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30 T.N.村派纪 (美)
1918年11月16日,共和国宣布成立 在卡罗伊·米哈伊伯爵领导的一场短暂的革命之后,匈牙利宣布为共和国,卡罗伊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919年3月21日,共产党人政府的确立 在卡罗伊辞职之后,受列宁派遣而回国的亲布尔什维克的库恩·贝拉获取了权力并建立了专政。
1919年3月28日,对捷克斯洛伐克宣战 匈牙利军队侵入斯洛伐克。
1919年4月10日,罗马尼亚军队开始侵入匈亚利 事先,罗马尼亚曾对匈牙利试图重新征服特兰西瓦尼亚发出威胁,该地区在大战后被罗马尼亚占领。随着匈牙利被反共产主义的反革命搞得四分五裂,罗军得以迅速推进。
1919年8月1日,库恩·贝拉出逃 共产党的领导人逃往维也纳。8月4日,罗军占领布达佩斯。
1920年6月4日,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再次肯定了匈牙利接受《凡尔赛—圣日耳曼协议》。
1921年3月和10月,查理国王企图复辟王朝 这位哈布斯堡的最后一个皇帝发动了两次军事行动企图重占匈牙利王位,但均失败了。他被永远地流放了。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
中立的丹麦、瑞典和挪威没有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影响。战后,各国的军事活动限于致力发展集体安全。
东欧
俄国
革命之前的时期(1900—1917年)
1904—1905年,俄国—日本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主要的战争→日俄战争)
1905年12月22日--1906年1月1日,莫斯科暴动 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之下,当莫斯科工人也加入抗议的行列,谴责政府指导日俄战争所表现出的无能时,广泛的骚乱演变成公开的武装斗争。经过一系列的街头战斗,暴动被俄国正规军镇压。随后,在各省的革命运动亦被军队有力而无情的行动所扑灭。
1907—1914年,随后的骚乱 日渐高涨的革命运动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的暴动时有发生,但均被军队平息。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作战行动→西线)
俄国革命(1917年)
1917年3月8—15日,沙俄帝国的倾覆 在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原来的圣彼得堡)爆发罢工和暴动之后,首都的守军在3月10日发生兵变,加入暴动的工人行列。3月12日,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黜。
1917年3—9月,继续进行战争 社会党人陆军部长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新政府,极力主张继续对德战争,但遭到强烈的反对(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东线)。
1917年9月9—14日,科尔尼洛夫发动的暴动 随着V.列宁和L.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愈来愈有力地控制政府,军总司令L.科尔尼洛夫将军感到恐慌,他率军向彼得格勒迸发。但他被自己反叛的部队和武装工人的联合力量打败。
1917年11月6—7日,布尔什维克革命 在列宁的领导之下,彼得格勒的军队和工人推翻了克伦斯基政府,并建立了新的苏维埃政府(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东线)。
苏俄大内战(1日17—1922年)
总形势
当布尔什维克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政权之时,在苏俄内部和其广阔国土的边缘地区,战争正如火如荼。该场内战既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波(参见下文),亦有一系列反革命运动,但是反革命势力不能团结一致。发生暴动的主要地区是波兰(参见①第十九章→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苏俄→波兰战争→序幕;②第十九章→欧洲→东欧→波兰)、芬兰、苏俄南部和乌克兰、白俄、波罗的海各国和西伯利亚。
苏俄南部和乌克兰
在这里,从黑海至里海约19312公里长的弯弯曲曲的环线构成了内战的主战场。该地区处于从西面的敖德萨,穿过基辅、奥廖尔、沃罗涅日和察里津(斯大林格勒),至阿斯特拉罕和伏尔加三角湾的弯曲弧线的包围之中。
1917年12月9日,顿河哥萨克暴动 布尔什维克颁布的土地法令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引发了顿河哥萨克的第一次暴动。哥萨克武装起来,聚集到A.M.卡列金将军和科尔尼洛夫将军的旗下,他们跨过库班河和顿河盆地向北进军,并与红色民兵(初始阶段的红军——译者注)进行了一系列非决定性的战斗。卡列金和科尔尼洛夫将他们仓促形成的部队编组成各种战斗力量。与此同时,托洛茨基正努力将布尔什维克民兵慢慢地训练成将称之为红军的军队。
1918年4—5月,高加索地区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分别在4月22日和5月26日宣布独立。布尔什维克努力保有这些产油地区的行动引发了不满,随后是零星的暴动。
1918年11—12月,乌克兰地区 德军在11月15日从该地区撤走。随后,受德军支持的P.斯科罗帕德斯基,被以S.佩特留拉将军为首的社会党人推翻。12月8日,法军占领敖德萨,随后敖德萨成为日渐增长的反革命势力的补给基地。
1919年2月3日,共产党人夺取基辅 布尔什维克的部队进入由于德军撤走(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以后→德军撤出协约国领土)而形成的真空地带,抵近并夺取基辅。随后,他们向布格河谷下游地区推进,接着向西急进,在4月8日将法军赶出敖德萨。
1919年1月,高加索地区 布尔什维克的部队开进油田,终使暴动演变为全面的战争。A.邓尼金将军聚集起反革命力量将布尔什维克赶出这一地区。现在战争已扩展至整个苏俄南部广大的地区。在中心地区,2月13日,卡列金自杀,4月13日,科尔尼洛夫阵亡。邓尼金走出高加索地区,成为整个白军战线的司令,至少在名义上是如此。他得到顿河哥萨克统领P.N.克拉斯诺夫的支持。
1919年5月,双方的部署 从左至右,(邓尼金的)白军现在编组成4个集团,分别是基辅、自愿者、顿河和高加索军团。与之相对的布尔什维克红军是第二十、第十四、第十三、第九和第十军团。托洛茨基现在不得不面对多线作战的窘境。沿贯通西伯利亚铁路轴线的高尔察克白军攻势(参见下文)已突破乌拉尔山,并进抵乌法—彼尔姆一线。另一支白军在N.尤登里奇将军的统帅下正集结在波罗的海各省。与此同时,一定数量的协约国军队已在苏俄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登陆(参见下文),其显而易见的企图是要帮助白俄。考虑到高尔察克是最紧迫的威胁,托洛茨基决定在东部采取攻势,由图哈切夫斯基负责指挥,同时在南部和北部采取防御。
1919年5—10月,邓尼金的攻势 其4个军团在相互交叉的路线上向北推进。9月2日,夺取基辅。P,弗兰格尔将军的高加索军团向察里津迸发,并希望能和高尔察克取得联系。然而,由于供给不足,其行动被耽搁了,到6月17日,当他夺取了察里津之时,图哈切夫斯基的红军攻势已将高尔察克打退到乌拉尔山以后。红军转而用兵于弗兰格尔,后者亦被迫退却。10月6日,克拉斯诺夫的顿河军团进至沃罗涅日,但在10月24日,图哈切夫斯基打击其侧翼,将其击退。图哈切夫斯基随后向西攻击已于10月13日抵至奥廖尔的志愿者军团。白军的攻势崩溃了。12月17日,基辅军团被逐出基辅。混乱不堪的白军被赶回黑海。
1920年3月27日,白军的撤退 白军自新罗西斯克从海上撤出,大部分船只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匆匆赶至那里的英国船。只有弗兰格尔带领一小部兵力仍坚守在克里米亚半岛。
1920年4月,红军突入高加索 4月28日,苏维埃红军进至巴库。布尔什维克试图控制黑海,但被停泊在波斯黑海港口的一支英国小舰队暂时阻止[参见第十九章→南亚和西南亚一→斯→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之战]。
1920年6—11月,弗兰格尔的攻势和失败 乘红军参战俄波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俄国→波兰战争),无暇他顾,不屈不挠的弗兰格尔从亚速海向北出击,但是这一行动太晚了。苏俄与波兰的战争已结束,红军再次集结起来,于11月14日,将弗兰格尔赶回克里米亚半岛。11月14日,其剩余的兵力再次由英国船只从海上撤至君士坦丁堡。而此时,苏维埃俄国已经成熟了。
评论:由白军方面指挥上的不统一和红军方面托洛茨基卓越的管理和战略才干,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开战之初,双方军队都是由一群农民游击队和没有经验的民兵组成。托洛茨基通过不断摸索终将其部队造就成一支能征善战的红军队伍;白军方面,由于愚莽和无能而一错再错,终至失败。弗兰格尔可能是白军中最好的指挥官,而图哈切夫斯基则从平庸的红军指挥宫中脱颖而出。
西伯利亚和苏俄东部
1918年6月,捷克军团 捷克军团由奥匈军战俘中的捷克人和波希米亚人组成,约10万人。他们控制了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当他们预计经由符拉迪沃斯托克返国时,遭到苏维埃政府的抵制。捷克人夺取了当地布尔什维克部队的武装,而将自己组成一支事实上的军队。捷克军团沿铁路线向西进入俄国东部,7月26日,夺取了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在他们夺城之前,沙皇及其家人在那里被杀死。随后他们开始与苏维埃政府谈判,同时亦与鄂木斯克的反布尔什维克的自由党人政府谈判。
1918年11月18日,高尔察克夺取在西伯利亚的统治权 沙俄海军上将A.高尔察克控制了鄂木斯克政府,并宣布自己为“俄国最高执政者”。他与捷克军团联合,并率军从西伯利亚进入俄国东部,12月,他夺取彼尔姆和乌法。
1919—1920年,布尔什维克的反攻 在托洛斯基有力的领导之下,布尔什维克军对高尔察克发动反击,在1月27日夺取叶卡捷琳堡。尽管捷克军团进行了积极的支援,英、法、日军亦给予支持,但高尔察克的军队还是慢慢地被打回到西伯利亚。11月14日,红军夺取鄂木斯克,高尔察克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他后来被俘获,并在1920午2月7日被处决。随着高尔察克政权的崩溃,捷克军团沿着贯通西伯利亚的铁路线向东边战边进,一路上不断击溃拦击的红军和白俄部队,抵达美国远征军(参见下文)在西伯利亚东部控制的地区。随后,他们被转移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并从海上撤走。虽然战斗还在继续,但布尔什维克逐渐控制了在西伯利亚没有被美军和日军占领的地区。
协约国的干涉(1917—1922年)
1917年12月30日,日军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 日军一支兵力较大的部队在大谷将军的指挥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其显而易见的企图是要吞并苏俄的滨海省份,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华盛顿、伦敦和巴黎的警觉。
1918—1919年,协约国军侵入苏俄北部 一支较小的英、法、美远征部队在英军的指挥下,于1918年6月23日夺取摩尔曼斯克,在8月1—2日,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名义上的目的是要撤出协约国曾经给予沙皇政府的补给和弹药。实际上,令人可笑的私下里的想法是以这支小部队侵入苏俄,向南和向东打通与在乌拉尔山的捷克军团的联系。一些协约国梦想家争辩道,这将有助于白俄的反革命运动,并颠覆布尔什维克的统治。美军分遣队是一个加强的步兵团。在一年多的很小但艰苦的不宣之战中,协约国军与布尔什维克的部队沿沃洛格达河进行了一些小的战斗。1919年8月,美军撤出苏俄,剩下的协约国部队亦很快在9—10月间撤出苏俄。
