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15 T.N.村派纪 (美)
1576年,向中德干地区扩张 是由阿克巴的儿子穆拉德指挥的。北德干地区的穆斯林苏丹王国联合起来,将莫卧儿军队赶出边界线。以后数年,阿克巴几乎连续征战,在整个印度斯坦建立了政权。
1581年,哈基姆再犯旁遮普 阿克巴立即率军应战,将其击退,并征服了阿富汗斯坦。
1586—1595年,征服克什米尔、信德、奥里萨和俾路支斯坦
1596—1600年,德干地区的军事行动 阿克巴征服了坎拉尔、艾哈迈德纳加尔和坎德施。
1601—1603年,阿克巴的儿子萨里姆叛乱 年迈的阿克巴返回恒河流域,并率军击败叛军,抓住萨里姆,后赦免。两年以后,阿克巴去世——可能是被其忘恩负义的儿子所毒死(1605年)。
评论:阿克巴执政期间的主要特点是征服、公正和宽容。他之所以在舍尔汗奠定的军事和行政管理基础上予以了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父改革的成就。他的常备军实行了舍尔沙的同样方针,即以效忠和高薪来支持关键山地堡垒的建设。像他父亲巴布尔一样,阿克巴很好地运用了炮兵和12000人的火枪手,并将其作为野战部队的核心部分。他的军队其他部分是可以高度机动的骑兵,是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由拉杰普特的矛骑兵组成的。他最能干的部将是杰出的印度教徒拉贾·托达尔·马拉,他同时也是阿克巴的主要大臣和财政顾问。
南印度
16世纪初期,当巴赫苏丹国灭亡时,维查耶那加尔印度王国在克里希纳·德瓦统治下处于鼎盛阶段。德瓦的军队不断击败其北部邻居穆斯林王国,极大地扩大了统治区。然而,他死后,在继任统治时期,王国迅速地衰落下去。到了16世纪中期,国王罗摩·拉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恢复,并乘比哈尔、比贾普尔、比达尔、戈尔孔达和艾哈迈德纳加尔(巴赫马尼苏丹国后的王国)等穆斯赫苏丹王国之间几乎不断的战争,努力恢复国力。但是,这些穆斯林王国调停纠纷,并暂时联手,最终推翻了罗摩·拉亚的统治,严重地削弱了这个印度王国的实力。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疆土减小了,威望降低了,繁荣的景象消失了。尽管这样,它仍存在了近一个世纪。
1509—1530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克里希纳·德瓦当政 他率军队击败了比贾普尔,吞并了栋格泊德拉河与克里希纳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1512年)。
1512年,巴赫马尼王国戈尔孔达地区独立
1513—1515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扩张 克里希纳·德瓦进军奥里萨、戈尔孔达地区和比达尔,将其王国疆界扩展到德干东海岸,以至维扎加帕特。
1520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战胜比贾普尔 当时,克里希纳·德瓦统治的王国边界达到葡萄牙的殖民地果阿。他与葡萄牙友好相处,但经常与比贾普尔交战。由于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是贫马国家,所以欧洲人为印度骑兵输入马匹。
1542—1565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罗摩·德瓦当政 经过一段大乱后,罗摩·德瓦使他的王国恢复正常秩序,并振兴了它,使它在邻国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他参与了一系列令人迷惑的联盟,并与北部各苏丹王国交战。此时,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为主宰者。
1565年,穆斯林联盟反对罗摩·德瓦 他的傲慢和实力,使比贾普尔、比达尔、戈尔孔达和艾哈迈德纳加尔等苏丹王国暂时联合反对他。在达利戈达之战中,罗摩军队被击溃,他被杀。后来,联军血洗了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的都城,从此它再也没能振兴起来。
1576年,莫卧儿第一次征战北德干(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向中德干地区扩张)
1596—1603年,阿克巴征服北德干(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德干地区的军事行动)
印度洋地区的葡萄牙帝国
在印度洋上,从印度到更东或更西部的各个大陆之间有一条重要的海上交通线。退一步讲,它间或也是一条具有海洋意识的东南印度的朱罗人征战的海上道路。这条海上航线,向东从科罗曼德尔海岸和孟加拉可到马来亚、马六甲和中国南海;向西从古吉拉特和马拉巴尔海岸可进入红海和波斯湾,继而跨过埃及和波斯到地中海和欧洲。
1498年,一支葡萄牙小船队从好望角来到了马拉巴尔海岸,他们就是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海上探险船队。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古老的贸易和海上抢劫形式。本世纪初叶,西印度与葡萄牙建立了正规贸易关系,葡萄牙人开始宣布从印度洋入海口到科摩林角整个海岸地区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这么少的人能够如此深远地影响巨大的财产,并如此完全地改变历史发展进程。当时,葡萄牙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贸易,特别是胡椒和其他的香料,因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在16世纪的欧洲相当于黄金的价格。另外,他们让传教士广泛地传播基督教。这些葡萄牙人在显示他们小小的边远角落王国的实力和威望过程中,几乎不讲什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几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葡萄牙人既没有经过当地印度教或穆斯林统治者的同意,也没有运用武力,就在此建立了许多贸易据点。
在这些建立了殖民地的葡萄牙冒险家中,较杰出的是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和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可是,不久他们两人就成为竞争对手。后来国王命令阿尔梅达将总督职务交给阿尔布克尔克,他则辅助阿尔布克尔克在整个印度西海岸建立了葡萄牙的统治。
当时,阿尔布克尔克已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并且是系统地应用它的世界第一人。尽管他的印度总督只干了六年,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在整个印度洋中建立了海上统治。这种沿着印度西海岸的海上霸权,并没有随着若干年以后葡萄牙的衰落而迅速消失,而是延续到本世纪末。
1500年,葡萄牙船队出现在卡利卡特
1500—1505年,葡萄牙人建立贸易点 主要是沿着印度西海岸,最著名的是科钦(1503年)。
1505年,阿尔梅达被任命为印度首任葡萄牙总督 他在非洲东海岸建立了基地。随后率一支大舰队到达马拉巴尔海岸,并建立了一些小堡垒。他的主要助手之一是阿尔布克尔克。当时,阿尔布克尔克回葡萄牙去了(1506年)。阿尔梅达的儿子洛伦佐在锡兰建立了殖民地并以其父的名义与马六甲进行商务条约的谈判(1507年)。
1507年,阿尔布克尔克被任命为印度总督 阿尔梅达一点也不知道这个任命。阿尔布克尔克率一支小舰队从里斯本出发,途经红海海口时,占领了附近的索科特拉岛,之后又占领了霍尔木兹岛,向波斯湾的进海口进发,后来这里成为东方世界的一个主要贸易中心(1508年)。然而,由于缺少兵力无以支持这个极为重要的支撑点,所以他只得向科钦进发。
1508年,古吉拉特与埃及结盟 古吉拉特苏丹马哈茂德·贝加哈与埃及的坎苏·阿戈里结成同盟(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谢里姆一世时期),试图削除傲慢的葡萄牙人对印度与红海之间贸易的干涉。
1508年,达布勒之战 马穆鲁克—古吉拉特联合舰队,在焦尔附近截击洛伦佐·阿尔梅达指挥的葡萄牙小型舰队。虽然没分出胜负,但洛伦佐阵亡。
1508年12月,阿尔布克尔克到达科钦 当时,阿尔梅达正准备为其死去的儿子报仇。所以拒不承认阿尔布克尔克的任命,不让他进港,而后阿尔梅达率部向北进军。
1509年1—2月,阿尔梅达复仇 他率军占领并摧毁了沿岸许多穆斯林据点,包括果阿和达布勒。
1509年2月,第乌之战 阿尔梅达在第乌附近发现穆斯林联盟舰队。随后,他率军发起猛烈的攻击,彻底摧毁了穆斯林联盟舰队,占领并血洗了第乌。而后,他撤回科钦。直到从里本斯驶来一支新舰队,传达了葡萄牙国王的谕令,他才把权力交给了阿尔布克尔克。
1509年,远征马来亚 后来,阿尔布克尔克派迭戈·洛佩斯·德·西凯拉去马六甲建立一个工厂。
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占领果阿 他率军以凌厉而猛烈的攻势打败敌军,俘虏了比贾普尔苏丹。
1511年,阿尔布克尔克占领马六甲 他在那里逗留了一年,以巩固这一东部控制印度洋的要隘。后来,他从马六甲派遣一支部队远征摩鹿加群岛(1512—1514年)。
1512年9月,果阿暴动 阿尔布克尔克从马六甲赶回,镇压了这场暴动。
1513年,远征亚丁 阿尔布克尔克率军围攻这个港口,但未能占领它。
1515年,阿尔布克尔克重占霍尔木兹 葡萄牙人在此驻守了一个半世纪。
1515年,阿尔布克尔克罢官 他死于回国的路上。
评论:在世界上,阿尔布克尔克第一个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海权来说,基地网和商业航行与舰队作战能力一样重要。在他海上冒险航行的初期,为了统治印度洋海上航行的自由,他着迷于控制进入印度洋的关口。这种尝试尽管在亚丁地区遭受过挫折,但是他在索科塔和阿拉伯沿海的许多其他基地,仍能成功地控制从印度到红海之间的海上贸易。果阿就是这些基地中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从这沿海岸航行,可通向任何地方,并控制着印度东海岸所有主要海港。
1518年,葡萄牙在锡兰的科伦坡建立要塞
1519年,葡萄牙人在缅甸 马达班成了一个开放的贸易口岸。
1528年,征服第乌 葡萄牙总督努尼奥·达·库尼亚率军占领了这个地区。
1536—1537年,古吉拉特和奥斯曼结盟 为了削除葡萄牙人对印度和西方之间贸易控制,古吉拉特苏丹巴哈都尔与奥斯曼的土耳其人结成同盟。达·库尼亚慑于强大的奥斯曼舰队出现,与巴哈都尔谈判。巴哈都尔相信由阿尔布克尔克建立的葡萄牙诚实的名声仍存在,遂参观达·库尼亚的旗舰,结果他和他的随从被俘,后被阳奉阴违的葡萄牙人暗杀。
1538年,围攻第乌 奥斯曼舰队和古吉拉特军队封锁并围困第乌,但后被葡萄牙的军队击退。
1546年,印度和奥斯曼结盟 东印度的统治者为了占领第乌和葡萄牙人控制的印度其他城堡,遂与奥斯曼结成同盟,攻击葡萄牙军队,但失利。
1557—1600年,葡萄牙征服锡兰沿海地区 用阴谋和武力,葡萄牙人逐步地控制了锡兰沿海地区。
1559年,围攻达曼 该港口位于坎贝湾东侧。葡萄牙将领君士坦丁·德·布甘茨率军攻占了这一港口,守军全部投降。达曼与第乌隔海相对,是战略要地,葡萄牙人控制了这一港口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海湾。
1580年,远征康提 葡萄牙军队从锡兰首都科伦坡跨越陆地对其进行攻击,但未成功。
1594年,第二次远征康提 在国王达尔马·苏里雅的统帅下,康提军队挫败了葡萄牙人的另一次进攻。
中亚和东亚
内亚
16世纪初叶,亚洲内陆国家仍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在最东部伏尔加河流域,钦察汗国的残余势力最终顶不住它原先的诸侯国猛烈进攻而消失了。这些诸侯国主要有:基督世界的强国莫斯科公国、克里姆穆斯林—鞑靼汗国、阿斯特拉罕和喀山汗国。在广阔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乌拉尔山脉和贝加尔湖之间,卡尔梅克(或奥拉)由蒙古人的四个部落松散地组成,由奥拉首领达延汗统治着。在南边,吉尔吉斯仍保存在天山山脉之中,它的周围处于东西两盆地的是由察合台蒙古分裂出的突厥人后裔组成的三个独立的苏丹国,即莎车(今中国新疆)、弱小的费尔干纳和首都为撒马尔罕的花刺子模(或希瓦,或特兰索夏纳)。
