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人最容易犯的100个错误

_10 檀明山(现代)
果不出鲍叔牙所言,后来在他的推荐下,齐桓公拜管仲为
相。管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
一代霸主。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正因为如此,古人讲: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句话可说是识人、用人的要义。人海茫茫,世事变幻,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真是不易。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爱好,都受着外界千变万化的事物的影响,因而生活塑造了千千万万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习惯秉性、文化素质、道德修养,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有的性格外向,快言快语;有的待人坦诚,肝胆相照;有的沉着老练,办事自如…然而,也有狡猾奸诈者、阳奉阴违者和阴险的口蜜腹剑者。
大千世界中各式各样的人物鱼龙混杂,把人们的视线搞得眼花缭乱。尤其是有的人随着环境的变化,像变色龙一样,一改常态:如趋炎附势者可以落井下石,锦上添花者可以雪上加霜,花言巧语者亦可栽赃陷害……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欲壑难填的人便会抛掉从前的“甜言”、殷勤”而换上另一种面孔。可是有些好心人往往容易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以诚相待换来的是虚情假意,以善待人得到的是蛇蝎噬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语实在是经验之谈。知人必须辨其意,识人必须察其行。因而,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穿透力,来洞察世间之人,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才是识人之法、取人之道。
知人需辨人。辨察真伪,辨别是非,需透过荷叶觅到藕,透过现象看本质。试想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淮北柑橘,不是也曾蒙骗过世人吗?然而,那“金玉其外”的柑橘只要不食入腹中并无大害。而那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如若被其假象所迷惑,信其甘言,委以重任,就如在生活的花园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心比知天还要困难。天还有春、夏、秋、冬、朝、暮的固定循环,人却是外貌淳厚而内心深沉。所以,有的人外表谨厚而行为骄逸,有的人貌似长者而实际上品行不端,有的人外貌驯顺而内心刚直,有的人外似快捷而内心缓慢,有的人看似舒缓而内心急躁。看来,孔子都感到识人知人是很难的事情了。
学会知人,要经过长期的交往与检验。古人这样地慨叹:“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古人告诫后人,既然知人难,那么就要把握事物的征兆,防患于未然。
人常说“:患难之交真君子。”可是有的人可以共荣华,不可以共患难。《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旅人与熊”的故事:两个朋友在旅途中遇到一只熊,一个抢先爬上一棵树,自己躲起来;另一个无路可走,只好倒在地上屏住呼吸,假装死人。因为熊是不吃死尸的,熊嗅了嗅走开了。树上那个人下来问那位装死的朋友,熊在他耳边讲了什么。树下的人回答说“:熊给我一个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了的朋友,决不可以与他一同旅行。
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世方法,人的心理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比如趋炎附势的人,对有权有势的人虽然百般逢迎。而对方一旦权势丧失了,在他的眼里和心里也就一钱不值了。因此,我们应该在社会的实践中善于辨人、察人,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的言谈,还要看他的行为,这是选用人才的必由之路;听取别人有益的言论,不必过问他的品行,这是取别人之长的方法。
我们当然提倡和率先做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对于人才亦不必苛求。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有惜才之心,护才之德,察才之方,识才之眼,辨才之智,用才之策,善于扬人之长,避人之短,使真正有十八般武艺的人都能各尽所长。
人,是复杂的,是立体的。因而要学会知人,把视野扩展到 度是不够的,应该扩展到 度,甚而如同全息摄影一样,才能看到一个全新的、立体的人。
学会用人
用人要有大气量,出以公心 以事业
为重。这样才能罗致人才,为我所用。
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之后,对群臣发问:“朕为何能够取得天下,项羽又为何会失去天下
高起和王陵分别回答:项羽性情高傲,陛下人情味很浓;陛下取得胜利,能无私地把战利品分给大家,而项羽却中饱私囊;陛下用人不疑,而项羽却偏爱猜忌,所以您取得了天下,项羽失了江山。”
