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

_7 亚历克斯·罗森堡 (美)
题不大。一个词命名什么,它指什么,是某种处在世界之中的东
西。与此相对照,它意味着什么,则处于言者/听者的头脑中,或者由此它是一种社会规则或约定(coiwention),或者关于用法的东
西,或者按蒯因及其门生可能认为的,它什么都不是。因为一个术语的所指是某种在那儿的东西,不同于在这儿(指向头脑的)的东西,所以诸言者可以同意一个术语所命名的东西,而不同意此术语所指的东西。或者,当术语命名的是性质而不是事物时,如"红色的"或者"响亮的",我们可以同意拥有这些性质的事物和事件的实例。作为"红色的"或"甜的"或"刚性的"之实例的东西,是术语"红
色的"或"甜的"或"刚性的"之"外延"的成员。通过视查(inspection),我们可以同意事物是否处在"红色的"之外延中,甚至
当我们不能钻进彼此的头脑中去査清楚你看起来是红色的东西在我看起来是不是红色的之时。我们可以同意,"超人"与"肯特"(ClarkKent)命名的同一人物,无需赞同这两种表达具有相同的含义[的确,
像"肯特"这样的专名(propernames)没有意义]。人们可能认为,所指和外延对于语言比意义更基本、更不可或缺。进而,人们可能想以18世纪经验论者的方式论证说,语言不可能被学会,除非它始于
那样的术语,它们只有所指或外延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因为如果每一个术语都有一由其他词给定的——意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就不可能打破意义术语的循环。为了学会语言,某些词必须以唯一可
理解的方式呈现于我们面前,手段是通过了解它们指向什么,或者至少了解是什么事件刺激了他人去使用它们。
最后,有一些好的论证暗示,对科学和数学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不是术语的意义被给定,而是它们的所指被固定。例如,考虑
任何算术真理,在其中"保所指地"代换任何一项(term),则命题仍然保持为真。例如,当把32=9解释为哥伦布(Columbus)】492年舰队
船数的平方等于棒球场上守场员的人数时,#它保持为真。如果两位科学家能够同意术语的所指,或者同意在事物的某种配置下,例如具有质量的配置,不管是爱因斯坦式的还是牛顿式的,科学术语为真,那么他们不需要同意术语的意义,或者能否找到从术语的一种意义到另一种意义的翻译。所指上的意见一致,就足以保证科学假说、理论或者范式间的可通约性(commensurability)吗?追随赛弗勒
(IsraelSheffler)的思路,某些个客观性捍卫者已经作了如此论证。
假定研究者同意一组术语"F"和"G"的所指或外延,根本不讨
论它们的意义。进一步假定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引导他们同意,这
些术语的外延何时交叠甚至完全等同。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同意所有的F都是G,甚至可以不知道"F"或"G"的意义。这样
一种意义无涉的共识(meaning-freeagreement)可能是比较研究者所拥
护的不同理论的基础,即使当这些理论是不可通约的之时。对于由范畴一科学家关于其所指有共识一命名的对象,一组关于这些对
象之间相关性的假说,可能确切地提供了那种与理论无涉的最终权威法庭,使我们能够比较相互竞争的不可通约的理论。在它们纯粹所指的解释下科学家所同意的每一种假说,将由一个或另一个不可通约的理论给出不同的意义。但是,如果作这种解释,假说是否可以从
*哥伦布的处女航从西班牙南部港口帕洛斯(Pabs)启船,时间是1492年8月2日,共有三艘船。一译者
待比较的理论中导出,这将是数学或者逻辑事实的一种客观的东西
演绎地蕴含那些假说一关于其术语的外延存在共识——的理论,将
得到充分的支持
o
用不着多费脑筋就可以认识到,有资格作为纯粹所指性的唯-假说,将是关于对象的假说,其中对象所指的共识可以非语言地,
即不用言辞而用指点或者另外领会事物及性质的方式,建立起来
Q
但是,此类假说的唯一候选者是用日常观察词汇表述的那类假说!换句话说,求助于所指只不过是一种兑换方式,又换回来了观察词汇与理论词汇的区分,而那正是我们问题的起点。看清这一点的方法是,考虑我们是如何建立一个术语的所指的。假定你想让一个不懂英语的人注意你桌子上的一个对象,比如说一个苹果。你可能说"apple"(苹果),但是你是对一个不能将"苹果"与别的东西区分开
的一个非英语言者而说。假定你说"那个"或者"这个",同时指向或者触摸那个苹果。好,那可能会奏效,但这是因为你的对话者知道什么是苹果,并对它有一个称呼。现在,假定你希望让你的对话
者注意苹果的果柄,或者柄下面坏掉的棕色斑点,或者虫子从坏斑中
蠕动爬出,或者柄下面的凹陷。你如何做到这一点?现在你所做
的,只不过是你刚才第一次做的:你指向它并说那几个词。这就显示出所指单独工作的问题。当你说"这个"并指点时,没有办法告
诉别人你所指的是什么。它可能是苹果、坏斑、坏斑的最深色部分、果柄、苹果占据的整个空间,或者你的食指附近其他大量东西中
的某一个。当然,当我们有其他的描述术语时,可以具体化我们事实上所指的专门的那个东西,这也就不箅个问题了。但是,这时奏效的理由当然是,这些另外的词语具有意义并且我们知道它们的意义是什么!总之,如果没有一个巳经认同的意义背景,所指就无法运
作。纯粹所指是一种飘忽不定的东西。语言中唯一纯粹所指性的术语是那种指示代词"这个"、"那个",它们也不能保证唯一所指。在语言其他地方,所指与意义的关系恰好是我们需要的对立面。保证所指则依赖于意义。这一点对用于指示不可观察的事物、过程和事件,及其只能间接探测到的性质的科学词汇特别明显。
如果意义是我们通向所指的唯一指南,并且每一个理论术语的意义都由术语在理论中所担当的角色给定,那么关于意义的理论整
