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43 T.N.村派纪 (美)
1979年1—6月,坦桑尼亚入侵乌干达(参见同上)
1979--1981年,坦桑尼亚派部队在乌干达进行维和(参见同上)
1982年8月18—19日,坦桑尼亚干涉塞舌尔群岛(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东非→塞舌尔群岛)
中非
布隆迪
1976年11月1日,政变 让—巴蒂斯特·巴加扎中校领导发动了一起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布隆迪总统米歇尔·米康比罗政府。
1988年8—9月,民族冲突 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与人口占少数但居统治地位的图西族之间发生了一起规模不大的暴力冲突之后,图西族控制的军队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打死、打伤数以干计的胡图族平民,致使5万多名胡图族人逃往邻国。在国际社会的抗议下,政府被迫答应进行改革,并鼓励难民返回家园(1989年下半年)。
卢旺达
1990年9月30日--10月5日,卢旺达爱国阵线的入侵 一支由5000—10000名流亡在乌干达的图西族人组成的部队,在弗雷德·鲁维吉纳少将领导下入侵卢旺达,企图推翻胡图族政府,恢复图西族政权(9月30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向比利时求援,要求提供紧急军事援助(10月3日)。卢旺达在300名法国军队、500名比利时军人和500名扎伊尔军人的支持下击退此次入侵。利马纳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10月8日),此后又宣布停火并允许流亡分子回国(10月18日)。
中非帝国(中非共和国)
1976年12月4日,宣布成立中非帝国 中非共和国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冒天下之大不韪宣布正式将中非共和国改名中非帝国,并宣布自己为博卡萨一世皇帝。
1979年1月20—21日,镇压学生骚乱 政府命令大学生必须穿着国家统一制服,结果引起学生骚乱和在首都班吉市内大肆抢劫的罪恶行径。邻国孔伊尔派部队帮助镇压了这次骚乱。
1979年9月20日,政变 原总统大卫达科在法国的支持下发动了一起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了博卡萨皇帝,并将国名重新改为中非共和国。
1981年9月21日,政变 陆军总参谋长安德烈·罗林古将军发动了一起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了达科总统,并宣布自己担任总统。
乍得
1975年4月13—15日,政变 内尔奥·金格将军成功地发动了一起政变,推翻并打死了政府第一任总统恩加尔·塔汤·博尔贝,并任命原武装力量总司令费利克斯·马卢姆将军为军事委员会主席(4月15日)。
1975年9月27日,马卢姆命令法国军队撤出乍得 马卢姆总统命令法国军队撤出乍得,因为在此之前,法国一直在与希森·哈布雷领导的穆斯林抵抗组织弗罗林纳特进行谈判,要求释放被他们扣押为人质的法国侨民。
1975年10月13日--10月27日,法国撤军 法国开始从乍得撤军,从而结束了法国在乍得78年的军事存在。
1976年4月13日,阴谋政变 乍得政府挫败了一起弗罗林纳特游击队企图支持马卢姆的政变。
1976—1977年,利比亚干涉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向乍得北部的弗罗林纳特抵抗组织提供援助并要求将乍得北部约9583平方公里的地土划归利比亚(1976年9月9日)。
1977年7月18日,法国提供军事支援 应乍得政府的请求,法国的军用运输机将乍得的部队空运到乍得北部的前线,并向乍得派遣了军事顾问。
1978年2月1日—2月24日,抵抗组织取胜 弗罗林纳特抵抗组织发动进攻,一举占领了80%的乍得领土(2月7日)。马卢姆总统同意停火(2月20日),然后与利比亚、尼日尔和苏丹领导人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问题(2月24日)。但弗罗林纳特抵抗组织违反停火协议,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4月15日)。
1978年4月26日--6月6日,法国进行军事干涉 应乍得总统马卢姆的请求,法国向乍得派遣约500名外籍军团士兵,以政府的名义,在1500名政府军的配合下击退了抵抗组织的进攻(6月6日)。随后,驻乍得的法国外籍军团的人数迅速增加到2500人。
1978年8月29日,哈布雷任命总理 当抵抗组织首领哈布雷宣布,他的部队与弗罗林纳特组织脱离后,马卢姆总统任命他为乍得政府总理。
1979年2月12—17日,阴谋政变 哈布雷总理企图发动一起政变,推翻马卢姆总统,但被政府军在法国军队的支援下镇压了。哈布雷逃往北部,在那里进行抵抗运动。
1979年3月16—23日,民族联合政府成立 为平息内战,乍得政府与哈布雷领导的弗罗林纳特抵抗组织和古库尼·韦戴领导的弗罗林纳特抵抗组织进行谈判,达成了协议,同意组成三方民族联合政府(3月16日)。协议规定,所有的法国军队必须撒出乍得。韦戴担任政府首脑(3月23日)。
1979年4月20日,挫败利比亚的入侵 利比亚打着支持乍得北部抵抗组织的旗号,派部队入侵乍得。乍得政府在法国军队的支援下击退了利比亚军队的入侵。法国开始逐步撤军。
1980年1月18日,刚果派部队进行维和行动 在非洲统一组织的支持下,刚果向乍得派遣部队,进行维和行动。
1980年3月22日--12月16日,再度发生叛乱 韦戴取代马卢姆担任总统后,在首都恩贾梅纳爆发战斗。韦戴总统在利比亚军队的支持下(应韦戴总统的请求),平息此次叛乱。哈布雷逃往喀麦隆。
1981年1月7日,卡扎菲宣布利比亚与乍得统一 卡扎菲宣布利比亚与乍得统一。乍得随即被大约6000名利比亚军队占领了。
1981年10月31日,与利比亚达成协议,利比亚从乍得撤军 韦戴要求利比亚从乍得撤军,得到了非洲统一组织的支持。卡扎菲勉强同意撤军。非洲统一组织派出维和部队进驻乍得(12月17日)。
1982年3月21日--6月8日,内战再起 利比亚撤军后,哈布雷再度发动叛乱并推翻了韦戴政府(6月8日)。
1983年6--7月,韦戴再次发动内战 原总统韦戴在利比亚军队的支持下,占领了乍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1983年7月30日,政府军发动反攻 当韦戴叛乱组织的部队占领了法亚—拉若之后,哈布雷指挥政府军发动反攻,收复了这片沙漠绿洲。
1983年8月3—10日,利比亚出兵干涉 在利比亚的苏制飞机猛烈轰炸的支援下,韦戴又重新占领了法亚—拉若。
1983年8月9—13日,法国出兵干涉 约1000名法国空降部队开进恩贾梅纳,然后向北——向乍得中部的萨拉拉兰阿拉达推进,双方对峙,但未交火。
1983年8月?了日,停火 乍得交战双方同意由法国安排停火。
1984年9月,法国与利比亚进行谈判,协商撒军问题 法国和利比亚均同意同时进行撤军。法国军队于1984年初撤出,但利比亚军队仍留在乍得—利比亚边界上的奥祖地带。
1986年2--3月,利比亚再度入侵 利比亚驻守在奥祖地带的部队向乍得南部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进攻,但被乍得军队(在法国军队的支援下)击退了。
1987年3月,乍得取胜 装备有先进的“米兰”和“陶”式反坦克导弹的乍得军队,采取“打完就跑”的战术,向奥祖地带的利比亚军队发动进攻,重创利比亚军队,缴获了利比亚军队大批火炮、坦克、防空武器、汽车和一些飞机。此后,经过一些边界上的小规模战斗,双方同意停火(9月)。
1989年4月,阴谋政变 忠于总统的警卫部队挫败了一起推翻哈布雷的政变。政变领导人哈桑·贾穆斯被打死,另一位领导人、原国防部长伊德里西·德贝逃往苏丹,在那里断断续续地进行一些袭扰活动。尽管此次政变未遂,但却致使曾一度把哈布雷推上台的北部部落联盟解体。
1990年4月,抵抗组织发动袭击 流亡在苏丹的原国防部长德贝领导的抵抗力量在苏丹-乍得边界地区进行一系列的袭扰活动。
1990年11月10日—12月4日,哈布雷被推翻 德贝领导的人民救助运动组织的部队向乍得发动进攻并占领了阿贝歇(11月29日)。法国部队未施加任何干涉。总统哈布雷逃往喀麦隆(12月1日)。德贝占领恩贾梅约,封闭了议会,并自封总统(12月2—4日)。这一举动引起了西方舆论界的关注:德贝保证建立多党制民主政治。由于考虑到他与利比亚的关系,美国紧急向尼日利亚进行空运,支持在乍得的利比亚流亡分子(12月6日)。
扎伊尔
1989年2—3月,学生骚乱 学生在军事基地附近发现了一具学生的尸体,从而导致了学生骚乱。有传说,政府安全部队打死了数十名学生,但政府发布的新闻却说,只打死了一名学生。为防止学生进一步进行抗议活动,政府封锁了这几所大学(2月15日—3月15日)。
西非
安哥拉
1975年1月15日,《阿沃尔协议》 安哥拉的几个反对派组织在葡萄牙的阿沃尔举行会议,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领导人阿戈什·蒂纽内托博士、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霍尔登·奥尔沃罗和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领导人乔纳斯·萨维比,同意组成联合政府。尽管如此,三派在整个春季和夏季还在继续交战,停战协议实际上并未生效。
1975年3—4月,苏联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 苏联向内托的组织运送了大批的武器装备。古巴也向内托的组织派遣了数百名军事顾问。
1975年8月9日,联合政府解散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退出联合政府,只剩下内托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执政。内战再度加剧。
1975年8月14日,南非出兵干涉 为击溃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的部队,南非共和国国防部长博塔向安哥拉南部派遣了一支特遣装甲部队。南非军队两度击败了古巴的军队。
1975年12月12日,14号桥之战 尽管古巴军队在人数上多于南非军队,但却被南非军队打得溃不成军。那时,古巴在安哥拉驻有7500名战斗部队。
1976年2月8日,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的部队被击溃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的部队在古巴军队的支援下击溃了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的部队,并占领了他们的主要据点万博。霍尔登,奥尔沃罗及其同党逃往邻国赞比亚。
1976年4月30日,南非从安哥拉撤军 南非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达成协议,同意保护南非在安哥拉的利益,南非从安哥拉撤军。这是对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的一次重大打击。
1976年6—8月,古巴发动进攻 古巴军队向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发动了一场诸兵种联合进攻,试图一举击溃安哥拉政治力量中的这支主要反对派组织(6月3日)。古巴军队将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的部队驱出安哥拉中部,将他们赶到了安哥拉东南部的一个偏远的地区。
1976年9—11月,古巴再度发动进攻 为了肃清安哥拉的抵抗力量,大约15000名古巴战斗部队向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在安哥拉南部的据点发动进攻。他们在取得有限胜利后撤退。
1976—1990年,争取安哥拉独立 民族联盟的游击战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和其古巴盟军被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的游击战搞得焦头烂额。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成功地袭击了他们的补给线和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的营地。他们在安哥拉南部得到了南非的支持(1975—1982年;1983—1984年;参见第1543页)。到80年代初,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的部队已控制了占安哥拉三分之一的南部地区并曾几度切断了本格拉—扎伊尔铁路。尽管如此,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组织(在古巴的支持下)与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胜负难分,进入相持阶段。
1989—1990年,安哥拉不稳定的和平 在几个非洲国家的支持下,安哥拉交战双方在扎伊尔的金沙萨举行和平谈判(1989年7月),但此后游击队和桑托斯总统几度破坏和平协议。在美国和苏联的努力下,和平谈判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90年5—12月)。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在华盛顿和平会议上宣布同意停火(12月14日)。
1989年1月--1991年7月,古巴从安哥拉撤军 鉴于安哥拉正在逐步实现和平和正在纳米比亚进行独立谈判,古巴决定撤走它在安哥拉的5万名军队。古巴军队将在1991年7月完全撒出安哥拉。
贝宁人民共和国(达荷美)
1975年1月21日,未遂政变 政府军挫败了一起由劳动部长领导发动的政变。
1975年10月18日,未遂政变 政府的安全部队揭露并挫败了一起阴谋推翻贝宁人民共和国总统的政变。
1977年1月16日,未遂政变
布基纳法索(上沃尔特)
1980年11月25日,政变 赛耶塞尔多上校发动政变推翻并取代了桑勒·拉米扎纳总统。
