里,他们与叙军的第八十五旅遭遇并将其击溃。傍晚前,D特遣部队到达贝特尔丹和阿阴扎尔塔,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约10公里。
1982年6月8日,贝卡谷地第三天 Z特遣部队对与巴解组织部队一道防守洁真的叙利亚部队的右翼发动进攻。这次步兵与坦克协同进攻突破了叙军的防御,击毁了双方的32辆坦克并使其伤亡惨重。在东部方向,H特遣部队占领了买姆村,傍晚之前,推进至距叙利亚主力防御的拉什迪亚地区约15公里地区。
1982年6月9日,海岸第四天 B特遣部队一小分队对达穆尔发动进攻,尽管巴解组织进行了顽强抵抗,以军还是在傍晚前将其攻占了。C特遣部队和A特遣部队的一小分队以及B特遣部队的其他部队攻占了达穆尔并向北继续推进,入夜之前到达了贝鲁特南郊。
1982年6月9日,第四天,以色列空战大捷 以色列空军空袭了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连。在三小时的空袭中,以空军共击毁了叙利亚设在该地的19个防空导弹连中的17个,而没有飞机被击落。叙利亚空军的29架米格飞机被以空军的战斗机击落。
1982年6月9日,贝卡谷地的第四天 H特遣部队推进至贝卡谷地并翻过黎巴嫩对面的山脉包围了叙利亚-巴解组织军队的左翼。尽管叙巴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以军推进速度仍然很快。Z特遣部队从洁真向北推进直指叙军在卡拉的防区。V特遣部队受命在贝卡谷地中部投入战斗并于傍晚前到达底耐比村。
1982年6月10日,海岸第五天 A特遣部队继续扫荡南黎巴嫩,其中包括西顿和艾尔西尔威难民营的敌人。在那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以军进展缓慢以便尽量避免造成平民的伤亡。B特遣部队进至克法马他山镇,继续推进。与此同时,C特遣部队加强A特遣部队的一小分队进抵卡尔德,距贝鲁特国际机场约5公里。D特遣部队肃清了阿阴扎尔他之敌后,继续向阿阴达拉推进,进抵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约3公里的地区。
1982年6月10日,贝卡谷地第五天 以军三支特遣部队在宽大正面上向叙军的防御地区发动进攻。在中部,H特遣部队在进抵谷地,肃清敌方的部队之后,部署在利塔尼河西段至哈斯巴尼河东段之间的地带上。在西部方向上,Z特遣部队推进至扎利亚,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16公里。在东部方向上,山势陡峭,V特遣部队向叙军防御纵深推进,至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以南地区。以色列空军摧毁了叙利亚2个以上的防空导弹连。
1982年6月11日,第六天,以色列逼近贝鲁特和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 C特遣部队进抵贝鲁特近郊卡尔德。以军开始在周围的山丘上构筑阵地,从这里可以俯视贝鲁特国际机场。D特遣部队进抵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并从附近的小山上用火力控制了这条公路。在贝卡谷地以东,以军突破了叙军在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一侧构筑的新防线。
1982年6月11日,第六天,停火 前两天的激烈战斗使叙利亚军队遭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叙利亚和以色列双方都同意在中午实施停火。但与巴解组织的战斗仍在继续。
评论:在六天的战斗中,以色列军队打垮了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军事力量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军还决定性地打败了叙利亚军队并将大马士革置于以军火炮的射程之内。
1982年6月12—15日,以军在艾尔西尔威难民营肃清残敌,遭到抵抗 以军继续在西顿地区特别是在艾尔西尔威难民营与巴解组织的余部进行战斗。巴解组织在他们的据点里扣押了数以千计的人质,企图以此来宣传他们的胜利。以军包围了他们的据点并缓慢地向前推进,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平民和自己部队人员的伤亡,并且逐步将巴解组织的战士压缩到据点的中央并最终肃清了残敌(6月15日)。
1982年6月12—13日,艾因阿诺布战斗 以军为同贝鲁特附近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联为一体,向巴解组织部队和与巴解组织部队部署在一起的叙利亚突击部队发动进攻,迫使叙利亚军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后撤。叙利亚军队和巴解组织部队遭到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自动火炮。这样,以军同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联为一体,并切断了在贝鲁特的巴解组织部队和叙利亚部队与东部叙利亚部队的联系。
1982年6月14日,以色列军队进入贝鲁特 以军继续向贝鲁特东郊和东南郊推进,逐步逼近被围在贝鲁特的叙利亚和巴解组织部队。以军还控制了贝鲁特国际机场南部。以军迅速沿“绿线”进行部署,将基督教东贝鲁特与穆斯林西贝鲁特分开(6月18日)。看来,以色列在此之前已对贝鲁特的情况了如指掌。
1982年6月22—26日,以军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以军对贝鲁特以东的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发动最后一次诸兵种协同进攻。战斗持续了四天。到6月25日,以色列军队已将叙利亚军队完全逐出贝鲁特郊区,控制了从贝鲁特到索法,贝鲁特以东一段长约16公里的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和公路南北两侧的大部分山脊。只有达赫耶尔贝德山脊将公路西段的以军与贝卡谷地北部的叙利亚军队分开。
1982年6月26日,新的停火协议 随着新的停火协议生效,主要的进攻行动均已停止。然而,以军仍继续对贝鲁特实施围困,以迫使巴解组织的部队和叙利亚军队撤出贝鲁特城。
1982年6月26日--9月3日,贝鲁特围城战 以军将巴解组织的部队和叙利亚军队围困在贝鲁特西区和西南区后,决定强迫巴解组织接受有利于以色列的停战条件——撤离贝鲁特,否则就攻城。为了尽量减少平民的伤亡,以军派飞机散发传单,警告平民沿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控制的海岸公路或是沿以军控制的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撤离该城(6月27日)。然后,以军对穆斯林控制的城区实施了海、空袭击和猛烈的炮击。以军要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缴戒投降并撤离贝鲁特城。就在以军对贝鲁特城进行围攻战时,美国特使菲利浦·哈比勃,在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的帮助下穿梭于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政府和叙利亚政府之间,进行多边谈判。以色列加紧对西部城区进行围困,使其断绝基本供应,不允许将食物和药品运送进被围困的西区(7月3日)。后来,以军开始放松限制(7月7日)。哈比勃得到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撤出贝鲁特城的允诺(8月6日)。以色列内阁同意了哈比勃的方案(8月19日),巴解组织和叙利亚军队两天后开始撤出。以色列待最后一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战土从贝鲁特城撒出后,解除了对该城的围困(9月3日)。
1982年8月21—28日,部署多国维和部队 在以色列、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同意下,一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法国、意大利派兵组成的、兵力约1200人的多国维和部队部署到了贝鲁特,以保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安全地从被以色列军队围困的贝鲁特城撤出。
1982年9月16—18日,萨勃拉和沙迪拉难民营大屠杀 长枪党民兵在搜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战士时,在难民营屠杀了约400名男人、妇女和儿童。当时在难民营附近的以色列军队允许了长枪党民兵进入难民营地进行搜查。
1982年黎巴嫩战争(6月6日—9月3日):双方的兵力与损失情况
国别兵力阵亡受伤失踪与被俘损失坦克火炮飞机
以色列6500030512302402
巴解1800011002350510020
叙利亚450001350480022042092
巴解与叙利亚之和6300024507150532044092
1982年9月28日,组成卡汗调查委员会 以色列政府宣布,由以色列最高法院院长伊兹哈克·卡汗为主席,组成调查委员会,正式进行调查,以查明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政府总理贝京是否应对萨勃拉和沙迪拉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大屠杀负责。几个星期后,调查开始(10月16日),三个月后结束(1月16日)。
1983年2月8日,以色列对此次大屠杀的报告 卡汗调查委员会在对萨勃拉和沙迪拉难民营大屠杀进行了正式调查后,得出结论:长枪党民兵应对此次大屠杀负有完全直接的责任,而以色列官员对此次大屠杀也负有间接的责任。他们未对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因巴勒斯坦人曾暗杀黎巴嫩当选总统亚希尔·杰马耶勒(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当选总统杰马耶勒被暗杀),可能对巴勒斯坦人进行报复的消息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以色列总理贝京和国防部长沙龙对此事也负有间接的责任,对此事负有间接责任的还有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拉菲尔·伊坦中将、军事情报局局长耶霍沙·萨格少将和驻贝鲁特以军某师师长阿摩斯·亚龙准将。
1983年11月24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交换战俘 以色列同意用一年多以前在战争中俘获的4500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战俘,交换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战争中俘获的6名以色列战俘。
科威特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
1990年4月--7月,伊拉克对科威特施加压力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几个方面向科威特施压。首先,他想控制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以改善伊拉克阿卜杜拉水道进出波斯湾的出海口;其次,伊拉克想拒绝归还在两伊战争期间向科威特的贷款;第三,是关于对科威特北部有争议的油田的所有权问题;最后,他还想要欧佩克(石油翰出国组织)提高油价,以便筹集资金重建战后的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企图利用阿拉伯世界对西方、阿拉伯世界保守政府和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等等不满情绪。少数观察家相信,如果不满足萨达姆·侯赛因的要求,他会把进攻科威特的威胁付诸行动。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伊拉克部队(其中一部分是靠直升机空运)入侵并占领了科威特。科威特埃米尔在战争的第一天得以逃脱。8月4日,伊拉克完全控制了科威特。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决定对伊拉克实施贸易制裁(8月3—4日)。伊拉克的入侵行径也受到苏联和阿拉伯联盟21个成员国中的14个国家的谴责(8月4日)。
1990年8月2--6日,联合国作出决议,美国作出反应 面对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联合国安理会马上就作出了反应:通过了第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并勒令其立即撒出科威特领土。布什总统命令美军开赴沙特阿拉伯(沙漠盾牌行动)以防止伊拉克对该国的入侵(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61号决议,要求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
1990年8月8日,伊拉克将科威特正式并入其版图 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1990年8月9日,美国军队开进沙特阿拉伯 在沙特阿拉伯完成第一期部署的部队包括由2300人组成的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的1个旅以及空军的FB—111战斗轰炸机和从迭戈加西亚起飞的B-52重型轰炸机。此后不久,埃及和摩洛哥的部队也相继到达了沙特阿拉伯(8月11日)。由此拉开了美军在沙特阿拉伯兵力部署的序幕。联合国的其他成员国也派去了自己的部队,但他们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1990年8月13--17日,伊拉克的“人质”政策 随着危机的加深,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西方人将作为“客人”留在伊拉克,并警告说,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作为“人质盾牌”被安置在伊拉克重要设施周围。
1990年8月22--23日,危机加剧 布什总统命令,立即动员5万名后备役军人加入美国现役武装部队。8月23日,伊拉克部队包围了8个国家驻科威特的使馆,原因是他们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将其并入伊拉克版图后仍未关闭。
1990年8月25日,联合国实施封锁 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对0票(也门和古巴投了弃权票)通过了第665号决议。决议责成美国和其盟国在波斯湾的舰只可以使用武力履行第661号决议,对伊拉克实施制裁。
1990年9月—1991年2月,伊拉克对科威特进行了大肆的掠夺 据从科威特逃出来的难民讲,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进行了大肆的掠夺。他们到处纵火、施暴。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蓄意破坏科威特的油田,约有500多个油田遭到破坏,大火冲天,一直到战争结束了它们还在熊熊燃烧。在西方谴责和支持萨达姆行径的阿拉伯人各占一半——后者多是嫉妒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
1990年9月25日,联合国实行空中禁飞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0号决议,决定建立空中禁飞区。
199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伊拉克应对入侵并破坏科威特完全负责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4号决议,宣布伊拉克应对入侵并破坏科威特负完全的责任。