1918年8月,美军在西伯利亚的远征队 部分是为了救援捷克人,部分是为了阻止日本夺取苏俄的滨海省份,W.S.格雷夫斯少将率领美军2个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格雷夫斯受领的指示是明确的,既要避免干涉苏俄的内部事务,又要救援捷克人。但他很快就不仅与日军而且与英法军的行动发生分歧,与布尔什维克和高尔察克的白俄部队发生争执。与日军连续不断的紧张关系经常使双方近于诉诸武力,但由于格雷夫斯既坚定不移,又施以外交手段,终于化解矛盾。英、法、日都希望美军和他们一起支持高尔察克,但格雷夫斯遵守其指示,而对此加以拒绝。美军警戒着从贝加尔湖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贯通西伯利亚的铁路线,其间,与支持白俄和红军的力量进行了几次小的交火,但每一次都成功地维护了对铁路线的控制。在高尔察克政权崩溃之后,美军仍然坚守其阵地,直到捷克军团抵达。随后,捷克人从海上撤出符拉迪沃斯托克。1920年4月,美军远征队撤出西伯利亚。除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地区外,西伯利亚均被苏维埃控制。面对苏维埃远东共和国力量的逐渐增强,日军于1922年10月25日撤出。
芬兰和波罗的海各国
芬兰
1917年12月6日,芬兰独立
1918年1月18日,曼纳海姆任芬军司令 新的芬兰政府任命前俄军骑兵将军C.G.曼纳海姆为芬军司令,负责组建和指挥芬兰军队。布尔什维克军队已占领了赫尔辛基,一支当地的红军也在组建之中。曼纳海姆将其司令部设在瓦萨,并牵制苏俄守军。
1918年1月28日,国内战争爆发 在芬兰全国爆发了红色革命。在同一天,曼纳海姆从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苏俄守军手里夺取瓦萨,并以瓦萨库存的大量武器和弹药武装其新征集的士兵。随后,他率领新组建的军队向南进军,夺取了塔墨尔福斯(坦佩雷),但在3月16日,一支兵力较大的红军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推进。
1918年4月3日,德军的介入 冯·德·戈尔茨将军率1万名德军,忽然在汉科登陆。4月18日,德军攻占赫尔辛基,从而将红军占领的地区一分两半。同时,曼纳海姆指挥其迅速壮大的军队向东进军,在4月19日,切断了经由卡雷利地峡与苏俄的交通。剩下的红军部队试图在维堡附近突围,不成。4月29日,守军投降。芬军俘获12000名红军,缴获大量物资。然而,沿边界与布尔什维克的混战仍在继续。
1920年10月14日,签订《道尔帕特条约》 (塔尔土)最终确认了芬兰的独立。
爱沙尼亚
1917—1918年,布尔什维克军和德军的占领 1917年11月28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之后,爱沙尼亚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军和德军占领。后者是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东线)生效后占领的。
1918年11月22日,红军开始再次侵入爱沙尼亚 在11月11日德军撒出之后,苏维埃的军队返回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一支英军分舰队的协助下,爱沙尼亚部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迫使红军在1919年1月撤退了。
1919年10月,尤登里奇发动政变 富有才干而精力充沛的白俄将军N.尤登里奇在爱沙尼亚的东北部聚集了一支反革命的军队。10月6日,在纳尔瓦附近,他越过俄国边界,大胆地企图夺取彼得格勒(列宁格勒)。虽然他只有2万多人,但他在10月19日进至该城郊区,并引起了一片惊慌。托洛斯基焦急万分地调动一切可用的兵力,其中包括工人,终将尤登里奇击退。尤登里奇退入爱沙尼亚。
1920年2月2日,签订《道尔帕特条约》 苏俄承认爱沙尼亚独立,从而给后者带来自由。
拉脱维亚
1919年1月,红军的侵入 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布尔什维克军队旋即越过边界侵入拉脱维亚。1919年1月4日,占领里加,并建立了一个苏维埃政府。经协约国同意,在3月份,德国—拉脱维亚联军将布尔什维克入侵者击退。德国试图接管里加政府,导致了一场混战,德军占领里加。在4月16日—5月22日,双方谈判达成协议,德军撤出里加。10月20日,拉脱维亚军队再次与德国和苏俄部队交战。协约国坚持要求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以后《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迫使德军在11月20日撤出拉脱维亚。
1920年1月,红军的撤退 最后一批布尔什维克军队被逐出拉脱维亚。2月1日,拉脱维亚政府与苏维埃政府签订停战协定。
1920年8月11日,签订《里加条约》 苏维埃政府承认拉脱维亚独立。
立陶宛
1918年,布尔什维克军侵入立陶宛 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苏维埃军队立即侵入,但很快即被德军逐出。然而,当德军于11月11日撤出后,布尔什维克军队再次侵入立陶宛。
1919年1月5日,红军占领维尔那 这导致了波兰的介入和苏俄—波兰战争的爆发(参见第十九章→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俄国→波兰战争)。
1920年7月12日,签订《莫斯科条约》 这结束了苏俄—立陶宛的敌对状态;苏俄承认立陶宛独立。
1920年10月9日,波兰夺取维尔那(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东欧→波兰) 国联努力调停,并试图举行能令双方满意的公平投票,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七年后,直到1927年12月,双方才重建和平。
1923年1月11日,默麦尔(克莱佩达)发生暴动 这个日耳曼人占多数的城市,自1918年以来一直处在协约国管辖下。当立陶宛人策动的暴动一发生,立陶宛军队立即占领了该城,并迫使法国的驻防部队撤离。双方经过短时间的冲突和谈判后,协约国认可了立陶宛的这一强硬行为。
波兰(1914—1925年)
1914年8月16日,毕苏斯基军团成立 J.毕苏斯基是战前波兰反对俄国统治波兰中部的主要革命者之一,他在加利西亚(奥属波兰)组建波兰军团,并站在同盟国一边与苏俄作战。
1916年11月5日,同盟国宣布波兰独立 这仅适用于前俄国占领的波兰地区。然而,波兰仍被德军和奥军占领。
1917年3月30日,俄国承认波兰独立 俄国临时政府阐明,凡波兰人口占大多数的地区均应属于波兰, 因此,包括德国和奥地利占领的波兰。
1918年11月11日,波兰真正独立 德军被解除武装并驱逐。毕苏斯基任波兰所有力量的总司令,实际上他变成了波兰的专政者。由于边界的战争已在各个方向上爆发,他将其全部精力放在建立一支有效的波兰军队。在这一点上,他得到了许多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个战线上、为双方战斗过的老兵的好感。
1918年11月—1919年5月,对乌克兰的战争 乌克兰军队进入加利西亚,并在利沃夫建立了一个西乌克兰共和国。经六个月的战斗之后,乌克兰军被驱逐出加利西亚。
1918年12月—1919年2月,在波兹南(波森)的战斗 德国和波兰之间爆发战争的危险在协约国的压力下消除了。
1919年1—2月,特申地区的争端 捷克军攻击在特申的波兰军而挑起战斗,但很快即在协约国的压力下平息了。
1919年1—11月,与苏俄不宣的冲突 波兰坚持要求恢复两国1772年之前的边界。1月5日,当苏维埃军队(在德军撤出以后)占领维尔那,并在2月份继续沿布格河一线推进时,波兰反应极为强烈,双方爆发了不宣的战争。波军将红军击退,并于1919年4月重占维尔那。随后,双方沿前线继续混战,波军推进至别列津纳河并进入乌克兰北部。随后是几个月的平静时期。
1919年12月8日,“寇松线” 协约国最高委员会确定了波兰东部的临时边界,该边界大致沿着布格河划分。这条后来被称为“寇松线”的边界使波兰极为不满。当苏维埃军队开始在苏俄西部集结时,波军决心为布格河以东原属波兰的领土而战。
1920年4—10月,苏俄—波兰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俄国→波兰战争)
1920年10月9日,波兰重占维尔那 在苏波战争期间,苏维埃已于7月12日将维尔那割让于立陶宛。华沙之战后,苏维埃军队一撤走,立陶宛即于8月26日占领该城。这使得波兰和立陶宛发生纠纷,当波兰将军L.泽利戈夫斯基率军占领该城后,双方发生战斗。虽然没有什么积极的战斗行动,但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持续了六年的战争状态(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东欧→俄国)。
1921年,在西里西亚的战斗 5月3日,德国和波兰就西里西亚公民投票结果发生的纠纷演变成公开的交战。6月24日,国联委员会强迫双方结束敌对行动。
土耳其
1900—1909年,奥斯曼帝国的崩溃 当诸列强和巴尔干各国在专横暴虐的阿卜杜勒·哈米德苏丹帝国的边缘地区不断蚕食其土地时,青年土耳其党的民族主义运动强烈要求进行宪制改革,并激起暴动。
1909年4月13日,君士坦丁堡爆发军事起义 土耳其第一军(大部是阿尔巴尼亚人)控制了首都。从马其顿赶来的土军与起义军经过五个小时的城区战斗,终于消灭了后者。在安纳托里亚亦发生骚乱,亚美尼亚人卷入其中,被土军无情地镇压了,期间,许多亚美尼亚示威者被杀死。
1909年4月26日,阿卜杜勒·哈米德被废黜 青年土耳其党人拥立其无能的弟弟穆罕默德五世为苏丹。
1910年4—6月,阿尔巴尼亚人暴动 起义被土军残酷地镇压了。
1911—1912年,对意大利的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主要的战争→意大利-土耳其战争)
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主要的战争→巴尔干战争)
1913年1月23日,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军事政变 在暂短的骚乱之后,“强人”思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尔获取政权。他们秘密地向德国表示友善。
1913年11—12月,利马·冯·赞德尔斯危机 土耳其任命德国将军改编其军队引起俄国和法国的不满和猜疑。
1914年8月2日,土耳其与德国签订秘密协约 这预示着土耳其将站在同盟国一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作战行动→西线)
1919年,内部的混乱和协约国的干涉 土耳其在大战中的战败进一步削弱了苏丹(这时是穆罕默德六世)的权力。民族主义党人的活动愈演愈烈,导致苏丹与协约国的合作。为压制民族主义者,4月29日意军在阿达利亚登陆,5月4日,希军在士麦那登陆。希军的暴行引发了土耳其人的仇视。
1920年3月16日,协约国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英国将军米尔恩指挥一支协约国军在君士坦丁堡登陆,以支持土耳其政府反对民族主义党,保持海峡开放,以作为白俄反革命者的供给线,并保护亚美尼亚人。
1920年4月23日,民族主义党人在安卡拉成立临时政府 大战中的英雄和民族主义党的领导者穆斯塔法·凯末尔被选为总统。随后,与苏俄达成军事协议以确保武器供应(参见第十九章一1918午之后的主要战争→希腊—土耳其战争→凯米尔的外交)。
1920年6月20日,君士坦丁堡政府签署《塞夫尔条约》 这剥夺了土耳其除君士坦丁堡以外所有的欧洲领土,亚美尼亚完全独立。条约的条款遭到民族主义党人的坚决反对,并使民族主义党人受到愈来愈广泛的支持。
1921—1923年,希腊—土耳其战争(参见第十九章→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希腊-土耳其战争)
非洲
摩洛哥
1900—1906年,殖民地危机 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北非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殖民利益,1906年1月16日—1907年4月7日举行的阿尔及西拉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国的矛盾,该会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在摩洛哥拥有特殊的权力。
1907年7月20日,法军炮击卡萨布兰卡 当一支法军分舰队向卡萨布兰卡开火时,严重的骚乱被法军强行镇压下去了。随后,法军占领了摩洛哥的大西洋沿海地区。
1909年7—10月,里夫人攻击西班牙军队 里夫柏柏人部落与西班牙军在地中海的梅利利亚城发生武装冲突。
1911年4月26日,法军占领非斯 在柏柏人攻击该城后,法军占领非斯。
