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味》

_4 肯恩·威爾伯(美)
肯·威尔伯:随着进化向更高的层次演进,深度越来越大,广度越来越小,人们对这一点总是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容易把若干亚整体组成的大小、范围或广度与深度相混淆。这样,人们就把层次系统中的重要程度的顺序颠倒了过来。
问:进化不断向前演进会产生出更大的深度和更小的广度,这可以说是要点8吧?(我们省略了其中一些内容。)那么,你能够就这一点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
肯·威尔伯:好的。例如,生物有机体的数量要比细胞少,分子的数量要比原子的数量少,原子的数量又要比夸克的数量少。其中,每一个层次的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当然,这是因为较高的层次超越和包含了较低的层次,较低层次的亚整体数量比较高层次的亚整体数量多。例如,不管宇宙中有多少细胞,分子的数量一定比细胞的数量多。不管宇宙中有多少分子,原子的数量一定比分子多。不管宇宙中有多少原子,夸克的数量一定比原子多。
因此,有较大深度的亚整体要比有较小深度的亚整体广度更小。亚整体的深度越大,它的数量就越少。人们习惯认为,在一个层次系统中,广度越大越好,这使他们完全搞错了重要程度这一取向,并且将存在的顺序弄颠倒了。他们总是认为越大越好。
问:一个亚整体超越并且包括了较低层次的亚整体,前者的深度比后者大。但是,深度越大,在这一深度上的亚整体数量就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金字塔"式的发展。
肯·威尔伯:是的。图2-1摘自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的《进化--广义综合理论》一书。正如人们所一般评价的那样,这本书准确清晰地总结了当代科学的进化观点。在这张图示里,你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金字塔"式的进化秩序。哪里的环境有利于生存,生命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生命能够顺利生存,思维就出现在哪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哪里的思维能够顺利发展,大精神就出现在哪里。)
在这张图里,你可以看到,垂直方向上深度越大,在水平方向上广度就越小。十分有趣的是,长青哲学根据它自己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问:"长青哲学"是......?
肯·威尔伯:可以这样说,长青哲学是世界上伟大智慧传统的核心。长青哲学认为,实在是由存在和意识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层次系统。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到思维,再从思维到精神,每一个层次都超越并且包括了比它更低的层次。所有层次组成了一个逐级递增的层次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用一个同心圆或者同心球面来表示,如图2-2,此图表示了层次系统中的超越和包括的关系。
每一个层次都包括了比它更低的层次,并且都有它自然发生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比它更低的层次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大的深度的意义上,每一个后继的层次都要更"大"一些。并且,我们可以在图2-2中看到,单个亚整体的自我认同在不断到扩展,涵括了大宇宙中越来越多的实体。
但是,既然后继的亚整体实际的广度变得越来越小,每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亚整体数量也就越来越小。图2-2 可以完全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图2-3。深度越大,意味着达到这个深度的亚整体更少,意味着广度更小,实际的亚整体数量更少。图2-3所表示的也是对长青哲学的金字塔式发展的一种解释。
问:看来,我们需要记住这一原则: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肯·威尔伯:是的。在我们讨论进化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两幅图表都记在心中。图2-2表明了超越与包括的含义,即表明了包容、涵括、认同和包含的实际递增,之中递增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越大,这一深度所包含的实在的层次就越多,或者说包含的实在的范围就越大。(?37)它们是它的实际的存在和组成部分,也是它的复合体(compound individuality)因此,深度越大,重要性也就越大。它表明:大宇宙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它内在的东西。正如一个分子内在地包含了原子,分子将原子作为了自己存在的一部分。
但是,图2-3告诉我们的是,亚整体实际所处的层次越深,其数量就越来越少。
图2-2表示的是深度,图2-3表示的是广度。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广度越大,深度就越小。
大宇宙意识
问:但是,你认为大精神是最高的层次,难道大精神不是无处不在的吗?我认为,既然它无处不在,它就并不构成一个层次。
肯·威尔伯:每一个层次都超越并且包括了它的较低层次。大精神超越了万事万物,也包括了万事万物。它彻底地超越了这个世界,也完全地涵括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亚整体。它透过万事万物体现出来,但是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体现。它永远存在于每一个层次或者每一个维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层次和维度。它是没有根据之根据者,所有体现之空,(Transsends all,include all,as the groundless Ground or Emptiness of all manifestation.)它超越了万事万物,涵括了万事万物。
大精神既是层次系统中最高的一个层次,又是画满了全部层次的一张大纸。它是梯子上最高的那一级,又是制成整个梯子的木头。它既是整个序列的目标,又是整个序列的基石。我认为,随着我们讨论的深入,这一点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问:我并不想在这一点上听到更多的阐述,但是,你却让我听到了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 ethics)。
肯·威尔伯:是的。真正的(genuine)环境伦理学的要义是,在一个真正的涵括中,我们应该超越和包括所有的亚整体。因为人类包含了物质、生命和心智,它们是人类自身的组成部分,我们当然就应该敬重这些亚整体,这不仅为了它们各自的内在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也是由于它们是我们自身存在的组成部分,破坏它们,无异于我们自取灭亡。破坏生物圈并不是意味着最终才会从外部危及和损害我们。生物圈就在我们的内部,它们是我们存在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复合个体,破坏生物圈就是内在的自毁,而不只是引起外部麻烦。
因此,排除简单的生态学,并不把万事万物简化为单纯的生物圈,我们就可以形成一种深刻的生态学观点。正是由于精神圈超越和包括了生物圈,生物圈超越和包括了大气物理圈,我们需要一种既超越又包括了生态学的方法。我们并不需要那种简单地把生态学置于特殊中心地位的方法(IN A REGRESSIVE FLATTENING)P39?(我们不能简单地偏重环境,回归到单一的一维生活和平淡的生活网络中。)
问:但是,许多生态哲学家和生态女权主义者都谈到神秘的万事万物的统一性,谈到巴克所称的"宇宙意识"。按照这种观点,万事万物都应该同样看待,完全没有什么层次系统,也不分什么高级和低级,只有伟大的命运。
肯·威尔伯:你说得不错。这种关于平等的神秘体验在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在这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人类的认同能够无限拓展,最终涵括万事万物,这可以称为"大宇宙意识",也就是"神秘宇宙观"(THE UNIO MYSTICA),这在图2-2中有所体现。个体的认同无限扩展至大精神,并且由此超越了万事万物,涵括了万事万物。上述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实现了这种至上同一性的人数却是微乎其微的。这正是由于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但是,在这种体验中,这种有意识的认同的确是与万事万物以及大宇宙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所有的存在物,不管它是高级还是低级,是神圣还是凡俗,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大精神完美的显现,正如它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没有高低之分。(PRECISELY AS THEY ARE--NO LOWER,NO HIGHER。)终极的深度就是同万事万物以及大宇宙的终极同一。
尽管万事万物同样都是大精神一视同仁的显现,但是,并非万事万物都同样能够实现这种终极同一。这种实现是一个成长和超越的发展和进化的过程的结果。
那些平地命运理论家(flatland web of life)仅仅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生命的平等性上,忽视了实现的层次性。他们认为,既然一只小虾(shrimp)和一只猿猴都是上帝的完美的显现,那么它们的深度也不会有什么差异。这些理论家实际上一种最令人不安和方式把理论简化了。
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环境伦理学家能够毫无例外地把所有亚整体都看成是大精神的显现。与此同时,也要在它们的内在价值方面做出注重实际的区分,并且意识到,用脚踢一块石头要比踢一只猿猴好得多,吃胡萝卜要比吃牛肉好,吃谷物要比吃哺乳动物好。
如果你承认这些观点,实际上你就承认了在深度上的分级(gradation)以及内在价值上的分级,也就是承认了一个价值的层次系统。绝大多数的环境哲学家都同意这些观点,但是他们不能够解释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个否定等级系统存在的等级系统--他们只承认平地命运以及生物的平等性,这种观念不仅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它使实际行动软弱无力,同时也使内在价值变得残缺。
意识层次图
问:好,我很想回到我们在第三部分谈到的话题。但是我们应该把目前的话题谈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进化的方向、大宇宙的目的,它们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事情,而是本身具有的方向性(directionality)。
肯·威尔伯:是的,今后具有一定的方向。这是混沌状态中的一种秩序和原则。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朝向更大深度发展的驱力。在这里,偶然性被战胜,意义出现了。随着进化的不断展开,大宇宙的内在价值也不断得到上升和增长。
问:这实际上是要点12,也是我想和你探讨的最后一点内容。在这个要点中,你给出了进化定向性的各种标示。我下面将把这些标示列出来。进化具有一种按下述方向演进的主要的、普遍的趋势,即朝着复杂性不断增加,分化、整合不断增加。组织/结构不断增加,以及目的(TELOS)不断增加的方向演进。
肯·威尔伯:是的。你说的是已经被人们接受了的一些进化的方向,也是在学术上已经被认可的进化方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退化和分解就不会发生。事实上,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存在退化和分解的。分解是任何亚整体都具备的四项功能之一。同时,它也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短期的发展阶段都必须遵循这些方向。正如迈克尔·墨菲所说,进化的大部分时候都是蜿蜒前进,而不是直线前进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进化总有一个大概的目的,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在进化过程中分化程度逐渐递增这一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例如,从原子分化为阿米巴(极小的单细胞原生物),再从阿米巴逐渐分化为猿猴。
但是,所有这些科学的描述都能大致这样总结:进化的基本驱力是不断增加深度。这是大宇宙的自我超越的驱力,即要不断超越以前走过的路。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问:你同时把深度和意识也联系起来了,你曾经说:亚整体的深度越大,它的意识程度就越深。
肯·威尔伯:意识和深度实际上是同义语。所有的亚整体,不管它有多么微小,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深度不存在最低点。随着进化的发展,深度变得越来越大,意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深。例如,不管原子具有什么样的深度,分子的深度一定比原子大,细胞的深度一定比分子大,植物的深度一定比细胞大,灵长类动物的深度一定比植物大。
这里有一个深度的层次问题,即意识层次的问题。进化实际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意识层次图。意识展开越多,对它自己的认识就越多,它自身的显现就越多。大精神、意识、深度,这样一些术语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问:既然深度无处不在,那么意识也无处不在?
