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_3 佚名(现代)
③既然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同样不能仅仅把意识归结为它的生理基础——大脑,归结为物理化学的过程。
目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一些西方学者得出所谓“人工智能”、“电脑”将控制或统治人类的悲观结论,正是在于他们不懂得人类智慧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毕竟是人制造的,电脑毕竟不是人脑,它们是在执行人的指令,模拟人的思维,完全是一种物理化学的过程。它们不可能有人的社会生活,因而不可能有人的意识和思维。因此,它们永远是人类制造和控制的工具,而不是相反。
④既然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丰富和发展人的意识,提高人们反映外界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扩大社会联系,特别是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四化建设中去,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自觉地涉汲取营养,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我们前面讲到,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然而,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产物,它是脱离不开物质又不同于物质的精神现象。这种精神现象有两个本质的特点:第一,从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二,从意识和客体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般地回答什么是意识,就是这两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反映。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要研究意识,首先应了解意识的器官——大脑。要明确只有人脑才能成为意识的器官。
①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人脑的绝对重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如黑猩猩的脑量大约是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是540克左右,猿人的脑量在850—1000克之间,现人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当然,有的动物脑量比人大得多,但脑量与身体的比重太小,如大鲸的脑重9000克,脑是体重的万分之一。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动物越是向高级发展,脑与体重的比例就越大。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大猩猩则为1/500,小猴子的脑和体重的比例远远超过人,约为1/18,但它的脑的绝对重量太小,不可能包含必要的复杂性。
②人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组织远胜于动物
人脑皮层的沟回深、皱折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人脑皮层细胞高度分化又严密组织起来。人与其他高等动物的大脑一样,由两半球组成,中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来连合。动物脑两半球的功能相同,只是交叉支配机体活动。人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左半球(大多数人)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是有图形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能力。有分必有合,分中寓合,分工细致,联系也进一步密切,于是人脑就出现动物脑所没有的更为复杂的机能。
③人脑结构极其复杂
人的大脑约由100-600亿神经细胞组成。脑神经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又独具特征。它的核糖核酸的含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细胞都丰富得多。而核糖核酸(RNA)分子很可能就是储存记忆的物质基础。人脑是由神经元所组成的复杂的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更简单的反映则由脊髓同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分别作出,最复杂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由大脑执行。这样既保证对物体的粗糙的和强烈的刺激迅速作出反映,以适应环境,保存自身,又可保证大脑皮质进行高级活动,不被破坏,现代科学证明,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各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引起大脑的生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复杂的心理意识过程。例如,视觉器官中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送到枕叶(视觉区),听觉器官中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送到颞叶(听觉区),触觉器官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送到顶叶(触觉区)等等,从而作出不同的反映。由此可见,只有如此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才能形成意识的器官。
2.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意识过程是人和大脑活动的先进过程密不可分的。后者是前者的物质基础。大脑活动的生理过程表现为兴奋和抑制。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的两个相反的过程。客观外界刺激了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接受了外界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才产生意识现象。这个过程就叫做兴奋过程。兴奋能使大脑保持其活动的状态。抑制是阻碍、压抑大脑皮层的活动和过程。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活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由于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人的心理活动才有不同的状态。当人从清醒状态进入熟睡状态的时候,就是抑制过程克服了兴奋过程,并使抑制在大脑皮层扩展。当抑制扩展到大脑皮层两半球时,人就睡熟了。一旁的大喊大叫也引不起反映。这时人的意识过程即心理活动也就停止了,就再不会有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现象产生了,只是还留下一个斑点。
人为什么会做梦呢?就是因为入睡后,大脑皮层有一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这部分和那一部分联系起来,于是,便出现东拉西扯,若断若续的做梦现象。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说做梦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没盖好被子,照射到了外边,因此梦见在寒风中行进,等等。这说明,作为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以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为物质基础的。
巴甫洛夫等科学家客观地研究了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对于理解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个问题,是有主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对反射理论作一个大致的证明。
所谓反射,就是指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的生物反映形式,对于有神经系统的生物要求,反射即反映。反射又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所谓无条件反射,是动物机体对某种外界刺激(包括机体内部的刺激)的直接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的活动,是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不需要后天学习。如黄莺的幼雏能唱歌,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低等动物身上只有无条件反射。随着生物神经系统的发展,无条件反射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泛化反射。这时的生物的最原始的神经系统是由单个的分散的神经细胞组成的网状结构,好象一张网,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叫做网状神经(神经网),最早的神经网见于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蜇等。它能通过神经细胞很快把外界的刺激传遍全身,立刻引起全身的反映。但是由于这时它还只是分散的神经细胞而没有形成神经中枢(司令部),所以不能把全身统帅起来,不能进行有分化有选择的反映,因此叫泛化反映。