刘邦听后,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位都是当今最杰出的人才,有他们做我的得力助手,这是我能夺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他焉能不失天下。”
刘邦认为,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麾下有人才,而自己又能做到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
张良、萧何、韩信在历史上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像张良这样的优秀军师,项羽帐下并非没有,范增就是一位。
在项羽起兵后,范增屡出奇计,使刘邦连遭败绩。但随着范 增威望的提高,项羽嫉贤妒能的思想膨胀,对范增开始不信任,
就在这时,项羽又中了刘邦谋臣陈平的离间计。更加深了项羽对范增
的猜忌之心,致使范增被迫告老还乡,中途,背上长疽,郁郁而
死。
项羽败北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发挥属下的才智,不能招
揽、容纳天下的贤士。导致最后众叛亲离,所以注定要失败。
知人善任,指对人的了解客观全面,并且善于使用。
单枪匹马难以打天下,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一班能人干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认为:善于选择人的人就能统治别人,不善于选择人的人就被别人统治;善于选择人的人可以称王于天下,不善于选择人的人就会被灭亡。能否发现选拔一大批贤良能干的人才,知人善任,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之一。
人才是有的,问题在于要善于发觉。晋朝的文人左思就叹息“: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没有奇才?只不过是还隐藏在民间,不被认识。因此,古人又感慨说:治理国家的最大困难在于知人善任。若能知人善任,治理国家也就不难了。
学会用人,尚贤使能,就要有见识,有胸怀,有气度。这表现在对待顺逆、长短、名实、亲疏、才资、公私等方面。
学会用人,要认识到有才能的人有主见,大都不是惟惟诺诺之徒,往往是敢陈己见,不轻易苟同,更不阿谀奉承。墨子说过:好的弓难以拉满,但是它能把箭射得很高,或很深地射中目标;千里马难以驾驭,但是它可以负重远行;优秀的人才不随便服从瞎指挥,但他可以使君主得到尊重。
恰恰相反,无能之辈或品德不端的人,他们都顺从君主的心意,以便取得君主的宠信。君主喜好什么,他们就赞誉;君主憎恶什么,他们就毁谤。这种小人的话很“顺耳”,但听了却要坏事误国。
学会用人,不必要求十全十美,洁白无瑕,那样就选不出好人才,而只能选出庸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古训值得深思。用人只能用其所长,至于无碍大事的小节则可以略而不计。因此古人认为: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学会用人,不能只看重名门出身、名校毕业、头衔如何,不看重实际才能。当然,将门出虎子,名师出高徒,确实为数不少,但也不尽然。有些名门之后,名校之生,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选才应该着眼于实际才能。而出身卑微、经历坎坷、实践丰富的,往往不乏佼佼者。
学会用人,不能以亲疏为标准。当然,人们都希望自己部属中的干将,应该是和自己一心的,信得过的,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这种亲不应该是自己的派系或亲朋,而要看他是否有才,是否能干。如果是庸才或小人,即使是嫡系的或亲朋,也会坏事。相反的,如果是来自敌人营垒的,但他愿意为人民服务,又有真才实学,那就应该量才而用,不要歧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放开手脚,大胆使用。
学会用人,不能论资排辈。当然,不可否认,资历意味着实践,正如人们所说的:“我过的桥也比你走的路多。”而年龄辈分往往也和资历相联系。但是,资历、年龄、辈分并不等于实际的才干,常有资历深、年龄大、辈分高的才能反而不如资力浅、年龄小、辈分低的,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论资排辈是短视的、无能的、有害的。对人的使用要着眼于实际的才干,而只把资历、年龄、辈分作为一种参考。
学会用人,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精神。也就是自己亲人中如果确有能人贤者,可以不必怕涉嫌而大胆举荐。相反的,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女亲戚朋友,明知不佳也委以重任,也不能因为他过去反对过自己,给我为难,从而无视他才能卓越而列入另册。
用人要有大气量,出以公心,以事业为重。这样才能广致人才,为我所用。
学会聆听
真正从交谈中汲取收益的人,往往
是那多听少说的人。也许,上帝赐给我们
每人两只耳朵但只赐给我们每人一张嘴
巴的启示就在这里。
杰尔 厄卡夫是美国自然食品公司的“推销冠军”。一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把芦荟精的功能、效用告诉顾客,女主人并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兴趣。杰尔 厄卡夫立刻停止宣讲,动脑筋细心观察。
突然,他看到阳台上摆着一盆美丽的盆栽,便说: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难见到。”
“你说得没错,这是很罕见的一种。它真的很美,美在于那种优雅的风情。”
“确实如此。但是,它应该不便宜吧?”