肯·威尔伯:从里面,从内部观察深度,意识和它是一个模样,因此,可以说深度无处不在,意识无处不在,大精神也无处不在。随着深度的逐渐增加,意识也逐渐被唤醒,大精神也逐渐充分展开。我们说进化的向前演进产生更大的深度,深度随着进化的发展不断增大,也就是说,进化打开了更深的意识。
问:你使用了"展开"(unfold)和"兼容"(enfold)两个词汇。
肯·威尔伯:在每一次新的超越中,大精神都进一步地展开自己。同时,在新的阶段,大精神又把新的展开包容进了自身的存在。超越和包括,产生(beings forth)和包含(embrace),创造(creates)和爱(loves),性爱(eros)和上帝对人之爱(agape),展开和涵括,这些成对的概念实际上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简单地总结为:由于进化总是要超越前面的进化阶段,但又必须同时涵括这些阶段,那么,它的本质正是超越和涵括。这样,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方向性,也就是说,进化有一种神秘的冲动,那就是朝着不断增加的深度,朝着不断增加的内在价值,朝着不断增加的意识这一方向发展。如果说进化在不断演进,它就是在向这个方向演进,此外不存在其它可以选择的路径。
问:那么,概括起来,你的观点是......?
肯·威尔伯:可以归纳为好几点。首先,因为宇宙具有方向性,我们自身也具有方向性。运动过程体现了丰富的意义,而涵括本身也体现了内在的价值。正如爱默生所言,我们身处在无穷无尽的智慧(intellence)这样一种环境里。智慧换另外的说法也就是大精神。在宇宙的最初的面容上就刻有智慧这一主题,在空无一物的墙上绘有一种图案。在智慧的每一个姿态中都有一种意义,在智慧的每一次闪光中都有一种优雅。
我们,以及所有的生命,都浸透了这样一种意义,融汇在关爱、深刻价值、终极意义以及内在觉识的潮流中。我们是这无穷无尽的智慧、运行中的大精神以及创造中的上帝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一定非把上帝看成是某种存在于显现之外的主宰一切的神秘人物。我们也不一定非把上帝描绘成某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内的女神,她消融在自己的创造物之中。进化既是上帝又是女神,既是超越又是涵括。它内化在进化这一过程本身。它的不断演化编织出的恰恰是大宇宙的结构。但是,它处处超越了自己的产物,同时每一刻又有新的创造。
问:这就是所谓的超越和涵括。
肯·威尔伯:是的。我相信,我们被引导醒悟这一过程。这这个过程中,恰巧是处于我们自身之内的大精神变得自觉起来,或者如某些人所说,变得具有了超意识。从潜意识到自觉意识,再到超意识,深度不断地增加,在对它自己令人震惊的认识过程中,单一与辉煌的万事万物融合,我们大彻大悟,洞若观火,犹如那独一无二的上帝。
谈到这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种说法是精神错乱吗?难道这些神秘主义者、圣者和贤人都是疯子吗?他们都在演奏同样传奇的变奏曲,不是吗?某日清晨醒来,发现自己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与万事万物同一,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是否有一些荒诞无稽?
是的,也许他们是疯狂了,他们是一群神圣的傻瓜。他们面对不测的深渊,正在喃喃自语。也许,他们需要一名具有优秀理解力的治疗家?
但是,我仍然对此存有疑虑。也许进化的顺序是从物质到身体,从身体到心智,从心智到灵魂,再从灵魂到精神。每一次都是超越和包括,每一次都比前者有更大的深度、更深的意识,更大的容量。在进化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阶段,也许,仅仅是也许,个体的意识也能够达到无限大的程度,它将整个大宇宙都涵括在其中,这是一种真正醒悟到自己本质的大精神的大宇宙意识。
这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讲得通的。请你告诉我,世界上的神秘主义者、圣者和贤人讲述的故事真的要比那些所谓的科学唯物主义的故事更不切合实际吗?后者其实才是白痴。他们的话语充满了噪音、愤怒,而又没有体现意义。请仔细分辨:这两个故事究竟哪一个实际上听起来是真正愚蠢的?
我认为那些圣者、贤人们处于进化的神秘冲动的前沿,他们是自我超越驱力的先驱。这种驱力使他们不断超越已经走过的道路。在我看来,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大宇宙朝着更大深度和不断拓展的意识今后的动力,他们正在以光速与上帝会合。
我认为,他们已经表明,在你、我、以及所有人的身上都有同样的深度。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渗透到了万事万物中。大宇宙通过他们的嗓音放声歌唱,大精神通过他们的眼眸闪烁光芒。他们昭示了明天,向我们打开了通向我们自己命运的道路。这条道路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达到惊人的自知。你会发现,圣者的声音变成了你自己的声音,圣者的眼睛变成了你自己的眼睛,你用天使般的声调说话,你在实现的火焰中燃烧起来,你在大宇宙这面镜子中认清了自己的面容:你的本体实际上与万事万物是同一的,你不再是那条溪流的一部分,你就是那条溪流本身,万事万物是在你之内而不是在你之外展开。星辰在再是在天外,而是在你的上空闪烁。超级新星在你的心中形成,太阳因为你的醒悟光芒四射。因为你超越了一切,拥抱了一切。在这里,没有最终的完全的体现,只有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你就是那个起点,那种初始状态,或者那个绝对的空。在那里,整个进化过程永远无休止地、持续地神奇地展开。
整个游戏,这个梦魇般的进化过程又恢复了原状。你现在正在整个进化端点的前面,随着一次突如其来的彻底惊觉,你看清了自己最初的面容。在大宇宙混沌初开之前,你就是这样的面容。这面容是绝对的空,它象万事万物那样微笑,象整个大宇宙一样歌唱。在那最初的一瞥中,一切都重新开始,剩下又是永恒的微笑,就像一池水中的月晖,在水晶般清澈的深夜里闪耀。
没有疆界:东西方个人成长的路径》
(美国1979年初版,1987年再版。原书160页。)
许金声等译
肯恩·威尔伯简介:
肯恩·威尔伯是当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超个人心理学的最重要的作家。人本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超个人心理学则被称为继人本心理学之后的"第四种力量"。 肯恩·威尔伯则被称为超个人心理学的马斯洛。
肯恩·威尔伯是当前美国学术类著作最畅销的作家,已经有16部著作被译为了20种语言。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爱与意志》的作者)评论:"肯·威尔伯唤醒了所有能够有幸阅读其著作的读者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没有疆界》前言
这本书探讨的是我们如何把自己的经验用一道道的疆界分割开,从而使我们自己远离了自身、他人以及整个世界。我们把自己的觉识(Awareness)分解成了许多相互对立的范畴,例如主体与客体、生与死、心灵与身体、内在与外在、理性与本能等等。我们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使得经验之间互相否定,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冲突。这样一种暴力所导致的后果,可用多种词语来描述,但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幸福感"。生活变成了苦难,充满了冲突与争斗。但是,我们所体验的冲突、焦虑、痛苦、以及失望等,都是由于我们自己在生活错误地设立各种各样的疆界所造成的。这本书探讨了我们是如何制造这样疆界,我们能怎样面对这些疆界。
今天,我们面对自己的冲突与矛盾,感到大量的困惑,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在何处能够得到帮助。从心理分析到佛教禅宗,从格式塔心理学到超越性沉思(TM),从存在主义到密宗哲学,但是,在这些学派之间,常常互不相容。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引言:我是谁?
第二章:只要一半
第三章:没有疆界的领域
第四章:没有疆界的觉识
第五章:没有疆界的时间
第六章:疆界的成长
第七章:角色的层次:发现的开始
第八章:人首马身层次
第九章:超越中的自我
第十章:意识的极限状态
第一章
导引:我是谁?