第二,单向反射。随着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物体的神经细胞逐渐集中起来,形成了神经节;然后神经节又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象树枝和树干,电话总机和分机一样,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这种神经系统在环节动物身上,如蚯蚓、蚂蝗等,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出现,使生物的反映能力又有显著的提高,其突出表现是:不再进行泛化反射,而是形成了反射弧,在“司令部”的指挥下,进行有分化有选择的单向反射。所谓反射弧,就是反射在动物体里所经过的神经道路,包括五个部分:一、感受器官,二、传入神经,三、中枢神经,四、传出神经,五、运动器官。感受器官接受了外部刺激后,就把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电传入神经传达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作出抉择,下命令后,经过传出神经到达运动器官,采取行动。比如,人捉蚊子,蜘蛛捉网上的虫子,等。通过这样的反射弧进行反映,就能够比较精细地区分各种不同性质的刺激,并以不同的肌肉运动和内部器官状态的改变来回答这些刺激。这就是单向反射。
第三,连锁反射,生物在由环节动物发展到节肢动物之后,在节肢动力(蜘蛛、蜜蜂、蚕、虾、蟹等)身上,神经系统的构造就完备了一些,其突出的表现是,它们在接受一定的外界刺激时,不仅仅引起一次或一种反映,而且还能象锁链一样,引起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反映。这种反映,就叫连锁反射。这种反射在动物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动物的本能就是建立在连锁反射的基础上的,这种本能可以达到十分复杂的程度,例如蜜蜂可以造出精致的蜂房,蜘蛛可以编织出巧夺天工的蛛网等等。
以上,是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的活动。无意识的活动,在高等动物和人类的身上,明显地保留着动物的这种本能。如婴儿降生以后就会寻找乳头,吸吮乳汁等。无条件反射是一切高级反射活动的基础。
条件反射的生理基础是高级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大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中心,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对各种刺激进行分析与综合,这时才出现了复杂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于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由于后来的“学习”而获取的,是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
例如,食物刺激,引起狗脑一定区域的兴奋,立即会产生出分泌唾液的反射。这是由于消化食物维持生存的需要。食物刺激对狗的生命有着直接的意义,这种分泌唾液的食物反射是一种本能,是无条件反射。另外,响铃会在狗脑一定区域引起兴奋,但对狗的生命并无直接意义,它不会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但是,只要我们在每次响铃之后,紧跟着喂狗,这样,响铃对这只受训练的狗来说,就成为获取食物的信号,成了对它有直接意义的东西。由于食物和信号联系多次重复,在狗脑中响铃和食物引起兴奋的两个区域之间就会沟通。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这时,一响铃,狗就会引起分泌唾液的反射,这种反射就叫做条件反射。只要这种训练继续下去,大脑中形成的这种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就会加强,条件反射就会巩固。反之,如果在响铃之后,不再喂食,而多次重复之后,大脑中的这种联系就会削弱,以致这种条件反射最终消失。
由此可见,条件反射是由后天学习(或受训练)而获得的,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它已经不是纯粹的生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在条件反射中,有一种叫作语言反射。语言反射是由语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只有人才具有,为什么?因为人不仅具有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而且还独据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系统。
所说第一信号系统,就是指接受现实刺激物的刺激而引起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活动的机构。其特点是,作为信号的东西只能是具体的实物。比如上面提到的铃声等。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且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里,第一信号系统是主要的,对成年人来说,第一信号虽然必要,但起主导作用的则是第二信号系统。
所谓第二信号系统,是指接受语言的刺激而引起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活动的机构。其主要的标志是,在人的大脑中有了明显的语言中枢,有了语言中枢的调节和支配,人类就产生了语言,产生了语言之后,人脑的反映能力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第二信号系统的特点是,作为“信号”的东西是语言,相对于作为信号的实物来讲,叫做第二信号,即“信号的信号”,就是说,人在有语言之后,就可以不凭实物,而只凭语言引起条件反射。比如,你平常看到山里红就流口水,但即使你没见到,我给你讲山里红如何如何,你也会流口水,“望梅止渴”也就是这个意思。再如,轻松的音乐可以助消化,肮脏的语言会倒胃口,正因为语言也具有信号作用这一特点,所以就使人的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切动物所不能比拟的境地。由于有了语言,就使人们的抽象思维成为万能,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借助于词才能进行概括。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所以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思想的形成是不可能的。比如,猴子尽管吃过无数的桃、李、杏、梅等,但是它终归不能形成“水果”这个概念。只有人,才能借助于语言,把事物的共同本质或内部联系抽象出来,形成概念,并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思维活动。人们在第一信号系统上所产生的具体的形象的感性的反映,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所产生的反映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意识。所以,意识不是别的,就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程度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以上就是马甫洛夫反射学说的理论对于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所做出的科学说明。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不断揭示着意识产生的生理过程。已经从反射过程深入到了神经细胞的水平。脑电科学证明,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现代科学仪器已经能够对神经细胞的电特性进行精密的研究,测量出神经冲动的强度、持续性和传播速度等等。神经细胞并不是对任何电脉冲都能发生反应。它只对具有一定强度的电脉冲发生反应。反应的具体表现是,神经细胞突然放电,产生一个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传送出去,神经细胞冲动的大小是固定的,它不会因电脉冲的增大而增大。神经细胞冲动的产生和传递是按“有”或“无”的规律进行的,每个神经细胞的反应(“有”或“无”)是如此简单,那么,怎么会产生复杂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感觉,并产生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呢?原来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的各种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联结起来的错综复杂的体系。其中,有的神经细胞放电,有的则不放电,而且放电有快有慢,这就造成各种不同的复杂的波型。这种复杂波型可以随着刺激总体的改变而变化,因而产生出复杂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
二、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说明意识的本质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怎么理解这一点呢?