当时,内亚游牧民族中最强盛的是乌兹别克的鞑靼人。它是从上一个世纪钦察汗国政权分离出来的,在咸海和里海之间地区以及伏尔加东南部大平原上逐渐壮大起来。本世纪初,在伟大首领穆罕默德·叶什·沙伊巴尼汗的领导下,乌兹别克人扫荡南部和东部地区,蹂躏了察合台汗国的三个独立王国。随后,他们穿过东南方向的奥克苏斯进入波斯的呼罗珊地区,在巴尔赫附近的战斗(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与乌兹别克交战)中被波斯的伊斯梅尔沙军队击败,但撤退的路上他们仍在巩固位于今中国和俄罗斯境内的突厥斯坦的政权。经过一系列激烈的争夺战以后,乌兹别克军队击败了费尔干纳原苏丹巴布尔领导的军队,占领了他的王国。而巴布尔率军在喀布尔(东阿富汗斯坦)附近印度的库什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地,后来他继续进军东南,征服了北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巴布尔占领德里)。
以后的年代,中亚地区只有乌兹别克汗国仍保持着相对稳定。东卡尔梅克蒙古分裂成一些极小的部落群。而西卡尔梅克蒙古仍有生气,且以前它曾经常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伏尔加河流域进行袭扰,但是今伏尔加河流域已被新兴的俄罗斯帝国全部囊括在版图之内(参见第十三章→东欧→俄罗斯→远征喀山和阿斯特拉罕)。
1494—1509年,乌兹别克征服东西突厥斯坦 在突厥斯坦的察合台鞑靼人中的主要对手是费尔干纳苏丹巴布尔。他野心勃勃地从费尔干纳扩张到特兰索夏纳。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争,他们控制了撒马尔罕。
1497年,巴布尔占领的撒马尔罕得而复失 他被沙伊巴尼率领的军队击退。
1500—1501年,巴布尔重新夺回撒马尔罕 沙伊巴尼率军在萨尔普勒之战中击败巴布尔的军队,征服了费尔干纳,把巴布尔赶进兴都库什山脉中。
约1500—1543年,达延汗统一内蒙古 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1502年,钦察汗国灭亡 它是被克里姆的鞑靼人和莫斯科公国联合击灭的。
1509—1510年,乌兹别克入侵呼罗珊 在巴尔赫之战中,波斯的伊斯梅尔率军击败乌兹别克,取得了胜利,沙伊巴尼被杀(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与乌兹别克交战)。乌兹别克军队全部被赶出呼罗珊,退到巴尔赫附近,在那里击退伊斯梅尔。
1511—1512年,巴布尔入侵特兰索夏纳 苏丹巴布尔在喀布尔建立新的王国,并以此为基地,与波斯的伊斯梅尔结成联盟。不久,他率军重占撒马尔罕。但是此时乌兹别克已恢复元气,并在加兹迪万之战击败了他,把他重新赶回喀布尔(1512年)。
1526年,巴布尔入侵并征服北印度(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巴布尔率军侵入北印度)
约1540年,胡马雍征服阿富汗斯坦 胡马雍被舍尔沙从印度赶出(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舍尔汗暴动)后,从他的兄弟科姆拉那里获得了这块地盘。
约1550—1597年,乌兹别克阿卜杜拉汗当政 在他的领导下,乌兹别克获得了新的活力,并成为西突厥斯坦地区强大的中心国家。
1555年,胡马雍重新征服北印度(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胡马雍复辟)
1597—1600年,乌兹别克分裂
中国
在16世纪,明朝在抵御北部和西部的蒙古和鞑靼人、东北部满族人和东部沿海的日本倭寇的连续不断的侵扰中,政治和军事正处于衰落阶段。当中国胜利地击败侵略朝鲜的日本之后,本世纪正好接近尾声。这一胜利是由于海上作战中朝鲜人英勇顽强的精神以及日本陆地战线过长而取得的。本世纪内,欧洲国家在东亚第一次显示武力,葡萄牙在中国沿海地区获得了一块居留地,同时俄国冒险者涉过黑龙江流窜侵犯中国东北地区,结果被击退。
约1514年,葡萄牙人出现在广州 在这以前(约1411年)双方在沿海地区曾有接触(葡国于1517年起与中国通商。据史载,葡人探索新航路首次进入印度洋尚在1497年11月,故谓约1411年与中国有接触,颇值怀疑——编者注)
1520—1522年,葡萄牙第一个外交使团到北京 由于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掠劫了中国一些船只,所以这个外交使团被逐出北京。
1522—1566年,明嘉靖当政 中国沿海地区遭受倭寇骚扰。但这期间,最大的威胁是来自黄河大转弯地区的鄂尔多斯亲王俺答汗领导的蒙古人(特别是1542年、1550年)。
1525年,俄国冒险者越过阿穆尔河窜犯 中国人击退来犯者。(此说有误。俄国的武装力量向东扩张首次进入亚洲是16世纪80年代;进入到黑龙江流域是17世纪30年代——编者注)。
1555年,日本倭寇围攻南京
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居留地
1567—1620年,明万历当政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期,但军事上却加速了衰落。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界不断地受到侵蚀。
约1560—1626年,满族人的崛起和巩固 他们是女真族人或金人的后裔,其家乡处于松花江流域。到了本世纪末,在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他们把疆土扩展到黄海和黑龙江地区。
1592—1598年,日本侵入朝鲜 中国派兵帮助朝鲜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参见第十三章→中亚和东亚→朝鲜→中国介入)。
朝鲜
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朝鲜沿海一直受到日本倭寇的袭扰,国内有许多小的动乱,中部地区的统治政权在持续的衰败之中。在抵御日本侵略的活动中,由于缺少中央指挥和协调,所以各省的陆军和海军分队几乎都是独立的。当日本统治者代表丰臣秀吉决定以朝鲜为跳板侵略并征服中国时,这样做对朝鲜大有裨益。在中国的帮助下,以及因为有海上的优势和将军李舜臣的聪明才智,朝鲜人民打退了日本的两次入侵。
1592年,日本侵入朝鲜的南部和中部 朝鲜,这个中国忠实的藩国,拒绝日本取道入侵中国。于是,丰臣秀吉派兵越过对马海峡,袭击并占领了釜山(1592年5月)。随后,日军向北侵占了汉城和平壤(6—7月)。
1592年7月,黄海之战 李舜臣指挥全罗道(即省)水军,可能在其他道水军的支援下,与日本运载援助平壤日军的舰队遭遇。李舜臣的舰队至少有两艘“龟船”,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低甲板铁甲帆船。这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艘铁甲船。这些新奇的战船,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同日舰作战,结果以击沉或摧毁日本舰队至少59艘战船的战绩,取得了巨大胜利。日本运兵船被击散和摧毁。
1592—1593年,中国介入 应朝鲜政府的请求(1592年10月),中国出兵援朝。当中国派兵出战时,那些不断受到朝鲜游击队袭扰而既无补给又无援军的日军渐渐地撤退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僵持后,日军在釜山附近构筑了一条带有滩头堡的环形防御带(1592年10月)。
1594—1596年,无结果的和谈 中国军队撤出朝鲜,只有朝鲜军队留下监视日军釜山防御带的动静。留下的朝鲜军队有许多无经验的火枪手。丰臣秀吉增兵侵朝,和谈破裂。
1597—1598年,日军发动攻势 他们越过防御带北上。中国派另一支军队援助朝鲜,但是中朝联军在作战中失利,未能阻止日军越过南朝鲜继续北上。
1598年11月,露梁海战 将军李舜臣率军攻击日本舰队,取得了又一次巨大的胜利,但将军李舜臣却阵亡了。作战中,日本舰队有400艘战船沉没,幸存者逃往九州。
1598年12月,停战 由于日本的交通线再次被切断,丰臣秀吉死于日本,所以日本议和,从朝鲜撤兵。
日本
16世纪前期,日本分裂,暴力使武士贵族阶层出现。然而,到了16世纪中期,由于织田信长这个强悍的武士崛起,日本开始重新统一。他的统一过程通过武力从本州岛开始。在天皇的支持下,他推翻幕府将军,征服各派势力,成了独裁者。辅助他统一日本的有:他的主要部将年轻的德川家康和平民出身的丰臣秀吉将军。织田信长死后,诸侯混战,丰臣秀吉在德川家康的辅佐下成功地完成统一大业,使日本恢复了平静。后来,丰臣秀吉开始实施征服朝鲜、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宏大计划。然而,在中国庞大军队的支持下,朝鲜出乎意料地坚持抵抗,特别是在海上,挫败了他的计划。
约1542年,葡萄牙人出现在九州 葡萄牙人带来滑膛枪,不久日本军队开始近代化。
1549—1587年,基督教在日本传播 这是由葡萄牙传教团实施的,其中圣·弗朗西斯·沙雅尔率领的传教团是第一支到日本的传教团。
1560—1568年,织田信长开始统一日本 他首先控制了自己所在本州岛的大部分地区,任命足利义昭为幕府将军。
1571—1580年,废除佛教寺院 这些寺院僧人发展成为军事力量。织田信长将所有的寺院力量击败并捣毁寺院。
1573年,推翻足利义昭 在天皇暗地支持下,织田信长废黜了幕府将军之位,暗杀了足利义昭。
1576年,织田信长开始失势
1577—1582年,丰臣秀吉崛起 丰臣秀吉是织田信长部下的主要将军,他征服日本西部毛利氏家族统治的大部分地区。
1582—1584年,内战 这场内战是以明智光秀的叛乱为导火线而引发的。明智光秀率军突然起事,包围了织田信长的都城京都,并应允织田自杀(1582年)。后来,丰臣秀吉击败并杀死明智光秀(1582年)。在德川家康的帮助下,丰臣秀吉击败织田家族,从而获得了整个日本的统治权。
1585—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1592年,丰臣秀吉的征服计划 他准备征服整个东亚。两年内征服朝鲜,之后通过朝鲜侵入中国。他的计划一旦实现,将使日本朝廷移到北京。
1592—1598年,朝鲜战争(参见第十三章→中亚和东亚→朝鲜)
1598年8月,丰臣秀吉卒
1598—1600年,权力之争 丰臣秀吉死后,他手下的诸侯开始争权夺利,结果德川家康成功。
东南亚
缅甸
16世纪上半叶,掸族人与缅甸人进行了漫长的战争,掸族王国统治者孟养土司率军征服并血洗阿瓦,于1527年达到最高潮。当掸族王国获得了北中缅甸的统治权时,东吁王国的统治者企图统一整个缅甸。第一个有此想法的人是莽瑞体(1531—1550年)。等他征服了孟族人王国的白古后,只剩下掸族人一个王国了。他成功地征服了掸族王国,在征服若开和暹罗王国(1547—1548年)时受阻,使其努力化为乌有。后来,孟族人起义,推翻了他的统治(1550年)。但是莽瑞体的妹夫莽应龙(1551—1581年)出山,整理混乱状态,拯救了缅甸。他的一生被誉为“在缅甸所能看到的人类能力的最伟大的爆发”。莽应龙从事战争的特别之处,在于葡萄牙雇佣军的参与。历经30年,莽应龙重新统一了缅甸,摧毁了掸族人的势力,使其疆土扩张到今缅甸的边界,征服了三个泰国人王国,即清迈王国、阿瑜陀耶王国和老挝。他的儿子莽应里执政后,正面临由帕那来领导的暹罗人的独立运动。结果,他们摆脱了缅甸人的统治,帕那来成了纳腊萱国王(1590—1605年)。莽应龙多次侵犯暹罗,但也没有恢复统治。而纳腊萱国王率军反击缅甸,导致莽应龙垮台,后被暗杀(1600年)。若开入侵占了下缅甸和上缅甸侯国,使他们摆脱了缅甸的统治。后来,缅甸又陷入老挝的数年统治。
暹罗
16世纪上半叶,两个主要的泰国人王国阿瑜陀耶(或退罗)与清迈之间进行了几乎持续不断的战争,其中,只有短暂的五年没有交战。到了下半叶,这些泰国人内部斗争融合到反对缅甸统治上来。这两个国家及其姊妹王国老挝被莽应龙率军征服。他死后,先是老挝,接着是阿瑜陀耶,最后是清迈,先后从缅甸的统治中摆脱出来。到了世纪之末,暹罗人在精明强于的纳腊萱王的领导下,征服了顽强的东南缅甸,成为清迈的宗主国。
1491—1529年,拉玛铁菩提二世当政 他接待了第一位葡萄牙使者杜阿尔特·费尔南斯,后者是马六甲的征服者。他与费尔南斯签订了贸易条约,给葡萄牙人在暹罗口岸一定的贸易权。