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有一种体验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如其来地降临:
"片刻之间,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绚丽的彩云之中。起初,我以为是失火了,附近的那座大城市里燃起了熊熊大火。马上,我就明白了,那火是在我自己心中燃烧。紧接着,一种兴奋和幸福感向我袭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智慧的通明。我不仅相信,而且确实看见了宇宙并不是一些死气沉沉的物质,恰恰相反,它是有生命的存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我自己的身上,我彻悟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这并不是确信自己将长生不死,而是意识到在那一刻我得到了永生,而且整个人类都是永恒不朽的。我洞悉了宇宙的秩序,毫无疑问,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为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共同运作,世界以及宇宙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称为"爱"的东西。从长远来看,个体以及全人类都迟早将获得幸福。"
--巴克(R.M.Bucke)
这是何等奇妙的觉识啊!如果我们仓促得出结论,断言这种体验是幻觉,或者是精神错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最后的结果表明,他们并没有经历任何精神病幻象的苦痛折磨。
"街道上的尘土、石头都如黄金一般贵重,世界的最初就是它的最终。当我透过一扇门初次看见那些绿树的时候,我感到欣喜若狂、心醉神迷......在街头奔走嬉笑的小伙子和姑娘洋溢着青春活力,弥足珍贵。我一点也感觉不出他们是生也有死的生命。芸芸众生都各得其所地天长地久地生存。在阳光下,永恒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
--特拉赫恩(Traherne)
美国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n James)曾反复强调:"我们平常清醒时的意识仅仅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意识。相关的一切通过朦胧的屏障(filmiest of screens)与之分离,潜在的完全不同的意识类型就存在于这一屏障之后。"我们日常的觉识仿佛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岛屿,它被广阔的意识的海洋所包围。海浪昼夜不停地冲击着岛屿,当海浪越过了海岸的阻隔,流入岛内,我们这日常觉识的岛屿就会淹没在广大的新世界的意识中,这些意识虽然从来没有被探索过,但却极为真实。
"心动神驰的时刻来到了。它如此强烈,整个宇宙都静默了,仿佛为那难以言表的庄严与壮丽所震慑。无垠的宇宙成为了一体,泽被万物的、完美的一体......也正是在那无比幸福的奇妙瞬间,我大彻大悟了。在内心强烈的想象中,我看见构成宇宙的原子或者分子--我不知道它们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重新调整着位置,而此时宇宙正在处在绵延不断的生命历程中,从一种秩序转换到另外一种秩序。构成宇宙的原子、分子也在不断地重新组合,我不知道它们是精神还是物质。面对这环环相扣的生命之链,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时,那是怎样一种快乐啊!宇宙中的一切都融合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巴克
在这种令人敬畏的大彻大悟的体验中,最具魅力的方面,即我们将会给予大量关注的方面,就是个体超越了任何疑虑的阴影,逐渐感觉到自己是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同为一体,不管什么高或低,神圣或世俗。人的"同一感"(sense of identity)扩大开去,远远越过了心灵与肉体的狭窄的局限,拥抱着整个宇宙。也正是由于如此,巴克将这一认识称为"宇宙意识"(cosmis consciousness)。穆斯林称之为"终极同一"(Supreme Identity),所谓"终极",是因为它认同了万事万物。我们把这种意识称为"统一性意识"(Unity consciousness),--它是一种与浑然一体的宇宙的充满爱意的拥抱。
"街道属于我,神庙属于我,人群属于我,天空属于我,太阳、月亮、星星,整个宇宙都属于我,我是其中唯一的观赏者,陶醉于其中。我不了解那些烦琐的条条框框,不了解什么是边界,什么是疆界,但是所有的疆界、财富、以及拥有财富的人都为我所有。我曾经千折百转,还是堕落了。我被驱使着去学习人世中那些卑鄙的伎俩。现在我已经抛弃了它们,重新回到童年。也许,我就要进天国了。"
--特拉赫恩
这种关于"终极同一" 或者"太和"、"至上同一"的体验相当广泛,连同那些其他试图解释它的各种学说,被称为"长青哲学"(The Perennial Philosophy)。事实证明,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都以这样一种体验或者知识为核心。因此,我们能够有根有据地讨论"宗教信仰的超越性统一"(transcendent unity of religions)和基本真理的一致性。
本书的主题就就是要讨论:这种类型的觉识,即"统一性意识"或者"终极同一",是一切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的本性和生存的条件,但是,我们却一步一步地给世界设置各种疆界,为了固守这些疆界而失去了真正的本性。原本是单纯和统一的意识被分割划界,以不同的同一性和疆界,在各种不同的层面运作。这些不同的层面,基本上也就构成了我们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各种方式。
"我是谁?"这个问题,也许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一直困扰着人类,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人们为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从宗教的到世俗的,从复杂的到简单的,从科学的到浪漫的,从政治的到个人的,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但我们并不是要去考察这个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是要探讨当人们在提出并且回答"我是谁?"、"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我的最基本的身份是什么?"等问题时所经过的非常具体的、基本的心理过程。
当有人问:"你是谁?"后,你给出一个有理智的、诚实的、多少有些具体的答案。你当时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呢?当你在做这件事时,你的头脑里正在进行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从某一意义上说,你正在对你所知道的你的"自性"(self)进行描述。你的描述中包括了你认为与你的基本身份相关的那些事实: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有价值的还是无用的,科学的或诗意的,哲学的或是宗教的,等等。例如,你或许会想:"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具有一定的潜力;我的心地善良,但有时也冷酷无情;我充满爱心,但有时也心怀敌意;我身为父亲,是一个律师,我喜欢钓鱼、打篮球......"你或许就会这样思如泉涌、感触颇多一直想下去。
然而,就在这个确定你的自我身份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个更加基础的心理过程。当你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时,非常简单的事情发生了。当你在进行描述或解释,甚至仅在你的心里感受你的"自我"时,--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实际上是在内心里在你的全部经验中划出一条界线:在这条界线的里面的一切,是你感受到的,叫做你的"自我",而在界线外面的一切你则觉得是"非我"(not-self)。换句话说,你的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完全取决于你在何处划下那条界线。
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把椅子,你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你有意无意地在人和椅子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并且让自己认同了前者。你也许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而不是一个矮子,于是你心里在"高"和"矮"之间划了一道界线,这样让自己与"高"认同。你在"这个"或"那个"之间划分界线,并确认自己认同"这个",不认同"那个",你就这样感觉到了"我是这个,而不是那个。"
因此,当你说"我自己"时,你就在"什么是你"和"什么不是你"之间划了一道界线。当你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时,你仅描述了在界线里面的事实。当你不能确定在哪里如何划下这条界线时,"自我认同危机"就出现了。简而言之,"你是谁"意味着你在哪里划下界线。
不容质疑,所有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来源于你如何划定"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你所划分的疆界,可以是科学的、神学的、经济学的,这一问题也许很单纯,也许很复杂,但是任何答案都必须依赖你对疆界的划分。
关于这条界线,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它经常在变化,游移不定。也就是说,它能够不断地被重新划分。通过界线的划分,个体可以发现他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新世界。前面所谈到的"终极同一"体验就是重新划分界线的一个独特的例子,在这种体验中,人已经摈弃了一切疆界,自我认同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宇宙。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已经没有了内外之分,在这种情况下,疆界当然就不存在了。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反省和考察这种没有疆界的意识状态,即"终极同一"。在这里,我们先考察一下一般人在自己的内心划分疆界的方式。疆界的划分虽然因人而异,但是也可以归纳出几个容易识别的类型。
人们所划分的最常见的疆界,就是自己身体的那层皮肤。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可以说是被最广泛接受的一种划分。在皮肤和皮肤之内的就是"我",在皮肤之外的就是"非我"。举例来说,我有"我的"汽车,"我的"工作,"我的"住房,"我的"家庭,但是,它们都在我的皮肤之外,与我皮肤之内的所有东西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我"。
也许我们会想,皮肤这一疆界是多么明晰、真实、具有普遍性,它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除了极少数已经有了统一性体验或者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患者以外,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有一种疆界。当他们把皮肤看成是自我与非我的疆界时,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生命整体内划出了另外一道更加重要的疆界。
如果你对生命整体内部疆界这种说法感到困惑,那么让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就是这个身体吗?或者,你觉得你有一个身体吗?"大部分的人会回答:他们有一个身体,这与他们拥有一部汽车、一栋房子等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身体似乎应该说是"我的",并不是"我"。而"我的"是在"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之外。人们通常只具体地认同自己机体的某一部分,被他看成是真正自我的这个方面,有种种不同的称呼,例如精神、心灵、自我、人格等。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精神和躯体、心灵和肉体根本不存在分离和割裂。但是,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割裂的观点却风行一时。实际上,心灵与肉体的分立以及由此而来的二元论已经成了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模式。请注意,即使是在这本书中,我也不得不使用"心理--学"一词来称呼这研究人的整体行为的学科。这个词语表现了一个偏见,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心灵的而不是肉体的。圣-弗朗西斯甚至称自己的身体为"可怜的蠢驴兄弟"。我们大多数人确实也是在这样想:我们只是在驾御自己的身体,就像骑着一头驴子一样。
这种心灵与肉体之间的疆界划分有一点古怪,但是,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与非我的疆界越来越明显,他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困惑,他是应该把身体划入自我呢,还是应该把它归入异域?究竟何处应该是它的疆界?一方面,身体是人快乐的源泉。从性爱的消魂、食物的精美、到落日的余光,无一不是通过身体的感官感受到的。另外一方面,身体又是痛苦的渊薮。从各种各样的疾病、残疾、到癌症都是如此。在小孩子看来,身体是快乐的唯一来源,也是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导火线。更有甚者,由于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身体还会制造出废物,不断使得父母惊慌和焦虑。尿床、排便、流鼻涕,乱七八糟!这些都是与身体联系在一起的。这条线划在哪里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通常来说,当一个人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同"可怜的驴子兄弟"说"拜拜"了。当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划分以后,驴子兄弟就会被踢出界外。身体几乎(还不是全部)与外部世界一样被归入了异域。我们虽然还不能够说身体和外界一样生疏,但也谈不上亲切。自从在身体和心灵之间有了疆界后,人们便倒在了心灵一边,人们甚至会觉得自己活的是一个脑袋,似乎脑袋中有一个袖珍的小人在对身体发号施令。而对于袖珍小人的命令,身体可能服从,也可能不服从。