1.从意识的产生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对象来看:
我们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是思维的器官,而不是思维的源泉,人们的意识是外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当大脑和外界发生了联系之后,才产生的。人脑具有反映能力,只是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人脑和其他反映器官跟客观事物不发生联系,是不能产生意识的。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科学史上关于“狼孩子”的记载,就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两个被狼哺育着的女孩子。当把她们弄回人世后,其中一个不久死去,另一人活到1929年。这个女孩子约到七、八岁。起初还只是四肢爬行,惧怕强光而习惯于夜间生活。不吃素食,一见生肉猛扑过去,对人抱有敌意,不会讲话,只会狼嘷,没有进行抽象思维的任何迹象。总之,由于她长期与世隔绝,离群索居,所以她的表现完全是野兽的特性,对她进行恢复人性的工作非常困难。她在四年后只能听懂几个问题,仅仅学会了六个字。六年后才学会单独直立行走,但怎么也不会跑,17岁死去那年,只相当于四岁小孩的智力水平。
由此可见,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离开了被反映的客观对象,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2.从意识的反映形式来看
意识的反映形式,包括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两种。其中,感性形式又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理性形式又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反映形式都来于主观的范畴。是人本身所有的,客观事物无所谓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我们说意识具有主观的特征。主要就是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总是采用这些主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因此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但是,说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是不是就是说它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的。这个问题从意识本身是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从客观世界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据。也就是说,这些反映形式是在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中,适应着客观世界的内容和特点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先以感性形式来说,所谓感觉,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性的直接反映。比如,听觉是由于音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所谓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各种特性的综合的反映;表象就是知觉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感性反映形式呢?这除了人具有反映能力以外,主要就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各种具体的特性,而不同的特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人们在反映过程中,才能相应地形成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感性反映形式。
再从理性的反映形式来说,概念是一种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如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就是一个肯定判断。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推理分两类,一类是归纳推理,二是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出一般的判断:“……都是纸老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出特殊的判断:“人总是会死的”。人们在反映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理性反映形式呢?这是由于客观世界某一类事物有共同的本质,不同事物之间又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因此,人们在反映过程中才能相应地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反映形式。
列宁说:“这些逻辑的形式是客观事物的特点关系在人们的实践中,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3页)这就是说,这些反映形式本身,归根到底,也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事物的某些比较稳定的联系、性质和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器官。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在人的意识中作为一种稳定的反映形式固定下来,因而具有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如三段论第一格: 格即逻辑形式、规律)所以,我们说,主观的反映形式,它不是绝对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具有坚实的客观根据的东西,是人们在反映过程中适应着客观事物本身特点的需要而形成的稳定性比较大、相对独立性比较大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列宁又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2页)
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
上面说,意识从形式上看,它是主观的,具有主观性,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却是客观的,又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人的头脑只不过是一个加工厂,它的原料都是从客观世界来的。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并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页)观念、意识作为头脑改造过的东西,经过了人的主观加工,所以就有正确的反映和错误的反映之分。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就可以看出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了。
首先说正确的反映。
正确的反映之所以说是正确的,就是因为这种反映跟客观外界相一致,是主客观相统一。所以它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外界是显而易见的。先从感性认识来说,正确的感觉和知觉不是错觉,它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直接的反映,它的内容可以在客观外界中直接找到原型,即反映的对象。比如,在教室里我看到了许多的同学和桌椅。这种视觉的原型就在我的眼前,说它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很清楚的,再从理性认识来说,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内部的联系,虽然通过感觉和知觉不能直接找到它的原型,不能直接把握,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就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这就证明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相符合的。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曾经举例说,有一种红色的有机染料,茜素,过去人们只能在茜草根中提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弄清了它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所以,就可以从无机物煤焦油中提炼出来了。这就证明了关于这种茜素的化学结构的理性认识是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就证明它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所以,从上述分析来看,正确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它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这已是毫无疑义的了。
再说错误的反映(认识),难道是头脑里固有的,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如果认为是这样的话,那就等于说唯心论是正确的。这是不对的,我们说,错误的认识,甚至极荒唐的鬼神观念,虽然是主观和客观相脱离,但也不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也可以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根源,它只不过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罢了。
以鬼神观念而论,世界上根本无鬼神,不是神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面貌造了神。中国人敬的神像中国人,外国敬的神像外国人。而且传说中的神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当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远古时代有所谓女神西王母,本领很大,作风民主,深入群众,不拘礼节,这和原始社会母权制时代的情况很相似。到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以后,鬼神也就分了等级。自从地上有了帝王,天上也就有了玉皇,地上有了刑罚,鬼神也就有了判官、地狱之类。所有这一切,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54页》
那么,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这种虚幻的反映也根源于客观世界呢?从心理学讲,这种错误的观念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在感觉和知觉所得到的材料和在记忆中所保存的材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想象产生的形象,是把头脑中过去形成的各种暂时的神经联系,经过重新的结合而再现出来的。因此,想象的形象决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想象的形象就它的总体来说,可能是荒唐的,超现实的,在现实中找不到它的原型。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总体加以分析,就会发现构成这种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又都是非常现实的,都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根据。比如,象征帝王的龙,古生物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没有这种动物。中古代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但不表明和这种龙不是一回事。龙的形象就是想象的结果。
以前讲过图腾崇拜,据说,古代每一个氏族都用一种动物的画象作为自己的象征和标志,崇拜和供奉它,有的画蛇、有的画鹰、有的画兔,形象越凶就越显示出本氏族的强大和有力。随着大氏族吞并小氏族,画象的形象也就越来越集中,概括性越来越强,综合的面越来越广,壮大了的氏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强大,就把各种最厉害、最凶猛的动物综合成了龙,以后经过历代画家的加工,才成了现在这个超现实的样子。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条“龙”的各个部分又都是很现实的。东汉人王符说:“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蚕、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第43卷,龙条)