1982年11月17日,政变 反对派领导人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将率领土兵推翻了赛耶塞尔多总统。
1983年8月5日,政变 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总统被前总理托马斯·桑卡拉推翻。
1985年12月,与马里发生边界冲突 冲突起源于有争议的、矿产丰富的阿加车地带,这也是1974—1975年两国冲突的策源地。经过五天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两国将问题提交给海牙国际法庭。国际法庭判决,将这部分有争议的地区一分两半,两个国家各占一半。这一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1988年)。
1987年10月15日,桑卡拉在政变中倒台 民族革命委员会成员布莱兹·坎普勒上尉领导政变,推翻并杀死了桑卡拉总统,成立了三人执政政府——由布莱兹·坎普勒领导,其他两名成员是民族革命委员会成员让—巴蒂斯特·林加利上尉和人民阵线成员亨利·让果上尉。
1989年9--12月,未遂政变 坎普勒总统的两位合作者——让—巴蒂斯特·林加利和亨利·让果因被指控在9月14日阴谋发动政变,结果被判处死刑。此后,政府宣布又发现并挫败了另外一起政变(12月26日)。
喀麦隆
1976年11月16日,与加蓬发生边界冲突(参见上文)
1984年4月,军事政变未遂 持不同政见的军官企图发动一起军事政变,推翻保罗·比亚总统。忠于总统的武装部队挫败了这起阴谋。
刚果人民共和国(刚果布拉柴维尔)
1978年8月14日,未遂政变 政府军挫败了一起阴谋推翻乔基姆·约姆比·奥庞戈军人总统的政变。
1990年5月22日,政治骚乱 反对派领袖约瑟夫的尸体被发现后,在利伯维尔和根迪尔港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游行。法国驻加蓬的部队(1个海军陆战团)掩护撤出了当地的法国侨民。6月初重新恢复了秩序。
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1990年5月14—16日,军队叛乱 约1000名陆军士兵在阿比让发动叛乱,要求提高工资(5月14日)。两天后,空军的几百名士兵占领了机场。但当政府作出让步后,大部分士兵返回了营房(5月16—17日)。
加蓬共和国
1976年11月17日,与喀麦隆发生边界冲突 喀麦隆用火箭攻击了边界上加蓬的一个警察哨所。此后,加蓬关闭了两国边界。
1978年6月6日—1979年8月14日,向扎伊尔派驻维和部队 这个弱小贫穷的国家想通过此举扩大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
冈比亚
1981年7月30日,未遂政变 准军事警察部队和武装平民发动政变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冈比亚政府向塞内加尔求助,后来此次不成熟的政变在塞内加尔出兵干涉下被镇压了。
加纳
1975年12月23日,政变
1978年7月5日,政变 加纳国家元首伊格内修斯·库图阿·昌庞上将被其副总统福莱德·阿库弗中将推翻。1979年5月15日,未遂政变中尉杰里·罗林斯发动政变未遂,结果被判监禁。
1979年6月4日,政变 罗林斯被反叛分子营救出狱后,领导发动了政变,成功地推翻了阿库弗将军政府。新的文人政府建立。
1981年72月37日,政变 罗林斯宣称新的文人政府腐败、无能,因而接管了政府。
几内亚
1979年4月17日,向利比里亚派遣部队(参见下文)
1980年1月18日,向乍得派遣维和部队
几内亚—比绍
1975年3月30日,政变
1980年11月14日,政变 总理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不满总统路易斯·德阿尔梅达的统治,遂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统路易斯·德阿尔梅达并取而代之。
利比里亚
1979年4月14—15日,物价上涨引起骚乱 政府提出提高大米的出售价格,引起子市民的抗议示威,在首都发生了骚乱。在几内亚派出的200名军队干涉下,恢复了秩序。
1980年4月12日,政变 塞内加尔的塞缪尔·K.多伊领导利比里亚军队的士兵推翻了总统威廉·R.托尔博特。他保证将肃清政府中的腐败现象。士兵处决了托尔博特和原政府的其他27名官员。士兵们在蒙罗维亚大肆掠夺和狂欢了数日。
1989年12月,未遂政变 忠于总统的部队挫败丁一起阴谋总统的军事政变。之后,数百名难民逃往象牙海岸。
1990年1月,内战 民族爱国阵线游击队以几内亚为基地,在查尔斯·泰勒的领导下,攻入利比里亚,企图推翻多伊总统。泰勒原是多伊政府的财政部长,他的行动的确严重威胁着已是摇摇欲坠的多伊政府。随着民族爱国阵线部队不断向前推进,引起了国内部落间的冲突:多伊的科兰族与对立的吉奥族和马诺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1990年6月4日,美国海军特遣舰队抵达利比里亚 美国一支搭载着2000名海军陆战队的特遣舰队抵达蒙罗维亚,保护美国公民撒出蒙罗维亚。
1990年7月2日,蒙罗维亚发生战斗 多伊的部队控制了城区的外围,总统官邸遭到围攻。当民族爱国阵线领导人普林斯·约米尔·约翰逊宣布脱离泰勒独立,自已成立组织时(7月6日),蒙罗维亚政治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了。政府军在蒙罗维亚的路德教会杀死了600多名吉奥族人和马诺族难民(7月30日),激起了一场民族反抗运动。
1990年8月5--8日,西方公民开始撤出 由于约翰逊威胁说要抓西方公民作人质(8月4日),所以美海军陆战队在三天内撤走驻蒙罗维亚大使馆的125名美国工作人员和美国公民。与此同时,约翰逊还扣押了22名平民作人质(8月6日),但第二天又将他们释放了。
1990年8月24日,国际社会干涉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派出了3000人的部队,抵达蒙罗维亚,以帮助恢复秩序和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这场冲突。这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监察部队由尼日利亚、加纳、冈比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派部队组成,由加纳将军阿努尔·奎努指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监察部队已控制了蒙罗维亚的大部分城区,但还有零星战斗发生(8月25日——9月2日)。
1990年9月9--10日,多伊被抓获并被处死 当多伊来到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监察部队司令部询问有关事宜时,约翰逊的部队拦截并抓获了多伊(9月9日),随即将其处死(9月10日)。
1990年9月--11月28日,战斗继续进行 多伊死后,利比里亚国内务派别之间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监察部队、约翰逊的部队、泰勒的部队,还有忠于原总统的原国防部长大卫·尼勃雷准将领导的部队,这几支部队展开了混战。最后,西非国家共同体强迫交战各方必须接受停火并在马里的巴马科进行谈判(11月26—28日)。但是各方之间的冲突未能实现政治解决,许多利比里亚人在饥饿中挣扎,而且内战随时还有可能爆发(1991年初)。
马里
1985年12月,与布基纳法索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西非→布基纳法索)
毛里塔尼亚
1975年12月10日,毛里塔尼亚占领南撒哈拉 北撒哈拉约占当年西班牙殖民地的三分之二,当摩洛哥部队攻占该地区时,毛里塔尼亚出兵占领了南撒哈拉。但他们立即遭到了正在寻求撒哈拉独立的当地游击队的进攻。三方为争夺撒哈拉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毛里塔尼亚与摩洛哥联合打击当地的游击队。
1978年7月10日,政变 陆军参谋长穆斯塔法·乌尔德·萨利克在一起未流血的政变中,推翻了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总统。萨利克开始与游击队进行谈判,决定在撒哈拉停火。第二年,签订了停火协议,毛里塔尼亚军队全部撤出撒哈拉(1979年8月5日)。
1980年1月4日,政变 毛里塔尼亚总理穆罕默德·库奥纳·乌尔德·每达拉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了穆罕默德·马赫穆德·乌尔德·路里总统。路里接替萨利克担任总统,执政期仅为六个月(1979年6月4日)。
1981年3月16日,未遂政变 毛里塔尼亚的军人流亡分子阴谋发动政变,但被军事政府挫败了。毛里塔尼亚政府指责摩洛哥支持了这起未遂政变,因为摩洛哥反对毛里塔尼亚从撒哈拉撤军。
1989年4—8月,与塞内加尔发生边界冲突 在与塞内加尔发生一场短暂的贸易战(1月)之后,毛里塔尼亚的边境警察又打死了塞内加尔的两名农民(4月9日),两国发生边界暴力冲突。双边不断发生摩擦,暴力冲突不断,至少造成300人死亡和30万名难民(4—8月)。毛里塔尼亚与塞内加尔断绝了外交关系(8月)。此后,两国虽然停止了暴力冲突,但遗留的问题一直到1991年仍未解决。
尼日尔
1976年3月15日,政变
1983年10月6日,未遂政变 忠于赛义尼·孔切总统的部队轻而易举地挫败了一起政变。
1989年5月,与图阿累格分裂主义分子发生冲突 图阿累格游牧民族在尼日尔北部的奇银塔巴拉丹附近与政府军部队发生冲突(5月初)。当局报道说有6个士兵和31个图阿累格人死于冲突,但据国际新闻报道,政府军在报复行动中至少打死数百名图阿累格人(6—8月)。毛里塔尼亚政府邀请国际大赦组织对此进行调查(9月)。
尼日利亚
1975年7月29日,政变 雅库勃·戈翁将军在一起不流血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穆里塔·拉鲁法·穆罕默德准将取而代之,成为总统。
1976年2月13日,未遂政变,总统被杀 政府军挫败了一起军事政变。但叛乱分子暗杀了尼日利亚国家总统穆里塔·拉鲁法·穆罕默德上将。奥卢塞贡·奥参爵中将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1983年12月31日,政变 穆罕默德·布哈里准将发动一起军事政变,推翻丁谢胡·沙格利总统,从而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文人统治。
1985年8月27日,政变 易卜拉欣·巴班吉达少将发动政变,推翻了布哈利将军。这是尼日利亚20年内发生的第六次政变。
1989年5月,大规模骚乱 政府残暴的措施导致了大规模骚乱(同年5月下旬)。政府进行了大规模逮捕,并将六所大学关闭了一年之久。
1990年4月22日,未遂政变 对现政府不满的军官们在吉迪思·奥尔卡少校的领导下,企图发动政变,推翻巴班吉达将军。忠于巴班吉达将军的军队挫败了此次政变并恢复了秩序。奥尔卡少校和其他42名同谋犯审讯后被判处死刑(7月27日)。此次政变的导火线,是在内阁大改组中(1989年12月29日)解除了基督教德多姆卡特·雅赫·巴利中将的职务。此举导致了人们担心武装力量可能“穆斯林化”。
塞内加尔
1981年7月30日,支持冈比亚 塞内加尔派部队支持冈比亚政府,镇压了一起政变。
1989年4—8月,与毛里塔尼亚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西非→毛里塔尼亚)
1990年5月18—22日,与几内亚-比绍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领土纠纷,导致了两起大规模的边界冲突(5月18—19日和5月22日),塞内加尔部队越过了边界。在两国同意从边界地区撒军以前,双方均有几名士兵被杀。
1990年6月19日,遭到卡萨芒斯河民主力量运动游击队的攻击 卡萨芒斯河民主力量运动游击队袭击了塞内加尔安全部队,打伤了九名塞内加尔人。
多哥
1978年6月19日—1979年8月14日,向扎伊尔派遣维和部队
南非
莫桑比克
1975—1991年,游击战争 莫桑比克政府军不断镇压民族抵抗运动组织。该组织从1984—1985年以来一直受到南非的支持。结果许多民族抵抗运动组织的部队转而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并开始到处进行抢劫,为其活动筹集物资。为了保证从莫桑比克到苏法拉铁路的畅通,自1980—1981年以后,津巴布韦在莫桑比克部署了数千人的军队。莫桑比克也向非洲国民大会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援助(当时非洲国民大会在南非是非法组织)。到1990年下半年,据估计,战争町能造成约60万人死亡,另外至少60万人死于由于战争而造成的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
1975年12月17—19日,未遂政变 一些对现政府不满的军官和政客企图发动政变,但经过两天的流血战斗,政变被挫败了。
1984年3月16日,与南非达成《恩科马蒂协议》 莫桑比克民族抵抗组织、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马切尔和南非总统博塔强行通过了一项协议,同意莫桑比克停止向南非的非洲国民大会提供援助,南非也停止支持莫桑比克民族抵抗运动组织。南非在其中还做了什么交易,未向外界透露。
1986年10月19日,马切尔总统在一次空难中身亡 总统乘坐的飞机在南非坠毁,机上的所有人员,包括总统和25名随行人员全部遇难。非洲国民大会指责南非在飞机上做了手脚。若阿金·希萨诺继任总统之职。
1989年5—9月,政府改革 鉴于1988年末至次年初游击队连连取胜这种形势,希萨诺总统采取了新的政策。政府一边逐步从马克思主义一党制向多党制自由经济过渡,一边向苏法拉省的游击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1990年7—12月,和平建议 莫桑比克民族抵抗运动组织领导人对希萨诺政府的改革作出了一些反应。政府与游击队的代表在罗马进行会晤(7月),经过三星期的谈判,达成协议,同意实施部分停火(12月),为1991年的全面停火带来了希望,也成为莫桑比克和平的契机。
莱索托