1911年7月1日—11月4日,阿加迪尔事件 德国派遣炮舰“豹”号抵达阿加迪尔,宣称要保护德国侨民和他们的利益。法德两国通过外交途径,在大事讨价还价后互相让步,避免了战争。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则以法属刚果的一部分领土作为回报。
1912年3月30日,签订《非斯条约》 这确立于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5月24日,坚强而机智的法国将军L.H.G.利奥泰被任命为驻扎官。他开始逐步而成功地改善和加强法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1912—1921年,西班牙在地中海地区的麻烦 在西部,土匪首领赖苏利(他因在1904年绑架一名美国人而臭名昭著)至1920年一直不断地在得土安以南地区进行袭扰。与此同时,里夫人首领阿卜杜勒·克里姆亦不断地在梅利利亚以南和以东地区挑起敌对行为。西班牙将军D.贝伦格尔成功地平息了西部的骚乱,但在东部,F.西尔韦斯特将军却遭到惨败。
1921年7月21日,阿努瓦勒之战 西尔韦斯特带领约2万人向南运动进入里夫山区。其行动明显地存在着侦察搜索不够、安全警戒部署错误的情况。克里姆已攻击并夺取了阿巴兰的前线哨所,后面哨所的守军逃到阿努瓦勒与西尔韦斯特的部队会合。与此同时,里夫人开始攻击西尔韦斯特的两翼,导致西军发生混乱并发展成惊慌失措,随后是被屠杀。西尔韦斯特和12000名西军被杀死,数千人被俘。整个西班人占领的地区陷入一片混乱,所有的前线哨所不是被攻占就是被放弃,西军龟缩到梅利利亚和得土安周围的筑垒地域。阿努瓦勒的惨败震动了西班牙,导致现政府的倒台和普里莫·德里维拉“强人政权”的建立。在国王的允准之下,他实际上变成了西班牙的独裁者。克里姆建立了“里夫共和国”,并准备将法军赶走,进而控制整个摩洛哥。他以里夫人和外国冒险者组建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装备精良,并拥有从西军手里缴获的火炮和机关枪。
1925年4月12日,里夫人向南进军 克里姆的部队悄悄地开出山区边界向南横扫,摧毁了从塔扎至非斯的一系列法军的边界哨所。星罗棋布于约80公里宽地区内的66个碉堡之中的43个被夺取。在经过顽强的抵抗之后,大部分守军被杀死。利奥泰想发动进攻,但其力量有限。他巧妙地使用现有的预备兵力在非斯城下阻止了里夫人的推进。法国和西班牙捐弃前嫌,在7月26日达成协议,准备联合实施反攻。法军在摩洛哥的兵力加强到15万多人,与此同时,西班牙准备了一支5万多人的远征军,由J.圣胡尔霍将军指挥。
1925年9月8—9日,法西联合发动反攻 在法国和西班牙战舰的掩护下,西班牙远征军开始在阿卢塞马斯湾登陆。10月2日,攻占艾季迪尔。法西军的行动计划是实施密集的围攻性机动,以克里姆的司令部所在地塔吉斯特为目标。小部西军分别从得土安和梅利利亚出发,在同时,圣胡尔霍的主力部队基本上向正南方向进军。在西军行动的同时,法国的贝当元帅指挥法军野战部队成六路围攻梯队,各队距离以能相互支援为限,进入塔夫兰特和塔扎之间里夫人占据的地区。
1925年9月24日,利奥泰辞职 由于过度疲劳,健康受损,利奥泰辞职,从而结束了他极为辉煌的进行平定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贝当接替了他,布瓦许将军接管了战场指挥权。尽管克里姆的军队顽强抵抗,但还是在法军的重锤和西军缓慢推进的铁砧的压迫下,逐渐向北退却。法西两军的推进受季节性冬雨耽搁下来,到春天才再次发起。
1926年5月26日,阿卜杜勒·克里姆投降 A.G.克拉普上校指挥法军先头部队突入塔吉斯特,迫使阿卜杜勒·克里姆停止战斗。
评论:阿卜杜勒·克里姆最初的胜利证明警戒线防御存在着严重缺点。不论是法国还是西班牙的边界防御都经受不住最初的打击,并且一个碉堡丧失,必将导致另一个碉堡的丧失。欧洲式的反攻,特别是法军的运动作战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宽广的战线上快速推进、利用地形和山脊线以避免遭伏击。阿卜杜勒·克里姆自己的战役是以常规兵力实施游击战,从而成为被发展了的游击战争的典范。他是被优势的兵力与英明的指挥相结合而打败的。
非洲
该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的一部分军队为建立和平定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帝国,进行了几乎不间断的军事行动。这些行动基本上获得成功。到这一时期结束,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相对比较平静。
1899—1920年,对“疯毛拉”(索马里兰)的作战行动 索马里首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对意军、英军和埃塞俄比亚军进行了几乎是持续不断的小战争。他和其凶悍的沙漠部落证明他们自己是非常善战的勇士。袭击活动持续到他死去。
1899—1902年,布尔战争(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南非→布尔战争)
1900年3—11月,阿散蒂人起义(黄金海岸或加纳) 在被英军镇压之前,阿散蒂人对库马西进行了短时间的围攻。1902年1月1日,英军在该地建立了保护国。
1900年4月22日,拉克塔之战 在法属苏丹东部或乍得地区,法军打败了袭击者和奴隶贩子R.祖贝尔(参见第十八章→非洲→西非→法军征服乍得地区)。
1900年5月,法军征服北撒哈拉 在进行了持久的沙漠战争之后,法军在北撒哈拉主要的绿洲地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1900—1903年,英军征服北尼日利亚 英国撤销了皇家尼日尔公司的特许状(权),之后,1500名英军在拉各斯保护国总督将军F·卢格德(参见第十八章→非洲→西非→英军征服尼日利亚北部)的率领下侵入哈里发的统治区索科托。1903年2月3日夺取卡诺,3月15日夺取索科托城。随后,英国在秋天宣布对其建立保护国。
1902年,安哥拉发生暴动 暴动被葡军镇压。
1903年,在德属西南非霍顿督人暴动
1904年,南尼日利亚发生暴动
1904—1905年,喀麦隆发生暴动 暴动被德军镇压。
1904—1908年,在德属西南非的起义 起义是赫雷罗人部落引发的,许多霍顿督人也参加了起义。德军费了很大气力才将其平息。而其影响蔓延到安哥拉。
1905年,法属刚果发生起义
1905年,德属东非的暴动
1906年,索科托(北尼日利亚)的宗教起义
1907年,安哥拉发生起义 主要是赫雷罗人部落由德属西南非的暴动激起的起义。
1908—1909年,法军征服毛里塔尼亚
1909—1911年,法军征服瓦代 该地在乍得东部和苏丹中部的山区、沙漠地区。
1914年10月—1915年2月,布尔起义 布尔极端主义者在前布尔将军C.德卫特和其他人的领导下,起而反对南非联邦并对德宣战。在前布尔人突击队领导人J.斯穆塔的协助下,前布尔将军、现任总理L.博塔,镇压了起义。
1914—1917年,埃塞俄比亚的骚乱和内战 曼涅里克提名利吉·埃雅苏为其继承人,1906年曼涅里克死后,利吉继承王位。然而,他的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证明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统治者,他支持伊斯兰教徒冲击科普特基督教会,还支持索马里的“疯毛拉”[参见①第十八章→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和红海→“疯毛拉”;②上文]。由于他支持伊斯兰教徒,“阿布纳”(埃塞俄比亚科普特基督教会的大主教)在1916年9月开除了他的基督教籍。之后不久,他被正式剥夺了各省总督和贵族头衔(拉斯)。埃雅苏的父亲拉斯·米卡埃尔组建了盖拉人军队以帮助他的儿子。1916年10月27日,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萨加莱之战中,他们被打败,埃雅苏(和拉斯·米卡埃尔)逃走了,先是到了达纳基勒,随后逃到提格雷省。1921年,在那里他被抓获,并一直监禁到1935年他死去。取胜的拉斯们选举曼涅里克的女儿佐迪图为女皇(“王中之王”),以拉斯·塔法里(曼涅里克的侄儿)摄政。
南亚和西南亚
阿拉伯各国
阿拉伯半岛(1900—1925平)
1900—1919年,伊本·沙特的崛起 伊本·沙特是内志南部(阿拉伯半岛中部)瓦哈比派或称部落的首领,经过1900—1906年持久的内战,他在内志确立了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随后他稳固其统治权,并吞并周围的地区,以确立他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非土耳其占领地区的权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英国达成协议,并和土军进行了短暂时间的交战。
1916年6月,阿拉伯人举行反对土军的起义 这是由英国人激起的,阿拉伯人在哈希姆的谢里夫侯赛因的领导下起而反抗土军。在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埃米尔和英军上尉(后升为上校)T.E.劳伦斯的指挥下,在战争剩下的时间里,阿拉伯军队成功地与土军进行了战斗(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的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
1919—1925年,争夺阿拉伯半岛控制权的斗争 伊本·沙特和哈希姆王朝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爆发了。瓦哈比派对哈希姆王朝和其他独立的阿拉伯首领,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924年10月侯赛因让位于其子阿里。1924年10月13日,伊本·沙特夺取麦加,并继续进行战争。1925年12月5日,夺取麦地那,12月19日,谢里犬阿里退位,12月23口,伊本·沙特夺取吉达,完成了他征服汉志的大业。
叙利亚(1918——1925年)
1918年10月5日,法军占领贝鲁特 在艾伦比的军队正征服叙利亚的剩余领土时(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一支法国海军分舰队从土军手里夺取该港。根据协约国达成的秘密协议,法军从崩溃的奥斯曼帝国中分得叙利亚。然而,法国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很快即遭到与T.E.劳伦斯(参见①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②上文)一起指挥阿拉伯军队的费萨尔埃米尔的反对。
1919—1920年,法国和费萨尔之间的斗争 1919年9月,英国正式将叙利亚的统治权交于法国,之后不久,在12月份,阿拉伯人与法军之间的公开战斗即爆发了。1920年3月,费萨尔自称叙利亚国王,但他却得不到支持,并被迫逃走。1920年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作为安慰,英国让费萨尔做了伊拉克的国王(参见下文)。
1925—1927年,德鲁兹人起义 在法国的统治之下,叙利亚东南部的阿拉伯德鲁兹人部落变得难以控制。1925年7月,德鲁兹人起义并很快控制了叙利亚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大马士革发生的起义的配合下,他们迫使法军在1925年10月撤出该城。至该期结束,法军在叙利亚近于被打败。
伊拉克(1919—1925年)
1919—192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骚乱 许多阿拉伯人反对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作战行动→土耳其战线)后继续占领该地。
1920年7—12月,阿拉伯人起义 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渴望美索不达米亚独立,他们起而反抗英国占领军。英军镇压了起义,但开始寻找满足阿拉伯人要求和愿望的途径。
1921年8月23日,伊拉克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宣布费萨尔(前叙利亚国王)为伊拉克国王。伊拉克建立自治政府,但英军继续实施占领。
1922年6月—1924年7月,库尔德斯坦的起义 在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交界地区的库尔德人传统上即是半独立的山区人民,他们起而反抗英国人和阿拉伯人的控制。英国从富产的摩苏尔油田考虑,最终镇压了起义,但给予库尔德人相当大程度的自治。
波斯