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看出错误的思想,荒唐的观念,也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它也根源于客观世界,只是由于经过头脑的加工,进行了歪曲的反映,把现实的力量采取了非现实的形式。
4.从个体意识的差别性上来看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物,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感觉和思想,而且有的人反映得快,有的人则反映得慢。这就是所谓个体意识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性是由于人们的修养、知识,特别是阶级立场等主观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然而,这种主观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恰好证明了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
综上所述,从意识的产生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对象来看;从意识的主观反映形式的形成必须以客观世界的内容和特点为根据来看,从意识的内容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亡的“原型”来看;从个体意识的差别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事实来看,都雄辩地说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9页)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这一科学规定不断地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意识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科学材料和论据。正确解决意识和信息、意识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1.意识和信息:
什么是信息?关于信息的本质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大体上可以把信息理解为物质客体所固有的反映特性,它通过物质客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同人的意识有共同点,是密切联系的。正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机器才能通过信息的传递、收取和输出,来模拟人的意识过程,才能实现人工智能。
但是,意识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同其他物质系统的信息又有着极大的差别。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意识,意识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反映特性,它是物质反映特性的最高形式,因而也是一切信息过程的最高形式。意识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语言这种社会信息才构成意识。
意识同信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说明,一方面,可以用信息论探讨反映论,认识论问题,为客观地研究人的意识开拓新的前景;另一方面,又不能把意识归结为信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归结为信息论。
2.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关系
坚持意识用信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观点,是我们正确对待“机器思维“,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之间关系的出发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机器思维”将来完全可以取代人脑,甚至反过来可以支配人类和统治人类,“人将成为计算机思想家的玩物和害虫,”只配“保存在将来的动物园里。”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其错误就在于,这种观点把人类思维同“机器思维”的相似之处看作了完全的等同,抹煞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电子计算机确实能够在许多方面模拟人脑的思维,可以代替人的大量的脑力劳动。如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证明几何定理或逻辑定理,整理资料和翻译文章;代替著名中医给人看病,诊断和开出药方,还能跟人下棋、打桥牌等等。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人强,但是必须看到,电脑必定不是人脑,人工智能必定不是人类智能。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其主要表现是:
①思维模拟只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机器只能日益增多地而不能全部地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思维模拟是以形成逻辑和数理逻辑的规划为根据的。所以,机器只能够把人类思维活动中可以形式化,符号化并转化为精确数量的那部分信息物化,进行模拟。而对于许多不能化为精确数量的信息,如想象、猜测、幻想、感情等等,机器无论如何是无能为力的。
②由于电子计算机只是由一些电子管、晶体管、集成了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所以思维模拟纯为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不具有创造性,不能提出任何新的问题。原来编制的程序,输入的信息是多少,最后仍然还是多少。而人的思维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人类思维由于它的创造性的事情,总是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并自觉地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证明,机器模拟思维是被动的,人类思维则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因此,机器思维并不是人的脑力劳动,它不能代替脑力劳动,而只能是人类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应用的物质手段。
③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思维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运动的产物。初生婴儿的大脑,已经具备复杂的生理结构,存在着发展为思维器官的内在根据,但它毕竟还不是能够思维的人脑。婴儿的大脑只有在社会生活的影响和熏陶下,才能够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一个能思维的人脑。脱离了社会生活这个决定性条件的“狼孩”即使回到社会,重新过人的生活以后,由于错过了大脑完善发育的时机,也只能成为一个白痴或低能儿。至于人们制造的“电脑”,既没有变成为人脑的根据,也没有过人的社会生活的条件,它终究不能成为人脑,象人脑那样思维。
总之,人类思维同“机器思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和操纵,不可能守全取代人类智能,更不可能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认为“思维机器”将完全取代人脑思维,甚至统治人类的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力反作用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强调意识的能动性。认为意识对物质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它对物质世界的发展进程有着巨大的反作用。认为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论法。
但是,辩论唯物主义肯定意识对物质的巨大能动作用,并不表明意识可以不依赖于物质。相反,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受物质的制约和决定的。这是由于:
第一,人们的行动虽然在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之下进行的,但是这种意识的产生,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客观的现实和实践的需要,意识在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之前,它的内容首先就被物质世界的客观情况所决定了。
第二,指导人们行动的一定意识(目的、主张、计划等)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这种意识本身符合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程度。如果不符合,它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指导人们行动的一定意识即使符合客观规律,但是它的作用的发挥,还要看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否则,也还是不能实现。
由此可见,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不论表现得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是受客观物质世界的决定和制约的。也就是说,首先是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决定人们的意识,然后人们的意识才能对物质世界发生反作用。因此,我们充分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前提的,我们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的。
从这个基本理论立场出发,辩证唯物主义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的反作用,根本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鼓吹各式各样的意识决定论、精神万能论,把意识当成了万物的本原,完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但是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忽视了意识的反作用,不懂得人的意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把人的意识看成是完全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映,宣扬机械决定论,因此不可能彻底打倒唯心论,以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自己也陷入唯物主义。
总而言之,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歪曲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
2.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①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所谓意识的能动性,是说意识本身的发展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能动地反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这种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德、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445页)这种区别于物的特点,我们通过它的具体表现能够看得更清楚。
②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们在活动之前预见制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活动步骤等等,都是人们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些都是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蜜蜂的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们羡慕、赞叹,但是人们建筑的房屋无论如何简陋,也比蜜蜂文明,因为他在造成房子以前,早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力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能够把从实践中形成正确思想,再通过实践把它变成现实,把精神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意识发展的前进性