1500—1530年,与清迈交战 较小的清迈王国先发制人,多次袭击并侵占阿瑜陀耶领土,特别是进犯速古台王国。阿瑜陀耶多次反击清迈军队。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争,拉玛铁菩提基于军事义务和维护军事地区安宁,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漫长的战争中,他取得最重要的一次胜利是在那空南帮附近的湄公河之战。后来,拉玛铁菩提率军从速古台王国境内,赶走了清迈军队。
1548年,缅甸入侵暹罗,但被击退
1563—1584年,缅甸侵犯并征服占领了暹罗(参见第十三章→东南亚→缅甸)
1571年,帕那来亲王回到暹罗 他是被当做人质扣在缅甸,莽应龙放他回国是想让他在缅甸占领的暹罗充当傀儡。
1584--1587年,帕那来起义 缅甸人被逐出暹罗(参见上文)。
1587年,柬埔塞国王萨塔率军侵犯 这一行动,使溃退的缅甸军队从帕那来手里逃脱。
1590年,帕那来登基成为纳腊萱王
1590—1600年,暹罗与缅甸继续交战 纳腊萱王率军击退了莽应里军队对暹罗的进犯,随后入侵缅甸,占领了土瓦和丹那沙林(1593年),后又占领了毛淡棉和马都八(1594年)。
1593—1594年,入侵柬埔寨 纳腊萱王军队经过一场独立作战后,占领洛韦,建立了泰王国的霸主地位。
1595年,老挝入侵清迈 莽应里封他的儿子撒拉沃迪为清迈国王——作为纳腊萱王的一个诸侯,以此来奖赏撒拉沃迪在打击老挝侵略者中对暹罗的巨大贡献。
1595年,纳腊萱王率军入侵缅甸 泰军在白古被击溃。
1599—1600年,纳腊萱再犯缅甸 他乘莽应里倒台之际,再犯缅甸,占领了白古。白古在缅甸内战中早已被摧毁。但是当缅甸人暴乱推翻了莽应里的统治时,缅甸人又团结一致,把暹罗侵略者从东吁赶出去了(参见第十三章→东南亚→缅甸)。
老挝
16世纪上半叶,老挝时常卷入与它的姊妹国阿瑜陀耶和清迈的斗争。数年以后,能干的统治者塞塔提腊(1547—1571年),试图从清迈驱逐莽应龙的军队,没有成功(1558年)时,他对强大的缅甸产生了不共戴天的仇恨。缅甸人曾两次吞灭老挝(1564—1565年和1572—1573年),第一次曾占领首都万象,但意志坚强的老挝人以游击战迫使缅甸撤退。塞塔提腊曾多次支持阿瑜陀耶反对缅甸人,并尝试将缅甸人从被莽应龙长期分离的泰王国和掸族王国赶出去。在长期战争中,塞塔提腊死去(1571年),而莽应龙最终征服了老挝(1575年)。但是,莽应龙死后,老挝摆脱了缅甸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1592年)。后来,老挝人试图重新夺回清迈,但被缅甸人击溃(1594年)。
越南地区
由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和地方性内战,这一时期是安南的衰落时期,在本世纪中期之前,尽管东京名义上仍依附于安南,但实际上东京和安南已分裂。本世纪中期过后不久,南部省份(即原占婆)实际上也已独立。本世纪晚期,中部安南独裁者郑松征服了东京的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了这个国家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区,使之成为这个世纪中最强大最稳定的国家(1592年)。
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
在16世纪,马来西亚历史的主要线条是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在香料群岛和印度尼西亚岛构筑工事,修建基地。本世纪以后年代里,马六甲部分穆斯林统治者和印度尼西亚与葡萄牙人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斗争,以将其驱逐出国土,但未成功。次要线条是这一斗争继续蔓延到群岛中的伊斯兰王国。
1511年,阿尔布克尔克征服马六甲(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印度洋地区的葡萄牙帝国→阿尔布克尔克占领马六甲) 马六甲苏丹马哈茂德逃跑,后在宾唐岛建立了新都城。以此为依托,他经不懈努力重获马六甲。
1513—1521年,葡萄牙人在香料群岛建立基地 由于与特尔纳特苏丹和蒂多雷岛苏丹的战争需要,加速了这些基地的建设。
1517—1520年,亚齐和宾唐结为同盟 亚齐和苏门共答腊苏丹王国支援宾唐的马哈茂德努力重夺马六甲,但未成功。
1520年,满者伯夷王国最终灭亡 在穆斯林国家即马都拉、图班、泗水和淡目的联合进攻下,满者伯夷王国陷落。淡目成了爪哇岛小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1521年,麦哲伦宣布菲律宾群岛归属西班牙 在与马克坦岛的土著人作战中,他被打死。
1521—1530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冲突 主要是由香料群岛的归属问题引起的。
1525—1526年,万丹的穆斯林苏丹王国起义 万丹征服了咖留巴,重新命名为雅加达。在那里,葡萄牙人有贸易权利。穆斯林人拒绝答应葡萄牙人在那里建立一个工厂。
1526年,葡萄牙人攻占宾唐 亚齐王国成为马六甲周围各王国反对葡萄牙人的领导者。
1529—1587年,亚齐人多次攻击马六甲
1535—1600年,葡萄牙在北爪哇的战争 由于小穆斯林国家不断退让,导致屡战屡败。
1550—1587年,葡萄牙与特尔纳特战争 葡萄牙人暗杀了他们的主要敌人特尔纳特苏丹哈伊朗(1570年),导致了特尔纳特继承者巴布拉更加坚定地领导反对葡萄牙人的战争。巴布拉率军长期围困,并攻占了在特尔纳特的葡萄牙城堡,将守军全部处死(1570—1574年)。马六甲的葡萄牙人没能派出援军,因为当时他们正受到亚齐人和爪哇的穆斯林强烈的攻击。
1558年,亚齐人围攻马六甲 在400名突厥骑兵的支援下,15000人的亚齐人军队围困马六甲长达一个月,结果被葡萄牙人击溃。
1568—1595年,宾唐人的远征 苏丹控制了西爪哇。
1570年,西班牙开始把菲律宾群岛殖民化 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率军开始征服菲律宾群岛,并在马尼拉建立了西班牙军队司令部。
1570—1580年,时断时续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战争 主要是为了控制菲律宾群岛和的邻近的印度尼西亚诸岛。尽管两个殖民体系仍保持独立,但结果西班牙吞并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1574年,爪哇人进攻马六甲 从果阿来增援的葡萄牙军队,将穆斯林进攻者击溃。
1595年,一支荷兰舰队到达香料群岛 荷兰与葡萄牙这两大海上强国因为在殖民地的利益,从此开始了长期的你死我活的争夺。
非洲
北非
16世纪初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广泛地影响着北非。然而不久,两个国家发现他们受到直接的挑战是日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尔德·伊·法赫鲁丁(巴巴罗萨)。苏莱曼和查理五世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斗争大多是以北非海域为中心的。结果,奥斯曼帝国成功了。到了16世纪末,在伊比利亚的大部分据点被拔除。
1509年,西班牙占领奥兰和凯比尔港
1510年,佩德罗·纳瓦罗率西班牙军队占领的黎波里
1517年,奥斯曼征服埃及(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谢里姆一世时期)
1518年,法赫鲁丁叛乱 他和他的希腊兄弟穆斯林教徒哈拉什成了北非海盗的首领。他们被从阿尔及尔来的西班牙军队击败,并被驱逐。哈拉什在这次城市之战中阵亡。
1518—1546年,阿尔及尔德伊法赫鲁丁当政(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期)
1533年,法赫鲁丁率军劫掠了西西里和意大利沿海
1534年,奥斯曼占领突尼斯 法赫鲁丁出任奥斯曼海军司令,他率舰队从衰落的萨非王朝的米拉尔·哈桑攻占了突尼斯。
1535年,查理五世征服突尼斯(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期)
1541年,查理五世在阿尔及尔被击溃(参见同上文)
1574年,西班牙被逐出突尼斯(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征战高峰期)
1578年,阿尔克斯尔—阿尔克比尔之战 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率军在干涉摩洛哥王朝争斗中被击溃死去(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
1580年,西班牙侵占休达
1590年,突尼斯的西班牙近卫步兵哗变 他们表面上效忠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却在聚集力量。
1591年,摩洛哥远征西非 由西班牙和葡萄牙雇佣军占多数的军队穿过撒哈拉沙漠给桑海帝国以致命打击。加奥被摧毁,廷巴克图被暂时占领,这个王国整个被劫掠(参见第十三章→非洲→西非→摩洛哥侵入桑海王国)。
东非
这个世纪,东非经历了埃塞俄比亚的古老基督教国家和索马里沿海的穆斯林部落长期斗争,中间葡萄牙也卷入进去。
1502年,葡萄牙人迫使基卢瓦进贡
1505—1506年,葡萄牙人血洗基卢瓦和蒙巴萨 他们也攻击了帕泰·布拉瓦和拉穆。
1520年,葡萄牙使者到埃塞俄比亚 从此葡萄牙与埃塞俄比亚结盟,埃塞俄比亚帮助葡萄牙在非洲之角削弱奥斯曼的影响。
1523—1543年,哈勒尔暴动 东非地区的穆斯林教徒造反,以反对埃塞俄比亚国王莱布纳·登加勒,这立即得到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和奥斯曼的支持。
1528年,葡萄牙人第二次血洗蒙巴萨
约1540—1600年,远征加拉和索马里 由于在索马里反对埃塞俄比亚战争中阿达尔王国国王“左撇子”马哈茂德·格兰(马哈茂德·伊本罗卡拉欣·阿尔加齐)率军摧毁了非洲之角(1525—1543年);同时加拉民教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地区和他们在南部高原的特别行动,征服或者驱逐原居民,所以索马里人将古老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人民赶出家园。
1541—1543年,葡萄牙人介入 一支装备精良的小型葡萄牙军队在克里斯托旺·达·伽马(瓦斯科·达·伽马的儿子)的指挥下,在马萨瓦登陆,袭击埃塞俄比亚,帮助索马里围攻卡萨拉,并在怀姆德加之战中沉痛地击败了由马哈茂德·格兰领导的穆斯林—阿拉伯联盟。战斗中,格兰被杀。
约1550—1600年,布干达崛起 布干达在与布尼奥罗王国对抗中,于18世纪中期已成为一个强国。
1559年,加拉威德沃斯(克劳迪厄斯)国王卒 这个继任莱布纳·登加勒王位的埃塞俄比亚国王(1540年),在反击哈勒尔叛军第二次进攻时阵亡。
1563—1597年,萨尔托萨·登加勒当政 这位能干的武士出身的国王在厄立特里亚对奥斯曼侵略军发起几次攻击,在1578、1589年赢得了两次重大胜利。
1567年,血洗哈勒尔 当加拉移民离开哈勒尔时,一支加拉军队劫掠了这个城市。
1585—1589年,奥斯曼插手东非事务 1585年,一支奥斯曼舰队向南航行到达印度洋的东非沿海一带,这支奥斯曼舰队答应那里的城镇居民,当他们起来反对葡萄牙人时,将给予帮助。彭巴北部大部分沿海地区人民发起了暴动,从果阿派出的一支葡萄牙舰队前来镇压,重新恢复了正常秩序(1587年)。后来,奥斯曼安排另一场暴动,但没有成功(1588年)。葡萄牙人及辛巴盟军第三次血洗了蒙巴萨(1589年)。此后,葡萄牙人在蒙巴萨建立了许多反动的耶稣会(1593—1594年)。尽管有这些反动的耶稣会,但是葡萄牙人在东非的人数仍很少―从来没有超过1000人,其直接控制的地区更少。
1587年,毁灭索法拉 这个城市由于黄金交易而富足。分布于赞比西亚河流域的辛巴部落袭入该城,并洗劫了它。
西非
在16世纪,西非三个主要黑人帝国处于昌盛阶段。尽管遭凯比领导的豪萨联邦的沉重打击,桑海王国虽然早己开始衰落,但仍比较强大。豪萨联邦成了尼日尔河东部流域的主宰。东北部的加纳或博尔努帝国扩展到乍得湖。到了这个世纪较后一段时期,博尔努帝国在伊德里斯三世(1571—1603年)的领导下更加昌盛。