体论(theoreticalhofcm)使得所指成为捍卫科学客观性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其解答的一部分。如果理论或者范式与专门的对象在其中被
分类的范畴体系完全一起出现,那么两种不同范式或者理论的倡导
者将不可能就特定事物如何分类达成共识,只能把它们各自视为一
个整体理论。这使得每一理论都能抵制任何可能否证它们的实验证
据。因为对事件、事物、过程进行分类时,整个理论都牵扯进去
了,对一个理论之反例的描述将不过是自我矛盾的事情。已知亚里
士多德物理学中"静止"一词的意义,设想一下这种的观念:一个物体可以沿着直线以非零的恒定速度运动,并且没有力作用于其
上,这可能吗?对于亚里士多德,运动按其本性(^ofacto)不是静
止,要求有一持续的作用力。任何正在运动的东西都根本不可能被
视为摆脱了力的影响。同理,一个爱因斯坦主义者眼中可能当作否
定了牛顿质量守恒原理的东西,在牛顿主义者看来,可能根本就不把那箅作具有质量。
但是,假定有一种办法恰当地作出了观察与理论化的区分,则我们至少可以原则上建立跨理论和跨范式翻译的可能。做这件事情,
只会置我们于严肃地对待亚决定性问题的地位。因为数据对理论的亚决定性事实上不但预设了观察/理论之分,而且预设了竞争理论间
的可比较性。蒯因确实没有主张亚决定性的普遍性瓦解了科学的客
观性,只是认为它破坏了我们关于客观性之构成的自鸣得意的理解。但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库恩理论的激进解说者确实已经主张,亚
决定性意味着,在科学中,理论选择要么是理性的,要么仅仅相对于某种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或者其他视角才是理性的。
科学客观性的捍卫者需要证明,科学变化事实上是理性的,并且不只是相对于某一种观点而为理性的。他们需要证明,新数据所诱发的理论变化不是任意的,新范式的接受并不只是一种皈依体验,甚至还需要得到已废弃范式的辩护。要做到这一点,科学哲学家必须不得已地变成科学史家。哲学家必须至少像库恩一样仔细地考察历史记录,以证明在库恩及其后继历史学家所编目的"疯狂"表象之下,还存在实实在在的"方法"。也就是说,哲学家需要从历史记录中提取范式转换及理论变化的参与者实际上采用的推理、推断和论证的原则,然后去考虑这些原则作为保持客观性的东西是否能够得到证明。这是自然主义哲学家为他们自己特别设定的一项任务。他们已经开始翻阅档案、实验室记录簿、介人或大或小科学革命中的科学家的通信与论文,同时注意科学一特别是认知科学——关于人类特有的推理过程以及推理对于我们求得生存与繁荣之能力的适应性意
味,可以告诉我们什么。然而如上面指出的,自然主义者必须在面对意义整体论和清晰的观察/理论划分之需求的情况下,同时认真对待直接威胁到保持客观性努力的循环论证的指责。
循环论证的指责,对于科学客观性、进步性和累积性的反对者可能提出的论证方式至关重要。他们可能坚持,设法固守传统的科学主张,不仅仅受到范式的制约,而且可能被哲学论证标准以及客观性的捍卫者所拥护的实质性哲学学说所瓦解。如果这一点正确的话,
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这个挑战并不亚于整个哲学所面对的挑战:阐明并捍卫一种适当的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然后要证明科学史的诸情节支持这些解释,要能够解释什么构成了知识,对世界持截然不同
信念的科学家如何保证所指始终指向世界中同样的对象。如果科学
哲学从库恩那里学到了一则教训,那就是,不能允许过去事实上发生在科学中的分析完全落入持有相对主义或怀疑论议程的那些人手里。
一些科学家和"科学主义"的倡导者可能会蔑视这些问题。他
们可能很好地假定,如果有人不能或者不愿意做艰苦的工作去理解科学,并自以为是地认为科学不是我们拥有的对世界真理的最优逼近,那么这是他们的问题。并且,如果存在着一种宗教的、精神的、整体论的、形而上学的实在,它超越了科学可以知道的东西,这种愿望将把他们S己引向这样一种思想:科学在其真理解释中是受蒙蔽的、有偏见的,那么我们科学家要把他们从固执己见的沉睡中唤醒吗?但是科学与文明的赌注简直太大了,以至于我们不能像对待声称"地球是平坦的"那些人那样,对待否定科学客观性的那些人。
小结
社会学家及另外一些人,急于减少特别与牛顿科学相关的受蒙蔽的、有偏见的、家长式的、资本主义的以及可能是种族主义的范式的邪恶影响,他们已经把库恩的科学观作为认识论相对主义的一种版本而加以釆纳。
与伦理学中的相对主义类似,认识论中的相对主义容许了他择的、相冲突的观点的可能性,没有裁定哪一个是客观正确的:没有一个是对的,或者毋宁说从某种认识观点的角度看每一个都是正确的,
并且所有观点都具有同等地位。比如对库恩的最强的社会学解释所言,科学受社会力量驱动,而不是受认知考虑的驱动。科学如其他
东西一样,是一种社会建制;如果我们想理解它,这也是如何接近
它的办法。
如果经验论者批评这种论证不协调,那么相对主义者则不在乎。相对主义者所要求的一切便是,使相对主义可信的一种论证,甚至不是一种可理解的论证,更不用说可以为经验论者所接受的论证了。不过,这是所有争论的结局,近些年来许多最激进的科学社会学家已经放弃了这种程度的相对主义。
对于试图恢复经验论的知识论和形而上学以及对语言的经验论解
释之地位的明显招法,上面的考察明确显示,简洁的解决办法是没有的,如果我们想彻底理解科学之本性,哲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
们的计划必须包括对范畴化(categorization)和观察的理解,既要从哲学上也要从心理学上理解。我们必须澄清意义与所指的关系,必须
发展出一种适合于处理亚决定性或者能够证明它不成立的认识论,科学哲学必须投人更大精力去研究科学史。这些都是自然主义哲
学的任务。
习趣
1按照库恩的观点,要成功,常规科学就必须是专制的(authoritarian^库恩为什么会这样认为,这构成了科学的一种道德
缺陷吗?