意识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动物没有意识,它意识不到自己的历史,因而也没有历史发展的追求。人们的意识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追求主观世界的丰富和发展,不断摆脱对事物和规律知之不多和知之不全的状态,挣脱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使意识的能动性提高到新的阶段,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意识对于人体出现活动的控制
关于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作用,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科学发展提供的许多事实证明,人的心理过程一方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作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意识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自己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世界。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变成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反作用来。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52页)所以,实践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现主观反作用于客观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必须以遵循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为基础,这后一点尤为重要。所以,我们下面着重讲一下: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论关系
所谓主观能动性,刚才已经讲过,简单地说,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辩论的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这是因为,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可以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而是说,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要坚决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夺取胜利,从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正如毛泽东同导所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页)我们建国32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这是因为,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北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要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困难和失败。例如,我们民主革命的规律,从建党到“七大”,经过20多年的实践才有了清楚的认识。至于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就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发生的,都要有活动的物质舞台。所以,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就必须创造和改造各种物质条件,为规律的作用开辟道路。例如,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往往遇到地形、气候、物质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不但要与天斗、与地斗、还得与人斗。至于利用社会规律改造社会,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就需要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像列宁所说的那样,进行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军事的和经济的,教育的和行政的种种顽强的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论法的有机结合。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要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热,又要冷。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为所欲为,不尊重客观规律,搞主观蛮干,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唯意志论。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等,均属此类。二是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性,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这就是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任务和方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因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前提和指南。坚持和发扬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阅读书目: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86页)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一章第1-3节 (《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1页)
毛泽东:《论持久战》“能动性在战争中”一节(《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478页)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只有对意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才能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所谓科学的解释,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从三个方面说明)
2.什么是意识的能动性?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前面,我们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主要方面,阐明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解决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论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从本章开始,至第六章,主要阐明物质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怎样发展,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集中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因为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本章具有唯物辩证法总论的性质,它要求我们明确,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理论内容极为丰实的科学体系,是毫无片面性弊病的哲学学说,而为了完整地把握唯物辩证法学说的科学体系,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总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就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它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本质的。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悉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60页)唯物辩证法既然是要回答世界上各种事物、现象的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所以,首先就要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当作自己学说的第一个总的特征和起点,为此,恩格斯曾一再把辩证法看作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21页)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本性。凡是真实的联系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外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首先就是要从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出发,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观点,同其他观点一样,也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坚持了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这是唯物辩证法同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观地任意联系,就是从主观臆想出发,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所以,抛开联系的客观性去讲普遍联系,就会从根本上背离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这样的错或那样的错误,如说什么:“国际上一阵风,国内就抛起一层浪”等等,把苏联的赫鲁晓夫和中国的刘少奇联系起来,得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导致了一场灾难,就是证明。
②坚持了联系的客观性,也就从根本上坚持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第一,从具体事物、现象来看,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和周围世界毫无联系、互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离开同周围事物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都成为不可能和不可理解的。例如,俗话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没有地球上的各种条件——大气层,适当的温度等,生命就不能存在;脱离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再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了。