约1504—1530年,贝宁的埃西吉埃当政 他是奥佐卢安的儿子,继续执行其父制定的政策,与葡萄牙人和睦相处。
1505—1506年,征服阿伊尔的图阿累格人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征服了图阿累格人,经过两次战役,将今阿加德兹和尼日利亚殖民化。
1506—1543年,刚果的阿方索一世的统治 阿方索除了起一个基督教的教名(像他父亲和前任约翰一世)外,还信奉基督教。另外,他还鼓吹基督化。
1507—1514年,桑海王国与富兰尼及博尔古王国的战争 这次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尼日尔河流域的富兰尼人以及位于尼日尔—尼日利亚边界一线的博尔古人。桑海王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没能征服其对手。
1512年,桑海王国征服迪亚拉 迪亚拉位于今尼日利亚的西北部。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其他几次战争中,这个地区被征服过。
1516—1517年,凯比王国的康塔暴动 康塔是阿斯基亚·穆罕默德的主要部将之一。他领导了这次暴动,结果被当地的桑海王国军队镇压。
1528年,桑海王国王位争夺战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的大儿子阿斯基亚·穆萨废黜他,将他(当时几乎双目失明)流放到尼日尔的一个岛屿上。伊斯梅尔(阿斯基亚·穆罕默德的小儿子)则带他逃出,不久去世(1538年)。
1540—1591年,桑海王国衰落 连续不断的王位争夺和内部暴动逐渐地削弱王国的实力。
1550年,豪萨联邦征服奥约 豪萨邦国博尔古和努佩人征服它们南部的小国奥约。
约1571—1603年,加奈姆—博尔努的伊德里斯·阿拉乌马当政 在这位能干君主的领导下,加奈姆—博尔努达到鼎盛时期,他们在豪萨东部大部分邦国里有巨大的影响。
1570—1571年,进攻刚果 安哥拉的贾加武干部族袭击刚果,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刚果君王率军击溃进攻者。葡萄牙人从圣多美派出一支小部队,支援刚果军队,经过一些激烈的战斗,进攻者被逐出贾加,
约1590年,奥约独立 奥约的国王奥龙波托率领的国家摆脱了豪萨的统治。他效仿豪萨,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奥约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地区性的重要强国,都城定在旧奥约。
1591年,摩洛哥入侵桑海王国 一支大部分为西班牙和葡萄牙雇佣军并装备有火器,当时在东非内陆地区从来没出现过的4000多人摩洛哥军队,入侵桑海王国,沉重地打击了桑海军队。侵略者血洗了廷巴克图,摧毁了桑海国都加奥,使桑海王国灭亡(参见第十三章→非洲→北非→摩洛哥远征西非)。
美洲
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一世纪成了征服者的世纪。像世界其他各地一样,耸立在美洲大地的军事家是费尔南多·科尔特斯,他为西班牙征服了墨西哥人。同科尔特斯一样凶猛,但也许缺少科尔特斯的军事和管理天赋的一个非主要冒险家是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他征服了秘鲁人的印加帝国。该地区的西班牙人之间的纠纷几乎像征战印第安人一样频繁。
加勒比地区
1492年10月21日,克里斯托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他考察了加勒比海域许多岛屿,包括伊斯帕尼奥拉岛(圣多明戈),并宣布所有岛屿归西班牙所有。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环球航行 他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建立一块永久的殖民地,出任新印度群岛的首任西班牙总督。
1493—1502年,哥伦布探测、发现和殖民化美洲 哥伦布在南美和中美沿海地区发现了更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均被哥伦布宣布为西班牙所有。于是,西班牙探险者们涌向新世界。
1494年6月7日,《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这个条约是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签订的。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1里格约为4.8公里―译者注)划出一条分界线,即分界线以西地区,西班牙有考察和殖民化专有权;分界线以东地区,葡萄牙有专属权。这一条约对神圣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六世划定的最初分界线,即以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为界(1493年),加以修正。
1508—1511年,入侵波多黎各 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出发的西班牙远侵军击败了加勒比地区的印第安人。
1511—1515年,入侵古巴 领导这次远侵的是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统治者迭戈·德·贝拉斯克斯。
1521—1535年,南美洲殖民化 西班牙在委内瑞拉和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沿海获得了据点。
1522—1523年,征服尼加拉瓜 西班牙的这次远征是由希尔·冈萨雷斯·达维拉和阿隆索·尼尼奥领导的。
1523—1530年,西班牙人的纠纷 达维拉与达连的统治者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的一个部下埃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之间发生冲突。达维拉击败科尔多瓦,随后他被阿维拉的另一个部下克里斯托瓦尔·德·奥利德击败,因此他允许阿维拉获得尼加拉瓜的统治权。
1536—1538年,征服奇布查印第安人帝国 贡萨洛·吉门内茨·德·克萨达占领了以今波哥大为中心的这个地区。
1585—1586年,德留克的袭击 一支英国远征部队在弗朗西斯·德雷克伯爵的指挥下劫掠了圣多明戈、卡塔赫纳和圣奥古斯坦(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在东印度群岛逐步地实行了恐怖的统治。
墨西哥
1502—1520年,蒙提祖马·佐科约特尔(蒙提祖马二世,绰号“年轻人”)当政他征战的主要地区是墨西哥城的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由于相距甚远和后勤补给因难,他胜负参半。由于阿兹特克人政策上的失误,原联盟国家不愿支持他们。
1515—1519年,特拉斯卡拉战役 蒙提祖马二世派出几支远征军征战特拉斯卡拉人。在东部,只是长时间的争夺战,没有胜负。因为特拉斯卡拉人以特诺奇蒂特兰为主组成了三城联盟,构成防御带。蒙提祖马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只得借助于术士和巫师。他被进一步烦扰着,因为神说墨西哥湾最东面有一座漂动的庙宇。实际上,这座漂动的庙宇就是费尔南多·科尔特斯指挥的西班牙舰队。
1518—1519年.科尔特斯远征 他为西班牙军队名义上的司令,但实际上是迭戈·德·贝拉斯克斯。科尔特斯不顾贝拉斯克斯的命令,率一支由600人、17匹马和10门大炮组成的远征军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出征。
地图04 西班牙和葡萄牙历史上在美洲的殖民地
1519年8月,科尔特斯焚烧他的战船 以此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而后,他下令在韦拉克鲁斯建立移民点,征服了墨西哥印第安人独立王国塔瓦斯科,与阿兹特克皇帝蒙提祖马二世谈判。
1519年9月,入侵中墨西哥 与托托纳克人部落建立联盟之后,科尔特斯率军向墨西哥腹地深入。在那里,他征服了独立的特拉斯卡拉王国。随后与之结盟共同反对阿兹特克王国。他率军从特拉斯卡拉进至特诺奇蒂特兰。尽管途中有些小规模战斗,但是到了特诺奇蒂特兰城附近,蒙提祖马二世允许西班牙人以朋友的身份进入该城(1519年11月8日)。
1519年12月,科尔特斯扣留蒙提祖马 这使科尔特斯获得了特诺奇蒂特兰的实际统治权。
1520年,潘菲洛·德·纳瓦埃斯的远征 纳瓦埃斯被派去指挥一支1500人的军队,驯服和惩罚不服从命令的科尔特斯。科尔特斯得知这一远征部队已到韦拉克鲁斯,遂让佩德罗·德·阿尔瓦拉多留在特诺奇蒂特兰指挥,他则率部分军队向沿海地区进发,击败了纳瓦埃斯的军队,俘获了纳瓦埃斯军许多幸存者,后来,科尔特斯率军返回特诺奇蒂特兰。由于阿尔瓦拉多的残暴无道,阿兹特克人起义,攻打城内的西班牙人。
1520年6月30日,撤离特诺奇蒂特兰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科尔特斯军队损失惨重,被迫于夜幕降临后,率军撤离。在混战中,蒙提祖马被西班牙军队杀死。当科尔特斯率军向西穿过特斯科科湖上一条堤道撤至查尔特佩克时,被阿兹特克人发现。一阵激战之后,西班牙人四面楚歌,由于骑兵或火枪手处在一条狭窄堤道上,不能抵御乘独木舟的印第安人,科尔特斯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在他的印第安联盟中,死伤更多。然而阿兹特克没能继续发展他们的胜利,愿意牺牲被俘人员(和马匹)给战争之神维齐尔西拉潘。这“恐怖的夜晚”过后,科尔特斯率军到达特斯科科湖的最北端。
1520年7月7日,奥通巴之战 受到阿兹特克人袭击的科尔特斯率军投入另一场拚死战斗,最终他赢得了重大胜利。
1520年8月—1521年5月,重整军备再战 科尔特斯率军撤到特拉斯卡拉,而后广为备战以重新占领特诺奇蒂特兰。他认识到海军是夺取这个城市的关键,遂在特斯科科湖建立一个海军基地,组建了一支13艘战船组成的舰队,每艘船上配备了一门小炮。与此同时,阿兹特克皇帝奎蒂拉瓦克(蒙提祖马的继任者)被传染上由西班牙人带来的天花而死。后来这种病席卷了整个印第安。前阿兹特克盟国意识到阿兹特克将要灭亡,遂转而支持西班牙人。
1521年5月31日—8月14日,围攻特诺奇蒂特兰 经过全面备战,科尔特斯率军进犯特诺奇蒂特兰。他首先切断该城的所有补给。而后把他的约1000名士兵、不足100匹马和18门炮的欧洲部队分成四个分队,即三个陆军分队,一支配备有13艘双桅帆船的海军舰队配置在特斯科科湖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火器,所以大部分欧洲土兵配备了弓箭、矛和十字剑等。另外,他还有几千印第安人支援。陆军分别从南、东、西三个方向攻城。双桅战船在消除特斯科科湖中阿兹特克的战船的同时,在攻击的关键时刻,给予陆军严密而有效的炮火支援。攻城时,西班牙方面遇到阿兹特克人的顽强抵抗,但是西班牙军队及其盟友逐步推进,攻到城中心。阿兹特克帝国存在了152年,最后灭亡,特诺奇蒂特兰变成一片瓦砾。皇帝(继承了奎蒂拉瓦克的王位)被俘(三年以后,他在危地马拉自缢)。战斗中,作战阵亡以及疾病和饥饿而死的人可能有10万。后来,科尔特斯在旧城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墨西哥城。
评论:特诺奇蒂特兰围攻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围城战之一。科尔特斯以一个恶毒的计划付出了较小的代价,摧毁了一个帝国,以此证明他是那个时代伟大的将领之一。这一胜利保障了西班牙对新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这个地区的财富被西班牙人掠劫并带回了西班牙,从而使西班牙于一个多世纪里在世界和欧洲保持了强国的地位。
1522—1539年,征服南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地区 科尔特斯的征战远至萨尔瓦多,其中,玛雅人在洪都拉斯的抵抗特别顽强。
1524—1526年,远征洪都拉斯 科尔特斯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1524—1555年,征服北墨西哥
1529年,塔巴斯科人起义 被科尔特斯的后任弗朗西斯科·蒙特霍率军镇压。