1990年11月8日,美国继续向海湾地区增兵 美军在沙特阿拉伯及其附近的兵力总数已达到225000人,其中包括82空降师、24机械化步兵师、101空降(空中机动)师以及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部队。另外,布什总统宜布,还将向沙特阿拉伯增派20万部队,“以保证有充足的力量发动一场有效的进攻性军事行动”。
1990年11月18日,伊拉克的反应 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将向巴士拉和科威特派遣并部署67万部队,以抗击联合国-美国不断部署的军队。另外,他还宣布,他将在年底释放所有被扣押的人质。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的最后通牒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678号决议,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与科威特政府合作”,如果伊拉克到1991年1月15日仍拒不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已通过的各项决议,“可以使用各种必要的手段”,使伊拉克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
1990年11月30日—12月15日,释放被扣押的人质 伊拉克同意让所有的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和苏联人离开伊拉克和科威特。美国国务院报告说,约有500名美国人自愿留在科威特和伊拉克(12月11日)。美国关闭了它在科威特的使馆并撤走了剩下的5名人员(12月14日)。
1991年1月17日,战争开始 联合国第678号决议规定的最后期限已到(1991年1月15日午夜)。当地时间凌晨4点,联合国空军部队开始对伊拉克部队实施大规模的空袭,拉开了“沙漠风暴”的序幕。战争的第一天,美国、法国、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空军的飞机出动1200架次,其中有600多战斗架次,对伊拉克的工业设施、防空系统、机场、军事指挥与通信等目标实施了猛烈的空袭。
兵力对比
联合国联军部队
美军 6个航空母舰战斗群,2个海军陆战队师(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第二师),第七集团军所属师(下辖第一骑兵师、第一和第三装甲师、第一和第二十四机械化步兵师、第八十二空降师和第一O一空降师)、第二和第三装甲骑兵团,其中地面部队约38万人,装备坦克约2200辆,武装直升机约500架,战区内有各种作战飞机1500架。
联军 地面部队约11万人,8个师;装备坦克1200辆,直升机150架,各种作战飞机350架。派部队组成联军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叙利亚、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摩洛哥、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尔和塞内加尔。另外,还有比利时和德国部署在土耳其的部队。负责指挥联军作战的是美军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
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当时在科威特和伊拉克西南部署的兵力约55万人,组成约42个师,装备坦克4200辆、直升机150架、各种作战飞机550架。
1991年1月16日--2月22日,空战 联军空军的作战半径很大,可以任意攻击伊拉克的各种军事、运输和通信系统等目标。联军空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和“灵巧”弹药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武器。这些精确制导武器准确无误地攻击,曾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中得到了大肆宣传。到2月的第三个星期,伊拉克空军已经损失了40多架飞机,而联军只损失21架。其中伊拉克有30架飞机是在空战中被联军的飞机击落的,而联军飞机却无一被击落。联军空军共出动7万架次,其中有一半是深入伊拉克领空进行作战。伊拉克有140架飞机逃到伊朗,被伊朗扣留。
插图001 美军在沙特阿拉伯部署的多管火箭炮系统(美国陆军供稿)
1991年1月19日--2月26日,“飞毛腿”导弹战 伊拉克拥有大量的苏制“飞毛腿”地对地弹道导弹和自行改进制造的地对地弹道导弹。萨达姆·侯赛因对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实施了导弹攻击(以色列并未参战)。“飞毛腿”导弹几乎未造成什么伤亡。这一部分是由于“飞毛腿”导弹主要是普通高爆炸药弹头;另外是因为美国的“爱国者”地对空导弹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空中拦截并摧毁了来袭的“飞毛腿”导弹。联军空军采取了各种措施寻找并摧毁“飞毛腿”导弹的发射场。要完成这一任务难度很大,因为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但联军空军还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第一星期,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35枚;第二星期,18枚;第三星期,8枚;战争结束前,20多枚。其中有39枚是用以攻击以色列的。战争结束前,伊拉克的一次“飞毛腿”攻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当时这枚“飞毛腿”导弹击中了设在宰赫兰的一个美军营房,造成24名国民警卫队员死亡(2月25日)。
地图002 海湾战争1991年2月23—26日
1991年1月29--31日,瓦夫腊和海夫吉之战 伊拉克军队也可能是想挑起与联军部队的地面战,1月29日傍晚,他们对沙特阿拉伯边境小城瓦夫腊和海夫吉发动了几次营级规模的有限进攻。伊拉克军队假装投降而向联军阵地接近,然后突然发动进攻,一开始给联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经过调整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军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部队将伊军逐出瓦夫腊(1月30日凌晨)和海夫吉(1月31日)。联军的伤亡不重,美军有11人被打死,35人受伤,其中包括6名海军陆战队员是被自己的火力误杀的(美军的1架F-16战斗机发射一枚“小牛”导弹,误击了海军陆战队的一辆LAV-25轻型装甲运兵车)。联军俘虏伊军数百人,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战斗车30辆(1月29日)。
1991年2月13日,巴格达宣称,美军空袭平民目标 美军的飞机,可能是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袭击并摧毁了巴格达市内的一座地下通信掩蔽部。伊拉克称,这座掩蔽都是一个平民防空掩体并通过电视反复播送那些被烧焦尸体和死者亲属痛哭的画面。联军指挥部一再宣称,他们的方针是尽量避免袭击平民目标。尽管平民(可能是军人的家属)的确是掩蔽在下层,但上层也确有军事通信设备。
1991年2月15--22日,苏联进行最后的调停 苏联进行最后一次努力进行调停,力争进行和平解决。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以美国、法国、英国为首的联军拒绝了两项撒军方案,因为它们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宗旨。苏联一再宜称,它支持联合国的决议,但不参加联军的军事行动。
1991年2月22日,布什总统的最后通牒 布什总统要求伊拉克部队在东部时间2月23日中午以前,必须撤出科威特,否则联军将采取进一步行动。萨达姆·侯赛因拒绝了布什总统的最后通牒,视其为“可耻”的行为。
1991年2月23日,“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开始 联军地面部队于当地时间凌晨4时开始发动地面进攻。作战行动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第七军、第十八空降军,加强英国第一装甲师和法国第六轻型装甲师(一部)穿过伊拉克南部实施主要迂回,直插科威特西部;(2)由美海军陆战队与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泛阿拉伯部队一道沿海岸向北直插科威特城;(3)由泛阿拉伯国家的部队(主要由沙特阿拉伯、埃及和叙利亚等国派出的部队组成)向东北方向推进,穿过科威特西南部,直插科威特城。随着部队北上向幼发拉底河推进,大规模地面部队的战斗行动开始了(2月23日)。第十八空降军与法国部队一道,切断了伊拉克其他地区与战区的联系,保障了西翼的安全。第七军和英国第七装甲师挥师东进,到达幼发拉底河以南地区后,继续向科威特北部的巴士拉方向推进。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泛阿拉伯国家的部队一道逼近科威特城(2月24日)。1991年2月25日,联军到达科威特城城郊和距巴士拉不远的地区。美军和英国装甲部队轻而易举地歼灭了号称伊拉克军队精华的共和国卫队(2月25—26日)。伊军的这些惨败标志着他们再也不可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
联军伤亡之少令人难以置信:在100小时的地面作战中,只有95人阵亡,386人受伤,大约20人失踪。在许多情况下,当联军到达之前,伊军早已弃阵而逃。据最新报告透露,联军的作战飞机和直升机在对逃跑的伊军车队进行攻击时,使伊军遭受到了惨重的伤亡。伊军在这场战争中所遭受的损失具体有多大,目前尚难统计。但在一月份到战争结束这段时间里,联军在空袭和地面战中至少俘虏伊军6万人,打死伊军30000—50000人,打伤伊军大约5万人。伊军在战区的绝大多数重型装备不是被击毁(其中大部分是被联军的飞机击毁的),就是被缴获。
插图002 美军在沙特阿拉伯部署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美国陆军供稿)
伊军如此不堪一击,大大出乎西方的意料。据分析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联军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这不仅切断了伊军的航空情报来源,而且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伊军任何地面目标。其次是伊军的士气、部队的凝聚力和部队的战斗力均比西方在此之前所预料的低得多。另一方面,是由于联军自始至终不断进行猛烈的空袭,许多部队的军官和士兵弃阵而逃,大大削弱了伊军在地面战中抵抗联军的能力。只有共和国卫队和一些分散的分队还进行了似乎像点样的有组织的抵抗。此外,伊军的行动不果断,缺乏协调。联军有计划的攻击,特别是当摧毁了伊军的侦察能力和打乱了伊军的指挥系统之后,伊军的弱点便变得更弱,而联军的优势却变得更强了。再一个原因是,联军在地面战中采取了各种措施,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对伊军起到了极大的震撼作用,从而使其闻风而逃。
1991年3月,伊拉克国内发生平民暴动 在被联军占领的伊拉克人烟稀少的地区出现了一些组织,公开反对萨达姆·侯赛因的复兴党政府。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在伊拉克派军队(包括从共和国卫队的第五“巴格达”摩托化师中抽调的若干个旅)来进行镇压并恢复秩序之前,伊拉克希亚派人控制了巴士拉、安那斯利亚赫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在北部,库尔德暴动组织从伊拉克政府控制下解放丁大部分库尔德人。萨达姆·侯赛因从巴格达抽调了共和国卫队,从巴士拉抽调了完成平息希亚派人暴动任务的部队,镇压了库尔德人的暴动。
国际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1975--1984年,联合国部队在塞浦路斯 联合国安理会派维和部队驻扎在塞浦路斯。
1975—1984,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西奈半岛 联合国安理会不断要求延长联合国应急部队驻西奈半岛的时间,但苏联否决了此项决议。1979年7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决定取消这支部队,并决定今后只从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中派遣观察员(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埃塞俄比亚)。
1975--1984年,联合国向戈兰高地派遣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防止叙以双方交火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继续向戈兰高地部署维和部队(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埃塞俄比亚)。
1978年3月19日,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决议(3月19日),要求以色列军队从南黎巴嫩撤军,取而代之的将是联合国驻黎巴嫩的维和部队。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这项决议后(4月),不久便开始取代以色列的部队。这支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在黎巴嫩一直驻到了1984年的3月19日(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
其他维持和平行动
1975年7月30日--8月2日,赫尔辛基安全会议 35个国家的代表云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讨论欧洲的安全问题。会议的中心议题包括:国家边界神圣不可侵犯,公民自由穿越边境,互通军事演习情况以及人权等问题。会议通过了《赫尔辛基条约》对苏联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胜利。尽管该条约还不是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条约,但它的生效认可了现有欧洲各国边境划分,使苏联对东欧的统治合法化了。尽管苏联町能不会遵守该条约中有关人权问题的条款,但它在政治上也会对苏联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
1975年7月22日,非洲统一组织调停安哥拉内战 非洲统一组织致信给安哥拉交战双方(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西非→安哥拉),要求他们立即停火并派代表到坎培拉参加非洲统一组织在那里举行的第20届首脑会议。这一建议安哥拉交战双方未被接受。据非洲统一组织特别委员会会议(10月1—4日)报告透露,乌干达总统埃迪·阿明·达达(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建议,向安哥拉派遣非洲统一组织的维和部队(11月15日)。但安哥拉交战双方中的反政府一方,争取安哥拉解放人民运动组织指责说,如果南非也派军队到安哥拉参加维和,他们将拒绝非洲统一组织任何维和举措(12月18日)。由于紧急谈判会议陷入僵局(1976年1月10—13日),所以非洲统一组织也未能采取任何行动。
1977年8月5--9日,非洲统一组织企图在欧加登实现和平 非洲统一组织边界调解委员会要求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支持下的欧加登停火。但双方对此均末作出反应,也没有对非洲统一组织后来的调解努力作出反应。(1978年2月9日)。
1979年3月2日,阿拉伯联盟调停也门冲突 阿拉伯联盟担任边界冲突调解人,调停也门与南也门之间的边界冲突。
1981年12月17日--1982年6月30日,非洲统一组织在乍得进行维和