总之,个人对于自我的认同,通常都不把身体包括在内,而只把有机生命整体的一个方面认同为自我,也就是说,他所认同的只是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种自我形象相关的理智和情感的活动,而身体不过是追随者。这样,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道基本的疆界,当人能够与自己的自我或者自我形象认同时,他就觉得找到了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这道自我与非我的界线是极有弹性的。所以,在"自我"或者"心灵"内部(我现在是很不严格地在运用这些术语),我们还可以划出另外的界线,这是不足为奇的。由于有很多的原因(关于这些原因,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讨论),人甚至会拒绝承认自己心灵的某些方面是属于"他的"。用心理学的行话来说,他疏离、压抑了这些方面,将它们割裂出去。他把自我与非我的范围压缩到了自我倾向的某一部分上。我们可以称这狭隘的自我形象为"角色"。关于"角色"(Persona)的内涵,我在后面还将详细谈及。当个人只是认同自己心理的一部分时,其余的心理活动就被看成是"非我",是陌生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异域"。他重新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疆界,企图否定那些他不想要的部分,将它们驱除出去,我们将这一部分称为"阴影"(Shadow)。显然,这是另外一条常见的疆界。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客观地指出自我与非我的一些疆界。我们并没有断定哪一种疆界是"适当的"、"正确的"或者"真实的"。既然我们没有用下判断的方式来讨论这个话题,那么我们还可以介绍另外一种备受瞩目的疆界,这就是与所谓"超个人的" (Transpersonal)、"超越性的"(或译"后人本主义的")现象联系的境界。
所谓"超个人的",是指某个过程发生在个人身上,但在某种意义上又超越了个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超个人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有几种超感官活动,包括心灵感应、预测未来、推算过去等。也许我们还可以把灵魂出窍、超自我或者超个人体验、高峰体验也包括在内。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已经超过了身体的皮肤。虽然超个人的体验与统一性意识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应该将两者混淆。在统一性意识中,个人与所有一切、万事万物认同,在超个人体验中,虽然已经扩展出去,超越了机体的皮肤疆界,但是并没有扩展到万事万物以及绝对的整体。在本书的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讨论超个人体验的许多问题,不管人们对它有什么想法,有证据说明至少有某些形式的超个人体验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这些超个人的现象代表了另外一种自我的疆界。
关于自我(self)与非我(not-self)疆界讨论的关键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只有单一的同一性,人具有多层次的同一性。这并不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而是可以由自身观察到的事实,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进行验证。对这些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进行考察,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系统,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自我同一性组成的意识谱。它们看起来很熟悉,但又十分奥妙。我们简要地划分了意识的五个基本层次,当然,这五个层次具体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一些变化,但它已经概括了人类意识的基本方面。
我们不妨把这些意识层次排出一个顺序,这一光谱似的排列见图1:"意识层次图"。
意识层次图:
角色 阴影
角色层次
私我 身体
私我层次
生命整体 外界环境
生命整体层次
超个人层次
统一性意识 宇宙
上面的"意识层次图"显示了自我与非我的主要的疆界,以及与之相关的同一性的主要层次。每个不同的层面取决于人们能够在什么地方,事实上又在什么地方划下了这道疆界。请注意:疆界从上开始,向下延伸,在我们称为"超个人的"地方断裂开,变成了虚线,最后达到统一性意识时完全消失。因为在终极层次上,自我与非我已经融合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意识层次图显示了人们对"我是谁?"的不同的认识。在意识层次图中,越往上,越接近表层,自我越是狭隘。相反,越往下,自我越是宽广。在意识层次图的底部,个人感觉到他与宇宙是一体的,他的真实的自我不仅是他的有机的生命整体,而且是整个宇宙造物。从底部往上一层,在"超个人的"层次,个人虽然还没有万物同体之感,但和自身的整个机体还是一致的。在这一层次,他的同一感和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从与整个宇宙浑然一体缩小到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他的生命机体。从这一层次再往上,他的同一性又进一步缩小了。现在,他主要与自己的私我(Ego)以及心智(Mind)认同,而私我或者心智只是他的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再往上,在意识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上,他只与私我或者心智的一部分认同,这部分称为"角色"。
如此这般,从宇宙到生命整体,从生命整体到作为生命整体的一个方面的"私我",从私我再到私我的一部分"角色",这就是我们意识的主要层次。层次越往上、层次越浅,就有越多的存在领域被划到了自我之外。这样,在生命整体层次上,环境成了陌生的、外部的、异己的。在角色这一层次上,不仅环境,他的身体、甚至私我的某些方面都成了"异域",都是非我。
在意识层次图上,每一个层次不仅代表了不同的自我同一性,而且还产生了某些与自我同一性有密切关系的特性。例如,就普遍存在的自我冲突来看,显然,有不同层次的自我,就有不同层次的冲突。原因在于,在不同的层次上,一个人的自我与非我的疆界是以不同的方式划分的。任何一位军事专家都会告诉你,疆界就是潜在的战线,因为它划分了两个敌对的阵营。例如,一个处于生命整体层次的人会发现环境是他的潜在的敌人,因为环境是陌生的、外在的,会威胁到他的存在。处于自我层次的人,会发现不仅环境,而且他自己的身体都是异域,这样他的烦恼和冲突又有所不同。由于他改变了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他发生冲突的范围也就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体也成了敌人。
在角色的层次上,这条界线的作用更加尖锐地突出了。此时,个人将疆界划在了自己心理的不同层面之间。这样,个人的角色意识与环境、身体以及自己心灵的某些方面就有了一条战线。
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Soul)划出疆界时,心灵的冲突也就随之而生,这正是关键之所在。个人同一性的疆界把宇宙的一部分划分成了自我,把其余部分划分成了非我。这样,在意识层次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一部分世界成了异己的、敌对的非我。每个层次的意识都把宇宙的其他过程看成是陌路。弗洛伊德曾经指出,陌生人似乎都是敌人。在意识的每个层次上,都可能与不同的敌人发生冲突。请记住,每一条疆界都是一条战线,而敌人各有不同。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不同的"症状"来源于不同的层次。
意识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特征、症状和潜能,这种情况引导我们走向上述观点中最有趣味的一点。现在,人们对各种各样研究意识的派别、技术产生了兴趣,而且兴趣之强烈、增长之快令人难以想象。研究者纷纷涌向心理治疗、荣格精神分析、神秘体验论、精神综合、佛教禅宗、相互作用分析、罗尔夫治疗法(Rolfing)、印度教、生物能量理论、精神分析、瑜珈、格式塔心理学之上。这些学派的共同之处是它们试图通过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引起一个人意识上的变化。
当一个人希望增进对自我的了解时,面对为数众多的心理学、宗教派别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即使他对心理学和宗教的主要派别进行了细致的了解,仍然有可能和刚刚入门时一样大惑不解。从总体上看,这些学派五花八门,互相抵触。例如,禅宗教导人们要遗忘、超越、或者看破私我,心理分析却要人们强化、巩固和确立私我。那么,到底是谁对,谁错?不管对此感兴趣的是外行还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家,这都是一个真实的难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种不同的流派,它们所针对的是不是意识的同一个层次呢?也许我们应该说:不同的方法,是为了解决不同层次的自我的问题。那些不同的方法,实际上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它们只是反映了不同层次的意识的差异。所有这些方法,当它们在自己针对的层次上运作时,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这一点成立,我们就能够从这些错综复杂的流派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显而易见,心理学和宗教的各种不同的派别在根本上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它们是针对不同的层次的不同方法,它们是互为补充的。以这种理解为基础,我们可以把心理学和宗教的广阔领域分为容易掌握的类别,每一类都主要致力于自己的领域。
在这里,可以简单举例:心理分析和大部分常规心理治疗的目标都在于使心理(PSYCHE)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严重的分裂得到愈合,使人触摸到自己整个心灵(MIND),以及全面的心理活动。这种疗法旨在使角色与阴影重新结合,建立一个健康和坚强的私我,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SELF IMAGE)。换句话说,它们都企图帮助在角色层次上生活的人重新组合自己的心灵,活出一个私我来。P12
再进一步,大部分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都是在力求弥合私我(Ego)与身体(Body)的分裂,使心灵和身体重新整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这也正是人本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被称为人类潜能运动的原因。人的同一性从单纯的心灵或者私我扩展到浑然一体的生命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巨大的潜能得到了释放。
再深一步,我们发现,佛教禅宗和印度的吠陀哲学,其宗旨都是为了消除有机生命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分裂,从而展现一种同一性,一种能够与整个宇宙认同的终极同一。它们都力图达到统一体意识的层次。我们不要忘记,在统一体意识和生命整体意识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还有超个人的阶段。针对这一过程的心理治疗与个体内部那些"超个体的"、"超个人的"、"集体性的"过程有密切联系。有的疗法甚至关系到"超个人的自我"。尽管超个人的自我还没有和万事万物达到一致(否则就成为统一性意识了),它仍然超越了个人机体的限制。与这一层次的治疗方法有精神综合、荣格精神分析、各种各样的瑜珈练习、超觉静坐等。
上面这些当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描述,但它也指出了心理学、心理疗法以及宗教的主要派别都只是针对该系统的不同层次而已。我把它们的关系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见图2:"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表"。
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表:
一般咨询 角色层次
鼓励性心理治疗 角色 阴影
心理分析
角色分析
人际分析 私我层次
现实治疗 私我 身体
自我心理学
生物能量分析
罗杰斯心理治疗 生命整体层次
格式塔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分析 生命整体 外界环境
意义治疗(logotherapy)
人本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
综合心理学 超个人层次
马斯洛心理学
吠陀哲学
大乘佛教、密宗佛教
道家哲学 统一性意识
深奥伊斯兰教(Esoritec Islam) 宇宙
深奥基督教
深奥犹太教
 心理治疗的主要派别都列在了它们所基本对应的意识层次图的旁边。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点,在意识层次图中所做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不同层次之间或多或少会有所重叠交错,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层次划分和相关的精神疗法的分类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此外,当我根据某一疗法进行分类的时候,就意味着该疗法的理论所能达到的最深的层次,这种理论的认识或者是明晰的,或者是暗含的。总之,你会发现,每一层次的精神疗法都能够认识并且接受比它更浅的层次,却会否定比它更深的层次的存在。
如果有一个人,不管他是一般人还专家,一旦他熟悉了这个意识层次图,熟悉了不同的层次以及各不相同的潜力和问题,他就会更好地看清楚自己(或者患者),找到自我成长的途径。他能够更容易地认清现有的问题或者冲突是来自哪一个层次,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他还能够容易地了解自己的潜能,找到发挥潜能、实现成长的步骤。
成长(growth)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视野(horizons)在内在的深度上的扩大和外在的广度上的拓展。意识层次图的取向是由上而下,--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下而上,这取决于你选择的角度。每当人在意识层次图中下降了一个层次,他就有效地重新设计(re-mapped)了自己的心灵,扩大了它的范围。成长是一种再分配、再划分、再设计,是一个人的自我走向更深刻、更丰富、更完整状态的过程。
在下面的三章中,我们将会对终极奥秘,即统一性意识的某些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只能够慢慢摸索、渐渐靠拢。这种探讨除了使我们对统一性意识有所感觉外,还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称为"超个人心理学"、"智能理论"(Noetics)或者"意识研究"的这个领域。我们要考察没有疆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消解了过去与未来疆界的现在这一瞬间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还要探索没有内在和外在之分的醒悟是什么意思。
在下面的一章中,我们将解释在意识层次图中其他层次的意识的成长问题,包括生命整体层次、私我层次、角色层次......在我们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我们要研究意识层次的下降问题,探讨不同层次的意识以及相应的精神疗法。最后,我们要回到统一性意识上。这是唯一适合我们的层次,我在下面将会说明,这也是我们在事实上从来没有脱离的唯一层次。 (This is only appropriate, for-as we will see-this is the only level that in all truth we have never been without.)