2捍卫或者批评:"我们终于搞明白了,科学只不过是另一种宗教。"
3说明为什么认识相对主义不可能被称作真的。如果是这样的
228I科学哲学|
话,这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认识相对主义学说的力量?
4"诗歌是不可翻译的。科学不是诗歌。所以,不可通约性
是假的。"请为这一观点草拟一种论证。
5返回第一章结尾处的思考题,重新考虑一下你对它们的
回答。
延伸阅读
先于库恩的影响,科学社会学中的经典文献是默顿K.Merton)的《科学社会学》(TheSociologyofScience)。
上一章提到的关于库恩著作的许多作品,特别是论文集,在这里也很重要。〗970年以后,最激进的相对主义科学社会学著作包括:拉图尔(BLatour)和伍尔加(S.Woolgar)的《实验室生活》(LaboratoryLife)\皮克林(APickering)的《建构夸克》(ConstructingQuarks)、巴恩斯(BBarnes)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理论》(ScientificKnowledgeandSocialTheory)**及布鲁尔(D.Bfoor)的《知识和社会意象》(KnowledgeandSocialImagery)。布鲁尔和巴恩斯在20年后对原先激进的观点做
了很大的弱化,这已由巴恩斯、布鲁尔和亨利(J.Ifenry)合著的《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反映出来。
同情于社会学进路的重要的科学哲学著作,有朗吉诺(HLongino)的
《作为社会知识的科学:科学探究中的价值与客观性》(ScienceasSocialKnowledge:ValuesandObjectivityinScientificInquiry)。朗吉诺还
*中译本:拉图尔、伍尔加著,张伯霖、刁小英译,《实验室生活》,东方出版社,
2004年。一译者
**中译本:巴恩斯著,鲁旭东译,《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
年。一译者
对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作出了贡献。
沿本章的线路,捍卫经典经验论的知识论和语言理论及实在论
的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文献,见于赛弗勒(I.Sheffler)的《科学与主观性》(ScienceandSubjectivity)。内格尔(Nagel)在《目的论再考察》(TeleologyRevisited)中与阿欽斯坦(RAchinstein)在《证据的概念》(TheConceptsofEvidence)中,都反击了费耶阿本德版的理论不可通约性。劳丹(L.Laudan)在《进步及其问题》(ProgressanditsProb-lemsK中发展了一种基于问题的对科学之本性的解释,试图吸收来自科学史的实质证据。
*中译本:劳丹著,方在庆译,《进步及其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劳
丹著,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题》,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版。一译者
术语表
以下每条术语在正文首次引入时,均以黑体标出。
apriori先验(的),验前(的),先天的先验真理可以不用经验就
能认识,即其辩护不要求关于世界如何安排的知识。例如,2是一个
偶数,这个命题可以先验地知道。注意,我们可以通过经验而变得
了解先验真理。但是经验并不是为其辩护的东西。
aposteriori后验(的),验后(的),后天的它是先验的(apriori)反义
词。一个命题是后验的,当且仅当它的辩护只能由经验给出。
analytictruth分析真(理)命题只根据其词语的含义为真:例
如,"所有单身汉都是未婚男子。"分析命题可以先验地知道(见apriori)0追随蒯因的哲学家,怀疑我们能够区别分析真与根据经验或者行为检验的某种句法真(synthetictruths,见后面)。
antirealism反实在论)^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fem)的否定。根据反实在论,相信科学理论中X可观察项目(items)在本体论(ontology,见后面)意义上实际存在,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当对理
论采取一种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t,见后面)的态度,把理论当作启发性装置。
axiomaticsystem公理系统一组公理及其经演绎逻辑证明的逻
辑后承。一个命题是公理系统中的一个公理,如果它在系统中是被假定的而不是被证明的。一个命题是公理系统中的一个定理,如果它是在公理系统中由公理通过逻辑演绎证明的。例如,欧几里得几何从五个公理出发,能够导出所有的定理。理论(theories,见后面)
的句法解释认为,理论是公理系统。
Bayesianism贝叶斯主义概率的一种解释,认为概率是信念度,
或者打赌的赔率,是科学家的纯粹主观的状态,并且概率不是世界中事件序列的性质。贝叶斯主义者采用这一种概率概念想要说明科学家使用数据检验假说,并为此辩护。
boundaryconditions边界条件对特定事实的描述,按照说明的D-N模型,它与定律一起说明特定的事件、状态或者事实。也称作"初始条件"(initialconditions)0例如,在对"泰坦尼克"号沉没
的说明中,船以特定的速度撞到特定尺度的冰山这一事实构成了边界条件。
causation因果性宇宙中的事件、状态、过程之间一种关系,科学设法去揭示它,对它的说明报告这种关系,而对它的预测提供了对其说明的检验。根据经验论的因果分析,追随休谟的解释,因果联结是偶适的(contingent,见下面),由规则性的实例构成,在原因和结果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必然性联结。普遍认为,因果序列不同于偶然序列,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conditionals,见下面)反映了这一事实。
ce^^/writosdause其余情况相同从句源于拉丁语,指"其他