1982年8月26日,非洲统一组织提出摩洛哥-撒哈拉战争停火方案 非洲统一组织提出停火方案,要求交战双方均实行后撤,然后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西撒哈拉未来的前途。但双方对此均未作出反应。(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1982年10月4日,建议成立中美洲和平论坛 美国和其他六个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牙买加和哥伦比亚)同意这一方案,要求:(1)迅速制定一个明确的、彼此能够接受的地区性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禁止进行任何旨在颠覆国家政府的活动并禁止向这一地区的任何国家派遣外国军事顾问;(2)建立一个“和平论坛”,以便本地区的各国进行民主的选举。这一方案的首要目标是要结束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两国之间的战争以及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的内战。但尼加拉瓜因美国参与起草该方案而拒不接受(11月3日)(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尼加拉瓜)。
地图03 中美洲
1983年1月7--9日,孔塔多拉集团提出和平建议 为实现中美洲和平,拉丁美洲四国(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外长汇集在孔塔多拉的巴拿马岛。但这次会议(1983年4月10--12日)和第二次会议(1983年7月17日)均未取得任何成果。
裁军活动
1975—1984年,日内瓦裁军会议 日内瓦裁军会议(始于1962年,当时称之为18国裁军委员会)继续召开年会。中国于1980年加入该会议,成为其中的第40个成员国。此次会议重点是要通过协商,制定一个详细的禁止核试验、禁止生产和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和一个禁止研制和生产放射性和裂变性物质的条约。苏联和美国各提出了一个禁止化学武器条约的版本(1984年)。
1975年3月26日,禁止生物武器条约开始生效 1972年制定的关于《禁止生产和储备各种生物和毒素武器的临时条约》开始生效。继而,他们指责苏联和其同盟国越南破坏该临时条约和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越南)。
1979年6月18日,签订《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签订了《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该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的漏洞。新条约要求,增加有关对条约执行情况进行核查的规定;禁止部署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禁止试飞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新条约还对弹头和运载工具的数量和新型导弹型号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规定只允许发展一种新型的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和一种新型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新条约还对苏联有争议的“逆火”式轰炸机不断增大的活动半径进行了限制,以便使之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就不能对美构成威胁。美国对此条约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即使对核弹头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苏联在80年代初仍有足够数量的核导弹对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威胁,因为苏联在洲际弹道导弹的投掷重量方面占有优势,而且他们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还认为,该条约尚有许多漏洞,并且它还使美国在未取得战略均势的情况下与苏联签订此条约将会使美国处于一种劣势状态。由于批评四起,美国参议院未批准该条约。但美国总统卡特保证,只要苏联同意,美国将遵守上述条约的有关条款。
1979年12月12日,北约建议举行削减中程核力量的谈判 北约各成员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同意用美国的中程核导弹取代现役的1000枚美国已过时的战术导弹。替代下来的导弹将被运走(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防务协定)。另外,他们还建议美国和苏联应尽早举行削减中程核导弹的谈判,商讨裁减中程核力量问题。
1981年9月30日,关于“冻结”核武器的建议 来自40多个国家参加第三十一届“去泥”会议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核武器应该“冻结”在目前的水平上。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支持“冻结”核武器运动的主要宗旨。美国参众两院都制定了有关的立法(1982年5月4日和10月31日)。
1981年11月30日,美苏举行裁减中程核力量的谈判 美苏两国的谈判代表团聚会日内瓦,开始讨论如何在欧洲裁减中程核力量的问题。谈判的中心议题是如何裁减或取消苏联部署在其西部的SS-20中程核导弹和北约计划在西欧进行部署的美制“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问题。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是保罗·尼泽,其苏联对手是尤里·A.维辛斯基。美国提出了所谓“零点方案”,即美国可以放弃部署“潘兴”Ⅱ式中程导弹,但苏联也必须放弃部署SS-20导弹。但苏联拒绝了该方案。原因是:如果这样,英国和法国就可以保留一支拥有约167枚能够打到苏联的导弹的战略威慑力量。
1982年3月16日,勃列日涅夫停止部署SS-20中程弹道导弹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将停止发展中程导弹部队,将中程导弹的数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井还将销毁一部分导弹。与此同时,苏联在其西部部署了280枚S孓20中程导弹。被销毁的导弹估计是那些已经过时的SS-4和SS-5导弹。
1982年5月31日,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准备开始,美国坚持要遵守《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条约》 苏联和美国宣布,它们两个超级大国已经同意开始举行减少战略武器谈判。美国总统里根保证,只要苏联能做到,美国也将遵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条约》。
1982年6月29日,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谈判开始 美国谈判代表团团长是退役中将爱德华·罗尼,苏联谈判代表团团长是维克多·卡尔罗夫。
1982年12月21日,安德罗波夫建议举行削减中程核力量的谈判 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建议将苏联的SS-20导弹的数量从现在的280枚减少到162枚,与英国、法国导弹数量之和持平。作为回报,美国要答应停止在欧洲部署“潘兴”Ⅱ式导弹或巡航导弹。美国拒绝将英、法导弹列入美苏双边谈判。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导弹是英、法两国本国的战略威慑力量,而不是北约的战略威慑力量的一部分。英、法两国也宣布,他们不同意将他们的战略导弹力量列入美、苏两国的双边谈判内容。然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月18日)和德国总理科尔(3月12日)建议,美国应就其谈判立场(零点方案)做出一些让步并提出一些反建议以打破目前的谈判僵局。
1983年3月29—30日,美国和北约提出关干中程导弹的临时解决方案 作为对盟国提出的建议的反应,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修改“零点方案”的中程弹道导弹的裁减计划方案。他建议,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应保持相等数量的核弹头。里根指出,安德罗波夫的计划(参见上文)虽然将导弹减少至162枚,但苏联中程弹道导弹弹头的数量却是486枚,因为每枚SS-20导弹都可以运载3枚弹头。苏联谈判代表团后来拒绝了美国关于中程弹道导弹裁减的临时方案(6月24日)。
1983年11月23日,苏联退出中程核力量谈判 为抗议北约在西德和英国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参见①第二十二章→西欧→防务协定;②第二十二章→西欧→西德),苏联谈判代表团退出了日内瓦中程核力量谈判。另外,苏联谈判代表在减少战略武器条约谈判和共同均衡削减军事力量谈判中也利用北约部署“潘兴”Ⅱ式导弹一事阻碍谈判的进程。
1984年1月23日,美国声称苏联破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日内瓦谈判 美国总统里根在国会指责苏联破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临时协定和未被国会通过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条约》。他还指责苏联破坏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和1972年关于《禁止生产和储存生物武器的日内瓦公约》。苏联对此也迅速作出了反应,它也指责美国一系列违反公约的行为。
西欧
西欧防务协议:北约(1975—1983年)
1977年6月9日,北约获悉苏联部署SS-20中程导弹 北约秘书长朱斯福·伦斯报告,北约的情报机构已经确定,苏联在其西部部署了SS-20中程弹道导弹。SS-20中程弹道导弹可携带3枚核弹头,射程为5000公里。北约在西欧的所有国家均在其射程之内。
1979年12月11--12日,北约决定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北约外长在布鲁塞尔会议期间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为对付苏联部署的SS-20中程导弹,北约将在西欧部署108枚“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和464枚陆基巡航导弹。与此同时,美国将与苏联进行谈判,协商在欧洲裁减中程弹道导弹问题。这种“双管齐下”的思想后来成为美国和北约关于在欧洲裁减中程道导弹的谈判的主要原则(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
1975--1983年,共同对等裁减军事力量谈判 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继续进行共同对等裁减军事力量谈判。但双方在缩小部署在欧洲的常规力量规模问题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的问题是双方在华沙条约组织部署在欧洲的地面部队的数量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北约估计,华沙条约组织在欧洲部署的地面部队的数量要比它自己公布的数字高得多。
1981—1983年,西欧裁军运动 英国、荷兰和西德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军备竞赛的抗议运动,反对在西欧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
1983年11月22—28日,北约开始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北约在英国和西德部署了首批“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弹和巡航导弹。
1989年4月20日,北约就短程导弹现代化问题发生争议 美国和英国认为现役的短程导弹已经过时,需要更新换代。但西德总理科尔由于公众强烈反对表示不同意实施短程导弹现代化计划。北约也不得不做出让步,表示暂缓对此做出最后决定。
1990年5月3日,同意德国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仍继续留在北约。苏联军队暂时还可以继续留在东德,西方军队不得在那里驻扎。另外,统一后的德国不得拥有核、生、化武器,德军的规模也应受到限制。
1990年11月19日,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签署《欧洲常规力量条约》 条约规定,北约和华约在欧洲的常规军事力量规模应各自保持在以下水平:坦克2万辆,火炮2万门,装甲运兵车3万辆,战斗机6800架,攻击直升机2000架。
英国
1975—1984年,北爱尔兰内战持续不断 尽管英国在该地区已部署了相当数量的部队,但暴力冲突、流血事件和对财产破坏一直使北爱尔兰动荡不安,而且还在向爱尔兰共和国和大不列颠蔓延。相互憎恨且势不两立的激进的新教派和非法成立的爱尔兰共和军互不让步。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当局决定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打击恐怖主义分子。最大的几起恐怖事件有,1976年7月21日,英国驻爱尔兰大使和其秘书遭暗杀;1979年8月27日蒙巴顿伯爵遭暗杀。
1975年11月17日,与冰岛发生“鲤鱼战” 随着英国与冰岛之间为期两年的捕鱼协议到期,冰岛海岸警备队的舰艇开始袭击在冰岛宣布的200海里领海水域捕鱼的英国渔民。英国迅速向冰岛水域派去3艘护卫舰(11月24日)。冰岛关闭了它所有通往英国的机场和港口。事后,经过北约秘书长再三调和,英国才将其护卫舰撤出冰岛水域(1976年1月19日)。后来又发生了一些类似的事件,英国再次向冰岛鱼区派遣厂2艘护卫舰(1976年2月5日)。两国的外交关系开始紧张(2月19日),但谈判还在继续。结果,冰岛允许英国渔民继续在该鱼场捕鱼,英国撤走其护卫舰(5月30日)。两国签订协定(6月1日),恢复了外交关系(1976年6月3日)。
1982年1月,与阿根廷就福克兰群岛主权问题发生争执 据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主要报纸报道说,阿根廷总统、执政党领袖里奥波尔多·格尔蒂尔利发誓要在1983年1月1日前将阿根廷称为马尔维那斯群岛的福克兰群岛收归阿根廷管辖。英阿福克兰群岛(马尔维那斯群岛)之争由来已久。1829年,当第一批阿根廷人到达福克兰群岛定居时,他们发现英国定居者已开始在岛上生活了。从此,阿根廷人与英国人冲突迭起。为控制这些岛屿,1833年,英国在岛上建立了英国统治政权,将阿根廷人全部驱逐出岛。尽管阿根廷人后来未再来岛上定居,但它也从未想放弃对该群岛的主权。1971年1月1日,英阿两国决定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未取得成果(参见第二十二章→南美洲→阿根廷)。
1982年3月19日,南乔治亚岛事件 一组阿根廷工人在南乔治亚岛(福克兰群岛的侨民地)的雷斯登陆,从三个废弃的捕鲸站寻找一些材料。英国对此提出外交抗议,抗议这些工人非法进人英国领土。阿根廷向该地区派出5艘战舰并发表公报说,阿根廷工人登上的是一片自然土地,无需经过英国政府的批准。英国外交大臣向国会通报说,福克兰群岛危机四伏(3月30日)。
插图003 美军在沙特阿拉伯部署M-A1坦克(美国陆军供稿)
1982年4月2日—6月14日,福克兰群岛战争(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英国—阿根廷福克兰群岛战争)