1905—1909年,波斯革命 这次革命包括政治运动和零星的起义,目的是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国王的腐败和残暴的统治。1908年,大不里士爆发起义,引发了反对中央政府的公开战争。1908—1909年,国王的军队包围了大不里士。名义上是协助阿里国王,实为保护俄国的利益,一支俄军于1909年3月进行干涉并夺取了大不里士,残酷地镇压了起义。但与此同时,其他起义军夺取了波斯中部和北部地区。一支起义军在阿里·库里汗的率领下,于1909年7月12日,夺取德黑兰,迫使国王在7月16日让位于其12岁的儿子——艾哈迈德苏丹。
1911年6月17日—9月5日,穆罕默德流产的返回 在俄国的纵容下,穆罕默德·阿里在波斯东北部里海海岸的贡比斯泰佩登陆,并得到持不同政见的部队的加强。但他很快即被忠诚于新国王的军队打败,被迫再次逃跑。
1911年11月,俄军占领波斯北部 借口恢复波斯的秩序,保护其经济利益,俄军占领了波斯的北部,并实际上建立了一个保护国。为保护其石油利益,英军占领了波斯西南的大部。此举尽管导致了英俄两国的紧张关系,但由于欧洲大战的威胁,因此并没有打破两国的协约关系。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作战行动→西线) 由于英军不得不将其军事力量专注于西线战场,从而迫使英军结束了对波斯西南大部的占领。
1919年5月21日,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之战 在里海的一支英国小舰队(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东欧→俄国)打败了一支布尔什维克海军部队。后来,英国小舰队交给了白俄军队,但他们在1920年被布尔什维克军队打败。
1920年5月18日,苏俄海军的侵入 一支苏俄小舰队夺取了恩济利(巴列维),随后又夺取了雷什特。英军撤出里海海岸地区以避免冲突。8月24日,波斯军队曾短时间地重占雷什特,但在恩济利被击退,随后被打退到山区以南。
1921年1月,英军开始撤出波斯 根据与苏维埃政府和波斯政府达成的条约,英军开始撤出伊朗北部。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发动军事政变 随着人们对德黑兰的政治寡头的无能和腐败愈来愈不满,波斯将军礼萨·汗率领哥萨克旅夺取了德黑兰的政权;他很快即成为实际上的独裁者。2月26日,他与苏俄缔结了一项条约,此后,苏俄军开始从波斯北部和海岸地区撤兵。
阿富汗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期间,土耳其和德国的势力挑起在阿富汗的宗教骚动,使阿富汗处于混乱之中。英国通过给予补助金,使阿富汗政府始终保持中立。大战后,俄国的势力得以恢复。
1919年2月,阿曼努拉即位 2月19日,他的父亲哈比布拉被暗杀,其后,阿曼努拉被军队和青年阿富汗激进党推上王位,他宣布阿富汗摆脱一切外国控制而独立。
1919年5月,对英国的战争 阿曼努拉号召对英国进行圣战(宗教战争)。阿富汗军队在朗迪卡纳附近突过印度边界,并在5月3日占领巴格。随后,英国的印度军队立即动员。惩罚性的远征军穿过开伯尔山口抵达兰迪科塔尔,在5月11日,将阿富汗军逐出巴格。远征军随后进入阿富汗,并进抵达卡。期间,英军飞机轰炸了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5月31日,阿曼努拉求和。8月8日,双方签订《拉瓦尔品条约),正式恢复和平。1921年11月22日,英国再次承认阿富汗独立,并同时停止支付补助金。但阿富汗—印度边界零星的游击战仍然不断。
1926年8月31日,与苏维埃签订条约 苏联和阿富汗政府签署了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中,两国政府极力主张友好中立和互不干涉他国内政。
印度(1900—1925年)
1903—1904年,英军远侵西藏 在F.扬豪斯本(即荣赫鹏)的指挥下,英军一支小型远征队侵入西藏,强迫达赖喇嘛商谈签署一项条约,以确定印度北部的边界。当西藏人民拒绝商谈时,英军向拉萨推进。经几次激烈的交战之后,荣赫鹏于1904年8月3日进抵拉萨。9月7日,双方签署了一项条约。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约有140万人的印度部队志愿服役,他们在西线、近东和非洲,承担了大量的战斗和勤务任务。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大屠杀 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间的宗教摩擦,以及M.甘地对政府采取消极的不合作,导致在旁遮普邦的公开暴动。4月12日,在阿姆利则的骚乱中,几名欧洲人被杀死。该城驻军司令R.戴尔准将,命令土兵上街巡逻以加强秩序。当英军试图驱散非武装的骚乱人群失败后,戴尔的部队向人群开枪,打死379人,打伤1208人。此事件使英国舆论一片哗然。戴尔遭到英国下议院的痛斥,但英国上议院支持他,认为他维护了英国在旁遮普邦的统治,陆军委员会则持中间立场,认定他的行动是“判断错误”。
1919年5—8月,阿富汗战争(参见第十九章→南亚和西南亚→阿富汗→对英国的战争) 双方于8月8日签订了《拉瓦尔品条约》,结束了战争。
1919年11月,瓦齐斯坦举行起义 阿富汗挑起马苏德部落起义,起义过程中出现了暴力行为。S.H.克利默将军率3万人的部队实施征讨。12月13日,克利默的部队集中到了坦克扎姆。12月17日,马苏德人攻击克利默的部队,但被击退。1920年2月1日,起义被镇压。
1920—1925年,在印度北部边界的军事行动 阿富汗的帕坦人部落,时不时跨过边界实施袭扰,印度军队不得不经常采取军事行动对此加以平定。
东亚
中国
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
1899—1900年,义和团的兴起 诸殖民强国对中国领土的不断蚕食,激起中国反抗力量成立了一个极端秘密的组织,称为“义和团”。1900年6月,外国战舰开始汇集于天津之外的海上,一支由几个国家组成的人数达485人的军事分遣队被派往北京。
1900年6月10—26日,第一次解围远征 当形势变得恶化时,一支由陆战队和水手组成的约2000人的多国侵略军,其中包括112名美国士兵,在当时级别最高的军官英国海军上将E.H.西摩尔的指挥下,实施登陆。然而当其向北京进发时,在廊坊被占优势兵力的中国军队击退。该部遭受了300人的损失,被迫于6月26日返回军舰。
1900年6月17日,夺取大沽口炮台 在接到最后通牒后,警戒天津水上大门的炮台守军向外国战舰开火。战舰立即实施炮火反击,登陆部队夺取了炮台。
1900年6月20日—8月14日,北京公使馆被围攻 愤怒的人们杀死了德国公使K·冯·凯特勒(亦称作克林德——编者注)伯爵,并围攻公使馆。俄国、英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的分遣队匆匆赶至大沽,在那里组建了一支多国远征军,前往北京解围(第一批美军小部队来自菲律宾群岛,还有来自于圣弗朗西斯科的增援部队)。
1900年7月14日,联军侵占天津 兵力已增至大约5000人的远征军猛攻城墙,并夺取城楼。美军第九步兵团遭受了特别大的损失,其指挥官E.H.利斯库姆被杀死。到8月4日,远征军已包括4800名俄军、3000名英军、2500名美军(辖2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1个陆战队营和1个野战炮兵连,指挥官是A.R.查菲少将)和800名法军。加上其他国家的部队,联军兵力总数达18700人。没有任命最高指挥官,战斗行动基于相互合作的原则。
1900年8月4日,联军向北京进发 联军第二次远征走陆路沿铁路和河流推进。8月5—6日,在杨村击退了一支约1万人的中国部队。之后,法军的小部队留在那里以保护联军的交通补给线。其他部队继续推进,驱逐了散乱的抵抗,于8月13日,进抵北京外城城下。俄军一马当先,立即对东便门发起仓猝进攻,结果被击退。
1900年8月14日,联军侵占北京 日军攻击西华门被击退。美军和在东便门前的俄军夺占东便门。与此同时,美军第十四步兵团的两个连攻击外城的东北角。司号兵C.P·泰特斯第一个登上城头,扯起美国国旗。中国守车被迫撤退。
1900年8月15日,联军进攻皇城 美军野战炮兵轰开了西华门,C.P.萨默罗尔中尉冒着中国军队的火力,为其炮兵标定弹着点。作为对中国政府的一项外交礼遇,联军没有立即占领皇城,但后来在8月28日,军队开了进去。
1900年9月4日—10月4日,俄军占领中国东北 这进一步打击了中国人的锐气。远逃西安的慈禧太后,于12月26日卑躬屈膝地接受了多国提出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
1900年9月—1901年5月,联军在北京附近的占领军 其中35%是德军部队,其指挥官是陆军元帅A.冯·瓦尔德泽伯爵。该部是9月12日才到达的。
1901年9月12日,《庚子协议》(即《辛丑条约》) 该协议由12国(应为11国——编者注)签署,这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其中最主要的条款是支付赔款,高达45000万两白银(约73 900万美元)。美国后来将得到的部分赔款用于支付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教育费。
评论:在中国的军事侵略行动,名义上是基于各国指挥官达成的协议实施联合行动,而实际上是不磷定的。日军和俄军只不过是在口头上遵守协议而已c假若中国军队得到很好的训练、指挥和装备,侵略行动将注定要失败。据载,英军部队中有一个中国人组成的团,他们在英军的指挥下积极地参与了屠杀同胞和侵华活动。
中国内战(1901—1925年)
1904—1905年,俄国—日本战争 该战主要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主要的战争→日俄战争)。
1905—1910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西方列强以及日俄战争之后的日本,对中国的领土要求越来越大,引发了民族主义者对政府的不满,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
1911年10月,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 武汉的军队发生兵变,导致了广泛的起义。武装力量总司令袁世凯在对起义进行了几次敷衍塞责的镇压之后,于12月份,也加入了这场运动。
1913年7—9月,“夏日革命” 长江流域发生暴动,袁轻易地将其镇压了。
1915年12月—1916年3月,反对复辟帝制的起义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起义首先在云南爆发,随后扩展到全国。袁世凯宣布取消复辟,但没能完全恢复秩序。三个多月后,他死去(1916年6月6日),黎元洪继任总统。
1917年5—8月,北方军阀们的暴动 由于对黎元洪的议会政府不满,北方的军阀们举行暴动,并在天津建立与之对抗的政府。其中一个军阀张勋,他借口为黎元洪凋解而推翻了北京政府,并在7月1—12口,短时间内重建清王朝。张勋被其军事同僚们抛弃,后者占领北京,推翻帝制,强迫黎元洪辞职,推举冯国璋为新总统。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国和奥匈宣战 中国没有参加战斗,但向法国、美索不达米亚和非洲派遣了大批劳工。
1920—1926年,军阀势力的兴起 各地军事总督和其他一些军事领导人变得几乎完全独立于中央政权。随着中央政府越来越虚弱,军阀之间进行了许多次自相残杀的争斗。
1924年1月21日,国民党召开代表大会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民族主义者云集广东,准备解放和统一全国。苏联的政治和军事顾问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在大约同一时间,新的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并邀请苏联人和德国人作军事顾问。校长是年轻的将军蒋介石。
蒙古
随着中国清帝国被推翻,名义上处于库伦(乌兰巴托)的“活佛”统治下的蒙古宣布独立。在随后的几十年当中,蒙古处于混乱的状态,既受到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感染,又受到日本不断在东亚进行扩张的影响。共产主义最终胜过了试图利用虚弱的蒙古的其他相互冲突的力量。
1911年11月18日,外蒙古宣布独立 外蒙古建立了在“活佛”之下的喇嘛神权政治政府。俄国的影响不断增长,1912年11月3日,外蒙古成为俄国事实上的保护国。
1919年10月,中国重新控制外蒙古 北京的军阀政府利用由于俄国内战而造成的混乱,派遣一支小部队占领库伦,再次宣布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1920年10月—1921年7月,白俄的干预和占领 1921年2月3日,R.冯·翁格恩—施特恩贝格伯爵率一支部队侵入外蒙古,将中国部队逐出库伦。但随后残暴的翁格恩—施特恩贝格建立了恐怖统治,引起了普遍的反对。
