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31 T.N.村派纪 (美)
—1939年8月23日,利奥波德国王呼吁保持和平 这次呼吁是代表比利时、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作出的。呼吁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比利时也做出了战争动员,但在9月3日欧洲战争爆发后却宣布中立。
荷兰
1926年11月—1927年7月,荷属东印度爪哇暴动
1937—1938年,荷兰加强远东海军力量 随着日本在中国的迅速扩张,荷属东印度渐渐处于日本侵略的威胁之中。为遏制日本,荷兰决定加强远东海军力量。
伊比利亚半岛
西班牙
前奏曲
1930年1月28日,普里莫·德里维拉结束半独裁统治 他的继任者贝伦格尔将军是一位不受西班牙公民欢迎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贝伦格尔是造成摩洛哥安诺尔灾难的罪魁祸首(参见第十九章→非洲→摩洛哥→阿努瓦勒之战)。
1930年12月12—13日,哈卡兵变 兵变起因于当地驻军要求实行共和制。虽然官员们为此作出了努力,但仍未能阻止叛乱在军中蔓延。
1931年4月14日,阿方索十三世国王被推翻 经历了一个不流血的政变之后,主张共和制的领导者阿尔卡拉·扎摩拉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并于12月10日当选为总统。
1932年8月10日,塞维利亚反动派暴乱 这次由桑胡尔霍将军领导的暴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为争夺自治权,地区之间开始陷入争斗,尤其是在阿拉贡和博斯基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左右两派的极端活动甚为猖獗,并渐渐演变成暴力冲突。
1933年1月8日,巴塞罗那激进派暴动 这次暴动很快蔓延到其他大城市。后来政府出动部队残酷镇压,才将其平息。
1934年10月6日,阿斯图里亚斯矿工暴乱和加泰罗尼亚起义 在新的灯火管制期间,由无政府主义者发起的阿斯图里亚斯矿工暴乱被保守的马德里政府用残酷无情的手段平息了下去。然而,传言中的政府暴行被新闻媒介绘声绘色地渲染开来,从而使西班牙群情激昂,极大地加速了西班牙政治势力的两极分化。加泰罗尼业起义虽然也被很快平息,但却未像前者一样引起波澜。
1936年2月16日,左派联盟接管政权 倾向于共产主义的党派在大选中获胜。新的社会党议会一致要求萨莫拉下台,并于4月10日由左派共和人士阿萨尼亚接管政权。
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
1936年7月18日,军队反叛 在西属摩洛哥的梅利利亚,一小队西班牙驻外士兵同受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发生了冲突,遂引发了西班牙本土的12个城市驻军和西属摩洛哥的五个城市殖民军同时发动叛乱。被共产党政府排挤到加那利群岛任驻防军司令的前参谋长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在事发后立即飞赴梅利利亚接管了军队的指挥权。当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向阿尔赫西拉斯和拉利内阿挺进时,西班牙北部的布尔戈斯、萨拉戈萨和韦斯卡三市的驻军在埃米略·摩拉将军的统帅下也向布尔戈斯集结。巴塞罗那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下去,其领导人曼努尔·戈德迪被忠于政府的军队俘获并枪杀。最东部的海港马德里巾和博斯基的部分地区宣布效忠政府,但萨莫拉和加的斯地区则支援叛军。托莱多军事学院的军官们也支援叛军,他们追随着莫斯卡尔多中校,据守在阿尔卡萨尔要塞内,从7月20日—9月28日,经受住了忠于政府的军队长达两个月的围攻。此外,西班牙海军约有一半的舰只加入叛军行列。
1936年7—8月,向马德里挺进 佛朗哥统帅着3万名由西班牙和摩洛哥人组成正规军向北面的巴达霍斯推进,与此同时,摩拉率领15 000名精锐部队向南夹击。两军计划在马德里会师。
1936年8月15日,叛军攻占巴达霍斯 占领巴达霍斯后,叛军继续向东面的塔古斯河流域挺进,并对塔拉维拉和托莱多展开攻击。9月28日,即10周之后,叛军对两市的围攻才被巴雷拉率领的政府军所瓦解。
地图01 西班牙的分裂(1936年8—9月)
1936年9月,国际干涉 苏联政府向政府军提供援助,而德国和意大利则向佛朗哥借贷作战物资。第一次确切的人力支援是纳粹空军提供的一支“容克”式轰炸机和驱逐机分遣队,接着一支装备有轻型坦克和乜机的意大利远征军进入西班牙。另外,小规模的反共志愿军先遣队也从——些国家来到战场。与此同时,苏联的飞机、飞行员、顾问、火炮和坦克也源源不断地抵达东部海港以支援西班牙政府。此外,苏联和其他共产党团体也从世界各地征募了反法西斯志愿军参战,共组成6个“国际旅”。约有2900名美国人组成了“亚伯拉罕·林肯营”,他们与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波兰人、英国人、捷克人、南斯拉夫人等共约35000人分属于各个旅内。
1936年9月4日,人民战线政府在马德里成立 新的政府领导人是卡瓦列罗,他是加泰罗和巴斯克民族主义者的代表。到11月,无政府工团主义者也加入了新政府。
1936年10月,佛朗哥被叛军推举为西班牙国家领袖 由摩拉率领的四路叛军继续向马德里围拢。他声称马德里市内有他的一支“第五纵队”。这是实施颠覆的开端。
1936年11月6日,叛军策划围攻马德里 西班牙共和政府向瓦伦西亚转移。尽管叛军在马德里郊外展开猛烈攻击和狂轰滥炸,但政府军在约瑟·米艾加将军的率领下仍坚守着首都。只是在历经了近四个月不间断的厮杀之后,才于1937年2—3月间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宁静。
1936年11月18日,德意承认佛朗哥政府 法、英、美三国对交战双方继续奉行不干涉不援助政策,并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委员会有包括德意在内的29个国家,他们企图通过封锁西班牙海岸来制止战火蔓延。
1937年2月8日,叛军攻占马拉加 在意大利军队的支援下,利亚诺将军率领的军队占领了马拉加,与此同时,叛军对马德里的围攻仍继续进行。政府军的防线由于苏联武器装备运抵和新的“国际旅”加入战斗而变得稳固起来。2月6—15日,“亚伯拉罕·林肯营”在杰拉诺第一次同叛军交火。
1937年3月8—16日,意大利援军在瓜达拉哈拉遭重创 2个意大利师,在50辆轻型坦克的支援下,向政府军防线发动一次旨在孤立马德里的突然渗透袭击。岂料,滂沱的大雨将田野变成一片泥淖,意大利人只好以纵队沿着公路前进,成了绝好的攻击目标。这时,苏联人的地面攻击机突然向意大利人发动空袭,顿使意军如鸟兽散,损失惨重。不过,仍有大部意军官兵逃脱劫难,退回到原来的防线。
1937年3月18日,政府军在布里韦加击败意大利军队 这次胜利在很大程度是瓜达拉哈拉之战的继续,政府军缴获大量补给品。在孤立马德里的企图受挫后,叛军转而向北。
1937年4月1日,叛军包围毕尔巴鄂 被围在巴斯克的政府军在经短暂的抵抗之后遭粉碎。
1937年4月25日,格尔尼卡大屠杀 佛朗哥的空军对格尔尼卡这个北部小镇进行了残酷的轰炸,致使许多无辜的平民丧生,整个世界舆论哗然。4月28日,杜兰戈和格尔尼卡被叛军占领。
1937年4月30日,叛军的“埃斯潘耶”号战列舰被政府军飞机炸沉
1937年5月3—10日,无政府主义者在巴塞罗那暴乱 这次暴乱遭到了政府军的血腥镇压,并引发了政府内部的危机。
1937年5月17日,拉尔格·卡瓦列罗政府垮台 胡安·涅格林领导下的一个新的共和政府成立。
1937年5月31日,德国空军轰炸阿尔梅里亚 这是德国人对西班牙政府军在巴利阿里尼群岛的伊维岛击毁德国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的一次报复行动。
1937年6月3日,摩拉将军卒 他死于政府军的一次空袭。
1937年6月15日和18日,潜艇袭击德国“莱比锡”号巡洋舰 这两次发生在阿尔及利亚海岸奥兰港外的攻击,据说是西班牙政府军的潜艇所为,德意两国以此为由退出国际巡逻队。
1937年6月18日,叛军攻占毕尔巴鄂 经过80天的围攻,叛军终于占领毕尔巴鄂。随后,戴维拉将军指挥叛军转而攻击桑坦德,并于8月25日攻陷该城。到1937年终,整个西班牙北部地区都被叛军控制。
1937年7月6—25日,政府军从马德里反攻 政府军的反攻最初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很快被巴雷拉指挥的叛军所瓦解。在随后的两年内战中,这条战线上一直很平静,未发生激烈战斗。
1937年8—9月,政府军在阿拉贡反攻 这次反攻被叛军阻止在萨拉戈萨至韦斯卡一线。
1937年9月,尼翁会议 被认为是由西班牙政府军实施的潜艇偷袭战遭到了英法两国的一致抗议。他们认为这种攻击运载非禁运品船只的做法是一种海盗行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国在瑞士的尼翁集会(德国和意大利弃权),制定了一个新的海上巡逻方案。方案规定,由英法海军组成一支海上巡逻队,对任何非法攻击非西班牙舰船的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一律给于回击。
1937年10月28日,共和政府迁移至巴塞罗那 早在5月无政府主义者暴乱之后,共和政府就着手准备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政府机构,并于8月12日完全控制该地区。
1937年11月28日,佛朗哥宣布实施海军封锁 封锁范围覆盖整个西班牙海岸,甚至连马略卡岛也囊括在内。
1937年12月5日—1938年2月20日,特鲁埃耳之战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反击战,政府军攻陷了特鲁埃耳。这次胜利虽然成功地牵制了叛军向东北方向的移动,但由于政府投入的兵力有限,未能巩固战果。1938年2月15—20日,叛军发动反击,夺回特鲁埃耳。
1938年2—6月,叛军发动攻势 佛朗哥的叛军以优势兵力向东发起攻击,并于4月15日占领比纳罗斯港,从而切断加泰罗尼亚同其他政府军控制地区的联系。随后,叛军向巴塞罗那推进,但政府军通过殊死抵抗将其阻止在埃布罗河一线。