1984年4月17日,利比亚大使馆枪击事件 当一批利比亚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利比亚领袖卡扎菲统治时,从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内突然射出一串机关枪子弹,当即有一名英国女警察被打死,10名示威者被打伤。作为报复,英国立即断绝了与利比亚的关系(4月30日)。
1984年10月12日,爱尔兰共和军企图暗杀英国首相 在保守党召开年会的布赖顿一家饭店内发生了一起炸弹爆炸事件。一名国会议员和其他3人被炸死,32人被炸伤。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在此之前刚刚离开这家饭店。
1985年2月20日,英国支持战略防御计划 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在美国国会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支持里根总统的计划。她说,西方只有重振军备,才会使苏联重新回到军控谈判桌上来(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
1985年11月15日,《北爱尔兰协议》 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签订一项条约,使爱尔兰共和国在管辖北爱尔兰问题上有正式的协商权。
1988年3月,爱尔兰与英国发生暴力冲突 英国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在直布罗陀打死了3名携带武器准备进行炸弹爆炸恐怖主义活动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3月6日)。在贝尔法斯特,在给这3名爱尔兰人举行葬礼时,1名基督教新教枪手突然开枪,当场打死3人,打伤数十人(3月16日)。在贝尔法斯特,在为这3位被基督教新教枪手打死的3人中的1人举行葬礼时,3名英国士兵误闯葬礼,结果被打倒并被开枪打死(3月19日)。
1988年,爱尔兰共和军进行了一系列爆炸恐怖活动 6名英国士兵在被北爱尔兰共和军恐怖主义分子放置在一辆汽车中的炸弹炸死(6月15日)。在贝尔法斯特,1枚被恐怖主义分子放置在1辆公共汽车里的炸弹发生爆炸,有8名英国士兵被炸死,28名其他平民被炸伤(8月20日)。爱尔兰共和军这一系列恐怖主义暴行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荷兰
1981年2月28日,荷兰议会批准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荷兰议会投票通过,批准在荷兰领土上部署美国中程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以提高北约的战略威慑能力。
法国
1975年3月4日--12月15日,法国军人发生动乱 法国义务兵举行公开示威游行,使法国政府不得不给他们大幅度提高工资。事后,法国政府还制定了一部新的、比较宽松的纪律条令(7月16日)。然而,军人动乱并未就此结束。法军有些部(分)队还要成立联盟组织(11月3—4日和12月9日)。经调查,主谋者被开除军籍并逮捕(12月5日)。
1975年4月13日,法国干涉乍得(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1975—1977年,法国在阿尔法和伊萨行动(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吉布提)
1976年2月4日,法国与索马里部队发生冲突
1978年5月19日,法国干涉扎伊尔
1978—1983年,法国干涉乍得(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1980年6月26日,法国宣布试验中子弹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布,法国已经在南太平洋试验成功了一种放射能力非常强的武器——中子弹。但是否要部署这种武器要待以后再决定。
1982—1984年,法国派兵到贝鲁特参加维持和平行动(参见①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部署多国维和部队;②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部署多国维和部队;③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多国维和部队撤出黎巴嫩)
1982年10月7日,法国宣布将对其战略核力量进行现代化改装 法国国防部长夏尔·埃尔尼宣布,法国将绝对优先使其战略核力量现代化,同时将其地面常规力量的数量减少10%。法国国防部的这一举措引起了军方的强烈不满。法国陆军参谋长德朗纳上将抗议说,国防部长的计划将使法陆军裁减3万人。如果常规部队的军费开支也随之减少,那将使陆军的武器装备落后过时。法国空军也指出:如果这样,空军也将裁减3000架战斗机,而这些飞机是必不可少的。法国外长谢松·克洛德表示支持国防部长的计划。他指出,法国实施有效威慑的基础是战略核力量。同时他还批评说,提高常规部队的战斗力,关键不在其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能否有效地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如果提高了这两种能力,法军将能在欧洲任何地点迅速有效地制止各种冲突。他还指出,按照这一新的计划,法国将建造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1艘核动力潜艇和3艘攻击潜艇。
1983年5月18日,法国支持北约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正式宣布,支持按计划在西欧部署“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密特朗在北约大西洋理事会上(6月10日)又强调了这一立场,但他也强调了法国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核威慑力量。
1983年10月23日,对驻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法军进行自杀性攻击(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对美国和法国的维和部队进行自杀性进攻)
1983年11月8日,法国天主教大主教表示支持核威慑理论 与美国天主教主教的立场(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美国主教致教民的一封信)不同,法国天主教主教在教书中指出,核威慑理论是与天主教会的战争理论相一致的。这位法国主教坚决批判了和平主义,指出如果不是不惜任何代价宋保卫和平,那么西方将无法保卫自身的安全并可能助长敌人侵略的勇气。
1984年11月10日,法国同意从乍得撤军 法国后来宣布(11月16日),由于利比亚未撒出其部队,法军仍将继续实施飞行侦察。另外,法军还将在乍得保留1200名法国士兵。
1985年5月4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反对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研究
1985年7月10日,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只沉没 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只“彩虹勇士”号被法国保密局在其锚地新西兰的奥克兰炸沉。船上一名摄影师死亡。该船本准备启航驶往法国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核试验设施进行一次抗议航行。法国承认它与沉船一事有牵连(9月22日)。新西兰警方逮捕了两名法国间谍。新方指控他们犯有杀人罪,判处10年监禁(11月4日)。
1988年5月5日,法国突击队解救新喀里多尼亚人质 美拉尼西亚分裂主义分子将法国人扣押作为人质已达两个星期。在这场突击行动中,所有的法国人质均得到解救释放,但有2名突击队员在行动中被打死,另有19名美拉尼西亚人被打死。
西德
1979年6月7日,西德总理赫尔梅特·施密特警告注意苏联导弹的威胁 西德总理施密特在哈瓦德大学一次学位授予活动中发表讲演时指出,北约必须对苏联部署SS-20中程弹道导弹做出反应。
1981年5月17日,施密特威胁说,如果不同意部署中程核力量,他将辞职 施密特坚决抵制社会民主党的反对。他威胁说,如果该党不支持他为提高北约的威慑能力在西德部署美国的中程弹道核导弹,他将辞职。
1981年5月26日,西德国会投票通过议案,同意部署“潘兴”Ⅱ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尽管社会民主党强烈反对,但西德总理施密特还是争取到了国会的同意,决定在西德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将成为北约的战术核力量的一部分。
1983年4月18日,西德主教就战争与和平问题发表教书 西德罗马天主教主教发表教书,坚决支持建立核威慑力量。他认为核威慑力量是保持和平的一种必要的,但也是不得已的手段。
1983年7月4--7日,科尔与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谈,商讨有关部署和削减中程核导弹问题 西德总理科尔未能成功地说服苏联领导人,使他们答应重新考虑他们在日内瓦裁减中程核力量谈判中的立场,并接受北约提出的关于裁减中程核力量的临时计划。后来,苏联总理吉洪诺夫警告说,如果西德国会不改变其在部署中程核力量上的立场,苏联将继续部署导弹并在战争中使西德遭受灭顶之灾。
1983年11月22日,西德国会投票同意部署美国的中程弹道导弹 西德国会投票通过,同意在西德领土上部署美国的中程弹道导弹。这一表决结果使苏联退出日内瓦裁减中程弹道导弹谈判(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苏联退出中程核力量谈判)。
1985年12月18日,西德同意战略防御计划 西德工业界决定为实现该计划研究相应的技术。
瑞典
1981年10月27日—11月6日,苏联潜艇在瑞典海域搁浅(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苏联→苏联潜艇在瑞典水域搁浅) 苏联的一艘潜艇在瑞典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搁浅。
丹麦
1983年12月1日,丹麦议会投票反对北约在其领土上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丹麦议会投票反对在其领土上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继后,丹麦议会投票通过了这一决议,而且还决定不向北约提供部署此类导弹的资金(同年12月7日)。
意大利
1981年12月17日—1982年1月28日,美国将军被恐怖主义分子扣押为人质 美军准将吉米·道吉尔于1981年12月17日在维罗纳自己的公寓中被恐怖主义分子绑架并扣押作为人质达42天之久。美国政府为此照会意大利政府迅速解救吉米·道吉尔。经过严密的搜查之后,意大利警方的一支反恐怖主义特种部队突然冲进关押道吉尔的建筑物将他解救出来。
1982—1984年,意大利向贝鲁特派遣维和部队(参见①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缴战争→部署多国维和部队;②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部署多国维和部队;③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多国维和部队撤出黎巴缴)
1983年3月30日,意大利支持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意大利政府支持美国—北约《关于裁减欧洲中程弹道导弹的临时决议》,事后意大利专门表示支持部署“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5月29日)。
西班牙
1975年,西班牙从里奥德奥罗撤军(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北非)
1975年11月22日,西班牙恢复君主制度 在佛朗哥死后,他的继承人胡安·卡洛斯·德·博尔冯继位。登基后,他立即在西班牙进行政治改革,建立议会民主制。
1979—1983年,巴斯克分裂主义分子进行恐怖主义活动 激进的巴斯克分裂主义分子加紧进行恐怖主义活动。西班牙军官经常是他们袭击的对象。1980年10月25日,胡安·卡洛斯国王倡议的《自治法案》在巴斯克进行的全民公决中被通过。但激进主义分子进一步要求全面独立并继续进行暴力活动。政府向巴斯克派遣军队(1981年3月23日)。分裂主义分子在巴斯克省和西班牙其他地区继续进行顽强的暴力抵抗活动。
1981年2月23日,企图发动政变 西班牙高级军官由于对西班牙议会民主不满,企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并控制国家政权。一名共谋者带领着民警将内阁和下院的350名议员扣押作人质。巴伦西亚城防司令宣布实施戒严。与此同时,国王的高级军事顾问阿方索·阿马达·科明建议国王控制军队并实施军事统治。卡洛斯国王拒绝了他的建议。他通过电话和广播说服军队继续忠于政府。共谋者们投降并被逮捕(2月24—26日),他们后来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并被判处监禁。
1982年5月30日,西班牙加入北约 经北约所有成员国同意,西班牙成为北约的第十六个成员国。
1982年10月2日,挫败一起政变 忠于国王和民主制度的西班牙当局在预定10月27日举行的国家大选之前发现并挫败丁一起计划中的阴谋政变。三名高级官员被逮捕。
1983年2月24日,与美国签署《军事基地使用议定书》 西班牙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同意美国使用在西班牙的军事基地协议。
1983年6月2日,西班牙不同意签署《关于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的协议》 西班牙政府反对北约在西班牙领土上部署“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1986年3月12日,西班牙继续留在北约 在全民公决中,民众投票支持政府的决定,西班牙将继续留在北约。这次全民公决规定,西班牙不得拥有核武器。西班牙的军队不受北约一体化司令部的指挥,美军在西班牙领土上的部队不得超过12500人。
葡萄牙
1975年,葡萄牙在安哥拉进行维和行动(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西非→安哥拉)
1975年3月11日,挫败一起右翼分子政变 忠于政府的武装力量部队挫败了一起阴谋政变。原临时总统安东尼奥·斯平诺拉将军被指控领导这起政变,但他否认与此次政变有任何牵连。
1975年11月25—28日,挫败一起左翼反叛 在两个多月的政治动乱之后,军队和地方的左翼分子企图推翻新的以海军中将阿兹维多为首的温和政府。反叛的空军部队占领了四个空军机场、空军指挥中心和国家电台、电视台。陆军突击部队经过激烈的战斗镇压了这起反叛事件。
1982年8月12日,取消革命委员会 葡萄牙在停止军人执政后,国会进行投票表决,取消了革命委员会。
苏联
1975—1983,苏联向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派遣军事顾问 苏联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技术援助并派遣了军事顾问(参见古巴、安哥拉、也门、南也门和阿富汗有关内容)。在向其附庸国大量派遣军事顾问的同时,苏联还大力加强其海军的建设,在全球许多战略要地,包括古巴和越南,建立海、空军基地,以提高其全球兵力投送能力。
1976年12月26日,据称苏联争取战略核优势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央情报局的最新国家情报估计比往年要悲观得多。据估计,苏联正在努力争取战略核优势。
1977年9月26日,苏联-华约地面部队的力量在增长 据报纸报道,苏联在10年内将将其地面部队增加30个师,使地面部队兵力达到170个师。
1979年5月30日,据称,苏联正在努力掌握实施首次突击的能力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年度讲演时说,苏联正在努力掌握实施首次突击的能力。这意味着,苏联如果发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可以摧毁美国整个实施第二次打击的报复力量。