情况相同"。它是对"如果P则Q"之概括的一种限定,反映了这样一种事实,除了P外的其他条件也必须成立,才能保证Q成立。因
此,擦一根火柴,然后火柴就会点燃,但是除了摩擦外只有加上"其余情况相同"的限定,如氧气存在、火柴没湿、没有强风吹过等条件,才能保证点燃。
constructiveempiricism建构经验论范弗拉森提出的一种主张,
认为理论或者真或者假(实在论),但是我们不知道谁真谁假,因而应当完全以它们在使观察系统化方面的启发价值为基础来接受它们或者拒斥它们。
contigcnttruth偶适真(理)一个命题的真(理)依赖于事物在自
然中的实际面目,不仅仅依赖于不通过经验我们就可以知道的纯逻辑的或者其他的根据。与必然真(理)相对照。例子:正常人有46条染色体(也许他们可以有48条或者44条)。
counterexample反例识别出一个或者多个事项,它(们)的存在
与某种命题不相容,因而是对命题真理性的一个反例。因此,一个
有限质量的粒子以比光速还快的速度运动,是原理"任何东西都不能
比光运动得更快"的一个反例。一个反例不足以反驳一种概括。
countwfactualconditional反事实条件句指一类命题,其语法形
式为"假如P是(were)那种情形,则Q可能是(wouldbe)某种情形",与陈述条件句"如果P是(is)那种情形,则Q是(is)某种情形"相对照。当一个反事实条件句为真时,即使前件和后件(P和Q〉中包含的句子皆为假,则表明,两个句子P和Q报告了由原因与结果联系起来的事实,或者由定律联结起来的事实。
coveringlawmodel覆盖律模型见deductive-nomologicalmodelofexplanation说明的演绎-律则模型)。
deductive-nomological(D-N)modelofexplanation说明的演绎-律则(D-N)模型指对说明(explanation)概念的一种精释(explication,见
下面),它要求每一说明都是一种演绎论证,至少包含一个定律,经
验上是可检验的
deductivelyvalidai^ument演绎有效论证指一种论证,如果前提
真,结论必定真。例如,任何形如"若P则q,有P,故q"的论证都是有效的。对于有效的论证,论证的前提不必是真的。例如,"所有狗都是猫,所有猫都是蝙蝠,所以所有狗都是蝙蝠。"它是有效的。因为有效性保持真值,所以是重要的:在一则有效论证中,如
果前件为真(当然它们可以为假),那么结论保证是真的
o
disposition素质,倾向,品性某物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展现出
来的特征(trait)。因此,玻璃具有易碎的品性,即从一定高度掉到一

表面或者某种硬物上它就破碎。经验论者认为,品性只在存在着
潜在的可以实现它们的性质时才能成立。玻璃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分子结构,即使它从未破碎,它也是易碎的。对于没有可以说明它们
之潜在结构的品性,经验论者持怀疑态度
empiricism经验论,经验主义指一种认识论观点:所有非分析
真(non-analytictruths,见上面)的知识,都由经验加以辩护
q>istonicrelativism认识相对主义认为除了相对于一种观点外,
不存在可知的命题,因此除了相对于某些观点的认识外不存在真理
与任一种观点有联系的认识论,从另外一种观点看,都没有根据
epistemology认识论哲学的一个分支,考察知识的本性、限度
和辩护,也称作"知识论"(theoryofknowledge)。我们是否可以拥有关于不可观察事物的知识,就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可与形而上学
(metaphysics)比较
o
exemphar范例库恩采用的一个术语,用来刻画常规科学(normalscience)下关于具体求解一个谜题(puzzle)的标准教科书示例
(example),或者刻画实验室设备中的一个专门的部件及正确使用它
的有关规则。
explanandum(fiJSJexplananda)被说明句在一项说明(explanation)中,描述何者被说明的语句。
explanans(复数ejcpto/ianria)说明句对某个事实之说明所构成
的语句。
explication(rationalreccmstruction)精释(合理重构)对来自寻
常语言中的词语的重新定义。它提供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取代了含糊的、不精确的含义,于是消除了含糊性和无意义性的威胁。这种哲学分析方法是由逻辑经验论者倡导的。例如,D-n模型精释了寻常的"说明"(explanatkm)概念。
falsification证伪通过发现反例(counterexan?)le,见上面)来解证一
个命题是错误的。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证伪假说,构造出新的假说,并将它付诸证伪,因为证实科学定律(scientificlaws,见下面)
是不可能的。如果命题只能采用辅助假说(auxiliaryhypotheses)才能被
检验,则严格的证伪是不可能的,因为被证伪的是辅助假说集和处于
检验中的假说的总体,而不是其中某个特定的命题。
holism整体论指这样一种学说:科学假说与用于检验的经
验每次并非一对一地相遇,而是以更大的单元组对组的方式相
遇,于是证伪并不能动摇一个特定的命题(见fabificatioii),而确证(confirmation)也不能唯一地支持诸命题中的某组特定的命题(见
underdetermination)。
hypothetioMieductivism假说-演绎主义指这样一种观点:先假
定某种普遍命题成立,从中导出可观察的结果,检验这些结果,以便
间接地确证这些假说,科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前进的。当一个假说因为其对观察的预言没有兑现而被否定时,科学家就寻求修正的假
说或者全新的假说
incommensurability不可通约(性)一种理论或范式(paradigm)到另一种理论或范式的假定的不可翻译性(untranslatability)。如果范式或理论是不可通约的,那么它们之间不存在还原(reduction,见下面)的可能性,并且从一种转移到另一种,在说明能力上无所谓纯粹的得或失。
inductiveargumrat归纳论证在这种论证中,前提支持结论,但
并不能保证结论为真,这与演绎论证形成对照。例如,太阳在过去已经升起很多天了,它构成一个很好的理由使我们相信它明天还会升
起,但是这个理由并不能使太阳将升起这件事成为逻辑上的必然