1938年7月24日—11月16日,政府军埃布罗河反击 由于力量所限,这次由驻守在加泰罗尼亚的政府军发起的旨在恢复同西班牙共和国其余部队联系的反击,未能达成预期的目标。进攻在七天内就被叛军所遏制。不过,政府军坚守桥头堡的战斗却延续了113天。在他们衣衫褴楼地撤回阵地之前,共付出了伤亡万人的代价。
1938年8—11月,对峙阶段 已控制西班牙大部的叛军,准备发起一次决定性攻击,以结束战争。与此同时,墨索里尼根据英意协定准备从西班牙撤出部分军队。不过,留在西班牙的意军仍超过4万人。
1938年9月21日,“国际旅”宣布撤出西班牙 迫于英国和法国的压力,共和政府宣布在战火中遭重刨的“国际旅”将撤离西班牙。11月15日在马德里举行了告别仪式。
1938年12月23日,叛军向加泰罗尼亚发起攻击 这次攻击撕裂了政府军的防线,迫使其向巴塞罗那仓皇溃退。战斗中,双方都深受恶劣气候条件之苦。
1939年1月26日,叛军攻克巴塞罗那 在意大利人的协助下,叛军攻占巴塞罗那。2万名政府军彻底溃败,越过边界逃往法国,遂被缴械并扣留。政府军在马德里、瓦伦西亚以及西班牙东部地区的零散抵抗仍在进行中。
1939年2月27日,英法承认佛朗哥的政府
1939年3月5—13日,马德里陷入混乱 随着加泰罗尼亚陷落,多数共和派军官、社会主义者以及共和主义者都希望结束战争,但是涅格林和共产主义者仍想继续战斗。3月5日,反共产主义者发动致命一击,并任命卡萨多中校为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首领。共产主义者在反击了一周后偃旗息鼓。
1939年3月22日—4月1日,内战结束 3月22—25日,共和政府同佛朗哥资产阶级政府之间的谈判破裂。民族军(前面称“叛军”)于3月28日开入马德里。3月26日—4月1日共和政府军全部投降,战争至此结束。整个内战期间共有12万人死于战场,1万人死于空袭,约5万人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此外,还有10万人死于战时双方政治报复的暴力行动。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立即组建了专门法庭对数千名共和派人士进行审判并处死,尽管国际方面努力进行劝解,仍无济于事。整个战争期间包括战后受牵连而死亡的人数估计超过60万人。
评论:对于这场战争,除了控诉其随处可见的暴行之外,至少应看到它也给军事观察家们上了一堂直观的教育课。共和政府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将支持它的群众转变成合格的士兵(至少在防御战斗中如此),这主要得助于苏联人严格高效的刀,1练。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军人们从他们亲临战场的实践中学会了许多东西。实际上,可以说西班牙内战是他们对未来战争的空中战术原则和武器装备使用的一次彩排。
然而,马德里一战表明,狂轰滥炸和连续攻击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奏效。在长达28个月的围攻中,除了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之外,马德里的守军并未崩溃。杜黑的仅仅依靠恐怖轰炸可以结束战争的理论似平被证明难以成立。但杜黑理论的拥护者却认为轰炸还未达到所要求的惨烈程度。另外,外国力量介入这场战争的规模相当庞大。在西班牙作战的外籍部队中,有支持叛军的40000—60000名意大利人和2万名德国人,支持政府军的4万名苏联人和来自各个国家受共产党影响的志愿者。
1939年4月7日,西班牙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9年9月3日,西班牙宣布中立
葡萄牙
1925—1932年,国内骚乱 这是一个动乱、军事政变和独裁交替出现的时期。1932年7月5日,奥利维拉·萨拉查成为葡萄牙总理和独裁者,才结束了动荡岁月。
1936年7月,葡萄牙援助西班牙叛军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萨拉查政府立即宣布支持叛军反对共和政府。葡萄牙成了佛朗哥从德国和其他国家输入武器装备的主要路线之一。虽然在1937年4月迫于英国的压力葡萄牙关闭了边界,但到那时佛朗哥已经可以通过西班牙北部海岸的城镇获取给养。
1939年3月18日,同西班牙法西斯政府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5月22日,葡萄牙重申了同英国的传统盟友关系。
1941—1945年,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在表面上保持中立的情况下,1943年10月13日,葡萄牙政府同意英美使用其在亚速尔群岛的基地,该基地在支援盟国对付大西洋德国潜艇的威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43年)→大西洋之战]。1945年5月6日,葡萄牙最终同纳粹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意大利
1926--1930年,分别同西班牙、匈牙利、希腊、埃塞俄比亚、奥地利签署友好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署是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推行法西斯政策的一部分,旨在拉拢“不满现状”的国家来反对小协约国和其支持者法国。
1930年4月30日,意大利开始实施大规模扩张海军的计划 意大利在谋求同法国地位平等的努力失败后,即开始了扩张海军的行动。在尔后的年代里,意大利海空军力量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1934年3月17日,意大利分别和匈牙利、奥地利签署《罗马草约》 这两个条约促进了意大利同匈奥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旨在同法国影响下的小协约国抗衡并受法西斯保护的多瑙河集团。
1934年7月,纳粹维也纳政变失败(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参见第二十章→非洲→埃塞俄比亚→埃意战争)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战的行动引起了英法两国的恐惧,从而导致了地中海海域紧张气氛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向德国靠拢。
1936年10月27日,意德关子奥地利协定 该协定成了意德两国合作的基础,也可以认为是罗马—柏林轴心的开端。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德国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
1937年1月2日,《英意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英国→《英意地中海协定》)
1937年3月25日,《意南条约》 该条约确保两国现存边界和亚得里亚海的现状,从而结束了两国在该地区的长期摩擦。该条约的签署对小协约国体系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严重削弱了法国的影响。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意大利的加入标志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正式形成。该协定旨在谋求撕毁现存的所有和平条约,打破边界现状,侵略其他国家,进而重新瓜分世界。为了同协定和宗旨相适应,意大利于12月11日宣布退出国联。
1938年3月,意大利默认德国兼并奥地利 由于意大利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和西班牙忙于应付,故无力对德国在奥地利的行动作出反应。从此之后,墨索里尼开始越来越严重地依赖纳粹德国。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德捷危机演变过程中,墨索里尼一直静观其变,直到形势出现白热化,他才出面调停。之后,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具有威胁性的演讲,其最终目的看来是为了促成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在达成的协议中,捷克斯洛伐克为满足德国要求做出了较大的牺牲。
1938年11月30日,法意关系紧张 意大利议院要求法国将科西嘉岛和法属突尼斯割让给它,从而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并征服阿尔巴尼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1939年5月22日,意大利同德国结成政治和军事同盟 之后,两国间开始大批交换军事和技术专家。
1939年9月1—3日,意大利宣布中立 意大利这一立场让大多数国家颇感意外。事实上,它这样做的动机很明显是想把其作为德国物质供应的一条外界通道。
德国
1927年9月18日,兴登堡否认德国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责 兴登堡总统正式否定《凡尔赛和约》中的这一项主要条款。
1928年1月29日,德国同立陶宛签订条约 该条约确定了两国边界,其中包括梅梅尔仍作为立陶宛的一部分。此外,条约规定,两国如有争端,应仲裁解决。
1929年2月6日,德国接受《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又称《巴黎公约》)]
1929年6月了日,“杨格计划” 德国同意实施这一旨在稳定其财政的计划,它同时还表示服从协约国部队在1930年6月底之前全部撤出莱茵兰地区的决定。
1929年9月—1930年6月,协约国部队撤出莱茵兰
1930年9月14日,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这次胜利标志着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党作为一个主要政党的崛起。希特勒的党纲同《凡尔赛和约》完全对立,尤其是关于战争赔偿的条款。在德国随后的一段混乱时期,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两派展开了拚死的争斗。