1539年,征服玛雅人 经多次较量蒙特霍终于成功。
1540—1542年,科罗纳多率军远征 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率领350人,携带大量马匹、大炮和印第安奴隶以及充足的牲畜饲料,在联盟支待下从墨西哥出发向北寻找虚构的黄金七城。在祖尼普韦布洛新墨西哥城附近,科罗纳多率军进行了美洲西南部第一次有历史记载的战斗,击退了印第安人的进攻,占领了普韦布洛(1540年7月)。科罗纳多的远征军在今阿尔克布尔克附近第一次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于是远征军在蒂根斯·普韦布洛扎营过冬。由于补给已消耗完,西班牙远征军不得不在当地征集粮食,因而与土著人发生了几次冲突。
1546年,玛雅人起义 被残酷地镇压。
1550—1600年,广泛考察和征服 西班牙远征队沿着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海岸向前行进,到达了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
1565年,建筑圣奥古斯丁城 它被佩德罗·嫩德斯·德·阿维莱斯建成一个军事基地,用以反对近期法国在圣约翰河上的殖民地(参见第十三章→美洲→法属美洲→殖民化佛罗里达)。而后,阿维莱斯攻占了法国兵营,杀死所有守营士兵,为此法国对西班牙属地佛罗里达的威胁消除了。
1598年11月8日,阿克米普韦布洛之战 今新墨西哥城的印第安人,不满西班牙对他们的欺压,向一部分西班牙士兵发起攻击。待援军赶到,西班牙军队撤回普韦布洛。
秘鲁及其西部沿海
1500—1530年,印加帝国的强大和兴旺
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远征 他早年沿着南美西北沿海进行考察和探测,其时率180人、27匹马和2门枪的远征队从达连向前航行。他率军在通贝斯(圣米格尔)登陆,在此处等待援军。后来,他率62名骑兵和102名步兵向内陆挺进。
1532年11月16日,抓获阿塔瓦尔帕 皮萨罗通过卡哈马卡叛军抓获了印加皇帝。
1533年8月29日,暗杀阿塔瓦尔帕 尽管印加入交纳了赎金,但阿塔瓦尔帕还是被西班牙人暗杀。后来,西班牙人在整个印加帝国疆土上建立了统治。
1535—1536年,印加入起义 乘皮萨罗不在之际,印加首领曼科领导印加入起义。他们围攻库斯科的西班牙人,但被击败。
1537—1548年,西班牙人内战 这始于迭戈·德阿尔马格罗领导的反对皮萨罗的叛乱。初期,阿尔马格罗取得了一些胜利,后来被击败,他本人被处死(1538年)。在连续不断的起义和暴力事件中,皮萨罗也被杀(1541年6月26日)。
1540—1561年,征服智利 这始于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领导的征战。他率军与好战的阿劳坎印第安人进行一系列战争。瓦尔迪维亚死于战争中(1553年)。他死后,征战由加西亚·乌尔塔多·德·门多萨领导继续进行。
1546年,西班牙皇帝介入 查理五世委任佩德罗·德拉·加斯卡为秘鲁总督。在瓦尔迪维亚的帮助下,加斯卡率军在哈基哈瓜纳之战(1548年)中击败冈萨雷斯·皮萨罗(弗朗西斯科的弟弟),结果在秘鲁部分恢复了皇权的统治。年轻的皮萨罗被处死。
1557—1569年,秘鲁内的西班牙人之间继续出现骚乱
1569—1581年,皇权重新建立 暴乱被总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率军镇压(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
1579年,德雷克率军袭击秘鲁沿海地区(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
1587—1588年,托马斯·卡文迪许巡航 托马斯·卡文迪许的三艘英国战船在东太平洋以少胜多俘获了20艘西班牙大帆船。
葡萄牙统治下的美洲(1494—1600年)
1494年6月7日,《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条约规定葡萄牙人对今巴西最东端拥有主权(参见第十三章→美洲→加勒比地区→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1500—1520年,法国人和葡萄牙人争夺地盘 他们的远征开辟了南美最北地区,中间伴杂了一些小的武装冲突。
1555年,法国人殖民化 他们在里约热内卢建立殖民地。
1556—1557年,葡萄牙人攻击里约热内卢 梅恩·德·萨率葡萄牙军队摧毁了法国殖民地。
法属美洲
1555—1557年,殖民化巴西(参见上文)
1564年,殖民化佛罗里达 让·德·里博和勒内·德·洛多尼茨在圣约翰河口建立了卡罗利纳要塞。
1556年,西班牙人摧毁卡罗利纳要塞 西班牙军队由阿维莱斯指挥(参见第十三章→美洲→墨西哥→建筑圣奥古斯丁城)。
1567年,袭击卡罗利纳要塞 舍瓦利耶·德古尔格率军暂时攻取了卡罗利纳要塞,并把要塞的西班牙所有守军全部杀死―为两年前被阿维莱斯屠杀的法国士兵报仇。法国了解到西班牙在佛罗里达的军事实力,遂派军驻守该要塞与西班牙对抗。后来,法国放弃了这个要塞。
 
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存在版权问题
特别感谢云中孤雁制作的免费模版
本书由大笨熊免费制作供朋友阅读
更多精彩E书请登陆WWW.RBOOK.NET
第十四章 现代战争的开端
(1600—1700年)
军事概况
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军事过渡是在17世纪完成的,这一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战术和体制等都有了重大的改进和发展。17世纪初,在陆战中滑膛枪与长矛仍然是相互补充的武器;部队的作战队形与两千年前古希腊的方阵相比,也没有很大的改进;披盔带甲的重骑兵仍然没有接受火炮对其具有毁灭性的打击这一事实;而炮兵则基本上没有什么机动能力。但到17世纪末,情况却有了根本的变化,长矛等冷兵器已经基本消失,步兵作战采用了直到现在仍然坚持使用的线式队形,而炮兵的机动性有了根本的改变,使机动炮成为与步兵及骑兵协同作战的主要作战武器。在军事体制等方面也都有了进步,现代意义的常备军体制已投入运行,其组织结构也具有了现代化军事体制的雏形。
所有这些变革,应主要归功于伟大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一系列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推动下,变革逐步为欧洲人普遍接受。这些战争主要包括三十年战争、大同盟战争以及荷兰战争等。
海军战术也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一时期确立的战术思想,一直贯穿在后来的两个世纪中,这主要归功于英国人罗伯特·布莱克。
军事领导
在这一世纪中,除最伟大的战略家古斯塔夫之外,还有许多杰出的军事领导人,其中最突出的可能有荷兰拿骚的莫里斯,法国光彩夺目的杜伦尼大元帅以及英勇的清朝皇帝康熙。尽管法兰西的战略天才红衣大主教黎塞留公爵不能称为军人,但他的理解力和对军事战略的出色运用却是无与伦比的。
这一时期还有其他的杰出军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梯利将军,捷克的华伦斯坦,法国的孔代亲王及伟大的军事工程师沃邦,英国的克伦威尔,意大利的蒙泰库利亲王,马拉地(今属印度——译者注)的西瓦吉(1627—1680年),清朝的努尔哈赤及日本的德川家康。在海上作战中,英国的布莱克是十分杰出的,虽然可堪匹敌的还有乔治·蒙克及威廉·佩恩,但荷兰的特鲁普及其儿子科尼利斯和德鲁特、法国的让·巴特和图尔维利等亦与英国最好的将军难分高下。
轻武器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对轻武器进行了许多革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火绳滑膛枪的改进。古斯塔夫发现这种枪重达7—11公斤,必须放在木叉支架上才能射击,使用极不灵活。所以,他设法将它减至约5公斤,这样射击时就不必再用支架。他还采用了一种纸质弹壳——一种定量装药,里面装有仔细秤量的火药(可使弹道匀称一致)和弹丸。这种纸质弹壳也可能是古斯塔夫的发明。这些改进使滑膛枪更轻便灵活,更加容易装弹,发射速度也比原来提高一倍,即每分钟达一发以上。
插图001 早期的纸质弹壳子弹
16世纪,启用了一种弹簧点火开关,即用燧石与火镰相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1615年,法国军械工人布尔茹瓦发明了真正的明火枪或称燧发滑膛枪,后经改进约于1630年变成一种运动机械。但其成为作战的兵器的过程却是缓慢的。一部分原因是造价太高,另一部分原因是军事将领们保守的传统习惯。他们对于火绳枪已经心满意足。1670年法国有一个团全部配备了燧发滑膛枪。到1699年,它已成为欧洲军队的制式兵器。
到17世纪中叶,一种插在滑膛枪枪口的刺刀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并部分地取代了长矛。但这样一来,枪就不能再作为火器使用,因此长矛兵仍是步兵编制的必要补充,用以保证持续不断的火力。大约1680年,可能是沃邦发明了套环,用以将刺刀固定在枪管上,这样枪膛就空出来进行射击了。不久,有人又做了改进,在刺刀的把上安一个套节,用螺栓使它跟枪管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到17世纪末,欧洲各国军队普遍采用了这种刺刀。从此,滑膛枪士兵自己兼长矛兵,真正的长矛兵则很快从步兵编制中消失。
火炮
古斯塔夫是现代野战火炮之父,也是集中使用机动炮兵战术思想的先驱。当他痛心地发现炮兵火力不能伴随支援步兵和骑兵的机动作战时,他把主要时间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他通过缩短炮管长度和减小炮管壁厚来减少炮管的金属量,并最终减轻整炮的重量。然后,他通过引进经改进和标准化的炮弹,在缩短炮管的情况下保证了射击的准确性,使炸药在炮管内产生的压力符合一定的标准,从而减小炮管壁厚。
插图002 瑞典3磅“团属炮”
他把瑞典炮的口径标准化为适合发射的24磅、12磅和轻便的3磅“团属炮”三种口径,并取消了笨重的火炮。他还建立了专门的炮兵单位,并对他们像步、骑兵一样进行严格的训练。
城防设施与攻城装备
法国技师塞巴斯蒂安·戴·沃邦曾在攻城技术和城防工事的构筑技术的发展上作出过最为突出的贡献。由于他的努力,只配备有前装式兵器和黑火药的军队在城堡的攻防能力上达到了最高的水平。这对于那个攻城战斗最普遍的时代十分重要。
还是这个沃邦,创造了一种双管齐下的攻城体制,他把攻城作战变成了一种技巧和科学。进攻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用攻城炮火在城墙上打开突破口,并扫清攻城道路上的障碍物,以便步兵纵队顺利出击,另一方面还要使步兵能够不等炮火打开敌人城墙上的突破口,就能在壕沟里的炮火掩护下向城墙发起攻击。在后一种情况下,进攻前通常先用大量柴捆(细树枝或灌木柴捆)填平护城壕沟和护城河,然后攻城士兵在炮火和轻武器的掩护下越过护城河爬上城墙。
在沃邦的攻城体制中,他创造了一种逼近敌人城堡的程序化方法。先在离敌人城防工事约550—640米的地方挖一条战壕,这条战壕跟选定的突袭点的防御工事走向平行。这样就可以防止城防部队的纵射炮火对整个战壕的袭击。战壕与城堡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它接近于当时进攻或防御火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在挖好第一条战壕后,在它的前面再构筑一个土木工事,用来保护部署在那里的攻城炮。然后在这些炮火的掩护下,攻城工兵开始向城堡挖掘“坑道”或进攻战壕(这就是军事上“坑道兵”一字的由来)。这些坑道跟敌人的城防工事总是构成一定的角度,以“之”字形盘旋向前,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敌人纵射炮火袭击的机会。坑道兵将装满泥土的蔑筐和柳条篮放在带轮子的车上,在坑道里推着走,这样可以避免敌人炮火的直接射击。
当进军通道离敌人防线约270米时,开始挖第二条平行战壕,放置新的攻城炮。攻城炮从这里以猛烈的炮火将守城部队从壁垒上赶走,压制住敌人的炮火火力,并开始在城墙上轰击出突破口。这时如果可能,守城部队会以有限的反击力量出击,以阻止构筑第二条平行战壕,并设法毁坏或“塞住”攻城炮(塞炮是用尖铁、钉子或刺刀塞进炮的火门,使炮不能使用,如要使用必须将塞物取走)。攻城部队必须随时准备对付守城部队的这种出击,因此在平行战壕里始终要保留一支很强的步兵来保护自己的炮和炮手。