1979年12月17日,苏联海军正在发展成为一支全球性海军 据美国海军专家判断,苏联正在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使其具有全球投送兵力的能力。苏联海军上将谢尔盖·戈尔什科夫负责领导这场大规模的海军建设,
1979年12月25—28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参见第二十二章→南亚→阿富汗→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0年1月3日,苏联拒绝与北约进行中程弹道核导弹谈判 苏联拒绝了北约提出的关于进行削减中程弹道核导弹的谈判。他们宣称,北约决定部署新型的“潘兴”Ⅱ式中程弹道导弹导弹和巡航导弹(1979年12月12日)破坏了此次谈判的基础(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美苏举行裁减中程核力量谈判)。
1980年3月20日,苏联否认破坏了禁止生物武器的条约 苏联否认1979年4月在斯维尔德洛夫城发生的一起炭疽热流行病事件,是由于苏联生物武器产生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事故所造成的说法。
1980年4月18日,苏联试射反卫星武器 苏联试射了一种反卫星武器——“宇宙1174”。在此之前,苏联发射了目标卫星——“宇宙1171”(4月3日)。
1980年9月18日,据报道,苏联正在改进其战略反弹道导弹系统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透露,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比起前几代来已大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削弱美国的战略威慑能力。美国的情报机构也提供了确切的情报,反映苏联已换装了相控阵探测雷达,提高了其战略反弹道导弹系统的预警能力。但美国并不认为这违反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因为该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均可拥有一个反弹道导弹基地。
1980年10月2日,苏联的“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开始服役 据报道,苏联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正式开始服役,这将大大提高苏联战略海军的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
1981年1月9日,苏联又有一艘攻击潜艇下水 一艘被美军海军情报机构称之为“O”级的攻击潜艘下水了。该级潜艘的排水量为1万吨,最大航速可达到40节。
1981年9月23日,报道说苏联取得了中程弹道导弹优势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透露,苏联已在中程弹道导弹方面取得优势,苏联拥有的中程弹道导弹弹头的数量是北约的三倍。
1981年9月29日,苏联通过技术转让提高其军事能力 据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小册子透露,苏联通过各种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获取西方的技术提高其军事能力。
1981年10月27日--11月6日,苏联的一艘潜艇在瑞典水域搁浅 苏联的一艘潜艇在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附近搁浅。苏联解释,这事故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天气恶劣和艇上的导航系统出了故障。但瑞典方面不同意苏联方面的这种说法。经瑞典方面调查发现,在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附近发现有放射线。瑞典指出,这一事实与苏联一贯所说的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无核区的说法根本不符。而苏联则坚持说,潜艇上没有任何核物质。
1983年9月1日,苏联击落韩国的一架商业飞机 苏联飞行员在萨哈林岛附近击落了韩国的007号航班客机。这架客机显然是在飞往汉城的途中偏离了航线。苏联在跟踪了这架飞机几小时后,派战斗机使用导弹将其击落了。机上的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1983年11月23日,苏联退出中程弹道导弹裁减谈判(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苏联退出中程核力量谈判)
1983年12月8日,战略武器削减会谈无限期推延(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美国声称苏联破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日内瓦谈判)
1983年12月15日,中程弹道导弹裁减宣告无限期休会(参见第二十二章→裁军活动→美国声称苏联破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日内瓦谈判)
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卒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执政15个月后死去。契尔年科被政治局推选为总书记。
1984年3月16日,欧洲常规力量裁军谈判在日内瓦复会
1984年5月20日,苏联宣布,它将在美国海岸以外部署更多的武装潜艇 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元帅指出,这次部署主要是针对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而做出的反应。
1985年1月7--8日,同意恢复裁军谈判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葛罗米科在日内瓦进行了会晤,同意恢复核裁军谈判。
1985年3月10日,契尔年科卒,戈尔巴乔夫被政治局推选为总书记
1985年3月12日,美苏恢复军控谈判 美苏两国同意分组进行谈判,以解决战略核武器、中程核武器和空间武器控制问题。
1985年3月25日,苏联卫兵开枪打死一名美军军官 美军少校阿瑟·尼科尔森在东德的路德维希卢斯特观察一辆苏联坦克时被苏军卫兵开枪打死。苏联方面称,这位美军军官进入了禁入区。但美方否认这种说法。它说,这位美军军官被委派到东德担任军事联络官,他是根据战后协议参观东德举行的军事活动。
1985年4月7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停止部署导弹 苏联领导人宣布,苏联将停止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但美国不同意做出相应反应,因为它认为美国在中程导弹数量上与苏联的差距是10:1,苏联已遥遥领先。
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号召世界禁止核武器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停止试验核武器三个月并建议到2000年世界全面禁止核武器。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巨大爆炸和随之而发生的大火释放出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包括乌克兰、苏联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1986年10月11—12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会晤 尽管美苏在一些主要裁军协议上能够达成共识,但由于苏联反对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或称“星球大战”计划),美苏未能实质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987年12月8日,美苏签署《中程导弹条约》 该条约规定,美苏两国将销毁所有的射程在480—5440公里中程弹道核导弹(美国1752枚,苏联859枚)。华约也同意签署该条约(12月11日)。
1988年1月7日,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 在美国发起的苏联与阿富汗游击队谈判中,双方达成协议。苏联开始计划从阿富汗撤军。后来(2月8日),苏联又宣布,撤军从1988年5月15日开始并在10个月内完全撒出。对此阿富汗游击队也表示同意。
1988年2--3月,阿塞拜疆发生动乱 基督教徒与穆斯林在苏姆加伊特交火,造成31人死亡(阿塞拜疆方面称,造成300人死亡)。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徒要求将阿塞拜疆的纳—卡地区划给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使之与亚美尼亚成一体。当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拒绝了亚美尼亚的统一要求时(3月23日),在亚美尼亚发生了暴力冲突。苏联向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派遣了军队和秘密警察部队,制止计划进行的示威游行。
1988年4月14日,苏联签署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协议》苏联计划开始撤军(5月15日)。
1988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为继续推行早些时候开始的改革(6月),戈尔巴乔夫被苏联最苏维埃任命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88年11月16日,爱沙尼亚摆脱苏联的控制 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决定停止使用爱沙尼亚现行的国家宪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此举是违法行为(11月26日)。戈尔巴乔夫哀叹,民族主义的崛起意味着苏联将面临一场灾难(11月27日)。
1988年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将单方面裁减常规力量 在联合国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裁减军队50万,占苏联武装力量总人数的10%。另外,苏联还将从东欧撤出坦克1万辆、火炮8500门、飞机800架。
1989年2月15日,苏联完成从阿富汗撤军 苏联在这场战争中有15000人被打死,37000人被打伤。
1989年4月9日,苏联军队在镇压格鲁吉亚叛乱中使用毒气 一名不知姓名的示威者在第比利斯被打死。苏联外交部称,在镇压活动中只使用了催泪弹。但据《消息报》报道,一些人死于某种“化学物质”。格鲁吉亚的毒物学家确定,这是一种以前从未使用过的新型毒剂。
1989年6月3--10日,乌兹别克斯坦发生民族骚乱 乌兹别克的逊尼派穆斯林与迈斯克坦的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发生流血冲突。至少有90人被打死,1000多人被打伤。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各共和国宣布废除1939年希特勒与斯大林签署的条约 立陶宛的人民阵线号召摆脱苏联的控制,彻底独立。
1989年9月,民族主义分子骚乱 继续进行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分子提出将苏联变为一个由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邦联(9月8--10日)。戈尔巴乔夫警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导人要坐下来进行谈判,结束战斗。9月,事态开始好转(9月25日)。
1989年11月27日,指出立陶宛宣布独立无效 苏联政治局谴责立陶宛的行径是在走向更加严重的无政府主义。
1990年1月,阿塞拜疆发生骚乱 阿塞拜疆的示威者捣毁了苏联—伊朗边境上的检查站。戈尔巴乔夫总统命令紧急空运了11000名部队进入该地区(1月13—14日)。苏军乘坦克和装甲运兵车进入巴库城区,至少打死93名阿塞拜疆人(1月20—25日)。
1990年2月12日,苏联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杜尚别发生骚乱 在这场骚乱中总共有18人被打死。
1990年3月11日,苏联军队开始从匈牙利撤军 苏军计划将于1991年7月全部撤出匈牙利。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独立 戈尔巴乔夫总统宣布独立非法,并警告可能采取军事行动进行镇压。苏军的空降部队占领了立陶宛共产党设在维尔纽斯的总部(3月25—27日)。苏联政府对立陶宛进行经济封锁,其中包括切断对立陶宛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4月19日)。
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 戈尔巴乔夫总统宣布,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没有任何法律基础。
1990年5月27日,亚美尼亚再度发生骚乱 苏联军队在埃里温打死6名非法武装公民,在这场骚乱中共有23人被打死。
1990年6月4--13日,吉尔吉斯发生骚乱 乌兹别克与吉尔吉斯之间发生冲突,造成148人被打死。苏联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990年6月29日,立陶宛宣布停止独立运动 立陶宛国会宣布停止独立运动,苏联也停止对其进行的经济制裁(7月2日)。
阿尔巴尼亚
1990年6月28日,反对派与秘密警察发生冲突 示威者逃到外国驻阿尔巴尼亚使馆寻求避难。当阿尔巴尼亚政府同意允许大规模移民之后,法国和意大利紧急疏散了4500名避难者。
1990年12月9日,举行反政府游行 在地拉那,大学生在举行反政府的游行示威时与警察发生冲突,引起了国内政局动荡。阿尔巴尼亚政府宣布承认独立政党的合法地位(12月11日)。
保加利亚
1990年1月5日,民族冲突 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分子宣布废除政府关于停止旨在强迫土耳其人同化的计划。在做出一些让步后,紧张局势才得以缓和,包括允许宗教信仰自由,既可以使用土耳其人的名字,也可以使用斯拉夫人的名字。保加利亚语为国语,禁止挂外国国旗。
1990年1月15日,排斥共产党的领导 国民大会一致同意取消保障共产党控制政治与政府的法律条款。
1990年8月26日,反共产党骚乱 设在索菲亚的社会党(原共产党)总部被纵火烧毁。
捷克斯洛伐克
1989年11—12月,政治动乱 共产党的领导在为期八天的反政府运动中垮台了(11月24日)。新的当权者上台后同意放弃共产党的一党专政(11月28日)。继续进行的示威游行迫使胡萨克总统下台了(12月10日)。12月28日,杜布切克——这位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捷克领导人被民众一致推选为国会主席,持不同政见的哈维尔被选为总统(12月29日)。
1990年2月26日,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撤军 根据《苏联与捷克政府协议》规定,苏联军队开始从捷克斯洛伐克撤军。
东德
1989年1—10月,难民使局势开始紧张 到6月底,共有44263名东德人移民到西德。他们大多数人是通过刚刚开放的匈牙利边界出境的。东德政府提出外交抗议,但苏联外交部拒绝出面干涉(9月12日)。在莱比锡和东德的其他城市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游行示威。在这种压力下,东德共产党撤销了昂纳克的职务(10月18日)。