1931年12月12日,协约国部队撤出萨尔
1932年4月13日,德国总理布鲁宁宣布禁止冲锋队活动
1932年6月16日,冲锋队禁令撤消 随着冯·巴本总理作出撤消禁止冲锋队活动的命令,“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越演越烈。
1932年7月20日,巴本撤除普鲁士政府 冯·巴本解除了社会民主党成员担任的普鲁士总理和其他官员的职务,并在柏林和勃兰登堡市实施戒严。但恢复自由后的纳粹冲锋队活动甚为猖撅,对戒严令不屑一顾。
1932年11月17日,冯·巴本辞去总理职务 由于国内发生严重骚乱和政治上的动荡不息,巴本提出辞职。
1932年11月24日,希特勒拒绝出任总理 兴登堡总统提出让希特勒出面组阁,但未答应其为获得全部权力的要求,被希特勒拒绝。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 在长达两个月的政治危机之后,希特勒接受了这一职务。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诬陷共产党为阻挠3月5日举行的大选而策划了这次纵火案。结果,兴登堡总统发布了共产党为非法组织的紧急法令,同时中止了宪法规定的演讲自由、出版自由等公民权利。这项法令的颁布使纳粹冲锋队得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对付纳粹党的反对者。结果纳粹党在选举中大胜。后来证明,纳粹党应对这起纵火案负责。
1933—1938年,纳粹独裁统治稳固确立 在这段时期内,所有的反对党都被勒令解散,德国各州政府所有的权力被剥夺,从而使德国变成了一个集权国家而不再是过去的州联邦。宪法体制也被彻底改变,1934年5月成立的人民法庭拥有着巨大的权力。为拘留政治反对派,纳粹建立了若干集中营。对犹太人的种族迫害也在逐步升级。在整个德国,只有基督教徒对这种种族残害提出抗议。
1933年10月14日,德国退出国联(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
1934年1月26日,同波兰签署和约 该条约保证双方互不侵犯,互相尊重现有领土主权。条约有效期10年。
1934年6月30日,大清洗 这次清洗共有77人被处死,其多数为纳粹党高官。他们的罪名被定为密谋策划反对希特勒及其统治。
1934年7月25日,纳粹在维也纳暴乱(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其军备的条款)
1935年6月18日,英德签署海军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英国→《英德海军协定》)
1936年3月7日,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 同时,德国宣布废除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由于没有得到英国的支持,法国决定不干涉德军行动。后来表明,只要法国出兵干涉,德国的将军们将立即废黜希特勒并撤出莱茵兰。
1936年10月27日,“柏林—罗马轴心”建立(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意大利→意德关于奥地利协定)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这项协定事实上是“柏林—罗马轴心”联盟的扩展,旨在同法苏联盟抗衡。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公布侵略目标 在一次由德国高级将领和外交部长参加的秘密会议上,纳粹党元首希特勒宣布了他将用武力在欧洲争取“生存空间”(领土扩张)的企图:先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开刀,其次是波兰,最后是苏联;达成目标的时间:1938—1943年。
1938年3月12—13日,德国入侵和吞并奥地利(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德国入侵奥地利) 这次行动使德国增加了600万人口,同时为其向多瑙河流域进一步扩张铺平了道路。
1938年9月7—29日,德捷危机(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 这次危机以签署《慕尼黑协定》而告终。根据协定,德国吞并苏台德区,其内的300万日耳曼人纳入德国。希特勒的这次胜利使德国在欧洲大陆一跃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国家,同时也从政治上粉碎了小协约国,摧毁了东欧和法国的联盟体系。
1939年3月1—16日,德国吞并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德国此举公开违背了《慕尼黑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消亡。斯洛伐克只在名义上为一个独立国家,实则为德国附庸。
1939年3月23日,德国吞并梅梅尔 事后不久,德国即向波兰强硬提出索要但泽和“波兰走廊”。在英法保证的支持下,波兰坚定拒绝了德国的要求。迫于英法的威慑,德国人没有立即行动。
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计划进攻波兰 在一次秘密会议中,希特勒向他的军事将领陈述了入侵波兰的设想,他同时对英法参战表示怀疑。之后,在总参部内成立了一个参谋小组,专门负责制定侵波计划。与此同时,为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也在秘密进行中。陆军和海军准备工作已展开,25万预备役人员以训练为名被召回,此外,袖珍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和“德意志”号以及21艘潜艇已经出海。
1939年6—8月,德波关系日益紧张 连续不断的边界冲突引来了英法一次又一次的警告。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发布入侵波兰的命令 在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匆忙赶到莫斯科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希特勒将他的军事将领秘密召集到贝希特斯加登颁布了入侵波兰的命令。随后,部队开始在德波边境集结,战舰也驶离港口。
1939年8月23日,德苏在莫斯科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31日,格莱维茨事件 一群德国党卫队队员,身着波军服装,突然袭击了位于西里西亚靠近德波边界的格莱维茨电台,并用波兰语发出入侵威胁,然后匆忙撤离。他们在现场留下了一位垂死的“德国士兵”(实际上是一名从集中营里拉来的德国囚犯),以作为波兰入侵的“证据”。这个经过长期策划的事件,只不过是一块希特勒在世界舆论面前佯装高雅的遮羞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后)→西线]。
1940年9月27日,“罗马—柏林—东京轴心”成立 这是一个为期10年的法西斯互助同盟。
奥地利
1927年,私有政治武装出现 当社会民主党组织起褐衫同盟队时,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也组织起了名为“海姆瓦尔”的私有武装。
1930年2月6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3年,纳粹骚乱 这次骚乱是由于纳粹党在德国的胜利而激发起来的。在6月19日纳粹党在奥地利被取缔之前,纳粹煽动者一直策划着在适当时机举行示威游行。尽管纳粹党被解散,但其在奥地利的煽动活动和恐怖行为一直延续着。
1934年7月25日,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纳粹分子在维也纳的暴乱把日益敌视的奥德关系推向恶化的顶点,最终导致了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德欲出兵干涉的企图被意大利和南斯拉夫部队在边界地区的动员所吓阻。希特勒否认德国与这次暗杀事件有牵连,并宣称断绝同奥地利追随者的关系。
1936年7月11日,德奥签署友好协定 墨索里尼极力怂恿该协定的签署,其目的是讨好德国人,以便获取德国对其行动的支持。
1936年10月10日,许士尼格总理采取独裁统治 许士尼格解散“海姆瓦尔”,同时组建民兵武装“祖国阵线”。由于纳粹重新在奥地利活动,许士尼格因惧怕德国的干预而竭力从法国及小协约国寻求支持。
1938年3月11—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 希特勒亲临维也纳宣布德奥合并,恐怖统治随之而来。
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丹麦、挪威和瑞典
随着德国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团结,把集体安全作为各国努力的共同目标。
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
芬兰
芬兰最初所奉行的政策,同其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如出一辙。后来,它认识到了希特勒上台后给波罗的海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寻常变化,遂企图在德国和苏联之间保持平衡。
波罗的海沿岸诸国
纳粹在德国的上台促使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寻求同苏联改善关系,以建立一个坚固的防线来对付德国的可能干涉。稍后,三国都采取了一些独裁措施,其目的是加强统治地位,以利于抵抗德国的入侵。
苏联
1924—1926年,权力斗争时期 随着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共产党领导人之间发生内部冲突。