前 言 - 意 識 的光 譜
 
◎作者:Ken Wilber
◎譯者:李孟浩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有段常被引用的評論,說道:
我們正常的清醒意識只不過是某個特殊的意識類型,因為意識還有很多
個播放影像的銀幕,其中隱伏著許多截然不同的意識潛在形式。我們也許可
以終其一生都猜想不到它們的存在,但只要我們受到必要的刺激,在那接觸
的瞬間,就會發現它們是完完整整地待在那兒-----
我們若是忽略這些意識的其他形式,就不可能弄出一個終極的宇宙解釋
模型。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看待它們呢--------不管如何,它們可以禁止我們過
早把宇宙實相的解釋方式定案下來。
 
這本書就是想替這種宇宙觀弄出一個闡釋的架構。這個架構主要綜合了「東方」和「西方」兩種了解意識的進路;可是這兩種進路的性質極端廣泛和複雜,綜合的方式必須要刻意精簡才行,因此我們可借助於某種物理學的比喻。
我們的環境受到多種輻射線滲透-除了平常可見的七色光外,還有X光、伽瑪射線、紅外線、紫外線、無線電波和宇宙射線。除了可見光外,這些輻射線的存在要到兩百年前才被人揭曉。歷史上,首先是威廉?賀薛爾(William Herschel)開始藉由熱輻射(thermal radiation )現象,探討輻射線的存在。他的設備很簡陋,只在燻黑的燈泡上裝個溫度計,便可用來測試太陽光譜的各個帶區。在賀薛爾發現紅外線不久後,李特(Ritter)和伍拉斯頓(Wollaston)用照相設備偵測到紫外線。到十九世紀末時,科學家已經用實驗證明了X光、伽瑪射線和無線電波的存在。
表面上看起來,這些輻射線彼此差異很大。譬如說,X光和伽瑪射線波長很短,穿透力強,能對生物組織造成致命的傷害。另一方面,可見光的波長較長,
穿透力較弱,因此傷害不了機體組織。從這個觀點來看,它們的確很不相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宇宙射線的波長只有億萬分之一吋,可是有些無線電波卻有一哩長。乍看之下,它們當然極端不同。
可是,奇怪得很,所有這些輻射線現在都被視為電磁波的不同形式,而且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它們在真空中都用光速行進;它們都由垂直的電磁向量組成;它們都跟光子一樣量子化----等等。在這個「簡單化」的層次上,這些不同的電磁輻射線形式是如此相似,因此現在大家都認為它們共同構成一個輻射譜。也就是說,X光、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和無線電波都被視為一個輻射譜的不同帶區,這個情況有點像彩虹光譜的不同色帶。所以,它們原本被認定是彼此不相關的,可是現在卻成為一個基本現象的形式變化。早期科學家因為是各憑其裝備「闖入(plungging in)」電磁波譜的不同帶區或波長範圍,就覺察不到他們都在研究同樣一個基本的過程。
因此,電磁波譜含有各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能量波,其範圍是從「最精細」和「最具穿透力」的宇宙射線,到「最粗重」和最少能量的無線電波。我們現在可以拿這個現象,跟高文達(Govinda)喇嘛對藏密意識觀的描述做個比較。高文達說意識是由不同的鞘身(shades)和層級所組成,而這些層級「不是分隔的層面,----而是彼此穿透的能量形式,其範圍從最精細的『遍照一切(all-radiating)』和圓融一切的明光意識,下到最粗重的『物質意識』形式,亦即我們眼前可見的物質身軀。(註一)」也就是說,他描述意識的方式跟電磁波譜很像,有些西方研究員也從這裡面得到線索,就建議大家把意識看成是一個光譜,會有比較大的收穫。
假如我們現在把意識看成光譜,那麼我們也許會預想東西方研究意識的人會跟早期的輻射線科學家一樣,使用不同的語言、方法和邏輯,「闖入」意識光譜的不同帶區或波動層次。我們也可以預期東西方研究意識的人根本想不到他們都闖入同一個意識光譜,因此他們彼此溝通時會特別困難,甚至互有敵意。這是因為每一個研究者在談到自己的層次時,都自以為正確得很,一旦提到其他人闖入的層次,就全部說成是大錯特錯。要解決這個矛盾,不能硬要他們彼此同意對方的見解,而是要讓他們了解到自己是從不同的層次,來談同一個意識光譜。這就好像居里(M. Curie)和賀薛爾爭議輻射線為何的情況一樣,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輻射線是一個電磁波譜。居里因為只研究伽碼射線,就宣稱輻射線的威力很強,會影響感光板,也會對機體形成致命的傷害。而研究紅外線的賀薛爾根本就不會提這些東西!當然,他們兩個人各自研究不同的輻射帶區,這並沒有錯,只要他們了解到這些都屬於同一個電磁波譜,爭論自然會停息。因此,要了解輻射線現象,就要收集每一層次所獲得的資訊,並加以綜合,而這正是今日物理學家看待輻射線的方式。
假如意識是個光譜,我們可以預期說東西方研究意識的人在彼此溝通時會特別困難,因為他們各自處理不同的意識層次,而今日的現況正是如此。雖然有很多重要的例外情形,但是西方科學社群的共識還是說:「東方的」心智是退化的、原始的,講好聽一點則是糊里糊塗的。而東方哲學家則會說西方的科學物質主義正代表了最粗糙的妄想形式、無明和靈性匱乏。舉例來說,精神分析學的代表法蘭茲?亞歷山大(Franz Alexander)就說:「精神分裂性退化(schizophrenic regression)和瑜珈練習以及禪修有相似之處,這表示東方文化的一般趨勢正是想在艱困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打退堂鼓,以蜷曲到自我上頭。(註二)」東方思想的代表鈴木大拙(D. T. Suzuki)如果要回應的話,可能會說:「自我的科學知識不是真實的知識----要有自我的知識,只有------當科學研究告一段落,科學家放下所有的實驗裝備,並坦承他們無法繼續延伸他們的研究-----(註三)」
從這個類比推下去,這樣子的辯論將會到處點燃,因為每個探討實相的人都是從意識光譜的不同帶區內,說他自己的主張。只要他們知道大家談的是同一個意識光譜,這些無謂的爭辯就可以止息。而且,辯論大多會被類似波耳的互補性原則(Bohr's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的東西取代。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從不同意識層次而來的相關資訊,加以一番整合和綜合,就能形成一個光譜或一道彩虹。我們不該讓那種主張每一個進路、層次和帶區不過是眾多帶區之一的說法,危害到個別層次的價值或完整性。相反地,每一個帶區都是依據其他帶區,才能作為意識光譜的特定表現。這就像藍色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與其他顏色在虹光中共同排列,而「藍」本身也要依靠其他顏色的存在,否則世界上只有藍色的話,我們就根本無法區別出藍色為何物。在這種綜合類型中,不管是東西方的進路都不會有什麼損失,它們反而能得到一個普遍的理論脈絡。
雖然這本書從頭到尾把意識說成是光譜或由各種波動層次所組成,但是嚴格來講,這只是一種譬喻。正確來說,意識不是一個光譜,但對意識層次的研究和溝通而言,光譜說有很大的助益。也就是說,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有科學意味的「模式(model)」,就跟酵素動力學的邁凱里斯-莫頓(Michaelis-Menton)模式、原子核的八重軌道模式和在視紫素光學異構化之上建立的視覺興奮模式一樣。為了完整介紹意識光譜起見,我們還必須處理意識的基本層次,讓大家對它們有個基本的認識才行。
從精神分析、唯識學、容格派分析、吠檀多印度教、完形治療、密宗、心理綜合(psychosynthesis)----等等的啟示中,我們發現有數不盡的可能意識層次,但是為了簡化和便於辨認起見,我們揀選出三個主要帶區(待會再描述四個小帶區)。我們稱這三個意識層次為(1)自我層次(the Ego level),(2)存在層次(the Existential level),(3)心性層次(the level of Mind)。【四個小帶區是超個人(the Transpersonal)、生物社會(the Biosocial)、哲學(the Philosophic)、陰影(the Shadow)。】如果我們能了悟到各個意識研究者是從不同觀點來研究這些層次,就開始能弄清楚這種綜合的特性,並且把他們的結論加以精選和整合。譬如說,修伯特?班若特(Hubert Benoit)把這三種層次描述為客體意識層次、主體意識層次和絕對原則層次。魏無為(Wei Wu Wei)則稱它們為客體層次、偽主體層次和絕對主體層次。唯識宗則稱之為六識、妄心和阿賴耶識。還有其他知名意識探索者也研究過這些層次,如威廉?詹姆斯、鈴木大拙、史丹尼斯拉夫?葛羅夫(Stanislav Grof)、羅蘭?費雪(Roland Fischer)、卡爾?容格(Carl Jung)、葛吉夫(Gurdjieff)、商羯羅(Shankara)、阿薩鳩里(Assagioli)、約翰?黎利(John Lilly)、愛德華?卡本特(Edward Carpenter)、巴克(Bucke)---等。還有令我們特別感興趣的一點,那就是許多心理學家只有專門研究某個主要層次,因此就釐清和說明各個層次的特徵而言,他們的成果極為重要。這些心理學派比較重要的有精神分析、存在心理學、完形治療、行為主義、認知治療、社會心理學和溝通分析。
也就是說,我們研究意識光譜不僅是要把東西方的進路綜合成心理學和心理治療,也是要把各個主要西方進路綜合整理為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在這一點上
,我們不必處理任何細節,而讓「主秀溜掉(giving the show away)」,因為西方心理學的不同流派(如弗洛依德派、存在主義派和容格派)大致上都處理過意識光譜的不同層次,因此它們也可整合成一個真正涵蓋一切的「光譜心理學(