插图003 筑城与攻城
如果守城部队死守阵地,攻城部队意识到从第二条平行战壕发起攻击不能取胜,那么就要将坑道继续向前掘进。这时攻城部队要对付守城部队轻武器火力的威胁,但可得到自己第二条平行战壕的炮火掩护。新的坑道一直要挖到离城墙底下的护城壕沟或护城河几米远的地方。在那里修筑第三条平行战壕。当攻城步兵的火力使守城部队无法进入壁垒上的阵地时,攻城炮队便进入第三条平行战壕,向城墙进行近距离炮击。有时他们也采取改进了的坑道挖掘技术,它既利于攻倒城墙,也可使小股攻城部队进入敌人城防工事的里边,然后再跑出来投入战斗。当然,守城部队往往也会利用对抗地道来对付这种地道攻城手段。
通常从第三条平行战壕进行一两天炮火轰击后,就可以从城墙上打开突破口,如果敌军尚未缴械投降,那么就发起攻城突击。
陆军战术
在16世纪的一段时期里,“西班牙方阵”统治了整个欧洲战场。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见(参见第十三章→军事概况→军队组织体制→战斗队形),这种方阵由许多长矛兵和滑膛兵的纵深列组成,个别的在战斗中排成一线。不能机动的炮兵则通常在纵深列的前面排列成几线,并用骑兵加以保护,而大多数骑兵则用于保护这种呆笨方阵的侧翼。
插图004 瑞典滑膛枪士兵
古斯塔夫对于这种方阵战术加以彻底的改进和发展。由于火器的火力增大,射速加快,他得以在较少的横排中配置滑膛枪士兵和已经减少的长矛兵,从而使得纵深横排数不超过六个。几个独立的单位并排于一行,他们之间通常相隔一段距离,从而形成一个长排。瑞典的步兵通常由三个横队组成,前两个为主横队,第三个为后备队。在这些步兵横队之间,古斯塔夫配备一些骑兵和炮兵。骑兵用于保护步兵横队的翼侧,但若需要,那些机动步兵单位也有能力自行保护其侧翼的安全。
这就是现代线式战术的始祖,其基本思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今天都没有变化,尽管其间不时有所修改,两次世界大战间以及核武器时代战术有了很大变化,但古斯塔夫的线式战术思想一直保持到现代步兵战术领域。
通过综合德国及法国传统骑兵战术的优点,古斯塔夫改进了骑兵战术。其骑兵既有火力猛的优势,又可迅速达成突然进攻。他严格训练以使步兵、骑兵和炮兵紧密协同作战。这种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思想是古斯塔夫对战争最伟大的贡献。
军事体制及理论
作战队形
三十年战争是作战方法及军事体制的转折点。毫无疑问,没有古斯塔夫的贡献,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他不仅以变革战术著称,而且以改革了军事体制而闻名。他建立了一支真正意义的职业化常备军。其内部组织结构就是现代军队小型作战单位的雏形(对于大型单位而言——主要指师和军,参见第十七章→军事概况→军事体制→师与军建制之起源)。
古斯塔夫的步兵中队(营)大约由500人组成,这种被法国人称之为营的作战指挥基本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营通常由四个连建制组成,作战中三个营合成为一个旅(相当于现在的团或旅)。这些军队编制的思想并非全部是古斯塔夫的创举,古斯塔夫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确立了旅的编制,并以此确定了其指挥的层次,这些新的思想就是现代团队指挥体系的开端。那时的团或旅由一名上校指挥,营则由中校指挥,而由上个世纪演变而来的连建制由上尉指挥,其下属军官则是中尉。
军队系统的私有化
常备军作战单位的建立,几乎促进了所有军队全部采取私有化的体制,这种体制已经开始代替过去的封建残余及过去的自由连队。常备团队的上校军官通常由国王任命,并永久具有指挥和控制其团队的权力。而在早期,他们仅仅是在一次战役开始时征召军队,战役结束后军队便被解散,军队中的成员只是或多或少地从志愿者中征召。但随着军队体制的常备化,常备军队的作战单位不再解散,并一般通过国王提供的兵源和财力来补充和维持力量。这种与经济相关的募兵体制,增强了国王控制与管理军队的权力,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上校等军官的指挥权。
这种私有制性质的征兵体制在当时是有利的,一名军官可提出其征召的人员的数量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并不再为经济而担优。同时,军官可以在退休时卖掉其委任状,因此,军官的委任状变得十分有价值。这种购买委任状的习俗一直在一些国家的中持续到现在,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英国,他们在私有化体制消失很久之后仍然坚持这种习俗。
指挥等级
本世纪后期,法国几乎彻底地采用了瑞典军队的体制,他们将常备军战斗指挥的层次和等级,从团队推广至整个军队之中。通常,国王和王子只是整个军队名义上的“上将”。指挥的第二个等级是战区的指挥官,称之为“中将”,他们几乎均是贵族,通常指挥骑兵。步兵的指挥权一般由著名的职业军人拥有,他们不一定非是贵族不可,拥有少将军衔。陆军少将负责作战中的军队组织及各种管理。战役结束之后,中将和少将则失去了其指挥权限,恢复为其原有的常备团的上校军阶。
但到该世纪末,法国又设立了常备的元帅军阶。国王不在时,由元帅履行其指挥军队的责任。路易十四时代,由于在一个战区上通常有几支军队同时存在,促进了法国建立常备的少将、中将或是元帅军阶系列,并由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官担任。同时,相应各位置上的指挥官体系也被建立起来了。从而自罗马衰落以来,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化军阶体系出现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通过常备军阶来划分指挥的层次,而不是通过临时指派来确定指挥员。由于国家将军队的指挥等级体系被逐步推广至团级及其下级军队单位,到18世纪末,那种独立的私有化团队体制几乎全部消失了。
后勤支援
在这一个世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后勤支援部队也出现了。这部分是伴随着军队的常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古斯塔夫的炮兵部队开始时没有支援部队,后来却组建一个分队以支援炮兵部队的作战。之后,在路易十四的大臣卢瓦(1666—1691年,任路易十四的国防大臣)的推动下,这种体制在法国军队中全面推广。
法国的沃邦则将工程保障军事化。他通过利用训练有素的军官和人员来保障这些工程任务,而不再利用过去一直采用的方法,即将这些事情交给那些毫无经验的居民去完成。同时,军队中的医疗及法律等也军事化了。
军队与社会
当时,欧洲除英国之外正处于专制君主统治时代,以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和集中管理为基础的军事体制和一支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军队,特别适合于这种形式政府的需要。由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其开支和费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不得不将民用经济集中起来,并迫使政府征收高额赋税。这种趋势在法国路易时代得以具体实行,这主要归功于其两位伟大的辅臣路费伊斯和科尔贝尔。
另一方面,军事的发展对社会也产生了同样深刻的影响。战争需要大量人力,战争不再仅仅与上层社会阶级有关了。骑兵,过去曾经只是王公贵族涉足的领地,现在,只要你能够骑马就都有资格参加。雇佣军主要面向下层阶级征召,而军队的其他禁地也逐步开放。
科学和技术越来越多地用来为战争服务,特别是在新的炮兵技术和军事工程技术中。莫里斯和古斯塔夫曾经使用过轻便的望远镜;制图学也被用于军事目的;从军,至少对军官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接受系统化的军事教育日益变得重要了。近代第一所军事学院由拿骚的约翰于1617年创办。
17世纪军队的规模和作战范围明显扩大。古斯塔夫在1631年时的军队人数约3万,他对手的军队仅稍多于这个数目。但是极少有将所有军队都部署于作战中的。在黎塞留死前,他大约拥有20万军队;而当路易十四当政时,他就佣有一支40万人的庞大军队了。其中野战部队有时接近10万人。据说17世纪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军队人数约为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法国在17世纪末差不多就是这个比例。
古斯塔夫的军事体制(约1631年)
1611年,古斯塔夫登上瑞典王位时,其军队正处于相当糟糕的境地。组织松弛涣散,兵力严重不足,装备十分落后,领导软弱无力。古斯塔夫首要任务是重建他的军队。士兵从一入伍开始,他便对他们不断进行各种严格的训练。他们还经常进行小部队和大部队的机动演习。部队纪律十分严格,团的指挥官必须每月给部队宣读一遍作战条例。违背这些条例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古斯塔夫的士兵素以纪律严明举止端正而著称,这在当时各国军队中是十分突出的。
步兵
瑞典军队的基本战术步兵单位是中队,由408人组成,其中长矛兵216人,滑膛枪士兵192人。长矛兵排成6列,居于编队的中心。滑膛枪士兵位于长矛兵的左右翼,每边96人,也是排成6列。另外,每个中队通常还附加96名滑膛枪士兵。他把3—4个中队合并为一个大队。因为滑膛枪士兵通常执行警戒、侦察和其他特遣任务,因此往往不跟中队在一起。
在将火枪与长矛、兵器投掷与部队冲刺相结合的过程中,古斯塔夫将其作战原则的重点放在火力上。他从西班牙人那里继承了“反方向行进”的战术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当第一排士兵射击完毕后作“反方向行进”换装弹药。但由于他加快了装弹的进程,使得他不仅得以将纵队减少为6个横排,而且也使得在第一排士兵“反方向行进”换装弹药前,后两排能作好射击的准备。在实施“反方向行进”过程中,整个队形仍然在前进,因此整个队伍的作战火力好像是向前席卷的轻武器火力网。当编队向前运动时,滑膛枪士兵换装弹药受到长矛兵的掩护。后来,古斯塔夫又发明了齐射方法,进一步加强一线部队的火力。所谓齐射也就是让3排滑膛枪士兵同时向敌人进行射击。
在齐射后换装弹药时,滑膛枪士兵就丧失了战斗能力,这时长矛兵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保护滑膛枪士兵的最好办法是长矛兵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长矛兵就不仅仅用来保护滑膛枪士兵,其作用范围变得更广了。它可以用来给敌人以决定性的打击,而滑膛枪齐射只是作为长矛兵突击的前奏,就像骑兵冲锋时的情况一样。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步兵已经不再使用盔甲,但古斯塔夫却仍让长矛兵穿上胸恺和胫甲。为防止敌人的骑兵用剑劈断瑞典士兵手中的长矛,他在长矛的上段包上铁。为使长矛不会太重,以致无法挥刺,他把长矛从约4.9米缩短至约3.4米。正当长矛兵在别国军队中迅速淘汰的时候,古斯塔夫把它跟射弹兵器的火力结合起来,从而重新使长矛成为一种进攻性兵器。
骑兵
瑞典骑兵配备有手枪和马刀。其队形的纵深只有6个横排(后来又改为3排)。骑兵的手枪只是摆摆样子而已,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手持马刀的冲锋。当骑兵的第一排接近敌人时,便开始用手枪射击,另外二排作好射击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滑膛枪分遣队设置在骑兵的中队与中队之间,为骑兵冲锋提供火力支援以震撼敌人。当骑兵发起冲锋时,滑膛枪士兵趁机换装弹药,准备下一次齐射,以便骑兵发起第二次冲锋或者掩护骑兵撤退。后来,又增加了团属炮兵以便对骑兵进行火力支援。