1921年3月13日,外蒙古革命临时政府建立 外蒙古民族主义者苏赫巴托尔、邓赞和K.乔巴山,在俄共的支持下,越过边界,在紧靠边界的西伯利亚一侧的恰克图成立了临时政府。一支苏蒙部队开始集结,苏赫巴托尔指挥着少量的蒙古部队。
1921年6—7月,苏蒙部队攻入蒙古 苏蒙部队打败了翁格恩—施特恩贝格,于7月6日夺取库伦。后来翁格恩-施特恩贝格被抓获并处决。名义上是苏蒙部队一部的苏维埃军队,实际上占领了外蒙古。然而,为避免与中国发生不适当的对抗,苏联在1924年5月31日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
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1924年5月20日,活佛去世。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24—1928年间,蒙古共产党完全控制了外蒙。苏赫巴托尔和邓赞去世后,乔巴山成为共产党蒙古唯一的领导人。
日本
在该期,日本参与和实施了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入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参见第十九章→东亚→中国→义和团运动),实施日俄战争(1904—1905年,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主要的战争→日俄战争),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作战行动→海上战争)。日本参与和实施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其本着自我扩张的目的,并经过深思熟虑。日俄战争是其军事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标志着日本已被公认进入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在沙文主义、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领导之下,日本的战争潜力以其可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急剧膨胀。
菲律宾
1901—1902年,菲律宾起义的继续(参见第十八章→东亚→菲律宾→菲律宾暴动的开端) 1909年3月23日,F.芬斯顿准将指挥一支在美军中服役的菲律宾部队设计抓获了阿奎纳多,彻底镇压了起义,虽然菲律宾人实施的游击战争还顽强地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主要应归功于A.麦克阿瑟将军“明智而公正的统治”,使信奉基督教的菲律宾人逐渐在1902年被收服。
1902—1905年,莫罗之役 在南部岛屿棉兰老岛和霍洛(和乐)岛的交战较为激烈,持续了三年之久。J.W·邓肯上校、J.J.潘兴和F.R.麦科伊上尉,以及其他指挥官带领美军与狂热的伊斯兰教部落进行了较小但激烈的交战之后,才最终使后者屈服。
评论:为镇压菲律宾起义,美军被迫投入了10万的部队,损失是4243人阵亡,2818人受伤。菲律宾的损失是约16000人战死,约10万人死于饥荒。
荷属东印度
1900—1908年,战争的继续(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 1907年12月,荷兰殖民侵略军在阿齐打败起奋起反抗的起义军,才最终平定苏门答腊。
美洲
美国
1899—1905年,镇压菲律宾起义(参见①第十八章→东亚→菲律宾→菲律宾暴动的开端;②第十九章→东亚→菲律宾→菲律宾起义的继续)
1900年6月17日,入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参见第十九章→东亚→中国→义和团运动)
1900—1903年,陆军的改革 经过陆军部长伊莱休·鲁特的努力,美军分别在1900年成立陆军军事学院、1901年成立指挥和参谋学院、1903年成立陆军参谋部。
1903年11月3日,巴拿马人反对哥伦比亚的暴动(美国实施干涉,参见第十九章→美洲→中美洲→巴拿马暴动)
1906年10月2日,美军赴古巴实施镇压(参见第十九章→美洲→西印度群岛→古巴)
1907—1909年,美国舰队巡航世界
1912年,美军干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参见第十九章→美洲→中美洲→美军陆战队在洪都拉斯登陆)
1914年4月9—12日,坦皮科和韦拉克鲁斯事件 美军对墨西哥的军事行动(参见第十九章→美洲→墨西哥→美军占领韦拉克鲁斯)。
1914年8月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美国宣布中立
1915年7月29日,美军在海地的干涉(参见第十九章→美洲→西印度群岛→海地)
1916—1917年,在墨西哥边界的军事行动(参见第十九章→美洲→墨西哥→比利亚对美国的越境袭击)
1916年11月29日,美军出兵多米尼加共和国(参见第十九章→美洲→西印度群岛→多米尼加共和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美国参战)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华盛顿海军会议(参见第十九章→军事概况→裁军思想)
墨西哥
1911—1914年,革命的年代 1911年5月25日,迪亚斯总统被推翻,随后相互对立的各派领导人进行了错综复杂的战争。1913年2月22日,接替迪亚斯的F.马德罗被V.韦尔塔打败并杀死。而后者的统治(未被美国承认)亦遭到他许多对手之一的V.卡兰萨的挑战。
1914年4月21日,美军占领韦拉克鲁斯 4月9日,美国非武装的水手在坦皮科遭逮捕,随后,一支美国海军部队炮击韦拉克鲁斯,一支小型远征军登陆占领该城。韦尔塔的政府与美国断交。南美诸国努力调停。在该年11月25日,美军撤出墨西哥。
1914年8月15日,卡兰萨派占领墨西哥城 卡兰萨恢复对墨西哥的领导。
1914—1915年,萨帕塔和比利亚率众起义 割据墨西哥北部的政客E.萨帕塔和F.(P.)比利亚率众起义。比利亚曾短时间地攻占墨西哥城,但终被卡兰萨手下的A.奥夫雷贡将军逐出。4月13—15日,奥夫雷贡在塞拉亚赢得了对比利亚的最后胜利。1915年10月15日,美国政府承认卡兰萨为墨西哥总统。随着萨帕塔和比利亚对立的加剧,各自仍独立地领导着小规模的暴动,直到1919年4月10日,萨帕塔在政府军的伏击中被打死,以及在1920年7月27日,比利亚投降(参见下文)。
1916年3月9日,比利亚对美国的越境袭击 比利亚带领500入夜袭新墨西哥州的哥伦布城,攻击该城和美国的骑兵守军,在被击退前,比利亚打死14名美军和10名平民,他损失了100人。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威尔逊总统派遣正规部队和国民警卫队保护边界地区(这些部队逐渐加强至158000人,占当时美军现役部队的大部)。
1916年3月15日,美军实施惩罚性远征 奉威尔逊总统的指令,J-J·潘兴准将率1万名美军(大部是骑兵)进入墨西哥领土追捕比利亚。卡兰萨曾勉强同意,但很快即转变为公开的对抗。美军除了和比利亚的游击队进行了几次交战之外,还和墨西哥正规部队进行了几次交战,其中值得记述的是6月21日在卡里萨尔的战斗。尽管潘兴想方设法,但仍不能捕获狡猾的比利亚。1917年2月5日,美军撤出墨西哥。
1916年7月24日,“齐默尔曼密电”(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美国参战) 虽然德国试图利用墨西哥反美的倾向没有成功,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墨两国的关系较为冷淡。
1920年4—7月,墨西哥再次爆发内战 5月21日,奥夫雷贡将军、A.德拉韦尔塔将军和P.E.卡列斯将军发动起义,推翻并杀死卡兰萨。比利亚后来向胜利者投降。9月5日,奥夫雷贡被选为总统,后来在1923年8月31日得到美国的承认。墨西哥进入稳定时期。
中美洲
1903年11月3日,巴拿马暴动 美国试图从哥伦比亚购得巴拿马运河(待议),在10月31日遭到哥伦比亚的断然拒绝。11月3日,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发生暴动,而停泊在该处的美国战舰阻止了哥伦比亚军队的镇压行动。11月6日,美国承认巴拿马独立。十天之后,美国接纳巴拿马赴美国的新任公使P.比诺—瓦里拉(先前曾就职于原巴拿马运河公司),巴拿马将现在的运河地区让与美国的条约在11月18日签署。整个事件显然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本着国家防御至高无上的利益而一手策划的。巴拿马运河将作为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实施战略转移的重要通道。
1907年2—12月,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战争 洪都拉斯战败,洪都拉斯的首都特古西加尔巴被占领。
1909--1911年,洪都拉斯内战 前任总统M.博尼利亚发动反对现任总统M.丹尼拉的暴动。双方打成平手并于1911年2月8日达成停战。10月29日,博尼利亚被选为总统,但混乱仍持续不止。
1912年1月,美军陆战队在洪都拉斯登陆 其使命是保护美国的财产。
1912年7月,尼加拉瓜内战 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以消除敌对状态并恢复自由选举。这支小部队直到1925年才撤出。
1917—1918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所有的中美洲国家都对德宣战,跟随美国参战。
1921年2—3月,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争端 双方在有争议的地区爆发了武装冲突,但迫于美国的政治压力而没有演变成战争。
南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保持中立。巴西在1917年10月26日对德宣战。巴西战舰积极地参与了反潜行动,并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食品。乌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和厄瓜多尔和德国断交,但没有宣战。除了1900—1903年在哥伦比亚、1914年在秘鲁、1924—1925年在厄瓜多尔、1924年在巴西爆发内战或革命之外,该期,南美洲总体上比较平静。
西印度群岛
古巴
1906—1909年,美国出兵干涉古巴内政 古巴政治上的不稳定导致国内的混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借此向古巴派遣了一支由5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和数个野战炮连组成的部队。美军在没有发生各种冲突或事件的情况下,恢复了古巴的正常秩序。随后,美军撤出古巴。
1917年2—3月,古巴起义 美军在圣地亚哥登陆,以恢复秩序。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16年5月,美国的介入 随着多米尼加国内的混乱威胁到其偿还债务的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实施登陆干预多米尼加事务,美国官员还接管了多米尼加的财政。随着双方冲突加剧形势进一步的恶化,美军从11月29日开始了全面的军事占领。海军陆战队于1924年撤出。
海地
1915年7月3日,美军出兵海地 随着海地的混乱逐渐扩大,以及欧洲堵殖民国家对海地的经济要求逐渐增长,美国在9月16日宣布海地为保护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监督下,海地成立了一支保安队,以对抗欧洲列强的干涉和内部骚乱,海地的局势平静下来。
1918年7月12日,海地对德宣战
1918—1919年,反对美军占领的起义 起义被美国海军陆战队镇压。
 
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存在版权问题
特别感谢云中孤雁制作的免费模版
本书由大笨熊免费制作供朋友阅读
更多精彩E书请登陆WWW.RBOOK.NET
第二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和核时代的到来
(1925—1945年)
军事概况
概论
在这段历史即将结束之际,随着1945年8月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一个崭新的战争和历史时代——核时代,带着它那独特的蘑菇云标志降临了。核力量是以它那前所未有的破坏力成为未来世界战略和外交的主宰者,还是仅仅作为军火库中又一位威力巨大的新成员呢?