1926年7—10月,斯大林获胜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拉迪克和其他领导人被排除出苏共政治局。1929年1月,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
1926年8月31日,同阿富汗签订友好条约(参见第十九章→南亚和西南亚→阿富汗→与苏维埃签订条约)
1926年2月9日,《李维诺夫协定》 该协定与《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相似,由苏联、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五国在莫斯科签订。
1929年12月22日,《中苏协定》 该协定解决了在中国东北铁路问题上的争执(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中俄边界冲突)。
1932年7月25日,苏联同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1月29日,苏联同法国也签署了类似的协定。出于同日本关系恶化的忧虑,斯大林政府才做出了上述同欧洲邻国改善关系的决定。稍后,苏联积极参与裁军会议(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和寻求国际合作。这些活动标志着苏联进一步登上了国际社会的政治舞台。
1933年11月17日,美国承认苏联 双方的贸易关系随之展开。
1934年4月4日,苏联同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互不侵犯条约延期 这些条约的有效期延长到10年。
1934年9月18日,苏联加入国联 苏联通过支持法国在东欧的结盟计划,成为集体安全体制的积极倡导者。
1935年5月2日,法苏联盟建立 该联盟完全针对德国而建立,旨在反对希特勒的统治。
1935年5月16日,苏捷联盟建立 由于德国担心苏将在捷建立一个对德作战的空军基地,故此举使德国大为恼火。
1935年7月25日—8月20日,第三国际召开大会 苏联决定站在民主国家一边反对法西斯国家,遂号召各国共产党反对派停止反对本国的军事拨款,支持本国政府。
1936年7月,苏联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1938—1939年,对日不宣而战(参见第二十章→东亚→日本→同苏联不宣而战)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危机中,苏联支持捷克抵制德国的无理要求。英法则偏爱调停而不是像苏联那样支持解决危机。结果,在慕尼黑通过妥协解决危机后,法苏盟约几乎被取消,苏联因其立场而在欧洲陷入孤立。
1939年3--6月,英苏谈判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和梅梅尔的行为绐英国敲响了警钟,迫使其政策发生转向。英国极力要求苏联加入“共同和平阵线”以阻止德国对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入侵,苏联人则主张建立一个全面的互助同盟,包括保证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不受侵犯。
1939年5月3日,苏联政策转向 被认为亲西方的苏联外交部长M.李维诺夫突然被经常公开抨击英法的V.莫洛托夫所取代,这意味着苏联外交政策发生了转变。虽然同英法的谈判仍在进行,但在6—8月苏联人却在谈判桌上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签署草案来表达其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态度。
1939年8月27日,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敌人突然结成外交盟友的现实,彻底击碎了西方的侥幸心理。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苏联成为一个“慈善”的中立国。
1939年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 波兰被德国和苏联两大军事强国按照秘密条款瓜分了[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攻芬兰(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苏芬战争)
1939年12月14日,苏联被逐出国联
1940年6月15—6日,苏联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考虑到德国入侵威胁的日益增长,斯大林为确保东线和平,决定同日本签约。此举正中日本下怀,因为它也希望在向东南亚冒险扩张之前,确保其北部的安全。
捷克斯洛伐克
1933年2月,小协约国重建 此举是因为新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具有扩张的潜在危险。
1933—1938年,苏台德地区颠覆活动 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300万日耳曼人因纳粹煽动而变得极端狂热。
1935年5月16日,同苏联签订双边互助条约 在捷克遭受攻击的情况下,该条约保证苏联将追随法国一起提供援助。
1936年9月10日,德国展开宣传攻势 德国控告捷克斯洛伐克准许苏联飞机使用其基地进行反德战争。捷克加强其边境防御体系。
1938年3—9月,德捷危机日益加重 考虑到德国吞并奥地利所带来的战略上的不利态势,捷克进行了局部动员。与此同时,为缓解矛盾,捷克当局同苏台德区的日耳曼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谈判。
1938年9月15日,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 希特勒以战争相威胁迫使捷克割让苏台德地区。张伯伦急忙飞往贝希特斯加登进行紧急磋商,争取和平解决。
1938年9月24—29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总动员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会议召开和协定签署 在捷克斯洛伐克人缺席的情况下,希特勒、里宾特洛甫、墨索里尼、齐亚诺、张伯伦和达拉第在慕尼黑聚会,讨论并通过了希特勒对捷克政府提出的所有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了。只有苏联人表示愿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以抵御德国的侵略。英法认识到自己的武装力量战备不足(特别是空军),只好默许德国在中欧和多瑙河地区建立霸权统治。
1939年3月10—16日,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剩余国土 英法被希特勒撕毁慕尼黑协定的行为所震惊。到目前为止,希特勒的闪电式侵略战术还未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他在这场不流血的战争中取得了无可争辩的胜利。
匈牙利
1927年4月5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匈牙利开始同第三帝国的边界相接壤,与此同时,匈牙利国内的日耳曼少数民族日益骚动不安。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匈牙利站在德国一边。为表示对其合作的酬谢,德国在11月2日将斯洛伐克北部约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割与匈牙利。在割让区内,连绵不断的冲突一直持续了整个1938—1939年冬天。
1939年3月15日,匈牙利侵占喀尔巴阡乌克兰 在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剩余国土的过程中,匈牙利同德国合作,侵占了喀尔巴阡乌克兰,从而使匈牙利梦寐以求同波兰接壤的幻想变成现实。
1939年4月11日,匈牙利退出国际联盟
波兰
1926年5月12—14日,军事政变 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通过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1929年2月9日,《李维诺夫公约》签订(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苏联→《李维诺夫协定》)
1934年1月26日,德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同波兰签署和约)
1938年10月2日,波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特申地区 在德捷危机期间,波兰趁机抢占了特申地区,以此解决了波捷在这一问题上的长期争端。
1939年3—4月,德国针对“波兰走廊”提出要求 德国在3月23日侵吞梅梅尔的同时向波兰发出归还但泽的最后通牒,并要求额外修建一条穿过波兰走廊的公路。以此为交换,德国保证波兰的独立。正是这些无理要求使英法向波兰做出了援助保证。4月6日,英法同波兰分别签订了互助条约。
1939年4月28日,希特勒宣布废除1934年《德波协定》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
1939年6—8月,紧张局势加剧时期(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波关系日益紧张)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罗马尼亚
1926年3月26日,同波兰结盟
1926年6月10日,同法国签订联盟和互不侵犯条约
1926年9月16日,同意大利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29年2月9日,签订《李维诺夫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苏联→《李维诺夫协定》)