spectrum psychology)」。我認為西方之所以會發展出四、五個不同心理學派的主要理由,是因為每一派都標定在意識光譜的某個主要帶區或層次。這種情況不是說有四個學派針對同一意識層次建構出四種理論,而是四個學派分別弘揚意識光譜的不同層次(如陰影、自我、社會生物和存在層次)。這些不同學派於是乎形成互補的關係,而不是如一般人認定的只有衝突對立。我相信隨著我們研究的進展,這個主張會日益明朗化。
我們還要嚴正聲明這個綜合不是嘗試去搞定同一層次的爭論,比如說我在自我層次上有公開演說的恐慌性的焦慮,那我要去找精神分析師或行為主義者?我們需要時間和進一步的實驗,才能標明每一個進路的不同利益。這種綜合對於類似這種「我活得很不快樂,那我該找心理治療還是大乘佛教?」的問題,會回答說「你完全有兩個都找的自由,因為這些處理不同層次的進路基本上不會相衝突。」
自我層次這個意識帶區包含了我們意識和潛意識內的角色、自我圖像和自我意象,以及我們心智的分析和區別性質。第二個存在層次涉及我們的身心組織,因此包含了我們基本的存在感,以及模塑存在感的文化前提。在其他事物中,存在層次形成我們自我意象的感覺指涉:當你心理上喚醒自我意象的象徵時,他就是你感受到的東西。簡單地說,它替分隔的自我意識,構造出一個持續的和不可化約的根源。第三個心性層次即一般人所說的神秘意識,包含了你與宇宙合一的感受。所以說,自我層次包含了心智,存在層次包含了心智和身體,心性層次則包含了心智、身體和宇宙。這種與天地合一的感受比你一開始猜測的還要普遍,因為它是其他所有感受的基礎。也就是說,自我層次是你感到自己是父親、母親、律師、商人、美國人---等等的感受。而存在層次則是你埋藏在自我意象之下的感受;那就是整個機體存在的感受,也是你作為你所有經驗的獨立主體的內在信念。心性層次則是你在感到任何事物之前的最原始感受,那就是天人合一感。
自我層次和存在層次一起構成了我們作為自存的和獨立的個體的一般感受
,而這些正是西方進路著墨最多的層次。另一方面,東方進路則偏重心性層次,因此有點完全繞過自我中心的層次。一言以蔽之,西方心理治療的目標是「修補(patching up)」個體的自我,而東方禪修的目標則是在超越自我。 (待續)
意識的光譜
第二章認知的兩種模式
由於熱體的能量輻射問題和實驗所發現的事實,都跟既存的物理理論沒有任何關連。蒲郎克(Max Planck)為了解決這道謎題,便以其天才腦筋的跳躍性思考,指出能量不是一般假定的連續波,而是一小包一小包地以光子形式射過來,這就加寬了二元架構的裂縫。愛因斯坦成功地把蒲郎克的理論應用到光電效應上,波爾則把它應用到次原子物理學上。德布洛意(Louis de Broglie)運用這些洞見,指出物質和能量都會產生波動,這使得薛丁格(Erwin Schroedinger)建構出有不朽價值的量子力學。所有這些幾乎都在短短一代之內完成。
所有這些可畏的洞見終於達成一個不可逃避的毀滅性結論,那就是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它的意涵很廣。回想科學原本是在主體V.S.客體和觀察者V.S.事件的二元主義架構中進行,並宣稱實在是可客觀測量和驗證的。這種二元主義的研究終於擴展到次原子物理學的世界,科學家也自然地要找出「粒子」的正確位置,並加以測量,而這些粒子也被假定為真實的實在,是構成自然界之終極的和不可化約的事物。
而這裡正是出問題的地方。測量任何事物都需要某種工具或裝備,但是電子輕得很,任何儀器想要測量它時,必然會造成它位置的變動!這可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宇宙架構的內在問題。這些物理學家已經到達了毀滅二元主義的邊緣
,他們證實了過去二元化亂搞宇宙的方式的確會影響宇宙的運作,因此觀察者可與事件分離的前提在此已不適用了。以某些神秘的風格來說,主體和客體有親密的統一性,否定此點的無數理論現在都要蒙羞了。正如物理學家愛丁頓所宣稱

未知的某物正在進行我們不知其為何物的工作-那正是我們理論想達
成的目標。它不是一個特別有啟發性的理論。我曾在其他地方不過類似它的
東西----
-----光滑的鴿子
在網中迴旋
哈登(Haldane)喃喃說道「宇宙不僅比我們原先預料的還要奇怪,也比我們能夠推想的還要詭異。」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就是以數學方式指出人類完全不能找到宇宙的「終極實在」的精確位置(註七),而它終結了探討實在的古典純二元進路。懷海德宣稱:
科學的進展現在已到達一個轉捩點。物理學的穩固基礎已經崩潰---科學
思想的舊基礎已變得不可取了。時間、空間、物質、材料、以太、電磁、機
制、機體、形構、結構、模式和功能等詞都需要重新解釋。當你不知道力學
是什麼時,那你在談一個力學解釋時,有何意義呢?(註八)
德布洛意在「量子革命」中也扮演過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指出「當光子鬼鬼祟祟地踏入古典物理學的宏偉殿堂時,卻意外地發現它能撼動整個殿堂的根基。在知識界的歷史上,很少有像這樣子的劇烈變動發生。(註九)」
量子革命之所以能引發劇烈的變動,因為它不是攻擊物理學的一兩個結論而已,而是直攻其殿堂的地基-主客對立的二元主義。真實的存在必須是可客觀觀察和測量的,但這些「終極實在」在任何環境下卻無法完全加以觀察或測量,而這至少是一種實在的草率形式。每次這些終極實在移動時,你就試著要測量-這就像把蘋果說成是絕對真理,然後試著向它行屈膝鞠躬禮。就如蘇利文(Sullivan
)所說「我們在觀察自然的過程時,一定會對它造成干擾(註十)」,或如安德瑞(Andrade)所說「觀察意味著干擾我們觀看的對象----觀察會打擾實在。(註十一)」這些物理學家非常清楚絕對實在的特徵不是客觀的測量和驗證,因為測量對象不能完全脫離測量主體-在這個層次上,測量物和測量者以及驗證點和驗證者都是同一的。主體不能對客體亂弄一通,因為終極來講主客是同一件事。
在科學二元主義的「嚴謹架構」崩潰的同時,一位年輕數學家哥岱爾(Kurt Godel)正在創作一個最不可思議的理論,那算是一個跟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做個邏輯類比的類型,今日稱之為「不完全論域(Incompleteness Theorem)」。這裡頭有一個嚴格的數學宣稱,就是說每一個邏輯系統中,至少要有一個前提是在系統矛盾的情況下,方能證明它。因此,「在一個複雜演繹體系中,不可能建立邏輯一致性,除非其推理原則的內在一貫性能跟系統一樣對問題開放。(註十二)」因此,「客觀的」驗證在邏輯上和物理上都不是實在的標記。如果所有東西都已被證實,你要如何驗明證實者,他也是所有東西的一部份?
也就是說,當宇宙被說成是主體V.S.客體和能見V.S.所見的狀態時,總是會遺漏某些事物。在這種情況下,宇宙「將會一直忽視某部份。」沒有一個觀察系統可觀察自身處在觀察的狀態。能見不能看到自己見的狀態。每個眼睛都有盲點。正是因為這個理由,我們在所有二元化嘗試的基礎中,只看到:測不準和不完全。物理世界的底部試測不準原理,心理世界的底部是不完全論域-這裡頭有同樣的代溝,同樣在躲避自己的宇宙,同樣「被遺漏的某物」。(我們會在「潛意識」的世代中,看到同樣的原則以心理學方式運作。)當科學開始由主客對立的二元主義出發時,狀況就很糟,到二十世紀頭十年時,它已走到毀滅的邊緣。
而主客對立的認識論二元主義是包括在精神物質對立的存有論二元主義之內。這個二元論問題是想要決定什麼東西是組成宇宙的基本「材料」:宇宙是只有物質原子,而意識只是幻覺,存有都可化約為物質粒子的互動,「心智」只是一個物質集團?但是為何會有那個所有「物質」感覺只存在某人心中的論證-那不是宣示物質其實是個理念嗎?從柏拉圖把理念和經驗分開的那一天開始,那一個是「真正地」真實的論戰就一直在開火之中,至今沒有一方有明顯的贏面。
意識真的是物質,或物質真的是意識嗎?觀念論者就是不能容忍人家把意識只看成是一個想像的黏土塊,跟岩石、桌子和灰塵沒什麼兩樣;因此,他們總是抱著這個問題不放:「但是物質的表現存在於何處呢?」當然,答案是物質表現只存在於意識之中,所以結論很明顯:一切物質皆為心理觀念。可是,唯物主義者也不能忍受這一點主張,他們會回問說:「那麼,意識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是「意識乃從人類腦部的生理過程中產生。」所以相反的結論也很明顯:一切觀念皆為物質。論戰雙方的說服力都不相上下,因此情緒都很高漲,而最後的結論只能訴諸於個人傾向,這點可參照愛丁頓所講的故事:
當強生博士被要求回應「柏克萊主教證明物質不存在,宇宙萬物皆是觀
念」的論證時,他回答說「用力拿大石頭丟他的腳,直到他彈回去為止----
『我是如此回辯它。』」他從那種行動中確認到什麼東西並不明顯,但他顯
然覺得這樣子很爽。現在科學家也覺得有從這些觀念群退縮的衝動,以便找
到可以踢的東西,雖然他應該覺察到拉瑟福(Rutherford)留給我們的大石
頭幾乎沒有踢的價值。(註十三)
這個故事隱射舊科學跟唯物主義者結盟,因為物質塊才能「被踢」,亦即被測量和證實,另一方面沒有科學家能找出任何裝備可以記錄靈性的現象。新量子物理學家並不爭論這一點,他們當然不會發現任何靈性材料,但是重點在於他們也不會發現任何物質材料。有位物理學家這樣說:
我們的實體觀念只有在我們不面對它時,才有活力。當我們分析它時,
它就開始消褪------事物的固定實體只是另一個幻覺------我們為了追尋固定
的實體,從液態找到原子,從原子找到電子,然後我們就失去它的蹤跡。(註
十四)
羅素也做出一個簡明的結論:「世界可被稱為物質的、心理的、兩者都是或兩者皆非,這都隨我們的高興;實際上,這些字都沒什麼用處。(註十五)」簡言之,量子物理學把另一個心物二元主義也逼到毀滅的邊緣,而且它就是在那消失的。
但是,我們發現議題的關鍵在於主體V.S.客體和觀察者V.S.事件的二元主義是站不住腳的,而且這不只是因為特定一群哲學家的意見造作,也是因為物理學的權威。布羅諾斯基(Bronowski)也主張說:「相對性本質上是從哲學分析衍生出來,這個哲學觀點主張事實和觀察者不能單獨存在,兩者會在觀察中聯合------事件和觀察者是不可分開的。(註十六)」
創立量子力學的薛丁格也直率地指出:
主體和客體是一體。它們之間的障礙不是由近年來物理學的實驗所打
破,因為這個障礙原本就不存在。(註十七)