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军事技术在继承先前成果的基础上以一种梦幻般的速度继续加速发展。其中几项成就特别引人注目:内燃机的完善使坦克和飞机以令人惊奇的面目进入战场;火箭武器重新登上战争舞台,它包括从最简单的手提式火箭筒到高精度的德国远程V-2飞弹。此外,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尤其是雷达的发明和无线电通信的改进,具有更显著的意义。
得力于以上这些技术的进步和空战具有的垂直攻击威力,过去那种将陆战和海战严格分家的现象消失了。立体战争使战略和战术直接联系起来变成了可能。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陆海空联合作战的成功,一方面依赖于民用工业和科技力量的相关部门力量发挥的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军事指挥员的能力和天分。胜利将青睐于那些善于将各种可利用的力量和资源有效组织起来的国家。
虽然武器、运输以及通信方面的进步和改良带来了作战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是人及其合理能力,即战争中发挥武器作用的极限度是不变的。这一点将永远成为左右人类冲突中力量应用的基本原则。
最显著的发展还是联合作战指挥,它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美联盟行动上。在战争中,不列颠帝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参谋部、军队以及各种资源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结合了在一起。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联合的陆海、空军一起投入战争,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甘愿服从某一国家的领导。
在陆地和海洋上,后勤的发展使它自身成为一门科学。美国海军后勤支援部队解决了海战中一个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即舰只为了添加燃料、补充给养和维修必须返回陆上基地。随着海上列车式的快速货船和移动修理船编入舰队,过去常常需要脱离战斗数周甚至数月的后勤补给行动,如今只需几天甚至几小时即可完成。在陆上,后勤补给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诸如诺曼底海岸的人造海港[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西线战争(1944年) →盟军在西欧的进攻]、在水下和地面上延伸的可弯曲的输油管以及货运飞机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了战斗部队的机动能力。
此外,诸如美国海军修建大队、陆军港口部队和铁路、空降工程技术队等后勤部队的组建,极大地减少了日常补给品的数量,这在25年前还是部队机动能力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军事领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家的首脑都扮演了军事统帅的角色。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既是各自国家军事计划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席,当然并不是说他们总是做得最好。苏联(1922年12月3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苏俄改为苏联这一简称——编者注)的斯大林、中国的蒋介石和德国的希特勒都直接控制着国家的武装力量。结果,希特勒狂乱的神经质性格,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看到的那样,成了德国最终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军事将领中,我们相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似乎已经可以同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相提并论。但是这个评价却由于麦克阿瑟在二战及战后卷入政治的和个人之间的争吵而引起争议。此外,也由于我们离这些事件太近,而不能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是另外两位优秀的盟军统帅,由于取得了理所应当的辉煌胜利而使他们在盟国人民的心中赢得了神圣的地位。然而,我们相信,就实际指挥才能而言,他们既不比诸如美国的布莱德雷、英国的韦维尔、德国的曼施泰因、莫德尔、龙德施泰特和凯塞林这些杰出的集团军群司令们高明,同时也不比美国的巴顿和德国的隆美尔这两位战术名家更优秀。
由于资料所限,要想对苏军将领作出一一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肯定存在着军事素质优秀的某位将帅——或者将帅群体——是他们率领着苏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其中,又尤以朱可夫最为杰出。
在海军方面,无论是战区司令尼米兹还是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都是美国海军优秀军官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英国皇家海军的坎宁安元帅和拉姆齐元帅也具有同样的地位。
在空战方面,美国的阿诺德是第一位有机会验证大规模远程战略轰炸理论的人物,该理论在数十年前由空军先驱特伦查德、杜黑及米切尔提出。虽然直到毁灭性的原子武器出现之前,战略轰炸的作用仍无定论,但阿诺德的远程战略轰炸效果仍令人吃惊。战术技术水平无与伦比的德国空军却对远程战略轰炸未作具体的设想,从而使英国和美国空军的哈里斯和斯帕茨抢得先机。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曾指挥不列颠之战取得胜利的道丁,以及特德和美国的坎尼。特德和坎尼的指挥才能不仅仅表现在独立的空战中,在后来对陆海军提供后勤支援方面也同样表现出了杰出的能力。
战略
很显然,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左右着国家总体战略的制定,关于这点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表现出来的,在战前的局部战争中就已端倪毕现。“总体战”原理在一战中已初步证实其价值(参见第十九章→军事概况→战略),并在1939—1945年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战争方式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只是没有立刻表现出来而已。日本,为了攫取进行战争的战略资源,倾其全力向南方资源区侵略扩张,结果酿成大错。希特勒将占领苏联的油田作为其行动的首要目标,同样是一个灾难性的大失误[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42年) →东线战况]。盟军方面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当英伦三岛危若累卵之时,丘吉尔却作出了与轴心国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决定(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法兰西之战→地中海地区的作战行动),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它日后成了拯救盟国的重要因素。丘吉尔之所以沉溺于进攻轴心国的“软腹部”,是为了在政治上抑制苏联人对东欧的统治。这一点导致了英美计划者之间长期的争吵。不过后勤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这一问题有待于讨论,可能将引起长时间的争执。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美国这种只考虑如何立即赢得战争而不考虑长远政治目标的战略思想,也许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
罗斯福关于“无条件投降”的宣言,大大拖延了对德战争的结束时间。在1945年2月28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艾森豪威尔对此评价道:这项政策将德国最高统帅部置于在绞刑架和刺刀丛二者之间选择的境地。显然,这种估计是正确的。
这一时期的战争是各种类型战争的预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其中投入人力、物力和后勤规模最大、战场最广阔的一次演练。空军作为一支战斗力量取得了与陆军、海军平等的地位。早在西班牙内战中,德、意和苏联就将其作为空军作战理论的实验场。杜黑关于空军能够独立决定战局的理论通过围攻马德里的实战,证明难以成立,尽管这种理论在对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落后国家时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西班牙首都的平民战胜了轰炸造成的恐怖心理,最后还是由地面部队沿着埃布鲁河发动的一次机动攻击占领了该城。
这一时期证明,无论是永久要塞还是野战要塞,其价值仅仅是作为部队机动的跳板。同样,围攻除造成心理上的影响之外,也效果甚微。
在1941年末至1942年初,日本人在太平洋上以辉煌的开端拉开了进攻的序幕,给美英的军事计划者上了最重要的一课。美国人认为菲律宾将是日本发起侵略的首选目标,因此,其防御计划是先在吕宋岛组织坚固防御,而后以太平洋舰队发起决定性的反攻。珍珠港舰队的覆灭打乱了美国整个战略计划,迫使其在混乱的交战中立即对作战计划作出切实可行的调整。英国人认为日本将首先进攻新加坡,因为这里既是皇家海军短程舰只必不可少的后勤补给基地,又是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防御战中进行成功海战的依托点。然而,日本人却沿着马来亚半岛南下,攻击要塞靠近陆地的末设防一侧。结果,新加坡像被刺破的气球一般轻易陷落。
上述两个事件都是军事计划者们依赖水晶球般的假想这一不幸的癖好去制定计划而造成的悲剧性范例,他们一厢情愿的假定“敌人可能的企图”,而不是去细察“敌人可能采取的最坏行动”。诚如腓特烈大帝所言:经过苦战而败北不为耻,但若被敌人攻个措手不及却是不可原谅的。
陆军武器、作战思想和战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中,技术上出现了惊人的发明和改进。例如无线电引信、“锥形装药”、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火箭(销声匿迹了一个世纪,又重登战争舞台)的发明以及伴随出现的火炮瞄准和控制方面的改良等。机动军用器材、快速坦克、自行防坦克火炮和其他越野车辆的广泛改进,结合在一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了机动作战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这种进步,广泛机动的快速先遣部队和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胡蒂瓦”战术结合在一起,就能形成横扫千军之势。这种扫荡可绕过坚固支撑点,将难啃的骨头留给后续部队去解决。同时,这种战术必须首先组成纵深梯次防御地带,即“环形筑垒阵地”,这种阵地本身就构成了快速反击的出发点。
插图001 德国88毫米高炮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人认真研究了打破僵局的方法和手段,这种僵局曾经使他们在1918年的攻势归于失败。他们得出结论:坦克可以提供维持连续突击的力量,而自行火炮和空中支援则提供所需要的火力,以代替由于坦克和其他攻击部队的快速运动而无法跟进的常规火炮。当需要补给和增援时,将由履带式车辆和越野汽车担当,以确保装甲铁拳的进攻速度,避免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胶着状态。由于有了以上的研究成果,当大战爆发时,德国的坦克战理论远远走到了其他国家的前面。此外,他们在坦克的设计和构造方面也较其他国家领先一步,并将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尽管英、美、苏三国奋起直追,但终未能超越德国人。在反坦克武器方面,德国人也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是在偶然的机会,德国人发现其高速的88毫米高射炮用以反坦克非常有效。事实上,那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火炮,在平地或起伏地形上亦可用于常规的火炮支援,在那种地形上,低伸的弹道不构成障碍。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在北非沙漠中使用88毫米炮的效果最好,他积极调遣88毫米炮与装甲兵一同前进,形成威胁性极大的火力基地,基地周围的坦克迅速向前机动,使英军惊恐万状。
插图002 装备于非洲军团的德国坦克