1989年11月7日,东德政府垮台 在反对派的压力下,东德总理斯道夫和其内阁宣布辞职,第二天,大多数政治局委员也宣布辞职。实际上,一切限制过境去西德的规定全部取消(11月9日)。反对派还要求解散共产党组织并实现两德统一(12月3日)。
1989年12月22日,拆除柏林墙 两德边境上的柏林墙和其他障碍物开始被拆除。
1990年9月20日,东西德签署进行统一的条约
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实现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定都于柏林。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政府的大多数官员还要留在波恩工作。
匈牙利
1989年5月2日,匈牙利开放边界 匈牙利拆除了边界上长达240公里铁丝网,成为东欧第一个向西方开放边界的国家。
1989年6月16日,为纳吉恢复名誉 经过政府的批准,匈牙利为纳吉和其他在1956年死难的人举行纪念活动。
1989年10月19日,准许成立反对党 国会经投票通过决议,批准反对党合法化,从而结束了共产党一党专政并从法律中取消了一切斯大林时期制定的法律条文,国家的名称也正式改为匈牙利共和国,从中取消了“人民”两字。
1990年3月11日,苏联军队开始从匈牙利撤出 根据与匈牙利政府签订的协议,苏联将从匈牙利撤出其全部军队。
1990年6月26日,匈牙利国会投票通过决议,退出华约
波兰
1980—1981年,工会在波兰活动 连续数月,工会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和罢工。结果,波兰政府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于1980年8月30日,批准其为国家工会。但动乱并未就此结束。
1981年2月9日,成立军人政府 考虑到共产党领导的文人政府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为防止苏联出兵干涉,决定成立军人政府。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出任总理。尽管军人政府采取了许多强硬的措施,但全国性的动乱还在加剧。
1981年9月4--11日,苏联在波兰边境举行军事演习 大约有10万苏军参加了在波兰边境举行的军事演习。这破坏了《赫尔辛基条约》(参见第二十二章→国际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一其他维持和平行动)。因为,苏联事先未通报这次演习中参演部队的数量。美国指责苏联破坏了《赫尔辛基条约》。观察家们认为,从这次演习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苏联是想威胁波兰人。
1981年10月18日,雅鲁泽尔斯基担任波兰共产党总书记 为了加强对波兰政府的领导,波兰共产党任命雅鲁泽尔斯基为波兰共产党总书记。
1981年12月13日,雅鲁泽尔斯基发布戒严令 由于国内的形势不断恶化,再加上苏联军事威胁不断加剧,雅鲁泽尔斯基下令实施戒严,限制各种人员的活动自由,其目的是对团结工会的活动进行限制。
1982年3月13日,华约在波兰北部举行军事演习 苏联、波兰和东德在波兰北部举行了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也同样被看作是对实行戒严已达三个月的波兰人进行的威吓(12月13日)。
1982年7月21—23日,波兰宣布取消戒严 雅鲁泽尔斯基宣布为期19个月的戒严于7月22日中午结束。但由于还保留实施许多强迫性的管理措施,人民的生活条件未能得到改善。
1989年6月4日,共产党在大选中惨败 共产党在大选中遭到了惨败。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99个落到了团结工会支持者的手中。在下院,团结工会、洁姆获得了分配给反对派的全部席位(161席)。为共产党保留了299个席位,但投票人对共产党提名的大多数候选人不感兴趣,他们只投其党内改革派人物的票。
1989年8月14日,共产党无法组成政府 共产党的总理候选人基斯扎克无法组成政府。在这种情况下,雅鲁泽尔斯基和瓦文萨商议后决定让团结工会成员马左维耶茨基任波兰总理。苏联宣布赞成波兰这次制度上的变化,这在东欧还是第一次通过和平民主的手段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现权力更迭。
1990年5月27日,地方选举 团结工会提名的候选人取得了40%的席位,社会民主党(原共产党或联合工人党)只取得了2%的席位。
1990年12月9日,瓦文萨当选波兰总统
罗马尼亚
1989年11月20日,齐奥塞斯库反对改革 这位共产党总统发誓,只要他在位,罗马尼亚就决不放弃社会主义。在警察和武装部队的胁迫下,群众聆听他的讲话并必须表现出对政府决议的支持。
1989年12月,齐奥塞斯库垮台 政府警卫部队在蒂米什瓦拉大肆枪杀游行示威的群众(12月20—22日)之后,齐奥塞斯库逃离布加勒斯特。此间,警卫部队与军队支持下的反对派组织展开激战。齐奥塞斯库后被抓获(12月23日)。经审讯被认为他有大肆屠杀民众和滥用职权等罪行,与其妻一道被处决(12月25日)。在伊利艾斯库的领导下,罗马尼亚组成了临时政府。此间,警卫部队还继续进行抵抗(12月25—31日)。
1990年5月19—20日,民族动乱 罗马尼亚人与匈牙利人在特尔古穆列什发生冲突。在临时政府派去的500人军队恢复秩序之前,至少有三人被打死。
1990年12月14日,发生反政府罢工 工人罢工使蒂米什瓦拉陷入瘫痪,城市成了罢工的人们进行反政府活动的中心。政府开始与反政府的民族自由党进行谈判,以安抚示威者(12月17日)。
南斯拉夫
1990年1月22日,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主义者联盟大会投票通过,取消法律保护下的共产党一党专政。政府中,传统塞族与自由斯拉夫人发生争论。
1990年1月24日,发生反塞族骚乱 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反对塞尔维亚人对他们进行统治。据官方统计,有19人被打死。
1990年7月2日,科索沃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 塞尔维亚政府宣布科索沃省的独立是违法的,并下令解散了其政府和议会,开始对该省进行直接的控制(7月5日)。
1990年7月3日,斯洛文尼亚宣布拥有主权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颁布了自己的法律,废止了原南斯拉夫联邦的法律。
1990年12月22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希腊
1980—1983年,与北约的关系紧张 希腊社会党政府反对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另外,还有塞浦路斯的边界划分问题一直悬而未解,但土耳其在塞浦路斯北部部署了25000土耳其军队,这使希腊与北约的关系更加紧张了。尽管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与美国续签了《军事基地使用条约》,将美国对基地的使用权再延长5年(1983年8月20日),但他也一再威胁说希腊将停止让美继续使用美军在希腊的军事基地。
土耳其
1975—1984年,土耳其继续在塞浦路斯部署军队 土耳其继续在塞浦路斯部署军队(25000人)。但在土耳其族人占多数的塞浦利奥特联邦州宣布永远脱离塞浦路斯实现独立后,土耳其军队撤出了1500人(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塞浦路斯)。
1978年12月26日,在13个省宣布实施戒严 为了制止国内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政府经国会批准通过,在全国67个省中的13个省(包括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实施戒严。后来,戒严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6个省(1979年4月25日)。
1980年9月12日,军事政变 数月来,由于政变、政治和宗教暴力冲突不断,土耳其军队参谋长凯南·埃夫伦将军开始实施军事管制。他保证,一旦恢复了秩序,他就把权力还给民主政府。
1981年1月15日,成立制宪议会 埃夫伦将军宣布,他将召集成立制宪议会,以便制定一部新的民主宪法。这部新的民主宪法于6月30日完成。
1982年7月17日,制宪议会提交《宪法草案》 在全民公决中,90%的选民投票通过了这部新宪法(11月7日)。
1983年12月13日,军人统治结束 经过议会选举(11月6日),埃夫伦将军和他的执政团宣布将权力移交给以奥扎尔为总理的文人政府(12月13日)。
塞浦路斯
1975年2月13日,土耳其族塞浦路斯联邦宣布成立 希腊族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三世拒绝承认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两个塞浦路斯进行谈判,但在边界划分问题上未取得任何成果。拉夫登克塔什出任土耳其族塞浦路斯联邦总统(1976年6月20日)。
1977年2月12日,边界划分谈判 土耳其族的塞浦利奥特做出一些领土让步,以此换取希腊族对土耳其族塞浦路斯联邦的承认。但谈判中止,原因是希腊族塞浦路斯指责土耳其族塞浦路斯联邦部分违背条约。
1983年11月15日,土耳其族塞浦路斯联邦宣布独立 土耳其继续在塞浦路斯部署军队,但已开始撤军。这是从1974年入侵以来的第一批撤军。
中东
阿拉伯联盟
1976年6月10日,阿拉伯联盟向黎巴嫩派驻维持和平部队 阿拉伯联盟经过投票通过,决定向黎巴嫩派驻维和部队。这支维和部队主要由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苏丹派出的部队组成。在此之前,阿拉伯联盟已向该地区派去了16000人,他们也是这支维和部队的一部分。这支维和部队的主力是叙利亚部队。叙利亚继续在黎巴嫩保留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叙利亚出兵干涉)。
1976年9月6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加入阿拉伯联盟 阿拉伯联盟一致通过了埃及的提议,接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该联盟的成员。
1976年10月17日,阿拉伯联盟向黎巴嫩派遣威慑力量 由于叙利亚既没这个能力,也不会制止黎巴嫩的内战,所以黎巴嫩、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的总统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稚得举行会晤,同意在黎巴嫩建立一支威慑力量。这支力量将由黎巴嫩总统萨卡斯个人指挥。这支力量大部分由叙利亚的部队组成,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苏丹和北也门也派出规模不大的部队参加。但当这些国家知道叙利亚企图控制这支阿拉伯联盟力量时,他们便坚决退出了(1979年6月)。叙利亚在阿拉伯联盟名义上的支持下继续在黎巴嫩保留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1978年11月1日,阿拉伯联盟宣布不承认《戴维营协议》 阿拉伯联盟宣布不承认《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谈判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戴维营谈判与《戴维营协议》)。
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联盟对埃及进行制裁 由于埃及与以色列达成了和平协议,阿拉伯联盟18个成员国首脑决定抵制进口埃及产品并断绝与开罗的外交关系。然而还是有两个国家保留了与埃及的关系,它们是阿曼和苏丹。它们没有出席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阿拉伯联盟组成反埃阵线)。
1989年5月23日,卡萨布兰卡会议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出席了卡萨布兰卡会议,这标志着阿拉伯联盟已经接受了在戴维营埃及与以色列双方所达成的和平协议——《戴维营协议》。
1990年8月10日,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反应 阿拉伯联盟的21千成员国中的12个举行会晤并通过决议,遣责了伊拉克对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科威特的入侵。有9个成员国投了弃权票。它们是:约旦、毛里塔尼亚、也门、苏丹、利比亚、乍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1990年10月31日,阿拉伯联盟的总部又迁回开罗 阿拉伯联盟总部在阔别十年后,又重新从突尼斯迁回开罗。
以色列
1976年6月27—28日,恩德培事件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劫持了一架从雅典飞往巴黎的法国航空公司的班机并将其押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他们将机组人员和乘客扣押为人质。劫机者要求释放53名在以色列、西德、瑞士和肯尼亚关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政治犯。劫机者虽然释放了47名乘客,但仍扣押着98名机组人员和乘客做人质。乌干达总统阿明一面派人与劫机犯进行合作,一面派出部队帮助劫机犯看守候机楼内的乘客。以色列一面表示愿意谈判,一面秘密计划进行武装营救。
1976年7月3--4日,代号“乔那森”的恩德培机场营救行动 以色列的突击部队在内塔尼亚赫中校的指挥下实施大胆、严密的营救行动。突击队在恩德培机场着陆后,迅速肃清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恐怖主义分子和乌干达士兵的抵抗,解救出了全部的人质。为保证以色列的飞机能够安全返回,以色列的突击部队还炸毁了乌干达停在机场上的米格战斗机。在这场战斗中,以军突击队共打死了7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员和20名乌干达士兵。有3名人质和1名以军军官——突击队长内塔亚赫中校被打死,另有3名以军士兵被打伤。
1978年3月11日,海岸路惨案 11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员从黎巴嫩出发,在海法海岸登陆,打死7名平民并袭击了1辆出租汽车。随后游击队战土劫持了1辆公共汽车开向海法,然后又命令司机将车开向特拉维夫。他们截住1辆向北行驶的公共汽车并向其开火,打死了几名乘客。然后,他们又继续向南开,在距离特拉维大约16公里的地方,被以军截住。在继而发生的战斗中,9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员被打死,2名被俘获。以色列方面有35名平民被打死,75人被打伤。
1978年3月14—21日,利塔尼河战役 为了对海岸路惨案进行报复,以色列国防部派军队对南黎巴嫩发动入侵。此次战役的目的是要消灭利塔尼河以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部队。由于以色列内阁坚持要把伤亡保持在最低水平,以军推进行动比较谨慎。结果使大部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队员逃过了利塔尼河。但以色列保住了南部黎巴嫩的安全,防止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从拉什迪亚的图勒和巴勒斯坦难民营地对以色列进行骚扰。
1978年4月11日--6月13日,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黎巴缴 根据联合国第425号决议,以色列决定从黎巴嫩撤军。联合国的一支维和部队取代了驻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军队。但以色列坚持要把一条深人以色列—黎巴嫩边境以北约14公里的狭长地带交给黎巴嫩陆军少校哈达德指挥的部队和民兵来控制。哈达德将此条地带命名为“自由黎巴嫩独立共和国”(1979年4月18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其戏称为“哈达德地带”。