1933年7月,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的签署,则意味着苏联已经承认比萨拉比亚归属罗马尼亚了。
1934年2月8—9日,《巴尔干公约》签订 该公约由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四国签订,它要求各签字国在安全受到威胁时,有义务同其他各国进行协商。
1934年6月9日,同捷克斯洛伐和苏联互相做出保证相互间都同意确保边界现状。
1939年4月13日,英法保证罗马尼亚独立 该保证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提出的。随后不久,罗马尼亚开始在英法和德国之间骑墙观望,并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商业协定。
1939年9月4日,罗马尼亚宣布中立 由于国力弱小,罗马尼亚不愿再次卷入战争,遂于9月4日宣布中立。
保加利亚
1925年,希腊同保加利亚发生边界摩擦 在国联斡旋下,这次危机于10月21日暂时得到缓解。1931年1—2月间,冲突再次爆发,后经大国调停,才得以解决。
1929年3月6日,同土耳其签订友好条约 双方出于地区防御的战略需要,签订了友好条约。
1934年2月9日,保加利亚拒绝加入《巴尔干公约》 此举表明保加利亚对巴尔干的边界现状不满(参见上文)。
1934年5月19日,军事政变 保罗斯国王推翻了军事独裁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君主独裁统治。
1937年1月24日,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条约
1938年7月31日,公布重整军备计划 巴尔于协约国在争得希腊的同意后,承认保加利亚拥有重接军备的权利。为支持保加利亚扩充军备,英法向其贷款1000万美元。
南斯拉夫
1926年9月18日,同波兰签订友好条约
1927年5月,同阿尔巴尼亚发生边界摩擦
1927年11月11日,同法国签订友好条约
1929年1月5日,亚历山大国王宣布实施独裁统治 由于南斯拉夫国内出现骚乱,尤其是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四处煽动,亚历山大国王决定实施独裁统治。
1934年2月9日,签订《巴尔干公约》
1934年10月9日,亚历山大国王遇刺身亡 刺杀亚历山大的凶手是一名马其顿革命党人,被认为受了匈牙利方面的指使。结果,谋杀使两国关系走向了战争的边缘。后因国联出面调停,才偃旗息鼓。
1937年1月24日,同保加利亚签订友好条约
1937年3月25日,同意大利签订互不侵犯和仲裁条约 此举表明南斯拉夫开始同轴心国接近。
希腊
1925年12月4日,希腊与保加利亚发生边界摩擦(参见上文)
1928年9月23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0年10月30日,《安卡拉条约》 希腊和土耳其所签订的这项条约主张两国在东地中海保持海军力量平等,同时互相承认边界现状。
1933年9月15日,同土耳其签订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1934年2月9日,签订《巴尔干公约》(参见上文)
1935年,发生军事政变 国王乔治二世重登王位。
1939年4月13日,英法向希腊保证支持其反侵略行动 该保证是在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后作出的。
阿尔巴尼亚
1925年1月21日,阿尔巴尼亚宣布成立共和国
1926年11月20—26日,阿尔巴尼亚北部暴乱 尽管暴乱者得到了南斯拉夫的援助,但仍很快被镇压下去。
1926年11月27日,《地拉那条约》 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签订的这项条约,互相保证维持双方边界现状。
1927年11月22日,第二个《地拉那条约》 该条约通过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两国间建立起的一个为期20年的防御同盟并提供军事合作,而将阿尔巴尼亚完全置于了意大利的保护之下。意大利从中得到了诸如石油开采、公路建设、军事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权益。
1928年9月1日,佐格总统宣布自己为阿尔巴尼亚国王
1934年,同意大利摩擦加剧
1937年5月15—19日,北部暴动 这次暴动旨在抗议佐格国王的独裁统治,不久被镇压下去。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不敌意大利,很快被占领和吞并。
非洲
埃及和苏丹
1927年,拒绝同大不列颠签订草约 这项草约建议由英国对埃及实施10年的军事占领,但被埃及议会拒绝,因为这与埃及的独立相悖。
1931年4月22日,埃及和伊拉克签订友好条约
1936年8月26日,埃及同大不列颠签订条约 该条约保证埃及完全独立,同时要在埃及保留维持大英帝国战略安全所需的最少武装力量。条约商定,除在苏伊士运河驻扎1万名陆空军以外,英国部队要在20年内全部撤出埃及。埃及同意亚历山大港作为英国的海军基地,但时间不超过8年。与此同时,埃及军队将撤出苏丹。
1937年5月26日,埃及加入国联
埃塞俄比亚
1928年,拉斯·塔法雷政变(参见第十九章→非洲→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骚乱和内战) 在哈拉尔省武装力量的支持下,拉斯·塔法雷政变成功。他强迫曹迪托将行政大权移交给他。在1930年去逝前,曹迪托仅是埃塞俄比亚徒有虚名的统治者。曹迪托死后,拉斯·塔法雷将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称为海尔·塞拉西一世。
1928年8月2日,同意大利签订20年友好条约 该条约使埃塞俄比亚在意大利控制的阿萨布港获取一块自由地带。同时作为交换,埃塞俄比亚允许意大利修建特定的公路。
1929年,埃塞俄比亚重建军队 这项工作是在比利时军事顾问的帮助下进行的。
1934年12月5日,瓦鲁尔冲突 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的武装力量在意属索马里边界的一块争议地区发生冲突。约100名埃塞俄比亚士兵和30名意大利殖民军在冲突中被打死。埃塞俄比亚政府要求国联出面调查,而意大利方面则要求赔偿。
1935年9月3日,国联仲裁 仲裁委员会无法确定瓦鲁尔冲突谁应负主要责任。
埃意战争(1935—1936年)
1935年10月3日,战事爆发 意大利不宣而战,发动了侵埃战争。在优势炮火和空军的支援下,意军10月6日占领阿杜瓦。
1935年10月7日,意大利被宣布为侵略者 国联讨论对意大利制裁。
1935年11月18日,意大利占领默克莱要塞
1935年11月8日,对意大利实施制裁 51个国家加入了对意大利的制裁行动,制裁措施包括武器和原材料禁运、停止贷款、停止进口等。国联的制裁行动最后归于失败。这一方面是由于未实行石油禁运,否认意大利军队的机动性和对石油的依赖。其次,苏伊士运河向意大利开放也导致了禁运失败。此外,德国重占莱茵兰(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也转移了国联的视线,使墨索里尼压力减少。当然,意大利国内的支持也使墨索里尼渡过难关。
1935年12月—1936年4月,战役间歇 陆军元帅巴多格里奥重新组织意大利远征军。
1936年4—5月,意大利重新发动攻势 意大利空军毫无阻拦地对异常勇敢但作战方式古老的埃塞俄比亚士兵实施有组织的狂轰滥炸。与此同时,巴多格里奥的地面部队向纵深推进。
1935年5月5日,意军占领亚的斯亚贝巴 海尔·塞拉西皇帝仓皇逃离,埃塞俄比亚人的抵抗瓦解。
1936年5月9日,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将厄立特立亚、索马里兰和埃塞俄比亚合并在一起称之为意属东非。意大利国王被授予“埃塞俄比亚皇帝”头衔。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立即承认了这一事实,英法一年后也予以承认。
评论:这次战争,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政府被狂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冲昏了头脑,开始过高地估计自身的军事实力。
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
在30年代,北非殖民地遭受着沉重的经济压迫。残酷的现实激发了骚乱的酝酿和民族主义的觉醒。
西非
在这段时期,欧洲殖民统治极其稳固。
利比里亚
1942年3月31日,同美国签订协议 利比里亚是殖民统治时期非洲土地上唯一的独立主权国家。它在协议中答应美国可以使用其基地实施空中运输和对德反潜作战。
南非和西南非洲
在南非,西方殖民主义当局1934年扶植起了一个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联盟。
中东和西南亚
土耳其
1925年2—4月,库尔德斯坦暴动 该暴动最终被凯末尔政府镇压下去。
1925年12月17日,同苏联结盟 双方由此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1928年5月30日,同意大利签订为期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1928年6月15日,同波斯签订条约
1929年3月6日,同保加利亚签订条约
1929年12月17日,同苏联恢复联盟关系 但凯末尔仍继续在国内镇压共产党人。
1930年10月30日,《安卡拉条约》签订 在经过一番边界领土调整后,土耳其和希腊在《安卡拉条约》中同意保持边界现状,同时确保在东地中海双方的海军力量平等。
1930年12月23日,伊斯兰教托钵僧在安纳托利亚暴乱 这次暴乱旨在反对凯末尔政府的亲西方政策,被很快镇压下去。
1931年3月6日,《苏联—土耳其海军协定》签署 该条约要求双方若不提前六个月声明,不得私自改变各自黑海舰队的实力。
1931年10月30日,苏联—土耳其联盟延期5年
1931年5月25日,同意大利签订为期五年的条约
1931年7月18日,土耳其加入国联