第二,从整个世界来看,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没有联系,也就没有多样而又统一的物质世界,例如,我们前面讲过,宇宙间的原始星云,由于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生旋转,旋转的结果是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出现、地球上无机物长期发展的结果,依次出现了有机物——生命——低等生物——高级动物——人——人类社会,这种历史的联系就足以说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三,任何事物、现象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即都是统一的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纽结,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的纽结,才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来。例如,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三叶草、土蜂、田鼠和猫之间存在着的有趣关系,三叶草的繁殖必然依靠土蜂给它传花授粉;田鼠又决定着土蜂的数目,因为田鼠在吃土峰的蜜时,毁坏了幼虫和蜂窝;猫又决定着田鼠的数目,因为猫捕吃田鼠。所以,猫就与三叶草发生了关系;猫多,田鼠就少;田鼠少,土蜂就多;土蜂多,三叶草就多。相反,如果猫少,田鼠就多;田鼠多土蜂;土蜂就少,三叶草就少。所以达尔文指出:“完全可以相信,一个地区里如果有大量的猫,首先通过田鼠,再通过土蜂的居间作用,就可以决定那个地区里某种花的多少。”这就看出,在生物分类系统上相距很远的许多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关系,仿佛给一种看不见的线联系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生命之网,各种生物就是这个大网上的一个个纽结,一种生物发生变化,其他生物也就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这好比牵一发而动全身。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陷入相对主义。
④坚持普遍联系观点的实践意义
唯物辩证法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把世界看作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而就必然要求用整体性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是部分离不开整体。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能忘记它用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缺乏整体性的观点,就不可能处理好各个部分的问题,就会顾此失彼,使各个部分失去合理的配合,使整体失去合理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在工作中要树立全面观点,要有“一盘棋”的思想的理论依据。其次,整体也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离开了部分也就无所谓整体。因此,不认识一个个部分,也就不能清晰他把握整体。离开了部分的整体,抽掉了各个部分的整体,只能是一种空洞的抽象。所以,这就又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在全局思想指导下,善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从每个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搞“一刀切”,“简单化”。
二、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样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联系的普遍性的同时,又要求具体地分析联系的特殊性,即认识联系的多样性,如果不去分析和研究联系的多样性、特殊性,那么,所谓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套语,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
对于无限多样的联系,如果从哲学所研究的范围考察,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一般联系和个别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性质方面,表现出事物整体的不同特征,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事物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成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全集》第38卷第161页)规律如果按其起作用的范围划分,可区别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如果按其起作用的领域,即活动的舞台划分,可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及人类思维的规律。各门具体科学,是以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为对象的,而哲学则是以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规律为对象的。
规律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质本身又是客观的,所以,作为它的规律来说,也就必然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说,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不管人们认识到它也好,没有认识到它也好,它都存在,都在那里起作用。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说,规律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规则。虽然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它总是由人制定的,如果它不符合实际了,可以修改它和取消它,而规律却是客观存在的,它同物质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都一再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的规律都是如此。只有唯心主义才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主张规律是人们的意识的产物,例如,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实用主义者说,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这种“人造规律”的说教是非常荒谬的。
规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这就是说,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科学规律只不过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例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反映为万有引力定律;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反映为元素周期律;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的本质联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这是说,规律和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表示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为此的趋势。飞翔在空中的鸟类,飞机以及其他一切物体,当它的动力作用消失时,必然顺着引力方向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地心引力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的联系。这一点是说,事物、现象是千差万别、变动不居的,规律则是变中之不变,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的稳定的东西。规律的这种稳定性的特点,又表现为重复性,就是说,只要具备一定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总之,规律就是事物、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在这里,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普遍的联系,就是普遍性规律。这三种属性是并存的,不可分的。本质的联系一定具有必然性,必然的联系也一定是稳定的。由于规律的这三种属性,总是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所以,一提规律就与事物发展相联系,称为事物发展的规律。由于事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规律本身也是发展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既然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那也就是说,每一事物、现象的存在和发展,都受着它所处的周围条件的影响、作用和制约。具体事物的联系总是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联系和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承认普遍联系也就得承认一切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
①所谓条件,就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例如,今年某地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作为确定的研究对象的话,那么,气候、土壤,实行了承包责任制等等,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它的条件。条件和联系是有区别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条件则是指存在于某一事物之外而影响该事物的因素。条件和联系又是不可分的,事物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就是处在特定的联系中。简言之,条件是指发生着影响,作用的因素,联系则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②唯物辩证法在条件问题上,也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条件问题上的唯物论,就是承认条件的客观性,承认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无时无刻不受条件的制约;坚持条件问题上的辩证法,就是承认条件的复杂性可变性。
所谓条件的复杂性,是说有共同条件和特殊条件,决定性条件和非决定性条件,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当然,条件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只有人的实践才是上述诸种条件区分的实际确定者。由于人们的实践对象、范围、目的等等不同,在一种情况下是这种性质的条件,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又成了那种性质的条件。
所谓条件的可变性,是说,具体的条件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事物的变化依赖于条件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条件的变化。就是说,事物同它周围条件的关系也是相互的。它们可以互为条件。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又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即改变着自己的活动条件。
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斯大林说过:“一切都依条件、地方和时间为转移”。其实,地方和时间也是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所以,归根到底,是一切以条件为转移。一定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趋于灭亡。条件是极为重要的。认识事物,要认识事物的条件;改造事物,也是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离开条件,一切都谈不上,例如,如果离开一定的条件,“下雨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就弄不清楚。赫拉克利特说过:黄金好不好?驴爱草料而不爱黄金,这能说黄金不好吗?我们平常下棋常说:过了河的卒子顶车用。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条件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正确地利用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出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条件,从而夺取更大的胜利,切不可不顾客观条件去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这就是唯物辩证的条件论的基本要求。