1978年4月--1981年4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发展壮大 利塔尼河战役后,以色列军队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巴解组织重新开始骚扰以色列。尽管在黎巴嫩南部驻有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哈达德的部队,但巴解组织还是不断经过陆地和海上对以色列进行骚扰。这段时间共发生了50次火炮和迫击炮炮击事件,造成10名以色列人被打死,57人受伤。这一伤亡数字比利塔尼河战役时的伤亡数字要少得多了。但是以色列和加利利北方的人民对此都难以接受。以色列出动空军和地面部队对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进行报复性打击,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重创。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对该组织进行重新调整并改变了战术。他们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基地。与此同时,他们利用苏联为他们提供的大量的武器装备开始建设一支装备有坦克、火炮和多管火箭发射器的正规军事力量。
1978—1979年,与埃及签署《戴维营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戴维营谈判与《戴维营协议》)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发动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 以色列的作战飞机轰炸并摧毁伊拉克在巴格达城外奥斯拉克正在建设已接近完工唯一的一座的核反应堆。以色列总理贝京为这次突然袭击辩解说,因为以色列确信,伊拉克企图在这所工厂里生产核武器并用这些核武器对付以色列。
1981年7月--1982年5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停火协议 在调解人——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哈比勃的安排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了和平协议(7月24日),随即便实现了停火。显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认为,以色列的报复性进攻将会只限于利塔尼河战役的规模,因而继续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平民目标和其他国家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为此,以色列在其南部边界部署了部队。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外交官被打伤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暗杀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这使巴解组织发动的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达到了高潮。这导致了以色列在三天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报复性进攻。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
1983年2月8日,卡汗调查委员会提出报告(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组成卡汗调查委员会)
1983年5月17日,与黎巴嫩达成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黎巴嫩-以色列协议)
1985年2月16日,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 以色列部队开始撤出黎巴嫩,整个撤军活动到6月全部完成,只保留了一条很窄的地带(以色列称其为安全地带)。
1985年10月1日,空袭 设在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为了对巴解组织在塞浦路斯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9月)进行报复,以色列空军的数架F—15战斗机飞行2400公里对设在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进行空袭,炸死67名阿拉伯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当时不在场而幸免于难。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行动纷纷进行谴责,但美国却称以色列的这次行动是对恐怖主义的“正当的反应”。
1987年12月,“起义” 巴勒斯坦人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举行了一系列比较散乱的游行示威活动,反对以色列占领以上地区。后来,这些活动变成了称之为“起义”的有组织的行动,并对以色列的占领采取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反措施。许多抗议活动是暴力行动,经常是年轻人与警察发生冲突,向警察投掷石块。以色列警察和军队尽力制止这些骚乱,摧毁“起义”组织,但收效不大。这些骚乱活动得到了国际上对巴勒斯坦运动广泛的支持。
1988年5月2—5日,袭击黎巴嫩 为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对以色列北部的袭击进行报复,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对黎巴嫩南部进行报复性的空袭和远征。以色列军队与什叶派民兵进行的激烈的战斗使这次远征达到了最高潮。以色列军队与基督教民兵一起在坦克、直升机、海军的舰炮和空军的支援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1990年10月8日,神殿山事件 这段时间,由于科威特危机形势越来越紧张,以色列边境警察向一群骤集在耶路撒冷神殿山上大清真寺附近的巴勒斯坦人开枪射击,打死约20人,伤150人。以色列在联合国安理会受到了谴责(10月12日和24日通过了两项决议),但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1991年1月17日--2月26日,以色列遭到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的袭击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没有食言,他果真向以色列人口密集的地区发射了“飞毛腿“导弹。袭击造成的伤亡不大。原因是“飞毛腿”导弹的命中精度不高,还有就是美国的“爱国者”反弹道导弹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有就是伊拉克的导弹未携带化学弹头。在美国的压力下,尽管公众一致要求对伊拉克的袭击进行回击,但以色列异乎寻常地按兵不动。伊拉克的导弹还是不时地打到以色列领土上(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兵力对比→伊拉克)。
埃及
1975年3月29日,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 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但禁止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该运河。萨达特还宣布,他将更新驻西奈半岛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使命(参见第二十二章→国际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西奈半岛)。
1975年7月--1976年8月,埃及与利比亚的关系紧张 埃及指责利比亚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并且还准备在埃及也进行这种活动。
1975年9月1日,埃及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经过一个夏天的谈判,以色列与埃及达成了从西奈半岛撤军的协议。以色列同意从米尔他和其他两个山口撒军并把阿卜鲁迪斯油田还给埃及。埃及也同意以色列非军用品船只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双方都同意将各自在西奈半岛上驻军的数量限制在8000人。美国将在各山口安装预警系统。
1975年11月30日,以色列撤军 根据《西奈半岛撒军协议》规定,以色列军队从一条144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撤出其军队,并交还一个油田。
1976年3月14日,萨达特废止与苏联的友好条约 据说,苏联拒绝在1973年阿以战争后帮助埃及重建其军事力量并且不愿意继续提供贷款。因此,萨达特总统废止了与苏联在1972年签署的友好条约。他还强烈批评了苏联不允许印度从设在印度的米格飞机生产厂为埃及提供米格飞机的零部件。萨达特后来与中国签订了协议,从中国购买米格飞机的零部件(4月21日)。
1976年7月13—18日,《埃及—苏丹—沙特阿拉伯合作条约》 签宇埃及总统萨达特和苏丹总统尼迈里同意签署一份互不侵犯条约,以此来防止利比亚人侵苏丹。这两位领导人又飞到利雅得会见了沙特阿拉伯国王卡利德,签署了一份多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条约。萨达特和尼迈里已得知,上个月卡扎菲企图在苏丹策动一场政变,但未成功(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苏丹)。
插图004 美军正在进行“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地地导弹导弹试验(美国陆军供稿)
1976年12月18—21日,叙利亚-埃及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进行会谈,达成一项协议,同意加强两国间在军事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合作。
1977年1月16—19日,使用部队平息因食品引起的骚乱 埃及军队平息了一场由于政府上调食品价格而引起的骚乱。
1977年7月12--19日,与利比亚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埃及当局在边境地区逮捕了利比亚的一些蓄意闹事者(7月12日),埃及与利比亚的关系骤然紧张进来。利比亚为了进行报复也逮捕了10名埃及人(7月16日)。边界事件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两国间的武装冲突。
1977年7月21—24日,埃及与利比亚发生边境冲突 埃及军队打退了利比亚军队越过边界发动的进攻。埃及宣称,他们击落了利比亚的2架飞机,击毁坦克40辆,埃及只遭受轻微的损失。埃及采取报复行动,越过边界发动反攻,埃及空军空袭了利比亚的一个空军基地,狠狠地教训了卡扎菲一次。萨达特提出停火(7月25日)。但萨达特警告说:“那个疯子(卡扎菲)在玩火。”
1977年11月10—18日,萨达特提议出访以色列 萨达特一再宣称,他准备访问耶路撒冷,与以色列讨论和平问题。以色列总理贝京也表示他也准备访问埃及。
插图005 美军一O一空降师的士兵正在向海湾地区部署
1977年11月20—22日,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 萨达特大胆出访耶路撒冷并在科涅塞特发表演说。萨达特和贝京都保证,他们将努力争取和平并结束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埃以和平进程开始了。但阿拉伯世界的主要国家,利比亚和叙利亚对萨达特出访以色列,结束与以色列的敌对状态,表示极大的愤怒。利比亚断绝了与埃及的外交关系。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组成反埃阵线 利比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会议,决定组成反埃阵线。尽管他们指责萨达特的行动是“反叛罪”,但他们也未放弃恢复邦交的希望。但反埃阵线比较温和的谴责使伊拉克很不满,伊拉克代表提前离开会场回国了。萨达特召回了埃及驻以上五国的大使(12月5日)。
1978年2月23日,埃及袭击塞浦路斯 阿拉伯的恐怖主义分子称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攻击并打死了埃及驻塞浦路斯尼科西亚的一名报刊主编并把30人扣下当做人质。萨达特派遣埃及的突击部队前去营救。突击队打死恐怖主义分子,但遭到了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部队的攻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15名突击队员被打死,其他队员被俘获。埃及政府对此非常愤怒,继而断绝与塞浦路斯的外交关系。
1978年9月7--17日,戴维营谈判与《戴维营协议》 经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从中斡旋,萨达特与贝京进行为期一周多的谈判,最终达成和于协议,同意约旦河西岸自治并在签署《戴维营协议》后3个月内,签订《埃以和平条约》。
1979年3月20日,美国同意向埃及和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 鉴于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的和平协议,美国同意向埃及提供战斗机和价值20亿美元的其他武器装备。与此同时,为了鼓励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美国也同意向以色列提供总价值3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 在经过数月的艰苦谈判之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统贝京在华盛顿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两国的总统都对美国总统卡特为此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根据条约的有关条款,以色列保证将分批从西奈半岛撤出其部队和定居者,整个撤出行动可望在三年内完成。以色列可以使用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还保证条约签订后一个月,它将谈判巴勒斯坦自治问题。
1979年3月27日,以色列开始从西奈半岛撤军
1979年9月8日,埃及出兵摩洛哥 埃及应摩洛哥政府的请求出兵摩洛哥,帮助摩洛哥政府打击波利萨利奥。
1979年10月6日,美国第一次向埃及运送军火 在埃及庆祝十月战争(1973年)胜利十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美国提供的新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F-4式战斗机和M—113式装甲运兵车。
1980年1月8日,美国与埃及联合举行军事演习 据宣布,美国和埃及空军在埃及的卢克苏尔空军基地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被暗杀 在埃及庆祝十月战争胜利十周年的阅兵式上,埃及总统萨达特被暗杀。暗杀者是埃及军队中的一名反对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和反对自由解释伊斯兰经典的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士兵。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随后接替了萨达特总统的职位。