1982年12月9日,南非袭击驻莱索托的非洲国民大会基地 此次袭击打死了一些非国大的游击队员,也造成数名平民伤亡,(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南非→南非共和国)
津巴布韦—罗得西亚
1975—1976年,游击战争 罗得西亚参加交战的有两支反对伊恩·史密斯总理及少数白人政府的主要力量:乔施西·恩科莫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罗伯特·穆加贝领导的津巴布韦民族联盟。从1975年以来,恩科莫与史密斯一直在进行谈判。但谈判未取得成果,恩科莫发动游击战。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有时甚至打到邻国赞比亚。恩科莫和穆加贝双方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西方民主国家对史密斯施加了外交压力和进行经济制裁,迫使他原则上接受了大多数人管理罗得西亚的方案并安排大选。佐雷瓦主教反对史密斯少数白人统治。政府的温和派领袖在大选之前回国,以推动罗得西亚的民主进程(1976年10月)。
1979年4月17—24日,穆佐雷瓦在大选中获胜 在恩科莫和穆加贝都进行抵制的情况下,穆佐雷瓦主教在大选中获胜。但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和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两个组织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1979年9月10—24日,伦敦会议,建立英国统治 为了稳定津巴布韦局势,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出面干涉。各党派都同意恢复罗得西亚殖民地的地位,恩科莫和穆加贝接受了大选的条件。
1980年2月27—29日,穆加贝在大选中获胜 罗伯特·穆加贝的津巴布韦民族联盟党在大选中获胜,赢得了议会中大部分席位。
1986年,马塔贝莱兰发生骚乱 恩科莫的津巴布韦人民联盟党在津巴布韦西南部的马塔贝莱兰有广泛的基础,但受到了津巴布韦民族联盟党国家政策的种种限制。因此,该组织在这一年经常与安全部队和津巴布韦武装支持者们发生冲突,有几次几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尽管到1986年下半年战斗已基本停止,但危机并没有结束,直到1987年12月,津巴布韦人民联盟党与津巴布韦民族联盟党才达成协议,进行合并,使局势有所好转。
南非共和国
1975—1982年,南非在安哥拉和纳米比亚作战 南非部队在安哥拉发动几次大规模的行动,以支持约纳斯·萨维比争取安哥拉独立民族联盟的部队。同时,它在纳米比亚发动了一系列进攻,对在纳米比亚北部和安哥拉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南非→纳米比亚)。
1976年6月16日,莱索托事件 群众在莱索托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保安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外的西南区向示威游行群众开枪射击,打死了数十人。此次事件引起为期三个星期的骚乱和抗议活动,后来才逐步恢复了于静。
1976年6月--1991年,城区发生暴力冲突 莱索托事件后,南非主要大城市的郊区黑人居住区连续发生大规模的骚乱。黑人不断进行示威游行和暴力骚乱,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到1989—1990年,随着种族隔离政策的解除,黑人反对白人统治的抗议活动也逐渐减弱。然而,非国大及其有时更温和的民主联合阵线盟友与亲西方的祖鲁族的英卡塔组织(其领导人是祖鲁族首领加齐沙·布特莱齐)之间的民族矛盾更加剧了两派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南非黑人之间不断的暴力冲突。一些冲突造成地区性内战,特别是在两派黑人混居的纳塔尔省就更加严重。据称,到1990年12月,南非黑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已造成4000人死亡,而且,在1991年死亡的人数还在继续上升。
1976—1981年,黑人家园宣布“独立” 南非的四个黑人部落家园宣布独立。它们是:德兰斯凯(1976年10月26日)、博普塔茨瓦纳(1977年12月6日)、文达(1979年9月13日)和西斯凯(1981年12月4日)。这四个地区在理论上从南非独立出来,但实际上,它们在财政、技术和军事上都必须依靠南非。另外,黑人组织领导人,特别是非国大的领导人都指责,这一行动是在分裂南非和挑起黑人组织间的争端。除南非外,没有一个国家承认它们是主权国家。
1981—1982年,进入莫桑比克镇压抵抗运动 南非的军队对驻在莫桑比克的非国大武装力量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扫荡。
1982年12月9日,进入莱索托,镇压抵抗组织 南非对驻莱索托的非国大武装力量进行扫荡。他们在一个居民区发现了非国大的一个司令部,杀死了一些非国大的游击队员,但也造成了数名平民死亡。
1983年5月20--23日,恐怖主义分子发动袭击,南非发动空袭进行报复 一枚炸弹在南非空军司令部附近爆炸,造成18名平民死亡和200多人受伤(5月20日)。南非空军对设在莫桑比克马托拉的非国大基地进行了报复性空袭。莫桑比克指责此次空袭摧毁了当地大量的民房和民用商业设施。但南非却宣称,他们击中了非国大设在那里的游击队营地。
1983年12月6日—1984年1月8日,南非军队在安哥拉镇压抵抗运动 南非军队对没在安哥拉南部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的营地进行扫荡,肃清这一地区的抵抗组织。此前,游击队曾计划以此为基地,到纳米比亚进行游击活动。南非军队继续发动进攻。在库维莱地区,南非的军队击败了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安哥拉和古巴联军,杀敌324人,己方也有21人伤亡(1月3—5日)。
1984年1月17日—3月16日,与莫桑比克达成协议 南非与莫桑比克互派代表,到科马蒂河的科马蒂港进行会晤。经过反复的谈判之后,双方都同意停止支持对方领土上的抵抗组织活动。
1984年1月31日,南非开始从安哥拉撤军
1984年2月23日,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实施停火 南非政府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人萨姆·努爵马达成协议,同意在纳米比亚实施停火。
1985年7月20日—1986年3月7日,南非进入紧急状态 鉴于南非的保安部队越来越难以控制黑人居住区这一情况,南非总统博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赋予其保安部队以“特别权力”。此举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作出反应,宣布对南非进行经济制裁(1985年7月31日)。南非被迫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并释放了近7000名被扣押者。
1986年5月19日,南非向非国大的游击队营地发动进攻 南非的空军和陆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向设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赞比亚三个邻国的非国大游击队营地和据点发动进攻。
1986年6月12日,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政府赋予保安部队全权,镇压示威和骚乱。
1988年2月10日,博普塔茨瓦纳发生政变 一群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卢卡斯·曼古波总统。南非出兵干涉,打败了反叛分子。
1990年2月2日,非国大成为合法组织 南非宣布,承认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和其他33个反种族隔离的组织为合法组织。此后,德克勒克总统还释放了监禁的非国大组织领导人曼德拉(2月11日)。此举在早先已宣布独立的三四个黑人部落家园引起了骚乱,那些已分离的反种族隔离部落纷纷要求与南非重新合并。
1990年4月,空军司令部遭袭击 设在比勒陀利亚的南非空军司令部遭到皮特·鲁道夫领导下的极右主义分子的袭击。叛乱分子携带着自动步枪潜逃,鲁道夫后被抓获(9月)。
1990年5月4日,《赫罗特·斯胡尔备忘录》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在曼德拉的支持下,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宣布将开展有限度的暴力活动,努力争取解除国家紧急状态。紧接着,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宣布《比勒陀利亚备忘录》(8月8日),重新宣布进行武装斗争。
1990年7—9月,因卡塔在外瓦尔地区发动进攻 因卡塔武装分子发动进攻,巩固他们在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附近的黑人区据点,结果造成800人死亡。非国大对此提出抗议,随即有8万多人聚集在因卡塔移民劳工居住区,举行抗议活动。
1990年9月15日,政府对此作出反应 为了制止黑人与黑人之间的暴力冲突,政府开始实施代号为“铁拳”的行动。政府宣布15个区进入紧急状态,开始实施宵禁并允许警察在汽车上架设机关枪。紧急状态于数星期后宣布取消。
纳米比亚(西南非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联邦将原德国的殖民地——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盟,即后来的南非共和国托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取代南非管理西南非洲,但南非仍对该地区继续进行统治。该地区的人民对南非在西南非洲的统治越来越不满。当地人民自发地组织成立了争取独立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1960年6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反抗南非的统治。该组织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并受到苏联的训练。尽管游击队的活动受到了南非的残酷镇压,但从六七十年代以后,抵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游击战争连续不断。
1975年9月1—12日,图哈勒会议 南非政府在图哈勒召开立宪会议,这是向西南非洲自治迈出的第一步,最终可能会完全独立。与会者有各部落和各地区的首领以及黑人组织代表和少数白入团体的代表。多民族的政党,当然也包括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以及受过教育的黑人和西方化的黑人,不允许参加。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对此非常不满,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1978年12月4—8日,举行大选 在南非的主持下,举行了为独立做准备的大选。参加投票的人数很多,各部落的首领也都参加了投票。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拒绝参加大选。由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拒绝参加投票,南非支持下的民主图哈勒联盟在大选中获得大胜。
1978--1989年,抵抗运动 南非继续镇压抵抗运动。与此同时,纳米比亚的领导人积极为独立做准备。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从其在安哥拉南部的营地出发,采取“打完就跑”的战术,对纳米比亚北部不断进行袭击。这也招致南非军队进入安哥拉,不断进行扫荡(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南非→南非共和国)。
1989年11月15日--12月22日,《纳米比亚独立协议》 美国、南非、古巴和安哥拉的代表在日内瓦经过反复谈判,同意纳米比亚独立并通过了古巴从安哥拉撒军的日程表(11月15日)。12月22日,各方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最后签订了该项协议。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独立日 内瓦达成协议后,在联合国的监督下,纳米比亚实现了停火,各方力量开始从纳米比亚撤军(1989年4月1日—11月16日)。此后,纳米比亚宣布独立。这表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又取得了新进展。
北非
阿尔及利亚
1976--1978年,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关系紧张 由于阿尔及利亚支持波利萨里奥人,结果导致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在边界上经常发生小规模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西非→毛里塔尼亚)。
1988年10月--1989年2月,骚乱和改革 在一次反政府的骚乱中约500多人被打死(10月)。此后,沙德利·本吉迪德总统经选举连任,为期五年。沙德利总统经人民投票通过,颁布了新的自由宪法(2月),随后便开始了政治和经济的重大改革。
1991年4月,阿尔及利亚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计划被披露 这引起了阿尔及利亚的邻国及世界舆论界的强烈关注。