我們從量子革命的洞見中可引發出許多結論;實際上,這多到大部份的現代哲學家都拿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和薛丁格的量子力學來當他們理論的證據。因此,我們會處理的唯一結論就是這兩位物理學家所提出的論點。海森堡的結論很清楚:
我們從一開始捲入自然和人的論戰時,就知道科學在這裡面只扮演一小
部份而已,所以主客、靈肉和內外世界的二分法就不適用了,而且會讓我們
陷入困境。(註十八)
薛丁格也說出他的心聲:「除了放棄二元主義之外,我們幾乎無法避免這些缺點。」
「放棄二元主義」正是新物理學所做的事。除了放下主客、波粒、靈肉和心物之間的虛妄分別外,新物理學得愛因斯坦之助,也放棄了時間和空間、能量和物質以及空間和物體的二分主義。波耳就指出說宇宙的建構方式會使真命題的反面是假命題,深奧真理的反面則通常是令一個深奧真理。
我們也將看到這些物理學家在放棄主客對立這個核心的二元主義時,原則上也放棄了所有的二元主義。對他們來說,這場二分對立的戰爭已經結束了。這場兩千五百年的戰役已經把人分成兩個陣營,分別認定身體前後兩種影像之一:「
前方派」的人堅信只有前方的影像才是真實的,「後方派」的人則堅持主張事情倒過來才對。這個問題很弔詭,因為每一方都要設計一個理論來解釋對方的存在,所以前方派和後方派都很頭痛要如何解釋對方的存在。為了避免這個矛盾,前方派和後方派都花時間在躲避對方上頭。當兩方路上偶遇時,則用髒話對罵,這就稱為哲學。
前後方對立的問題並不難處理,它也不算是一個假問題,反而我們要說它是不成立的問題。用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的話來說:
哲學作品中大部份的命題和問題不是假的,而是不合理的。我們最後都不能給這類問題一個答案,但是能確認它們是不成立的------因此,最深層的問題根本都不是問題。(註二十一)
請記得薛丁格也說過主客之間的障礙無法被摧毀,因為它一開始並不存在。所以,只要前後方兩派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觀看方式,那主客、心身以及能量物質也是兩種探討實在的方式而已。大家若對這一點不了解,而一意讓相對面彼此對立,以弄清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實在-這簡直是迫使人陷入解決不成立問題的長期擾亂狀態,然後為了找不到根本不存在的答案而氣急敗壞。生物物理學家惠特說:
因為不成熟的心智無法卸除它的偏見,而無法認識發展過程的實際形
式,而被迫在其二元主義的緊身衣中掙扎:主體/客體、時間/空間、精神/
物質、自由/必然、自由意志/定律。單一的真理於是飽受矛盾之害。人不能
思考他的宇宙位置,因為他把「世界一分為二」。(註二十一)
第二章認知的兩種模式
宇宙就是因為這種「世界一分為二」的二元主義,才變得要劃分和隔離彼此,最後就陷入布朗(G. Spencer Brown)所說的「愚弄自己」的結局。這個把「世界一分為二」的基礎就是主客可彼此脫離的二元化幻覺。我們現在知道這正是這些物理學家偶然間發現的洞見,不過這背後可是有長達三百年鍥而不捨的科學研究精神在支撐。最重要的是這些物理學家之所以能知道二元知識不妥當,是因為他們掌握到另一種認識實在的模式,這種認識模式的運作不需要隔開能知所知或主體客體。愛丁頓解釋過第二種認識模式:
我們有兩種知識,一是象徵(symbolic)知識,一是親證(intimate)
知識------我們所習慣的推理方式只是為了象徵知識而發展出來。親證知識無
法接受編碼整理和分析;或是說,每當我們要分析它時,這個親身體驗性就
會消散,而被象徵知識取代。(註二十二)
愛丁頓稱此第二種認識模式為「親身體驗」,是因為它的運作需要主客之間有親密的統合。每當主客對立生起時,「這個親身體驗性就會消散」,而「被象徵知識取代」,我們馬上就會掉回分析和二元知識的平常世界當中。因此,我們會詳實闡明「象徵知識就是二元知識」這一點。既然主客區隔是虛妄的,那象徵知識在某種意味上也是虛妄的。愛丁頓舉過一次圖形的譬喻:
我們在物理學世界中,看到相似生命的陰影圖展現。我手肘的影子貼在
桌子的影子上,如同影子墨水流過影子紙張------老實了解到物理學就是跟影
子的世界有關,算是近來科學進展最有意義的一部份。(註二十三)
薛丁格對此段落有進一步的發揮:「請注意物理學的近來進展不在於指出世界的影子特性;這點早已由希臘哲人德摩克萊特斯(Democritus)指明,但是我們並沒覺察到它;我們還以為我們處理的是世界本身。(註二十四)」
物理學和其他西方學科都沒處理到「世界本身」,因為它們是在二元化的認知模式中運作,也才會只處理世界的象徵性表徵。這種二元化的象徵知識同時是科學和哲學的榮耀和盲點,因為它弄出一幅世界的精細分析圖像,雖然很耀眼,但也只是一幅圖像而已。因此,它們面對實在的方式有如以月亮圖像面對真實月亮。現代語意學之父寇濟斯基(Korzybski)藉由描述他所稱的「地圖-地域(
map-territory)」關係,把這個洞見解釋得很明白。「地域」是指世界的實際過程,「地圖」則是指明示地域某側面的象徵性表徵。地圖顯然不是地域。這點可從一般的道路圖輕易看出,雖然它可以是鄉村的高度精確表徵,但它終究不可能是實際的地域,也沒有人會經由看導覽地圖來神遊邁阿密。可是,地圖有很多種微細的形式,譬如說我們的日常語言就是其一。字詞本身不是它們所指的事物,因此,天空這個字本身不是藍的,水這個字也無法讓你止渴,牛排這個字也不能讓你吃飽。寇濟斯基曾經做過一個簡要的總結:「不管你說某一物是什麼,它就不是如此。」那麼,我們的字詞、理念、概念、理論和日常語言全都是世界地域的地圖,就跟美國地圖不是真實地域一樣,我們的哲學和科學對實在所抱持的觀念也不是實在本身。
象徵地圖本身並不會傷害人或誤導人,它們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跟文明社會不可分離。就如薛丁格所指出的,每當我們忘記地圖不是地域,而把實在的象徵和實在自身相混淆時,問題馬上就來了。人若不知道影子面的象徵頂多只是一個二手的複製品,就會失落在以象徵思索象徵的抽象世界中,而無法直接面對實在界。物理學家甄梓(James Jeans)解釋說:
新物理學出現時,從牛頓力學到舊量子理論都錯認表象為實在;他們把
注意力侷限在洞壁上,沒有覺察到洞外有更深層的實在。(註二十五)
探索「洞外的深層實在」就是去發現地圖所描繪的實際地域。可是,我們在這裡會碰到一個困難,因為問題不再是繪製更具「科學」精確性的地圖,而是去找到一條省卻所有地圖的地域通路。畢竟,學院尊奉的唯一知識就是象徵知識,這使o我們手上只有一張張地圖,卻早已忘了地域才是我們研究的原始目標。因此,二元化的象徵知識不管用,我們需要的是非二元的和非象徵的知識,或是以愛丁頓的話來說,我們需要「在科學象徵背後親證實在的知識(註二十六)」。
從海森堡、薛丁格和愛因斯坦等人的本質洞察來看,實在的脈絡是把觀察者和事件、主體和客體、能知和所知交織在一起。為了掌握這些洞察面的深度,我們因此需要一個可資比較的認識模式(註二十七),其中能知與所知不相分隔。薛丁格心中就是在想這種非二元的認識模式,所以他說:「世界是一次就完全給與出來,沒有需要反射的東西,原物和鏡像是同一的(註二十八)」,他還說:「所有這些觀點(亦即西方哲學)都是肇因於我們接受了主客之間追思時間的區隔現象。雖然我們為了日常生活的實用目的必須接受這一點,但我們應該在哲學思想中放棄這一點。(註二十九)」
在這些物理學家的發現之後,我們就有兩種基本的認識模式:一是象徵的、地圖的、演繹的或二元化的知識,一是親證的、直了的或一元化的知識(註三十)。我們可以看到科學原先只從二元化的象徵知識出發,後來才把注意力的焦點放在「陰影」上,但是物理學的最新進展卻發現這種認識模式有自欺現象,因為它不足以充當其所承諾的「實在知識」。所以,許多物理學家就轉向第二種親證的認識模式,或至少設想我們有多迫切需要這種知識類型。
但是,我們現在必須從這嚴謹的物理學領域結業,因為這兩種認識模式是遍佈在人類不同時空的普遍現象,從道家到詹姆斯、從吠檀多到懷海德以及從禪宗到基督教神學都屬於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些萬教萬派身上拾取太多案例,但是提下面這個簡短的例子,應該就足夠了。
道家的解脫學認為這兩種認識模式是約定俗成的人偽知識(conventional
knowledge)和直體大道的自然知識(natural knowledge)。
對我們來說,幾乎所有的知識是道家所謂的人偽知識,因為我們若不借用文字、音樂和數學等約定符號,似乎就無法認識任何事物。這種知識之所以稱為約定俗成,就是因為它是社會約定的溝通符碼。(註三十一)
也就是說,這是第一種象徵性的認識模式,而道家認為第二種認識模式是「非約定俗成的知識,不喜歡抽象、線性的表象式思維,而要直接了透生命。(註三十二)」
印度教也有區分這兩種認識形式,如奧義書(Mundaka Upanishad 1.1.4.)所說:「認識大梵的智者說:世上有高、低兩種認識模式。」這個低等模式稱為下智(aparavidya),相應於象徵-地圖知識:它是演繹的、概念的和比較的知識,建立在能知(pramatr)和所知(visaya)的基礎之上。高等模式則稱為上智(
paravidya),它「不是經由低等知識秩序的漸進運動所獲得的最終結果,而是當下直覺的湧現。(註三十三)」這相應於我們第二種非二元的認識模式,因為它是「對於不二性的特有直覺見地,可以自我確認。(註三十四)」
基督教神學對這兩種認識模式也很熟悉,神學家貝德葉夫(Nicholas Berdyaev)就指出:
我們在語言和思想中就一定會用到象徵主義,但是我們在原初意識中就
可以不用到象徵主義。人類在描述靈性經驗時,總是求助於空間性的象徵-
深度和高度,或是用此世和他世的象徵。但是在真實的靈性經驗中,這些象
徵都消逝了------原初的創造行動是實際的和非象徵的;它免於概念的操作。
(註三十五)
基督教神學裡還有很多這一類的洞見,譬如愛克哈特(Meister Eckhart)就稱象徵-地圖知識是「以清晰理念覺察創造物的黃昏知識(twilight knowledge)
」;第二種非二元模式則被他稱為「黎明知識(daybreak knowledge)」,因為「在上帝的一體性中,對創造物的覺察不需有所區別,因此拒絕一切觀念,也不做任何比較。(註三十六)」基督教神學把第二種模式當成「神聖的認識態度,不藉由任何外在於認知者的對象,」這正好清楚點出它的非二元性質。