“这个宝贝很昂贵的,一盆就要花 美金。”
“什么?我的天哪, 美元?那每天都要给它浇水吗?”“是的,每天都要很细心地养育它……”
女主人开始向杰尔 厄卡夫倾囊相授所有与兰花有关的学问,而他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最后,这位女主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说道“:就算是我的先生,也不会听我嘀嘀咕咕讲这么多,而你却愿意听我说了这么久,甚至还能够理解我的这番话,真的太谢谢你了。希望改天你 再来听我谈兰花,好吗?”
她爽快地从杰尔 厄卡夫手中接过了芦荟精。
洗耳恭听,指洗净耳朵,恭敬而专心地听别人讲。形容诚心诚意地听人讲话的态度。
人类历史如果单从经济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现代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的精神化社会几个阶段。在信息化社会,开创一种事业的起码条件是要掌握必要的信息。
获取信息,一是阅读,二是观察,三是经历,四是倾听。当你紧闭双唇,洗耳恭听时,便可学习到许多事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类更要靠“耳”获取信息,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信息,谁就能成功,谁“两耳不闻窗外事”,谁就要失败。
人类高度发展的智慧,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为人善谈者,人称有口才;观察能力强者,人赞具慧眼;思维敏捷者,人谓聪明。惟独夸耳者少,甚至还说什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此这般,不仅埋没了耳朵的重要,也会迟滞人的全面发展。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是耳闻的能力,是人汲取精神财富的五大渠道之一。据心理学研究,人对知识的涉猎, 来源于视觉, 来源于听觉, 来源于触觉, 来源于嗅觉, 来源于味觉。由此可见,人不能无耳闻。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指只有听取不同的意见,加以比较,吸取其合理的部分,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时,应该做到“兼听”,多方面了解情况,对事情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尤其是做领导工作、做群众工作或解决人事纠纷时,更应该注意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真正从交谈中汲取收益的人,往往是那些多听少说的人。也许,上帝赐给我们每人两只耳朵但只赐给一张嘴巴的启示就在这里。
说话,这是生活中必须的交流工具,从早晨睁开眼睛起,一天的生活,都需要靠说话来推动。有时,一句话、一席话会影响生活的脚步,改变人生的态度。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可就举足轻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明了政治、经济、军事,也明了天时、地利、人和。后来,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
《论语季氏》说“:视思明,听思聪”;《陆象山集 语录》说“: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荀子 儒教》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论衡 超奇》说“:博览多闻,学问习熟”;清朝郑燮更明确地说:读书好问,不问不得,不妨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并露。”
有谈无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交往。
在信息社会,领导者的决策, 靠信息, 靠决断。作为领导者,在听取方方面面意见时,不仅不能偏听,要兼听,更要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交往的场所,时常会听到“洗耳恭听”这句话,作为表示礼貌的谦谦之辞。为交往现场增添一些气氛当然可以,然而真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学会聆听,首先必须尊重交往对象本人,特别是他独到的思维,真诚地准备采摘别人奉献给你的思维之花。
学会聆听,就应该倾听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看来荒诞不经的意见,然后才可能从中领略到“兼听则明”的乐趣。
学会聆听,必须积极地启动自己的脑筋。要知道所谓听,决不是任由谈者用话音来震动自己的耳膜,而是要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来接受谈者的思想。
事实上,在认真倾听的时候,也只有伴随着自己的思考,才会有双方的交流,才会对谈者做出有见解的反馈和有价值的反馈,才能真正考验出听者的诚意和能力,才能使交往关系产生思想上的融汇。
学会感恩
要学会感恩、知恩、报恩的人生准
则。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两句话:人有
恩于我不可忘,我有惠于人不可记!”