骑兵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骑兵紧密地同步兵和炮兵联合起来作战。古斯塔夫只有通过在冲击之前降低骑兵的冲击速度和冲击力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同其他方法相比这就是较好的方法了。这种方法在作战中取得了成功,此后,该方法立即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炮兵
瑞典的所有炮兵部队均由当时最优秀的炮手,27岁的托尔斯滕逊担任指挥,炮兵团通常由6个连组成。6个连中,4个连由炮和炮手组成,1个连为工兵连,1个连负责使用专门的爆破装置。这样炮兵首次成为瑞典军队中一个正规的专门兵种,他们几乎完全由瑞典人组成。经过反复试验,古斯塔夫采用了牢靠的3磅“团属炮”,该炮完全改变了炮兵的功能,古斯塔夫在每个团中都配备有一门这样的炮(后米改为两门)。作战中,这种炮兵有巨大的优势,不久就被其他国家所采用。
总结
对于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成就有时很容易言过其实。实际上,他在军事技术上的大部分革新都来源于别人的成果和心血,况且改革当时军事体制的人也并非他一个。但是应该说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扎扎实实地把一些思路设想变成了现实,也没有人像他那样用自己的一些总体原则将众多的技术革新应用到了一个完整的军事体制之中。他的成就是举不胜举的。他使步兵和骑兵具备了无可比拟的进攻能力;他提高了他们的火力强度,并使这种火力成为突击冲锋的前奏;他使炮兵具备了机动能力;他使线式编队可以根据指挥官的意图灵活变化,从而使它具备了更强的生命力;他解决了联合兵种作战中存在的问题;他使小部队的指挥官成为作战行动的关键。虽然在法王路易十四的长期统治结束之前,军事技术上还曾有过许多革新和改善,但是只有他把16世纪中叶开始的军事变革推向了高潮。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军事体制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10—1643年)和路易十四(1643—17巧年)的统治跨越了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法国军队在陆战中成为了欧洲大陆上的统治力量,并将西班牙排斥出欧洲大陆。在富于才能的大臣协助下,两位君主均在不同程度上巩固了其个人统治地位,平息了国内所有的叛乱,这些叛乱主要是由持有异议的贵族和少数宗教分歧者组织起来的。
在国内外一系列冲突和作战中,国王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是军队。到1693年路易十四在位时,这支军队人数已达44万人。在伟大的将军杜伦尼、孔代、卢森堡及威拉尔的率领下,这部军事机器已变得十分令人生畏。在黎塞留及后来的科尔贝尔的着力培养下,法国海军也逐步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从来没有强大到能够与其主要对手——英国皇家海军抗衡的地步。法国军队采用了瑞典步兵的基本编队体制——营(或称团),规模约为600—800人。它通常编成横队的形式,纵深为6个横排,每排长约90米。位于中央的是长矛兵,两侧为滑膛枪士兵。作战中,可组成几个横队,各个营以不同于古罗马军队的棋盘方格(参见第三章→中心地中海→罗马的军事体制→军队组织和战术)的形式部署。其中的三分之二为滑膛枪士兵,一般作为支援骑兵的分遣队。第二横队通常在第一横队后约270—365米的距离,这样,第二横队就可以穿过第一横队营与营之间的间隔向前推进。另外还有后备队,一般位于第二横队后面的600—800步远的地方。
路易十四登基时,他接管了先王留下的139个团的一支军队。其中20个团是外国雇佣军,约有30个团是骑兵。但军队纪律涣散,管理松弛。路弗伊斯承担了重建和训练军队的任务。他制定了许多束缚人们手脚的规定,来限制野战部队指挥官的工作。他毕竟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他改进了军队的管理,并沿法国边境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军队管理的改革包括控制私有化军队及频繁地进行检查(参见第十四章→军事概况→军事体制及理论→军队系统的私有化)。
一系列城堡沿法国北部边界构筑起来,充分配备并储存了各种军用物资。沃邦(参见第十四章→军事概况→筑城与攻城技术)总共构筑了33个新城堡,又对另外的3000个旧城堡进行了改建。任何一个这样的城堡都可以作为军队临时基地,那里保证可以得到包括重炮武器在内的一切军需物资。而对敌人来说,要想一个接一个地攻克这些城堡则是极其棘手的事情。
路易十四的骑兵部队包括重骑兵、轻骑兵、马枪队和龙骑兵。17世纪初,他有马枪团士兵共约3000人,配备了来复式卡宾枪和剑等武器。1650年法军只有一个龙骑兵团,1690年时增加到了43个团。他们配备有新式的、带刺刀的滑膛枪,马鞍上还绑着掘壕用的工具。这两种骑兵,特别是龙骑兵,集步兵与骑兵的长处于一身,机动性很强,因此在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海军战术
在和西班牙进行的海战中(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英国海军将领创造性地运用了海军作战火力,从而说明17世纪初英国在海军战术上遥遥领先于它的所有对手。令人奇怪的是,它的所有对手,甚至包括深受其苦的西班牙人和聪明能干的荷兰人,似乎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英国取胜的秘密在于强大的舷侧炮火力。或许是由于17世纪的前半叶没有大的海战,使得其他国家没有机会学习英国的先进战术,而英国人自身也没有大的改进。
插图005 早期的帆船
17世纪初叶,英国人在射击技术上的一项重要革新是用绳子来制止火炮后坐力,使得从炮门起,相当一段炮身留在船舱内,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装填弹药。而过去,为制止炮身后坐,炮被紧紧固定在船的舱壁上,炮管伸出船外,因此装填弹药相当困难。在激烈战斗中,简直无法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通过阿马达海战的验证,英国人确立了如下基本战术,他们以五艘舰为一组,每次只有一艘战船用舷侧炮向敌舰射击,其余各舰忙着装填弹药。由于妥善解决了火炮的后坐问题,因而提高了舰炮的射击速率,实际上使火力提高到原来的五倍左右。
根据这个经验,以及第一次英荷战争的检验,英国的罗伯特·布莱克正式确立了舰队纵列这一战术思想,即作战时将所有舰只以一定的间隔排成一个纵队。这种队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舷侧炮火的威力,同时海军指挥官也可根据自己的作战意图对井然有序的舰队实施最有效的作战指挥。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分布在海面数公里的大量战船,就会在海军战术和航海技术的结合方面造成极大的问题。当时的海军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旗语,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后,旗语已经相当成熟的时候,海军指挥官仍然很难将准确的命令传达给他的下级。即使利用旗语可以把他的命令准确而又迅速地发出去(这两方面实际上都做不到),但距离、雾气、硝烟以及作战时的混乱状态统统会使旗语变得靠不住。为此,英国海军研究了一种“战斗指令”,为处理战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偶然情况,规定了一套通俗易懂的条令式规则。(通常)在一次可预料的海战之前,这套指令依此次作战的情况而扩充命令的细节,然后才由海军上将传达给下级。但是,每次海战的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的敌人打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作战中不断发生新的偶然情况,因此这套指令无法把它们一一包括进去。
这些问题,致使第一、二次英荷战争期间出现了两种海军战术思想派别。两种派别都主张舰队在进入战斗时采用纵队形式,努力抢占上风位置,这样就可以根据战斗进展情况来决定是否逼近敌舰还是避开敌舰。但是一旦投入战斗,两派在打法上就发生分歧。简单来说,分歧有如下几个方面:
“正规派”主张,在取得海战全胜之前或者除非取得了海战全胜都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始终保持舰队纵列的队形。战舰应尽可能逼近敌舰再开炮,同时后面的战舰必须紧随前面战舰的航线,这样指挥官可以随时掌握各舰的位置,一旦需要就能令其一起撤出战斗。
“混战派”则主张,舰队总指挥应伺机派单个海军中队和战舰指挥官离开舰队阵线,以密集炮火轰击敌舰队中明显易于击毁的船只。“混战派”往往依赖下级指挥官的判断力和经验,发扬皇家海军的传统战斗精神,尽量利用这种战机,因为在当时向所属各舰迅速而充分地传递命令,显然是很困难的。
到了17世纪末,两派主张都得到了验证,结果各有成败。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正规派”得势,而且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荷兰海军将领特鲁普和德鲁特在战术上总是落后于英国。尽管他们在第二、三次英荷战争仿效过英国的舰队纵列作战队形,但实战中总是宁肯采取接近敌舰进行短兵相接的打法。在航海技术方面,荷兰的海军主将可以跟英国最好的海军将领相媲美甚至更好。他们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不仅是强有力的,而且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但是英国人并不甘愿认输,由于他们在炮火的威力上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还是取得了微弱优胜。
到1680年,当法国人准备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时候,英国海军已经在约克公爵詹姆斯的指导下重建,詹姆斯的有力助手是佩派斯。经过他们的卓越工作,英国皇家海军的指挥、管理及组织方法得以建立,其基本原则大部分坚持到现代。
但路易十四也在大臣科尔贝尔的协助下,同样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科尔贝尔在路易的授权下,加紧发展法国海军的力量和经济力量,而英国的詹姆斯,在顶替查理二世之前,也已经发现了其前任许多愚忿的政策。从此,法国大力发展舰船的科学设计和制造,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它采用了英国发展海军的最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就舰与舰相比而言,新的法国海军战舰在速度和质量上都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到1688年大同盟战争爆发时,法国海军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劲旅了。它的数量等于英荷舰队数量的总和。而资深的海军将领图尔维利在勇气上可与英军将领托林顿伯爵亚瑟·赫伯特相匹敌,在能力上则可能还略胜一筹。
按照逻辑,法国海军完全可以将英国舰队从英吉利海峡赶走,但是实际上它并未做到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路易十四未能抓住有利的战机,而且又不让法国高级将领安尼·希莱林·戴·图尔维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作战。后来,英国又进一步发展了它的海军力量,法国再也没有有利的机会将英国人打败。
到本世纪末,法国人只能通过袭击商船去威胁和骚扰英国人了。在大同盟战争中,法军的让·巴特通过威胁和暴力来恫吓英国人的海岸线,从而至少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个在海战中败者之法。