大乘佛教把這兩種認識模式稱為「識(vijnana)」和「般若(prajna)」。梵文字根jna跟我們「認識(know)」和「靈智(gnosis)」的字根cna和gno意義很相近,而且梵文的字首vi-的意思是「分別」,所以vijnana就表示這個知識本質上就是二元的。而鈴木大拙則對與識相反的般若,有以下的形容:
般若超越識。我們的識是用在感官和知性的世界中,其特徵是能見與所
見的二元主義-兩者對立。般若之中沒有這個分別;所見與能見是同一的;
能見是所見,所見亦是能見。(註三十七)
懷德海可說是最重視這兩種認識模式的現代哲學家,他有力地指出象徵認識的核心特徵就是抽象和二分。而抽象的過程終究是「謬誤」的,因為它只指出客體的主要特徵,卻忽略了所有其他的東西,因此「抽象就是省略掉部份的真相。」
另一個二分的過程則是把「宇宙的無縫外衣劃破」,因而對宇宙施加鑽研的暴力。而且這些謬誤往往是複合的,因為「我們誤把抽象物當成具體的實在」,懷海德把這稱為「誤置具體性的謬誤」(我們稍早稱此為把地圖與地域相混淆)。懷海德並把與此相反的認識模式稱為含攝(prehension),這是一種對實在的親密、直接、非抽象和非二元的「覺受」。(註三十八)
這樣來看,懷海德與其「靈性先驅」詹姆斯的見解相當一致。以詹姆斯的話來說:
認識事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當下直覺,一種是用概念代表。雖然你
眼前所見的白紙能以直覺來認識,但是印度的老虎或哲學的學院系統都只能
用象徵的代表方式來認識。(註三十九)
象徵或表徵性思維是我們向來所熟悉的認識模式:主體不僅與客體「分隔」,其「認識」亦由建立一「連結思想與事物的物理或心理中介物」所構成。然而,第二種認識模式並不含這種二分法,這點就如詹姆斯所說:「直覺認識是為了讓心理內容與客體合一。(註四十)」
在柏格森(Henri Bergson)(知性V.S.直覺)、馬斯洛(Abraham Maslow)(知性V.S.融合)、玻羅(Trigant Burrow)(二分意向V.S.同一意向)、布朗(Norman O. Brown)(二元化知識V.S.肉欲性知識-因為主客在認識活動中合一,故稱肉欲)、魏爾(Andrew Weil)(正直的V.S.沈醉的)、克里施納穆提(Krishmurti)(思想V.S.覺察)、史賓諾沙(Spinoza)(知性V.S.直覺)和
魏無為(外看V.S.內觀)等人的作品中,以及杜威(Dewey)有關互動主義的講座,也都承認有兩種認識模式。而且,這些人只是我們所提的少數代表而已。
現在,假如能知主體與所知客體的形式是藉由宇宙的傳達方式、「世界一分為二」和「劃破宇宙無縫外套」所造成,也就是說宇宙因為這個二元主義的原初行動,而受到嚴重干擾,因而與自身撕裂和異化,並造成「誤謬自己」的結局,那麼我們接觸實相的唯一希望就必須要先放棄二元主義的認識模式,免得在每個認識機轉中一再重複干擾宇宙的原初行動。如果我們要充份完備地認識實相,並停止在找尋自身行動中的欺瞞和逃避,也就是說避免地圖的混淆,進入地域的具體實況,那麼我們就必須捨棄二元化的象徵認識模式,才不會扯裂實相的架構。一言以蔽之,我們必須從黃昏知識的黯淡移向黎明知識的光亮-假如我們要認識實相,我們終究必須轉向第二種認識模式。現在已可確知我們擁有這種黎明知識;當我們充分覺察到這一點時,就已完全足夠了。
第 三 章 實 相 就 是 意 識
李孟浩 譯
 
這種「唯一心性」的體驗實際上是普遍的現象,所以我們可以把各個傳統的相關描述拿過來研究。但是,我們必須先解釋我們所要使用的溝通工具,因為這馬上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名相跟意象、象徵或理念一樣是傳遞訊息和限制訊息的溝通工具。但是,實相不能用名相來傳達。因此,道家才會主張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名相是實相的「一部份」,如果我們要完全用名相來描述實相,就會陷入以名相解釋名相的惡性循環。有位哲學家就說:「從最嚴格的意味來說,我們的確無法用思想觸及生命和實相,因為這會陷入以思想思考思想的無窮系列。(註六)」因此,言語溝通只不過是一種字詞模式的傳送,也就只能「在幻象之鏡中反映實相」。
不管如何,名相畢竟有其用處,它們至少可以向我們指示心性的存在。我們主張語言有兩種象徵操作(symbolic elaboration)類型,可用三種主要方式來指示實相。
第一種象徵操作類型是將一組以邏輯分析精確界定過的象徵串在一起,並根據語意脈絡做前後相連的線性安置,這可見諸於科學期刊、法律文件和哲學作品之中。這種象徵操作雖然是最精確的形式,可是因為它把宇宙的巨大「複雜性」解構成簡單的線性圖表,反而是以最笨拙的方式來一塊塊消化實相,這就有點像是只用閃光燈在黑暗洞穴中摸索東西。這種象徵操作類型又可再細分為演繹的、歸納的、類比的、二進法的和譬喻的,而且這些特徵對我們的目的有用處。
第二種象徵操作類型是多次元的意象「想像」,這可見諸於藝術表達、神話、詩和夢之中。所以,它不同於第一種邏輯操作,它重視的是圖形意義。
我們有三種運用象徵操作的方式,來指向實相。第一種類比方式是用強力的正面品質來形容實相像什麼。比如說,吠檀多把絕對者稱為saguna Brahman。「Sa-」的意思是「一起」,「Guna-」的意思是「品質」,所以saguna Brahman的意思就是指絕對者以其存在、意識和大樂等三種品質,能指導我們有限的知性。聖戴奧尼索斯(St. Dionysius)說這種指出絕對的譬喻方式是(kataphatic)-一種提示實相的正面有限描述。一般來說,這些譬喻描述算是象徵操作的線性類型,但它們幾乎也有象徵操作的想像類型相伴隨,比如說宗教符號、繪畫、十字架、曼陀羅和神話意象。這種譬喻方式在所有宗教中都很顯目,尤其是在基督教、密宗和印度教。
第二種否定方式是用否定描述的方式來描述實相,就如聖湯瑪斯所說「我們必須由遠離的方式來進行,因為上帝的無限性遠非我們的知性概念所能掌握
。」聖湯瑪斯因此稱呼它為否定(via negative);聖戴奧尼索斯則稱之為(apophatic),並說這就跟雕塑一樣,要削掉所有阻礙後,才能得到「成品」。這絕不是一種惡劣的虛無主義,而單只是承認我們遲早必須放下看地圖的習性,才能直接看到地域。吠檀多則用「非,非」(neti,neti)一詞,表示絕對「不是這,不是那」,不是任何特定的理念或事物,而是潛存的實在。因此,大梵在此被稱為nirguna Brahman,「nir-」的意思是「沒有」,所以大梵並無任何可描述的性質,因為每個性質必然排除其對立的性質(如祂是「善的」,就不能是「惡的」),而把大梵限制住,但絕對並無任何限制,祂是「非,非」。大乘佛教的中觀宗就把實相稱為「空性(sunyata)」,這不是一種沒有特徵的空無一物狀態,而是了悟到人若直接說明絕對是什麼,必定會陷入無窮說明的惡性循環。實相之所以是空性,就是因為它沒有概念操作的空間。
譬喻和否定這兩種方式雖然有用,但是仍嫌囉唆,光在那談實相是否能夠分析或符碼化。臨濟禪師就問說:「你能發現什麼?只有精妙的名相。你會因此永遠達不到實相。別犯錯誤。」因此,第三種邀請方式是請你遵循一組實驗規則,以自行發現實相。這就是布朗(G. Spencer Brown)所說的命令(injunction):
命令可與烹飪這種實際技藝相比較,雖然蛋糕的滋味無法用文字形容
的,但是讀者可用菜單這一組命令來探討。音樂也是一樣,作曲家不是要描
述他心中的聲音和感覺,而是要寫下一組讀者遵循的命令,使讀者能重製作
曲家的經驗。(註七)
因此,實相雖然是文字無法形容的,但是可設定一組體驗實相的實驗規則,只要人能全然忠實地遵守規則,就可享有實相經驗。我們就是在這種放棄描述而轉用指令的特殊意味下,來說明意識是實相。
第三種命令方式是印度教、佛教、道家的核心,也可在回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神秘教派中找到。因此,印度教和佛教都用「法(dharma)」來稱呼絕對真理。真理之道必須有一組喚醒非二元認識的模式的指令,才能直接體驗實相。
所以,用言語溝通實相會充斥各種差異,但是用指令來體驗實相就會有普遍一致的結果。
譬喻、否定和指令這三種方式分別提示了實相像什麼,實相不是什麼,以及人能體驗實相。沒有一種方式能說實相是什麼,因為給實相整體安上一個直接正面的命題,一定是無意義的或自我矛盾的。它之所以會無意義,是因為斷定萬法的一部份等於是沒講到任何東西。它之所以是自我矛盾,是因為命題既是實相的一部份,那就等於是指涉到自身,凡是說明自身的命題通常都會自我矛盾(例如「這個命題是謬誤。」)
我們現在可以開始從各主要傳統中,找出有關於這三種「指月」方式的東西。不過,各位心中可要記住不管我們講了什麼都必然會有些扭曲,而且我們講的不是一個有待證實的論證,而是需要親身證知的實相。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
甄茲很敏銳地察覺到他所說的「深層實相」 ,並主張「我們必須在了解表象世界前,先掌握到實相的深層實體」, 而其結論是:
當我們在時空象限中看自己,我們的意識顯然是獨立個體的粒子圖像,
但是當我們超越時空後,就可能形成單一生命流的成分之一。光和電既是如
此,所以生命也可能是如此;在時空中孤立的個體只是現象而已,在超越時
空的深層實在中我們也許都同屬於一個統一體。(註九)
薛丁格也指出這個超越時空的統一體「本質上是永恆不變而遍在人心之中
,-----你和其他一切存有物都是處在一即一切的關係,雖然這對常識來說很不可思議。因此,你的生命不僅是整個存在的一小部份,從某種意味來說也是自成一個整體----」(註十)
這些物理學家經常把實在當成意識,可是這不是主觀唯心論,而是如薛丁格所說「外在世界和意識是同一事物(註十一)」,因此實相只有一個,可從主客觀兩面來探討,也可從前後兩方來摸索。薛丁格也提到「個體心智的多樣性只是表面現象,真實層面上只有唯一的心性」,而且「現階段的物理學理論強烈暗示了心性不會受到時間的侵蝕。(註十三)」他進而指出:
我們要直接體會到意識原來是多樣化個體仍未察知的統一體;整個宇宙
只有一件事物,此事物的各種虛妄面向即是多樣化的萬物;這種虛妄可說是
在一間裝滿鏡子的陳列室中產生,Gaurisankar和Mt. everest也是同樣地從
不同山谷看過去的同一主峰。(註十四)(待續)
第 三 章 實 相 就 是 意 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