利比亚
1977年7月12日--24日,与埃及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埃及与利比亚发生边境冲突)
1981年8月19日,美国飞机击落 利比亚的战斗机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在南地中海锡德拉湾举行军事演习时,2架美国海军的F-14战斗机遭到了利比亚2架苏—22战斗机的攻击。美军飞机将这2架利比亚战斗机击落。
1981—1983年,利比亚干涉乍得(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1984年4月30日,英国与利比亚断绝外交关系
1986年1月8日,禁运 由于利比亚涉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美国总统里根发布命令,冻结利比亚政府在美国和美国银行的财产并禁止美国公民到利比亚旅行和经商。
1986年4月16日,美国空袭利比亚 利比亚在西柏林一个美军经常光顾的迪斯科舞厅放置了一枚炸弹,该炸弹发生爆炸,结果炸死2人,炸伤200多人(4月5日)。为对此次恐怖主义事件进行报复,美国派飞机对利比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军事和政府目标,其中包括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住所进行了空袭。此次空袭,卡扎菲毫发未损,但却造成了数名利比亚平民死亡。美国损失了一架F—111战斗轰炸机和两名飞行员。
1987年9月,阿盟建议停火,利比亚与乍得停战(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1988年10月3日,利比亚—乍得战争结束 利比亚和乍得两个国家同意在阿盟的协助下,解决阿乌祖地带争端问题。
1989年1月4日,美国战斗机击落利比亚飞机 美海军的F-14喷气式战斗机在距托鲁克以北约113公里的地中海上空击落了利比亚2架“带有明显敌意的”、正在向他们靠近的米格—23型战斗机。与此同时,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高度紧张。美国指责利比亚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拉卜塔建造一座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工厂,但利比亚宣称,这是一座制药厂。
1990年3月15日,在拉卜塔有意纵火 利比亚佯称在拉卜塔的一座化学工厂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这场骗局显然是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迷惑美国,防止他们发动空袭。
1990年12月,在利比亚的支持下推翻了乍得的哈布雷政府(参见第二十二章→非洲→中非→乍得)
摩洛哥
1975年12月11日,摩洛哥派兵进驻西撒哈拉 摩洛哥的部队占领了西撒哈拉(原系西班牙的殖民地)。摩洛哥政府宣称它对西撒哈拉以北三分之二的领土拥有主权。摩洛哥政府的这一声明引起了当地居民组织——解放阵线——的暴力活动。与此同时,毛里塔尼亚也占领了撒哈拉南部的港口。
1976—1984年,摩洛哥-解放阵线战争 摩洛哥与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丝毫没有减弱。摩洛哥虽然调遣了9万多人的部队,但仍不能打垮解放阵线部队,解放阵线也无力在该地区建立统治。
1986年8月,哈桑国王取消《利比亚—摩洛哥联盟条约》 两国领导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引起争论,导致两国废止了已签订两年之久的条约。
1988--1991年,西撒哈拉争端 到1986年,摩洛哥已控制了有争议的西撒哈拉三分之二的领土,解放阵线控制的地盘已所剩无几。鉴于国际及摩洛哥国内形势的变化,阿尔及利亚也同意,不再支持解放阵线,但要求组成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一个地区性组织,其中应包括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2月)。该地区的局势平静了大约一年,和平的宁静又被解放阵线从毛里塔尼亚发动的进攻打破了(1989年9—10月)。在联合国的倡议下,摩洛哥与解放阵线进行了谈判,双方都同意在1991年举行全民公决,以此来决定西撒哈拉的归属问题,
突尼斯
1985年10月1日,以色列空军轰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突尼斯的总部(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以色列→空袭设在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
1987年11月7日,布尔吉巴下台 这位83岁的老领导人从1956年以来就是突尼斯的总统,现在年事已高,日益虚弱了。突尼斯前总理青艾尔—阿比丁·本·阿里——一位职业军人——继任总统。
1988年4月16日,在突尼斯暗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军事领导人 哈利勒·瓦齐尔和三名其他人员被一群蒙面的袭击者开枪打死。有迹象表明,这起行动是以色列情报机构和特种部队所为。齐瓦尔是阿拉法特在以色列占领区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得力助手。
北美
美国
1975年2—6月,中东和平努力 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竭尽全力,争取以色列和埃及两国从西奈半岛撤军。与此同时,他还努力争取这两国以及其他中东国家在日内瓦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基辛格几度穿梭于中东各国并与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科进行会谈,争取苏联也参加此次在日内瓦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2月16—17日)。在基辛格的艰苦努力下,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制定出了从西奈半岛脱离接触的计划,并达成停火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埃及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一)。
1975年2月16日--7月21日,双方对等裁军谈判 这是北约与华沙争取在中欧实行对等裁军的开始。
1975年5月12—14日,“马亚圭斯”号事件
1977—1979年,努力争取中东和平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为中东地区的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戴维营协议》和继而签订的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华盛顿协议》,使卡特此番努力获得了大丰收。
1977年3月9日,美国计划从韩国撤军 美国总统卡特宣布,所有的美军地面部队(约32000人)将在4—5午内撤出韩国。此后不久,美国陆军参谋长伯纳德·W.罗杰斯上将也宣布,已开始从韩国撤出其战术导弹系统,现部署在韩国的一些美军防空导弹系统正在由韩国军队接管(4月14日)。美国驻韩国武装部队参谋长约翰·K.辛格洛伯上将对此提出异议,批评了卡特总统的这一决定。辛格洛伯后被召回华盛顿,不久便宜布辞职(5月27日)。计划中的撤军在同年末开始了。但苏联入侵阿富汗使卡特总统不得不停止从韩国撒军。
1977年6月30日,B-1轰炸机停产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命令停止实施B-1战略轰炸机的制造计划。卡特总统认为B-1战略轰炸机的造价太昂贵,他和当时的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都认为,巡航导弹可以取代战略轰炸机,成为更便宜且更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
1978年4月7日,卡特宣布延缓制造中子弹 经过几个月的游说,北约盟国终于同意部署这种具有超强辐射能力的武器(中子弹)。但事过不久,吉米·卡特总统却突然改变主意,宣布美国将不制造这种颇多非议的武器。卡特总统突然改变初衷乃事出有因:是否生产该种武器的争论非常激烈。主张生产中子弹的人士认为,中子弹放射出的辐射线可以有效地穿透苏联具有厚重装甲的坦克,阻止苏联诸兵种合成部队向北约在中欧的前线发动进攻,而且这种武器还不会对周围造成什么损害。但对该武器持批评态度的人对此表示怀疑并指出,武器释放出的射线也会威胁到北约国家平民的生命安全。同年10月18日,卡特部分改变了他关于制造中子弹的决定,只同意先生产该武器的部分组件。
1979年1月22日,卡特总统同意拨款生产MX导弹、三叉戟潜艇和巡航导弹 由于越来越多评论家——如很有影响的评论家参议员亨利·杰克逊等——都对美国现行的防务政策提出批评。因此卡特总统申请国会拨款6.754亿美元制造MX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尚在试验中)。支持制造MX导弹的人士认为,由于苏联在不断扩充其洲际弹道导弹力量,美国的战略核力量正逐渐减弱。卡特总统此举无疑将有利于加强美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此外,卡特总统还要求国会拨款建造一艘装备有“三叉戟”导弹的核潜艇和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加强现有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但评论家们指责卡特总统拒绝海军建造超级航空母舰的要求和决定大量裁减航空母舰编队的数量。他们批评卡特总统企图用潜艇作为MX弹道导弹的发射基地的设想,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陆基弹道导弹的准确率是无与伦比的。最后卡特总统还是采取了有争议的铁路机动部署。这样,火车运载着弹道导弹,沿着五个椭圆形的发射场,从一个发射场到另一个发射场不停地穿梭机动。每个发射场都保留数个空的发射井。这种“狡兔三窟”的部署方式,可使苏联难以捕捉和瞄准美国的战略导弹。
1980年3月1日,建立特遣快速部署部队 该部队编制约10万人,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部队编成,其使命是在海军和空军的支援下,对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危机迅速做出反应并快速部署到位。
1980年5月6日,改变MX导弹的部署方式 由于犹他州和内华达州居民和环境保护反对派的反对,卡特政府不得不将部署的方式改为直线铁路机动部署。但反对派并未就此罢休,到底选择哪种部署方案一直没有结果。
1980年8月5日,美国修改核打击目标计划 卡特发布第59号总统令,将美国战略核力量由过去的“打击城市目标”战略转为“打击军事目标”战略。这样,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将要打击的目标不再是苏联的城市和工业中心,而主要是苏联战略核导弹。
1980年8月20日,发展“隐形轰炸机”计划被披露 美国国防部透露说,美国正在计划研制一种新型的、能够避开雷达的侦察、有效突破苏联防空系统防御的远程轰炸机。这种飞机将在90年代交付使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纳德·里根指责说,卡特政府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过早地将这一非常敏感的军事情报透露了出去。他还对卡特政府停止生产B—1轰炸机加以指责(同年9月4日)。
1981年8月10日,美国公布有关中子弹的情况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宣布,里根总统决定生产强辐射武器,它可以用“长矛”导弹或使用8英寸(约20厘米)大炮发射。但里根总统宣布,美国目前尚不准备将这种武器部署到欧洲,直到盟国同意部署或形势发展到需要时再部署这种武器。
1981年10月2日,新的战略导弹部署计划 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将恢复生产B—1轰炸机,在新的“隐形”轰炸机于90年代交付使用之前,美国将生产100架B—1轰炸机,用它们替代已经过时了的B-52型轰炸机。他宣布说,美国将采取新的方案部署MX战略弹道导弹。美国计划总共部署100枚MX导弹,首批36枚导弹将部署在经过加固的现有发射井内(加固材料是混凝土和钢材)。剩下的导弹如何部署待进一步研究后再做决定。里根总统要求进一步改进现役的“三叉戟”核潜艇,使之能够装载一种命中率更高、威力更大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里根总统还要求改进防空系统和指挥、通信控制系统。
1982年6月2--5日,召开“军事改革”讨论会 国会的议员们对美国和北约现行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提出了广泛的批评,他们还自发地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因此,美国在纽约的四点军校召开了为期三天的讨论会。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专家与学者的聚会。在会上,军事改革者们坚持认为,美国的军事理论,特别是陆军的作战理论多年来一贯主张的是“消耗战”,而现在应该强调的是“机动战”。改革者还建议,北约应该采取“前沿防御”战略。军事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对美军军事理论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陆军开始重点研究机动、纵深防御和进攻战的理论,以及如何使用远程火器实施纵深遮断等问题。这些研究的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美陆军新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战。