“霍金先生,残酷的病魔已经将你永久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吗?”在一次学术报告后,一名记者对数学大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师的脸上充满微笑,用他还能活动的三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上出现了下面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
三根手指和一个能思维的大脑是霍金身上唯一能动的部件。这个人生的斗士,这个智慧的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志之外还靠什么?靠的是爱,还靠的是高科技。没有爱他的人的照顾,他是不会活到今天的。
也许他在生病之初就与世长辞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动弹,但可以说话,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巨著。我国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巨著《柳如是别传》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也都是著者在双目失明或双目视物不清的情况下全凭口述而“写”出来的。
可霍金只有仅仅三根能微弱活动的手指,如果没有计算机, 他怎么去表达他的思想;还能将他的智慧发挥出来吗?没有发达
的医学,他仅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如何总能动弹?没有强大的经
济支持,他微弱的三根手指又如何能产生伟大的学问?我们永远
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所以,这个如今完全可以骄傲地面对人生的人,他在回答完
那位记者的提问后,又艰难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
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指回报他人对自己的善行、善德。
知恩图报,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行为;受恩不忘,是一个人有良心的表现。《说苑》中有语曰:惟贤者,能为报恩。”其意是说,只有贤人君子能够做到知恩报恩。
学会感恩,乃是一个人有良知的君子之风。那些知恩不报的忘恩之徒,被认为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人们都记得《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雪地中,一只狼即将冻死,这时好心的东郭先生救了它然而等它复活过来之后,却恩将仇报,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以充饥。因此人们把忘恩负义的小人称为“狼心狗肺”。
学会感恩,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因为一般人易记仇而不善怀恩受恩之人,往往当时感动一时而时间一久就淡忘了。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讲的“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意思是受了别人的恩,虽然至为深厚但也不想回报。这样的结果是使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我们应该做一个施恩勿念、知恩图报的有情有义的明理人,改善、和谐、融洽、加深人际关系。
学会感恩,要将恩情牢记。社交里、人情中,别人帮我做了事,给了我一些好处,我们应当把它牢牢记在心里。不然的话,时间长了人家就可能说你这个人不明事理,甚至会说你是“白眼狼”。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往来的基础之上,有来有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待物接人的基本礼节和道德准则。得到别人的恩惠和帮助,收下别人的礼物和关怀,应感到其中友好之情,给以不同方式的感谢或适当的报答。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学会感恩,能将恩情偿还。别人受恩于我,付出一定的代价和一定的心血,哪怕是一点点感情,也是应该还情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交往的频率很高,相互合作的节奏很快。如果你希望与他人长期合作,彼此往来,就要不断深化情感,就应对别人的恩德及时以不同方式偿还。忘情忘意之人难以有长久的知心朋友。因此,我们珍视人际间的恩意,尽可能地受恩还情。
学会感恩,是我们倡导受恩莫忘的目的。人间最鄙视那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小人。很多人在急需别人帮助时,在得人相助时,心情很急切,心里也很感激,什么样的好话都说。但是时间一长,时过境迁后就全然忘却。我们所讲的知恩图报,就是要求一个人应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即使是吃了一顿饭的恩德,也永不忘怀,必当报偿。《史记 范睢传》中所说的“一饭之德必偿”。
学会感恩,他人有恩于自己,就该感谢,尤其是在自己困难危急、而其他人又不太愿意伸出手的时候,这种恩惠更应该珍惜,应该给予报答。但在报恩时一定要注意:报恩要量力,尽心尽力即可,不必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报恩的方式有多种,不必匆匆忙忙,也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回报。
学会感恩,是一种美德的表现,是青年人应有的良好品德。报恩的方式很多,也可能受恩的人并不需要你报偿,也许你没有报偿的机会和能力。但受恩莫忘是一定要做到的。要学会感恩、知恩、报恩的人生准则。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两句话:人有恩于我不可忘,我有惠于人不可记!
学会安慰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安慰别
人和需要别人安慰的时候。安慰,是感情
的赠予,是人际间互相理解、相互抚慰的
方式。
曾经有一位失恋者因失恋而哭泣。
有一位哲学家问:“你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失恋的人回答说:“为何他要离我而去?我好难过。”
不料这位哲学家却哈哈大笑说“:你真笨!”