1932年1月23日,同波斯签订协议 该协议解决了双方存在已久的边界争端。
1933年9月15日,同希腊签订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1934年2月9日,签订《巴尔干公约》 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签署了旨在保持共同边界安全的协定。
1934年5月,土耳其重整军备 由于对意大利在东地中海的政策感到担心,土耳其决定扩充军备。
1936年7月20日,签订《蒙特勒公约》 在蒙特勒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与会国代表赞同土耳其在海峡修筑防御工事的要求。
1937年7月9日,《西南亚公约》签订 这个类似于《巴尔干公约》的互不侵犯条约(亦称《萨达阿巴德公约》),签约国为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和土耳其。
1937年12月—1938年7月,亚历山大勒塔危机 土耳其的要求引起了亚历山大勒塔地区的紧张,面临爆发战争的威胁。在同意举行选举后,危机缓解,实际上土耳其已控制了该地区。
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卒
1939年5月12日,《英土互助协定》签署 该协定使土耳其加入了英国集团。
1939年6月23日,同法国签订协议 该协议导致了哈塔伊(即亚历山大勒塔)并入土耳其。
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
1925年—1930年5月20日,伊本·沙特巩固政权 他控制了阿拉伯的大部领土。
1930年2月22日,阿拉伯北部地区实现和平 希贾兹和纳杰德的统治者伊本·沙特国王和伊拉克的费萨尔国王(原希贾兹埃米尔)就波斯湾的扇形角归属达成和平协议,结束了沙特哈希姆王朝对其的统治。
1932年5—7月,阿拉伯西北部发生骚乱 该骚乱是由于伊本·沙特的亲西方政策而引发的。
1932年9月22日,更换国名为“沙特阿拉伯”
1933年7月27日,同外约旦签订条约 该条约结束了沙特家族和哈希姆家族之间由来已久的仇恨,阿拉伯暂时得到和平。
1934年2月14日,《萨那条约》 沙特阿拉伯同英国签订了一个为期40年的条约。
1936年4月2日,同伊拉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成了实现阿拉伯兄弟之间团结的基础。
1936年5月7日,同埃及签订条约 该条约扩大了泛阿拉伯主义,加强了相互间的政治合作。
叙利亚和黎巴嫩
1925年7月18日,德鲁兹族暴动开始 由埃尔·阿特拉什苏丹领导的德鲁兹民族暴动极大地威胁了法国人的统治。
1925年10月,大马士革血案 10月14日法国部队从大马士革撤出,随后在10月18—19日,对城内进行了长达两天的炮击和轰炸,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
1926年7月18日,德鲁兹族暴动再次波及大马士革 法国部队撤往城外安营扎寨,随之进行了为期48小时狂轰滥炸,使城市受到极大的破坏,许多人丧生。
1927年6月,德鲁兹族暴动失败 尽管暴动者作战极为勇敢,甚至以骑兵同法国人的坦克对垒,但他们最终仍被击溃,暴动领导者逃往外约旦。
1927年5月23日,法国宣布黎巴嫩为共和国
1936年9月9日,法叙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该条约和11月13日签署的《巴黎条约》使该地区走向了和平。按照条约,叙利亚和黎巴嫩将在3年内独立,法国在25年内享有特权。
1937年9月8日,泛阿拉伯会议在叙利亚召开 该会议旨在协调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组织防御的问题。叙利亚成了巴勒斯坦抵抗活动的中心。
巴勒斯坦和外约旦
在这一时期内,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不和在这一地区引起了连续不断的骚乱和冲突。在巴勒斯坦,英国通过履行1917年11月2日签订的《贝尔福宣言》和分别组建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的设想,表面上看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些努力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阿拉伯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完全相反的愿望。
1923年5月26日,外约旦实行自治 在二战前的这段时期里,哈希姆王国相当稳定,这一方面是由于阿卜杜拉国王足智多谋,同时,另一方面也由于英国免除了对其托管的条款。当然,这是以同意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聚居地为代价的。
1936—1939年,阿拉伯人暴乱 这次暴乱是由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对巴勒斯坦的分割所引发的,阿拉伯人控制了广大乡村和犹太居民点。疯狂的民族主义暴乱在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之后,最终被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了下去。
伊拉克
1930年11月6日,伊拉克独立 英国同意支持伊拉克于1932年加入国际联盟。为此,英国得到了租借伊拉克新的空军基地及使用其通信和交通设施的特权。伊拉克军队也由英国军官训练。
1930年9月11日—1931年4月,库尔德人起义 谢赫·马哈茂德领导的这次库尔德人起义,最后被伊拉克政府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平息。
1932年4—6月,库尔德人再次起义 这次起义同样被伊拉克部队在英国巡逻机的支援下扑灭。
1932年10月3日,伊拉克加入国际联盟
1936年4月,同沙特阿拉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6年10月29日,军事政变 巴克尔·西德契将军发动政变并建立了一个军事独裁政权。1937年他被暗杀后,军队直接干涉政治的状况才告一段落。
1937年7月8—9日,《萨达阿巴德公约》签订(参见第二十章→中东和西南亚→土耳其→《西南亚公约》签订) 签约国为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和伊拉克四国。
伊朗(波斯)
1930年6—7月,库尔德人起义 这次起义促使伊朗和土耳其努力建立起统一的边界。
1932年1月23日,同土耳其签订条约 该条约修订了马特·亚拉腊地区的边界,同时改进了两国间的关系。
1935年,波斯改国名为伊朗
1937年7月8--9日,《萨达阿巴德公约》(参见第二十章一中东和西南亚一土耳其一《西南亚公约》签订) 这是伊朗同伊拉克、土耳其和阿富汗签订的条约。
南亚
阿富汗
1928年11月,部落暴动 这次暴动迫使国王逊位。
1929年1—10月,爆发内战 土匪首领哈比布拉·加齐于1月占领喀布尔,但被穆罕默德·纳狄尔沙将军击败并处死。在英国人的支援下,纳迪尔将军整编了他的军队,恢复了国内秩序。
1933年11月8日,纳狄尔沙被谋杀 他的儿子查希尔沙继承了他的统治权。
1934年,阿富汗加入国际联盟
1937年7月8--9日,《萨达阿巴德公约》(参见第二十章一中东和西南亚一土耳其一《西南亚公约》签订) 这是伊朗同伊拉克、土耳其和阿富汗签订的条约。
印度
1923—1932年的印度处于连绵不断的政治暗杀和国际恐怖活动之中。在1930年,甘地开始领导第二次国内不合作运动,从而引发了骚乱、暴力和大搜捕,并于1935年迎来了印度政府真正掌权。随后,缅甸和亚丁从印度被分割出去,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印度当地政府被承认。
东亚
日本
1925年1月20日,同苏联签订条约 苏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撒出萨哈林岛。
1927—1929年,日本干涉中国山东(参见①第二十章→东亚→中国→冯与蒋结盟;②第二十章→东亚→中国→中日济南冲突)
1930年4月22日,《伦敦海军协定》 尽管该协定遭到了日本政界和海军的极力反对,但最终仍被日本政府批准。
1931年9月19日,奉天事变[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奉天事变(“九一八”事变)] 日本人侵中国东北之开始。
1932年1—3月,第一次上海之战(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第一次上海会战)
1932年2月18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 这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殖民地。
1933年5月27日,日本退出国联(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
1933年5月31日,日本侵略中国热河(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日军侵犯热河)
1936年2月26日,政变 一群日本少壮派军官,不满政府在入侵中国问题上的踌躇,遂发动政变,企图建立军人独裁政权。在政变中,藏相高桥是清和其他几位高级官员被杀。这次政变被很快平息。
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一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早期→“中国事变”的发端)
1938年7月11日—8月10日,同苏联不宣而战 由于苏日双方对中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交汇处的边界产生争议,遂引发出一场残酷的战斗。位于图门江海口附近的张鼓峰山,被苏军抢占并修筑了防御工事。日本欲把苏军逐出此山,但经过战斗未能如愿。最后,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结束了这段插曲。苏军仍占据张鼓峰山。