德国陆军在纠正其在1918年攻势中不足之处的同时,海军却没有将加里波利战役作为一次陆海协同失败的两栖登陆战加以认真的研究。英、苏、日三国却加紧时间对登陆战中所需的武器、技术和装备进行着认真的开发和研制。虽然研制工作是在各自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三国几乎同时设计出了能够将部队送至滩头,并可迅速登岸的平底登陆船(不知这种船的发明过程中是否受到了拜占庭帝国文明的影响)。在大战进行中,英美人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很快造出诸如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舰一类的跨洋舰只。这种舰只可运载进攻部队越过海洋,直接送到预定登陆的敌方滩头。
虽然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但美国陆军在加强炮兵火力方面仍取得了自古斯塔夫·阿道夫时代以来最为重大的发展,关于这点意义十分重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查尔斯·P.萨默罗尔在战场上即兴阐述了集火射击的思想和技术,两次大战之间,美国野战炮兵学校发展了这一思想。实验发现,单一的射击指挥所能够在宽阔的阵地上迅速而准确地指挥许多炮兵连或许多炮兵营的火力进行转移,因而炮兵火力效果增强了许多倍。火力集体转移的能力和对单一目标的多炮同时弹着集火射击技术,形成了瓦解土气的强大摧毁力。在二战期间,美国在战场上的火力优势确非其他国家可比。
海军武器、作战思想和战术
轰炸机和鱼雷机对水面舰只的攻击极为有效,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在欧洲水域和太平洋上明显表现出来。人们很快明白,不论双方水面舰只实力如何,有了空中优势,自然也就有了海上优势。引入注目的中途岛海战事实表明,上述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战争早期就明显看出,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飞机,不仅是海军水面部队的支援者,而且实际上是首要的海上攻击分队。航空母舰提供武器歼灭敌水面部队,这是明显的火力延伸,这样航空母舰很快就取代了战列舰作为主战舰的地位,此刻正是具有各式大炮的超级“无畏”号级军舰的火力顶峰时期。一些人人生畏的战舰,如德国“俾斯麦”号和日本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及“武藏”号,正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确切地说,从战列舰拥有的海上支配地位向航空母舰和舰载机转移,始于日本航空母舰攻击珍珠港。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前,海上大规模的争夺战往往是在空中用舰载机轰炸和发射鱼雷获胜的,除防空袭外,双方舰只既不照面也不交火。
插图003 美国坦克登陆艇在执行任务
美国军舰“声望”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在太平洋战争之初被击沉表明,水面舰艇无力对抗猛烈准确的陆基或舰载飞机的空中突击。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有一些海战是以水面舰艇的炮火决定胜负的。普拉特河战役[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 →海战]和科曼多尔群岛战斗(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所罗门群岛水域→北太平洋作战行动)就是著名的例子。而苏里高海峡战斗本身,就是一场水上机动和火力的竞赛。它是大规模的莱特湾海战的一部分(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西南太平洋战区→重返菲律宾群岛),在这场海战中,舰载机发挥了主要作用。
插图004 美国“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
潜艇已成为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商船。德国的大西洋潜艇战几乎总是对纳粹有利。在太平洋,日本人从来没有透彻地领悟潜艇的战略价值,更忽视反潜手段的运用,结果,美国潜艇战扼杀了日本的海运商船。从这场对抗中,看出了一个合理的前提,即进行潜艇战,无论是攻或防,像当时的所有军事行动一样,都要求官兵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平和远见卓识。结果,尽管日本拥有二战爆发时最先进的“长矛”鱼雷,但由于它水下战略失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插图005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在吕宋岛战斗之初,第一次企图利用潜艇突破洋面封锁。这个战法,日本以后在西南太平洋曾加以高度发展。水下潜艇运载人员物资,配合快速驱逐运输舰执行了同样任务。
以海军火力支援登陆作战是水面作战的突出发展。美国海军舰只火控和瞄准装置的改良,使其有能力在登陆部队的突击火炮登岸之前的敏感阶段,对最有效的敌炮兵支援火力进行压制。
雷达,尤其是声纳装置,以及其他电子通迅等方面的技术发明,广泛而巧妙地改善了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电子技术的一项重要结果是在美国海军中出现了指挥舰。在海战中,在主战舰上的将军及其参谋人员从此不再是麻烦的累赘。两栖登陆战中,水上指挥所可以使海军和地面指挥官密切合作。海军指挥官负责运送地面部队上岸,一旦登陆部队在滩头立足,则立即负责指挥控制。
空军武器、军事思想和战术
插图006
梅塞施米特HE—Bf109 E—4飞机。这是皇家空军的“逆火”式和和“飓风”式战机的一个强劲对手,而且作为远程战斗机使用时其活动范围可波及整个不列颠上空,为ME—110战斗机和轰炸机提供强有力的掩护。最后却被作为战斗轰炸机滥用。航速:575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663公里 武器:2门20毫米航炮和2挺7.92毫米机枪
上图:施图卡Ju—87 A—1轰炸机。在闪击波兰和法国的战役中,“施图卡”对德国陆军的近距离支援使其作为“飞行火炮”载入史册。它能够对点状目标进行准确无误的轰炸,但必须在没有敌方战斗机的情况下实施。正因如此,它在不列颠之战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该机乘目:2人 巡航速度:320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998公里 载弹量:1100磅 武器:2挺7.92毫米机枪
下图:HE—111 H—3飞机。乘员:5人 巡航速度:409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1770公里 载弹量:4000磅 武器:5挺7.92毫米机枪
在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西班牙内战中,空中轰炸和作战飞机对地面部队的近距离支援的威力和效果已经十分明显。但是,真正将空中武器对地面目标攻击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却是德国人在1939—1940年对波兰、挪威、低地国家及法国的几次闪击战役中。不过,尽管纳粹空军在这些战役中表现出了超凡的战术才能,但是德国人却未能悟出空军这一战争新兴力量所包含的内在潜力。他们仅仅将空军作为地面武装力量的附属品。英国的空战理论虽然仍处于探索阶段,然而他们对空军力量认识却领先于德国人。正是这一理论上的优势——当然技术和战术也很重要——才使得皇家空军取得了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英国人的贡献,加上后来美国人的补充,使得二战结束时空军作战的理论已经相当完善。它包括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三个方面:即争夺制空权、直接对敌人的战争潜力进行远程(所谓“战略”的)轰炸和直接支援地面行动。
插图007
上图:梅塞施米特Me—Bf110 C—1战斗机
乘员:2人
航速:562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909公里
武器;5挺7.92毫米机枪和2门20毫米航炮
中图:“容克”JU—88 A—2多用途战机
乘员:4人
航速:460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2499公里
载弹量:3963磅
武器:4挺7.92毫米机枪
下图:“多尼尔”DO—17 Z—2轰炸机
乘员:5人
航速:426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1199公里
载弹量:2200磅
武器:6挺7.92毫米机枪
制空权,即“空中优势”,它不仅是空中力量遂行另外两种职能时达成有效攻击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阻碍敌方遂行这两种任务的重要基础。拥有制空权,或者拥有至少能够有效地阻止敌人控制天空的能力,既能保护国家经济力量免受敌人远程轰炸的破坏,也能保护地面部队免遭敌人的空中打击。由于空中打击对平民和军人都将造成恐怖心理,因此拥有制空权对保持军民的士气也极为重要。制空权可能通过以下手段获取:一是空中防御战;二是通过反复的远程奔袭消耗敌人的作战飞机实力;三是进攻敌人的空中设施和航空丁业,不过这样效果缓慢,只能在前者不奏效时使用。
杜黑和米切尔曾将空中力量的战略轰炸职能设想得可以左右战争的结局。在对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的瓦解方面,战略轰炸机的确是一种比传统的消耗和封锁更直接更迅速的手段。在战争初期,尽管英国在飞机的数量上居于严重的劣势,尽管需要集中力量发展战斗机以保护不列颠的空中安全,但是英国空军从没有将战略轰炸弃之不顾,相反,即使在不列颠之战的危机关头,他们仍然派出机群对德国的工业和经济目标实施远程奔袭。当德国人加强战斗机防御力量后,英国被迫将轰炸改为夜间进行。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对大规模工业区实施不精确的面式轰炸。
插图008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美国的轰炸机,由于有保护装甲并装备了强大炮火,故能较好地实施白天轰炸。“飞行堡垒”就是这种飞机的一个代表。由于白天能见度好,轰炸的精度也相应提高。此外,这种轰炸还能将德国防御战机诱向空中加以歼灭,从而可以通过消耗逐渐取得德国领空的制空权。然而,美国的这种大白天肆无忌惮的攻击使自己损失也十分惊人。这种局面直到1944年底和1945年初远程战斗机问世才有好转。该战斗机可对这种轰炸德国心脏地带的行动实施全程护航。因此,直到欧战结束,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一直实施夜间攻击,而美国的空袭则大都在白天进行,这种昼夜交替的联合攻击是加速德国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在细节上存在着差异,但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和战术运用与对德国的攻击经历了一个相似的过程。战争后期的空袭之所以产生明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远程战斗机护航的结果。
插图009 美国B—17F“飞行堡垒”
空军近距离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术思想——这个出现于二战的新生事物——是由英国空军元帅特德的沙漠空军部队和蒙哥马利将军的第八集团军在1942年将它推上高潮的。这种战术思想的精华是空军部队的指挥权问题。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它要求空军指挥员始终控制着自己的部属,决不可将空军部队交给地面指挥员控制。这种安排在地面力量需要或遭遇危险时可以灵活地调遣空中力量。这在德国的体制中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它的空军部队指挥权都交给了地面部队指挥员。此外,德国人还允许空中支援力量大规模集结在一起支援陆上作战部队。
歼击轰炸机的双重性能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理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这一点尤为重要。这种轻巧、高速、机动性强的飞机不仅是低空轰炸的最佳武器,同时也可对地面目标实施扫射攻击。此外,他们也是对付敌人同种飞机的唯一有效的武器。这就是作战行动为什么首先必须在轻型和中型轰炸机的配合下,通过攻击敌方航空设施夺取战场制空权的原因。要不然,无论是作战飞机还是诸如侦察机、运输机、空运部队的飞机等,在支援地面部队时都无一例外要在敌方战斗机的攻击下遭到重大损失。
插图010 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
在海战中,虽然作战飞机在对水面舰只支援的重要细节上存在着差异,但其作战思想却与陆上大体相同。关于这点在海军战术部分已作过探讨(参见第二十章→军事概况→海军武器、作战思想和战术)。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空战专家们虽然一致认为空军巳成为战斗部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但在对空中力量的能力和局限性的认识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歧议。
此外,虽然飞机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基本的作战飞机仍无外乎以下几种:实施进攻的重型战略轰炸机,为己方轰炸机护航和阻隔敌方侵入的战斗机,既能空中格斗又可对地面攻击的歼击轰炸机,以及用于侦察、校射和辅助作战的特种飞机。