“真正该难过的是他!”哲学家接着说:因为你只是失去了
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却是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及爱人的能
力!”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安慰别人和需要别人安慰的时候。安慰,是感情的赠予,是人际间互相理解、相互抚慰的方式。但如何安慰得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学会安慰,要摸透被安慰者特定的苦闷“障碍”,确切把握被安慰者的心理状态:忧在何处,烦从何来。安慰是一帖不是药的“药”,要想取得效果需要有的放矢。客套话固然可以充当安慰语,但没有实质性的效应。能够说到对方心坎里的安慰话,是最实际、最有启迪意义的。
学会安慰,要从被慰者的心理出发,发挥一些最易打动对方心灵的安慰方式,也是使安慰产生整体效应的途径。比如:书信式的安慰,闲逛式的安慰等。由于需要安慰的对象不同,引起烦恼的事态不同,接受安慰的态度不同,所以,在安慰别人时最好循着心理轨迹,在揣摩、辨清基本心态的基础上,予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产生最佳效果。
学会安慰,要与被安慰者的欲求心理相吻合。比如,同事屡次投稿失败,心里灰溜溜的,说一句“没关系,下次再来”未尝不可,但如果同他一起仔细分析投稿不中的原因,找出文章的欠缺之处,显然有助于他提高写作水平乃至增加投稿的命中率。对方的企盼心理或许能为安慰的“导向”定准基调。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安慰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对方心理,以致开错了“药方”,与原来的愿望相悖。如说别人忌讳的安慰,就有可能加重对方的负担;揭别人的短的安慰,就有可能触发对方更大的忧虑;增加别人懊悔的安慰,就有可能使对方更加不快;使别人忆旧的安慰,就有可能使对方平添往日的苦楚……
因此,当我们开口安慰别人时,要特别注意选用适当的安慰语,令人心动、情动,从而温暖对方受伤的心。安慰别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同病相怜式的宽慰。共同的话题是灵犀相通的纽带,安慰别人时,如果能把自己曾经的或类似的遭遇也摆进去,就容易产生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效应,它比就事论事、纯粹的同情好得多,能引起对方共鸣,进而激起对方勇气。
唇齿相依式的互慰。类似的遭遇不是人人都有的,除此之外,必要时点明相互间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特殊关系,表达出一种同舟共济的愿望,也能收到相互慰勉的作用。
心理补偿式的慰藉。心理学上有“言语暗示法”之说,认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视作病人,在这一看法的“暗示”下,他有可能真害上那病。如果据此方法,在安慰别人时,能给予对方心灵补偿的,就有可能促使情形向好的方向转化。
猛击一掌式的醒慰。对于一个在伤痛泥潭中陷得很深的人来说,一般安慰未必奏效。这时,如果触及利害,大喝一声,促其从伤痛中幡然醒悟,也可以收到安慰之效。因此,对不必要的感伤者,与其用和风细雨的温开水去安慰,莫如以疾风暴雨式的猛击一掌之法去刺激,更能收到醒世良药的妙用。
一笑了之式的谑慰。如果以为安慰只是一本正经地表达某种同情的话,那就片面了。事实上,有时候安慰也可能是一种一笑置之式的诙谐之语,戏谑之言。正如人们所知,幽默是一剂良药,它能够像春风化雨似的化解对方心灵上的阴翳。在轻松、活泼与幽默中,在让人会心的笑容中,给对方心灵以慰藉,让人为之忍俊不禁。
理智激励式的勉慰。如果在安慰别人时,既能使对方平静下来,又能使之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产生希望,那便达到安慰的最佳境界了。因为理智的激励加上珍贵的情感,便会如同燧石一般敲击出心智的火花来,胜过许多怜惜同情的话语。
对于一个遭逢不幸的人来说,别人的安慰,就是一剂抚平心灵创伤的良药。如果我们掌握了安慰别人的艺术,将给人巨大的帮助。 学会拒绝
聪明的人拒绝时不难堪,而且拒绝
者不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即使当时有失
望的心情,但至少不会产生敌意。
年轻的拿破仑将军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全胜,凯旋而归。从
此,他在巴黎社交界声名鹊起,当时的才女、文学家斯达尔夫人,
几个月中一直在给拿破仑写信,想结识拿破仑。
一天晚上的舞会上,斯达尔夫人手上拿着桂枝,穿过人群,
迎着拿破仑走来。拿破仑实在无法避开。当斯达尔夫人把一束桂
技送给拿破仑时,他说:应该把桂枝留给缪斯(即文艺之神)。”
她继续没话找话地与拿破仑纠缠,拿破仑出于礼貌也不好生硬
地中断谈话。
“将军,您最喜欢的女人是谁?”
“是我的妻子。”
“这太简单了,您最器重的女人是谁呢?”
“是最会料理家务的女人。”
“这我想到了,那么,您认为谁是女中豪杰呢?”