1981年11月14日,举行代号为“明亮之星”的军事演习 埃及与苏丹、索马里、阿曼和美国联合举行军事演习。
1982年4月25日,以色列完成从西奈半岛的撤军
1983年8月18日--9月18日,举行“明亮之星-83”军事演习 约由5000人组成的美军部队与埃及军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1985年10月7—14日,“阿基利劳洛”号轮被劫事件 四名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恐怖主义分子在埃及海岸外劫持了意大利的“阿基利劳洛”号游轮,打死了船上的一名美国游客(10月7日)。经谈判后,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官员投降(10月9日)。美军舰载F—14战斗机在公海上拦截了这艘载有四名劫持犯驶向突尼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的游轮并迫使其在西西里岛靠岸。在那里,四名劫持犯被抓获并受到审判(10月11日)。尽管埃及遣责了这次劫持行动,但也指责美国的行动是一种“海盗行径”。意大利不顾美国的抗议,放走了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头子,使美国的这次拦截行动未能取得圆满的结局(10月12日)。
1990年8月8日--1991年2月26日,埃及在科威特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穆巴拉克总统宣布,埃及将派部队参加海湾多国部队(1990年8月8日)。埃及的部队稍后开始进驻沙特阿拉伯(8月11日)。埃及在沙特阿拉伯部署了一个装甲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些突击部队和一些支缓部队(1991年1月)。这些部队参加了联合国联军的进攻行动(1991年2月24--28日;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科威特战争)。
也门(北也门)
1977年10月10日,总统和副总统遭暗杀 总统阿巴拉汗·阿尔哈姆迪和他的弟弟阿卜杜拉·穆罕默德·阿尔哈姆迪上校被暗杀。此次暗杀很有可能是要阻止计划中的旨在寻求南北屯门统一的谈判。
1978年6月24日,总统被暗杀 新总统阿米德·侯赛因·加什米在南也门的公使送来的南也门总统塞尔姆·鲁巴亚·阿里的公函包发生爆炸中被炸死。这位南也门公使也在这次爆炸中也被炸死。北也门指责这次爆炸是南也门总统塞尔姆·鲁巴亚·阿里计划所为。但阿拉伯方面也有消息证实说,此次爆炸事件是北也门反对派所为。
1979年2月24—26日,与南也门发生边境冲突 北也门官员谴责南也门部队越过了边境向北也门发动进攻,南也门否认这一说法并说他们只是在对北也门对南也门发动人侵做出的应有反应。两国同意阿拉伯联盟出面进行调停(2月28日)。
1979年3月17日,停火 南北也门同意停火。
1979年3月29日,国家统一协议 停火后,南北也门进行了谈判协商。尽管双方都同意进行统一,但没有实现。
1980年5—6月,南北也门再度发生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南也门→南北也门发生激烈战斗)
黎巴嫩
1975--1984年;黎巴嫩内战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的发展加剧了黎巴嫩国内基督教与穆斯林各派别之间的紧张局势,爆发了全国性的内战(1975年4月13日)。内战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为实现摧毁以色列的目标,巴解组织把黎巴嫩当作基地,借此袭击以色列并使用其远程火炮和火箭轰击以色列。
1976年3月,叙利亚出兵干涉叙利亚 借口在黎巴嫩交战各派别之间维持和平,派兵进驻黎巴嫩。起初,是为了阻止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黎巴嫩穆斯林各派打败基督教派。
1978年3月14—21日,以色列入侵南部黎巴嫩:利塔瓦河战役(参见下文)
1978年4月11日--6月13日,以色列撤军,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参见下文)
1978年4月--1981年6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获得大发展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建立了牢固的政治和军事基础。他们从苏联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参见下文)。
1982年6—8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参见第二十二章
→重大战争→黎巴赠战争)
1982年8月21--28日,部署多国维和部队(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部署多国维和部队)
1982年8月27日--9月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部队撤出贝鲁特 15000名叙利亚部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部队撤出贝鲁特。他们大部分是从海上撤出的,但叙利亚部队和小股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部队是从通向大马士革的以色列部队控制线撤出的。多国维和部队在此后不久也撤出了贝鲁特(9月10日)。
1982年9月13日,当选总统杰马耶勒被暗杀 黎巴嫩当选总统杰马耶勒被叙利亚支持下的恐怖主义分子暗杀了。以色列宣布,为维持秩序和防止再度发生流血事件,派军队迅速占领了贝鲁特。
地图04 黎巴嫩
1982年9月16—19日,沙巴拉和沙迪拉难民营惨案(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萨勃拉和沙迪拉难民营大屠杀)
1982年9月20—22日,在贝鲁特部署多国维和部队 这是对由于沙巴拉和沙迪拉难民营惨案引起的世界性恐慌所做出的反应。美军海军陆战队在机场以东,意大利部队在机场以北距贝鲁特不远处,法国部队在机场以北更远的西贝鲁特近郊构筑阵地。后来,英国也派遣了一支由150人组成的象征性部队参加了此次行动,与美军海军陆战队部署在一起。
1982—198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北部发展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尽管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他们又迅速组织了起来并在黎巴嫩重建自己的武装力量。
1983年5月17日,《黎巴嫩-以色列协议》 在美国外交的支持下,以色列与黎巴嫩政府总统杰马耶勒达成协议,实际上这是一个条约。其中规定:结束两国间自1947以来持续不断的战争。黎巴嫩政府承认以色列。两国的关系开始部分实现正常化。
1983年9月3日,以色列开始部分撤军 以色列没有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美国希望以色列继续在舒夫山脉驻兵以维持那里的秩序),从贝鲁特地区和舒夫山脉撤出了其部队(约1万人),重新部署到了阿瓦利河以南新的阵地。
1983年9月4--25日,舒夫山脉内战 当以色列正在从该地区撤军时,方阵部队与黎巴嫩军开始开进该地区。当地的德鲁兹穆斯林立即开始向方阵部队和黎巴嫩军发动进攻。德鲁兹进攻的主要目标是贝鲁特和贝鲁特—大马土革公路的巴姆顿以东约16公里阿莱的据点(9月4--6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德鲁兹民兵包围了德尔阿尔卡马尔(9月10日)并向苏克阿尔卡勃攻击,从这里可以俯视总统官邸(9月10--11日)。在美国海军舰炮的支援下,他们把德鲁兹民兵赶出苏克阿尔卡勃(9月19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子班达宾苏丹的斡旋下,黎巴嫩交战各派同意停火(9月25日)。在交战中,德鲁兹猛烈的炮火经常打到多国部队的阵地上和阵地附近,其中大多数落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阵地附近。但这大多是流弹。停火协议也经常遭到破坏。
1983年9月10日--10月20日,美国海军支援海军陆战队实施维和行动 美国政府下令实施空袭,停泊在贝鲁特附近的美国海军的舰只,也用其舰炮对贝鲁特机场附近的海军陆战队阵地实施火力支援。美政府还命令,如果海军认为附近的黎巴嫩军的阵地有助于保证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阵地安全的话,也可对其实施火力支援。这样,美舰时而对附近的德鲁兹民兵阵地和其他反政府民兵的阵地以及叙利亚占领区以东的支援炮火实施火力压制。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也开始对黎巴嫩中西部上空实施飞行侦察。
插图006 美海军的“小鹰”号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供稿)
1983年10月23日,对美国和法国的维和部队进行自杀性进攻 一名可能属于亲伊朗或亲叙利亚的恐怖主义组织成员,开着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冲进了联合司令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扎的一座营区,制造了一起重大的汽车爆炸事件,结果造成241名美军人被炸死。这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呼声,要求海军陆战队撤回国内。一名官员在经过调查后指出,造成这次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军未采取应有的预先安全防卫措施,当地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官以及负责指挥的海军和陆军高级军官均应负安全方面的责任。里根总统承担下了一切责任,因此军事法庭未审判责任军官。与此同时,恐怖主义分子对法国军队的营房也进行了袭击,造成58人死亡,15人受伤。
1983年11月13—14日,德鲁兹民兵与黎巴嫩军再度发生战斗 9月25日停火协议生效后的数星期内,发生了数起破坏停火协议的事件。在贝鲁特城以东,能够俯视贝鲁特城群山的苏克阿尔卡勃地区,突然爆发了战斗。德鲁兹民兵开始炮击基督教的东贝鲁特。德鲁兹民兵与黎巴嫩军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机场附近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的阵地再度受到了炮火的严重威胁。在达成停火协议之前,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12月27日)。
1983年12月4日,两架美国飞机被叙利亚的防空导弹击落 在叙利亚向美军的侦察机开火后(12月3日),美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开始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防空火力阵地进行空袭。在空袭中,两架美国的侦察机被叙利亚的防空导弹击落。一名驾驶员被救起,另外一架飞机的驾驶员被打死。导航员罗伯特·古德曼被叙利亚俘获。
1983年12月,继续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阵地进行炮击 海军陆战队的阵地连续遭到炮击,海军陆战队被迫进行还击。
1983年12月,的黎波里地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发生亲阿拉法特和反阿拉法特力量之间爆发战斗 几个月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反对阿拉法特的力量与该组织中忠于阿拉法特的力量不断进行战斗。反对阿拉法特的力量在叙利亚的支持下,将阿拉法特的支持者们赶到了的黎波里的海港城市。最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两派之间达成了停火协议,允许阿拉法特与其支持者们乘船离开黎巴嫩。以色列起初准备派遣舰艇拦截阿拉法特,但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放他逃跑了(12月20日)。
1983年12月--1984年1月3日,杰斯·杰克逊使克德曼释放 德高望重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杰斯·杰克逊只身前往叙利亚,在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进行会谈,求得了阿萨德总统的同意,释放了美国领航员罗伯特·古德曼。但叙利亚称,释放古德曼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方面的原因。
1984年1月15日,哈地德卒 黎巴嫩军和南部黎巴嫩民兵游击队总司令萨阿德·哈地德病故。生前,1979年,他被亲叙利亚的政府赶出黎巴嫩军,直到他死前,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才由黎巴嫩国家法院——黎巴嫩最高的法制机构宜布重新恢复了他的军衔。该法院在一名基督教徒和两名穆斯林教徒主持下,取消了对哈地德不公正的待遇。实际上,黎巴嫩军仍给他的部队发放军饷,并通过海法定期提供后勤补给。以色列盛赞哈地德的勇气和从不动摇的斗志。哈地德信奉基督教,受到了黎巴嫩军中穆斯林和基督教军官的爱戴和尊敬。
1984年1月6日—3月5日,德鲁兹民兵与什叶派穆斯林打败了黎巴嫩政府军 德鲁兹民兵和什叶派穆斯林与黎巴嫩政府军之间又突然爆发了激烈的战斗(1月6日)。在暂短的停火之后,战斗更趋激烈(1月13日),叙利亚支持下的什叶派穆斯林和德鲁兹民兵,打败了贝鲁特东部和南部的黎巴嫩政府军。与此同时,什叶派穆斯林民兵将黎巴嫩政府军逐出西贝鲁特。为改善自己的处境,争取在黎巴嫩仍保留一部分实力,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同意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进行谈判(2月29日—3月1日)。为了保证通过谈判(3月5日)继续留在黎巴嫩,杰马耶勒废止了与以色列签订的协议(参见上文)。
1984年2月7日—3月31日,多国维和部队撤出黎巴嫩 美国总统里根命令执行维和任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撒出贝鲁特。第二天,英国和意大利(2月8日)等国的部队也相继开始撒军。两个星期后,海军陆战队开始撤到停泊在近海上的海军舰只上(2月21日)。美国总统里根宣布,美国海军陆战队已完成维和使命(3月31日)。五星期后,美军撤出了全部部队。在同一天,法国也撤走了其维和部队。
1984—1988年,内战持续不断 尽管大规模战斗经常发生,但交战派别组织,包括叙利亚在内,没有一个能独霸黎巴嫩,甚至是贝鲁特。恐怖主义活动和小规模冲突天天不断,人们对此也已习以为常。
1985年2--6月,以色列撤军 沙龙的“争取加利利和平”行动开始三年后,以色列将部队撤出了以色列宣布的南方安全地带——黎巴嫩北部地区的一条狭长地带。
1988年5月6--12日,冲突 什叶派穆斯林的阿马贡组织与该派的阿利尔赫兹伯拉民兵组织(上帝之军),为争夺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领导权发生流血冲突。
1989年3月17日,“解放战争” 当基督教组织开始进攻西贝鲁特和发生一起穆斯林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之后(3月17日),1988年底出任黎巴嫩军总司令的基督教将军米切尔·阿农宣布发动“解放战争”,将黎巴嫩从叙利亚人及其联盟组织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1989年9月6日,美国召回其驻黎巴嫩大使 随着美国与阿农将军的关系不断恶化,美国召回了其驻贝鲁特的大使,使阿农在外交上更加孤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