主要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引发三十年战争的最初原因是德国内部罗马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斗争,此后,尽管宗教斗争始终存在,战争却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政治斗争。主要是神圣罗马的哈布斯堡王朝企图尽可能控制欧洲大陆,而另一支力量特别是法兰西波旁王朝则力图限制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响。在哈布斯堡一方,主要包括奥地利、德国信仰天主教的诸侯(包括国王、选侯、大主教等,下同)及西班牙;另一方则包括德国信仰新教的诸侯、信仰新教的丹麦和瑞典王国以及信仰天主教的法兰西王国。随着战争的进行,同盟成员不断变化,许多德国的诸侯不时从一边转到另一边,或者试图保持中立。其间发生了几次相对独立的战争,它们是:神圣罗马帝国同特兰西瓦尼亚的战争、西班牙同法国的战争、西班牙同荷兰的战争、瑞典同波兰的战争,以及瑞典同丹麦的战争。所有这些战争都规模庞大,残酷异常,战争最初发源于德国全部地区,之后波及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以及尼德兰。由于军队的军纪败坏、鱼龙混杂,使得其中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德国屡遭掠夺和蹂躏。这些军队的物资供应主要从作战地区抢掠,从而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带来极大损失,其严重程度是自蒙古人入侵以来绝无仅有的。
地图01 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德国
背景
1608年,福音派新教联盟的成立 在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四世和安哈尔特之克里斯蒂安的领导下,德国信仰新教的诸侯,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同盟反对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信仰天主教——译者注)占有自由城多瑙沃特。
1609年,神圣天主教联盟的建立 为与新教联盟抗衡,马克西米连同其他信仰天主教的诸侯一起,共同创立神圣天主教联盟。
1609年,波希米亚的宗教自由 波希米亚国王卢多尔夫准许其臣民信仰新教。为保证其政策得以贯彻,他成立了闻名的“护教团”。作为直接结果,马提亚于1611年废黜了其兄长卢多尔夫,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其宗教倾向则为旧教,并反对宗教自由。
1612年,马提亚当选神圣罗马皇帝
1617年7月17日,波希米亚选举 马提亚由于年已古稀,他操纵信仰天主教之地方议会议员选举其表兄弟斯提里亚大公斐迪南继位,但以图伦伯爵为领导的新教徒们拒不承认斐迪南之位。
1618年5月22日,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护教团”在布拉格召集议会,议会代表在拉德彻尼宫将皇帝马提亚最信任的两个参议官马提尼兹与斯拉伐塔自窗户中抛出(北即为“掷出窗外”事件这一典故的来由。之后,波希米亚人建立起义临时政府,并组建一支军队,由图伦伯爵率领。
波希米亚时期(1618—1625年)
1618年7月,战事开始 图伦进攻井攻破克鲁毛。
1618年11月21日,皮尔森陷落 在曼斯菲尔德伯爵的率领下,新教徒军队共2万雇佣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攻陷皮尔森要塞。
1618—1619年,天主教军队的增援 援军有两支,一支是由西班牙人出钱支持的军队,他们来自佛兰德,另一支来自奥地利。在冬天将至的几个月中,由图伦伯爵和斯克里克伯爵率领下的波希米亚人将弗莱米什军队阻止于布迭约维策,并横扫了奥地利边境地区。
1619年3月20日,马提亚卒 此时,神圣罗马皇位和波希米亚王位空缺。
1619年5—6月,入侵奥地利 图伦伯爵率军攻打维也纳,在那里,他同由加伯尔伯爵率领的特兰西瓦尼亚军队会师。
1619年6月10日,扎布拉特之战 在波希米亚,曼斯菲尔德惨败于由巴克库伊率领的帝国军队。图伦从奥地利召回,加伯尔则返回匈牙利。
1619年8月26日,波希米亚新教教徒们选举新国王 他们另选巴拉丁伯爵腓特烈选帝侯为国王,并声称废黜斐迪南二世。波希米亚人得到了卢萨设、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的支持。
1619年8月29日,斐迪南二世嗣位 在由皇帝操纵的国会选举中,斐迪南在法兰克福登基,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斐迪南二世在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连、萨克森的约翰·乔治及西班牙的菲利普三世的支持下,开始努力推翻波希米亚国王腓特烈。
1620年4月30日,皇帝命令腓特烈退位 腓特烈无视皇帝的命令,标志着双方战争的开始。
1620年7月3日,《乌尔姆条约》 福音派新教联盟的诸侯们,由于一方面妒忌腓特烈,另一方又畏惧皇帝,宣布中立。与此同时,波希米亚军队在奥地利起义新贵族的支持下开进奥地利。
1620年7月23日,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连的干涉 为支持皇帝镇压波希米亚人及其已难驾驭的贵族们,马克西米连随天主教联盟军队开进奥地利,该军队共有25000人,由梯利将军指挥。
1620年7—8月,西班牙干预 1619—1620年冬春之间,在布鲁塞尔、维也纳和马德里之间形成一个计划,据此,西班牙之斯皮诺拉于7月带领25000人从佛兰德出发向下巴拉丁开进。斯皮诺拉的一个秘密目标是在新教联盟的诸侯间达成一种平衡,以便将其力量控制于自己手中,不致使其倾向于波希米亚人。他的进军引起了帝国敌人的恐慌。他在科布兰兹旁越过莱茵河,假装直逼波希米亚,随后,他占领了巴拉丁的许多城市。波希米亚的腓特烈无力保卫其领土。西班牙人的介入帮助了斐迪南。与此同时,斯皮诺拉攻克了新教联盟的许多要塞,从而为西班牙人联接伦巴底与佛兰德之“西班牙道路”开辟了通途。
1620年8月4日,马克西米连在奥地利取得胜利 马克西米连在林茨打败了奥地利人伊斯塔斯。
1620年11月8日,白山之战 从林茨而来的马克西米连与梯利同由巴克库伊率领的帝国军队会师,共同进入波希米亚。在布拉格附近,他们遭到克里斯蒂安一世率领的波希米亚起义军15000多人的阻击,起义军随后撤至白山。清晨,天主教军队约2万人发起进攻,波希米亚人被打败,腓特烈逃往荷兰布雷斯劳。在马克西米连的率领下,天主教联盟军进占布拉格,并血洗该城,作为对波希米亚人反叛的严厉惩罚。追随腓特烈的诸侯统称为“冬王”。此后历经300年之久,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出现,波希米亚人才于1918年11月得以独立(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中欧和北欧→捷克斯洛伐克)。
1621年1月29日,腓特烈抗议 腓特烈的土地被没收,此举招致新教联盟诸侯的抗议,但斐迪南驳回抗议。此时,曼斯菲尔德重新整编一支部队,他们由逃亡的波希米亚人及巴拉丁的雇佣军组成,并宣称效忠腓特烈。由于身无分文,曼斯菲尔德开始对莱茵河流域地区抢掠以支持其军队。从此,战争开始了掠夺阶段。
1621年4月27日,腓特烈同荷兰联盟 荷兰人答应帮助他重新获得其在莱茵河流域的领土。同时,腓特烈和斐迪南全都拒绝了西班牙和英国的调停努力。
1622年,新教联盟的援军 不伦瑞克的克里斯蒂安还是巴登的乔治·腓特烈都支持腓特烈及曼斯菲尔德。
1622年4月27日,明戈尔斯海姆之战 梯利试图与科尔多瓦将军率领的来自尼德兰的西班牙军队会师,但在明戈尔斯海姆被曼斯菲尔德打败,从而迟滞了这次会师。
1622年5月6日,温普芬之战 巴登侯爵乔治在最初取得胜利之后,被梯利与科尔多瓦的联合军队打败。之后,科尔多瓦率军追击曼斯菲尔德,直至阿尔萨斯地区。梯利则率领军队北上,阻击克里斯蒂安于美因河畔。
1622年6月20日,赫希斯特之战 克里斯蒂安企图同曼斯菲尔德会师,当其穿越美因河时,被梯利和科尔多瓦联军拦截。尽管克里斯蒂安损失惨重,但他终于率领其残余部队同曼斯菲尔德会师。
1622年7—8月,新教联盟军队撤退 曼斯菲尔德、克里斯蒂安及腓特烈撤至阿尔萨斯,之后又进入洛林。他们所到之处,村镇俱毁,田园荒芜。腓特烈在同其两位军队统帅一次争吵之后,撤了他们的职,随即他撤至塞曾。尽管他留下军队,但却没有给其手下以实际使用的权力,因此,其手下决定加盟荷兰军队。
1622年8月29日,费勒吕斯之战 由斯皮诺拉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侵入荷兰并包围了贝尔根,曼斯菲尔德与克里斯蒂安联合进军去解贝尔根之围。在费勒吕斯,他们遭科尔多瓦军队截击。经过激烈战斗,曼斯菲尔德从作战中逃脱,并向贝尔根推进,途中被西班牙军队骑兵追击,丢弃了许多武器和战利品。也是在此役中,克里斯蒂安受重伤。之后,双方均称取得了胜利。但曼斯菲尔德遇到了意料不到的情况,他们的军队缺少补给,这使得科尔多瓦加紧了围攻贝尔根的行动。此后,曼斯菲尔德转移到未遭破坏的、资源异常丰富的东费里斯兰。
1622年9月19日,梯利占领海得尔堡 经过11周的围困,海得尔堡陷落。此前,梯利已征服了巴拉丁的大部。
1623年2月23日,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被废黜 在斐迪南的训示之下,选帝侯们做出了这个决定,并将其选帝侯位给予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连。但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的选帝侯拒不承认马克西米连。
1623年8月6日,斯塔特隆之战 克里斯蒂安离开弗里斯兰,之后在荷兰边界附近被梯利打败。此役克里斯蒂安军队亡6000人,被俘4000人,幸存的2000人逃往荷兰。
1623年8月27日,停战 腓特烈在英国人的要求下,企图同斐迪南议和,但曼斯菲尔德以及其他德国新教诸侯们却拒绝求和。
1624年1月,法国参战 在已同西班牙交战的情况下,黎塞留将他的国家卷入了一场反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中。
1624年6月10日,《贡比涅条约》 法国与荷兰达成联盟共同反对哈布斯堡王朝。6月15日,英国加盟。而瑞典与丹麦、萨伏依与威尼斯也分别于7月9日和7月11日加入联盟。法国、萨伏依及威尼斯同意共同在瓦尔泰利纳、阿尔派因隘口作战,从而有效地阻止西班牙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合作,该地区正处于西班牙从意大利到尼德兰的供应线上。
1624年8月28日—1625年6月5日,围攻布雷达 布雷达是扼守通往乌得勒支及阿姆斯特丹道路的关键要塞,它被斯皮诺拉攻破。
丹麦时期(1625—1629年)
1625年4月,华伦斯坦崛起 斐迪南雇用华伦斯坦公爵为雇佣军统帅。华伦斯坦答应招募2万人的部队以保卫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6月,华伦斯坦被授权保卫整个王朝。
1625年夏,丹麦入侵德国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向威悉河下游进军,他企盼得到德国新教诸侯、荷兰及英国的共同支持,但几无建树。华伦斯坦则移师北方,同梯利将军会师,共同抵御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入侵。
1626年3月26日,《蒙松和约》 由于胡格诺派政变,迫使黎塞留从战争中召其军队回国,从而停止了与西班牙的作战。
1626年4月25日,德绍桥之战 曼斯菲尔德率领一支12000人的部队企图穿越易北河,向马格德堡挺进,但被华伦斯坦击溃,损失惨重,并被追击到西里西亚。不久,曼斯菲尔德死去。
1626年8月27日,卢特之战 此战,丹麦克里斯蒂安被梯利打败。军队损失大约一半,不得不逃亡。此时,许多德国诸侯都在寻求和平之路,反哈布斯堡王朝斗争处于低潮。
1626—1627年,德国面临严峻考验 由于连年征战,德国境内土地欠收,俄殍遍野,瘟疫流行,暴力充斥。
1627年,波希米亚之天主教国王 作为第一位波希米亚世袭国王,斐迪南皇帝之子继任波希米亚国王。
1627年,法兰西与西班牙议和 他们之间结盟,共同反对英国。
1627年9月和10月,达内什之败 梯利和华伦斯坦联合向易北河下游进军,克里斯蒂安被迫越过边界逃往荷尔斯泰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