inductive-statistical(I-S)modelofexplanation说明的归纳-统计(I-S)模型对演绎-律则模型的一种改造,以适应于那些采用了概率性概括而非严格定律的说明。概率性定律并不能演绎地决定它们
所说明的事件,因此这样的模型与D-N模型截然不同
o
运用的一种论证形式:如果假设它之存在能够最好地说明观察,那么基于这样的理由可推断出不可直接观察或者不可探测之机制的存在性。类似的推理模式试图建立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见下面),理由是,惟有当前科学理论的近似真理,才能说明科学的
技术成功
initialcwiditions初始条件见boundaryconditions(边界条件)
instrumentalism工具主义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理论应当被当作
组织我们的经验并对经验做出预测的启发性装置、工具,但是理论关于不可观察事物、性质、过程和事件的主张,不应当在字面上理解为
真的或假的
o
logicalempiricism逻辑经验论,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论(logicalpositivism,见下面)的同义词。这个哲学学派与英国经验论者洛
克、贝克莱和休谟有渊源关系
logicalnecessity逻辑必然(性)一个命题是逻辑必然的,如果它
的真只来自于逻辑法则,或者其否定是自相矛盾的。例如,"二是
个偶数"就是逻辑必然的。

logicalpositivism逻辑实证论,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上半叶的一
哲学学派,试图把经验论与逻辑的新进展结合起来,以表明所有重
要的哲学问题皆可被证明是语言学的问题,通过分析、精释(explication,见上面)或语言的合理重构而得到解决。逻辑实证论者追随经
验论者,认为只有有意义的术语和陈述才指向经验可以证实的东西,由此有他们的"意义性的证实论判据"(verificationistcriterionof
meaningfuhess)
o
kmg~runrelativefrequency长远相对频率概率的一种解释,按
照这种观点,"长远"看来,即抛掷次数无限增加的情况下,一种结局(比如说掷硬币得到反面)的概率等于这种结局(反面)发生的总次数
除以试验(所有的掷硬币活动)的总次数
metaphysics形而上学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考察宇宙中存在的事
物的基本种类。例如,"存在不可观察的事物吗"这样的问题,就
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可比较epistemology(认识论)
o
model模型对支配自然过程之规则性的一种有意识简化的描
述。或者指系统的一种定义,这系统通常是一种数学系统,有时指
从更一般的、理想化或简化程度不够的理论中推导出来的系统,但有
时也指独立于任何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系统。亦见semanticapproachtotheories(理论的语义进路)。
naturalkind自然种类一个形而上学(metaphysics,见上面)概
念。与人造种类(artificialkind)相对照。自然种类是指状态、事件、
过程或者事物的一种类型,其存在性独立于我们的分类旨趣。因此,自然种类是包括进自然定律(naturallaws,见下面)中的那些东
西。"州议会大厦"是一个人造种类,而"酸"是一个自然种类。naturaHaw自然定律实际支配着自然过程的一种规则性,科学
设法揭示它。定律通常被认为具有条件句的形式"如果a则b"或者"所有的a都是bw。自然定律通常被认为是因果关系背后真实的非同寻常的规则性。见scientificlaw(科学定律)。
naturalism自然主义这种哲学观点认为,自然科学的发现与方
法是探究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最佳指导。自然主义拒斥这样的主张:哲学为科学提供了一种先验的基础。相反,它认为应当尝试
采用自然科学的理论解决哲学问题。自然主义者特别希望从达尔文进化论中为哲学推导出洞见。
necessarytruth必然真(理)命题的真理性不依赖于关于世界恰
巧发生方式的任何偶适事实(contingentfact),却反映了事物可能安排的唯一方式。与偶适真(理)(contingenttruth)相对照。例如"2是一
个偶数"就是一个必然真理。
necessity必然性见logicalnecessity(逻辑;^然性)和physicalnecessity(物理必然性)。
normalscience常规科学指范式的表达(articulation),其中科学
家的任务是,用范式解谜。未能解决谜题是科学家的过错,而不是|科学哲学|
范式的过错。持续不能解决
谜题,它就变成了一种反常
(anomaly),并可能引发一场革命,终结范式的霸权
o
normative规范(性)的与规范(norms)有关,指事物应当成为
的样子,因而涉及价值、道德、伦理、政策的领地。与"实证的"(positive)或者"描述的"(descriptive)——指事物实际表现的样
子一相对
ontology本体论即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事物的基本种类。在
科学哲学中,指更狭义的用法,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是指理论所承诺存在的事物种类。因而,牛顿力学承诺,质量是一种存在,它是事物
的一种内在性质。爱因斯坦力学承诺,质量是事物及其参考系间的
种关系性质
o
paradigm范式库恩釆用的一个术语,用来刻画一种科学传统,
包括它的理论、教科书习题与解答、它的设备、方法论及其科学哲学。范式控制着常规科学(normalscience,见上面)。这个术语已经
一般用来描述一种世界观
o
partialinteipretation部分解释可比较scientificrealism(科学实
在论)
physicalnecessity物理必然性一个命题是物理必然的,如果它
是一条自然定律,或者它的真理性源于自然定律
此,这是物理
必然的:纯钚的量在质量上不可能超过100000千克,因为物理定律告
诉我们早在它到达这个质量之前,它就爆炸了
o
positivism实证论,实证主义见logicalpositivism(逻辑实