“是孩子生的最多的女人,夫人。”
他们这样一问一答,愈谈愈没趣。斯达尔夫人感到局促不
安,也不想再自讨没趣,只得作罢。
我们极力提倡和鼓励人们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做实事,做好事。但当他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是不是都能满足对方,而把事办得妥当圆满呢?例如,朋友、亲人的面子,同事的条子,或是他人的票子,要我们替他办事。有时是这种事情很棘手,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办好;有时要办成这件事就会伤害他人利益,或是有违国法政令等等。
在这些不能办或不好办的事情面前,我们有些人陷进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本来应该果敢地说“不”,却难以启齿。或是怕伤了面子,将来对自己不利;或是过去别人帮助过自己,怕被别人指责忘恩负义。也有的是因为虚荣心强,认为别人是觉得自己有这份能耐,才求自己帮忙,如果不帮助,怕被他人说自己没能耐。
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拒绝本来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而硬着头皮去做,结果在严酷的事实面前碰了壁,把事情办糟了。有的虽然把对方求办的事情办好了,却引起了负面作用,不仅害了对方,又连累了自己,得不偿失。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可为,时时可为,谁也不可能是救世主。因此,在无力或无法帮助他人的时候,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能力缺陷或客观条件限制,应该学会拒绝。当然,拒绝别人,会使对方失望、难过,甚至产生不满,心生怨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拒绝,掌握拒绝的技巧。
学会拒绝,就必须弄清楚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求助情况是应该拒绝的。例如,在爱情、亲情及友情方面有非分的要求,或是自己不愿做,做不好,办不到的事都要加以拒绝。有些不该接受的礼物,或是自己不愿参加的,都要加以拒绝。
如果我们拥有权力,别人有求于我们时,会给我们送物、送钱、送礼,他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少量的付出,大量的得到。这种时候,如果执权者不加以拒绝就容易被拉下水,直到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落下千古骂名。
学会拒绝,要因人因事而异。对于行贿的人或事,就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更不能被人几下一说又转过弯来,抱侥幸心理收受贿赂,这样就会断送了自己。
学会拒绝,有时可以放低自己的姿态。有些事情,我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真正帮不到的难题,还得向对方表示拒绝。有时如果自己的确不好出面拒绝,还可叫家人或双方都熟悉的朋友出面,诚恳地从中斡旋一下,由他们出面向对方做个解释,也可以减少被拒绝者的反感情绪。为了避免或减少被拒绝者的不满和怨恨,在拒绝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学会拒绝,要认真倾听对方求办的事情。当我们听完别人请求帮助的事情,认为应该拒绝时,就请对方再次叙述一下求办事情的细节,要认真去听他的谈话,分析再三,还是应该拒绝时,对方的不满和反感就会大大减少,因为对方认为我们是尊重他的,拒绝他并不是轻视他。
学会拒绝,态度要真诚。听了对方的叙述后,我们要向对方表示同情和体谅,我们之所以拒绝对方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条件限制,办不了那件事。所以我们要向他讲清真实情况和拒绝理由,并向对方表示歉意。不要闪烁其词,否则会使对方产生误会,认为我们是故意不帮忙,从而使他萌生不满和怨恨,甚至产生敌意。
学会拒绝,说话要委婉。听完对方的叙说后,我们就要表态。对他人说话要委婉,不要把话说得太尖刻,太生硬。有时人家求办的事,我们办不了,还可与求助人商量,指导他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或是寻找其他途径去帮助他。只要我们态度真诚,谁也不会责怪我们拒绝他。
聪明的人拒绝他人,会使他人在遭到拒绝时不难堪,而且对拒绝者不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即使当时会有失望的心情,但至少不会产生敌意。 学会说“不”
学会说“不”,能帮你很大的忙,不仅
能为你节省很多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
而且还能使你避免一些尴尬和烦躁 保
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岁出头就当上了 世纪福斯电影公司董事长的雪莉
茜,是好莱坞第一位主持一家大制片公司的女士。为什么她有如
此能耐呢?主要原因是:言出必践,办事果断,经常是在握手言谈
之间就拍板定案了。
好莱坞经理人欧文 保罗 拉札谈到雪莉时,认为与她一起
工作过的人,都非常敬佩她。欧文表示,每当请示她问题时,她总
是很快答复。
但一般人通常都以沉默来回答,但是雪莉看了她送去的脚
本,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即使是她说“不”的时候,也还是把
你当成朋友坦诚相对待。这么多年以来,好莱坞作家最喜欢的人
就是她。
在生活中,你能微笑地、理直气壮地说出“不”字吗?也就是说,你有拒绝别人,包括你的好朋友的勇气吗?