四、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和科学的发展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①从一方面说,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不断地被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所证实和丰富。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虽然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直到19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搜索材料的阶段,各门科学、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不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因而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据着统治地位。
19世纪以后,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以搜集材料为主的阶段已经结束,人们已经发现自然界的许多重要的运动规律,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被揭示清楚了。其中,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个伟大的科学发现,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辩证联系的认识大大前进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物质运动状态之间的普遍联系,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界内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揭示了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社会同自然的联系,等等。以后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续发展更加证实和丰富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从另一方面说,用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科学研究,又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两门不同的学科之间建立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中间科学,或在多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科学。这就是所谓各门科学相互渗透,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它的突出表现就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样一些研究事物的共同属性或普通联系的某些方面的崭新学科的出现。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表明人类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了,也表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对于研究联系观点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系统论的哲学意义。系统论认为:
系统是普遍的、客观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一事物从某一特定的系统中分离出来,必然落入另一系统。大至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都是由不同天体构成的系统;小至微观世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系统,原子核又是由各种粒子组成的系统。在有机体这个大系统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单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组成的系统,高等动物则是由各种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又包括许多小系统,如生产系统、分配系统、交换系统等;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科学,也是由许多概念、判断、推理有机构成的理论系统。
总之,系统论不过是把关于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具体化,使之成为科学研究和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系统论的创始人路·冯·贝塔朗菲在论述系统观念的历史发展时明确承认,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形成系统论的过程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很多西方系统论学者也都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第一次把系统的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把社会看成系统,把人类历史看成系统的运动。它说明,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不断证实和丰富着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而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对于科学研究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全集》第二卷第442页)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学说的又一个总的特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紧密不可分的。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
1.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同一的,联系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通过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就是说,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形而上学否认运动,也首先是因为它否认了联系。恩格斯在谈到19世纪以前将近四百年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时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本质;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0-61页)
2.联系和运动不可分割
联系和运动在客观事物中,是密不可分的,是二而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我们只能从概念中把它们区分开来,分别地进行考察。实际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这种不可分割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离开相互联系,就不能理解运动
这一点是说,没有联系构不成运动,也不能显示运动。即使是位置移动这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通过联系来显示的。位置就是一种联系。一个物体离开了它同周围物体的联系,就不能确定它的位置,更无从说明它的位置的变化。最简单的位移尚且如此,其它复杂的运动形式就更加如此。越是复杂的运动,越是要通过复杂的联系去显示,所以,如果离开了相互联系,就不能理解运动。
②离开运动,也无法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
这是因为,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联系,我们前面说过,相互联系是通过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相互作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态势。如果否认了运动,就意味着否认相互作用,也就否认了联系。离开了运动讲联系,只能是僵死的联系,而这种僵死的联系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形而上学者的僵化的头脑中。
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绝对的,但是运动的这种绝对性是通过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把宇宙间的物质运动归纳为五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依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其中每一种运动形式又包含许多更为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就包含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变速运动、旋转运动等等;物理运动中就包括声、光、电、热、磁等运动形式。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和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思想仍然有着指导的意义。
2.各种基本运动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
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它们的相互区别为前提。运动形式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殊的矛盾,所以才在运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性。例如,机械运动就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它是最简单、最低级的一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比机械运动前进了一步,它包括着分子的和原子的某些运动,现代物理学发现了电子,弄清了电的现象是由电子的运动所引起的,而且还发现了其他的基本粒子和它们所引起的一系列新的物理现象。例如苏联科学家今年七月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H——介子(h介子)。“生命”期极短,所以如此之晚才发现,从科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第一种粒子电子,到现在基本粒子的数量已超过350种。化学运动就是指元素的化合和分解,具体的内容和过程是原子化合为分子或分子分解为原子等。生物运动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它主要解决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即同化和异化的矛盾,以及物种的遗传变异的矛盾。社会运动就是指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此起的社会制度的更替,等等。
②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
这是说,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由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所以必然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并有以各种低级运动形式作为它存在的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人的生命运动,诚然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同化和异化,但是机械运动不可少,如心脏的跳动,肺的一呼一吸,前进中一步一步的移动等,所有这些,都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人就没法活。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机械运动和物理运动是最为基础的运动形式,贯穿在一切高级运动形式之中,各种运动形式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一切高级运动形式又都包含着机械的和物理的运动形式。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因此就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它看作是各种低级运动形式简单机械地相加,因为高级运动形式在各种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它和低级运动相比,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这种质的差别表现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不同的。例如,生命运动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而不是机械运动的位置移动,所以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