证论)
o
pragmatics语用学对影响到意义和表达(utterance)成功的交流语境(context)的研究。通常认为,说明的演绎-律则模型忽视了语用
术语表
239
维度,而我们用语用维度可以测度所要求、所提供的说明是否成功,
但D-N模型倾向于对逻辑和意义作纯粹的非语用解释。
priorprobability先验概率,验前概率在贝叶斯的概率解释中,
先验概率是某些新证据获得之前指派给一个假说的打赌赔率,新证据可以通过贝叶斯定理改变先验概率的值。根据贝叶斯主义的理解,
科学家一开始可以给先验概率指派任何一个数值。如果一定的条件成立,只要科学家运用贝叶斯定理,指派给假说的概率最终会收敛到
正确的数值上去。
probabilisticpropensity概率倾向某种东西不得不以一定的频率
展示出某种行为的品性(disposition,见前面)。例如,铀原子有放射
出ct粒子的概率倾向。此种倾向是神秘的,因为展现它们的体系中不存在的潜在性质,可用来进一步说明问题中行为的频率。比较磁
体的品性,它可以用电子的定向来说明,或者易碎性的品性,它可以用化学结构来说明。但没什么能够说明铀原子以一定频率放射出a
粒子的品性。
probability概率指某个命题为真的主观信念度[贝叶斯打赌赔率(Bayesianbettingodds),见上面],或者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长远相对频率(天气报告的概率),或者指一个给定事件发生的纯粹
对这三种概率的定义,都分别存在相关的哲学问题。
projectable可投射的一个术语或者谓词(predicate)的性质,它
命名了一个自然种类(naturalkind,见上面),并且此性质可以包括在
自然定律中。这个词是古德曼在处理"格路"(grue)和"伯力"(bleen)问题时杜撰的。
realism实在论见scientificrealism(科学实在论),antireafem(反
科学哲学I
实在论)。这个术语也用于描述柏拉图及其追随者的立场:数作为
抽象的专门对象是实在的,诸如红的(beingred)、红色(redness)之类的性质独立于它们的实例(instances)—特别是红色的东西(red
things)-而存在。
reduction还原同一领域中不太普遍的与较普遍的理论间的一种
关系,这种关系使得较普遍的理论能够说明不太普遍理论的(近似的)
真理,办法通常是从较普遍理论的定律中逻辑导出不太普遍理论的定
律。因而,人们可以说牛顿力学能够说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即前者可以还原后者。如果诸理论是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见
上面),则还原就不成立。
scientificlaw科学定律我们对自然定律的最优估计。例如,牛
顿关于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长期以来被认为描述了处处永真、永远为
真的非同寻常的规则性,因此构成了一条自然定律。
scientificrealism科学实在论这种观点认为理论科学的主张必
须被视为字面上(literally)真的或者假的,如果我们接受一个理论为
真,就承诺它的本体论(ontology,见上面)上的存在性,即它说的事
物是存在的,即使我们不能探测到它们。可比较antirealisnK反实在论),instrumentalism(工具主义)。
semanticapproachtotheories理论的语义迸路主张理论不是公
理系统[句法进路(syntacticapproach),见下面],而是模型的集合。它是对有着或多或少现实应用的相对简单的系统的定义。关于构成理论的模型是否反映某种说明其应用的潜在的机制,语义进路保持中立态度。
strongprograminthesociologyofscience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强
纲领企图追踪科学变化的本性,伹不是依据某些理论是真的或者比
其他理论更逼近真的事实。这一纲领受到下述观念的激发:因为如库恩所指出的,在科学革命中有得也有失,认识论的考虑不可能说明何种理论取胜,所以要说明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应当求助的因素,与说明某种理论何以失败的因素,并没什么不同。
syntacticapproachtotheories理论的句法进路主张理论是公理
系统,其中经验概括通过从理论定律的推导而得到说明。
synthetictruth综合真(理)命题的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
关于世界的偶适事实。因此,"有一些卫星围绕着木星转"是一个综合真理。根据经验论(empiricism,见上面)的理解,综合真理不可
能被先验地认识。
teieologicalexplanation目的论说明通过识别试图达到的目的、
目标或者结果来说明某种事实、事件、过程、状态或者事物。因为实现一个目,标通常是在后来才达到,有时根本不能实现,所以此种说明似乎不可能是因果的,因此是可疑的。
testability可检验性命题是可检验的,如果有关观察的明确结
果可以从中推断出来并可以与观察相比较。逻辑实证论者那时候要求,所有有意义的命题都是可检验的。后实证论哲学家已经接受,单个命题本身不可能是可检验的。
thewy理论见semanticapproach(语义进路),和syntacticapproach(句法进路)。
underdetermination亚决定性,不完全决定(性)有人认为数据不
能完全决定理论,对于一定量的观察数据,即使是所有的观察数据,都可以建构出不止一个能够系统化、预测和说明这些数据的理论,以至于数据并不能决定哪一个理论为真。
verification证实通常通过观察来建立一项主张的真理性。
实证论者拥护证实论(verificatbnism)的意义理论(theoryofmeaning),按照这种意义理论,一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当且仅当它是可证实的(verifiable)。
参考文献
Achinstein,Peter(1967)TheConceptsofEvidence,Baltimore,JohnsIfop-
kinsLMiversityPress.Achinstein,Peter(1983)TheNatureofExplanation,Oxford,Oxford
LfeiversityPress.