拒绝别人不是一件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也不要把说“不”当成是要与人决裂。是否把“不”说出口,应该是在衡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做出的明确回应。
学会说“不”,拒绝别人,特别是拒绝好朋友,好像总不是一件好事情,总是一件做起来很难为情,同时也会使双方很难堪的事情。拒绝往往会使感情疏远,甚至会起到破坏友谊的作用。
所以,一个“不”字总是很难说出口的,不管是不是自己能办到的事情,不管是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管是不是有价值去做的事情,只要是亲朋好友的事情,只要是被人拜托了的事情,都要硬着头皮、咬牙切齿地去做。结果,人生变成了一种为人情所苦的劳役。
有一些事情是做不到的,总有一些事情是超出能够忍耐的限度的,总有一些事情是自尊心所不能容许的,于是,无论你如何咬住牙根不把这个“不”字说出口,裂痕终究会产生的,亲朋终究要得罪的,感情终究会被伤害的。
也许,对于你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你在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一个“不”字来,一切便会简单得多。对方或许会不高兴一下,但也就仅仅那么一下,没有后面那些复杂的过程,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复杂的麻烦。
你微笑着说出一个“不”字,通情达理的亲友也就会微笑着理解了。遇上不那么通情达理的亲友,他们既然在一开始就不能理解你,那么即使你现在答应下来,用你的忍耐和不情愿的辛苦暂时避免了不愉快的发生,那么这种不愉快终究是会发生的,因为你不是神仙,你显然做不到他们所要求、你无力去做的那些事情,况且你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我们应该尽力帮助别人,特别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时候我们可以不辞劳苦,可以废寝忘食,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置自己的身家性命于不顾。
但是,这一切有一个明确的前提,那就是真正需要和真正值得。如果并不是这样,而仅仅是为了面子、为了人情,为了说不上来的某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我们大可不必难为自己,去硬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搅得乱七八糟。
实际上,为了面子、为了人情,去帮一些不必要的忙,一旦陷了进去,有时候不仅不会增进友情,反而会伤了和气。那些并不真正需要的帮助无非是一些锦上添花、助兴增彩的事情,做好了当然好,十回做好一回没做好,可能就已经种下不愉快的种子,给本来很融洽的关系上蒙上阴影。 学会说“不”,能帮你很大的忙,不仅能节省很多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还能使你避免一些尴尬和烦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有时候,它甚至能帮助你更好地维护你与亲友之间的感情。
学会说“不”,你会觉得自己做人的风格真正趋向于成熟了,对于友谊、对于人情、对于为人处世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生活、工作以及与亲友交往的节奏也更为协调、更加令人满意了。不信你也试试。 学会抗争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
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
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
时代。
鲁 迅
阿古登巴借了财主三木碗青稞,财主硬要他还三口袋,登巴还不起,财主说“:明天我到你家拿东西抵债,我指哪三样,你就给我哪三样!”
第二天一早,登巴起来就将狗拴在大门口,又把手磨放到门上去,然后找来一堆破鞋臭袜扔在楼门口。
财主到来,狗朝着他猛吠,他指着狗对登巴喊道“:这恶狗要咬人,快把他牵走!”登巴立即牵开了狗。财主又指着门上的手磨叫道“:这样放磨子,你不怕砸伤人吗?”登巴马上取下手磨来。财主走到屋门口一阵臭味扑来,他急忙掩着鼻子,指着破鞋袜大骂“:把这些臭东西堆在这里,还让我进去吗?”登巴连忙把破鞋袜搬走。
财主,瞪着眼在阿古登巴家搜索了一遍说:“好,你看我指吧!”
登巴说“:刚才你指过了啦!”财主吼道:胡说,我指过什么呀?”
登巴数给他听:“你一到门前就指了狗和手磨啦,进门时又指了那堆鞋袜啦。你要的东西我都替你收拾好了,你拿去吧!” 财主一听差点儿气昏过去。
抗争指与坏人或邪恶势力做斗争,以图改变自己的不公平的遭遇或命运的做法。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返回书籍页