1982--1984年,美国在贝鲁特参加维和行动(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部署多国维和部队)
1982年11月27日,MX导弹“密集包装”部署方案 按照此方案,MX导弹将采取密集部署,发射井采取一个接一个地配置。据美国专家估计,这种部署方案可保证使苏联来袭的导弹“失效”,因为大多数苏联的来袭导弹会在“自相残杀”中自取灭亡。苏联来袭导弹必须集中对准一个目标,这样第一枚导弹弹头的爆炸就会引爆其他后续来袭的弹头,从而使它们不能有效地打击美国的MX导弹。据推算,如果这样,苏联的来袭的战略弹道导弹弹头只能摧毁美国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MX导弹。生存率如此之高,便可使苏联不敢贸然发动首次打击。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于这种部署方案在看法上有分歧。公众和国会的反对派们的反对呼声很高,国会投票也未能通过(12月20日)。
1983年1月3日,组成两党调查委员会,调查MX导弹部署问题 里根总统为了防止两党在这问题上对立,并切实解决MX导弹的部署方案问题,指派美国空军退役上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研究并对部署有争议的MX导弹问题做出评价。
1983年3月23日,研究开发反弹道导弹 里根总统在国会的一次发言中宣布,美国将建立一种能够从外层空间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他的这次发言曾被国会的批评者们轻蔑地称之为“星球大战宣言”。但支持者们对总统的发言却报以热烈的掌声,称里根总统的发言把美国的军事战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推翻了从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确保相互摧毁”战略。这一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正式定名为“战略防御计划”。
1983年4月11日,斯考克罗夫特委员会的报告 委员会认为,这100枚MX导弹(每枚MX导弹可携带10枚核弹头)应该部署在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现有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内。此外,还应再部署大量的(但当时尚未确定是否部署)、体积稍小的单弹头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侏儒”式洲际弹道导弹)。委员会还强调说,现在就应该加紧研究与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里根总统发现这一观点与他的“星球大战”计划相一致,同意并批准了委员会的报告(4月19日)。
1983年5月3日,美国主教致教民的一封信 美国天主教主教在致教民的信中说,他们谴责使用核武器,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和无视环境保护的行为,他们还谴责,计划和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以及通过部署核武器来达到威慑的目的等行动,也是不道德的。1983年10月23日,阿拉伯恐怖分子对美国在贝鲁特执行维和行动的部队进行自杀性的攻击(参见第二十二章一中东一黎巴嫩一对美国和法国的维和部队进行自杀性进攻)
1983年10月25—30日,入侵格林纳达(参见第二十二章→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格林纳达)
1983—1986年,美国陆军组建轻型师 里根政府开始按新编成组建4个陆军轻型师。它们是:第六、第七、第二十五轻型步兵师和第十山地师(轻型步兵师)。后来,国民警卫队的第二十九师也改编成轻型步兵师(1985—1986年)。轻型师的突出特点是:编制小(约10500人)、装备轻并具有很高的战略机动能力,空运也比较方便,所用飞行架次比投送1个空降师还要少。
1984—1991年,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由于国会的强烈反对,战略防御计划进展缓慢。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战略防御计划在执行中会遇到技术上的无法克服的难题,不会有较大的进展,一些人还批评该项研究耗资巨大,甚至有些人对战略防御计划是否符合《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中的反弹道导弹规定提出质疑。有些人认为,即使战略防御计划能够成功,很快也会有相应的反措施(如洲际弹道导弹使用分导假弹头,巡航导弹低空突防,非法携带核弹潜入美国,等等)出现,届时该计划也会前功尽弃。鉴于耗资巨大和国会的强烈反对,里根政府决定缩小计划的目标,由过去的对洲际弹道导弹的全面防御,改为对弹道导弹的重点防御,采用类似于“卫兵”系统(该系统在60年代就已放弃使用了)的反导系统。
1986年10月,《格德华特-尼格尔斯国防改组法》 此次内容广泛的国防立法涉及到了几项重要的改革。其中规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为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高级军事顾问,对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的作用也做出相应规定,确定他的地位在军中仅次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此次改组加强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权力和责任,标志着参谋长联席会议从过去的联合体变为现在的由一名主席领导下的各军种总参谋部。美军指挥结构这次前所未有的调整所造成的影响在“海湾战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0年8月--1991年2月;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科威特战争)。·
1986年12月--1987年5月,“伊朗门事件” 里根政府为了秘密、间接地向中美洲政府军提供军事援助,镇压叛乱组织,派一批美国官员,其中包括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麦克法兰和他的助手约翰·波恩德克斯特海军少将以及海军陆战队中校奥利弗·诺斯组织向伊朗出售武器(其中包括先进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和一些先进武器的零配件)。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国会拒不批准政府对中美洲进行军事援助(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尼加拉瓜)起初,美国国会拒绝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的提案)。这些活动主要发生在1984—1986年这段时期。此后,新闻界发现了此事,各家报纸连篇累牍,进行了全面报道(1986年12月—1987年2月)。尽管国会进行了调查,对罗伯特·麦克法兰、约翰·波恩德克斯特和诺斯进行了审讯,但总统里根和副总统布什是否间接插手此次事件,目前尚不清楚。
1987年12月8日,《中程核武力条约》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程核武力条约》,决定销毁两国中程核武器,特别是苏联的SS-20中程导弹和美国—北约的“战斧”巡航导弹、“潘兴”Ⅱ式中程导弹。按约,美苏双方将销毁所有中程核导弹(美国将销毁1752枚,苏联将销毁859枚)。实际销毁工作将在美苏的监督下,在各自有关工厂进行。这是《限制战略武器条约》(1972年)生效后的第一个大规模销毁核武器的协议。
1988年11月10日,F-117隐形战斗机的秘密被披露 多年来,新闻界对此一直在进行跟踪和推测。1988年11月10日,美国空军终于证实,现已装备了52架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该机初次亮相是在巴拿马,但表现平平。但在“海湾战争”中却表现非凡(1991年1—2月),在战争开始的数小时和数天内,F-117A成功地摧毁了伊军的指挥和控制系统。
1989年7月17日,B-2型隐形轰炸机首次试飞 B-2型隐形轰炸机的试飞原计划定于1988年底,但后来推迟了七个月。B-2型隐形轰炸机与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一样,也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气动外形,可有效地消除雷达反射波,突破敌人严密的防空体系。B-2型轰炸机的战略使命是:在常规战争或核战争中攻击苏联的机动导弹发射场。1988—1989年期间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再加上B-2型轰炸机的研制费用非美空军的加油机正在为常昂贵,因而军方在国会申请B-2型轰炸机发展资金时也遇到了许多麻烦。
1989年12月20—24日,“正义事业”作战行动 巴拿马武装部队士兵开枪打死了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之后,驻运河地区的美军部队以及从本土紧急空运到巴拿马的美军部队对巴拿马发动了武装入侵,以推翻诺列加的专制统治。参加此次行动的美军达22500人(主要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组成),主要部队有: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第七轻型步兵师和第五机械化步兵师。他们迅速占领了巴拿马首都和城郊地区,肃清了一些零星、但比较顽强的抵抗。美军伤亡243人,其中有23人阵亡,220人受伤。巴拿马军的伤亡人数至少达500人,平民的伤亡人数还要多。诺列加逃到天主教堂避难,数天之后,向美军投降(1990年1月3日)。美国入侵巴拿马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强烈批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了美国的入侵行动,美国、法国和英国投了反对 票。
地图05 “正义事业”作战行动
1990年7月8日,与希腊达成新的基地协议 美国同意关闭雅典附近的两个美军基地,但美军要求继续保留克里特岛苏扎湾的海、空军设施。希腊也保证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
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6日,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科的反应
加拿大
1975年5月9日,续签《北美防空条约》 《北美防空条约》最初签订于1958年,现在又续签。条约修改后,加拿大将首次独立承担本国的防务。
1977年7月,宣布武装力量扩军和现代化计划 按该计划,从1978年开始,加拿大武装力量将在5年内从过去的4700人扩大到78000人,其年度预算军费开支也将在原基础上每年增加1亿美元。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也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加拿大将使用德国的“豹”式坦克取代现装备的英制“百人队长”式坦克,并将购买20艘新型驱逐舰替代现装备的老式舰只。
1981年3月11日,《北美防空条约》延长5年(参见上文)
1987年,《国防白皮书》 随着军费的增长和政府对北极地区的安全日益关心,加拿大国防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保证加拿大驻西德拉尔地区的第四机械化旅群在战时能够扩编为1个师,加拿大取消了对挪威承担的防务义务。1989—1990年欧洲政治局势的重大变化使加拿大将其驻欧洲的部队从当时的8000人减至1991年底的1400人(1990年9月21日宣布)。加拿大还宣布调整其部队的编制,将当时的九营制师改为五营制特遣部队旅。
1990年7—8月,魁北克发生莫霍克族人暴动 由于政府计划强占莫霍克族的神圣领地(蒙特利尔以西60公里)建一个高尔夫球场,并冻结了当地的所有财产,引起了莫霍克族人的愤怒。魁北克省警察与莫霍克族武装人员发生冲突,一名警察被打死(7月11日)。政府使用武力引起了其他省的莫霍克族人的反抗,他们组织起来支持奥卡的武装分子,卡那维克的莫霍克族预备役部队封锁了连接蒙特利尔与圣劳伦斯河南岸的莫西尔大桥。魁北克省向联邦政府请求支援(8月8日),联邦政府派陆军部队包围了奥卡的莫霍克族人的阵地和莫西尔大桥(8月9—23日)。谈判失败后,布拉萨总统命令军队解除暴动分子的武装(8月27日)。大约30名奥卡的莫霍克族人以及一些武装分子退到附近的一个预备役部队的医院,企图继续顽抗,但后来也向联邦军队投降了(9月26日)。
1990年8—10月,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反应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600多名加拿大人滞留在科威特。加拿大政府派遣2艘驱逐舰和数艘供应船到波斯湾参加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的海上封锁(8月24日),随后又从德国抽调了一个CF—18战斗机中队(18架CF—18战斗机)到沙特阿拉伯(10月)。