空降作战,这种由德国人首先创造的垂直攻击样式,曾经在1940年的挪威和西欧诸国战役[参见①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40年)→丹麦和挪威沦陷;②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40年)→西线作战行动]以及1941年克里特岛战役(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美国卷入战火→巴尔干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却变成了美国和英国常用的攻击手段。空降作战通常是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将部队运至预定地域伞降,以及用牵引滑翔机运载部队实施坠地机降。
重型运输机的发展使通过空中运输对地面部队的大规模后勤补给成为可能。盟军在中国和缅甸战区的作战行动完全依靠其提供补给。
空中战斗是依靠飞机自身携带的诸如机枪、航炮、炸弹、火箭以及鱼雷等武器来完成的。高精度的轰炸瞄准器和雷达是二战中极其重要的两项发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和德国为生产截击机都致力于一种全新的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这种发动机所产生的速度和推力是常规发动机无法相比的。实际上,德国已经制造了一批这种类型的截击机,并在对抗盟军的战略轰炸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由于它们出现得太迟,已无法阻止德国的溃败。
裁军
这期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各主要国家在裁军和军备控制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此之前,国联已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并继续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导地位。美国虽不是国联成员,但它却几乎非正式地参加了这一时期内国联的所有活动。裁军努力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
总体上说,这一时期国际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军备控制和裁军方面,这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积极倡导的一项旨在确保战后和平和凡尔赛体系(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以后→《凡尔赛和约》)的活动。
1925年6月17日,军备交易会议 这次由国际在日内瓦召开的会议旨在控制国际间的武器装备贸易活动。达成的《日内瓦草案》的内容之一,是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美国未在草案上签字。
1925年10月5—16日,洛迦诺会议 于11月1日签署的条约内容包括:①由德、法、比、英四国签订的法德和比德相互保证边界不受侵犯条约;②德波和德捷间的仲裁条约;③德比和德法间的仲裁条约;④法波和法捷为抵御德国侵犯的互助条约。这些条约有助于在欧洲国家间创造一个安全的气氛。
1925年12月,裁军预备委员会建立 它是国联为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组建的一个临时机构。该委员会花费了七年时间才将两次大战期间一直困扰裁军努力的一些问题平缓下来。这些问题是:法国主张将安全保证作为减少军备的前提;德国要求军备平等;英国要求其军备的数量要足以保护其分散的领地;美国则反对集体安全的主张,并且对其他国家所面对的裁军问题无能为力。
1927年1月31日,驻德协约国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撤销 德国一向藐视委员会的禁令,并不断阻挠其工作。然而,协约国成员却没有一个同意用武力迫使德国就范,这样只好将德国的军备问题置于国联的直接监督之下。
1927年6月20日—8月4日,三国海军会议 英、美、日三国代表在日内瓦集会,力图就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三国间比例问题达成一项协议,以作为对华盛顿海军协定的补充(参见第十九章→军事概况→裁军思想)。然而,由于意见分歧扩大,会谈没有取得成果。
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又称《巴黎公约》) 这是美、法、英、德、意、日等国在巴黎签署的一项公约。它要求缔结国放弃武力。由于没有相应的国际制裁措施,致使公约形同虚设。
1930年1月21日—4月22日,伦敦海军会议 这次会议使英、美、法、意和日本就战争中使用潜艇问题、吨位限制问题以及潜艇火炮口径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并对《华盛顿条约》有关航空母舰的限制作了修改,此外,英、美和日本还同意到1933年拆毁一定数量的战舰,对其他类型战舰的比例也作了重新分配。在“逐步升级条款”中规定,如果签约国需要,某类舰艇的吨位数比例可相应增加。以上诸协定延续到1936年。该条约规定英美两国拥有同等战斗力的巡洋舰,日本的海军力量也得到加强。该条约有效至1936年底。
1932—1934年,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 虽然预备委员会拟制的草案包括对各国军备实施监督和控制,但并未就有关武装力量的比例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由1928年签署的《凯洛格—白里安公约》中放弃战争的条款和《伦敦海军协定》所营造出的乐观形势,被日本1931年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径[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奉天事变(“九一八”事变)]、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德国纳粹主义的崛起所破坏。法国人建议建立一支国际警察力量,以确保安全,同时将全部战争武器统一封存起来,只在国联的统一领导下或抵御侵略时使用。由于法国人的计划牵涉的范围太大,故没有被其他与会国代表接受。德国明确表示它不接受任何不平等的建议。英国人提出一项反议案,呼吁各国按比例削减或等量削减进攻性武器。这项提议也未被接受。美国则提出销毁所有进攻性武器,或削减军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随着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参见第二十章→东亚→日本→日本退出国联)和10月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及国联(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国退出国联),该会的结局已定。1934年6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在没有取得任何协议的情况下被迫中止。
1934年12月19日,日本宣布到期废除《华盛顿和伦敦海军协定》 日本按规定提前两年向缔约国提出到期废约的书面通知。《华盛顿海军条约》签于1922年,它和《伦敦海军条约》有效期均到1936年底为止。日本宣称,若不签署新的条约,其海军将不再受上述两个条约的任何限制。英美两国立即拒绝了日本欲图享受平等待遇的要求。
1935年3月16日,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其军备的条款 德国是在世界裁军会议失败的背景下提出这一要求的,同时宣布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
1935年12月,五国海军会议 美、英、日、法和意大利五国代表在伦敦集会,以期达成一项条约。日本不久即退出会议。美、英、法三国同意待遇平等,并就限制某些种类的舰只和火炮口径达成一致意见。此外,还就未来舰只的建造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规定,若一国违约,其他国家将不再受条约限制。两年后,随着日本加速海军力量建设和海外扩张,这项条约宣布无效,英美两国遂展开了重整军备的行动。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
英国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 规定德国的舰船吨位(包括潜艇)不超过英国总吨位的35%。法国对英国的独自签约行动大为不满,并开始疏远英国。
1935年9月,英国与埃塞俄比亚危机(参见第二十章→非洲→埃塞俄比亚→国联仲裁) 起初,英国装出一副积极态度,怂恿国联对意大利实施严厉制裁。然而,在制裁的重大行动上,如在石油禁运等方面,英国却退缩起来,致使国联的努力失败。
1937年1月2日,《英意地中海协定》 该协定保证西班牙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地中海国际通航自由。但从长远来看,并没有消除由于意大利在地中海及近东地区的积极活动而引起的疑虑。
1938年9月15—28日,试图调停德捷危机(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 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飞赴德国会晤希特勒。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会议召开和协定签署) 张伯伦怀揣着与德国签订的和平条约回到伦敦,受到朝野的一致欢呼。他此时并未想到,日后他将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1939年3月31日,英国对波兰安全作出保证 在德国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国政府立即对波兰的独立作出保证:若波兰遭侵略,英国则全力援助。随着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英国又对希腊和罗马尼亚作出同样的保证,并同土耳其签署了一项双边互助协定。此外,英国政府开始试图将苏联拉入“和平阵营”。
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 →波兰战役]
爱尔兰
1933—1938年,国内爆发骚乱和冲突
1935年7月,贝尔法斯特反天主教暴乱 这次暴乱导致天主教派遭驱逐,并被自由国民政府拘押,从而加剧了同英国的摩擦。
1938年4月25日,同英国签署协定 该协定解决了三年来许多棘手的问题,包括由英国政府接管科夫、皮尔黑文和洛夫斯维利的海岸防御,极大地改善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关系。
法国
1925年4月,摩洛哥起义爆发(参见第十九章→非洲→摩洛哥→里夫人向南进军)
1925年7月,黎巴嫩德鲁兹人起义(参见第二十章→中东和西南亚→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
1935年1月7日,《法意非洲协定》 为建立遏制德国日益增长的力量的强大前沿屏障,法国在协定中对意大利作出了较大让步。
1935年5月2日,同苏联结盟 法国政府在说服德国和波兰加入东方旨在保持边界现状的条约(也包括苏联)的努力失败后,立即同苏联单独结盟,以对付德国重新武装的宣言。这项行动遭到了法国守旧派分子的激烈反对。
1936年6月,法国开始重整军备 随着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法国所依重的国联体制崩溃以及西班牙内战爆发,法国决定重整军备。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为此,法国陆海军已经部分动员,并准备同德国开战。然而,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总理达拉第从慕尼黑回国时,居然受到了热烈欢迎。至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被德国所取代。
1938年12月6日,《法德公约》 该公约保证维持两国边界现状。
1938年12月,法意危机 这次危机起因于意大利对法国殖民地提出领土要求。在危机中,法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不妥协态度。
1939年,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提出保证 法国和英国在这件事情上再次联合起来。此外,法国还试图借助其影响将苏联拉如反侵略阵营。
1939年8月20日—9月1日,但泽—波兰危机(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波兰→紧张局势加剧时期)
1939年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低地国家
比利时
1936年10月14日,比利时宣布废除同法国的盟约 随着德国占领莱茵兰,比利时为保持行动自由,决定退出联盟,此举旨在不被法苏联盟卷入对德战争之中。
1937年10月13日,德国向比利时做出保证 德国保证比利时不受侵犯和领土完整,前提是它不参与对德军事行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