1939年5—9月,诺门坎事件(亦称“哈拉欣河”事件) 日本因对哈拉哈河附近中国东北和外蒙古东端的一段有争议的边界提出要求,导致苏日冲突再起。日军用一个加强师的兵力突然向占领哈拉哈河和诺门坎之间约20公里有争议地区的苏军发动攻击,并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在8月中旬,苏军在朱可夫的率领下,集3个师、5个装甲旅和部分蒙古军队约65000人发起反击,将28000日军击退至诺门坎。接着,日军关东军司令荻州立兵将军集中3个新锐师团,欲与苏军再决高低,但在9月15日双方停战协定已签,反攻被迫取消。在这次冲突中,苏军伤亡9824人,日军伤亡则高达17405人。1940年6月苏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诺门坎和张鼓峰争端才被解决。
1939年8月23日,日本废除同德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因不满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苏在莫斯科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决定退出《反共产国际协定》。无疑此举有利于结束苏日在外蒙古的争端。
1941年4月13日,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早期→《日苏中立条约》)
中国
1925年,“五卅运动” 英国水兵和巡捕5月30日向上海游行的学生开枪。6月23日,惨案又在广州重演。结果,袭击英国人和抵制英货的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年,反帝浪潮席卷全中国。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 广州国民政府派军北伐以统一全国,这次行动由蒋介石任总指挥,苏联将军V.K.布吕歇尔(中国人熟悉的名字为B.K.加伦)为军事顾问。北伐军首要进攻目标为盘踞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军阀吴佩孚。9月6日,蒋介石军攻占汉口;10月10日,又拿下武昌。广东国民政府遂迁往汉口。接着,蒋率军转攻盘踞在长江下游的军阀孙传芳。次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攻占南京。这期间,共产党人组织了上海起义,6名外国人被杀,上海除租界外均被共产党控制,并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接管了上海的对外贸易(约有4万名“国际部队”被派往上海,以“保护各国侨民”,部队中日本人占多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上海大搜捕(即“四一二”反革命事变) 蒋介石对上海华人区内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可疑人员进行了大搜捕,所有被捕获的共产党员和工会领导人均遭枪杀——约有5000人之众。
1927年4月18日,国民党分裂 受共产党影响的汉口国民政府和左派人士为表示对上海事件的不满,宣布同蒋决裂,蒋遂在南京单独成立一个国民政府。
1927年4—5月,国民政府军对北方军阀作战 在对北方军阀的作战中,汉口国民政府的军队和南京政府的军队各自独立行动。这时,控制东北和华北的军阀张作霖已加入战斗。汉口国民军主要在鄂北和豫南同吴佩孚和张学良(张作霖之子)作战。而与此同时蒋介石的部队正稳扎稳打地向徐州推进,以歼灭孙传芳的武装。
1927年6月,冯玉祥加入战斗 被称为“基督将军”的冯玉祥率军从陕西潼关向东南进发,使吴佩孚和张学良腹背受敌,仓皇撤至豫北。
1927年6月21日,冯与蒋结盟 冯玉样到国民军刚刚攻占的徐州拜会了蒋介石,同意支持蒋领导下的国民军。5—6月,日本占领山东,暂时阻止了蒋介石继续向北的讨伐。
1927年7月,汉口国民政府宣布同苏联和共产党人决裂 汉口集团的国民党领导人发动了对政府内共产党人的清洗,同时将苏联军事和政治顾问驱逐回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在汉口国民党政府清洗共产党人后,汉口国民军中的共产党力量在叶挺、贺龙和朱德等的领导下于南昌发动起义,意在点燃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火花。他们先遭到了南昌城内忠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的攻击,继之汉口和南京政府的军队联合对其追杀,起义队伍被迫撒往中国东南海岸,开展游击战争。朱德率余部撤往赣西山区。这次起义是中国长达22年内战的真正开端。
1927年8—9月,秋收起义 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组织农民起义,但归于失败。他随后前往赣西,不久同朱德会合。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 虽然蒋介石的拥护者极力劝解,但他仍坚决拒绝同汉口的国民党左派势力合作。为保持党内和平,团结一致对付北方军阀势力的复活,蒋介石宣布辞职并东渡日本。稍后,汉口国民党集团迁往南京,两集团合并。
1927年9--10月,北方作战行动 趁共产党起义和国民党分裂造成的有利时机,北方军阀开始南下,向长江流域侵入。孙传芳率7万人马在南京以西渡江,但在为期五天的龙潭战役中被李宗仁将军统率的国民政府军击败,这次作战得到了国民党长江炮艇的支援。此役,孙部损失5万余人,其中2万被击毙,残部退回徐州。军阀的进攻遂被瓦解。
1927年12月11—15日,广州公社成立 在广州的一次共产党人起义被国民党部队残酷镇压了下去。
1928年1月6日,蒋重新掌权 蒋介石重新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最高委员会主席。他很快稳定了政局,并准备再次北伐以统一全国。
1928年4月7日—6月4日,国民军向北进攻 陆军将领李宗仁、冯玉祥、白崇禧和何应钦统帅70余万国民党军队一举击败了拥有50万武装的北方军阀,迫使其退守黄河以北。虽然日本人出面干涉(参见下文),但国民党军队仍于6月4日攻占北京。城市名称北京(意为“北方都市”)也被改为北平(即“北方和平”之意)。退守东北的张作霖,于同一日在奉天附近的皇姑屯,他的专列被日本人炸毁,张亦死亡。其子,人称“少帅”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政领袖。他不久即承认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权。
1928年5月3—11日,中日济南冲突 日本人再次提出在山东拥有特权,被国民党政府拒绝,随后,日军发动攻势,侵占山东省大部。直到1929年5月20日中日签署协定后,大多数日军才撤离山东。
1928—1930年,政权巩固时期 为进行对日作战,蒋介石试图加强对中国的统治。与此同时,共产党在闽赣山区的活动渐渐活跃起来。
1929年10月—1930年1月,中苏边界冲突 这次冲突起因于苏联对中国东北部铁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要求。要求被中国拒绝后,苏联部队侵入东北地区,企图以武力迫使中国(主要针对张学良)承认苏联应保留沙俄时期的铁路控制权。在中国军队的抵御下,苏联部队撤回国境线。
1930年7—8月,李立三的共产党人起义 共产党总书记李立三坚信中国城市无产阶级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命令江西和福建的共产党游击部队围攻中国腹地的主要城市。毛泽东因为主张组织农民在农村起义而不是城市起义而被撤职。共产党将军彭德怀率领部队于7月28日攻占长沙,但不久即撤离。李立三命令重新进攻长沙,彭德怀、毛泽东、朱德和贺龙率军攻打,但遭守城的国民党军队顽强抵抗,不果。之后,共产党人退回到他们山区的根据地。李立三不久被召回莫斯科,毛泽东的影响开始增加。
1930—1934年,国民党反共“围剿”战 1930年12月—1931年1月和1931年4—5月进行的两次“围剿”均被共产党人灵活的游击战术所瓦解。1931年7—9月,蒋介石亲自督战,发动第三次“围剿”。数路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合击。这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参见下文),蒋介石不得不停止行动。在同日本达成停火协议后,国民党军队于1932年夏发动了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并取得成功。1933年1—3月,进行了第四次“围剿”瑞金的战役。由于蒋介石要应付日本人在华北地区的侵犯,故这次作战被共产党人伺机击溃。1933年10月—1934年9月,在精心策划之后,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战。这次行动得到了德国前总参谋长冯·斯克特率领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其战术是密切协同,集中攻击,通过紧缩包围圈和修筑碉堡链的方法分割苏区,结果取得了胜利。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同意采纳毛泽东的建议,撤离苏区。
1931年9月18日,奉天事变(“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断言中国人策划了旅顺港到奉天的铁路爆炸事件,遂派兵侵占了奉天的军工厂和四周村镇。中国军队被迫撤退。日本人继续侵犯中国领土,在几个月内就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中国人唯一的反击措施是抵制日货,为此在对日贸易方面付出了极大代价。
1932年1月28日—3月4日,第一次上海会战 为了阻止中国人抵制日货,约7万名日军在上诲登陆。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还击,将日本人阻滞在滩头达一月之久,但最终被驱赶到国际控制区内。中国同意结束抵制日货。