拉丁美洲
美洲国家组织
1976年10月6日,解决洪都拉斯-萨尔瓦多边界争端 两国的代表签订了14条解决领土争端的协议,提交美洲国家组织解决(参见第二十二章→拉丁美洲→中美洲→洪都拉斯)。
1977年10月26日,调查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边界争端 美洲国家三人小组到达马那瓜调查由圣地尼斯塔反叛分子越过哥斯拉黎加边界发动进攻而引起的两国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
墨西哥
1979年1月26日,支持危地马拉镇压叛乱 墨西哥军队在恰帕斯支持危地马拉军队镇压了叛乱分子。
1982年2月21日,洛佩斯提出中美洲和平建议 为了反抗美国对中美洲地区的军事干涉,墨西哥总统乔斯·洛佩斯·波蒂略提出结束中美洲国家间冲突的和平建议。该建议号召:美国停止对尼加拉瓜进行军事干涉,裁减尼加拉瓜武装力量,尼加拉瓜与其中美洲邻国和美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加勒比海地区
古巴
1975—1984年,海外武装干涉和输出革命 这一时期,加勒比海岛国古巴对数国进行了武装干涉,其中最突出的是1975—1984年对安哥拉的武装干涉,1978—1984年对南也门的武装干涉和1977—1984年对埃塞俄比亚的武装干涉。卡斯特罗政权还支持过格林纳达、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运动。
1983年10月25—30日,古巴军队在格林纳达被击败
1988年12月27日,古巴同意从安哥拉撤军 经过多边谈判,古巴同意分步骤从安哥拉撤军。撤军行动到1991年7月全部结束。在此之前,古巴在安哥拉的军队总人数最多时曾达到5万人。
格林纳达
1979年3月13日,政变 莫里斯·毕晓普通过政变掌握了政权,并开始在加勒比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该岛曾于1973年2月7日,经英国同意宣布独立。莫里斯·毕晓普与苏联和古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在该岛修建一座拥有约3公里长跑道的机场。据说,这座机场是供旅游所用,但也可以用于军事。古巴的部队和苏联顾问也来到该岛帮助修建这座机场。
1983年10月10—19日,政变 毕晓普的马克思主义的同僚们怀疑他可能放弃苏联,投靠美国,所以副总理贝纳德·科尔德发动政变推翻并逮捕了毕晓普,科尔德上台。毕晓普在他的支持者们的帮助下曾一度被释放,不久,他与他的许多支持者们被新政权杀害。该岛又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1983年10月23日,加勒比地区国家要求美国提供帮助 考虑到这个加勒比岛国处于混乱之中,再加之该岛国新政权所掌握的军队比其邻国的军队总和还要多,东加勒比地区国家(牙买加、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巴巴多斯、多巴哥和伯利兹)正式请求美国出兵干涉格林纳达,以恢复那里的秩序。考虑到在该岛上的1000多名美国公民(大部分是美国医学院的学生)的安全,美国总统里根命令国防部派兵干涉。
1983年10月25—30日,入侵格林纳达 大约6000名美军部队(由美国海军陆战队、陆军别动队和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的部分部队组成)和加勒比海邻国部队(约500人)实施了匆忙计划的“暴怒”行动。当时在岛上的守军大约有1000名格林纳达军队和大约600名古巴的军事工程人员。美军采取两栖和空降方式从三个地点实施强登陆。美军未遭到格林纳达军队的顽强抵抗,却与古巴军队展开了激战。美军用60个小时占领了全岛。美军共有18人被杀,83人受伤;格林纳达和古巴的守军有36人被杀,66人受伤,655人被俘。
海地
1982年1月9--17日,挫败一场革命 一起企图推翻现总统让—克劳德·杜瓦利埃(福兰克斯·杜瓦利埃之子;参见第二十一章→中美洲→海地→海地局势混乱)的政变被挫败。
1986年2月7日,杜瓦利埃下台 “终身总统”让—克劳德·杜瓦利埃在抗议声中结束了28年的杜瓦利埃家族统治,逃往法国,开始了流亡生涯。海地军队总司令、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亨利·南菲中将取而代之成为总统。人们纷纷起来复仇,杀死了许多“魔鬼”——原杜瓦利埃总统的保安部队。后来,南菲总统在大选中落选,被莱斯利·马尼盖特取代(1988年1月),马尼盖特是一位学者。
1988年6月19—20日,政变 南菲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并流放了马尼盖特总统。南菲上台。
1988年9月17日,政变 南菲在一起政变中被普罗斯帕·阿夫里尔中将推翻。
1988年9月--1990年3月,骚乱 时有发生阿夫里尔政府曾两度受到忠于参与毒品交易的高级军官的精锐部队发动的政变的威胁。受此影响,军队的数量被大大裁减了。
1990年3月12日,阿夫里尔辞职 不断的骚乱致使阿夫里尔被迫下台。临时政府不久就让权给由受人尊敬的罗马天主教神父让—伯特兰·阿里斯蒂德,他领导选举新政府(1990年12月16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90年7月27日--8月1日,挫败一起穆斯林叛乱 伊马姆·阿卜·贝克尔领导的贾马特穆斯林组织将总理阿瑟·A.M.鲁宾逊和54名其他人员扣为人质。但他们缺乏民众的支持,后向政府军投降。
中美洲
伯利兹
1981年9月21日,脱离英国,宣布独立 伯利兹尽管与危地马拉存在着边界纠纷,但伯利兹还是宣布独立了。由于存在着边界纠纷,伯利兹未能进入美洲国家组织,只是受《里约互不侵犯条约》的保护。同时,英国在伯利兹仍保留一支驻军(约1600人组成的1个加强营)。
哥斯达黎加
1977年10月14—17日,与尼加拉瓜发生边界纠纷 哥斯达黎加关闭了它与尼加拉瓜的边界。此后,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在追击圣地尼斯塔反叛分子时越过边界,哥斯达黎加向边界地区派遣了武装警察部队。为此,两国均向美洲国家组织指控对方破坏了边界。此一争端后由美洲国家组织三人调查小组调停。
萨尔瓦多
1976年7月,与洪都拉斯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发生边境冲突)
1979年1月20日--3月20日,暴力活动和游击队活动 增加对现政权不满的左翼分子发动骚乱,进而演变成一场暴动,结果使政府的土地改革计划宣告破产。美洲人权调查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认为,萨尔瓦多政府蓄意打击其政敌,侵犯了人权。
1979年4—10月,暴力冲突继续发展 卡洛斯·罗梅罗总统下令镇压叛乱,但未能成功。美国怀疑尼加拉瓜新政府背后支持了此次叛乱,认为尼加拉瓜新政府正在执行一条非常危险的政策,他们企图通过背后支持叛乱,煽动革命,推翻中美洲各国的现政府。
1979年10月15日,政变 对现政府不满的军官们成功地发动了一起政变,推翻了罗梅罗总统。
1979年10月--1980年12月,暴力与动乱 新的临时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国内局势,但失败了。临时政府越来越不得人心。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土地改革计划(2月11日),但遭到抵制(2月20日),然后又宣布了一项新计划(3月6日)。
1979年3月26日,大主教奥斯卡·罗梅罗被暗杀 坦率并深受人们爱戴的大主教奥斯卡·罗梅罗在与群众谈话时被一群歹徒暗杀了(1980年3月24日)。据估计,此次暗杀行动可能是左翼叛乱分子或右翼极端分子所为。
1980年5月2日,未遂政变 由前总统罗梅罗和对政府不满的军官发动的这次政变失败了。
1980年12月13日,杜阿尔特担任总统临时政府 任命较温和的基督教民主党人乔斯·拿破仑·杜阿尔特担任总统并监督其组织新政府。
1981—1991年,内战 尽管美国向萨尔瓦多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和军事上的援助,但政府军仍未能肃清抵抗组织,因为该组织也通过尼加拉瓜从苏联和古巴得到了大量的援助。暴乱仍在全国蔓延。参加暴乱的不仅有当地的左翼游击队,还有自称为“敢死队”的右翼极端主义分子。这些人过去大多是萨尔瓦多武装力量的士兵,有军官专门负责指挥。在受害者中有7名是美国人、4名女传教士(1980年12月3日)、2名萨尔瓦多政府工会领导顾问(1981年1月2日)和1名海军军事顾问(1983年5月25日)。在1982—1988年间,死亡总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包括许多“敢死队”成员。
1982年3月28日,大选 尽管游击队拒绝参加大选并恐吓群众也不要参加投票,但投票率还是很高。国际观察员认为,大选是公正的。杜阿尔特领导的政党获得了40%的选票,但原国民警卫队军官罗伯特·德奥比松(传说他是“敢死队”的领导人之一)领导的由右翼分子代表组成的右翼党派却宣布成立自己的政府——德奥比松未能当选总统。尽管完成了大选,但暴力冲突并未就此停止。
1982年11月12—17日,萨尔瓦多政府军发动反攻 萨尔瓦多政府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包围了游击队的据点并切断了他们逃往洪都拉斯的退路。洪都拉斯沿两国的共同边界部署了部队,以便缉捕逃往洪都拉斯的游击队部队。反攻行动未能取得重大战果。
1984年5月6日,杜阿尔特当选为总统 杜阿尔特在大选中击败德奥比松当选为总统。他保证要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与左翼叛乱分子进行联合,但他拒绝拿民主宪法做交易。他还保证,一定要肃清“敢死队”。
1984年5月24日,五名军人被判定是“敢死队”的杀人凶手 在美国的压力下,萨尔瓦多政府对原国民警卫队的五名成员进行审判,判定他们是杀害四名女传教士的凶手。五名凶手被审问并招了供。
1985年6月19日,恐怖主义分子袭击了圣萨尔瓦多 左翼民族阵线的几名持枪歹徒袭击了首都的几家餐馆和一家咖啡厅,打死4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2名美国商人和7名其他人员,另外还有15名其他人员受伤。
1985年9—10月,杜阿尔特总统之女被绑架 杜阿尔特之女伊纳斯·瓜达卢佩·杜阿尔特·杜兰和一名妇女遭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绑架(9月10日)。经过反复的谈判,政府同意释放23名游击队员并允许96名在押犯出境治伤。做为交换,游击队同意释放23名镇长和一些其他官员,其中也包括总统之女和与她一道被绑架的那名妇女(10月24日)。但总统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认为他对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作出的让步太大。
1988年11月5日,左翼民族阵线拒绝停火 左翼民族阵线拒绝了政府提出的单方面停火建议(参见下文)。
1989年11月11日--12月15日,左翼民族阵线向圣萨尔瓦多发动进攻 左翼民族阵线调整了其战略方针,开始向圣萨尔瓦多发动大举进攻(11月11日)。在交战第一个星期,发现耶稣会的六名牧师以及他们的一名厨师以及厨师之女被杀害(11月6日)。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敢死队”所为,但据推测,军队参与了此次谋杀(这一推测后被证实)。首都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政府军出动了火炮和飞机,对构筑在贫民郊区的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的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但在富人居住的近郊,战斗还在进行。12月中旬,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开始撤往乡村。
1989年5月--1990年5月,“敢死队”继续进行活动 据人权观察员报告,右翼极端主义分子“敢死队”在这一期间,共暗杀了3219名平民。
1990年11—12月,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击落政府军的飞机 左翼民族阵线游击队使用苏制SA—14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了政府军的两架飞机(11月23日和12月4日)。结果,美国宣布继续向政府军提供曾于同年10月已经停止了的军事援助(12月7日)。
危地马拉
1976--1991年,游击队的进攻 号称“贫民之军游击队”的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各地发动一系列袭击,毁坏农场的农具并在一次袭击中打死了两名农场主(1976年11月13日)。他们在危地马拉城以北的埃尔基切山脉地区的活动特别活跃。到80年代末,处境困难的危地马拉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游击队的活动,但左翼和右翼游击队的“敢死队”还继续进行暗杀和恐怖主义活动。
1982年3月25日,政变 埃佛伦·里奥斯·蒙特准将成功地发动了一起军事政变。他利用宗教的热情,减少了骚乱,但与军队的关系却日益疏远了。
1983年8月8日,里奥斯·蒙特在一起政变中被推翻 国防部长奥斯卡·安贝尔多·梅利尔·维托利亚上将发动了一起军官政变。经过一场短暂的战斗,推翻了里奥斯·蒙特。
1985年12月8日,大选 这是15年来第一次选举文人总统。基督教民主党人马可·维尼西奥·切雷西奥·阿雷瓦洛获胜,当选为总统。切雷西奥·阿雷瓦洛于1986年1月14日正式上任,标志着军人统治就此结束。
1989年5月9日,政变阴谋 9名文官和17名军官参与一起政变阴谋,企图推翻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此次威胁到政府的政变阴谋有其愈演愈烈的社会暴乱背景。这一个月,被“敢死队”打死的人员从40人上升到800人。