第一,形而上学唯物论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运动形式的质的多样性及其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用位置移动说明一切变化,用量的差异说明质的不同,比如,把人也说成一个不上发条的大钟等。
第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承袭并改装了上述形而上学的观点,鼓吹所谓“还原论”。例如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把人类社会这种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生物的运动形式,企图用生物学的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因而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它是为帝国主义的弱肉强食,搞种族歧视和殖民政策作辩护的。
但是,在批判“还原论”时,要作具体分析,不能把对高级运动形式中所包含的低级运动形式的研究,通通说成都是还原论,利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去研究更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步骤和环节,例如量子化学就是运用现代物理学去研究化学现象,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中间的界限就是,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摩擦生热、生电,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引起燃烧,是物理运动转化为化学运动。物质世界经过长期机械的、物理的,特别是化学的作用,逐渐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化合物,出现了蛋白质和核酸,并由它们组成蛋白体,从此产生生命运动、生命运动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产生了高等动物,类人猿经过劳动变成人,出现了社会运动。反过来,生命的完结还会转化为化学的、物理的、机械的运动,曹操的《龟虽寿》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其中就包含着这种哲理。
但是,对于转化问题必须注意:运动是守恒的,就是说,运动是不灭的,不但量不灭,而且质也不灭。所谓量不灭,就是说运动在转化前后的总量不变,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谓有质不灭,是说物质运动的这种转化能力不会最终消灭,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是无止境的,这也就是所谓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否则就有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有一种“宇宙热寂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宇宙间的总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一切形式的能量都必然要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只能由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使得热能逐渐均匀地消散在整个宇宙,甚至热的平衡,致使热能失去了进一步转化的可能,于是“宇宙热寂”就来临了。那时,宇宙的总能量丝毫没有减少,但是它却再也动不起来了。对于这种错误的理论,恩格斯运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给予了透彻而又有说服力的批判。
3.掌握物质运动基本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实践意义
①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质的区别,是我们区分各门具体科学,确定其研究对象的客观基础。各门具体科学就是以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和上述五种运动形式相适应的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分支越来越多,说明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认识正在深入;各门科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出现了许多综合学科和边缘科学,说明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要迅速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应该重视科学发展的这个特点。
②掌握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对于了解科学发展进程具有指导意义。恩格斯说:“研究运动的性质,当然应当从这种运动的最低极、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先理解了这些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91页)这说明,利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去研究更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步骤和环节。为了把握高级物质运动的本质而研究其中包含着的低级运动形式,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和认识论的。科学史表明,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的科学得到充分发展以前,研究高级运动形式的科学是难以得到充分发展的。
③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克服那种统得过死、“一刀切”和简单化的倾向。要懂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要在统一领导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通常用运动、变化、发展等概念一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但是,运动的概念和发展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所谓发展,就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单纯的数量增减和位置的移动,而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简言之,就是新生旧死。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用了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除旧迎新等术语,来表达发展的实质和内容,这是很恰当的。
1.什么是新事物
所谓新事物,就是指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这个定义,就比较明确地指出了新事物不同于旧事物的特点,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新事物是历史发展中进步的东西。所谓进步,就是说它符合发展趋势,代表发展方向,体现着未来,这就和那种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的旧事物有了本质区别。
第二,新事物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所谓具有远大前途,就是说,它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平常所讲的“方兴未艾”、“喷薄欲出”、“含苞待放”都是说的刚刚兴起,朝气勃勃,而不是强本之末,日暮途穷,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新事物就和那种已经在日趋灭亡的旧事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而言之,区分新旧事物的唯一标准、根本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能另立其它的标准,例如,不能把一种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形式上是否新奇、暂时的力量对比等,作为区别新旧的标准,更不能靠人们主观上的自封。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我们常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雨后春笋”、“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以此来形容新事物的生命力和不可战胜性,说明新陈代谢即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呢?总的来说,是由于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具体来说,有三点:
第一,新事物萌发、产生于旧事物内部,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因而它是旧事物所无法消除的东西。这一点是说,新与旧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一方面,它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旧事物所赖以存在的因素。旧的一方如果否定了新的一方,旧的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可能,所以,这就注定旧事物是无法克服、无法消除新事物的。
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更能适应发展的条件和要求,因而更富于生命力。例如,生物在进化中产生的新的变异品种,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以符合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利益为依据的,所以就更富于生命力。当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即一种新的事物在开始往往得不到支持,相反会遭到残酷的迫害和打击,因而受挫折。这一点不能说明新事物不正确,而是说,它的力量一时看来还比较弱小,一时还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总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战胜旧事物的。这一点,恰恰说明新事物更富于生命力,而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第三,新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合理的成分,克服了消极的成分,又有新的创造,因而具有更丰富、更高级的内容。因此,就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社会主义制度,它既吸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因而就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然,我们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帆风顺的,而同时又认为这个必然战胜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是需要经过斗争的。为什么?这是因为,第一,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都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所以这就必然要遭到旧事物的拼死反抗。第二,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弱小的,新事物在克服旧事物前后一段时期里,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并不会马上停止,有时候,旧事物还可能会复辟,新事物还需要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斗争,所以,这就注定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问题,在社会领域尤为突出。
3.唯物辩证法关于新旧事物不可战胜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