1932年2月18日,伪“满洲国”宣告独立 日本将前中国皇帝溥仪扶上满洲傀儡国的皇位,并宣布受日本保护。
1933—1937年,中日关系日趋紧张 蒋介石在同共产党人和不听令的军阀作战的同时,力图使国家保持统一和实现现代化,以对付日益增加的日本侵略行为。
1933年1—3月,日军侵犯热河 日本人以热河省原属“满洲国”为借口,再次侵犯中国领土。在北平受威胁之际,中国人于5月31日同日本人签署了《塘沽停战协定》。该协定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天津,并在河北东部建立一个非军事区。
1934—1935年,长征 共产党军队在被国民党武装驱逐出根据地后,于1934年10月起组织了一次跨越中国南部和西部最后抵达陕西北部的战略撤退。由朱德和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率领的第一方面军行程最远,在13个月内行军约1万公里,这是在作战条件下依靠步行的军队所做的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次行军。在如此长的距离中保持如此速度,只有13世纪少数蒙古远征军才能达到。由贺龙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和徐向前指挥的第四方面军行进的距离要短一些。整个共产党力量在长征开始前约20万人,途中遭受了近10万人伤亡和非战斗减员,另有4万人作为地下干部被留在长征沿途。此外,新征募的兵力约有5万人。到1935年底,陕西的共产党兵力近10万人。
1934—1937年,日本在中国华北的扩张 日本军队继续向西侵犯中国领土,察哈尔省和河北北部相继沦陷。
1938—1939年,日苏边界摩擦(参见第二十章→东亚→日本→同苏联不宣而战)
1936年夏,重新发动“剿共”战役 随着共产党人突然出现在陕西,蒋介石决定重新发动“剿共”作战,为此派遣了一支15万人的军队,并任命张学良为前线总指挥,坐镇西安。
1936年12月12—25日,西安事变 出于对张学良消极“剿共”的不满,蒋介石于12月7日亲自飞抵西安督战。张学良试图说服蒋取消“剿共”作战,因为他和他的部属都想同日本作战而不是同胞自相残杀。当蒋拒绝后,张学良将其扣为人质。随后进行了有共产党人周恩来参加的一系列谈判,谈判结果未被披露。最后,蒋被释放,张自愿与蒋一起飞回南京。接着,蒋取消了反共战役。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早期→“中国事变”的发端)
蒙古
虽然中国仍然坚决拒绝承认蒙古从中国独立,但蒙古人民共和国却一直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存在着。
1936年3月12日,苏蒙签署互助条约(鉴于当时外蒙古的主权地位尚未确定或者说仍属于中国,故此条约只是秘密的口头协定,并无文本——编者注) 这个为期10年的条约是为了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日益增加的威胁而签订的。在苏联的帮助下,蒙古军队一直保持在9万人左右,相当于其人口的十分之一。
1939年5—9月,同日本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章→东亚→日本→诺门坎事件(亦称“哈拉哈河事件”)] 蒙古军队作为苏蒙军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击退了日本人的挑衅。
1941—1945年,蒙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 实际上蒙古全力支持苏联对德作战。
1945年8月10日,对日宣战 蒙古军队参加了大获全胜的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的行动。
1946年1月5日,中国承认蒙古独立 在二战结束时同苏联签订的友好条约上[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条约],中国人允许蒙古独立,但必须先举行公民投票。1945年10月20日,蒙古投票一致同意独立(从国际政治上说,蒙古的独立是美、苏政治交易的筹码,用来换取苏联承诺出兵对日作战及在中国的国共关系中支持蒋介石;此后蒙古获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地位,故此,此前的蒙古尚无所谓中立的资格与宣战权——编者注)。
美洲
美国
1925—1939年,军事紧缩时期 战后兴起的反对美国参与海外事务的浪潮仍在蔓延,在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时期,各军兵种建设被忽视。在1929—1938年的大萧条时期,已经缩减的军事拨款再次大幅度下降,即便处于美国传统“一线防御”地位的海军也是如此。1929年2月,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批准拨款2700万美元在三年内建造15艘巡洋舰和1艘航空母舰。然而到1933年3月,仅仅完工8艘巡洋舰。虽然罗斯福总统又进行了追加拨款,但美国的造船速度仍然达不到海军条约所允许美国建造的数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美国海军才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战舰、商船、登陆艇和飞机的制造计划。
1925年12月,米切尔审判案 怀着对军用航空事业发展的狂热渴望,美国陆军航空兵参谋长米切尔准将,通过对美国陆海军传统统治地位的挑战和大力提倡杜黑的军事理论(参见第十九章→欧洲→西欧→意大利)而引起轩然大波。他对高层领导的坦率批评使他的军衔在1925年4月由准将降为上校。不久,米切尔在9月以“无能、犯罪性失职以及对国防几乎是进行叛国式的管理”来抨击陆军部和海军部。根据柯立芝总统的命令,他为此被军事法庭宣判为有罪,判处他停止军衔、停止行使指挥权和职务五年。1926年1月,他从军队退役并继续写作和演讲,以此来争取公众对他空军思想的支持。
1929年1月15日,批准《巴黎公约》[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又称《巴黎公约》)] 参议院没有考虑到《凯洛格—白里安公约》会损害国家的自卫权。
1930年1月21日—4月22日,伦敦海军会议(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伦敦海军会议)
1933年11月17日,美国外交承认苏联
1934—1936年,奈委会员的武器调查 这次调查使美国公众认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拯救银行家和保护军火贸易,从而对国防建设产生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对孤立主义势力的复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35年4月,《中立法》 该法案禁止美国人向交战国提供武器和贷款,拒绝保护乘坐交战国船只的美国公民。日本入侵中国、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使这项中立法案成了争论的焦点,导致了1937年5月1日《战争政策法》这项妥协产物的出笼。该法案保留了《中立法》中禁止提供武器弹药给交战国的条款,但授予了总统广泛的甄别权,尤其在决定是否宣布处于战争状态而实施《战争政策法》方面,总统拥有灵活的处置权。
1939年1月12日,军事紧缩结束 罗斯福总统请求国会拨款5.52亿美元用于防务开支。
1939年9月5日,美国宣布中立 9月3日,罗斯福总统发表了炉边谈话,指出:“这个国家将保持中立,但我不能要求每一个美国人在思想上都保持中立。”9月5日,美国宣布中立。9月8日,罗斯福宣布国家实施有限紧急状态。
1939年11月4日,武器贸易禁令解除 在罗斯福总统的极力敦促下,国会解除了武器禁运法令,批准对交战国的武器装备实施“现款自运”原则。此举意在帮助同盟国。
1940年,防御措施 1940年1月3日和5月31日,罗斯福两次敦促国会拨款达34亿美元用于国防开支。6月3日,答应了丘吉尔帮助解除被冻结的英国价值4300万美元武器、飞机和装备的剩余存货的请求。6月15日,建立了以布西博士为首的国防研究委员会。6月20日,斯蒂蒙森和弗兰克·诺克斯分别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6月22日,国会实施防务税措施并将国家预算提高到490亿美元。在防御问题上,罗斯福特别依赖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
1940年9月,《美英驱逐舰基地协定》 英国从美国获得了50艘急需的旧驱逐舰(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法兰西之战→大西洋之战),作为交换,美国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帝国版图上获得了8个海军基地。这些基地分布在从纽芬兰岛到英属圭亚那的广阔地域。
1940年9月16日,征兵工作开始 国会通过《选征兵役法》。
1940年12月20—29日,罗斯福总统加速国防建设 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生产管理局”,以尽可能地给予战争经费不足的英国和其他反纳粹国家全力支援。
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 该法案打开了美国和所有反纳粹国家之间的互助之门。
1941年7月7日,冰岛防御 美国军队在丹麦和冰岛政府的邀请下在冰岛登陆,接替了守岛的英国部队。
1941年9月,重新颁布《选征兵役法》 该法案在遭到孤立主义者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由众议院投票通过。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1年12月)→珍珠港和中太平洋]
墨西哥
1927年10月,暴乱 暴乱蔓延到许多省份,但在两个月内被平息了下去。
1929年3—4月,暴乱再起 由于对政治现状和宗教生活严重不满,1929年暴乱再度爆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