Achinstein,Peter(1988)"TheIflocutionaryTheoryofExplanation",inJosephPitt(ed),TheoriesofExplanation,Oxford,OxfordLhiversityPress,
Allen,C"Bekoff,M,andLauder,G.(1998)Nature'sPurposes,Cambridge,Mass.,MITPress.
Ayer,AJ.(1961)"WhatisaLawofNature",inTheConceptofaPer-
son,London,Macmillan.Barnes,Barry(1974)ScientificKnowledgeandSocialTheory,London,
Routledge.
Barnes,Barry,Hoor,David,andHenry,John(1996)ScientificKnowledge:ASociologicalAnalysis,Chicago,UiiversityofChicagoPress.
Beauchamp,TomL"andRosenberg,Alex(1981)HumeandtheProblemof
Caus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Berkeley,George(】7】0)Princ^JesofHumanKnowJedge.Bloor,David(1974)KnowledgeandSocialImagery,London,Routledge,Boyd,a,Gaspar,R,andTrout,J,D.(1991)ThePhibsophyofScience,
Cambridge,Mass"MITPress.Braithwaite,RichardR(1953)ScientificExplanation,Cambridge,Cambridge
LhiversityPress.
Burtt,EdwinA(1926)TheMetaphysicalFoundationsofModernPhysical
Science,London,Routledge,Butterfield,Herbert(1965)TheOriginsofModernScience,NewYork,Free
Press,
Carnap,Rudo^)h(1952)TheContinuumofInductiveMethods,Chicago,
LhiversityofChicagoPress.Cartwright,Nancy(1983)HowtheLawsofPhysicsLie,Oxford,Oxford
LfaiversityPress,
Churchland,Paul,andHooker,Clifford(eds)(1985)ImagesofScience:EssaysonRealismandEmpiricism,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Cohen,LBernard(1985)TheBirthofaNewPhysics,NewYork,Norton-Conant,JamesR(1957)HarvardCaseHstoriesintheExperimentaJSciences,Cambridge,Mass.,HarvardIMiversityPress.Curd,Martin,andCover,JanA(1997)PhilosophyofScience:TheCentral
Issues,NewYork,Norton,Darwin,Charles(1979)OntheOriginofSpecies,NewYork,AveneLDawkins,Richard(1986)TheBindWatchmaker,NewYork,Norton.
Duhem,Pierre(1954)TheAimandStructureofPhysicalTheory,NewYork,Doubleday.
Feyerabend,Paul(1975)AgainstMethod,London,Verso,
Feynman,R-(1984)QED:TheStrangeTheoryofLightandMatter,Princeton,PrincetonLhiversityPress.
Fine,Arthur(1986)"TheNaturalOntologicalAttitude",inTheShakeyGame,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
Gfymour,Clark(1980)TheoryandEvidence,Princeton,PrincetonlhiversityPress.
Goodman,Nelson(1973)(firstpublished1948)Fact,FktionandForecast,3rdedn,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Gutting,Gary(1980)ParadigmsandRevolutions,NotreDame,LhiversityofNotreDamePress-
Hempel,CarlG,(1965)AspectsofScientificExplanation,NewYork,FreePress.
HempelC^rlG.(1988)"Provisos",inAGriinbaumandW.Salmon(eds),ThelimitationsofDeductivis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Hoefer,C',andRosenberg,A(1994)"EmpiricalEquivalence,UnderdeterminationandSystemsoftheWorld",PhilosophyofScience61:592—607.
Harwich,Paul(1982)ProbabilityandEvidence,Cambridge,CambridgeLbiversityPress.
Iforwich,Paul(1993)WorldChanges:ThomasKuhnandtheNatureofScience,Cambridge,Mass"NUTPress.
Hume,David(1888)ATreatiseofHunanNatur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Bune,David(1974)Inquir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Indianapolis,Hackett.