1990年12月,美国停止军事援助 由于一位美国公民被杀(6月),美国停止向危地马拉提供军事援助。
洪都拉斯
1976年7月14—22日,与萨尔瓦多发生边境冲突 在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边界有争议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
1977年,为圣地尼斯塔进入尼加拉瓜进行掠夺提供前进基地 洪都拉斯允许民族解放阵线的尼加拉瓜圣地尼斯塔移民从在洪都拉斯的基地出发,进入尼加拉瓜进行袭扰。
1981--1982年,与尼加拉瓜关系紧张 洪都拉斯反圣地尼斯塔游击队的活动造成了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两国关系紧张。尼加拉瓜的圣地尼斯塔政权说,洪都拉斯政府向反圣地尼斯塔游击队提供了援助。尼加拉瓜开始向边境地区增兵。美国开始增加对洪都拉斯的军事援助。到1982年初,美国在洪都拉斯的军事顾问已达到100人。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的关系不断恶化,最后两国均撤回了驻对方的大使(4月4日)。洪都拉斯总统罗伯托·苏雅佐·科尔多瓦由于担心尼加拉瓜和古巴在洪都拉斯进行颠覆活动,要求并得到了美国更多的援助(7月16日)。
1982年10月4日,拉丁美洲和平论坛 洪都拉斯参加了中南美洲国家召开的和平会议,试图结束该地区的敌对局势。
1982年11月12日,洪都拉斯派部队帮助萨尔瓦多镇压叛乱 为了帮助萨尔瓦多镇压反叛军游击队,洪都拉斯派出2000人部队封锁了洪都拉斯—萨尔瓦多边界,以阻止游击队流窜到洪都拉斯。
1983年8月5日,美国在洪都拉斯举行军事演习 美国在洪都拉斯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持续了八个月。此次演习的表面目的是训练洪都拉斯军队如何进行反叛乱,协调与洪都拉斯军队的行动,训练洪都拉斯军队掌握两栖登陆作战战术和美军野战炮兵的射击程序和战术。但隐含的目的是警告尼加拉瓜,特别是尼加拉瓜支持下的萨尔瓦多的游击队组织。
1986年3月21--27日,尼加拉瓜入侵 尼加拉瓜军队在追击反政府游击队时侵入洪都拉斯境内(洪都拉斯官员声称,他们并非有意允许尼加拉瓜反政府游击队进入洪都拉斯),数天后发生混战。美军直升机运送洪都拉斯军队穿过尼加拉瓜军队的主要防线,切断尼加拉瓜军队的退路。尼加拉瓜军队得到情报后,立即仓皇撤退(3月26——27日)。
1988年3月16—17日,与尼加拉瓜发生边界冲突 尼加拉瓜军队进入洪都拉斯境内,袭击那里的反政府游击队营地,与洪都拉斯军队发生冲突。美国立即派遣3200名美军开进洪都拉斯,但尼加拉瓜军队很快就撤走了(3月28—31日)。
尼加拉瓜
1975—1976年,反叛乱 国民警卫队对反政府游击队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取得了重大战果。游击队的活动明显减少了。但残酷的镇压措施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怨恨情绪。
1977年,索摩查政府岌岌可危
1977年10月,与哥斯达黎加发生边界纠纷(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哥斯达黎加→与尼加拉瓜发生边界纠纷)
1978年1—9月,暴行与混乱 圣地尼斯塔游击队利用公众广泛的反抗情绪和广泛的武装斗争,进攻能力越来越强,抢回了许多被扣押的外国人,其中包括东德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人和古巴人。
1978年9月9日,圣地尼斯塔游击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圣地尼斯塔游击队成功地攻占了许多大城镇和城市。国民警卫队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才将游击队赶进山区。但代价非常大,平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而游击队方面造成的压力丝毫也没有减轻。
1979年5月29日—7月17日,圣地尼斯塔游击队继续发动进攻,在一个星期内便占领了大多数城市和大片的乡村并包围了马那瓜 游击队已稳操胜券。他们组织了一个五人临时执政团(7月17日)。美国曾建议他们与较温和的反对派组成联合政府,但为时已晚。在美国的坚持下,索摩查离开了马那瓜,逃往美国的迈阿密。
1979年7月19日,圣地尼斯塔游击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进入马那瓜游击队开进首都马那瓜 之后便建立了自己的新政权。
1979—1981年,圣地尼斯塔巩固政权 起初,政府鼓励新闻自由和自由经济,但到1980年底,政府的政策发生了180°左转。他们开始严格审查各种出版物并将大选推迟到1985年。他们强行将米斯墓托的印第安人驱赶到偏僻的东北部并开始排斥美国,逐渐向古巴和苏联靠拢。到1981年底,尼加拉瓜约有5000多名古巴、苏联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军事和技术顾问。
1981—1990年,内战 在里根政府的支持下,尼加拉瓜流亡分子开始在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组建游击队并以这两个国家为基地,开展反政府运动(1981—1982年)。他们自称是抵抗组织。原国民警卫队的成员主要以洪都拉斯为基地(实际上尼加拉瓜人并不欢迎他们),其兵力已达到25000人,其中有2500人常年在尼加拉瓜活动(1985—1986年)。这些抵抗组织为了在尼加拉瓜得到较多民众的支持,不轻易地攻击现政权。但在美国经济和外交的压力下,他们最终还是推翻了圣地尼斯塔的统治(1990年)。
1984年4月4—14日,中央情报局“秘密”在科林托港口布雷被揭露 中央情报局的这一行动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当这一行径被披露后(4月6—10日),在美国公众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他们对美国政府的中美洲政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美国国会也谴责了这一行径(4月11日)。
1984年9月1日,两名美国人在尼加拉瓜被杀 两名自发的反政府游击队顾问所乘的一架直升机被击落,两人当即身亡。他们是与中央情报局有关系的、自称为民间军事援助组织(是一个非官方组织)的成员。
1984年10月14—21日,美国新闻界披露了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游击战战术手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该手册介绍了如何争取敌政府(这里显然是指圣地尼斯塔政府)的官员保持“中立”,等等。一名反政府游击队的成员也承认,此前他们曾暗杀过圣地尼斯塔政府的官员。
1984年11月6—12日,苏联提供武器,造成危机 美国宣称,苏联正在向尼加拉瓜运送大批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米格—21战斗机,美国对此是不能容忍的。但在卸船时,观察员并未发现有战斗机(11月7--10日)。圣地尼斯塔政府担心美国会发动人侵,因此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11月12—13日)。
1985年4月4--29日,起初,美国国会拒绝了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的提案 然而,尼加拉瓜总统达尼尔·奥尔特加的莫斯科之行(1985年4月29日)又使美国国会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的问题。同一天,国会的众参两院通过了对尼加拉瓜援助的方案,此后又通过了关于增加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的方案(6月6—12日)。但随后,公众的反对呼声很高,国会也拒绝批准继续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这就导致了里根政府中的一些人采取违法的手段继续向尼加拉瓜提供援助,即后来被披露的“伊朗门事件”丑闻(1986年12月—1987年5月)。与此同时,美国也停止了与尼加拉瓜的贸易往来(1985年5月1日)。
1986年3月21—27日,入侵洪都拉斯(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入侵)
1986年10月5日,1架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秘密运送补给的飞机被击落 尼加拉瓜政府军击落了一架C-125K货机并俘虏了一名美国乘客欧仁·哈森富斯。他曾一直参与为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但他们是否与中央情报局有官方联系目前尚不清楚。里根政府承认,在此之前政府就已经取消了关于不允许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的禁令(10月19日)。哈森富斯在经“人民法庭”审讯后,被释放了(1987年12月17日)。
1987年11--12月,和平谈判 奥尔特加从莫斯科访问归来后(11月15日),尼加拉瓜政府提出了和平建议。但和平谈判困难重重,曾两次中断(12月4日和22日),最后谈判破裂。
1988年1月,为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的飞机被击落 一架表面上是私人的飞机,在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时被击落,美国公民詹姆斯·比登被俘(1月13日)。1月23日,又有1架飞机被击落。比登后来被释放(1月30日)。
1988年3月16—18日,尼加拉瓜入侵洪都拉斯(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发生边界冲突)
1988年3月和5月,尼加拉瓜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谈判失败 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内战问题,但没有成功。双方签订了60天停火协议(3月24日),后又增加30天(5月26日),但谈判却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1989年2月14日,《特索罗海滩协议》 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国的总统在尼加拉瓜开会达成这个协议,决定解散所有的反政府武装,然后举行全国大选(计划日期为1990年2月)。圣地尼斯塔政府内部进行改革,执行这一协议(3—4月)。
1989年8月7日,《特拉协议》 该协议是在《特索罗海滩协议》的基础上由各国进一步签订的一项协议,具体规定了在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解散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实施方法。反政府武装组织中虽有人提出反对,但还是最终接受了该协议。
1990年2月25日,大选 大选的形势突然发生逆转,维奥莱特·巴里奥斯·查莫罗领导的民族反对派联盟在地方选举和总统选举中获胜。
1990年10—12月,尼加拉瓜部分力量因不满大选的结果,一度占领了瓦斯拉拉城(10月) 后来又爆发了战斗,造成11人死亡(12月)。
巴拿马
1977年9月7日,签订《运河条约草案》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埃雷拉将军签订了关于将运河主权和管理权转交巴拿马的条约草案。巴拿马举行全民投票,以2:1的多数通过了该条约草案(10月23日)。
1978年3月16日和4月1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运河条约》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份条约。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巴拿马埃雷拉将军签署了条约的最终草案(6月16日)。
1981年8月1日,埃雷拉将军在一次视察中空难身亡 埃雷拉乘坐的飞机在丛林中坠毁,埃雷拉将军遇难。
1983年8月,诺列加担任国民卫队司令 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很快将原来的国民卫队改为巴拿马国防军并扩大了其规模,建立了庞大的警察部队。诺列加实际上已成为巴拿马的独裁者。
1988年2月5日,美国审讯诺列加 美国在迈阿密开庭审判诺列加。美国检查官指控诺列加指使走私毒品和洗钱。诺列加不承认对他的指控。尽管舆论界对诺列加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他仍拒绝辞职。当埃里奇·阿图罗·德尔瓦列总统企图撤销他的职务时(2月25日),他却先撤了德尔瓦列的总统职务并开始了他个人的独裁统治(2月26日)。美国开始对巴拿马施加强大的经济压力并向运河地区增派卫戍部队(3月1—11日)。但诺列加仍不肯做出任何妥协并严厉镇压了内部的反对派力量。鉴于这种情况,美国作出一些让步,提出美国可以撤销对他走私毒品的指控,但他必须下台。这当然遭到了诺列加的拒绝(5月25日)。
1989年5月7日,大选 大选结束了。人们满怀希望准备建设一个繁荣和民主的巴拿马。但诺列加宣布大选结果无效,粉碎了人们对巴拿马未来的一切美好憧憬。根据国际观察员的报告,三分之二的选民们明显倾向于投反对派吉列尔莫·恩达拉的票。诺列加的准军事部队,包括他的“贵族营”使用棒球棒和铁管向示威游行的群众大打出手,伤者多达数百人,其中还包括恩达拉本人和他的竞选伙伴吉列尔莫·福特(5月10日)。
1989年10月3日,未遂政变 反对诺列加的军官们在莫伊塞斯·吉罗尔蒂·维加少校的率领下发动了一场反诺列加的政变。尽管美军向政变分子提供了一些支援,但政变还是被诺列加镇压了。十名叛军军官,其中包括维加少校被杀。随后诺列加开始在巴拿马国防军中大肆搜捕反叛分子,结果又有许多军官被捕和逃跑了。