Jeffrey,Richard(1983)TheLogicofDecision,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
Kant,Immanuel(1961)TheCritiqueofPureReason,London,Macmillan.Kitcher,Phil^)(1995)TheAivancementofScience,Oxford,OxfordUiiversityPress.
Kneale,William(1950)ProbabilityandInduc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Kuhn,ThomasS,(1957)TheCopernicanRevohitbn,Cambridge,Mass.,HarvardLhiversityPress,
Kuhn,ThomasS,(1977)TheEssentialTension,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
Kuhn,ThomasS.(1996)TheStructureofSckntificRevolutions,3rdedn,
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atour,Bhino,andWoolgar,Steve(1979)Laboratorylife,London,Rout-
ledge,
Laudan,Larry(1977)ProgressanditsProblems,Berkeley,Ui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Leibniz,G.W.(1981)NewEssaysonHumanLhderstand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Leplin,Jarrett(ed.)(1984)ScientificRealis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Leplin,Jarrett(1988)ANovelArgumentforScientificRealism,Oxford,OxfordUiiversityPress.
Leplin,J"andLaudan,L.(1991)"EmpiricalEquivalenceandUnderdetermination",JournalofPhilosophy88:449—72.
Lewis,David(1974)Cbunterfactuals,Oxford,HackwelL
Lewis,David(1984)"Causation",inPhibsophicaiPapers,voL2,Oxford,OxfordLhiversityPress.
Lloyd,Elizabeth(1987)TheStructureofEvohtionaryTheory,Princeton,PrincetonLhiversityPress,
Locke,John(1690)EssayonHumanUnderstanding.
Longino,Helen(1990)ScienceasSocialKnowledge:ValuesandObjectivityinScientificInquiry,Princeton,PrincetonLhiversityPress,
Mach,Ernst(1906)TheAnalysisofSensation.
Mackie,JohnL.(1973)Truth,ProbabilityandParadox,Oxford,OxfordVniverskyPress,
Mackie,JohnL(1974)TheCementoftheLbivers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Merton,RobertK.(1973)TheSociologyofScience,Chicago,Uiiversityof
ChicagoPress,Mill,JohnS,(1843)ASystemofLogic,
Miller,Richard(1987)FactandMethod:Explanation,ConfirmationandRealityintheNaturalScience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Nagel,Ernest(1977)TdeohgyRevisited,NewYork,ColumbiaUiiversityPress.
Nagel,Ernest(1979)TheStructureofScience,Indianapolis,HackettNagel,Ernest,andNewman,JamesR(1954)GodeJ'sProof,NewYork,StateLhiversityofNewYorkPress,
Newton-Smith,William(1981)TheRationalityofScience,London,Routledge.Pickering,Andrew(1984)ConstructingQuarks,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
Pitt,Joseph(ed)(1988)TheoriesofExplanation,Oxford,OxfordLhiversityPress.
Popper,KarlR(1959)LogicofScientificDiscovery,NewYork,Basic
Books.(FirstpublishedinGerman,1935.)Popper,KarlR,(1984)ObjectiveKnowledge,NewYork,IferperandRow.Quine,WillardV,O,(】951)FromaLogicalPointofView,Cambridge,
Mass"HarvardLhiversityPress.Quine,WillardVO,(1961)WordandObject,Cambridge,Mass"MITPress.Railton,Peter(1988)"ADeductive-NomologicalModelofProbabilisticEx-
planation",inJosephPitt(ed.),TheoriesofExplan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
Reichenbach,Ifens(1938)ExperienceandPrediction,Chicago,LhiversityofChicagoPress.
Reichenbach,Hans(1951)TheRiseofScientificPhilosophy,Berkeley,
Ol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Rosenberg,Alex(1985)TheStructureofBologicalScience,Cambridge,
CambridgeLhiversityPress,Rosenberg,Alex(1992)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Boulder,Westview.Sahnon,Wesley(1966)TheFoundationsofScientificInference,Pittsburgh,
LftiiversityofPittsburghPress.Salmon,Wesley(1984)ScientificExplanationandtheCausalStructureofthe
World,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I参考文献(249
Salmon,Wesley(1988)"StatisticalExplanationandCausality",inJosephPitt(ed,),TheoriesofExplan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Salmon,Wesley(1989)FourDecadesofScientificExplanation,inWesleySalmonandPhil^)Kitcher,ScientificExphnatbn,MinnesotaStudiesinthePhibsophyofScience13,Minneapolis,IMiversityofMinnesotaPress.
Salmon,Wesley,andKitcher,Phil^)(1989)ScientificExplanation,Minnesota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13,Minneapolis,UiiversityofMinnesotaPress.
Savage,Leonard(1972)FoundationsofStatistics,NewYork,Dover,
Shapere,Dudley(1964)"Reviewof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w,
PhilosophicalReview73:383—94,
Shapin,Steven(1996)TheScientificRevolu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Sheffler,Israel(1976)ScienceandSubjectivity,Indianapolis,Bobbs-MerrilLSmart,J.J,C,(1968)BstwemScienceandPhilosophy,London,Routledge.Spector,Marshall(1968)ConceptsofReductioninPhysicalScience,Phila-
de^)hia,TempelLtaiverskyPress-Stove,DavidC.(1967)Hume,ProbabilityandIn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
Suppe,Fredrick(ed.)(1977)TheStructureofScientificTheories,Ubana,LhiversityofIllinoisPress.
Thon^json,Paul(1989)TheStructureofBologicalTheories,Albany,StateUiiversityofNewYorkPress,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