1989年12月20—24日,“正义事业”作战行动(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正义事业”作战行动)
南美洲
阿根廷
1976年1月14日,阿根廷对英国重提对福克兰群岛拥有主权一事提出抗议并召回了其驻英国的大使 英国同样也召回它驻阿根廷的大使(1月19日)。
1976年2月4日,阿根廷驱逐舰向英国的科学考察船开火 阿根廷的一艘驱逐舰发现了英国的科学考察船“谢科里顿”号,在要求英船驶向火地岛后发射了2发炮弹。英国的“谢科里顿”号在阿根廷军舰的尾迫下向斯坦利港驶去,在距离斯坦利港约10公里的地方,阿根廷的驱逐舰向英国的科学考察船发射丁2发炮弹以示警告。
1976年3月24—25日,军事政变 阿根廷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发动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马里亚·埃斯特拉·伊莎贝尔·庇隆总统(胡安·庇隆的遗孀)。新总统上台后,立即宣布组成临时执政团并开始实行戒严。执政团禁止了五个极端主义政党的活动并对反政府抵抗游击队和极端主义分子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这些组织已在阿根廷活动数年了。
1976年3月25日--1982年7月16日,“肮脏的战争” 阿根廷军事执政团对左翼游击队和各政党组织,特别是人民革命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取得了较大战果。但在行动过程中,政府军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措施,严重侵犯了阿根廷人民的人权。在这场“肮脏的战争”中,有20000—25000人“失踪”。英国在福克兰群岛打败阿根廷后,臭名昭著的执政团还给公民自由(7月15日),并允许各政党自由活动(7月16日)。
1977—1978年,英国与阿根廷互派代表恢复福克兰群岛问题谈判 英国和阿根廷两国的外交官在纽约举行会谈,商议解决福克兰群岛问题(12月15—18日)。两国的外交官又在秘鲁的利马继续举行会谈讨论福克兰群岛的控制权问题(1979年2月15—17日)。由于在福克兰群岛的附近海域发现了油田,这次谈判意义不同寻常。
1979年11月16日,英国与阿根廷重派两国大使 英国和阿根廷重新向对方首都派遣新大使。自从阿根廷撤走其大使以来,阿根廷在英国的主要外交人员是代理外交公使。
1981年12月21日,加尔铁里上台 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中将取代罗伯托,爱德华多·维奥拉上将当政。维奥拉上将在执政不到六个月后,被其下属军官推翻了。
1982年1--6月,福克兰群岛危机与福克兰群岛战争
1982年6月17日,加尔铁里辞职 阿根廷军队在福克兰群岛战败后仅三天,加尔铁里宣布辞去其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的职务。7月1日,雷纳尔多·比尼翁少将取而代之,成为阿根廷总统。由于民众抗议总统的任命,执政团中的海、空军成员也辞职了。执政团进行重新改组(9月10日)并逐步向文人政府过渡。
1983年10月30日,大选 这是自从庇隆回国(1973年)后的第一次大选。激进公民联盟主席劳尔·阿方辛当选为总统。六周后就职(12月10日)。
1985年10月21日,戒严 在就逮捕12名恐怖主义嫌疑分子(有两名是现役军官)的法律问题争论不休时,阿方辛总统宣布实行戒严60天。此后六名嫌疑分子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10月26日)。
1986年5—6月,军事叛乱 政府审讯三名执政团成员,在军队和地方引起叛乱。这三名执政团成员的罪名是,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玩忽职守(5月16日)。
1987年4月17—22日,陆军叛乱 阿尔多·里科中将指挥士兵占领了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坎波德马约的一所步兵学校,抗议如此无理地对待一名军官。这名军官因拒绝就军队违反人权问题出庭作证而被解职。叛军被忠于政府的军队镇压了(4月19日)。此次事件之后,还有一些报道说,当时第二军的士兵不服从军官们的指挥,拒不执行要他们镇压叛军的命令。
1987年9月27—28日,陆军叛乱 第三步兵团的士兵占领了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营房,抗议解除达里奥·费尔南德斯·梅尔格尔中校的职务。梅尔格尔中校在此之前拒绝率领部队去攻打坎波德马约的叛军(4月)。四个小时后,这些士兵投降了(9月28日)。
1988年1月16—18日,陆军反叛 奥尔多·里科逃脱了对他的追捕,带第四步兵团逃到了蒙特卡西勒斯。这个团的团长带领100多名土兵在里科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月16日)。忠于政府部队的3个营,约2000人,向蒙特卡西勒斯发动进攻(1月17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们占领了叛军的阵地,叛军投降了(1月18日)。
1988年12月2—6日,陆军反叛 穆罕默德·阿里·塞纳尔金上校率领大约500名士兵占领了坎波德马约步兵学校(12月2日)。叛军企图争取对曾在1976—1983年军人独裁统治期间参加侵犯人权活动的军官进行大赦。驻科尔多巴旅旅长拒绝派部队去镇压叛军,但他说,他不会让他的旅去参加叛乱。塞纳尔金领导的部队投降了(12月6日)。至此,共有六支部队的855人参加了此次叛乱。
1989年1月25日,向拉塔伯拉达兵营发动进攻 一支由平民组织的游击队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拉塔伯拉达兵营发动进攻,武装部队迅速作出反应,经过一场激烈的流血战斗之后,部队将游击队打退了。此后,阿方辛提出了一项新的军费开支计划(尚未提交国会批准)。
1989年6月12日,阿方辛宣布辞职 从6月30日起,阿方辛向选举出的总统卡洛斯·索尔·梅内姆移交政权(5月14日大选),比他计划的时间提前了六个月。导致他决心辞职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骚乱(5月)、失控的通货膨胀。从他当政以来物价上涨309907%(1983年12月)。
1990年12月3日,挫败了一起军事叛乱 曾经领导过几次叛乱的军官里科和塞纳尔金率领着数百名士兵,企图占领设在布宜诺艾利斯的陆军司令部,并重新恢复塞纳尔金陆军参谋长的职务。第二天,他们被忠于总统的部队打退了,共死亡21人。梅内姆政府此后宣布,将让科里和塞纳尔金为死去的人负责(12月22日)。
玻利维亚
1976年,游击队进行活动 由切·格瓦拉创建的民族解放军在这一年发动一系列袭击。他们很可能得到了秘鲁革命左翼运动组织的支持。
1978年7月21日,军队宣布大选结果无效 玻利维亚12年来第一次进行大选(7月19日),但执政的军事政府候选人——空军上将胡安·佩雷达·阿斯伯恩宣布大选的结果无效。
1978年11月24日,军事政变 佩雷达将军在执政四个月后,被执政团的另一名成员——陆军上将大卫·帕迪利亚·阿兰西维亚领导发动的政变推翻了。阿兰西维亚将军保证举行新的大选。
1979年7月1--8月6日,恢复文人执政 在预定的大选中,八位总统候选人均未能获得应有的票数(7月1日)。国会只好选出了一个临时总统——沃尔特·格瓦拉·阿尔切,暂时结束军人统治。
1979年11月1日,军事政变 阿尔韦托·安图斯克·布克上校成功地发动一起军事政变,推翻了格瓦拉,自己担任了总统。然而,他也遭到了其他军官的反对,后被迫辞职。此后,军事领导人选吕迪亚·盖莱尔·特哈达出任临时总统(11月16日)。
1980年7月17日,政变 大选后,由于未有一名候选人获得应有的多数票,路易斯·加西亚·梅萨上将领导军官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1981年1--8月,平民和军人叛乱 武装力量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国家军事学院的高级学员发动了一场武装军事叛乱(3月17日)。8月4日,军队挫败了这起阴谋政变,但加西亚总统也被迫辞职子。前总统纳图克领导下的一个三人领导军事执政团夺取了政权。
1987年8月28日,戒严 经济困难引发一系列骚乱。海梅·帕斯·萨莫拉总统宣布实行为期90天的戒严。
巴西
1985年1—3月,恢复文人执政 长达21年的军人执政结束了。经大选,坦克雷多·阿尔梅达·内沃兹当选总统(1月15日)。但内沃兹在就职前病倒了。选举的副总统何塞·萨尔内临时行使总统职权(3月15日),内沃兹去世后,他开始正式担任总统(4月21日)。
1990年10月5日,巴西的核计划被披露 科学与技术部长乔斯·戈登堡在一次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说,巴西军界已经开始执行一项核武器秘密研制计划。该计划被披露后,总统命令立即停止该项计划(9月19日)。
智利
1973—1980年,执政团的统治与国内骚乱 军事执政团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乌加特的领导下对全国进行了严密的控制。尽管如此,国内骚乱还是不断,革命左翼运动组织在四处煽动叛乱。
1980年9月11日,投票通过皮诺切特宪法改革和继续执政 三分之二多的选民投票同意皮诺切特将军的宪法,其中规定皮诺切特将军将担任总统并将继续进行八年以上的军事统治。皮诺切特原打算第二年再担任总统(1981年3月11日)。
1983--1984年,内乱 反对皮诺切特统治的抵抗组织制造一系列骚乱,一些左翼游击队也开始在农村开展活动。
1987年7月2—3日,平民骚乱 在一场大罢工之后,全国各地广泛发生了骚乱,抗议游行的群众与警察发生冲突,结果造成八人死亡,其中还有一名19岁的大学生——他是被警察活活烧死的。
1987年9月7日,皮诺切特在一起暗杀事件中幸免于难 皮诺切特将军成功地逃脱了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领导的爱国阵线对他的车队发动的袭击。
1988年10月5日,皮诺切特失去选民 智利公民一致投票反对皮诺切特将军提出的继续进行军事统治的建议。皮诺切特将军“很体面地宣布了投票的结果”(10月6日)。因国民反对皮诺切特,给大选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阻滞,总统和议会选举均推迟到12月。
1990年3月11日,艾尔温宣誓就任智利总统 基督教民主党人士帕特里西奥·艾尔温·阿佐卡在大选(1989年12月14日)中获胜,取代皮诺切特成为智利总统。皮诺切特是发动政变,推翻上一届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后开始执政的(1973年;参见第二十一章→南洲→智利→军事政变)。
哥伦比亚
1975—1978年,社会动荡和叛乱 哥伦比亚国内动荡不安,发生了几起企图推翻政府的叛乱。两个游击队组织之一的革命武装力量竭力破坏全国大选(1978年2月26日)。同年末,哥伦比亚的第二大革命组织——民族解放军与革命武装力量合并,组成了一支规模更大的武装力量(8月24日)。
1979年1月9日--11月14日,成功地实施反暴乱作战 这次行动消灭了2000名游击队员,并使胡里奥·塞萨尔·图尔瓦伊·卡洛斯总统和国防部长路易斯·卡洛斯·卡马乔·莱瓦将军得以恢复了国内局势。
1980—1991年,游击队继续进行活动 尽管一再受挫,但哥伦比亚游击队继续进行低强度的游击战。
1985年11月6—7日,游击队占领了法院 游击队一支赫赫有名的M-19小组攻占了波哥大市内的哥伦比亚法院(11月6日)。M—19小组破坏了与政府达成的停火协议,宣称政府未能履行停火协议并且也未能实施此前同意进行的改革。M—19小组扣押了300多人作为人质。警察和陆军部队使用炸药,炸开了法院的围墙,向主楼发动攻击。在战斗中,有95人被炸死,其中包括最高法院的11名法官。·
1988年1月25日,司法部长被暗杀 波哥大市的恐怖主义分子绑架并暗杀了司法部长卡洛斯·毛罗·赫奥斯。正在被引渡的“麦德林”毒品集团头子宣布对此事负责。比尔希略·巴尔科·瓦尔加斯总统命令警察搜捕罪犯,并开始严厉打击毒品走私活动。
1989年8月18日,总统候选人被暗杀 哥伦比亚执政的自由党和坚决主张打击麦德林—卡利联合毒品集团的总统候选人路易斯·卡洛斯·加兰被毒品走私集团暗杀了。此事件发生在政府刚刚粉碎一起犯罪分子的毒品交易之后。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逮捕了1万多名涉嫌此次毒品交易的分子。
1989年10月28日--11月4日,贩毒集团开展大规模的暗杀活动 贩毒集团头子企图通过一系列暗杀活动阻止政府的缉毒行动。贩毒集团的持枪分子在波哥大暗杀了1名部长、1名国会的议员、1名左翼政治活动家和6名警察。
1990年4月,“麦德林”组织内部发生火并 据统计,在这一个月内,平均每天有50人在与毒品交易有关的活动中被打死。
1990年8月7日,毒品集团头子宣布停火 塞尔·加维利亚·特鲁希洛总统宣誓就职后,“麦德林”毒品集团的头子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加维利亚宣布实行单方面停火。加维利亚·特鲁希洛总统宣布,如果加维利亚能向政府投降,可以免除引渡和从轻量刑。
厄瓜多尔
1975年9月1日,未遂政变 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劳尔·冈萨雷斯·阿尔韦亚尔发动了一场政变,但被忠于总统吉耶莫·罗德里格斯·拉腊的部队镇压了。
1976年1月11日,军事政变 武装力量总司令领导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吉莫·罗德里格斯·拉腊总统。
1978年1月16—17日,与秘鲁的边界冲突 在科迪勒拉山脉两国有争议的马拉尼翁河发生了短暂的冲突。
1981年1月28日—2月2日,与秘鲁再度发生边界冲突 厄瓜多尔的部队进入秘鲁境内达13公里,从而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边界地区爆发了敌对行动。在美洲国家组织的斡旋下,两国在华盛顿举行谈判,达成了停火协议(2月2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